CN103403928B - 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 - Google Patents

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03928B
CN103403928B CN201280011514.6A CN201280011514A CN103403928B CN 103403928 B CN103403928 B CN 103403928B CN 201280011514 A CN201280011514 A CN 201280011514A CN 103403928 B CN103403928 B CN 1034039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e material
negative electrode
electrode active
alloy
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15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03928A (zh
Inventor
渡边学
田中修
吉田雅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a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a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a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an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03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39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039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39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3/00Silic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3/06Metal silic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8/00Alloys based on zin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8/00Alloys based on a metal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22C5/00 - C22C27/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0/00Alloys containing less than 50% by weight of each constituent
    • C22C30/06Alloys containing less than 50% by weight of each constituent containing zin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01M4/364Composites as mix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elements or alloys
    • H01M4/386Silicon or alloys based on silic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elements or alloys
    • H01M4/42Alloys based on zin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及电气设备,所述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具有以质量比计含有大于25%且小于54%的硅、大于1%且小于47%的碳、以及大于13%且小于69%的锌、且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的合金。该负极活性物质可通过例如将硅、碳及锌作为靶,使用多元DC磁控溅射装置而得到。另外,使用该负极活性物质的电气设备能够在保持其循环特性的同时,提高初期充放电效率。

Description

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作为电动汽车(EV)、混合电动汽车(HEV)等的发动机驱动用电源使用的、以二次电池、电容器等为代表的电气设备用的负极活性物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应对大气污染、地球温室效应的对策,以降低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为目标采取了各种措施。此外,在汽车产业界,期待通过引入混合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来削减CO2排放量。因此,作为这些车辆的发动机驱动用二次电池的电气设备的开发正日益盛行。
这里,作为上述发动机驱动用二次电池,特别要求高容量、循环特性优异。因此,在各种二次电池中,具有高理论能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已备受关注。为了提高诸如这样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的能量密度,必须增加正极和负极每单位质量所蓄积的电量。因此,为了满足诸如这样的要求,各种活性物质的选定变得极其重要。
这里,已经提出了在保持高的放电容量的同时、发挥优异循环特性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并且公开了下述内容:该负极材料由具有指定粒径的多种金属成分及合金成分、和具有指定直径及长度的细微碳成分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406789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然而,对于使用了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负极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而言,存在初期充放电效率低、作为电池的有效电容低的问题。此外,还存在缺少与正极侧的特性平衡、以及在制作电池时原料的制备非常困难的问题。
鉴于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保持循环特性的同时、提高初期充放电效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电气设备用的负极活性物质。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了诸如这样的负极活性物质的电气设备用负极及电气设备、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具有合金,该合金以质量比计含有大于25%且小于54%的硅、大于1%且小于47%的碳、及大于13%且小于69%的锌、且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
附图说明
[图1]图1为三元组成图,其描绘并示出了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的Si-C-Zn系合金的组成范围、以及实施例中成膜的合金成分。
[图2]图2为三元组成图,其示出了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的Si-C-Zn系合金的优选组成范围。
[图3]图3为剖面示意图,其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一例。
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电气设备用负极以及电气设备进行具体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如无特别提及,“%”表示质量百分率。另外,为了便于说明,附图的尺寸比例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张、与实际的比例存在出入。
[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具有合金,所述合金含有大于25质量%且小于54质量%的硅(Si)、大于1质量%且小于47质量%的碳(C)、及大于13质量%且小于69质量%的锌(Zn)、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需要说明的是,该数值范围相当于图1的符号A所示的范围。
另外,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可用于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此时,上述负极活性物质中含有的合金在电池充电时吸收锂离子、放电时释放锂离子。而且,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含有在通过充电而与锂发生合金化时,可抑制无定形-晶体的相转移、使循环寿命提高的作为第1添加元素的碳(C)。此外,还含有即使在该第1添加元素的浓度增加时也不易使作为电极的容量减少的作为第2添加元素的锌(Zn)。由此,本实施方式的Si(Si-C-Zn系)合金的负极活性物质是高容量的,其能够发挥高循环耐久性,而且在初期能够发挥高的充放电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由Si-C-Zn系合金构成的上述负极活性物质中,硅含量为25质量%以下时存在无法获得充分的初期容量的可能性,相反,硅含量为54质量%以上时存在仅能获得与传统的纯硅的情况等同的循环特性的可能性。此外,关于碳含量,1质量%以下时循环特性变得与纯硅等同,而47质量%以上时硅的含量相对降低,因而存在与现有的负极活性物质相比初期容量劣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对于锌含量,13质量%以下时循环特性与纯硅等同,而69质量%以上时硅的含量降低,因而存在与现有的负极活性物质相比初期容量劣化的倾向。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的符号B所示,从使该负极活性物质的上述特性更为良好的观点来看,对于碳含量,优选大于1质量%且小于34质量%的范围。另外,对于锌含量,优选大于17质量%且小于69质量%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负极活性物质除了上述三种成分之外,还不可避免地含有来源于原料、制造方法的杂质。作为这样的不可避免的杂质的含量,优选小于0.5质量%,更优选小于0.1质量%。
这里,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负极活性物质中所含的合金是含有大于25质量%且小于54质量%的硅、大于1质量%且小于47质量%的碳、及大于13质量%且小于69质量%的锌、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的合金。因此,换言之,上述合金仅由大于25质量%且小于54质量%的硅、大于1质量%且小于47质量%的碳、大于13质量%且小于69质量%的锌、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负极活性物质、即上述组成的Si-C-Zn系合金的制造方法,没有特殊限制,可以利用传统公知的各种方法来制造。也就是说,由于不存在由制作方法引起的合金状态、特性的差异,因而传统公知的任何制作方法均可以无问题地使用。具体地,通过利用例如多元PVD法(溅射法、电阻加热法、激光烧蚀法)、多元CVD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可以获得具有上述组成的薄膜形态的合金。
就这样的合金薄膜而言,可以通过在集电体上直接成膜而得到负电极。这样一来,在谋求工序的简化、精简方面是优异的。而且,不必使用合金以外的粘合剂、导电助剂等其他构成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成分,可以由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合金薄膜直接制成负极。因此,在谋求满足车辆用途的实用化水平的高容量化及高能量密度化方面是优异的。此外,还适于对活性物质的电化学特性进行考察的情况。
在制造上述合金薄膜时,可以使用多元DC磁控溅射装置,例如,可以使用独立控制的三元DC磁控溅射装置。由此,可以自如地在基板(集电体)表面形成各种合金组成及厚度的Si-C-Zn系合金薄膜。具体地,例如,在三元DC磁控溅射装置中,可以使用靶1(Si)、靶2(C)及靶3(Zn)。并且,固定溅射时间并分别改变DC电源的功率,使得硅为185W、碳为30~90W、锌为20~90W。由此,可以得到具有各种组成式的三元系合金样品。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溅射条件因溅射装置而不同,因此,优选对于各个装置,适当地通过预备实验等来把握优选的范围。
这里,如上述,本实施方式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可以使用上述Si-C-Zn系合金的薄膜。但是,也可以使负极活性物质层为含有上述Si-C-Zn系合金的颗粒作为主成分的层。作为诸如这样的颗粒形态的合金的制造方法,可以采用例如机械合金化法、等离子电弧熔炼法等。
在将诸如这样的颗粒形态的合金作为负极活性物质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如下地得到负极:首先,在该合金颗粒中加入粘合剂、导电助剂及粘度调节溶剂等而制成浆料,然后,使用该浆料在集电体上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由此得到负极。因此,从容易量产化、容易作为实际的电池用电极而实现实用化这些方面考虑是优异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颗粒形态的合金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情况下,其平均粒径与传统的负极活性物质为同等程度即可,没有特殊限制。但从高输出化的观点来看,优选平均粒径在1~20μm的范围。但是并不限于这样的范围,只要能够有效地表现出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即可,也可以在上述范围之外。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述“粒径”指的是: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等观察仪器观察到的活性物质颗粒(观察面)的轮廓线上任意2点间距离中最大的距离。作为“平均粒径”的值,采用的是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等观察仪器,作为在数个~数十个视野中观察到的颗粒的粒径的平均值而算出的值。其他构成成分的粒径、平均粒径也可以同样地定义。
[电气设备用负极以及电气设备]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气设备用负极使用了包含上述Si-C-Zn系合金的负极活性物质。作为诸如这样的电气设备,典型地可以列举出锂离子二次电池、双电荷层电容器。另外,如图3所示,该锂离子二次电池一般具有下述结构:在正极集电体上涂布正极活性物质等而成的正极11、和在负极集电体上涂布负极活性物质等而成的负极12通过电解质层13相连接,并被收纳于外装体内。以下,对这样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结构、其材料等分别进行说明。
(正极)
在本实施方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1中,正极11具有在正极集电体11a的两面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11b的结构。
正极集电体11a优选由铝箔、铜箔、镍箔及不锈钢箔等导电性材料形成。对正极集电体11a的厚度没有特殊限制,一般优选为1~30μm左右。
此外,正极活性物质层11b中除了含有正极活性物质以外,还根据需要而含有导电助剂、粘合剂。另外,对于正极活性物质层11b中的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助剂以及粘合剂的配合比没有特殊限制。
作为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可以列举例如: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锂-过渡金属磷酸化合物、锂-过渡金属硫酸化合物、固溶体系、三元系、NiMn系、NiCo系、尖晶石锰系等。
作为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可以列举例如LiMn2O4、LiCoO2、LiNiO2、Li(Ni、Mn、Co)O2、Li(Li、Ni、Mn、Co)O2、LiFePO4及它们中的过渡金属的一部分被其它元素取代而得到的物质等。作为锂-过渡金属磷酸化合物,可以列举出LiFePO4等。作为锂-过渡金属硫酸化合物,可以列举出LixFe2(SO4)3等。作为固溶体系,可以列举xLiMO2·(1-x)Li2NO3(0<x<1,M为平均氧化态为3+的1种以上金属元素、N为平均氧化态为4+的1种以上金属元素)、LiRO2-LiMn2O4(R为Ni、Mn、Co、Fe等过渡金属元素)等。作为三元系,可以列举出镍-钴-锰系复合正极材料等。作为NiMn系,可以列举出LiNi0.5Mn1.5O4等。作为NiCo系,可以列举出Li(NiCo)O2等。此外,作为尖晶石锰系,可以列举出LiMn2O4等。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情况不同,也可以将2种以上的正极活性物质组合使用。另外,从容量以及输出特性的观点来看,优选使用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的粒径没有特殊限制,一般越微小越优选。因此,考虑到工作效率、操作的容易程度等,正极活性物质的平均粒径可以为1~30μm左右,更优选为5~20μm左右。此外,也可以使用上述以外的正极活性物质,而在活性物质表现各自固有的效果的最适粒径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将各种最适粒径的活性物质混合使用。因此,无需使全部活性物质的粒径一定达到均一化。
正极活性物质层11b中添加粘合剂的目的在于将活性物质之间或活性物质与正极集电体11a之间粘结,以保持电极结构。作为这样的粘合剂,可以使用聚偏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FE)、聚乙酸乙烯酯、聚酰亚胺(PI)、聚酰胺(PA)、聚氯乙烯(PVC)、聚丙烯酸甲酯(P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醚腈(PEN)、聚乙烯(PE)、聚丙烯(PP)以及聚丙烯腈(PAN)等热塑性树脂。此外,作为粘合剂,还可以使用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以及脲醛树脂等热固性树脂,以及丁苯橡胶(SBR)等橡胶类材料。
正极活性物质层11b中的导电助剂也称为导电剂,是指为了提高导电性而配合的导电性的添加物。作为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导电助剂,没有特殊限制,可以使用传统公知的导电助剂。例如,作为导电助剂,可以列举出乙炔黑等炭黑、石墨及碳纤维等碳材料。活性物质层包含导电助剂时,可有效地形成活性物质层内部的电子网络,从而对电池的输出特性的提高、由电解液的保液性提高带来的可靠性提高做出贡献。
(负极)
与正极11同样,负极12具有在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负极集电体12a的两面形成有负极活性物质层12b的结构。负极集电体12a与正极集电体11a同样,优选由例如铝箔、铜箔、镍箔以及不锈钢箔等导电性材料形成。此外,负极集电体12a的厚度与正极集电体11a同样,优选为1~30μm左右。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负极活性物质含有具备上述组成的Si-C-Zn系合金作为必须成分。并且,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负极活性物质层12b可以是由所述Si-C-Zn系合金形成的薄膜。这种情况下,负极活性物质层可以仅由所述Si-C-Zn系合金形成,也可以含有后述的其他负极活性物质。
此外,如上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12b可以是含有上述Si-C-Zn系合金的颗粒作为主成分的层。这种情况下,视需要,负极活性物质层12b可以含有可包含在正极活性物质层11b中的上述导电助剂、粘合剂。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主成分”是指负极活性物质层12b中的含量为50质量%以上的成分。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设备、即锂离子二次电池中,可使用由具备上述组成的Si-C-Zn系合金形成的负极活性物质。但只要含有这样的合金形成的负极活性物质作为必须成分,则与能够可逆地吸留和放出锂的传统公知的负极活性物质组合使用是没有问题的。
作为这样的负极活性物质,可以列举出例如:作为高结晶性碳的石墨(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等)、低结晶性碳(软碳、硬碳)、炭黑(KetjenBlack(注册商标)、乙炔黑、槽法炭黑、灯黑、油炉法炭黑、热裂炭黑等)、富勒烯、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突、碳纤丝等碳材料。此外,作为负极活性物质,还可以列举出Si、Ge、Sn、Pb、Al、In、Zn、H、Ca、Sr、Ba、Ru、Rh、Ir、Pd、Pt、Ag、Au、Cd、Hg、Ga、Tl、C、N、Sb、Bi、O、S、Se、Te、Cl等与锂发生合金化的元素的单质、包含这些元素的氧化物及碳化物等。作为这样的氧化物,可以列举出一氧化硅(SiO)、SiOx(0<x<2)、二氧化锡(SnO2)、SnOx(0<x<2)、SnSiO3等,作为碳化物,可以列举出碳化硅(SiC)等。此外,作为负极活性物质,还可以列举出锂金属等金属材料、锂-钛复合氧化物(钛酸锂:Li4Ti5O12)等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
这样,作为负极12,可以通过将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同时含有导电助剂、粘合剂的浆料涂布于负极集电体12a的表面而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12b。此外,作为负极12,还可以使用通过多元PVD法、CVD法等将负极活性物质合金的薄膜直接成膜在负极集电体12a表面而得到的电极。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中,针对将正极活性物质层及负极活性物质层形成于各自的集电体的一面或两面上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1片集电体的一侧表面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而在另一侧表面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这样的电极可适用于双极型电池。
(电解质层)
电解质层13是含非水电解质的层,该非水电解质作为充放电时在正负极间移动的锂离子的载体发挥功能。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电解质层13的厚度,从降低内部电阻的观点来看越薄越好,通常为1~100μm左右,优选5~50μm的范围。
作为电解质层13中含有的非水电解质,只要是能作为锂离子的载体发挥功能的电解质即可,没有特殊限制,可以使用液体电解质或聚合物电解质。
上述液体电解质具有在有机溶剂中溶解锂盐(电解质盐)的构成。作为有机溶剂,可以列举出例如:碳酸亚乙酯(EC)、碳酸亚丙酯(PC)、碳酸亚丁酯(BC)、碳酸亚乙烯酯(V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甲丙酯(MPC)等碳酸酯类。此外,作为锂盐,可以使用Li(CF3SO2)2N、Li(C2F5SO2)2N、LiPF6、LiBF4、LiAsF6、LiTaF6、LiClO4、LiCF3SO3等能够添加在电极活性物质层中的化合物。
上述聚合物电解质分为包含电解液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凝胶电解质)和不包含电解液的真性(真性)聚合物电解质。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优选具有在由离子传导性聚合物构成的基质聚合物(主体聚合物)中注入上述液体电解质而成的构成。通过使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作为电解质,电解质的流动性消失,可以容易地阻断各层间的离子传导,这一点是优异的。作为可用作基质聚合物(主体聚合物)的离子传导性聚合物,没有特殊限制,可以列举出例如,聚氧乙烯(PEO)、聚氧丙烯(PPO)、聚偏氟乙烯(PVDF)、聚偏氟乙烯与六氟丙烯的共聚物(PVDF-HFP)、聚乙二醇(PEG)、聚丙烯腈(PA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以及它们的共聚物等。
这里,上述离子传导性聚合物可以与活性物质层中作为电解质使用的离子传导性聚合物相同、也可以不同,但优选相同。对于电解液、即锂盐及有机溶剂的种类没有特殊限制,可以使用上述锂盐等电解质盐以及碳酸酯类等有机溶剂。
真性聚合物电解质是在上述基质聚合物中溶解锂盐而形成的,其不包含有机溶剂。因此,通过使用真性聚合物电解质作为电解质,无需担心由电池发生漏液,可以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真性聚合物电解质的基质聚合物可通过形成交联结构而表现出优异的机械强度。为了形成这样的交联结构,可使用适当的聚合引发剂对高分子电解质形成用聚合性聚合物(例如,PEO、PPO)实施聚合处理。作为聚合处理,可采用热聚合、紫外线聚合、放射线聚合、电子束聚合等。需要说明的是,电解质层13所含的非水电解质可以仅由单独1种构成,也可以由2种以上混合而成。
此外,在电解质层13由液体电解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构成的情况下,优选在电解质层13中使用隔板。作为隔板的具体形态,可以列举出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形成的微多孔膜。
(正极极耳(タブ)及负极极耳)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1具有安装有正极极耳21及负极极耳22的电池元件10被封入外装体30的内部而成的结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正极极耳21及负极极耳22从外装体30的内部向外部反向地导出。需要说明的是,虽未图示,但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也可以从外装体的内部向外部同向地导出。此外,这样的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可以通过例如超声波焊接、电阻焊接等安装于正极集电体11a及负极集电体12a。
正极极耳21及负极极耳22例如由铝、铜、钛、镍、不锈钢(SUS)、它们的合金等材料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可用作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极耳的传统公知的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正极极耳21及负极极耳22可以使用同一材料,也可以使用不同材料。此外,如本实施方式,可以将另行准备的极耳连接于正极集电体11a及负极集电体12a,也可以通过将各正极集电体11a及各负极集电体12a分别延长来形成极耳。虽未图示,但优选用耐热绝缘性的热收缩管等将从外装体30导出的部分的正极极耳21及负极极耳22包覆。由此,可以降低因正极极耳21及负极极耳22与周边设备、配线等接触发生漏电而对制品(例如,汽车部件、特别是电子设备等)造成影响的隐患。
此外,出于向电池外部导出电流的目的,也可以使用集电板。集电板与集电体、引线进行电连接,导出至外装体30的外部。对构成集电板的材料没有特殊限制,可以使用以往被用作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集电板的公知的高导电性材料。作为集电板的构成材料,优选例如铝、铜、钛、镍、不锈钢(SUS)、它们的合金等金属材料。从轻质、耐蚀性、高导电性的观点来看,更优选铝、铜等。需要说明的是,就正极集电板与负极集电板而言,可以使用相同的材质,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材质。
(外装体)
作为外装体30,从例如小型化、轻质化的观点来看,优选由膜状的外装材料形成。但不限于此,可以使用可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用外装体的传统公知的材料。即,可以使用金属罐壳体。
需要说明的是,从高输出化、冷却性能优异、能够适用于电动汽车、混合电动汽车的大型设备用电池这样的观点来看,可以使用例如热传导性优异的高分子-金属复合层压片。更具体地,可以使用由按照PP、铝、尼龙的顺序依次叠层而成的3层结构的层压膜等外装材料形成的外装体。
(电池的形状)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由多个电池单元(电极结构体)14叠层而成的电池元件10,所述电池单元(电极结构体)14由正极和负极通过电解质层连接而得到。并且,本实施方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将电池元件10收纳于罐体、层压体容器等外装体中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结构大致分为具有由正极11、电解质层13及负极12卷绕而成的结构的卷绕型,和由正极11、电解质层13及负极12叠层而成的结构的叠层型,图3的电池及双极型电池具有叠层型的结构。此外,有时也根据电池壳体的形状、结构而称作所谓的硬币电池、纽扣电池、层压体电池等。
实施例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
[1]负极的制作
作为溅射装置,使用了独立控制方式的三元DC磁控溅射装置(大和机器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组合型溅射涂敷装置,枪-样品间距离:约100mm)。使用该装置,按照以下的靶及成膜条件在厚度20μm的镍箔制成的基板(集电体)上成膜了负极活性物质合金的薄膜。其结果,得到了29种负极样品,这些负极样品具备具有表1所示组成的负极活性物质合金的薄膜。
(1)靶(株式会社高纯度化学研究所制、纯度:4N)
Si:50.8mm直径、3mm厚度(带有厚度2mm的无氧铜制背衬板)
C:50.8mm直径、3mm厚度(带有厚度2mm的无氧铜制背衬板)
Zn:50.8mm直径、3mm厚度
(2)成膜条件
基础压力:~7×10-6Pa
溅射气体种类:Ar(99.9999%以上)
溅射气体导入量:10sccm
溅射压力:30mTorr
DC电源:硅(185W)、碳(30~90W)、锌(20~90W)
预溅射时间:1min
溅射时间:10min
基板温度:室温(25℃)
即,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上述Si靶、C靶及Zn靶,将溅射时间固定为10分钟,DC电源的功率分别在上述范围内变化。这样,在Ni基板上成膜了无定形状态的合金薄膜,得到了具备各种组成的合金薄膜的负极样品。
这里,样品制作条件的数个例子如下所示:样品No.5(实施例)中,使DC电源1(Si靶)为185W、DC电源2(C靶)为60W、DC电源3(Zn靶)为30W。此外,样品No.22(比较例)中,使DC电源1(Si靶)为185W、DC电源2(C靶)为45W、DC电源3(Zn靶)为0W。此外,样品No.26(比较例)中,使DC电源1(Si靶)为185W、DC电源2(C靶)为0W、DC电源3(Zn靶)为28W。
这些合金薄膜的成分组成如表1及图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所得合金薄膜的分析采用下述分析法及分析装置进行。
组成分析:SEM-EDX分析(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造)、EPMA分析(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造)
膜厚测定(用于计算溅射速率):膜厚计(株式会社TOKYOINSTRUMENTS制)
膜状态分析:拉曼分光测定(Bruker公司制造)
[2]电池的制作
通过将上述得到的各负极样品和由锂箔制成的对电极(正极)隔着隔板相对设置,然后注入电解液,分别制作了IEC60086规定的CR2032型硬币电池。其中,锂箔使用的是本城金属株式会社制造的锂箔,冲裁成直径15mm、厚度200μm的材料使用。此外,隔板使用了CELGARD公司制造CELGARD2400。此外,使用了下述电解液:在由碳酸亚乙酯(EC)和碳酸二乙酯(DEC)以1:1的体积比混合而成的混合非水溶剂中溶解LiPF6(六氟磷酸锂)、并使其达到1M浓度。
[3]电池的充放电试验
对于上述得到的各电池,实施了充放电试验。即,使用充放电试验机,在温度设定为300K(27℃)的恒温槽中进行了充电以及放电。其中,作为充放电试验机,使用了北斗电工株式会社制造的HJ0501SM8A,作为恒温槽,使用了ESPEC株式会社制造的PFU-3K。
另外,在充电过程、即向作为评价对象的负极中嵌入Li的过程中,采用恒定电流-恒定电压模式,以0.1mA从2V充电至10mV。然后,在放电过程、即Li从上述负极中脱出的过程中,采用恒定电流模式,以0.1mA从10mV放电至2V。将上述充放电循环作为1个循环,将其重复进行50次。该结果一并示于表1。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的所述“50循环后的放电容量保持率(%)”是指:第50循环的放电容量相对于第1循环的放电容量的比例((第50循环的放电容量)/(第1循环的放电容量)×100)。此外,所述“充放电效率”是指:放电容量相对于充电容量的比例(放电容量/充电容量×100)。其中,充放电容量示出的是以单位合金重量计算出的值。
[表1]
由表1可知,实施例的样品编号为1~11的电池的初期充放电效率及放电容量保持率之间的平衡优异。特别是,如图2所示,可以确认在Si大于25%且小于54%、C大于1%且小于34%、Zn大于17%且小于69%的范围内良好。与此相对,与实施例的电池相比,比较例的样品编号为12~29的电池虽然初期充电容量大,但初期充放电效率和/或放电容量保持率的降低显著。
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1-50314号(申请日:2011年3月8日)以及特愿2011-117073号(申请日:2011年5月25日)的全部内容援引于此。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记载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和改良。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中,作为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使用了上述组成范围的Si-C-Zn系三元合金。而且,使用了这样的负极活性物质的电气设备、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能够在保持其循环特性的同时,提高初期充放电效率。

Claims (5)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具有合金,
所述合金仅由以质量比计为大于25%且小于54%的硅、大于1%且小于47%的碳、以及大于13%且小于69%的锌,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合金仅由以质量比计为大于25%且小于54%的硅、大于1%且小于34%的碳和大于17%且小于69%的锌,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3.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
4.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具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
5.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具备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极。
CN201280011514.6A 2011-03-08 2012-03-06 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 Active CN1034039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50314 2011-03-08
JP2011-050314 2011-03-08
JP2011-117073 2011-05-25
JP2011117073A JP5768968B2 (ja) 2011-03-08 2011-05-25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活物質
PCT/JP2012/055665 WO2012121240A1 (ja) 2011-03-08 2012-03-06 電気デバイス用負極活物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03928A CN103403928A (zh) 2013-11-20
CN103403928B true CN103403928B (zh) 2015-11-25

Family

ID=46798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1514.6A Active CN103403928B (zh) 2011-03-08 2012-03-06 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209453B2 (zh)
EP (1) EP2685531B1 (zh)
JP (1) JP5768968B2 (zh)
KR (1) KR101604176B1 (zh)
CN (1) CN103403928B (zh)
TW (1) TWI467837B (zh)
WO (1) WO20121212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51448B2 (ja) 2011-05-25 2015-07-2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活物質
JP6052298B2 (ja) * 2012-11-22 2016-12-2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気デバイス用負極、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デバイス
WO2014080892A1 (ja) * 2012-11-22 2014-05-3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気デバイス用負極、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デバイス
JP6052299B2 (ja) * 2012-11-22 2016-12-2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気デバイス用負極、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デバイス
CN104813513B (zh) * 2012-11-22 2017-06-16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气设备用负极和使用了其的电气设备
US10566608B2 (en) 2012-11-22 2020-02-18 Nissan Motor Co., Ltd. Negative electrode for electric device and electr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WO2015045314A1 (ja) * 2013-09-30 2017-03-0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05934846B (zh) 2014-01-24 2019-06-28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器件
EP3098892B1 (en) 2014-01-24 2018-11-14 Nissan Motor Co., Ltd Electrical device
WO2015111195A1 (ja) * 2014-01-24 2015-07-3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気デバイス用負極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デバイス
TWI589052B (zh) * 2015-04-13 2017-06-21 國立中央大學 電解質隔離膜
CN111564656A (zh) * 2019-02-22 2020-08-21 叶小剑 一种锂聚合物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84864A (zh) * 2019-02-22 2020-08-25 叶小剑 一种碳纳米管富勒烯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84925B (zh) * 2019-02-22 2021-11-05 叶小剑 一种磷酸铁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US20230121670A1 (en) * 2021-10-14 2023-04-20 Nanoear Corporation, Inc. High capacity cathodes for all-solid-state thin-film batterie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33767A1 (en) * 1998-09-18 2000-09-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de material for negative pole of lithium secondary cell, electrode structure using said electrode material, lithium secondary cell using said electrod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id electrode structure and said lithium secondary cell
US6265111B1 (en) * 1998-10-22 2001-07-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42146B2 (ja) * 2003-07-11 2010-03-3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材料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4406789B2 (ja) * 2003-11-20 2010-02-03 福田金属箔粉工業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負極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91931B2 (ja) * 2008-09-17 2013-05-08 第一工業製薬株式会社 イオン液体を用いた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103026534B (zh) 2010-07-26 2015-09-16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双极型电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33767A1 (en) * 1998-09-18 2000-09-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de material for negative pole of lithium secondary cell, electrode structure using said electrode material, lithium secondary cell using said electrod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id electrode structure and said lithium secondary cell
US6265111B1 (en) * 1998-10-22 2001-07-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i-Zn-C composite as an anode material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Sukeun Yoon,et al.;《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70301;摘要、第520页第2栏第8-21行、第521页第2栏第1-17行、第523页第1栏第16-25行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99214A (ja) 2012-10-18
CN103403928A (zh) 2013-11-20
US20130341560A1 (en) 2013-12-26
TW201238128A (en) 2012-09-16
WO2012121240A1 (ja) 2012-09-13
JP5768968B2 (ja) 2015-08-26
US9209453B2 (en) 2015-12-08
EP2685531A4 (en) 2014-12-03
EP2685531B1 (en) 2015-11-25
EP2685531A1 (en) 2014-01-15
KR20130128007A (ko) 2013-11-25
KR101604176B1 (ko) 2016-03-16
TWI467837B (zh) 2015-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3928B (zh) 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
CN104170127B (zh) 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
CN103548184B (zh) 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电气设备用负极及电气设备
CN103403927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3620831B (zh) 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
US10367198B2 (en) Nega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for electric device
CN104011909B (zh) 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电气设备用负极以及电气设备
CN103999270B (zh) 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
CN103563135B (zh) 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