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80639A - 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方法、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 - Google Patents

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方法、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80639A
CN103380639A CN2012800088878A CN201280008887A CN103380639A CN 103380639 A CN103380639 A CN 103380639A CN 2012800088878 A CN2012800088878 A CN 2012800088878A CN 201280008887 A CN201280008887 A CN 201280008887A CN 103380639 A CN103380639 A CN 103380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
base station
uplink
station apparatus
radio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88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80639B (zh
Inventor
武田和晃
三木信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380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06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806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06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用户终端使用不同的分量载波的多个服务小区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灵活地通知多个服务小区中网络侧需要的服务小区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无线基站装置将包括识别字段和请求字段的上行链路调度许可经由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到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将由所述识别字段和所述请求字段的组合所指定的下行服务小区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经由所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通知给所述无线基站装置,所述识别字段识别在多个上行服务小区中被分配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上行服务小区,所述请求字段请求来自用户终端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的通知。

Description

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方法、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一代无线通信***中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方法、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
背景技术
在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网络中,以进一步的高速数据速率、低延迟等为目的,正在讨论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非专利文献1)。在LTE中,作为多接入方式,在下行链路中使用基于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Access,正交频分多址接入)的方式,在上行链路中使用基于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的方式。
在LTE***中,上行链路信号映射到适当的无线资源中而从用户终端发送到无线基站装置。具体而言,上行用户数据使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而发送。此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在与上行用户数据一同发送时使用PUSCH发送,在单独发送时使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发送。
在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中,包含对于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的送达确认(ACK/NACK)、调度请求、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等(例如,非专利文献2)。信道状态信息(以下,称为CSI)是基于下行链路的瞬间的信道状态的信息,例如为信道质量信息(CQI)、预编码矩阵指标(PMI)、秩指标(RI)等。该CSI以周期性或者非周期性地从用户终端通知到无线基站装置。
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Aperiodic CSI)根据来自无线基站装置的触发,从用户终端通知到该无线基站。该触发(非周期性CSI触发(Aperiodic CSItriggering))包含在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发送的上行链路调度许可(以下,称为UL(Uplink)许可)(DCI格式0/4)中。用户终端根据在该UL许可中包含的触发,使用由该UL许可指定的PUSCH,通知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以下,称为A-CSI)。这样的A-CSI的通知也被称为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非周期性CSI报告(Aperiodic CSI(CQI/PMI/RI)Reporting))。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TR25.912(V7.1.0),"Feasibility study for Evolved UTRAand UTRAN",Sept.2006
非专利文献2:3GPP,TS36.212(V.9.3.0),“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Nov.2010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另外,在3GPP中,以进一步的宽带化以及高速化为目的,也讨论LTE***的后继***(例如,LTE-Advanced(LTE-A)***)。在LTE-A***中,期望保持与LTE***的向后兼容性(Backward compatibility)的同时实现宽带化。因此,在LTE-A***中,讨论将在LTE***中可使用的频带(例如,20MHz)作为基本频率块(分量载波(CC:Component Carrier),合并多个分量载波而实现宽带化(例如,在合并了5个CC的情况下为100MHz)。
在这样的LTE-A***中,对一个分量载波(CC)至少设置一个小区,用户终端能够在不同的分量载波(CC)的多个小区中进行通信。另外,在各分量载波(CC)中用户终端进行主要的通信的一个小区也被称为服务小区。这样,在LTE-A***中,用户终端通过在不同的分量载波的多个服务小区中进行无线通信,实现***频带的宽带化。
在如上所述的LTE-A***中,用户终端在不同的分量载波(CC)的多个服务小区中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每个服务小区的干扰等级等的通信状态不同。因此,在LTE-A***中,在进行上述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Aperiodic CSI Reporting)的情况下,期望在多个服务小区中,能够灵活地通知在网络侧需要的下行服务小区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A-CSI)。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用户终端使用不同的分量载波的多个服务小区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能够灵活地通知多个服务小区中在网络侧需要的下行服务小区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方法、无线基站装置以及用户终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无线基站装置将包括识别字段和请求字段的上行链路调度许可经由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到用户终端的步骤,其中,所述识别字段识别在多个上行服务小区中被分配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上行服务小区,所述请求字段请求来自所述用户终端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的通知;以及所述用户终端将由所述识别字段和所述请求字段的组合所指定的下行服务小区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经由所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通知给所述无线基站装置的步骤。
根据这个结构,当用户终端在不同的分量载波的多个服务小区中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由于使用识别字段和请求字段能够以更多的组合来指定下行服务小区,所以用户终端能够灵活地通知在网络侧需要的下行服务小区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
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生成部,生成包括识别字段和请求字段的上行链路调度许可,所述识别字段识别在多个上行服务小区中被分配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上行服务小区,所述请求字段请求来自用户终端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的通知;以及发送部,将所述上行链路调度许可经由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所述生成部根据所述识别字段和所述请求字段的组合,指定应从所述用户终端通知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的至少一个下行服务小区。
本发明的用户终端的特征在于,包括:接收部,经由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从无线基站装置接收包括识别字段和请求字段的上行链路调度许可,所述识别字段识别在多个上行服务小区中被分配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上行服务小区,所述请求字段请求来自用户终端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的通知;以及发送部,将由所述识别字段和所述请求字段的组合所指定的下行服务小区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经由所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通知给所述无线基站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用户终端使用不同的分量载波的多个服务小区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能够灵活地通知在多个服务小区中网络侧需要的下行服务小区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LTE***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LTE-A***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LTE-A***中的A-CSI的通知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LTE-A***中的A-CSI的通知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LTE-A***的跨载波调度中使用的CIF的一例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方法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方法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方法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方法的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功能方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功能方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的基带处理部以及一部分的上位层的功能方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基带处理部的功能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LTE***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的一例的图。如上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在没有上行用户数据的情况下,经由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而发送(参照图1A)。
另一方面,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在上行链路调度许可(UL许可)(DCI格式0/4)经由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而发送的情况下(即,存在上行用户数据的情况下),经由由该UL许可指定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与上行用户数据一同发送(参照图1B)。
例如,由于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的触发(以下,称为A-CSI触发)包含在UL许可(DCI格式0/4)中,所以作为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之一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A-CSI)经由与该UL许可相关联的PUSCH而发送。
图2是表示LTE-A***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的一例的图。在LTE-A***中,由于通过多个分量载波(CC)的合并而实现宽带化,所以用户终端能够在不同的分量载波的多个服务小区中进行通信。另一方面,在LTE-A***的上行链路传输中,讨论着SC-FDMA的无线接入方式的应用。因此,在上行链路传输中,为了维持上行单载波发送的特性,期望从单一的CC(即,单一的服务小区)发送。
在通过单一的CC进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情况下,为了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请求选择特定的CC的服务小区。例如,在UCI经由PUCCH发送的情况下,选择发送PUCCH的PCC(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主分量载波)的服务小区。另一方面,在UCI经由PUSCH与用户数据一同发送的情况下,选择与UL许可相关联的CC的服务小区。
更具体而言,如图2A所示,在请求了来自用户终端的A-CSI的通知的情况下(在UL许可中包含A-CSI触发的情况下),选择与该UL许可相关联的SCC(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副分量载波))的服务小区(也被称为S小区),使用所选择的SCC发送包含A-CSI的UCI。另一方面,如图2B所示,在未请求来自用户终端的A-CSI的通知的情况下,选择PCC的服务小区(也被称为P小区),使用所选择的P小区发送UCI。
此外,在LTE-A***中,当用户终端在不同的CC的多个服务小区中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每个服务小区的干扰等级等的通信状态不同。因此,在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Aperiodic CSI Reporting)中,优选能够灵活地通知在多个服务小区中网络侧需要的下行服务小区的A-CSI。
图3是表示LTE-A***中的A-CSI的发送方法的一例的图。如图3所示,当在网络侧想要指定至少一个下行服务小区的情况下,考虑在UL许可(DCI格式0/4)中除了A-CSI触发之外还追加用于指定规定的服务小区的比特信息。例如,讨论着如图3所示,通过在现有的A-CSI触发字段(1比特)中追加1比特,从而除了指定是否应通知A-CSI之外,还指定应通知哪个下行服务小区的A-CSI。
例如,在图3中,当2比特的A-CSI触发字段(也称为CSI Request field)的值为“00”的情况下,表示“不发送A-CSI”。此外,当A-CSI触发字段的值为“01”的情况下,表示“发送关于与UL许可相关联的上行CC对应的下行CC的服务小区的A-CSI”。此外,当A-CSI触发字段的值为“10”的情况下,表示“通过高层信令发送关于指定为第一组的至少一个服务小区的A-CSI”。此外,当A-CSI触发字段的值为“11”的情况下,表示“通过高层信令发送关于指定为第二组的至少一个服务小区的A-CSI”。
在上述的例中,通过使用了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的上位控制信号,预先通知构成第一组以及第二组的至少一个下行服务小区,当A-CSI触发字段的值为“10”以及“11”的情况下,实现2种通知模式。
例如,在用户终端使用2个服务小区(小区#0以及#1)的情况下,设为通过上位控制信号,作为第一组预先通知小区#0、作为第二组预先通知小区#1。此时,用户终端若在UL许可(格式0/4)中包含的A-CSI触发字段的值为“10”,则将第一组的小区#0的A-CSI通知到无线基站装置。另一方面,用户终端若在A-CSI触发字段的值为“11”,则通知第二组的小区#1的A-CSI。
此外,在用户终端使用2个服务小区(小区#0以及#1)的情况下,设为通过上位控制信号,作为第一组预先通知小区#0、作为第二组预先通知小区#0以及#1。此时,用户终端若在UL许可(格式0/4)中包含的A-CSI触发字段的值为“10”,则将第一组的小区#0的A-CSI通知到无线基站装置。另一方面,用户终端若A-CSI触发字段的值为“11”,则通知第二组的小区#0以及#1的A-CSI(参照图4)。
此外,在用户终端使用5个服务小区(小区#0~#4)的情况下,设为通过上位控制信号,作为第一组预先通知小区#0以及#1、作为第二组预先通知小区#2、#3以及#4。此时,用户终端若在UL许可(格式0/4)中包含的A-CSI触发字段的值为“10”,则将第一组的小区#0以及#1的A-CSI通知到无线基站装置。另一方面,用户终端若在A-CSI触发字段的值为“11”,则通知第一组的小区#2、#3以及#4的A-CSI。
但是,在上述的例中,只能由2种通知模式指定应从用户终端通知A-CSI的下行服务小区。因此,例如,在用户终端使用5个服务小区的情况下,即使在网络侧只期望小区#1的A-CSI的通知,也必须通知小区#0以及#1的两个小区的A-CSI,存在通知A-CSI的PUSCH的开销增加的问题点。
另外,在LTE-A***中,讨论着将在多个服务小区中使用的PDSCH/PUSCH的分配信息(DL许可/UL许可)通过一个服务小区的PDCCH发送的方法。这样,将在多个服务小区中使用的PDSCH/PUSCH的分配信息通过一个CC的服务小区(例如,P小区)发送的方法也被称为跨载波调度。
在这样的跨载波调度中,需要识别对哪个服务小区分配了PDSCH/PUSCH。因此,讨论着将用于识别分配了PDSCH/PUSCH的服务小区的载波指示符字段(CIF:Carrier Indicator Field)(以下,称为CIF)包含在DL许可/UL许可中。
图5是表示在LTE-A***的跨载波调度中使用的CIF的一例的图。另外,在图5中,设想使用5个服务小区(小区#0~#4)的情况。如图5所示,CIF是3比特的比特串。在CIF的值为“000”的情况下,表示PDSCH/PUSCH分配到小区#0(P小区)。同样地,在CIF的值为“001”、“010”、“011”、“100”的情况也是相同的。
另外,在DL许可中包含的CIF表示PDSCH分配到由该CIF所识别的服务小区。另一方面,在UL许可中包含的CIF表示PUSCH分配到由该CIF所识别的服务小区。例如,用户终端在接收到的DL许可中包含的CIF为“000”的情况下,将对小区#0分配的PDSCH使用DL许可进行解调。另一方面,用户终端在接收到的UL许可中包含的CIF为“000”的情况下,经由对小区#0分配的PUSCH发送上行数据。
这里,在LTE-A***中,设想用户终端最多使用5个服务小区。因此,在8种CIF的值中3种值(图5中,“101”、“110”、“111”)为未使用。本发明人着眼于在CIF中有未使用的值的情况,找出通过该CIF和A-CSI触发字段的组合,指定在网络侧需要的服务小区的A-CSI。
在本发明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通知方法中,无线基站装置将包含识别字段(CIF)和请求字段(A-CSI触发字段)的上行调度许可(UL许可)经由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发送到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将由识别字段(CIF)和请求字段(A-CSI触发字段)的组合所指定的下行服务小区的A-CSI通知到无线基站装置,所述识别字段(CIF)识别在多个上行服务小区中被分配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上行服务小区,所述请求字段(A-CSI触发字段)请求来自用户终端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A-CSI)的通知。
由此,当用户终端在不同的分量载波(CC)的多个服务小区中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由于无线基站装置使用识别字段(CIF)和请求字段(A-CSI触发字段)能够以更多的组合来指定下行服务小区,所以用户终端能够灵活地通知在网络侧需要的下行服务小区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A-CSI)。
此外,在本发明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通知方法中,在使用A-CSI触发字段对由CIF指定的上行服务小区分配了PUSCH的情况下,指定应从用户终端通知A-CSI的至少一个下行服务小区。进而,在本发明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通知方法中,无线基站装置使用CIF重复指定多个上行服务小区中至少一个上行服务小区。
由此,由于使用CIF重复指定至少一个上行服务小区,所以在对重复指定的上行服务小区分配了PUSCH的情况下,能够使用A-CSI触发字段,以更多的组合来指定应通知A-CSI的服务小区。
另外,如后面详细叙述,基于CIF和A-CSI触发字段的组合的指定是通过如图6、图7、图9所示的映射表实现。在该映射表中,映射CIF的值和被分配PUSCH的上行服务小区的识别信息的同时映射A-CSI触发字段的值和应通知A-CSI的至少一个下行服务小区。其结果,在对由CIF所识别的上行服务小区分配了PUSCH的情况下,由A-CSI触发字段的值指定应通知A-CSI的至少一个下行服务小区。
尤其,在图7以及图9中,对以往未使用的CIF的值(“101”、“110”、“111”)也重复分配了上行服务小区的一部分。由此,若将一部分上行服务小区分配给CIF的多个值,则能够增加对该一部分上行服务小区分配了PUSCH的情况下的A-CSI的通知模式。作为应分配给CIF的多个值的上行服务小区,优选为例如P小区或PUSCH的分配次数多的服务小区等、重要度高的上行服务小区。这是因为在对重要度高的上行服务小区分配了PUSCH的情况下,在网络侧需要的下行服务小区的A-CSI的变化也增加。这样,通过将重要度高的上行服务小区分配给CIF的多个值,即使不增加A-CSI触发字段的比特数,也能够增加A-CSI的通知模式。
在以下的说明中,表示CIF为3比特的例,但CIF的比特数并不限定于此。同样地,表示A-CSI触发字段为2比特的例,但A-CSI触发字段的比特数也并不限定于此。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也可以对CIF的值分配任何服务小区,图6~9所示的值的分配只是一例。同样地,对于A-CSI触发字段的值,至少一个服务小区可以以任意组合分配,图6~9所示的值的分配只是一例。此外,上行服务小区和下行服务小区,既可以是在物理上不同的服务小区,也可以是一个服务小区在功能上区分的小区。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了将CIF和A-CSI触发字段包含在UL许可中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能够应用于将CIF和A-CSI触发字段包含在DL许可中的情况。
<在2个服务小区的情况下>
图6是用于说明在用户终端使用2个服务小区的情况下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方法的图。在图6中表示用户终端使用小区#0以及小区#1的2个服务小区的例子。
如图6所示,CIF的值“000”表示对小区#0分配PUSCH。在对小区#0分配了PUSCH的情况下,A-CSI触发字段的值“01”表示应通知被分配了PUSCH的小区#0的A-CSI,“10”表示应通知小区#1的A-CSI、“11”表示应通知小区#0以及#1两者的A-CSI。同样地,CIF的值“001”表示对小区#1分配PUSCH,在对小区#1分配了PUSCH的情况下,将应通知A-CSI的服务小区通过A-CSI触发字段的值来表示。
当用户终端使用2个服务小区的情况下,在无线基站装置根据图6所示的CIF和A-CSI触发字段的值的分配,对由CIF所识别的服务小区分配了PUSCH的情况下,使用A-CSI触发字段,指定应从用户终端通知A-CSI的服务小区。
例如,在无线基站装置将对于用户终端的PUSCH分配到小区#0并对该用户终端请求小区#1的A-CSI的通知的情况下,对UL许可的CIF设定“000”且对UL许可的A-CSI触发字段设定“10”。无线基站装置将包含CIF和A-CSI触发字段的UL许可经由PDCCH发送到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在从无线基站经由PDCCH接收到CIF的值为“000”且A-CSI的值为“10”的UL许可的情况下,检测出PUSCH分配到小区#0、应通知小区#1的A-CSI。用户终端经由对小区#0分配的PUSCH发送小区#1的A-CSI。
如以上所述,在用户终端使用了2个服务小区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将由在UL许可中包含的CIF和A-CSI触发字段的组合所指定的下行服务小区的A-CSI,经由对由CIF所识别的上行服务小区分配的PUSCH发送。尤其在图6所示的例中,通过由CIF和A-CSI触发字段的组合,能够包括在用户终端使用2个小区的服务小区的情况下的全部通知模式。因此,用户终端能够根据来自无线基站装置的指定,可靠地通知在网络侧需要的服务小区的A-CSI。
<5个服务小区(第1例)>
图7以及图8是用于说明在用户终端使用5个服务小区的情况下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方法的图。在图7以及图8中,表示用户终端使用小区#0~小区#4的5个服务小区的例子。此外,在图7以及图8中,表示小区#0为用户终端的PCC的服务小区(P小区)的例子。
如图7所示,CIF的值“000”~“100”分别表示对小区#0~#4分配PUSCH的情况。此外,在图7中,CIF的值“101”~“111”也表示对小区#0分配了PUSCH的情况。A-CSI触发字段的值“10”以及“11”表示在对由CIF所识别的上行服务小区分配了PUSCH的情况下,应通知A-CSI的至少一个下行服务小区。
无线基站装置在根据图7所示的CIF和A-CSI触发字段的值的分配,对由CIF所识别的服务小区分配了PUSCH的情况下,使用A-CSI触发字段,指定应从用户终端通知A-CSI的下行服务小区。另外,图7所示的CIF和A-CSI触发字段的值的分配信息既可以通过高层信令的上位控制信号而从无线基站装置对用户终端预先通知,也可以对无线基站装置以及用户终端两者预先设定。
此外,在图7中,对CIF的值重复分配了在小区#0~#4中作为P小区的小区#0。在图7所示的例中,对作为P小区的小区#0分配了PUSCH的情况下,无线基站装置能够使用CIF的值“000”、“101”、“110”、“111”重复指定小区#0。其结果,无线基站装置通过CIF的值“000”、“101”、“110”、“111”和A-CSI触发字段的值“10”以及“11”的组合,能够指定合计8种组合的服务小区。
例如,如图8所示,在无线基站装置将用户终端的PUSCH分配给小区#0,对用户终端请求小区#3的A-CSI的通知的情况下,对UL许可的CIF设定“101”且对UL许可的A-CSI触发字段设定“11”。无线基站装置将该UL许可经由PDCCH发送到用户终端。
此外,如图8所示,用户终端在接收到CIF的值为“101”且A-CSI的值为“11”的UL许可的情况下,检测出PUSCH分配到小区#0且应通知小区#3的A-CSI。用户终端经由对小区#0分配的PUSCH发送小区#3的A-CSI。
如以上所述,无线基站装置在将PUSCH分配给P小区(小区#0)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通过CIF的值“000”、“101”、“110”、“111”和A-CSI触发字段的值“10”以及“11”的组合,能够指定应通知合计8种组合的A-CSI的下行服务小区。因此,与通过CIF的值“000”和A-CSI触发字段的值“10”以及“11”的组合而只能由合计2种组合来指定下行服务小区的以往相比,能够以更多的组合来指定应通知A-CSI的下行服务小区。
尤其,PUSCH分配到P小区的概率提高。因此,通过在PUSCH分配到P小区的情况下增加下行服务小区的指定模式,用户终端能够灵活地通知在网络侧需要的下行服务小区的A-CSI。
<5服务小区(第2例)>
图9是用于说明在用户终端使用5个服务小区的情况下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方法的图。在图9中,表示用户终端使用小区#0~小区#4的5个服务小区的例子。此外,在图9中,表示小区#0为用户终端的PCC的服务小区(P小区)的例子。另外,图9所示的CIF和A-CSI触发字段的值的分配信息既可以通过高层信令的上位控制信号而从无线基站装置对用户终端预先通知,也可以对无线基站装置以及用户终端两者预先设定。
如图9所示,CIF的值“000”~“100”分别表示对小区#0~#4分配PUSCH。此外,在图9中,CIF的值“101”表示对小区#0分配,“110”表示对小区#1分配,“111”表示对小区#2分配。A-CSI触发字段的值“10”以及“11”表示在对由CIF的值所识别的上行服务小区分配PUSCH的情况下,应通知A-CSI的至少一个下行服务小区。
此外,在图9中,对CIF的值重复分配在小区#0~#4中作为P小区的小区#0、小区#1、小区#2。在图9所示的例中,对作为P小区的小区#0分配了PUSCH的情况下,无线基站装置能够使用CIF的值“000”、“101”重复指定小区#0。其结果,无线基站装置通过CIF的值“000”、“101”和A-CSI触发字段的值“10”以及“11”的组合,能够指定合计4种组合的服务小区。
同样地,在图9所示的例中,即使是在对小区#1分配了PUSCH的情况下,无线基站装置也能够通过CIF的值“001”、“110”和A-CSI触发字段的值“10”、“11”的组合,指定合计4种组合的下行服务小区。此外,即使是在对小区#2分配了PUSCH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CIF的值“110”、“111”和A-CSI触发字段的值“10”以及“11”的组合,指定合计4种组合的下行服务小区。
如以上所述,在图9所示的情况下,无线基站装置即使是在将PUSCH分配到小区#0、小区#1、小区#2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也都能够指定分别4种组合的下行服务小区。因此,与即使是在分配了任意上行服务小区的PUSCH的情况下也都只能由2种组合指定下行服务小区的以往相比,能够以更加灵活的组合来指定下行服务小区。
以下,参照图10,说明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10以及无线基站装置20的移动通信***1。用户终端10以及无线基站装置20支持LTE-A。
如图10所示,移动通信***1包括无线基站装置20、与无线基站装置20进行通信的多个用户终端10(101、102、103、……10n,n为n>0的整数)而构成。无线基站装置20与上位站装置30连接,该上位站装置30与核心网络40连接。用户终端10能够在小区50中与无线基站装置20进行通信。
另外,在上位站装置30中,例如包括接入网关装置、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等,但并不限定于此。上位站装置30也可以包含在核心网络40中。
各个用户终端(101、102、103、……10n)只要没有特别的说明,则为LTE-A终端,但也可以包括LTE终端。此外,为了便于说明,作为与无线基站装置20进行无线通信的是用户终端10进行了说明,但更一般地说,也可以是包括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的用户装置(UE:User Equipment)。
在移动通信***1中,作为无线接入方式,对下行链路应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接入)。另一方面,对上行链路应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以及簇化DFT扩频OFDM。
OFDMA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窄的频带(副载波),对各个副载波映射数据而进行通信的多载波传输方式。SC-FDMA是将***频带对每个终端分割由一个或者连续的资源块构成的频带,且多个终端使用互不相同的频带,从而降低终端之间的干扰的单载波传输方式。簇化DFT扩频OFDM是将非连续的被簇化的副载波的组(簇)分配到1台用户终端UE,对各簇应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OFDM,从而实现上行链路的多址接入的方式。
这里,说明在LTE-A中规定的通信信道结构。对于下行链路,使用在各个用户终端10中共享的PDSCH和下行L1/L2控制信道(PDCCH、PCFICH、PHICH)。通过PDSCH而传输用户数据(包含上位层的控制信号)、即通常的数据信号。发送数据包含在该用户数据中。另外,在无线基站装置20中分配给用户终端10的基本频率块(CC)和调度信息是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通知到用户终端10。
上位控制信号包含将载波聚合数的追加/削减、在各分量载波中应用的上行链路的无线接入方式(SC-FDMA/簇化DFT扩频OFDM)对用户终端10通知的RRC信令。此外,在用户终端10中基于从无线基站装置20通知的信息来控制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是通过RRC信令对用户终端10通知与决定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的控制式有关的信息(例如,常数K等)的结构。此时,也可以是通过RRC信令同时通知基本频率块固有的偏移值nCC的结构。
对上行链路,使用在各用户终端10中共享使用的PUSCH和作为上行链路的控制信道的PUCCH。通过该PUSCH,传输用户数据。通过PUCCH,传输下行链路的CSI(CQI/PMI/RI)、ACK/NACK等。此外,在SC-FDMA中应用子帧内跳频。
参照图1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20的整体结构。无线基站装置20包括发送接收天线201a、201b、放大器部202a、202b、发送接收部203a、203b、基带信号处理部204、呼叫处理部205、传输路径接口206。
通过下行链路从无线基站装置20发送到用户终端10的用户数据,从无线基站装置20的上位站装置30经由传输路径接口206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部204。
在基带信号处理部204中,进行时序号赋予等的PDCP层的处理、用户数据的分割/结合、RLC(无线链路控制)重发控制的发送处理等的RLC层的发送处理、MAC(媒体接入控制)重发控制、例如HARQ的发送处理、调度、传输格式选择、信道编码、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Inverse Fast FourierTransform)处理、预编码处理。
基带信号处理部204还通过广播信道对用户终端10通知用于小区50中的无线通信的控制信息。在用于小区50中的通信的广播信息中,例如包含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中的***带宽、用于生成PRACH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信号的根系列的识别信息(根序列索引(Root Sequence Index))等。
发送接收部203a、203b将从基带信号处理部204输出的基带信号频率变换为无线频带。RF信号通过放大器部202放大之后输出到发送接收天线201a、201b。
无线基站装置20通过发送接收天线201a、201b接收用户终端10发送的发送波。通过发送接收天线201a、201b接收到的无线频率信号通过放大器部202a、202b放大、通过发送接收部203a、203b频率变换而变换为基带信号之后,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部204。
基带信号处理部204对在通过上行链路传输接收到的基带信号中包含的用户数据进行FFT处理、IDFT处理、纠错解码、MAC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RLC层、PDCP层的接收处理。解码后的信号经由传输路径接口206转发到上位站装置30。
呼叫处理部205进行通信信道的设定、释放等的呼叫处理、无线基站装置20的状态管理、无线资源的管理。
接着,参照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10的整体结构。用户终端10包括多个发送接收天线101a、101b、放大器部102a、102b、发送接收部103a、103b、基带信号处理部104、应用部105。
发送接收天线101a、101b接收到的无线频率信号通过放大器部102a、102b放大、通过发送接收部103a、103b频率变换而变换为基带信号。该基带信号通过基带信号处理部104进行FFT处理、纠错解码、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等。在该下行链路的数据中,下行链路的用户数据转发到应用部105。应用部105进行与物理层或比MAC层上位的层有关的处理等。此外,在下行链路的数据中,广播信息也转发到应用部105。
另一方面,上行链路的用户数据从应用部105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部104。基带信号处理部104进行重发控制(HARQ)的发送处理、信道编码、DFT处理、IFFT处理。发送接收部1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部104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为无线频带。之后,通过放大器部102a、102b放大之后通过发送接收天线101a、101b发送。
图13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20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部204以及一部分上位层的功能方框图,主要表示基带信号处理部204的发送处理部的功能模块。在图13中例示可应对M个分量载波(CC#1~CC#M)数的基站结构。对于成为无线基站装置20的属下的用户终端10的发送数据从上位站装置30转发到无线基站装置20。
控制信息生成部300生成通过高层信令(RRC信令)发送接收的上位控制信号。上位控制信号包括参照图6、7、9说明的CIF的值和A-CSI触发字段的值的分配信息。此外,上位控制信号也可以包含请求分量载波CC的追加/削减的指令。此外,上位控制信号也可以对每个用户生成。
数据生成部301将从上位站装置30转发的发送数据按每个用户作为用户数据而输出。
分量载波选择部302按每个用户选择对与用户终端10的无线通信分配的分量载波。如上所述,从无线基站装置20对用户终端10通过RRC信令通知分量载波的追加/削减,从用户终端10接收应用完成消息。通过该应用完成消息的接收而对该用户确定分量载波的分配(追加/削除),确定的分量载波的分配对分量载波选择部302设定为分量载波的分配信息。根据对分量载波选择部302按每个用户设定的分量载波的分配信息,对对应的分量载波的信道编码部303分配上位控制信号以及发送数据。
调度部310根据***频带整体的通信质量,控制对于属下的用户终端10的分量载波的分配。调度部310判断对与用户终端10的通信分配的分量载波的追加/削除。与分量载波的追加/削除有关的判断结果通知到控制信息生成部300。此外,从按每个用户终端选择的分量载波中决定主分量载波(PCC)。PCC既可以动态地切换,也可以准静态地切换。
此外,调度部310控制各分量载波中的资源分配。区分LTE终端用户和LTE-A终端用户进行调度。调度部310中,从上位站装置30输入发送数据以及重发指示且从测定了上行链路的接收信号的接收部输入信道估计值、资源块的CQI。
此外,调度部310参照从上位站装置30输入的重发指示、信道估计值以及CQI,进行下行链路分配信息、上行链路分配信息以及上下共享信道信号的调度。移动通信中的传播路径通过频率选择性衰减按每个频率其变动不同。因此,在用户数据发送时,对用户终端10按每个子帧分配通信质量良好的资源块(被称为自适应频率调度)。在自适应频率调度中,对各资源块选择传播路径质量良好的用户终端10而分配。因此,调度部310使用从各用户终端10反馈的每个资源块的CQI而分配期待吞吐量的改善的资源块。
此外,调度部310根据与用户终端10之间的传播路径状况来控制CCE聚合数。对小区边缘用户提高CCE聚合数。此外,决定在分配资源块中满足预定的块错误率的MCS(编码率、调制方式)。满足调度部310决定的MCS(编码率、调制方式)的参数设定在信道编码部303、308、312、调制部304、309、313中。
基带信号处理部204具有与在1个分量载波内的最大用户复用数N对应的信道编码部303、调制部304、映射部305。信道编码部303将由从数据生成部301输出的用户数据(包含一部分上位控制信号)构成的共享数据信道(PDSCH)按每个用户进行信道编码。调制部304将进行了信道编码的用户数据按每个用户进行调制。映射部305将调制后的用户数据映射到无线资源。
此外,基带信号处理部204包括从多个DCI格式中使用规定的DCI格式而生成控制信息的生成部(下行控制信息生成部306以及上行控制信息生成部311)。在多个DCI格式中,包含有将UL许可作为内容的DCI格式(例如,DCI格式0/4)、将DL许可作为内容的DCI格式(例如,DCI格式1A等)。
下行控制信息生成部306使用将DL许可作为内容的DCI格式(例如,DCI格式1A等),生成用于控制PDSCH的下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该下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按每个用户生成。此外,该下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中包含用于识别被分配了PDSCH的上行服务小区的识别字段(CIF)。
上行控制信息生成部311使用将UL许可作为内容的DCI格式(例如,DCI格式0/4),生成用于控制PUSCH的上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该上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按每个用户生成。此外,该上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中包含用于识别被分配了PUSCH的上行服务小区的识别字段(CIF)。
此外,该上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包含用于请求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A-CSI)的请求字段(A-CSI触发字段)。在A-CSI触发字段中,也可以根据是否请求来自用户终端10的A-CSI的通知而设定值。此外,在A-CSI触发字段中,也可以根据应从用户终端10通知A-CSI的下行服务小区的组合而设定值。例如,当不请求来自用户终端10的A-CSI的通知的情况下,在A-CSI触发字段中设定“00”,当请求来自用户终端10的A-CSI的通知的情况下,根据应从用户终端10通知A-CSI的下行服务小区的组合而设定“01”、“10”、“11”。
此外,该上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也可以包含RA标记、表示按每个用户终端决定的资源块数以及资源块位置的分配信息、调制方式、编码率以及冗长化版本、用于区分是新数据还是再现数据的识别符、PUSCH用的发送功率控制指令、解调用参照信号的循环偏移(CS for DMRS)、CQI请求、A-SRSF、PMI/RI等。
此外,基带信号处理部204包括用于生成作为用户公共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公共控制信道用控制信息的下行公共信道用控制信息生成部307。
此外,基带信号处理部204包括与1个分量载波内的最大用户复用数N对应的信道编码部308、调制部309。信道编码部308将在下行控制信息生成部306以及下行公共信道用控制信息生成部307中生成的控制信息按每个用户进行信道编码。调制部309对信道编码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调制。
此外,基带信号处理部204包括将生成的上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按每个用户进行信道编码的信道编码部312、将进行了信道编码的上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按每个用户进行调制的调制部313。
参照信号生成部318将用于信道估计、码元同步、CQI测定、移动性测定等的各种目的的小区固有参照信号(C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在资源块(RB)内通过FDM/TDM复用而发送。此外,参照信号生成部318发送下行链路解调用参照信号(UE specific RS)。
在上述调制部309、313中按每个用户进行了调制的下行/上行控制信息通过控制信道复用部314复用、进一步通过交织部315交织。从交织部315输出的控制信号以及从映射部305输出的用户数据作为下行信道信号输入到IFFT部316。此外,下行参照信号输入到IFFT部316。IFFT部316对下行信道信号以及下行参照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反变换而从频域的信号变换为时序的信号。循环前缀***部317在下行信道信号的时序信号中***循环前缀。另外,循环前缀作为用于吸收多路径传播延迟的差的保护间隔起作用。附加了循环前缀的发送数据送到发送接收部203。
图14是用户终端10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部104的功能方框图,表示支持LTE-A的LTE-A终端的功能模块。另外,用户终端10构成为可使用不同的分量载波(CC)的多个服务小区进行无线通信。
从无线基站装置20作为接收数据而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信号通过CP除去部401除去CP。除去了CP的下行链路信号输入到FFT部402。FFT部402将下行链路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而从时域的信号变换为频域的信号,并输入到解映射部403。解映射部403对下行链路信号进行解映射,从下行链路信号取出复用了多个控制信息的复用控制信息、用户数据、上位控制信号。另外,解映射部403的解映射处理基于从应用部105输入的上位控制信号而进行。从解映射部403输出的复用控制信息在解交织部404中解交织。
此外,基带信号处理部104包括对下行/上行控制信息进行解调的控制信息解调部405、对下行共享数据进行解调的数据解调部406以及信道估计部407。
控制信息解调部405包括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解调下行公共控制信道用控制信息的公共控制信道用控制信息解调部405a、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对搜索空间进行盲解码而解调上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的上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解调部405b、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对搜索空间进行盲解码而解调下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的下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解调部405c。
数据解调部406包括对用户数据以及上位控制信号进行解调的下行共享数据解调部406a、对下行共享信道数据进行解调的下行共享信道数据解调部406b。
公共控制信道用控制信息解调部405a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公共搜索空间的盲解码处理、解调处理、信道解码处理等,取出作为用户公共的控制信息的公共控制信道用控制信息。公共控制信道用控制信息包含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信息(CQI),输入到映射部415,并作为对于无线基站装置20的发送数据的一部分而映射。
上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解调部405b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用户专用搜索空间的盲解码处理、解调处理、信道解码处理等,取出用户固有的上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例如,UL许可)。解调后的上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输入到映射部415,用于上行共享数据信道(PUSCH)的控制。
下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解调部405c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用户专用搜索空间的盲解码处理、解调处理、信道解码处理等,取出用户固有的下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例如,DL许可)。解调后的下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输入到下行共享数据解调部406,用于下行共享数据信道(PDSCH)的控制。
下行共享数据解调部406a基于从下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解调部405c输入的下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取得用户数据或上位控制信息。上位控制信息(包括模式信息)输出到信道估计部407。下行公共信道数据解调部406b基于从上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解调部405b输入的上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解调上行公共信道数据。
信道估计部407使用用户终端固有的参照信号或者公共参照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将估计出的信道变动输出到公共控制信道用控制信息解调部405a、上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解调部405b、下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解调部405c以及下行共享数据解调部406a。在这些解调部中,使用估计出的信道变动以及解调用参照信号进行解调处理。
基带信号处理部104作为发送处理系的功能模块,包括数据生成部411、信道编码部412、调制部413、DFT部414、映射部415、IFFT部416、CP***部417、信道状态信息生成部418。
数据生成部411根据从应用部105输入的比特数据,生成发送数据。信道编码部412对发送数据实施纠错等的信道编码处理,调制部413通过QPSK等对信道编码后的发送数据进行调制。DFT部414对调制后的发送数据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映射部415将DFT后的数据码元的各频率成分映射到由无线基站装置20指示的副载波位置。IFFT部416将相当于***频带的输入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反变换而变换为时序数据,CP***部417对时序数据通过数据划分***循环前缀。
信道状态信息生成部418基于在上行共享数据信道用控制信息解调部405b中解调的UL许可,周期性或者非周期性地生成信道状态信息(CSI(CQI/PMI/RI))。
具体而言,信道状态信息生成部418在UL许可的A-CSI触发字段请求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A-CSI)的通知的情况下,生成A-CSI。此外,在用户终端10使用多个服务小区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信道状态信息生成部418如例如参照图6、图8、图10所说明,生成由CIF和A-CSI触发字段的组合所指定的下行服务小区的A-CSI。
另外,对CIF以及A-CSI触发字段的各值分配的服务小区(参照图6、图8、图10)既可以从无线基站20对用户终端10通过上位控制信号(例如,RRC信令)预先通知,也可以固定地对用户终端10设定。
另外,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只是例示,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并不仅仅由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表示,意图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等同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本申请基于2011年2月14日申请的特愿2011-029142。该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Claims (11)

1.一种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基站装置将包括识别字段和请求字段的上行链路调度许可经由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到用户终端的步骤,其中,所述识别字段识别在多个上行服务小区中被分配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上行服务小区,所述请求字段请求来自所述用户终端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的通知;以及
所述用户终端将由所述识别字段和所述请求字段的组合所指定的下行服务小区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经由所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通知给所述无线基站装置的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基站装置在由所述识别字段识别的上行服务小区中被分配所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情况下,使用所述请求字段指定应从所述用户终端通知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的至少一个下行服务小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基站装置使用所述识别字段,重复指定所述多个上行服务小区中至少一个上行服务小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基站装置使用所述识别字段,重复指定所述多个上行服务小区中所述用户终端的主分量载波的上行服务小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基站装置使用所述识别字段,重复指定所述多个上行服务小区中2个以上的上行服务小区。
6.一种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部,生成包括识别字段和请求字段的上行链路调度许可,所述识别字段识别在多个上行服务小区中被分配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上行服务小区,所述请求字段请求来自用户终端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的通知;以及
发送部,将所述上行链路调度许可经由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
所述生成部根据所述识别字段和所述请求字段的组合,指定应从所述用户终端通知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的至少一个下行服务小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部在由所述识别字段识别的上行服务小区中被分配所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情况下,使用所述请求字段指定应从所述用户终端通知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的至少一个下行服务小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部使用所述识别字段,重复指定所述多个上行服务小区中至少一个上行服务小区。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基站装置使用所述识别字段,重复指定所述多个上行服务小区中所述用户终端的主分量载波的上行服务小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部使用所述识别字段,重复指定所述多个上行服务小区中2个以上的上行服务小区。
11.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部,经由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从无线基站装置接收包括识别字段和请求字段的上行链路调度许可,所述识别字段识别在多个上行服务小区中被分配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上行服务小区,所述请求字段请求来自用户终端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的通知;以及
发送部,将由所述识别字段和所述请求字段的组合所指定的下行服务小区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经由所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通知给所述无线基站装置。
CN201280008887.8A 2011-02-14 2012-02-07 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方法、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806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29142 2011-02-14
JP2011029142A JP5487136B2 (ja) 2011-02-14 2011-02-14 非周期的チャネル状態情報通知方法、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
PCT/JP2012/052776 WO2012111488A1 (ja) 2011-02-14 2012-02-07 非周期的チャネル状態情報通知方法、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0639A true CN103380639A (zh) 2013-10-30
CN103380639B CN103380639B (zh) 2016-10-12

Family

ID=46672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888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80639B (zh) 2011-02-14 2012-02-07 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方法、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85724B2 (zh)
JP (1) JP5487136B2 (zh)
CN (1) CN103380639B (zh)
WO (1) WO2012111488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3708A (zh) * 2016-11-03 2018-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09906655A (zh) * 2016-11-04 2019-06-18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非许可小区中改进的两阶段授权
WO2019148813A1 (zh) * 2018-01-30 2019-08-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0677229A (zh) * 2014-05-09 2020-01-10 富士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基站及终端
CN114126002A (zh) * 2016-02-04 2022-03-01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01694B2 (ja) * 2011-11-09 2015-10-2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825747B2 (en) * 2013-01-23 2017-1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uplink resource indication for CSI feedback
JP5869013B2 (ja) * 2014-01-31 2016-02-2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局及び上りデータ送信方法
WO2015172114A1 (en) * 2014-05-09 2015-11-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vic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with dynamic adaptation
US20170094528A1 (en) * 2014-05-15 2017-03-30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827754B1 (ko) * 2014-08-25 2018-03-22 원 미디어, 엘엘씨 유연한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멀티플렉싱 물리 전송 데이터 프레임 프리앰블의 동적 구성 방법
JP7089240B2 (ja) * 2014-12-22 2022-06-22 エコール・ポリテクニーク・フェデラル・ドゥ・ローザンヌ (ウ・ペ・エフ・エル) 高い収集能力で哺乳動物細胞を操作(マニピュレーション)する装置
US10462800B2 (en) 2015-01-12 2019-10-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whereby user equipment transmits UE capability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10219256B2 (en) 2015-01-13 2019-0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information feedback for eCC on PCell
WO2016121912A1 (ja) * 2015-01-29 2016-08-0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TWI731609B (zh) 2015-03-09 2021-06-21 美商第一媒體有限責任公司 可擴展通信系統與方法及傳輸裝置
CN105050193B (zh) * 2015-07-20 2019-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发送、解调方法以及设备和***
US10070425B2 (en) * 2016-02-26 2018-09-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subframe grant with scheduling of both data and control channels
US10492184B2 (en) * 2016-12-09 2019-11-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x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physical uplink data channel
JP2018019416A (ja) * 2017-09-25 2018-02-0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基地局及び送信制御方法
US11664868B2 (en) * 2020-04-09 2023-05-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iggering a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CSI) reports on a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82575A1 (en) * 2009-08-04 2011-02-09 Panasonic Corporation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11085230A2 (en) * 2010-01-08 2011-07-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for multiple carrier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G ELECTRONICS: "《3GPP TSG RAN WG1#63 R1-106134》", 19 November 2010 *
PANTECH: "《3GPP TSG -RAN WG1#63bis R1-110155》", 21 January 2011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7229A (zh) * 2014-05-09 2020-01-10 富士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基站及终端
CN110677229B (zh) * 2014-05-09 2022-03-25 富士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基站及终端
CN114126002A (zh) * 2016-02-04 2022-03-01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4126002B (zh) * 2016-02-04 2024-03-15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8023708A (zh) * 2016-11-03 2018-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US11425749B2 (en) 2016-11-03 2022-08-23 Zte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relate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906655A (zh) * 2016-11-04 2019-06-18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非许可小区中改进的两阶段授权
CN109906655B (zh) * 2016-11-04 2024-01-23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非许可小区中改进的两阶段授权
WO2019148813A1 (zh) * 2018-01-30 2019-08-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US11382089B2 (en) 2018-01-30 2022-07-05 Zte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11488A1 (ja) 2012-08-23
US9185724B2 (en) 2015-11-10
JP5487136B2 (ja) 2014-05-07
CN103380639B (zh) 2016-10-12
JP2012169867A (ja) 2012-09-06
US20130336273A1 (en) 2013-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74288B2 (en)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3380639A (zh) 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方法、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
CN103503514B (zh) 信道状态信息通知方法、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
JP5934399B2 (ja)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のための伝送モードを指示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9723603B2 (en) Radio base station apparatus,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JP5469072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3238288B (zh) 在基于时分双工的无线通信***中发送ack/nack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09832B (zh) 用于增强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特征的装置和方法
JP5756100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2450070B (zh) 移动通信***、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及移动通信方法
CN102821456B (zh) 移动台、通信控制方法和移动通信***
CN107852287A (zh) 用于在无线蜂窝通信***中减少传输时间间隔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4380641A (zh) 无线通信***、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1158762A1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7196729B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
CN102598822A (zh) 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终端装置
EP2779775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base station device, user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3797875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装置、无线通信***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535097A (zh) 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装置、无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3918302A (zh) 无线通信***、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7178612A (zh) 用于多pusch和多pdsch调度的确认信令
WO2011145454A1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

Termination date: 2018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