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9076B - 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9076B
CN103379076B CN201210129085.4A CN201210129085A CN103379076B CN 103379076 B CN103379076 B CN 103379076B CN 201210129085 A CN201210129085 A CN 201210129085A CN 103379076 B CN103379076 B CN 1033790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mapped
data
complex symbols
evid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290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79076A (zh
Inventor
高秋彬
周海军
秦飞
潘学明
鲍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21012908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7907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74776 priority patent/WO2013159733A1/zh
Priority to US14/397,199 priority patent/US9325464B2/en
Priority to EP13781039.6A priority patent/EP2854298B1/en
Priority to TW102114976A priority patent/TWI5581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79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9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79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9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16Time-frequency-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16Time-frequency-code
    • H04L5/0017Time-frequency-code in which a distinct code is applied, as a temporal sequence, to each 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行传输功率受限的情况下,进行上行传输时频谱效率和传输效率比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用户设备将经过调制映射得到的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其中Q是正整数;用户设备将映射到每个子帧上的复符号数据分别进行调制生成每个子帧对应的发送信号;用户设备将发送信号在对应的子帧上发送。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将一个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多个子帧内传输,通过信号在时域内的扩展增加用户设备的总发射能量,以保证用户设备发射的数据能被正确接收,从而提高了上行传输功率受限的情况下,进行上行传输的时频谱效率和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卫星通信等通信场景中,上行传输的信号强度受用户设备发射功率的限制,在路径损耗很大的情况下,传输性能不能保证。以VoIP(Voice over IP,基于IP的语音呼叫)业务为例,每隔20ms会产生一个224比特的数据包,这224比特需要在20ms内传输完成。如果224比特在1个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内传输完成,因编码速率较高,基站的接收信噪比低于该数据包的解调门限,基站无法正确解调。
目前有两种解决方案:
一、在时域内重复发送该数据包,例如重复发送20次,用户设备发送同一个数据包的总能量增加,基站通过将20次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合并便可能正确解调出数据。
该方案的问题是频谱效率降低,一个用户设备持续占用一个PRB(physical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且不能与其他用户复用。
二、将224比特分成20个小数据包,在20个子帧内传输,因为每个子帧内的编码速率相应降低了,基站可以在每个子帧内正确解调出每个小数据包,从而还原出原始数据包。
该方案的问题是分散成小数据包后,每个小数据包都会增加额外的开销,如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头开销,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校验位开销等,总的开销大大增加,传输效率低下。
综上所述,目前上行传输功率受限的情况下,进行上行传输时,频谱效率和传输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行传输功率受限的情况下,进行上行传输时频谱效率和传输效率比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将经过调制映射得到的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其中Q是正整数;
所述用户设备将映射到每个子帧上的复符号数据分别进行调制生成每个子帧对应的发送信号;
所述用户设备将发送信号在对应的子帧上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对Q个子帧上的扩频信号进行解扩频,得到每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其中Q是正整数;
所述网络侧设备将Q个子帧解扩频后的数据组合,并对组合后的数据进行接收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经过调制映射得到的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其中Q是正整数;
调制模块,用于将映射到每个子帧上的复符号数据分别进行调制生成每个子帧对应的发送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将发送信号在对应的子帧上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网络侧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对Q个子帧上的扩频信号进行解扩频,得到每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其中Q是正整数;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将Q个子帧解扩频后的数据组合,并对组合后的数据进行接收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包括:
用户设备,用于将经过调制映射得到的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其中Q是正整数,将映射到每个子帧上的复符号数据分别进行调制生成每个子帧对应的发送信号,将发送信号在对应的子帧上发送;
网络侧设备,用于对Q个子帧上的扩频信号进行解扩频,得到每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将Q个子帧解扩频后的数据组合,并对组合后的数据进行接收处理。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将一个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多个子帧内传输,通过信号在时域内的扩展增加用户设备的总发射能量,以保证用户设备发射的数据能被正确接收,从而提高了上行传输功率受限的情况下,进行上行传输的时频谱效率和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信号传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上行传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时域扩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频域扩频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时域扩频+频域扩频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映射到部分时频资源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上行传输的***的用户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上行传输的***的网络侧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用户设备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侧设备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用户设备将经过调制映射得到的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其中Q是正整数;将映射到每个子帧上的复符号数据分别进行调制生成每个子帧对应的发送信号;将发送信号在对应的子帧上发送。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将一个数据包的数据映射到多个子帧内传输,通过信号在时域内的扩展增加用户设备的总发射能量,以保证用户设备发射的数据能被正确接收,从而提高了上行传输功率受限的情况下,进行上行传输的时频谱效率和传输效率。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在每个子帧内,可以通过FDMA(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频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方式或者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CDMA方式支持多个用户设备同时传输,进一步保证***的频谱效率。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信号传输示意图中,上行传输分为5个过程:
信道编码、加扰、调制映射、子帧映射、生成子帧信号。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下面的说明过程中,先从网络侧和用户设备侧的配合实施进行说明,最后分别从网络侧与用户设备侧的实施进行说明,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必须配合实施,实际上,当网络侧与用户设备侧分开实施时,也解决了分别在网络侧、用户设备侧所存在的问题,只是二者结合使用时,会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上行传输的***包括:用户设备10和网络侧设备20。
用户设备10,用于将经过调制映射得到的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其中Q是正整数;将映射到每个子帧上的复符号数据分别进行调制生成每个子帧对应的发送信号;将发送信号在对应的子帧上发送。
网络侧设备20,用于对Q个子帧上的扩频信号进行解扩频,得到每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将Q个子帧解扩频后的数据组合,并对组合后的数据进行接收处理。
在实施中,Q的取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比如是4、8、16、20等;也可以参照下列因素确定:
a)待传输的数据包大小,数据包越大,相应的需要Q值越大;
b)用户设备10的链路质量情况,链路质量越好,相应的Q值可以越小。
Q的取值由接收到的网络侧设备20配置给用户设备10的传输参数确定。或者预先约定的固定大小,或者是由约定的Q的取值与其他参数的映射规则确定。其他参数可以是数据包大小,例如数据包大小为144个复符号数据,每个子帧内可以传输的符号数为12个,则Q的取值应为144/12=12个。
较佳地,用户设备10将经过调制映射得到的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的方式有很多种,下面列举两种:
方式一、用户设备10顺序选取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
具体的,用户设备10按照设定的映射到一个子帧的数据符号数量,将复符号数据顺序划分为多组,每组映射到一个子帧上。比如有100个复符号数据,映射到一个子帧的数据符号数量为10,则将1~10映射到一个子帧上,11~20映射到另一个子帧上,以此类推。
其中,映射到一个子帧的数据符号数量可以根据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和Q值确定。
在实施中,针对一个子帧,用户设备10可以根据公式一确定需要映射到该子帧的复符号数据:
x q ( n ) = d ( q × M sym SF + n ) . . . . . . . . . . . . . 公式一;
其中,xq(n)是映射到子帧q上的第n个数据;为第个复符号数据;是映射到子帧q上的复符号数据的数量,Msym是复符号数据的数量;q是子帧编号,q=0,1,...Q-1;n是映射到一个子帧的数据的编号, n = 0,1 , . . . M sym SF - 1 .
在实施中,映射到子帧q上的复符号数据的数量是由接收到的网络侧指示确定,或者由公式确定。
相应的,网络侧设备20按子帧顺序将Q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进行组合。
比如每个子帧有10个解扩频后的数据,则组合后的数据序列中,第1~10个数据为第1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第11~20个数据为第2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以此类推。
其中,映射到一个子帧的数据符号数量可以根据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和Q值确定。
在实施中,网络侧设备20根据公式二将获取的发送信号进行组合:
d(m)=xq(n).............公式二;
其中, d(m)是组合后的第m个数据;xq(n)是子帧q上的第n个解扩数据,是子帧q上的解扩数据的数量,q是子帧编号,q=0,1,...Q-1。
方式二、用户设备10间隔选取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
具体的,用户设备10按照设定的间隔个数,将复符号数据顺序划分为多组,每组映射到一个子帧上。比如有30个复符号数据,设定的间隔个数为10,则将1、11、21映射到一个子帧上,2、12、22映射到另一个子帧上,以此类推。
其中,间隔个数可以等于子帧个数Q,或者由网络侧配置的传输参数获得。
在实施中,针对一个子帧,用户设备10可以根据公式三确定需要映射到该子帧的复符号数据:
xq(n)=d(q+n×Q).............公式三;
其中,xq(n)是映射到子帧q上的数据;d(q+n×Q)为第q+n×Q个复符号数据;是映射到子帧q上的复符号数据的数量,Msym是复符号数据的数量;q是子帧编号,q=0,1,...Q-1;n是映射到一个子帧的数据的编号, n = 0,1 , . . . M sym SF - 1 .
相应的,网络侧设备20间隔选取Q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进行组合。
例如,每个子帧有30个复符号数据,共有10个子帧,设定的间隔个数为10,则将1~10个子帧的每个子帧第1个解扩数据按照顺序排在组合数据的的第1~第10位,第1~第10个子帧的每个子帧的第2个解扩数据排在组合数据的第11~第20位,以此类推,最后将排好的数据进行组合。
在实施中,网络侧设备20根据公式四将获取的发送信号进行组合:
d(m)=xq(n).............公式四;
其中,d(m)是组合后的第m个数据;xq(n)是子帧q上的第n个解扩数据, 是子帧q上的解扩数据的数量,q是子帧编号,q=0,1,...Q-1。
较佳地,针对一个子帧的一个复符号数据,用户设备10根据扩频码对该复符号数据进行扩频,得到该复符号数据对应的扩频数据序列,将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时频资源上,并将时频资源上的扩频数据序列进行调制生成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以子帧q为例描述子帧发送信号的生成,其他子帧的生成方法相同,不再赘述。映射到子帧q的数据符号为假设一个子帧内用户设备的传输带宽范围内有Nsc个数据子载波,有L个用于数据传输的OFDM符号。每个数据符号用长度为NSF的扩频码进行扩频,扩频码记为xq(n)经过扩频后得到扩频数据序列yq(n,l)=xq(n)wl。按一定规则将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时频资源上。映射到每个OFDM符号上的扩频数据序列经过OFDM调制或者DFT-S-OFDM(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的正交频分复用)调制,生成OFDM符号。
较佳地,用户设备10将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时频资源上的方式有三种,下面分别列举介绍。
映射方式一、用户设备10采用时域扩频方式,将一个复符号数据对应的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不同OFDM符号的同一个子载波上,具体可以参见图3。
例如,用户设备10的传输带宽范围内有12个数据子载波,一个子帧内有12个OFDM符号用于数据传输,扩频码长度为12,一个数据符号的长度为12的扩频数据序列分别映射到12个OFDM符号的同一个数据子载波上。不同数据符号的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不同的数据子载波上,这种情况下,用户设备10在一个子帧内使用一个扩频码最多可以传输12个数据符号,每个子载波传输1个数据符号。在实施中,传输参数中可以包括多个扩频码,这样用户设备10使用多个扩频码,可以增加在每个子帧内传输的数据符号数目。
映射方式二、用户设备10采用频域扩频方式,将一个复符号数据对应的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同一个OFDM符号的多个子载波上,具体可以参见图4。
例如,用户设备10的传输带宽范围内有12个数据子载波,一个子帧内有12个OFDM符号用于数据传输,扩频码长度为12,一个数据符号的长度为12的扩频数据序列分别映射到同一个OFDM符号的12个数据子载波上。不同数据符号的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不同的OFDM符号上,这种情况下,用户设备在一个子帧内使用一个扩频码最多可以传输12个数据符号,每个OFDM符号传输1个数据符号。在实施中,传输参数中可以包括多个扩频码,这样用户设备10使用多个扩频码,可以增加在每个子帧内传输的数据符号数目。
映射方式三、用户设备10采用时域和频域结合的扩频方式,将一个复符号数据对应的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多个OFDM符号的多个子载波上,具体可以参见图5。
例如,用户设备的传输带宽范围内有12个数据子载波,一个子帧内有12个OFDM符号用于数据传输,扩频码长度为144,一个数据符号的长度为144的扩频数据序列分别映射到12个OFDM符号的12个数据子载波上。这种情况下,用户设备在一个子帧内使用一个扩频码最多可以传输1个数据符号。基站可以配置用户设备使用多个扩频码,增加在每个子帧内传输的数据符号数目。时域+频域扩频可以采用两级扩频的方式实现,即数据符号先采用频域(时域)扩频序列进行第一级扩频,再对扩频后的序列用时域(频域)扩频序列进行第二级扩频,具体可以参见图5。
较佳地,用户设备10将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时频资源上后,还可以将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全部或部分时频资源上。
具体的,用户设备10可以通过选择扩频码的长度,将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全部时频资源上或者只映射到部分时频资源上。对于后者,可以在不同的时频资源上同时传输用户设备的多个数据符号。例如,四个数据符号分别经过扩频映射到四块时频区域,具体可以参见图6。
其中,不同的时频区域,还可以分别传输不同的用户设备10的数据符号。
在实施中,用户设备10将经过调制映射得到的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之前还需要进行信道编码、加扰和调制映射,参见图1。具体的:
信道编码:源数据块含Nbit比特数据s(0),...,s(Nbit-1),经过信道编码后数据块长度为Mbit比特,b(0),...,b(Mbit-1);
加扰:信道编码后的数据块b(0),...,b(Mbit-1)通过加扰,生成加扰后的数据块 b ~ ( 0 ) , . . . , b ~ ( M bit - 1 ) .
星座图映射:加扰后的数据块经过星座图映射生成复符号数据块d(0),...,d(Msym-1),包含Msym个复符号数据。具体的映射方式可以是BPSK(Binary phaseshift keying,二相相移键控),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四相相移键控),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相正交振幅调制),64QAM等。
相应的,网络侧设备20对组合后的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包括:
解调制,解扰以及解码处理。
其中,用户设备10和网络侧设备20可以根据传输参数进行上述传输过程。
传输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绑定的子帧数目(即Q值)、映射到一个子帧上的复符号数据的数量、每个子帧内占用的时频资源(即扩频方式)、扩频码、映射到哪个(些)子帧(映射的子帧不连续)、映射的第一个子帧(映射的子帧连续)、映射到子帧的方式、映射到子帧过程中映射到一个子帧的数据符号数量、映射到子帧过程中间隔个数、映射到时频资源的方式。
在实施中,传输参数可以预先在协议中规定,也可以由网络侧设备20进行配置;还可以传输参数中的部分信息由协议规定,部分信息由网络侧设备20进行配置。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只要保证用户设备10和网络侧设备20进行上行传输确定的参数相同即可。
如果需要网络侧设备20进行配置,较佳地,网络侧设备20为用户设备10配置传输参数。
具体的,网络侧设备20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为用户设备配置传输参数;或通过调度上行传输的控制信令,为用户设备配置传输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述两种配置方式,其他能够为用户设备10配置传输参数的方式都适用本法明实施例。
针对网络侧设备20,由于知道用户设备10的传输参数,所以知道用户设备10将数据分别映射到哪些子帧上,相应的,网络侧设备10就可以从对应的子帧上获取来自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组后,并对组合后的数据进行解扩处理后,再进行接收处理。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基站(比如宏基站、家庭基站等),也可以是RN(中继)设备,还可以是其它网络侧设备。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上行传输的***的用户设备包括:第一处理模块700、调制模块710和发送模块720。
第一处理模块700,用于将经过调制映射得到的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其中Q是正整数;
调制模块710,用于将映射到每个子帧上的复符号数据分别进行调制生成每个子帧对应的发送信号;
发送模块720,用于将发送信号在对应的子帧上发送。
较佳地,第一处理模块700根据传输参数确定Q值。
较佳地,第一处理模块700将经过调制映射得到的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的方式有很多种,下面列举两种:
方式一、第一处理模块700顺序选取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
较佳地,针对一个子帧,第一处理模块700根据公式一确定需要映射到该子帧的复符号数据。
方式二、第一处理模块700间隔选取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
较佳地,针对一个子帧,第一处理模块700根据公式三确定需要映射到该子帧的复符号数据。
较佳地,调制模块710针对一个子帧的一个复符号数据,根据扩频码对该复符号数据进行扩频,得到该复符号数据对应的扩频数据序列;将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时频资源上,并将时频资源上的扩频数据序列进行调制生成OFDM符号。
较佳地,调制模块710将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全部或部分时频资源上。
较佳地,调制模块710采用时域扩频方式,将一个复符号数据对应的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不同OFDM符号的同一个子载波上;或采用频域扩频方式,将一个复符号数据对应的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同一个OFDM符号的多个子载波上;或采用时域和频域结合的扩频方式,将一个复符号数据对应的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多个OFDM符号的多个子载波上。
较佳地,调制模块710根据传输参数确定每个子帧内占用的时频资源。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上行传输的***的网络侧设备包括:接收模块800和第二处理模块810。
接收模块800,用于对Q个子帧上的扩频信号进行解扩频,得到每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其中Q是正整数;
第二处理模块810,用于将Q个子帧解扩频后的数据组合,并对组合后的数据进行接收处理。
较佳地,第二处理模块810按子帧顺序将Q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进行组合。
具体的,第二处理模块810根据公式二将获取的发送信号进行组合。
较佳地,第二处理模块810间隔选取Q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进行组合。
具体的,第二处理模块810根据公式四将获取的发送信号进行组合。
较佳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通知模块820。
通知模块820,用于为用户设备配置传输参数。
较佳地,通知模块820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为用户设备配置传输参数,或通过调度上行传输的控制信令,为用户设备配置传输参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以及网络侧设备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由于这些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上行传输的***相似,因此这些方法的实施可以参见***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用户设备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901、用户设备将经过调制映射得到的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其中Q是正整数;
步骤902、用户设备将映射到每个子帧上的复符号数据分别进行调制生成每个子帧对应的发送信号;
步骤903、用户设备将发送信号在对应的子帧上发送。
较佳地,步骤901中,用户设备将经过调制映射得到的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的方式有很多种,下面列举两种:
方式一、用户设备顺序选取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
具体的,用户设备按照设定的映射到一个子帧的数据符号数量,将复符号数据顺序划分为多组,每组映射到一个子帧上。比如有100个复符号数据,映射到一个子帧的数据符号数量为10,则将1~10映射到一个子帧上,11~20映射到另一个子帧上,以此类推。
其中,映射到一个子帧的数据符号数量可以根据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和Q值确定。
在实施中,针对一个子帧,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公式一确定需要映射到该子帧的复符号数据。
方式二、用户设备间隔选取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
具体的,用户设备按照设定的间隔个数,将复符号数据顺序划分为多组,每组映射到一个子帧上。比如有30个复符号数据,设定的间隔个数为10,则将1、11、21映射到一个子帧上,2、12、22映射到另一个子帧上,以此类推。
其中,间隔个数可以等于子帧个数Q,或者由网络侧配置的传输参数获得。
在实施中,针对一个子帧,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公式三确定需要映射到该子帧的复符号数据。
较佳地,步骤902中,针对一个子帧的一个复符号数据,用户设备根据扩频码对该复符号数据进行扩频,得到该复符号数据对应的扩频数据序列,将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时频资源上,并将时频资源上的扩频数据序列进行调制生成OFDM符号。
以子帧q为例描述子帧发送信号的生成,其他子帧的生成方法相同,不再赘述。映射到子帧q的数据符号为假设一个子帧内用户设备的传输带宽范围内有Nsc个数据子载波,有L个用于数据传输的OFDM符号。每个数据符号用长度为NSF的扩频码进行扩频,扩频码记为xq(n)经过扩频后得到扩频数据序列yq(n,l)=xq(n)wl。按一定规则将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时频资源上。映射到每个OFDM符号上的扩频数据序列经过OFDM调制或者DFT-S-OFDM调制生成OFDM符号。
较佳地,用户设备将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时频资源上的方式有三种,下面分别列举介绍。
映射方式一、用户设备采用时域扩频方式,将一个复符号数据对应的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不同OFDM符号的同一个子载波上,具体可以参见图3。
映射方式二、用户设备10采用频域扩频方式,将一个复符号数据对应的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同一个OFDM符号的多个子载波上,具体可以参见图4。
映射方式三、用户设备10采用时域和频域结合的扩频方式,将一个复符号数据对应的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多个OFDM符号的多个子载波上,具体可以参见图5。
较佳地,用户设备将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时频资源上后,还可以将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全部或部分时频资源上。
具体的,用户设备可以通过选择扩频码的长度,将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全部时频资源上或者只映射到部分时频资源上。对于后者,可以在不同的时频资源上同时传输用户设备的多个数据符号。例如,四个数据符号分别经过扩频映射到四块时频区域,具体可以参见图6。
其中,不同的时频区域,还可以分别传输不同的用户设备10的数据符号。
在实施中,步骤901之前,用户设备还需要进行信道编码、加扰和调制映射,参见图1。具体的:
信道编码:源数据块含Nbit比特数据s(0),...,s(Nbit-1),经过信道编码后数据块长度为Mbit比特,b(0),...,b(Mbit-1);
加扰:信道编码后的数据块b(0),...,b(Mbit-1)通过加扰,生成加扰后的数据块 b ~ ( 0 ) , . . . , b ~ ( M bit - 1 ) .
星座图映射:加扰后的数据块经过星座图映射生成复符号数据块d(0),...,d(Msym-1),包含Msym个复符号数据。具体的映射方式可以是BPSK,QPSK,16QAM,64QAM等。
其中,用户设备可以根据传输参数进行上述传输过程。
在实施中,传输参数可以预先在协议中规定,也可以由网络侧设备进行配置;还可以传输参数中的部分信息由协议规定,部分信息由网络侧设备进行配置。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只要保证用户设备和网络侧设备进行上行传输确定的参数相同即可。
针对网络侧设备,由于知道用户设备的传输参数,所以知道用户设备将数据分别映射到哪些子帧上,相应的,网络侧设备就可以从对应的子帧上获取来自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组后,并对组合后的数据进行解扩处理后,再进行接收处理。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侧设备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010、网络侧设备对Q个子帧上的扩频信号进行解扩频,得到每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其中Q是正整数;
步骤1011、网络侧设备将Q个子帧解扩频后的数据组合,并对组合后的数据进行接收处理。
较佳地,步骤1011中,若用户设备顺序选取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网络侧设备按子帧顺序将Q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进行组合。
比如每个子帧有10个解扩频后的数据,则组合后的数据序列中,第1~10个数据为第1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第11~20个数据为第2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以此类推。
其中,映射到一个子帧的数据符号数量可以根据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和Q值确定。
在实施中,网络侧设备根据公式二将获取的发送信号进行组合。
较佳地,步骤1011中,若用户设备间隔选取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网络侧设备将Q个子帧解扩频后的数据间隔进行组合。
具体的,网络侧设备根据设定的间隔个数,将Q个子帧解扩频后的数据间隔提取后进行组合。有30个复符号数据,设定的间隔个数为10,则将1、11、21排在最前面,2、12、22排在后面,以此类推,最后将排好的数据进行组合。
其中,间隔个数可以等于子帧个数Q,或者由网络侧配置的传输参数获得。
在实施中,网络侧设备根据公式四将获取的发送信号进行组合。
步骤1011中,网络侧设备对组合后的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包括:
解调制,解扰以及解码处理。
其中,网络侧设备可以根据传输参数进行上述传输过程。
在实施中,传输参数可以预先在协议中规定,也可以由网络侧设备进行配置;还可以传输参数中的部分信息由协议规定,部分信息由网络侧设备进行配置。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只要保证用户设备和网络侧设备进行上行传输确定的参数相同即可。
如果需要网络侧设备进行配置,较佳地,网络侧设备为用户设备配置传输参数。
具体的,网络侧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为用户设备配置传输参数;或通过调度上行传输的控制信令,为用户设备配置传输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述两种配置方式,其他能够为用户设备配置传输参数的方式都适用本法明实施例。
针对网络侧设备,由于知道用户设备的传输参数,所以知道用户设备将数据分别映射到哪些子帧上,相应的,网络侧设备就可以从对应的子帧上获取来自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组后,并对组合后的数据进行解扩处理后,再进行接收处理。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3)

1.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顺序选取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或所述用户设备间隔选取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其中Q是正整数;
所述用户设备将映射到每个子帧上的复符号数据分别进行调制生成每个子帧对应的发送信号;
所述用户设备将发送信号在对应的子帧上发送;
其中,若所述用户设备顺序选取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则针对一个子帧,所述用户设备根据下列公式确定需要映射到该子帧的复符号数据:
x q ( n ) = d ( q × M s y m S F + n ) ;
其中,xq(n)是映射到子帧q上的第n个数据;为第个复符号数据;是映射到子帧q上的复符号数据的数量,Msym是复符号数据的数量;q是子帧编号,q=0,1,...,Q-1;n是映射到一个子帧的数据的编号,
若所述用户设备间隔选取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则针对一个子帧,所述用户设备根据下列公式确定需要映射到该子帧的复符号数据:
xq(n)=d(q+n×Q);
其中,xq(n)是映射到子帧q上的数据;d(q+n×Q)为第q+n×Q个复符号数据;是映射到子帧q上的复符号数据的数量,Msym是复符号数据的数量;q是子帧编号,q=0,1,...Q-1;n是映射到一个子帧的数据的编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到子帧q上的复符号数据的数量是由接收到的网络侧指示确定,或者由公式确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将映射到每个子帧上的复符号数据分别进行调制生成每个子帧对应的发送信号,包括:
针对一个子帧的一个复符号数据,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扩频码对该复符号数据进行扩频,得到该复符号数据对应的扩频数据序列;
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时频资源上,并将时频资源上的所述扩频数据序列进行调制生成OFDM符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时频资源上,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全部或部分时频资源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时频资源上,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采用时域扩频方式,将一个复符号数据对应的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不同OFDM符号的同一个子载波上;或
所述用户设备采用频域扩频方式,将一个复符号数据对应的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同一个OFDM符号的多个子载波上;或
所述用户设备采用时域和频域结合的扩频方式,将一个复符号数据对应的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多个OFDM符号的多个子载波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时频资源上之前,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传输参数确定每个子帧内占用的时频资源。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将经过调制映射得到的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之前,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传输参数确定Q值。
8.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对Q个子帧上的扩频信号进行解扩频,得到每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其中Q是正整数;
所述网络侧设备按子帧顺序将Q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进行组合,或所述网络侧设备间隔选取Q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进行组合;
所述网络侧设备对组合后的数据进行接收处理;
其中,若所述网络侧设备按子帧顺序将Q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进行组合,则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下列公式将获取的发送信号进行组合,包括:
d(m)=xq(n);
其中,d(m)是组合后的第m个数据;xq(n)是子帧q上的第n个解扩数据,是子帧q上的解扩数据的数量,q是子帧编号,q=0,1,...Q-1;
若所述网络侧设备间隔选取Q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进行组合,则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下列公式将获取的发送信号进行组合,包括:
d(m)=xq(n);
其中,q=m-n×Q;d(m)是组合后的第m个数据;xq(n)是子帧q上的第n个解扩数据, 是子帧q上的解扩数据的数量,q是子帧编号,q=0,1,...Q-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从Q个子帧上获取来自用户设备的发送信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传输参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参数包括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Q值、映射到一个子帧上的复符号数据的数量和每个子帧内占用的时频资源。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传输参数,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传输参数;或
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调度上行传输的控制信令,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传输参数。
12.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顺序选取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或间隔选取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其中Q是正整数;
调制模块,用于将映射到每个子帧上的复符号数据分别进行调制生成每个子帧对应的发送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将发送信号在对应的子帧上发送;
其中,若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顺序选取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则针对一个子帧,所述第一处理模块根据下列公式确定需要映射到该子帧的复符号数据:
x q ( n ) = d ( q × M s y m S F + n ) ;
其中,xq(n)是映射到子帧q上的第n个数据;为第个复符号数据;是映射到子帧q上的复符号数据的数量,Msym是复符号数据的数量;q是子帧编号,q=0,1,...Q-1;n是映射到一个子帧的数据的编号,
若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间隔选取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则针对一个子帧,所述第一处理模块根据下列公式确定需要映射到该子帧的复符号数据:
xq(n)=d(q+n×Q);
其中,xq(n)是映射到子帧q上的数据;xq(n)=d(q+n×Q)为第q+n×Q个复符号数据;是映射到子帧q上的复符号数据的数量,Msym是复符号数据的数量;q是子帧编号,q=0,1,...Q-1;n是映射到一个子帧的数据的编号,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到子帧q上的复符号数据的数量是由接收到的网络侧指示确定,或者由公式确定。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模块具体用于:
针对一个子帧的一个复符号数据,根据扩频码对该复符号数据进行扩频,得到该复符号数据对应的扩频数据序列;将所述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时频资源上,并将时频资源上的所述扩频数据序列进行调制生成OFDM符号。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全部或部分时频资源上。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时域扩频方式,将一个复符号数据对应的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不同OFDM符号的同一个子载波上;或采用频域扩频方式,将一个复符号数据对应的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同一个OFDM符号的多个子载波上;或采用时域和频域结合的扩频方式,将一个复符号数据对应的扩频数据序列映射到多个OFDM符号的多个子载波上。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模块还用于:根据传输参数确定每个子帧内占用的时频资源。
18.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传输参数确定Q值。
19.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对Q个子帧上的扩频信号进行解扩频,得到每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其中Q是正整数;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按子帧顺序将Q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进行组合,或间隔选取Q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进行组合;对组合后的数据进行接收处理;
其中,若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按子帧顺序将Q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进行组合,则所述第二处理模块根据下列公式将获取的发送信号进行组合:
d(m)=xq(n);
其中,d(m)是组合后的第m个数据;xq(n)是子帧q上的第n个解扩数据,是子帧q上的解扩数据的数量,q是子帧编号,q=0,1,...Q-1;
若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间隔选取Q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进行组合,则所述第二处理模块根据下列公式将获取的发送信号进行组合:
d(m)=xq(n);
其中,q=m-n×Q;d(m)是组合后的第m个数据;xq(n)是子帧q上的第n个解扩数据, 是子帧q上的解扩数据的数量,q是子帧编号,q=0,1,...Q-1。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通知模块,用于为用户设备配置传输参数。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参数包括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Q值、映射到一个子帧上的复符号数据的数量和每个子帧内占用的时频资源。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传输参数,或通过调度上行传输的控制信令,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传输参数。
23.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其特征在于,该***包括:
用户设备,用于顺序选取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或间隔选取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其中Q是正整数;将映射到每个子帧上的复符号数据分别进行调制生成每个子帧对应的发送信号,将发送信号在对应的子帧上发送;
网络侧设备,用于按子帧顺序将Q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进行组合,或间隔选取Q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进行组合;得到每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将Q个子帧解扩频后的数据组合,并对组合后的数据进行接收处理;
其中,若所述用户设备,用于顺序选取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则针对一个子帧,所述用户设备根据下列公式确定需要映射到该子帧的复符号数据:
x q ( n ) = d ( q × M s y m S F + n ) ;
其中,xq(n)是映射到子帧q上的第n个数据;为第个复符号数据;是映射到子帧q上的复符号数据的数量,Msym是复符号数据的数量;q是子帧编号,q=0,1,...Q-1;n是映射到一个子帧的数据的编号,
若所述用户设备,用于间隔选取复符号数据映射到Q个子帧上,则针对一个子帧,所述用户设备根据下列公式确定需要映射到该子帧的复符号数据:
xq(n)=d(q+n×Q);
其中,xq(n)是映射到子帧q上的数据;xq(n)=d(q+n×Q)为第q+n×Q个复符号数据;是映射到子帧q上的复符号数据的数量,Msym是复符号数据的数量;q是子帧编号,q=0,1,...Q-1;n是映射到一个子帧的数据的编号,
若所述网络侧设备用于按子帧顺序将Q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进行组合,则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下列公式将获取的发送信号进行组合:
d(m)=xq(n);
其中,d(m)是组合后的第m个数据;xq(n)是子帧q上的第n个解扩数据,是子帧q上的解扩数据的数量,q是子帧编号,q=0,1,...Q-1;
若所述网络侧设备用于间隔选取Q个子帧上的解扩数据进行组合,则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下列公式将获取的发送信号进行组合:
d(m)=xq(n);
其中,q=m-n×Q;d(m)是组合后的第m个数据;xq(n)是子帧q上的第n个解扩数据, 是子帧q上的解扩数据的数量,q是子帧编号,q=0,1,...Q-1。
CN201210129085.4A 2012-04-27 2012-04-27 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33790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9085.4A CN103379076B (zh) 2012-04-27 2012-04-27 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PCT/CN2013/074776 WO2013159733A1 (zh) 2012-04-27 2013-04-26 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US14/397,199 US9325464B2 (en) 2012-04-27 2013-04-26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uplink transmission
EP13781039.6A EP2854298B1 (en) 2012-04-27 2013-04-26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uplink transmission
TW102114976A TWI558139B (zh) 2012-04-27 2013-04-26 A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uplink transmiss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9085.4A CN103379076B (zh) 2012-04-27 2012-04-27 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9076A CN103379076A (zh) 2013-10-30
CN103379076B true CN103379076B (zh) 2016-09-28

Family

ID=49463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29085.4A Active CN103379076B (zh) 2012-04-27 2012-04-27 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25464B2 (zh)
EP (1) EP2854298B1 (zh)
CN (1) CN103379076B (zh)
TW (1) TWI558139B (zh)
WO (1) WO20131597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64695A1 (en) * 2015-08-25 2017-03-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parameter control for immediate response frames
CN113098570A (zh) 2015-10-20 2021-07-09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CN107846726B (zh) * 2016-09-19 2019-08-09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ue、基站中的发射功率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23638C2 (sv) * 2001-09-28 2004-05-04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Omkopplare baserad på flermodsinterferensvågledare
US6999467B2 (en) 2003-07-28 2006-02-14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within an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694441A (zh) * 2005-05-25 2005-11-09 上海贝豪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td-scdma***兼容ofdm技术的方法
KR100615139B1 (ko) * 2005-10-18 2006-08-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시간 구간의 할당 방법과 장치및 그 시스템
KR101333725B1 (ko) * 2006-06-30 2013-11-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검증 방법 및 검증 장치
US8457221B2 (en) 2006-09-08 2013-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transmission with localized spread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451915B2 (en) * 2007-03-21 2013-05-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fficient uplink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447750B1 (ko) * 2008-01-04 2014-10-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랜덤 액세스 과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CN101610463B (zh) 2008-06-19 2013-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数据的发送方法
CN101616491A (zh) * 2008-06-25 2009-12-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映射上行ack/nack信道的方法
US8532047B2 (en) * 2010-08-12 2013-09-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control transmit diversity
US9172513B2 (en) * 2010-10-11 2015-10-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ssignments for uplink control channel
WO2012074449A1 (en) * 2010-12-03 2012-06-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mitigating inter -cell interference on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54298B1 (en) 2016-10-19
TW201401822A (zh) 2014-01-01
EP2854298A1 (en) 2015-04-01
TWI558139B (zh) 2016-11-11
WO2013159733A1 (zh) 2013-10-31
US20150071365A1 (en) 2015-03-12
US9325464B2 (en) 2016-04-26
CN103379076A (zh) 2013-10-30
EP2854298A4 (en)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odheli et al. An uplink UE group-based scheduling technique for 5G mMTC systems over LEO satellite
CN105680979B (zh) 在无线通信***中发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3929266B (zh) 控制信道传输、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网络侧设备、终端
US829515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code resources to uplink ACK/NACK channels in a cell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004125B (zh) 多天线无线通信***中发送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44991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将多个层映射到多个天线端口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27233B (zh) 时分双工***中物理上行控制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1675620B (zh) 用于分组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RU2548657C2 (ru) Мобильный терминал и способ радиосвязи
CN108631990A (zh) 一种信令的指示方法、装置和通信节点
WO2013077339A1 (ja)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6063151B (zh) 一种上行接入方法、装置及***
KR102248783B1 (ko) Lte 기반의 무선 인터페이스에서 저속데이터 전송 기법
CN106961744A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EP2070218A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sequence modulation for 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CN104796246A (zh) Ue-rs到dwpts的扩展
CN105122712A (zh) 在无线通信***中接收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
CN103384182B (zh) 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7666373A (zh) 一种harq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KR20070074431A (ko) 단반송파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제어정보와 데이터의 시간적 다중화 방법 및 장치
CN102823182B (zh) 发送ack/nack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JP2008011157A (ja) 移動局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CN107343321A (zh) 上行接入方法及装置、发射机、接收机、终端
CN110383736A (zh) 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WO2008013034A1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2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