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9069B - 数字机架接口插槽***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字机架接口插槽***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29069B
CN103329069B CN201180053673.8A CN201180053673A CN103329069B CN 103329069 B CN103329069 B CN 103329069B CN 201180053673 A CN201180053673 A CN 201180053673A CN 103329069 B CN103329069 B CN 1033290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way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ports
ethernet
ethernet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36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29069A (zh
Inventor
劳伦斯·洛
卡尔·米尔斯
亚当·W·卢
马哈茂德·努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d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 Co ltd
Vertiv IT Systems Inc
Original Assignee
Avocen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ocent Corp filed Critical Avocen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29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90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290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90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字机架接口插槽(DRIP),其能够建立远程访问装置与具有USB端口和视频端口的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链路,以帮助进行该服务器与该装置之间的键盘/视频/鼠标(KVM)会话。DRIP还能够建立该装置与该服务器的服务处理器(SP)关联的以太网端口之间的通信链路。以此方式,DRIP能够将来自该服务器的SP的数据路由到该装置,以及将来自该装置的通信路由到该服务器的SP以太网端口。DRIP能够智能地确定从该装置接收到的信息中的哪些包意在用于该服务器的SP以太网端口,并且将这些包路由到该服务器的SP以太网端口。DRIP还自动地监视并且按照需要动态地重新分配其两个以太网端口,使得其两个以太网端口中的DRIP发现其上有与该装置的连接的无论哪一个以太网端口将是DRIP继续用来与该装置通信的端口。

Description

数字机架接口插槽***和方法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0年10月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389,616和于2011年5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487,590的权益。上述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合并到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将远程访问设备对接到数据中环境内的服务器的部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使得能够将远程访问设备对接到服务器的以太网端口以及对接到该服务器的串行和视频端口的数字机架接口插槽(digitalrackinterfacepod)。
背景技术
本小节的陈述仅仅提供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并且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
在数据中心环境中,远程访问装置常常被用来访问位于数据中心环境内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器并与之通信。在某些情况下,远程访问装置可以形成允许键盘和鼠标命令被从远程计算机传送到服务器且视频信号被从服务器传送回远程定位的计算机的装置。通常,机架接口插槽被用来将远程访问装置对接到服务器。机架接口插槽被耦接在远程访问装置的以太网输出端与服务器的串行和视频端口之间。通常每个服务器使用一个机架接口插槽。机架接口插槽进行工作以将从服务器的视频端口输出的模拟视频信号数字化,并且将该数字化视频信号置于以太网协议格式。以太网协议格式的数字化信号然后被传送回远程访问装置,并且然后被转发到与该服务器通信的远程计算机。
许多当今的服务器还包括允许远程设备访问并接收由服务器内的服务处理器生成的信息的以太网端口。该服务处理器是单独的处理器,通常安装在主板上,其可以提供与服务器的许多种性能度量相关的非常有用的信息。这样的性能度量可以包括来自内置于服务器中的各种传感器的信息,所述信息与诸如温度、冷却风扇速度和电力状态的各种参数以及其他有用度量相关。但是,到目前为止,只能通过使用单独的线缆(常常是Cat5线缆)和到远程访问装置的单独连接来实现到与服务处理器关联的以太网端口的对接。亦即,与服务处理器度量关联的以太网业务还不能由机架接口插槽来处理(即,通过其被路由)。当然,这使得需要相当多的额外线缆和远程访问装置上的额外端口的使用。当考虑到大规模数据中心可能包括数百甚至数千服务器时,就可以容易地理解为了处理服务处理器的以太网业务而需要的单独线缆和单独数据端口将导致的显著附加成本。增加的线缆也会有助于在每个服务器周围产生有些“杂乱”的环境。
附图说明
这里描述的附图仅仅是为了示例的目的,而不意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数字机架接口插槽(DRIP)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DRIP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3是图1的DRIP的主要子***的高层次框图;
图3A是图3中所示的ASIC的主要部件的高层次框图;
图4是示出了数据通过DRIP在远程访问装置与服务器之间的流动的高层次框图;
图5是示出了数据包在DRIP上的两个以太网端口之间如何流动的DRIP的高层次框图;
图6A和图6B是示出了可以如何将两个DRIP以太网端口配置成充当与DRIP直接通信的端口的高层次框图;以及
图7是示出了下述操作序列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所述操作序列可以用于检测在DRIP的两个以太网端口的任一端口上的来自DRIP的通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在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意在限制本公开、本申请或用途。应该理解的是,在全部附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或者对应的部件和特征。
参照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数字机架接口插槽(DRIP)10。为了方便起见,在全部后续论述中,数字机架接口插槽将被称为DRIP10。在此示例中,DRIP10被用于将远程接入装置12对接到服务器14。但是要理解的是,DRIP10可以潜在地用于对接具有视频源和/或USB键盘/鼠标端口的任何部件。
远程计算机16或其他形式的计算设备可以要么通过例如互联网的广域网、要么通过硬接线连接与远程访问装置12通信。计算机16可以位于远离远程访问装置12处,或者可以接近于远程访问装置12而定位。DRIP10可以通过连接到远程访问装置12的以太网端口20的适当线缆18、例如Cat5线缆来对接到远程访问装置。线缆18的另外一端可以耦接到DRIP10的第一端口22。第一端口22可以由适当插座形成,而在一个优选形式中,第一端口由RJ-45插座形成。
DRIP还可以包括第二端口24,该第二端口24也可以由RJ-45插座形成。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端口22和第二端口24可以形成为单个自定义模块化插座。第二端口24可以通过适当线缆28被对接到服务器14的以太网端口26。线缆28也可以是Cat5线缆。以太网端口26也可以由RJ-45插座形成。以太网端口26与服务器14的服务处理器30通信。服务处理器检测服务器14的多个重要工作参数,例如温度、冷却风扇速度、电力状态、操作***状态,只列举几个。服务处理器30通过从与其关联的以太网端口26输出的信号向DRIP30提供与这些度量相关的信息。
DRIP10还包括线缆组件32,该线缆组件32具有对接到服务器14的串行端口、例如USB端口36的部分34以及对接到服务器14的视频端口40(通常是VGA端口)的部分38。DRIP10的主要功能是从计算机16接收键盘命令和鼠标命令,并将这些命令格式化成串行格式,然后将这些串行格式的命令经由线缆部分34转发到服务器14。DRIP10的另一个主要功能是从服务器的视频端口40接收模拟视频信号,将此视频信号数字化并格式化到以太网协议中,并且然后将这些以太网格式的视频信息从第一端口22输出到远程访问装置12。
进一步参考图1,线缆组件32还可以包括部分42,该部分42具有用于从外部DC电力变压器接收DC电力的适当插头或者插座44。这提供了经由外部DC电力变压器给DRIP10内部部件供电的能力。然而,通常,将由从服务器14的USB端口36提供的DC电力给DRIP10供电。
简要地参照图2,示出了DRIP10的一个实施例的图示。DRIP10包括壳体48,在壳体48中分别容纳了第一端口22和第二端口24。壳体48可以包括用于状态提示(例如,在固件升级期间闪烁)或用以通过根据用户的要求开启LED来对DRIP10进行定位的一个或多个LED50。线缆部分34可以包括USB连接器52,并且线缆部分38可以包括VGA连接器54。线缆部分42可以包括插座44,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座44被示为筒状插座。可以包括常规的铁氧体磁环以帮助减少来自线缆38的RF传送。
DRIP10的主要特征是其在远程访问装置12与服务器14的服务处理器30之间的处理通信的能力。之前使用的机架接口插槽要求使用对接到远程访问装置上的单独端口的单独线缆,如虚线46所示。换言之,服务处理器30与远程访问装置12之间的通信不经过DRIP10。从实用的观点出发,这种布置可能使得需要显著的额外线缆(即,例如线缆46)。这是因为DRIP10通常位于在物理上紧密接近于服务器14处,并且通常在服务器的USB端口36和视频端口40的2至4英尺范围内。所以,将DRIP10对接到以太网端口26所需要的附加线缆是非常短的(通常小于6英尺)。然而,远程访问装置12可以位于距服务器14一定距离处,该距离可能达300英尺或更多。例如,如果服务器14位于距远程访问装置12大约250英尺处,则图1中所示的线缆46将需要至少大约250英尺的长度。图1中所示的线缆18通常也将要求相似的长度。如果远程访问装置12被对接到40个服务器,其中每个服务器需要使其以太网端口被对接到该远程访问装置12,则将要求40个线缆46的长度,每个长度为大约250英尺。实际上,通过使DRIP10能够处理远程访问装置12与服务器14之间的以太网通信,为了实现该对接所需要的线缆的数量将急剧减少。减少的程度可以是如果DRIP10不能够处理去往/来自服务处理器30的以太网通信时所需的线缆的大约一半左右。还要理解的是,当使用DRIP10时所需要的线缆的急剧减少有利于显著减少杂乱的安装。
现在参照图3,示出了DRIP10的内部部件的高层次框图。DRIP10可以包括双以太网插座60,该双以太网插座60包括第一端口22和第二端口24。双以太网插座60与专用集成电路(在下文中称为“ASIC”)62通信。ASIC62包括接收在端口22和端口24上存在的以太网通信的端口64和端口66。ASIC可访问用于在处理期间存储信息的双倍数据速率(doubledatarate,DDR)存储器68。常规的USB集线器70将ASIC62对接到线缆组件32的USB线缆部分34。ASIC62也被对接到线缆组件32的视频线缆部分38。当插座44耦接到外部DC电力变压器时,电力子***72在线缆42上从插座44接收DC电力,或者当DRIP10在其典型工作状态下由来自服务器的USB端口36供电时,电力子***72在线缆组件32的线缆部分34上接收DC电力。
图3A示出ASIC62的主要部件的高层次框图。ASIC62可以包括处理器100、多个嵌入式存储器102和加密引擎104。加密引擎104用于对被传送至装置12的数据进行硬件加密。DDR控制器106与DDR存储器114且与视频压缩引擎108通信。视频压缩引擎108与视频捕捉子***110通信。视频压缩引擎108提供实况PC视频的压缩,使得可以将压缩视频数据存储到存储器中并使用最小的存储器和带宽跨总线或者网络进行传输。视频捕捉子***110执行由ASIC62接收到的视频信号的同步化、检测和缩放。视频捕捉子***110接收来自视频模-数转换子***112的输出,而视频模-数转换子***112又接收模拟视频输入信号。视频捕捉子***110从服务器14获得模拟输出,并且将该模拟输出转换成数字格式。闪存控制器116与嵌入式闪存118通信以处理用于启动DRIP10的应用程序代码的执行。I2C总线接口控制器与DDC接口总线通信,其通知服务器14什么视频能力被DRIP10支持(例如,屏幕分辨率)。
现在参照图4—7,将提出DRIP10如何对从装置12接收到的以太网包进行监视以及路由。初始地,在图4中可以看到,端口22被标记为“APPETH”,并且端口24被标记为“SPETH”。以太网包在装置2与DRIP10之间双向流动,如双向箭头80所指示的。在DRIP的USB端口与服务器14的USB端口之间存在双向串行通信链路,如双向箭头82所示。从服务器14的RGB(即,视频)端口40接收视频信号,如箭头84所指示的。以太网包也在服务器14的以太网端口26与DRIP10的SPETH端口24之间被双向传送,如箭头86所指示的。箭头88指示出可以在DRIP10的两个端口22和24之间传送来源于服务器以太网端口26的或者被传送到端口26的以太网包。
在图5中,在DRIP10中,以太网包能够在APPETH端口22与SPETH端口24之间沿两个方向流动。在DRIP10的SPETH端口24处从服务器14接收到的所有包都在DRIP10中被路由到DRIP10的端口APPETH22。然而,对于在DRIP的APPETH端口22处从装置12接收到的包而言,只有具有的MAC地址不等于DRIP的APPETH端口22的MAC地址的那些包将被路由到SPETH端口24。没有被路由到APPETH端口14的那些以太网包具有DRIP10的MAC地址。这些包将被转换成串行协议信号。
简要地参照图6A和图6B,可以看出,装置12可以耦接到以太网端口22或以太网端口24。如在下面将要详细描述的那样,DRIP10能够将ETH1端口22或ETH2端口24中的任一个动态地且自动地分配为“APPETH”(即,被DRIP10识别为直接耦接到装置12的端口)。
参照图7,所示的流程图200示出了由DRIP10在检测到来自装置12的通信时可以执行的被称为“ADDP”(AvocentDRIPDiscoveryProtocol,AvocentDRIP发现协议)的发现和通信的协议的各种操作的一个示例。该操作序列假设DRIP还没有经由Cat5或其他适当线缆耦接到装置12的输出端口20。初始地(如图6A中所示),在操作202处,以太网端口22被设定为“ETH1”且以太网端口24被设定为“ETH2”。在操作204处,ASIC62将变量“n”设定为等于“1”,并将变量“n’”设定为等于“2”。在操作206处,启用ETHn作为DRIP10上的“APPETH”,并禁用DRIP上的另一个以太网端口。因此,在此配置中,如图6A所示,端口22(即,ETH1)将被设定为DRIP10将针对来自装置12的通信初始地开始监视的端口(即,端口APPETH)。
在操作208处,将超时计数器初始化,然后在操作210处启动该超时计数器。在操作212处,DRIP10的ASIC62开始针对来自DRIP10的信号来监视DRIP10的端口ETHn(即,现在正用作APPETH端口的端口ETH1或者端口22)。如果在端口ETHn处接收到来自装置12的通信,则端口ETHn将保持为APPETH端口,如操作214处所指示的,并且端口ETHn’被保持为端口SPETH端口(即,分配给与服务器14的以太网端口26通信的端口),如操作216处所指示的。在操作218处,将超时计数器重置为零。在操作220处,ASIC62重启超时计数器,并且重复操作212。
如果在212处由ASIC62进行的检查没有检测到与装置12的通信,则在操作222处进行检查以确定超时计数器是否已经达到了预定超时时段。在实践中,虽然该时段如果需要可以被调整,但是该超时时段通常可以是在500ms左右。如果在操作222处的检查指示出超时计数器还没有超时,则重复操作212。如果在操作222处的检查指示出超时计数器已经超时,则在操作224处,ASIC62通过对换n和n’的值(即,n=1且n=2变成n=2且n’=1)来切换DRIP上的以太网端口分配。这在操作206处有下述影响:将DRIP上的以太网端口24设定为APPETH端口并将端口22去激活。然后在操作208处,超时计数器被重置为零,超时计数器在操作210处被重启,并且ASIC62重复操作212。然而,在此处,ASIC62将在端口24处(其现在被分配为APPETH端口)检查来自装置12的通信。如果操作22处超时计数器超时之前在操作212处检测到来自装置12的通信,则DRIP10将继续使用以太网端口24作为APPETH端口。因此,根据上文的描述将认识到的是,当超时计数器超时,ASIC62将在端口22与端口24之间进行切换。以此方式,ASIC62将间歇地查看DRIP10上的一个以太网端口(22或者24),然后查看另一个端口,直到其检测到来自装置12的通信。
因此,ASIC62提供了下述优点:用户能够将装置12的输出以太网端口捕捉到DRIP10的两个以太网端口22或24中的任一个,并且ASIC62仍然能够检测何时其接收到来自装置12的通信。如果用户要将装置12的以太网输出端口20从例如端口22断开连接,然后使用DRIP10的端口24将其重新连接,则ASIC62将能够检测出该变化,因为ASIC62定期地在两个端口22和22之间切换,以寻找来自装置12的通信。一旦ASIC62在以太网端口22或24中的一个上接收到来自装置12的通信,ASIC62对DRIP10上的端口分配动态地作出所需要的调整,使得其后该端口被设计为DRIP10上的APPETH端口。因此,由ASIC62在DRIP10上实现的以太网端口分配不仅是自动的,而且也是动态的。如果在运行时间以太网链路被切换了,则在不需要重启DRIP10或者装置12的情况下,ASIC62将切换以太网端口分配。
在所附的“附录A”中将给出有关ADDP协议的更详细信息。根据附录A将认识到,ADDP不仅有助于DRIP10发现其具有与装置12的连接,而且也有助于装置发现其具有与DRIP(在此情况下是DRIP10)的连接。因此,使装置12确信其正在与DRIP10通信而不是与某个其他以太网设备通信。ADDP还支持认证,即,使装置12向DRIP10认证KVM会话或者虚拟媒体会话。ADDP甚至可以用于在DRIP10能够由备用电力(由该装置给DRIP提供的电力)供电的情况下启用“低电力”模式。
附录A——AvocentDCIMDRIP协议(ADDP)
目录
目录…………………………………………………………………………………8
1.引言………………………………………………………………………………9
1.1综述…………………………………………………………………………9
1.2定义和缩写…………………………………………………………………9
2.模型………………………………………………………………………………9
2.1对新协议的需要……………………………………………………………9
2.2高层次视图…………………………………………………………………10
3.消息格式………………………………………………………………………11
4.消息类型………………………………………………………………………12
4.1ADDP_POLL_REQ(0001H)………………………………………………12
4.2ADDP_POLL_CFM(0002H)………………………………………………13
4.3ADDP_AUTH_USER_REQ(0003H)……………………………………13
4.4ADDP_AUTH_USER_CFM(0004H)……………………………………14
4.5ADDP_AUTH_CERT_REQ(0005H)……………………………………14
4.6ADDP_AUTH_CERT_CFM(0006H)……………………………………14
5.场景………………………………………………………………………………15
5.1轮询…………………………………………………………………………15
5.2认证…………………………………………………………………………16
附图列表
图1—高层次视图…………………………………………………………………10
图2—详细视图……………………………………………………………………11
图3—发现…………………………………………………………………………15
图4—DCIMA被发现离线………………………………………………………16
图5—DRIP被发现离线…………………………………………………………16
图6—使用用户名称和密码进行认证……………………………………………17
图7—使用会话证书进行认证(AVSP初级)…………………………………17
图8—使用会话证书进行认证(AVSP次级)…………………………………18
1.引言
1.1综述
本规格定义了AvocentDCIMADRIP协议(ADDP)。其规定了在DCIM装置与DRIP之间要交换的消息的序列。ADDP消息承载在TCP/IP连接上的SSL会话中。此连接用做DCIM装置与DRIP之间的主控制通道。
1.2定义和缩写
2.模型
2.1对新协议的需要
在***中,DCIMA和DRIP共同紧密工作,并且需要它们彼此通信。例如,它们需要知道对方是否与其连接或者没有与其连接。此外,DRIP需要将认证信息传递到DCIMA以对视频会话进行认证。
对通信的需要隐含着对通信协议的需要。因为DCIMA和DRIP是新的设备种类,因此没有现有协议满足该需要。例如,ADSAP2受限于在DSView服务器与KVM装置之间交换的证书和密钥。其不进行其他任务,例如保活轮询(keep-alivepolling)。ASMP意在用于设定并检索基于MIB的配置和状态,而不是用于控制和握手。
因此,需要新的协议来定义DCIMA与DRIP之间的消息序列。
2.2高层次视图
图1高层次视图
图1示出了在DCIMA、DRIP和视频查看器(VideoViewer)中使用的协议套件。图2示出了DCIMA与多个DRIP之间的ADDP连接的详细视图。每个ADDP连接是在TCP/IP连接上的SSL会话。使用匿名Diffie-Hellman算法来建立SSL会话。SSL会话为所有ADDP消息提供加密。
SSL会话不提供认证。SSL不需要提供认证,因为已经由其他功能性协议例如AVSP、AVMP和ASMP提供了认证。此外,DRIP的特色是硬件认证,因为为其设置了定制ASIC。
图2详细视图
3消息格式
每个ADDP消息由报头和负载构成。负载紧跟在报头之后。所有的多字节字段都以网络字节顺序(大端法(big-endian))被传送。
消息报头具有12字节的固定长度,并且包括以下字段:
消息负载包括专用于消息类型的字段。在下一小节中列出专用于消息类型的字段。在类型名称后的括号中示出类型代码。
4消息类型
4.1ADDP_POLL_REQ(0001H)
DRIP定期地发送此消息以轮询与其连接的DCIMA。由ADDP_POLL_PERIOD定义最大轮询时段。
如果在ADDP_POLL_REQ_TO定义的超时时段内,DRIP没有收到确认(ADDP_POLL_CFM),则其认为没有找到DCIMA。
另一方面,DCIMA使用此消息检查其是否连接了有效DRIP。如果在时段2*ADDP_POLL_PERIOD中,DCIMA没有至少一次从被连接的单元接收到此消息,则DCIMA认为没找到DRIP。
ADDP_POLL_PERIOD=3s
ADDP_POLL_REQ_TO=500ms
字段名称 偏移 长度 描述
<无>
4.2ADDP_POLL_CFM(0002H)
DCIMA发送此消息作为对来自DRIP的ADDP_POLL_REQ的确认。此消息中的报头中的序列号字段必须与对应请求的报头中的序列号字段匹配。
字段名称 偏移 长度 描述
<无>
4.3ADDP_AUTH_USER_REQ(0003H)
DRIP发送此消息以使用用户的名称/密码对,对用户进行认证。
用户的名称和密码的格式遵循在AVSP中的“用户登录和通道选择—用户名称和密码”消息所定义的格式。
4.4ADDP_AUTH_USER_CFM(0004H)
DCIMA发送此消息以给DRIP应答认证状态。此消息用作是ADDP_AUTH_USER_REQ的确认。
在此消息的报头的序列号字段必须与对应请求的报头的序列号字段匹配。
4.5ADDP_AUTH_CERT_REQ(0005H)
DRIP发送此消息以使用会话证书对客户端进行认证。
在ADSAP2规格的名称为“会话证书格式”的附录中规定了该证书的格式。
4.6ADDP_AUTH_CERT_CFM(0006H)
DCIMA发送此消息以给DRIP应答认证状态。此消息用作是ADDP_AUTH_CERT_REQ的确认。
此消息的报头中的序列号字段必须与对应请求中的报头中的序列号字段匹配。
5场景
5.1轮询
图3发现
图4DCIMA被发现离线
图5DRIP被发现离线
5.2认证
图6使用用户名称和密码进行认证
图7使用会话证书进行认证(AVSP初级)
图8认证
虽然已经描述了各个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在不背离本公开的情况下识别出可以进行的修改和变型。这些示例示出了各种实施例而不意在限制本公开。因此,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应当被自由地解释,而仅具有鉴于相关的现有技术所必需的限制。

Claims (19)

1.一种适于帮助进行与服务器的服务处理器的通信的数字机架接口插槽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双向通信端口和第二双向通信端口,所述第一双向通信端口和所述第二双向通信端口中的一个双向通信端口使第一通信线缆能够与之耦接,以使得能够形成到装置的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双向通信端口和所述第二双向通信端口中的另一个双向通信端口使第二通信线缆能够与之耦接,以将所述设备对接到所述服务器的服务处理器端口;
线缆,所述线缆用于将所述设备对接到所述服务器的视频端口并且耦接到所述服务器的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以及
电路,所述电路与至少所述第一双向通信端口和所述第二双向通信端口通信,所述电路被配置成监视所述第一双向通信端口或所述第二双向通信端口中的任一个双向通信端口上的、从所述装置到所述设备的通信,并且检测向所述服务器的所述服务处理器发送的信息的存在,并且将所述信息路由到所述第一双向通信端口和所述第二双向通信端口中的耦接到所述第二线缆的所述一个双向通信端口,以由此使所述信息能够被传送到所述服务器的所述服务处理器端口,
其中,所述设备被配置成根据所述第一双向通信端口和所述第二双向通信端口中的哪一个双向通信端口首先从所述装置接收到信息、将所述第一双向通信端口和所述第二双向通信端口中的任一个双向通信端口分配为被指定用于与所述装置通信的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双向通信端口包括RJ-45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双向通信端口包括RJ-45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包括壳体,并且其中,所述壳体包括:
形成所述第一双向通信端口的一部分的第一RJ-45端口;以及
形成所述第二双向通信端口的一部分的第二RJ-45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电路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ASIC被配置成交替地扫描所述第一双向通信端口和所述第二双向通信端口,以检测何时在所述第一通信端口和所述第二通信端口中的一个或另一个通信端口上从所述装置初始地接收到信息,并且将所述第一通信端口和所述第二通信端口中的初始地接收到来自所述装置的通信的所述一个通信端口指定为用于与所述装置通信的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双向通信端口和所述第二双向通信端口每个都包括以太网端口,并且其中,在所述设备与所述装置之间传送的所述信息包括以太网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所述ASIC被配置成检测从所述装置接收到的以太网包的MAC地址,并且如果所述接收到的以太网包的所述MAC地址与分配给所述设备的MAC地址不匹配,则所述设备将所述接收到的以太网包路由到所述以太网端口中的与所述服务器的所述服务处理器端口通信的一个以太网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具有与所述设备的所述MAC地址匹配的MAC地址的所有所述接收到的以太网包被视为不意在被传送到所述服务器的所述服务处理器端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USB集线器,所述USB集线器被布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适于经由USB插座耦接到所述线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电路通信的双倍数据速率DDR存储器。
12.一种适于帮助进行与服务器的服务处理器的通信的数字机架接口插槽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壳体;
被布置在所述壳体中的第一以太网端口和第二以太网端口,所述第一以太网端口和所述第二以太网端口中的一个以太网端口适于使第一通信线缆能够与之耦接,以使得能够形成到装置的连接,并且所述第一以太网端口和所述第二以太网端口中的另一个以太网端口适于使第二通信线缆能够与之耦接,以使得能够在所述设备与所述服务器的服务处理器端口之间形成连接;
从所述壳体延伸的线缆,所述线缆用于使所述设备能够耦接到所述服务器的视频端口并且耦接到所述服务器的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以及
电路,所述电路与至少所述第一以太网端口和所述第二以太网端口通信,并且所述电路被配置成检测所述第一以太网端口和所述第二以太网端口中的任一个以太网端口上的、从所述装置进行的对以太网包的接收,并然后将所述第一以太网端口和所述第二以太网端口中的已从所述装置接收到所述以太网包的一个特定以太网端口指定为与所述装置关联,并随后将在所述第一以太网端口和所述第二以太网端口中的所述一个特定以太网端口处接收到的所述以太网包中的被送往所述服务处理器端口的特定以太网包路由到所述第一以太网端口和所述第二以太网端口中的所述另一个以太网端口,
其中,所述设备被配置成根据所述第一以太网端口和所述第二以太网端口中的哪一个以太网端口首先从所述装置接收到信息、将所述第一以太网端口和所述第二以太网端口中的任一个以太网端口分配为被指定用于与所述装置通信的端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电路通信的USB集线器,所述USB集线器用于将所述电路与所述服务器的所述USB端口对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电路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ASIC持续地且交替地监视所述第一以太网端口和所述第二以太网端口何时所述设备初始地连接到所述装置,并且检测所述第一以太网端口和所述第二以太网端口中的哪一个以太网端口初始地接收到具有与分配给所述设备的MAC地址匹配的MAC地址的以太网包,并随后设定所述第一以太网端口和所述第二以太网端口中的初始地接收到具有所述分配给所述设备的MAC地址、具有与所述设备的所述MAC地址匹配的MAC地址的所述以太网包的所述一个以太网端口,以由此将所述第一以太网端口和所述第二以太网端口中的初始地接收到所述以太网包的所述一个以太网端口指定为用于与所述装置通信的端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ASIC检测所述接收到的以太网包中的哪些以太网包具有与所述分配给所述设备的MAC地址不匹配的MAC地址,并且将具有与所述设备的所述MAC地址不匹配的MAC地址的所述以太网包路由到所述以太网端口中的耦接到所述第二线缆的所述一个以太网端口,以由此将所述以太网包中的具有与所述分配给所述设备的MAC地址不匹配的MAC地址的那些以太网包路由到所述服务器的所述服务处理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ASIC持续地且交替地监视所述第一以太网端口和所述第二以太网端口中的每个以太网端口达预定时间段。
18.一种用于帮助进行装置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的方法,其中,所述服务器包括服务处理器端口,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用以将所述装置对接到所述服务器的电路的设备,所述设备具有适于与所述装置通信的第一双向通信端口以及适于与所述服务处理器端口通信的第二双向通信端口;
进一步将所述设备对接到所述服务器的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并且对接到所述服务器的视频端口;
使用所述电路来监视在所述第一双向通信端口和所述第二双向通信端口处接收到的信息;
使用所述电路来检测所述第一双向通信端口和所述第二双向通信端口中的哪一个特定双向通信端口已初始地接收到来自所述装置的信息,并且将所述第一双向通信端口和所述第二双向通信端口中的该一个特定双向通信端口指定为之后与所述装置关联,并且将所述第一双向通信端口和所述第二双向通信端口中的另一个双向通信端口指定为之后与所述服务处理器端口关联;并且
使用所述电路来确定在所述第一双向通信端口和所述第二双向通信端口中的所述一个特定双向通信端口处接收到的所述信息的哪些部分意在用于所述服务器的所述服务处理器,并且将意在用于所述服务处理器的所述信息的所述部分路由到所述第一双向通信端口和所述第二双向通信端口中的另一个双向通信端口,
其中,所述设备被配置成根据所述第一双向通信端口和所述第二双向通信端口中的哪一个双向通信端口首先从所述装置接收到信息、将所述第一双向通信端口和所述第二双向通信端口中的任一个双向通信端口分配为被指定用于与所述装置通信的端口。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交替地监视所述第一双向通信端口和所述第二双向通信端口达预定时间段以检测所述接收到的信息的初始包,并且将所述双向通信端口中的在其上接收到接收到的信息的所述初始包的一个双向通信端口分配为将接收所述接收到的信息的所有另外的信息包的端口。
CN201180053673.8A 2010-10-04 2011-09-29 数字机架接口插槽***和方法 Active CN1033290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8961610P 2010-10-04 2010-10-04
US61/389,616 2010-10-04
US201161487590P 2011-05-18 2011-05-18
US61/487,590 2011-05-18
PCT/US2011/054027 WO2012047717A2 (en) 2010-10-04 2011-09-29 Digital rack interface pod system and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9069A CN103329069A (zh) 2013-09-25
CN103329069B true CN103329069B (zh) 2016-03-23

Family

ID=44872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3673.8A Active CN103329069B (zh) 2010-10-04 2011-09-29 数字机架接口插槽***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29069B2 (zh)
EP (1) EP2625590B1 (zh)
CN (1) CN103329069B (zh)
WO (1) WO201204771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98285B2 (en) * 2012-10-04 2019-02-05 Vertiv It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virtual disk images for use with remote computer
CA2885361A1 (en) * 2012-10-04 2014-04-10 Avocent Huntsville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virtual disk images for use with remote computer
EP2912563B1 (en) * 2012-10-23 2019-12-11 Vertiv IT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disk image files using html5 kvm/vmedia client running in a web browser
JP6371153B2 (ja) * 2014-07-23 2018-08-08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電子装置、電子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10474602B2 (en) * 2016-08-02 2019-11-12 Vertiv It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console server architecture
US10516291B2 (en) 2017-04-26 2019-12-24 Vertiv It Systems, Inc. Dongle having rechargeable, supercapacitor based power supply
US10423556B2 (en) * 2017-11-09 2019-09-24 Vertiv It Systems, Inc. KVM extension device self-contained within a video connector
US11211679B2 (en) * 2019-02-14 2021-12-28 Pds Electronics, Inc. Common-mode in-line radio frequency filter isolator
US11502464B2 (en) * 2020-04-29 2022-11-15 National Products, Inc. Multi-port USB cable with cable retention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5119A (en) * 1997-04-04 2000-08-1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ata transfer circuitry, DSP wrapper circuitry and improved processor devices, methods and systems
US6298370B1 (en) * 1997-04-04 2001-10-0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mputer operating process allocating tasks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processors at run time based upon current processor load
US7149796B2 (en) * 2001-12-12 2006-12-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dependent server diagnostic port
US7466713B2 (en) * 2004-10-29 2008-12-16 Avocent Fremont Corp. Service processor gateway system and appliance
US20070038939A1 (en) * 2005-07-11 2007-02-15 Challen Richard F Display server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of graphical display
US8274792B2 (en) * 2005-09-06 2012-09-25 Beyond Blades Ltd. 3-dimensional multi-layered modular computer architecture
US8427489B2 (en) * 2006-08-10 2013-04-23 Avocent Huntsville Corporation Rack interface pod with intelligent platform control
US7650444B2 (en) * 2006-09-28 2010-01-19 Digi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tely managing an application-specific display device
US8880582B2 (en) * 2007-03-30 2014-11-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User access to a partitionable serv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47717A4 (en) 2012-09-07
EP2625590B1 (en) 2018-12-26
US20130215884A1 (en) 2013-08-22
WO2012047717A9 (en) 2012-05-31
CN103329069A (zh) 2013-09-25
US9129069B2 (en) 2015-09-08
EP2625590A2 (en) 2013-08-14
WO2012047717A3 (en) 2012-07-19
WO2012047717A2 (en) 201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9069B (zh) 数字机架接口插槽***和方法
US837055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wing a media player to determine if it supports the capabilities of an accessory
US7792914B2 (en) Server with network-based remote access and server management functions using reduced number of network connections
US9424215B2 (en) USB based virtualized media system
US8091005B2 (en) Wireless broadcast protocol
US6950859B1 (en) Wireless cable replacement for computer peripherals
US9326115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mobile phone, server, and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thereof
US2013005504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tricting The Operation Of USB Devices
JP5995928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スイッチ及び配信先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US8295298B2 (en) Device with ethernet switch function and single ethernet connector
US11650948B2 (en) Server identification via a keyboard/video/mouse switch
CN110071827B (zh) 一种实现网络化kvm终端及***
CN113194550A (zh) 数据通道的构建方法、服务器及数据集群***
WO2017206602A1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TW201732667A (zh) 裝置配對方法
WO2020004805A1 (ko) Nan 프로토콜에 기반한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데이터 통신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20150049251A1 (en)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CN112422667A (zh) 多屏幕显示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205686B2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output method
US20080270512A1 (en) Virtual network projec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projection sources and method thereof
CN112187726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WO2020116852A1 (ko) 와이파이 다이렉트 프로토콜에 기반하는 네트워크에서 전력 소모를 줄이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에 관한 방법
US980090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 device discovery
US11176077B1 (en) Console port for servers and storage arrays
US20230403561A1 (en) Access point capable of mirroring wired and wireless data traffi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alabama

Patentee after: AVOCENT HUNTSVILLE Corp.

Address before: alabama

Patentee before: Avoce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Delaware

Patentee after: Weid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Delaware

Patentee before: Avocent Cor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10

Address after: Delaware

Patentee after: AVOCENT Corp.

Address before: alabama

Patentee before: AVOCENT HUNTSVILLE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