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5539A - 液晶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5539A
CN103295539A CN2012101225484A CN201210122548A CN103295539A CN 103295539 A CN103295539 A CN 103295539A CN 2012101225484 A CN2012101225484 A CN 2012101225484A CN 201210122548 A CN201210122548 A CN 201210122548A CN 103295539 A CN103295539 A CN 1032955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transistor
tft
thin film
links
public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225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95539B (zh
Inventor
钱栋
曾章和
吕博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2254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955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95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55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955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55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组成的像素阵列;扫描线驱动电路,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通过多根扫描线与所述像素阵列相连;公共电极控制电路,所述公共电极控制电路通过多根公共电极线与所述像素阵列相连;数据线驱动电路,所述数据线驱动电路通过多根数据线与所述像素阵列相连;其中,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扫描线驱动单元,所述公共电极控制电路包括多个公共电极控制单元,所述扫描线驱动单元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一一对应,并通过扫描线相连;且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中的薄膜晶体管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或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本发明所公开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较简单,周期较短。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是目前常用的平板显示器,其中,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是液晶显示器中的主流产品。而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式主要有面反转、线反转和点反转三种方式。其中,面反转和线反转可以通过使用交流公共电极电压(AC Vcom),从而减少数据信号的电压范围,进而达到省电的功能。但随之而来的是,由于像素间的相互影响,会造成显示画面品质的下降等问题。
如图1所示,精工爱普生于2000年提出的一种分离式Vcom驱动方式(US6906692B2),即不同行像素所对应的公共电压并不完全相同,并由公共电极控制电路来控制该公共电极线输入的为公共电压高电位或公共电压低电位,从而可以有效地改善线反转搭配AC Vcom带来的不良影响。这种分离式Vcom驱动方式主要用于面内转换型(IPS)或超级边缘电场转换型(AFFS)结构以及线反转的驱动方式。用线反转搭配DC Vcom的驱动方式,既减小了功耗,又提供了良好的画面显示品质。图2a,图2b分别是该方案的两种实施例,对应着不同的驱动时序。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公共电极控制电路的薄膜晶体管均为复合型薄膜晶体管,即现有技术中公共电极控制电路中的薄膜晶体管均同时包含N型薄膜晶体管和P型薄膜晶体管,其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周期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控制电路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周期较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较为简单,周期较短。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像素组成的像素阵列;
扫描线驱动电路,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通过多根扫描线与所述像素阵列相连;
公共电极控制电路,所述公共电极控制电路通过多根公共电极线与所述像素阵列相连;
数据线驱动电路,所述数据线驱动电路通过多根数据线与所述像素阵列相连;
其中,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扫描线驱动单元,所述公共电极控制电路包括多个公共电极控制单元,所述扫描线驱动单元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一一对应,并通过扫描线相连;且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中的薄膜晶体管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或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
优选的,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与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其中,所述第一脉冲信号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互为反相信号;
源极与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一薄膜晶体管以及源极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二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漏极相连的第三薄膜晶体管;
栅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漏极相连的第四薄膜晶体管,且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相连;
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相连的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且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
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相连的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且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信号输入端通过对应的扫描线同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相对应的扫描线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相连,并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提供开启信号;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和第四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出端与对应的公共电极线相连,并为所述对应的公共电极线提供公共电压信号。
优选的,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与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其中,所述第一脉冲信号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互为反相信号;
源极与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一薄膜晶体管以及源极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二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漏极相连的第三薄膜晶体管,且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通过第二电容与自身的漏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漏极相连的第四薄膜晶体管,且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相连,且漏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和第四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相连的第五薄膜晶体管;
与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相连的第一交流电压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交流电压信号在公共电压高电位与公共电压低电位之间变换;
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相连的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且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
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相连的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
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信号输入端通过对应扫描线同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相对应的扫描线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相连,并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提供开启信号;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和第四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出端与对应的公共电极线相连,并为所述对应的公共电极线提供相应的公共电压信号。
优选的,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与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其中,所述第一脉冲信号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互为反相信号;
源极与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一薄膜晶体管以及源极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二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漏极相连的第三薄膜晶体管;
栅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漏极相连的第四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栅极通过第一电容与自身的漏极相连,且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相连,且漏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和第四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相连的第五薄膜晶体管;
与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相连的第一交流电压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交流电压信号在公共电压高电位信号与公共电压低电位信号之间变换;
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相连的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
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相连的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且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信号输入端通过对应的扫描线同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相对应的扫描线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相连,并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提供开启信号;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和第四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出端与对应的公共电极线相连,并为所述对应的公共电极线提供相应的公共电压信号。
优选的,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与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其中,所述第一脉冲信号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互为反相信号;
源极与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一薄膜晶体管以及源极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二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漏极相连的第三薄膜晶体管,且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通过第二电容与自身的漏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漏极相连的第四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通过第一电容与自身的漏极相连,且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相连,且漏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和第四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相连的第五薄膜晶体管;
与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相连的第一交流电压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交流电压信号在公共电压高电位信号与公共电压低电位信号之间变换;
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相连的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
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相连的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
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信号输入端通过对应的扫描线同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对应的扫描线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相连,并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提供开启信号;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和第四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出端与对应的公共电极线相连,并为所述对应的公共电极线提供相应的公共电压信号。
优选的,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中的薄膜晶体管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时,所述第一交流电压信号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同相。
优选的,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中的薄膜晶体管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时,所述第一交流电压信号与所述第一脉冲信号同相。
优选的,所述液晶面板包括:
与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一直流电压源,所述第一直流电压源提供第一直流电压信号;
与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二直流电压源,所述第二直流电压源提供第二直流电压信号。
优选的,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为公共电压高电位信号,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为公共电压低电位信号。
优选的,所述公共电极控制电路内各公共电极控制单元共用所述第一直流电压源和第二直流电压源。
优选的,所述液晶面板包括:
与所述第一交流电压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一交流电压源,所述第一交流电压源提供第一交流电压信号。
优选的,所述公共电极控制电路内各公共电极控制单元共用第一交流电压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公共电极控制电路包括多个公共电极控制单元,且每个公共电极控制单元中的薄膜晶体管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或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公共电极控制电路中的薄膜晶体管均为复合型薄膜晶体管,即现有技术中公共电极控制电路中的薄膜晶体管均同时包含N型薄膜晶体管和P型薄膜晶体管,在具体工艺制作时减少了一次沟道掺杂和两次光刻,从而简化了液晶显示面板中公共电极控制电路的制作工艺,缩短了制作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器的一种分离式Vcom驱动方式;
图2a为图1所述液晶显示器中显示驱动模块的时序图;
图2b为图1所述液晶显示器中显示驱动模块的另一时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液晶显示板中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液晶显示板中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的时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提供的液晶显示板中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提供的液晶显示板中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的时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提供的液晶显示板中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所提供的液晶显示板中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控制电路中的薄膜晶体管均为复合型薄膜晶体管,即现有技术中公共电极控制电路中的薄膜晶体管均同时包括N型薄膜晶体管和P型薄膜晶体管,其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周期较长。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如图3所示,包括:
多个像素组成的像素阵列,每个像素均包括像素开关薄膜晶体管30、像素电极32和公共电极M,且每个像素的像素开关薄膜晶体管30的漏极/源极分别与该像素的像素电极32电连接;
扫描线驱动电路100,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100通过多根扫描线与所述像素阵列相连,其中,每一根扫描线分别与对应像素行中所有像素的像素开关薄膜晶体管30的栅极电连接;
公共电极控制电路200,所述公共电极控制电路200通过多根公共电极线与所述像素阵列相连,其中,每一根公共电极线分别与对应像素行中所有像素的公共电极M电连接;
数据线驱动电路300,所述数据线驱动电路300通过多根数据线与所述像素阵列相连,其中,每一根数据线分别与对应像素列中所有像素的像素开关薄膜晶体管30的源极/漏极电连接;
其中,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100包括多个扫描线驱动单元101,所述公共电极控制电路200包括多个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所述扫描线驱动单元101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一一对应,并通过扫描线相连,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通过公共电极线与当前扫描线连接的像素的公共电极M电连接;且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中的薄膜晶体管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或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
本发明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公共电极控制电路200包括多个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且每个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中的薄膜晶体管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或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公共电极控制电路中的薄膜晶体管均为复合型薄膜晶体管,即现有技术中公共电极控制电路中的薄膜晶体管均同时包含N型薄膜晶体管和P型薄膜晶体管,在具体工艺制作时减少了一次沟道掺杂和两次光刻,从而简化了液晶显示面板中公共电极控制电路200的制作工艺,缩短了制作周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像素组成的像素阵列,每个像素均包括像素开关薄膜晶体管30、像素电极32和公共电极M(图中为M11、M12、...、),且每个像素的像素开关薄膜晶体管30的漏极/源极分别与该像素的像素电极32电连接;
扫描线驱动电路100,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100通过多根扫描线与所述像素阵列相连,其中,每一根扫描线分别与对应像素行中所有像素的像素开关薄膜晶体管30的栅极电连接;
公共电极控制电路200,所述公共电极控制电路200通过多根公共电极线与所述像素阵列相连,其中,每一根公共电极线分别与对应像素行中所有像素的公共电极M电连接;
数据线驱动电路300,所述数据线驱动电路300通过多根数据线与所述像素阵列相连,其中,每一根数据线分别与对应像素列中所有像素的像素开关薄膜晶体管30的源极/漏极电连接;
其中,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100包括多个扫描线驱动单元101,所述公共电极控制电路200包括多个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所述扫描线驱动单元101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一一对应,并通过扫描线相连,即所述扫描线驱动单元101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一一对应,并通过相应的扫描线电连接,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通过公共电极线与当前扫描线连接的像素的公共电极M电连接;且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中的薄膜晶体管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或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
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多根扫描线中的每一根扫描线与所述像素阵列中的一行像素相连,且每一根扫描线与该行像素中所有像素的像素开关薄膜晶体管30的栅极电连接,用于向所述像素阵列中的行依次施加扫描信号;所述多根公共电极线中的每一根公共电极线与所述像素阵列中的一行像素相连,且每一根公共电极线与该行像素中所有像素的公共电极M电连接,用于向所述像素阵列中的行依次施加公共电极信号;所述多根数据线中的每一根数据线与所述像素阵列中的一列像素相连,且每一根数据线与该列像素中所有像素的像素开关薄膜晶体管30的源极/漏极电连接,用于向所述像素阵列中的每一列均施加数据信号。但这仅是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若所述液晶显示面板采用双栅极结构(dual gate)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中每一行像素可以共用两根扫描线和两根公共电极线(例如位于奇数列的像素连接至一根扫描线和一根公共电极线,位于偶数列的像素连接至另一根扫描线和另一根公共电极线,即一根扫描线与该行像素中所有奇数列像素的像素开关薄膜晶体管30的栅极电连接,另一根扫描线与该行像素中所有偶数列像素的像素开关薄膜晶体管30的栅极电连接,同样的,一根公共电极线与该行像素中所有奇数列像素的公共电极M电连接,另一跟公共电极线与该行像素中所有偶数列像素的公共电极M电连接),相邻两列像素共用一根数据线,即每一根数据线与相邻两列像素中所有像素的像素开关薄膜晶体管30的源极/漏极电连接,那么同一行像素分两帧显示图像(例如第一帧显示该行奇数列图像,第二帧显示该行偶数列图像)。
另外,图3中每个像素的电容均包括存储电容42和液晶电容40,但在实际应用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液晶电容40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这取决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工作模式。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具体包括:
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FR与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FRB,其中,所述第一脉冲信号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互为反相信号;
源极与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FR相连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以及源极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FRB相连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栅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漏极相连的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
栅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漏极相连的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且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漏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漏极相连;
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源极相连的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H,且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H通过第一电容C1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栅极相连;
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源极相连的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L,且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L通过第二电容C2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栅极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公共端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信号输入端GOUT,所述信号输入端GOUT通过对应的扫描线同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相对应的扫描线驱动单元101的输出端相连,并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提供开启信号,且所述对应的扫描线与对应行像素中所有像素的像素开关薄膜晶体管30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和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公共端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信号输出端VCS,所述信号输出端VCS与对应的公共电极线相连,并为所述对应的公共电极线提供公共电压信号,而所述对应的公共电极线与对应行像素中所有像素的公共电极M电连接,为对应行像素中的所有像素的公共电极提供公共电压信号。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H相连的第一直流电压源,所述第一直流电压源提供第一直流电压信号;与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L相连的第二直流电压源,所述第二直流电压源提供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为公共电压高电位信号,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为公共电压低电位信号,且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中各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共用所述第一直流电压源和第二直流电压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中的薄膜晶体管可以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也可以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下面以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中的薄膜晶体管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具体工作原理为:当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所对应的扫描线驱动单元101输出低电位信号时,即所述信号输入端GOUT输入低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栅极均获得一个低电位,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均打开,然后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FR与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FRB所输入的互为反相的脉冲信号分别传递到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和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栅极端,即N1、N2端,从而控制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和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开关,进而控制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信号输出端VCS所输出的公共电压信号。
参考图5,当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FR输入低电位信号,所述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FRB输入高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栅极端N1为低电位,故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打开,而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栅极端N2为高电位,故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保持关闭状态,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H所输入的公共电压高电位信号经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传递给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信号输出端VCS,所述信号输出端VCS输出公共电压高电位信号,为对应的公共电极线提供公共电极高电位信号。
当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所对应的扫描线驱动单元101的输出变为高电位信号时,即所述信号输入端GOUT输入高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均关闭,由于所述第二电容C2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栅极端N1、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L相连,而所述第二直流电压源为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L所提供的电压信号保持不变,故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栅极端N1保持低电位,同理,由于所述第一电容C1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栅极端N2、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H相连,而所述第一直流电压源为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H所提供的电压信号保持不变,故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栅极端N2保持高电位,从而使得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保持打开状态,而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保持关闭状态,进而使得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信号输出端VCS持续输出公共电极高电位信号,为对应的公共电极线提供公共电极高电位信号。
当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所对应的扫描线驱动单元101再次输出低电位信号时,即所述信号输入端GOUT再次输入低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均再次打开。
当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FR输入高电位信号,所述第二信号脉冲信号输入端FRB输入低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栅极端N1为高电位,故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关闭,而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栅极端N2为低电位,故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打开,从而使得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L输入的公共电压低电位信号经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传递给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信号输出端VCS,所述信号输出端VCS输出公共电压低电位信号,为对应的公共电极线提供公共电极低电位信号。
当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所对应的扫描线驱动单元101再次输出高电位信号时,即所述信号输入端GOUT输入高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均再次关闭,同理,由于所述第一电容C1和所述第二电容C2的存在,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栅极端N2保持低电位,而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栅极端N1保持高电位,故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保持打开状态,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保持关闭状态,从而使得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信号输出端VCS持续输出公共电极低电位信号,为对应的公共电极线提供公共电极低电位信号。
本发明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中的薄膜晶体管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或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中的薄膜晶体管均为复合型薄膜晶体管,即现有技术中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中的薄膜晶体管均同时包含N型薄膜晶体管和P型薄膜晶体管,在具体工艺制作时,减少了一次沟道掺杂和两次光刻,从而简化了液晶显示面板中公共电极控制电路200的制作工艺,缩短了制作周期。
实施例二
由于本发明中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中的薄膜晶体管既可以为N型薄膜晶体管,又可以为P型薄膜晶体管,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以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中的薄膜晶体管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为例,对实施例一中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具体工作原理为:当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所对应的扫描线驱动单元101输出高电位信号时,即所述信号输入端GOUT输入高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栅极均获得一个高电位,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均打开,然后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FR与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FRB所输入的互为反相的脉冲信号分别传递到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和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栅极端,即N1、N2端,从而控制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和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开关,进而控制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信号输出端VCS输出的公共电压信号。
当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FR输出高电位信号,所述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FRB输出低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栅极端N1为高电位,故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打开,而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栅极端N2为低电位,故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保持关闭状态,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H所输入公共电压高电位信号经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传递给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信号输出端VCS,所述信号输出端VCS输出公共电压的高电位信号,为对应的公共电极线提供公共电极高电位信号。
当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所对应的扫描线驱动单元101的输出变为低电位信号时,即所述信号输入端GOUT输入低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均关闭,由于所述第二电容C2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栅极端N1、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L相连,而所述第二直流电压源为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L所提供的电压信号保持不变,故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栅极端N1保持高电位,同理,由于所述第一电容C1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栅极端N2、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H相连,而所述第一直流电压源为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H所提供的电压信号保持不变,故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栅极端N2保持低电位,从而使得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保持打开状态,而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保持关闭状态,进而使得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信号输出端VCS持续输出公共电极高电位信号,为对应的公共电极线提供公共电极高电位信号。
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所对应的扫描线驱动单元101再次输出高电位信号时,即所述信号输入端GOUT再次输入高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均再次打开。
当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FR输入低电位信号,所述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FRB输入高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栅极端N1为低电位,故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关闭,而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栅极端N2为高电位,故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打开,从而使得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L输入的公共电压低电位信号经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传递给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信号输出端VCS,所述信号输出端VCS输出公共电压的低电位信号,为对应的公共电极线提供公共电极低电位信号。
当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所对应的扫描线驱动单元101再次输出低电位信号时,即所述信号输入端GOUT再次输入低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均再次关闭,同理,由于所述第一电容C1和所述第二电容C2的存在,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栅极端N2保持高电位,而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栅极端N1保持低电位,故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保持打开状态,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保持关闭状态,从而使得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信号输出端VCS持续输出公共电极低电位信号,为对应的公共电极线提供公共电极低电位信号。
本发明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中的薄膜晶体管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中的薄膜晶体管均为复合型薄膜晶体管,即现有技术中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中的薄膜晶体管均同时包含N型薄膜晶体管和P型薄膜晶体管,在具体工艺制作时,减少了一次沟道掺杂和两次光刻,从而简化了液晶显示面板中公共电极控制电路200的制作工艺,缩短了制作周期。
实施例三
由本发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可知,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信号输出端VCS所输出的电压信号会在公共电压高电位信号和公共电压低电位信号间变换,而在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信号输出端VCS所输出的电压信号由公共电压高电位信号变为公共电压低电位信号时,或在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信号输出端VCS所输出的电压信号由公共电压低电位信号变为公共电压高电位信号时,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线路中会产生电流,由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具体工作时的连接导线中会存在一定的导线电阻,因此会对所述第一直流电压源和第二直流电压源所提供的电压信号造成一定的压降。又因为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栅极端N1通过第二电容C2与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L相连,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栅极端N2通过第一电容C1与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H相连,所以,当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H和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L所输入的电压信号发生变化时,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栅极端N1电位和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栅极端N2电位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所述信号输出端VCS输出的电压信号不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对实施例一中液晶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进行了改进。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包括:
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FR与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FRB,其中,所述第一脉冲信号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互为反相信号;
源极与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FR相连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以及源极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FRB相连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栅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漏极相连的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且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通过第二电容C2与自身的漏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漏极相连的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且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漏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漏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公共端相连,且漏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和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公共端相连的第五薄膜晶体管TFT5;
与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TFT5的源极相连的第一交流电压信号输入端ACVCOM,所述第一交流电压信号在公共电压高电位信号与公共电压低电位信号之间变换;
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源极相连的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H,且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H通过第一电容C1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栅极相连;
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源极相连的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L;
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公共端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信号输入端GOUT,所述信号输入端GOUT通过对应的扫描线同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相对应的扫描线驱动单元101的输出端相连,并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提供开启信号;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和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公共端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信号输出端VCS,所述信号输出端VCS与对应的公共电极线相连,为所述对应的公共电极线提供相应的公共电压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交流电压信号输入端ACVCOM相连的第一交流电压源,所述第一交流电压源提供第一交流电压信号,且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中各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共用第一交流电压源。
当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中的薄膜晶体管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时,所述第一交流电压信号与所述第一脉冲信号同相,即所述第一脉冲信号单输入端FR输入高电位信号,所述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FRB输入低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一交流电压信号输入端ACVCOM所输入的电压信号为公共电压高电位信号;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FR输入低电位信号,所述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FRB输入高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一交流电压信号输入端ACVCOM所输入的电压信号为公共电压低电位信号。
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中的薄膜晶体管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时,所述第一交流电压信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同相,即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FR输入高电位信号,所述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FRB输入低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一交流电压信号输入端ACVCOM所输入的电压信号为公共电压低电位信号;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FR输入低电位信号,所述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FRB输入高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一交流电压信号输入端ACVCOM所输入的电压信号为公共电压高电位信号。
下面以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中的薄膜晶体管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为例进行介绍。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具体工作原理为:当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所对应的扫描线驱动单元101输出低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和第五薄膜晶体管TFT5的栅极均获得一个低电位,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和第五薄膜晶体管TFT5均打开,然后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FR与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FRB所输入的互为反相的脉冲信号分别传递到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和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栅极端,即N1、N2端,与此同时,所述第一交流电压信号输入端ACVCOM输入的电压信号传递到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信号输出端VCS。
当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FR输入低电位信号,所述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FRB输入高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FR输入的低电位信号经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传送至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栅极端N1,使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栅极端N1为低电位,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打开,所述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FRB输入的高电位信号经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传送至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栅极端N2,使得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栅极端N2为高电位,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关闭,与此同时,所述第一交流电压信号输入端ACVCOM输入的公共电极高电压信号经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TFT5传送至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信号输出端VCS,使所述信号输出端VCS输出公共电压高电位信号。
当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所对应的扫描线驱动单元101的输出变为高电位信号时,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和第五薄膜晶体管TFT5均关闭,由于所述第二电容C2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栅极端N1、所述信号输出端VCS相连,而且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为打开状态,所述信号输出端VCS仍然输出公共电极高电位信号,故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栅极端N1保持低电位,同理,由于所述第一电容C1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栅极端N2、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H相连,而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H所输入的电压信号保持不变,故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栅极端N2保持高电位,从而使得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保持打开状态,而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保持关闭状态,进而使得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信号输出端VCS持续输出公共电极高电位信号,为对应的公共电极线提供公共电极高电位信号。
对比图6和图4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相较于实施例一中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所述第二电容C2的连接关系发生了变化,即所述第二电容C2在实施例一中与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L相连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至所述信号输出端VCS,从而避免了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L所输入的电压信号发生变化时,对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栅极电位造成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所述信号输出端VCS所输出电压信号的稳定性。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与实施例二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并未改变第二电容C2的连接关系,而是对第一电容C1的连接关系进行了改进。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包括:
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FR与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FRB,其中,所述第一脉冲信号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互为反相信号;
源极与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FR相连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以及源极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FRB相连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栅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漏极相连的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
栅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漏极相连的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栅极通过第一电容C1与自身的漏极相连,且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漏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漏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公共端相连,且漏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和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公共端相连的第五薄膜晶体管TFT5;
与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TFT5的源极相连的第一交流电压信号输入端ACVCOM,所述第一交流电压信号在公共电压高电位信号与公共电压低电位信号之间变换;
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源极相连的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H;
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源极相连的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L,且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L通过第二电容C2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栅极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公共端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信号输入端GOUT,所述信号输入端GOUT通过对应的扫描线同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相对应的扫描线驱动单元101的输出端相连,并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提供开启信号;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和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公共端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信号输出端VCS,所述信号输出端VCS与对应的公共电极线相连,为所述对应的公共电极线提供相应的公共电压信号。
同理,对比图8和图4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相较于实施例一中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所述第一电容C1的连接关系发生了变化,即所述第一电容C1在实施例一中与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H相连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至所述信号输出端VCS,从而避免了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H所输入的电压信号发生变化时,对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栅极端N1电位造成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所述信号输出端VCS所输出电压信号的稳定性。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所不同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同时对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连接关系进行了改进,如图9所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包括:
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FR与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FRB,其中,所述第一脉冲信号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互为反相信号;
源极与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FR相连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以及源极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FRB相连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栅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漏极相连的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且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通过第二电容C2与自身的漏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漏极相连的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栅极通过第一电容C1与自身的漏极相连,且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漏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漏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公共端相连,且漏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和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公共端相连的第五薄膜晶体管TFT5;
与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TFT5的源极相连的第一交流电压信号输入端ACVCOM,所述第一交流电压信号在公共电压高电位信号与公共电压低电位信号之间变换;
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源极相连的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H;
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源极相连的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L;
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公共端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信号输入端GOUT,所述信号输入端GOUT通过对应的扫描线同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相对应的扫描线驱动单元101的输出端相连,并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提供开启信号;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和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公共端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的信号输出端VCS,所述信号输出端VCS与对应的公共电极线相连,为所述对应的公共电极线提供相应的公共电压。
对比图9和图4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相较于实施例一中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201,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连接关系同时发生了变化,即所述第一电容C1在实施例一中与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H相连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至所述信号输出端VCS,所述第二电容C2在实施例一中与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L相连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也连接至所述信号输出端VCS,从而不仅避免了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H所输入的电压信号发生变化时,对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FT4的栅极端N2电位造成影响,而且避免了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VCOML所输入的电压信号发生变化时,对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栅极端N1电位造成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所述信号输出端VCS所输出电压信号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五中均以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中的薄膜晶体管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为例进行介绍的,但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五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中的薄膜晶体管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的液晶显示面板。
本说明书中各个部分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部分的不同之处,各个部分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像素组成的像素阵列;
扫描线驱动电路,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通过多根扫描线与所述像素阵列相连;
公共电极控制电路,所述公共电极控制电路通过多根公共电极线与所述像素阵列相连;
数据线驱动电路,所述数据线驱动电路通过多根数据线与所述像素阵列相连;
其中,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扫描线驱动单元,所述公共电极控制电路包括多个公共电极控制单元,所述扫描线驱动单元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一一对应,并通过扫描线相连;且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中的薄膜晶体管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或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与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其中,所述第一脉冲信号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互为反相信号;
源极与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一薄膜晶体管以及源极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二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漏极相连的第三薄膜晶体管;
栅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漏极相连的第四薄膜晶体管,且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相连;
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相连的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且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
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相连的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且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信号输入端通过对应的扫描线同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相对应的扫描线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相连,并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提供开启信号;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和第四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出端与对应的公共电极线相连,并为所述对应的公共电极线提供公共电压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与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其中,所述第一脉冲信号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互为反相信号;
源极与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一薄膜晶体管以及源极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二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漏极相连的第三薄膜晶体管,且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通过第二电容与自身的漏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漏极相连的第四薄膜晶体管,且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相连,且漏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和第四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相连的第五薄膜晶体管;
与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相连的第一交流电压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交流电压信号在公共电压高电位与公共电压低电位之间变换;
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相连的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且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
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相连的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
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信号输入端通过对应扫描线同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相对应的扫描线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相连,并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提供开启信号;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和第四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出端与对应的公共电极线相连,并为所述对应的公共电极线提供相应的公共电压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与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其中,所述第一脉冲信号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互为反相信号;
源极与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一薄膜晶体管以及源极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二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漏极相连的第三薄膜晶体管;
栅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漏极相连的第四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栅极通过第一电容与自身的漏极相连,且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相连,且漏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和第四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相连的第五薄膜晶体管;
与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相连的第一交流电压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交流电压信号在公共电压高电位信号与公共电压低电位信号之间变换;
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相连的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
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相连的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且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信号输入端通过对应的扫描线同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相对应的扫描线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相连,并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提供开启信号;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和第四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出端与对应的公共电极线相连,并为所述对应的公共电极线提供相应的公共电压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与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其中,所述第一脉冲信号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互为反相信号;
源极与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一薄膜晶体管以及源极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二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漏极相连的第三薄膜晶体管,且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通过第二电容与自身的漏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漏极相连的第四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通过第一电容与自身的漏极相连,且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相连;
栅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相连,且漏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和第四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相连的第五薄膜晶体管;
与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相连的第一交流电压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交流电压信号在公共电压高电位信号与公共电压低电位信号之间变换;
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相连的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
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相连的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
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信号输入端通过对应的扫描线同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对应的扫描线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相连,并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提供开启信号;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和第四薄膜晶体管的公共端为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出端与对应的公共电极线相连,并为所述对应的公共电极线提供相应的公共电压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中的薄膜晶体管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时,所述第一交流电压信号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同相。
7.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单元中的薄膜晶体管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时,所述第一交流电压信号与所述第一脉冲信号同相。
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包括:
与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一直流电压源,所述第一直流电压源提供第一直流电压信号;
与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二直流电压源,所述第二直流电压源提供第二直流电压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为公共电压高电位信号,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为公共电压低电位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电路内各公共电极控制单元共用所述第一直流电压源和第二直流电压源。
11.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包括:
与所述第一交流电压信号输入端相连的第一交流电压源,所述第一交流电压源提供第一交流电压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控制电路内各公共电极控制单元共用第一交流电压源。
CN201210122548.4A 2012-04-24 2012-04-24 液晶显示面板 Active CN1032955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2548.4A CN103295539B (zh) 2012-04-24 2012-04-24 液晶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2548.4A CN103295539B (zh) 2012-04-24 2012-04-24 液晶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5539A true CN103295539A (zh) 2013-09-11
CN103295539B CN103295539B (zh) 2015-07-22

Family

ID=49096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22548.4A Active CN103295539B (zh) 2012-04-24 2012-04-24 液晶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9553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8934A (zh) * 2017-09-20 2017-1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存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驱动方法
WO2020098069A1 (zh) * 2018-11-14 2020-05-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
CN112489602A (zh) * 2019-09-11 2021-03-12 矽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与显示模块
CN114464146A (zh) * 2016-08-10 2022-05-10 伊英克公司 有源矩阵电路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4578602A (zh) * 2022-03-08 2022-06-03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电路、数据驱动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1486A (zh) * 2005-03-30 2006-10-04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显示装置
CN1941208A (zh) * 2005-09-26 2007-04-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US20080062114A1 (en) * 2002-08-27 2008-03-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isplay driver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515445A (zh) * 2009-03-26 2009-08-26 上海大学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显示驱动方法
JP2010231205A (ja) * 2009-03-25 2010-10-14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共通電極駆動回路と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CN102222456A (zh) * 2010-04-16 2011-10-19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公共电极驱动方法和电路以及液晶显示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62114A1 (en) * 2002-08-27 2008-03-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isplay driver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841486A (zh) * 2005-03-30 2006-10-04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显示装置
CN1941208A (zh) * 2005-09-26 2007-04-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JP2010231205A (ja) * 2009-03-25 2010-10-14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共通電極駆動回路と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CN101515445A (zh) * 2009-03-26 2009-08-26 上海大学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显示驱动方法
CN102222456A (zh) * 2010-04-16 2011-10-19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公共电极驱动方法和电路以及液晶显示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4146A (zh) * 2016-08-10 2022-05-10 伊英克公司 有源矩阵电路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4464146B (zh) * 2016-08-10 2024-03-12 伊英克公司 有源矩阵电路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7358934A (zh) * 2017-09-20 2017-1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存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驱动方法
WO2020098069A1 (zh) * 2018-11-14 2020-05-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
CN112489602A (zh) * 2019-09-11 2021-03-12 矽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与显示模块
US11462189B2 (en) 2019-09-11 2022-10-04 Sitronix Technology Corp. Driving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for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module
CN114578602A (zh) * 2022-03-08 2022-06-03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电路、数据驱动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5539B (zh) 2015-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0628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2455552B (zh) 液晶显示器
US849783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CN104317086A (zh) 一种用于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
CN101216650A (zh) 液晶显示装置阵列基板及驱动方法
CN10469864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CN103399440A (zh)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1523474A (zh) 显示装置
CN101620831B (zh) 多栅极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机制
CN103295539B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03235431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1311781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公共电压驱动方法
CN105390114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621751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器
CN102955310A (zh) 一种像素驱动结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1620353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20090279006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related driving method
CN101963728A (zh) 液晶显示器
CN102338958A (zh) 双闸极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结构及驱动方法
WO2012132630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979623A (zh) 液晶显示器驱动方法及其驱动电路
CN101419790B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US20200090605A1 (en) Driving Method and Device 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054458B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US898202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