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8080A - 一种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仿真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仿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8080A
CN103258080A CN2013101223445A CN201310122344A CN103258080A CN 103258080 A CN103258080 A CN 103258080A CN 2013101223445 A CN2013101223445 A CN 2013101223445A CN 201310122344 A CN201310122344 A CN 201310122344A CN 103258080 A CN103258080 A CN 1032580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acceleration
load
acceleration gauge
gau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223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58080B (zh
Inventor
马喜宏
王忠庆
刘俊
杨玉华
杨卫
陈员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31012234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580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58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8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58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80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仿真技术,具体是一种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仿真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尚无一种基于高加速寿命试验技术的微加速度计可靠性仿真方法的问题。一种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仿真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1)利用ANSYS仿真软件建立微加速度计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模型确认微加速度计的材料特性;2)在高温应力下对微加速度计进行可靠性仿真;3)在高冲击应力下对微加速度计进行可靠性仿真;4)在高温、高冲击、高速旋转综合应力下对微加速度计进行可靠性仿真。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仿真。

Description

一种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仿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仿真技术,具体是一种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仿真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微电子机械***(MEMS)的一个重要分支,微加速度计在航空、航天、汽车、国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微加速度计的使用环境通常较为严酷,因此为了保证其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需要在使用前对其进行可靠性仿真。随着微加速度计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微加速度计可靠性仿真技术由于自身原理所限,普遍出现仿真时间过长和仿真成本过高的问题。近年来,一种新兴的、被广泛接受的可靠性测试方法——高加速寿命试验(HALT)技术发展迅速。此种技术的原理是:以步进方式对产品施加一系列单应力(如多轴随机振动、温度循环、电应力等)和组合应力,并逐步增加强度直至产品失效,然后对发生的每一个失效都进行根本原因分析,不断进行试验、分析、验证和改进。实践表明,此种技术对暴露产品的潜在缺陷、改进产品的强度和可靠性非常有效。基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基于高加速寿命试验技术的微加速度计可靠性仿真方法。然而目前尚无这样一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尚无一种基于高加速寿命试验技术的微加速度计可靠性仿真方法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仿真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仿真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1)利用ANSYS仿真软件建立微加速度计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模型确认微加速度计的材料特性;根据微加速度计的材料特性,得出微加速度计的最大许用应力[τ]、允许应变范围、最大屈服强度[σ];2)在高温应力下对微加速度计进行可靠性仿真,具体步骤如下:2.1)根据微加速度计的使用温度范围,设定仿真的增温起测温度小于使用温度范围的上限值,设定5℃≤温度变化量ΔT≤10℃;2.2)根据仿真模型,利用ANSYS仿真软件的热力学分析模块对微加速度计施加温度载荷;温度载荷由增温起测温度开始进行增加,每增加最大温度变化量ΔTmax设定为一个子步;温度载荷增加至超过使用温度范围的上限值后,再增加两个子步;2.3)加载并求解温度载荷,查看求解结果;根据求解结果中的应力分布云图,得出微加速度计的应力最大值分布点和应力集中区域;查看求解结果中的最后一个子步;假设此时微加速度计所受的最大应力值为τt;2.4)若τt<[τ],表明微加速度计的功能正常,则继续对微加速度计增加温度载荷,每增加最大温度变化量ΔTmax设定为一个子步;重复步骤2.3),直到τt>[τ]时,表明微加速度计的功能异常;此时查看求解结果中的前一个子步,确定出微加速度计的功能异常时的最小温度载荷;继续对微加速度计增加温度载荷,每增加1℃设定为一个子步;重复步骤2.3),确定出微加速度计的上破坏极限温度;3)在高冲击应力下对微加速度计进行可靠性仿真,具体步骤如下:3.1)根据微加速度计的使用加速度范围,设定仿真的起始冲击加速度小于使用加速度范围的上限值;若微加速度计的使用加速度范围的上限值小于10万g,则设定1万g≤冲击加速度变化量Δa≤5万g;若微加速度计的使用加速度范围的上限值大于10万g,则设定5万g≤冲击加速度变化量Δa≤10万g;对微加速度计的外框施加Z轴方向约束;3.2)根据仿真模型,利用ANSYS仿真软件的静力学仿真模块对微加速度计施加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由起始冲击加速度开始进行增加;3.3)加载并求解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查看求解结果;根据求解结果中的应力和应变分布云图,得出微加速度计的应力最大值分布点、应力集中区域和应变最大值分布点;假设此时微加速度计所受的最大应力值为τs;3.4)若τs<[τ],表明微加速度计的功能正常,则继续对微加速度计增加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重复步骤3.3),直到τs>[τ]时,表明微加速度计的功能异常;假设此时的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为a1,假设此时微加速度计所受的最大应变值为εs;若最大应变值εs小于微加速度计的允许应变范围,则继续对微加速度计增加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重复步骤3.3),直到最大应变值εs大于微加速度计的允许应变范围;假设此时的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为a2;若a1>a2,则将a2确定为微加速度计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加速度;若a1<a2,则将a1确定为微加速度计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加速度;3.5)对微加速度计的外框施加X轴方向或Y轴方向约束;重复步骤3.2)-3.4);若施加Z轴方向约束时微加速度计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加速度大于施加X轴方向或Y轴方向约束时微加速度计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加速度,表明微加速度计故障出现的约束条件取Z轴方向;若施加Z轴方向约束时微加速度计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加速度小于施加X轴方向或Y轴方向约束时微加速度计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加速度,表明微加速度计故障出现的约束条件取X轴方向或Y轴方向;3.6)对微加速度计的外框施加Z轴方向约束;根据仿真模型,利用ANSYS仿真软件的动力学仿真模块对微加速度计施加冲击加速度载荷;冲击加速度载荷由起始冲击加速度开始进行增加,每增加冲击加速度变化量Δa设定为一个子步;冲击加速度载荷增加至超过使用加速度范围的上限值后,再增加两个子步;重复步骤3.3)-3.5);4)在高温、高冲击、高速旋转综合应力下对微加速度计进行可靠性仿真,具体步骤如下:4.1)重复步骤2.1);重复步骤3.1);根据微加速度计的使用环境,设定仿真的起始转数为10000r/min,设定100r/min≤转数变化量ΔR≤500r/min;4.2)根据仿真模型,利用ANSYS仿真软件的热力学分析模块对微加速度计施加温度载荷;温度载荷由增温起测温度开始进行增加;根据仿真模型,利用ANSYS仿真软件的静力学仿真模块对微加速度计施加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由起始冲击加速度开始进行增加;根据仿真模型,对微加速度计施加转数载荷;转数载荷由起始转数开始进行增加,每增加最大转数变化量ΔRmax设定为一个子步;转数载荷增加至超过使用温度范围的上限值后,再增加两个子步;4.3)加载并求解转数载荷,查看求解结果;根据求解结果中的应力和应变分布云图,得出微加速度计的应力最大值分布点、应力集中区域和应变最大值分布点;假设此时微加速度计所受的最大集中应力值为σ;4.4)若σ<[σ],表明微加速度计的功能正常,则继续对微加速度计增加转数载荷;重复步骤4.3),直到σ>[σ]时,表明微加速度计的功能异常;此时查看求解结果中的前一个子步,确定出微加速度计的功能异常时的最小转数载荷,将该最小转数载荷确定为当前温度载荷和当前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下对应的微加速度计的工作极限转数;4.5)继续对微加速度计增加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每增加冲击加速度变化量Δa设定为一个子步;对微加速度计施加转数载荷;转数载荷重新由起始转数开始进行增加,每增加最大转数变化量ΔRmax设定为一个子步;重复步骤4.3)-4.4),确定出当前温度载荷下各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对应的微加速度计的工作极限转数;4.6)继续对微加速度计增加温度载荷;每增加最大温度变化量ΔTmax设定为一个子步;对微加速度计施加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重新由起始冲击加速度开始进行增加,每增加冲击加速度变化量Δa设定为一个子步;对微加速度计施加转数载荷;转数载荷重新由起始转数开始进行增加,每增加最大转数变化量ΔRmax设定为一个子步;重复步骤4.3)-4.4),确定出各温度载荷和各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任意组合下对应的微加速度计的工作极限转数。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仿真方法兼顾高温、高冲击、高速旋转三种应力对微加速度计的影响,并基于高加速寿命试验技术实现了对微加速度计进行可靠性仿真,因而有效克服了传统的微加速度计可靠性仿真技术仿真时间过长和仿真成本过高的问题。
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目前尚无一种基于高加速寿命试验技术的微加速度计可靠性仿真方法的问题,适用于各种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仿真。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仿真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
1)利用ANSYS仿真软件建立微加速度计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模型确认微加速度计的材料特性;根据微加速度计的材料特性,得出微加速度计的最大许用应力[τ]、允许应变范围、最大屈服强度[σ];
2)在高温应力下对微加速度计进行可靠性仿真,具体步骤如下:
2.1)根据微加速度计的使用温度范围,设定仿真的增温起测温度小于使用温度范围的上限值,设定5℃≤温度变化量ΔT≤10℃;
2.2)根据仿真模型,利用ANSYS仿真软件的热力学分析模块对微加速度计施加温度载荷;温度载荷由增温起测温度开始进行增加,每增加最大温度变化量ΔTmax设定为一个子步;温度载荷增加至超过使用温度范围的上限值后,再增加两个子步;
2.3)加载并求解温度载荷,查看求解结果;根据求解结果中的应力分布云图,得出微加速度计的应力最大值分布点和应力集中区域;查看求解结果中的最后一个子步;假设此时微加速度计所受的最大应力值为τt
2.4)若τt<[τ],表明微加速度计的功能正常,则继续对微加速度计增加温度载荷,每增加最大温度变化量ΔTmax设定为一个子步;重复步骤2.3),直到τt>[τ]时,表明微加速度计的功能异常;此时查看求解结果中的前一个子步,确定出微加速度计的功能异常时的最小温度载荷;继续对微加速度计增加温度载荷,每增加1℃设定为一个子步;重复步骤2.3),确定出微加速度计的上破坏极限温度;
3)在高冲击应力下对微加速度计进行可靠性仿真,具体步骤如下:
3.1)根据微加速度计的使用加速度范围,设定仿真的起始冲击加速度小于使用加速度范围的上限值;若微加速度计的使用加速度范围的上限值小于10万g,则设定1万g≤冲击加速度变化量Δa≤5万g;若微加速度计的使用加速度范围的上限值大于10万g,则设定5万g≤冲击加速度变化量Δa≤10万g;对微加速度计的外框施加Z轴方向约束;
3.2)根据仿真模型,利用ANSYS仿真软件的静力学仿真模块对微加速度计施加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由起始冲击加速度开始进行增加;
3.3)加载并求解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查看求解结果;根据求解结果中的应力和应变分布云图,得出微加速度计的应力最大值分布点、应力集中区域和应变最大值分布点;假设此时微加速度计所受的最大应力值为τs
3.4)若τs<[τ],表明微加速度计的功能正常,则继续对微加速度计增加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重复步骤3.3),直到τs>[τ]时,表明微加速度计的功能异常;假设此时的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为a1,假设此时微加速度计所受的最大应变值为εs;若最大应变值εs小于微加速度计的允许应变范围,则继续对微加速度计增加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重复步骤3.3),直到最大应变值εs大于微加速度计的允许应变范围;假设此时的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为a2;若a1>a2,则将a2确定为微加速度计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加速度;若a1<a2,则将a1确定为微加速度计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加速度;
3.5)对微加速度计的外框施加X轴方向或Y轴方向约束;重复步骤3.2)-3.4);若施加Z轴方向约束时微加速度计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加速度大于施加X轴方向或Y轴方向约束时微加速度计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加速度,表明微加速度计故障出现的约束条件取Z轴方向;若施加Z轴方向约束时微加速度计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加速度小于施加X轴方向或Y轴方向约束时微加速度计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加速度,表明微加速度计故障出现的约束条件取X轴方向或Y轴方向;
3.6)对微加速度计的外框施加Z轴方向约束;根据仿真模型,利用ANSYS仿真软件的动力学仿真模块对微加速度计施加冲击加速度载荷;冲击加速度载荷由起始冲击加速度开始进行增加,每增加冲击加速度变化量Δa设定为一个子步;冲击加速度载荷增加至超过使用加速度范围的上限值后,再增加两个子步;重复步骤3.3)-3.5);
4)在高温、高冲击、高速旋转综合应力下对微加速度计进行可靠性仿真,具体步骤如下:
4.1)重复步骤2.1);重复步骤3.1);根据微加速度计的使用环境,设定仿真的起始转数为10000r/min,设定100r/min≤转数变化量ΔR≤500r/min;
4.2)根据仿真模型,利用ANSYS仿真软件的热力学分析模块对微加速度计施加温度载荷;温度载荷由增温起测温度开始进行增加;根据仿真模型,利用ANSYS仿真软件的静力学仿真模块对微加速度计施加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由起始冲击加速度开始进行增加;根据仿真模型,对微加速度计施加转数载荷;转数载荷由起始转数开始进行增加,每增加最大转数变化量ΔRmax设定为一个子步;转数载荷增加至超过使用温度范围的上限值后,再增加两个子步;
4.3)加载并求解转数载荷,查看求解结果;根据求解结果中的应力和应变分布云图,得出微加速度计的应力最大值分布点、应力集中区域和应变最大值分布点;假设此时微加速度计所受的最大集中应力值为σ;
4.4)若σ<[σ],表明微加速度计的功能正常,则继续对微加速度计增加转数载荷;重复步骤4.3),直到σ>[σ]时,表明微加速度计的功能异常;此时查看求解结果中的前一个子步,确定出微加速度计的功能异常时的最小转数载荷,将该最小转数载荷确定为当前温度载荷和当前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下对应的微加速度计的工作极限转数;
4.5)继续对微加速度计增加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每增加冲击加速度变化量Δa设定为一个子步;对微加速度计施加转数载荷;转数载荷重新由起始转数开始进行增加,每增加最大转数变化量ΔRmax设定为一个子步;重复步骤4.3)-4.4),确定出当前温度载荷下各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对应的微加速度计的工作极限转数;
4.6)继续对微加速度计增加温度载荷;每增加最大温度变化量ΔTmax设定为一个子步;对微加速度计施加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重新由起始冲击加速度开始进行增加,每增加冲击加速度变化量Δa设定为一个子步;对微加速度计施加转数载荷;转数载荷重新由起始转数开始进行增加,每增加最大转数变化量ΔRmax设定为一个子步;重复步骤4.3)-4.4),确定出各温度载荷和各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任意组合下对应的微加速度计的工作极限转数。

Claims (1)

1.一种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
1)利用ANSYS仿真软件建立微加速度计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模型确认微加速度计的材料特性;根据微加速度计的材料特性,得出微加速度计的最大许用应力[τ]、允许应变范围、最大屈服强度[σ];
2)在高温应力下对微加速度计进行可靠性仿真,具体步骤如下:
2.1)根据微加速度计的使用温度范围,设定仿真的增温起测温度小于使用温度范围的上限值,设定5℃≤温度变化量ΔT≤10℃;
2.2)根据仿真模型,利用ANSYS仿真软件的热力学分析模块对微加速度计施加温度载荷;温度载荷由增温起测温度开始进行增加,每增加最大温度变化量ΔTmax设定为一个子步;温度载荷增加至超过使用温度范围的上限值后,再增加两个子步;
2.3)加载并求解温度载荷,查看求解结果;根据求解结果中的应力分布云图,得出微加速度计的应力最大值分布点和应力集中区域;查看求解结果中的最后一个子步;假设此时微加速度计所受的最大应力值为τt
2.4)若τt<[τ],表明微加速度计的功能正常,则继续对微加速度计增加温度载荷,每增加最大温度变化量ΔTmax设定为一个子步;重复步骤2.3),直到τt>[τ]时,表明微加速度计的功能异常;此时查看求解结果中的前一个子步,确定出微加速度计的功能异常时的最小温度载荷;继续对微加速度计增加温度载荷,每增加1℃设定为一个子步;重复步骤2.3),确定出微加速度计的上破坏极限温度;
3)在高冲击应力下对微加速度计进行可靠性仿真,具体步骤如下:
3.1)根据微加速度计的使用加速度范围,设定仿真的起始冲击加速度小于使用加速度范围的上限值;若微加速度计的使用加速度范围的上限值小于10万g,则设定1万g≤冲击加速度变化量Δa≤5万g;若微加速度计的使用加速度范围的上限值大于10万g,则设定5万g≤冲击加速度变化量Δa≤10万g;对微加速度计的外框施加Z轴方向约束;
3.2)根据仿真模型,利用ANSYS仿真软件的静力学仿真模块对微加速度计施加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由起始冲击加速度开始进行增加;
3.3)加载并求解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查看求解结果;根据求解结果中的应力和应变分布云图,得出微加速度计的应力最大值分布点、应力集中区域和应变最大值分布点;假设此时微加速度计所受的最大应力值为τs
3.4)若τs<[τ],表明微加速度计的功能正常,则继续对微加速度计增加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重复步骤3.3),直到τs>[τ]时,表明微加速度计的功能异常;假设此时的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为a1,假设此时微加速度计所受的最大应变值为εs;若最大应变值εs小于微加速度计的允许应变范围,则继续对微加速度计增加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重复步骤3.3),直到最大应变值εs大于微加速度计的允许应变范围;假设此时的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为a2;若a1>a2,则将a2确定为微加速度计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加速度;若a1<a2,则将a1确定为微加速度计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加速度;
3.5)对微加速度计的外框施加X轴方向或Y轴方向约束;重复步骤3.2)-3.4);若施加Z轴方向约束时微加速度计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加速度大于施加X轴方向或Y轴方向约束时微加速度计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加速度,表明微加速度计故障出现的约束条件取Z轴方向;若施加Z轴方向约束时微加速度计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加速度小于施加X轴方向或Y轴方向约束时微加速度计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加速度,表明微加速度计故障出现的约束条件取X轴方向或Y轴方向;
3.6)对微加速度计的外框施加Z轴方向约束;根据仿真模型,利用ANSYS仿真软件的动力学仿真模块对微加速度计施加冲击加速度载荷;冲击加速度载荷由起始冲击加速度开始进行增加,每增加冲击加速度变化量Δa设定为一个子步;冲击加速度载荷增加至超过使用加速度范围的上限值后,再增加两个子步;重复步骤3.3)-3.5);
4)在高温、高冲击、高速旋转综合应力下对微加速度计进行可靠性仿真,具体步骤如下:
4.1)重复步骤2.1);重复步骤3.1);根据微加速度计的使用环境,设定仿真的起始转数为10000r/min,设定100r/min≤转数变化量ΔR≤500r/min;
4.2)根据仿真模型,利用ANSYS仿真软件的热力学分析模块对微加速度计施加温度载荷;温度载荷由增温起测温度开始进行增加;根据仿真模型,利用ANSYS仿真软件的静力学仿真模块对微加速度计施加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由起始冲击加速度开始进行增加;根据仿真模型,对微加速度计施加转数载荷;转数载荷由起始转数开始进行增加,每增加最大转数变化量ΔRmax设定为一个子步;转数载荷增加至超过使用温度范围的上限值后,再增加两个子步;
4.3)加载并求解转数载荷,查看求解结果;根据求解结果中的应力和应变分布云图,得出微加速度计的应力最大值分布点、应力集中区域和应变最大值分布点;假设此时微加速度计所受的最大集中应力值为σ;
4.4)若σ<[σ],表明微加速度计的功能正常,则继续对微加速度计增加转数载荷;重复步骤4.3),直到σ>[σ]时,表明微加速度计的功能异常;此时查看求解结果中的前一个子步,确定出微加速度计的功能异常时的最小转数载荷,将该最小转数载荷确定为当前温度载荷和当前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下对应的微加速度计的工作极限转数;
4.5)继续对微加速度计增加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每增加冲击加速度变化量Δa设定为一个子步;对微加速度计施加转数载荷;转数载荷重新由起始转数开始进行增加,每增加最大转数变化量ΔRmax设定为一个子步;重复步骤4.3)-4.4),确定出当前温度载荷下各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对应的微加速度计的工作极限转数;
4.6)继续对微加速度计增加温度载荷;每增加最大温度变化量ΔTmax设定为一个子步;对微加速度计施加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重新由起始冲击加速度开始进行增加,每增加冲击加速度变化量Δa设定为一个子步;对微加速度计施加转数载荷;转数载荷重新由起始转数开始进行增加,每增加最大转数变化量ΔRmax设定为一个子步;重复步骤4.3)-4.4),确定出各温度载荷和各静态冲击加速度载荷任意组合下对应的微加速度计的工作极限转数。
CN201310122344.5A 2013-04-10 2013-04-10 一种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仿真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580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22344.5A CN103258080B (zh) 2013-04-10 2013-04-10 一种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仿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22344.5A CN103258080B (zh) 2013-04-10 2013-04-10 一种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仿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8080A true CN103258080A (zh) 2013-08-21
CN103258080B CN103258080B (zh) 2015-11-04

Family

ID=48961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2234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58080B (zh) 2013-04-10 2013-04-10 一种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仿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5808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0013A (zh) * 2016-11-24 2017-05-10 中北大学 微加速度计在高速旋转环境下的可靠性仿真方法
CN106650010A (zh) * 2016-11-24 2017-05-10 中北大学 微加速度计在温、湿、振综合应力下的可靠性仿真方法
CN111307178A (zh) * 2020-03-17 2020-06-19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一种导航用无源大功率单机的退化试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汪亚顺等: "仿真基加速寿命试验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宇航学报》 *
祝耀昌等: "环境适应性设计与高加速寿命试验",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 *
谭伟等: "步降应力加速寿命试验的可靠性仿真", 《计算机仿真》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0013A (zh) * 2016-11-24 2017-05-10 中北大学 微加速度计在高速旋转环境下的可靠性仿真方法
CN106650010A (zh) * 2016-11-24 2017-05-10 中北大学 微加速度计在温、湿、振综合应力下的可靠性仿真方法
CN106650013B (zh) * 2016-11-24 2020-07-10 中北大学 微加速度计在高速旋转环境下的可靠性仿真方法
CN111307178A (zh) * 2020-03-17 2020-06-19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一种导航用无源大功率单机的退化试验方法
CN111307178B (zh) * 2020-03-17 2022-02-15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一种导航用无源大功率单机的退化试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8080B (zh) 2015-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92552A (zh) 预测汽车后悬架多轴疲劳的方法
CN103258080B (zh) 一种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仿真方法
CN108548657B (zh) 光伏组件载荷测试方法
CN110686915B (zh) 多应力加速试验剖面确定方法、***、介质及设备
CN103760886A (zh) 一种新研航空电子产品硬件综合fmeca方法
CN101956476A (zh) 一种基于动力特征的输电塔结构失效预警方法
CN108710002B (zh) 加速度计可靠性测试方法、装置以及测试用加速度计
CN105259036A (zh) 地层岩石力学参数的测量方法
CN102890499A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软件在回路测试的方法
CN108318260A (zh)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的测试设备
CN108693054B (zh) 一种复合材料结构谱载疲劳寿命的渐进损伤算法
CN103991556B (zh) 一种载荷测量方法
CN111090957A (zh) 一种高温结构危险点应力-应变计算方法
CN115169168A (zh) 车身悬臂结构多轴随机振动强度与疲劳损伤仿真计算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5928723A (zh) 一种微小卫星的正样星热试验方法及***
CN105588759A (zh) 一种间接测定复合材料多钉连接结构破坏历程中钉载分配比例的试验方法
CN106650013B (zh) 微加速度计在高速旋转环境下的可靠性仿真方法
CN204143253U (zh) 一种基于CANoe的发动机启动测试***
CN106897469A (zh) 一种测试环境生成方法及装置
EP2990899A1 (en) Control system inspection device
CN104182565A (zh) 一种二级轻气炮试验模型的设计方法
CN112100873A (zh) 水工建筑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CN109613840A (zh) 一种基于Matlab的半物理仿真方法
CN106840915B (zh) 一种管片接头的抗弯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2778347B (zh) 一种用于数控***主轴或伺服轴的机械式加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04

Termination date: 2016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