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1759B - 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1759B
CN103221759B CN201080070225.4A CN201080070225A CN103221759B CN 103221759 B CN103221759 B CN 103221759B CN 201080070225 A CN201080070225 A CN 201080070225A CN 103221759 B CN103221759 B CN 1032217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thermal medium
cold
producing medium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7022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1759A (zh
Inventor
森本裕之
山下浩司
若本慎
若本慎一
竹中直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21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17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1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17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in parallel arrangements
    • F25B2313/0233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in parallel arrangements during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bridge circuits of one-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2Inflammable refrigerants
    • F25B2400/121Inflammable refrigerants using R1234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 F25B25/005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us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抑制成本升高的同时减少制冷剂的压力损失。一种空调机(100)具有压缩机201、散热器[204(301)]、节流装置302及蒸发器[301(204)],它们通过制冷剂配管被连接而构成制冷循环,其中,从压缩机201的吸入侧连接到蒸发器[301(204)]的制冷剂配管(207、208、209、210、211、212)的至少一部分由多个并列连接的配管构成,在制冷循环中流动的制冷剂采用以四氟丙烯类制冷剂或四氟丙烯为主要成分的混合制冷剂。

Description

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机,特别是改良了制冷剂回路结构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作为空调机中采用的制冷剂,从地球变暖的观点出发,存在限制地球变暖系数高的HFC(氢氟碳化合物)类制冷剂(例如R410A、R404A、R407C、R134a等)的使用的倾向。与之相伴,作为HFC类制冷剂的替代品,提出了使用地球变暖系数小的制冷剂(例如HFO1234yf(四氟丙烯)、二氧化碳等)的空调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当将空调机设置于例如大厦等大型建筑物时,存在室外机和室内机的距离远的情况。由此,制冷剂配管长度变长,制冷剂回路规模(***容量)变大。制冷剂回路的规模大的空调机与制冷剂回路的规模小的空调机相比,制冷剂流量相应变大,所以,制冷剂的压力损失变大。因此,通过增大压力损失明显的低压的制冷剂所流通的制冷剂配管的内径等方式来对应。
此外,作为降低压力损失的技术,公开有使高压·液相的制冷剂所流通的制冷剂配管(高压侧制冷剂配管)旁通于低压的制冷剂所流动的制冷剂配管(低压侧制冷剂配管)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技术成为如下的制冷剂回路结构,即,使高压侧制冷剂配管旁通于低压侧制冷剂配管,在低压侧制冷剂配管中流通有高压·液相的制冷剂的一部分。通过该结构,在流过低压侧制冷剂配管的制冷剂中,压力损失大的低压的制冷剂的流量减小,压力损失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01588号公报(例如,参照图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265232号公报(例如,参照图1)
如上所述,虽然提出了作为空调的制冷剂使用地球变暖系数小的HFO1234yf的空调机,但是,该HFO1234yf与HFC类制冷剂相比,低压状态(气体状态、气液二相气体状态)下的密度小,所以压力损失增大。另外,在将这样的空调机设置于例如大厦等大型建筑物时,制冷剂配管变长,该情况下,由于制冷剂流量变大,所以压力损失进一步增大。
即,在作为空调机的制冷剂使用HFO1234yf或者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规模变大等的情况下,为了降低压力损失而增大制冷剂配管的配管直径,此时,由于制冷剂配管的加工性变差,所以成本相应提高。另外,配管直径大的制冷剂配管自身的产品成本高,所以,空调机的成本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在抑制成本增加的同时降低制冷剂的压力损失。
本发明的空调机具有压缩机、散热器、节流装置以及蒸发器,在通过制冷剂配管将它们连接起来而构成制冷循环的空调机中,通过多条并列地连接的配管构成从蒸发器连接到压缩机的吸引侧的制冷剂配管的至少一部分,使流过制冷循环的制冷剂为四氟丙烯类制冷剂或者以四氟丙烯为主成分的混合制冷剂。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空调机由于通过多条并列地连接的配管构成从蒸发器连接到压缩机的吸引侧的制冷剂配管的至少一部分,所以能够在抑制成本增加的同时降低制冷剂的压力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结构的例子。
图2是说明图1所示的空调机的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附图。
图3是说明图1所示的空调机的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的设置例的概略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结构的例子。
图6是说明图5所示的空调机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附图。
图7是说明图5所示的空调机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附图。
图8是说明图5所示的空调机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附图。
图9是说明图5所示的空调机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附图。
图10是表示HFO1234yf制冷剂和R410A制冷剂的0℃时的密度的附图。
图11是按照压缩机的输出功率分别表示通过2条制冷剂配管提供1条规定直径的制冷剂配管的情况下的制冷剂配管直径的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的其他的例子的制冷剂回路结构。
图13是表示制冷剂中含有的HFO1234yf的比率(重量百分比)与压力损失的关系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结构的例子。基于图1说明空调机100的制冷剂回路结构。如图1所示,对室内机由4台室内机即室内机300a~室内机300d构成的结构进行说明,但是,台数没有特别限制。另外,包含图1,在以下的附图中,存在各结构部材的大小的关系与实际不同的情况。另外,有时将室内机300a~室内机300d简称为室内机300。
如图1所示,空调机100通过由制冷剂配管400(制冷剂配管400a、制冷剂配管400b)连接室外机(热源机)200和室内机300(室内机300a~室内机300d)而构成。具体来说,空调机100中,室内机300a~室内机300d通过制冷剂配管400并列地连接于室外机200。在空调机100中,作为地球变暖系数小的制冷剂,使用具有可燃性的制冷剂(例如,四氟丙烯类的HFO12341yf或者HFO1234ze等)。另外,也可以使用包含它们的混合制冷剂。
图13是表示制冷剂中含有的HFO1234yf的比率(重量百分比)与压力损失的关系的附图。该图13是空调机的容量(压缩机的容量或者输出功率)为10HP左右、配管直径为的情况下的计算结果。另外,图中的圆圈图标是的配管(1条配管)的情况下的计算结果。另外,四边形的图标是并列连接2条的配管而构成的配管的情况下的计算结果。另外,虚线是以往制冷剂(R410)的压力损失。
由图13可知,根据虚线和四边形图标所示,在并列连接2条的配管而构成的配管的情况下,成为与以往制冷剂相同的压力损失的HFO1234yf的比率为大约75%。另外,在制冷剂中含有的HFO1234yf的比率为约75%以上时,以往制冷剂的压力损失进一步增大。因此,在制冷剂中含有的HFO1234yf的比率为约75%以上的情况下,如果采用并列连接2条配管直径比大的配管而构成的配管,则能够得到与以往制冷剂相同的压力损失。
另外,对于与HFO1234yf物性大致相同的HFO1234ze,在制冷剂中含有的HFO1234ze的比率为约75%以上的情况下,如果采用并列连接2条配管直径比大的配管而构成的配管,则能够得到与以往制冷剂相同的压力损失。
以下,再次基于图1对空调机100进行说明。
[室外机200]
在室外机200中,通过制冷剂配管400连接压缩机201、油分离器202、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热源侧热交换器204、储存器205。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和储存器205的一部分由2条并列连接的第一制冷剂配管207构成。压缩机201的吸入侧和储存器205的一部分由2条并列连接的第二制冷剂配管208构成。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和制冷剂配管400a的一部分由2条并列连接的第三制冷剂配管209构成。另外,室外机200内的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和热源侧热交换器204的一部分由2条并列连接的第四制冷剂配管212构成。另外,油分离器202和压缩机201的吸入侧通过油返回毛细管206连接。
在这里,在空调机100中,对第一制冷剂配管207~第三制冷剂配管209的一部分由2条并列连接的配管构成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在第一制冷剂配管207~第三制冷剂配管209中,也可以将至少1个作为由2条并列连接的配管构成的制冷剂配管。例如,第一制冷剂配管207由1条制冷剂配管构成,第二制冷剂配管208以及第三制冷剂配管209由2条并列连接的配管构成。另外,在空调机100中,对并列连接的制冷剂配管的数量为2条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并没有特别的限制。
另外,在制冷运转模式时,第四制冷剂配管212中流过高压气体制冷剂,所以,也可以在2条并列连接的配管中的任意一条上设置开闭阀(省略图示)等,仅在一条配管中流过制冷剂。同样,在制热运转模式时,由于在第三制冷剂配管209中流过高压气体制冷剂,所以,也可以在2条并列连接的配管中的一条上设置开闭阀(省略图示)等,仅在一条配管中流过制冷剂。
压缩机201吸入制冷剂,并将该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状态并将其输送到制冷剂回路。该压缩机201的一侧与第二制冷剂配管208连接,另一侧经由第五制冷剂配管210与油分离器202连接。压缩机201例如由能够控制容量的变频压缩机等构成即可。油分离器202将制冷剂和冷冻机油分离。该油分离器202的一侧经由第六制冷剂配管211与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连接,另一侧与压缩机201的排出侧连接。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用于切换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和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该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在制热运转模式时连接第六制冷剂配管211和第三制冷剂配管209以及第四制冷剂配管212和第一制冷剂配管207,在制冷运转模式时连接第六制冷剂配管211和第四制冷剂配管212以及第三制冷剂配管209和第一制冷剂配管207。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例如由四通阀等构成即可。
热源侧热交换器(室外侧热交换器)204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在制冷运转时作为散热器(气体冷却器)发挥作用,在由省略图示的风扇等风机供给的空气和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该热源侧热交换器204的一侧与第四制冷剂配管212连接,另一侧与制冷剂配管400b连接。热源侧热交换器204例如可以由能够在流经制冷剂配管的制冷剂和通过翅片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构成。
储存器205储存由于制热运转模式时和制冷运转模式时的不同所产生的剩余制冷剂、对应于过渡的运转的变化(例如,室内机300的运转台数的变化)的剩余制冷剂。该储存器205的一侧与第一制冷剂配管207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制冷剂配管208连接。油返回毛细管206使被油分离器202捕捉的冷冻机油返回到压缩机201的低压侧(与第二制冷剂配管208连接的一侧)。油返回毛细管206的一侧与油分离器202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制冷剂配管208连接。
[室内机300]
室内机300连接利用侧热交换器(室内侧热交换器)以及节流装置而构成。该室内机300的一侧与制冷剂配管400b连接,另一侧与制冷剂配管400a连接。利用侧热交换器在制热运转时作为散热器发挥作用,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在由省略图示的风扇等风机供给的空气和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生成用于供给到空调对象空间的制热用空气或者制冷用空气。该利用侧热交换器例如可以由能够在流经制冷剂配管的制冷剂和通过翅片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构成。
节流装置具有作为减压阀或膨胀阀的功能,对制冷剂进行减压而使其膨胀。该节流装置可以由能够可变地控制开度的装置、例如电子式膨胀阀等构成。
另外,在空调机100中,以连接4台室内机300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从纸面下侧开始图示了室内机300a、室内机300b、室内机300c、室内机300d。另外,对应于室内机300a~室内机300d,利用侧热交换器也从纸面下侧开始图示了利用侧热交换器301a、利用侧热交换器301b、利用侧热交换器301c、利用侧热交换器301d。同样,节流装置也从纸面下侧开始图示了节流装置302a、节流装置302b、节流装置302c、节流装置302d。当然,室内机300的连接台数不限定于4台。另外,有时将利用侧热交换器301a~利用侧热交换器301d简称为利用侧热交换器301。此外,有时将节流装置302a~节流装置302d简称为节流装置302。
对空调机100进行的各运转模式进行说明。
[制冷运转模式]
图2是表示空调机100的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图2中,以室内机300全部进行制冷运转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此外,在图2中,用箭头表示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20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而被排出。从压缩机20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入油分离器202。在油分离器202中,制冷剂和混合于制冷剂的冷冻机油被分离。被分离的冷冻机油通过油返回毛细管206返回压缩机201的低压侧,再返回压缩机201。在油分离器202中被分离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经由第六制冷剂配管211、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以及第四制冷剂配管212,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204。
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204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与从省略图示的风机供给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由此向空气散热。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204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成为液态并从热源侧热交换器204流出。该液态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配管400b流入室内机300a~室内机300d。
流入室内机300a~室内机300d的液态的制冷剂分别在节流装置302a~节流装置302d中膨胀(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气体状态。该气液二相气体状态的制冷剂分别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301a~利用侧热交换器301d。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301a~利用侧热交换器301d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与从省略图示的风机供给的空气(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由此,从空气吸热,并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利用侧热交换器301a~利用侧热交换器301d流出。
虽然图2中未图示,但通常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01的制冷剂出入口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基于来自该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调整向着利用侧热交换器301的制冷剂供给量。具体来说,根据来自这些温度传感器的信息算出过热度(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入口的制冷剂温度),以该过热度成为2~5℃左右的方式设定节流装置302的开度,并调整向着利用侧热交换器301的制冷剂供给量。
从利用侧热交换器301a~利用侧热交换器301d流出的低压气体制冷剂从室内机300a~室内机300d流出,并在制冷剂配管400a中合流。然后,该低压气体制冷剂经由制冷剂配管400a流入室外机200。流入室外机200的制冷剂经由第三制冷剂配管209、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以及第一制冷剂配管207流入储存器205。在这里,低压气体制冷剂在制冷剂配管400a、第三制冷剂配管209、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以及第一制冷剂配管207中流动的过程中,成为气液二相气体状态。流入储存器205的制冷剂被分离成液体制冷剂和气体制冷剂,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二制冷剂配管208流入压缩机201。
此外,在空调机100中的制冷运转模式下,在室内机300中进行过热度控制,所以,抑制了液态的制冷剂流入储存器205的情况。但是,过渡的状态下或者存在停止的室内机300时,有时少量的液态(干燥度0.95左右)的制冷剂流入储存器205。流入储存器205的液体制冷剂蒸发并被压缩机201吸引,或经由设置在储存器205的出口配管上的回油孔(省略图示)被压缩机201吸引。
[制热运转模式]
图3是表示空调机100的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图3中,以室内机300全部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此外,在图3中,用箭头表示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20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而被排出。从压缩机20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入油分离器202。在油分离器202中,制冷剂和混合于制冷剂的冷冻机油被分离。被分离的冷冻机油通过油返回毛细管206返回压缩机201的低压侧,再返回压缩机201。在油分离器202中被分离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经由第六制冷剂配管211、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第三制冷剂配管209以及制冷剂配管400a,流入室内机300a~室内机300d。
流入室内机300a~室内机300d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01a~利用侧热交换器301d中,与从省略图示的风机供给的空气(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由此向空气散热,成为液态并从利用侧热交换器301a~利用侧热交换器301d流出。该高压的液态的制冷剂分别在节流装置302a~节流装置302d中膨胀(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并从室内机300a~室内机300d流出。
虽然在图3中未图示,但通常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01a~利用侧热交换器301d的制冷剂出口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而且,向着利用侧热交换器301的制冷剂供给量基于来自设置于利用侧热交换器301的制冷剂出口的温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的信息被调整。具体来说,根据来自这些传感器的信息算出过冷却度(从出口侧的制冷剂的检测压力换算出的饱和温度-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以该过冷却度成为2~5℃左右的方式,设定节流装置302的开度,并调整向着利用侧热交换器301的制冷剂供给量。
从利用侧热交换器301a~利用侧热交换器301d流出的气液二相气体状态的制冷剂从室内机300a~室内机300d流出,并在制冷剂配管400b中合流。然后,该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配管400b流入室外机200。流入室外机200的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204,并从由省略图示的风机供给的空气(室内空气)吸热,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并从热源侧热交换器204流出。
从热源侧热交换器204流出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四制冷剂配管212、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以及第一制冷剂配管207流入储存器205。这里,低压气体制冷剂在第四制冷剂配管212、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以及第一制冷剂配管207中流动的过程中,成为气液二相气体状态。流入储存器205的制冷剂被分离成液体制冷剂和气体制冷剂,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二制冷剂配管208流入压缩机201。
此外,在空调机100中的制热运转模式下,在储存器205中始终存在剩余制冷剂。流入储存器205的液体制冷剂蒸发并被压缩机201吸引,或者经由设置在储存器205的出口配管上的回油孔(省略图示)被压缩机201吸引。
[空调机100具有的效果]
图10示出了HFO1234yf制冷剂和R410A制冷剂的0℃时的密度。图11按照压缩机201的输出功率表示用2条制冷剂配管提供1条规定直径的制冷剂配管的情况的制冷剂配管直径。空调机100采用地球变暖系数小的HFO1234yf等。对该HFO1234yf制冷剂的低压状态的密度进行说明。HFO1234yf制冷剂与现在大量的空调机所使用的R410A制冷剂相比,低压状态的气体密度为1/2左右。例如,0℃时的气体密度如图10所示。关于该低压状态的气体密度小的HFO1234yf制冷剂在制冷剂配管中流动时的流速,在相同直径的制冷剂配管中流动的情况下,是R410A的约2倍。这里,已知压力损失大约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所以HFO1234yf制冷剂的压力损失是R410制冷剂的约4倍,空调机100的能量效率降低。
在制冷剂回路结构(***容量)小的室内空调等中,即使使制冷剂配管直径成为2倍,由于原本的配管直径小,所以在加工上出现问题的情况少。但是,在设置于制冷剂回路结构大的大厦等的大型的建筑物中的大厦用多联空调等中,例如成为R410A制冷剂所采用的制冷剂配管直径的2倍时,也有制冷剂配管直径为的情况。由于弯曲直径这样大的制冷剂配管,空调机100的加工成本大幅上升。另外,像这样大的直径的制冷剂配管通常几乎在市场中不使用,所以制冷剂配管自身的成本也变高,产品成本上升。
在空调机100中,供成为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配管不使用直径大的制冷剂配管,而并列地配置2条制冷剂配管(与第一制冷剂配管207~第三制冷剂配管209相当),提供与该直径大的制冷剂配管同等的性能。2条并列的制冷剂配管与直径大的制冷剂配管相比,加工性好,能够减少加工成本,并且与直径大的制冷剂配管相比,制冷剂配管自身的成本也低,能够减少产品成本。
这里,作为一例,设(配管直径D1)的制冷剂配管的截面积为S1,2条并列的制冷剂配管(配管直径D2)的截面积为S2时,以满足式(1)的方式决定制冷剂配管直径。
S1=2×S2…(1)
以配管直径D2表示该式(1)时,成为式(2)。
D2=D1×2-0.5…(2)
因此,为使2条并列的制冷剂配管成为与的直径的制冷剂配管同等的性能,使各自的管径为即可。图11表示空调机100的***容量、配管D1以及利用2条配管得到与D1同等的性能的配管直径D2的关系。
像这样,由于空调机100的一部分设置有2条并列(多条并列)地连接的第一制冷剂配管207~第三制冷剂配管209,所以即使采用HFO1234yf这样的低压制冷剂,也能够抑制空调机100的加工成本以及制造成本,同时,能够降低制冷剂的压力损失。另外,由于不增大第一制冷剂配管207~第三制冷剂配管209的直径,所以能够减小第一制冷剂配管207~第三制冷剂配管209的弯曲半径R,能够使空调机100紧凑。
此外,作为制冷剂,即使使用相同的四氟丙烯类的HFO1234ze,也能够得到与HFO1234yf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2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的设置例的概要图。基于图4说明空调机的设置例。该空调机具有使热源侧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即制冷剂循环回路A(参照图5~图9)以及使热介质循环的制冷循环(第二制冷循环)即热介质循环回路B(参照图5~图9),各室内机作为运转模式能够选择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此外,在实施方式2中,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空调机100中,采用直接利用制冷剂的冷能或热能的方式(直膨方式),但在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中,采用了将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或热能传递到热介质并进行利用的方式(间接方式)。即,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将存储在热源侧制冷剂中的冷能或热能传递到与热源侧制冷剂不同的热介质,并以被传递到该热介质的冷能或热能对空调对象空间进行制冷或制热。
如图4所示,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具有:热源机即1台室外机200;多台室内机2;用于将在室外机200中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或热能传递到在室内机2中流动的热介质的热介质转换器3。热介质转换器3使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室外机200和热介质转换器3由供热源侧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配管4连接。热介质转换器3和室内机2由导通热介质的热介质配管5连接。而且,室外机200中生成的冷能或热能被传递到热介质转换器3的热介质,并配送到室内机2。
室外机200通常被配置在大厦等的建筑物9外的空间(例如,屋顶等)即室外空间6,并通过热介质转换器3向室内机2供给冷能或热能。室内机2被配置在能够向建筑物9的内部的空间(例如,房间等)即室内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的位置,并向成为空调对象空间的室内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热介质转换器3能够与室外机200以及室内机2作为独立的框体,设置在与室外空间6以及室内空间7相独立的位置,并通过制冷剂配管4以及热介质配管5与室外机200以及室内机2分别连接,将从室外机200供给的冷能或热能传递到室内机2。
如图4所示,在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中,室外机200和热介质转换器3通过制冷剂配管4被连接,热介质转换器3和各室内机2通过热介质配管5被连接。像这样,在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中,使用制冷剂配管4以及热介质配管5连接各单元(室外机200、室内机2以及热介质转换器3),施工变得容易。
此外,在图4中,作为例子示出了热介质转换器3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的、与室内空间7相独立的空间即顶棚里等的空间(例如,建筑物9中的顶棚里等的空间,以下简称为空间8)的状态。热介质转换器3除此以外还能够设置在具有电梯等的共用空间等。另外,在图4中,作为例子示出了室内机2为顶棚箱式的情况,但不限于此,顶棚埋入式或顶棚悬挂式等也可,只要能够直接或通过管道等向室内空间7供给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没有特别限定。
另外,在图4中,作为例子示出了室外机200设置在室外空间6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室外机200也可以设置在带有换气口的机械室等被包围的空间,只要能够通过排气管将废热排出到建筑物9外,也可以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或者,在使用水冷式的室外机200的情况下,也能够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
热介质转换器3也可以设置在室外机200的附近且从室内机2远离的位置。但是,从热介质转换器3到室内机2的距离变长时,由于热介质的输送所需的动力(能量)相当大,所以为了克服节能效果差的问题,可以设置热介质转换器3。而且,室外机200、室内机2以及热介质转换器3的连接台数没有特别限定,根据建筑物9决定台数即可。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101的制冷剂回路结构的一例的概要回路结构图。基于图5说明空调机101的制冷剂回路结构。如图5所示,室外机200与热介质转换器3所具有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通过制冷剂配管4被连接。另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室内机2a~室内机2d(有时简称为室内机2)通过热介质配管5被连接。此外,关于制冷剂配管4以及热介质配管5,在后面说明。
[室外机200]
在室外机200上,通过后述的各制冷剂配管连接有压缩机201、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热源侧热交换器204和储存器205。连接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和储存器205的制冷剂配管的一部分由2条并列连接的第一制冷剂配管207构成。压缩机201的吸入侧和储存器205的一部分由2条并列连接的第二制冷剂配管208构成。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和热源侧热交换器204的一部分由2条并列连接的第四制冷剂配管212构成。而且,在室外机200内,制冷剂配管4和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的一部分由2条并列连接的第三制冷剂配管209构成。此外,在实施方式2的室外机200中,对没有设置空调机100中所设置的油分离器202以及油返回毛细管206的情况进行说明。
另外,在室外机200中设置有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以及止回阀13d。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以及止回阀13d,与室内机2所要求的运转无关地,使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成为恒定方向。
此外,在后述的全制冷运转模式以及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下,由于第四制冷剂配管212供高压气体制冷剂流动,所以也可以在2条并列连接的配管中的任意一方上设置开闭阀(省略图示)等,制冷剂仅在一个配管中流动。同样地,在全制热运转模式时以及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由于第三制冷剂配管209供高压气体制冷剂流动,所以也可以在2条并列连接的配管中的任意一方上设置开闭阀(省略图示)等,制冷剂仅在一个配管中流动。
[室内机2]
在室内机2中,具有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d(有时简称为利用侧热交换器26)。该利用侧热交换器26经由热介质配管5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有时简称为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连接,并经由热介质配管5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有时简称为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连接。该利用侧热交换器26使从省略图示的风扇等的风机供给的空气和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生成用于向室内空间7供给的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
在图5中,作为例子示出了4台室内机2a~室内机2d经由热介质配管5与热介质转换器3连接的情况。另外,对应于室内机2a~室内机2d,利用侧热交换器26也从纸面下侧开始依次作为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d。此外,室内机2的连接台数不限于4台。
[热介质转换器3]
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搭载有:2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5b(有时简称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2个节流装置16a、16b(有时简称为节流装置16);2个开闭装置17、37;4个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a(1)、18a(2)、18b(1)、18b(2)(有时简称为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2个泵21a、21b(有时简称为泵21);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d(有时简称为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有时简称为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有时简称为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
2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作为冷凝器(散热器)或蒸发器发挥作用,通过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将室外机200中生成的被存储在热源侧制冷剂中的冷能或热能传递到热介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在连接如下部件的配管之间,即,图5所示的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节流装置16a、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a(1)以及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a(2),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用于冷却热介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被连接在连接如下部件的配管之间,即,图5所示的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节流装置16b、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b(1)以及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b(2),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用于加热热介质。
2个节流装置16具有作为减压阀或膨胀阀的作用,对热源侧制冷剂进行减压并使其膨胀。节流装置16a设置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中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上游侧。节流装置16b被设置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中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上游侧。2个节流装置16由能够可变地控制开度的部件例如电子式膨胀阀等构成即可。
开闭装置17和第二开闭装置37由二通阀等构成,用于开闭制冷剂配管4。开闭装置17被设置于制冷剂配管4中的从点P5到点P6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另外,第二开闭装置37设置于配管4d上,该配管4d使热介质转换器3中的热源侧制冷剂以高压状态循环的一侧的配管和热源侧制冷剂以低压状态循环的一侧的配管旁通。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101的图5以外的制冷剂回路结构的例子。此外,在图5中,对设置有上述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止回阀13d、配管4d、第二开闭装置37的结构进行说明,但在没有这些部件的图12所示的制冷剂回路结构中,也能够实施制冷制热混合运转。以下,再基于图5进行空调机101的说明。
4个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由二通阀等构成,根据运转模式切换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a(1)、18a(2)被设置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中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下游侧。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b(1)、18b(2)被设置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中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下游侧。
2个泵21用于使热介质配管5中流动的热介质循环。泵21a被连接在热介质配管5中的连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配管之间。泵21b被连接在热介质配管5中的连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配管之间。2个泵21由例如能够控制容量的泵等构成即可。此外,也可以将泵21a连接在热介质配管5中的连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配管之间。另外,也可以将泵21b连接在热介质配管5中的连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和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配管之间。
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由三通阀等构成,用于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设置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这里是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三通之一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三通之一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三通之一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连接,并被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此外,与室内机2对应地从纸面下侧开始依次采用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c、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d。
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由三通阀等构成,用于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设置有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这里是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三通之一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三通之一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三通之一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连接,并被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此外,与室内机2对应地从纸面下侧依次采用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c、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
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由能够控制开口面积的二通阀等构成,调整在热介质配管5中流动的热介质的流量。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置有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这里是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的一侧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连接,另一侧与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连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此外,与室内机2对应,从纸面下侧开始依次图示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另外,也可以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
另外,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设置有各种检测构件(在图5中,2个第一温度传感器31a、31b、4个第二温度传感器34a~第二温度传感器34d、4个第三温度传感器35a~第三温度传感器35d以及压力传感器36)。由这些各种检测构件检测的信息(温度信息、压力信息)被发送到综合控制空调机101的动作的控制装置(省略图示),被用于压缩机201的驱动频率、设置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04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附近的省略图示的风机的转速、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的切换、泵21的驱动频率、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的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的切换等的控制。
2个第一温度传感器31a、31b(有时简称为第一温度传感器31)用于检测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流出的热介质即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处的热介质的温度,例如由热敏电阻等构成即可。第一温度传感器31a被设置在泵21a的入口侧的热介质配管5上。第一温度传感器31b被设置在泵21b的入口侧的热介质配管5上。
4个第二温度传感器34a~第二温度传感器34d(有时简称为第二温度传感器34)被设置在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之间,用于检测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由热敏电阻等构成即可。第二温度传感器34设置了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这里是4个)。此外,与室内机2对应地,从纸面下侧开始依次图示了第二温度传感器34a、第二温度传感器34b、第二温度传感器34c、第二温度传感器34d。
4个第三温度传感器35a~第三温度传感器35d(有时简称为第三温度传感器35)被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或出口侧,用于检测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或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流出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由热敏电阻等构成即可。第三温度传感器35a被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a之间。第三温度传感器35b被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节流装置16a之间。第三温度传感器35c被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和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b之间。第三温度传感器35d被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和节流装置16b之间。
压力传感器36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5d的设置位置相同,被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和节流装置16b之间,用于检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和节流装置16b之间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
另外,省略图示的控制装置由微机等构成,基于各种检测构件的检测信息以及来自遥控器的指示,控制压缩机201的驱动频率、风机的转速(包含启动/停止)、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的切换、泵21的驱动、节流装置16的开度、开闭装置17的开闭、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的切换、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切换、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切换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的开度等,执行后述的各运转模式。此外,控制装置也可以按照单元设置,也可以设置于室外机200或热介质转换器3。
供热介质流动的热介质配管5由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的部分和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的部分构成。热介质配管5根据与热介质转换器3连接的室内机2的台数被分支(这里是各分4支)。而且,热介质配管5由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连接。通过控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设定是否使来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是否使来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
而且,在空调机101中,压缩机201、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热源侧热交换器204、开闭装置17、节流装置16、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以及储存器205被制冷剂配管4连接并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A。另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介质流路、泵21、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利用侧热交换器26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被热介质配管5连接而构成热介质循环回路B。即,在各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中分别并列地连接多台利用侧热交换器26,使热介质循环回路B成为多个***。
因此,在空调机101中,室外机200和热介质转换器3通过设置于热介质转换器3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被连接,热介质转换器3和室内机2通过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被连接。即,在空调机101中,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循环的热源侧制冷剂和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该空调机101能够基于来自各室内机2的指示,在该室内机2中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即,空调机101能够在全部室内机2中进行相同的运转,并且能够在各个室内机2中进行不同的运转。
以下,对空调机101执行的各运转模式进行说明。
在空调机101执行的运转模式中,具有所驱动的室内机2全部执行制冷运转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所驱动的室内机2全部执行制热运转的全制热运转模式、作为制冷负载大的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以及作为制热负载大的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以下,关于各运转模式,与热源侧制冷剂以及热介质的流动一起进行说明。
[全制冷运转模式]
图6是表示空调机101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6中,以仅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产生冷能负载的情况为例说明全制冷运转模式。此外,在图6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以及热介质)流动的配管。另外,在图6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如图6所示,全制冷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200中,以使从压缩机201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204的方式切换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使泵21a以及泵21b驱动,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热介质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每一个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
首先,对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低压的热源侧制冷剂被压缩机20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并被排出。从压缩机20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第四制冷剂配管212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204。而且,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04中向室外空气散热,同时成为高压液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204流出的高压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a,从室外机200流出,并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的高压制冷剂经由开闭装置17之后分支,并在节流装置16a以及节流装置16b中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气体制冷剂。此外,开闭装置17成为打开,第二开闭装置37成为关闭。
该气液二相气体制冷剂分别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通过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使热介质冷却的同时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a(1)以及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b(1)从热介质转换器3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流入室外机200。流入室外机200的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d,经由第三制冷剂配管209、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第一制冷剂配管207、储存器205、第二制冷剂配管208,流入压缩机201。
此外,防止流入该室外机200且流入止回阀13d之前的制冷剂(参照点P3)通过止回阀13c。这是因为,流入该室外机200且流入止回阀13d之前的制冷剂(参照点P3)是低压气体状态,但在点P4侧的制冷剂配管4中流动的制冷剂成为高压气体状态,所以止回阀13c的阀关闭。
此时,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a(1)以及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b(1)成为打开,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a(2)以及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b(2)成为关闭。但是,旁通配管4d的上游成为高压气体状态,旁通配管4d被高压气体状态的热源侧制冷剂填满。
另外,以使作为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a检测的温度和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的过热度恒定的方式,控制节流装置16a的开度。同样地,以使作为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c检测的温度和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d检测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的过热度恒定的方式,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
以下,对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
在全制冷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中,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冷却的热介质通过泵21a以及泵21b在热介质配管5内流动。被泵21a以及泵21b加压并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而且,热介质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从室内空气吸热,由此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
然后,热介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流出并流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此时,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成负担室内空间7(参照图4)要求的空调负载所需的流量,并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流出的热介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以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然后,再流入泵21a以及泵21b。
此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配管5中,热介质沿着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方向流动。另外,通过以使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的温度或者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的温度与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温度之差保持目标值的方式进行控制,能够提供室内空间7要求的空调负载。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温度也可以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或第一温度传感器31b中的任意一方的温度,也可以使用它们的平均温度。此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成为中间开度,从而确保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流动的流路。
执行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热介质不需要向没有热负载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括温度传感器关闭)流动,所以,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关闭流路,并且热介质不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在图6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存在热负载,所以有热介质流动,但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中没有热负载,使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而且,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或利用侧热交换器26d发生热负载的情况下,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或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全制热运转模式]
图7是表示空调机101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7中,以仅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发生热能负载的情况为例说明全制热运转模式。此外,在图7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以及热介质)流动的配管。另外,在图7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如图7所示,全制热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200中,以从压缩机201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204地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的方式切换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使泵21a以及泵21b驱动,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热介质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每一个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
首先,对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20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并被排出。从压缩机20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第三制冷剂配管209、止回阀13b从室外机200流出。从室外机200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分支并通过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a(2)以及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b(2),分别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同时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节流装置16a以及节流装置16b中膨胀,并成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该二相制冷剂通过第二开闭装置37、旁通配管4d,从热介质转换器3流出,并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流入室外机200。此外,开闭装置17成为关闭。
流入室外机200的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c,并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204。而且,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204的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04中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204流出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四制冷剂配管212、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第一制冷剂配管207、储存器205、第二制冷剂配管208流入压缩机201。
此外,防止流入室外机200且流入止回阀13c之前的制冷剂(参照点P3)通过止回阀13d。这是因为,流入该室外机200且流入止回阀13c之前的制冷剂(参照点P3)为低压气体状态,但在点P1侧的制冷剂配管4中流动的制冷剂成为高压气体状态,所以止回阀13d的阀关闭。
以同样的理由,在点P4流动的制冷剂也是低压气体状态,但在点P2流动的制冷剂成为高压气体状态,止回阀13a的阀关闭,从而防止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a。
此时,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a(2)以及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b(2)成为打开,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a(1)以及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b(1)成为关闭。
另外,以作为将压力传感器36检测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的过冷(过冷却度)成为恒定的方式,控制节流装置16a开度。同样地,以作为将压力传感器36检测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5d检测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的过冷成为恒定的方式,控制节流装置16b开度。此外,能够测定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中间位置的温度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该中间位置的温度代替压力传感器36使用,能够廉价地构成***。
以下,对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
在全制热运转模式中,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中,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加热的热介质通过泵21a以及泵21b在热介质配管5内流动。被泵21a以及泵21b加压并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而且,热介质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向室内空气散热,由此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
然后,热介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流出并流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此时,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成负担室内要求的空调负载所需的流量并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流出的热介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以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再被吸入泵21a以及泵21b。
此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配管5内,热介质沿着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方向流动。另外,以将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的温度或者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的温度与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温度之差保持为目标值的方式进行控制,能够负担室内空间7要求的空调负载。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温度也可以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或第一温度传感器31b中任意一个的温度,也可以使用它们的平均温度。
此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成为中间开度,从而确保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流动的流路。另外,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原本应以其入口和出口的温度差进行控制,但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入口侧的热介质温度是与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的温度几乎相同的温度,通过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31b,能够减少温度传感器的数量,能够廉价地构成***。
在执行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热介质不需要向没有热负载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括温度传感器关闭)流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关闭流路,热介质不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在图7中,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存在热负载,并有热介质流动,但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中没有热负载,使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而且,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或利用侧热交换器26d发生热负载的情况下,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或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制冷主体运转模式]
图8是表示空调机101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8中,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中发生冷能负载、且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发生热能负载的情况为例说明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此外,在图8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以及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8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如图8所示,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200中,以使从压缩机201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204的方式切换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使泵21a以及泵21b驱动,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热介质分别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之间、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
首先,对制冷剂循环回路A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20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而被排出。从压缩机20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第四制冷剂配管212,流入作为散热器发挥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204。而且,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04中向室外空气散热的同时成为液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204流出的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a从室外机200流出,并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的制冷剂通过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b(2)流入作为散热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制冷剂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的同时,成为温度进一步降低的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制冷剂在节流装置16b中膨胀并成为低压二相制冷剂。该低压二相制冷剂经由节流装置16a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低压二相制冷剂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由此,使热介质冷却的同时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该气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出,并经由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a(1)从热介质转换器3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流入室外机200。流入室外机200的制冷剂经由止回阀13d、第三制冷剂配管209、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第一制冷剂配管207、储存器205、第二制冷剂配管208,再被吸入压缩机201。
此外,防止流入该室外机200且在流入止回阀13d之前的制冷剂(参照点P3)通过止回阀13c的情况。这是因为,流入该室外机200且在流入止回阀13d之前的制冷剂(参照点P3)是低压气体状态,但在点P4侧的制冷剂配管4中流动的制冷剂成为高压气体状态,从而止回阀13c的阀关闭。
此时,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a(1)成为打开,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a(2)成为关闭,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b(1)成为关闭,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b(2)打开。
此外,开闭装置17以及第二开闭装置37都是关闭状态。
另外,以作为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a检测的温度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的过热度成为恒定的方式,控制节流装置16b开度。另外,节流装置16a全开,开闭装置17成为关闭。此外,以作为将由压力传感器36检测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d检测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的过冷成为一定的方式控制节流装置16b的开度也可以。另外,也可以使节流装置16b为全开,并利用节流装置16a控制过热度或过冷。
以下,对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
在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加热的热介质通过泵21b在热介质配管5内流动。另外,在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冷却的热介质通过泵21a在热介质配管5内流动。被泵21a以及泵21b加压并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
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热介质向室内空气散热,由此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中,热介质从室内空气吸热,由此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此时,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成负担室内要求的空调负载所需的流量并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通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b而温度稍降低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以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再被吸入泵21b。通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a而温度稍上升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以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再被吸入泵21a。
期间,热的热介质和冷的热介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作用,不混合地分别被导入具有热能负载、冷能负载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此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配管5内,在制热侧、制冷侧,热介质都沿着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方向流动。另外,以在制热侧将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的温度与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温度之差确保为目标值、且在制冷侧将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温度与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的温度之差确保为目标值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能够负担室内空间7要求的空调负载。
在执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热介质不需要向没有热负载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括温度传感器关闭)流动,从而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关闭流路,热介质不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在图8中,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存在热负载,有热介质流动,但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中没有热负载,使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为全闭。而且,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或利用侧热交换器26d发生热负载的情况下,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或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制热主体运转模式]
图9是表示空调机101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9中,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中发生热能负载、且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发生冷能负载的情况为例说明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此外,在图9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以及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9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9所示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机200中,以从压缩机201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204地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的方式切换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在热介质转换器3中,使泵21a以及泵21b驱动,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为全闭,热介质分别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以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之间循环。
首先,对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20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而被排出。从压缩机20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第三制冷剂配管209、止回阀13b从室外机200流出。从室外机200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流入热介质转换器3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b(2)流入作为散热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气体制冷剂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的同时成为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制冷剂在节流装置16b中膨胀并成为低压二相制冷剂。该低压二相制冷剂经由节流装置16a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低压二相制冷剂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而蒸发,从而冷却热介质。该低压二相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出,经由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a(1)从热介质转换器3流出,并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流入室外机200。
流入室外机200的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3c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204。而且,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204的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04中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204流出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四制冷剂配管212、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3、第一制冷剂配管207、储存器205、第二制冷剂配管208再被吸入压缩机201。
此外,防止流入该室外机200且流入止回阀13c之前的制冷剂(参照点P3)通过止回阀13d。这是因为,流入该室外机200且流入止回阀13c之前的制冷剂(参照点P3)是低压气体状态,但在点P1侧的制冷剂配管4中流动的制冷剂成为高压气体状态,止回阀13d的阀关闭。
以同样的理由,在点P4流动的制冷剂是低压气体状态,但在点P2流动的制冷剂成为高压气体状态,止回阀13a的阀关闭,从而制冷剂不会通过止回阀13a。
此时,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a(2)成为关闭,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a(1)成为打开,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b(2)成为打开,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b(1)成为关闭。
此时,节流装置16b以作为将由压力传感器36检测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与由第三温度传感器35b检测的温度之差得到的过冷成为恒定的方式被控制开度。另外,节流装置16a成为全开,开闭装置17成为关闭。此外,也可以使节流装置16b为全开,并利用节流装置16a控制过冷。
以下,对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
在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中,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加热的热介质通过泵21b在热介质配管5内流动。另外,在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中,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冷却的热介质通过泵21a在热介质配管5内流动。被泵21a以及泵21b加压并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
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热介质从室内空气吸热,由此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中,热介质向室内空气散热,由此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此时,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成负担室内要求的空调负载所需的流量并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通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b而温度稍上升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以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再被吸入泵21a。通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6a而温度稍降低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以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再被吸入泵21b。
期间,热的热介质和冷的热介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作用,不混合地封闭被导入具有热能负载、冷能负载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此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配管5内,在制热侧、制冷侧,热介质都沿着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到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方向流动。另外,以在制热侧将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的温度与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温度之差、在制冷侧将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温度与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的温度之差确保为目标值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能够负担室内空间7要求的空调负载。
在执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热介质不需要向没有热负载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括温度传感器关闭)流动,从而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关闭流路,热介质不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动。在图7中,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存在热负载,有热介质流动,但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中没有热负载,使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为全闭。而且,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或利用侧热交换器26d发生热负载的情况下,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或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空调机101具有的效果]
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101具有两个制冷循环,当然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100所具有的效果同等的效果。即,由于空调机101的一部分设置有2条并列(或多条并列)连接的第一制冷剂配管207~第三制冷剂配管209,所以即使采用HFO1234yf这样的低压制冷剂,也能够抑制空调机101的加工成本以及制造成本,同时,能够减少制冷剂的压力损失。另外,由于不增大第一制冷剂配管207~第三制冷剂配管209的直径,所以能够减小第一制冷剂配管207~第三制冷剂配管209的弯曲半径R,并能够使空调机101紧凑。
[制冷剂配管4]
如上所述,空调机101能够实施全制冷运转模式、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全制热运转模式以及制热主体运转模式。在这些各运转模式中,热源侧制冷剂在连接室外机200和热介质转换器3的制冷剂配管4中流动。
[热介质配管5]
在空调机101所执行的几个运转模式中,水或防冻液等热介质在连接热介质转换器3和室内机2的热介质配管5中流动。
[热源侧制冷剂]
空调机101采用地球变暖系数小的制冷剂且具有可燃性的制冷剂。例如,使用四氟丙烯类即HFO1234yf或HFO1234ze。另外,也可以采用包含它们的混合制冷剂。
图13表示制冷剂中含有的HFO1234yf的比率(重量百分比)和压力损失之间的关系。该图13是空调机的容量(压缩机的容量或输出功率)为10HP左右、且配管直径为的情况的计算结果。另外,图中的圆形图标是的配管(1条配管)的计算结果。另外,方形图标是并列连接2条的配管构成的配管的计算结果。而且,虚线是以往制冷剂(R410)的压力损失。
从图13可知,在并列连接2条的配管而构成的配管的情况下,成为与以往制冷剂相同的压力损失的HFO1234yf的比率为由虚线和方形图标表示的约75%。而且,制冷剂中含有的HFO1234yf的比率成为约75%以上时,变得比以往制冷剂的压力损失大。因此,制冷剂中含有的HFO1234yf的比率为约75%以上的情况下,若采用并列连接2条配管直径比大的配管构成的配管,则能够得到与以往制冷剂同等的压力损失。
此外,关于物理性质与HFO1234yf大致相同的HFO1234ze,在制冷剂中含有的HFO1234ze的比率为约75%以上的情况下,若采用并列连接2条配管直径比大的配管构成的配管,则能够得到与以往制冷剂同等的压力损失。
[热介质]
作为热介质例如可以使用盐水(防冻液)、水、盐水和水的混合液、水和防腐蚀效果高的添加剂的混合液等。因此,在空调机101中,即使热介质经由室内机2泄漏到室内空间7,由于热介质使用了安全性高的热介质,所以有助于安全性的提高。
另外,在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中,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状态(加热或冷却)变化时,此前,热水被冷却成为冷水,冷水被加热成为热水,发生能量的浪费。因此,在空调机101中,在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以及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任意一个中,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始终成为制热侧,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始终成为制冷侧。
而且,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中混合地产生制热负载和制冷负载的情况下,将与进行制热运转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切换到与加热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的流路,并将与进行制冷运转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对应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切换到与冷却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的流路,由此,在室内机2a~室内机2d中,能够自由地进行制热运转、制冷运转。
此外,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可以是三通阀等切换三通流路的部件以及组合两个开闭阀等进行二通流路的开闭的部件等来切换流路的部件。另外,作为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可以使用步进电机驱动式的混合阀等使三通流路的流量变化的部件,以及组合两个电子式膨胀阀等使二通流路的流量变化的部件等。该情况下,还能够防止因流路的突然的开闭导致的水锤。而且,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是二通阀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采用具有三通流路的控制阀,与使利用侧热交换器26旁通的旁通管一起设置。
另外,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使用能够以步进电机驱动方式控制在流路中流动的流量的装置即可,也可以是二通阀或封闭三通阀的一端。另外,作为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也可以使用开闭阀等开闭二通流路的部件,反复打开/关闭来控制平均的流量。
另外,示出了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为二通流路切换阀,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多个三通流路切换阀,同样地供制冷剂流动地构成。另外,也可以使用四通阀构成第二流路切换装置18。
对空调机101为能够进行制冷制热混合运转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分别设置一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以及节流装置16,并在它们上并列地连接有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只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中的任意一方,当然也能够发挥与空调机101发挥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只连接一个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的情况下,同样的状况当然也成立,而且,作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以及节流装置16,设置多个进行相同工作的部件也没有问题。而且,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被设置在热介质转换器3内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设置在室内机2内。
另外,通常,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04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中附设有风机,通过送风促进冷凝或蒸发的情况较多,但不限于此。例如,作为利用侧热交换器26也可以使用利用辐射的板式加热器这样的部件,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204也可以使用通过水或防冻液使热量移动的水冷式的热交换器。即,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204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只要是能够散热或吸热的构造,无论是什么种类都可以使用。
另外,在空调机101中,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为两个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能够冷却、加热热介质地构成即可,没有特别限定。而且,泵21a、泵21b不限于分别设置一个,也可以并列地连接多个小容量的泵。
另外,在空调机101中,以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以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分别一个一个地与各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连接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对于一个利用侧热交换器26分别连接多个,没有特别限定。该情况下,使与相同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连接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进行相同的工作即可。
附图标记的说明
2(2a、2b、2c、2d)室内机,3热介质转换器,4制冷剂配管,4a第一连接配管,4b第二连接配管,4d旁通配管,5热介质配管,6室外空间,7室内空间,8空间,9建筑物,13(13a、13b、13c、13d)止回阀,15(15a、15b)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6(16a、16b)节流装置,17开闭装置,18(18a(1)、18a(2)、18b(1)、18b(2))第二流路切换装置,21(21a、21b)泵,22(22a、22b、22c、22d)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23a、23b、23c、23d)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5(25a、25b、25c、25d)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6(26a、26b、26c、26d)利用侧热交换器,31(31a、31b)第一温度传感器,34(34a、34b、34c、34d)第二温度传感器,35(35a、35b、35c、35d)第三温度传感器,36压力传感器,37第二开闭装置,100空调机,101空调机,200室外机,201压缩机,202油分离器,203第一流路切换装置,204热源侧热交换器,205储存器,206油返回毛细管,207第一制冷剂配管,208第二制冷剂配管,209第三制冷剂配管,210第五制冷剂配管,211第六制冷剂配管,212第四制冷剂配管,300(300a、300b、300c、300d)室内机,301(301a、301b、301c、301d)利用侧热交换器,302(302a、302b、302c、302d)节流装置,400(400a、400b)制冷剂配管,A制冷剂循环回路,B热介质循环回路。

Claims (12)

1.一种空调机,具有压缩机、散热器、节流装置、蒸发器以及储存器,并且通过制冷剂配管将它们连接起来而构成制冷循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制冷循环中流动的制冷剂采用四氟丙烯类制冷剂或以四氟丙烯为主要成分的混合制冷剂,
从所述储存器连接到所述压缩机的吸引侧的制冷剂配管和从所述蒸发器连接到所述储存器的制冷剂配管分别由多条并列连接的配管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制冷循环中流动的制冷剂中,四氟丙烯类制冷剂的重量相对于封入所述制冷循环的制冷剂的重量的比率为75%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作为所述散热器或所述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
作为所述散热器或所述蒸发器发挥作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
所述空调机能够切换制冷剂的流动并能够切换制冷制热运转,
在制热运转时,
使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作为所述散热器发挥作用,使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作为所述蒸发器发挥作用,
在制冷运转时,
使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作为所述散热器发挥作用,使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作为所述蒸发器发挥作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作为所述散热器或所述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
作为所述散热器或所述蒸发器发挥作用并通过热介质配管与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连接的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
所述空调机能够切换流入所述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流动并能够进行全制热运转、全制冷运转以及制冷制热混合运转,
在全制热运转时,
使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作为所述散热器发挥作用,使所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作为所述蒸发器发挥作用,
在全制冷运转时,
使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作为所述蒸发器发挥作用,使所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作为所述散热器发挥作用,
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时,
使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作为所述散热器或所述蒸发器发挥作用,使所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的至少一个作为所述散热器发挥作用,使所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的剩余的部分作为所述蒸发器发挥作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功率相应地设定所述多条并列连接的配管的内径。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压缩机具有22kW的输出功率的情况下,
所述多条并列连接的配管的各自的内径为26.9mm以下。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压缩机具有28kW~33kW的输出功率的情况下,
所述多条并列连接的配管的各自的内径为31.5mm以下。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压缩机具有40kW的输出功率的情况下,
所述多条并列连接的配管的各自的内径为35.9mm以下。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冷循环中流动的制冷剂为HFO1234yf。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冷循环中流动的制冷剂为HFO1234ze。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冷循环中流动的制冷剂以HFO1234yf为主要成分。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冷循环中流动的制冷剂以HFO1234ze为主要成分。
CN201080070225.4A 2010-11-19 2010-11-19 空调机 Active CN1032217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06798 WO2012066608A1 (ja) 2010-11-19 2010-11-19 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1759A CN103221759A (zh) 2013-07-24
CN103221759B true CN103221759B (zh) 2016-08-03

Family

ID=46083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70225.4A Active CN103221759B (zh) 2010-11-19 2010-11-19 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303906B2 (zh)
EP (1) EP2642219B1 (zh)
JP (1) JP5602243B2 (zh)
CN (1) CN103221759B (zh)
AU (1) AU2010364150B2 (zh)
WO (1) WO20120666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75195B1 (ko) * 2011-05-04 2011-10-19 정우이앤이 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가 포함된 저장탱크 및 그 저장탱크를 포함하는 천연가스연료공급시스템
CN105960567A (zh) * 2013-10-17 2016-09-21 开利公司 两相制冷***
CN106233077B (zh) * 2014-04-22 2019-08-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KR101702737B1 (ko) * 2015-01-15 2017-02-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 시스템
EP3374705B1 (en) * 2015-11-09 2023-12-27 Carrier Corporation Parallel loop intermodal container
US10900695B2 (en) * 2015-11-20 2021-01-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CN108369045B (zh) 2015-12-02 2021-03-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US20180017292A1 (en) * 2016-01-06 2018-01-1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Low gwp cascade refrigeration system
JP6941076B2 (ja) * 2018-06-05 2021-09-29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発電方法
JP6863395B2 (ja) * 2019-02-18 2021-04-2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WO2020174618A1 (ja) * 2019-02-27 2020-09-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110454940A (zh) * 2019-08-14 2019-11-1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床温调节的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控制***
EP4040085B1 (en) * 2019-09-30 2024-06-05 Daikin Industries, Lt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JP7445140B2 (ja) * 2021-06-11 2024-03-0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空気調和機の設置方法、及び、室外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49A (zh) * 1994-09-16 1996-10-0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以及装备它的冷却装置
WO2010131378A1 (ja) * 2009-05-12 2010-11-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18449A (ja) * 1987-06-20 1988-12-27 株式会社東芝 冷凍サイクル
AU636215B2 (en) * 1990-04-23 1993-04-2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5369958A (en) * 1992-10-15 1994-12-06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ir conditioner
JP2894421B2 (ja) * 1993-02-22 1999-05-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蓄熱式空気調和装置及び除霜方法
JP3541394B2 (ja) 1993-03-11 2004-07-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H085201A (ja) 1994-06-21 1996-01-1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A2128178A1 (en) * 1994-07-15 1996-01-16 Michel Antoine Grenier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JP3668616B2 (ja) * 1998-09-17 2005-07-06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オイルフリー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JP4848576B2 (ja) * 2000-04-19 2011-12-2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KR100437803B1 (ko) * 2002-06-12 2004-06-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0459137B1 (ko) * 2002-08-24 2004-12-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공기조화기
KR100463548B1 (ko) * 2003-01-13 2004-12-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용 제상장치
US7629306B2 (en) * 2004-04-29 2009-12-0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etrafluoropropene and carbon dioxide
KR100641117B1 (ko) * 2004-11-03 2006-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유로차단밸브를 구비한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
US20090145151A1 (en) * 2004-11-25 2009-06-1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ir conditioner
KR100733295B1 (ko) * 2004-12-28 2007-06-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 에어컨의 과냉 장치
KR100677266B1 (ko) * 2005-02-17 2007-0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 에어컨
KR101282565B1 (ko) * 2006-07-29 2013-07-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 공기 조화기
JP2009300041A (ja) * 2008-06-16 2009-12-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圧力損失抑制方法
WO2010002014A1 (en) * 2008-07-01 2010-01-07 Daikin Industries, Ltd. REFRIGERANT COMPOSITION COMPRISING DIFLUOROMETHANE (HFC32), PENTAFLUOROETHANE (HFC125) AND 2,3,3,3-TETRAFLUOROPROPENE (HFO1234yf)
JP2010101588A (ja) 2008-10-27 2010-05-06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5229476B2 (ja) * 2008-12-11 2013-07-03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冷凍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590023B2 (ja) 2009-02-26 2014-09-1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温暖化係数の低いハイドロフルオロプロペンを含む冷媒組成物
JP2010255966A (ja) * 2009-04-28 2010-11-11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空気調和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49A (zh) * 1994-09-16 1996-10-0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以及装备它的冷却装置
WO2010131378A1 (ja) * 2009-05-12 2010-11-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1759A (zh) 2013-07-24
US20130186126A1 (en) 2013-07-25
AU2010364150A1 (en) 2013-05-02
US9303906B2 (en) 2016-04-05
JP5602243B2 (ja) 2014-10-08
EP2642219A1 (en) 2013-09-25
WO2012066608A1 (ja) 2012-05-24
EP2642219A4 (en) 2014-08-20
EP2642219B1 (en) 2018-12-26
AU2010364150B2 (en) 2014-09-11
JPWO2012066608A1 (ja) 2014-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1759B (zh) 空调机
JP6685409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5657030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5992089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5784117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EP2672202B1 (en) Air-conditioning device
WO2012077166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WO2014097869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5992088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WO2012104891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3620325B (zh) 空气调节装置
WO2011048679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WO2014097439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3733005B (zh) 空调装置
CN102483250A (zh) 空调装置
CN102109202A (zh) 空气调节器
CN103842742A (zh) 空调装置
WO2016208042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WO2011052049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WO2011099067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4797887A (zh) 空调装置、空调装置的设计方法
WO2011052050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5466065A (zh) 空气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