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8413A - 一种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8413A
CN103208413A CN2012100082021A CN201210008202A CN103208413A CN 103208413 A CN103208413 A CN 103208413A CN 2012100082021 A CN2012100082021 A CN 2012100082021A CN 201210008202 A CN201210008202 A CN 201210008202A CN 103208413 A CN103208413 A CN 1032084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silicon
nano
controllable silicon
wire ar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82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狄增峰
陈龙
魏星
张苗
王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Microsyste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Microsyste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Microsyste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Microsyste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21000820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0841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208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84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e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采用晶向相同的两硅衬底,进行小角度键合形成方形网格状分布的螺旋位错,由于位错引起硅表面应力分布不均,所以利用应力优先刻蚀,对这种网格分布的螺旋位错线所影响的垂向对应的区域进行刻蚀,形成正方形网格状的图形化硅岛,最后采用银催化化学腐蚀在这一图形化衬底上制备纳米线阵列。采用本发明制备的硅纳米线阵列具有很高的可控性和可靠性,纳米线阵列的分布通过硅硅小角度键合进行控制,可达到较高的精度。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效果显著,且兼容于一般的半导体工艺,适用于工业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纳米材料在电子学和光学方面都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伴随着人们对纳米技术领域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具有一维纳米结构的材料,如硅纳米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眼球。硅是当今半导体工业中最重要的材料,硅纳米线也因其具有显著的量子效应、超大的比表面积等特性,在MOS器件、传感器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如何用一种简单、可控、低成本的方式制备出高质量的硅纳米线,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
硅纳米线的制备方法主要可以分为自底向上(bottom-up)和自顶向下(top-down)两大类。自底向上的方法主要是依靠纳米技术,利用催化剂催化生长纳米线。该方法虽然可以一次性大批量生产出硅纳米线,但是很难实现纳米线的定位生长,并且和传统的自顶向下的CMOS集成电路加工工艺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兼容性可能会成为阻碍其应用的一块绊脚石。而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依靠薄膜制备、光刻与刻蚀等技术制备硅纳米线的自顶向下的方法越来越多。
一般的自顶向下的工艺的需要先对硅纳米线的位置进行定位准备,然后通过光刻与刻蚀进行硅纳米线的制备。现有技术中一般定位精度较低或者成本较高,而且对硅基片的刻蚀深度与纳米线大小的控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现有工艺中制备精度高,符合要求的尺寸的硅纳米线往往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以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可控性良好且可靠性高的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SOI衬底及与所述SOI衬底的顶硅层具有相同晶向的硅衬底,键合所述顶硅层与硅衬底,其中,所述顶硅层的晶向与所述硅衬底的晶向呈预设夹角,以在键合界面形成具有网格状分布的螺旋位错的位错线;2)去除所述SOI衬底的背衬底及绝缘层以露出所述顶硅层的背表面,刻蚀所述顶硅层的背表面以在所述位错线影响的垂向对应的区域形成多个凹槽结构;3)在所述各该凹槽结构内形成银纳米颗粒,然后采用银催化化学腐蚀法对所述顶硅层及硅衬底进行腐蚀以形成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
在本发明的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顶硅层的厚度为5nm~100nm。
在本发明的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预设夹角的角度m为0°<m≤5°。
在本发明的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中,所述位错线为正方形网格状分布的位错线,其中,平行且相邻的两位错线的间距为10nm~200nm。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采用应力优先刻蚀法对所述顶硅层的背表面进行刻蚀,包括采用HF与CrO3混合溶液进行第一步刻蚀以及采用HF、CH3COOH及HNO3混合溶液进行第二步刻蚀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3)中采用电子束蒸发技术形成所述银纳米颗粒。
在本发明的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银纳米颗粒的直径为1nm~20nm。
在本发明的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3)中采用HF与Fe(NO)3混合溶液对所述顶硅层进行银催化化学腐蚀。
在本发明的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采用背衬底刻蚀技术去除所述SOI的背衬底与绝缘层。
在本发明的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采用疏水键合法对所述顶硅层与所述硅衬底进行键合。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晶向相同的两硅衬底进行小角度键合形成方形网格状分布的螺旋位错,由于位错引起硅表面应力分布不均,然后就可以利用应力优先刻蚀,对位错线影响的垂向对应的区域进行刻蚀,形成正方形网格状的图形化硅岛,最后采用银催化化学腐蚀在这一图形化衬底上制备纳米线阵列。采用本发明制备的硅纳米线阵列具有很高的可控性和可靠性,纳米线阵列的分布通过硅硅小角度键合进行控制,可达到较高的精度。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效果显著,且兼容于一般的半导体工艺,适用于工业生产。
附图说明
图1~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步骤1)所呈现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4显示为本发明的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步骤2)所呈现的结构示意图。
图5~图6显示为本发明的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步骤3)所呈现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为采用本发明的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硅纳米线阵列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显示为采用本发明的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硅纳米线阵列的平面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1~103        SOI衬底
104             硅衬底
105             位错线
106             凹槽结构
107             银纳米颗粒
108             硅纳米线阵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至图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如图1~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请参阅图1~2,如图所示,首先进行步骤1),提供SOI衬底101~103及与所述SOI衬底101~103的顶硅层103具有相同晶向的硅衬底,键合所述顶硅层103与硅衬底,其中,所述顶硅层103的晶向与所述硅衬底的晶向呈预设夹角,以在键合界面形成具有网格状的螺旋位错的位错线105。需要说明的是,所述SOI衬底101~103具有背衬底101,结合于所述背衬底101上的绝缘层102及结合于所述绝缘层102上的顶硅层103,所述SOI衬底101~103的顶硅层103的厚度为5nm~100nm。
具体地,对所述SOI衬底101~103的顶硅层103和所述硅衬底104进行疏水处理,首先采用RCA湿式化学清洗法对所述SOI衬底101~103的顶硅层103和所述硅衬底104进行清洗,然后采用HF溶液进行清洗,使其表面具有疏水特性,然后使所述顶硅层103的晶向与所述硅衬底104的晶向呈预设夹角,对所述顶硅层103的晶向与所述硅衬底104进行键合,以在键合界面形成具有网格状位错线105的螺旋位错,其中,所述预设夹角的角度m为0°<m≤5°,在本实施例中m为1°,所述网格状位错线105为正方形网格状位错线105,其中,平行且相邻的两位错线105的间距为10nm~200nm,其具体数值由所述预设夹角的角度所决定,在本实施例中,1°的预设夹角所产生的位错线105间距为22nm。由于螺旋位错,所述顶硅层103内会产生相应的应力分布。
请参阅图3~图4,如果所示,然后进行步骤2),去除所述SOI衬底101~103的背衬底101及绝缘层102以露出所述顶硅层103的背表面,腐蚀所述顶硅层103的背表面以在所述网格状位错线105影响的垂向对应的区域形成多个凹槽结构106。
具体地,采用背衬底101刻蚀技术去除所述SOI的背衬底101与绝缘层102,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智能剥离技术与抛光的方法去除所述SOI的背衬底101与绝缘层102。由于螺旋位错,所述顶硅层103内会产生相应的应力分布,所述顶硅层103在拉伸应力的作用下的区域更容易被腐蚀,选用采用应力优先刻蚀法对所述顶硅层103的背表面进行刻蚀,包括采用HF与CrO3混合溶液进行第一步刻蚀以及采用HF、CH3COOH及HNO3混合溶液进行第二步刻蚀的步骤,在本实施例中,采用HF∶CrO3的比例为3∶1000进行初步刻蚀,采用HF∶CH3COOH∶HNO3的比例为0.02∶7∶3继续进行刻蚀以获得所述的凹槽结构106。
请参阅图5~图8,如图所示,最后进行步骤3),在所述各该凹槽结构106内形成银纳米颗粒107,然后采用银催化化学腐蚀法对所述顶硅层103进行腐蚀以形成硅纳米线阵列108的制备。
具体地,采用电子束蒸发技术形成所述银纳米颗粒107,由于所述凹槽结构106经过腐蚀处理,所述银纳米颗粒107优先在所述凹槽结构106沉积团聚,其中,所述银纳米颗粒107的直径为1nm~20nm。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各该凹槽结构106的相交区域的拉伸应力相对更大,刻蚀速率相对较大,因此相对其它的凹槽结构106区域会被刻蚀得更深。通过控制银的沉积时间可以把银纳米颗粒107限制在所述各该凹槽结构106的交点区域内。最后,采用HF与Fe(NO)3混合溶液对所述顶硅层103进行银催化化学腐蚀,由于银的催化作用,腐蚀混合溶液在银纳米颗粒107与硅接触的地方优先被腐蚀,因此,在银纳米颗粒107下方对应的区域优先被腐蚀,银纳米颗粒107之间的硅被保留并最终形成硅纳米线阵列108,如图7~图8所示。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金属纳米颗粒进行催化腐蚀,此处不一一列举。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采用晶向相同的两硅衬底进行小角度键合形成方形网格状分布的螺旋位错,由于位错引起硅表面应力分布不均,然后利用应力优先刻蚀,对位错线影响的垂向对应的区域进行刻蚀,形成正方形网格状的图形化硅岛最后采用银催化化学腐蚀在这一图形化衬底上制备纳米线阵列。采用本发明制备的硅纳米线阵列具有很高的可控性和可靠性,纳米线阵列的分布通过硅硅小角度键合进行控制,可达到较高的精度。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效果显著,且兼容于一般的半导体工艺,适用于工业生产。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SOI衬底及与所述SOI衬底的顶硅层具有相同晶向的硅衬底,键合所述顶硅层与硅衬底,其中,所述顶硅层的晶向与所述硅衬底的晶向呈预设夹角,以在键合界面形成具有网格状分布的螺旋位错的位错线;
2)去除所述SOI衬底的背衬底及绝缘层以露出所述顶硅层的背表面,刻蚀所述顶硅层的背表面以在各该位错线影响的垂向对应的区域形成凹槽结构;
3)在所述各该凹槽结构内形成银纳米颗粒,然后采用银催化化学腐蚀法对所述顶硅层及硅衬底进行腐蚀以形成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硅层的厚度为5nm~1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夹角的角度m为0°<m≤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错线为正方形网格状分布的位错线,其中,平行且相邻的两位错线的间距为10nm~2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采用应力优先刻蚀法对所述顶硅层的背表面进行刻蚀,包括采用HF与CrO3混合溶液进行第一步刻蚀以及采用HF、CH3COOH及HNO3混合溶液进行第二步刻蚀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电子束蒸发技术形成所述银纳米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纳米颗粒的直径为1nm~20n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HF与Fe(NO)3混合溶液对所述顶硅层进行银催化化学腐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采用背衬底刻蚀技术去除所述SOI的背衬底与绝缘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用疏水键合法对所述顶硅层与所述硅衬底进行键合。
CN2012100082021A 2012-01-12 2012-01-12 一种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2084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82021A CN103208413A (zh) 2012-01-12 2012-01-12 一种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82021A CN103208413A (zh) 2012-01-12 2012-01-12 一种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8413A true CN103208413A (zh) 2013-07-17

Family

ID=48755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082021A Pending CN103208413A (zh) 2012-01-12 2012-01-12 一种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0841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7439A (zh) * 2014-05-23 2015-11-25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微米铜图形控制硅纳米线精确定位生长的方法
CN107416762A (zh) * 2017-05-16 2017-12-0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硅纳米孔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12736173A (zh) * 2021-04-06 2021-04-30 至芯半导体(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衬底、制备方法及半导体器件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3191A (zh) * 2005-05-20 2005-11-09 清华大学 单一轴向排布的单晶硅纳米线阵列制备方法
US20070004222A1 (en) * 2005-06-29 2007-01-04 Qingqiao Wei Fabrication of aligned nanowire lattic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3191A (zh) * 2005-05-20 2005-11-09 清华大学 单一轴向排布的单晶硅纳米线阵列制备方法
US20070004222A1 (en) * 2005-06-29 2007-01-04 Qingqiao Wei Fabrication of aligned nanowire lattices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BAVARD,ET AL: "Metal positioning on silicon surfaces using the etching of buried dislocation arrays", 《NANOTECHNOLOGY》 *
K.Q.PENG, ET AL: "Metal-Particle-Induced, Highly Localized Site-Specific Etching of Si and Formation of Single-Crystalline Si Nanowires in Aqueous Fluoride Solution",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
K.Q.PENG,ET AL: "Fabrication of Single-Crystalline Silicon Nanowires by Scratching a Silicon Surface with Catalytic Metal Particle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
万雨挺: "准一维硅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场发射特性",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潘晓卫: "低维硅基纳米复合材料及光电应用",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潘曹峰: "硅和Nafion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在纳米能源中的应用",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窦丙飞,等: "用于高效太阳电池的硅基微纳结构及制备", 《微纳电子技术》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7439A (zh) * 2014-05-23 2015-11-25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微米铜图形控制硅纳米线精确定位生长的方法
CN107416762A (zh) * 2017-05-16 2017-12-0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硅纳米孔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7416762B (zh) * 2017-05-16 2020-03-2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硅纳米孔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12736173A (zh) * 2021-04-06 2021-04-30 至芯半导体(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衬底、制备方法及半导体器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17591A (zh) 一种异质交替叠层台阶引导生长三维坡面纳米线阵列的方法
CN103208413A (zh) 一种可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CN105555705B (zh) 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CN103086321A (zh) 一种在(111)型硅片上制作单晶硅纳米长针尖的方法
CN102290369A (zh) 一种薄goi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97428A (zh) 一种利用静电纺丝排列纳米线阵列的方法
CN103771335B (zh) 一种仿壁虎脚微纳分级结构及其制造工艺
DE112004001881B4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Nanodrähten
CN102157371B (zh) 一种制作单晶硅纳米结构的方法
CN104961094A (zh) 基于mems工艺的细胞微阵列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71745B (zh) 一种具有密贴悬空栅极的硅纳米线场效应管的制备方法
CN103030097A (zh) 基于静电场自聚焦的圆片级低维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
CN204752195U (zh) 一种用于在硅电极上制备横向纳米线网的反应装置
EP3386914B1 (de) Verfahren zum transfer von graphen-stücken auf ein substrat
CN103058129A (zh) 一种制备柔性衬底上半导体亚微米带的方法及柔性光波导
CN103193194A (zh) 基于银纳米粒子介电泳组装的有序纳米微结构制造方法
CN106610439B (zh) 倾斜式硅针尖及其制作方法
CN105947970A (zh) 一种利用模板辅助的有序大面积单层微/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04455B (zh) 一种可控石墨烯阵列的制备方法
Milazzo et al. Investigation of Ag-assisted chemical etching on (100) and (111) contiguous silicon surfaces
CN103219275A (zh) 具有高弛豫和低缺陷密度的SGOI或sSOI的制备方法
CN104485310A (zh) 一种形成石墨烯互连线的方法
KR101100859B1 (ko) 다중 스케일 표면 가공 방법 및 이 방법에 의해 제조된 다중 스케일 표면을 가지는 고체 기재
Mertens et al. Recess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atterned nanowires grown by electroless etching of silicon
JP5196602B2 (ja) ナノギャップ電極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