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40068B - 手持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手持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40068B
CN103140068B CN201210027586.1A CN201210027586A CN103140068B CN 103140068 B CN103140068 B CN 103140068B CN 201210027586 A CN201210027586 A CN 201210027586A CN 103140068 B CN103140068 B CN 1031400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hand
electronic device
hold electronic
elastic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758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40068A (zh
Inventor
区宗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T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filed Critical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40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00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400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00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7Sliding mechanism with one degree of freed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47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omprising more than two body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其包括一第一机体、一枢接件、一第二机体及一第三机体。枢接件枢接于第一机体。第二机体滑设于枢接件。第三机体枢接于第一机体且叠置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而使手持电子装置处于一叠合状态。当第二机体沿枢接件滑动而使第三机体被第二机体暴露时,枢接件自动地相对第一机体枢转而带动第二机体倾斜,第三机体自动地相对第一机体枢转而倾斜,且第二机体的顶面与第三机体的顶面共同形成一连续面,而使手持电子装置处于一展开状态。

Description

手持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持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今资讯科技的发达,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容易从电子装置取得所需的资讯。另一方面,凭借工艺技术水准的提高,各类型手持电子装置莫不朝向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也因为具有便于随身携带的特性与优势,使得大众普遍接受并将其运用在日常生活上。
以手机为例,为使其方便携带并符合不同的喜好与需求,除了传统的直立式手机之外,另有掀盖式、旋盖式及滑盖式等形式。以滑盖式手机而言,其上下两机体相叠并可相对滑动,以呈现开启与闭合等不同的操作模态。将上下两机体相叠有助于缩小整体的体积,并可在特定的操作模态下将上下两机体展开。
在此以具有键盘的两层滑盖式机体为例,其作动的方式如下:使用者施力使显示荧幕滑动至键盘的一侧,而使得键盘暴露出来,以方便使用者进行输入。然而,在此种设计中,显示荧幕与键盘在相对滑动后仍具有高度差而呈阶梯状,会使其外形较缺乏一体性。此外,若显示荧幕具有触控功能,则使用者会因荧幕与键盘的高度差而在操作上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其外观较具一体性、操作上较为便利且可简化机体作动时的手动程序。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一枢接件、一第二机体及一第三机体。枢接件枢接于第一机体。第二机体滑设于枢接件。第三机体枢接于第一机体且叠置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而使手持电子装置处于一叠合状态。当第二机体沿枢接件滑动而使第三机体被第二机体暴露时,枢接件自动地相对第一机体枢转而带动第二机体倾斜,第三机体自动地相对第一机体枢转而倾斜,且第二机体的顶面与第三机体的顶面共同形成一连续面,而使手持电子装置处于一展开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手持电子装置更包括一弹性件,连接于第一机体与枢接件之间。当手持电子装置处于叠合状态时,弹性件存储一弹性位能。当第三机体被第二机体暴露时,弹性件释放弹性位能,且枢接件通过弹性件的弹性力相对第一机体枢转。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手持电子装置更包括一推顶件及一弹性件。推顶件枢接于第一机体。弹性件连接于第一机体与推顶件之间。当手持电子装置处于叠合状态时,弹性件存储一弹性位能。当第三机体被第二机体暴露时,弹性件释放弹性位能,且推顶件通过弹性件的弹性力相对第一机体枢转而推动枢接件相对第一机体枢转。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手持电子装置更包括一连杆及一弹性件。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一机体与第三机体。弹性件连接于第一机体与连杆之间。当手持电子装置处于叠合状态时,弹性件存储一弹性位能。当第三机体被第二机体暴露时,弹性件释放弹性位能,且连杆通过弹性件的弹性力相对第一机体枢转而带动第三机体相对第一机体枢转。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杆具有一凸部,枢接件具有一凹部,凸部伸入凹部。当连杆通过弹性件的弹性力相对第一机体枢转时,凸部推动枢接件相对第一机体枢转。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机体具有一卡勾。当手持电子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卡勾抵顶第二机体,以限制第三机体的倾斜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手持电子装置更包括一第一连杆、一第二连杆、一第三连杆及一弹性件。第一连杆滑设于第一机体。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一连杆及第三机体。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一连杆及枢接件。弹性件连接于第三机体与第二连杆之间。当手持电子装置处于叠合状态时,弹性件存储一弹性位能。当第三机体被第二机体暴露时,弹性件释放弹性位能,且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第三连杆通过弹性件的弹性力产生连动,而带动第三机体及枢接件相对第一机体枢转。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上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机体适于受力而抵抗弹性件的弹性力带动枢接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及第三机体产生连动,使第二机体及第三机体平行于第一机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手持电子装置更包括一弹性件,连接于第一机体与第三机体之间。当手持电子装置处于叠合状态时,弹性件存储一弹性位能。当第三机体被第二机体暴露时,弹性件释放弹性位能,第三机体通过弹性件的弹性力相对第一机体枢转。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机体具有一滑槽,滑槽包括一第一区段及一第二区段,第三机体具有一凸柱,凸柱滑设于滑槽内且适于随着第三机体与第一机体的相对枢转而沿滑槽滑动。当手持电子装置从叠合状态转变为展开状态时,凸柱从第一区段滑动至第二区段。当手持电子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区段的延伸方向倾斜于第三机体的顶面,且第二区段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三机体的顶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手持电子装置更包括一转动件,枢接于第一机体。第三机体具有一延伸部。当手持电子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机体适于受力而压迫转动件相对第一机体转动,使转动件推动延伸部而带动凸柱从第二区段滑动至第一区段。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上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延伸部位于第二机体的底面,以限制第三机体的倾斜角度。
基于上述,当使用者滑动本发明的第二机体而使第三机体被第二机体暴露时,第二机体及第三机体会自动地枢转而倾斜,让第二机体的顶面与第三机体的顶面共同形成连续面。由此,可使手持电子装置在展开状态下的外观较具一体性,且所述连续面可提供使用者较舒适的输入界面,以提升操作上的便利性。此外,由于仅须滑动第二机体就可让第二机体及第三机体自动枢转,因此可简化机体作动时的手动程序,让使用者可快速地将手持电子装置由叠合状态转变为展开状态。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处于叠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手持电子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图1的手持电子装置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4为图1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图4的手持电子装置沿A-A线的剖视图;
图6A及图6B为图5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作动流程图;
图7为图4的手持电子装置沿B-B线的剖视图;
图8A及图8B为图7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作动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处于叠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10为图9的手持电子装置的分解图;
图11为图9的手持电子装置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12为图9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俯视图;
图13为图12的手持电子装置沿C-C线的剖视图;
图14A及图14B为图13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作动流程图;
图1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处于叠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16为图15的手持电子装置的分解图;
图17为图15的手持电子装置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18为图15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俯视图;
图19为图18的手持电子装置沿D-D线的剖视图;
图20A及图20B为图19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作动流程图;
图21为图18的手持电子装置沿E-E线的剖视图;
图22A及图22B为图21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作动流程图;
图23为图18的手持电子装置沿F-F线的剖视图;
图24A及图24B为图23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作动流程图;
图25为图18的手持电子装置沿G-G线的剖视图;
图26A及图26B为图25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作动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200、300:手持电子装置
110、210、310:第一机体
120、220、320:枢接件
122:凹部
130、230、330:第二机体
130a、140a、230a、240a、330a、340a:顶面
140、240、340:第三机体
142:卡勾
150、170、190、250、270、360、380:弹性件
160、370:推顶件
180:连杆
182:凸部
260a:第一连杆
260b:第二连杆
260c:第三连杆
312:组装件
314:滑槽
314a:第一区段
314b:第二区段
342:凸柱
344:延伸部
350:转动件
D: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处于叠合状态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手持电子装置的分解图。图3为图1的手持电子装置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图。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100包括一第一机体110、一枢接件120、一第二机体130及一第三机体140。枢接件120枢接于第一机体110。第二机体130滑设于枢接件120。第三机体140枢接于第一机体110且叠置于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30之间,而使手持电子装置100处于一叠合状态。
图4为图1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图4的手持电子装置沿A-A线的剖视图。图6A及图6B为图5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作动流程图。当图5的第二机体130沿枢接件120滑动而使第三机体140如图6A所示被第二机体130暴露时,枢接件120会如图6B所示自动地相对第一机体110枢转而带动第二机体130倾斜,第三机体140会自动地相对第一机体110枢转而倾斜,且第二机体130的顶面130a与第三机体140的顶面140a共同形成一连续面,而使手持电子装置100处于如图3所示的展开状态。
通过上述配置方式,可使手持电子装置100在展开状态下的外观较具一体性,且所述连续面可提供使用者较舒适的输入界面,以提升操作上的便利性。此外,由于仅须滑动第二机体130就可让第二机体130及第三机体140自动枢转,因此可简化机体作动时的手动程序,让使用者可快速地将手持电子装置100由叠合状态转变为展开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机体130的顶面130a例如为触控显示面,且第三机体140的顶面140a例如为键盘模块。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机体140的顶面140a也可以是触控显示面。当手持电子装置100如图3所示处于展开状态时,其触控显示面与键盘模块构成连续面,而让使用者在通过触控显示面与键盘模块进行输入时较为舒适与方便。
以下配合附图介绍手持电子装置100的细部构件及作动原理。
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100包括至少一弹性件150(绘示为两个),各弹性件150例如为扭簧且连接于第一机体110与枢接件120之间。当手持电子装置100如图1及图5所示处于叠合状态时,第二机体130与第三机体140之间的结构性干涉会迫使弹性件150存储一弹性位能。当第三机体140如图6A所示被第二机体130暴露时,第二机体130与第三机体140之间的结构性干涉被解除而让各弹性件150能够释放弹性位能,使枢接件120通过各弹性件150的弹性力相对第一机体110枢转至图6B所示状态。
请参考图2及图5,本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100包括至少一连杆180(图2绘示为两个)及至少一弹性件190(图2绘示为两个)。各连杆180的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一机体110与第三机体140。各弹性件190例如为扭簧且连接于第一机体110与对应的连杆180之间。当手持电子装置100如图1及图5所示处于叠合状态时,第二机体130与第三机体140之间的结构性干涉会迫使各弹性件190存储一弹性位能。当第三机体140如图6A所示被第二机体130暴露时,第二机体130与第三机体140之间的结构性干涉被解除而让各弹性件190能够释放弹性位能,且各连杆180通过对应的弹性件180的弹性力相对第一机体110枢转至图6B所示状态而带动第三机体140相对第一机体110枢转。
请参考图5,在本实施例中,各连杆180具有一凸部182,枢接件120具有一凹部122,凸部182伸入凹部122。当各连杆180通过对应的弹性件190的弹性力相对第一机体110从图6A所示状态枢转至图6B所示状态时,凸部182会推动枢接件120相对第一机体110枢转。换言之,各连杆180除了可带动第三机体140枢转之外,还可推动枢接件120枢转,进一步确保整体结构能够顺利地作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机体140具有一卡勾142。当手持电子装置100如图6B所示处于展开状态时,卡勾142会抵顶第二机体130,以限制第三机体140的倾斜角度,使第三机体140的顶面140a能够顺利地与第二机体130的顶面130a构成连续面。
图7为图4的手持电子装置沿B-B线的剖视图。图8A及图8B为图7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作动流程图。请参考图2及图7,本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100包括一推顶件160及一弹性件170。推顶件160枢接于第一机体110。弹性件170例如为扭簧且连接于第一机体110与推顶件160之间。当手持电子装置100如图1及图7所示处于叠合状态时,第二机体130与第三机体140之间的结构性干涉会迫使弹性件170存储一弹性位能。当第三机体140如图8A所示被第二机体130暴露时,第二机体130与第三机体140之间的结构性干涉被解除而让弹性件170能够释放弹性位能,使推顶件160通过弹性件170的弹性力相对第一机体110枢转而推动枢接件120相对第一机体110枢转至图8B所示状态。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处于叠合状态的立体图。图10为图9的手持电子装置的分解图。图11为图9的手持电子装置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图。请参考图9至图11,本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200包括一第一机体210、一枢接件220、一第二机体230及一第三机体240。枢接件220枢接于第一机体210。第二机体230滑设于枢接件220。第三机体240枢接于第一机体210且叠置于第一机体210与第二机体230之间,而使手持电子装置200处于一叠合状态。
图12为图9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俯视图。图13为图12的手持电子装置沿C-C线的剖视图。图14A及图14B为图13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作动流程图。当图13的第二机体230沿枢接件220滑动而使第三机体240如图14A所示被第二机体230暴露时,枢接件220会如图14B所示自动地相对第一机体210枢转而带动第二机体230倾斜,第三机体240会自动地相对第一机体210枢转而倾斜,且第二机体230的顶面230a与第三机体240的顶面240a共同形成一连续面,而使手持电子装置200处于如图11所示的展开状态。
通过上述配置方式,可使手持电子装置200在展开状态下的外观较具一体性,且所述连续面可提供使用者较舒适的输入界面,以提升操作上的便利性。此外,由于仅须滑动第二机体230就可让第二机体230及第三机体240自动枢转,因此可简化机体作动时的手动程序,让使用者可快速地将手持电子装置200由叠合状态转变为展开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机体230的顶面230a例如为触控显示面,且第三机体240的顶面240a例如为键盘模块。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机体240的顶面240a也可以是触控显示面。当手持电子装置200如图11所示处于展开状态时,其触控显示面与键盘模块构成连续面,而让使用者在通过触控显示面与键盘模块进行输入时较为舒适与方便。
以下配合附图介绍手持电子装置200的细部构件及作动原理。
请参考图10,本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200包括至少一弹性件250(绘示为两个),各弹性件250例如为扭簧且连接于第一机体210与枢接件220之间。当手持电子装置200如图9及图13所示处于叠合状态时,第二机体230与第三机体240之间的结构性干涉会迫使弹性件250存储一弹性位能。当第三机体240如图14A所示被第二机体230暴露时,第二机体230与第三机体240之间的结构性干涉被解除而让各弹性件250能够释放弹性位能,使枢接件220通过各弹性件250的弹性力相对第一机体210枢转至图14B所示状态。
请参考图10及图13,本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200包括至少一第一连杆260a(图10绘示为两个)、至少一第二连杆260b(图10绘示为两个)、至少一第三连杆260c(图10绘示为两个)及至少一弹性件270(图10绘示为两个)。各第一连杆260a沿方向D滑设于第一机体210。各第二连杆260b的两端分别枢接于对应的第一连杆260a及第三机体240。各第三连杆260c的两端分别枢接于对应的第一连杆260a及枢接件220。各弹性件270例如为扭簧且连接于第三机体240与对应的第二连杆260b之间。当手持电子装置200如图9及图13所示处于叠合状态时,第二机体230与第三机体240之间的结构性干涉会迫使各弹性件270存储一弹性位能。当第三机体240如图14A所示被第二机体230暴露时,第二机体230与第三机体240之间的结构性干涉被解除而让各弹性件270释放弹性位能,使各第一连杆260a、各第二连杆260b及各第三连杆260c通过对应的弹性件270的弹性力产生连动,而带动第三机体240及枢接件220相对第一机体210枢转至图14B所示状态。
当使用者欲将手持电子装置200回复至叠合状态时,可施力于图14B的第二机体230,以抵抗各弹性件270的弹性力带动枢接件220、各第一连杆260a、各第二连杆260b、各第三连杆260c及第三机体240产生连动,使第二机体230及第三机体240如图14A所示平行于第一机体210。接着,使用者只要将图14A的第二机体230滑动至图13所示位置即可将手持电子装置200回复至叠合状态。
图1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处于叠合状态的立体图。图16为图15的手持电子装置的分解图。图17为图15的手持电子装置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图。请参考图15至图17,本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300包括一第一机体310、一枢接件320、一第二机体330及一第三机体340。枢接件320枢接于第一机体310。第二机体330滑设于枢接件320。第三机体340枢接于第一机体310且叠置于第一机体310与第二机体330之间,而使手持电子装置300处于一叠合状态。
图18为图15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俯视图。图19为图18的手持电子装置沿D-D线的剖视图。图20A及图20B为图19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作动流程图。当图18的第二机体330沿枢接件320滑动而使第三机体340如图20A所示被第二机体330暴露时,枢接件320会如图20B所示自动地相对第一机体310枢转而带动第二机体330倾斜,第三机体340会自动地相对第一机体310枢转而倾斜,且第二机体330的顶面330a与第三机体340的顶面340a共同形成一连续面,而使手持电子装置300处于如图17所示的展开状态。
通过上述配置方式,可使手持电子装置300在展开状态下的外观较具一体性,且所述连续面可提供使用者较舒适的输入界面,以提升操作上的便利性。此外,由于仅须滑动第二机体330就可让第二机体330及第三机体340自动枢转,因此可简化机体作动时的手动程序,让使用者可快速地将手持电子装置300由叠合状态转变为展开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机体330的顶面330a例如为触控显示面,且第三机体340的顶面340a例如为键盘模块。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机体340的顶面340a也可以是触控显示面。当手持电子装置300如图17所示处于展开状态时,其触控显示面与键盘模块构成连续面,而让使用者在通过触控显示面与键盘模块进行输入时较为舒适与方便。
以下配合附图介绍手持电子装置300的细部构件及作动原理。
请参考图16及图1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机体310上具有至少一组装件312(图19绘示为多个),各组装件312具有一滑槽314,滑槽314包括一第一区段314a及一第二区段314b,第三机体340具有至少一凸柱342,凸柱342滑设于滑槽314内且适于随着第三机体340与第一机体310的相对枢转而沿滑槽314滑动。当手持电子装置300从图19所示的叠合状态转变为图20B的展开状态时,凸柱342会从第一区段314a滑动至第二区段314b。当手持电子装置30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区段314a的延伸方向倾斜于第三机体340的顶面340a,且第二区段314b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三机体340的顶面340a。由此,当使用者按压图20B的第三机体340的顶面340a以进行触控输入时,凸柱342是沿垂直第二区段314b的方向被推动,因此凸柱342不会沿第二区段314b滑动,以避免第三机体340因使用者进行触控输入而被下压晃动。在其它实施例中,这些组装件312也可一体成形地连接于第一机体310,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图21为图18的手持电子装置沿E-E线的剖视图。图22A及图22B为图21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作动流程图。请参考图16、图19及图21,本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300包括至少一转动件350(图16绘示为两个),枢接于第一机体310。第三机体340具有至少一延伸部344(图16绘示为两个)。当手持电子装置300如图20B及图22B所示处于展开状态时,使用者可施力于第二机体330以压迫各转动件350相对第一机体310转动,使各转动件350推动对应的延伸部344而带动凸柱342从第二区段314b滑动至第一区段314a,让手持电子装置300回复至图19所示的叠合状态。此外,当手持电子装置300如图20B及图22B所示处于展开状态时,各延伸部344会位于第二机体330的底面,以限制第三机体340的倾斜角度,使第三机体340的顶面340a能够顺利地与第二机体330的顶面330a构成连续面。
图23为图18的手持电子装置沿F-F线的剖视图。图24A及图24B为图23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作动流程图。请参考图16及图23,本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300包括一弹性件360,弹性件360例如为扭簧且连接于第一机体310与第三机体340之间。当手持电子装置300如图23所示处于叠合状态时,第二机体330与第三机体340之间的结构性干涉会迫使弹性件360存储一弹性位能。当第三机体340如图24A所示被第二机体330暴露时,第二机体330与第三机体340之间的结构性干涉被解除而让弹性件360释放弹性位能,使第三机体340通过弹性件360的弹性力相对第一机体310枢转至图24B所示状态。
图25为图18的手持电子装置沿G-G线的剖视图。图26A及图26B为图25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作动流程图。请参考图16及图25,本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300包括至少一推顶件370(图16绘示为两个)及至少一弹性件380(图16绘示为两个)。各推顶件370枢接于第一机体310。各弹性件380连接于第一机体310与对应的推顶件370之间。当手持电子装置300如图15及图25所示处于叠合状态时,第二机体330与第三机体340之间的结构性干涉会迫使各弹性件380存储一弹性位能。当第三机体340如图26A所示被第二机体330暴露时,第二机体330与第三机体340之间的结构性干涉被解除而让各弹性件380能够释放弹性位能,使各推顶件370通过对应的弹性件380的弹性力相对第一机体310枢转而推动枢接件320相对第一机体310枢转至图26B所示状态。
综上所述,当使用者滑动本发明的第二机体而使第三机体被第二机体暴露时,第二机体及第三机体会自动地枢转而倾斜,让第二机体的顶面与第三机体的顶面共同形成连续面。由此,可使手持电子装置在展开状态下的外观较具一体性,且所述连续面可提供使用者较舒适的输入界面,以提升操作上的便利性。此外,由于仅需滑动第二机体就可让第二机体及第三机体自动枢转,因此可简化机体作动时的手动程序,让使用者可快速地将手持电子装置由叠合状态转变为展开状态。
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包括:
第一机体;
枢接件,枢接于该第一机体;
第二机体,滑设于该枢接件;以及
第三机体,枢接于该第一机体且叠置于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之间,而使该手持电子装置处于一叠合状态,其中当该第二机体沿该枢接件滑动而使该第三机体被该第二机体暴露时,该枢接件自动地相对该第一机体枢转而带动该第二机体倾斜,该第三机体自动地相对该第一机体枢转而倾斜,且该第二机体的顶面与该第三机体的顶面共同形成一连续面,而使该手持电子装置处于一展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还包括:
弹性件,连接于该第一机体与该枢接件之间,其中当该手持电子装置处于该叠合状态时,该弹性件存储一弹性位能,当该第三机体被该第二机体暴露时,该弹性件释放该弹性位能,且该枢接件通过该弹性件的弹性力相对该第一机体枢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还包括:
推顶件,枢接于该第一机体;以及
弹性件,连接于该第一机体与该推顶件之间,其中当该手持电子装置处于该叠合状态时,该弹性件存储一弹性位能,当该第三机体被该第二机体暴露时,该弹性件释放该弹性位能,且该推顶件通过该弹性件的弹性力相对该第一机体枢转而推动该枢接件相对该第一机体枢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还包括:
连杆,该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三机体;以及
弹性件,连接于该第一机体与该连杆之间,其中当该手持电子装置处于该叠合状态时,该弹性件存储一弹性位能,当该第三机体被该第二机体暴露时,该弹性件释放该弹性位能,且该连杆通过该弹性件的弹性力相对该第一机体枢转而带动该第三机体相对该第一机体枢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连杆具有凸部,该枢接件具有凹部,该凸部伸入该凹部,当该连杆通过该弹性件的弹性力相对该第一机体枢转时,该凸部推动该枢接件相对该第一机体枢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三机体具有卡勾,当该手持电子装置处于该展开状态时,该卡勾抵顶该第二机体,以限制该第三机体的倾斜角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还包括:
第一连杆,滑设于该第一机体;
第二连杆,该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该第一连杆及该第三机体;
第三连杆,该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该第一连杆及该枢接件;以及
弹性件,连接于该第三机体与该第二连杆之间,其中当该手持电子装置处于该叠合状态时,该弹性件存储一弹性位能,当该第三机体被该第二机体暴露时,该弹性件释放该弹性位能,且该第一连杆、该第二连杆及该第三连杆通过该弹性件的弹性力产生连动,而带动该第三机体及该枢接件相对该第一机体枢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当该手持电子装置处于该展开状态时,该第二机体适于受力而抵抗该弹性件的弹性力带动该枢接件、该第一连杆、该第二连杆、该第三连杆及该第三机体产生连动,使该第二机体及该第三机体平行于该第一机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还包括:
弹性件,连接于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三机体之间,其中当该手持电子装置处于该叠合状态时,该弹性件存储一弹性位能,当该第三机体被该第二机体暴露时,该弹性件释放该弹性位能,该第三机体通过该弹性件的弹性力相对该第一机体枢转。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机体具有滑槽,该滑槽包括第一区段及第二区段,该第三机体具有凸柱,该凸柱滑设于该滑槽内且适于随着该第三机体与该第一机体的相对枢转而沿该滑槽滑动,当该手持电子装置从该叠合状态转变为该展开状态时,该凸柱从该第一区段滑动至该第二区段,当该手持电子装置处于该展开状态时,该第一区段的延伸方向倾斜于该第三机体的顶面,且该第二区段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该第三机体的顶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还包括:
转动件,枢接于该第一机体,其中该第三机体具有延伸部,当该手持电子装置处于该展开状态时,该第二机体适于受力而压迫该转动件相对该第一机体转动,使该转动件推动该延伸部而带动该凸柱从该第二区段滑动至该第一区段。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当该手持电子装置处于该展开状态时,该延伸部位于该第二机体的底面,以限制该第三机体的倾斜角度。
CN201210027586.1A 2011-11-24 2012-02-08 手持电子装置 Active CN1031400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304,392 US8724316B2 (en) 2011-11-24 2011-11-24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S13/304,392 2011-11-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0068A CN103140068A (zh) 2013-06-05
CN103140068B true CN103140068B (zh) 2015-08-12

Family

ID=48466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7586.1A Active CN103140068B (zh) 2011-11-24 2012-02-08 手持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24316B2 (zh)
CN (1) CN103140068B (zh)
TW (1) TWI4374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33309B2 (ja) * 2010-05-20 2015-06-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機器
US8908364B2 (en) * 2011-11-18 2014-12-09 Wistron Corporation Portable computer
US10426015B2 (en) 2016-08-16 2019-09-24 Rakuten Kobo, Inc. Device with a plurality of micro laser through holes
TWI733435B (zh) * 2019-05-08 2021-07-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9705C (zh) * 2001-11-09 2008-08-06 诺基亚有限公司 备有滑动式显示屏幕的多功能移动通信设备
CN101567910A (zh) * 2008-04-23 2009-10-28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2138115A (zh) * 2008-08-29 2011-07-27 诺基亚公司 用户接口和相关的设备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27337B2 (en) 2006-04-17 2009-12-01 Nokia Corporation Dual lever slide mechanism for extendible device housings
TWI376928B (en) * 2010-07-29 2012-11-11 Htc Corp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9705C (zh) * 2001-11-09 2008-08-06 诺基亚有限公司 备有滑动式显示屏幕的多功能移动通信设备
CN101567910A (zh) * 2008-04-23 2009-10-28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2138115A (zh) * 2008-08-29 2011-07-27 诺基亚公司 用户接口和相关的设备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35793A1 (en) 2013-05-30
TWI437415B (zh) 2014-05-11
US8724316B2 (en) 2014-05-13
CN103140068A (zh) 2013-06-05
TW201321936A (zh) 2013-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65589B2 (en) Peripheral input device
US7925310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stickup structure
CN103140068B (zh) 手持电子装置
EP2194693B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102573366B (zh) 电子装置
CN102217288B (zh) 电子装置
CN101995919A (zh) 便携式电脑
EP2285074B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and rising mechanism
CN203609851U (zh) 多功能游戏手柄
CN101631443B (zh) 升降机构及应用该升降机构的电子装置
CN201439799U (zh) 具可调整角度构造的枢纽结构及具该枢纽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2118941A (zh) 滑动型电子装置
KR101310210B1 (ko) 틸팅 가능한 개인휴대단말기
KR100822649B1 (ko) 휴대단말기의 힌지모듈
CN103713694A (zh) 扩充套件
CN102348348B (zh) 手持电子装置
CN102256465B (zh) 手持电子装置
CN201081877Y (zh) 脚架组件及具有该脚架组件的电子装置
CN102118935A (zh) 滑动型电子装置
CN101694593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EP2610712A1 (en) Novel folding keyboard structure
JP5825688B2 (ja) 卓上電話機
CN116614570B (zh) 一种带键盘全行程可旋转的滑轨装置
CN102347996B (zh) 手持电子装置
KR20060087013A (ko) 슬라이드형 이동통신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