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76242A - 材料高围压温控动态特性测试*** - Google Patents

材料高围压温控动态特性测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76242A
CN103076242A CN2013100112799A CN201310011279A CN103076242A CN 103076242 A CN103076242 A CN 103076242A CN 2013100112799 A CN2013100112799 A CN 2013100112799A CN 201310011279 A CN201310011279 A CN 201310011279A CN 103076242 A CN103076242 A CN 1030762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ore
sample
accommodating device
bar
temperatur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112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76242B (zh
Inventor
王新筑
郭早阳
彭向和
刘占芳
杨春和
陈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01127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762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76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6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762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62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地面上实验室条件下,模拟矿物或岩石在深地层中的真实状态,并对其动态力学特性进行测试的***。即一种材料高围压温控动态特性测试***,包括相互配合的试样容置装置Ⅰ和试样容置装置Ⅱ,所述试样容置装置Ⅰ具有内筒Ⅰ,所述试样容置装置Ⅱ具有内筒Ⅱ。当所述试样容置装置Ⅰ紧靠试样容置装置Ⅱ时,所述内筒Ⅰ和内筒Ⅱ扣合在一起,从而组成封闭的、容纳被测试样的容置腔。所述内筒Ⅰ里面安装有入射杆,所述内筒Ⅱ里面安装有透射杆。由所述内筒Ⅰ和内筒Ⅱ组成的容置腔内安装有温控装置。当所述被测试样装在所述容置腔里面时,所述被测试样的一端与所述入射杆的首端接触,所述被测试样的另一端与所述透射杆的首端接触。

Description

材料高围压温控动态特性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层地下矿物或岩石动态力学特性测试领域。
背景技术
深埋在地层内的矿物或岩石材料由于经常承受瓦斯***等外冲击作用,因此,在安全性设计时,必须事先知道矿物或岩石材料本身的动态力学性能参数,比如:高应变率强度、断裂特性及应力-应变关系等本构性质。现有的测试技术是无法直接在地层中对深埋在地层内的矿物或岩石材料进行动态测试的。因此,通常考虑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矿物或岩石材料处于深层的状态,对其进行动态特性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地面上实验室条件下,模拟矿物或岩石在深地层中的真实状态,并对其动态力学特性进行测试的***。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材料高围压温控动态特性测试***,包括相互配合的试样容置装置Ⅰ和试样容置装置Ⅱ,所述试样容置装置Ⅰ具有内筒Ⅰ,所述试样容置装置Ⅱ具有内筒Ⅱ。所述内筒Ⅰ和内筒Ⅱ的轴心重合、开口相向,当所述试样容置装置Ⅰ紧靠试样容置装置Ⅱ时,所述内筒Ⅰ和内筒Ⅱ扣合在一起,从而组成封闭的、容纳被测试样的容置腔。所述内筒Ⅰ里面安装有入射杆,所述入射杆的尾端与冲击杆的首端相接触。实验时,向所述冲击杆的尾端施加冲击力,使得所述冲击杆向入射杆施加作用力。所述内筒Ⅱ里面安装有透射杆,所述透射杆的尾端与缓冲装置相接触,所述缓冲装置同样安装在内筒Ⅱ里面。由所述内筒Ⅰ和内筒Ⅱ组成的容置腔内安装有温控装置。当所述被测试样装在所述容置腔里面时,所述被测试样的一端与所述入射杆的首端接触,所述被测试样的另一端与所述透射杆的首端接触。所述容置腔内壁与被测试样之间安装有应变片。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装置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试样容置装置Ⅰ和试样容置装置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 1.试样容置装置Ⅰ;1-1.内筒Ⅰ;2.试样容置装置Ⅱ;2-1.内筒Ⅱ;3.击发气腔;4.高压气腔;5.加速度管;6.匀速管;7.径向通孔;8.冲击杆;9.入射杆;10.透射杆;11.注油孔;12.出气孔;13.缓冲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作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范围内。
实施例1:
一种材料高围压温控动态特性测试***,包括相互配合的试样容置装置Ⅰ 1和试样容置装置Ⅱ 2,所述试样容置装置Ⅰ 1具有内筒Ⅰ 1-1,所述试样容置装置Ⅱ 2具有内筒Ⅱ 2-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内筒Ⅰ 1-1和内筒Ⅱ 2-1均是一端敞口的圆柱筒,其轴心分别为所述试样容置装置Ⅰ 1和试样容置装置Ⅱ 2的轴心。所述内筒Ⅰ 1-1和内筒Ⅱ 2-1的轴心重合、开口相向。当所述试样容置装置Ⅰ 1紧靠试样容置装置Ⅱ 2时,所述内筒Ⅰ 1-1和内筒Ⅱ 2-1扣合在一起,从而组成封闭的、容纳被测试样的容置腔。作为优选,试验所用到的被测试样被制成圆柱体,将其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其轴心与内筒Ⅱ 2-1的轴心重合。
所述内筒Ⅰ 1-1里面安装有入射杆9。实施例中,所述入射杆9为金属制成的圆柱形杆状物,包括首端和尾端。所述入射杆9的尾端与冲击杆8的首端相接触。实验时,向所述冲击杆8的尾端施加冲击力,使得所述冲击杆8向入射杆9施加作用力,进而导致入射杆9向被测试样传力。
所述内筒Ⅱ 2-1里面安装有透射杆10。实施例中,所述透射杆10为金属制成的圆柱形杆状物,包括首端和尾端。所述透射杆10的尾端与缓冲装置13相接触,所述缓冲装置13同样安装在内筒Ⅱ 2-1里面。所述缓冲装置13可以为螺旋弹簧,其伸缩方向即是内筒Ⅱ 2-1的轴向。当透射杆10的首端受力时,透射杆10的尾端便压向缓冲装置13,吸收能量。采用圆柱体被测试样时,作为优选,入射杆9和透射杆10的轴心与圆柱体被测试样的轴心重合。
由所述内筒Ⅰ 1-1和内筒Ⅱ 2-1组成的容置腔内安装有温控装置。将圆柱体被测试样装在所述容置腔里面时,所述被测试样的一端与所述入射杆9的首端接触,所述被测试样的另一端与所述透射杆10的首端接触。本实施例在实验时采用超动态应变仪测试被测材料的应力,因此,需要在容置腔内安装应变片。通常情况下,所述容置腔内壁与被测试样、入射杆9、透射杆10之间安装有应变片。进一步,所述超动态应变仪所获得的数据传输给波形存储器,进而传递给数据处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试样容置装置Ⅰ 1和试样容置装置Ⅱ 2的轴心重合、并安装在同一机架上,通过连接所述试样容置装置Ⅰ 1和/或试样容置装置Ⅱ 2的轴向进给装置,控制所述内筒Ⅰ 1-1和内筒Ⅱ 2-1的组合或分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式,向所述冲击杆8的尾端施加冲击力是通过向其发射子弹完成的。因此,还包括子弹发射装置和入射管。所述入射管与试样容置装置Ⅰ 1连接,作为优选,入射管的轴心与冲击杆8的轴心重合。所述冲击杆8在所述入射管内,实验时,通过子弹发射装置发射的子弹沿入射管的内筒射向冲击杆8,从而向所述冲击杆8的尾端施加冲击力。进一步,所述入射管由加速度管5和匀速管6两段组成。即所述匀速管6与试样容置装置Ⅰ1连接,所述加速度管5与子弹发射装置连接。其中,加速度管5的出口与匀速管6的入口对接。子弹从加速度管5的入口进入,射向匀速管6出口方向的冲击杆8。
本实施例的子弹发射装置包括击发气腔3、高压气腔4和气动装置,实验时,通过所述气动装置向高压气腔4充入高压气体,所述高压气体驱动击发气腔3内的子弹射向冲击杆8。所述气动包括空气压缩机2和控制箱1。通过所述空气压缩机2产生的高压气体。
由于采用子弹入射的方式对被测材料施加作用力,根据试验要求,需要获得子弹与冲击杆8接触时的速度大小,可以采用激光测速的方式获得。因此,本实施例还包括速度测量装置,所述速度测量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匀速管6两侧的平行光源和感光设备,所述匀速管6上具有若干径向通孔7,所述平行光源所发射出的平行光穿透所述径向通孔后被所述感光设备接收。当子弹穿过匀速管6时,势必挡住透过径向通孔7的光线,感光设备测量出子弹穿过相邻径向通孔的时间,由于前后两个径向通孔7的间距已知,进而可以获得子弹穿过匀速管6时的速度,即子弹与冲击杆8接触时的速度。
所述试样容置装置Ⅱ 2具有注油孔11和出气孔12,所述注油孔11和出气孔12与所述内筒Ⅱ 2-1连通。实验时,试样容置装置Ⅰ 1和试样容置装置Ⅱ 2结合后,其组成的试样容置腔具有气密性。实验时,通过注油孔11向试样容置腔注油,并通过出气孔12排尽气体后,继续通过注油孔11注入具有一定压力的油,使得试样周围具有一定围压。而且,还可以通过加热油的方式对试件进行加温,进一步模拟试样在地层中的真实状态。
实施例2:
采用实施例1所公开的装置对煤岩进行测试。
本实施例采用直径50mmx、长度50mm的煤岩作为被测试样,并模拟所述被测试样处于地下120米的状态,获得高应变率强度、断裂特性及应力-应变关系等本构性质。包括以下步骤:
1)调整轴向进给装置,使得试样容置装置Ⅰ 1和试样容置装置Ⅱ 2分离。参见附图2,将准备好的被测试样安装在内筒Ⅰ 1-1内部。
2)调整轴向进给装置,使得试样容置装置Ⅰ 1和试样容置装置Ⅱ 2结合在一起。即使得内筒Ⅰ 1-1和和内筒Ⅱ 2-1扣合在一起,组成容纳被测试样的容置腔。所述被测试样被封闭在容置腔内,其两端分别与入射杆9和透射杆10相接触。
3)施加围压:通过所述注油孔11向所述容置腔内注油,同时通过排气孔12排气。待气体排尽后,继续通过所述注油孔11向所述容置腔内注油,使得容置腔内压力为5MPa。
4)加温:对容置腔内的试样加温至50℃。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注油孔11注入的油的温度为50℃,以实现对试样进行加温。
5)通过子弹发射装置向冲击杆发射子弹。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控制射出施加在子弹上的压力来控制子弹与冲击杆接触时的速度。再通过激光测速装置获得子弹在匀速管6内的飞行速度。
    6)数据处理。
    弹性压杆一维应力假定认为:入射杆和透射杆只发生弹性变形,杆中应力波作一维传播。入射杆和透射杆中的脉冲信号通过应变片来测量,入射杆表面的应变片测量入射波信号                                                
Figure 824597DEST_PATH_IMAGE001
和反射波信号
Figure 676490DEST_PATH_IMAGE002
,入射杆表面的应变片测量(或计算)透射波信号
Figure 393911DEST_PATH_IMAGE003
。入射杆和透射杆的弹性模量、波速和横截面积分别为E、C、A。被测试样,即试件1~5的横截面积和厚度分别为A o L o 。被测试样内部应力均匀化假定认为:被测试样中应力和应变处于均匀状态。因此,若
Figure 789120DEST_PATH_IMAGE004
,可以根据应变片测量的反射波信号和透射波信号,通过如下公式分别计算出试件中的应变率、应变及应力:
最终测试结果见表1: 
 
Figure 301321DEST_PATH_IMAGE006

Claims (8)

1.一种材料高围压温控动态特性测试***,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试样容置装置Ⅰ(1)和试样容置装置Ⅱ(2),所述试样容置装置Ⅰ(1)具有内筒Ⅰ(1-1),所述试样容置装置Ⅱ(2)具有内筒Ⅱ(2-1);
所述内筒Ⅰ(1-1)和内筒Ⅱ(2-1)的轴心重合、开口相向,当所述试样容置装置Ⅰ(1)紧靠试样容置装置Ⅱ(2)时,所述内筒Ⅰ(1-1)和内筒Ⅱ(2-1)扣合在一起,从而组成封闭的、容纳被测试样的容置腔;
所述内筒Ⅰ(1-1)里面安装有入射杆(9),所述入射杆(9)的尾端与冲击杆(8)的首端相接触;实验时,向所述冲击杆(8)的尾端施加冲击力,使得所述冲击杆(8)向入射杆(9)施加作用力;
所述内筒Ⅱ(2-1)里面安装有透射杆(10),所述透射杆(10)的尾端与缓冲装置(13)相接触,所述缓冲装置(13)同样安装在内筒Ⅱ(2-1)里面;
由所述内筒Ⅰ(1-1)和内筒Ⅱ(2-1)组成的容置腔内安装有温控装置;当所述被测试样装在所述容置腔里面时,所述被测试样的一端与所述入射杆(9)的首端接触,所述被测试样的另一端与所述透射杆(10)的首端接触;所述容置腔内壁与被测试样之间安装有应变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高围压温控动态特性测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子弹发射装置和入射管,所述入射管与试样容置装置Ⅰ(1)连接,所述入射杆(9)的尾端在所述入射管内,实验时,通过子弹发射装置发射的子弹沿入射管的内筒射向冲击杆(8),从而向所述冲击杆(8)的尾端施加冲击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材料高围压温控动态特性测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管由加速度管(5)和匀速管(6)两段组成,所述匀速管(6)与试样容置装置Ⅰ(1)连接,所述加速度管(5)与子弹发射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材料高围压温控动态特性测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弹发射装置包括击发气腔(3)、高压气腔(4)和气动装置,实验时,通过所述气动装置向高压气腔(4)充入高压气体,所述高压气体驱动击发气腔(3)内的子弹射向冲击杆(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材料高围压温控动态特性测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速度测量装置,所述速度测量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匀速管(6)两侧的平行光源(7)和感光设备,所述匀速管(6)上具有若干径向通孔,所述平行光源(7)所发射出的平行光穿透所述径向通孔后被所述感光设备接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高围压温控动态特性测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容置装置Ⅰ(1)和试样容置装置Ⅱ(2)的轴心重合、并安装在同一机架上,通过连接所述试样容置装置Ⅰ(1)和/或试样容置装置Ⅱ(2)的轴向进给装置,控制所述内筒Ⅰ(1-1)和内筒Ⅱ(2-1)的组合或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高围压温控动态特性测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容置装置Ⅱ(2)具有注油孔(11)和出气孔(12),所述注油孔(11)和出气孔(12)与所述内筒Ⅱ(2-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材料高围压温控动态特性测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2)和控制箱(1)。
CN201310011279.9A 2013-01-11 2013-01-11 材料高围压温控动态特性测试*** Active CN1030762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11279.9A CN103076242B (zh) 2013-01-11 2013-01-11 材料高围压温控动态特性测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11279.9A CN103076242B (zh) 2013-01-11 2013-01-11 材料高围压温控动态特性测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6242A true CN103076242A (zh) 2013-05-01
CN103076242B CN103076242B (zh) 2016-02-24

Family

ID=48152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11279.9A Active CN103076242B (zh) 2013-01-11 2013-01-11 材料高围压温控动态特性测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76242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5952A (zh) * 2014-06-05 2014-10-01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一种基于测试材料动态断裂韧性的三点弯曲测试***
CN104075951A (zh) * 2014-06-05 2014-10-01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一种三杆式三点弯曲测试***
CN104833599A (zh) * 2015-05-11 2015-08-12 河海大学 测定混凝土损伤演变规律的试验装置和定量描述方法
CN108225949A (zh) * 2017-12-28 2018-06-29 天津大学 一种用于测试岩石破碎的实验装置及标定冲击速度和损耗能量的方法
CN110296904A (zh) * 2019-07-03 2019-10-01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煤岩体冲击作用下的伺服三轴加载装置和方法
CN110470551A (zh) * 2019-09-04 2019-11-19 湖北文理学院 一种shpb试验装置及其发射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12033827A (zh) * 2020-09-11 2020-12-04 黄山学院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的低温冲击试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49583A1 (en) * 1996-12-12 1998-06-24 European Community Split Hopkinson bar testing apparatus
CN1731133A (zh) * 2005-08-18 2006-02-08 中南大学 动静组合加载岩石力学实验方法与装置
CN2909236Y (zh) * 2006-06-02 2007-06-0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用于高温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的双向双气路自动组装装置
CN102135480A (zh) * 2010-12-17 2011-07-27 北京理工大学 微型试件冲击加载与动态力学性能测量***及方法
CN202145186U (zh) * 2011-07-07 2012-02-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用于主动围压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的入射波整形机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49583A1 (en) * 1996-12-12 1998-06-24 European Community Split Hopkinson bar testing apparatus
CN1731133A (zh) * 2005-08-18 2006-02-08 中南大学 动静组合加载岩石力学实验方法与装置
CN2909236Y (zh) * 2006-06-02 2007-06-0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用于高温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的双向双气路自动组装装置
CN102135480A (zh) * 2010-12-17 2011-07-27 北京理工大学 微型试件冲击加载与动态力学性能测量***及方法
CN202145186U (zh) * 2011-07-07 2012-02-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用于主动围压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的入射波整形机构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EMAT-NASSER S: "《JOLLA DEPT OF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31 December 2000 *
R. J. CHRISTENSEN, S. R. SWANSON AND W. S. BROWN: "plit-Hopkinson-bar Tests on Rock under Confining Pressure", 《EXPERIMENTAL MECHANICS》 *
王泽东等: "围压作用下岩石冲击破坏与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
贾彬: "混凝土高温静动力学特性研究",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5952A (zh) * 2014-06-05 2014-10-01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一种基于测试材料动态断裂韧性的三点弯曲测试***
CN104075951A (zh) * 2014-06-05 2014-10-01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一种三杆式三点弯曲测试***
CN104833599A (zh) * 2015-05-11 2015-08-12 河海大学 测定混凝土损伤演变规律的试验装置和定量描述方法
CN108225949A (zh) * 2017-12-28 2018-06-29 天津大学 一种用于测试岩石破碎的实验装置及标定冲击速度和损耗能量的方法
CN108225949B (zh) * 2017-12-28 2020-09-08 天津大学 一种用于测试岩石破碎的实验装置及标定冲击速度和损耗能量的方法
CN110296904A (zh) * 2019-07-03 2019-10-01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煤岩体冲击作用下的伺服三轴加载装置和方法
CN110470551A (zh) * 2019-09-04 2019-11-19 湖北文理学院 一种shpb试验装置及其发射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10470551B (zh) * 2019-09-04 2022-06-21 湖北文理学院 一种shpb试验装置及其发射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12033827A (zh) * 2020-09-11 2020-12-04 黄山学院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的低温冲击试验装置
CN112033827B (zh) * 2020-09-11 2023-10-03 黄山学院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的低温冲击试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6242B (zh) 2016-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6242B (zh) 材料高围压温控动态特性测试***
KR101727405B1 (ko) Shpb 충격시험 전용 삼축 압축셀 및 이를 이용한 동적 삼축 전단 시험기법
US9719901B2 (en) Impact tester device
CN104048883B (zh) 测试脆性材料动态剪切断裂韧度的方法及其实施装置
CN110057696B (zh) 一种带吸能装置可模拟原位应力环境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CN103278404B (zh) 一种用于模拟深部岩体冲击破坏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4849153A (zh) 一种地下空间层裂强度的测试装置以及该装置的应用
CN102706224B (zh) 一种摩擦载荷加载装置
CN107941595A (zh) 一种围压条件下测定岩石动态损伤度的方法
CN102305829A (zh) 岩石三轴压缩声发射试验***
CN105842343A (zh) 一种将声发射传感器内置于真三轴腔室的声发射试验装置
CN108152155A (zh) 一种页岩冲击致裂模拟***及其使用方法
CN103983754B (zh) 钻进岩石模拟的试验装置及确定试验杆压力和扭矩的方法
CN109520842A (zh) 动静载荷与裂隙压力耦合破裂岩石力学试验装置及其方法
CN106932285B (zh) 一种邻近水体岩石层裂强度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4858392B (zh) 用于公路隧道内关键结构抗爆耐高温性测试***及方法
Pan et al. Study on crack propagation of the CO2 presplitting blasting empty hole effect in coal seam
CN104833594A (zh) 基于霍普金森原理的混凝土轴心动态拉伸断裂试验方法
CN202216938U (zh) 岩石三轴压缩声发射试验***
CN108398342B (zh) 一种岩体在高围压卸载中的声发射测试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8181164B (zh) 一种冲击试验的试样波速测定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03018123A (zh) 一种高速加载材料动态压痕实验方法
CN107676081B (zh) 一种随钻声波测井仪器测试装置
CN109357807B (zh) 一种超高速侵彻条件下混凝土靶中压力测试***及方法
CN113984523B (zh) 岩石模拟材料动静组合加载强度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Xinzhu

Inventor after: Peng Xianghe

Inventor after: Yang Chunhe

Inventor after: Chen Bin

Inventor before: Wang Xinzhu

Inventor before: Guo Zaoyang

Inventor before: Peng Xianghe

Inventor before: Liu Zhanfang

Inventor before: Yang Chunhe

Inventor before: Chen Bi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WANG XINZHU GUO ZAOYANG PENG XIANGHE LIU ZHANFANG YANG CHUNHE CHEN BIN TO:WANG XINZHU PENG XIANGHE YANG CHUNHE CHEN BI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