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66838A - 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66838A
CN103066838A CN2013100460053A CN201310046005A CN103066838A CN 103066838 A CN103066838 A CN 103066838A CN 2013100460053 A CN2013100460053 A CN 2013100460053A CN 201310046005 A CN201310046005 A CN 201310046005A CN 103066838 A CN103066838 A CN 1030668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back signal
amplitude
pwm
voltage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460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66838B (zh
Inventor
杨雪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HK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3100460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66838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DE112013006592.4T priority patent/DE112013006592T5/de
Priority to PCT/CN2013/071474 priority patent/WO2014121472A1/zh
Priority to GB1513495.0A priority patent/GB2524450B/en
Priority to DE202013012330.3U priority patent/DE202013012330U1/de
Priority to US13/819,602 priority patent/US9362821B2/en
Priority to JP2015555529A priority patent/JP6475170B2/ja
Publication of CN103066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6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66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68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09Devices or circuits for detecting current in a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4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los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电源***包括脉冲宽度调制(PWM)电源,电压检测单元,电流检测单元和反馈信号产生单元。PWM电源经直流输入端接收外部直流输入,对接收的外部直流输入进行脉冲宽度调制,并通过直流输出端将经脉冲宽度调制所得到的PWM输出提供到待供电装置。电压检测单元检测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电流检测单元检测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反馈信号产生单元产生反馈信号,并将产生的反馈信号提供到PWM电源。PWM电源根据接收的反馈信号来调节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和电流的幅值。

Description

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下面的描述涉及一种电源***及其控制方法,例如,涉及一种脉冲宽度调制(PWM)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的直流-直流(DC-DC)电源架构包括一种提供电压的幅值恒定的脉冲宽度调制(PWM)输出的恒压输出型PWM电源***。在这样的恒压输出型PWM电源***中,当负载增大时,恒压输出型PWM电源***可以调节其在PWM输出,以使DC输出的电流的幅值随着负载的增大而变大。
图4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恒压输出型PWM电源***400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4中所示,现有的PWM电源***400包括PWM电源410、电压检测单元430和反馈信号产生单元450。PWM电源410经直流输入端IN从外部直流电源接收DC输入(例如,具有12伏特的电压幅值的DC输入),对接收的DC输入进行脉冲宽度调制,并通过直流输出端OUT将经脉冲宽度调制所得到的PWM输出(DC输出)提供到待供电装置。电压检测单元430检测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反馈信号产生单元450根据由电压检测单元430检测到的电压的幅值Vout来产生反馈信号,并将产生的反馈信号提供到PWM电源410的反馈信号输入端FB。PWM电源410根据从反馈信号输入端FB接收的反馈信号来保持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例如,将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保持为17伏特),并增大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
现有技术中的恒压输出型PWM电源***的问题在于,当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增大时,恒压输出型PWM电源***的效率以及***的稳定可能会受到影响。例如,当连接到恒压输出型PWM电源***的负载变大且恒压输出型PWM电源***的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Iout被保持不变时,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将因此增大,从而恒压输出型PWM电源***的电路的损耗可增大,用于构造恒压输出型PWM电源***的例如集成电路(IC)芯片及由恒压输出型PWM电源***供电的待供电装置(或负载)的温度可升高,功耗变高,效率降低,由恒压输出型PWM电源***和待供电装置(或负载)构成的环路的稳定性也可变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面的和/或其他的问题,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证输出功率恒定的同时降低输出电流的电源***及其控制方法,因此,可以减小因转变为热而损失的功率、降低电源***和经其供电的待供电装置的温度。
在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电源***,所述电源***可以包括:脉冲宽度调制(PWM)电源,包括直流输入端、反馈信号输入端和直流输出端,PWM电源被构造为经直流输入端接收外部直流输入,对接收的外部直流输入进行脉冲宽度调制,并通过直流输出端将经脉冲宽度调制所得到的PWM输出提供到待供电装置;电压检测单元,被构造为检测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电流检测单元,被构造为检测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反馈信号产生单元,被构造为根据由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电压的幅值和由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电流的幅值来产生反馈信号,并将产生的反馈信号提供到PWM电源的反馈信号输入端,其中,PWM电源根据从反馈信号输入端接收的反馈信号来调节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和电流的幅值。
响应于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到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大于预定电流值,反馈信号产生单元可以产生第二反馈信号,从而PWM电源根据从反馈信号输入端接收的第二反馈信号来减小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
反馈信号产生单元可以根据从电压检测单元接收的指示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的信号和从电流检测单元接收的指示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的信号来产生第二反馈信号。
PWM电源可以根据从反馈信号输入端接收的第二反馈信号来增大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以保持PWM输出的功率恒定。
响应于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到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小于或等于预定电流值、且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不等于预定电压值,反馈信号产生单元可以产生第一反馈信号,从而PWM电源根据从反馈信号输入端接收的第一反馈信号来将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调节为等于预定电压值。
反馈信号产生单元可以根据从电压检测单元接收的指示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的信号来产生第一反馈信号。
PWM电源还可以根据从反馈信号输入端接收的第一反馈信号来增大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
电压检测单元可以包括连接在PWM电源的直流输出端和地之间的分压电阻器组。分压电阻器组可以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电流检测单元可以包括连接在PWM电源的直流输出端和待供电装置之间的第三电阻器。反馈信号产生单元可以包括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第三放大器、第四放大器、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
第一放大器的一个输入端可以连接到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之间的公共节点,第一放大器的另一个输入端可以连接到参考电压源。第二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可以分别连接到第三电阻器的两端。第三放大器的一个输入端可以连接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三放大器的另一个输入端可以连接到参考电压源。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可以连接到第三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第四放大器的一个输入端可以连接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第四放大器的另一个输入端可以连接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第四放大器的输出端可以连接到PWM电源的反馈信号输入端。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可以连接到第三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可以连接到第四放大器的与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的输入端,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可以连接到第四放大器的输出端。
响应于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小于或等于预定电流值,第一开关单元可以截止,第二开关单元可以导通。这时,第四放大器可以作为源跟随器进行操作,以将与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相同的输出作为反馈信号提供到PWM电源的反馈信号输入端。响应于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大于预定电流值,第一开关单元可以导通,第二开关单元可以截止。这时,第四放大器可以作为差分放大器进行操作,以将第一放大器的输出与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的差值进行放大并作为反馈信号提供到PWM电源的反馈信号输入端。
在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控制电源***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下述步骤:对外部直流输入进行脉冲宽度调制,并将经脉冲宽度调制所得到的PWM输出提供到待供电装置;检测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和电流的幅值;根据检测到的电压的幅值和电流的幅值来产生反馈信号;根据反馈信号来调节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和电流的幅值。
产生反馈信号的步骤可以包括:响应于检测到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大于预定电流值,产生第二反馈信号。调节PWM输出的步骤可以包括:根据第二反馈信号来减小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
可以根据指示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的信号和指示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的信号来产生第二反馈信号。
调节PWM输出的步骤还可以包括:根据第二反馈信号来增大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以保持PWM输出的功率恒定。
产生反馈信号的步骤可以包括:响应于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到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小于或等于预定电流值、且检测到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不等于预定电压值,产生第一反馈信号。调节PWM输出的步骤可以包括:根据第一反馈信号来将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调节为等于预定电流值。
可以根据指示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的信号来产生第一反馈信号。
调节PWM输出的步骤还可以包括:根据第一反馈信号来增大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
在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可以记录有用于执行控制电源***的方法的程序,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下述步骤:对外部直流输入进行脉冲宽度调制,并将经脉冲宽度调制所得到的PWM输出提供到待供电装置;检测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和电流的幅值;根据检测到的电压的幅值和电流的幅值来产生反馈信号;根据反馈信号来调节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和电流的幅值。
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附图以及权利要求,其他特征和方面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源***的示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源***的示例的示意性框图,其中,示出了包括在该电源***中的反馈信号产生单元的示意性电路结构。
图3是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电源***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恒压输出型脉冲宽度调制(PWM)电源***的示意性框图。
在整个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除非另外描述,否则相同的标号将被理解为指示相同的元件、特征和结构。为了清楚、图解和方便起见,可能夸大这些元件的相对尺寸和绘示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下面的详细描述,以帮助读者获取对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的充分理解。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获知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的各种改变、修改及等同物。另外,为了更加清楚和简明,可能省略对公知功能和公知构造的描述。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源***100的示例的示意性框图。
参照图1,电源***100可以包括脉冲宽度调制(PWM)电源110、电压检测单元130、电流检测单元150和反馈信号产生单元170。
PWM电源110可以包括直流输入端IN、反馈信号输出端FB和直流输出端OUT。直流输入端IN可以连接到外部直流电源,以从外部直流电源接收直流输入。这里,外部直流电源可以提供电压幅值为例如12伏特的直流输入。
PWM电源110可以被构造为对经直流输入端IN接收的外部直流输入进行脉冲宽度调制,并可以通过直流输出端OUT将经脉冲宽度调制所得到的PWM输出提供到待供电装置。
PWM电源110还可以被构造为根据通过反馈信号输入端FB从反馈信号产生单元170接收的反馈信号来来调节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电压的幅值Vout和/或功率Pout,这将在下面进行具体地描述。
电压检测单元130可以被构造为检测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如图1中所示,电压检测单元130可以将指示检测到的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的信号提供到反馈信号产生单元170。
电流检测单元150可以被构造为检测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如图1中所示,电流检测单元150可以将指示检测到的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的信号提供到反馈信号产生单元170。
反馈信号产生单元170可以被构造为根据由电压检测单元130检测到的电压的幅值Vout和由电流检测单元150检测到的电流的幅值Iout来产生反馈信号,并将产生的反馈信号提供到PWM电源110的反馈信号输入端FB。如图1中所示,反馈信号产生单元170可以从电压检测单元130接收指示检测到的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的信号,并可以从电流检测单元150接收指示检测到的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的信号。因此,反馈信号产生单元170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指示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的信号和指示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的信号来产生反馈信号。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反馈信号产生单元170可以根据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和电流的幅值Iout而选择性地产生第一反馈信号和第二反馈信号,这将在下面进行具体地描述。
PWM电源110可以根据从反馈信号输入端FB接收的由反馈信号产生单元170产生的反馈信号来不同地调节PWM输出。例如,PWM电源110可以根据反馈信号来调节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电流的幅值Iout和/或功率Pout。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PWM电源110可以根据第一反馈信号来保持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恒定。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PWM电源110可以根据第二反馈信号来减小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和/或保持PWM输出的功率Pout恒定。
当采用如上所述电源***100来向待供电装置(即,负载)供电时,具有固定的功率Pout的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和/或电流的幅值Iout将根据负载的改变而变化。例如,当负载增大(例如,待供电装置和/或连接在电源***100和带供电装置之间的供电线路的阻抗增大)时,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可能减小。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检测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和电流的幅值Iout,以根据检测的结果来调节PWM输出,从而向待供电装置适当地供电。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响应于电压检测单元130检测到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不等于预定电压值Vth,反馈信号产生单元170可以产生第一反馈信号,并可以将产生的第一反馈信号提供到PWM电源110的反馈信号输入端FB。PWM电源110可以根据从反馈信号输入端FB接收的第一反馈信号来将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调节为等于预定电压值Vth。
例如,预定电压值Vth可以为15伏特。当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因负载增大而从15伏特减小为14伏特时,电压检测单元130可以将指示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为14伏特的信号输出到反馈信号产生单元170。反馈信号产生单元170可以根据从电压检测单元130接收的指示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为14伏特的信号来产生第一反馈信号,并可以将产生的第一反馈信号提供到PWM电源110的反馈信号输入端FB。这时,PWM电源110可以根据从反馈信号输入端FB接收的第一反馈信号来将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从14伏特增大为15伏特,即,等于预定电压值Vth。此外,在当前的示例性实施例中,PWM电源110还可以根据从反馈信号输入端FB接收的第一反馈信号来增大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例如从1安培增大为1.1安培。
这里,如将在下面所描述的,因为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没有超过预定电流值Ith(例如,1.1安培),所以反馈信号产生单元170可以仅根据从电压检测单元130接收的指示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的信号来产生第一反馈信号。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预定电压值Vth可以是预先设定的值,也可以根据电源***和/或待供电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对该预定电压值Vth进行适当地调节,这将在下面进行具体地描述。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响应于电流检测单元150检测到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大于预定电流值Ith,反馈信号产生单元170可以产生第二反馈信号,并可以将产生的第二反馈信号提供到PWM电源110的反馈信号输入端FB。PWM电源110可以根据从反馈信号输入端FB接收的第二反馈信号来减小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例如,将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减小为小于或等于预定电流值Ith。
例如,预定电流值Ith可以为1安培。当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Iout因负载增大而从1安培增大为1.1安培时,电流检测单元150可以将指示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为1.1安培的信号输出到反馈信号产生单元170。反馈信号产生单元170可以根据从电流检测单元150接收的指示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为1.1安培的信号和从电压检测单元130接收的指示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的信号来产生第二反馈信号,并可以将产生的第二反馈信号提供到PWM电源110的反馈信号输入端FB。这里,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可以为15伏特。PWM电源110可以根据从反馈信号输入端FB接收的第二反馈信号来将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Vout从1.1安培减小为1安培,即,等于预定电流值Ith。此外,在当前的示例性实施例中,PWM电源110还可以根据从反馈信号输入端FB接收的第二反馈信号来增大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例如从15伏特增大为16.5伏特,从而保持PWM输出的功率Pout(例如,16.5W)恒定。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预定电流值Ith可以是预先设定的值,也可以根据电源***和/或待供电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对该预定电流值Ith进行适当地调节,这将在下面进行具体地描述。
因此,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源***100可以在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小于或等于预定电流值Ith时保持PWM输出的电压值Vout恒定,并在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大于预定电流值Ith时,将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减小为小于或等于预定电流值Ith。因此,可以减少待供电装置在运行时产生的热,也可以减少电源***100运行时自身产生的热。因此,可以降低电源***100和待供电装置的温度,可以减小因转变为热而损失的功率,可以提高电源***100和待供电装置的寿命。
图2示出了如图1中所示出的电源***100中的电压检测单元130、电流检测单元150和反馈信号产生单元170的示意性电路结构。
如图2中所示,电压检测单元130可以包括连接在PWM电源110的直流输出端OUT和地之间的分压电阻器组,其中,分压电阻器组可以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电阻器R1和第二电阻器R2;电流检测单元150可以包括连接在PWM电源110的直流输出端OUT和待供电装置之间的第三电阻器R3;反馈信号产生单元170可以包括第一放大器A1、第二放大器A2、第三放大器A3、第四放大器A4、第一开关Q1和第二开关Q2。
第一放大器A1的一个输入端可以连接到第一电阻器R1和第二电阻器R2之间的公共节点N,第一放大器A1的另一个输入端可以连接到参考电压源Vref。第二放大器A2的两个输入端可以分别连接到第三电阻器R3的两端。
第三放大器A3的一个输入端可以连接到第二放大器A2的输出端,第三放大器A3的另一个输入端可以连接到参考电压源Vref。第一开关单元Q1的控制端可以连接到第三放大器A3的输出端,第一开关单元Q1的第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二放大器A2的输出端。第四放大器A4的一个输入端可以连接到第一放大器A1的输出端,第四放大器A4的另一个输入端可以连接到第一开关单元Q1的第二端,第四放大器A4的输出端可以连接到PWM电源110的反馈信号输入端FB。第二开关单元Q2的控制端可以连接到第三放大器A3的输出端,第二开关单元Q2的第一端可以连接到第四放大器A4的与第一开关单元Q1的第二端连接的输入端,第二开关单元Q2的第二端可以连接到第四放大器A4的输出端。
根据当前的示例性实施例,当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小于或等于预定电流值Ith,第一开关单元Q1可以截止,第二开关单元Q2可以导通。当第一开关元件Q1截止且第二开关元件Q2导通时,第四放大器A4的输出端可以电连接到其一个输入端。这时,第四放大器A4可以作为源跟随器进行操作。因此,反馈信号产生单元170可以在不考虑从电流检测单元150接收的指示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的信号情况下,仅根据从电压检测单元130接收的指示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的信号来产生第一反馈信号,并通过第四功率放大器A4的输出端将产生的第一反馈信号输出到PWM电源110的反馈信号输入端FB。
另一方面,当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大于预定电流值Ith时,第一开关单元Q1可以导通,第二开关单元Q2可以截止。当第一开关元件Q1导通且第二开关元件Q2截止时,第四放大器A4的输出端可以与其一个输入端断开电连接。因此,反馈信号产生单元170可以在根据从电流检测单元150接收的指示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的信号和从电压检测单元130接收的指示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的信号来产生第二反馈信号,并通过第四功率放大器A4的输出端将产生的第二反馈信号输出到PWM电源110的反馈信号输入端FB。
在一个可实施的实施例中,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可以为15V,可以将预定电流值Ith设为1A,第三电阻器R3可以具有1欧姆的电阻值,参考电压源Vref的电压可设定为1V。
当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小于预定电流值Ith(1A)时,例如,当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为0.5A时,第二放大器A2的输入端之间的电压差可以为0.5V。因此,第二放大器A2的输出可以为0.5V。第三放大器A3的输入可以为第二放大器A2的输出(0.5V)和参考电压源Vref的电压(1V)。因为第二放大器A2的输出(0.5V)小于参考电压源Vref的电压(1V),所以第三放大器A3的输出可以为0V。这时,第一开关单元Q1可以截止,第二开关单元Q2可以导通。当第二开关单元Q2导通时,第四放大器A4可以被用作源跟随器。因此,PWM电源110的反馈信号输入端FB接收的反馈信号(即,第一反馈信号)的电压可以只受第一放大器A1的输出的影响。换句话说,被构造为根据节点N的电压和参考电压源Vref的电压而进行操作的第一放大器A1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且可以根据现有技术中的已知的方法来产生第一反馈信号并响应于产生的第一反馈信号维持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恒定,因此这里将不再进行详细描述。例如,PWM电源110可以响应于1伏特的第一反馈信号将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保持为15V。此外,在当前的实施例中,第一电阻器R1的电阻值可以为140KΩ、第二电阻器R2的电阻值可以为10KΩ,第一放大器A1的输出可以为1V,第四放大器A4的输入和输出可以相同,例如,1V。
当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输出大于预定电流值Ith(1A)时,例如,当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为1.1A时,第二放大器A2的输入端之间的电压差可以为1.1V。因此,第二放大器A2的输出可以为1.1V。第三放大器A3的输入可以为第二放大器A2的输出(1.1V)和参考电压源Vref的电压(1V)。因为1.1V大于参考电压源Vref的电压1V,所以第三放大器A3的输出可以为5V。这时,第一开关单元Q1可以导通,第二开关单元Q2可以截止。当第二开关Q2导通时,第四放大器A4可以被用差分放大器。因此,PWM电源110的反馈信号输入端FB接收的反馈信号(即,第二反馈信号)的电压受到第一放大器A1的输出的电压与第二放大器A2的输出的电压差值的影响。设此时电源的输出还未响应于电流的增大,暂定电源的输出还是15V,由上面的举例可知第一放大器A1的输出为1V,第一放大器A1的输出(1V)与第二放大器A2的输出(1.1V)不一样,第四放大器A4会将第一放大器A1的输出与第二放大器A2的输出的差值进行放大,可设其输出为1.36V。因此,PWM电源110可以响应于1.36伏特的第二反馈信号将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调节为(例如,升压至)16.5V,并将电流的幅值Iout降低为1A,从而保持PWM输出的功率Pout不变。此外,在当前的实施例中,第一电阻器R1的电阻值可以为140KΩ、第二电阻器R2的电阻值可以为10KΩ,第四放大器A4的输出可以为1.36V。
PWM电源110可以根据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方法来根据第一反馈信号和第二反馈信号对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电压的幅值Vout和/或功率Pout进行调节,因此这里将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图3是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电源***的方法300的示例的流程图。在图3中示出的电源***的控制方法可以被应用于控制参照图1和图2描述的电源***100。
如图3中所示,首先,可以对外部直流输入进行脉冲宽度调制,并可以将经脉冲宽度调制所得到的PWM输出提供到待供电装置(310)。接下来,可以检测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和电流的幅值Iout(320)。可以根据检测到的电压的幅值Vout和电流的幅值Iout来产生反馈信号(330),并可以根据产生的反馈信号来调节PWM输出(340)。
例如,在操作330中,可以响应于检测到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大于预定电压值Vth来产生第一反馈信号,并可以响应于检测到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大于预定电流值Ith来产生第二反馈信号。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当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小于或等于预定电流值Ith时,可以仅根据指示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的信号来产生第一反馈信号。当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大于预定电流值Ith时,可以根据指示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的信号和指示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的信号二者来产生第二反馈信号。
因此,在操作340中,可以根据第一反馈信号来保持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恒定,例如,等于预定电压值Vth;可以根据第二反馈信号来减小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例如,小于或等于预定电流值Ith。此外,还可以根据第一反馈信号来增大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以及也可以根据第二反馈信号来增大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Vout,以保持PWM输出的功率Pout恒定。
因此,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电源***的方法300可以在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小于或等于预定电流值Ith时保持PWM输出的电压值Vout恒定,并在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Iout大于预定电流值Ith时,将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减小为小于或等于预定电流值Ith。因此,可以减少待供电装置在运行时产生的热,也可以减少应用控制电源***的方法300的电源***运行时自身产生的热。因此,可以降低应用控制电源***的方法300的电源***和待供电装置的温度,可以减小因转变为热而损失的功率,可以提高电源***和待供电装置的寿命。
执行这里描述的方法或者该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操作的程序指令可以被记录、存储或固定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程序指令可由计算机执行。例如,计算机可使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所述介质可单独包括程序指令、数据文件和数据结构等或可以包括它们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磁介质(例如,硬盘、软盘和磁带)、光学介质(例如,CD ROM盘和DVD)、磁光介质(例如,光学盘)和专用于存储和执行程序指令的硬件装置(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速存储器)等。程序指令的例子包括机器代码(例如,由编译器产生的机器代码)和包含可由计算机使用译码器执行的高级代码。程序指令(即,软件)可分布在网络连接的计算机***上,从而以分布的方式存储和执行软件。例如,可通过一个或更多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来存储所述软件和数据。此外,用于实施这里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功能性程序、代码和代码段可以由所述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程序员基于以及利用这里提供的附图中的流程图、框图及其相应描述而容易地解释出来。此外,所描述的用于执行操作或方法的单元可以是硬件、软件或者硬件与软件的某种结合。例如,所述单元可以是在计算机上运行的软件包或者是软件可以在其上运行的计算机。
上面已经描述了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做出各种修改。例如,如果所描述的技术以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如果所描述的***、架构、设备或电路中的组件以不同方式被组合和/或被另外的组件或其等同物替代或补充,则可以实现合适的结果。相应地,其他实施方式也落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包括:
PWM电源,包括直流输入端、反馈信号输入端和直流输出端,PWM电源被构造为经直流输入端接收外部直流输入,对接收的外部直流输入进行脉冲宽度调制,并通过直流输出端将经脉冲宽度调制所得到的PWM输出提供到待供电装置;
电压检测单元,被构造为检测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
电流检测单元,被构造为检测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
反馈信号产生单元,被构造为根据由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电压的幅值和由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电流的幅值来产生反馈信号,并将产生的反馈信号提供到PWM电源的反馈信号输入端,
其中,PWM电源根据从反馈信号输入端接收的反馈信号来调节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和电流的幅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到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大于预定电流值,反馈信号产生单元产生第二反馈信号,从而PWM电源根据从反馈信号输入端接收的第二反馈信号来减小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其特征在于,反馈信号产生单元根据从电压检测单元接收的指示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的信号和从电流检测单元接收的指示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的信号来产生第二反馈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其特征在于,PWM电源根据从反馈信号输入端接收的第二反馈信号来增大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以保持PWM输出的功率恒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到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小于或等于预定电流值、且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不等于预定电压值,反馈信号产生单元产生第一反馈信号,从而PWM电源根据从反馈信号输入端接收的第一反馈信号来将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调节为等于预定电压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其特征在于,反馈信号产生单元根据从电压检测单元接收的指示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的信号来产生第一反馈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其特征在于,PWM电源还根据从反馈信号输入端接收的第一反馈信号来增大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其特征在于,
电压检测单元包括连接在PWM电源的直流输出端和地之间的分压电阻器组,其中,分压电阻器组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
电流检测单元包括连接在PWM电源的直流输出端和待供电装置之间的第三电阻器,
反馈信号产生单元包括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第三放大器、第四放大器、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其中,
第一放大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到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之间的公共节点,第一放大器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到参考电压源,
第二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到第三电阻器的两端,
第三放大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三放大器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到参考电压源,
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到第三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
第四放大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第四放大器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第四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到PWM电源的反馈信号输入端,
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到第三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到第四放大器的与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的输入端,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到第四放大器的输出端,
其中,
响应于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小于或等于预定电流值,第一开关单元截止,第二开关单元导通,从而第四放大器作为源跟随器进行操作,以将与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相同的输出作为反馈信号提供到PWM电源的反馈信号输入端,
响应于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大于预定电流值,第一开关单元导通,第二开关单元截止,从而第四放大器作为差分放大器进行操作,以将第一放大器的输出与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的差值进行放大并作为反馈信号提供到PWM电源的反馈信号输入端。
9.一种控制电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对外部直流输入进行脉冲宽度调制,并将经脉冲宽度调制所得到的PWM输出提供到待供电装置;
检测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和电流的幅值;
根据检测到的电压的幅值和电流的幅值来产生反馈信号;
根据反馈信号来调节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和电流的幅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产生反馈信号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大于预定电流值,产生第二反馈信号,
调节PWM输出的步骤包括:
根据第二反馈信号来减小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指示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的信号和指示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的信号来产生第二反馈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调节PWM输出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第二反馈信号来增大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以保持PWM输出的功率恒定。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产生反馈信号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到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小于或等于预定电流值、且检测到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不等于预定电压值,产生第一反馈信号,
调节PWM输出的步骤包括:
根据第一反馈信号来将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调节为等于预定电流值。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指示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的信号来产生第一反馈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调节PWM输出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第一反馈信号来增大PWM输出的电流的幅值。
16.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记录有用于执行控制电源***的方法的程序,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对外部直流输入进行脉冲宽度调制,并将经脉冲宽度调制所得到的PWM输出提供到待供电装置;
检测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和电流的幅值;
根据检测到的电压的幅值和电流的幅值来产生反馈信号;
根据反馈信号来调节PWM输出的电压的幅值和电流的幅值。
CN201310046005.3A 2013-02-05 2013-02-05 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0668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6005.3A CN103066838B (zh) 2013-02-05 2013-02-05 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PCT/CN2013/071474 WO2014121472A1 (zh) 2013-02-05 2013-02-06 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GB1513495.0A GB2524450B (en) 2013-02-05 2013-02-06 Power source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DE202013012330.3U DE202013012330U1 (de) 2013-02-05 2013-02-06 Quellensystem und dessen Steuerverfahren
DE112013006592.4T DE112013006592T5 (de) 2013-02-05 2013-02-06 Quellensystem und dessen Steuerverfahren
US13/819,602 US9362821B2 (en) 2013-02-05 2013-02-06 Power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15555529A JP6475170B2 (ja) 2013-02-05 2013-02-06 電源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6005.3A CN103066838B (zh) 2013-02-05 2013-02-05 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6838A true CN103066838A (zh) 2013-04-24
CN103066838B CN103066838B (zh) 2014-11-12

Family

ID=48109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46005.3A Active CN103066838B (zh) 2013-02-05 2013-02-05 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475170B2 (zh)
CN (1) CN103066838B (zh)
DE (2) DE112013006592T5 (zh)
GB (1) GB2524450B (zh)
WO (1) WO201412147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36770A (zh) * 2022-09-01 2022-12-06 英诺赛科(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调变电路及待测组件的测试方法
CN116401192A (zh) * 2023-06-08 2023-07-07 牛芯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电路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03762A (ja) * 1999-10-01 2001-04-13 Fujitsu Denso Ltd 力率改善回路
CN1777009A (zh) * 2004-10-04 2006-05-24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使负载软起动的逆变器和逆变器驱动方法
CN101232254A (zh) * 2008-02-27 2008-07-30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功率变换器
CN102570837A (zh) * 2012-02-28 2012-07-11 杭州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恒压恒流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90031B2 (ja) * 1995-04-13 2000-09-1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Dc/dcコンバータ
JPH10248238A (ja) * 1997-03-03 1998-09-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Dc−dcコンバータ
JP2002281742A (ja) * 2001-03-22 2002-09-27 Densei Lambda Kk カレントモードdc/dcコンバータ
JP3963794B2 (ja) * 2002-07-09 2007-08-22 ローム株式会社 Dc/dcコンバータ
US6977489B2 (en) * 2003-01-10 2005-12-20 Intersil Americas, Inc Multiphase converter controller using single gain resistor
JP2006304445A (ja) * 2005-04-19 2006-11-02 Oki Power Tech Co Ltd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回路
JP4418788B2 (ja) * 2005-10-19 2010-0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及び該スイッチング電源を含む電子機器、並びにスイッチング電源の制御方法
JP2009189170A (ja) * 2008-02-07 2009-08-20 Panasonic Corp エネルギ変換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半導体装置とスイッチ制御方法
JP2009291006A (ja) * 2008-05-29 2009-12-10 Fujitsu Ltd 電圧変換装置、電圧変換方法、およびデューティ比決定プログラム
JP2011147232A (ja) * 2010-01-13 2011-07-28 Sansha Electric Mfg Co Ltd 直流電源装置
JP2012029360A (ja) * 2010-07-20 2012-02-09 Dsp Oyo Gijutsu Kenkyusho:Kk 電源回路およびled照明装置
CN102570805A (zh) * 2010-12-14 2012-07-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降压转换器
CN102570853A (zh) * 2010-12-20 2012-07-11 西安高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恒功率输出磁控溅射镀膜电源
TW201246775A (en) * 2011-05-13 2012-11-16 Inno Tech Co Ltd Power converting module
CN102624254B (zh) * 2012-03-26 2014-06-18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改进的负载调节的恒压恒流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US8995156B2 (en) * 2012-12-11 2015-03-31 Eaton Corporation DC/DC converter with resonant converter stage and buck stag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03762A (ja) * 1999-10-01 2001-04-13 Fujitsu Denso Ltd 力率改善回路
CN1777009A (zh) * 2004-10-04 2006-05-24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使负载软起动的逆变器和逆变器驱动方法
CN101232254A (zh) * 2008-02-27 2008-07-30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功率变换器
CN102570837A (zh) * 2012-02-28 2012-07-11 杭州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恒压恒流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36770A (zh) * 2022-09-01 2022-12-06 英诺赛科(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调变电路及待测组件的测试方法
CN115436770B (zh) * 2022-09-01 2023-12-22 英诺赛科(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调变电路及待测组件的测试方法
CN116401192A (zh) * 2023-06-08 2023-07-07 牛芯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电路及终端设备
CN116401192B (zh) * 2023-06-08 2023-09-29 牛芯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电路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524450A (en) 2015-09-23
GB2524450B (en) 2020-07-29
WO2014121472A1 (zh) 2014-08-14
JP6475170B2 (ja) 2019-02-27
DE112013006592T5 (de) 2016-01-21
JP2016505236A (ja) 2016-02-18
CN103066838B (zh) 2014-11-12
GB201513495D0 (en) 2015-09-16
DE202013012330U1 (de) 2016-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71589B2 (ja) 逆電流防止
EP3028110B1 (en) Slow start for ldo regulators
US969868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 single inductor multiple output (SIMO) DC-DC converter circuit
US8120335B2 (en) Average inductor current mode switching converters
KR101341702B1 (ko) 스위칭형 출력단들에 대한 단락 보호
US9179514B2 (en) Control circuit for reducing of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THD) in the power supply to an electric load
JP2015536634A (ja) ブーストコンバータ制御
JP6109962B2 (ja) リバースブーストモードのための負電流感知フィードバック
US20210313882A1 (en) Dynamic enhancement of loop response upon recovery from fault conditions
KR20150077456A (ko) 포락선 추적을 위한 부스트 변환기 제어
US9590506B2 (en) Multiple mode power regulator
US8750007B2 (en) Power conversion
US9182766B2 (en) Switching voltage regulator
CN103066838A (zh) 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86778B (zh) 降压调节器的低功率待机模式
US9362821B2 (en) Power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101397419B1 (ko) 감압형 dc-dc 변환기
KR101508428B1 (ko) 서미스터를 이용하여 출력 리플 전압을 조절하는 히스테리틱 벅 컨버터
CN103391000A (zh) 用于dc-dc变换器的电流模式控制
CN105281557A (zh) 信号发生器以及使用该信号发生器的pfc变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32 No. 9-2 Ming Avenue, Guangming New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after: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32 No. 9-2 Ming Avenue, Guangming New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9

Address after: No.109, Kangping Road, Liuy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Hunan 410300

Patentee after: Changsha Huike opt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9-2 Tangming Avenue,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