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7802B - 用于眼内药物递送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眼内药物递送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7802B
CN103037802B CN201180026683.2A CN201180026683A CN103037802B CN 103037802 B CN103037802 B CN 103037802B CN 201180026683 A CN201180026683 A CN 201180026683A CN 103037802 B CN103037802 B CN 1030378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equipments according
integrated
actuating mechanism
sleev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66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37802A (zh
Inventor
L·E·勒纳
I·舒巴耶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cuJect LLC
Original Assignee
OcuJect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cuJect LLC filed Critical OcuJect LLC
Priority to CN20161062142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37528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US2011/03084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1123722A1/en
Publication of CN103037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7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37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7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9/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yes; Devices for putting-in contact lenses; Devices to correct squinting; Apparatus to guide the blind;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ye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9/0008Introducing ophthalmic products into the ocular cavity or retaining products therein
    • A61F9/0017Introducing ophthalmic products into the ocular cavity or retaining products therein implantable in, or in contact with, the eye, e.g. ocular inse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药物配方递送至眼中的设备。设备可以是集成的以便包括特征件,所述特征件允许用一只手安全和无创伤地操作设备。例如,可用一只手进行:在眼睛上将设备精确放置,包括正确调整角度,并将药物配方注射至眼中。设备还可包括改进的安全特征件。例如,设备可包括致动机构,所述致动机构控制注射至眼中的速率和深度。某些设备包括动态阻挡部件,所述动态阻挡部件能够调整施加至眼表的压力的量。本文还描述了相关方法和包括该设备的***。

Description

用于眼内药物递送的设备和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0年3月3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1/341,582、以及于2010年9月2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1/384,636的优先权,每一所述申请通过引用整体结合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文所述的是构造成安全而精确地递送药物配方至眼中的设备。特别地,该设备可集成各种特征件,所述特征件允许对设备的轻松操作,并可有利于设备在眼表上的定位以及有利于无创伤地在眼内注射药物配方。本文还描述了利用该设备在眼内递送药物配方的***和方法。
背景技术
眼睛是包括许多部件的复杂器官,所述许多部件使实现了看见的过程。视觉质量取决于每一个体部件的状况以及这些部件共同工作的能力。例如,视觉会受这些状况的影响,所述状况影响了晶状体(例如白内障)、视网膜(例如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或黄斑(例如黄斑变性)。局部的和全身的药物配方已被开发以治疗这些和其它的眼睛状况,但每一种具有其缺陷。例如,典型地,敷用在眼表上的局部疗法具有较短的停留时间,因为泪流将它们冲出眼睛。此外,如果预期的目标位于后房内,则由于由角膜和巩膜、以及其它结构呈现出的天然屏障,向眼内递送药物受到限制。至于全身治疗,通常需要高剂量的药物以在眼内达到治疗性的水平,这增加了有害的副作用的风险。
可选地,已有执行玻璃体内注射以局部地递送药物配方至眼内。由于用于治疗急性黄斑变性(AMD)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剂的供应增加,利用玻璃体内注射已变得更为普遍。经FDA(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玻璃体内注射以治疗AMD的药剂包括雷珠单抗(Genetech公司,南旧金山市,加利福尼亚州)和培加尼布钠(Eyetech制药公司,纽约市,纽约州)。此外,玻璃体内贝伐单抗(Genentech公司,南旧金山市,加利福尼亚州)已被广泛用于药品核准标示外的应用以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还存在开发新药物方面的增长的兴趣,所述新药物用于直接递送至玻璃体内以便治疗黄斑水肿、视网膜静脉阻塞、以及玻璃体出血。
当前,市售的玻璃体内注射设备缺乏许多在以下方面有用的特征:使注射部位露出、使设备抵靠巩膜稳定、和/或控制注射的角度和深度。许多在专利文献(例如WO 2008/084064和美国2007/0005016)中描述的设备也是多部件***的一部分,所述多部件***组装和使用起来通常是费时的。这些设备伴随的增加的过程时间会转而增加并发症的风险。此外,必须操作许多部件本身会增加因使用者失误导致并发症的风险。眼内注射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眼内感染,称为眼内炎,所述眼内炎的发生是由于病原生物的进入(例如从眼表进入眼内环境的细菌),或眼表组织的创伤(例如角膜或结膜磨损)。
因此,用于执行玻璃体内注射的新设备是有需要的。简化注射过程并降低并发症风险的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备是有用的。精确地且无创伤地将药物(例如液体、半固体、或以悬浮液为基底的药物)注射至眼中的设备也是有用的。
发明内容
本文描述的是用于递送药物配方至眼中的设备、方法、和***。该设备可以是集成的。“集成的”指的是各种特征件被组合至单个设备中,所述各种特征件可有利于例如以安全、无菌、以及精确的方式递送药物配方至眼中。例如,可将这些特征件集成至单个设备中:所述特征件可辅助在希望的眼表部位上正确放置、帮助定位设备从而以适当的角度到达眼内空间,一旦设备已定位则在整个药物注射期间帮助保持设备末端稳定而不会在眼表上移动或滑动,调整或控制眼内压力,和/或帮助将例如因药物注射的力或接触或刺穿眼球壁自身而导致的创伤降至最低。更特别地,集成的设备可用于将由于与目标组织的直接接触或通过另一组织(例如眼球壁或玻璃体凝胶)的间接力传递而导致的创伤降至最低,也可用于将对角膜、结膜、巩膜外层、巩膜、以及眼内结构(包括但不限于视网膜、脉络膜、睫状体、和晶状体,以及血管)和与这些结构相关联的神经的创伤降至最低。还可包括这样的特征件:所述特征件可有利于降低眼内感染性炎症(例如眼内炎)的风险以及可减少疼痛。应理解,可将药物配方递送至眼内任何合适的目标位置,例如前房或后房。此外,药物配方可包括任何合适的活性剂并可采取任何合适的形式。例如,药物配方可以是固体、半固体、液体,等等。药物配方还可适于任何合适类型的释放。例如,其可适于以即刻释放、受控释放、延缓释放、持久释放、或丸剂释放的方式释放活性剂。
一般而言,本文所述的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尺寸和形状确定成便于用一只手操作。典型地,壳体具有近端和远端,以及在壳体远端处的眼接触面。处于其部署前状态的导管通常位于壳体内。导管至少部分地在壳体内部处于其已部署状态。在某些情况下,导管可滑动地附接至壳体。导管通常具有近端、远端、以及通过其延伸的内腔。在壳体之内可包括致动机构,所述致动机构可操作地连接至导管和用于容纳活性剂的贮存器。触发器同样可连结至壳体并构造成将致动机构致动。在一个变型中,触发器位于设备壳体的侧部上、邻近眼接触面处的设备末端(触发器和设备末端之间的距离在5mm至50mm之间、10mm至25mm之间、或15mm至20mm之间的范围),从而可由指尖轻松致动触发器而同时用同一只手的手指将设备定位在希望的眼表部位上。在另一变型中,触发器位于设备壳体的侧部上、与测量部件成90度,从而当设备末端被放置在眼表上垂直于角膜缘时,可用将设备定位在眼表上的同一只手的第二或第三个手指的指尖致动触发器。在一个变型中,测量部件附接至眼接触面。在某些变型中,还包括药物装填机构。
致动机构可以是手动的、自动的、或部分自动的。在一个变型中,致动机构是弹簧加载的致动机构。在此,该机构可包括单个弹簧或两个弹簧。在另一变型中,致动机构是气动致动机构。
可通过包括对注射设备的动态阻挡部件来使向眼表施加压力得以实现和进一步精细化。动态阻挡部件可包括连结至壳体的可滑动元件。在某些变型中,可滑动元件包括动态套管,所述动态套管构造成调节施加至眼表的压力的量。在其它变型中,动态阻挡部件构造成眼球壁张力控制机构。
在使用时,设备通过这样来将药物递送至眼内空间之内:将集成的设备的眼接触面定位在眼表上(其中设备还包括用于容纳活性剂的贮存器和致动机构),并在目标注射部位处利用眼接触面对眼表施加压力,并随后通过将致动机构致动而将活性剂从贮存器递送至眼中。定位、施力、以及递送的步骤由一只手完成。在某些情况下,在将设备放置在眼上之前向眼表敷用局部麻醉。在将设备放置在眼上之前还可向眼表敷用消毒剂。
利用眼接触面对眼表施加压力还可形成在15mm Hg至120mm Hg之间、20mm Hg至90mm Hg之间、或25mm Hg至60mm Hg之间的范围的眼内压力。如下文进一步所描述的,在分配元件(导管)的部署之前形成眼内压力可降低巩膜的柔韧性,这转而可便于导管刺穿巩膜,减少在注射过程期间导管刺穿眼球壁伴随的不适感和/或防止设备的后冲。
药物递送设备、其部件、和/或各种活性剂可作为单独的封装部件设置于***或成套用品中。***或成套用品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设备以及一种或多种活性剂。设备可以是预装填的或构造成用于手动的药物装填。当包括多种活性剂时,可使用相同或不同的活性剂。也可使用相同或不同剂量的活性剂。***或成套用品通常包括使用说明。它们还可包括麻醉剂和/或消毒剂。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B示出范例性眼接触面的正视图。
图2A至图2C示出另外的范例性眼接触面的侧视图,其中包括测量部件。
图3A1至图3A3以及图3B1至图3B3示出其它范例性眼接触面的侧视图。
图4A以及图4B1至图4B2示出范例性带凸缘的眼接触面的立体图和正视图。
图5A1至图5A2以及图5B1至图5B2示出范例性平的和凸的眼接触面的侧视图和立体图。
图6A1至图6A2以及图6B1至图6B2示出范例性软的或半固体的眼接触面的侧视图和正视图。
图7A1至图7A2、图7B1至图7B2、图7C1至图7C2、以及图7D至图7E示出另外的范例性眼接触面,包括具有高附着摩擦交接面的眼接触面。
图8示出范例性测量部件如何起到使眼睑缩回并测量距角膜缘的某一距离的作用。
图9A至图9C示出测量部件绕眼接触面的范例性布置。
图10A至图10C示出其它范例性测量部件以及它们如何起到测量距角膜缘的某一距离的作用。
图11A至图11D示出其它范例性测量部件。
图12示出包括标记末端元件的范例性设备。
图13示出由范例性标记末端元件在眼表上所做的标记可如何用于将设备定位于目标注射部位处。
图14A至图14C示出范例性尖锐导管的立体图。
图15A1至图15A2示出范例性斜坡角度的侧视图。
图16A至图16D示出范例性导管几何外形的剖视图。
图17示出另外的范例性导管几何外形的剖视图。
图18A至图18C示出范例性的经展平的导管的侧视图和剖视图(沿线A-A截取)。
图19示出用于控制导管露出的范例性机构。
图20给出了另一范例性导管露出控制机构。
图21示出具有前盖和后盖的范例性设备。
图22示出可如何利用范例性药物装填元件来使设备装满药物配方。
图23A至图23C示出药物装填元件的其它范例。
图24A至图24D示出范例性带窗孔的药物装填元件。
图25A至图25B示出与药物源交接的范例性带窗孔药物装填元件。
图26A至图26C示出范例性双弹簧致动机构的侧部剖视图。
图27是另一范例性双弹簧致动机构的侧部剖视图。
图28示出设备的立体图,所述设备包括双弹簧致动机构的另一范例,所述双弹簧致动机构处于其致动前状态。
图29是图28所示的设备和双弹簧致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30是图28所示设备在双弹簧致动机构已被致动之后的剖视图。
图31A至图31C示出图28中的触发器如何将双弹簧致动机构的第一弹簧致动以部署导管。
图32A至图32C的放大图示出了图28中的锁定销的释放如何起到将双弹簧致动机构的第二弹簧致动的作用。
图33A至图33B示出图28的设备并具有范例性装填口。
图34是具有气动致动机构的范例性设备的立体图。
图35A至图35B给出了图34中所示设备的剖视图。图35A示出处于致动前状态的气动致动机构。图35B示出在部署导管之后的气动致动机构。
图36是包括单弹簧的致动机构的范例性设备的剖视图。
图37是图36中所示设备的剖视图,其示出在部署导管之后的单弹簧致动机构。
图38是示范性药物装填活塞的侧部剖视图。
图39A至图39I示出范例性设备末端的各种视图。
图40示出具有滑帽的范例性设备。
图41A至图41B给出另一具有双弹簧致动机构的范例性设备的剖视图。
图42示出范例性动态套管的放大剖视图。
图43A至图43D示出分配元件的前行和药物注射的范例性方法。
图44A至图44D示出范例性定位指示器部件。
图45A至图45J示出范例性精细套管移动控制部件的各个方面。
图46是根据一个变型、由动态套管产生的阻力的量的图解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述的是用于例如通过注射来将药物配方递送至眼中的手持设备、方法、以及***。设备可将各种特征件集成(组合)至单个设备中,所述特征件可有利于例如以安全、无菌、且精确的方式将药物配方递送至眼中。因此,这样的特征件可集成到单个设备中:可辅助在眼上正确放置、帮助定位从而以适当的角度到达眼内空间、调节或控制眼内压力、和/或帮助将(例如因注射的力或穿刺巩膜自身而导致的)对巩膜和眼内结构的创伤降至最低。设备可整个或部分地构造成一次性的。
I.设备
一般而言,本文所述的集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尺寸和形状确定成便于用一只手操作。典型地,壳体具有近端和远端、以及在壳体远端处的眼接触面。处于其部署前状态的导管可位于壳体内。导管至少部分地在壳体内部处于其已部署状态。在某些情况下,导管可滑动地附接至壳体。此外,导管通常具有近端、远端、以及通过其延伸的内腔。在壳体内可包括致动机构,所述致动机构可操作地连接至导管和用于容纳活性剂的贮存器。
可由任何合适的生物相容性材料或生物相容性材料的组合来形成设备或它的一部分。例如,一种或多种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可用于制作例如设备壳体、眼接触面、测量部件、等等。范例性生物相容性和不可生物降解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乙酯(PEM)、以及其它丙烯酸基聚合物;聚烯烃,例如聚丙烯和聚乙烯;醋酸乙烯酯;聚氯乙烯;聚亚安酯;聚乙烯吡咯烷酮;2-吡咯烷酮;聚丙烯腈-丁二烯;聚碳酸酯;聚酰胺;含氟聚合物,例如聚四氟乙烯(如特氟龙TM聚合物);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醋酸纤维素;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甲基戊烯;聚砜;聚酯;聚酰亚胺;天然橡胶;聚异丁烯橡胶;聚甲基苯乙烯;硅树脂;以及它们的共聚物和混合物。
在某些变型中,设备或设备的一部分(例如药物贮存器、柱塞、壳体、眼接触面、或测量部件)由包含环烯系树脂的材料制成。范例性的环烯树脂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环烯烃聚合物(ZEON公司,东京,日本)或Crystal烯烃聚合物(大协精工株式会社,东京,日本)以及APELTM环烯烃共聚物(COC)(三井化学株式会社,东京,日本)的市售产品、环烯-乙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以及它们的组合。在一个变型中,采用环烯系树脂和环烯-乙烯共聚物是有利的,所述环烯系树脂和环烯-乙烯共聚物具有高透明度、高耐热性、以及与药理产品(例如蛋白质、蛋白质片段、多肽、或包括抗体、受体或结合蛋白的嵌合分子)最少乃至没有化学反应。
环烯聚合物或其氢化产品可以是环烯单体的开环均聚物、环烯单体的开环共聚物和其它单体、环烯单体的加成均聚物、环烯单体的加成共聚物和其它单体、以及这种均聚物或共聚物的氢化产品。以上的环烯单体可包括单环烯烃单体、以及多环烯烃单体(包括双环和更高环化合物)。适于生产环烯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单环烯烃单体的范例为诸如环戊烯、环戊二烯、环乙烯、甲基环乙烯和环辛烯的单环烯烃单体;它们的含有1至3个低级烷基(例如甲基和/或乙基)作为取代基的低级烷基衍生物;以及它们的丙烯酸酯衍生物。
多环烯烃单体的范例为双环戊二烯、2,3-二氢环戊二烯、双环[2,2,1]-庚-2-烯及其衍生物、三环[4,3,0,12,5]-3-癸烯及其衍生物、三环[4,4,0,12,5]-3-十一碳烯及其衍生物、四环[4,4,0,12,5,07,10]-3-十二碳烯及其衍生物,五环[6,5,1,13,6,02,7,09,13]-4-十五碳烯及其衍生物,五环[7,4,0,12,5,0,08,13,19,12]-3-十五碳烯及其衍生物和六环[6,6,1,13,6,110,13,02,7,09,14]-4-十七碳烯及其衍生物。双环[2,2,1]-庚-2-烯衍生物的范例包括5-甲基-双环[2,2,1]-庚-2-烯、5-甲氧基-双环[2,2,1]-庚-2-烯、5-亚乙基-双环[2,2,1]-庚-2-烯、5-苯基-双环[2,2,1]-庚-2-烯、以及6-甲氧基羰基-双环[2,2,1]-庚-2-烯。三环[4,3,0,12,5]-3-癸烯衍生物的范例包括2-甲基-三环[4,3,0,12,5]-3-癸烯和5-甲基-三环[4,3,0,12,5]-3-癸烯。四环[4,4,0,12,5]-3-十一碳烯衍生物的范例包括10-甲基-四环[4,4,0,12,5]-3-十一碳烯,而三环[4,3,0,12,5]-3-癸烯衍生物的范例包括5-甲基-三环[4,3,0,12 ,5]-3-癸烯。
四环[4,4,0,12,5,07,10]-3-十二碳烯衍生物的范例包括8-亚乙基-四环[4,4,0,12 ,5,07,10]-3-十二碳烯、8-甲基-四环[4,4,0,12,5,07,10]-3-十二碳烯、9-甲基-8-甲氧基-羰基-四环[4,4,0,12,5,07,10]-3-十二碳烯、5,10-二甲基-四环[4,4,0,12,5,07,10]-3-十二碳烯。六环[6,6,1,13,6,110,13,02,7,09,14]-4-十七碳烯衍生物的范例包括12-甲基-六环[6,6,1,13,6,110,13,02,7,09,14]-4-十七碳烯和1,6-二甲基-六环[6,6,1,13,6,110,13,02,7,09,14]-4-十七碳烯。环烯聚合物的一个范例是至少一种环烯单体的加成均聚物或至少一种环烯单体和至少一种其它烯烃单体(例如,乙烯、丙烯、4-甲基戊烯-1、环戊烯、环辛烯、丁二烯、异戊二烯、苯乙烯、或类似物)的加成共聚物。可通过例如在利用已知的催化剂的同时将上述单体聚合而获得这种均聚物或共聚物,所述催化剂可溶于烃类溶剂中并由钒化合物或类似物以及有机铝化合物或类似物组成(日本专利申请公开(Kokai)号HEI 6-15767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Kokai)号HEI 5-43663)。
环烯聚合物的另一范例是上述单体的开环均聚物或上述单体的开环共聚物。其可通过例如在利用已知的催化剂的同时将上述单体均聚或将上述单体共聚而获得,所述催化剂例如为(1)由铂族金属(例如钌、铑、钯、锇或铂)的卤化物或硝酸盐以及还原剂组成的催化剂或(2)由过渡金属(例如钛、钼或钨)的化合物和周期表的I至IV族之一中的金属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例如有机铝化合物或有机锡化合物)组成的催化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Kokai)号HEI 6-15767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Kokai)号HEI5-43663)。
均聚物或共聚物可含有不饱和键。可利用已知的氢化催化剂将均聚物或共聚物氢化。氢化催化剂的范例包括(1)齐格勒型均相催化剂,所述齐格勒型均相催化剂的每一种由钛、钴、镍或类似物的有机酸盐和锂、铝或类似物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组成,(2)负载型催化剂,所述负载型催化剂的每一种由载体(例如碳或氧化铝)和负载于载体上的铂金属(例如钯或钌)组成,和(3)每一种由上述铂族金属之一的复合物组成的催化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Kokai)号HEI 6-157672)。
在某些情况下,设备或设备的一部分(例如药物贮存器)由包含橡胶的材料制成。合适的橡胶材料的范例包括丁基橡胶(例如丁基橡胶、氯化丁基橡胶、溴化丁基橡胶、以及二乙烯基苯共聚丁基橡胶);共轭二烯橡胶(例如聚异戊二烯橡胶(高至低顺式-1,4键)、聚丁二烯橡胶(高至低顺式-1,4键)、以及苯乙烯-丁二烯共聚橡胶);以及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橡胶(EPDM)。还可采用可交联橡胶材料,且可通过将上述橡胶材料与添加剂(例如交联剂、填料和/或加固物、着色剂、或抗老化剂)揉制到一起来制成所述可交联橡胶材料。
在某些情况下,生物相容性材料为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合适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非限制性范例包括纤维素和酯、聚丙烯酸酯(L-酪氨酸衍生的或游离酸)、聚(β-羟基酯)、聚酰胺、聚(氨基酸)、聚脂肪酸酯、聚烷撑烷基化物、聚氧化烯、聚烷撑琥珀酸酯、聚酸酐、聚酐酯、聚天冬氨酸、聚乳酸、聚丁二醇、聚(己内酯)、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共聚物、聚碳酸酯、L-酪氨酸衍生的聚碳酸酯、聚氰基丙烯酸酯、聚二氢、聚(二氧环己酮)、聚-p-二氧环己酮、聚(ε-己内酯-二甲基三亚甲基碳酸酯)、聚(酯酰胺)、聚酯、脂肪族聚酯、聚(醚酯)、聚乙二醇/聚(原酸酯)共聚物、聚戊二酸、聚(乙醇酸)、聚(乙交酯)、聚(乙交酯)/聚(乙二醇)共聚物、聚(丙交酯)、聚(丙交酯-共-己内酯)、聚(DL-丙交酯-共-乙交酯)、聚(丙交酯-共-乙交酯)/聚(乙二醇)共聚物、聚(丙交酯)聚(乙二醇)共聚物、聚磷腈、聚磷酸酯、聚磷酸酯氨基甲酸酯(polyphophoester urethanes)、聚(丙烯富马酸-共-乙二醇)、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酪氨酸碳酸酯、聚亚安酯、三元共聚物(乙交酯丙交酯或二甲基三亚甲基碳酸酯的共聚物)、以及它们的组合、混合物或共聚物。
可将添加剂添加至聚合物和聚合物混合物中以根据需要调整其特性。例如,可将生物相容性增塑剂添加至用于设备的至少一部分的聚合物配方中以增加其柔性和/或机械强度,或以提供相对于眼表的颜色对比度。在其它情况下,可添加生物相容性填料(例如颗粒填料、纤维和/或网)以给设备的一部分赋予机械强度和/或刚度。
可通过将上述材料注塑或压塑来至少部分地制造本文所述的设备。
在某些情况下,在设备上包括可拆卸地附接或集成的观看和/或放大元件会是有利的。例如,可将放大镜和/或照明源(例如LED灯)可拆卸地附接至设备以便于设备末端和注射部位的可视化。可视化的改善可有助于更精确而安全地将设备定位于目标位置处(例如角巩膜缘后方约3.5mm至4mm),从而潜在地避免眼内注射的并发症(例如视网膜脱落、睫状体出血)或对眼内晶状体的创伤。放大镜可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例如,其可由先前描述的任何合适的不可吸收(可降解)材料制成,但典型地是轻质的,从而使其不影响注射设备的平衡。放大镜和/或照明源(例如LED)可以是一次性的。
壳体
设备的壳体通常包括药物贮存器和致动机构。当在其第一、未部署状态(部署前状态)时,导管可位于壳体之内。壳体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状,只要其允许用一只手抓握和操作壳体。例如,壳体在形状上可以是管状的或圆柱形的、矩形的、方形的、圆形的、或椭圆形的。在某些变型中,壳体是管状或圆柱形的,类似于注射器的筒。在这种情况下,壳体具有约1cm至约15cm之间、约2.5cm至约10cm之间、或约4cm至约7.5cm之间的长度。例如,壳体可具有约1cm、约2cm、约3cm、约4cm、约5cm、约6cm、约7cm、约8cm、约9cm、约10cm、约11cm、约12cm、约13cm、约14cm、或约15cm的长度。壳体的表面也可纹理化、粗糙化、或在某些区域内以其它方式改良(例如带有突出部、脊突,等等)以辅助使用者抓握和/或操作壳体。
壳体可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例如(并且如先前所述),设备的部件可由任何合适的生物相容性材料或生物相容性材料的组合制成。可有利于制成壳体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环烯系树脂、环烯-乙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聚苯乙烯树脂、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在一个变型中,采用环烯系树脂和环烯-乙烯共聚物会是有利的,所述环烯系树脂和环烯-乙烯共聚物具有高透明度、高耐热性、以及与药理产品(例如蛋白质、蛋白质片段、多肽、或包括抗体、受体或结合蛋白的嵌合分子)最少乃至没有化学反应。可有利于制成壳体的其它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含氟聚合物;热塑性塑料(例如聚醚醚酮、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亚安酯、尼龙、等等);以及硅树脂。在某些变型中,壳体可由透明材料制成以辅助确认导管部署和/或药物递送。典型地,具有合适的透明度的材料为聚合物,所述聚合物例如为丙烯酸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PVC)、乙二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G)、以及苯乙烯丙烯腈(SAN)。有用的丙烯酸共聚物包括但不限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聚物和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SMMA)共聚物(例如Zylar丙烯酸共聚物)。
眼接触面
本文所述的设备通常在壳体远端处包括无创伤眼接触面。在某些变型中,眼接触面固定地附接至壳体近端。在其它变型中,眼接触面可拆卸地附接至壳体近端。典型地,眼接触面是无菌的。在某些情况下,眼接触面是一次性的。使用时,设备的眼接触面放置的眼表上。
眼接触面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构型(例如尺寸、形状、几何外形,等等),只要其允许设备无创伤地放置在眼表上。在某些变型中,眼接触面是环形的(例如图1A至图1B)。当眼接触面采取环的形状时,其可具有约0.3mm至约8mm、约1mm至约6mm、或约2mm至约4mm的直径。在其它变型中,眼接触面的形状是椭圆形或圆形的。
更特别地,如图1A至图1B的正视图所示,设备末端包括环形的眼接触面,在所述眼接触面处环的内径和外径之间的距离形成了轮缘。在这种情况下,环形的眼接触面可构造成具有较宽的眼接触面(10)(轮缘)和较小的内部开口(12)(图1A)、或具有较大内部开口(16)的较窄眼接触面(14)(轮缘)(图1B)。分配元件(导管)可以是隐藏在内部并由设备末端保护的注射针。还可设置膜,所述膜延伸横过内部开口,并可与眼接触面齐平或凹进于注射针所位于的设备末端内腔之中。
如图39A至39B所示,在静息状态下,分配元件的末端可相对于包括眼接触面的设备壳体的末端凹进,从而当设备末端布置成与任何表面(例如皮肤或眼球壁)接触时,分配元件的末端与表面离开一段距离,所述距离在图39B中由箭头标记。该距离可确保在注射程序之前分配元件末端不与任何表面进行直接接触,这防止了分配元件从源头(例如皮肤分泌物、眼分泌物或眼泪)的意外细菌污染,并将眼内注射程序期间带入可能导致眼内炎的眼内感染媒介物的风险降至最低。
在某些变型中,分配元件的末端相对于设备壳体的最近端凹进,并与设备壳体的最近端离开一段距离,所述距离在从约0.01mm至约10mm、从约0.1mm至约5mm、或从约0.5mm至约2mm的范围。
在另一变型中,设备末端的与眼表进行直接接触的眼接触面是环形的,其中在设备壳体的内壁和分配元件之间具有约360度的间隙,所述间隙在图39C中由箭头标示。在此,若环形的眼交接面变得被传染性病原体污染并被放置至眼表上,则分配元件会接触并刺穿与被污染的设备末端隔开了间隙区域的眼表,这防止了分配元件的意外细菌污染并将带入可能导致眼内炎的眼内感染的风险降至最低。相反,缺乏这种绕分配元件的间隙(如图39D所示)会允许设备末端在注射部位的意外细菌污染。
在某些变型中,在设备壳体的内壁和分配元件之间有从约0.1mm至约5mm、从约0.3mm至3mm、或从约0.5mm至约2mm范围的间隙。
在其它变型中,有实心的膜或分隔物(105),所述实心的膜或分隔物使分配元件的末端(107)与外部环境分开,如图39E所示,其中膜或分隔物可以是不透水的和/或不透气的。膜或分隔物可确保没有空气流入或流出设备,这样形成了空气密封并在设备内部维持了一定的恒定气压。
此外,膜或分隔物可确保在注射过程之前分配元件末端并不与任何意外细菌污染源(例如泪或眼分泌物)进行接触,这防止了分配元件的意外细菌污染并将在眼内注射过程期间带入会导致眼内炎的眼内感染的风险降至最低。
将分配元件的末端与设备壳体的末端分开的膜或分隔物可包括选自某一集合的材料,所述集合包括生物相容性和不可生物降解性材料,所述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乙酯(PEM)、以及其它丙烯酸基聚合物;聚烯烃,例如聚丙烯和聚乙烯;醋酸乙烯酯;聚氯乙烯;聚亚安酯;聚乙烯吡咯烷酮;2-吡咯烷酮;聚丙烯腈丁二烯;聚碳酸酯;聚酰胺;含氟聚合物,例如聚四氟乙烯(如特氟龙TM聚合物);或氟化乙烯丙烯(FEP);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醋酸纤维素;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甲基戊烯;聚砜;聚酯;聚酰亚胺;天然橡胶;聚异丁烯橡胶;聚甲基苯乙烯;硅树脂;它们的衍生物和共聚物以及混合物。
在某些变型中,膜或分隔物(30)可凹进于设备末端内部,从而当设备末端布置成与任何表面(例如皮肤或眼表)接触时,所述膜或分隔物与所述表面分开一段距离,所述距离由箭头标示,如图39E所示。该距离可确保分配元件末端(31)在注射过程之前并不与任何表面进行直接接触,这防止了分配元件从源头(例如皮肤分泌物、眼分泌物或眼泪)的意外细菌污染,并将在眼内注射过程期间带入会导致眼内炎的眼内感染的风险降至最低。
膜或分隔物可相对于设备壳体的末端在眼交接面处凹进,并与设备壳体的末端在眼交接面处离开一段距离,所述距离在从约0.01mm至约10mm、从约0.1mm至约5mm、或从约0.5mm至约2mm的范围。
在其它变型中,测量部件(32)(在下文中进一步描述)可相对于设备壳体的末端(33)在眼接触面处凹进(图39F至图39H),从而当设备末端(34)与眼表(35)进行接触时(图39I),测量部件(32)并不与眼表(35)进行接触。这种构型可将对覆盖眼表的精细组织(例如角膜和结膜的非角化上皮)的创伤风险降至最低。避免测量元件和眼表之间的直接接触可有利于将眼表创伤(例如角膜或结膜磨损)的风险降至最低,这防止了更严重的并发症(如包括角膜溃疡的细菌感染)。在可选实施例中,测量元件的末端(32)可成角度地远离或朝向眼睛(分别为图39G和图39H)。测量部件可相对于设备壳体的末端凹进一段距离,所述距离在从约0.01mm至约5mm、从约0.1mm至约3mm、或从约0.5mm至约2mm的范围。
在某些变型中,如图2A至图2C所示,设备末端还可包括环形的眼接触面以及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帮助在相对于和垂直于角巩膜缘某一距离处确定注射部位的正确位置。在一个变型中,测量部件(20)位于设备末端的一侧(22)。在另一变型中,多于一个测量部件位于设备末端的不止一侧。在此测量部件的末端是平的(图2C)且基本上不在眼接触面上方突出。在其它变型中,测量部件的末端是在眼接触面上方凸起的(图2A至图2B),这使其能够防止眼睑在测量部件的顶部上滑过,由此防止眼睑与装置末端的无菌的眼接触面或分配元件进行接触。这转而可减少注射过程期间意外污染和眼内感染的风险。
在其它变型中,眼接触面包括凸缘(例如图3A1至图3A3、图3B1至图3B3、图4A、以及图4B1至图4B2)。凸缘可在设备末端和眼表之间提供扩大的接触面,由此当设备定位在眼表上时增加设备的稳定性,并减少设备-眼睛交接面的每单位面积的压力。减少设备-眼睛交接面的每单位面积的压力转而可在设备末端压抵眼球壁时减少由设备末端引起的结膜损伤的可能性。避免这种结膜损伤是可取的,因为结膜由精细的非角化上皮覆盖,所述非角化上皮含有多种感觉神经末梢和疼痛受体。
在某些变型中,凸缘可具有薄边,所述薄边与眼表进行接触,并允许眼睑在凸缘顶部之上移动,但防止眼睑与设备末端的无菌的眼接触面进行接触。眼接触面还可以是环形的凸缘(例如图4A和图4B1至图4B2)。这种环形凸缘还可防止眼睑与设备末端的无菌的眼接触面进行接触。
更特别地,如图3所示,凸缘可具有薄边(图3A1),所述薄边允许眼睑滑过所述凸缘并与设备末端的轴进行接触。在可选的变型中,所述凸缘可以是厚的(图3B1)以防止眼睑滑过凸缘并防止眼睑与设备轴进行接触,由此防止注射部位的意外污染。当设备末端的眼接触面处的凸缘是厚的时,其边缘(例如在其眼表处的边缘)可以是倒圆的以防止对眼表组织(例如覆盖有精细的非角化上皮的结膜,所述非角化上皮富含神经末梢和疼痛受体)的意外损伤。在设备末端的可选变型中,眼接触交接面可以是平的(图3A1和图3B1)、凸的(图3A2和图3B2)、或凹的(图3A3和图3B3)以减少对眼表组织(例如结膜)的意外损伤的可能性,同时提供将力施加至眼球壁上并增加眼内压力的装置以便于针刺穿眼球壁,也用于在注射过程期间通过提供眼接触面的附着摩擦交接面来部分地固定住眼睛。图4A和图4B至图4B2示出带凸缘的眼接触面的立体图和正视图。
在还有其它变型中,眼接触面可构造成平的、凸的、凹的、或倾斜的(例如图5和图7)。在图5A1至图5A2中,设备末端具有平的眼接触面。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设备末端具有突出的或凸的眼接触面(图5B1至图5B2),这可在设备末端压抵眼球壁致使眼球壁凹缩时改善设备末端的内部开口和眼表之间的接触。在还有另一变型中,设备末端的眼接触面是缩进的或凹的,这减少了对眼表组织(例如结膜)的意外损伤的风险。设备末端的眼接触面的这种构型可减少对眼表组织(例如结膜)的意外损伤的可能性,同时提供将压力施加至眼球壁上并增加眼内压力的装置以便于针刺穿眼球壁,也用于在注射过程期间通过提供设备-眼表附着摩擦交接面而部分地固定住眼睛。
更特别地,如图7所示,眼接触面可以是平的并垂直于所述设备的长轴(图7A1至图7A2),或是平的并相对于所述设备的长轴倾斜(图7B1至图7B2)(例如,相对于设备的长轴取向为90度以外的角度,例如从约45度至约89度),或是凸的并垂直于设备的长轴(图7C1),或是凸的并相对于设备的长轴倾斜(图7C2),或是圆形的(图7D)、或是椭圆形的(图7E)。在一个变型中,眼交接面是圆形的或椭圆形的(例如,类似于棉签的末端)。眼接触面的厚度可以是从约0.01mm至约10mm、从约0.05mm至约5mm、或从约0.1mm至约2mm。
眼接触面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有助于将其稳定在眼表上的特征件。例如,在一个变型中,眼接触面包括多个附着摩擦元件,例如***、脊突等等,所述附着摩擦元件增加了眼接触面在眼表上的表面附着摩擦力而不会有磨损作用。这种眼接触面可提供中或高附着摩擦交接面以将设备稳定在眼表上并在眼内药物递送期间防止设备移动。在另一变型中,眼接触面包括贴附交接面,例如抽吸机构。改变用于制造眼接触面的材料的类型也可有助于防止其在眼表上滑移。
用于制造眼接触面的材料也可有助于防止对眼表的磨损、刮擦、或刺激。可采用的范例性非磨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尼龙纤维、棉纤维、水凝胶、海绵状材料、聚苯乙烯泡沫材料、其它泡沫状材料、硅树脂、塑料、PMMA、聚丙烯、聚乙烯、氟化乙烯丙烯(PEF)、以及聚四氟乙烯(PTEE)。这些材料可以是光滑硬质的、半硬质的或软的,并可有利于防止在经巩膜部署针期间的结膜磨损、结膜下出血、或对眼表组织的其它意外创伤(图6)。也可采用典型地用于制造隐形镜的材料。
在某些变型中,眼接触面的边缘也是倒圆的以防止对眼表组织(例如覆盖有精细的非角化上皮的结膜,所述非角化上皮富含神经末梢和疼痛受体)的意外损伤。在这种情况下,如图6所示,眼接触面可具有周线,所述周线对应于设备末端的周线(图6A1至图6A2)。在其它变型中,眼接触面的周线可突出到设备末端的轴的周线之外,由此形成凸缘(图6B1至图6B2)。凸缘可增加设备末端的眼接触面,同时维持末端的轴的细长外形,使其能够轻松***眼睛的眼睑间裂隙中。
眼接触面也可提供柔软的或可变形的交接表面,且所述交接表面在眼内药物递送过程期间当被放置成抵靠眼表时顺应所述眼表。与所披露设备的所述交接表面进行直接接触的眼表包括但不限于:睫状体平坦部区域上方的眼表(所述区域限定为在角膜缘之后及周围约2mm至7mm之间的圆形区域)、或在角膜缘之前约2mm和之后约2mm之间及角膜缘周围的角巩膜缘区域。顺应眼表曲率的交接表面可使得能够在设备和眼睛之间形成最佳接触交接面,并可确保眼内药物递送过程无菌和眼睛的固定,这转而可提高注射过程的安全性。用于设备的眼交接面材料为通常能够顺应眼表的材料(可变形的或柔软的),特别是顺应角巩膜缘之后约2至5mm处睫状体平坦部区域内的眼外表面的曲率以便玻璃体内药物敷用,以及顺应角巩膜缘区域以便前房药物敷用。如先前所述,可采用对眼表的非角化结膜和眼角膜上皮无磨损性的材料。特别地,材料和其构型(例如,泡沫、编织、针织、交织、纤维束、等等)可包括能够形成中或高附着摩擦表面的材料和构型(例如水凝胶或棉),所述中或高附着摩擦表面使得眼球能够在注射过程期间固定。
在某些变型中,眼接触面的材料在接触流体时改变其特性,例如,减少其附着摩擦系数(例如在棉纤维的例子中),这可减少在眼接触面与眼表接触时结膜磨损的风险。在其它变型中,组成眼接触面的材料在接触到覆盖眼表的流体(例如眼泪)时并不改变其物理和化学特性。
本文所述的眼接触面可有利于防止眼内针注射期间结膜和/或巩膜外层出血。例如,可将包括环形眼交接面的设备压抵眼球壁,这转而将压力施加至结膜和巩膜外层血管,由此减少通过那里的血流。假定通过这些血管的血流减少,则可减少在眼内注射过程期间结膜下出血的风险。在眼内药物敷用完成之后,将针撤回,但环形末端可仍然压抵眼球壁,由此施加持续的压力至结膜和巩膜外层血管上并进一步减少出血的风和/或将出血程度降至最低。
在某些变型中,设备包括的眼接触面起到药物贮存器的功能。在此药物可掺入、或涂敷在眼接触面的材料上。随后药物可从眼接触面扩散、粘附至眼表上。用于包含药物的范例性材料为水凝胶和其衍生物。
眼接触面也可覆盖分配元件(导管)(例如注射针)(例如,眼接触面可以是完全覆盖针的盖帽),这可使得注射器能够通过将末端(例如盖帽的远端)压抵眼球壁而将压力施加至眼睛上。这转而可在针与眼球壁进行接触之前增加眼内压力,并由此可便于针穿刺,因为相较于被常规注射器上的针穿刺的眼球壁,眼球壁更为绷紧。典型地,用常规注射器的针穿刺较为困难,因为所产生的较低的眼内压力使得眼球壁较为易变形和易移动。此外,覆盖分配元件(导管)的设备末端,例如注射针,也可保护所述分配元件不因其与眼睑的意外接触而被污染。
眼内压力控制机构(眼球壁张力控制机构)
在药物递送过程(例如,眼内注射或玻璃体内注射)期间对眼内压力(IOP)的控制会是有利的。在分配元件(导管)的部署之前施加有限的眼内压力可降低巩膜柔韧性,这转而可减少在注射过程期间眼表上的任何不适感和/或防止设备后冲。典型地,术语“后冲”指的是导管由于巩膜的柔韧性和弹性而无法平滑地穿刺眼球壁,这使得在导管刺入并通过巩膜之前巩膜缩进到某一点并反向推动导管和设备。因而,本文所述的设备可包括一个或多个IOP控制机构,在本文中也称为眼球壁张力控制机构。这是因为眼球壁张力比例相关于、并且部分地取决于眼内压力。可影响壁张力的其它因素为巩膜厚度和刚度,所述因素可因患者年龄、性别、以及个体变异而变化。
IOP机构可在设备末端在眼表上的目标位置处的放置和定位期间、和/或在药物的眼内或玻璃体内注射期间分配元件(导管)的眼内或玻璃体内定位期间控制IOP。例如,IOP机构可在分配元件的眼内或玻璃体内定位之前或期间控制IOP,所述分配元件用于经巩膜或经角膜穿刺。一旦发生由分配元件穿刺眼表,典型地,IOP将减少。这种IOP的减少可在由分配元件穿刺眼表之后立即发生。
在某些变型中,IOP控制机构允许设备(使其能够)在设备末端在眼表上目标位置处的放置和定位期间、和/或分配元件的眼内定位期间产生15至120mm Hg之间的IOP。在其它变型中,IOP控制机构允许设备(使其能够)在设备末端在眼表上目标位置处的放置和定位期间、和/或分配元件的眼内定位期间产生20至90mm Hg之间IOP。在还有其它变型中,IOP控制机构允许设备(使其能够)在设备末端在眼表上目标位置处的放置和定位期间、和/或分配元件的眼内定位期间产生25至60mm Hg之间IOP。
IOP控制机构还可允许设备(使其能够)在眼内注射过程的任何持续时间期间将IOP维持在10至120mm Hg之间,或15至90mm Hg之间、或20至60mm Hg之间。在某些变型中,若眼内压力超过某一预定值,例如120mm Hg、或60mm Hg、或40mm Hg,则药物注射速率被设备降低或完全中止。在此IOP控制机构可构造成在眼内药物注射期间探测例如90mm Hg、或60mm Hg、或40mm Hg的IOP水平。
IOP控制机构可包括弹簧、或其可包括机械的或电控制机构。一般而言,IOP控制机构构造成平衡注射柱塞的摩擦力和流体注射的阻挡压力(推动流体通过针进入受压眼流体所需的力)。IOP控制机构可用某种方式连结至设备壳体和致动机构,所述方式允许自动调整分配元件的部署和柱塞前行的力。也就是说,IOP控制机构可构造成实现分配元件的预定水平的力以及预定的眼内压力水平。此外,IOP控制机构的采用可产生比分配元件部署之前的静息IOP高的IOP,从而减少巩膜弹性和设备后冲的可能性,并便于由分配元件穿刺巩膜。
在一个变型中,IOP控制机构是减压阀,一旦达到最大压力,所述减压阀使注射流从旁路通过。在另一变型中,IOP机构是蓄压器,所述蓄压器将IOP抑制在特定的范围内。IOP控制机构的某些变型可包括压力传感器。在还有另一变型中,IOP控制机构包括可滑动盖帽,所述盖帽在分配元件部署之前覆盖分配元件,但可沿设备壳体的表面滑动或缩回以例如当达到预定的IOP水平时使分配元件露出、部署或前行。盖帽的滑动可以是手动可调的(例如利用刻度盘)、或自动可调的、步进的、或本质上递增的。例如,如图40所示,集成的注射设备(500)除了其它元件之外还包括:盖帽(502)、止动件(504)、触发器(506)、弹簧(508)、柱塞(510)、密封件(512)、药物贮存器(514)、针(516)、以及注射器(518)。在使用中,当盖帽(502)布置成抵靠眼表且压力施加在眼表上时,随着注射器(518)和针(516)被推进,盖帽(502)可滑动地向近端缩回(在箭头方向)至止动件(504)。随后可压下触发器(506)(例如杠杆)以释放弹簧(508),所述弹簧推进柱塞(510)和密封件(512)以从药物贮存器(514)通过针(516)注射药物。一旦注射了药物,盖帽(502)在针(516)上方滑回。
还可利用锁止机构以防止盖帽、盖子或眼接触面滑动,或在达到预定的IOP之前防止分配元件的部署。锁止机构也可用于在未达到预定的IOP时防止盖帽、盖子或眼接触面的滑动。例如,当IOP达到预定水平(例如20mm Hg至80mm Hg之间)时,在本文所述的包括可滑动盖子、盖帽等等的设备上所包括的锁止机构可被手动或自动地释放。这种锁止机构可包括但不限于:高附着摩擦表面、锁止销、互锁突脊、或任何其它类型的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防止设备的末端(例如设备的盖帽或盖子)滑动并因而露出针。
在还有其它变型中,IOP控制机构在位于分配元件之上的盖帽、盖子、或眼接触面上包括高附着摩擦表面或突脊。这种特征可布置在盖帽、盖子、或眼接触面的内表面上并构造成使得当在近端方向上滑动时,高附着摩擦表面或突脊与设备壳体或其它合适的设备部件的表面上的对应结构(例如褶皱、凹陷、突出部、其它突脊)配合以提供盖帽、盖子、或眼接触面对眼球壁的阻力(由此增加眼球壁张力和IOP)。在这种情况下,IOP控制机构包括动态阻挡部件,如下文进一步所述。如前文所述,盖帽、盖子、或眼接触面可构造成使得滑动是手动或自动可调的、步进的、或本质上递增的。当采用突脊时,可采用任何合适的数量,且它们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尺寸、形状、以及几何外形。例如,突脊可成圆形地布置在盖帽、盖子、或眼接触面之内。在某些情况下,突脊构造成具有不同斜率的表面。例如,远端表面可构造成比近端表面陡峭。有了这种设计,当盖帽、盖子、或眼接触面向近端滑动时可产生递增的滑动和IOP的递增增加,但也可完成盖帽、盖子、或眼接触面在分配元件上方的滑回,因为近端脊突表面的斜率减少。
动态阻挡部件
可通过使注射设备包括动态阻挡部件来完成和进一步精细化向眼表的施压。动态阻挡部件可包括连结至壳体的可滑动元件。在某些变型中,可滑动元件包括动态套管,所述动态套管构造成调节施加至眼表的压力的量,如下文进一步所述。如先前所述,眼球壁张力控制机构的某些变型起到动态阻挡部件的作用。
动态阻挡部件也可构造成动态套管。类似于前文所述的可滑动盖帽,动态套管可构造成在针注射之前增加眼内压力和眼球壁的张力。但是,动态套管能够被手动操作以由此调节施加在眼表上的压力的量(并由此调节眼球壁张力的量)。具有手动调节所施加压力的能力可允许注射者(使用者)对注射部位放置和注射角度具有改善的控制,并且还提高了使用者在针的部署之前将设备稳定地定位在眼表上的能力。一般而言,动态套管设计成使得使用者能够将设备末端精确地定位在眼表上的目标部位处并将设备末端稳固地压抵眼球壁以增加壁张力和眼内压力。动态套管可用于在套管运动开始和针的部署之前将眼内压力提升到预定水平,如上文所述。应理解,术语“动态套管”、“套管”、“动态套管阻挡控制机构”以及“套管阻挡机构”可替换地用于全文。动态套管通常构造成使得当使用者在套管上施加拉力(例如撤回)时,该运动可便于针露出并降低压力的量(低至0牛顿)(“N”指代力的单位“牛顿”),所述压力是施加至眼球壁以使套管滑回并露出针所需的压力。动态套管也可构造成使得当使用者在套管上施加推力(例如前行)时,该运动可抵消和阻止针露出,这可允许设备末端在套管运动开始和针露出之前向眼球壁施加增加的压力。
动态套管的某些变型提供了遵循U形曲线的变力,如在范例1和图46中进一步所述。在此在动态套管沿壳体运动的起始和终点处遇到最高阻力,而在动态套管行程的起始和终点之间是减少的阻力。在使用中,这转化为具有初始的高阻力阶段(当最初放置在眼球壁上时)继之以在针前行至眼腔中期间对套管运动的阻力减少。当针被完全部署时,典型地,动态套管将在其行程路径的终点,并将再次遇到增加的阻力。这种阻力的增加允许套管平滑、逐步地停止(而不是在终点处突然生硬地停止)以将对不活动的眼球壁的力的传动损伤量的风险降至最低(这折转而将导致不适或伤害眼睛的风险降至最低)。在此范例性动态套管可构造成在近端和远端渐缩。参考图42中的剖视图,集成的注射设备(42)包括壳体(44)、全部或部分地围绕壳体的阻挡带(46)、以及动态套管(48),所述动态套管可在壳体(44)上可移动地前行和缩回。动态套管(48)具有渐缩的近端(50)和远端(未示出)。渐缩的末端可在动态套管沿设备壳体(44)的行程路径的起始和终点处(即针的部署的起始和终点处)提供较高的附着摩擦。在动态套管运动的起始处,当其接触阻挡带(46)时,在近端(50)处的渐缩形提供了较高的附着摩擦和阻力。阻挡带(46)的厚度可以是变化的以调节所需阻力的量。当到达较宽的中间节段(52)时,遇到了较低附着摩擦和较低阻力的运动,继之以在针的部署的终点处、当到达动态套管远端处的渐缩形时较高的附着摩擦和较高的阻力。随着动态套管在远端处变得逐渐更为渐缩,对设备壳体产生了更多附着摩擦直至其逐渐完全停止。除了两端都渐缩之外,在某些变型中动态套管的近端和远端之一可以是渐缩的。
也可由部件(例如在设备末端的外表面上的圆形浮凸带或脊突)来提供可变的附着摩擦力。当接近并抵靠可移动动态套管的内表面上的另一圆形浮凸带或脊突(内部带或脊突)时,这些部件可提供反向附着摩擦。当在动态套管开始移动之前外部和内部带或脊突互相接触时,它们产生高的附着摩擦和对动态套管运动的高阻力。一旦动态套管开始移动,在设备壳体的外部上的浮凸带移动通过动互锁态套管的内部上的浮凸带,这可导致对动态套管运动的阻力的迅速减少,并因而由设备末端在眼球壁上的压力减少。浮凸互锁带或脊突的形状通常确定了阻力减少的形状。例如,阻力的减少可遵循正弦形状的曲线。
在另一变型中,动态套管可产生从其最高点持续减少至其最低点的力,所述最高点是在针的部署之前(当动态套管完全覆盖针时),所述最低点是在动态套管开始移动以露出针尖的时候。在此,力保持较低直至动态套管行程终结并完成针的部署。这种型式的阻力减少可遵循正弦形状的曲线。
动态套管的可滑动前行可在其自身和壳体之间产生从0N至约2N范围的力。在某些情况下,动态套管的可滑动前行在其自身和壳体之间产生从约0.1N至约1N范围的力。
测量部件
本文所述的设备可包括测量部件,所述测量部件可有助于在眼表上确定眼内注射部位的位置。集成的设备通常包括测量部件。测量部件可固定地附接或可拆卸地附接至眼接触面。如先前所述,测量部件可在眼表上方突起从而使其防止眼睑与设备末端的无菌的眼接触面进行接触(例如图2A至图2B和图8)。测量部件的特定构型也可有助于将对无菌的药物分配元件(导管)(例如注射针)的意外污染的风险降至最低。这种污染可能产生于多种原因,例如无菌的针与眼睑或其它非无菌表面进行意外接触。也可用某种方式将测量部件着色以提供对眼表(包括结膜、巩膜、以及虹膜)的色彩对比。
一般而言,测量部件使得眼内注射部位能够被更精确地布置在距角膜-巩膜交界处的特定距离、且在其之前或之后处,所述角膜-巩膜交界处被称为“角膜缘”。在某些变型中,测量部件可用于将眼内注射部位布置在角膜缘之后从约1mm至约5mm、从约2mm至约4.5mm、或从约3mm至约4mm处。在另一变型中,测量部件可用于将眼内注射部位布置在角膜缘之后从约2mm至约5mm处,或在角膜缘之后约3.5mm处。在其它变型中,测量部件可用于将眼内注射部位布置在距角膜缘约3mm或约2mm之内、且在其之前处,或在距角膜缘约0.1mm至约2mm之间、且在其之前处。在一个变型中,测量部件用于将眼内注射部位布置在角膜缘之前约1mm至角膜缘之后约6mm之间。在另一变型中,测量部件用于将眼内注射部位布置在角膜缘之后约3mm至约4mm之间。
测量部件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构型。例如,测量部件可位于眼接触面的一侧,或位于眼接触面的不止一侧(例如图9、图10、以及图11)。在此,当测量部件的末端布置在紧邻角巩膜缘时,眼内针注射的部位布置在距角膜缘特定距离处,例如在角膜缘之后约3mm至约4mm之间。
在可选的变型中,测量部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元件(例如图9、图10、以及图11)。这些元件可从眼接触面放射状伸展。由不止一个元件组成测量部件可有利于确保垂直于角膜缘而非切向地测量了角膜缘和注射部位之间的距离,因为当测量装置包括单个元件时有可能是这种切向的情况。当组成测量部件的所有元件的末端沿角巩膜缘对齐时,眼内针注射的部位布置在距角膜缘特定的距离处,例如在角膜缘之后约3mm至约4mm之间。
更特别地,如图8所示,具有眼接触面的设备末端包括测量部件(80),所述测量部件使得能够在相对于角巩膜缘一定距离处确定注射部位。如先前所述,在一个变型中,测量部件位于设备末端的一侧。在另一变型中,不止一个测量部件位于设备末端的不止一侧。在还有其它变型中,测量部件的末端可以是凸起的、弯曲的、等等,这防止了眼睑滑过测量部件并与设备的分配元件(导管)进行意外接触。同样在图8中,分配元件(导管)示为完全隐蔽在设备末端之内。
图9提供了关于测量部件的另一变型的其它细节。在此设备末端包括环形的眼接触面(90)和测量部件(91),所述测量部件使得能够在相对于角巩膜缘一定距离处确定注射部位。设备末端的与眼表进行接触的外周具有例如环形的眼交接面,而分配元件(例如注射针)可隐藏在设备末端内部并由其保护。在图9中,测量部件(91)位于设备末端的一侧(图9A至图9B)或设备末端的不止一侧(图9C)。由此,当测量部件的末端紧邻角巩膜缘布置时,眼内针注射的部位布置在距角膜缘特定距离处,例如在角膜缘之后约3mm至约4mm之间。任何合适数量的测量部件可设置在设备末端上,例如附接至眼接触面。当采用多个测量部件时,它们可用任何合适的型式布置在眼接触面周围。例如,它们可呈圆形布置在眼接触面周围或在眼接触面的一侧。它们可绕眼表的周线相等或不等地间隔开。在其它变型中,测量部件可绕眼接触面的周线对称地间隔开或不对称地间隔开。这些构型可有利于允许注射器沿长轴旋转设备。
图10A至图C提供了测量部件的其它视图,所述测量部件类似于图9A至图9C所示的测量部件。在图10中,环形的眼接触面(93)示为具有测量部件(93),所述测量部件使得能够在相对于角巩膜缘(94)一定距离并垂直于角巩膜缘(94)处确定注射部位。测量部件示为在设备末端的一侧,或在另一变型中在设备末端的不止一侧。再次地,测量部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元件。由不止一个元件组成测量部件可有利于确保垂直于角膜缘而非切向地测量了角膜缘和注射部位之间的距离,因为当测量部件包括单个元件时有可能是这种切向的情况。当组成测量部件的所有元件的末端沿角巩膜缘对齐时,眼内针注射的部位布置在距角膜缘特定的距离处,例如在角膜缘之后约3mm至约4mm之间。
在图11A至图11D中也示出了不止一个测量部件。在此测量部件(95)示为从眼接触面上的同一附接点(96)伸出。当组成所述测量部件的所有元件的末端沿角巩膜缘对齐时,眼内针注射的部位布置在距角膜缘特定的距离处,例如在角膜缘之后约3mm至约4mm之间。
可选地,测量部件可构造成一个或多个柔性测量条。可用于制造测量条的柔性材料包括柔性聚合物,例如硅树脂。如图44A所示,测量条(800)可从设备末端(802)、通常从眼接触面(804)的侧边伸出,从而可垂直于角膜缘地测量角膜缘和注射部位之间的距离。可采用定位指示器部件(806)以确保正确地使用测量条(800)。例如,如图44B所示,当定位指示器部件充分绷紧时,可确定测量条(800)正确定位(因而在测量条和设备壳体(808)之间形成了90度角)。相反,松弛的定位指示器部件(如图44C所示)表明不正确的定位。定位指示器部件可以是绳索。在一个变型中,集成的设备包括至少三个测量条。在另一变型中,集成的设备包括至少四个测量条。当采用多个测量条时,它们可构造成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围绕集成设备的末端(等间距围绕眼接触面的周线、对称或不对称地围绕眼接触面的周线布置,等等)。例如,如图44D所示,测量条可构造成跨越所需的90度角(在最远的条之间为45度加45度)以允许控制杆的90度旋转而无需使用者的手换位。
在某些变型中,测量部件可构造成标记末端元件(97)。如图12所示,在其远端处(较靠近眼睛)的标记末端元件(97)与眼表交接并在压抵结膜表面时在其上留下可见的标记(98)(例如图13)。标记末端使得能够通过眼睛的相对于角巩膜缘(99)安全的区域实现眼内注射,例如在角膜缘之后约3mm至约4mm之间、眼睛的睫状体的平坦部区域之上。标记末端的直径可在从约1mm至约8mm、或从约2mm至约5mm、或从约2.3mm至约2.4mm的范围(例如图12)。
导管
本文所述的眼内药物递送设备可包括任何合适的导管(或分配元件)以便到达眼内空间并将活性剂递送至其中。导管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构型,但通常具有近端、远端、以及通过其延伸的内腔。在其第一、未部署(部署前)状态时,导管通常位于壳体之内。在其第二、已部署状态,即在致动机构致动之后,典型地,导管、或其一部分将从壳体伸出。“近端”意指当设备定位成抵靠眼表时最靠近使用者的手、且在靠近眼睛的末端对面的末端。
导管的远端通常构造成尖锐的、斜削的、或以其它方式能够刺穿眼表(例如巩膜)。所采用的导管可以是任何合适的规格(gauge),例如,约25个规格、约26个规格、约27个规格、约28个规格、约29个规格、约30个规格、约31个规格、约32个规格、约33个规格、约34个规格、约35个规格、约36个规格、约37个规格、约38个规格、或约39个规格。导管的壁也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厚度。例如,除了常规壁厚(RW)之外,导管的壁厚可设计成薄壁(TW)、特/超薄壁(XTW/UTW)、或特特薄壁(XXTW)。这些名称为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例如,导管可以是细规格的插管或针。在某些变型中,导管可具有约25至约39之间的规格。在其它变型中,导管可具有约27至约35之间的规格。在还有其它变型中,导管可具有约30至约33之间的规格。
导管可具有尖锐的、带尖头的末端(图14B至图14C和图15A1至图15A2),而不是像在常规的针中的圆形末端(图14A)。带尖头的针头由横向侧表面形成,所述横向侧表面在其至末端的会集点处是直的,且在会集点处形成了斜坡角度(由针的斜面和轴形成),所述斜坡角度可在约5度至约45度之间(图14B)、约5度至约30度之间、约13度至约20度之间、或约10度至约23度之间(图14C)的范围。
尖锐、带尖头的针末端可使针刺穿纤维状的、含纤维的巩膜组织得以改进,所述巩膜组织是眼睛的主要结构性覆盖物并包含强胶原纤维网。因此,这种针尖可在其刺穿眼球壁期间形成较少的阻力并由此减少传递至眼内结构(例如视网膜和晶状体)的冲击力,转而在眼内注射过程期间导致较少的对眼内结构的损伤(相较于常规的针)。
此外,这种狭窄的斜坡角度可使得针能够在其刺穿眼球壁(所述眼球壁的外层完全受感觉神经纤维末梢支配,所述感觉神经纤维末梢尤为密集地位于结膜和角膜中)时引起较少的感觉,相较于其它较不敏感的部位,当涉及眼内注射时,所述引起的感觉会是个问题。
狭窄的斜坡角度也可允许较长的斜面长度和较大的斜面开口以及因而在注射针的远端处较大的开口。当具有这种构型时,药物注入眼腔中的力会降低,由此降低眼内组织被有力的注射物质流损伤的可能性,这在用常规的短斜面针时可能会发生。
在某些构型中,导管是具有一个或多个平的表平面、以及一个或多个侧切割面的注射针,如图16和图17所示。这种范例包括:具有由尖利的脊突分隔的多个表平面的针轴(图16A至图16C),以及具有尖利的侧切割面的针尖,所述侧切割面位于针的斜面的任一侧、距斜面约90度处(图17)。导管也可以是双斜面的,即具有两个斜面,所述两个斜面约180度地彼此面对并位于导管的两侧。导管也可以是有涂层的(例如涂有硅树脂、PTFE、等等)以便于其刺穿眼球壁。
在其它变型中,导管可构造成在至少一个方向上完全或部分地被展平,如沿图18A的线A-A截取的图18C的剖视图所示。例如,导管可在前后方向上被展平(即从针的斜面侧向其对侧)。在一个变型中,针的外表面和内表面都被展平并在剖面上呈现为椭圆形的。在另一变型中,针的内表面是圆的并在剖面上呈现为环,而针的外表面被展平以使其能够更轻松地刺穿眼球壁的含纤维的巩膜或角膜组织。在另一变型中,针的不止一个外表平面被展平以使其能够更轻松地刺穿含纤维的眼球壁,而所述针的内部开口可以是任何形状的,包括圆形或椭圆形。
如先前所述,在其第二、已部署状态,导管或针伸出壳体。针的伸出壳体的部分可被称为露出的针段。当机构致动在致动时,针从其第一、未部署状态(部署前状态)(在所述状态下其完全在设备的壳体内)变成其在壳体之外的第二、已部署构型,在所述构型下它露出一定长度。该露出的长度可在从约1mm至约25mm、从约2mm至约15mm、或从约3.5mm至约10mm的范围。这些露出的针段可使得实现完全的眼内穿刺,通过巩膜、脉络膜和睫状体进入玻璃体腔中,同时将眼内损伤的风险降至最低。在某些变型中,露出的针段在从约1mm至约5mm、或从约1mm至约4mm、或从约1mm至约3mm的范围。在此露出的针段可使得实现完全的眼内穿刺,通过角膜进入前房中,同时将眼内损伤的风险降至最低。
在某些变型中,设备可包括用于分配元件(11)(导管)的露出控制机构(9)(图19和图20)。露出控制机构(9)通常使得用户能够设定在分配元件部署期间分配元件露出的最大长度。在一个变型中,露出控制机构通过为针保护元件(13)提供后退止动而起作用。在另一变型中,露出控制机构(9)可以是带有可拨标尺的回转环件。可通过毫米或毫米的一部分来调节针的露出,例如1mm、1.5mm、2mm、2.5mm、3mm,等等。在此设备可装备有缩回机构,所述缩回机构控制针缩回至针保护元件中。这种针缩回机构可以是弹簧致动的(图20)。
设备还可包括覆盖并保护导管的可拆卸远端(朝向眼睛)元件(例如图21中的前盖(15))。在一个变型中,设备还可包括可拆卸近端(远离眼睛)元件(例如,图21中的后盖(19)),所述近端元件覆盖并保护设备的近端部分,例如,所述设备包括装填对接机构(17)。
贮存器
贮存器通常容纳于壳体内部并可用任何合适的方式构造,只要它能够利用本文所述的致动机构将活性剂递送至眼内空间中。贮存器可容纳任何用于眼内空间,例如玻璃体内空间的合适的药物或配方、或药物或配方的组合。应理解,术语“药”和“剂”在本文全文中是可交换地使用的。在一个变型中,药物贮存器是无硅油的(不含硅油或其衍生物之一)且在内部不被硅油、其衍生物或其改良物覆盖或润滑,这确保了硅油不会进入眼中而导致飞蚊症或眼内压力升高。在另一变型中,药物贮存器不含任何润滑剂或密封剂且在内部不被任何润滑或密封物质润滑,这确保了所述润滑或密封物质不会进入眼中而导致飞蚊症或眼内压力升高。
在某些变型中,贮存器由一种材料制成,所述材料包括环烯系树脂、环烯-乙烯共聚物(包括市售产品诸如环烯烃聚合物(ZEON公司,东京,日本)或Crystal烯烃聚合物(大协精工株式会社,东京,日本)以及APELTM环烯烃共聚物(COC)(三井化学株式会社,东京,日本))、环烯-乙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以及它们的组合。在一个变型中,采用环烯系树脂和环烯-乙烯共聚物是有利的,所述环烯系树脂和环烯-乙烯共聚物具有高透明度、高耐热性、以及与药理产品(例如蛋白质、蛋白质片段、多肽、或包括抗体、受体或结合蛋白的嵌合分子)最少乃至没有化学反应。
范例性药剂可选自诸如以下的类:消炎药(例如类固醇类和非类固醇类)、抗感染药(例如抗生素、抗真菌剂、抗寄生物剂、抗病毒药物、以及消毒剂)、胆碱能拮抗剂和激动剂、肾上腺素拮抗剂和激动剂、抗青光眼剂、神经保护剂、用于白内障预防和治疗的药剂、抗氧化剂、抗组胺剂、抗血小板剂、抗凝血剂、抗血栓剂、抗疤痕剂、抗增殖剂、抗癌剂、补体抑制剂(例如,抗C5剂,包括抗C5a和抗C5b剂)、维生素(例如,维生素B和其衍生物、维生素A、depaxapenthenol、以及视黄酸)、生长因子、用于抑制生长因子的药剂、基因治疗载体、化疗药剂、蛋白激酶抑制剂、络氨酸激酶抑制剂、PEGF(色素上皮生长因子)、小分子干扰RNA、其类似物、衍生物、配合物、和其改良物、以及它们的组合。
可单独或作为组合药物疗法的一部分使用的药物的非限制性、具体范例包括LucentisTM(雷珠单抗)、AvastinTM(贝伐单抗)、MacugenTM(培加尼布)、类固醇,例如,***、***磷酸钠、曲安西龙、曲安奈德、以及氟轻松,紫杉醇类药物、整合或抗整合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阿柏西普)、乙酸阿奈可他(Retaane)、以及莫司族化合物。莫司族化合物的成员的非限制性范例包括西罗莫司(雷帕霉素)和它的水溶性类似物SDZ-RAD、他克莫司、依维莫司、吡美莫司、和佐他莫司、以及它们的类似物,衍生物,配合物,盐类、和改良物、以及它们的组合。
贮存器中也可包括局部麻醉剂。例如,可采用利多卡因、丙美卡因,普鲁卡因,丁卡因,β-卡因,苯佐卡因,(局部麻醉剂的低熔混合物)、以及它们的组合。
本文所述的贮存器和设备适于非常小量的溶液、悬浮液、凝胶或半固体物质的眼内给药。例如,可递送约1μl至约200μl之间、或约10μl至约150μl之间、或约20μl至约100μl之间的量。为此,设备通常具有非常小的“死角”,所述死角使得实现非常小量的眼内给药。
设备贮存器可在制造过程期间预装填或在眼内注射之前手动装填,如下文进一步所述。
药物装填器
当在眼内注射之前要将药物或配方装填入设备的贮存器时,可采用装填元件。装填元件可以可拆卸地附接至壳体的远端。例如,装填元件可充当装填对接件,所述装填对接件在数量上控制待装填至设备中的液体、半液体、凝胶、或悬浮液药物的体积。例如,装填元件可包括拨盘机构(21)(图21和图22),所述拨盘机构允许操作者预设特定的待装填至设备中的药物的体积。可由从约0.01μl至约100μl、或从约0.1μl至约10μl范围的精度进行装填。这种装填元件可允许以特定的体积为设备贮存器装填液体、半液体、凝胶或悬浮液药物,所述特定的体积等于或少于药物储存容器的体积,这允许无空气地将药物装填至设备中。这是有利的,因为注入眼中的空气会导致患者感觉见到“漂浮物”,这特别在驾驶或其它类似活动时会使患者不适和分心。
如图22所示,药物装填机构(23)包括宽大的基部元件(25),所述基部元件用于贮存器(27)通过其远(较远离眼睛)端(29)的直立装填。同样示出的是范例性前盖(31)和后盖(33),以及用于设定装填和/或注射体积的可拨控制机构(21)。在其它变型中,设备包括诸如装填对接件(35A)的装填机构,其中对接件(35A)与药物储存容器(例如本领域人员已知的小瓶)交接(图25A至图25B)并刺穿瓶塞以接触到小瓶内容纳的药物从而可将药物装填入设备贮存器。在图25A至图25B中,对接机构位于悬垂位置,从而使药瓶(37)直接定位于对接件上方,从而使药物在重力方向上从小瓶向下移动。
在一个变型中,对接机构包括针或尖锐的插管,所述针或尖锐的插管在其基部具有开口或窗孔(39)。当处于所希望的装填位置同时装填对接件穿刺至药瓶中时,所述开口或窗孔定位成紧邻瓶塞的内部面,这转而实现了无空气地将药物装填至设备中以及将药物从储存容器完全移走。无空气的药物装填会是有利的,因为它可防止患者见到小的眼内气泡或“悬浮物”。考虑到典型地使用小的药量和昂贵的药物,完全地移走药物也是有利的。
在其它变型中,例如,当设备具有平的侧表面(图24A至图24D)或平的前或后表面(图22)时,装填机构包括装填对接件,所述装填对接件位于距该平的表面180度处。这致使装填对接件直指向上,使其能够穿刺至处于悬垂位置的药物容器中,这转而使实现了无空气地将药物递送至设备中,以及将药物从储存容器完全移走并将其装填入所述设备而不会在储存容器中有药物遗留及损失。
在其它变型中,如图33A至图33B所示,可在针组件(125)的远端处设置通入口(144),所述通入口允许来自储存容器(146)的药物被装填至贮存器(122)中。通入口(144)可布置在针组件(125)或壳体(102)上的任何合适位置。例如,如果需要的话,通入口可布置在壳体的前壁或甚至眼接触面(未示出)中从而使药物装填从设备的前部进行。通入口(144)可由这种材料制成:所述材料允许被尖锐的导管可密封地穿刺,例如硅树脂。还可例如在眼接触面(108)中设置一个或多个膜(148)以密封住壳体的内部隔间阻止空气泄漏和/或外部细菌污染。在壳体的壁(102)中也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小的孔隙(150)以有助于控制空气从壳体(102)流出。孔隙(150)的数量和直径可以是有变化的以控制(针组件以及)针部署的速率。
在某些变型中,例如,当采用气动致动机构时,可由药物装填活塞控制药物装填。例如,如图38所示,设备(400)可包括药物装填活塞(402),所述药物装填活塞具有近端(404)和远端(406)。远端(406)适于包括带螺纹部分(408)。由此,在药物从容器(410)通过转接头(412)和通入口(414)的装填期间,可旋转和缩回药物装填活塞(402)以在贮存器(416)内形成负压。该负压转而吸取药物通过针(418)并进入贮存器(416)。在设备的远端也可设置接收器(420)以便在转送入贮存器之前容纳最初装填的药物。
致动机构
本文所述的设备通常包括在壳体内的致动机构,所述致动机构部署来自壳体的导管并使得实现将药物从设备递送至眼内空间中。在其它变型中,导管由容纳在单独的管筒中的致动机构部署,所述单独的管筒可例如利用卡扣配合或其它互锁元件可拆卸地附接至设备壳体。致动机构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构型,只要其能够精确、无创伤、以及受控地将药物递送至眼内空间中。例如,致动机构可经由眼内注射将药物或配方递送至眼中,所述眼内注射的速率在从约1μl/秒至约1ml/秒、从约5μl/秒至约200μl/秒、或从约10μl/秒至约100μl/秒的范围。致动机构通常可提供针部署的力,所述力足够强以穿刺包括结膜、巩膜以及睫状体平坦部区域的眼球壁,但小于由于高速冲击而导致损伤眼内结构的力。该力取决于若干个物理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所采用的针的规格、在针尖和眼球壁之间的接触点处的针部署的速度/速率,所述速度/速率转而决定冲击力。可由致动机构产生的力的范例性范围为约0.1N(牛顿)至约1.0N(牛顿)。针部署的速度也可在约0.05秒至约5秒之间的范围。
在某些范例中,致动机构是单弹簧机构。在其它变型中,致动机构是双弹簧机构。在其它变型中,致动机构是气动的,例如采用负压(例如真空)、或正压驱动的机构。在其它变型中,致动机构是磁或电驱动的,例如由压电或磁轨机构驱动。这些类型的致动机构可构造成允许独立控制药物注射的速率和力(例如由双弹簧变型中的第一弹簧元件控制)、以及分配元件部署的速率和力(例如由双弹簧变型中的第二弹簧元件控制)。范例性双弹簧机构示于图26和图27。
图28还示出了带有双弹簧致动机构的范例性集成眼内药物递送设备。在图28中,设备(100)包括具有近端(104)和远端(106)的壳体(102)。眼接触面(108)附接至远端(106)。测量部件(110)附接至眼接触面(108)的一侧。如下文进一步所述,可操作地结合至壳体(102)的触发器(112)与致动机构的第一弹簧(114)和第二弹簧(116)合作以部署销(118)通过壳体(102)中的开口(120),以由此从贮存器(122)递送药物。在图29中更好地示出了第一弹簧(114)、第二弹簧(116)、销(118)、开口(120)、以及贮存器(122)。同样在图29中,导管(例如针(124))示为在壳体中处于其第一未部署状态。针(124)构造成组件(125)的一部分,从而使组件的运动导致针(124)的对应运动。止动件(115)设置在组件(125)的近端(127),所述止动件连接至第一弹簧(114)的远端和第二弹簧(116)的近端。弹簧以及设备的其它部件可经由医用级粘合剂、摩擦或卡扣配合而连接。
在图30中,第二弹簧(116)通过在柱塞(132)的隔间(134)中的摩擦配合而可操作地连接至柱塞(132)。在致动前状态,如图29所示,柱塞(132)和第二弹簧(116)由销(118)保持在适当位置。销(118)在柱塞凹槽(138)处可移动地与柱塞(132)结合,并经由与柱塞凹槽(138)以及壳体(102)的摩擦配合将柱塞(132)锁定在适当位置。
通过致动触发器而将致动机构的第一弹簧(114)致动使针(124)部署至眼内空间中,也就是说,它将针(124)从其第一未部署状态(图29)移至其第二已部署状态(图30)。参考图30和图31A至图31C,通过由例如一个或两个手指压下触发器(112)而发生第一弹簧(114)的致动,所述手指也压下按钮(126)。如图31A和图31B所示,按钮(126)构造有按钮槽(128),所述按钮槽允许按钮(126)与壳体(102)中的通道(130)对齐。一旦与通道(130)对齐,按钮(126)可沿通道(130)滑动前进。可由使用者手动控制、由弹簧张力自动控制、或两者组合地控制沿通道(130)移动的速率。按钮(126)的这种运动允许第一弹簧(114)扩张抵住止动件(115),从而可部署针组件(125)和针(124)。壳体内的通道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构型。例如,如图31C所示,通道(130)可以是壳体内的螺旋切口以允许针在前行时的旋转或螺旋型运动,这可便于针刺穿眼球壁。
典型地,第一弹簧(114)的致动会导致第二弹簧(116)的致动以将药物递送出设备并进入眼内空间中。例如,如图30所示,第一弹簧(114)抵住止动件(115)(所述止动件也连接至第二弹簧(116)的近端)的张力起到扩张第二弹簧(116)的作用,从而使组件(125)在壳体(102)内前行。如图32A至图32C所示,当可移动地与柱塞(132)结合的销(118)到达开口(120)时,它们通过开口(120)被部署出去。销(118)从设备排出、随后允许第二弹簧(116)抵住柱塞(132)自由膨胀,以由此将位于贮存器(122)的药物推出设备。开口(120)可由膜或密封(140)覆盖,所述膜或密封可由销(118)刺穿以给出已递送药物的视觉提示。
也可采用如图41A至图41B所示的双弹簧致动机构。参考图41A,集成设备(600)包括致动机构,所述致动机构包括第一弹簧(602)和第二弹簧(604)。在使用中,当压下触发器(606)(例如杠杆),第一弹簧(602)被释放以在箭头方向上推动轴(608),这转而将针(610)推出设备(600)的末端。轴(608)的持续前行推动了注射套管(612)和顶部密封(614),从而可通过针(610)递送贮存器(616)内的药物。参考图41B,一旦已注射药物,短突部(618)可移动地结合壳体开口(620)以由此释放第二弹簧(604),这随后将轴(608)向后移动以缩回针(610)(未示出)。
在某些变型中,采用了单弹簧致动机构,如图36和图37所示。当采用单个弹簧时,除了免去了第二弹簧之外,致动机构构造成非常类似于上文所述的双弹簧机构。因此,在其致动前状态下,如图36所示,带有单个弹簧(302)的设备(300)可通过由例如一个或两个手指压下触发器(304)而致动单个弹簧(302),所述手指也压下按钮(306)。按钮306构造有按钮槽(308),所述按钮槽允许按钮(306)与壳体(310)内的通道(未示出)对齐。一旦与通道对齐,按钮(306)可沿通道滑动前行。按钮(306)的这种运动允许弹簧(302)抵住柱塞(312)膨胀,从而可部署针组件(314)和针(316)。当可移动地结合柱塞(312)的销(318)到达壳体(310)中的开口(320)时,它们通过开口(320)被部署出去。销(318)从设备排出、随后允许弹簧(302)抵住柱塞(312)进一步膨胀,以由此将位于贮存器(322)的药物推出设备。尽管在此未示出,但开口(320)可由膜或密封覆盖,所述膜或密封可由销(318)刺穿以给出已递送药物的视觉提示。
也可采用气动致动机构。在一个变型中,如图34和图35A及图35B所示,气动致动机构以对单弹簧和双弹簧机构所述的相同方式包括柱塞、销、以及壳体开口。但是,利用了活塞来滑动推进壳体内的针组件,而不是利用弹簧来部署针组件和柱塞。例如,在图34中,带有气动致动机构(200)的设备包括活塞(202)和触发器(204)。活塞(202)用于将空气压缩至设备(202)的壳体(206)中。如果需要的话,可由刻度盘或其它机构(未示出)来控制活塞打入设备内的压缩空气的量。壳体的近端也可构造成例如具有凸缘、褶皱、或其它封堵结构,所述封堵结构允许活塞(202)进入壳体但不能从壳体出来的直线运动。当压下触发器(208)时,一对锁止销(210)也被压下以由此允许由活塞(202)形成的压缩空气向前推动针组件(212)。针组件(212)的这种前行将针(214)部署成从设备出来(图35B)。如先前所述,也设置了销(216),所述销类似于上文中将柱塞(218)锁定在适当位置的销。当它们由于针组件(212)的向前运动而从壳体(206)中的开口(220)被排出设备时,压缩空气进一步向前移动柱塞(218)以由此推动位于贮存器(222)中的药物从设备出来。还可包括旋转销(224),所述旋转销在由滑动的针组件(212)释放时允许针组件(212)相对于壳体(206)旋转。
如前文所述,触发器可连结至壳体并构造成将致动机构致动。在一个变型中,触发器位于设备壳体的一侧、靠近眼交接面处的设备末端(例如触发器和设备末端之间的距离可在5mm至50mm之间、10mm至25mm之间、或15mm至20mm之间的范围),从而使触发器可由指尖致动而同时设备由同一只手上的手指定位于希望的眼表部位。在另一变型中,触发器位于设备壳体的与测量部件成90度的一侧,从而当眼接触面垂直于角膜缘地放置在眼表时,可由将设备定位在眼表上的同一只手的第二或第三个手指的指尖来致动触发器。
设备的某些变型可包括控制杆以便发起柱塞运动。在这些情况下,控制杆可用机械方式致动柱塞,例如由弹簧致动,类似于上文所述。在其它变型中,可通过机械和手动特征件的组合来发生柱塞的致动。例如,可由施加至控制杆上的手动力来辅助发起柱塞运动,同时也采用了用于产生机械力的弹簧致动机构以使柱塞在设备筒体内向前移动以注射药物。在控制杆连接至柱塞的情况下,柱塞运动的开始和药物注射是由手动部件控制的,而流体注射的速率是由机械力控制的。由于手动力与同向的机械力组合,在此可向柱塞施加减小的手动力,由此便于定位在眼表上精确注射部位处的设备的稳定。
控制杆可布置在距设备的与眼表交接的末端10mm至50mm之间处,或距设备末端20mm至40mm之间处。以这种方式布置控制杆可使得能够用一只手无创伤和精确地操作设备。
如图43A至43D所示,范例性集成设备(700)包括壳体(702)、可在其上滑动的动态套管(704)、眼接触面(706)、柱塞(708)、以及用于手动致动柱塞(708)以通过针(712)注射药物的控制杆(710)。图43B示出了图43A所示的眼接触面(706)、动态套管(704)、柱塞(708)、以及针(712)的放大图。在使用中,当将眼接触面(706)放置在眼睛上之后,所施加的压力可自动使动态套管(704)滑回(在箭头方向上)以露出针并允许针刺穿眼球壁。随后可以可滑动地手动推进控制杆(710)(在图43C所示的箭头方向上)以推进柱塞(708)。当通过针(712)注射药物完成,可以可滑动地手动推进动态套管(704)以盖住针,如图43D所示。
可由精细移动控制机构(也被称为移动控制机构)来手动使动态套管可滑动地前行或缩回。在这些情况下,动态套管可包括高附着摩擦表面,所述表面位于套管的外表面上,并可用指尖辅助套管的运动。在一个变型中,高附着摩擦表面可以是有刻痕的或包含具有锯齿图案的标记。在其它变型中,如图45A所示,平台或垫子(例如指尖垫)(900)可附接至套管(902)的外表面以帮助手动推进或缩回套管。平台或垫子也可包括高附着摩擦表面(904),所述表面的立体图、侧视图以及俯视图分别示于图45B、图45C、以及图45D。典型地,平台或垫子(900)包括基部(912)以便附接至套管(902)。基部(912)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构型。例如,平台或垫子的基部可构造成圆柱形(图45H)或具有收窄部分(直径较小的部分),例如哑铃或苹果核形(图45I)。
本文所述设备的某些变型包括具有回缩狭槽或通道的抓握件,所述回缩狭槽或通道与动态阻挡部件共同作用以将药物注射至眼中。参考图45A,抓握件(906)可以是在套管(902)的近端(912)处连结(通常固接)至设备壳体(908)的部件。抓握件(906)可构造成在其壁中包括回缩狭槽(910)。在使用时,当套管(902)缩回,如在图45J中由箭头方向所示,垫子或平台的基部(912)移入狭槽(910)。回缩狭槽(910)可构造成宽度一致的通道(图45F)或具有锁眼型构型的通道,例如在狭槽的近端或远端具有收窄部分(图45G)或放大部分(图45E)。回缩狭槽可例如在到达回缩的终点时提供感觉反馈。平台或垫子的基部的构型可选择成使其提供与狭槽的摩擦配合。例如,当狭槽具有收窄部分时,基部可同样具有收窄部分。
当采用抓握件时,设备还可包括锁止机构。在一个变型中,当到达套管回缩和针露出/部署的终点时,套管狭槽的宽部与抓握件狭槽的宽部以及壳体内的开口和柱塞轴内的开口对齐,这允许平台基部***柱塞轴以将其相对于平台锁定,所述平台变成了用于手动注射药物的致动杆。基部的窄部进入套管狭槽的窄部,这使平台相对于套管解锁,允许其移向设备末端。在另一变型中,当平台基部到达回缩狭槽的终点时,其可被压入柱塞轴中的开口并变成锁止销以连接平台和柱塞。当其被压下时,其窄部进入套管中的锁眼形狭槽,并变得可在狭槽内移动并移向套管末端(将平台基部和套管解锁)。
当使用者希望控制由设备末端施加在眼表上的压力量以在其眼内穿刺期间部署针时,移动控制机构是有利的。有了移动控制机构,使用者可利用指尖来减少或增加调节套管运动和针的露出的反作用力。
例如,若使用者将拉力施加至所述高附着摩擦表面上时(即将套管的高附着摩擦表面拉离设备末端),这种运动可便于针露出并减少施加至眼球壁以使套管滑回并露出针所需的压力的量(低至0牛顿)。在另一变型中,若使用者施加推力(即将套管的高附着摩擦表面推向设备末端),这种运动可阻碍和阻止针露出,这可允许设备末端在套管运动和针露出的开始之前将增加的压力施加至眼球壁。
在使用时,可用第二或第三个手指滑动平台或垫子。再次地,这允许注射者手动调整套管的阻力和沿设备末端的运动。例如,通过用指尖向前推动垫子并由此推动套管,注射者在过程的开始时(即设备末端被定位在眼表上时)提供了某些阻力(而针需要保持完全被盖住)。随后注射者将从套管垫松开他/她的指尖以实现针的部署和其经巩膜穿刺。设备的某些变型还可在套管路径的终点处包括台阶或环形脊突,从而在套管被回拉经过该台阶之后,它将自动触发弹簧致动的柱塞运动。指尖垫可用于在针部署结束时拉回套管经过所述台阶以致动柱塞运动和药物注射。
当采用平台或垫子时,可使在套管开始移动以露出针之前设备施加在眼球上的压力的量减少,并由此允许根据不同患者定制所施加压力的量。
另一方面,动态套管可在针刺穿眼球壁时提供步进式的针露出从而使针在眼表处遇到最大阻力时露出1mm或更少。在此针的其余部分位于套管内部,而至少其最远的未露出点或较长的段遮护在狭窄的退出孔口或孔道中。这种套管设计相较于具有长的外露针的常规注射器可将针弯曲的风险降至最低。这种设计可使得能够利用较小规格的针而不会增加其在穿刺眼球壁时弯曲的风险。较小的针规格可在其眼内穿刺期间使其更舒适和更少创伤。
II.方法
本文也描述了利用集成的眼内药物递送设备的方法。一般而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设备的眼接触面定位在眼表上,利用眼接触面在目标注射部位处将压力施加于眼表,并通过将致动机构致动而将活性剂从设备的贮存器递送至眼中。典型地,定位、施力、以及递送的步骤是由一只手完成。
利用眼接触面将压力施加于眼表也可用于产生眼内压力,所述压力在15mm Hg至120mm Hg之间、20mm Hg至90mm Hg之间、或25mm Hg至60mm Hg之间的范围。如先前所述,在分配元件(导管)的部署之前产生眼内压力可降低巩膜柔韧性,这转而可便于导管刺穿巩膜,减少在注射过程期间眼表上的任何不舒适的感觉,和/或防止设备的后冲。可利用减压阀、压力传感器、蓄压器、压力传感器、或部件来手动或自动地产生或维持眼内压力控制,所述部件例如为如先前所述的具有锁止机构的可滑动盖帽和/或脊突。
根据所述方法利用设备可降低针刺穿眼球壁的各层(例如富含疼痛神经末梢的结膜)伴随的疼痛。可通过在针注射之前和/或期间在结膜和眼球壁的注射部位上施加机械压力而在眼内注射过程期间提供在注射部位处的麻醉效果。向眼球壁施加机械压力也可暂时增加眼内压力并增加眼球壁的坚实度(并增加其弹性),由此便于针刺穿巩膜。此外,向眼球壁施加机械压力可移置眼睛内部的眼内流体以形成潜在的空间以供由设备注射药物。
设备可用于治疗任何合适的眼部状况。范例性眼部状况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视网膜或黄斑水肿以及与视网膜或黄斑水肿相关的疾病,例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囊样黄斑水肿、以及术后黄斑水肿;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例如CRVO(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BRVO(分支视网膜静脉阻塞)、CRAO(中央视网膜动脉阻塞)、BRAO(分支视网膜动脉阻塞)、以及ROP(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葡萄膜炎、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以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当采用***磷酸钠溶液来治疗眼部状况时,可由每一单个注射设备给药至眼中的***磷酸钠的剂量可在约0.05mg至约5.0mg之间、约0.1mg至约2.0mg之间、或约0.4mg至约1.2mg之间的范围。
在某些变型中,在将设备放置在眼上之前将局部麻醉剂敷用于眼表上。可采用任何合适的局部麻醉剂。范例性局部麻醉剂包括但不限于:利多卡因、丙美卡因,普鲁卡因、丁卡因、β-卡因、苯佐卡因、布比卡因、 (局部麻醉剂的低熔混合物)、以及它们的组合。在一个变型中,局部麻醉剂包括利多卡因。当采用利多卡因时,可在这样的浓度范围内提供:从约1%至约10%、从约1.5%至约7%、或从约2%至约5%。在另一变型中,局部麻醉剂与苯肾上腺素或加强和/或延长药物配方的麻醉效果的另一药剂混合。可由任何合适的形式提供局部麻醉剂。例如,其可作为溶液、凝胶、软膏等提供。
也可在将设备放置在眼睛上之前将消毒剂敷用在眼表上。合适的消毒剂的范例包括但不限于:碘酒、聚维酮碘氯己定、皂素、抗生素、盐和其衍生物、以及它们的组合。消毒剂可以或可以不与局部麻醉剂组合敷用。当消毒剂包括聚维酮碘时,聚维酮碘的浓度可在从约1%至约10%、从约2.5%至约7.5%、或从约4%至约6%的范围。
在药物递送过程期间,本文所述的设备可构造成使得注射针以垂直于眼球壁(巩膜)的直角进入眼睛。在其它情况下,设备可构造成使得注射针平行于虹膜平面地通过角膜进入眼睛的前房。
III.***和成套用具
本文还描述了包括眼内药物递送设备的***和成套用具。成套用具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集成的药物递送设备。这种设备可预装填有活性剂。当包括多个预装填的设备时,它们可分别包装并容纳有相同的活性剂或不同的活性剂,并容纳有相同剂量或不同剂量的活性剂。
***和成套用具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分别包装的待手动装填的设备。若设备是待使用之前手动装填的,则可将一份或多份分别包装的活性剂组合至成套用具中。类似于预装填的设备***或成套用具,在此处的***和成套用具中的分别包装的活性剂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且由每一分别包装的活性剂提供的剂量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
当然,***和成套用具可包括预装填设备、用于手动装填的设备、以及活性剂的任何组合。还应理解,还可包括设备的使用说明。在某些变型中,一个或多个分别包装的测量部件可设置于***和成套用具中以供可拆卸地附接至设备。还可包括局部麻醉剂和/或消毒剂。
IV.范例
以下范例用于更完整地描述使用上文所述的眼内注射设备的方法。应理解,该范例不以任何方式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而是出于说明的目的而提出的。
范例1:由动态套管产生的阻力
将包括30个规格的针的眼内注射设备固定至Imada拉伸试验床并以10mm/分钟的速率抵靠Imada 10N测力计地移动,所述针由动态套管(双向渐缩设计,即套管的每一端为渐缩的)覆盖。当模拟套管在实际中的运动使套管被推回以露出针的同时,测量了阻力。这产生了“U”形的力与套管位移的曲线,如图46所示。在套管移动路径的起始和终点处的阻力大于在路径中间的阻力。在图46中,所产生的阻力的图示范围可在零牛顿至约2牛顿之间或在约0.1牛顿至约1.0牛顿之间。
在一种情况下,在套管路径的起始处的阻力等于30或31个规格的针穿刺人类巩膜所需的力(例如0.2牛顿至0.5牛顿之间)。当采用较高阻力的套管时,在套管路径的起始处的阻力大于30或31个规格的针穿刺人类巩膜所需的力(例如大于1牛顿)。但是,力足够低以使患者舒适并避免对眼睛的潜在伤害(例如以避免增加眼内压力超过60mm Hg)。在套管运动路径的中间,阻力接近零牛顿。

Claims (58)

1.一种用于眼内药物递送的集成设备,所述集成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尺寸和形状确定成便于用一只手操作,壳体具有近端和远端;
测量部件;
至少部分地在壳体内的导管,所述导管具有近端、远端、以及延伸通过所述导管的内腔;
致动机构,所述致动机构容纳于壳体内并且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导管以及用于容纳活性剂的贮存器;
触发器,所述触发器连结至所述壳体并构造成触发所述致动机构;
动态套管,所述动态套管能够在第一构型和第二构型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构型下,所述导管被完全缩回在动态套管内,在所述第二构型下,随着所述动态套管向近端缩回,所述导管向远端延伸超过动态套管的远端;以及
眼接触面,所述眼接触面位于动态套管远端,所述眼接触面构造成不磨损结膜和角膜表面;
其中,所述壳体、所述导管和所述动态套管被组合至单个集成设备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所述动态套管包括近端、远端、以及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动态套管的近端和远端是渐缩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渐缩的动态套管和壳体产生在0N至2N之间的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渐缩的动态套管和壳体产生在0.1N至1N之间的力。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动态套管的内表面包括一个或多个高附着摩擦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壳体包括一个或多个高附着摩擦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动态套管和壳体的一个或多个高附着摩擦表面产生在0N至2N之间的力。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动态套管和壳体的一个或多个高附着摩擦表面产生在0.1N至1.0N之间的力。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动态套管还包括精细套管移动控制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眼接触面包括环、凸缘、或它们的组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眼接触面包括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环具有在0.3mm至8mm之间的直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眼接触面是平的、凸的、或凹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眼接触面包括一个或多个附着元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眼接触面包括贴附部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贴附部件包括抽吸机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眼接触面包括选自一集合的材料,所述集合包括尼龙纤维、棉纤维、水凝胶、海绵状材料、泡沫材料、硅树脂、塑料、以及它们的组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致动机构包括手动致动机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手动致动机构包括控制杆以便柱塞的可滑动前行。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致动机构包括自动致动机构。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自动致动机构包括弹簧加载的致动机构。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弹簧加载的致动机构构造成以从1μl/秒至1ml/秒范围的速率将活性剂递送至眼内空间中。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弹簧加载的致动机构以从10μl/秒至100μl/秒范围的速率将活性剂递送至眼内空间中。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弹簧加载的致动机构产生0.1N至1.0N的力。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弹簧加载的致动机构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第二弹簧构造成部署柱塞并控制活性剂的递送速率。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第一弹簧构造成将导管从第一未部署状态移至第二已部署状态并控制导管的部署的速率和力。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致动机构是部分自动的致动机构。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部分自动的致动机构包括控制杆以便柱塞的可滑动前行。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部分自动的致动机构包括弹簧加载的致动机构。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弹簧加载的致动机构构造成以从1μl/秒至1ml/秒范围的速率将活性剂递送至眼内空间中。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弹簧加载的致动机构以从10μl/秒至100μl/秒范围的速率将活性剂递送至眼内空间中。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弹簧加载的致动机构产生0.1N至1.0N的力。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弹簧加载的致动机构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第二弹簧构造成部署柱塞并控制活性剂的递送速率。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第一弹簧构造成将导管从第一未部署状态移至第二已部署状态并控制导管的部署的速率和力。
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致动机构是气动致动机构。
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活性剂选自包括以下物质的集合:类固醇类消炎药、非类固醇类消炎药、抗感染药、抗过敏药、胆碱能拮抗剂和激动剂、肾上腺素拮抗剂和激动剂、抗青光眼剂、神经保护剂、用于白内障预防和治疗的药剂、抗增殖剂、抗癌剂、补体抑制剂、维生素、生长因子、用于抑制生长因子的药剂、基因治疗载体、化疗药剂、蛋白激酶抑制剂、小分子干扰RNA、它们的类似物、衍生物、和改良物、以及它们的组合。
4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活性剂选自包括以下物质的集合:雷珠单抗、贝伐单抗、培加尼布、***、***磷酸钠、曲安西龙、曲安奈德、氟轻松,紫杉醇类药物、阿柏西普、乙酸阿奈可他、以及莫司族化合物。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莫司族化合物选自包括以下物质的集合:西罗莫司、SDZ-RAD、他克莫司、依维莫司、吡美莫司、佐他莫司、CCI-779、AP23841、和ABT-578、它们的类似物,衍生物,配合物,盐类、和改良物、以及它们的组合。
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贮存器由环烯系树脂制成。
43.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贮存器不含硅油或硅油的衍生物。
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测量部件附接至眼接触面。
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测量部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径向延伸的元件。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一个或多个径向延伸的元件包括凸起的远端。
4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一个或多个径向延伸的元件是柔性的。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测量部件包括定位指示器部件。
4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贮存器预装填有活性剂。
5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动态套管的近端和远端之一是渐缩的。
5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设备,还包括锁止机构。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锁止机构是手动操作的机构。
53.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锁止机构是自动操作的机构。
54.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锁止机构包括锁止销。
55.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可滑动盖帽包括一个或多个高附着摩擦表面。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集成设备,其中一个或多个高附着摩擦表面包括在可滑动盖帽的内表面上的脊突。
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设备,还包括压力传感器。
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设备,还包括蓄压器。
CN201180026683.2A 2010-03-31 2011-03-31 用于眼内药物递送的设备和方法 Active CN1030378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21429.1A CN106137528B (zh) 2010-03-31 2011-03-31 用于眼内药物递送的设备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4158210P 2010-03-31 2010-03-31
US61/341,582 2010-03-31
US38463610P 2010-09-20 2010-09-20
US61/384,636 2010-09-20
PCT/US2011/030840 WO2011123722A1 (en) 2010-03-31 2011-03-31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traocular drug delivery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21429.1A Division CN106137528B (zh) 2010-03-31 2011-03-31 用于眼内药物递送的设备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7802A CN103037802A (zh) 2013-04-10
CN103037802B true CN103037802B (zh) 2016-08-24

Family

ID=4701719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6683.2A Active CN103037802B (zh) 2010-03-31 2011-03-31 用于眼内药物递送的设备和方法
CN201610621429.1A Active CN106137528B (zh) 2010-03-31 2011-03-31 用于眼内药物递送的设备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21429.1A Active CN106137528B (zh) 2010-03-31 2011-03-31 用于眼内药物递送的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552349A4 (zh)
JP (2) JP5931847B2 (zh)
CN (2) CN103037802B (zh)
AU (1) AU2011235002B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02186A1 (en) 2006-02-22 2007-08-30 Iscience Interventiona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formulations for suprachoroidal drug delivery
SG173167A1 (en) 2009-01-29 2011-08-29 Forsight Labs Llc Posterior segment drug delivery
CN106214321B (zh) 2010-10-15 2018-08-28 科尼尔赛德生物医学公司 用于进入眼睛的装置
US9504603B2 (en) 2012-04-02 2016-11-29 Ocuject, Llc Intraocular delivery devices and methods therefor
CN105246529B (zh) 2013-05-03 2019-06-14 科尼尔赛德生物医学公司 用于眼部注射的设备和方法
WO2014197317A1 (en) 2013-06-03 2014-12-11 Clearside Biomedical,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rug delivery using multiple reservoirs
EP3581156A3 (en) * 2013-10-07 2020-03-04 Ocuject, LLC Intraocular delivery devices
US10010447B2 (en) 2013-12-18 2018-07-03 Novartis A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bretinal delivery of therapeutic agents
US20150202373A1 (en) * 2014-01-21 2015-07-23 Parenteral Technologies, Llc Force actuated injection device
CN106232170B (zh) * 2014-02-17 2022-07-29 诺博国际公司 检测和防止湿式注射的***和方法
EP3110375B1 (en) * 2014-02-26 2022-01-26 Allergan, Inc. Intraocular implant delivery apparatus
SG10201909400RA (en) * 2014-02-26 2019-11-28 Powder Pharmaceuticals Incorporated Device for delivering particles
EP3492495A1 (en) * 2014-05-12 2019-06-05 Formycon AG Pre-filled plastic syringe containing a vegf antagonist
US9949874B2 (en) * 2014-06-06 2018-04-24 Janssen Biotech, Inc. Therapeutic agent delivery device with convergent lumen
US9463201B2 (en) * 2014-10-19 2016-10-11 M.G. Therapeutics Ltd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
US10004499B2 (en) * 2015-05-19 2018-06-26 Ethicon, Llc Applicator instruments having end caps with gripping features
CA2996525C (en) * 2015-08-28 2024-02-20 Bayer Healthcare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ringe fluid fill verification and image recognition of power injector system features
BR112018006056B1 (pt) * 2015-09-25 2022-05-17 Edwin Ryan Instrumento oftalmológico
US11432959B2 (en) * 2015-11-20 2022-09-06 Forsight Vision4, Inc. Porous structures for extended release drug delivery devices
WO2017192565A1 (en) 2016-05-02 2017-11-09 Clearside Biomedic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cular drug delivery
IL305537A (en) 2016-08-12 2023-10-01 Clearside Biomedical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djusting the insertion depth of a drug administration needle
JP2019530556A (ja) * 2016-09-30 2019-10-24 リンセラ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二重領域眼球用デバイスによる高精度薬物送達
JP7278969B2 (ja) * 2017-05-30 2023-05-22 エキシモア・リミテッド ドライアイ症候群を治療するための抗生物質マクロライドを送達する組成物および方法
JP7344196B2 (ja) * 2017-09-15 2023-09-13 オクラー リミテッド 眼科用薬物組成物
CN109431678B (zh) * 2018-12-17 2021-05-28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经巩膜药物传输***
CN110471318B (zh) * 2019-06-26 2022-05-10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药发热炉的智能控制***
FI129077B (en) * 2020-06-29 2021-06-30 Optomed Oyj Contact arrangement for eye examination instruments, eye examination instruments and procedure for eye contact with eye examination instruments
WO2022236778A1 (en) * 2021-05-13 2022-11-17 Beijing Sightnov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Medical penetration device and system
CN114191120B (zh) * 2021-12-20 2022-11-22 山东大学 一种口腔正畸牙面酸蚀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78078B1 (en) * 2008-10-21 2010-03-16 KMG Pharma LLC Intravitreal injec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9374B1 (en) * 1998-08-03 2001-10-30 Insite Vision Incorporated Inj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AUPQ496500A0 (en) * 2000-01-06 2000-02-03 University Of Sydney, The Kit
DE60134429D1 (de) * 2001-04-13 2008-07-24 Becton Dickinson Co Vorgefüllter intradermaler injektor
US7481818B2 (en) * 2003-10-20 2009-01-27 Lifescan Lancing device with a floating probe for control of penetration depth
US20070005016A1 (en) * 2005-06-20 2007-01-04 Williams David F Ocular inj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20080097390A1 (en) * 2006-09-27 2008-04-24 Alcon Manufacturing, Ltd. Spring actuated delivery system
EP2124857B1 (en) * 2007-01-09 2017-03-29 Fovea Pharmaceuticals Apparatus for intra-ocular injection
DE502007002400D1 (de) * 2007-03-14 2010-02-04 Wavelight Ag Apparat zur Ankopplung eines Elements an das Auge
US20090005788A1 (en) * 2007-06-26 2009-01-01 Rathert Brian D Intraocular Lens Injector
US20100305514A1 (en) * 2008-01-10 2010-12-02 Bausch & Lomb Incorporated Intravitreal injection system having coaxial cannulae and use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78078B1 (en) * 2008-10-21 2010-03-16 KMG Pharma LLC Intravitreal injec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7802A (zh) 2013-04-10
EP2552349A4 (en) 2017-12-06
AU2011235002B2 (en) 2016-08-11
JP5931847B2 (ja) 2016-06-08
EP2552349A1 (en) 2013-02-06
CN106137528B (zh) 2020-12-01
JP2013523283A (ja) 2013-06-17
AU2011235002A1 (en) 2012-10-18
JP6302504B2 (ja) 2018-03-28
CN106137528A (zh) 2016-11-23
JP2016135355A (ja) 2016-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7802B (zh) 用于眼内药物递送的设备和方法
JP6941649B2 (ja) 針アセンブリ
US11865039B2 (en) Intraocular delivery devices and methods therefor
US10905587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traocular drug delivery
US10251779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traocular drug delivery
US9421129B2 (en) Intraocular delivery devices and methods therefor
CA2795096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traocular drug delivery
US20220015945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traocular drug delivery
US20240139025A1 (en) Luer taper with low dead space element
KR101750651B1 (ko) 약물 잔류 방지능 및 재충전 기능을 갖는 안구 내 약물 주입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