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1585B - 多输入多输出低噪声降频器及低噪声模块 - Google Patents

多输入多输出低噪声降频器及低噪声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1585B
CN103001585B CN201210247703.5A CN201210247703A CN103001585B CN 103001585 B CN103001585 B CN 103001585B CN 201210247703 A CN201210247703 A CN 201210247703A CN 103001585 B CN103001585 B CN 1030015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input
user
frequency
polariz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477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1585A (zh
Inventor
吴信达
张瑞裕
林昭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hwave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ichwave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hwave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Richwave Technolog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01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15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15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15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DDEMODULATION OR 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 H03D7/00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e.g. frequency-changing
    • H03D7/14Balanced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40/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information
    • H04H40/18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circuits 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eiving
    • H04H40/27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circuits 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eiv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oadcast systems covered by groups H04H20/53 - H04H20/95
    • H04H40/90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circuits 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eiv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oadcast systems covered by groups H04H20/53 - H04H20/95 specially adapted for satellite broadcast recei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噪声降频器,包含有一第一输入模块,用来于一第一输入端接收一第一极化信号后,输出一第一中频信号;一第二输入模块,用来于一第二输入端接收一第二极化信号后,输出一第二中频信号;一第一输出模块,耦接在该第一输入模块,用来放大该第一中频信号,以输出一第一使用者信号到一第一使用者;以及一第二输出模块,耦接在该第二输入模块,用来放大该第二中频信号,以输出一第二使用者信号到一第二使用者。

Description

多输入多输出低噪声降频器及低噪声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输入多输出低噪声降频器及低噪声模块,特别涉及一种可提供多种极化信号以供多个使用者选择的多输入多输出低噪声降频器及低噪声模块。
背景技术
卫星通信具有覆盖范围广大及不受地面环境干扰等优点,使得卫星通信被广泛用在许多領域中,例如广播电视及通信等。因此,不论是处于具有完整通信基础建设的城市中或处于一望无际的沙漠中,只要架设好接收天线,即可接收到卫星信号。
请參考图1,图1为现有一卫星广播***10的示意图。卫星广播***10适用于家庭、大厦或社区内,每一使用者可通过共用的天线接收卫星信号,如Ku频带(10.7~12.75GHz)卫星信号。于卫星广播***10中,一卫星接收机100接收卫星信号并降频到所处频带为0.95~2.15GHz的中频信号,再传送到各个使用者的解码装置102,如机上盒(SetTopBox)等,以进行解码,使家庭、大厦或社区内的所有使用者能够通过各种播放装置,如电视及计算机等,观赏不同的卫星广播节目。
卫星接收机100由一卫星碟盘110及一集波器(Low-NoiseBlockDownconverterwithFeedhorn,LNBF)120所组成。集波器120包含有一正交模态转换器(OrthomodeTransducer,OMT)122及一低噪声降频器(Low-NoiseBlockDownconverter,LNB)124。于集波器120由卫星碟盘110接收卫星信号后,正交模态转换器122将卫星信号分離为垂直极化(VerticalPolarization)信号及水平极化(HorizontalPolarization)信号,并输出到多个低噪声降频器124,其中极化信号所处频带可分为10.7~11.9GHz的低频带(LowBand)及11.55~12.75GHz的高频带(HighBand),因此极化信号可进一步分为低频带水平极化(LowBandHorizontalPolarization)信号、高频带水平极化(HighBandHorizontalPolarization)信号、低频带垂直极化(LowBandVerticalPolarization)信号及高频带垂直极化(HighBandVerticalPolarization)信号等四种极化信号。低噪声降频器将这四种极化信号降频到0.95~2.15GHz的中间频率(IntermediateFrequency,IF)后,根据使用者的选择,输出这四个中频信号中一者到使用者的解码装置102。
然而,因为每一使用者的选择通常相异,低噪声降频器124的数量必须与极化信号的种类及使用者数量成正比,以分别根据使用者的选择提供不同的中频信号。举例来说,为了使每一使用者能随意选择四种极化信号,每一使用者均会于集波器120内占据4个低噪声降频器124,因此,随着使用者的数量的增加,集波器120内需配置有大量的低噪声降频器124,以服务大量的使用者,不仅提高卫星接收机100的成本,也大幅增加卫星接收机100的电力消耗。因此,如何提高单一低噪声降频器所能处理的极化信号数量及使用者数量,是一相当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多输入多输出低噪声降频器及低噪声模块。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噪声降频器(Low-NoiseBlockDownconverter,LNB),包含有一第一输入模块,用来于一第一输入端接收一第一极化信号后,输出一第一中频信号;一第二输入模块,用来于一第二输入端接收一第二极化信号后,输出一第二中频信号;一第一输出模块,耦接在该第一输入模块,用来放大该第一中频信号,以输出一第一使用者信号到一第一使用者;以及一第二输出模块,耦接在该第二输入模块,用来放大该第二中频信号,以输出一第二使用者信号到一第二使用者;其中,该第一输入模块及该第二输入模块之间具有一第一信号路径以及一第二信号路径,且该第一使用者信号是涉及该第一极化信号或该第二极化信号,以及该第二使用者信号是涉及该第一极化信号或该第二极化信号。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低噪声模块,包含有一低噪声降频器(Low-NoiseBlockDownconverter,LNB),包含有一第一输入模块,用来于一第一输入端接收一第一极化信号后,输出一第一中频信号;一第二输入模块,用来于一第二输入端接收一第二极化信号后,输出一第二中频信号;一第一输出模块,耦接在该第一输入模块,用来放大该第一中频信号,以输出一第一使用者信号到一第一使用者;以及一第二输出模块,耦接在该第二输入模块,用来放大该第二中频信号,以输出一第二使用者信号到一第二使用者;其中,该第一输入模块及该第二输入模块之间具有一第一信号路径以及一第二信号路径,且该第一使用者信号是涉及该第一极化信号或该第二极化信号,以及该第二使用者信号是涉及该第一极化信号或该第二极化信号;一控制单元,用来根据该第一使用者及该第二使用者的输入,产生一控制信号到该低噪声降频器,以分别控制该第一信号路径及该第二信号路径的导通状态,以及分别控制该第一输入模块、该第二输入模块、该第一输出模块及该第二输出模块的开关状态,以降低电力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一卫星广播***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低噪声模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低噪声降频器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低噪声降频器的信号传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低噪声降频器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低噪声降频器的信号传输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卫星广播***
100卫星接收机
102解码装置
110卫星碟盘
120集波器
122正交模态转换器
124、22、30、40、50、60低噪声降频器
20低噪声模块
24控制单元
200、300、500第一输入模块
202、310、510第二输入模块
204、320、520第一输出模块
206、330、530第二输出模块
302、312、502、512低噪声放大器
304、314、504、514振荡器
306、316、506、516混频器
322、332、522、532中频放大器
324、334、524、534输出缓冲器
LFB、MFB、HFB频带
R1、R2输入端
SL1、SL2、SL1a、SL2a、SL3a、信号连结
SL4a
SW1、SW2、SW1a、SW2a、切换器
SW3a、SW4a
S_CTR控制信号
S_H水平极化信号
S_V垂直极化信号
S_IN1、S_IN2、S_IN1a、S_IN2a输入信号
S_OC1、S_OC2、S_OC1a、振荡信号
S_OC2a
S_IF1、S_IF2、S_IF1a、S_IF2a中频信号
S_OU1、S_OU2、S_OU1a、输出信号
S_OU2a
S_U1、S_U2使用者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低噪声模块20的示意图。低噪声模块20是用于卫星广播***中,包含有一低噪声降频器(Low-NoiseBlockDownconverter,LNB)22、一控制单元24、输入端R1及输入端R2。低噪声降频器22用来分别通过输入端R1及输入端R2,接收水平极化(HorizontalPolarization)信号S_H及垂直极化(VerticalPolarization)信号S_V,如传送于Ku频带(10.7~12.75GHz)的卫星信号。而控制单元24则根据两使用者的选择,产生对应的控制信号S_CTR,以控制低噪声降频器22处理水平极化信号S_H及垂直极化信号S_V,以及降低水平极化信号S_H及垂直极化信号S_V的频带到中间频率(IntermediateFrequency,IF),并产生对应的中频信号,进而分别输出使用者信号S_U1及S_U2到两使用者。简单来说,低噪声模块20是一可接收多个极化信号,以供多个使用者选择的多输入多输出低噪声模块。
进一步地,低噪声降频器22包含有一第一输入模块200、一第二输入模块202、一第一输出模块204、一第二输出模块206、一信号路径SL1及一信号路径SL2。第一输入模块200及第二输入模块202分别通过输入端R1及R2,接收、放大及降频水平极化信号S_H及垂直极化信号S_V,并产生中频信号S_IF1及S_IF2到第一输出模块204及第二输出模块206,其中第一输入模块200及第二输入模块202可根据水平极化信号S_H及垂直极化信号S_V所处频带的高低,如高频带(HighBand)HFB(如11.55~12.75GHz)或低频带(LowBand)LFB(如10.7~11.9GHz),调整降频方式,以产生位于相同中间频带MFB(如0.95~2.15GHz)的中频信号。第一输出模块204及第二输出模块206分别放大所接收的中频信号S_IF1及S_IF2,并产生足以推动输出阻抗的使用者信号S_U1及S_U2,使两使用者能各自观看所选择的卫星广播节目。
此外,信号路径SL1是用来提供一信号传输路径,使第一输入模块200所接收或处理的信号,可输出信号到第二输入模块202,以供第二输入模块202做进一步处理;信号路径SL2是用来提供另一信号传输路径,使第二输入模块202所接收或处理的信号,可输出信号到第一输入模块200,以供第一输入模块200做进一步处理。简单来说,信号路径SL1及SL2是用来于第一输入模块200及第二输入模块202之间提供信号传输路径,使第一输入模块200及第二输入模块202所处理的信号不受限于所接收的水平极化信号S_H或垂直极化信号S_V。
因此,不论两使用者如何选择低频带水平极化(LowBandHorizontalPolarization)信号、高频带水平极化(HighBandHorizontalPolarization)信号、低频带垂直极化(LowBandVerticalPolarization)信号或高频带垂直极化(HighBandVerticalPolarization)信号,控制单元24可根据使用者的选择,产生控制信号S_CTR,以控制信号路径SL1及SL2的导通状态与第一输入模块200及第二输入模块202的降频方式,使第一输入模块200及第二输入模块202均可处理并输出对应的中频信号到第一输出模块204及第二输出模块206,以提供两使用者所需的信号。相较于传统卫星接收机需通过使用四对输入及输出模块,才能提供单一使用者选择四种极化信号,本发明仅需要两对输入及输出模块,即可让两使用者各自选择四种极化信号,不仅可降低卫星接收机的成本,也降低所需的电力。
需注意的是,低噪声模块20的主要精神在于控制信号路径SL1及SL2的导通状态与第一输入模块200及第二输入模块202对于信号的处理及降频方式,以达到让两使用者通过低噪声模块20选择各种极化信号的目的。其中,信号路径SL1及SL2的连结方式与第一输入模块200及第二输入模块202的实现方式则未有所限,只要能达成前述功能即可。举例来说,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低噪声降频器30的示意图。低噪声降频器30是用来实现图2中低噪声降频器22,其包含有第一输入模块300、第二输入模块310、第一输出模块320及第二输出模块330。进一步地,第一输入模块300包含有一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Amplifier,LNA)302、一振荡器(Oscillator)304及一混频器(Mixer)306;第二输入模块310包含有一低噪声放大器312、一振荡器314及一混频器316。振荡器304及振荡器314可产生振荡频率为F1(如9.75GHz)的低频率振荡信号或振荡频率为F2(如10.6GHz)的高频率振荡信号。而第一输出模块320包含有一中频放大器(IFAmplifier)322及一输出缓冲器(OutputBuffer)324;第二输出模块330包含有一中频放大器332及一输出缓冲器334。此外,信号路径SL1耦接在输入端R1及低噪声放大器312之间,并通过切换器SW1来控制信号路径SL1的导通状态;信号路径SL2耦接在输入端R2及低噪声放大器302之间,并通过切换器SW2来控制信号路径SL2的导通状态。
详细来说,以两使用者分别选择高频带水平极化信号及低频带水平极化信号为例,控制单元24根据使用者的选择,产生控制信号S_CTR,控制切换器SW1连接及切换器SW2断开。在此情形下,低噪声放大器302通过输入端R1接收及放大水平极化信号S_H,并产生输入信号S_IN1,而低噪声放大器312则通过输入端R1及信号路径SL1接收及放大水平极化信号S_H,并产生输入信号S_IN2。此外,由于两使用者分别选择高频带水平极化信号及低频带水平极化信号,控制信号S_CTR也控制振荡器304产生振荡频率为F2的振荡信号S_OC1,以及控制振荡器314产生振荡频率为F1的振荡信号S_OC2,以使第一输入模块300及第二输入模块310能输出位于相同中间频带MFB的中频信号。因此,于输入信号S_IN1及S_IN2分别通过混频器306及316降频之后,第一输入模块300可输出位于中间频带MFB的中频信号S_IF1到第一输出模块320;第二输入模块310可输出位于中间频带MFB的中频信号S_IF2到第一输出模块320及第二输出模块330。换句话说,控制信号S_CTR会根据使用者所选择极化信号的频带,调整振荡信号的频率,以输出相同频带的中频信号。接着,中频放大器322及332分别放大中频信号S_IF1及S_IF2,并分别产生输出信号S_OU1及SOU2到输出缓冲器324及334,输出缓冲器324及334分别放大输出信号S_OU1及S_OU2到足以推动输出阻抗,并产生相对应的使用者信号S_U1及S_U2到两使用者,使两使用者能各自观看所选择的卫星广播节目。为便于说明,请参考图4,图4为一低噪声降频器40的信号传输示意图,用来说明图3中低噪声降频器30于接收控制信号S_CTR后,内部元件所产生的相对应变化及信号的传输路径,图4与图3中的元件是一对一对应且相同,在此不赘述。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施例的控制单元24根据两使用者选择所选择的极化信号产生控制信号S_CTR,控制切换器SW1及SW2分别切换信号路径SL1及SL2的导通状态,以提供传输极化信号所需的信号传输路径。此外,控制单元24也根据使用者所选择极化信号的频带,控制振荡器产生对应的振荡频率,以使振荡信号能将极化信号降频到中间频带MFB,并输出到对应的输出模块。需注意的是,本实施例是以两使用者分别选择高频带水平极化信号及低频带水平极化信号为例,实际上,两使用者均可任意选择低频带水平极化信号、高频带水平极化信号、低频带垂直极化信号或高频带垂直极化信号等四种极化信号,因此,本发明通过两对输入模块及输出模块与一对信号连结,可提供每一使用者4种极化信号,以及提供两个使用者共16种极化信号组合,大幅提高低噪声降频器的使用效率。相较于已知技术需通过使用4对输入及输出模块来提供单一使用者选择四种极化信号,而两使用者则需要8对输入及输出模块来提供两使用者选择四种极化信号,本发明仅需要两对输入及输出模块,即可让两使用者各自选择四种极化信号,不仅可降低卫星接收机的成本,也降低低噪声降频器30所需的电力。
此外,图3所示的低噪声降频器30中,各类型放大器及缓冲器仅用来表示该类型元件于低噪声降频器30中所配置的位置,实际上为了使信号质量能符合***需求,可于各类型元件的位置上增加同类型元件的数量,例如将第一输入模块300中的低噪声放大器302置换为多个同类型低噪声放大器等。另一方面,为了避免信号路径SL1及SL2过长,于其上传输的信号产生过多的衰减,进而影响后续的信号处理,也可分别于信号路径SL1及SL2上配置放大器,以使信号质量能符合***需求。以上所述应属本领域常见的技艺,故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根据***需求,做不同的变化,而不限于此。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根据低噪声模块20的结构,于两输出模块之间增加一对信号连结,以在两使用者可选择多种极化信号的情形下,降低噪声模块使用时所需的电力,以及进一步地降低卫星接收机的成本。
请参考图5,图5为一低噪声降频器50的示意图。低噪声降频器50是用来实现图2中低噪声降频器22,其包含有第一输入模块500、第二输入模块510、第一输出模块520及第二输出模块530。进一步地,第一输入模块500包含有一低噪声放大器502、一振荡器504及一混频器506;第二输入模块510包含有一低噪声放大器512、一振荡器514及一混频器516。振荡器504及振荡器514可产生振荡频率为F1(如9.75GHz)的低频率振荡信号或振荡频率为F2(如10.6GHz)的高频率振荡信号。而第一输出模块520包含有一中频放大器522及一输出缓冲器524;第二输出模块530包含有一中频放大器532及一输出缓冲器534。另一方面,信号路径SL1a耦接在低噪声放大器502及混频器516之间,并通过切换器SW1a来控制信号路径SL1a的导通状态;信号路径SL2a耦接在低噪声放大器512及混频器506之间,并通过切换器SW2a的切换来控制信号路径SL2a的导通状态。此外,信号路径SL3a耦接在中频放大器522及输出缓冲器534之间,并通过切换器SW3a来控制信号路径SL3a的导通状态;信号路径SL4a耦接在中频放大器532及输出缓冲器524之间,并通过切换器SW4a来控制信号路径SL4a的导通状态。
详细来说,以两使用者均选择低频带水平极化信号为例,控制单元24根据使用者的选择,产生控制信号S_CTR,控制切换器SW1a、SW2a及SW4a断开,以及控制切换器SW3a连接。在此情形下,低噪声放大器502通过输入端R1接收及放大水平极化信号S_H,并产生输入信号S_IN1a,而振荡器504根据控制信号S_CTR产生振荡频率为F1(如9.75GHz)的振荡信号S_OC1a。因此,于输入信号S_IN1a通过混频器506降频之后,第一输入模块500可输出位于中间频带MFB的中频信号S_IF1a到第一输出模块520。接着,中频放大器522放大中频信号S_IF1a,并产生输出信号S_OU1a到输出缓冲器524,以及通过信号连结SL3a传送输出信号S_OU1a到输出缓冲器534,输出缓冲器524及534分别放大输出信号S_OU1a到足以推动输出阻抗,并产生相对应的使用者信号S_U1及S_U2到两使用者。此外,由于第二输入模块510及中频放大器532不会用于处理及传输信号,低噪声降频器50也根据控制信号S_CTR关闭第一输入模块510及中频放大器532,以节省电力。为便于说明,请参考图6,图6为一低噪声降频器60的信号传输示意图,用来说明图5中低噪声降频器50于接收控制信号S_CTR后,内部元件所产生的相对应变化及信号的传输路径,图6与图5中的元件是一对一对应且相同,在此不赘述。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施例的控制单元24根据使用者选择所选择的极化信号产生控制信号S_CTR,控制切换器SW1a及SW2a分别切换信号路径SL1a及SL2a的导通状态,以及控制切换器SW3a及SW4a分别切换信号路径SL3a及SL4a的导通状态,以提供传输极化信号所需的信号传输路径。此外,控制单元24也根据信号的传输路径,关闭不会用于传输信号的元件及模块,以节省电力。需注意的是,本实施例是以两使用者均选择低频带水平极化信号为例,实际上,两使用者均可任意选择低频带水平极化信号、高频带水平极化信号、低频带垂直极化信号或高频带垂直极化信号等四种极化信号。相较于图3的实施例,图5的实施例除了可通过使用两对输入模块及输出模块与两对信号连结大幅提高低噪声降频器的使用效率,以降低卫星接收机的成本之外,也通过关闭不会用于传输信号的元件及模块,以进一步降低低噪声降频器50所需的电力。
此外,相似于图3所示的低噪声降频器30,图5所示的低噪声降频器50中,各类型放大器及缓冲器仅用来表示该类型元件于低噪声降频器50中所配置的位置,实际上为了使信号质量能符合***需求,可于各类型元件的位置上增加同类型元件的数量。另一方面,为了避免信号路径SL1a、SL2a、SL3a及SL4a过长,于其上传输的信号产生过多的衰减,进而影响后续的信号处理,也可分别于信号路径SL1a、SL2a、SL3a及SL4a上配置放大器,以使信号质量能符合***需求。以上所述应属本领域常见的技艺,故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根据***需求,做不同的变化,而不限于此。
需注意的是,控制单元24的实现方式是未有所限,只要能辨识使用者输入,并产生对应的控制信号即可。举例来说,于接收Ku频带卫星信号的卫星接收机中,控制单元24通常根据使用者输入所包含的高电压(如18~19伏特)来判断使用者选择水平极化信号,以及根据使用者输入所包含的低电压(如13~14伏特)来判断使用者选择垂直极化信号。此外,控制单元24也根据使用者输入所包含的22K频率音频(tone)来判断使用者选择高频带极化信号,以及根据使用者输入不包含有22K频率音频来判断使用者选择低频带极化信号。有关信号连结上切换器的实现方式,也可于信号连结上配置如放大器的电路元件时,通过控制电路元件的开启或关闭来达到信号连结导通或断路的效果,不限于此。举例来说,可使用缓冲级(bufferstage)来实现以上所述的切换器,当开启缓冲级的闸极偏压(gatebias)时,缓冲级会开启以控制信号连结导通;当关掉缓冲级的闸极偏压时,缓冲级会关闭以控制信号连结断路。
另一方面,当低噪声降频器是用于接收常见的Ku频带卫星信号时,本实施例所指低频带LFB是位于10.7~11.9GHz的频带以及高频带是位于11.55~12.75GHz的频带。在此情形下,只要振荡器能根据控制信号S_CTR产生9.75GHz或10.6GHz的振荡频率,使高频带或低频带极化信号均能通过混频器降到位于0.95~2.15GHz的中间频带MFB,则本发明可使用多输入多输出的方式来处理Ku频带卫星信号。此外,当低噪声降频器所接收的Ku频带卫星信号,需要使用振荡频率为10.75GHz及11.3GHz的振荡器时,也可根据修改控制信号S_CTR的内容与相关元件的参数,使本发明正常运作。因此,根据适当的修改,例如改变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以及使用适当通带(passband)范围的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及输出缓冲器等元件,本发明可使用于接收不同频率信号的广播***,而不限于此。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一种多输入多输出低噪声降频器及低噪声模块,在使用两对输入模块及输出模块与一或两对信号连结的情形下,两使用者可任意选择所需要的低频带水平极化信号、高频带水平极化信号、低频带垂直极化信号或高频带垂直极化信号等四种极化信号,不仅大幅提高低噪声降频器的使用效率,同时也降低卫星接收机的成本。此外,在两使用者选择所需及化信号后,控制单元关闭不会用于传输信号的元件及模块,低噪声降频器所需的电力可因此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7)

1.一种低噪声降频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输入模块,用来于一第一输入端接收一第一极化信号或于一第二信号路径接收一第二极化信号后,输出一第一中频信号;
一第二输入模块,用来于一第二输入端接收该第二极化信号或于一第一信号路径接收该第一极化信号后,输出一第二中频信号;
一第一输出模块,耦接在该第一输入模块,用来放大该第一中频信号,以输出一第一使用者信号到一第一使用者;以及
一第二输出模块,耦接在该第二输入模块,用来放大该第二中频信号,以输出一第二使用者信号到一第二使用者;
该低噪声降频器同时输出该第一使用者信号和该第二使用者信号;
其中,该第一信号路径包括一第一切换器,该第二信号路径包括一第二切换器,该第二切换器耦接在该第一输入模块的一第一混频器的输入端与该第二输入端之间,该第一切换器耦接在该第二输入模块的一第二混频器的输入端与该第一输入端之间,且该第一使用者信号是涉及该第一极化信号或该第二极化信号,以及该第二使用者信号是涉及该第一极化信号或该第二极化信号;
该第一输入模块还包含有一第一振荡器,耦接在该第一混频器,用来产生一第一振荡信号,以及该第二输入模块还包含有一第二振荡器,耦接在该第二混频器,用来产生一第二振荡信号,该第一振荡信号和该第二振荡信号具有一第一频率或一第二频率;
当该第一混频器接收到该第一极化信号和该第一频率的该第一振荡信号,输出一第一混合信号;
当该第一混频器接收到该第一极化信号和该第二频率的该第一振荡信号,输出一第二混合信号;
当该第一混频器接收到该第二极化信号和该第一频率的该第一振荡信号,输出一第三混合信号;
当该第一混频器接收到该第二极化信号和该第二频率的该第一振荡信号,输出一第四混合信号;
当该第二混频器接收到该第一极化信号和该第一频率的该第一振荡信号,输出该第一混合信号;
当该第二混频器接收到该第一极化信号和该第二频率的该第一振荡信号,输出该第二混合信号;
当该第二混频器接收到该第二极化信号和该第一频率的该第一振荡信号,输出该第三混合信号;
当该第二混频器接收到该第二极化信号和该第二频率的该第一振荡信号,输出该第四混合信号;
该第一中频信号包括以下信号之一:该第一混合信号、该第二混合信号、该第三混合信号、该第四混合信号;
该第二中频信号包括以下信号之一:该第一混合信号、该第二混合信号、该第三混合信号、该第四混合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声降频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输入模块包含有:
一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用来接收及放大该第一极化信号,以产生一第一输入信号;以及
该第一混频器,耦接在该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及该第一输出模块之间,用来将该第一振荡信号与该第一输入信号进行混频,以降低该第一输入信号的频带及产生该第一中频信号;
其中该第二输入模块包含有:
一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用来接收及放大该第二极化信号,以产生一第二输入信号;以及
该第二混频器,耦接在该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及该第二输出模块之间,用来将该第二振荡信号与该第二输入信号进行混频,以降低该第二输入信号的频带及产生该第二中频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噪声降频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信号路径耦接在该第一输入端及该第二低噪声放大器之间,用来传输该第一极化信号到该第二低噪声放大器,以及该第二信号路径耦接在该第二输入端及该第一低噪声放大器之间,用来传输该第二极化信号到该第一低噪声放大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噪声降频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信号路径耦接在该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及该第二混频器之间,用来传输该第一输入信号到该第二混频器,以及该第二信号路径耦接在该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及该第一混频器之间,用来传输该第二输入信号到该第一混频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声降频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切换器,用来切换该第一信号路径的导通状态;该第二切换器,用来切换该第二信号路径的导通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噪声降频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切换器及该第二切换器是以闸极偏压控制开关状态的缓冲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声降频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输出模块包含有:
一第一中频放大器,耦接在该第一输入模块,用来放大该第一中频信号,以输出一第一输出信号;以及
一第一输出级,耦接在该第一中频放大器,用来放大该第一输出信号为该第一使用者信号,以推动一输出阻抗,并输出该第一使用者信号到该第一使用者;
其中该第二输出模块包含有:
一第二中频放大器,耦接在该第二输入模块,用来放大该第二中频信号,以输出一第二输出信号;以及
一第二输出级,耦接在该第二中频放大器,用来放大该第二输出信号为该第二使用者信号,以推动一输出阻抗,并输出该第二使用者信号到该第二使用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噪声降频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输出模块还包含有:
一第三信号路径,耦接在该第一中频放大器及该第二输出级之间,用来传输该第一输出信号到该第二输出级;以及
一第四信号路径,耦接在该第二中频放大器及该第一输出级之间,用来传输该第二输出信号到该第一输出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噪声降频器,其特征在于,第三信号路径包含有一第三切换器,用来切换该第三信号路径的导通状态;第四信号路径包含有一第四切换器,用来切换该第四信号路径的导通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噪声降频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切换器及该第四切换器是以闸极偏压控制开关状态的缓冲级。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声降频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极化信号是一垂直极化信号,以及该第二极化信号是一水平极化信号。
12.一种低噪声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低噪声降频器,包含有;
一第一输入模块,用来于一第一输入端接收一第一极化信号或于一第二信号路径接收一第二极化信号后,输出一第一中频信号;
一第二输入模块,用来于一第二输入端接收该第二极化信号或于一第一信号路径接收该第一极化信号后,输出一第二中频信号;
一第一输出模块,耦接在该第一输入模块,用来放大该第一中频信号,以输出一第一使用者信号到一第一使用者;以及
一第二输出模块,耦接在该第二输入模块,用来放大该第二中频信号,以输出一第二使用者信号到一第二使用者;
该低噪声降频器同时输出该第一使用者信号和该第二使用者信号;
其中,该第一信号路径包括一第一切换器,该第二信号路径包括一第二切换器,该第二切换器耦接在该第一输入模块的一第一混频器的输入端与该第二输入端之间,该第一切换器耦接在该第二输入模块的一第二混频器的输入端与该第一输入端之间,且该第一使用者信号是涉及该第一极化信号或该第二极化信号,以及该第二使用者信号是涉及该第一极化信号或该第二极化信号;
一控制单元,用来根据该第一使用者及该第二使用者的输入,产生一控制信号到该低噪声降频器,以分别控制该第一信号路径及该第二信号路径的导通状态,以及分别控制该第一输入模块、该第二输入模块、该第一输出模块及该第二输出模块的开关状态,以降低电力消耗;
该第一输入模块还包含有一第一振荡器,耦接在该第一混频器,用来产生一第一振荡信号,以及该第二输入模块还包含有一第二振荡器,耦接在该第二混频器,用来产生一第二振荡信号,该第一振荡信号和该第二振荡信号具有一第一频率或一第二频率;
当该第一混频器接收到该第一极化信号和该第一频率的该第一振荡信号,输出一第一混合信号;
当该第一混频器接收到该第一极化信号和该第二频率的该第一振荡信号,输出一第二混合信号;
当该第一混频器接收到该第二极化信号和该第一频率的该第一振荡信号,输出一第三混合信号;
当该第一混频器接收到该第二极化信号和该第二频率的该第一振荡信号,输出一第四混合信号;
当该第二混频器接收到该第一极化信号和该第一频率的该第一振荡信号,输出该第一混合信号;
当该第二混频器接收到该第一极化信号和该第二频率的该第一振荡信号,输出该第二混合信号;
当该第二混频器接收到该第二极化信号和该第一频率的该第一振荡信号,输出该第三混合信号;
当该第二混频器接收到该第二极化信号和该第二频率的该第一振荡信号,输出该第四混合信号;
该第一中频信号包括以下信号之一:该第一混合信号、该第二混合信号、该第三混合信号、该第四混合信号;
该第二中频信号包括以下信号之一:该第一混合信号、该第二混合信号、该第三混合信号、该第四混合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低噪声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输入模块包含有:
一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用来接收及放大该第一极化信号,以产生一第一输入信号;以及
该第一混频器,耦接在该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及该第一输出模块之间,用来将一第一振荡信号与该第一输入信号进行混频,以降低该第一输入信号的频带及产生该第一中频信号;
其中该第二输入模块包含有:
一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用来接收及放大该第二极化信号,以产生一第二输入信号;以及
该第二混频器,耦接在该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及该第二输出模块之间,用来将一第二振荡信号与该第二输入信号进行混频,以降低该第二输入信号的频带及产生该第二中频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低噪声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信号路径耦接在该第一输入端及该第二低噪声放大器之间,用来传输该第一极化信号到该第二低噪声放大器,以及该第二信号路径耦接在该第二输入端及该第一低噪声放大器之间,用来传输该第二极化信号到该第一低噪声放大器。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低噪声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信号路径耦接在该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及该第二混频器之间,用来传输该第一输入信号到该第二混频器,以及该第二信号路径耦接在该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及该第一混频器之间,用来传输该第二输入信号到该第一混频器。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低噪声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用来根据该第一使用者及该第二使用者的该输入,产生该控制信号到该低噪声降频器,以分别控制该第一低噪声放大器、该第二低噪声放大器、该第一混频器及该第二混频器的开关状态,以降低电力消耗。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低噪声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用来根据该第一使用者及该第二使用者的该输入,产生该控制信号到该低噪声降频器,以分别控制该第一振荡信号及该第二振荡信号的振荡频率。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低噪声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用来根据该第一使用者及该第二使用者的该输入,产生该控制信号到该低噪声模块,以分别控制该第一振荡器及该第二振荡器的开关状态,以降低电力消耗。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低噪声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切换器,用来根据该控制信号,切换该第一信号路径的导通状态;该第二切换器,用来根据该控制信号,切换该第二信号路径的导通状态。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低噪声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切换器及该第二切换器是以闸极偏压控制开关状态的缓冲级。
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低噪声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输出模块包含有:
一第一中频放大器,耦接在该第一输入模块,用来放大该第一中频信号,以输出一第一输出信号;以及
一第一输出级,耦接在该第一中频放大器,用来放大该第一输出信号为该第一使用者信号,以推动一输出阻抗,并输出该第一使用者信号到该第一使用者;
其中该第二输出模块包含有:
一第二中频放大器,耦接在该第二输入模块,用来放大该第二中频信号,以输出一第二输出信号;以及
一第二输出级,耦接在该第二中频放大器,用来放大该第二输出信号为该第二使用者信号,以推动一输出阻抗,并输出该第二使用者信号到该第二使用者。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低噪声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用来根据该第一使用者及该第二使用者的该输入,产生该控制信号到该低噪声降频器,以分别控制该第一中频放大器、该第二中频放大器、该第一输出级及该第二输出级的开关状态,以降低电力消耗。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低噪声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输出模块还包含有:
一第三信号路径,耦接在该第一中频放大器及该第二输出级之间,用来传输该第一输出信号到该第二输出级;以及
一第四信号路径,耦接在该第二中频放大器及该第一输出级之间,用来传输该第二输出信号到该第一输出级。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低噪声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用来根据该第一使用者及该第二使用者的该输入,产生该控制信号到该低噪声降频器,以分别控制该第三信号路径及该第四信号路径的导通状态。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低噪声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三信号路径包含有一第三切换器,用来根据该控制信号,切换该第三信号路径的导通状态;该第四信号路径包含有一第四切换器,用来根据该控制信号,切换该第四信号路径的导通状态。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低噪声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切换器及该第四切换器是以闸极偏压控制开关状态的缓冲级。
2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低噪声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极化信号是一垂直极化信号,以及该第二极化信号是一水平极化信号。
CN201210247703.5A 2011-09-19 2012-07-17 多输入多输出低噪声降频器及低噪声模块 Active CN1030015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3598 2011-09-19
TW100133598A TWI478484B (zh) 2011-09-19 2011-09-19 多輸入多輸出低雜訊降頻器及低雜訊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1585A CN103001585A (zh) 2013-03-27
CN103001585B true CN103001585B (zh) 2016-07-27

Family

ID=47880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47703.5A Active CN103001585B (zh) 2011-09-19 2012-07-17 多输入多输出低噪声降频器及低噪声模块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258072B2 (zh)
CN (1) CN103001585B (zh)
TW (1) TWI4784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8484B (zh) * 2011-09-19 2015-03-21 Richwave Technology Corp 多輸入多輸出低雜訊降頻器及低雜訊模組
US9590661B2 (en) 2013-11-18 2017-03-07 Netgear,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WLAN range
US10784935B2 (en) * 2016-07-19 2020-09-22 Phazr,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andwidth expansion and frequency scaling
US10541742B1 (en) * 2019-08-09 2020-01-21 The Boeing Company Down-converter assembly for simultaneous conversion of disjoint signal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51574A1 (en) * 1996-12-27 1998-07-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wo-output low-noise down converter circuit
US6011597A (en) * 1996-06-08 2000-01-04 Fujitsu Limited Signal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signal receiving system
CN1263640A (zh) * 1998-04-20 2000-08-16 欧洲通信卫星组织 抛物面天线的变频装置
CN101485111A (zh) * 2006-06-30 2009-07-15 瑞迪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卫星干扰低消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76751A2 (en) * 2002-12-11 2005-09-21 R.F. Magic Inc. Signal distribution system cascadable agc device and method
PT2044703E (pt) * 2006-06-30 2010-12-21 R F Magic Inc Cancelamento de interferência de satélite
RU2414064C2 (ru) * 2006-10-26 2011-03-10 Квэлкомм И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Технологии повторителя для системы с множеством входов и множеством выходов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формирователей диаграммы направленности
EP2391023B1 (en) * 2010-05-31 2012-11-21 ST-Ericsson SA Detecting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receiver
MX2013008537A (es) * 2011-01-21 2014-07-30 Mobius Semiconductor Inc Sistemas y metodos para seleccionar canales de contenido digital utilizando convertidores de bloques de bajo ruido que incluyen conmutadores canalizados.
TWI478484B (zh) * 2011-09-19 2015-03-21 Richwave Technology Corp 多輸入多輸出低雜訊降頻器及低雜訊模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1597A (en) * 1996-06-08 2000-01-04 Fujitsu Limited Signal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signal receiving system
EP0851574A1 (en) * 1996-12-27 1998-07-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wo-output low-noise down converter circuit
CN1263640A (zh) * 1998-04-20 2000-08-16 欧洲通信卫星组织 抛物面天线的变频装置
CN101485111A (zh) * 2006-06-30 2009-07-15 瑞迪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卫星干扰低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543896B2 (en) 2017-01-10
US20130070876A1 (en) 2013-03-21
US9258072B2 (en) 2016-02-09
CN103001585A (zh) 2013-03-27
TWI478484B (zh) 2015-03-21
TW201315138A (zh) 2013-04-01
US20160112007A1 (en) 2016-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78278B2 (en) Device including a switching unit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US7116960B2 (en) Image-rejecting antenna apparatus
US20080132193A1 (en) Circuit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requency Translation and Signal Distribution
CN103001585B (zh) 多输入多输出低噪声降频器及低噪声模块
US20060276149A1 (en) Multi-band broadcast tuner
KR20080010459A (ko) 수신기 프론트 엔드를 위한 아키텍쳐
US7711335B2 (en) Digital satellite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among multiple receiver antennas using diversity circuitry
WO2010126474A1 (en) Filter with improved impedance match to a hybrid coupler
US20030060182A1 (en) Local oscillator signal divider and low-noise converter employing the same
WO2011062570A1 (en) Reuse of a switch ic as a step attenuator
US5995818A (en) Low noise block downconverter
CN101651485A (zh) 降低交互调变干扰的方法及其所应用的信号接收器
CN104980716A (zh) 多用户的卫星接收***与其相关方法
CN201365248Y (zh) 一种双输出圆极化***
US8291455B2 (en) Band converter and satellite television system thereof
CN100553162C (zh) 集成电路装置和具备该集成电路装置的低噪声下变频器
CN203800934U (zh) 一种宽频带四输出卫星下变频器
CN203800933U (zh) 一种宽频ku波段双输出卫星下变频器
CN104469214A (zh) Ku波段单本振双输出高频头
JP3947031B2 (ja) 衛星信号受信伝送システム及び切替分配器
CN204272096U (zh) 双路下变频转换控制电路
JP4249062B2 (ja) 信号混合器
US7957692B2 (en) Signal receiver circuit and method of implementation
JP2006304016A (ja) 地上/bs一体型テレビジョンチューナ
CN203911873U (zh) 双极化Twin PLL集成电路双输出降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