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15777A - 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热工水力实验回路***及其实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热工水力实验回路***及其实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15777A
CN102915777A CN2012103812882A CN201210381288A CN102915777A CN 102915777 A CN102915777 A CN 102915777A CN 2012103812882 A CN2012103812882 A CN 2012103812882A CN 201210381288 A CN201210381288 A CN 201210381288A CN 102915777 A CN102915777 A CN 102915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dium
air valve
loop
tank
val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812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秋穗正
巫英伟
仇子铖
苏光辉
田文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3812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157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915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57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热工水力实验回路***及其实验方法,本回路***分为三部分:高温部分,低温部分,氩气支路;其中低温部分包括储钠罐,电磁泵,电磁流量计,净化冷阱,4个钠阀以及相应连接管道,该部分均由316L不锈钢制造;高温部分包括再生加热器,预热器,试验段,上部膨胀箱以及相应连接管道,该部分由Incoloy800制造,允许运行温度达到1200℃;氩气支路包括氩气瓶,膨胀稳压箱,真空泵,3个压力表,10个真空隔膜阀以及相应连接管道。该***适合在高温下运行,密封性能良好,通过加装不同试验段和数据采集***可以实现对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换热流动特性进行分析研究。

Description

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热工水力实验回路***及其实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热工水力实验回路***。
【背景技术】
液态金属钠是快中子反应堆首选的冷却剂材料,其沸腾两相流动换热特性对于钠冷快中子反应堆的安全运行以及事故工况的预测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准确客观的获得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流动换热特性的数据,必须建立相应的实验回路装置。由于液态金属钠沸点高(常压下接近900℃),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因此相应实验回路在耐高温及密封性能的要求非常高。
例如,中国专利公布第CN101807441A号提供了一种高温钠热对流试验回路,包括主回路***,储钠罐,进钠排钠***,覆盖气体净化及真空***,取样箱和温控***,它既能排放回路中杂质含量较高的钠,又能灌装纯度较高的新钠;既保持回路的气密性又使得气相试验空间操作通道全口径畅通,能同时进行钠及钠蒸气的腐蚀试验;取样箱能始终在氩气保护气氛下完成试样的取放操作而不受空气污染。但是,该回路主要是为了测试钠在高温环境下运行时杂质进入后的腐蚀特性,对于流量,压力等物理量缺少相应的控制和检测手段,无法完成对于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流动换热特性的分析研究。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201110175944.9提供了一种液态金属钠热工水力实验回路***,该回路***包括灌钠***、回路本体、真空***、氩气***及手套箱;其中灌钠***包括熔钠罐、钠过滤器;回路本体主要包括储钠罐、泵箱、主电磁泵、辅电磁泵、预热器、试验段、散热器、校验筒和冷阱;手套箱主要包括钠取样化验装置。该***可以实现灌钠操作;液态金属钠换热流动特性的分析;液态金属钠在线净化;电磁流量计的标定;液态金属钠的取样分析及检测等多项功能。但是,该发明所述回路是为研究液态金属钠单相流动换热特性而设计的,回路最高允许运行温度低于600℃,低于液态金属钠沸腾温度,因此不适合用于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流动换热特性的分析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热工水力实验回路***,以弥补上述技术的不足,实现对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流动换热特性的分析研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热工水力实验回路***,包括高温部分、低温部分和氩气支路;其中,
低温部分包括储钠罐、电磁泵和净化冷阱;
高温部分包括再生加热器、预热器、试验段和上部膨胀箱;
氩气支路包括氩气瓶、膨胀稳压箱和真空泵;
储钠罐出钠管道从储钠罐顶部伸出后延伸至第一三通点,储钠罐出钠管道上焊接第一钠阀;电磁泵出口管道经第二钠阀与第一三通点相连,第一三通点与再生加热器壳侧入口通过管道连接,再生加热器壳侧出口与预热器入口相连,预热器出口与试验段入口相连,试验段出口与上部膨胀箱焊接连接,上部膨胀箱出口与再生加热器管侧入口相连,再生加热器管侧出口管道延伸至第二三通点,而后与电磁泵入口管道相连构成回路;电磁泵进出口之间并联泵旁路,通过其上的第三钠阀进行调节;第一三通点与第二三通点之间设置净化冷阱,由第四钠阀进行调节;氩气瓶通过第三气阀与储钠罐相连,通过第六气阀与上部膨胀箱相连;真空泵通过第九钠阀与膨胀稳压箱相连,膨胀稳压箱通过第十气阀与上部膨胀箱相连。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储钠罐与上部膨胀箱内分别设置第一液位探针与第二液位探针。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储钠罐、上部膨胀箱以及膨胀稳压箱上分别装配压力表以及相应排气阀。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连接第一三通点与再生加热器壳侧入口的管道上设有电磁流量计。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低温部分的材质为316L不锈钢。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高温部分的材质为Incoloy800。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储钠罐出钠管道一端延伸至距离距储钠罐底部150mm处。
基于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热工水力实验回路***的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回路充钠:
回路启动前,回路所有气阀,钠阀处于关闭状态;先对储钠罐内固态金属钠进行预热,待温度提升至200℃;然后对回路各部分管道进行预热,使回路低温部分及高温部分均达到200℃至300℃之间;三个压力表分别通过第一气阀、第五气阀以及第七气阀连通储钠罐、上部膨胀箱以及膨胀稳压箱;打开第一气阀、第五气阀以及第七气阀从而可以通过压力表分别观察储钠罐、上部膨胀箱以及膨胀稳压箱内压力;打开所有第一钠阀、第二钠阀、第三钠阀和第四钠阀,使回路低温部分与高温部分联通;上部膨胀箱上连通有第四气阀,打开第三气阀通过氩气瓶向储钠罐内充入氩气进行加压,同时打开第四气阀为上部膨胀箱排气,将液态金属钠由储钠罐压入整个回路;待上部膨胀箱内液态钠到达预定液位时关闭第一钠阀停止压钠;关闭第三气阀以及第四气阀完成回路充钠;
回路启动与运行:
开启电磁泵,使回路内液态金属钠在电磁泵的驱动下循环流动;通过调节第四钠阀控制冷阱所在支路的流量,通过调节第三钠阀及第二钠阀控制电磁泵出口流量,从而调节流经试验段的液态钠流速,连接第一三通点与再生加热器壳侧入口的管道上设有电磁流量计,由电磁流量计进行观测液态钠流速;通过提升预热器电加热功率来提升回路高温部分液态金属钠温度,直至试验段进口温度达到试验要求温度;
进行试验:
打开第九气阀、第十气阀,开启真空泵为膨胀稳压箱及上部膨胀箱抽真空;保持试验段内流速、压力和温度,然后调节试验段内电加热元件功率直至沸腾两相流动出现,采集试验所得数据;
回路关闭:
试验数据采集完毕后,关闭真空泵,关闭第十气阀;降低回路各部分加热功率,待回路内液态金属钠温度降低至300℃时,关闭电磁泵,打开第六气阀为上部膨胀箱充入氩气加压,同时打开第二气阀为储钠罐降压,从而使回路内液态金属钠流回储钠罐;所述第二气阀连通所述储钠罐;待金属钠全部流回储钠罐后,关闭回路各部分电加热设备及所有阀门。
基于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热工水力实验回路***的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回路充钠:
回路启动前,回路所有气阀,钠阀处于关闭状态;先对储钠罐内固态金属钠进行预热,待温度提升至200℃;然后对回路各部分管道进行预热,使回路低温部分及高温部分均达到200℃至300℃之间;三个压力表分别通过第一气阀、第五气阀以及第七气阀连通储钠罐、上部膨胀箱以及膨胀稳压箱;打开第一气阀、第五气阀以及第七气阀从而可以通过压力表分别观察储钠罐、上部膨胀箱以及膨胀稳压箱内压力;打开所有第一钠阀、第二钠阀、第三钠阀和第四钠阀,使回路低温部分与高温部分联通;上部膨胀箱上连通有第四气阀,打开第三气阀通过氩气瓶向储钠罐内充入氩气进行加压,同时打开第四气阀为上部膨胀箱排气,将液态金属钠由储钠罐压入整个回路;待上部膨胀箱内液态钠到达预定液位时关闭第一钠阀停止压钠;关闭第三气阀以及第四气阀完成回路充钠;
回路启动与运行:
开启电磁泵,使回路内液态金属钠在电磁泵的驱动下循环流动;通过调节第四钠阀控制冷阱所在支路的流量,通过调节第三钠阀及第二钠阀控制电磁泵出口流量,从而调节流经试验段的液态钠流速,连接第一三通点与再生加热器壳侧入口的管道上设有电磁流量计,由电磁流量计进行观测液态钠流速;通过提升预热器电加热功率来提升回路高温部分液态金属钠温度,直至试验段进口温度达到试验要求温度;
进行试验:
开启第九气阀、第十气阀,启动真空泵对膨胀稳压箱和上部膨胀箱抽真空;抽真空后关闭第九气阀与真空泵;打开第六气阀,通过氩气瓶向上部膨胀箱充入氩气,待达到所需压力后,调节试验段电加热元件功率,直至沸腾两相流动出现,采集试验所得数据;
回路关闭:
试验数据采集完毕后,关闭真空泵,关闭第十气阀;降低回路各部分加热功率,待回路内液态金属钠温度降低至300℃时,关闭电磁泵,打开第六气阀为上部膨胀箱充入氩气加压,同时打开第二气阀为储钠罐降压,从而使回路内液态金属钠流回储钠罐;所述第二气阀连通所述储钠罐;待金属钠全部流回储钠罐后,关闭回路各部分电加热设备及所有阀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回路高温部分可以达到1200℃的运行温度,完全可以达到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试验的要求;
2、回路各部分之间采取氩弧焊焊接,可以保证整体密封性,可以达到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试验的要求;
3、通过加装不同试验段和数据采集***实现对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换热流动特性进行分析研究。
通过回路***建成后的运行情况证明,回路可以很好的完成以上各项功能,可以实现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换热流动特性实验研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氩气瓶;2为储钠罐;3为电磁泵;4为净化冷阱;5为电磁流量计;6为再生加热器;7为预热器;8为试验段;9为上部膨胀箱;10为膨胀稳压箱;11为真空泵;1-1为第一钠阀;1-2为第二钠阀;1-3为第三钠阀;1-4为第四钠阀;2-1为第一气阀;2-2为第二气阀;2-3为第三气阀;2-4为第四气阀;2-5为第五气阀;2-6为第六气阀;2-7为第七气阀;2-8为第八气阀;2-9为第九气阀;2-10为第十气阀;3-1为储钠罐液位探针;3-2为上部膨胀箱液位探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热工水力实验回路***分为三部分:高温部分,低温部分,氩气支路。其中低温部分包括储钠罐2,电磁泵3,净化冷阱4,电磁流量计5,4个钠阀以及相应连接管道,该部分均由316L不锈钢制造,允许运行温度上限为400℃(取决于电磁泵3允许运行温度);高温部分包括再生加热器6,预热器7,试验段8,上部膨胀箱9以及相应连接管道,该部分由Incoloy800制造,允许运行温度达到1200℃;氩气支路包括氩气瓶1,膨胀稳压箱10,真空泵11,3个压力表,10个真空隔膜阀以及相应连接管道。
回路构成如下:
储钠罐2出钠管道从距储钠罐2底部150mm处开始,由储钠罐2顶部伸出后延伸至三通点A,出钠管道上焊接第一钠阀1-1。电磁泵3出口管道经第二钠阀1-2与三通点A相连,三通点A与再生加热器6壳侧入口通过管道连接,其上布置电磁流量计5,再生加热器6壳侧出口与预热器7入口相连,预热器7出口与试验段8入口相连,试验段8出口与上部膨胀箱9焊接连接,上部膨胀箱9出口与再生加热器6管侧入口相连,再生加热器6管侧出口管道延伸至三通点B,而后与电磁泵3入口管道相连构成回路。电磁泵3进出口之间并联泵旁路,通过其上的第三钠阀1-3进行调节;三通点A与B之间设置净化冷阱4,由第四钠阀1-4进行调节。氩气瓶1通过第三气阀2-3与储钠罐2相连,通过第六气阀2-6与上部膨胀箱9相连;真空泵11通过第九钠阀2-9与膨胀稳压箱10相连,膨胀稳压箱10通过第十气阀2-10与上部膨胀箱9相连。储钠罐2与上部膨胀箱9内分别设置液位探针3-1与3-2。储钠罐2,上部膨胀箱9以及膨胀稳压箱10上分别装配压力表以及相应排气阀。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详细说明。
本部分结合图1,介绍本发明的两个实施例,分别为负压下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换热流动特性试验以及特定压力下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换热流动特性试验。
(一)负压下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换热流动特性试验
结合图1,介绍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负压下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换热流动特性试验。该实验分为回路充钠,回路启动与运行,进行试验,回路关闭四个步骤。
回路充钠:
由图1所示,回路启动前,确保回路所有气阀,钠阀处于关闭状态。先对储钠罐2内固态金属钠进行预热,待温度提升至200℃左右,认为液态钠达到进入回路的要求。然后对回路各部分管道进行预热,使回路低温部分及高温部分均达到200℃至300℃之间,达到液态金属钠流动所需温度。打开第一气阀2-1,第五气阀2-5以及第七气阀2-7从而可以通过压力表分别观察储钠罐2,上部膨胀箱9以及膨胀稳压箱10内压力。打开所有钠阀1-1,1-2,1-3和1-4,使回路低温部分与高温部分联通。打开第三气阀2-3通过氩气瓶1向储钠罐2内缓慢充入氩气进行加压,同时打开第四气阀2-4为上部膨胀箱9排气,从而使储钠罐2与上部膨胀箱9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压差,将液态金属钠以较稳定的速度由储钠罐2压入整个回路。待上部膨胀箱9内液位探针3-2低液位指示灯亮起时进一步减慢压钠速度,待上部膨胀箱9内液位探针3-2高液位指示灯亮起时关闭第一钠阀1-1停止压钠。关闭第三气阀2-3以及第四气阀2-4完成回路充钠。
回路启动与运行:
由图1所示,开启电磁泵3,使回路内液态金属钠在电磁泵3的驱动下循环流动。通过调节第四钠阀1-4控制冷阱4所在支路的流量,通过调节第三钠阀1-3及第二钠阀1-2控制电磁泵3出口流量,从而调节流经试验段8的液态钠流速,由电磁流量计5进行观测。通过缓慢提升预热器7电加热功率来提升回路高温部分液态金属钠温度,直至试验段8进口温度达到试验要求温度。
进行试验:
由图1所示,打开第九气阀2-9,第十气阀2-10,开启真空泵11为膨胀稳压箱10及上部膨胀箱9抽真空,使其真空度达到所需要求。保持试验段8内流速,压力,温度等参数,然后调节试验段8内电加热元件功率直至沸腾两相流动出现,采集试验所得数据。
回路关闭:
由图1所示,试验数据采集完毕后,关闭真空泵11,关闭第十气阀2-10。缓慢降低回路各部分加热功率,待回路内液态金属钠温度降低至300℃左右时,关闭电磁泵3,打开第六气阀2-6为上部膨胀箱9充入氩气加压,同时打开第二气阀2-2为储钠罐2降压,从而使回路内液态金属钠流回储钠罐2。待金属钠全部流回储钠罐2后,关闭回路各部分电加热设备及钠阀,气阀。至此,负压下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换热流动特性试验进行完毕。
(二)特定压力下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换热流动特性试验
特定压力下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换热流动特性试验与负压下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换热流动特性试验过程基本相似,其回路充钠,回路启动与运行,回路关闭三个步骤操作方式完全相同。仅进行试验时操作方式存在差别,现仅对进行试验的步骤进行描述。
回路启动与运行后,首先开启第九气阀2-9,第十气阀2-10,启动真空泵11对膨胀稳压箱10和上部膨胀箱9抽真空。抽真空后关闭第九气阀2-9与真空泵11。打开第六气阀2-6,通过氩气瓶1向上部膨胀箱9充入氩气,该过程中第六钠阀2-6开度需进行控制,使***压力缓慢变化,以达到尽可能精确的控制。待达到所需压力后,调节试验段8电加热元件功率,直至沸腾两相流动出现,采集试验所得数据。该过程中膨胀稳压箱10起到稳压作用。待试验参数采集完毕,进行回路关闭操作,至此,特定压力下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换热流动特性试验进行完毕。
经***回路使用和运行证明,该回路设计合理,运行安全,可以完成负压下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换热流动特性试验以及特定压力下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换热流动特性试验。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热工水力实验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部分、低温部分和氩气支路;其中,
低温部分包括储钠罐(2)、电磁泵(3)和净化冷阱(4);
高温部分包括再生加热器(6)、预热器(7)、试验段(8)和上部膨胀箱(9);
氩气支路包括氩气瓶(1)、膨胀稳压箱(10)和真空泵(11);
储钠罐(2)出钠管道从储钠罐(2)顶部伸出后延伸至第一三通点(A),储钠罐(2)出钠管道上焊接第一钠阀(1-1);电磁泵(3)出口管道经第二钠阀(1-2)与第一三通点(A)相连,第一三通点(A)与再生加热器(6)壳侧入口通过管道连接,再生加热器(6)壳侧出口与预热器(7)入口相连,预热器(7)出口与试验段(8)入口相连,试验段(8)出口与上部膨胀箱(9)焊接连接,上部膨胀箱(9)出口与再生加热器(6)管侧入口相连,再生加热器(6)管侧出口管道延伸至第二三通点(B),而后与电磁泵(3)入口管道相连构成回路;电磁泵(3)进出口之间并联泵旁路,通过其上的第三钠阀(1-3)进行调节;第一三通点(A)与第二三通点(B)之间设置净化冷阱(4),由第四钠阀(1-4)进行调节;氩气瓶(1)通过第三气阀(2-3)与储钠罐(2)相连,通过第六气阀(2-6)与上部膨胀箱(9)相连;真空泵(11)通过第九钠阀(2-9)与膨胀稳压箱(10)相连,膨胀稳压箱(10)通过第十气阀(2-10)与上部膨胀箱(9)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热工水力实验回路***,其特征在于,储钠罐(2)与上部膨胀箱(9)内分别设置第一液位探针(3-1)与第二液位探针(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热工水力实验回路***,其特征在于,储钠罐(2)、上部膨胀箱(9)以及膨胀稳压箱(10)上分别装配压力表以及相应排气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热工水力实验回路***,其特征在于,连接第一三通点(A)与再生加热器(6)壳侧入口的管道上设有电磁流量计(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热工水力实验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部分的材质为316L不锈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热工水力实验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部分的材质为Incoloy8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热工水力实验回路***,其特征在于,储钠罐(2)出钠管道一端延伸至距离距储钠罐(2)底部150mm处。
8.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热工水力实验回路***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回路充钠:
回路启动前,回路所有气阀,钠阀处于关闭状态;先对储钠罐(2)内固态金属钠进行预热,待温度提升至200℃;然后对回路各部分管道进行预热,使回路低温部分及高温部分均达到200℃至300℃之间;三个压力表分别通过第一气阀(2-1)、第五气阀(2-5)以及第七气阀(2-7)连通储钠罐(2)、上部膨胀箱(9)以及膨胀稳压箱(10);打开第一气阀(2-1)、第五气阀(2-5)以及第七气阀(2-7)从而可以通过压力表分别观察储钠罐(2)、上部膨胀箱(9)以及膨胀稳压箱(10)内压力;打开所有第一钠阀(1-1)、第二钠阀(1-2)、第三钠阀(1-3)和第四钠阀(1-4),使回路低温部分与高温部分联通;上部膨胀箱(9)上连通有第四气阀(2-4),打开第三气阀(2-3)通过氩气瓶(1)向储钠罐(2)内充入氩气进行加压,同时打开第四气阀(2-4)为上部膨胀箱(9)排气,将液态金属钠由储钠罐(2)压入整个回路;待上部膨胀箱(9)内液态钠到达预定液位时关闭第一钠阀(1-1)停止压钠;关闭第三气阀(2-3)以及第四气阀(2-4)完成回路充钠;
(2)回路启动与运行:
开启电磁泵(3),使回路内液态金属钠在电磁泵(3)的驱动下循环流动;通过调节第四钠阀(1-4)控制冷阱(4)所在支路的流量,通过调节第三钠阀(1-3)及第二钠阀(1-2)控制电磁泵(3)出口流量,从而调节流经试验段(8)的液态钠流速,连接第一三通点(A)与再生加热器(6)壳侧入口的管道上设有电磁流量计(5),由电磁流量计(5)进行观测液态钠流速;通过提升预热器(7)电加热功率来提升回路高温部分液态金属钠温度,直至试验段(8)进口温度达到试验要求温度;
(3)进行试验:
打开第九气阀(2-9)、第十气阀(2-10),开启真空泵(11)为膨胀稳压箱(10)及上部膨胀箱(9)抽真空;保持试验段(8)内流速、压力和温度,然后调节试验段(8)内电加热元件功率直至沸腾两相流动出现,采集试验所得数据;
(4)回路关闭:
试验数据采集完毕后,关闭真空泵(11),关闭第十气阀(2-10);降低回路各部分加热功率,待回路内液态金属钠温度降低至300℃时,关闭电磁泵(3),打开第六气阀(2-6)为上部膨胀箱(9)充入氩气加压,同时打开第二气阀(2-2)为储钠罐(2)降压,从而使回路内液态金属钠流回储钠罐(2);所述第二气阀(2-2)连通所述储钠罐(2);待金属钠全部流回储钠罐(2)后,关闭回路各部分电加热设备及所有阀门。
9.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热工水力实验回路***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回路充钠:
回路启动前,回路所有气阀,钠阀处于关闭状态;先对储钠罐(2)内固态金属钠进行预热,待温度提升至200℃;然后对回路各部分管道进行预热,使回路低温部分及高温部分均达到200℃至300℃之间;三个压力表分别通过第一气阀(2-1)、第五气阀(2-5)以及第七气阀(2-7)连通储钠罐(2)、上部膨胀箱(9)以及膨胀稳压箱(10);打开第一气阀(2-1)、第五气阀(2-5)以及第七气阀(2-7)从而可以通过压力表分别观察储钠罐(2)、上部膨胀箱(9)以及膨胀稳压箱(10)内压力;打开所有第一钠阀(1-1)、第二钠阀(1-2)、第三钠阀(1-3)和第四钠阀(1-4),使回路低温部分与高温部分联通;上部膨胀箱(9)上连通有第四气阀(2-4),打开第三气阀(2-3)通过氩气瓶(1)向储钠罐(2)内充入氩气进行加压,同时打开第四气阀(2-4)为上部膨胀箱(9)排气,将液态金属钠由储钠罐(2)压入整个回路;待上部膨胀箱(9)内液态钠到达预定液位时关闭第一钠阀(1-1)停止压钠;关闭第三气阀(2-3)以及第四气阀(2-4)完成回路充钠;
(2)回路启动与运行:
开启电磁泵(3),使回路内液态金属钠在电磁泵(3)的驱动下循环流动;通过调节第四钠阀(1-4)控制冷阱(4)所在支路的流量,通过调节第三钠阀(1-3)及第二钠阀(1-2)控制电磁泵(3)出口流量,从而调节流经试验段(8)的液态钠流速,连接第一三通点(A)与再生加热器(6)壳侧入口的管道上设有电磁流量计(5),由电磁流量计(5)进行观测液态钠流速;通过提升预热器(7)电加热功率来提升回路高温部分液态金属钠温度,直至试验段(8)进口温度达到试验要求温度;
(3)进行试验:
开启第九气阀(2-9)、第十气阀(2-10),启动真空泵(11)对膨胀稳压箱(10)和上部膨胀箱(9)抽真空;抽真空后关闭第九气阀(2-9)与真空泵(11);打开第六气阀(2-6),通过氩气瓶(1)向上部膨胀箱(9)充入氩气,待达到所需压力后,调节试验段(8)电加热元件功率,直至沸腾两相流动出现,采集试验所得数据;
(4)回路关闭:
试验数据采集完毕后,关闭真空泵(11),关闭第十气阀(2-10);降低回路各部分加热功率,待回路内液态金属钠温度降低至300℃时,关闭电磁泵(3),打开第六气阀(2-6)为上部膨胀箱(9)充入氩气加压,同时打开第二气阀(2-2)为储钠罐(2)降压,从而使回路内液态金属钠流回储钠罐(2);所述第二气阀(2-2)连通所述储钠罐(2);待金属钠全部流回储钠罐(2)后,关闭回路各部分电加热设备及所有阀门。
CN2012103812882A 2012-10-10 2012-10-10 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热工水力实验回路***及其实验方法 Pending CN1029157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812882A CN102915777A (zh) 2012-10-10 2012-10-10 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热工水力实验回路***及其实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812882A CN102915777A (zh) 2012-10-10 2012-10-10 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热工水力实验回路***及其实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5777A true CN102915777A (zh) 2013-02-06

Family

ID=47614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812882A Pending CN102915777A (zh) 2012-10-10 2012-10-10 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热工水力实验回路***及其实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15777A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7974A (zh) * 2014-01-06 2014-04-02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液态金属流量计校验装置及校验方法
CN104198521A (zh) * 2014-09-10 2014-12-10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超高温液态介质热对流实验回路
CN104458550A (zh) * 2014-11-25 2015-03-25 安徽科技学院 液态介质小型热对流试验回路
CN105642206A (zh) * 2015-12-30 2016-06-08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铍水反应装置
CN106338575A (zh) * 2016-06-27 2017-01-18 百色学院 一种液态金属净化实验装置
CN106981321A (zh) * 2017-04-20 2017-07-25 西安交通大学 模拟钠冷快堆燃料组件热工水力特性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7316663A (zh) * 2017-07-21 2017-11-03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进行高温气隙传热特性试验研究的装置
CN107315068A (zh) * 2017-06-16 2017-11-03 百色学院 一种液态金属净化实验回路***及其使用方法
CN107607582A (zh) * 2017-10-30 2018-01-19 南京工业大学 管壳式换热器两相换热实验测试平台以及测试方法
CN108109708A (zh) * 2017-12-08 2018-06-01 西安交通大学 氟盐冷却球床高温堆堆芯流动换热模拟实验***
CN108286799A (zh) * 2018-01-15 2018-07-1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液态金属钠高功率加热***及其调节方法
CN108470591A (zh) * 2018-03-30 2018-08-31 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 一种池式液态重金属冷却反应堆蒸汽发生器试验装置
CN109473184A (zh) * 2018-11-13 2019-03-15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用于燃料辐照试验的嵌入式铅铋合金回路
CN110010258A (zh) * 2019-03-27 2019-07-1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钠充排***及其方法
CN111128418A (zh) * 2020-01-02 2020-05-08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用于检测冷阱净化性能的方法及***
CN111426520A (zh) * 2020-04-16 2020-07-17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碱金属取样装置
CN113852300A (zh) * 2021-09-24 2021-12-28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一种汽馈式amtec器件工质净化与充装装置及方法
CN117607211B (zh) * 2023-11-22 2024-05-10 西安交通大学 回路***、该回路***内液态金属中杂质检测及消除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0836A (zh) * 1999-06-30 2000-01-12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耐浓盐酸腐蚀的合金
CN1256961A (zh) * 1998-12-14 2000-06-21 日本派欧尼股份株式会社 净化废气的工艺和装置
CN201555795U (zh) * 2009-11-03 2010-08-1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一种应用于大尺寸试样高温应力腐蚀试验的装置
CN101807441A (zh) * 2010-03-09 2010-08-18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高温钠热对流试验回路
CN102254577A (zh) * 2011-06-30 2011-11-23 西安交通大学 液态金属钠热工水力实验回路***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6961A (zh) * 1998-12-14 2000-06-21 日本派欧尼股份株式会社 净化废气的工艺和装置
CN1240836A (zh) * 1999-06-30 2000-01-12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耐浓盐酸腐蚀的合金
CN201555795U (zh) * 2009-11-03 2010-08-1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一种应用于大尺寸试样高温应力腐蚀试验的装置
CN101807441A (zh) * 2010-03-09 2010-08-18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高温钠热对流试验回路
CN102254577A (zh) * 2011-06-30 2011-11-23 西安交通大学 液态金属钠热工水力实验回路***及其使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秋穗正: "环形通道内液态金属钠沸腾特性及其两相流动不稳定性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1 December 1996 (1996-12-31), pages 11 - 21 *
秋穗正等: "液态钠沸腾两相流流型与临界热流密度(CHF)机理实验研究", 《核科学与工程》, vol. 21, no. 3, 30 September 2011 (2011-09-30) *
秋穗正等: "液钠两相流动密度波型不稳定性实验机理分析", 《核科学与工程》, vol. 18, no. 4, 31 December 1998 (1998-12-31) *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7974A (zh) * 2014-01-06 2014-04-02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液态金属流量计校验装置及校验方法
CN104198521A (zh) * 2014-09-10 2014-12-10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超高温液态介质热对流实验回路
CN104458550A (zh) * 2014-11-25 2015-03-25 安徽科技学院 液态介质小型热对流试验回路
CN105642206A (zh) * 2015-12-30 2016-06-08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铍水反应装置
CN106338575A (zh) * 2016-06-27 2017-01-18 百色学院 一种液态金属净化实验装置
CN106981321B (zh) * 2017-04-20 2018-07-20 西安交通大学 模拟钠冷快堆燃料组件热工水力特性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6981321A (zh) * 2017-04-20 2017-07-25 西安交通大学 模拟钠冷快堆燃料组件热工水力特性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7315068B (zh) * 2017-06-16 2023-05-23 百色学院 一种液态金属净化实验回路***及其使用方法
CN107315068A (zh) * 2017-06-16 2017-11-03 百色学院 一种液态金属净化实验回路***及其使用方法
CN107316663A (zh) * 2017-07-21 2017-11-03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进行高温气隙传热特性试验研究的装置
CN107316663B (zh) * 2017-07-21 2023-05-23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进行高温气隙传热特性试验研究的装置
CN107607582A (zh) * 2017-10-30 2018-01-19 南京工业大学 管壳式换热器两相换热实验测试平台以及测试方法
CN108109708A (zh) * 2017-12-08 2018-06-01 西安交通大学 氟盐冷却球床高温堆堆芯流动换热模拟实验***
CN108109708B (zh) * 2017-12-08 2020-03-31 西安交通大学 氟盐冷却球床高温堆堆芯流动换热模拟实验***
CN108286799A (zh) * 2018-01-15 2018-07-1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液态金属钠高功率加热***及其调节方法
CN108470591A (zh) * 2018-03-30 2018-08-31 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 一种池式液态重金属冷却反应堆蒸汽发生器试验装置
CN108470591B (zh) * 2018-03-30 2019-10-15 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 一种池式液态重金属冷却反应堆蒸汽发生器试验装置
CN109473184A (zh) * 2018-11-13 2019-03-15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用于燃料辐照试验的嵌入式铅铋合金回路
CN110010258A (zh) * 2019-03-27 2019-07-1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钠充排***及其方法
CN111128418A (zh) * 2020-01-02 2020-05-08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用于检测冷阱净化性能的方法及***
CN111128418B (zh) * 2020-01-02 2022-04-08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用于检测冷阱净化性能的方法及***
CN111426520A (zh) * 2020-04-16 2020-07-17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碱金属取样装置
CN111426520B (zh) * 2020-04-16 2022-03-11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碱金属取样装置
CN113852300A (zh) * 2021-09-24 2021-12-28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一种汽馈式amtec器件工质净化与充装装置及方法
CN113852300B (zh) * 2021-09-24 2023-06-20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一种汽馈式amtec器件工质净化与充装装置及方法
CN117607211B (zh) * 2023-11-22 2024-05-10 西安交通大学 回路***、该回路***内液态金属中杂质检测及消除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5777A (zh) 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热工水力实验回路***及其实验方法
CN102254577B (zh) 液态金属钠热工水力实验回路***及其使用方法
CN105301047B (zh) 一种超临界氟利昂换热实验***及其实验方法
CN102288492B (zh) 一种带声发射测试的高温高压循环水恒载拉伸实验装置
CN102519863B (zh) 一种超临界水蒸汽氧化试验装置
CN108010592B (zh) 用于核电站安全壳性能试验及研究的缩比例综合性试验装置
CN108918175B (zh) 一种热性能测试***
CN106918458B (zh) 一种火箭发动机试验用煤油高低温换热***及加注方法
CN106448756B (zh) 一种双区燃料冷却剂反向流动燃料组件及超临界水冷堆
CN207637503U (zh) 用于安全壳热量非能动导出***的试验装置
CN106066235A (zh) 超临界水窄通道自然循环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06653110A (zh) 大型先进反应堆压力容器外部冷却全高度综合试验平台
CN109147970A (zh) 燃料包壳loca模拟试验装置
CN108624950A (zh) 高效热交换单晶炉和单晶炉冷却导流筒及气冷***
CN103543096A (zh) 一种动态高温高压氧化实验装置
CN104347125A (zh) 一种双通道自然循环***装置
CN102818439A (zh) 一种高纯硅料烘干装置及烘干方法
CN107389305B (zh) 方便易用的多工况可控温空化可视化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12113717A (zh) 一种应用于低温环境的气瓶气密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3076820B (zh) 一种适用于实现固相氧控反应的实验装置
CN106338575B (zh) 一种液态金属净化实验装置
CN202057529U (zh) 一种取样器
CN106708111A (zh) 控制氧含量的动态高温高压蒸汽氧化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9145649U (zh) 一种用于天然气螺杆膨胀发电***的载冷剂循环装置
CN205603210U (zh) 甲醇低温裂解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