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44199A - 涂敷用具 - Google Patents

涂敷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44199A
CN102844199A CN2011800161563A CN201180016156A CN102844199A CN 102844199 A CN102844199 A CN 102844199A CN 2011800161563 A CN2011800161563 A CN 2011800161563A CN 201180016156 A CN201180016156 A CN 201180016156A CN 102844199 A CN102844199 A CN 102844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uberance
hole
ink
applicator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61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44199B (zh
Inventor
中谷泰范
土田升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kura Color Product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kura Color Product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kura Color Products Corp filed Critical Sakura Color Products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41907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859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844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41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441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41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5/00Pens with ink reservoirs in holders, e.g. fountain-pens
    • B43K5/18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the ink to the n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LARTICLE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UPON; WRITING OR DRAWING AIDS; ACCESSORIE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L19/00Erasers, rubbers, or erasing devices; Holders therefor
    • B43L19/0056Holders for erasers
    • B43L19/0068Hand-held hol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8/00Pens with writing-points other than nibs or balls
    • B43K8/02Pens with writing-points other than nibs or balls with writing-points comprising fibres, felt, or similar porous or capillary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8/00Pens with writing-points other than nibs or balls
    • B43K8/02Pens with writing-points other than nibs or balls with writing-points comprising fibres, felt, or similar porous or capillary material
    • B43K8/03Ink reservoirs; 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8/00Pens with writing-points other than nibs or balls
    • B43K8/02Pens with writing-points other than nibs or balls with writing-points comprising fibres, felt, or similar porous or capillary material
    • B43K8/04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ink to writing-p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8/00Pens with writing-points other than nibs or balls
    • B43K8/02Pens with writing-points other than nibs or balls with writing-points comprising fibres, felt, or similar porous or capillary material
    • B43K8/04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ink to writing-points
    • B43K8/06Wick feed from within reservoir to writing-points
    • B43K8/08Wick separate from writing-p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LARTICLE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UPON; WRITING OR DRAWING AIDS; ACCESSORIE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L19/00Erasers, rubbers, or erasing devices; Holders therefor
    • B43L19/0018Erasers, rubbers, or erasing devices; Holders therefor with flu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ns And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容易且部件的强度高,初始使用时(最初从墨水罐向墨水吸存体供给墨水时)能够快速书写的涂敷用具。涂敷用具(1)包括充填的涂敷液(7)能够在内部流动的涂敷液收纳部(3)、和用于涂敷涂敷液(7)的涂敷体(6),在涂敷液收纳部(3)和涂敷体(6)之间具有浸渍涂敷液(7)的涂敷液吸存体(4),在涂敷液收纳部(3)和涂敷液吸存体(4)之间具有能够流通涂敷液(7)的流路的流路形成部(5),该涂敷用具(1)在上述流路形成部(5)设置有一个突出部(11),在突出部(11)的内部设置有中空部分(21),在突出部(11)设置有两个以上与中空部分(21)连通的孔。

Description

涂敷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内置的涂敷液供给至笔尖等的涂敷体的涂敷用具的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具有用于使涂敷液向涂敷体的供给量稳定的涂敷液供给单元的涂敷用具。
其中,本说明书中的涂敷用具是指,并不仅限于尼绒笔、钢笔、线条彩色笔、白板笔等书写工具,例如,还包括在纸面和白板等任意的对象物上涂抹修正笔这样的液状物的用具的总称。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稳定地向笔尖(涂敷体)供给涂敷液的涂敷液供给单元,已知有一种技术是在笔尖和墨水罐之间设置能够浸渍墨水(涂敷液)的中棉(涂敷液吸存体)。根据该技术,中棉吸收剩余的墨水,所以,不会过多地向笔尖供给墨水。另外,在笔尖墨水不足的情况下,被中棉吸收的墨水供给至笔尖,因此,能够防止墨水的供给不足。由此,能够稳定地向笔尖供给墨水。
作为使用该技术的涂敷用具,例如有专利文献1公开的直液式书写工具。在此,直液式书写工具是称为所谓的无操作型的书写工具。无操作型的书写工具无需进行用于敲打笔尖和笔轴这样的墨水供给的操作,就能够向笔尖供给墨水的书写笔。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用多个将该直液式书写工具的墨水罐和墨水吸存体(涂敷液吸存体)之间连接的连通管,而将外部气体与墨水的流路分开。由此,迅速地进行外部气体和墨水的交替,因此,初始使用时(最初从墨水罐向墨水吸存体供给墨水时)能够缩短至能够书写的时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128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想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发明中,该结构上必须需要多个连通管。由此,与设置一个连通管的情况相比,存在连通管的粗细和厚度等的设计上的制限较大的问题,并且还存在部件的成形变得繁杂的问题。进而,由于两个以上的连通管成为一组发挥作用,因此,在任一连通管突然发生了损伤的情况下,存在书写工具不能发挥功能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1那种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连通管的涂敷用具中,在书写工具主体一体地设置直接连通管的情况下,具有为了设置多个连通管,必须增粗主体的直径的设计上的制约。
并且,如专利文献1那样将多个连通管的前端***中棉(墨水吸存体)使用的情况下,存在分解后的组装变得困难的问题。即,为了进行部材的更换和涂敷液的补充等,一旦将各连通管从中棉取出,再次组装时,必须以各个连通管被***原来的位置的方式对位***,存在组装困难的问题。
所以,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涂敷用具,其在无操作型的涂敷用具中,制造容易且能够提高部件的强度,初始使用时(最初从墨水罐向墨水吸存体供给墨水时)能够快速书写。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是一种涂敷用具,其包括充填的涂敷液能够在内部流动的涂敷液收纳部;和用于涂敷涂敷液的涂敷体,在涂敷液收纳部和涂敷体之间具有浸渍涂敷液的涂敷液吸存体,在涂敷液收纳部和涂敷液吸存体之间设置有具有能够使涂敷液流通的流路的流路形成部,该涂敷用具的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形成部具有一个突出部,突出部朝向涂敷体侧突出,突出部在内部具有中空部分,并设置有两个以上与中空部分连通的连通孔。
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中,在涂敷液收纳部(墨水罐)和涂敷液吸存体(中棉)之间具有在内部具有中空部分的一个突出部(连通管),突出部具有与内部的中空部分连通的两个以上的连通孔。
本发明仅具有一个连接涂敷液收纳部和涂敷液吸存体的突出部(连通管)。因此,与制作多个连通管的情况相比,连通管的设计的自由度较高,例如能够形成直径大且强度高的连通管。由此,能够使用在直径小的连通管中使用困难的墨水(例如表面张力高的墨水),因此,涂敷用具能够采用多种涂敷液。另外,在该情况下,也具有连通管难以损坏,难以发生突发的故障的优点。
进而,与设置多个连通管的情况相比,能够较细地成形突出部(连通管)的基端部分的直径。由此,在与主体部材分别形成突出部的情况下,能够安装于轴径的更细的主体部材,在与主体部材一体地形成突出部的情况下,能够使主体部材的轴径变细。即,本发明具有能够使涂敷用具的主体轴径更细的优点。
进而,由于具有两个以上与中空部分连通的连通孔,所以能够分别从不同的孔排出墨水和导入外部气体,能够在涂敷用具收纳部迅速进行墨水和外部气体的交替。
在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1记载的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突出部于涂敷液吸存体接触。
在本发明中,由于作为连通管的突出部与涂敷液吸存体接触,因此,能够配置为涂敷液吸存体覆盖设置在突出部的上述孔的开口。由此,通过涂敷液吸存体的毛细管力吸引涂敷液,来自连通管的涂敷液的单位时间的流出量稳定。即,不会发生在连通管的前端因涂敷液的表面张力而导致涂敷液的流动停滞的情况。
在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连通孔的至少一个设置在突出部的前端附近,在突出部的与该连通孔相比靠基端侧设置有另外的连通孔。
在本发明中,在设置在前端侧的连通孔和另外的连通孔之间,在突出部的突出方向(突出部的轴方向)上设置有距离。因此,与各连通孔的突出部的突出方向上的距离相同的情况相比,能够将用于供给墨水的连通孔和用于导入外部气体的连通孔设置在离开的位置,所以,能够更可靠地导入外部气体。
在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1或3中任一项记载的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流路形成部具有按压部,上述按压部的至少一部分从上方与涂敷液吸存体接触。
在本发明中,流路形成部具有按压部,按压部的至少一部分从上方与涂敷液吸存体接触。由此,涂敷液吸存体的上方部分被按压部按压,在涂敷液吸存体的下端附近形成有空隙率降低的部分。即,涂敷液吸存体的上端附近为空隙率比较高的低密度部分,下端附近为空隙率比较低的高密度部分。这样,在涂敷液吸存体的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之间形成有密度差时,与涂敷液吸存体的上端附近相比,塗布液吸存体的下端附近的毛细管力变强。
由此,如在墨水的粘度高的情况或连通管的孔径小的情况那样,即使在墨水仅靠自重不向下方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毛细管力将墨水向涂敷液吸存体引入,并使被引入到涂敷液吸存体的墨水进一步向下方可靠地移动。即,能够使向笔尖的墨水的供给更加稳定。
在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是技术方案4记载的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按压部的下端位于上述连通孔的上方。
在本发明中,上述按压部的下端位于上述连通孔的上方。因此,按压部不会妨碍连通孔和涂敷液吸存体的接触,能够使连通孔和涂敷液吸存体更可靠地接触。
当具体说明时,在按压部的下端位于连通孔的下方的情况和按压部的下端和连通孔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相同的情况下,存在通过使按压部向从突出部离开的方向按压涂敷液吸存体,形成在突出部的连通孔和涂敷液吸存体的接触受到妨碍的问题。但是,在本发明中,按压部位于连通孔的上方,因此,不会妨碍位于突出部的下方侧的涂敷液吸存体和连通孔的接触。
在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至5中任一项记载的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流路形成部由基座部和突出部形成,基座部和突出部是直径不同的圆筒状,具有连通各自的中心部分的中空孔,在突出部的前端的圆形面和侧面的前端附近分别设置有与上述中空孔连通的孔。
当采用本发明时,能够提供具有容易安装于涂敷用具主体、制造容易且强度高的突出部(连通管)的涂敷用具。
在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是技术方案6记载的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按压部是从上述突出部的侧面向外方大致垂直地突出的平板状的突起,并且是从突出部的突出方向的基端部分延伸至前端部分的附近的部件,形成在上述突出部的侧面的前端附近的连通孔的中心轴与上述按压部的突出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
当采用本发明时,能够提供具有强度高的按压部,并具有制造容易的突出部(连通管)的涂敷用具。
在技术方案8记载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至7中任一项记载的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涂敷液吸存体的一部分配置于上述流路形成部的内部。
当采用本发明时,在流路形成部的内部配置有涂敷液吸存体的一部分。由此,如在墨水的粘度高的情况和突出部的直径小的情况下的方式,即使在墨水仅靠自重不能移动至下方的放出口的情况下,当位于流路形成部的内部的涂敷液吸存体与墨水接触时,也能够通过涂敷液吸存体的毛细管力使墨水向下方移动。即,能够可靠地使墨水向涂敷液吸存体侧移动,能够使墨水的供给稳定。
在技术方案9记载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至8中任一项记载的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流路形成部和涂敷液收纳部一体地形成。
当采用本发明时,由于流路形成部与涂敷液收纳部一体地形成,因此,通过仅使在涂敷液收纳部充填有涂敷液的状态的流路形成部与以前的流路形成部交换,就能够进行涂敷液的补充。所以,与在涂敷用具主体内的涂敷液收纳部使用注射器那样的另外的部件补充涂敷液的情况相比,容易进行涂敷液的补充作业。
另外,在一体地形成流路形成部和涂敷液收纳部以减少零件数量的情况下,也具有能够降低制造成本低和简化组装的优点。
在技术方案10记载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至8中任一项记载的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流路形成部和涂敷液收纳部能够以自由拆装的方式安装。
当采用本发明时,由于上述流路形成部和涂敷液收纳部能够以自由拆装的方式安装,因此,只要更换涂敷液收纳部就能补充涂敷液。因此,与在涂敷用具主体内的涂敷液收纳部使用注射器那样的另外的部件补充涂敷液的情况相比,容易进行涂敷液的补充作业。
在技术方案11记载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0记载的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涂敷液收纳部在下方设置有连通外部和内部空间的收纳部侧贯通孔,所述流路形成部由基座部和突出部形成,在所述基座部形成有筒状部,筒状部与所述突出部的中空部分连通,当安装了所述流路形成部和涂敷液收纳部时,收纳部侧贯通孔与筒状部连通。
当采用技术方案11的结构时,上述流路形成部和涂敷液收纳部的拆装更加容易。
发明效果
根据发明,能够提供具有改善了的输出特性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当采用本发明时,具有能够制造容易且较高地设计部件的强度的效果。另外,具有初始使用时能够快读书写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涂敷用具的截面图。
图2是上下颠倒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使用的中继芯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中继芯的A-A截面图。
图4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涂敷用具中在中棉配置部中充满墨水的情况的说明图,按照(a)~(d)的顺序充满墨水。
图5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涂敷用具中在中棉配置部中填充的墨水减少、再次从墨水罐部填充墨水时的墨水的液位(水位)的说明图,(a)是表示在中棉配置部中填充墨水的情况,(b)表示中棉配置部的墨水减少的状态,(c)表示在中棉配置部中再次填充墨水的情况。
图6是表示在使用了第二实施方式的中继芯的涂敷用具的中棉配置部中充满墨水的情况的说明图,按照(a)~(d)的顺序充满墨水。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涂敷用具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中继芯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突出部的中继芯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突出部的中继芯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突出部的中继芯的立体图。
图12(a)~(m)分别表示与图2不同的形式的形成于中继芯的的孔的开口形状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涂敷用具的截面图。
图14是上下颠倒地表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所使用的中继芯的立体图。
图15是从A方向观看图14的中继芯的平面图。
图16是图14的中继芯的B-B截面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所使用的墨水罐部的立体图。
图18是图17的墨水罐部的A-A截面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涂敷用具的截面图,表示在内部没有墨水的状態。
图20是以局部剖切中继芯的方式表示连接图13的中继芯和墨水罐部时的样子的说明图,按照(a)~(b)的顺序连接。
图21是表示在第八实施方式的涂敷用具中在中棉配置部中充满墨水的情况的说明图,按照(a)~(d)的顺序充满墨水。
图22是表示在第八实施方式的涂敷用具中在中棉配置部中填充的墨水减少、再次从墨水罐部填充墨水时的墨水的液位(水位)的说明图,(a)是表示在中棉配置部中填充墨水的情况,(b)表示中棉配置部的墨水减少的状态,(c)表示在中棉配置部中再次填充墨水的情况。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中继芯的立体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中继芯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关系以笔顶端作为前侧,墨水罐侧作为后侧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涂敷用具1具体而言是白板笔,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筒2、中棉4(涂敷液吸存体)、中继芯5(流路形成部)、和笔尖6(涂敷体)。而且,主体筒2的内侧的中空部分由中继芯5分隔为前后,中继芯5的后侧的部分形成有能够贮存墨水7(涂敷液)的墨水罐3(涂敷液收纳部),在中继芯5的前侧的部分形成有中棉配置部8。
主体筒2是由聚丙烯等树脂或铌等的金属的适当的材料形成的筒体。该主体筒2由前端部分28和后端部分29形成,前端部分28和后端部分29通过螺纹安装成装卸自如。前端部分28的外观形成为随着朝向前侧逐渐变窄的形状。另外,前端部分28的内部具有在长度方向上连通的内部空间30,该内部空间30也随着朝向前侧而变窄。
中棉4是众所周知的中棉,是具有能够含浸墨水7的连续气孔的部件。更具体而言,由丙烯纤维等适当的纤维形成,在内部能够含浸墨水7。
中继芯5是本实施方式的特征的构成部件,以下,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中继芯5由聚丙烯或聚缩醛等合成树脂或金属等适当的材料形成。另外,如图2所示,中继芯5由突出部11和基座部12形成。突出部11和基座部12的外观均为圆柱状,突出部11的直径比基座部12的直径小。而且,突出部11的端部和基座部12的端部以重叠两个圆柱的方式具有台阶地进行连接,并以突出部11与基座部12的中心轴相同的方式进行配置。具体而言,基座部12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面(图2中的上表面)25和突出部11的一侧端部的侧面连接。
即,中继芯5的外观为重叠两个圆柱的形状,突出部11从基座部12的面25的中心部分附近突出。另外,此时,突出部11的突出方向是与基座部12的面25垂直的方向。
另外,在突出部11设置有第一孔13(连通孔)和第二孔14(连通孔)这两个孔。
第一孔13设置在位于突出部11的突出方向前端的圆形的面24(为图2中的上表面,位于与突出部11和基座部12接触的面相对位置的面)。而且,第一孔13的开口形状为圆形,开口的中心与突出部11的中心轴重合。该第一孔13的径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2mm~7mm,更优选为2.5mm~3.0mm,尤其优选为3.0mm。而且,第一孔13的开口的面积优选为3.14mm2(平方毫米)~38.47mm2(平方毫米),更优选为4.9mm2(平方毫米)~7.07mm2(平方毫米)。
第二孔14设置于突出部11的侧面,更具体而言,设置于突出部11的突出方向的前端附近(位于与基座部12相反侧的端部)。而且,第二孔14也与第一孔13相同,开口形状是圆形。该第二孔14的径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1.0mm~5.0mm,更优选为1.0mm。而且,第二孔14的开口的面积优选为0.79mm2(平方毫米)~19.63mm2(平方毫米),更优选为0.79mm2(平方毫米)~7.07mm2(平方毫米)。并且,从突出部11的顶端部分至第二孔的中心的距离(图2中的X1)也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2.0mm~7.0mm,更优选为3.0mm。
在此,第二孔14位于突出部11的侧面,因此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的开口的方向垂直。另外,第二孔14设置于突出部11的突出方向的前端附近,因此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在突出部11的突出方向(突出部11的轴向)上位于靠近的位置。
下面,对中继芯5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突出部11和基座部12分别在内部设置有中空部分21和中空部分22
中空部分21是截面形状以圆形进行延伸的空间,具体而言,从突出部11的基座部12侧的端部朝向第一孔13,以使突出部11的中心部分与长度方向平行地延伸的方式进行设置,而与第一孔13连续。而且,第一孔13和中空部分21的截面的直径为相同大小,开口的中心在同一的位置。即,突出部11的中心部分通过中空部分21和第一孔13中心部分被贯通,大致呈圆筒状。另外,中空部分21也与第二孔14连通,中空部分21和第二孔14垂直相交。即,中空部分21经由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与外部连通。
中空部分22也是截面形状以圆形进行延伸的空间,以使基座部12的中心部分在与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进行设置。此外,中空部分22的截面的直径比中空部分21的截面的直径大。在此,基座部12在位于与突出部11相反侧的端部(图2,3中的下侧的端部)具有开口形状为圆形的开口15,中空部分22经由开口15与外部连通。而且,开口15和中空部分22的截面的直径相同。即,中空部分22从开口15延伸至位于与开口15相对的位置的端部(图2、3中的上侧的端部)附近,基座部12大致为有底圆筒状。
在此,中空部分21和中空部分22经由连结孔23连通。即,在位于与基座部12的开口15相对的位置的端部,设置有连结孔23,其为从内部向外部贯通基座部12的孔。在此,连结孔23的截面为圆形,连结孔23和中空部分21的截面的直径和中心轴相同。即,中空部分21与连结孔23重合,正好形成一个贯通孔。
所以,中继芯5为直径不同的两个管具有台阶地进行连结的形状,直径小的部分的端部侧面设置有与内部相连的孔。而且,在中继芯5的内侧形成有内部空间27(中空孔)。该内部空间27为突出部11的中空部分21、基座部12的中空部分22和位于这些中空部分21、22之间的连结孔23形成为一体而构成的空间。即,该内部空间27是使中继芯5的内侧空洞化的部分,内部空间27全体的形状是与中继芯5的外观的形状相似的形状。而且,内部空间27通过开口15、第一孔13以及第二孔14与外侧连通。即,中继芯5通过内部空间27贯通长度方向的两端部。
笔尖6与众所周知的笔尖相同,采用粘合纤维束的热熔加工体、纤维束的树脂加工体、毛毡的树脂加工体等适当的纤维束的原材料而形成,发挥利用毛细管现象从中棉4吸入墨水7的作用。
接着,参照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涂敷用具1的组装结构。
在主体筒2的后端部分29的内部***有中继芯5。在此,后端部分29的内径与中继芯5的基座部12的外径大致相同,所以在后端部分29的内部嵌入固定中继芯5。此时,后端部分29的中继芯5的后侧的部分成为墨水罐3,成为内置有墨水7的空间。
另外,在前端部分28的前侧端部安装笔尖6。而且,在空间30的内部在笔尖6的后侧设置中棉4。而且,向墨水罐3充填墨水7,并将前端部分28安装在后端部分29,从而组装涂敷用具1。
此时,主体筒2的内部被中继芯5划分为前后,主体筒2的内部的中的中继芯5的前侧的部分为中棉配置部8。即,中继芯5的基座部12成为墨水罐3与中棉配置部8的分隔部,突出部11和突出部11的内部空间21为连接墨水罐3和中棉配置部8的连通管。
而且,在中棉配置部8配置有中棉4。中棉4与笔尖6的后端和中继芯5的突出部11的前侧端部(突出方向的前端)接触,以覆盖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的方式进行配置。
另外,此时,中棉4的后方端的一部分也可以从第一孔13或第二孔14进入突出部11的内部空间21。即,中棉4以其一部分与第一孔13的开口面或第二孔14的开口面相比位于突出部11的内侧的方式配置。
以下,参照图4、图5对本实施方式的涂敷用具1的作用进行说明。
当为了书写而使笔尖6朝向下侧时,如图4(a)所示,墨水7因重力从墨水罐3的内部通过中继芯5向中棉配置部8侧移动。而且,移动至中继芯5的突出部11的下端附近的墨水7通过自身的重力以及中棉4的毛细管力被引向下方侧。由此,墨水7从第一孔13被供给到中棉配置部8。此时,从墨水7的供给所不使用的第二孔14向墨水罐3内导入外部气体(微小量的空气)。而且,在墨水罐3内进行墨水7和外部气体的交换,墨水7从第一孔13强势地向中棉配置部8供给。此外,第二孔14与第一孔13相比位于靠近墨水罐3的位置,当使笔尖6朝向下侧时与第一孔13相比位于上侧。因此,墨水7从水压高的第一孔13向中棉配置部8供给,不会从第二孔14供给墨水7。
在此,通过使第一孔13、第二孔14的直径和面积的大小为上述的优选的大小,使距第二孔14的前端部分的距离为上述的优选的位置,能够使为墨水7的流速为更加优选的速度。由此,能够使向中棉配置部8的墨水7的供给稳定。
通过持续向中棉配置部8供给墨水7,如图4(b)所示,中棉4含浸有墨水7。此外,此时第一孔13与中棉4接触,所以到达第一孔13附近的墨水7被中棉4的毛细管力吸引。因此,不会因墨水7的表面张力而导致墨水7的流动在第一孔13附近滞留。
而且,墨水7含浸于中棉4时,中棉配置部8的墨水7的水位上升(水位的边界线接近墨水罐3)。上升的中棉配置部8的墨水7的水位不久到达第一孔13的高度(位置),进而如图4(c)所示,上升至比第一孔13高的位置(接近墨水罐3的位置)。
这样,当中棉配置部8的墨水7的水位上升时,最终如图4(d)所示,墨水7充满至第二孔14的位置。由此,第二孔14成为被所含浸的墨水7液密封的状态,实际上被密闭。于是,不能将外部空气导入墨水罐部3内,停止向中棉配置部8供给墨水7。此时,中棉4成为前侧(图4、5中的下侧)被充分浸渍到墨水7的状态,后侧(图4、5中的上侧)成为不浸渍到墨水7的状态。此外,通常该中棉4的后侧不浸渍到墨水7,但周围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不局限于此。
而且,当在图5(a)那样的在中棉4的前侧含浸有墨水7的状态下继续书写时,不久含浸在中棉4中的墨水7就会减少,如图5(b)所示,第二孔14的液密封状态被解除。于是,外部空气再次强势地被吸入墨水罐部3内,所以,开始向中棉配置部8供给墨水7。于是,如图5(c)所示,在第二孔14变成再次被含浸的墨水7液密封的状态之前,继续向中棉配置部8供给墨水7。这样,当墨水7因书写而减少时,向中棉配置部8以及中棉4供给墨水7,因此,能够稳定地向笔尖6供给墨水7。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将由主体筒2和中继芯5分隔的部分形成为墨水罐3,但墨水罐3也可以并不一定这样形成。
例如,如图6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方式,也可以形成通过闭塞中继芯5的后端侧的开口15的部分而形成的中继芯40,将中继芯40的基座部44用作墨水罐3。此外,在该情况下,也与上述的情况相同,如图6(a)~(d)的方式,能够使墨水7含浸渍于中棉4。
另外,如图7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一体地形成主体筒45的后端部分46和突出部11,形成使主体筒45的后端部分46和中继芯41的基座部44为一个部件的中继芯41,将中继芯41的基座部44(主体筒45的后端部分46)用作墨水罐3。
在如第二实施方式或第三实施方式的方式补充涂敷用具的墨水的情况下,仅仅通过将中继芯40(或中继芯41)更换为预先填充有墨水7的新的中继芯40(或中继芯41),就能够补充墨水7,具有容易进行墨水7的补充作业的效果。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表示了涂敷用具1为书写笔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也可以是钢笔、圆珠笔、修正液等的涂敷用具。因此,主体筒2的原料以及形状能够适当地变更。
另外,笔尖6由纤维束的树脂加工体、纤维束的热熔加工体、毛毡加工体、管状笔体、在顶端具有槽的钢笔型板状笔体、毛笔体、合成树脂的多孔质气泡体、圆珠笔芯、具有轴向的墨水引导路的合成树脂的挤压成型体等任一种形成,前端部分开口的原料和形状可以适当地变更。
并且,中棉4也如上所述,只要是具有能够含浸墨水7的连续气孔的部件即可,其形状也不限于大致长方体型。原料和形状能够适当地变更。另外,中棉4的密度可以全体均匀,也可以不均匀。当在中棉4设置高密度部和低密度部时,墨水7难以从高密度部向低密度部移动,因此,容易调整向笔尖6供给的墨水7的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中继芯5与中棉4接触的状态进行了说明,但中继芯5和中棉4也可以不必接触。但是,当中继芯5(的第一孔或第二孔)与中棉4不接触时,在中继芯5的内径小的情况下,作用于墨水7的表面张力超出重力,墨水7会停留在中空部分21内,因此,存在墨水7向中棉配置部8供给时墨水7的单位时间的流出量降低的问题。相对于此,当中继芯5与中棉4接触时,墨水7被中棉4的毛细管力吸引,墨水7顺利地流动,因此,即使将中继芯5的内径设计得较小,也使墨水7的单位时间的流出量稳定。所以,优选使中继芯5与中棉4接触。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设置在突出部11的全部的孔(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被中棉4覆盖的(接触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不是必须使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两个与中棉4接触。例如也可以通过使突出部11从涂敷液收纳部3侧与长方体状的中棉接触,而仅与第一孔13接触。另外,也可以采用通过在中棉4形成凹部等的方法,仅使第二孔14与中棉4接触,使第一孔13与中棉4不接触的结构。这些也可以配合墨水7的粘度和第一孔13、第二孔14的位置等适当变更。但是,当这样变更时,存在产生墨水从中棉配置部8溢出等的问题,因此,优选使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都与中棉4接触。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孔13的直径和中空部分21的直径(短边方向的长度)相同,但它们也可以不相同。第一孔13的直径和中空部分21的直径也可以不同。中空部分21的直径可以比第一孔13的直径大,也可以比第一孔13的直径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突出部11的突出侧前端的圆形面设置第一孔13,在突出部11的侧面的前端附近设置有第二孔14,但设置于突出部11的孔的位置不局限于前端部分。
例如,如图8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方式,也可以将第一孔33和第二孔34均设置在侧面。此时,这些孔(第一孔33和第二孔34)的突出部11的轴方向中的位置即可以相同也可以离开。即,当设从突出部11的突出方向的作为基端的面25至第一孔33的距离为Y1、从面25至第二孔34的距离为Y2时,Y1和Y2即可以相等,也可以为其中任一方较长。但是,在Y1和Y2相同的情况下,难以向涂敷液收纳部3导入外部气体,必须增大第一孔33和第二孔34的直径。这样,存在强度变弱等的问题,因此,优选第一孔33和第二孔34在突出部11的轴方向相离。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对突出部主体11的形状是圆筒状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突出部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另外,设置于突出部主体上的孔的数量也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
例如,也可以如图9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那样,是将圆柱的前端部分倾斜切掉的那种形状的突出部51。并且,也可以在前端的圆形面设置两个孔53。此时,形成在圆柱的前端部分的圆形面相对于突出部51的突出方向倾斜,所以每个部分在突出方向的位置(距基端(面25)的距离)不同。因此,两个孔53能够如下发挥作用,即,使位于远离基端的位置的孔53(53a)如上述的第一孔13那样发挥作用,使位于靠近基端的位置的孔53(53b)如上述的2孔14那样发挥作用。
另外,也可以如图10所示的第六实施方式那样,在突出部11的侧面部设置多个第二孔14。
并且,也可以如图11所示的第七实施方式那样,是将圆錐的前端部分切断的那种形状的突出部52。此外,突出部52在前端部分的圆形面设置有第一孔13,在随着朝向前端变窄的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孔1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的开口形状为圆形,但是孔的开口形状也可以不是圆形。以下,参照图12(a)至图12(m),对孔的开孔形状进行说明。设置于突出部11的孔的开口形状并不限定于圆形(a),也可以是椭圆形(b)。进而,也可以是如两个四边形重叠而成的那样的十字架形(c)、两个大致圆形的孔相连的葫芦形(d)、大致呈“V”字状的所谓飞镖形(e)等那样,组合椭圆形和多角形而成的形状。另外,也可以是平行四边形(f)、菱形(g)、梯形(i)、五边形(j)、三角形(k)等多边形。并且,也可以是星型形状(h)、“L”字形状(l)、一部分使用波浪形状的曲线的多边形(m)。这样,设置于突出部的孔的开口形状能够适当地变更。但是,开口形状为圆形的孔加工容易,所以在制造上优选该形状。
另外,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的开口形状可以不同。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也可以是各不相同的开口形状。在突出部设置两个以上的孔的情况下也同样,孔既可以是各不相同的开口形状,也可以是相同的开口形状。设置于突出部上的孔的开口形状的组合是任意组合。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号码并省略说明。
如图13所示,第八实施方式的涂敷用具60具有主体筒61、中继芯62(流路形成部)和墨水罐部63(涂敷液收纳部)。而且,在主体筒61的内侧的中空部分的后侧配置有能够貯留墨水7的墨水罐部63,在中空部分的前侧形成有中棉配置部68。而且,主体筒61的中空部分的前后通过中继芯62被分隔。
主体筒61由前端部分69和后端部分70形成。前端部分69的外观为随着朝向前侧而变窄的形状。具体而言,从后方侧朝向前方侧,连续有直径大的筒状部分69a、直径小的筒状部分69b、锥形状的部分69c和直径最小的筒状部分69d的四个部分。此时,直径大的筒状部分69a和直径小的筒状部分69b经由台阶而连续。另外,在前端部分69的内部具有在长度方向上连通的内部空间71,该内部空间71随着朝向前侧逐渐变窄。另外,前端部分69的内周面的后方端部形成有主体侧螺旋槽69e。
后端部分70为在一方设置有开放口的大致有底圆筒状的盖体。
中继芯62由聚丙烯和聚缩醛等合成树脂或金属等适合的材料形成。另外,如图14所示,中继芯62由突出部73和基座部74形成。
突出部73由圆筒状的突出部主体75和长方形平板状的按压片76(按压部)形成。此时,突出部主体75从基座部74的前端面77(图14中的上端面)朝向前方(图14的上方)大致垂直地突出。另外,按压片76分别设置在突出部主体73的侧面的圆周方向大致错开180度的两个位置,从突出部主体75的侧面向外方突出。在此,两个按压片76均向与突出部主体75的长度方向(突出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突出。并且,两个按压片76向相互离开的方向突出。另外,按压片76沿突出部主体75的长度方向延伸。具体而言,按压片76的后端部分与基座部74的前端面77接触,按压片76的前端部分与突出部主体75的前端(为突出方向前端,图14的上端)相比位于稍稍后侧(图14的下侧)。即,两个按压片76都从基座部74的前端面77(图14的上端面)朝向前方(图14的上方)大致垂直地突出,长度方向的长度比突出部主体75的长度稍短。
此外,按压片76的宽度L1、即按压片76的突出方向上的长度L1没有特别限定,优选2.0mm~4.5mm,更优选4.0mm。
另外,按压片76的厚度L2、即按压片76的与长度方向(延伸方向)以及突出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L2没有限定,但优选1.0mm~3.0mm,更加优选1.5mm。
本实施方式的突出部73为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突出部11设置有按压片76的形状。即,本实施方式的突出部主体75和第一实施方式的突出部11为大致相同的形状,即使在本实施方式的突出部主体75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突出部11和同样设置有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对于该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此,当着眼于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孔时,如图14所示,第二孔14设置在与一个按压片76在突出部主体75的圆周方向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而且,第二孔14设置在与按压片76的前端面76a(图14中的上端面)相比稍靠前方(图14中的上方)。即,按压片76的前端面76a(图14中的上端面)位于第二孔14的后方附近(图14中的下方附近)。即,实质上,如图13所示,按压片76的前端面76a(下端面)位于第二孔14的上方,处于第二孔14和按压片76的前端面76a(下端面)相近接的位置。
其中,从按压片76的前端面76a至第二孔14的中心的距离L3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0.5mm~3.0mm,更优选1.0mm。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按压片76的厚度方向的长度L2比第二孔14的直径L4大。这样,优选按压片76的厚度L2为第二孔14的直径L4以上。
如图14、15所示,基座部74由外筒部80和位于外筒部80的内侧的内筒部81形成。如图14至16所示,外筒部80为在一方设置有开放口86的大致有底圆筒状。另外,内筒部81为大致圆筒状。而且,内筒部81的直径比外筒部80小,内筒部81位于外筒部80的中心部分,内筒部81和外筒部80的中心轴相同。另外,该内筒部81和外筒部80均为在前后方向(图15,16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筒体。
如图16所示,该内筒部81的前方端部与外筒部80的内侧底面87连续,后方端部与外筒部80的后端(图15、16的下端)相比向后方(图15、16的下方)突出。而且,内筒部81的前后方向(图16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比外筒部80长。
为了,内筒部81的后方端部形成有内筒部81的外周面随着朝向后方直径变窄的锥形部81a。
下面,对中继芯62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6所示,在中继芯62的内部,在突出部73的内侧和基座部74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中空部分21、84、85。
在突出部73的内侧,在突出部主体75的内侧设置有中空部分21。该中空部分21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在突出部11的内部设置的中空部分21大致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基座部74的内侧形成有:设置在内筒部81的内侧的中空部分84;和设置在内筒部81的外周面和外筒部80的内周面之间的环状的中空部分85。
设置在内筒部81的内侧的中空部分84是截面形状呈圆形地延伸并沿内筒部8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空间。
在此,突出部主体75的中空部分21和内筒部81的中空部分84经由连结孔23连续。该连结孔23为从内部向外部贯通位于与基座部74的开放口86相对的位置的底板部的贯通孔,截面形状为圆形,在贯通方向延伸。
此时,连结孔23和突出部主体75的中空部分21都是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延伸孔,截面的直径、孔的延伸方向、中心轴都相同。而且,连结孔23和突出部主体75的中空部分21重合,形成一个贯通孔。所以,突出部主体75的中空部分21的内周面和连结孔23的内周面为同一面。
另外,连结孔23和内筒部81的中空部分84也都是以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式延伸的孔,截面的直径、孔的延伸方向、中心轴都相同。而且,连结孔23和内筒部81的中空部分84重合,形成同一个贯通孔。所以,内筒部81的中空部分84的内周面和连结孔23的内周面为同一面。
即,在中继芯62的内部形成有,突出部主体75的中空部分21、连结孔23、内筒部81的中空部分84一体地形成的内部空间89(中空孔)。
该内部空间89为从形成在内筒部81的中空部分84的后端侧的开口81b贯通至形成在突出部主体75的第一孔13的开口的贯通孔。而且,内部空间89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截面的直径大致相同,沿中继芯62的长度方向前后延伸。此时,形成在内筒部81的中空部分84的后端侧的开口81b、和形成在突出部主体75的第一孔13的开口位于相对的位置,呈大致相同的形状。
如图17、18所示,墨水罐部63由外观为大致圆柱状的罐主体部91和主体筒卡合部92形成。
如图18所示,罐主体部91的内侧部分被空洞化,形成有内部空间94。此时,罐主体部91的后方部分95的内径和外径随着从中心部分朝向后方而变小。另外,在罐主体部91的前方部分96中,从中心部分至前方端以大致相同内径和大致相同外径延伸。
此时,如图17所示,在罐主体部91的前方端(图17、18的下方端)设置有圆形板状的底板部97。此时,底板部97以堵塞罐主体部91的前方的方式设置,如图18所示,底板部97的作为顶面的内侧面97a和底板部97的作为底面的外侧面97b为与罐主体部91的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面。
而且,如图17、18所示,在该底板部97的中心部分形成有墨水供给孔98,其连通外部和罐主体部91的内部空间94。该墨水供给孔98是从底板部97的外侧面97b贯通至内侧面97a的贯通孔,截面形状为圆形,且在贯通方向上延伸。而且,在外侧面97b和内侧面97a设置的开口的形状也为圆形。在此,形成在底板部97的外侧面97b的开口98a的直径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2.0mm~7.0mm,更适合优选为3.0mm。
另外,在底板部97的外侧面97b中,以包围在底板部97的外侧面97b形成的墨水供给孔98的开口的方式设置有中继芯卡合部99。中继芯卡合部99为从底板部97的外侧面97b向大致垂直下方突出的环状立壁。该中继芯卡合部99设置在与墨水供给孔98的开口的缘部分相比稍稍离开外侧的位置。
如图18所示,主体筒卡合部92包括:以包围罐主体部91的长边方向的中心部分附近的方式设置的筒状部分92a;和连结部92b,其结该筒状部分92a的内周面的前端部分(图18的下端部分)和罐主体部91的外周面。
在此,筒状部分92a的内周面位于从罐主体部91的外周面稍稍离开外侧的位置。而且,连结部92b位于筒状部分92a的内周面的前端部分和罐主体部91的外周面之间。此时,连结部92b与筒状部分92的内周面的前端部分、以及罐主体部91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分别成为一体,与它们无间隙地连续。所以,在筒状部分92a的内周面和罐主体部91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前端闭塞后端开放的环状槽100。
另外,在筒状部分92a的外周面形成有墨水罐侧螺旋槽92c。
下面,参照图13,对本实施方式的涂敷用具60的组装结构进行说明。
在主体筒61的前端部分69的前侧端部安装笔尖6。而且,在前端部分69的内部空间71,在笔尖6的后侧设置中棉4。此时,中棉4,以被塞入由PP(聚丙烯)等的适合的材料形成的筒体(未图示)内的状态,设置在主体筒61内。进而,此时,中棉4的前端和笔尖6的后端接触。
接着,在前端部分69的内部空间71插通中继芯62。此时,中继芯62以突出部73为前方、基座部74为后方的方式进行插通。而且,突出部73的突出部主体75和两个按压片76的大致全部的部分被***中棉4。即,突出部主体75和两个按压片76的前后方向的从前端至后端付近的部分被***中棉4。进而,具体而言,中继芯62被从中棉4的后方侧***,突出部73的突出部主体75和两个按压片76从后方向前方(从图13中的上方向下方)按压中棉4。
即,在前端部分69的内部空间71中,从与中继芯62的基座部74的前端面77相比稍稍靠前方的部分至内部空间71的前端附近的部分为中棉配置部68。
此时,突出部73的第一孔13的开口和突出部73的第二孔14的开口,在大致整个面上被中棉4覆盖。而且,如图19所示,中棉4的后方端(图19的上端)的一部分从第一孔13进入突出部73的内部空间89(中空部分21)。即,在突出部73的内部空间89的前端附近(图19中的下端附近)配置有中棉4的一部分。换言之,在位于第一孔13的开口面的后方(图19中的上方)的部分配置有中棉4的一部分,并且第一孔13的开口被中棉4堵塞。
在此,中继芯62的基座部74的外径(外筒部80的外径)和主体筒61的前端部分69的内径大致相同,因此,中继芯62嵌入固定在主体筒61的前端部分69。
另外,在主体筒61的前端部分69从中继芯62的后方侧安装有在内部空间94充填有墨水7的墨水罐部63。此时,形成在墨水罐部63的外周的墨水罐侧螺旋槽92c和形成在主体筒61的前端部分69的内周面的主体侧螺旋槽69e螺合,墨水罐部63被固定在主体筒61。
另外,此时,如图20所示,内筒部81的后方端部被***作为环状立壁的中继芯卡合部99的内侧。此时,内筒部81的外径和中继芯卡合部99的内径大致相同,因此,内筒部81的后方端部嵌入固定在中继芯卡合部99。而且,如图13所示,位于墨水供给孔98的外侧的开口98a和形成在内筒部81的开口81b接触。由此,墨水供给孔98和内部空间89连接,它们正好成为一体的贯通孔。
进而,从墨水罐部63的后方安装主体筒61的后端部分70。具体而言,成为在形成于墨水罐部63的环状槽100***有主体筒61的后端部分70的前方端部的状态。
以上是对本实施方式的涂敷用具60的组装构造的说明。
以下,参照图21、图22对本实施方式的涂敷用具60的作用进行说明。
当为了书写使笔尖6朝向下侧时,如图21(a)所示,墨水7因重力从墨水罐部63的内部空间94向中棉配置部68侧移动。此时,墨水7通过墨水供给孔98,移动至中继芯62的内部空间89的下方部分。移动至突出部73的下端附近的墨水7因自重以及中棉4的毛细管力被引向下方侧。由此,墨水7从第一孔13被供给中棉配置部68。即,中继芯62的内部空间89成为供给墨水7时的墨水流通通路。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按压片76从上方按压中棉4。由此,在中棉4的下方部分形成有空隙率比较低的中密度部103。即,通过利用按压片76等从上方按压中棉4,被按压的中棉4的一部分被推向下方并堆集。由此,在中棉4中,在上方部分形成空隙率较高纤维密度较低的低密度部104,在下方部分形成空隙率较低纤维密度较高的中密度部103。于是,笔尖6成为纤维密度比中棉4的中密度部103高的高密度部。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棉4的上方部分和下方部分形成有连续的纤维密度不同的部分,朝向下方,纤维密度增大。并且,从中棉4的后端朝着笔尖6的前端,连续有低密度部104、中密度部103和高密度部(笔尖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1(a)所示,从中棉4的前端至第二孔14的上端附近是中密度部103,从第二孔14的上端附近至后方的部分是低密度部104。
由此,能够稳定地向笔尖6供给墨水7。例如,即使墨水7是仅通过自重未到达第一孔13的开口的那样的墨水,也能够将墨水7从中继芯62向中棉4引入,并使其从中棉4向笔尖6移动。
此时,外部气体(微小量的空气)从未用于墨水7的供给的第二孔14被导入墨水罐部63的内部空间94。而且,在内部空间94内进行墨水7和外部气体的交换,墨水7从第一孔13被强势地向中棉配置部68供给。此外,第二孔14在与第一孔13相比靠近墨水罐部63的位置,当使笔尖6向下侧时位于第一孔13的上侧。因此,墨水7被从水压高的第一孔13向中棉配置部68供给,不会从第二孔14供给墨水7。
在此,通过使第一孔13、第二孔14的直径和面积的大小为上述的优选大小,并使距第二孔14的前端部分的距离为上述的优选大小的位置,能够使墨水7的流速为更加优选的速度。由此,能够稳定地向中棉配置部68供给墨水7。
通过继续向中棉配置部68供给墨水7,如图21(b)所示,墨水7浸渍在中棉4中。此外,第一孔13与中棉4接触,所以,到达第一孔13附近的墨水7被中棉4的毛细管力吸引。因此,不会因墨水7的表面张力等而使墨水7的流动在第一孔13附近停滞。
而且,当墨水7浸渍在中棉4中时,中棉配置部68的墨水7的水位(液位)上升(水位的边界线接近墨水罐部63侧)。上升的中棉配置部68的墨水7的水位最终到达第一孔13的高度(位置),而且,如图21(c)所示,上升至比第一孔13高的位置(靠近墨水罐部63的位置)。
这样,当中棉配置部68的墨水7的水位上升时,最终如图21(d)所示,墨水7充满至第二孔14的位置。由此,第二孔14变成被浸渍的墨水7液密封状态,实际上被密闭。于是,无法将外部空气导入墨水罐部63的内部空间94,停止向中棉配置部68供给墨水7。此时,中棉4变成前侧(图21、22中的下侧)被墨水7充分浸渍的状态,后侧(图21、22中的上侧)变成未被墨水7浸渍的状态。此外,通常该中棉4的后侧未被墨水7浸渍,但周围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不限于此。
而且,在图22(a)那样的墨水7浸渍于中棉4的前侧的状态下继续书写时,最终浸渍在中棉4中的墨水7会减少,如图22(b)所示,第二孔14的液密封状态被解除。于是,外部空气被再次强势地吸入墨水罐部3内,所以,开始向中棉配置部68供给墨水7。而且,如图22(c)所示,在第二孔14变成再次被浸渍的墨水7液密封的状态之前,继续向中棉配置部68供给墨水7。这样,当墨水7因书写而减少时,就向中棉配置部68以及中棉4供给墨水7。而且,供给至中棉4的墨水7难以从中密度部103流向低密度部104。即,供给至中棉4的墨水7容易流向笔尖6一侧,因此,能够稳定地向笔尖6供给墨水7。
在上述的第八实施方式中,中棉4以覆盖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的开口的整个区域的方式配置,但并不一定限定于此。第一孔13或第二孔14的开口也可以不被中棉4覆盖,也可以是仅第一孔13或第二孔14的开口的一部分被中棉4覆盖的结构。即,在内部空间89内,只要以利用中棉4的毛细管力能够将位于突出部73的前端附近的墨水7向中棉4一侧吸引的方式,来配置突出部73和中棉4即可。
在上述的第八实施方式中,虽然采用按压片76为平板状且与突出部主体75的侧面和基座部74的前端面77接触的结构,但本发明的中继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23所示的第九实施方式那样,采用具有不与突出部主体75接触且从基座部74向前方突出的按压片108的中继芯109。
另外,也可以如图24所示的第十实施方式那样,采用具有按压片110不与基座部74接触,从突出部主体75延伸的按压片110的中继芯111。
另外,本发明的按压片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如第九实施方式所示的那种圆棒状的按压片(参照图23),也可以为第十的实施形成所示的那种钩状(L字板状)的按压片(参照图24)。所以,按压片也可以为截面形状为四边形的那种多边形的延伸按压片,也可以是以截面形状为圆形的方式延伸的按压片。另外,也可以为一部分弯曲延伸的按压片。
即,本发明的按压片,通过按压中棉,能够使位于中继芯的墨水排出口(第一孔13)附近的中棉的至少一部分或全部为纤维密度高的状态即可。
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按压片均在中继芯2设置两个,但按压片的数量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以中继芯的突出部与中棉的上端面所成的角度大致为90度的方式使其接触,但中继芯的配置角度(***角度)并不限定于此。中继芯的突出部与中棉的上端面所成的角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以成70度以上90度以下的方式使中继芯的突出部与中棉的上端面接触。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墨水没有特别限定,但是能够适合使用具有以下特性的墨水:粘度大于6.7mPa·s,且与固体表面接触时的接触角小于53.8度,而且表面张力小于33.5mN/m。
符号说明
1、60涂敷用具
2主体筒
3墨水罐(涂敷液收纳部)
4中棉(涂敷液吸存体)
5、40、41、62、109、111中继芯(流路形成部)
6笔尖(涂敷体)
7墨水(涂敷液)
8中棉配置部
11、51、52、73突出部
12、44、74基座部
13、33、53a第一孔(连通孔)
14、34、53b第二孔(连通孔)
21中空部分
27、89内部空间(中空孔)
63墨水罐部(涂敷液收纳部)
76、108、110按压片(按压部)
98墨水供给孔

Claims (11)

1.一种涂敷用具,其包括充填的涂敷液能够在内部流动的涂敷液收纳部;和用于涂敷涂敷液的涂敷体,在涂敷液收纳部和涂敷体之间具有浸渍涂敷液的涂敷液吸存体,在涂敷液收纳部和涂敷液吸存体之间设置有具有能够使涂敷液流通的流路的流路形成部,该涂敷用具的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形成部具有一个突出部,突出部朝向涂敷体侧突出,突出部在内部具有中空部分,并设置有两个以上与中空部分连通的连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与涂敷液吸存体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孔的至少一个设置在突出部的前端附近,在突出部的与该连通孔相比的靠基端侧设置有另外的连通孔。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形成部具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的至少一部分从上方与涂敷液吸存体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的下端与所述连通孔相比位于上方。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形成部由基座部和突出部形成,基座部和突出部是直径不同的圆筒状,具有连通各自的中心部分的中空孔,在突出部的前端的圆形面和侧面的前端附近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中空孔连通的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是从所述突出部的侧面朝向外方大致垂直地突出的平板状的突起,从突出部的突出方向的基端部分延伸至前端部分的附近,
形成于所述突出部的侧面的前端附近的连通孔的中心轴,与所述按压部的突出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中一项所述的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
涂敷液吸存体的一部分配置在所述流路形成部的内部。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形成部和涂敷液收纳部一体地形成。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形成部和涂敷液收纳部能够以自由拆装的方式安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
涂敷液收纳部在下方设置有连通外部和内部空间的收纳部侧贯通孔,
所述流路形成部由基座部和突出部形成,在所述基座部形成有筒状部,筒状部与所述突出部的中空部分连通,
当安装了所述流路形成部和涂敷液收纳部时,收纳部侧贯通孔与筒状部连通。
CN201180016156.3A 2010-03-26 2011-03-25 涂敷用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441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19071.XA CN104985949A (zh) 2010-03-26 2011-03-25 涂敷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72715 2010-03-26
JP2010-072715 2010-03-26
PCT/JP2011/057293 WO2011118752A1 (ja) 2010-03-26 2011-03-25 塗布具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19071.XA Division CN104985949A (zh) 2010-03-26 2011-03-25 涂敷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4199A true CN102844199A (zh) 2012-12-26
CN102844199B CN102844199B (zh) 2015-08-26

Family

ID=4467329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19071.XA Pending CN104985949A (zh) 2010-03-26 2011-03-25 涂敷用具
CN20118001615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44199B (zh) 2010-03-26 2011-03-25 涂敷用具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19071.XA Pending CN104985949A (zh) 2010-03-26 2011-03-25 涂敷用具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04231A1 (zh)
EP (1) EP2554398A4 (zh)
JP (1) JP5687529B2 (zh)
KR (1) KR20130009758A (zh)
CN (2) CN104985949A (zh)
WO (1) WO201111875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1966A (zh) * 2011-05-19 2014-02-05 株式会社樱花彩色笔 涂敷用具
CN107709034A (zh) * 2015-06-26 2018-02-16 株式会社百乐 直液式书写工具
EP3456548A1 (en) 2017-09-18 2019-03-20 Sdi Corporation Writing tool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21212B2 (en) * 2011-06-13 2014-05-13 Yu-Hsing Chou Cosmetic pen
CN103465684B (zh) * 2013-09-03 2016-08-17 宁波五云笔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平衡出墨的直液式书写工具
JP6514480B2 (ja) * 2014-10-16 2019-05-15 株式会社呉竹 インク充填具
US10827816B2 (en) * 2016-05-11 2020-11-10 Wintrading Co., Ltd Applicator
US10730338B2 (en) * 2017-04-26 2020-08-04 Hayden R Murphy Fluid applicator refill system
CN111183041B (zh) * 2017-10-11 2021-12-28 株式会社3S 涂布工具
CN110001239B (zh) * 2018-01-04 2021-01-29 顺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书写工具
WO2020084343A1 (en) * 2018-10-23 2020-04-30 Koura Dravid Fluid-delivery system, device, and adapter for delivering fluid to tissue
EP3753746A1 (en) * 2019-06-20 2020-12-23 Société BIC Writing felt pen
CN111619264B (zh) * 2020-06-05 2022-05-20 青岛点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书写文具
KR102435971B1 (ko) * 2020-08-25 2022-08-24 주식회사 프린텍코리아 잉크공급용 심재를 포함하는 필기구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53546A (en) * 1978-02-14 1988-06-28 Koh-I-Noor Rapidograph, Inc. Pressure balanced stylographic pen
EP1065073A1 (de) * 1999-06-28 2001-01-03 Sanford GmbH Hand-Auftraggerät
US20020168215A1 (en) * 2001-03-26 2002-11-14 Sanford North America Free ink system
CN1652948A (zh) * 2002-05-14 2005-08-10 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书写用具
CN1749029A (zh) * 2004-09-14 2006-03-22 百乐墨水株式会社 直液式笔具
CN101032905A (zh) * 2006-03-09 2007-09-12 百乐墨水株式会社 直液式书写工具
CN101198478A (zh) * 2005-06-15 2008-06-11 株式会社樱花彩色笔 液体涂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46422A1 (en) * 1997-08-29 1999-02-28 The Pilot Ink Co., Ltd. Direct liquid supply writing implement
TWI260280B (en) * 2002-05-31 2006-08-21 Pentel Kk Applicator
JP4537864B2 (ja) * 2005-02-02 2010-09-08 パイロットインキ株式会社 直液式筆記具
DE102005022462B4 (de) * 2005-05-14 2011-08-18 edding Aktiengesellschaft, 22926 Schreibgerät
CN100556710C (zh) * 2005-11-30 2009-11-04 斑马株式会社 墨水补充墨盒及使用该墨水补充墨盒的芯吸式书写工具
JP4750591B2 (ja) * 2006-03-13 2011-08-17 パイロットインキ株式会社 直液式筆記具
KR100946428B1 (ko) * 2006-03-09 2010-03-10 파일롯트 잉크 가부시키가이샤 직액식 필기구
JP4820701B2 (ja) * 2006-07-19 2011-11-24 パイロットインキ株式会社 直液式筆記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53546A (en) * 1978-02-14 1988-06-28 Koh-I-Noor Rapidograph, Inc. Pressure balanced stylographic pen
EP1065073A1 (de) * 1999-06-28 2001-01-03 Sanford GmbH Hand-Auftraggerät
US20020168215A1 (en) * 2001-03-26 2002-11-14 Sanford North America Free ink system
CN1652948A (zh) * 2002-05-14 2005-08-10 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书写用具
CN1749029A (zh) * 2004-09-14 2006-03-22 百乐墨水株式会社 直液式笔具
CN101198478A (zh) * 2005-06-15 2008-06-11 株式会社樱花彩色笔 液体涂布器
CN101032905A (zh) * 2006-03-09 2007-09-12 百乐墨水株式会社 直液式书写工具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1966A (zh) * 2011-05-19 2014-02-05 株式会社樱花彩色笔 涂敷用具
CN107709034A (zh) * 2015-06-26 2018-02-16 株式会社百乐 直液式书写工具
CN107709034B (zh) * 2015-06-26 2019-09-10 株式会社百乐 直液式书写工具
EP3456548A1 (en) 2017-09-18 2019-03-20 Sdi Corporation Writing to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85949A (zh) 2015-10-21
WO2011118752A1 (ja) 2011-09-29
US20130004231A1 (en) 2013-01-03
KR20130009758A (ko) 2013-01-23
JP5687529B2 (ja) 2015-03-18
JP2011218795A (ja) 2011-11-04
EP2554398A4 (en) 2013-09-18
EP2554398A1 (en) 2013-02-06
CN102844199B (zh) 2015-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4199A (zh) 涂敷用具
CN101274565B (zh) 直液式笔具
CN100402315C (zh) 涂布工具
KR100932571B1 (ko) 직액식 필기구
CN100509438C (zh) 直液式书写工具
JP2020078569A (ja) 塗布具
US9266380B2 (en) Writing instrument having an ink balance mechanism
KR20010103641A (ko) 잉크 공급체 구조를 가지는 펜
JP4658259B2 (ja) 直液式筆記具
JP5700817B2 (ja) 塗布具
JP2008183896A (ja) 直液式筆記具
JP4537864B2 (ja) 直液式筆記具
CN202641093U (zh) 涂敷用具以及涂敷液盒
WO2018205669A1 (zh) 一种直液式书写工具
JP2008023755A (ja) 直液式筆記具
JP2000043467A (ja) ペ ン
TW201318886A (zh) 塗布具
JP4750591B2 (ja) 直液式筆記具
JP4848067B2 (ja) 直液式筆記具
JPH1178352A (ja) 直液式筆記具
JP7382640B2 (ja) 塗布具
JP2006103195A (ja) 補充式筆記具及びインキ補充方法
CN209008236U (zh) 玻璃笔尖可持续供墨的笔具
CN105730063A (zh) 耐温差及压差的书写工具
JP2008213188A (ja) 両頭式筆記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