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9059B - Led背光板用叠置双层光导及具有该光导的背光板 - Google Patents

Led背光板用叠置双层光导及具有该光导的背光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9059B
CN102819059B CN201110156200.2A CN201110156200A CN102819059B CN 102819059 B CN102819059 B CN 102819059B CN 201110156200 A CN201110156200 A CN 201110156200A CN 102819059 B CN102819059 B CN 1028190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conduction
light
bottom side
light emission
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562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9059A (zh
Inventor
王遵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ynascan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ynasca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ynasca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Dynasca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1562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190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19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90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9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90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LED背光板用叠置双层光导及具有该光导的背光板,其中背光板是由两组LED元件及一组叠置双层光导所组成,而叠置双层光导包括一片底侧光导及一片出光侧光导,并以上、下叠置的方式组合,且各个光导分别于底层形成多个供入射光反射并导引射出的微结构部,当各个LED元件分别将光射入底侧光导及出光侧光导进行入射光均匀化,由于底侧光导的微结构部与出光侧光导的微结构部设置的位置恰好互补,因此,底侧光导射出的光会射向出光侧光导的出光方向,弥补出光侧光导出光不足的部份,使背光板所出的光源均匀化。

Description

LED背光板用叠置双层光导及具有该光导的背光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堆叠式背光板,尤其是一种具极佳的混光及区域亮度调控的LED背光板用叠置双层光导及具有该光导的背光板。
【背景技术】
液晶屏幕(LCD)的应用已相当普及,有别于传统阴极射线管屏幕(CRT),LCD屏幕不仅具有轻薄不占空间的优势,其影像的分辨率更高于CRT屏幕,而且耗电也较少,使得CRT屏幕退出市场。
采用红绿蓝LED作为光源的液晶屏幕具有较大的色域及色彩饱和度,可以符合各种不同规范的色域范围,并达到符合CRT的EBU Tech.3263规范,因此,目前的高阶显示器纷纷采用此种LED背光板。然而,LED晶粒发光的亮度及色度都会随温度或长期使用后因老化而衰变,即使是同一批产品,也可能因各LED的色度及亮度变化程度有差别。由于此种漂移,造成同批显示器所呈现色彩有所差异;另方面,当显示器面板尺寸较大时,也会因为整体背光板中的LED变化程度不同,造成同一片显示器面板里不同区域的色度及亮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所以,利用LED作为高阶显示器背光板的光源,必需先解决控制及调校其色度及亮度的稳定性问题。
一种高阶显示器,是采用较稳定的特制冷阴极管(CCFL)搭配特定的萤光粉作为光源,并且内装光感测器(optical sensor)回授调控,但此种解决方案是以牺牲色域范围作为代价,并且造价随之提高;另一种解决方案是在显示器内部装设光谱仪(spectra meter)回授校正,精确量测色度与亮度变化,但此种方式的制造成本极其昂贵;又有一类高阶显示器,则是利用上述红绿蓝LED作为光源,并以外接光检测仪(color meter)做为LED色度及亮度的校正,但由于检测是在外部执行,无法精确度量每一个LED元件的色度与亮度偏移,故仍然会有色差(color-difference)产生,且误差范围在ΔE≥3,无法达到高标准。
由以上说明可知,利用LED作为背光源,确实容易将色域范围扩大,但是其缺点是不易稳定,若要达到专业等级,解决方案都极其昂贵,如何不提高制造成本而能提供一定程度的色度与亮度均匀与稳定,将是提升显示器品质的重要突破。
利用LED做为背光源,其一般组成方式可分为两种方法,其一为所谓『直下式』(direct-lit)方式,其二为所谓『边射式』(edge-lit)方式。如图1所示的『直下式』结构,其中LED元件11以矩阵(matrix)方式排列,各LED元件11可以为RGB三合一型、或RGB独立型的组合以形成背光源,其上方再加扩散片(diffuser)或增光片(BEF)等以组成背光板。由于各LED元件11仅对于一定涵盖范围内的液晶画素具有贡献,而每一画素也仅受相邻小范围内的LED元件11的影响,使得每一LED元件11的色度及亮度皆会独立影响其照射范围内的LCD画素的品质,因此只要各颗LED元件11的温度特性或衰变(aging)特性不同,整个LCD的均匀性(uniformity)即会受到影响。
另外如图2所示的『边射型』结构,LED元件21由导光片22的边侧射入,经由混光区24进行多次反射混光后,由出光区25处逐渐由图式上方脱离导光片22。这类型的背光板,在较接近入射面23的显示区域中,也因为其混光区24太短,使得各颗LED元件21的混光程度不足,易受到各颗LED的衰变或各别差异而直接影响各自出光的色度及亮度而导致整体显示不均匀。如果要提高其混光效果,则必须如图3所示,增加其混光区24’的长度,但这也意味要增加显示器的边框宽度,让消费者看到可视面积外的边框无谓加大,平白占用使用者桌面,将使产品在空间利用方面显得愚蠢而不经济,产品的市场评价与竞争力将大幅下降。
图4所示,是美国第7,188,918号发明专利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侧视图,主要结构包括图式下方的背光装置、与图式上方的液晶显示模组,其中背光装置更包括主导光板31、底层导光板32、反射板33、散光板34及RGB LED 35。主导光板31与底层导光板32都是由透明的丙烯酸树脂板材料构成,而底层导光板32更区分为第一基底体321与第二基底体322,RGB LED 35所产生的三色入射光由底层导光板32处的入射面320射入导光板后,透过底层导光板32进行光的传导与混光,并顺着箭头30所指示的方向前进,再由镶嵌在主导光板31及底层导光板32两侧的反射板33令入射光漫射与反射,使得入射光可以透过底层导光板32达到主导光板31;随后被主导光板31上所形成的微结构(图未示)所反射,再穿过散光板34而照射至液晶显示面板36的后表面。此种结构设计,使得第一基底体321与第二基底体322全部构成混光区,亦即可以将混光区长度延伸至显示器宽度的一半,混光效果从而大幅提升,个别LED元件对于各画素的影响大幅下降,因此无论个别LED如何衰变或彼此间有何差异,都不能轻易造成整体显示不均。
另一种结构设计如图5所示,是美国专利号第7,597,469号发明专利的背光装置和液晶显示器,其中背光装置4主要包括多个点光源LED 41、第一导光板42、一个接近半圆柱形的反光体43、第二导光板44、及扩散板45,其中点光源LED 41同样是由红绿蓝三色LED组成,其所发的光是透过入射面421进入第一导光板42,同样让三色光在第一导光板42中传导直到由光射出面422射出,再由设置于第一导光板42与第二导光板44侧边处的反光体43反射,最后由第二导光板44顶面出光,经扩散板45照射至上方的液晶模组(图未示)。
上述的两种解决方案虽然成功地延长混光区域的长度,解决背光板整体的色度及亮度漂移及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但是由于在传导过程中,都需要透过设在导光板侧边的反射板或反光体将光反射至上层导光板,在反射过程中,仍然会有部份的光被反射至其它方向,没有顺利进入上层导光板,浪费背光装置的发光效率,无谓地降低显示器的整体亮度。
亦即,要提供足够的亮度时,必定要额外提高电流,强迫LED元件提高发光强度。但这样不仅会造成操作环境温度升高,令LED元件使用寿命缩减,尤其此种不必要的耗能,应用在讲求低耗电的笔记型电脑或平板电脑时,更会缩减其待机时间。因此,如何能一方面使LED所发的光均匀地进入液晶模组,同时提升LED背光板的发光效率,将是本案的核心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光均匀的LED背光板用叠置双层光导。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置的光导、使光束可在其中以全内部反射模式行进而不逸散的LED背光板用叠置双层光导,藉以提升出光效率。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混光、并提供极佳出光效率的背光板。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价低廉、且显示器边框无须增大的背光板。
依照本发明揭示的LED背光板用叠置双层光导,包括:一片底侧光导,具有一个供LED元件入射光束的底侧光导入光侧面,及一对与该底侧光导入光侧面相邻、且彼此平行的底面及出光侧面;其中,该底面与该出光侧面在接近该底侧光导入光侧面部分,共同形成有延伸一个预定距离的底侧光导混光区,且该底面在远离该底侧光导入光侧面部分形成有一底侧光导微结构部,及该出光侧面在对应该底侧光导微结构部形成有一出光区;而LED背光板用叠置双层光导还包括一片出光侧光导,具有一个与该底侧光导入光侧面相反、并供LED元件入射光束的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一个与该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相邻、朝向该底侧光导的出光侧面、并与该底侧光导的出光侧面彼此间隔的承接面;及一个与该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相邻、且平行于该承接面的前侧面;其中,该承接面与该前侧面在接近该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部分,共同形成有对应该底侧光导出光区且延伸一个预定距离的出光侧光导混光区,且该承接面在远离该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部分形成有一出光侧光导微结构部。
而依照本发明揭示的LED背光板,包括:至少第一组及第二组LED元件;一组叠置双层光导,包括:一片底侧光导,具有一个供该第一组LED元件入射光束的底侧光导入光侧面,及一对与该底侧光导入光侧面相邻、且彼此平行的底面及出光侧面;其中,该底面与该出光侧面在接近该底侧光导入光侧面部分,共同形成有延伸一个预定距离的底侧光导混光区,且该底面在远离该底侧光导入光侧面部分形成有一底侧光导微结构部,及该出光侧面在对应该底侧光导微结构部形成有一出光区;而叠置双层光导还包括一片出光侧光导,具有一个与该底侧光导入光侧面相反、并供该第二组LED元件入射光束的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一个与该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相邻、朝向该底侧光导的出光侧面、并与该底侧光导的出光侧面彼此间隔的承接面;及一个与该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相邻、且平行于该承接面的前侧面;其中,该承接面与该前侧面在接近该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部分,共同形成有对应该底侧光导的出光区且延伸一个预定距离的出光侧光导混光区,且该承接面在远离该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部分形成有一出光侧光导微结构部。
由于本案所揭示的LED背光板用叠置双层光导及具有该光导的背光板,是以下、上叠置的方式组合底侧光导与出光侧光导,且底侧光导微结构部与出光侧光导微结构部的位置恰好互补,平均每一片光导都可以利用将近一半的距离作为混光之用,使得混光效果良好,有效确保显示器的色度与亮度均匀。另方面,两片光导的侧面均不允许光束逸散,仅能由前方出光,有效提升出光效率,使得电量消耗降低,操作温度也可保持在较低状态,增加发光稳定性及光源使用寿命。藉此,不需透过昂贵的光谱仪等装置即可确保色度及亮度均匀,尤其混光过程是藉由上下叠置的两片光导彼此互补达成,不需要额外延长边框距离,亦可使显示器的空间利用极佳化,顺利达成上述各项目的。
【图式简单说明】
图1是直下式背光源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一种公知边射型背光源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边射型背光源改良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一种公知采用边射型背光源的背光板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5是另一种公知采用边射型背光源的背光板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案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立体透视示意图;
图7是图6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说明入射角、折射角与混光效果的关系;
图8是本案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说明入光侧面结构;
图9是图6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10是图9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11是本案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12是图11实施例的出光强度分布示意图,说明交界处重叠关系;及
图13是本案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说明光导的楔形结构。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1、21………..LED元件    22…………....导光片
24、24’………混光区     25…………….出光区
23……………入射面       31……………..主导光板
32…………….底层导光板  321…………….第一基底体
322……………第二基底体  33…………….反射板
34……………..散光板     35……………..RGB LED
320……………入射面      30……………..箭头
36……………..液晶显示面板    4………………背光装置
41……………..点光源LED       42……………..第一导光板
421……………入射面           422……………光射出面
43……………..反光体          44……………..第二导光板
45……………..扩散板          5………………背光板
51、51’、51”、51”’……………底侧光导
52、52”……………..出光侧光导   6、6”…………第一组LED元件
7、7”…………第二组LED元件
511、511’、511”、511”’…………底侧光导入光侧面
5110’…..锯齿状结构                  512、512”、512”’…….底面
513、513”’……出光侧面              514……………..底侧光导混光区
516、516”…….底侧光导微结构部       515……………..出光区
521、521”、521”’…...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
522、522”’…….承接面                523、523”、523”’…….前侧面
530……………间隔装置                  524………出光侧光导混光区
526、526”…….出光侧光导微结构部      55、54………...棱镜柱片
500”…………..重叠区                   5120”………….底面反射膜层
5111”、5211”…反射膜
61”、62”、63”、71”、72”、73”.……………光线
510”、520”、550”……………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揭示的LED背光板第一较佳实施例如图6所示,其中背光板5包括上下堆叠组合的两片光导,为便于说明起见,在此称较远离液晶模组者为底侧光导51,较接近液晶模组而直接出光予液晶模组者为出光侧光导52,且上述光导51、52都是由侧面接收LED元件发光,故分别称对应底侧光导51者为第一组LED元件6,而对应出光侧光导52者为第二组LED元件7。同样为说明起见,在此定义底侧光导51朝向第一组LED元件6的侧面为底侧光导入光侧面511,远离液晶模组者为其底面512,面向出光侧光导52者则为底侧光导51的出光侧面513。在本例中,除底侧光导入光侧面511及底侧光导51的出光侧面513具有透光部,可供第一组LED元件6所发的入射光束射入外,其余都藉由镀膜或在其外部贴上全反射片作为反射层而形成反射面,藉以防止光逸散。
由于底面512与出光侧面513彼此平行,且第一组LED元件6所发的入射光是以一个极小张角射出,并进入底侧光导入光侧面511,故当光束接触至底面512或出光侧面513时,其入射角将大于临界角,而在界面处发生全内部反射(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现象,光束被完全反射回底侧光导51中,且如图所示,底侧光导51的底面512与出光侧面513在图式左侧接近底侧光导入光侧面511区域都是光滑平面,使得来自第一组LED元件6中相异LED元件的光线,在该区内持续进行全内部反射并彼此混合,故称底侧光导51左半侧全反射现象发生区域为底侧光导混光区514。
一般LCD尺寸如果为16:9的比例,则底侧光导混光区514的『光混合距离』与『LED阵列的宽度』比为8:9,几乎达到1:1,从而可使整组LED元件6所发光几乎完全彼此混合均匀。当第一组LED元件6所发光束行经底侧光导混光区514完全混合均匀后,底面512在远离底侧光导入光侧面511部分形成有多个底侧光导微结构部516,在本例中,此底侧光导微结构部516是于底面512以印刷网点的方式制成,于底面512形成多个立体凹凸结构,藉以破坏底面512的全反射现象,因此,在此区域接触至底面512的光束中,部分将以一个不同于原入射角的角度被反射,也使得该光束在接触出光侧面513时,无法符合全反射条件,导致部分出光。故称底侧光导51的出光侧面513对应底侧光导微结构部516为出光区515。
为增加LED光线在底侧光导混光区514内的混光效果,LED光线在混合区内的光场角度愈大愈好。但因本例中光导的折射率n=1.5左右,因此LED的入射光的光角在导光板内将由Snell's Law中决定,其中当光输入角为θin=45°时,其折射角θr=30度。由图7可看出,当折射角θr愈大,其混光效果愈好。当θin=90度时,其θr=41.80。如图8所示,为增大折射角θr,可以在底侧光导51’的底侧光导入光侧面511’形成锯齿状结构5110’,其可以为棱镜角或凹曲面等结构,使得LED光线经过该锯齿状结构5110’后可形成更大的水平方向折射角θr,因此混光效果也更好。
当然,熟悉本技术领域者可以轻易理解,上述底侧光导微结构部及出光侧光导微结构部并不局限于网版印刷,亦可采用激光加工等工艺成形分别与该底面及该承接面光导一体成形的多个立体凹凸微结构;且LED元件可以采用RGB三色LED元件排列,亦可为增加产品色彩饱和度,再加入其他中心波长的LED元件共同组合。尤其,基于本案揭示的双层光导结构可以充分混光,使得LED元件的采用门槛得以大幅降低,即使彼此发光亮度不等、或是中心波长与预定中心波长有所漂移的不符合标准规格LED元件都可以被纳入使用,从而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类似地,如图6及图9所示,出光侧光导52对应第二组LED元件7的侧面称为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521,且除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521为透光面外,其余侧面也都是反射面。出光侧光导52面对底侧光导51、并供来自底侧光导51光束入射者称为承接面522,相对平行于承接面522者称为前侧面523,因此,相互堆叠的底侧光导51与出光侧光导52是以底侧光导51的出光侧面513与承接面522彼此间隔地相向配置,在本例中,两者之间更另设有一个间隔装置530,藉以保持其间隔。
同样地,在承接面522与前侧面523在接近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521部分,也共同形成有延伸一个预定距离的出光侧光导混光区524,并于承接面522在远离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521部分形成有多个出光侧光导微结构部526,而出光侧光导微结构部526同样的是于承接面522以印刷网点或以微影制成的方式,破坏承接面522的平滑度,使得来自出光侧光导混光区524的光束在被反射至前侧面523时,部分不符合全反射条件。
故当第一组LED元件6所发的非均匀光或RGB三色光进入底侧光导混光区514时,光线会在底侧光导混光区514内进行全内部反射,光线在行进过程中彼此混光而均匀化,均匀化后的光到达出光区515时,受底侧光导微结构部516的影响,逐渐由出光侧面513射出;利用同样的原理,第二组LED元件7同样的可将光射入出光侧光导混光区524,光线会在此区域内进行全内部反射及均匀化,再透过出光侧光导微结构部526将均匀化的光逐渐由前侧面523射出。
由于底侧光导微结构部516与出光侧光导微结构部526设置的位置恰好互补,因此底侧光导51的出光侧面513射出的光是由图9右下方向上投射向出光侧光导52的出光侧光导混光区524,并由图9右上方射出前侧面523;出光侧光导微结构部526所导引射出的光则是由前侧面523的左半边出光,使得前侧面523左右半边都能发出均匀化的光。
为避免底侧光导与出光侧光导中的光束直接窜入对方,因此在其间设置有间隔装置530,使底侧光导51与出光侧光导52间保持有一定的间距,以防止底侧光导51的出光侧面513直接接触承接面522,破坏界面处的全反射现象而降低混光效率。在本例中间隔装置530是以吸光的黑色小柱体为例,但因其面积相当小,因此在进行混光时,虽然碰到间隔装置530的部份光线会被吸收,但考量其所占总面积的比例甚低,因此其吸光率可以忽略,而且间隔装置530可与底侧光导51一体射出成形,当然,亦可与出光侧光导52一体射出成形,令本案的背光板在制作上更方便。
当光线穿透前侧面523时,其光线分布并非垂直前侧面523射出,而是与前侧面523有一夹角,而经由底侧光导51及出光侧光导52射出的光与前侧面523所夹角度分别为(-θa)及(+θa),为解决此问题,在本例中更可于前侧面523上另设一层棱镜柱片55,而棱镜柱片55在本例中是一种增亮片(BEF,BrightnessEnhance Film),供不同+/-θa的光角光线穿过棱镜柱片55时被折射,且折射后的角度是符合预期的角度,穿透棱镜柱片55的光线已朝与前侧面523呈垂直的同一角度方向射出,也使射出的光线更集中,从而增加发光效率,而且,棱镜柱片设置位置还可如图10所示,其中底侧光导51对应出光区515的出光侧面513,亦可设置另一个棱镜柱片54,以同样的方式集中从底侧光导51射出的光线,令整体背光板的出光效率达到最佳化。
进一步考虑,本案的背光板是分别由两侧的LED元件分别将光射入底侧光导及出光侧光导,并分别进行混光后,再各别由所属的微结构部将光束导引射出,但是受到微结构部的分布影响,如果上、下微结构部在出光方向的交界处没有重叠,则整个背光板在左右两半边的交界位置处,出光骤减就会产生不连续区域。由于人眼对于光的亮度主要是鉴别其相对变化,对于急遽变化的亮暗非常敏感,但是对于相邻区域间,渐变的些许亮度差异则毫不敏感;因此,如图11本案第三较佳实施例所示,在本例中,底侧光导微结构部516”与出光侧光导微结构部526”的交界处略有重叠,在此定义其为重叠区500”,使得来自左右半边的光,在此区域叠加射出。并且为增加混光及出光的效率,更可于底侧光导51”的底面512”处更形成一层底面反射膜层5120”,而底侧光导51”的相反对于底侧光导入光侧面511”的另一侧面,及出光侧光导52”的相对于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512”的另一侧面,均形成有一层反射膜5111”、5211”。
当第二组LED元件7”射入出光侧光导52”的光线71”经过混光后进入出光侧光导微结构部526”的范围,而有部分光线72”因为出光侧光导微结构部526”将光反射并穿透前侧面523”,而另有部份光线73”会射入底侧光导51”位于重叠区500”的位置,并由底面反射膜层5120”将光线73”全反射至前侧面523”并透射出,同样的第一组LED元件6”射入的光线61”经过混光后进入底侧光导微结构部516”的范围,而有部分光线62”因为底侧光导微结构部516”将光反射而穿透前侧面523”,而另有部份的光线63”会被底面反射膜层5120”全射至前侧面523”,而其余射向反射膜5111”、5211”的光则会被反射至前侧面523”,或是分别反射至底侧光导微结构部516”或出光侧光导微结构部526”并各别进行再次反射,令出光效率提升。
而透过本例的背光板所能达到的出光亮度分布,一并参考图12所示,曲线510”代表底侧光导51”的出光分布,而曲线520”则代表出光侧光导52”的出光分布,由图中可看出曲线510”与520”有重叠区500”。由于重叠区500”的光线可以重叠出光,使得曲线510”与520”的合成出光亮度曲线550”有平坦渐变趋势,减少介面间的不连续现象,完全消除介面间的不连续感。
当然,如熟悉本技术领域者所能轻易理解,虽然在前述实施例中,底侧光导的底面及出光侧面彼此平行;出光侧光导的承接面与前侧面也彼此平行,但实际光学设计中,即使如图13本案第四较佳实施例所示,底侧光导51”’的底面512”’与出光侧面513”’可以略成楔形结构,使得该两侧面的间距由底侧光导入光侧面511”’逐渐向相反侧面缩减;且出光侧光导亦呈相反的楔形结构,使得承接面522”’与前侧面523”’间的距离由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521”’逐渐朝相反侧面缩减,亦无碍于本案的实施。
由以上分析可知,本发明中的堆叠组合式背光板及显示器与公知技术相比,本案光导的混光区距离虽然增加,但丝毫无损于背光板整体尺寸,既不需要额外占用边框,也仍可保持在一般显示器的尺寸范围,因此并不影响显示器的原结构,而且,出光区的色度或亮度可视为所有LED的平均结果,使得色度或亮度稳定度最佳化。以一个100组RGB LED为例,如果其中一个LED的红色减弱20%的亮度,经过100个平均后,其影响只有0.2%而已。如果各LED发光可能因操作环境温度而同步变异,变异程度为±2%,且随意分布。根据统计学,其平均变异为±2%÷√100=±0.2%,由此可见,利用多数LED的平均,可以得到非常好的稳定效果。
而且透过底侧光导微结构部与出光侧光导微结构部彼此位置互补的叠置结构,使底侧光导的出光侧面射出的光,会射向出光侧光导混光区的方向,使得前侧面一整面都能发出均匀化的光,且本案所揭示背光板的均匀化,有别于公知技术,完全不需要藉助昂贵的光检测装置,即可达到色度及亮度的均匀与稳定;加以,本案背光板出光效率极佳,进一步使得耗电降低,发热减少,不仅有助于节约电力而延长待机时间,更可以降低操作环境温度,增加LED元件组稳定性而延长其使用寿命,顺利达成上述各项目的。
以上所述仅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LED背光板用叠置双层光导,包括:
一片底侧光导,具有
一个供LED元件入射光束的底侧光导入光侧面,及
一对与该底侧光导入光侧面相邻、且彼此对应的底面及出光侧面;
其中,该底面与该出光侧面在接近该底侧光导入光侧面部分,共同形成有延伸一个预定距离的底侧光导混光区,且该底面在远离该底侧光导入光侧面部分形成有一底侧光导微结构部,及该出光侧面在对应该底侧光导微结构部形成有一出光区;及
一片出光侧光导,具有
一个与该底侧光导入光侧面相反、并供LED元件入射光束的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
一个与该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相邻、朝向该底侧光导的出光侧面、并与该底侧光导的出光侧面彼此间隔的承接面;及
一个与该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相邻、且对应该承接面的前侧面;
其中,该承接面与该前侧面在接近该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部分,共同形成有对应该底侧光导的出光区且延伸一个预定距离的出光侧光导混光区,且该承接面在远离该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部分形成有一出光侧光导微结构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背光板用叠置双层光导,其中该底侧光导及该出光侧光导间,更具有一组间隔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背光板用叠置双层光导,其中该底侧光导的出光区及/或该出光侧光导上更设置有一片棱镜柱片。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LED背光板用叠置双层光导,其中相反于该底侧光导入光侧面的相对侧面以及相反于该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的相对侧面均形成有一反射膜。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LED背光板用叠置双层光导,其中该底侧光导的该底面处更形成有一层底面反射膜层。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LED背光板用叠置双层光导,其中该底侧光导微结构部及该出光侧光导微结构部,分别是在该底面及该承接面以印刷网点的方式制成。
7.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LED背光板用叠置双层光导,其中该底侧光导微结构部及该出光侧光导微结构部,是分别与该底面及该承接面光导一体成形的多个立体凹凸微结构。
8.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LED背光板用叠置双层光导,其中该底侧光导的底面及出光侧面彼此平行;且该出光侧光导的该承接面及该前侧面彼此平行。
9.一种LED背光板,包括:
至少第一组及第二组LED元件;
一组叠置双层光导,包括:
一片底侧光导,具有
一个供该第一组LED元件入射光束的底侧光导入光侧面,及
一对与该底侧光导入光侧面相邻、且彼此对应的底面及出光侧面;
其中,该底面与该出光侧面在接近该底侧光导入光侧面部分,共同形成有延伸一个预定距离的底侧光导混光区,且该底面在远离该底侧光导入光侧面部分形成有一底侧光导微结构部,及该出光侧面在对应该底侧光导微结构部形成有一出光区;及
一片出光侧光导,具有
一个与该底侧光导入光侧面相反、并供该第二组LED元件入射光束的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
一个与该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相邻、朝向该底侧光导的出光侧面、并与该底侧光导的出光侧面彼此间隔的承接面;及
一个与该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相邻、且对应该承接面的前侧面;
其中,该承接面与该前侧面在接近该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部分,共同形成有对应该底侧光导的出光区且延伸一个预定距离的出光侧光导混光区,且该承接面在远离该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部分形成有一出光侧光导微结构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LED背光板,其中该底侧光导入光侧面及该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分别形成有对应该第一组LED元件及该第二组LED元件的锯齿状结构。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LED背光板,其中相反于该底侧光导入光侧面的相对侧面以及相反于该出光侧光导入光侧面的相对侧面均形成有一反射膜。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LED背光板,其中该底侧光导的底面及出光侧面;以及该出光侧光导的该承接面及该前侧面彼此平行。
CN201110156200.2A 2011-06-10 2011-06-10 Led背光板用叠置双层光导及具有该光导的背光板 Active CN1028190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56200.2A CN102819059B (zh) 2011-06-10 2011-06-10 Led背光板用叠置双层光导及具有该光导的背光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56200.2A CN102819059B (zh) 2011-06-10 2011-06-10 Led背光板用叠置双层光导及具有该光导的背光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9059A CN102819059A (zh) 2012-12-12
CN102819059B true CN102819059B (zh) 2015-05-06

Family

ID=47303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56200.2A Active CN102819059B (zh) 2011-06-10 2011-06-10 Led背光板用叠置双层光导及具有该光导的背光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1905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8544B (zh) * 2015-09-23 2017-06-2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前光模組及顯示模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2980B (zh) * 2015-07-28 2017-11-14 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条码图像识读设备
CN106125188B (zh) * 2016-06-29 2019-11-26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83部队 一种面光源导光混色结构及具有该导光混色结构的照明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1358B1 (en) * 1998-03-31 2001-06-05 Nitto Jushi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ndem lighting panel
CN101460875A (zh) * 2005-09-19 2009-06-1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平坦面板光导件堆的照明器
CN101490466A (zh) * 2006-07-07 2009-07-22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led基流光溢彩的双层光导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92064B2 (en) * 2007-02-23 2012-01-10 Rambus International Ltd. Tiled illumination assembly and relate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1358B1 (en) * 1998-03-31 2001-06-05 Nitto Jushi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ndem lighting panel
CN101460875A (zh) * 2005-09-19 2009-06-1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平坦面板光导件堆的照明器
CN101490466A (zh) * 2006-07-07 2009-07-22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led基流光溢彩的双层光导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8544B (zh) * 2015-09-23 2017-06-2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前光模組及顯示模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9059A (zh) 2012-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38974A (zh) 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KR10149370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닛
CN201757335U (zh) 一种led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器及显示终端
US10241255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200925509A (en) Back-light portion
CN105807477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US8801257B2 (en) Edge light type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1860476B2 (en) Diffusion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the diffusion plate
WO2023160643A9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KR102090457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20130002987A1 (en) Edge light type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2819059B (zh) Led背光板用叠置双层光导及具有该光导的背光板
CN103499050A (zh) 背光模块
US8405796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149522B (zh) 背光模块
CN207380278U (zh) 一种led背光源结构
CN103791288A (zh) 一种激光灯条、由激光灯条构成的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105739179A (zh)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器
CN204883126U (zh) 一种侧发光的液晶显示模组
CN205080339U (zh) 一种蓝光ld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1126862A (zh) 侧边入光式背光组件
CN203478016U (zh) 一种色坐标可调的侧光式led背光源
TWI703385B (zh) 調光膜片、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KR102118080B1 (ko)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유닛을 구비한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20075134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