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2738B - 通信区间设定方法、中继站及移动通信*** - Google Patents

通信区间设定方法、中继站及移动通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2738B
CN102812738B CN201080065273.4A CN201080065273A CN102812738B CN 102812738 B CN102812738 B CN 102812738B CN 201080065273 A CN201080065273 A CN 201080065273A CN 102812738 B CN102812738 B CN 1028127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station
communication interval
base station
interval
travelling carri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52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2738A (zh
Inventor
太田好明
河崎义博
田岛喜晴
田中良纪
杉山胜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12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27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27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27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6Cell enhancers or enhancement, e.g. for tunnels, building shado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04W36/0088Scheduling 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中,移动中继站在从检测到切换开始到应用与切换目的地基站之间的新的回传为止的期间内,对移动中继站RN的下属移动台UE设置公共的通信限制期间。例如在测量间隙等通信限制期间中,移动中继站的下属各移动台不进行数据发送/接收,因此,可以在测量间隙内设定回传。

Description

通信区间设定方法、中继站及移动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无线通信的中继技术。
背景技术
在蜂窝式移动通信***中,实现了从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ystem:通用移动通信***)向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发展。在LTE中,分别采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和SC-FDMA(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分频多工)作为下行和上行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进行下行峰值传输速率为100Mb/s以上、上行峰值传输速率为50Mb/s以上的高速无线分组通信。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目前为了实现更高速的通信,已经开始了以LTE为基础的移动通信***LTE-A(LTE-Advanced)的研究。LTE-A的目标是下行峰值传输速率达到1Gb/s,上行峰值传输速率达到500Mb/s,目前正在进行关于无线接入方式和网络架构等各种新技术的研究。(非专利文献1~6)。另一方面,LTE-A是以LTE为基础的***,因此实现了维持向后兼容性。
作为进行高速数据通信的方法之一,为了支持基站和移动台的通信,如图1所示,正在研究导入中继站(RN:RelayNode)的方法(非专利文献2)。为了在基站(DonereNB或eNB)和移动台(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之间中继以支持高速数据通信,而设置中继站。如图2所示,将移动台UE与中继站RN之间的链路称为Uu,将基站(eUB)与中继站RN之间的链路称为Un。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Uu称为接入链路,将Un称为回传(backhaul)。
作为中继站的方式,可以考虑各种方式,但主要研究中继器(repeater)方式、解码转发(Decode-and-Forward)方式、L2方式和L3方式。此处,中继器方式的中继站只具有放大无线信号(数据信号和噪声)的功能。解码转发方式的中继站具有只放大无线信号中的数据信号的功能。L2方式的中继站具有MAC层等L2的功能。L3方式的中继站具有PRC层等L3的功能,该L3方式的中继站与基站同样地动作。另外,L3方式的中继站在LTE-A中被称为类型1RN(Type1RN)。
将中继站在小区中展开的方法也正在被研究。例如,主要研究以增加小区端的吞吐量为目的在小区端设置中继站的展开方法,和在小区内局域性地在来自基站的电波无法到达的范围(死角区)设置中继站的展开方法。
当经由L3方式的中继站(Type1RN)进行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数据的发送/接收时,在基站与中继站之间、以及中继站与移动台之间为共有相同频带的中继(inbandrelaying:带内中继)的情况下,优选使得不产生中继站中的自身干扰。自身干扰(或者也称为“环绕干扰(loop interference)”)是指,例如在中继站接收从基站发往本站的下行数据的同时从本站向移动台发送下行数据的情况下,该发送数据环绕到本站的接收部,与来自基站的数据产生干扰。在上行数据的情况下同样也会产生自身干扰。当产生自身干扰时,中继站无法正确地接收数据。
为了克服该自身干扰的问题,按照以下方针对LTE-A进行研究。
(A)下行:中继站在接收来自上位基站的数据的子帧即下行回传(DL backhaul)中,不执行向移动台的数据发送。
(B)上行:中继站在向上位基站发送数据的子帧即上行回传(ULbackhaul)中,不执行来自移动台的数据接收。
根据上述方针(A),如图3所示,在中继站与基站之间设定了下行回传的情况下,该中继站与移动台之间的子帧被设定为MBSFN(Multicast/Broadcast over SingleFrequency Network:多播广播单频网)子帧。这是基于以下的理由。即,在MBSFN子帧中,对应于LTE的移动台不接收单播数据。因此,移动台UE不接收参照信号的一部分,因此在移动台中可以不进行参照信号的不必要的测定,十分方便。更具体而言,中继站在下行回传中,可以发送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ICH(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作为发给移动台的控制信号,但是不能发送PDSCH。为了接收该控制信号,在MBSFN子帧的前半部分(图3中的CTRL区间)配置了参照信号,但是在该MBSFN子帧的后半部分不配置参照信号。
根据上述方针(B),在中继站中进行控制,使得在上行回传的4子帧(4ms)前不对移动台提供上行数据发送许可(UL grant)。这是因为,如果在上行回传的4ms前给予移动台上行数据发送许可,则在上行回传中移动台将会向中继站发送数据,因此要避免该情况发生。
此外,在中继站中进行控制,以使得在上行回传的4子帧(4ms)前不对移动台执行下行数据发送。这是基于以下的理由。即,在LTE的HARQ(HybridAutomatic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规定,在从一方的站发送数据起4ms(4子帧的量)后,发送目的地的站返回ACK/NACK信号。因此,如果在上行回传的4ms时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移动台,则在上行回传中移动台将会向中继站发送ACK/NACK信号,因此要避免该情况发生。
另外,在上行回传中,可以发送作为适于中继站的控制信号的PUCCH(Physical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层上行控制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但是,不能发送作为移动台要发送的控制信号的PUCCH、PUSCH。
在先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R36.913V8.0.1(2009-03),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Requirements for furtheradvancements for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LTE-Advanced)(Release8)
【非专利文献2】3GPP TR36.912V9.0.0(2009-09),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Feasibility study forFurther Advancements for E-UTRA(LTE-Advanced)(Release9)
【非专利文献3】3GPP TS36.133V8.8.0(2009-12),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Requirements for support of radio resourcemanagement(Release9)
【非专利文献4】3GPP TR36.806V2.0.0(2010-02),3rd Generation Parnership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E-UTRA);Relay architectures for E-UTRA(LTE-Advanced)(Release9)
【非专利文献5】3GPP TR36.423V9.0.0(2009-09),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X2Application protocol(X2AP)(Release9)
【非专利文献6】3GPP TR36.413V9.0.0(2009-09),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S1Application protocol(S1AP)(Release9)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在固定配置中继站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在中继站与对配置有该中继站的小区进行覆盖的基站之间设定的回传基本固定,不随时间的经过而变动。然而,移动中的中继站(以下称为“移动中继站”)的回传可能伴随着中继站的切换(参照图4),根据所要连接的基站而发生变更。因此,在产生切换的情况下,移动中继站对下属的移动台通知新的MBSFN子帧,作为切换后的下行回传。通过更新报告信息(BCCH(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广播控制信道))来进行该新的MBSFN子帧的通知。
然而,报告信息的更新需要花费时间。关于这点,参照图5进行说明。图5是用于说明报告信息的更新与回传的更新之间的关系的图。
为了更新报告信息,首先,移动台对移动台发送寻呼(Paging)消息,或者发送包含值标签(Value Tag)的报告信息,由此,对报告信息将被更新的情况进行预告通知。此处,报告信息的更新以“BCCH变更周期(BCCH modificationperiod)”区间为基准进行。即,在预告通知后的接下来的BCCH变更周期反映报告信息的内容。参照图5(a),当将目前的BCCH变更周期设为BCCH变更周期(n)时,如果在该BCCH变更周期(n)的区间内进行了预告通知,则在其接下来的区间即BCCH变更周期(n+1)中应用报告信息。另外,将邻接的BCCH变更周期的边界称为“BCCH变更边界(BCCH modification boundaries)”。即,在进行了预告通知后,当经过接下来的BCCH变更边界时,应用新的报告信息。此外,在LTE中,在将BCCH变更周期区间的长度设为m的情况下,规定m={640ms,1280ms,2560ms,…,40960ms},规定BCCH变更边界=SFN mod m(SFN为帧号(System Frame Number))。
如上所述,在进行了预告通知的时刻与根据该预告通知而应用新的报告信息的时刻之间存在偏差,因此在这期间中无法设定基于报告信息的新的回传。参照图5(b),在BCCH变更周期(n)中的某一时刻检测到移动中继站的切换(HO),对其下属的移动台进行预告通知。基于该预告通知的新的报告信息的应用从BCCH变更周期(n+1)开始进行。因此,从检测到切换并完成预告通知的时刻开始到BCCH变更周期(n+1)的开始时刻(即,接下来的BCCH变更边界)为止的第1期间内,在移动中继站与切换的目标基站之间,无法设定回传。
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在该第1期间内继续设定维持切换前的回传,但是,采用该对策存在困难的情况。关于这点,参照图6和图7进行说明。图6和图7是分别用于说明在切换后继续设定维持切换前的回传的困难情况的图。在各图中,(a)示意性地示出切换结束前的状态,(b)示意性地示出切换结束后的状态。
在图6(a)所示的例中,示出了在发生切换前,移动中继站RN3的MBSFN子帧设定在1帧中的10个子帧#0~#9中的子帧#1(MBSFN=1)中的情况。此时,在切换的目标基站eNB中,假定以下情况:对下属的移动台使用子帧#1作为MBSFN子帧(MBSFN=1),对下属的中继站RN1将下行回传设定在子帧#3中(DL_BH=3)。在该情况下,移动中继站在切换后无法将子帧#1设定为下行回传。
理由如下。即,如图3所示,在子帧#1中,对目标基站eNB的下属移动台使用的MBSFN子帧以MBSFN专用的信号格式发送给下属的移动台。与此相对,假设尝试将切换后的移动中继站RN3的下行回传设定在子帧#1中,则由于在回传中以单播数据专用的信号格式发送信号,因此,该双方的信号在子帧#1中不能并存。
因此,在图6(a)所示的例子中,优选针对移动中继站RN3将下行回传变更到子帧#1以外的子帧,例如子帧#3(图6(b))。
在图7(a)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移动中继站RN3的MBSFN子帧被设定在1帧中的10个子帧#0~#9中的子帧#1和#3(MBSFN=1/3)的情况。此时,假定以下情况:在切换的目标基站eNB中,对下属的中继站RN1、RN2将下行回传设定在子帧#1和#3(DL_BH=1/3)。在该情况下,在切换前后设定的下行回传相同,但是对移动中继站设定与中继站RN1、RN2相同的回传,从业务负载和QoS的观点来看是很困难的。该情况下,优选针对移动中继站RN3将下行回传变更到子帧#1和#3以外的子帧例如子帧#6和#8(图7(b))。
根据上述观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在进行对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行中继的中继站的切换的情况下,在从检测到切换开始到应用与切换目的地基站之间的新的通信区间为止的期间内,能够适当地设定通信区间的通信区间设定方法、中继站以及移动通信***。
解决问题的手段
在第1观点中,提供一种移动通信***中的通信区间设定方法,该移动通信***具有对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行中继的可移动的中继站。
该通信区间设定方法包含:
(A)设定下行通信区间和上行通信区间中的至少任意一个通信区间,其中,该下行通信区间是通过限制从中继站向移动台的信号发送,而在中继站接收来自基站的发送信号的通信区间,该上行通信区间是通过限制从移动台向中继站的信号发送,而在中继站发送发往基站的发送信号的通信区间;
(B)在从中继站检测到切换开始、到中继站与切换目的地基站之间设定所述通信区间为止的第1期间,限制或停止中继站和与其连接的移动台之间的信号发送/接收,并将所述第1期间中的期望区间用作所述通信区间。
该通信区间设定方法还可以代替上述(B)而包含(C):在中继站进行的切换时,从切换目的地基站取得用于在中继站与切换目的地基站之间设定所述通信区间的信息,使用所述信息来设定所述通信区间。
在第2观点中,提供一种对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行中继的可移动的中继站。
该中继站具有:
(D)第1发送/接收部,其与基站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
(E)第2发送/接收部,其与移动台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
(F)控制部,其设定下行通信区间和上行通信区间中的至少任意一个通信区间,其中,该下行通信区间是通过限制从中继站向移动台的信号发送,而在中继站接收来自基站的发送信号的通信区间,该上行通信区间是通过限制从移动台向中继站的信号发送,而在中继站发送发往基站的发送信号的通信区间。
控制部在从中继站检测到切换开始到中继站与切换目的地基站之间设定上述通信区间为止的第1期间,限制或停止中继站和与其连接的移动台之间的信号发送/接收,并将第1期间中的期望的区间用作上述通信区间。
代替以上处理,控制部可以在中继站切换时,从切换目的地基站取得用于在中继站与切换目的地基站之间设定所述通信区间的信息,使用该信息来设定上述通信区间。
在第3观点中,提供一种具有基站、移动台以及对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行中继的可移动的中继站的移动通信***。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区间设定方法、中继站以及移动通信***,在进行对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行中继的中继站的切换的情况下,在从检测到切换开始到应用与切换目的地基站之间的新的通信区间为止的期间内,能够适当地设定通信区间。由此,可以避免上述期间中的中继站的自身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包含用于支持基站与移动台的通信的中继站的移动通信***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基站、中继站和移动台之间的链路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公知的回传的设定指针的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移动中继站的切换状况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报告信息的更新与回传的更新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在以往的移动通信***中,难以在切换后继续设定维持切换前的回传的状况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在以往的移动通信***中,难以在切换后继续设定维持切换前的回传的状况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回传设定方法的图。
图9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基站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10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中继站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1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中继站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回传设定方法的图。
图13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移动中继站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中移动中继站的切换处理方法的时序图。
图15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移动中继站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中移动中继站的切换处理方法的时序图。
图17是示意性地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回传设定方法的图。
图18是示意性地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回传设定方法的图。
图19A是在第5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中,在邻接的基站间交换关于MBSFN子帧的区间的信息时的时序图。
图19B是在第5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中,在邻接的基站间交换关于MBSFN子帧的区间的信息时的时序图。
图19C是在第5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中,在邻接的基站间交换关于MBSFN子帧的区间的信息时的时序图。
图20是示意性地示出第6实施方式的回传设定方法的图。
图21是示出第6实施方式的移动中继站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分别将基站、中继站、移动台适当地简称为eNB、RN和UE。本实施方式的基站eNB是支持与中继站RN的回传的施主基站(Donor eNB或DeNB)。
在以下的说明中,“回传的区间”是指,在单一的无线帧中,以TTI(Transmission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为单位设定的多个区间中的一个或多个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TTI设为子帧(1ms)单位的时间。“设定回传”的意思可以是将回传设定或确定为无线帧中的子帧。另外,即便在TTI不是以子帧为单位的时间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本实施方式。即,TTI本来的意思是“发送传输块(Transport Block)所要的时间”,子帧本来的意思是“设定无线资源的区间”。因此,虽然存在TTI不一定是以子帧为单位的时间的情况(例如,用1个子帧来发送2个传输块的情况),但即便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应用本实施方式。
(1)第1实施方式
下面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1)本实施方式的回传设定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中,在从检测到可移动的移动中继站RN的切换并进行了预告通知的时刻开始,到下一BCCH变更周期的开始时刻(BCCH变更边界)为止的第1期间内,对全部的移动台设定公共的通信限制期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应用由LTE规定的测量间隙(Measurement gap)作为上述通信限制期间。
如上述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那样,测量间隙是为了移动台UE的切换而设置的下行时为6ms、上行时为7ms的区间。测量间隙的间隔例如规定为40ms。在该测量间隙中,移动台UE切换接收频率,进行与目前正在通信的基站eNB的频带不同的频带的无线质量测定。即,在测量间隙中不进行从移动台UE向移动中继站RN的上行发送,因此,可以在测量间隙内设定上行回传。
进一步参照图8进行说明。图8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回传设定方法的图。在图8中,(a)示出可以设定为下行回传的子帧的区间,(b)示出可以设定为上行回传的子帧的区间,(c)示出对全部移动台UE设定的测量间隙的区间。
在图8的(a)中示出考虑了LTE的通信规格的可以设定为下行回传的子帧的区间。即,在LTE的下行通信中,规定以移动台UE为目的地的子帧#0、#4、#5、#9分别在主SCH(Primary SCH)、寻呼(Paging)、次SCH(Secondary SCH)、寻呼中使用,因此,不能在这些子帧中设定下行回传。于是,剩下的子帧#1、#2、#3、#6、#7、#8中的任意一个成为下行回传的设定候选。在图8的(a)的例子中示出在子帧#2、#3、#6、#7中设定了下行回传的例子。此外,在此处,设为上行回传与下行回传的子帧相同(图8(b))。此时,作为对于通过子帧#2、#3从基站eNB向移动中继站RN进行的数据发送(data)的确认响应的ACK/MACK信号(A/N),在LTE规定的4ms后,即在作为上行回传的子帧#6、#7中进行。同样,对于通过子帧#2、#3从移动中继站RN向基站eNB进行的数据发送(data)的A/N,在4ms后,即在作为下行回传的子帧#6、#7中进行。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中,如图8(c)所示,对全部的移动台UE(此处为UE1~4)设定公共的测量间隙。本实施方式的移动中继站RN以检测到切换并进行了预告通知为契机,在第1期间(到下一BCCH变更周期开始时刻为止的区间)内,在测量间隙内设定回传。此时,只要在测量间隙内,则无论在1帧内的哪个子帧中设定回传,都不进行接入链路的通信,因此,不会产生第1期间内的移动中继站RN的自身干扰。
另外,虽然在图8的(c)中示出在子帧#2、#3、#6、#7中设定了下行回传和上行回传的例子,但这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只要对全部的移动台UE设定公共的测量间隙的区间并在该区间内设定回传,则在1帧内的哪个子帧的区间内设定回传都可以。
(1-2)基站eNB和移动中继站RN的结构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基站eNB和移动中继站RN的结构例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9和图10,对本实施方式的基站eNB和移动中继站RN的结构进行说明。图9和图10分别是示出基站eNB和移动中继站RN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eNB具有发送/接收部11、12、无线帧处理部13以及控制部20。控制部20具有数据平面部21和包含回传控制部221的控制平面部22。
发送/接收部11进行依照X2协议而进行的与其他基站的发送/接收处理,和依照S1协议进行的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等与上位站之间的发送/接收处理。发送/接收部12进行与移动中继站RN和移动台UE之间的发送/接收处理。例如当以OFDM发送下行无线帧时,发送/接收部12进行由无线帧处理部13生成的无线帧的每个子载波向时域信号的转换(IFFT处理)、时域信号的合成处理以及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附加处理等。
控制部20的数据平面部21主要进行与移动中继站RN和移动台UE之间的数据平面的信号的协议处理,并且,对移动中继站RN和每个移动台UE以资源块为单位进行调度(无线资源的分配处理)。
控制部20的控制平面部22主要进行与上位站或其他基站、移动中继站RN以及移动台UE之间的控制平面的信号的协议处理。
回传控制部221进行关于与移动中继站RN之间的回传设定的控制。回传控制部221例如进行回传设定、基于来自移动中继站RN的消息的回传或释放(解除)等。
另外,数据平面部21中的调度考虑由回传控制部221设定的回传。无线帧处理部13根据数据平面部21的调度结果,生成适合于移动中继站RN和移动台UE的无线帧。
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移动中继站RN对基站eNB与移动台UE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行中继。该移动中继站RN具有发送/接收部31、32、调度器33以及控制部40。控制部40具有包含调度器控制部411的数据平面部41和包含回传控制部421的控制平面部42。
发送/接收部31(第1发送/接收部)进行与基站eNB之间的发送/接收处理。发送/接收部32(第2发送/接收部)进行与移动台UE之间的发送/接收处理。在该移动中继站RN中,当进行基站eNB与移动台UE之间的无线通信的中继时,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而且,在进行了调度后,将解调解码后的接收信号中的数据信号再次编码和调制并进行发送。例如在下行信号是OFDM的情况下,发送/接收部32进行以下处理:对从基站eNB接收到的OFDM信号进行FFT处理,由此分离子载波单位的数据信号,对该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处理。再次对数据信号进行编码和调制处理,通过调度器33映射到规定的无线帧格式。发送/接收部31进行每个子载波向时域信号的转换(IFFT处理)、时域信号的合成处理以及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附加处理。
控制部40的数据平面部41主要进行与基站eNB和移动台UE之间的数据平面的信号的协议处理。此外,调度器控制部411按照每个移动台UE例如以资源块为单位进行调度。根据调度器控制部411的调度结果来进行调度器33的处理。
控制部40的控制平面部42主要进行与基站eNB和移动台UE之间的控制平面的信号的协议处理。
在回传控制部421中进行关于与基站eNB之间的回传设定的控制。回传控制部421例如进行与基站eNB的回传设定、基于移动中继站RN的回传指定通知的回传设定、所设定的回传的释放(解除)请求等。此处,控制平面部22逐次管理切换和BCCH变更边界的定时。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切换后到下一BCCH变更边界为止的期间(上述第1期间)内,回传控制部221在测量间隙内设定回传。
在数据平面部41的调度器控制部411中,根据由回传控制部421设定的回传,进行各移动台UE的调度。调度器33根据调度器控制部411中的调度结果,进行以各移动台UE为目的地的数据信号向无线帧格式的映射。
(1-3)移动中继站RN的动作
接着,参照图11,主要对与回传设定关联的、进行切换的移动中继站RN的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图11是示出移动中继站RN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首先,当移动中继站RN检测到切换时(步骤S10:是),对下属的移动台UE通知测量间隙(步骤S12),并且,回传控制部221在测量间隙内设定回传(步骤S14)。此时,控制平面部22进行控制,以便停止对移动台UE发送下行参照信号(步骤S16)。这是因为,例如,在以移动台UE为目的地的单播子帧中,虽然在数据信号中包含参照信号,但该参照信号环绕到移动中继站RN的面向基站eNB的发送/接收部而产生自身干扰。由此,通过停止参照信号,移动中继站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发送/接收在与移动目的地基站之间发送/接收的关于切换的控制信号(关于随机接入的控制信号和/或用于呼叫设定的上位层的控制信息)。
另外,假定移动中继站大多数情况下设置在车辆上。此时,移动中继站RN的通信对象即移动台UE限定为车辆内的移动台UE,可以不考虑车辆外部的移动台UE切换到移动中继站RN的情况。因此,在停止的区间中,在中继站与基站之间能够确保回传,因此可以发送/接收在切换时执行的过程(例如随机接入)所需的控制信号,从这点来看,优选如上所述暂时停止以移动台为目的地的参照信号。
另一方面,通过上述测量间隙的设定,伴随检测到切换,移动中继站RN停止参照信号的发送,因此,在移动中继站RN的下属的移动台UE中,可以良好地计测其他小区的信号电平。该计测结果与假设未停止发送参照信号的情况相背离,可能得到没有反映实际情况的结果。因此,当从移动台UE接收到在设定了回传的测量间隙内进行计测而得到的测量报告时,控制平面部42进行以下处理。即,控制平面部42进行将该测量间隙的区间的计测结果从作为用于进行关于移动台的处理的基础的测定结果中排除等特殊处理,其中,该关于移动台的处理包括判断是否执行移动台的切换、或移动台的调制编码方式的确定等(步骤S18)。
此外,控制平面部42进行考虑了在步骤S14中设定的上行回传的上行发送的控制(步骤S20)。即,控制平面部42进行控制,以便在步骤S14中设定的上行回传的4子帧前(4ms前)不将上行发送许可信号(通过PDCCH发送的UL grant)发送给移动台UE。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中,移动中继站RN在从检测到切换开始到应用与切换目的地基站之间的新的回传为止的期间(第1期间)内,对移动中继站RN的下属的移动台UE设置公共的通信限制期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该公共的通信限制期间设为测量间隙。在该测量间隙中,移动中继站RN的下属的各移动台UE不进行数据发送/接收,因此,可以在测量间隙内的任意的区间设定回传。
(2)第2实施方式
下面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2-1)本实施方式的回传设定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移动中继站RN在从检测到切换开始到应用与切换目的地基站之间的新的回传为止的期间(第1期间)内,对移动中继站RN下属的移动台UE设置公共的通信限制期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该公共的通信限制期间设为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非连续接收)期间。该DRX期间是为了抑制移动台UE的功耗等,而在LTE规格的基础上,不需要无线信号的接收的间歇接收期间。
在DRX期间中,移动台UE不一定需要以移动台UE为目的地的下行的L1/L2控制信号即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息。因此,移动中继站RN可以在DRX期间中不发送PDCCH。即,在DRX期间中,移动中继站RN能够停止以移动台UE为目的地的下行的数据发送,因此,可以在DRX期间中设定回传。此时,由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的理由,优选移动中继站RN也停止下行的参照信号。
此外,在DRX期间中产出从移动台UE到目的地为移动中继站RN的上行数据的发送的可能性较低,基本上可以在DRX期间中任意地设定上行回传。在DRX期间中产生了上行数据发送的情况下,可以执行SR发送(Scheduling Request:调度请求)或RA procedure(Random Access Procedure:随机接入过程)。因此,优选移动中继站RN在对下属的各移动台UE设定公共的DRX期间的情况下,进行限定可以SR发送的子帧数量的资源控制,和/或为了限定可以执行RAprocedure的区间而限定PRACH(Physical Random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数量的资源控制。
进一步参照图12进行说明。图1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回传设定方法的图。在图12中,(a)示出可以设定为下行回传的子帧,(b)示出可以设定为上行回传的子帧,(c)示出在全部移动台中设定的DRX期间(进行接收的区间和不进行接收的区间)。
图12的(a)和(b)与图8的(a)和(b)相同。此处,如图12(c)所示,对全部移动台UE(例如UE1~4)设定公共的DRX期间。本实施方式的移动中继站RN以检测到切换并进行了预告通知为契机,在第1期间(到下一BCCH变更周期的开始时刻为止的区间)内,在DRX期间内的任意的子帧中设定回传。
另外,虽然在图12的(c)中示出在子帧#2、#3、#6、#7中设定了下行回传和上行回传的例子,但这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只要对全部的移动台UE设定公共的DRX区间并在该区间内设定回传,则在1帧内的哪个子帧内设定回传都可以。
(2-2)移动中继站RN的动作
接着,参照图13,主要对与回传设定关联的、进行切换的移动中继站RN的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图13是示出移动中继站RN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首先,当移动中继站RN检测到切换时(步骤S30:是),对下属的移动台UE通知DRX期间(步骤S32),并且,回传控制部221在DRX期间内设定回传(步骤S34)。此时,控制平面部22进行控制,以便停止对移动台UE发送参照信号(步骤S36)。停止发送参照信号的理由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
接着,移动中继站RN的控制平面部42进行限定可以SR发送的子帧数量的资源控制,和/或为了限定可以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区间而限定PRACH的数量的资源控制(步骤S38)。由此,能够限制DRX期间中可能产生的上行数据发送的数量,降低在移动中继站RN中产生自身干扰的可能性。然后,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当从移动台UE接收到在设定了回传的DRX期间内进行计测而得到的测量报告时,控制平面部42进行将该测量间隙的区间的计测结果从作为用于进行关于移动台的处理的基础的测定结果中排除等特殊处理,其中,该关于移动台的处理包括判断是否执行移动台的切换、或移动台的调制编码方式的确定等(步骤S40)。
此外,控制平面部42进行考虑了在步骤S34中设定的上行回传的上行发送的控制(步骤S42)。即,控制平面部42进行控制,以便在步骤S34中设定的上行回传的4子帧前(4ms前)不将上行发送许可信号(通过PDCCH发送的UL grant)发送给移动台UE。
(3)第3实施方式
下面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3-1)本实施方式的回传设定方法
参照图14对包含本实施方式的回传设定方法的、移动通信***中的切换的处理方法进行说明。图14是示出适合从检测到移动中继站RN的切换到在与切换目的地基站eNB之间设定新的回传为止的、移动通信***上的处理方法的时序图。
参照图14,首先,移动中继站RN将来自源基站eNB(Source eNB)和目标基站eNB(Target eNB)的无线质量等以测量报告的形式向目前正在通信的源基站eNB报告(步骤S50)。源基站eNB接收该接收功率值的报告而决定移动中继站RN的切换,然后以目标基站eNB为目的地发送切换请求消息(Handover Request)(步骤S51)。对应于该消息,目标基站eNB向源基站eNB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Handover RequestAck)(步骤S52)。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目标基站eNB在该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关于在本站可以设定的回传(例如MBSFN子帧的位置)的信息(用于回传设定的信息)。
源基站eNB以移动中继站RN为目的地发送包含用于在目标基站eNB的回传设定的信息在内的HO命令(HO command)(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includingMobilityControlInfo)(步骤S53)。最晚到该时刻为止,通过移动中继站RN检测到切换。
当识别到可以在目标基站eNB设定的回传后,移动中继站RN将该回传与目前在本站设定的回传进行比较,判断能否在切换后还维持目前在本站设定的回传。当判断为无法维持时,移动中继站RN根据上述报告信息的接收,发送寻呼消息,或者发送包含值标签(Value Tag)的报告信息,由此,向下属的移动台UE预告通知报告信息将被更新的情况(报告S54)。然后,如第1和第2实施方式所示的那样,移动中继站RN可以将测量间隙或DRX的区间设定为包含回传。
然后,移动中继站RN在下一BCCH变更边界的定时或该定时前,与目标基站eNB之间执行切换(HO)处理并结束该处理(步骤S55)。此处,移动中继站RN在内部管理连续的BCCH变更边界的各定时。移动中继站RN在步骤S53中取得关于在目标基站eNB中设定的回传的信息,在步骤S54中对下属的移动台UE预告通知,因此能够在切换结束后马上设定新的回传(步骤S56)。
另外,在上述非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切换处理本身的基本过程。图14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处理方法主要在以下几点与非专利文献4(Figure A.2-1:RN Mobility-Alt1-)中公开的过程不同。
·源基站eNB从目标基站eNB取得关于目标基站eNB的回传的信息。
·移动中继站RN从源基站eNB取得关于目标基站eNB的回传的信息。
·移动中继站RN在切换结束前对下属的移动台UE进行预告通知。
·移动中继站RN在下一BCCH变更边界的定时或该定时前,结束与目标基站eNB之间的切换处理。
(3-2)移动中继站RN的动作
接着,参照图15,主要对与回传设定关联的、进行切换的移动中继站RN的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图15是示出移动中继站RN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首先,在移动中继站RN检测到切换后(步骤S60:是),在判断为切换后无法维持目前在本站设定的回传的情况下,对下属的移动台UE预告通知报告信息将被变更的情况(步骤S62)。该预告通知相当于图14的步骤S54。接着,移动中继站RN根据在第1或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方法,可以在测量间隙或DRX期间内设定回传(步骤S64)。
当向目标基站eNB的切换结束后(步骤S66),移动中继站RN将在目标基站eNB中设定的回传重新向本站设定(步骤S68)。另外,移动中继站RN的切换的结束是在下一BCCH变更边界的定时或该定时前完成。各BCCH变更边界的定时通过控制平面部42管理。
接着,移动中继站RN的控制平面部42进行考虑了在步骤S68中设定的上行回传的上行发送控制(步骤S70)。即,控制平面部42进行控制,以便在步骤S68中设定的上行回传的4子帧前(4ms前)不将上行发送许可信号(通过PDCCH发送的UL grant)以移动台UE为目的地进行发送。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中,移动中继站RN在本站的切换处理的过程中,取得包含在目标基站eNB设定的回传在内的HO命令(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including MobilityControlInfo)。基于由该HO命令通知的用于回传设定的信息,向移动台UE进行预告通知,在下一BCCH变更边界的定时或该定时前结束切换。由此,移动中继站RN能够在到达BCCH变更边界的定时后,马上将在目标基站eNB中设定的回传对本站进行设定。
(4)第4实施方式
下面对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3实施方式的回传设定方法中,移动中继站RN在取得可以在目标基站eNB设定的回传信息后,在到达下一BCCH变更边界的定时之前没有设定该回传。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回传设定方法中,移动中继站RN在取得可以在目标基站eNB设定的回传信息后,在HO命令发送前,除与源基站eNB之间的回传外,还设定该新取得的回传。
在图16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回传设定方法。图16与图14相比,其不同点在于代替步骤S56而设置了步骤S57。另外,步骤S57可以在步骤S53之前执行。当识别到可以在目标基站eNB设定的回传后,移动中继站RN在步骤S57中,将该回传与在本站设定的回传进行比较,进行以下处理。即,首先,移动中继站RN判断能否在切换后维持目前在本站设定的回传。当判断为不能维持时,移动中继站RN除在与源基站eNB之间设定的回传(第1区间)外,还设定在目标基站eNB中可以设定的回传中的任意一个回传(第2区间)。在重新设定回传的情况下,在该子帧中,在与下属的移动台之间需要设定MBSFN子帧。因此,如前述那样发送寻呼消息或者预先发送包含值标签的报告信息,由此预告通知报告信息将被更新的情况,在到达BCCH变更边界而实际设定了MBSFN子帧的时刻,设定回传。由此,移动中继站在新追加的回传上,也能够在与目标基站eNB之间发送/接收关于回传的控制信号(随机接入等)。
接着,参照图17和图18,对本实施方式的回传设定方法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7和图18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回传设定方法的图,并分别与图6和图7所示的情况对应。在各图中,(a)示意性地示出切换结束前的状态,(b)示意性地示出切换结束后的状态。
在图17(a)所示的例子中,移动中继站RN3在与源基站eNB之间将子帧#1设定为下行回传(MBSFN子帧)。移动中继站RN从目标基站eNB取得在目标基站eNB可以设定的回传,从其中将子帧#3追加设定为回传。由此,在切换结束前,成为将子帧#1、3设定为下行回传的状态(MBSFN=1/3)。因此,如图17(b)所示,移动中继站RN在切换结束后,可以不进行回传的设定变更并且不会产生自身干扰而继续通信。
在图18(a)所示的例子中,移动中继站RN3在与源基站eNB之间将1帧中的10个子帧#0~#9中的子帧#1和#3(MBSFN=1/3)设定为下行回传(MBSFN子帧)。移动中继站RN从目标基站eNB取得在目标基站eNB可以设定的回传,从其中追加设定子帧#6和#8。由此,在切换结束前,成为将子帧#1、#3、#6、#8设定为下行回传的状态(MBSFN=1/3、6/8)。因此,如图18(b)所示,移动中继站RN在切换结束后,可以不进行回传的设定变更,并且不会产生自身干扰而继续通信。
(5)第5实施方式
下面对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3和第4实施方式中,例如图14的步骤S52所示,从目标基站eNB以源基站eNB为目的地,通过切换请求确认消息(Handover Request Ack)来通知在目标基站eNB中可以设定的回传。然而,通知方法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邻接的基站eNB之间定期地交换关于在各基站eNB设定的回传的信息。
在图19A~19C中示出在邻接基站eNB_1、eNB_2之间交换关于MBSFN子帧(MBSFN subframe)区间的信息的情况的时序图。
在图19A中,在邻接基站eNB_1、eNB_2之间通过X2接口直接进行信息交换。即,基站eNB_1以基站eNB_2为目的地,发送MBSFN子帧信息请求消息(MBSFNsubframe Request)(步骤S80)。在该消息中,可以包含关于在基站eNB_1中设定的MBSFN子帧区间的信息。对应于该消息,基站eNB_2通知关于在本站设定的MBSFN子帧的区间的信息(步骤S82)。
在图19B和图19C中,在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中,管理关于邻接基站eNB_1、eNB_2的子帧区间的信息。而且,在邻接基站eNB_1、eNB_2之间,经由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间接地进行信息交换。利用S1接口进行各基站与MME之间的通信。
即,在图19B中,基站eNB_1以MME为目的地,发送MBSFN子帧信息请求消息(MBSFN subframe Request)(步骤S84)。在该消息中,可以包含关于在基站eNB_1中设定的MBSFN子帧区间的信息。对应于该消息,MME通知关于所记录的基站eNB_2的MBSFN子帧区间的信息(步骤S86)。
此外,在图19C中,MME以基站eNB_2为目的地,发送MBSFN子帧信息请求消息(MBSFN subframe Request)(步骤S88)。在该消息中,可以包含关于MME记录的基站eNB_1的MBSFN子帧区间的信息。对应于该消息,基站eNB_2以MME为目的地,通知关于本站的MBSFN子帧区间的信息(步骤S90)。
在图19A~19C中所示的例子中,虽然是在邻接基站eNB_1、eNB_2之间交换关于MBSFN子帧(MBSFN subframe)区间的信息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在邻接基底间交换关于可以设定的回传的信息。
此外,如图19B和图19C所示,在经由MME进行信息交换的情况下,与MME通信的通信对象不限于邻接基站,也可以是邻接中继站。即,也能够在邻接基站和邻接中继站之间交换信息。
(6)第6实施方式
下面对第6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6-1)本实施方式的回传设定方法
在回传处理中,在移动中继站RN和源基站eNB以及目标基站eNB之间,进行各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这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相当于例如在非专利文献4(Figure A.2-1:RN Mobility-Alt1-)中公开的过程中的7.RRC Conn.Reconf inclMobilityControlInformation、9.Synchronization、10.UL allocation+TA for UE、11.RRCConn ReconfComplete。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在回传中进行,但是由于设定的回传,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需要时间,因此存在切换处理的延迟时间变长的情况。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回传设定方法中,在从检测到移动中继站RN的切换并进行了预告通知的时刻开始,到下一BCCH变更周期的开始时刻(BCCH变更边界)为止的第1期间内,在帧内的任意区间设定回传。在第1期间内,移动中继站RN可以继续设定已经被设定的回传,也可以从切换过程中取得的、在目标基站eNB可以设定的回传中设定回传。由此,当如此任意地设定回传时,在上述第1期间内,移动中继站RN停止以移动台UE为目的地的下行信号(参照信号等)的发送,并且,控制使得不发送来自移动台UE的上行信号(数据信号、重发信号、SRS、PRACH等)。
进一步参照图20进行说明。图20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回传设定方法的图。在图20中,(a)示出在第1期间内设定的下行回传,(b)示出在第1期间内设定的上行回传,(c)示出不通过特定的子帧进行发送的信号。另外,在图20中示出根据图6所示的情况设定回传的例子。即,假定移动中继站RN从在目标基站eNB中可以设定的下行回传中设定子帧#3作为第1期间内的回传的情况。此时,设定子帧#3、#7作为上行回传。
从基站eNB以移动中继站RN为目的地,通过子帧#3(下行回传)进行数据发送(data),但在第1期间中,移动中继站RN不通过子帧#3发送以移动台UE为目的地的参照信号(RS:Reference Signal),因此,不会产生移动中继站RN的自身干扰。
此外,从移动中继站RN以基站eNB为目的地,通过子帧#3(上行回传)进行数据发送(data),在4子帧(4ms)后,即在子帧#7中从基站eNB接收ACK/NACK信号(A/N)。在第1期间中,移动中继站RN不通过该子帧#7发送以移动台UE为目的地的参照信号(RS),因此不会产生移动中继站RN的自身干扰。
此外,在子帧#9中,移动中继站RN不对移动台UE发送PDCCH即上行发送许可信号(UL grant)。由此,在子帧#9的4ms后,即子帧#3的上行回传中,移动台UE不对移动中继站RN发送信号。这样,关于上行回传,移动中继站RN进行控制,以使得在设定了上行回传的4ms前的子帧中不发送PDCCH。
另外,假定移动中继站大多数情况下设置在车辆上。此时,移动中继站RN的通信对象即移动台UE限定为车辆内的移动台UE,可以不考虑车辆外部的移动台UE切换到移动中继站RN的情况。因此,在停止的区间中,在中继站与基站之间能够确保回传,因此可以发送/接收在切换时执行的过程(例如随机接入)所需的控制信号,从这点来看,优选如上所述暂时停止发往移动台的参照信号。
(6-2)移动中继站RN的动作
接着,参照图21,主要对与回传设定关联的、进行切换的移动中继站RN的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图21是示出移动中继站RN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首先,在移动中继站RN检测到切换后(步骤S120:是),在判断为切换后无法维持目前在本站设定的回传的情况下,移动中继站RN的回传控制部421在任意的位置设定回传(步骤S122)。
然后,移动中继站RN停止以移动台UE为目的地的下行信号的发送,并且,进行控制使得不发送来自移动台UE的上行信号。首先,移动中继站RN的控制平面部42开始参照信号等与移动台UE之间的信号的发送/接收的停止处理(步骤S124)。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控制平面部42还进行限定可以SR发送的子帧数量的资源控制,和/或为了限定可以执行RA procedure的区间而限定PRACH的数量的资源控制(步骤S126)。此外,由于停止了以移动台UE为目的地的参照信号的发送,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当从移动台UE接收到测量报告时,控制平面部42进行将该计测结果从作为用于进行关于移动台的处理的基础的测定结果中排除等特殊处理,其中,该关于移动台的处理包括判断是否执行移动台的切换、或移动台的调制编码方式的确定等(步骤S128)。
接着,移动中继站RN的控制平面部42进行考虑了在步骤S122中设定的上行回传的上行发送控制(步骤S130)。即,控制平面部42进行控制,以便在步骤S122中设定的上行回传的4子帧前(4ms前)不将上行发送许可信号(PDCCH的UL grant)以移动台UE为目的地进行发送。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的通信区间的设定方法、中继站、移动通信***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良和变更。
标号说明
11、12:发送/接收部
13:无线帧处理部
20:控制部
21:数据平面部
22:控制平面部
221:回传控制部
31、32:发送/接收部
33:调度器
40:控制部
41:数据平面部
411:调度器控制部
42:控制平面部
421:回传控制部

Claims (22)

1.一种移动通信***中的通信区间设定方法,该移动通信***具有对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行中继的可移动的中继站,所述通信区间设定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设定下行通信区间和上行通信区间中的至少任意一个通信区间,其中,该下行通信区间是通过限制从中继站向移动台的信号发送,而在中继站接收来自基站的发送信号的通信区间,该上行通信区间是通过限制从移动台向中继站的信号发送,而在中继站发送发往基站的发送信号的通信区间;
在从中继站检测到切换开始、到中继站与切换目的地基站之间设定所述通信区间为止的第1期间,限制或停止中继站和与其连接的移动台之间的信号的发送/接收,并将所述第1期间中的至少一部分区间用作所述通信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区间设定方法,其中,
所述第1期间被分配给限制中继站和与其连接的移动台之间的信号发送/接收的公共的通信限制期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区间设定方法,其中,
所述通信限制期间相当于用于移动台进行无线信号的测定的测定期间,该无线信号的频率不同于中继站与移动台之间的通信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区间设定方法,其中,
所述通信限制期间相当于移动台不需要接收无线信号的间歇接收期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区间设定方法,其中,
所述通信区间设定方法还包含以下步骤:将在所述通信限制期间内移动台对参照信号的测定结果,从作为用于在中继站中进行关于移动台的处理的基础的测定结果中排除。
6.一种移动通信***中的通信区间设定方法,该移动通信***具有对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行中继的可移动的中继站,所述通信区间设定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设定下行通信区间和上行通信区间中的至少任意一个通信区间,其中,该下行通信区间是通过限制从中继站向移动台的信号发送,而在中继站接收来自基站的发送信号的通信区间,该上行通信区间是通过限制从移动台向中继站的信号发送,而在中继站发送发往基站的发送信号的通信区间;
在中继站进行的切换时,从切换目的地基站取得用于在中继站与切换目的地基站之间设定所述通信区间的信息,使用所述信息来设定所述通信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区间设定方法,其中,所述通信区间设定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将所述中继站与所述切换目的地基站之间的所述通信区间设定为,根据用于设定所述通信区间的信息确定的、能够在所述中继站与所述切换目的地基站之间设定所述通信区间的区间中的任意区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通信区间设定方法,其中,所述通信区间设定方法还包含以下步骤:
在根据用于设定所述通信区间的信息而变更在中继站与切换源基站之间设定的所述通信区间的情况下,从中继站对所连接的各移动台预先通知包含所述信息的报告信息将被变更的情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区间设定方法,其中,所述通信区间设定方法还包含以下步骤:在应用所述报告信息的时候,结束所述中继站进行的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通信区间设定方法,其中,所述通信区间设定方法还包含以下步骤:
在取得用于设定所述通信区间的信息后、到应用包含用于设定所述通信区间的信息的报告信息为止的第1期间内,除在中继站与切换源基站之间设定的第1所述通信区间外,还将根据所述信息确定的、能够在所述中继站与所述切换目的地基站之间设定所述通信区间的区间中的任意区间,设定为第2所述通信区间。
11.一种对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行中继的可移动的中继站,该中继站具有:
第1发送/接收部,其与基站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
第2发送/接收部,其与移动台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以及
控制部,其设定下行通信区间和上行通信区间中的至少任意一个通信区间,其中,该下行通信区间是通过限制从中继站向移动台的信号发送,而在中继站接收来自基站的发送信号的通信区间,该上行通信区间是通过限制从移动台向中继站的信号发送,而在中继站发送发往基站的发送信号的通信区间,
所述控制部在从中继站检测到切换开始、到中继站与切换目的地基站之间设定所述通信区间为止的第1期间,限制或停止中继站和与其连接的移动台之间的信号的发送/接收,并将所述第1期间中的至少一部分区间用作所述通信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中继站,其中,
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1期间分配给限制中继站和与其连接的移动台之间的信号发送/接收的公共的通信限制期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继站,其中,
所述通信限制期间相当于用于移动台进行无线信号的测定的测定期间,该无线信号的频率不同于中继站与移动台之间的通信频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继站,其中,
所述通信限制期间相当于移动台不需要接收无线信号的间歇接收期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继站,其中,
在所述通信限制期间内移动台对参照信号的测定结果被从作为用于在中继站中进行关于移动台的处理的基础的测定结果中排除。
16.一种对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行中继的可移动的中继站,该中继站具有:
第1发送/接收部,其与基站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
第2发送/接收部,其与移动台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以及
控制部,其设定下行通信区间和上行通信区间中的至少任意一个通信区间,其中,该下行通信区间是通过限制从中继站向移动台的信号发送,而在中继站接收来自基站的发送信号的通信区间,该上行通信区间是通过限制从移动台向中继站的信号发送,而在中继站发送发往基站的发送信号的通信区间,
所述控制部在中继站进行的切换时,从切换目的地基站取得用于在中继站与切换目的地基站之间设定所述通信区间的信息,使用所述信息来设定所述通信区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中继站,其中,
所述控制部将中继站与所述切换目的地基站之间的所述通信区间设定为,根据用于设定所述通信区间的信息确定的、能够在中继站与所述切换目的地基站之间设定所述通信区间的区间中的任意区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中继站,其中,
在根据用于设定所述通信区间的信息而变更在中继站与切换源基站之间设定的所述通信区间的情况下,对与中继站连接的各移动台预先通知包含所述信息的报告信息将被变更的情况。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中继站,其中,
在应用所述报告信息的时候,结束切换。
20.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中继站,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取得用于设定所述通信区间的信息后、到应用包含用于设定所述通信区间的信息的报告信息为止的第1期间内,除在中继站与切换源基站之间设定的第1所述通信区间外,还将根据所述信息确定的、能够在所述中继站与所述切换目的地基站之间设定所述通信区间的区间中的任意区间,设定为第2所述通信区间。
21.一种移动通信***,其具有基站、移动台以及对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行中继的可移动的中继站,
所述中继站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设定下行通信区间和上行通信区间中的至少任意一个通信区间,其中,该下行通信区间是通过限制从中继站向移动台的信号发送,而在中继站接收来自基站的发送信号的通信区间,该上行通信区间是通过限制从移动台向中继站的信号发送,而在中继站发送发往基站的发送信号的通信区间,
所述控制部在从中继站检测到切换开始、到中继站与切换目的地基站之间设定所述通信区间为止的第1期间,限制或停止中继站和与其连接的移动台之间的信号的发送/接收,并将所述第1期间中的至少一部分区间用作所述通信区间,
所述基站具有发送/接收部,该发送/接收部根据所述通信区间,与所述中继站之间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
所述移动台具有发送/接收部,该发送/接收部根据所述通信区间,与所述中继站之间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
22.一种移动通信***,其具有基站、移动台以及对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行中继的可移动的中继站,
所述中继站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设定下行通信区间和上行通信区间中的至少任意一个通信区间,其中,该下行通信区间是通过限制从中继站向移动台的信号发送,而在中继站接收来自基站的发送信号的通信区间,该上行通信区间是通过限制从移动台向中继站的信号发送,而在中继站发送发往基站的发送信号的通信区间,
所述控制部在中继站进行的切换时,从切换目的地基站取得用于在中继站与切换目的地基站之间设定所述通信区间的信息,使用所述信息来设定所述通信区间,
所述基站具有发送/接收部,该发送/接收部根据所述通信区间,与所述中继站之间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
所述移动台具有发送/接收部,该发送/接收部根据所述通信区间,与所述中继站之间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
CN201080065273.4A 2010-03-12 2010-03-12 通信区间设定方法、中继站及移动通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127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01774 WO2011111111A1 (ja) 2010-03-12 2010-03-12 通信区間設定方法、中継局、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2738A CN102812738A (zh) 2012-12-05
CN102812738B true CN102812738B (zh) 2015-10-14

Family

ID=44562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527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12738B (zh) 2010-03-12 2010-03-12 通信区间设定方法、中继站及移动通信***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051669B2 (zh)
EP (1) EP2547137B1 (zh)
JP (1) JP5365738B2 (zh)
KR (1) KR101404287B1 (zh)
CN (1) CN102812738B (zh)
CA (1) CA2792527C (zh)
WO (1) WO20111111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11961B2 (en) * 2010-03-31 2021-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support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CN102238722B (zh) * 2010-04-30 2015-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Un子帧配置处理方法、基站和中继站
WO2013044524A1 (zh) * 2011-09-30 2013-04-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的实现方法、家庭基站和用户设备
JP5792580B2 (ja) * 2011-10-14 2015-10-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EP2775778A4 (en) 2011-11-04 2015-08-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50024757A1 (en) * 2012-02-16 2015-01-2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asures in case of handover problems in case of relaying
WO2014043760A1 (en) 2012-09-21 2014-03-27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9949159B2 (en) 2013-03-22 2018-04-17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Guaranteed periods of inactivity for network listening modes
WO2017011942A1 (zh) * 2015-07-17 2017-0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信息获取的方法和装置
JP6532807B2 (ja) * 2015-11-13 2019-06-19 京セラ株式会社 中継局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17155291A2 (en) * 2016-03-08 2017-09-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roviding system information to remote 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9076634B (zh) * 2016-05-31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US10531459B2 (en) 2016-07-15 2020-0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OT operation in unlicensed spectrum
WO2018198178A1 (ja) * 2017-04-25 2018-11-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部切替方法
CN111557110A (zh) * 2018-01-08 2020-08-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ue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US10419077B1 (en) * 2018-03-28 2019-09-17 Google Ll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via a mobile relay
JP2020099032A (ja) * 2018-12-19 2020-06-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リレー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1586744B (zh) * 2019-02-15 2022-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ab节点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5304A (zh) * 2006-11-02 2008-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中继***的切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36001A (ja) * 2003-01-30 2004-08-19 Ntt Docomo Inc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位置情報管理装置、ルーティング情報管理装置
EP1613003A1 (en) * 2004-06-30 2006-01-04 Alcatel Air interface protocols for a radio access network with ad-hoc extension
GB2422272A (en) * 2005-01-14 2006-07-19 King S College London Network mobility
KR100824239B1 (ko) * 2005-11-07 2008-04-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홉 릴레이 방식을 사용하는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시스템에서 이동 중계국의 핸드오버를 처리하기 위한 장치및 방법
US8660035B2 (en) * 2005-11-10 2014-02-25 Apple, Inc. Wireless relay network media access control layer control plane system and method
US8165073B2 (en) * 2006-08-04 2012-04-24 Nokia Corporation Relay-station assignment/re-assignment and frequency re-use
US8095160B2 (en) * 2006-11-07 2012-01-10 Motorola Solutions, Inc. Intermediat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handover in a multi-hop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80107091A1 (en) * 2006-11-07 2008-05-08 Motorola, Inc. Broadcast efficiency in a multihop network
CN101578782B (zh) * 2006-11-14 2013-02-27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利用移动中继站的切换方法
US7894388B2 (en) * 2007-01-05 2011-02-22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 zone bandwidth allocation
US8009630B2 (en) * 2007-03-05 2011-08-30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neighbor discovery, handover procedure and relay zone configuration for relay stations in a multi-hop network
WO2008133579A1 (en) * 2007-04-27 2008-11-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over using dedicated resources reserved for a limited time interval
EP2056512B1 (en) * 2007-09-08 2018-0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ime to response of retransmission in a multihop relay wireless comunication system
FI20085194A0 (fi) * 2008-02-29 2008-02-2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netelmä ja laite kanavanvaihtoproseduuria varten jatkolähetyslaajennuksen sisältävässä tietoliikenneverkossa
KR101344760B1 (ko) * 2008-04-30 2013-1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스템 정보 블럭 송수신 방법및 장치
US20090290554A1 (en) * 2008-05-13 2009-11-26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accessible medium for determining action time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09148232A2 (en) * 2008-06-04 2009-12-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preamble change of relay station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hop relay
US8706068B2 (en) * 2008-06-23 2014-04-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signal power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apparatus
KR101429672B1 (ko) * 2008-08-05 2014-08-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중계국을 지원하는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의핸드오버 장치 및 방법
US8873522B2 (en) * 2008-08-11 2014-10-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cessing measurement gap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524607B1 (ko) * 2008-11-14 2015-06-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이동 릴레이 셀 선택 장치 및 방법
WO2010121661A1 (en) * 2009-04-24 2010-10-2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relate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load balancing in a relay network
US8059586B2 (en) * 2009-06-04 2011-11-15 Motorola Mobility, Inc.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tracking for group mobil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5126419B2 (ja) * 2009-06-16 2013-01-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817745B2 (en) * 2009-06-19 2014-08-26 Blackberry Limited Mechanisms for data handling during a relay handover with S1 termination at relay
US8611333B2 (en) * 2009-08-12 2013-1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of mobile relay mobility in asynchronous networks
US8300588B2 (en) * 2009-10-05 2012-10-3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measurement timing in a relay cell
CN102726100B (zh) * 2009-12-02 2015-05-20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在切换中继续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WO2011070308A1 (en) * 2009-12-10 2011-06-16 Fujitsu Limited Relay handover control
EP2514262A1 (en) * 2009-12-16 2012-10-2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30044674A1 (en) * 2010-03-05 2013-02-21 Oumer Teyeb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omprising a Relay Node
JP5365739B2 (ja) * 2010-03-12 2013-12-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区間設定方法、中継局、基地局、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JP5598535B2 (ja) * 2010-03-30 2014-10-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無線中継装置、移動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MX2013001671A (es) * 2010-08-13 2013-04-03 Fujitsu Ltd Sistema de radiocomunicacion, estacion de base, estacion repetidora y metodo de radio comunicacion.
WO2012059995A1 (ja) * 2010-11-04 2012-05-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中継局、移動局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EP2637431A4 (en) * 2010-11-04 2017-03-15 Fujitsu Limi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relay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5304A (zh) * 2006-11-02 2008-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中继***的切换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rDigital.FDD Relay Type I Backhaul interference and HARQ issues.《3GPP TSG-RAN WG1 Meeting #57bis R1-092587》.2009,正文第1-4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50773A1 (en) 2013-09-26
EP2547137A4 (en) 2014-11-05
WO2011111111A1 (ja) 2011-09-15
JPWO2011111111A1 (ja) 2013-06-27
EP2547137B1 (en) 2021-04-14
JP5365738B2 (ja) 2013-12-11
KR101404287B1 (ko) 2014-06-05
KR20120139781A (ko) 2012-12-27
CA2792527C (en) 2016-07-19
US10051669B2 (en) 2018-08-14
CA2792527A1 (en) 2011-09-15
CN102812738A (zh) 2012-12-05
EP2547137A1 (en) 2013-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2738B (zh) 通信区间设定方法、中继站及移动通信***
JP740591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
KR102304150B1 (ko) 통합된 액세스 백홀 (iab) 네트워크에서의 타이밍 및 프레임 구조
US11184869B2 (en) Timing alignment tim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240121793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20210378046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US20160315658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relay 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EP293674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sted serving cell configur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architecture
KR101785659B1 (ko) 릴레이 시스템에서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RU2560937C1 (ru) Способ конфигурирования продолжительности связи, ретрансляционная станция, мобильная станция и система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US20220322459A1 (en) Random access associated with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WO2022080309A1 (ja) 通信システム
JP5713130B2 (ja) 通信区間設定方法、中継局、移動局、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