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04037A - 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04037A
CN102804037A CN2010800263628A CN201080026362A CN102804037A CN 102804037 A CN102804037 A CN 102804037A CN 2010800263628 A CN2010800263628 A CN 2010800263628A CN 201080026362 A CN201080026362 A CN 201080026362A CN 102804037 A CN102804037 A CN 1028040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mentioned
display device
light source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63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04037B (zh
Inventor
横田匡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804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4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04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40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4Back fram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22Mechanical guidance or alignment of LCD panel support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46Fixing elements
    • G02F2201/465Snap -f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仅通过将显示面板和背光源进行拼装就能够作为电视接收装置等最终产品来提供,确保大的有效显示区域,并且在背光源上拼装显示面板时具有优异的作业性。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LED(52);LED基板(51),其上安装LED(52);液晶面板(11),其利用LED(52)的光进行显示;第1机箱(Ca),其中装配液晶面板(11);第2机箱(Cb),其中装配LED基板(51);以及反射片(60),其能够反射来自LED(52)的光,第1机箱(Ca)和第2机箱(Cb)相互卡合,该第1机箱(Ca)和第2机箱(Cb)作为构成液晶显示装置(10)的外观的外箱,反射片(60)以由LED基板(51)支撑的状态配置于第2机箱(Cb)的内面。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液晶电视机等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液晶面板,由于其自身不发光,所以另外需要作为照明装置的背光源。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下述构成:背光源包括收纳多个冷阴极管的底座和用于在底座上对光学部件进行定位的框架,该背光源和液晶面板由从液晶面板的表侧覆盖的外框保持成组装状态。并且,用作为外观零部件的表里两个机箱将该液晶显示装置夹住,构成电视接收装置。也就是说,如在专利文献1中也明示的,分别另行制造液晶面板和背光源,用外框等将其相互拼装,从而制造液晶显示装置,进而通过用一对机箱夹住液晶显示装置,制造电视接收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8-2937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是另行生产液晶面板和背光源,在另外的工序对其进行拼装,而且在另外的工序将其收纳于机箱中,从而构成电视接收装置,但是,由于这种方法需要增加工序数量,所以并非有效率的方法。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是将液晶面板相对于背光源通过外框进行拼装,但是,例如,在将液晶面板直接放置于背光源上后,通过外框进行组装时,如果放置的部分所占宽度较大,液晶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就会减小,因此,需要缩小放置部分的宽度。但是,在小宽度部分放置液晶面板,与在大宽度部分放置时相比,存在作业性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仅通过将显示面板和背光源进行拼装即可作为电视接收装置等最终产品来提供,而且,既确保大的有效显示区域,在背光源上拼装显示面板时又具有优异的作业性。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备这种显示装置的电视接收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光源;基板,其上安装上述光源;显示面板,其利用上述光源的光进行显示;第1机箱,其中装配有上述显示面板;第2机箱,其中装配有上述基板;以及反射片,其能够反射来自上述光源的光,上述第1机箱和上述第2机箱相互卡合,该第1机箱和第2机箱作为构成该显示装置的外观的外箱,上述反射片以由上述基板支撑的状态配置于上述第2机箱的内面。
根据上述构成,将显示面板装配在第1机箱中,将光源装配在第2机箱中,因此,通过将各机箱卡合,就能够实现利用来自光源的光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另外,由于第1机箱以及第2机箱构成形成该显示装置的外观的外箱,所以仅通过将该第1机箱和第2机箱卡合,就能够将该显示装置作为电视接收装置等最终产品来提供。
特别是在本发明中,由于废除了外框等装配部件,所以实现了材料成本的降低。另外,和以往那样在进行面板和背光源的组装后将其收纳于另外的机箱中而得到电视接收装置等最终产品的情况相比,减少了组装工序数量,因此,在这一点上也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另外,显示面板和背光源的对位是通过第1机箱和第2机箱的组装来实现的,因此,其作业性提高,不再需要在显示面板上确保用于对位的区域。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对位,不会出现该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减小的情况。
不过,由于第2机箱是装配基板等零部件的机箱,所以容易形成凹凸(例如,用于装配零部件的孔、用于定位零部件的壁部等)。假如在形成了该凹凸的面上装配反射片时,反射片就会产生挠曲、翘起,有时会因此而导致亮度不均。因此,在本发明中,如上述构成那样设计成用基板支撑反射片的构成。因为如果是成板状的基板,则表面几乎没有凹凸,在支撑反射片时能够抑制挠曲、翘起的产生。另外,不需要设置用于支撑反射片的专用部件,在这一点上也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
另外,可具备夹持部件,上述夹持部件能够在与上述第2机箱之间对上述反射片以及上述基板两者进行夹持。如此就能够在夹持部件和第2机箱之间对反射片以及基板两者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与分别具备对反射片以及基板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的构成相比,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因此,能够降低零部件成本以及零部件装配所需的作业时间。
另外,可具备:光学片,其配置于上述第1机箱和上述第2机箱之间,使来自上述光源的光扩散;和片支撑部,其从上述夹持部件向上述光学片侧突出,能够支撑上述光学片。通过光学片使光源的光扩散,能够抑制亮度不均。另外,通过片支撑部支撑光学片,可抑制光学片的挠曲,可抑制因此而导致的亮度不均。
另外,可具备:电力提供基板,其配置于上述第2机箱的底面,用于对上述光源提供电力;和基板支撑部,其是使上述第2机箱的底面的一部分向上述反射片侧突出而形成的,能够支撑上述基板。在设计成将电力提供基板配置于第2机箱的底面的构成的情况下,需要避开电力提供基板而配置光源。因此,在本发明中,设计成用使底面的一部分突出而形成的基板支撑部支撑基板,从而避开与电力提供基板的干扰而配置光源(基板)的构成。在如上所述具备基板支撑部的构成的情况下,底面产生凹凸。因此,假如将反射片装配在底面时,会担心反射片出现挠曲、翘起。但是,在本发明中,设计成由基板支撑反射片的构成,因此,既是具备基板支撑部的构成,又可抑制反射片的挠曲、翘起。
另外,可设计成:上述基板在俯视时至少涵盖上述第2机箱的底面的整个区域而配置。因为基板涵盖底面的整个区域而配置,所以反射片在与底面的几乎整个区域相对应的部位由基板来支撑。支撑反射片的部位增加的结果,即可更有效地抑制反射片产生挠曲、翘起。
另外,可设计成:上述夹持部件具有向上述第2机箱侧突出的突起片,上述突起片贯通上述反射片以及上述基板两者,并且固定于上述第2机箱。如此,因为使固定于第2机箱的突起片贯通反射片以及上述基板,所以可对反射片以及上述基板在各自的平面方向进行更切实的定位。
另外,可设计成:上述突起片贯通上述反射片以及上述基板,并且贯通上述第2机箱,从与上述基板侧相反的一侧卡止于上述第2机箱。如果设计成这种构成,则不需要用于在第2机箱上装配突起片(进而夹持部件)的专用装配零部件(螺丝等),能够降低成本。
另外,可设计成:在上述基板中,在与上述第2机箱相对的面上,配置有用于对上述光源提供电力的第1配线。如果设计成这种构成,则通过使第2机箱和配线相对配置,可将在对光源提供电力时产生的热有效地从配线向第2机箱侧进行散热。特别是在本发明中,第2机箱构成显示装置的外箱,因此,和具备底座等中间装配部件的构成相比,可经由第2机箱而有效地向装置外部进行散热。
另外,可设计成:在上述基板中,在与上述反射片相对的面上,配置有用于对上述光源提供电力的第2配线。通过将配线配置在与反射片相对的面上,可将在对光源提供电力时产生的热从配线进行散热。另外,如果设计成在基板的两个面(与第2机箱相对的面以及与反射片相对的面)上配置配线的构成,则与仅在单面上配置配线的构成相比,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散热。
此外,作为显示面板,可例示液晶面板。这种显示装置作为液晶显示装置,可适用于各种用途,例如电视机、计算机的桌面画面等,特别适用于超薄型电视接收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仅通过将第1机箱和第2机箱进行拼装,就能够作为电视接收装置等最终产品来提供,而且,既确保大的有效显示区域,将面板拼装于背光源时的作业性又优异。另外,可提供包含这种显示装置的电视接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视接收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背光源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将液晶显示装置沿着短边方向切断后的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将图3中的LED周边放大后的放大图。
图5是对图3中的各构成零部件进行分解而示出的分解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在第1机箱上装配液晶面板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光源单元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将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沿着短边方向切断后的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将图8中的LED周边放大后的放大图。
图10是对图8中的各构成零部件进行分解而示出的分解图。
图11是示出在第2机箱上装配夹持部件的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根据图1~图7,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附图的一部分示出了X轴、Y轴以及Z轴,在绘图时使各轴方向为在各附图中示出的方向。另外,图3所示的上侧为表侧,同图下侧为里侧。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视接收装置TV具备液晶显示装置10、用于放置该液晶显示装置10的台座S、以及未图示的电源、调谐器等而构成。
液晶显示装置10(显示装置)整体成长方形,由台座S来支撑,使其显示面沿着垂直方向(Y轴方向)。液晶显示装置10具备:作为外部光源的背光源装置12(照明装置)、利用来自背光源装置12的光进行显示的液晶面板11(显示面板)、以及可装配液晶面板11的第1机箱Ca。
背光源装置12具备:在LED基板51上安装多个LED52(光源)而形成的光源单元50、电路基板80、以及可装配光源单元50和电路基板80的第2机箱Cb。第1机箱Ca和第2机箱Cb在俯视时的外形为大致相同的大小,通过将第1机箱Ca和第2机箱Cb卡合,作为构成液晶显示装置10的外观的外箱。
第1机箱Ca由框状合成树脂部件构成,液晶面板11以被收纳的形式装配于其框内,液晶面板11的显示面11a配置于框内。此外,在第1机箱Ca的表面侧设有扬声器11b等。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第2机箱Cb由在表侧具有开口的箱状合成树脂部件构成,具备构成箱底的底面30和从底面30立设的壁部31。
具体为下述构成:相对于第1机箱Ca,第2机箱Cb装配在与液晶面板11的显示面11a相反的一侧,从第2机箱Cb的LED52对液晶面板11提供光。此外,在第1机箱Ca和第2机箱Cb之间,详细地讲是在液晶面板11和LED52之间,配置有光学片20,光学片20使来自LED52的光扩散成面状。
液晶面板11构成为:在俯视时成横长的方形,一对玻璃基板以隔着规定间距的状态贴合,并且在两个玻璃基板之间封入了液晶。在一方玻璃基板上,设有与相互垂直的源极配线和栅极配线相连接的开关元件(例如TFT)、与该开关元件相连接的像素电极、以及取向膜等,在另一方玻璃基板上,设有R(红色)、G(绿色)、B(蓝色)等各着色部以规定排列而配置的彩色滤光片、相对电极以及取向膜等。另外,在两个玻璃基板的外侧,配置有偏光板。
如图3所示,光学片20是通过将配置于第2机箱Cb侧的厚度大的扩散板22和配置于第1机箱Ca侧的厚度小的片类21(扩散透镜、反射型偏光片等)重叠而构成的。扩散板22是在合成树脂制成的板状部件中分散配合光散乱粒子而形成的,具有使从作为光源的LED52射出的光扩散的功能。
接下来,对第1机箱Ca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第1机箱Ca具有用于卡止液晶面板11的爪部13。如图6所示,爪部13具备卡止面13b,在该卡止面13b和与该卡止面13b相对而配置的弹性部件16(波龙等)之间,对液晶面板11的周缘部进行夹持。另外,爪部13自身能够弹性变形,并构成为:在将液晶面板11装配在第1机箱Ca上时,爪部13向扩开的方向(外侧)弹性变形,在液晶面板11装配完之后,向紧固液晶面板11的方向(内侧)弹性复原。
另外,在第1机箱Ca的爪部13,赋予了倾斜面13a,以便在将液晶面板11收纳于爪部13的卡止面13b内时,能够对该液晶面板11向按入方向(图6中的箭头方向)进行引导,并且使爪部13伴随按入而弹性变形。而且,在爪部13的里侧(即与对液晶面板11进行卡止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形成有用于收纳后述第2机箱Cb的凸部35的凸部收纳部18。另外,在第1机箱Ca上,形成有用于对光学片20进行夹持的夹持用片部14。
接下来,对第2机箱Cb的构成进行说明。第2机箱Cb在俯视时成横长的方形,由合成树脂部件构成。如图3所示,第2机箱Cb具备构成底面30的底板Cb1和构成壁部31的壁板Cb2。此外,壁部31相对于底面30以规定的角度指向内侧地倾斜。
光源单元50具备作为光源的多个LED52(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和多个LED52安装在直线上的LED基板51。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LED52的个数以及X轴方向的长度不同的两种光源单元50。具体地阐述,如图2所示,具备:安装了6个LED52的光源单元50(以下,称之为光源单元50A)、和安装了5个LED52的光源单元50(以下,称之为光源单元50B)。
通过以光源单元50A、光源单元50B、光源单元50A的顺序在X轴方向进行连结,构成为:在第2机箱Cb上,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合计为17个)LED52在X轴方向排列成直线状。此外,在X轴方向排列的各光源单元50彼此经由安装在各LED基板51上的各连接器53而进行电连接。并且,相连结的光源单元50A以及50B隔着一定的间隔,在第2机箱Cb的短边方向(Y轴方向)排列多列(在本实施方式中为9列)。从而,形成为多个LED52二维地排列在第2机箱Cb上的构成。
如果按上述方式设计成将两种光源单元50A、50B进行组合而配置各LED52的构成,则通过改变光源单元50A、50B的组合,就能够对应不同画面尺寸的液晶显示装置10以及背光源装置12。从而,不需要分别(按照尺寸的种类数量)准备与液晶显示装置10(或背光源装置12)的各尺寸相对应的长度的LED基板,可减少LED基板的种类,能够降低成本。此外,光源单元50A和光源单元50B,除了LED52的安装数量不同以外,为相同的构成,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仅对光源单元50A进行说明。
LED基板51在俯视时成在一个方向较长的矩形状,多个LED52沿着长边方向以等间隔安装。例如,LED52为通过将发单色蓝光的LED芯片和荧光粉进行组合而发白光的LED。各LED52构成为:和在后述电路基板80中的控制单元电连接,由此获得驱动电力。另外,LED52的背面焊接于LED基板51上的焊盘(未图示)。
LED基板51由基板支撑部42来支撑,该基板支撑部42是通过使底板Cb1的一部分向表侧(反射片60侧)突出而形成的。基板支撑部42在俯视时成方形状,在X轴以及Y轴两个方向配置在多个部位(配置后述的夹持部件70的突起片73的部位)。LED基板51设置成:其长边方向沿着X轴方向,涵盖多个基板支撑部42。通过使基板支撑部42向里侧凹入,形成基板装配槽42A。基板装配槽42A沿着X轴方向而形成,Y轴方向的宽度设定成和LED基板51的宽度大致相同。各LED基板51与各基板装配槽42A嵌合,在Y轴方向被定位。
如图7所示,在LED基板51的背面(与第2机箱Cb相对的面),设有配线54(第1配线)(图7中的两点划线)。配线54以对LED基板51上形成的焊盘之间进行电连接的形式形成,担负对各LED52提供电力的功能。各配线54在LED基板51上例如通过进行图形印刷而形成。此外,图7中仅对配线54的一部分进行图示。
在第2机箱Cb的底面30配置电路基板80。作为电路基板80的一例,可列举:控制单元(电力提供基板),其用于对LED52提供驱动电力,并且进行LED52的驱动控制;视频控制基板,其用于对电视接收装置TV中的视频进行控制;等等。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计成将电路基板80配置于底面30、并由基板支撑部42支撑LED基板51(光源)的构成,设计成下述构成:可将电路基板80和LED基板51沿着Z轴方向而配置,可在底面30的几乎整个面上配置LED52。
在壁部31的顶部部分,形成用于放置反射片60和光学片20的片类夹持部33,在片类夹持部33的放置面上,形成向第1机箱Ca侧突出的凸部35。片类夹持部33为在其与第1机箱Ca的夹持用片部14之间对光学片20进行夹持的夹持部,凸部35以其内侧限制光学片20向面方向移动。另外,凸部35被收纳于如上所述配置在第1机箱Ca的爪部13的里侧(外侧)的凸部收纳部18中,从该里侧(外侧)对爪部13向液晶面板11侧(内侧)进行赋能。
反射片60是用于反射从LED52发出的光的反射片,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其表面为光反射性优异的白色。反射片60沿着第2机箱Cb的内面几乎覆盖其整个区域而铺设。反射片60具备底部60A和从底部60A延伸的倾斜部60B。倾斜部60B相对于底面30以规定的角度指向表侧地倾斜,可使通过倾斜部60B而反射的光指向内侧(该液晶显示装置10的中心侧)。另外,反射片60的周缘端(从倾斜部60B向外侧延伸的部位)放置在片类夹持部33上。
并且,反射片60的底部60A由各LED基板51的表侧的面来支撑。底部60A在Y轴方向涵盖各LED基板51而配置。此外,在反射片60的底部60A,在与各LED52相对应的部位,分别形成LED52可贯通的LED贯通孔60F。从而,能够实现在配置反射片60时LED52和反射片60不会发生干扰。
各基板支撑部42在Z轴方向的高度设定成全部相等的高度,各LED基板51的厚度也设定成全部相同的厚度。因此,反射片60由各LED基板51来支撑,从而形成为其表面沿着平面方向(X轴以及Y轴方向,即与背光源装置12的光射出面平行的面)而配置的构成。
另外,在基板支撑部42上装配有夹持部件70。夹持部件70具有的功能是:在其与基板支撑部42之间,对LED基板51以及反射片60两者进行夹持。夹持部件70在X轴方向排列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个),形成为分别对LED基板51的长边方向的多个部位进行夹持的构成。
如图2和图4所示,例如,夹持部件70由合成树脂制成(聚碳酸酯等),具备:与反射片60的表侧抵接的板部71;支撑光学片20的支撑销72;以及突起片73,该突起片73从板部71向基板支撑部42侧突出,用于在基板支撑部42上装配该夹持部件70。
如图2所示,板部71在俯视时成在Y轴方向延伸的板状。板部71在Y轴方向的长度以涵盖3列LED基板51的长度来设定。具体地阐述,板部71在Y轴方向的长度以与下述尺寸相同(或大于该尺寸)的尺寸来设定:在Y轴方向将LED基板51的宽度YA乘以3倍的尺寸、和将LED基板51间的间隔YB乘以2倍的尺寸相加后的尺寸。也就是说,设计成用1个板部71对3列LED基板51进行夹持的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在Y轴方向配置有9列LED基板51,所以夹持部件70在Y轴方向配置有3列。此外,第2列的夹持部件70(赋予附图标记70A)相对于第1列以及第3列的夹持部件70在X轴方向错开而配置。从而,能够用多个板部71对反射片60以更好的平衡进行按压。另外,夹持部件70的整体的表面设定成光反射性优异的颜色(例如,白色等)。
如图4所示,支撑销72(片支撑部件)成从板部71向光学片20侧突出的大致圆锥状,其顶端以与扩散板22的里侧的面抵接(或靠近)的形式突出。从而,担负着下述功能:在扩散板22产生挠曲时,通过从里侧对其支撑,抑制扩散板22的挠曲。此外,支撑销72例如相对于一个夹持部件70而在一处形成(也可以在多处形成),在Y轴方向,配置于相邻突起片73彼此之间的大致中间位置。
突起片73是插通于在Z轴方向贯通基板支撑部42的底壁43而形成的卡止部插通孔42B中的部件,在板部71沿着Y轴方向在多处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处)。突起片73具备:在俯视时成外形小于卡止部插通孔42B的柱状的基部73A;以及设置于基部73A的顶端的顶端部73B。顶端部73B贯通卡止部插通孔42B,从里侧相对于基板支撑部42的底壁43而卡止。
具体地阐述,顶端部73B成大致V字状,其设定成越朝向里侧,在Y轴方向的宽度越窄。顶端部73B在Y轴方向的宽度是表侧的端部的宽度YE设定为大于卡止部插通孔42B的内径YF,里侧的端部的宽度YD设定为小于卡止部插通孔42B的内径YF。并且,顶端部73B为下述构成:可在Y轴方向弹性变形,在弹性变形了时,表侧的端部在Y轴方向的宽度YE变得小于卡止部插通孔42B的内径YF。
另外,如图4和图5所示,在反射片60上与突起片73相对应的部位,形成有插通孔60D。另外,在LED基板51上与突起片73相对应的部位,形成有插通孔51A。该插通孔60D、51A设定成与卡止部插通孔42B大致相同的直径,构成为:突起片73可贯通插通孔60D、51A,卡止在卡止部插通孔42B中。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1机箱Ca以及第2机箱Cb分别单独组装后,将第1机箱Ca和第2机箱Cb进行拼装,从而组装液晶显示装置10。
第1机箱Ca的组装如下所述而进行。首先,将液晶面板11装配在第1机箱Ca上。即,将另行制造的液晶面板11装配在第1机箱Ca的爪部13,在此,如图6所示,从第1机箱Ca的里侧相对于爪部13的倾斜面13a将液晶面板11进行按压(箭头方向),从而使爪部13向扩开的方向(外侧)弹性变形,将其收纳于卡止面13b和弹性部件16之间。当液晶面板11被收纳于卡止面13b和弹性部件16之间后,爪部13弹性复原,从而,防止或者抑制液晶面板11从卡止面13b和弹性部件16之间脱落。从而,第1机箱Ca的组装结束。
另一方面,第2机箱Cb的组装如下所述而进行。首先,将电路基板80装配在第2机箱Cb的底面30。接着,使各LED基板51(光源单元50)分别与各基板支撑部42的基板装配槽42A嵌合。接下来,将反射片60的周缘部放置在片类夹持部33上,将反射片60的底部60A放置在各LED基板51的表面51D上。从而,反射片60的底部60A由多个LED基板51来支撑。
接下来,将夹持部件70装配在基板支撑部42。具体地阐述,使夹持部件70的突起片73从表侧按顺序插通反射片60的插通孔60D、LED基板51的插通孔51A、基板支撑部42的卡止部插通孔42B。在该突起片73插通的过程中,当突起片73的顶端部73B插通卡止部插通孔42B时,以Y轴方向的宽度YE变小的方式弹性变形,而当其通过卡止部插通孔42B时弹性复原。从而,顶端部73B从里侧卡止在卡止部插通孔42B的孔边缘(即,相对于第2机箱Cb,从与LED基板51相反的一侧卡止)。如此,仅使突起片73插通卡止部插通孔42B,即可将夹持部件70固定在第2机箱Cb上,作业性良好。
如上所述,当夹持部件70固定在第2机箱Cb上时,在夹持部件70的板部71和基板支撑部42之间,反射片60以及LED基板51两者被夹持。另外,通过由突起片73贯通反射片60以及LED基板51,可对反射片60以及LED基板51在其平面方向(X轴以及Y轴方向)更切实地进行定位。
接下来,放置光学片20。具体地阐述,将光学片20放置在被凸部35包围的区域内,即放置在片类夹持部33上。通过以上程序,第2机箱Cb的组成结束。
然后,将按照上述程序分别拼装后的第1机箱Ca和第2机箱Cb按以下方式进行拼装:使其相互的装配面19、39(在图5中图示)相对,而且使凸部35收纳于第1机箱Ca的凸部收纳部18中。伴随该拼装,光学片20被夹持在第1机箱Ca的夹持用片部14和第2机箱Cb的片类夹持部33之间。通过这种第1机箱Ca和第2机箱Cb的卡合,液晶显示装置10完成,通过用台座S(参照图1)对其支撑,即得到电视接收装置TV。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视接收装置TV,在其液晶显示装置10中,将液晶面板11装配在第1机箱Ca上,将LED52装配在第2机箱Cb上,因此,通过将各机箱Ca、Cb卡合,能够实现利用来自LED52的光的液晶面板11的显示功能。
另外,因为第1机箱Ca和第2机箱Cb构成形成该液晶显示装置10的外观的外箱,所以仅将该第1机箱Ca和第2机箱Cb卡合就能够将该液晶显示装置10作为电视接收装置TV等最终产品来提供。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废除了外框等装配部件,所以实现了材料成本的降低。另外,与如以往那样在将背光源装置组装于液晶面板之后将其收纳于另外的机箱中、从而提供电视接收装置等最终产品的情况相比,组装工序数量减少,因此,在这一点上也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
另外,液晶面板11和背光源装置12的对位通过第1机箱Ca和第2机箱Cb的拼装来实现,因此,其作业性提高,在液晶面板11上不再需要确保对位用的区域。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对位,而不会出现该液晶面板11的有效显示区域减小的情况。
另外,设计成由LED基板51支撑反射片60的构成。因为第2机箱Cb是装配电路基板80等零部件的机箱,所以容易形成凹凸(例如,装配零部件用的孔、零部件定位用的壁部等)。假设将反射片60装配在形成了该凹凸的面上时,有时在反射片60上会产生挠曲、翘起,因此而导致产生亮度不均。如果是成板状的LED基板51,在表面几乎没有凹凸,支撑反射片60时能够抑制反射片60产生挠曲、翘起。另外,不需要设置用于支撑反射片60的专用部件,在这一点上也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
另外,具备夹持部件70,夹持部件70能够在与第2机箱Cb之间对反射片60以及LED基板51两者进行夹持。如果设计成这种构成,就能够在夹持部件70和第2机箱Cb之间对反射片60以及LED基板51两者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与分别具备对反射片60和LED基板51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的构成相比,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因此,能够降低零部件的成本,减少零部件装配所需要的作业时间。
另外,具备使来自LED52的光扩散的光学片20、以及从夹持部件70向光学片20侧突出而能够支撑光学片20的支撑销72。通过用光学片20使来自LED52的光扩散,能够抑制亮度不均。另外,通过由支撑销72支撑光学片20,能够抑制光学片20的挠曲,并能够抑制因此而导致的亮度不均。
另外,具备将电路基板80配置在第2机箱Cb的底面30,并能够支撑LED基板51的基板支撑部42。在设计成将电路基板80配置在第2机箱Cb的底面30的构成的情况下,在配置LED52时需要避开电路基板80。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设计成通过由基板支撑部42支撑LED基板51,在Z轴方向并排配置电路基板80和LED基板51的构成。在如上所述具备基板支撑部42的构成的情况下,在底面30会产生凹凸。因此,假设将反射片60装配在底面30时,担心会产生反射片60的挠曲、翘起。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计成由板状的LED基板51支撑反射片60的构成,因此,既设计成具备基板支撑部42的构成,又能够将其配置在反射片60的挠曲、翘起得到抑制的第2机箱Cb上。
另外,夹持部件70具有向第2机箱Cb侧突出的突起片73,突起片73贯通反射片60以及LED基板51两者,并且固定在第2机箱Cb(基板支撑部42)上。因为使突起片73贯通反射片60和LED基板51,所以能够对反射片60和LED基板51在各自的平面方向更切实地进行定位。
另外,设计成下述构成:突起片73贯通第2机箱Cb,相对于第2机箱Cb从与LED基板51侧(表侧)相反的一侧(表面侧)卡止。如果设计成这种构成,就不需要用于将突起片73(进而是夹持部件70)装配在第2机箱Cb上的专用装配零部件(螺丝等),能够降低成本。
另外,在LED基板51上,在与第2机箱Cb相对的面(LED基板51的里侧的面)上,配置有用于对LED52提供电力的配线54。如果设计成这种构成,则通过使第2机箱Cb和配线54相对而配置,就能够对在向LED52提供电力时产生的热从配线54向第2机箱Cb侧有效地进行散热。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第2机箱Cb构成液晶显示装置10的外箱,所以与具备底座等中间装配部件的构成相比,能够有效地经由第2机箱Cb而向装置外部进行散热。
<实施方式2>
接下来,根据图8至图1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10(或背光源装置112)中,LED基板的形状以及夹持部件的构成和上述实施方式不同。此外,在该实施方式2中,对于和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名称的部位,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对其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中,设计成具备多张LED基板51的构成,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计成仅具备1张LED基板151的构成。LED基板151设定成在俯视时配置于第2机箱Cb的底面30的几乎整个面(整个区域)上的大小,涵盖各基板支撑部42而得到支撑(图8)。另外,废除了实施方式1中在基板支撑部42形成的基板装配槽42A。另外,在LED基板151上,多个LED52在平面方向(X轴以及Y轴方向)以二维方式配置。
通过由如上所述的配置在底面30的几乎整个面上的大小的LED基板151支撑反射片60的底部60A,支撑反射片60的底部60A的部分变大。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反射片60的挠曲。
另外,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夹持部件170上,在板部171,朝向里侧而形成了突部171A。突部171A成大致半球状,沿着Y轴方向而在多处(在本实施方式为2处)形成。设计成通过由突部171A对LED基板151从表侧进行按压而对LED基板151进行保持的构成。另外,在反射片60的底部60A之中与突部171A相对应的部位,形成有插通孔60E,能够使突部171A插通(参照图11)。另外,在图9的截面图中,在图中的左侧和右侧,分别示出了在X轴方向于不同的部位切断的截面。
如上所述,通过在夹持部件170上设置突部171A,设计成不对反射片60进行按压(进行夹持)而仅按压LED基板151的构成。例如,当反射片60热膨胀或热收缩时,反射片60有可能会伸缩。在对反射片60进行夹持的情况下,就会强制性地按压其伸缩,有可能会产生皱褶、挠曲。对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中,因为不对反射片60进行夹持,容许其在热膨胀或热收缩时可能产生的伸缩,所以能够抑制皱褶、挠曲的产生,其结果,经反射片60反射的光不容易产生不均。此外,支撑销172在Y轴方向和突起片73(并排的3个之中正中间的突起片73)同轴地配置。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于根据上述记述以及附图而进行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下述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设计成仅由LED基板51支撑反射片60的底部60A的构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计成下述构成:设定成基板支撑部42的表面42D和LED基板51的表面51D成为同一平面,以涵盖表面42D以及表面51D两者的形式支撑底部60A。如果设计成这种构成,与仅用LED基板51支撑底部60A的构成相比,支撑的部位增加,其结果,能够更切实地抑制反射片60的挠曲。
(2)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将LED基板151设定成在俯视时配置于第2机箱Cb的底面30的几乎整个面上的大小,但是不限于该构成。LED基板的形状、大小、数量等可适当地进行变更。
(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设计成在LED基板51的里侧的面上配置配线54的构成,但是,也可以在LED基板51的与反射片相对的面上配置配线(第2配线)。如果设计成这种构成,就能够从LED基板51的与反射片相对的面进行散热。另外,也可以在LED基板51的两个面(与第2机箱相对的面以及与反射片相对的面)分别配置配线。如果设计成这种构成,与仅在单面上配置配线的构成相比,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散热。
(4)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设计成在X轴方向配置多个(3个)相连结的光源单元50的构成,但是,对于光源单元50A、50B的连结数量以及组合,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另外,也可以是沿着X轴方向仅配置1张LED基板51的构成。
(5)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第2机箱Cb的底面30形成了基板支撑部42,但是,也可以是不具备基板支撑部42的构成。
(6)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电路基板80,例示了控制单元、视频控制基板,但是,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的电路基板,例如,也可以是调谐器等电路基板。
(7)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具备发蓝色光的LED芯片和荧光粉的LED52,但是不限于此。例如,LED52也可以是具有发紫外光的LED芯片和荧光粉的构成。另外,也可以是具备发R(红色)、G(绿色)、B(蓝色)单色光的3种的各LED芯片的构成。另外,也可以是将发R(红色)、G(绿色)、B(蓝色)单色光的3种的各LED进行组合的构成。
(8)对于光学片20的构成,也可以是上述实施方式以外的构成,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例如,对于扩散板22的数量、片类21的数量以及种类等,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
(9)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用TFT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开关元件,但是,也能够适用于使用TFT以外的开关元件[例如薄膜二极管(TFD)]的液晶显示装置,除了进行彩色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外,也能够适用于进行黑白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
(10)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用液晶面板作为显示元件的液晶显示装置,但是,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使用其他种类的显示元件的显示装置。
(1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具备调谐器的电视接收装置,但是,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不具备调谐器的显示装置。
(1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突起片73的卡止结构,设计成下述构成:在使突起片73插通卡止部插通孔42B后,突起片73的顶端部73B弹性复原,从而从第2机箱Cb的里侧进行卡止,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滑动式作为卡止结构。这种滑动式的固定结构是指:使突起片形成为钩形状,在使突起片插通基板支撑部42的卡止部插通孔42B后,使夹持部件70沿着底壁43滑动,从而使突起片的钩状部相对于卡止部插通孔42B的边缘部而卡止。
(13)除了上述各实施方式以外,夹持部件70相对于第2机箱Cb的设置数量以及设置部位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
(14)除了上述各实施方式以外,夹持部件70的突起片73的形成数量以及形成部位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
(15)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LED基板51上安装5个或6个LED52的构成,但是,对于LED52的安装数量,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另外,对于各LED52的配置间隔,也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
(16)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将夹持部件170的突部171A设计成大致半球状,但是,突部171A的形状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的形状。例如,突部171A也可以是设定成越朝向突出端而直径变得越小的圆柱状。
附图标记说明
10、110: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1:液晶面板(显示面板),20:光学片,30:第2机箱的底面,42:基板支撑部,51、151:LED基板(基板),52:LED(光源),54:配线(第1配线),60:反射片,70、170:夹持部件,72、172:支撑销(片支撑部),73:突起片,80:电路基板(电力提供基板),Ca:第1机箱,Cb:第2机箱,TV:电视接收装置。

Claims (11)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源;
基板,其上安装上述光源;
显示面板,其利用上述光源的光进行显示;
第1机箱,其中装配有上述显示面板;
第2机箱,其中装配有上述基板;以及
反射片,其能够反射来自上述光源的光,
上述第1机箱和上述第2机箱相互卡合,该第1机箱和第2机箱作为构成该显示装置的外观的外箱,
上述反射片以由上述基板支撑的状态配置于上述第2机箱的内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夹持部件,上述夹持部件能够在与上述第2机箱之间对上述反射片以及上述基板两者进行夹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学片,其配置于上述第1机箱和上述第2机箱之间,使来自上述光源的光扩散;和
片支撑部,其从上述夹持部件向上述光学片侧突出,能够支撑上述光学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力提供基板,其配置于上述第2机箱的底面,用于对上述光源提供电力;和
基板支撑部,其是使上述第2机箱的底面的一部分向上述反射片侧突出而形成的,能够支撑上述基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板在俯视时至少涵盖上述第2机箱的底面的整个区域而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夹持部件具有向上述第2机箱侧突出的突起片,
上述突起片贯通上述反射片和上述基板两者,并且固定于上述第2机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突起片贯通上述反射片以及上述基板,并且贯通上述第2机箱,从与上述基板侧相反的一侧卡止于上述第2机箱。
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基板中,在与上述第2机箱相对的面上,配置有用于对上述光源提供电力的第1配线。
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基板中,在与上述反射片相对的面上,配置有用于对上述光源提供电力的第2配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面板是使用了液晶的液晶面板。
11.一种电视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1080026362.8A 2009-06-17 2010-04-21 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 Active CN1028040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44314 2009-06-17
JP2009-144314 2009-06-17
PCT/JP2010/057041 WO2010146933A1 (ja) 2009-06-17 2010-04-21 表示装置、テレビ受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4037A true CN102804037A (zh) 2012-11-28
CN102804037B CN102804037B (zh) 2015-12-16

Family

ID=43356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6362.8A Active CN102804037B (zh) 2009-06-17 2010-04-21 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432499B2 (zh)
EP (1) EP2431795B1 (zh)
JP (1) JP5298191B2 (zh)
CN (1) CN102804037B (zh)
BR (1) BRPI1012068A2 (zh)
RU (1) RU2508566C2 (zh)
WO (1) WO201014693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8019A (zh) * 2017-03-22 2018-10-09 夏普株式会社 罩安装结构以及显示装置
CN111045247A (zh) * 2018-10-11 2020-04-2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5220259A (zh) * 2021-04-16 2022-10-2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39782B2 (ja) * 2008-07-31 2010-09-08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20110299298A1 (en) * 2010-06-08 2011-12-08 Global Lighting Technologies Inc. Backlight module
JP5535786B2 (ja) * 2010-06-18 2014-07-02 パナソニ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039225B1 (ja) * 2011-07-11 2012-10-03 株式会社東芝 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735439B2 (ja) * 2012-02-10 2015-06-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実装基板の固定部材、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2830518B (zh) * 2012-08-31 2015-04-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框架及显示装置
JP5651736B2 (ja) * 2013-05-15 2015-01-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JP5651734B2 (ja) * 2013-05-15 2015-01-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CN205508281U (zh) * 2013-05-15 2016-08-24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电视接收机
JP5651735B2 (ja) * 2013-05-15 2015-01-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KR101673568B1 (ko) * 2016-03-18 2016-11-07 박한규 방열기능을 갖는 led 조명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55839A1 (en) * 2002-03-28 2006-03-16 Kenji Hirao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8152101A (ja) * 2006-12-19 2008-07-03 Sony Corp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09050915A1 (ja) * 2007-10-19 2009-04-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表示装置、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01452151A (zh) * 2007-12-07 2009-06-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83098B1 (ko) * 2002-04-26 2009-02-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100962641B1 (ko) * 2003-07-07 2010-06-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와 이를 갖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의 제조 방법
JP4007340B2 (ja) * 2003-09-19 2007-11-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及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277789B (en) 2004-05-19 2007-04-01 Gigno Technolog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ing device
JP4543813B2 (ja) 2004-08-04 2010-09-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この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JP4648070B2 (ja) * 2005-04-27 2011-03-09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表示装置
US20090128528A1 (en) * 2005-06-27 2009-05-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and a television receiver having the display device
JP4587125B2 (ja) * 2005-12-14 2010-11-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並びに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の組立方法
JP4821442B2 (ja) * 2006-05-31 2011-1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080012702A (ko) * 2006-08-04 2008-02-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 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08209806A (ja) * 2007-02-28 2008-09-11 Ips Alpha Technology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293711A (ja) 2007-05-22 2008-12-04 Sharp Corp 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WO2009008112A1 (ja) * 2007-07-11 2009-01-1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表示装置
JP4968015B2 (ja) * 2007-11-22 2012-07-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445734B1 (ko) 2007-12-07 2014-10-0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058501B1 (ko) * 2008-01-31 2011-08-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1925774B (zh) * 2008-04-04 2012-08-22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源
US20100321926A1 (en) * 2008-04-10 2010-12-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acklight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P2375125A4 (en) * 2009-02-05 2012-06-20 Sharp Kk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APPARATUS
BRPI1011664A2 (pt) * 2009-06-15 2016-03-22 Sharp Kk dispositivo de iluminação, dispositivo de exibição e receptor de televisão
RU2489640C1 (ru) * 2009-07-03 2013-08-10 Шарп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Освет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и телевизионный приемни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55839A1 (en) * 2002-03-28 2006-03-16 Kenji Hirao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8152101A (ja) * 2006-12-19 2008-07-03 Sony Corp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09050915A1 (ja) * 2007-10-19 2009-04-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表示装置、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01452151A (zh) * 2007-12-07 2009-06-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8019A (zh) * 2017-03-22 2018-10-09 夏普株式会社 罩安装结构以及显示装置
CN108628019B (zh) * 2017-03-22 2021-06-01 夏普株式会社 罩安装结构以及显示装置
CN111045247A (zh) * 2018-10-11 2020-04-2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5220259A (zh) * 2021-04-16 2022-10-2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5220259B (zh) * 2021-04-16 2023-10-27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1012068A2 (pt) 2016-03-15
WO2010146933A1 (ja) 2010-12-23
CN102804037B (zh) 2015-12-16
EP2431795A4 (en) 2013-06-05
EP2431795B1 (en) 2017-08-02
JPWO2010146933A1 (ja) 2012-12-06
US8432499B2 (en) 2013-04-30
JP5298191B2 (ja) 2013-09-25
US20120086876A1 (en) 2012-04-12
RU2508566C2 (ru) 2014-02-27
EP2431795A1 (en) 2012-03-21
RU2011151109A (ru) 2013-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4037A (zh) 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
US8894237B2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8976316B2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8692954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reduced thickness and improved luminance
CN102803823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US20180231839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US20120086885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103052840B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KR102003845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02016391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US9939695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2459995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
US9116277B2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10914985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support pin
US10914984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support pin
US9905169B2 (en) Display device
EP2431796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101960213B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CN104321582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KR102272057B1 (ko) 게임기의 이중 표시장치에 대한 결합 어셈블리
KR20070117049A (ko)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KR20130031600A (ko)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