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9644B - 一种基于两条相交直线的相机标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两条相交直线的相机标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9644B
CN102789644B CN201210249333.9A CN201210249333A CN102789644B CN 102789644 B CN102789644 B CN 102789644B CN 201210249333 A CN201210249333 A CN 201210249333A CN 102789644 B CN102789644 B CN 1027896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ght line
camera
point
calibration
t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493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89644A (zh
Inventor
万毅
杜厚庆
陈启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a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2493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896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89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9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89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96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的基于两条相交直线的相机标定方法,该方法具体如下:(1)制作标定物,(2)拍摄成像,(3)检测像素坐标,(4)对于每一张图片,建立一个方程:(5)用所述步骤(2)中拍摄的所有图片的方程,即所述步骤(4)中的方程,构建一个线性方程组,并求解,进而得到相机参数矩阵;(6)对步骤(5)中的结果进行非线性优化,构建目标函数,利用目标函数最小得到,使得估计出的相机矩阵的成像位置与实际成像位置之间的距离最小。本发明克服了拍摄过程中标定物不能***的约束,取得了更好的标定精度;尤其本发明提出的标定过程中的预处理技术,通过保持标定物的线性关系来降低成像点的坐标误差,可以提高标定算法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两条相交直线的相机标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机标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其中基于标定物的标定技术,具体指一种基于两条相交直线的相机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相机标定是摄影测量,3D成像和图像几何矫正等工作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估计相机的内部参数。标定结果的精度和标定算法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准确性。近年来,国际国内学者提出了许多新的相机标定技术[1-5],它们大抵可以归纳为两类:标定物标定技术和自标定技术。前者需要制作特定的标定物,能够取得良好的标定精度,后者直接使用自然场景中的信息,标定精度不高,理论研究居多。
标定物标定技术中使用的标定物可以是精密的三维物体[1],具有一定模式的二维平面[2-3]或者一维直线[4]。使用精密的三维物体可以估计出高精度的相机参数,但是精密的三维标定物制作复杂,价格昂贵。基于二维平面或者一维直线的标定方法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文献[2]使用二维棋盘图案,如图1a所示,实现相机标定,该方法一般被称为棋盘法。文献[3]中的二维标定物体由一个圆环和通过该圆圆心的若干条直线组成,如图1b所示。文献[4]使用共线三点标定物,如图1c所示,完成相机标定。文献[5]证明使用不共线三点标定物,如图1d所示,也可以实现相机标定。共线三点或不共线三点标定物简单,易于制作,但是在标定的过程中要求相机和标定物之间存在运动约束,例如,文献[4]要求标定物的一个端点与相机之间的相对位置要保持不变,这需要对场景进行精确设置,因而使得标定过程比较复杂。
本发明所参考的文献:
[1]TASI,R.,A versatile camera calibration technique for high-accuracy3d machine visionmetrology using off-the shelf TV cameras and lenses[J].IEEE Journal of Robotics andAutomation,1987,3(4):323-344.
[2]ZHANG Zheng-you.A flexible new technique for camera calibration[J].IEEE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00,22(11):1330-1334.
[3]MENG Xiao-qiao,HU Zhan-yi.A new easy camera calibration technique based oncircular points[J].Pattern Recognition,2003,36(5):1155-1164.
[4]ZHANG Zheng-you.Camera calibration with one-dimensional object[J].IEEE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04,26(7):892-899.
[5]ZHAO Zhi-jian,LIU Yun-cai,ZHANG Zheng-you.Camera calibration with threenon-collinear points under special motions[J].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2008,17(12):2393-2402.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两条相交直线的相机标定方法,该标定物不仅简单可靠,易于制作,而且在拍摄过程中相对于相机可以***。
为此,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两条相交直线的相机标定方法,该方法具体如下:(1)制作标定物,在平面上画两条相交直线,并标记交点为A,在每条直线上分别标记一个与A点不重合的点Bi;再在每条直线上分别标记一个与A点和Bi点不重合的点Ci;测量每条直线上线段ABi的长度,记为Li以及坐标关系
C i = λ A i A + λ B i B i ( i = 1,2 )
其中: 表示所述直线上点A、Bi、Ci之间的坐标比例关系;
(2)拍摄成像,用待标定的相机拍摄标定物,保证每条直线上的A、Bi、Ci点均在成像范围内;拍摄张数大于等于5张,且标定精度随拍摄张数的增加而提高;
(3)检测像素坐标,检测标定物每条直线上A、Bi、Ci点在每张图像上对应的像素点记为a、bi、ci,并将其像素坐标用齐次坐标表示为
(4)对于每一张图片,建立一个方程:
( L 2 2 v 1 T - L 1 2 v 2 T ) e = 0
其中e=[e1,e2,e3,e4,e5,e6]T=[E11,E12,E22,E13,E23,E33]T E 11 E 12 E 13 E 21 E 22 E 23 E 31 E 32 E 33 = K - T K - 1 , 而且 v i = [ h i 1 2 , 2 h i 1 h i 2 , h i 2 2 , 2 h i 1 h i 3 , 2 h i 2 h i 3 , h i 3 2 ] T , h i = a ~ + λ A i ( a ~ × c ~ i ) · ( b ~ i × c ~ i ) λ B i ( b ~ i × c ~ i ) · ( b ~ i × c ~ i ) b ~ = [ h i 1 , h i 2 , h i 3 ] T , (i=1,2)
(5)用所述步骤(2)中拍摄的所有图片的方程,即所述步骤(4)中的方程,构建一个线性方程组,并求解e,进而得到相机参数矩阵K;
(6)对步骤(5)中的结果进行非线性优化,构建目标函数:
L = Σ j = 1 N ( | | a j - f ( K , A j ) | | 2 + Σ i = 1 2 ( | | b ji - f ( K , B ji ) | | 2 + | | c ji - f ( K , C ji ) | | 2 ) )
其中,j代表第j张图片(j=1,2,…,N),N表示标定算法使用的图像的张数,i代表图片上的第i条直线(i=1,2),函数f为成像函数,利用目标函数最小得到使得估计出的相机矩阵的成像位置与实际成像位置之间的距离最小。
更进一步的,对所述步骤(3)中每张图片检测得到的像素坐标a、bi、ci(i=1,2),做如下预处理:利用a、b1、c1三点拟合出一条直线l1,利用a、b2、c2三点拟合出一条直线l2;计算出直线l1和l2的交点,记为是调整后的a点位置;将b1、c1点投影到直线l1上,投影点记为是调整后的b1、c1的位置;将b2、c2点投影到直线l2上,投影点记为是调整后的b2、c2的位置。
所述预处理应用于二维棋盘标定物或一维共线三点标定物的相机标定。
所述的两条相交直线为V形、T形或X形。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两条相交直线的相机标定技术,该技术克服了拍摄过程中标定物不能***的约束,取得了更好的标定精度;与此同时,两条相交直线标定物简单可靠,可以从生活场景中直接提取,而非专门制作。尤其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标定过程中的预处理技术,通过保持标定物的线性关系来降低成像点的坐标误差,可以提高标定算法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a至1d为现有技术中不同典型方法使用的标定物;
图1e至1g为本发明不同的标定物;
图2a为现有共线三点法仿真实验中未应用预处理技术的线性解结果;
图2b为现有共线三点法仿真实验中未应用预处理技术的优化解结果;
图2c为现有共线三点法仿真实验中应用预处理技术的线性解结果;
图2d为现有共线三点法仿真实验中应用预处理技术的优化解结果;
图3a为本发明带有预处理的线性解结果;
图3b为本发明带有预处理的优化解结果;
图4为本发明的实际标定物,即普通地板上的两条相交直线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可行性分析、仿真实验和真实相机实验几个方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本发明的可行性分析:
1.1下文中所用符号说明:相机坐标系里的三维点M表示为(X,Y,Z),M表示M对应的向量,即本文使用符号的黑体表示向量或者矩阵,其对应的图像像素为m=(x,y),它的齐次坐标表示为本发明使用标准的针孔相机模型,参数矩阵用K表示。M和有如下关系
Z m ~ = KM K = α γ u 0 0 β v 0 0 0 1 - - - ( 1 )
α和β分别表示图像在行方向u,列方向v上的比例变换系数,(u0,v0)是相机的主点坐标,γ反映的是图像行列两轴间的扭曲程度。相机标定的任务就是求取这5个相机参数。
1.2可行性分析
本发明所述两条相交直线可以是V形、T形或X形,如图1e、1f、1g所示,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A。每条直线上分别有不重合的点Bi和Ci,已知关系为:
||A-Bi||=Li        (i=1,2)               (2)
C i = λ A i A + λ B i B i , ( λ A i + λ B i = 1 , i = 1,2 ) - - - ( 3 )
Li表示直线ABi的长度,已知;也是已知的,如果Ci是直线ABi的中点,那么 λ A i + λ B i = 0.5 .
假设我们得到了若干幅此标定物的图像,直线上点对应的像素的坐标已知,遵照文献[4]的思路,从成像过程涉及的未知数个数和标定物图像可提供的约束方程的个数的关系的角度来分析使用该标定物实现相机标定的可行性。根据公式(1),成像过程涉及的未知数是标定物在相机坐标系里的位置参数和相机参数。首先,我们统计确定该标定物在相机坐标系中的位置需要的参数个数。确定A点需要3个参数,由于ABi长度已知,所以分别需要2个,共计4个参数确定点B1和B2。依据公式(3),已知A和Bi就可以确定Ci,所以,总共需要7个未知参数来确定该标定物在相机坐标系中的位置。然后,利用已知的像素坐标信息统计约束方程的个数。依据公式(1),每个像素提供2个独立约束,但是由于共线特性,Ci对应的像素点只能提供1个独立约束,因此,该标定物的1幅图像可以提供的独立约束方程的个数为8。对于N幅图像,连同5个相机参数,总共有7N+5个未知参数,8N个独立约束方程。令8N≥7N+5,得到N≥5,这表明,使用至少5张该标定物的图像即可实现相机标定。但是由于与文献[4-5]相比,本发明并没有限制标定物和相机的运动模式,它们可以相对***,这大大简化了标定过程,提高了标定算法的实用性。
如果增加每条直线上点的个数(标定物上点的个数大于5),同样可以达到相机标定目的,但是由于相机成像过程中保持四点交比不变的性质,继续增加的点不能提供额外的独立约束,依然需要N≥5,才能实现相机的标定。
二、本发明的相机标定过程:
2.1基本方程
依据公式(1),有,
A = Z A K - 1 a ~ - - - ( 4 )
B i = Z B i K - 1 b i ~ - - - ( 5 )
C i = Z C i K - 1 c i ~ - - - ( 6 )
其中分别为A,Bi,Ci(i=1,2)对应的图像像素a,bi,ci(i=1,2)的齐次坐标。
将公式(4)、(5)和(6)代入公式(3):
Z C i K - 1 c ~ i = λ A i Z A K - 1 a ~ + λ B i Z B i K - 1 b ~ i - - - ( 7 )
两边消去矩阵K-1得到:
Z C i c ~ i = λ A i Z A a ~ + λ B i Z B i b ~ i - - - ( 8 )
两边叉乘
0 = λ A i Z A ( a ~ × c ~ i ) + λ B i Z B i ( b ~ i × c ~ i ) - - - ( 9 )
可得:
Z B i = - Z A + λ A i ( a ~ × c ~ i ) · ( b ~ i × c ~ i ) λ B i ( b ~ i × c ~ i ) ( b ~ i × c ~ i ) - - - ( 10 )
将公式(4)和(5)代入公式(2)得到:
| | Z A K - 1 a - ~ Z B i K - 1 b ~ i | | = L i - - - ( 11 )
将公式(10)代入公式(11)并整理:
Z A | | K - 1 ( a ~ + λ A i ( a ~ × c ~ i ) · ( b ~ i × c ~ i ) λ B i ( b ~ i × c ~ i ) ( b ~ i × c ~ i ) b ~ i ) | | = L i - - - ( 12 )
公式(12)可以变化为
Z A 2 h i T K - T K - 1 h i = L i 2 - - - ( 13 )
其中
h i = a ~ + λ A i ( a ~ × c ~ i ) · ( b ~ i × c ~ i ) λ B i ( b ~ i × c ~ i ) · ( b ~ i × c ~ i ) b ~ i - - - ( 14 )
将i=1,2代入公式(13)有 Z A 2 h 1 T K - T K - 1 h 1 = L 1 2 Z A 2 h 2 T K - T K - 1 h 2 = L 2 2 , 两方程联立,消去ZA后得到
L 1 2 ( h 2 T K - T K - 1 h 2 ) = L 2 2 ( h 1 T K - T K - 1 h 1 ) - - - ( 15 )
在公式(15)中,L1和L2已知,h1、h2可由图像像素信息计算而来,只有K中有未知参数,5个相机参数。1张图像可以提供1个这样的约束,5个参数所以需要5张图像,这与前面可行性分析的结果一致。
2.2方程求解
E = K - T K - 1 = α γ u 0 0 β v 0 0 0 1 - T α γ u 0 0 β v 0 0 0 1 - 1
= 1 α 2 - γ α 2 β - u 0 α 2 + v 0 γ α 2 β - γ α 2 β γ 2 α 2 β 2 + 1 β 2 γ ( u 0 β - v 0 γ ) α 2 β 2 - v 0 β 2 v 0 γ - u 0 β α 2 β γ ( u 0 β - v 0 γ ) α 2 β 2 - v 0 β 2 ( u 0 β - v 0 γ ) 2 α 2 β 2 + v 0 2 β 2 + 1 - - - ( 16 )
= E 11 E 12 E 13 E 21 E 22 E 23 E 31 E 32 E 33
E是对称阵,一共含有6个未知数,可表示为
e=[E11,E12,E22,E13,E23,E33]T=[e1,e2,e3,e4,e5,e6]T           (17)
对第i(i=1,2)条直线,令hi=[hi1,hi2,hi3]T,有
h i T K - T K - 1 h i = h i T Eh i = v i T e - - - ( 18 )
其中
v i = [ h i 1 2 , 2 h i 1 h i 2 , h i 2 2 , 2 h i 1 h i 3 , 2 h i 2 h i 3 , h i 3 2 ] T - - - ( 19 )
根据公式(18)和(19),公式(15)变为
( L 2 2 v 1 T - L 1 2 v 2 T ) e = 0 - - - ( 20 )
f = L 2 2 v 1 T - L 1 2 v 2 T - - - ( 21 )
当使用N张图像进行标定时,可得
Fe=0                               (22)
这里F=[f1,f2,…,fN]T。F可由图像像素信息计算而来,通过求解方程(22)可以得到e。
由于公式(16)可得:
v 0 = e 2 e 4 - e 1 e 5 e 1 e 3 - e 2 2 λ = e 6 - e 4 2 + v 0 ( e 2 e 4 - e 1 e 5 ) e 1 α = λ e 1 β = λ e 1 e 1 e 3 - e 2 2 s = - e 2 α 2 β / λ u 0 = s v 0 β - e 4 α 2 λ - - - ( 23 )
即可求得相机参数矩阵K,至此,相机标定结束。以上求得的相机参数一般称为线性解,线性解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提高标定的精度,对此线性解进行了优化,建立的优化函数模型如下:
L = Σ j = 1 N ( | | a j - f ( K , A j ) | | 2 + Σ i = 1 2 ( | | b ji - f ( K , B ji ) | | 2 + | | c ji - f ( K , C ji ) | | 2 ) ) - - - ( 24 )
其中j代表第j张图片(j=1,2,…,N),N表示标定算法使用的图像的张数,i代表图片上的第i条直线(i=1,2),函数f为成像函数。优化的过程即是求方程(24)极小值的过程,该式的含义是利用所得的相机参数将空间点重新投影到图像上,使得投影点和检测的像素点间的差距最小。Bi表示为
B i = A + L i sin θ i cos φ i sin θ i sin φ i cos φ i - - - ( 25 )
本发明使用经典的Levenberg-Marquardt算法优化函数模型(24),初始值为线性解,优化后求取的相机参数一般称为优化解。
2.3相机标定中的预处理技术
成像过程是一种射影变换,该变换保持点共线,即空间共线的点在图像上对应的像素也共线。文献[4]提出的三点共线算法和本文的两条相交直线方法都利用了射影变换保持点共线的性质。但是由于噪声等影响,点共线的性质一般不能保持。实验中,在计算线性解之前,我们首先对检测出来的标定物图像上的像素进行了调整,使得原本空间共线的点对应的图像像素也共线,然后使用调整后的像素替代原来的像素参与后续的计算。我们将这种调整技术称为预处理技术。在本文两条相交直线方法中,除了调整像素共线外,还需保持两线空间交点和图像空间两线像素交点的对应,具体调整方法为:首先使用A,Bi,Ci(i=1,2)对应的像素a,bi,ci(i=1,2)拟合像素直线Li(i=1,2),继而求取L1,L2的交点作为A点最终对应的图像像素然后将bi,ci(i=1,2)投影到对应的Li(i=1,2)上得到投影点最后在后续的计算中用新的像素点替代原来的a,bi,ci(i=1,2)。
所述预处理可以应用于二维棋盘标定物或一维共线三点标定物的相机标定。具体方法为:对于二维棋盘标定,将检测到的所有棋盘角点中的每一行角点都进行直线拟合,每一列的角点也进行直线拟合,将行拟合直线与列拟合直线的交点作为调整后点的位置。对于一维共线三点标定,对所有图像上A点对应的像点坐标a求均值,得到调整后的坐标对于每张图像,连接与b,c的中点,得到直线,然后将b点投影到直线上,得到调整后的坐标,将c点投影到直线上,得到调整后的坐标
三、仿真实验与真实相机实验分析
首先将本发明的预处理技术应用到文献[4]提出的三点共线算法计算机仿真实验中,对比标定结果。然后使用计算机仿真和真实相机图像数据对本发明算法进行测试。
3.1预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
将预处理技术应用到文献[4]提出的三点共线算法仿真实验中,α=1000,β=1000,γ=0,u0=320,v0=240,图像分辨率为640x480,直线的长度为70cm以及固定点A坐标为(0,35,150),且C为AB的中点,直线的方向角θ′∈[π/6,5π/6],且均匀分布,误差分析时以图像两轴间夹角θ替代γ。θ和γ关系为γ=-αcotθ,θ是图像两轴间关系的直接表现,不受α影响。生成100幅随机图像用于相机标定。将均值为0,标准差σ的高斯噪声加在生成的像素上。高斯噪声的标准差σ由0.0增加到1.0,计算不同噪声水平下估计出来的相机参数和模拟参数的相对误差。每个噪声水平进行120次实验,求取相对误差的平均值。
图2a、2b、2c、2d展示了使用预处理技术前后,共线三点算法仿真实验的标定结果,示意图的横轴表示噪声水平,竖轴为估计值和设定值间的相对误差。从图中可以看出,使用预处理技术后,不论是线性解还是优化解,总体来说标定精度都提高了约5至10倍,由此可见该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标定算法的精度,增强其抗噪声能力。另外实验过程中发现,由于涉及到开平方运算,如果不使用预处理技术,根号内的实数可能出现负值,与事实不符,无法完成标定,在高斯噪声标准差σ≤1时,预处理技术基本了消除这种现象,提高了标定算法的稳定性。
3.2两条相交直线算法——本发明的计算机仿真实验
相机的参数设置为:α=1000.0,β=1000.0,u0=320,v0=240,γ=0.0,图像两轴夹角θ=90°。图像分辨率640×480。标定物初始位置设置为A(0.0,0.0,0.0),B1(0.48,-0.64,0.0),B2(-0.48,-0.64,0.0),Ci是直线ABi的中点。模拟成像的过程为:首先,任意旋转和平移标定物,如图1e,生成一个场景,然后将标定物上的点投影到图像平面上,得到对应像素坐标。标定物的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是随机生成的,旋转矩阵由旋转向量生成,旋转向量的每个值在区间[-π/3,π/3]内;平移向量T[x,y,z]的选择规则为x,y∈[-0.1,0.1]和z∈[1.5,2.0]。将均值为0,标准差σ的高斯噪声加在生成的像素上。实验中使用θ替代γ进行误差分析。和文献[4]一样,我们生成100幅随机图像用于相机标定。将高斯噪声的标准差σ由0.0增加到1.0,计算不同噪声水平下估计出来的相机参数和模拟参数的相对误差。每个噪声水平进行120次实验,求取相对误差的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图中数据显示本发明算法有着良好的抗噪能力,能够获得较高精度的相机参数。σ=1.0时,线性解的最大平均相对误差是6.0%,优化后最大平均相对误差约3%,这远远优于文献[4-5]的标定结果。
3.3两条相交直线算法——本发明真实相机实验
此时,使用两条相交直线算法完成一个真实相机的标定,相机的型号是PanasonicDMC-F1,图像分辨率为2048×1536。由于事先并不知道该相机的参数,所以我们首先使用文献[2]中的棋盘法对该相机进行标定,并把标定结果作为参考。如图1e所示的标定物只有2条线,总计由5个点组成,可以从实际生活场景中找到,并不需要专门制作,比如实验室的地板,每一块地板砖都是正方形,且不同地板砖之间尺寸相同,我们可以获取地板图像,并从地板图像上检测出我们需要的像素,如图4所示;对于我们的地板图片,我们首先通过鼠标点定每个点的大致范围,然后在点定的范围里利用opencv库中角点检测函数得到每个点的像素坐标;实验中,我们使用100张地板图像完成了相机标定,标定中使用了针对两条相交直线的预处理技术。如表1所示,棋盘标定一行的数据是使用经典棋盘算法标定的结果,以此为参考,我们分别计算了线性解和优化解的相对误差,可以发现,线性解标定结果良好,经过非线性优化后,标定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棋盘法相比,5个相机参数最大相对误差为1.85%。该实验结果表明,使用预处理技术后,两条相交直线算法取得了良好的标定结果,详见表1。
表1真实相机标定结果
α β u0 v0 θ
棋盘标定 2147.63 2147.34 1022.48 779.66 90.01
线性解 2168.21 2175.77 1059.07 747.22 90.70
相对误差(%) 0.96 1.32 3.58 4.16 0.77
优化解 2122.87 2126.84 1004.60 765.21 89.85
相对误差(%) 1.15 0.95 1.75 1.85 0.18

Claims (4)

1.一种基于两条相交直线的相机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1)制作标定物,在平面上画两条相交直线,并标记交点为 ,在每条直线上分别标记一个与点不重合的点,再在每条直线上分别标记一个与点和点不重合的点;测量每条直线上线段的长度,记为以及坐标关系
          
其中:表示所述直线上点之间的坐标比例关系;
步骤(2)拍摄成像,用待标定的相机拍摄标定物,保证每条直线上的点均在成像范围内;拍摄张数大于等于5张,且标定精度随拍摄张数的增加而提高;
步骤(3)检测像素坐标,检测标定物每条直线上点在每张图像上对应的像素点记为,并将其像素坐标用齐次坐标表示为; 
步骤(4)对于每一张图片,建立一个方程:
其中,而且,();
步骤(5)用所述步骤(2)中拍摄的所有图片的方程,即所述步骤(4)中的方程,构建一个线性方程组,并求解,进而得到相机参数矩阵
步骤(6)对步骤(5)中的结果进行非线性优化,构建目标函数:
其中,代表第张图片表示标定算法使用的图像的张数,代表图片上的第条直线(),函数为成像函数,利用目标函数最小得到,使得估计出的相机矩阵的成像位置与实际成像位置之间的距离最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两条相交直线的相机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步骤(3)中每张图片检测得到的像素坐标,做如下预处理:利用三点拟合出一条直线,利用三点拟合出一条直线;计算出直线的交点,记为是调整后的点位置;将点投影到直线上,投影点记为,是调整后的的位置;将点投影到直线上,投影点记为,是调整后的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两条相交直线的相机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应用于二维棋盘标定物或一维共线三点标定物的相机标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两条相交直线的相机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条相交直线为V形 、T形或X形。
CN201210249333.9A 2012-07-18 2012-07-18 一种基于两条相交直线的相机标定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896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9333.9A CN102789644B (zh) 2012-07-18 2012-07-18 一种基于两条相交直线的相机标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9333.9A CN102789644B (zh) 2012-07-18 2012-07-18 一种基于两条相交直线的相机标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9644A CN102789644A (zh) 2012-11-21
CN102789644B true CN102789644B (zh) 2014-10-15

Family

ID=47155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4933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89644B (zh) 2012-07-18 2012-07-18 一种基于两条相交直线的相机标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896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6518B (zh) * 2014-07-02 2017-02-0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向量法和三点共线的相机标定方法
CN107358633A (zh) * 2017-07-12 2017-11-17 北京轻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三点标定物的多相机内外参标定方法
CN108088383B (zh) * 2017-12-05 2019-06-25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应用于起重机械的摄影测量算法
CN112595238B (zh) * 2020-11-25 2022-09-27 四川云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低速兼容直线位移增量精密测量方法
CN113409403B (zh) * 2021-06-29 2022-09-16 湖南泽塔科技有限公司 相机标定架、基于标定架的单幅图像相机标定方法及***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3505A (zh) * 2007-02-05 2007-08-08 武汉大学 相机标定方法及所用标定装置
CN101038153A (zh) * 2007-01-15 2007-09-19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三点定标测量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27383B2 (ja) * 2004-04-30 2010-03-03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測定方法及び測定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8153A (zh) * 2007-01-15 2007-09-19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三点定标测量方法
CN101013505A (zh) * 2007-02-05 2007-08-08 武汉大学 相机标定方法及所用标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9644A (zh) 2012-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Vasconcelos et al. A minimal solution for the extrinsic calibration of a camera and a laser-rangefinder
CN104331896B (zh) 一种基于深度信息的***标定方法
Luo et al. A simple calibration procedure for structured light system
CN104835144A (zh) 利用一个球的球心的像及正交性求解摄像机内参数
CN102789644B (zh) 一种基于两条相交直线的相机标定方法
CN104034305B (zh) 一种单目视觉实时定位的方法
CN103093223B (zh) 一种光斑图像中心的快速定位方法
CN103530880A (zh) 基于投影高斯网格图案的摄像机标定方法
CN103578117A (zh) 确定摄像头相对于环境的姿态的方法
CN101650828B (zh) 摄像机标定中减少圆形目标定位随机误差的方法
CN101216296A (zh) 双目视觉转轴标定方法
CN105184857A (zh) 基于点结构光测距的单目视觉重建中尺度因子确定方法
Li et al. Research on the calibration technology of an underwater camera based on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Taylor et al. Automatic calibration of multi-modal sensor systems using a gradient orientation measure
CN105678757A (zh) 一种物***移测量方法
CN104634248A (zh) 一种双目视觉下的转轴标定方法
CN104217435A (zh) 两个相互遮挡的球线性确定拋物折反射摄像机内参数方法
Xu et al. LiDAR–camera calibration method based on ranging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proved RANSAC algorithm
CN101178811A (zh) 一种三步法结构光直线光条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
CN109870106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图片的建筑物体积测量方法
CN101865656B (zh) 一种使用少数共面点精确定位多摄像头***位姿的方法
CN111028280B (zh) 井字结构光相机***及进行目标有尺度三维重建的方法
CN109506629B (zh) 一种水下核燃料组件检测装置旋转中心标定的方法
Peng et al. Simultaneous perimeter measurement for 3D object with a binocular stereo vision measurement system
Wei et al. Optimization of 3-D pose measurement method based on binocular vi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

Termination date: 201607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