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2696A - 内容分发***、分发服务器和用户终端 - Google Patents

内容分发***、分发服务器和用户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2696A
CN102782696A CN2010800648565A CN201080064856A CN102782696A CN 102782696 A CN102782696 A CN 102782696A CN 2010800648565 A CN2010800648565 A CN 2010800648565A CN 201080064856 A CN201080064856 A CN 201080064856A CN 102782696 A CN102782696 A CN 1027826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ontent
user
encrypted
us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48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嵩比吕志
三浦显彰
笠原章裕
松川伸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82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26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10Protecting distributed programs or content, e.g. vending or licensing of copyrighted material ;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内容分发***、分发服务器和用户终端,由此可以减少发送内容数据的一方的负担。一种分发服务器(10)向用户终端(20)发送加密的内容数据Enc(Kci:Ci)、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Enc(Kui:Kci)和加密的控制数据Enc(Kui:Pi)。控制数据Pi包括:再现指定数据PLi,指定多条内容数据Ci的再现次序并且还指定内容数据Ci的再现分段;以及再现条件数据URi,规定用于根据预定的再现流程允许再现具体的内容数据Ci和CMi的条件。

Description

内容分发***、分发服务器和用户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根据来自用户维护的用户终端的请求分发内容数据的内容分发***;该***中采用的分发服务器;以及用户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不仅通过像地面电视、AM和FM广播,而且通过连接到诸如因特网的通信网络的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由此收听或观看数字信息的内容,例如音乐或可视图像。这种数字信息,即内容数据,可以被容易拷贝,因此采取措施加密要分发的内容数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利用双密钥加密***进行内容数据的加密。
此外,为了获得广告费,发送内容数据的一方发送组合了主要故事(电影、戏剧等)和广告(商业广告)的复合内容数据。另一方面,为了完整地欣赏内容数据的内容,内容数据的收听者或观看者一般希望跳过广告并仅连续收听或观看主要故事。于是,为了确保发送方一侧的优点,通过再现控制数据来控制复合内容数据,以使得不能在跳过广告时收听或观看。
不过,为了以上述方式执行再现控制,需要基于加密的内容数据从整体上重新编辑内容数据和再现控制数据,这给发送内容数据的一方带来很重负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06-020154A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容分发***、分发服务器和用户终端,由此可以减少发送内容数据一方的负担。
[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一种内容分发***包括用户维护的用户终端以及用于向所述用户终端分发内容数据的分发服务器,所述分发服务器包括:发送单元,配置成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加密的内容数据,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加密的控制数据,所述加密的内容数据由根据内容数据而不同的内容密钥数据加密,所述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是由根据用户而不同的用户密钥数据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所述加密的控制数据是用于控制由所述用户密钥数据加密的内容数据的再现操作的控制数据,所述控制数据包括:再现指定数据,指定要再现的内容数据的再现次序;以及再现条件数据,规定允许再现内容数据的条件,以及所述用户终端包括:解码单元,配置成基于所述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和所述用户密钥数据产生内容密钥数据,基于加密的控制数据和用户密钥数据产生控制数据,并基于内容密钥数据和加密的内容数据产生内容数据;以及再现单元,配置成根据由所述再现指定数据指定的再现次序和由所述再现条件数据规定的条件再现所述内容数据。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一种内容分发***包括用户维护的用户终端以及用于向所述用户终端分发内容数据的分发服务器,所述分发服务器包括:第一散列数据产生单元,配置成执行控制数据的散列处理并由此产生第一散列数据,所述控制数据控制所述内容数据的再现操作;加密单元,配置成由根据用户而不同的用户密钥数据对所述第一散列数据加密,并由此产生签名数据;以及发送单元,配置成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由根据内容数据而不同的内容密钥数据加密的加密内容数据,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是由根据用户而不同的用户密钥数据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控制数据和签名数据,所述控制数据包括:再现指定数据,指定要再现的内容数据的再现次序;以及再现条件数据,规定允许再现内容数据的条件,以及所述用户终端包括:解码单元,配置成基于所述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和所述用户密钥数据产生内容密钥数据,基于内容密钥数据和加密的内容数据产生内容数据,并基于用户密钥数据和签名数据产生第一散列数据;第二散列数据产生单元,配置成执行所述控制数据的散列处理,由此产生第二散列数据;散列数据交叉检查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散列数据和所述第二散列数据进行交叉检查;以及再现单元,配置成,在所述散列数据交叉检查单元判定所述第一散列数据和所述第二散列数据匹配时,根据所述再现指定数据指定的再现次序和所述再现条件数据规定的条件再现所述内容数据。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分发服务器用于向用户终端分发内容数据,包括:发送单元,配置成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由根据内容数据而不同的内容密钥数据加密的加密的内容数据,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是由根据用户而不同的用户密钥数据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加密的控制数据,加密的控制数据是用于控制由所述用户密钥数据加密的内容数据的再现操作的控制数据,所述控制数据包括:再现指定数据,指定要再现的内容数据的再现次序;以及再现条件数据,规定允许再现内容数据的条件。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用户终端包括:解码单元,配置成基于根据用户而不同的用户密钥数据和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产生根据内容数据而不同的内容密钥数据,基于加密的控制数据和用户密钥数据产生用于控制内容数据再现操作的控制数据,并基于内容密钥数据和加密的内容数据产生内容数据;以及再现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控制数据再现内容数据,所述控制数据包括:再现指定数据,指定要再现的内容数据的再现次序;以及再现条件数据,规定允许再现内容数据的条件,以及再现单元根据由所述再现指定数据指定的再现次序和所述再现条件数据规定的条件再现所述内容数据。
[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容分发***、分发服务器和用户终端,由此可以减少发送内容数据一方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内容分发***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控制数据Pi的细节的视图。
图3为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解码单元24c的具体配置的方框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用于在显示单元20c中显示的屏幕的一个示例的视图。
图5为示意性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内容分发***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6A为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解码单元24c的具体操作的流程图。
图6B为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解码单元24c的具体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内容分发***示意图。
图8为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解码单元24ca的具体配置的方框图。
图9为示意性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内容分发***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0为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解码单元24c的具体操作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再现指定数据PL的视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使用再现条件数据URi的方法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配置]
首先,参考图1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内容分发***的配置。如图1所示,由分发内容数据的分发服务器10和用户管理的用户终端20配置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内容分发***。这些分发服务器10和用户终端2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通信网络30连接。
分发服务器10包括诸如HDD(硬盘驱动器)的存储单元11以及诸如CPU(中央处理单元)的控制单元12。注意,控制单元12的功能是由从存储单元11读出的各种程序实现的。
存储单元11包括加密内容数据库111、内容密钥数据库112、用户管理数据库113和播放列表数据库114。此外,存储单元11存储前述程序。
加密内容数据库111存储加密的内容数据Enc(Kci:Ci)、Enc(Kcmi:CMi)(其中i为自然数)。在本说明书中,这里的符号Enc(A:B)表示由数据A加密的数据B。因此,加密的内容数据Enc(Kci:Ci)、Enc(Kcmi:CMi)是由内容密钥数据Kci、Kcmi加密的明文内容数据Ci、CMi。内容数据Ci表示主要故事(戏剧、电影等)的内容数据。内容数据CMi表示广告(CM=商业)的内容数据。注意,内容数据Ci、CMi被配置成能够根据下文所述的再现条件数据Uri规定的条件被再现。
内容密钥数据库112存储内容密钥数据Kci、Kcmi。内容密钥数据Kci对加密的内容数据Enc(Kci:Ci)解码。内容密钥数据Kcmi对加密的内容数据Enc(Kcmi:CMi)解码。
用户管理数据库113存储用户密钥数据Kui。用户密钥数据Kui随用户不同而不同。不过,也可能一位用户有多个用户密钥数据。例如,一位用户可以针对不同种类的内容数据的每种采用不同的用户密钥数据。
播放列表数据库114包括控制数据Pi。控制数据Pi是用于控制内容数据Ci、CMi的再现操作的数据。控制数据Pi包括再现指定数据PLi(PL=播放列表)和再现条件数据URi(UR=使用规则)。再现指定数据PLi指定多个要再现的内容数据Ci、CMi的再现次序。再现条件数据Uri规定允许再现内容数据Ci、CMi的条件。
控制单元12包括加密单元121和发送单元122。加密单元121利用用户密钥数据Kui对内容密钥数据Kci、Kcmi加密,以产生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Enc(Kui:Kci)、Enc(Kui:Kcmi)。此外,加密单元121利用用户密钥数据Kui对控制数据Pi加密,以产生加密的控制数据Enc(Kui:Pi)。
发送单元122向用户终端20发送加密的内容数据Enc(Kci:Ci)、Enc(Kcmi:CMi),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Enc(Kui:Kci)、Enc(Kui:Kcmi)和加密的控制数据Enc(Kui:Pi)。此外,为了能够通过特定用户密钥数据Kui对加密的控制数据Enc(Kui:Pi)解码,与加密的控制数据Enc(Kui:Pi)一起,发送单元122还向用户终端20发送用户密钥标识符UKIDi。
用户终端20包括用户终端主体20a、输入单元(键盘、鼠标等)20b和显示单元20c。用户终端主体20a包括I/O 21、RAM 22、诸如HDD的存储单元23以及诸如CPU的控制单元24。注意,控制单元24的功能是由从存储单元23读出的各种程序实现的。
存储单元23包括安全区域231、用户管理区域232和临时保持区域233。此外,存储单元23存储前述各种程序。
安全区域231安全地保持用户密钥文件UF。用户密钥文件UF包括多个用户密钥数据Kui。用户管理区域232保存着用户特定的用户密钥标识符UKIDi以及装置特定的装置标识符MIDi。临时保持区域233临时保存加密的内容文件CF和加密的内容密钥文件KF。加密的内容文件CF提供存储区域,用于存储从分发服务器10发送的多个加密的内容数据Enc(Kci:Ci)、Enc(Kcmi:CMi)。加密的内容密钥文件KF提供存储区域,用于存储从分发服务器10发送的多个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Enc(Kui:Kci)、Enc(Kui:Kcmi)。
控制单元24包括显示控制单元24a、发送/接收单元24b、解码单元24c和再现单元24d。显示控制单元24a在显示单元20c中显示可再现地呈现的内容数据Ci、CMi。发送/接收单元24b向分发服务器10发送请求内容数据Ci的命令。此外,发送/接收单元24b接收加密的内容数据Enc(Kci:Ci)、Enc(Kcmi:CMi)、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Enc(Kui:Kci)、Enc(Kui:Kcmi),加密的控制数据Enc(Kui:Pi)和用户密钥标识符UKIDi。
解码单元24c利用用户密钥数据Kui对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Enc(Kui:Kci)、Enc(Kui:Kcmi)解码,由此产生内容密钥数据Kci、Kcmi。此外,解码单元24c利用用户密钥数据Kui对加密的控制数据Enc(Kui:Pi)解码,由此产生控制数据Pi。此外,解码单元24c利用内容密钥数据Kci、Kcmi对加密的内容数据Enc(Kci:Ci)、Enc(Kcmi:CMi)解码,由此产生内容数据Ci、CMi。
再现单元24d根据再现指定数据PLi指定的再现次序和再现条件数据Uri规定的条件再现内容数据Ci、CMi。
接下来,参考图2描述控制数据Pi的具体配置。如上所述,控制数据Pi包括再现指定数据PLi和再现条件数据URi。如图2所示,在这里由按照再现次序布置的分段数据PRGSEC1、2、3、4……8、9……配置再现指定数据PLi和再现条件数据URi。这些分段数据PRGSECi每个规定要在特定时间再现的内容数据Ci、CMi以及允许再现该内容数据Ci、CMi的条件。例如,这些分段数据PRGSECi按照如下方式指定内容数据Ci、CMi的种类和再现次序:主要故事A的前半段、广告A、主要故事A的后半段、广告B、……、广告D、主要故事C的前半段……。例如,为主要故事A的前半段设置始终可再现的条件,为广告A、B和D设置例如禁止跳过、禁止快进等条件。此外,例如,为主要故事A的后半段例如设置在观看广告A之后可再现的条件,以及为主要故事C的前半段设置在观看广告D之后可再现的条件。
如图2所示,分段数据PRGSECi每个包括内容标识符CIDi、加密内容密钥标识符ECKIDi、时间数据(开始时间数据ST_Time(i))、终止时间数据END_Time(i))和分段再现条件数据URsi。
内容标识符CIDi指定内容数据Ci、CMi以及与那些内容数据Ci、CMi对应的内容密钥数据Kci、Kcmi和加密的内容数据Enc(Kci:Ci)、Enc(Kcmi:CMi)。加密内容密钥标识符ECKIDi指定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Enc(Kui:Kci)、Enc(Kui:Kcmi)。开始时间数据ST_Time(i)指定所指定内容数据Ci、CMi的再现开始时间,终止时间数据END_Time(i)指定所指定内容数据Ci、CMi的再现终止时间。分段再现条件数据URsi指定允许在每个内容数据Ci、CMi中再现的条件。
亦即,多个分段数据PRGSECi中包括的内容标识符CIDi、加密内容密钥标识符ECKIDi、开始时间数据ST_Time(i)和终止时间数据END_Time(i)构成再现指定数据PLi。此外,多个分段数据PRGSECi中包括的分段再现条件数据URsi构成再现条件数据URi。
接下来,参考图3描述用户终端20中的解码单元24c和再现单元24d的具体配置。
如图3中所示,解码单元24c包括分析单元241、文件管理单元242、保护执行单元243、解码器244和主控制单元245。
分析单元241从发送/接收单元24b接收的数据中提取加密的控制数据Enc(Kui:Pi)和用户密钥标识符UKIDi。此外,分析单元241分析由解码器244解码的控制数据Pi并由此提取每个分段数据PRGSECi。此外,分析单元241分析每个分段数据PRGSECi,由此从一个分段数据PRGSECi中提取内容标识符CIDi、加密内容密钥标识符ECKIDi、开始时间数据ST_Time(i)、终止时间数据END_Time(i)和分段再现条件数据URsi。分析单元241向保护执行单元243中输入用户密钥标识符UKIDi。分析单元241向文件管理单元242中输入内容标识符CIDi和加密内容密钥标识符ECKIDi。分析单元241向主控制单元245输入开始时间数据ST_Time(i)、终止时间数据END_Time(i)和分段再现条件数据URsi。
文件管理单元242基于从分析单元241输入的内容标识符CIDi从加密内容文件CF读出具体的加密的内容数据Enc(Kci:Ci)、Enc(Kcmi:CMi)。此外,文件管理单元242基于从分析单元241输入的加密内容密钥标识符ECKIDi从加密内容密钥文件KF读出具体的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Enc(Kui:Kci)、Enc(Kui:Kcmi)。此外,文件管理单元242向解码器244中输入从加密内容文件CF和加密内容密钥文件KF读出的加密的内容数据Enc(Kci:Ci)、Enc(Kcmi:CMi)和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Enc(Kui:Kci)、Enc(Kui:Kcmi)。
保护执行单元243基于从分析单元241输入的用户密钥标识符UKIDi从用户密钥文件UF读出具体的用户密钥数据Kui,并向解码器244发送这个具体的用户密钥数据Kui。
解码器244利用从保护执行单元243获得的用户密钥数据Kui对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Enc(Kui:Kci)、Enc(Kui:Kcmi)和加密的控制数据Enc(Kui:Pi)解码,由此产生内容密钥数据Kci、Kcmi和控制数据Pi。此外,解码器244利用内容密钥数据Kci、Kcmi对加密的内容数据Enc(Kci:Ci)、Enc(Kcmi:CMi)解码,由此产生内容数据Ci、CMi。此外,解码器244向分析单元241中输入解码的控制数据Pi,并向主控制单元245中输入内容数据Ci、CMi。
主控制单元245基于分段再现条件数据URsi,在开始时间ST_Time(i)向再现单元24d中输入内容数据Ci和分段再现条件数据URsi。主控制单元245控制分析单元241以基于终止时间End_Time(i)对下一分段数据PRGSECi分析特定时间。
再现单元24d经由I/O 21从输入单元20b接收控制信号。控制信号是指示内容数据的例如再现指令、快进、快退、向前跳过、向后跳过等的信号,再现单元24d根据这些控制信号控制内容数据Ci、CMi的再现。再现单元24d根据分段再现条件数据URsi使控制信号的一部分无效,由此在显示单元20c中仅显示可操作的操作。
例如,如图4中所示,再现单元24d基于再现条件数据URi在显示单元20c中显示内容显示区AR1和操作按钮显示区AR2。内容显示区AR1是用于显示内容数据Ci、CMi的区域。操作按钮显示区AR2是用于显示用户可操作的各种操作按钮B1-B7的区域。
例如,当在内容显示区AR1中显示与主要故事相关的内容数据Ci时(图4中的状态A),根据分段再现条件数据URsi显示所有操作按钮B1-B7,包括向后跳过、向前跳过等。另一方面,当在内容显示区AR1中显示与广告相关的内容数据CMi时(图4中的状态B),根据分段再现条件数据URsi使用于快退、快进等的操作按钮B1、B2、B6和B7不显示,由此禁止执行除再现、停止和暂停之外的操作(使控制信号无效)。
[操作]
接下来,参考图5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内容分发***的操作的概要。首先,分发服务器10利用用户密钥数据对加密单元121中的内容密钥数据Kci、Kcmi加密,由此产生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Enc(Kui:Kci)、Enc(Kui:Kcmi)(步骤S101)。接下来,分发服务器10利用用户密钥数据Kui对加密单元121中的控制数据Pi加密,由此产生加密的控制数据Enc(Kui:Pi)(步骤S102)。
然后,分发服务器10将发送单元122中的加密的内容数据Enc(Kci:Ci)、Enc(Kcmi:CMi)发送到用户终端20(步骤S103)。用户终端20在临时保持区域233中提供的加密内容文件CF中存储接收的加密的内容数据Enc(Kci:Ci)、Enc(Kcmi:CMi)。
接下来,分发服务器10将发送单元122中的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Enc(Kui:Kci)、Enc(Kui:Kcmi)发送到用户终端20(步骤S104)。在临时保持区域233中的加密内容密钥文件KF中存储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Enc(Kui:Kci)、Enc(Kui:Kcmi)。
然后,分发服务器10将发送单元122中的加密的控制数据Enc(Kui:Pi)和用户密钥标识符UKIDi发送到用户终端20(步骤S105)。
接下来,在基于用户密钥标识符UKIDi从用户密钥文件UF读取对应的用户密钥Kui之后,用户终端20利用用户密钥数据Kui对解码单元24c中接收到的加密的控制数据Enc(Kui:Pi)解码,由此产生控制数据Pi(步骤S106)。然后,用户终端20利用用户密钥数据Kui对解码单元24c中的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Enc(Kui:Kci)、Enc(Kui:Kcmi)解码,由此产生内容密钥数据Kci、Kcmi(步骤S107)。
接下来,用户终端20利用内容密钥数据Kci、Kcmi对解码单元24c中的加密的内容数据Enc(Kci:Ci)、Enc(Kcmi:CMi)解码,由此产生内容数据Ci、CMi(步骤S108)。
然后,用户终端20根据再现指定数据PLi指定的再现次序和控制数据Pi中包括的再现条件数据Uri规定的条件再现内容数据Ci(步骤S109)。这样结束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内容分发***的操作
接下来,参考图6A和6B描述用户终端20中的解码单元24c(分析单元241、文件管理单元242、保护执行单元243、解码器244和主控制单元245)的具体操作。
如图6A中所示,分析单元241从发送/接收单元24b接收数据(步骤S201),并从该数据中提取用户密钥标识符UKIDi和加密的控制数据Enc(Kui:Pi)(步骤S202)。然后,分析单元241向保护执行单元243中输入用户密钥标识符UKIDi,同时向解码器244中输入加密的控制数据Enc(Kui:Pi)。
接下来,保护执行单元243基于用户密钥标识符UKIDi从用户密钥文件UF读取具体的用户密钥数据Kui(步骤S204)。接下来,保护执行单元243向解码器244中输入读取的用户密钥数据Kui(步骤S205)。
然后,解码器244利用用户密钥数据Kui对加密的控制数据Enc(Kui:Pi)解码,由此产生控制数据Pi(步骤S206)。接下来,解码器244向分析单元241中输入控制数据Pi(步骤S207)。
接下来,分析单元241从控制数据Pi中提取分段数据PRGSECi(步骤S208)。然后,分析单元241从分段数据PRGSECi中提取内容标识符CIDi、加密内容密钥标识符ECKIDi、时间数据(开始时间数据ST_Time(i)、终止时间数据END_Time(i))和分段再现条件数据URsi(步骤S209)。接下来,分析单元241向文件管理单元242中输入内容标识符CIDi和加密内容密钥标识符ECKIDi,同时向主控制单元245中输入开始时间数据ST_Time(i)、终止时间数据END_Time(i)和分段再现条件数据URsi(步骤S210)。
然后,如图6B所示,文件管理单元242基于内容标识符CIDi从加密的内容文件CF读取具体的加密的内容数据Enc(Kci:Ci)、Enc(Kcmi:CMi)(步骤S211)。此外,文件管理单元242基于加密内容密钥标识符ECKIDi从加密内容密钥文件KF读出具体的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Enc(Kui:Kci)、Enc(Kui:Kcmi)(步骤S211)。接下来,文件管理单元242向解码器244中输入加密的内容数据Enc(Kci:Ci)、Enc(Kcmi:CMi)和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Enc(Kui:Kci)、Enc(Kui:Kcmi)(步骤S212)。
然后,解码器244利用用户密钥数据Kui对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Enc(Kui:Kci)、Enc(Kui:Kcmi)解码,由此产生内容密钥数据Kci、Kcmi(步骤S213)。接下来,解码器244利用内容密钥数据Kci、Kcmi对加密的内容数据Enc(Kci:Ci)、Enc(Kcmi:CMi)解码,由此产生内容数据Ci、CMi(步骤S214)。然后,解码器244向主控制单元245中输入内容数据Ci、CMi(步骤S215)。
接下来,主控制单元245向再现单元24d中输入内容数据Ci、CMi,根据分段再现条件数据URsi、基于开始时间数据ST_Time(i)在特定时间使得内容数据Ci、CMi在再现单元24d中再现。此外,主控制单元245基于终止时间数据End_Time(i)对分析单元241中的下一分段数据PRGSECi分析特定时间。这样结束了解码单元24c的具体操作。
[优点]
接下来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内容分发***的优点。在第一实施例中,根据再现指定数据PLi指定的再现次序和再现条件数据Uri规定的条件再现内容数据Ci、CMi。亦即,仅对控制数据Pi(再现指定数据PLi和再现条件数据URi)进行重新编辑使得受到再现控制的解码内容能够被重新编辑,并且减小了发送内容数据一方的负担。此外,重写再现条件数据URi允许基于再现分段设置不同的再现条件。此外,在被用户密钥数据Kui加密的状态下向用户终端20发送控制数据Pi(再现条件数据URi),因此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例如,如果用户终端20事先保持若干加密的内容数据Enc(Kci:Ci)、Enc(Kcmi:CMi)和用户密钥数据Kui,那么分发服务器10简单地向用户终端20依次发送不同的控制数据Pi,由此用户终端20能够再现已经根据控制数据Pi改变了布置和组合的解码的内容数据。
[第二实施例]
[配置]
接下来,将参考图7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内容分发***的配置。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控制数据Pi被加密以作为加密的控制数据Enc(Kui:Pi)分发,并且随后被解码,由此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在第二实施例中,控制数据Pi与电子签名一起被分发,随后的电子签名的交叉检查使得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注意,在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似的配置被分配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了对这些相似配置的描述。
如图7中所示,第二实施例的分发服务器10中的控制单元12包括功能上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加密单元121a,还包括散列数据产生单元123。散列数据产生单元123执行控制数据Pi的散列处理以产生散列数据H1i。加密单元121a利用用户密钥数据Kui对散列数据H1i加密,由此产生签名数据Enc(Kui:H1i)。注意,发送单元122向用户终端20发送控制数据Pi和签名数据Enc(Kui:H1i)。
此外,如图7所示,第二实施例的用户终端中的控制单元24包括功能上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解码单元24ca和再现单元24da,还包括散列数据产生单元24e和散列数据交叉检查单元24f。解码单元24ca利用用户密钥数据Kui对签名数据Enc(Kui:H1i)加密,由此产生散列数据H1i。散列数据产生单元24e对控制数据Pi执行散列处理,由此产生散列数据H2i。现在,如果控制数据Pi已被篡改,则散列数据H2i将是与散列数据H1i不同的数据。散列数据交叉检查单元24f对散列数据H1i和散列数据H2i进行交叉检查,以确认控制数据Pi未被篡改。在散列数据交叉检查单元24f确认散列数据H1i和散列数据H2i匹配时,再现单元24da移到再现操作。
接下来,参考图8描述用户终端20中的解码单元24ca的具体配置。如图8中所示,解码单元24ca包括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分析单元241a和解码器244a。文件管理单元242、保护执行单元243和主控制单元245执行的操作类似于第一实施例。
分析单元241a从发送/接收单元24b接收的数据中提取控制数据Pi、用户密钥标识符UKIDi和签名数据Enc(Kui:H1i)。分析单元241a向散列数据产生单元24e中输入控制数据Pi,并向解码器244a中输入签名数据Enc(Kui:H1i)。分析单元241a基于散列数据交叉检查单元24f的判断结果从控制数据Pi中提取分段数据PGRSECi。
解码器244a利用用户密钥数据Kui对签名数据Enc(Kui:H1i)解码,由此产生散列数据H1i,并向散列数据交叉检查单元24f中输入该散列数据H1i。
[操作]
接下来,参考图9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内容分发***的操作的概要。首先,分发服务器10执行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接下来,分发服务器10在散列数据产生单元123中对控制数据Pi执行散列处理,由此产生散列数据H1i(步骤S102a)。然后,分发服务器10利用用户密钥数据Kui在加密单元121a中对散列数据H1i加密,由此产生签名数据Enc(Kui:H1i)(步骤S102b)。接下来,分发服务器10执行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03和S104。然后,分发服务器10通过发送单元122向用户终端20发送控制数据Pi、散列数据H1i和用户密钥标识符UKIDi(步骤S105a)。
然后,用户终端20利用用户密钥数据Kui在解码单元24ca中对签名数据Enc(Kui:H1i)解码,由此产生散列数据H1i(步骤S106a)。接下来,用户终端20在散列数据产生单元24e中对控制数据Pi执行散列处理,由此产生散列数据H2i(步骤S106b)。然后,用户终端20在散列数据交叉检查单元24f中判断散列数据H1i和散列数据H2i是否匹配(步骤S106c)。在步骤S106c中,如果散列数据H1i和散列数据H2i不匹配,则用户终端20结束该操作(步骤S106c,N);另一方面,如果散列数据H1i和散列数据H2i匹配,则用户终端20执行与第一实施例中类似的步骤S107-S109(步骤S106c,Y)。这样结束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内容分发***的操作
接下来,参考图10描述用户终端20中的解码单元24ca(分析单元241a、保护执行单元243、解码器244a)、散列数据产生单元24e和散列数据交叉检查单元24f的具体操作。
如图10中所示,分析单元241a从发送/接收单元24b接收数据(步骤S201a),并从该数据中提取用户密钥标识符UKIDi、控制数据Pi和签名数据Enc(Kui:H1i)(步骤S202a)。然后,分析单元241a向保护执行单元243中输入用户密钥标识符UKIDi,同时向解码器244a中输入签名数据Enc(Kui:H1i),进一步向散列数据产生单元24e中输入控制数据Pi(步骤S203a)。
接下来,保护执行单元243执行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204和S205。然后,解码器244a利用读取的用户密钥数据Kui对签名数据Enc(Kui:H1i)解码,由此产生散列数据H1i(步骤S206a)。接下来,解码器244a向散列数据交叉检查单元24f中输入散列数据H1i(步骤S206b)。
然后,散列数据产生单元24e执行控制数据Pi的散列处理,由此产生散列数据H2i(步骤S206c),并向散列数据交叉检查单元24f中输入散列数据H2i(步骤S206d)。接下来,散列数据交叉检查单元24f判断散列数据H1i和散列数据H2i是否匹配(步骤S206e)。接下来,如果散列数据H1i和散列数据H2i匹配,则散列数据交叉检查单元24f向分析单元241a中输入控制信号,以允许在分析单元241a中进行后续处理(步骤S207a)。在步骤S207a之后,执行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208-S216。
[优点]
第二实施例显示出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优点。此外,第二实施例通过基于签名数据Enc(Kui:H1i)进行交叉检查处理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因此,不必对控制数据Pi自身加密,因此第二实施例能够将解码所需的时间减少得比第一实施例中更多。
[第三实施例]
[控制数据Pi的配置]
接下来,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内容分发***中的控制数据Pi的配置。在第三实施例中,仅有控制数据Pi的配置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其他配置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那些。注意,在第三实施例中,省略了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类似的配置的描述。
如图11所示,在第三实施例中,再现指定数据PLi具有第一分段数据PRGSEC#a(PRGSEC#1a、…、PRGSEC#na、PRGSEC#n+1a)和第二分段数据PRGSEC#b(PRGSEC#1b、PRGSEC#2b、…PRGSEC#5b)的分级结构。第二分段数据PLGSEC#1b-#5b(PLGSEC#b)每个指定一个内容数据Ci、CMi。
一个第一分段数据PLGSEC#a指定多个第二分段数据PLGSEC#1b-#5b。图11示出了一个第一分段数据PLGSEC#na指定三个第二分段数据PLGSEC#1b-#3b以及一个第一分段数据PLGSEC#n+1a指定两个第二分段数据PLGSEC#4b,5b的示例。注意,一个第一分段数据PLGSEC#a可以是指定一个第二分段数据PLGSEC#b的数据。
[优点]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内容分发***中,再现指定数据PLi包括第一分段数据PLGSEC#a和第二分段数据PLGSEC#b。这样能够容易地改变内容数据Ci、CMi的再现次序。
[第四实施例]
[使用再现条件数据URi的方法]
接下来,描述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内容分发***中使用再现条件数据URi的方法。在第四实施例中,仅有使用再现条件数据URi的方法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其他配置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那些。注意,在第四实施例中,省略了与第一到第三实施例中类似的配置的描述。
如图12中所示,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用户终端20利用用户密钥数据Kui对加密的控制数据Enc(Kui:Pi)解码,由此产生控制数据Pi。然后,用户终端20使用这个控制数据Pi中包括的再现条件数据URi和再现指定数据PLi以再现内容数据Ci、CMi。
相反,在第四实施例中,分发服务器10产生具有利用用户密钥数据Kui加密的控制数据Pai的第一加密控制数据Enc(Kui:Pai),并向用户终端20提供这个第一加密控制数据Enc(Kui:Pai)。如图12中所示,用户终端20利用用户密钥数据Kui对第一加密控制数据Enc(Kui:Pai)解码,由此产生第一控制数据Pai。
除此之外,分发服务器10产生具有利用内容密钥数据Kci加密的控制数据Pbi的第二加密控制数据Enc(Kci:Pbi),并向用户终端20提供这个第二加密控制数据Enc(Kci:Pbi)。用户终端20利用内容密钥数据Kci对第二加密控制数据Enc(Kci:Pbi)解码,由此产生第二控制数据Pbi。
接下来,用户终端20从第一控制数据Pai中提取第一再现条件数据URai和再现指定数据PLi。此外,用户终端20从第二控制数据Pbi中提取第二再现条件数据URbi。然后,以这两类再现条件数据URai和URbi作为输入值执行计算,以产生第三再现条件数据URci。亦即,在这第四实施例中,仅在第一再现条件数据URai和第二再现条件数据URbi都已经提供给用户终端20时的时间点,内容数据Ci、CMi才变为可再现。
用户终端20使用这个第三再现条件数据URci和再现指定数据PLi,由此产生内容数据Ci、CMi。
[优点]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内容分发***能够仅在用户密钥数据Kui和内容密钥数据Kci都已被提供的时间点产生第三再现条件数据URci。因此,在第四实施例中,数据的安全性比第一到第三实施例中提高得更多。
[其它实施例]
这结束了根据本发明的内容分发***的实施例的描述,但应当指出,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范围之内,各种变更、增加、替换等是可能的。
例如,在根据再现条件数据URi的特定再现流程授权许可再现时,可以由下述两种方法的任一种再现内容数据Ci、CMi。在第一种方法中,在用户终端20的存储单元23中保持允许再现的数据,以及再现单元24d基于再现条件数据URi,参考要允许再现的该数据,再现内容数据Ci、CMi。在第二种方法中,重写再现条件数据URi自身,以及再现单元24d基于重写的再现条件数据URi再现内容数据C。
例如,图1和7示出了设置分发服务器10和用户终端20的每一个的配置,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配置。可以采用提供了多个分发服务器10的配置,每个分发服务器10包括数据库111-114的每一个。此外,用户终端20可以是移动电话等而非个人计算机,不限于用户个人拥有,而可以是设置于像互联网咖啡厅、便利商店或加油站中的公众共享使用的终端。
[参考标号的描述]
10分发服务器
11存储单元
111加密内容数据库
112内容密钥数据库
113用户管理数据库
114播放列表数据库
12控制单元
121加密单元
122发送单元
20用户终端
20a用户终端主体
20b输入单元
20c显示单元
21I/O
22RAM
23存储单元
24控制单元
24a显示控制单元
24b发送/接收单元
24c解码单元
24d再现单元

Claims (5)

1.一种内容分发***,包括用户维护的用户终端以及用于向所述用户终端分发内容数据的分发服务器,
所述分发服务器包括:
发送单元,配置成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加密的内容数据,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加密的控制数据,所述加密的内容数据由根据内容数据而不同的内容密钥数据加密,所述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是由根据用户而不同的用户密钥数据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所述加密的控制数据是用于控制由所述用户密钥数据加密的内容数据的再现操作的控制数据,
所述控制数据包括:
再现指定数据,指定要再现的内容数据的再现次序;以及再现条件数据,规定用于允许再现内容数据的条件,以及
所述用户终端包括:
解码单元,配置成基于所述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和所述用户密钥数据产生所述内容密钥数据,基于所述加密的控制数据和所述用户密钥数据产生所述控制数据,以及基于所述内容密钥数据和所述加密的内容数据产生所述内容数据;以及
再现单元,配置成根据由所述再现指定数据指定的再现次序和由所述再现条件数据规定的条件再现所述内容数据。
2.一种内容分发***,包括用户维护的用户终端以及用于向所述用户终端分发内容数据的分发服务器,
所述分发服务器包括:
第一散列数据产生单元,配置成执行控制数据的散列处理并由此产生第一散列数据,所述控制数据控制所述内容数据的再现操作;
加密单元,配置成由根据用户而不同的用户密钥数据对所述第一散列数据加密,并由此产生签名数据;以及
发送单元,配置成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加密的内容数据,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控制数据和签名数据,所述加密的内容数据由根据内容数据而不同的内容密钥数据加密,所述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是由根据用户而不同的用户密钥数据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
所述控制数据包括:
再现指定数据,指定要再现的内容数据的再现次序;以及再现条件数据,规定用于允许再现内容数据的条件,以及
所述用户终端包括:
解码单元,配置成基于所述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和所述用户密钥数据产生所述内容密钥数据,基于所述内容密钥数据和所述加密的内容数据产生所述内容数据,并基于所述用户密钥数据和所述签名数据产生所述第一散列数据;
第二散列数据产生单元,配置成执行所述控制数据的散列处理,并由此产生第二散列数据;
散列数据交叉检查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散列数据和所述第二散列数据进行交叉检查;以及
再现单元,配置成,在所述散列数据交叉检查单元判定所述第一散列数据和所述第二散列数据匹配时,根据由所述再现指定数据指定的再现次序和由所述再现条件数据规定的条件再现所述内容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容分发***,其中
所述再现指定数据包括:
多个第一指定数据;以及
多个第二指定数据,每一个指定一个内容数据,并且
一个第一指定的数据指定一个或多个第二指定数据。
4.一种用于向用户终端分发内容数据的分发服务器,包括:
发送单元,配置成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加密的内容数据,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加密的控制数据,所述加密的内容数据由根据内容数据而不同的内容密钥数据加密,所述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是由根据用户而不同的用户密钥数据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所述加密的控制数据是用于控制由所述用户密钥数据加密的内容数据的再现操作的控制数据,
所述控制数据包括:
再现指定数据,指定要再现的内容数据的再现次序;以及再现条件数据,规定用于允许再现内容数据的条件。
5.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解码单元,配置成基于根据用户而不同的用户密钥数据和加密的内容密钥数据产生根据内容数据而不同的内容密钥数据,基于加密的控制数据和用户密钥数据产生用于控制内容数据的再现操作的控制数据,并基于内容密钥数据和加密的内容数据产生所述内容数据;以及
再现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控制数据再现所述内容数据,
所述控制数据包括:
再现指定数据,指定要再现的内容数据的再现次序;以及再现条件数据,规定用于允许再现内容数据的条件,以及
所述再现单元根据由所述再现指定数据指定的再现次序和由所述再现条件数据规定的条件再现所述内容数据。
CN2010800648565A 2010-03-11 2010-03-11 内容分发***、分发服务器和用户终端 Pending CN1027826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54149 WO2011111213A1 (ja) 2010-03-11 2010-03-11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配信サーバ、及びユーザ端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2696A true CN102782696A (zh) 2012-11-14

Family

ID=44563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48565A Pending CN102782696A (zh) 2010-03-11 2010-03-11 内容分发***、分发服务器和用户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61048A1 (zh)
JP (1) JPWO2011111213A1 (zh)
CN (1) CN102782696A (zh)
WO (1) WO201111121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9651A (zh) * 2013-05-30 2013-08-21 成都欣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终端数据加解密的方法及***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47295B2 (ja) 2011-06-13 2016-07-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サーバ装置、コンテンツ記録制御システム、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許否制御方法
US9407642B2 (en) * 2013-03-13 2016-08-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lication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mplementing the same
JP6806433B2 (ja) * 2015-10-21 2021-01-0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データ 鍵管理システム、鍵管理装置、鍵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85714A1 (en) * 2000-12-28 2002-07-04 Wataru Inoha Contents recording apparatus, recording medium, contents reproducing apparatus, contents transmission method, transmission medium, and contents reception method
US20040093494A1 (en) * 2001-11-15 2004-05-13 Yusei Nishimoto Control of usage of contents in digital broadcasts
CN1989560A (zh) * 2004-07-01 2007-06-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内容重放装置,内容重放方法,计算机程序,密钥传递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70784A (ja) * 1996-03-29 1997-10-14 Hitachi Software Eng Co Ltd 暗号化/復号化/ディジタル署名生成/検証装置
CN100359513C (zh) * 1999-02-17 2008-01-02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JP2000260121A (ja) * 1999-03-05 2000-09-22 Toshiba Corp 情報再生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装置
EP1507261B1 (en) * 2001-08-08 2016-07-2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opyright protection system, recording device, decryption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03152700A (ja) * 2001-11-16 2003-05-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情報端末装置およびコンテンツ復号方法
JP4513328B2 (ja) * 2003-07-17 2010-07-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コンテンツの配信方法、コンテンツの受信方法、および、id検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85714A1 (en) * 2000-12-28 2002-07-04 Wataru Inoha Contents recording apparatus, recording medium, contents reproducing apparatus, contents transmission method, transmission medium, and contents reception method
US20040093494A1 (en) * 2001-11-15 2004-05-13 Yusei Nishimoto Control of usage of contents in digital broadcasts
CN1989560A (zh) * 2004-07-01 2007-06-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内容重放装置,内容重放方法,计算机程序,密钥传递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9651A (zh) * 2013-05-30 2013-08-21 成都欣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终端数据加解密的方法及***
CN103259651B (zh) * 2013-05-30 2016-06-08 成都欣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终端数据加解密的方法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11213A1 (ja) 2011-09-15
JPWO2011111213A1 (ja) 2013-06-27
US20130061048A1 (en) 201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06200B2 (en) Tracking and analyses of content presentation
EP3482568B1 (en) Providing online media content via a satellite broadcast system
US8612353B2 (en) Publishing ingested video content to a video provisioning system
CN102656898B (zh) 在线社交网络上的自动媒体资产更新
EP4184921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a video player playback position
US20130080579A1 (en) Dynamically-executed syndication services
US11025432B2 (en) Access control technology for peer-to-peer sharing
US11038983B2 (en) Predictive transmission of digital content
US20130080268A1 (en) Multi-platform media syndication customization
JP2011019222A (ja) ストリーム内の記録可能なコンテンツを処理すること
CN102474658A (zh) 管理包到视频服务提供商的分发的集中式内容管理***
US20150172342A1 (en) Adaptive video insertion
KR20110036004A (ko) 분할 미디어 콘텐츠 권리 관리
JP5710160B2 (ja) ストリーム内の記録可能なコンテンツを処理すること
CN105745934B (zh) 广播接收装置、和广播接收装置中的广播节目影像和应用程序影像的显示方法
CN102782696A (zh) 内容分发***、分发服务器和用户终端
US20120072593A1 (en) Multimedia content file management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using genetic information
CN102149018A (zh) 一种应用hsml解析引擎的安全保护处理方法及***
CN10162648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业务平台
US2024010709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Personalized Media Channels
CN103188621A (zh) 彩信的数字媒体保护***及方法
CN101325463A (zh) 用于共享特别针对交互式电视的个性化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