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78783A - 显示器背框及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显示器背框及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78783A
CN102778783A CN2012102559410A CN201210255941A CN102778783A CN 102778783 A CN102778783 A CN 102778783A CN 2012102559410 A CN2012102559410 A CN 2012102559410A CN 201210255941 A CN201210255941 A CN 201210255941A CN 102778783 A CN102778783 A CN 1027787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frame
support
splice
main
display 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559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仪正
萧宇均
阙成文
张庞岭
李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5594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78783A/zh
Priority to US13/581,305 priority patent/US8958025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2/079616 priority patent/WO201401553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778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87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4Back fram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28Segmented fram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器背框及液晶显示装置。显示器背框由多个拼接件以拼接方式形成,其中至少部分拼接件之间通过转动机构连接,其中,拼接件包括主体部和挡墙,挡墙包括底部、侧壁和顶部,底部与主体部的外侧边缘水平连接,顶部与底部平行间隔设置,侧壁设置于底部与顶部之间,且主体部在与顶部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凸包。通过上述的设置,本发明能够降低背框在运输及仓储过程中的占用空间,并可省去胶框,从而节约了成本。

Description

显示器背框及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器背框及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晶显示器一般包括胶框、背框、液晶面板、光学膜片、导光板等。
其中,液晶显示器的胶框和背框的主要功能为固定光源、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等光学零组件及承载液晶面板。
但是,目前液晶显示器的背框通常为一整体式的结构。一般使用金属冲压或者塑料注射方式整体成型,使得背框比较重,并且大尺寸背框需使用较大的冲压设备,对应的模具尺寸也很大,结构复杂,因此,增加了模具成本。进一步地,整体式的背框在运送以及仓储的过程中,所需占用的运输及仓储空间也较大,导致运输及仓储效率低。
再者,在固定光源、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等光学零组件及承载液晶面板时,背框需要与胶框配合使用,一方面使得液晶显示装置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增加了组装时间,降低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器背框及液晶显示装置,以能够降低背框在运输及仓储过程中的占用空间,提高运输及仓储效率,并且能够省去胶框,因此减低了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器背框,显示器背框由多个拼接件以拼接方式形成,其中至少部分拼接件之间通过转动机构连接,以使得显示器背框可在正常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其中显示器背框在折叠状态下的占用空间小于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占用空间,其中,拼接件包括主体部和挡墙,挡墙包括底部、侧壁和顶部,底部与主体部的外侧边缘水平连接,顶部与底部平行间隔设置,侧壁设置于底部与顶部之间,且主体部在与顶部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凸包。
其中,主体部在与顶部相对的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二凸包,其中,第一凸包的高度大于第二凸包的高度。
其中,显示器背框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主拼接件以及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主拼接件,每个第一主拼接件的两端分别通过转动机构与两个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连接,并在第一主拼接件与第二主拼接件的连接处设置有止位机构,以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固定第一主拼接件与第二主拼接件。
其中,显示器背框进一步包括两个第一辅拼接件和第二辅拼接件,第一辅拼接件与第二主拼接件平行,并且第一辅拼接件的两端通过转动机构与两个第一主拼接件连接,第二辅拼接件与第一主拼接件平行,并且第二辅拼接件的两端通过转动机构分别与两个第一辅拼接件连接。
其中,显示器背框包括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主拼接件、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主拼接件以及交叉设置的至少两个辅拼接件,至少两个辅拼接件通过转动机构连接,第一主拼接件的一端和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通过转动机构与对应的辅拼接件的一端连接。
其中,辅拼接件为四个,显示器背框进一步包括第一辅助机构,四个辅拼接件的另一端通过转动机构分别与第一辅助机构连接;
显示器背框进一步包括四个第二辅助机构,第一主拼接件的一端、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以及辅拼接件的一端分别通过转动机构与对应的第二辅助机构连接。
其中,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多个拼接件包括:
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第三支架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一端垂直连接,第四支架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垂直连接;
其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还设置有多个辅助支架,辅助支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连接。
其中,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主体部和自第一主体部的一端垂直延伸的第一延伸部;第二支架包括第二主体部和自第二主体部的一端垂直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其中,第一延伸部与第三支架的一端、第三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主体部远离第二延伸部的一端、第二延伸部与第四支架的一端、第四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一主体部远离第一延伸部的一端之间分别通过转动机构连接。
其中,在折叠状态,第一主体部和第四支架水平连接且位于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第二主体部和第三支架水平连接且位于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其中,第一主体部和第四支架水平连接时的总长等于第二主体部和第三支架水平连接时的总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背框;
导光板,设置于显示器背框内,其包括入光面与出光面;
光学膜片,设置于导光板上;
光源,设置在显示器背框朝向导光板的入光面的侧壁上;
液晶面板,设置于液晶显示器背框的顶部上;
前框,与显示器背框组装,以使液晶面板稳固夹持于前框与显示器背框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的显示器背框一方面可在正常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并在折叠状态下的占用空间小于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占用空间;另一方面通过挡墙和第一凸包可以固定及支撑导光板、光学膜片以及液晶面板。因此,通过上述的设置,本发明能够降低背框在运输及仓储过程中的占用空间,提高运输及仓储效率,并可省去胶框,简化了组装过程,提高了组装效率,从而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器背框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主拼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主拼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器背框在折叠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器背框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器背框在折叠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器背框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器背框在折叠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显示器背框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显示器背框在折叠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显示器背框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显示器背框的第一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显示器背框在折叠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14是本发明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器背框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图。图2是本发明主拼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主拼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器背框包括第一主拼接件110和130、第二主拼接件120和140、多个转动机构150以及多个止位机构16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拼接件110和130以及第二主拼接件120和140包括主体部和挡墙,具体结构请参阅图2,如图2所示,主拼接件包括主体部101和挡墙102。其中,挡墙102包括底部103、侧壁104和顶部105。底部103与主体部101的外侧边缘水平连接,顶部105与底部103平行间隔设置,侧壁104设置于底部103与顶部105之间,因此,底部103、侧壁104和顶部105形成一U型结构,并且U型结构的开口向主体部101的方向。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主体部101在与挡墙102的顶部105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凸包106(如图2和图3所示),并且优选在主体部10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凸包106,有利于在组装导光板、光学膜片时,支撑导光板与光学膜片的四个角。进一步地,为了加强显示器背框的强度,主体部101在与挡墙102的顶部105相对的表面上进一步设置有第二凸包107(如图3所示),其中,第二凸包107与第一凸包106相连,并且第一凸包106的高度优选为大于第二凸包107的高度。
请再参阅图1,包括主体部和挡墙的第一主拼接件110和130以及第二主拼接件120和140以拼接方式形成显示器背框的外框架。其中,显示器背框的外框架在正常使用状态形成一矩形结构。具体来说,第一主拼接件110和130之间平行设置,第二主拼接件120和140之间平行设置。第一主拼接件110和130的两端分别通过转动机构150与第二主拼接件120和140的一端连接,以使相邻的第一主拼接件110和130与第二主拼接件120和140可以转动机构150为轴进行相对转动,以使得显示器背框可在正常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第一主拼接件110和130与第二主拼接件120和140的连接处设置有止位机构160,以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固定第一主拼接件110和130与第二主拼接件120和14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拼接件110和130与第二主拼接件120、140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止位机构160,以更好的对背框进行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节省成本以及降低复杂度,可仅在一个或几个连接处设置止位机构160来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机构150和止位机构160可以由螺钉、铆钉、螺栓等任何适当的固定件实现。
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器背框在折叠状态下的俯视图。相比与图1,在从正常使用状态切换到折叠状态时,可取下显示器背框的止位机构160,并使得第一主拼接件110和130与第二主拼接件120和140以转动机构150为轴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显示器背框的外框架从矩形结构变为平行四边形结构。因此,显示器背框在折叠状态下的占用空间小于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占用空间。
参阅图5与图6,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器背框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图,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器背框在折叠状态下的俯视图。相比于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的主拼接件依然采用平行设置的第一主拼接件110和130与第二主拼接件120和140。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背框进一步包括第一辅拼接件210和220与第二辅拼接件230。其中,第一辅拼接件210和220与第二主拼接件120和140平行,第二辅拼接件230与第一主拼接件110和130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辅拼接件210和220的两端通过转动机构150分别与两个第一主拼接件110和130连接,第二辅拼接件230的两端通过转动机构150分别与两个第一辅拼接件210和220连接。同样的,第一辅拼接件210和220与第一主拼接件110和130、与第二辅拼接件230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止位机构160,以更好的对背框进行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辅拼接件,或多个第二辅拼接件,并且止位机构160可适当进行减少。
由于第一辅拼接件210和220与第二辅拼接件230设置于第一主拼接件110和130与第二主拼接件120和140所构成显示器背框的外框架的内部,并平行于第一主拼接件110和130或第二主拼接件平行120和140,因此其同样可在图5所示的正常使用状态与图6所示的折叠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且在折叠状态下的占用空间小于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占用空间。
参阅图7与图8,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器背框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图,图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器背框在折叠状态下的俯视图。相比于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的主拼接件依然采用平行设置的第一主拼接件110和130与第二主拼接件120和140。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背框进一步包括四个辅助机构170,第一主拼接件110和130的两端与第二主拼接件120和140的两端分别通过转动机构150与对应的辅助机构170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施例的显示器背框同样可在图7所示的正常使用状态与图8所示的折叠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且在折叠状态下的占用空间小于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占用空间。
参阅图9,图9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显示器背框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图。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器背框包括两个第一主拼接件311和313、两个第二主拼接件312和314、四个辅助拼接件321、322、323和324、一个第一辅助机构331、四个第二辅助机构332、多个转动机构350以及多个止位机构360。
在正常使用状态,第一主拼接件311和313平行设置,第二主拼接件312和314平行设置,进而构成显示器背框的外框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拼接件311和313与第二主拼接件312和314的一端通过转动机构350与对应的第二辅助机构332连接,另一端通过止位机构360与对应的第二辅助机构332连接。辅助拼接件321、322、323、324交叉设置,且一端通过转动机构350与对应的第二辅助机构332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机构350与第一辅助机构331连接。
参阅图10,图1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显示器背框在折叠状态下的俯视图。在从正常使用状态切换到折叠状态时,显示器背框中的止位机构360被取下,各辅助拼接件321、322、323和324以第一辅助机构331为中心进行转动,缩小显示器背框的宽度,以达到缩小显示器背框的占用空间的目的。同时,第一主拼接件311和313与第二主拼接件312和314以转动机构350为轴,使止位机构360固定的一端向第一辅助机构331处转动。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辅助机构331为中心转动辅助拼接件321、322、323和324,以此来实现在图9所示的正常使用状态与图10所示的折叠状态之间的切换,进而使得显示器背框在折叠状态下的占用空间小于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占用空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对第四实施例进行简化,例如取消第二辅助机构332。第一主拼接件311和313的一端与第二主拼接件312和314的一端通过转动机构350与对应的辅拼接件321、322、323和324的一端连接。或者,辅拼接件321和323由一个辅拼接件代替,而辅拼接件323和324由另一个辅拼接件代替,并通过转动机构350在二者的中间位置进行连接。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显示器背框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图。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器背框包括第一支架510、第二支架520、第三支架530、第四支架540以及辅助支架550。
在正常使用状态,第一支架510和第二支架520平行设置,第三支架530和第四支架540平行设置,并以拼接方式形成显示器背框的矩形结构的外框架。辅助支架550设置在第一支架510和第二支架520之间,其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510和第二支架520连接,并且辅助支架550与第三支架530和第四支架540平行。其中,辅助支架550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
请一并参阅图12,图12是第一支架5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510包括第一主体部511和自第一主体部511的一端垂直延伸的第一延伸部512,其中,第一主体部511的结构与图3所示的主拼接件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在赘述。
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520的结构与第一支架510的结构相同,即第二支架520同样包括第二主体部521和自第二主体部521的一端垂直延伸的第二延伸部522。
请再参阅图11,第一延伸部512与第三支架530的一端、第三支架530的另一端与第二主体部521远离第二延伸部522的一端、第二延伸部522与第四支架540的一端、第四支架540的另一端与第一主体部511远离第一延伸部512的一端之间分别通过转动机构500连接。
相比于图11,图13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显示器背框在折叠状态下的俯视图。在从正常使用状态切换到折叠状态时,可取下显示器背框的辅助支架550,并使得第一支架510和第二支架520与第三支架530和第四支架540以转动机构500为轴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显示器背框的外框架从矩形结构变为平行四边形结构。显示器背框在折叠状态时,第一主体部511和第四支架540水平连接且位于第一延伸部512和第二延伸部522之间,第二主体部521和第三支架530水平连接且位于第一延伸部512和第二延伸部522之间。进一步地,第一主体部511和第四支架540水平连接时的总长等于第二主体部521和第三支架530水平连接时的总长。
通过上述方式,本实施例的显示器背框同样可在图11所示的正常使用状态与图13所示的折叠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且在折叠状态下的占用空间小于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占用空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对转动机构与止位机构的位置以及各种拼接件的设置进行互换或其他变化,只需使得至少部分拼接件之间通过转动机构连接,进而使得显示器背框可在正常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即可实现本发明之目的,并不局限于图1-图13所示的实施例。
请参考图14,图14是本发明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600包括显示器背框610、导光板611、光学膜片612、光源613、液晶面板614以及前框615。
本实施例中,显示器背框610可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器背框。导光板611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其设置在显示器背框610内。光学膜片612设置于导光板611上。光源613设置在显示器背框610朝向导光板611的入光面的侧壁619上。液晶面板614设置于液晶显示器背框610的顶部620上,其中,液晶面板614与液晶显示器背框610的顶部620之间设置有一缓冲结构618,以减小显示器背框610与液晶面板614之间的摩擦,有效的保护了液晶面板614。
本实施例中,前框615与显示器背框610组装,具体为:前框615与显示器背框610的侧壁619通过多个卡扣616进行固定,以使液晶面板614稳固夹持于前框615与显示器背框610之间。
本实施例中,导光板611与光学膜片612进一步通过胶带和橡胶结构固定,具体如图15所示。
图15的导光板611中与入光面和出光面均垂直的两个侧面与其对应的光学膜片612的侧边通过胶带621固定,以组成光学组件,该光学组件的四个角通过四个橡胶结构622进一步固定,并且橡胶结构622固定在第一凸包617上(如图14所示)。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一方面通过挡墙和第一凸包可以固定及支撑导光板、光学膜片以及液晶面板,省去了胶框结构,提高了组装效率并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使得显示器背框可在正常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并在折叠状态下的占用空间小于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占用空间,降低了背框在运输及仓储过程中的占用空间,提高运输及仓储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器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背框由多个拼接件以拼接方式形成,其中至少部分所述拼接件之间通过转动机构连接,以使得所述显示器背框可在正常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其中所述显示器背框在所述折叠状态下的占用空间小于在所述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占用空间,其中,所述拼接件包括主体部和挡墙,所述挡墙包括底部、侧壁和顶部,所述底部与所述主体部的外侧边缘水平连接,所述顶部与所述底部平行间隔设置,所述侧壁设置于所述底部与所述顶部之间,且所述主体部在与所述顶部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凸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在与所述顶部相对的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二凸包,其中,所述第一凸包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凸包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背框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主拼接件以及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主拼接件,每个所述第一主拼接件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两个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连接,并在所述第一主拼接件与所述第二主拼接件的连接处设置有止位机构,以在所述正常使用状态下固定所述第一主拼接件与所述第二主拼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背框进一步包括两个第一辅拼接件和第二辅拼接件,所述第一辅拼接件与所述第二主拼接件平行,并且所述第一辅拼接件的两端通过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两个第一主拼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辅拼接件与所述第一主拼接件平行,并且所述第二辅拼接件的两端通过所述转动机构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辅拼接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背框包括在所述正常使用状态下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主拼接件、在所述正常使用状态下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主拼接件以及交叉设置的至少两个辅拼接件,所述至少两个辅拼接件通过所述转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主拼接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通过所述转动机构与对应的所述辅拼接件的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器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拼接件为四个,所述显示器背框进一步包括第一辅助机构,所述四个辅拼接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转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辅助机构连接;
所述显示器背框进一步包括四个第二辅助机构,所述第一主拼接件的一端、所述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以及所述辅拼接件的一端分别通过所述转动机构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辅助机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背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常使用状态下,所述多个拼接件包括:
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四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垂直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还设置有多个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器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端垂直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一端垂直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体部远离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远离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一端之间分别通过所述转动机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器背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四支架水平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所述第二主体部和所述第三支架水平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四支架水平连接时的总长等于所述第二主体部和所述第三支架水平连接时的总长。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背框;
导光板,设置于所述显示器背框内,其包括入光面与出光面;
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上;
光源,设置在所述显示器背框朝向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的侧壁上;
液晶面板,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器背框的顶部上;
前框,与所述显示器背框组装,以使所述液晶面板稳固夹持于所述前框与所述显示器背框之间。
CN2012102559410A 2012-07-23 2012-07-23 显示器背框及液晶显示器 Pending CN1027787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59410A CN102778783A (zh) 2012-07-23 2012-07-23 显示器背框及液晶显示器
US13/581,305 US8958025B2 (en) 2012-07-23 2012-08-03 Display back fr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CT/CN2012/079616 WO2014015533A1 (zh) 2012-07-23 2012-08-03 显示器背框及液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59410A CN102778783A (zh) 2012-07-23 2012-07-23 显示器背框及液晶显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8783A true CN102778783A (zh) 2012-11-14

Family

ID=47123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559410A Pending CN102778783A (zh) 2012-07-23 2012-07-23 显示器背框及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78783A (zh)
WO (1) WO201401553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5241A (zh) * 2015-08-14 2015-12-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弹性固定设计的显示模块
US10802328B2 (en) 2016-12-29 2020-10-13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 and baking device for display panel
CN114002875A (zh) * 2020-07-27 2022-02-0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4138A (zh) * 2020-11-09 2021-02-23 河南工程学院 一种工厂环境中废气采样监测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1822A (zh) * 2002-01-10 2003-07-23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组装的背投影电视机机壳
CN1884784A (zh) * 2006-07-11 2006-12-27 张含廉 卷叠片式登高工具
US20070277419A1 (en) * 2006-06-05 2007-12-06 Jochu Technology Co., Ltd. Structure of one-piece-form bez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114078A (zh) * 2006-07-25 2008-01-30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组件与液晶显示器
CN102392993A (zh) * 2011-11-18 2012-03-2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框以及背光***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83115U (zh) * 2011-03-18 2011-09-21 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 侧光式背光模块
CN102434859B (zh) * 2011-11-18 2013-12-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框以及背光***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1822A (zh) * 2002-01-10 2003-07-23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组装的背投影电视机机壳
US20070277419A1 (en) * 2006-06-05 2007-12-06 Jochu Technology Co., Ltd. Structure of one-piece-form bez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884784A (zh) * 2006-07-11 2006-12-27 张含廉 卷叠片式登高工具
CN101114078A (zh) * 2006-07-25 2008-01-30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组件与液晶显示器
CN102392993A (zh) * 2011-11-18 2012-03-2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框以及背光***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5241A (zh) * 2015-08-14 2015-12-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弹性固定设计的显示模块
CN105185241B (zh) * 2015-08-14 2018-01-1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弹性固定设计的显示模块
US10802328B2 (en) 2016-12-29 2020-10-13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 and baking device for display panel
CN114002875A (zh) * 2020-07-27 2022-02-0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002875B (zh) * 2020-07-27 2023-10-27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15533A1 (zh) 201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326719A1 (en) Detachable container
CN102778783A (zh) 显示器背框及液晶显示器
CN102798093A (zh) 一种背板、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2352986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电视机
CN102778784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和背板框架
CN202228998U (zh) 背光模组及应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2700838B (zh) 一种背光模组的包装装置
CN103137021B (zh) 显示装置
CN204995065U (zh) 一种快速拼接展示柜
US878029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backfram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2681254A (zh) 液晶显示器及显示器背框
US8625045B2 (en) LCD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CN202644722U (zh) 便携式易组装模块板房
CN102588836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202615084U (zh) 直下式液晶模组
CN103415178B (zh) 一种模块化机柜单元及组合型机柜
CN101308288B (zh) 背光模块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JP2013117097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カーポート
CN113124609B (zh) 一种方便灯箱安装的圆弧冷柜
CN113060041B (zh) 模块化换电站的装配方法
CN210686537U (zh) 一种led显示屏用安装支架
CN202176990U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电视机
CN203203256U (zh) 空气能热水器及其水箱
CN202068702U (zh) 一种模块化机架
CN204989704U (zh) 一种拼接式胶框及使用该胶框的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1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