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41790A - 包括等电位线畸变修正部的多点触摸板 - Google Patents

包括等电位线畸变修正部的多点触摸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41790A
CN102741790A CN2011800079200A CN201180007920A CN102741790A CN 102741790 A CN102741790 A CN 102741790A CN 2011800079200 A CN2011800079200 A CN 2011800079200A CN 201180007920 A CN201180007920 A CN 201180007920A CN 102741790 A CN102741790 A CN 1027417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point touch
narrow
touch plat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792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41790B (zh
Inventor
中村一登
高井雄一郎
山冈知广
平井圣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ha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ha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ha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ha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41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417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417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417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e.g. a single continuous surface or two parallel surfaces put in conta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3Peripheral electrode pattern in resistive digitisers, i.e. electrodes at the periphery of the resistive sheet are shaped in patterns enhancing linearity of induced field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点触摸板,即使在绕回线的线长度在每个输入区域不同的情况下,也能用简单的结构得到没有畸变的等电位线。具有在第一基板(3)和第二基板(2)的对置面形成的第一导电膜及第二导电膜,第一导电膜及第二导电膜的至少一个形成多个带状电极(5、11),带状电极(5、11)的一端部与以该一端部为起点、以外部端子(18)为终点的绕回线(17、19)连接,带状电极(5、11)的另一端部与以该另一端部为起点、以外部端子(18)为终点的绕回线(17、19)连接,在所述带状电极(5、11)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的至少任意一个形成狭窄部,该狭窄部的带状电极(5、11)的宽度根据与该带状电极(5、11)连接的绕回线的长度,分别构成为不同的长度。

Description

包括等电位线畸变修正部的多点触摸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拟电阻膜方式的多点触摸板,更详细而言,涉及包括对等电位线的畸变进行修正的等电位线畸变修正部的多点触摸板。
背景技术
模拟电阻膜方式的多点触摸板被广泛使用于PDA等移动信息终端、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移动电话、便携式游戏机、车载导航***、小型PC、各种家电制品等。
图13示出这种多点触摸板的一般的结构。
该图所示的多点触摸板50的下部电极板51与上部电极板52对置配置,其周边部经由绝缘粘接层53(参照图14)接合。
下部电极板51在玻璃板等透明绝缘基板51a上形成ITO(氧化铟锡)电极51b,在该ITO电极51b的X-X′方向两侧配设有多组一对的平行电路51c~51f。
另一方面,成为触摸侧的上部电极板52具有聚酯膜等可弯性透明绝缘基体材料52a、及在其下表面形成的ITO电极52b,在该ITO电极52b的Y-Y′方向两侧配设有多组一对的平行电路52c~52g。
此外,在图13中为了易于理解平行电路51c~51f和52c~52g的配置,图示了将各平行电路的间隔扩大的状态,但实际上各平行电路的间隔为0.2mm左右。
另外,在下部电极板51,平行电路51c~51f与作为外部端子的FPC54利用绕回电路51g、51h连接,另外,在上部电极板52,平行电路52c~52g与FPC54利用绕回电路52h、52i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中,附图标记a~e分别示出独立的输入区域。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266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以往的多点触摸板存在的问题是:如图15所示,由于连接FPC与各平行电路的电路长度在每个输入区域不同,电路电阻随着电路长度的延长而增加,因此在绕回电路的各电路间产生电阻差,以此为原因在等电位线会产生畸变。
图16及图17示出根据FPC的配置而变化的等电位线的畸变方式。
在两图中,T1示出理想的等电位线,T2和T3示出畸变的等电位线。由于绕回电路的电路间的电阻差会随着多点触摸板的尺寸增大而增大,因此等电位线的畸变会进一步增大。
以往实施了在触摸板中用控制器对等电位线的畸变进行修正的方法,但在多点触摸板中,由于必须在每个输入区域对其进行修正,因此不仅修正操作会变得复杂,而且修正要耗费很多时间。
此外,尽管对于位于远离FPC的位置(远位)的平行电路使其电路宽度加粗,能够改善在绕回电路的各电路产生的电阻差,但在边框部(参照图13)的尺寸存在限制的情况下,由于在加粗电路宽度方面存在极限,因此有的情况下无法完全修正。
本发明是考虑到以上这样的以往的多点触摸板的问题而完成的,提供一种包括等电位线畸变修正部的多点触摸板,即使在绕回线的线长度在每个输入区域不同的情况下,也能用简单的结构得到没有畸变的等电位线。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多点触摸板,具有:作为坐标输入侧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对置配置;第一导电膜,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与所述第二基板对置的面;以及第二导电膜,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与所述第一基板对置的面,
所述第一导电膜和所述第二导电膜的至少一个通过分割为多个带状区域而形成多个带状电极,所述带状电极的一端部与以该一端部为起点、以设在所述第一或者第二基板的周缘部的外部端子为终点的绕回线连接,所述带状电极的另一端部与以该另一端部为起点、以所述外部端子为终点的绕回线连接,
在所述带状电极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的至少任意一个形成狭窄部,该狭窄部的所述带状电极的宽度根据与形成有该狭窄部的端部连接的所述绕回线的长度,分别构成不同的长度。
在本发明中,带状电极是指其宽度在长边方向变化,例如也包含梯形等。
在本发明中,作为所述狭窄部,可以具有通过将所述带状电极在其宽度方向切下而形成的电极连接通路。
在本发明中,作为所述狭窄部,可以具有遍及所述带状电极的整个宽度而形成为梳齿状的电极连接通路。
在本发明中,可以在所述带状电极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配设平行电路,所述狭窄部形成为留下用于以相同宽度将所述带状电极与所述平行电路连接的膜端部。
在本发明中,可以是所述外部端子配置在所述多点触摸板的任意一边的一端侧,与形成有该狭窄部的端部连接的所述绕回线的长度越长,各所述狭窄部的各所述带状电极的宽度设定得越大。
在本发明中,可以是所述外部端子配置在所述多点触摸板的任意一边的中央部,与形成有该狭窄部的端部连接的所述绕回线的长度越长,各所述狭窄部的各所述带状电极的宽度设定得越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多点触摸板,具有的优点是:即使在信号取出用的绕回线的线长度在每个输入区域不同的情况下,也能以简单的结构得到没有畸变的等电位线。
附图说明
图1(a)及(b)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多点触摸板的结构的分解俯视图。
图2是图1的上部电极板的修正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1的下部电极板的修正部的放大图。
图4(a)及(b)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多点触摸板的结构的分解俯视图。
图5是图4的上部电极板的修正部的放大图。
图6是图4的下部电极板的修正部的放大图。
图7是示出由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多点触摸板得到的等电位线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由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多点触摸板得到的等电位线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修正部的第一形成例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修正部的第二形成例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修正部的第三形成例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修正部的第四形成例的说明图。
图13是示出以往的多点触摸板的结构的分解图。
图14是图13的S-S′纵向剖视图。
图15是示出电路长度和电路电阻的关系的图表。
图16是示出等电位线发生了畸变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7是示出等电位线发生了畸变的状态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多点触摸板
2下部电极板
3上部电极板
4透明绝缘基板
5带状电极
6~9平行电路
10可弯性透明绝缘基体材料
11带状电极
12~16平行电路
17绕回线
18FPC(外部端子)
19绕回线
20第二多点触摸板
21~24平行电路
25~29平行电路
30绕回线
31绕回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
1.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多点触摸板
1.1第一多点触摸板的结构
图1所示的第一多点触摸板的类型是FPC(柔性印制电路板)设在多点触摸板的端部。
第一多点触摸板1的下部电极板(第二基板)2与上部电极板(第一基板)3经由预定的间隙对置配置,各面板的周边部由窗框状的粘接层(未图示)接合。
下部电极板2具有玻璃板等透明绝缘基板4、及在其上表面形成的ITO电极(第二导电膜),该ITO电极由分割为多个带状区域的带状电极5构成。
在带状电极5的信号取出侧端部(X-X′方向端部)配设有多组一对的平行电路6~9。
另一方面,触摸侧的上部电极板3具有聚酯膜等可弯性透明绝缘基体材料10、及在其下表面形成的带状的ITO电极(第一导电膜),该ITO电极由分割为多个带状区域的带状电极11构成。
在带状电极11的信号取出侧端部(Y-Y′方向端部)配设有多组一对的平行电路12~16。
下部电极板2的平行电路6~9经由沿着下部电极板2的周缘部进行布线的绕回线17,与作为外部端子的FPC18连接。
另一方面,上部电极板3的平行电路12~16经由沿着上部电极板3的周缘部进行布线的绕回线19,与FPC18连接。
此外,在图1中为了易于理解平行电路及绕回线的配置,示出了将各平行电路的间隔扩大的状态,但实际上各平行电路的间隔为0.2mm左右。
1.2上部电极板的修正部
图2是上部电极板3的等电位线畸变修正部(以下简称为修正部)的放大图。
在该图中,修正部设在带状电极与平行电路连接的部分,位于图1所示的FPC18的远位侧的输入区域A的上(YT)侧修正部将与平行电路16连接的带状电极的电极连接通路设为整个宽度L1。
输入区域B的上侧修正部将与平行电路16连接的带状电极11的电极连接通路宽度作为狭窄部,为L2<L1;输入区域C的上侧修正部将带状电极11的电极连接通路宽度进一步变窄,为L3<L2;输入区域D的上侧修正部将带状电极11的电极连接通路宽度进一步变窄,为L4<L3;而对于输入区域E的上侧修正部,将带状电极11的电极连接通路宽度进一步变窄,为L5<L4。
即,在绕回线的线长度较长的情况下,在修正部减小电阻,在线长度较短的情况下,在修正部增大电阻。
这样,若将与平行电路16连接的带状电极11在每个输入区域切下预定深度并去除,调节与平行电路16连接的带状电极11的电极连接通路宽度,则能够利用修正部,抵消由于绕回线19的线长度的差异而产生的电阻差。
另一方面,以从FPC18向输入区域E的上侧平行电极12进行布线的电路长度、与向输入区域A的下侧平行电极16进行布线的电路长度相同为前提,对于位于FPC18的近位侧的输入区域A的下(YB)侧修正部,带状电极的电极连接通路的宽度为L6=L5。
输入区域B的下侧修正部将带状电极的电极连接通路宽度进一步变窄,为L7<L6;输入区域C的下侧修正部设电极连接通路宽度为L8<L7;输入区域D的下侧修正部设电极连接通路宽度为L9<L8;输入区域E的下侧修正部设电极连接通路宽度为L10<L9。
下述表1示出了上部电极板3的绕回线的线长度的差、应该修正的电阻值、修正了的电极连接通路宽度的具体例。
[表1]
Figure BDA00001959328700061
1.3下部电极板的修正部
图3是下部电极板2的修正部的放大图。
在该图中,位于FPC18的远位侧的输入区域F的右(XR)侧修正部设与平行电路9连接的带状电极5的整个宽度为电极连接通路宽度L11。
输入区域G的右侧修正部将电极连接通路宽度进一步变窄,为L12<L11;输入区域H的右侧修正部将电极连接通路宽度进一步变窄,为L13<L12;输入区域I的右侧修正部将电极连接通路宽度进一步变窄,为L14<L13。
另一方面,对于位于FPC18的近位侧的输入区域F的左(XL)侧修正部,设带状电极的宽度为L15<L14。
输入区域G的左侧修正部将电极连接通路宽度进一步变窄,为L16<L15;输入区域H的左侧修正部设电极连接通路宽度为L17<L16;输入区域I的左侧修正部设电极连接通路宽度为L18<L17。
下述表2示出了下部电极板2的绕回线的线长度的差、应该修正的布线电阻值、修正了的电极连接通路宽度的具体例。
[表2]
2.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多点触摸板
2.1第二多点触摸板的结构
图4所示的第二多点触摸板20的类型是FPC设在多点触摸板的中央部。另外,在该图中与图1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在图4中,在下部电极板2的带状电极5的X-X′方向端部配设有多组一对的平行电路21~24。
所述平行电路21~24经由沿着下部电极板2的左右的周缘部进行布线的绕回线30,与FPC18连接。
另一方面,在上部电极板3的带状电极11的Y-Y′方向端部配设有多组一对的平行电路25~29。
所述平行电路25~29经由沿着上部电极板3的左右的周缘部进行布线的绕回线31,与FPC18连接。
2.2上部电极板的修正部
图5是上部电极板3的修正部的放大图。
在该图中,对于位于FPC18的最远位侧的中央部的输入区域L的上(YT)侧修正部,将带状电极11的整个宽度设为电极连接通路宽度L19。
对于输入区域K和M的上侧修正部,将电极连接通路宽度变窄,为(L20=L21)<L19。
对于输入区域J和N的上侧修正部,将电极连接通路宽度进一步变窄,为(L22=L23)<L20。
另一方面,对于输入区域J和N的下(YB)侧连接部分,将电极连接通路宽度L24和L25设为相同宽度。
对于输入区域K和M的下侧连接部分,设电极连接通路宽度L26和L27为相同宽度,为(L26=L27)<(L24=L25)。
另外,对于输入区域L的下侧连接部分,设电极连接通路宽度为L28<(L26=L27)。
下述表3示出了上部电极板3的绕回线的线长度的差、应该修正的电阻值、修正了的电极连接通路宽度的具体例。
[表3]
Figure BDA00001959328700081
2.3下部电极板的修正部
图6是下部电极板2的修正部的放大图。
在该图中,位于FPC18的远位侧的输入区域O的右(XR)侧修正部及左(XL)侧修正部设带状电极5的整个宽度为电极连接通路宽度L29。
输入区域P的右侧修正部及左侧修正部设电极连接通路宽度为L30<L29;输入区域Q的右侧修正部及左侧修正部设电极连接通路宽度为L31<L30;输入区域R的右侧修正部及左侧修正部设电极连接通路宽度为L32<L31。
下述表4示出了下部电极板2的绕回线的线长度的差、应该修正的电阻值、修正了的电极连接通路宽度的具体例。
[表4]
Figure BDA00001959328700091
图7是用图像示出由所述第一多点触摸板得到的等电位线的图,图8是用图像示出由所述第二多点触摸板得到的等电位线的图。
即使在FPC18配置在多点触摸板的端部的情况下,或者在配置在中央部的情况下,根据包括上述修正部的多点触摸板,能够得到沿着两图所示理想的等电位线的等电位线。
3.修正部的形成例
图9~图12示出修正部的各种形成例。
在图9中,第一形成例是通过以相同宽度将平行电路40与ITO膜41连接,设有沿着平行电路40从ITO膜41的左右两侧切下为コ形的ITO去除部41b,能够形成由将ITO膜41的宽度L缩短为宽度La的电极连接通路构成的修正部41c。
根据该图所示的修正部41c,由于具有与ITO膜41相同宽度的ITO膜端部41a,在该ITO膜端部41a上层叠平行电路40而形成,因此不用担心电阻值会由于修正部41c与平行电路40的位置偏离而变化。另外具有的优点是:能够确保修正部的ITO膜41a的耐久性。
在图10中,第二形成例是将由使ITO膜41的宽度L缩短为宽度Lb的电极连接通路构成的修正部41d,直接与平行电路40连接而形成的。
根据该图所示的修正部,具有的优点是:由于不需要图9所示的ITO膜端部41a,因此能够减小边框部(参照图13)。
在图11中,第三形成例是以相同宽度将平行电路40与ITO膜41连接,将ITO膜41的平行电路附近部分沿着该平行电路40切除为窗框状,利用据此形成的许多开口41e来缩短ITO膜41的宽度L。
根据该图所示的修正部41g,由于具有与ITO膜41相同宽度的ITO膜端部41f,在该ITO膜端部41f上层叠平行电路40而形成,因此不用担心电阻值会由于修正部41g与平行电路40的位置偏离而变化。另外具有的优点是:由于修正部41g包括遍及ITO膜41的整个宽度排列的电极连接通路41h,因此在修正部41g的范围也能够进行输入。
在图12中,第四形成例是通过将许多电极连接通路41i排列为梳齿状的修正部41j,直接与平行电路40连接而形成的。
根据该图所示的修正部41j,由于与图11所示的电极连接通路41h同样,包括遍及ITO膜41的整个宽度排列的电极连接通路41i,因此在修正部41j的范围也能够进行输入。另外,由于不需要图11所示的ITO膜端部41f,因此能够减小边框部。
本发明当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在适合本发明的内容的范围内适当添加变更来实施,这些都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工业上的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用于修正等电位线的畸变的多点触摸板。

Claims (6)

1.一种多点触摸板,具有:作为坐标输入侧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对置配置;第一导电膜,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与所述第二基板对置的面;以及第二导电膜,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与所述第一基板对置的面,
所述第一导电膜和所述第二导电膜的至少一个通过分割为多个带状区域而形成多个带状电极,所述带状电极的一端部与以该一端部为起点、以设在所述第一或者第二基板的周缘部的外部端子为终点的绕回线连接,所述带状电极的另一端部与以该另一端部为起点、以所述外部端子为终点的绕回线连接,所述多点触摸板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带状电极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的至少任意一个形成狭窄部,该狭窄部的所述带状电极的宽度根据与形成有该狭窄部的端部连接的所述绕回线的长度,分别构成不同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触摸板,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狭窄部,具有通过将所述带状电极在其宽度方向切下而形成的电极连接通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触摸板,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狭窄部,具有遍及所述带状电极的整个宽度形成为梳齿状的电极连接通路。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点触摸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带状电极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配设平行电路,
所述狭窄部形成为留下用于以相同宽度将所述带状电极与所述平行电路连接的膜端部。
5.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多点触摸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端子配置在所述多点触摸板的任意一边的一端侧,与形成有该狭窄部的端部连接的所述绕回线的长度越长,各所述狭窄部的各所述带状电极的宽度设定得越大。
6.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多点触摸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端子配置在所述多点触摸板的任意一边的中央部,与形成有该狭窄部的端部连接的所述绕回线的长度越长,各所述狭窄部的各所述带状电极的宽度设定得越大。
CN201180007920.0A 2010-09-22 2011-09-08 包括等电位线畸变修正部的多点触摸板 Active CN1027417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12500 2010-09-22
JP2010212500A JP5575596B2 (ja) 2010-09-22 2010-09-22 等電位線歪補正部を備えたマルチタッチパネル
PCT/JP2011/070485 WO2012039290A1 (ja) 2010-09-22 2011-09-08 等電位線歪補正部を備えたマルチタッチパネ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41790A true CN102741790A (zh) 2012-10-17
CN102741790B CN102741790B (zh) 2016-06-15

Family

ID=45873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7920.0A Active CN102741790B (zh) 2010-09-22 2011-09-08 包括等电位线畸变修正部的多点触摸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658919B2 (zh)
JP (1) JP5575596B2 (zh)
CN (1) CN102741790B (zh)
TW (1) TWI573068B (zh)
WO (1) WO201203929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0035A (zh) * 2012-12-10 2014-06-18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感应元件及触摸屏
CN105075009A (zh) * 2013-03-27 2015-11-18 旭硝子株式会社 车辆用窗玻璃及天线
CN105607771A (zh) * 2014-11-13 2016-05-25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触控面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53892B2 (en) * 2012-04-13 2016-02-02 Wistron Corporation Peripheral circuit of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5991709B2 (ja) 2012-05-01 2016-09-1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パネル内蔵型液晶表示装置
TWI550481B (zh) * 2013-04-02 2016-09-2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自容式觸控面板
CN105630264B (zh) * 2016-02-22 2019-0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制作方法、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JP6297613B2 (ja) * 2016-03-22 2018-03-20 Nissha株式会社 感圧センサ
KR102533076B1 (ko) * 2016-05-26 2023-05-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JP6240278B2 (ja) * 2016-08-10 2017-11-2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パネル内蔵型液晶表示装置
KR102421927B1 (ko) * 2017-06-01 2022-07-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672626B (zh) * 2017-11-01 2019-09-21 日商阿爾卑斯阿爾派股份有限公司 靜電電容式感測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68188A (ko) * 2001-02-20 2002-08-27 전자부품연구원 5선 전극 아날로그 저항막 방식의 터치 패널
CN101561737A (zh) * 2008-04-16 2009-10-21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静电电容式触摸板和具有该触摸板的画面输入式显示装置
TWM374616U (en) * 2009-08-25 2010-02-21 Minlad Invest Ltd Matrix touch pa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84730A (ja) * 1984-10-03 1986-04-30 Hitachi Ltd 入力装置
TWI249226B (en) * 2004-11-17 2006-02-11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Interconnection utilizing diagonal routing
TW200720966A (en) * 2005-11-24 2007-06-01 Inventec Corp Computer-aided wave strip circuit layout diagram drawing method and system
US7973771B2 (en) * 2007-04-12 2011-07-0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ouch sensor with electrode array
JP2010026641A (ja) 2008-07-16 2010-02-04 Nissha Printing Co Ltd マルチタッチ入力が可能なアナログ抵抗膜方式タッチパネル
JP5262444B2 (ja) * 2008-08-27 2013-08-14 ぺんてる株式会社 座標検出装置
KR101093326B1 (ko) * 2010-02-18 2011-12-14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작방법
US20120050204A1 (en) * 2010-08-27 2012-03-01 Kao Wu-Tung Touch panel with impedance adjusting structure and impedance adjusting method thereof
KR20120035490A (ko) * 2010-10-05 2012-04-1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디지털 저항막방식 터치패널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68188A (ko) * 2001-02-20 2002-08-27 전자부품연구원 5선 전극 아날로그 저항막 방식의 터치 패널
CN101561737A (zh) * 2008-04-16 2009-10-21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静电电容式触摸板和具有该触摸板的画面输入式显示装置
US20090262095A1 (en) * 2008-04-16 2009-10-22 Masayoshi Kinoshita Electrostatic Capacitance Type Touch Panel and Screen Input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TWM374616U (en) * 2009-08-25 2010-02-21 Minlad Invest Ltd Matrix touch panel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0035A (zh) * 2012-12-10 2014-06-18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感应元件及触摸屏
CN103870035B (zh) * 2012-12-10 2017-02-22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感应元件及触摸屏
CN105075009A (zh) * 2013-03-27 2015-11-18 旭硝子株式会社 车辆用窗玻璃及天线
CN105075009B (zh) * 2013-03-27 2017-08-22 旭硝子株式会社 车辆用窗玻璃及天线
CN105607771A (zh) * 2014-11-13 2016-05-25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触控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4907A (en) 2012-06-16
JP2012068847A (ja) 2012-04-05
WO2012039290A1 (ja) 2012-03-29
US20120293298A1 (en) 2012-11-22
JP5575596B2 (ja) 2014-08-20
TWI573068B (zh) 2017-03-01
CN102741790B (zh) 2016-06-15
US8658919B2 (en) 2014-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41790A (zh) 包括等电位线畸变修正部的多点触摸板
US10852889B2 (en) Display panel, mobile terminal and driving method
KR101913258B1 (ko)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5393196A (zh)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触摸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7436705A (zh) 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
CN102375612A (zh) 触控阵列、触控传感器、触控显示屏及触控设备
CN205015875U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单层互容式触摸屏
CN206470723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TWM345294U (en) Structure improvement of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N109359584A (zh) 电子设备、显示组件及其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制备方法
TWM342558U (en) Capacitive type touch panel
CN206991268U (zh) 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
CN113741730B (zh) 显示装置
CN202523040U (zh) 触控阵列、触控传感器、触控显示屏及触控设备
CN104834422B (zh) 触控模组及具有该触控模组的触控显示装置
CN204203929U (zh) 具指纹辨识的触控面板
CN107145265A (zh) 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
CN107562254B (zh) 触摸显示装置、背光单元和柔性印刷电路
TWI355530B (zh)
CN207529352U (zh) 柔性触控传感器及触控面板
CN201210289Y (zh) 具触控感应结构的活动屏幕
CN114168015B (zh) 一种触控面板、触控面板组及触控显示面板
CN210112384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其连接结构
CN206991269U (zh) 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
CN207851783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