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40688A - 利用白蚁卵的挥发性召集信息素和蚁后信息素的驱除技术 - Google Patents

利用白蚁卵的挥发性召集信息素和蚁后信息素的驱除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40688A
CN102740688A CN2010800609753A CN201080060975A CN102740688A CN 102740688 A CN102740688 A CN 102740688A CN 2010800609753 A CN2010800609753 A CN 2010800609753A CN 201080060975 A CN201080060975 A CN 201080060975A CN 102740688 A CN102740688 A CN 1027406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te
ovum
butanols
attractant
sim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09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浦健二
日室千寻
横井智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kayama University NUC
Original Assignee
Okayama University NU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kayama University NUC filed Critical Okayama University NUC
Publication of CN102740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406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1/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oxygen or sulfur compounds
    • A01N31/02Acyclic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 A01N37/02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or thio analogues thereof;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animals or substances produced by, or obtained from,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or animals, e.g. enzymes or fermentates
    • A01N63/10Animals; Substances produced thereby or obtained therefrom
    • A01N63/14Insec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Zo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含有1-丁醇、2-丁醇或它们的酯、酮、醚、羧酸或它们的盐的白蚁引诱剂、含有该引诱剂的白蚁模拟卵以及使用该引诱剂或该模拟卵的白蚁驱除和防治方法。

Description

利用白蚁卵的挥发性召集信息素和蚁后信息素的驱除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用于驱除和防治害虫、特别是白蚁的新手段及使用该手段的害虫驱除和防治方法。详细而言,本发明提供新型白蚁引诱剂、含有该引诱剂的白蚁模拟卵以及使用该白蚁引诱剂和白蚁模拟卵的白蚁驱除和防治方法。此外,本发明还提供新型白蚁生长抑制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针对2009年11月13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9-259938号提出优先权要求,并通过参考将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申请中。
背景技术
以往的害虫驱除技术、尤其是白蚁驱除技术,基本上通过从受害的木材的外侧大量投入药剂来杀虫,因而会导致病态建筑综合征等健康损害和环境污染。另外,存在如下问题:如果残留一部分白蚁的集落,则会使虫害扩大到其他场所。最严重的问题在于驱除需要花费的劳动成本过高。经常实施的是使用溴甲烷的熏蒸法,但溴甲烷是导致臭氧层破坏的物质,近年来限制其使用的趋势增强。
作为药剂散布型处理方法的替代方法,有:将缓效性的杀虫有效成分混入诱饵中并使白蚁摄食从而驱除白蚁的诱饵法(例如,参考非专利文献1)。
作为与白蚁同样组织群居生活的蚂蚁的驱除方法,下述方法是有效的:将蚂蚁的喜好物混入毒物中并作为诱饵而提供,使蚂蚁将诱饵带回巢中从而捕杀整个种群。但是,由于白蚁会摄食用于筑巢的木材本身,因此,利用毒饵剂将药剂从巢的外部运送到巢的内部的诱饵法未必一定有效。特别是对于散白蚁属的白蚁而言,难以利用诱饵法根除其巢(参考非专利文献2)。
作为比诱饵法更有效地使活性成分被害虫摄取的方法,开发了“通过运送模拟卵驱除害虫的方法”,其利用了作为害虫的基本群居行为的卵运送本能(专利文献1)。白蚁的卵识别信息素的主要成分是称为溶菌酶的抗菌蛋白(专利文献2)和β-葡萄糖苷酶(专利文献3),已知它们单独具有卵识别信息素活性。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151812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126379号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258785号
非专利文献1:“シロアリと防治对策”(白蚁及防治对策)、社团法人日本白蚁对策协会、2000年、p.219
非专利文献2:“モニタリングステ一シヨンを用いた日本产地下シロアリの活性评价とべイト法による防治”(使用监控站的日本地下白蚁的活性评价及利用诱饵法的防治)、生存圈における昆虫生态的モニタリング技術の新展開(生活区中昆虫生态的监控技术的新发展)、2006年、p.48
发明内容
已经明确白蚁的卵识别信息素的主要成分是称为溶菌酶的抗菌蛋白和作为白蚁的消化酶而已知的β-葡萄糖苷酶,现有技术中,在培养皿内的ARENA检验(アリ一ナテスト)即以白蚁接触到模拟卵为前提的实验中,利用人工信息素得到了可与由卵提取出的信息素相匹敌的运送率。即,卵识别信息素已经能够实现足够的活性。但是,在使从巢中出来的侦察工蚁将设置在白蚁巢外部的模拟卵带回巢中的试验中,模拟卵的运送率与真卵相比平均运送率低,并且,运送率存在波动。在使白蚁从设置在巢外的导入站运送模拟卵型驱除剂的情况下,需要用于提高运送率的追加技术。
本发明人等鉴于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了改善将模拟卵从巢外运送到巢内的运送率,对出来到巢外的白蚁搜寻卵的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通过从卵释放出的召集信息素(挥发性的召集物质),工蚁能够在远离卵的场所感知到卵的存在。从该卵释放出的挥发性信息素由存活卵大量释放,而在因冷冻保存而死亡的卵中活性较低。因此可知,该信息素是为了使卵吸引工蚁而主动释放的召集信息素。
白蚁的卵识别信息素以不挥发性物质的溶菌酶和β-葡萄糖苷酶作为成分。这些信息素是用于在白蚁的感觉器与模拟卵接触时识别出该物体为卵的物质,并不具有将位于远处的工蚁引向卵所在的方向的作用。另外,即使在存在卵的召集信息素的情况下,不存在卵识别信息素的模拟卵也不会作为卵被运送。即可知,分别需要使工蚁向卵的位置定位的挥发性的召集信息素和接触后用于识别卵的卵识别信息素。
为了确定由该卵发出的对位于远处的工蚁进行召集的化学物质,利用顶空GC-MS进行了挥发成分的分析。利用顶空GC-MS对由存活卵产生的挥发物质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到清楚的两个谱图,进行谱库检索后,将第一峰评价为丁酸的正丁酯(丁酸丁酯)或丁酸的异丁酯(丁酸2-丁酯)。并且,将第二峰评价为2-甲基-1-丁醇。
另外,与卵同样地对蚁后释放出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到与卵完全相同的两个谱图,进行谱库检索后,将第一峰评价为丁酸的正丁酯(丁酸丁酯)或丁酸的异丁酯(丁酸2-丁酯)。并且,将第二峰评价为2-甲基-1-丁醇。
继而还可知,丁醇衍生物具有召集工蚁的活性。
此次还首次发现了在由白蚁卵和蚁后释放出的挥发性成分的存在下,新蚁后的分化受到抑制,由此可知,由白蚁卵和蚁后释放出的挥发性成分会抑制白蚁的生长。
本发明基于上述上述发现而完成。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白蚁引诱剂,其含有选自由丁醇及其酯、酮、醚、羧酸及其盐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
(2)一种白蚁引诱剂,其含有选自由1-丁醇、2-丁醇、1-丁醇的丁酸酯、异丁醇的丁酸酯和2-甲基-1-丁醇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
(3)一种白蚁引诱剂,其含有选自由1-丁醇、2-丁醇或2-甲基-1-丁醇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
(4)一种白蚁模拟卵,其在模拟了白蚁卵的基材中含有卵识别信息素和(1)~(3)中任一项所述的白蚁引诱剂。
(5)如(4)所述的白蚁模拟卵,其中,卵识别信息素为β-葡萄糖苷酶和/或溶菌酶。
(6)一种白蚁模拟卵,其在模拟了白蚁卵的基材中含有作为卵识别信息素的β-葡萄糖苷酶、和(1)~(3)中任一项所述的白蚁引诱剂。
(7)如(4)~(6)中任一项所述的模拟卵,其还含有选自由杀虫活性成分、孵化抑制物质、繁殖抑制物质、生长抑制活性成分或昆虫病原菌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分。
(8)一种白蚁的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白蚁提供(7)所述的模拟卵,利用卵运送行为使白蚁将模拟卵运送到巢内。
(9)一种白蚁的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模拟卵的周围设置(1)~(3)中任一项所述的白蚁引诱剂,利用卵运送行为使白蚁将模拟卵运送到巢内,所述模拟卵在模拟了白蚁卵的基材中含有卵识别信息素以及选自由杀虫活性成分、孵化抑制物质、繁殖抑制物质、生长抑制活性成分或昆虫病原菌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分。
(10)一种白蚁的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1)~(3)中任一项所述的白蚁引诱剂引诱白蚁,然后,驱除被引诱的白蚁。
(11)一种白蚁行为扰乱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白蚁提供(1)~(3)中任一项所述的白蚁引诱剂来扰乱白蚁的行为。
(12)一种白蚁生长抑制剂,其含有选自由丁醇及其酯、酮、醚、羧酸及其盐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
(13)一种白蚁生长抑制剂,其含有选自由1-丁醇、2-丁醇、1-丁醇的丁酸酯、异丁醇的丁酸酯和2-甲基-1-丁醇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
(14)一种白蚁生长抑制剂,其含有选自由丁酸丁酯和2-甲基-1-丁醇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
发明效果
利用本发明的引诱剂,能够有效地引诱白蚁。通过在白蚁模拟卵中含有本发明的引诱剂,能够更有效地飞跃性地提高模拟卵的运送活性,从而能够大幅提高通过模拟卵运送所致的白蚁的驱除或防治效率。即,根据本发明,使用卵的挥发性召集信息素作为引诱剂,成功地对位于远离卵的场所的工蚁进行了召集并诱发了强力的运送行为。由此,飞跃性地提高了模拟卵驱除剂的运送活性,从而能够建立用于在野外实际将模拟卵从白蚁的巢外大量进行运送的技术。另外,卵的挥发性召集信息素包含与蚁后信息素相同的成分,利用该信息素能够抑制新蚁后的分化,从而能够防止因驱除后的残留个体所致的集落的再生。
附图说明
图1的右侧的照片是用于测定卵的挥发性召集信息素的活性的实验装置,左图是该装置的说明。将100个卵以由不锈钢网包围的状态放置,使白蚁无法接触到内部的卵。在其周围设置有模拟卵。对照区的网内没有卵。
图2是表示实验开始起24小时以内被运送到巢内的模拟卵的比例。***:与对照区相比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差异(双侧T检验)。图中的误差棒表示标准误。
图3是利用GC-MS分析得到的白蚁卵的挥发性召集信息素的色谱数据。横轴为保持时间(分钟),纵轴为峰的相对强度。第一峰可以评价为正丁酯(丁酸丁酯)或丁酸的异丁酯(丁酸2-丁酯)。第二峰可以评价为2-甲基-1-丁醇。
图4是由白蚁卵的GC-MS分析得到的质谱推测出的第一峰的候选物质的谱库检索结果。横轴为m/z,纵轴为峰的相对强度。
图5是由白蚁卵的GC-MS分析得到的质谱推测出的第二峰的候选物质的谱库检索结果。横轴为m/z,纵轴为峰的相对强度。
图6是表示实验开始起24小时以内被运送到巢内的模拟卵的比例的图。误差棒表示标准误。不同的字母间存在显著差异(Tukey-Kramer HSD检验)。通过添加丁酸丁酯,与未添加时相比能够提高模拟卵的运送活性,但未观察到统计上的显著差异。
图7是表示实验开始起24小时以内被运送到巢内的模拟卵的比例的图。误差棒表示标准误。不同的字母间存在显著差异(Tukey-Kramer HSD检验)。通过添加1-丁醇,与未添加时相比能够显著提高模拟卵的运送活性。
图8是表示实验开始起24小时以内被运送到巢内的模拟卵的比例的图。误差棒表示标准误。不同的字母间存在显著差异(Tukey-Kramer HSD检验)。通过添加丁酸2-丁酯,与未添加时相比能够提高模拟卵的运送活性,但未观察到统计上的显著差异。
图9是表示实验开始起24小时以内被运送到巢内的模拟卵的比例的图。误差棒表示标准误。不同的字母间存在显著差异(Tukey-Kramer HSD检验)。通过添加2-丁醇,与未添加时相比能够显著提高模拟卵的运送活性。
图10是表示实验开始起24小时以内被运送到巢内的模拟卵的比例的图。误差棒表示标准误。不同的字母间存在显著差异(Tukey-Kramer HSD检验)。通过添加2-甲基-1-丁醇,与未添加时相比能够显著提高模拟卵的运送活性。
图11是表示实验开始起24小时以内被运送到巢内的模拟卵的比例的图。误差棒表示标准误。乙酸正丁酯不具有提高模拟卵的运送活性的效果。
图12是由GC-MS分析得到的蚁后的挥发性信息素的色谱数据。横轴为保持时间(分钟),纵轴为峰的相对强度。第一峰可以评价为正丁酯(丁酸丁酯)或丁酸的异丁酯(丁酸2-丁酯)。第二峰可以评价为2-甲基-1-丁醇。
图13的右侧的照片是用于测定蚁后的挥发性信息素的新蚁后分化抑制活性的实验装置,左侧的图是该装置的说明。将7个装有100个散白蚁的工蚁个体的小平皿放入大平皿中,在大平皿的中央设置含有挥发性信息素的直径7mm的素蛋饼。小平皿盖上有孔,由素蛋饼挥发出的信息素会进入小平皿的内部。将以相同的频率提供等量的蒸馏水或乙酸丁酯来代替信息素成分的实验区作为对照区。
图14是表示实验开始起25日以内在各小平皿内由工蚁分化成新蚁后的个体数的图。误差棒表示标准误。不同的字母间存在显著差异(Tukey-Kramer HSD检验)。在供给作为蚁后信息素的丁酸丁酯和2-甲基-1-丁醇的处理区中,与对照区相比能够显著地抑制由工蚁向新蚁后的分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白蚁作为害虫的例子来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对于识别丁醇衍生物的昆虫、特别是害虫均可使用。本发明的引诱剂和生长抑制剂对白蚁最有效。能够应用本发明的白蚁可以是任何种类的白蚁,不仅是日本的白蚁,全世界的白蚁均可作为对象。作为利用本发明进行驱除的典型的白蚁,可以列举散白蚁属、家白蚁属等白蚁,但并不限定于这些。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说的害虫的驱除也包括防治。本说明书中,害虫是指对人类或家畜、农产品、财产等带来有害作用的昆虫。
作为迄今已知的白蚁的卵识别信息素的成分的溶菌酶和β-葡萄糖苷酶,是不挥发的物质,虽然白蚁与模拟卵接触后能够识别这些物质,但并非用于从远隔的场所感知到卵存在的场所的物质。因此,本发明人反复进行了研究,获知:工蚁识别卵并进行运送为止的过程其中存在两个阶段的识别,首先,通过卵的挥发性召集信息素,使工蚁感知位于远隔场所的卵并进行定位。接着,与卵接触,通过卵表面的卵识别信息素对卵进行识别,并进行运送。
本发明人等此次鉴定出了白蚁卵的挥发性召集信息素。即,发现:使用丁醇或其衍生物作为白蚁卵的挥发性召集信息素,能够引诱白蚁。于是,通过使用上述物质,本发明人等成功地召集了位于远离模拟卵的场所的工蚁并使其进行运送,并且成功地大幅提高了运送率。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提供一种白蚁引诱剂,其含有选自由丁醇及其衍生物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此处,丁醇包括1-丁醇、2-丁醇、叔丁醇、异丁醇。作为能够用作本发明的白蚁引诱剂的有效成分的丁醇的衍生物,可以列举酯、酮、醚或者羧酸、或其盐等。因此,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中,提供一种白蚁引诱剂,其含有选自由丁醇及其酯、酮、醚、羧酸及其盐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上述衍生物的碳上的1个或多个氢可以被卤素、羟基、巯基、氰基、氨基、硝基、羧基、碳原子数1~6个的烷基、-O-碳原子数1~6个的烷基等取代基取代。
作为更优选的本发明的引诱剂的有效成分,可以列举丁醇、或丁醇与C1~C6羧酸的酯。C1~C6羧酸是指碳原子数1~6个的烷基上结合有羧基而成的酸,包括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以及它们的几何异构体。上述酯中,优选丁醇与丁酸的酯。本发明的引诱剂的更优选的有效成分为1-丁醇、2-丁醇、异丁醇、1-丁醇的丁酸酯、2-丁醇的丁酸酯和异丁醇的丁酸酯。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白蚁引诱剂,其含有选自由1-丁醇、2-丁醇、异丁醇、1-丁醇的丁酸酯、2-丁醇的丁酸酯和异丁醇的丁酸酯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上述有效成分中,特别优选1-丁醇、2-丁醇、1-丁醇的丁酸酯和异丁醇的丁酸酯。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白蚁引诱剂,其含有选自由1-丁醇、2-丁醇、1-丁醇的丁酸酯和异丁醇的丁酸酯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本发明的引诱剂的最优选的有效成分为1-丁醇和2-丁醇。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白蚁引诱剂,其含有选自由1-丁醇和2-丁醇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
本说明书中,所说的“白蚁引诱剂”或“引诱剂”含有一种或多种上述物质作为有效成分。本发明的引诱剂可以不仅仅包含上述物质,除了上述物质以外,还可以含有载体、赋形剂、溶剂、着色料、香料等。本发明的白蚁引诱剂中能够使用的载体、赋形剂、溶剂、着色料、香料等只要不抑制有效成分的活性且不妨碍有效成分的挥发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另外,本发明的引诱剂的剂型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用途、使用方法而适当选择。例如,如下所述,本发明的引诱剂可以包含在模拟卵中,也可以为液剂、喷雾、胶囊、片剂、颗粒、粉末、糊剂等形态。
通过在白蚁的模拟卵中含有本发明的引诱剂,能够飞跃性地提高模拟卵的运送活性,从而能够大幅提高利用模拟卵的运送来驱除或防治白蚁的效率。例如,通过在日本专利第4126379号或日本专利第4258785号中记载的、含有溶菌酶、β-葡萄糖苷酶等白蚁的卵识别物质和杀虫活性成分等的模拟卵中含有本发明的引诱剂来使用,能够飞跃性地提高白蚁的驱除和防治效率。
因此,本发明的又一方式中,提供一种白蚁模拟卵,其在模拟了白蚁卵的基材中含有卵识别信息素和本发明的白蚁引诱剂。优选的白蚁卵识别信息素为溶菌酶或β-葡萄糖苷酶,溶菌酶和β-葡萄糖苷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
本发明中使用的模拟卵必须是形状、尺寸和性质与要驱除的害虫的卵的形状、尺寸和性质类似的模拟卵。在白蚁的情况下,模拟卵的形态可以为长卵形或球形。在长卵形的白蚁模拟卵的情况下,优选使其短径等同或稍大于要驱除的白蚁的卵的短径。例如,具有约0.25~约0.45毫米的短径的白蚁卵的长卵形模拟卵的短径可以为约0.25~约0.6毫米,优选为约0.4~约0.55毫米,可以更优选为约0.45毫米。另外,在球形的白蚁模拟卵的情况下,优选其直径等同或稍大于要驱除的白蚁的卵的短径。例如,具有约0.25~约0.45毫米的短径的白蚁卵的球形模拟卵的直径可以为约0.25~约0.6毫米,优选为约0.4~约0.6毫米,可以更优选为约0.45~约0.55毫米。从形成的容易度的观点出发,优选球形的模拟卵。
作为本发明的模拟卵的基材,只要能够制成与害虫的本来的卵的形状和性质类似的模拟卵则可以是任何一种材料。本发明的模拟卵的制作中优选的基材材料,可以列举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酯、聚氯乙烯、聚碳酸酯等热塑性树脂或脲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等热固性树脂、硅胶、沸石等多孔材料、陶瓷、玻璃等。
本发明的模拟卵,不仅需要上述的形状和尺寸以及重量、硬度等物理性质与害虫的本来的卵相同或类似,而且需要化学性质、特别是卵识别信息素也与害虫的本来的卵相同或类似。因此,在模拟卵的基材中含有溶菌酶和/或β-葡萄糖苷酶作为卵识别信息素的情况下,需要使这些物质出现在基材表面上。
本发明的模拟卵中能够使用的溶菌酶,可以来源于任何生物种类,也可以利用基因重组法来制造。作为优选的溶菌酶,可以列举鸡蛋清来源的溶菌酶。鸡蛋清来源的溶菌酶可以大量且廉价地获得。本发明中使用的溶菌酶可以未进行纯化,也可以进行过纯化。可以使用溶菌酶盐作为卵识别信息素。溶菌酶盐可以是与有机酸的盐、与无机酸的盐、与有机碱的盐、与无机碱的盐等与能够形成盐的所有物质的盐。可以使用溶菌酶的生物学片段作为卵识别信息素。溶菌酶的生物学片段是指具有溶菌酶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的多肽或肽,其具有与溶菌酶同样的卵识别活性。由于该片段为短链,因此,适合利用基因重组法进行大量生产。可以使用溶菌酶相关肽作为卵识别信息素。溶菌酶相关肽是指具有与溶菌酶同样的卵识别活性的蛋白、多肽或肽,其不同于溶菌酶和溶菌酶的生物学片段。溶菌酶相关肽可以是天然来源,也可以是合成品。可以制作例如具有白蚁更喜好的氨基酸序列的溶菌酶、溶菌酶的生物学片段或溶菌酶相关肽来使用。另外,可以制作例如具有对特定种类白蚁的特异性高的氨基酸序列的溶菌酶、溶菌酶的生物学片段或溶菌酶相关肽来使用。溶菌酶的生物学片段或溶菌酶相关肽可以为盐的形式。
本发明的模拟卵中能够使用的β-葡萄糖苷酶可以来源于任何生物种类,也可以利用基因重组法来制造。作为优选的β-葡萄糖苷酶,可以列举鸡蛋清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鸡蛋清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可以大量且廉价地获得。本发明中使用的β-葡萄糖苷酶可以未进行纯化,也可以进行过纯化。可以使用β-葡萄糖苷酶盐作为卵识别信息素。β-葡萄糖苷酶盐可以是与有机酸的盐、与无机酸的盐、与有机碱的盐、与无机碱的盐等与能够形成盐的所有物质的盐。可以使用β-葡萄糖苷酶的生物学片段作为卵识别信息素。β-葡萄糖苷酶的生物学片段是指具有β-葡萄糖苷酶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的多肽或肽,其具有与β-葡萄糖苷酶同样的卵识别活性。由于该片段为短链,因此,适合利用基因重组法进行大量生产。可以使用β-葡萄糖苷酶相关肽作为卵识别信息素。β-葡萄糖苷酶相关肽是指具有与β-葡萄糖苷酶同样的卵识别活性的蛋白、多肽或肽,其不同于β-葡萄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生物学片段。β-葡萄糖苷酶相关肽可以是天然来源,也可以是合成品。可以制作例如具有白蚁更喜好的氨基酸序列的β-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的生物学片段或β-葡萄糖苷酶相关肽来使用。另外,可以制作例如具有对特定种类白蚁的特异性高的氨基酸序列的β-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的生物学片段或β-葡萄糖苷酶相关肽来使用。β-葡萄糖苷酶的生物学片段或β-葡萄糖苷酶相关肽可以为盐的形式。
本说明书中,有时将溶菌酶、其盐、其生物学片段或相关肽统称为“溶菌酶”。
本说明书中,有时将β-葡萄糖苷酶、其盐、其生物学片段或β-葡萄糖苷酶相关肽统称为“β-葡萄糖苷酶”。
溶菌酶或β-葡萄糖苷酶等卵识别信息素在本发明的模拟卵的基材上的应用量,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它们的种类(来源生物)、物理化学性质等、害虫的种类、活性物质的种类和量、期望的效果的种类和程度等各种因素而容易地确定。
通过在前面说明过的模拟卵中含有杀虫活性成分、孵化抑制物质、繁殖抑制物质、生长抑制活性成分或昆虫病原菌等活性成分,能够极其高效地驱除和防治害虫。这些活性成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本发明的模拟卵中能够使用的活性物质,只要能够实现害虫的驱除或防治即可。例如,活性物质可以扰乱害虫的行为以致破坏其集落。作为适合害虫的驱除或防治的活性物质,可以列举:杀虫活性成分、孵化抑制物质、繁殖抑制物质、生长抑制活性成分、昆虫病原菌等。本发明的模拟卵和方法中能够使用的活性物质的种类和量,可以根据活性物质的种类和害虫的种类、以及期望的活性(要给害虫造成的损伤)的种类和程度等各种因素来进行选择。通常,以对期望的害虫充分发挥期望的效果的方式来选择活性物质的种类和量,但也要考虑以不损害害虫的模拟卵运送率的方式、并且以不对使用本发明的模拟卵和驱除方法的人类和周围的家畜以及益虫带来不良影响的方式进行选择。
本发明的模拟卵和驱除方法中使用的活性成分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两种以上。例如,可以使用拟除虫菊酯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氨基甲酸酯化合物、N-芳基二唑化合物、腙化合物、磺酰胺化合物、天然杀虫成分等杀虫活性成分。此外,可以使用壳多糖合成抑制剂、保幼激素样活性化合物、蜕皮激素样活性化合物等昆虫生长调控剂作为活性成分。本发明中能够使用的活性成分当然不限定于上述化合物。
模拟卵中的活性成分优选为缓效性活性成分。本发明中使用的活性成分,优选在模拟卵的运送时或刚被害虫摄取后不发挥效果、或者仅发挥不影响模拟卵运送和交哺等行为的程度的效果,而在模拟卵被运送到巢内并在多个个体间进行交哺后才发挥效果。通过利用这样的缓效性的活性成分,能够高效地驱除靶集落中的多个个体,从而只需较少的活性成分的使用量即可。而且,对其他生态***的影响也少。作为本发明的模拟卵中能够使用的缓效性活性成分,可以列举:伏蚁腙等缓效性杀虫成分以及缓效性孵化抑制成分、缓效性繁殖抑制成分、缓效性生育抑制成分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作为使基材中含有溶菌酶、β-葡萄糖苷酶等卵识别信息素的方法,有各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可以在基材的制造时混入上述物质,也可以在制成基材后使基材中含有上述物质。例如,可以在基材制造时混合或捏合上述物质,也可以在制成的基材上布撒、浸渍、涂布或喷雾上述物质。另外,在固体支撑体上固定蛋白、多肽或肽的方法是公知的,因此可以应用这些方法。该固定方法例如有吸附法、共价键法、离子键法、包埋法等。此外,在基材中含有溶菌酶、β-葡萄糖苷酶等卵识别信息素的方式也是公知的,作为优选的具体例,可以列举表面涂布型、基材添加型、胶囊溶解型等。表面涂布型的例子是在基材表面上涂布活性成分,并在其上涂布溶菌酶、β-葡萄糖苷酶等。基材添加型的例子是在混合有活性成分的基材表面涂布溶菌酶、β-葡萄糖苷酶等。胶囊溶解型的例子是将膜状的基材制成胶囊状,在其内部封入杀虫活性成分、孵化抑制物质、繁殖抑制物质、生长抑制活性成分、昆虫病原菌等活性成分,并在基材表面涂布溶菌酶、β-葡萄糖苷酶等。
用于使模拟卵中含有杀虫活性成分、孵化抑制物质、繁殖抑制物质、生长抑制活性成分、昆虫病原菌等活性成分的手段和方法,与前面说明过的使基材中含有溶菌酶、β-葡萄糖苷酶等卵识别信息素的手段和方法基本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适当选择该手段和方法来使用。
通过使前面说明过的模拟卵中含有本发明的引诱剂,能够促进白蚁的卵运送行为和卵保护行为,从而能够将模拟卵运送到巢内的卵块中。不仅能够使其将人工模拟卵运送到巢内的育室中,而且能够诱发对表面进行舔舐等照料行为。优选本发明的引诱剂的有效成分为丁醇衍生物且具有挥发性。由于具有挥发性,因此能够高效地使广范围内存在的白蚁朝向卵的场所进行定位。
在模拟卵中含有本发明的引诱剂的手段和方法也同样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适当选择来使用。但是,不优选:妨碍本发明的引诱剂的有效成分的挥发的手段和方法、抑制溶菌酶或β-葡萄糖苷酶等卵识别信息素的作用的手段和方法、以及妨碍杀虫活性成分、孵化抑制物质、繁殖抑制物质、生长抑制活性成分、昆虫病原菌等活性成分的作用的手段和方法。作为使模拟卵中含有本发明的引诱剂的具体手段和方法的例子,可以列举:在模拟卵表面布撒、浸渍、涂布或喷雾本发明的引诱剂或者将模拟卵浸渍到本发明的引诱剂的溶液中等手段和方法。也可以不在基材表面使用本发明的引诱剂,而在基材中使用,由此,使引诱剂的有效成分缓慢地释放,从而延长其释放时间。例如,可以在基材的制造时混入上述物质,也可以在制成基材后使基材中含有本发明的引诱剂。例如,可以在基材制造时混合、捏合或浸渗本发明的引诱剂。
这样,本发明的又一方式中,提供一种白蚁的驱除方法,其中,向白蚁提供含有卵识别信息素、上述活性成分和本发明的引诱剂的模拟卵,利用卵运送行为使白蚁将模拟卵运送到巢内。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白蚁的驱除效果得到飞跃性的提高。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模拟卵的周围设置本发明的引诱剂,也能够提高模拟卵的运送活性。因此,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中,提供一种白蚁的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模拟卵的周围设置本发明的引诱剂,利用卵运送行为使白蚁将模拟卵运送到巢内,所述模拟卵在模拟了白蚁卵的基材中含有卵识别信息素以及选自由杀虫活性成分、孵化抑制物质、繁殖抑制物质、生长抑制活性成分或昆虫病原菌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分。
本发明的引诱剂,除了可以用于利用模拟卵实施的驱除技术以外,其本身也可以作为白蚁的引诱剂使用。可以对由本发明的引诱剂引诱来的白蚁进行集中捕获或者用杀虫活性成分、孵化抑制物质、繁殖抑制物质、生长抑制活性成分或昆虫病原菌等进行处理来驱除白蚁。另外,本发明的引诱剂会扰乱白蚁的群居行为,因此,通过向白蚁提供该引诱剂本身,能够作为行为扰乱剂来使用。
如上所述,此次还首次发现了在由白蚁卵和蚁后释放出的挥发性成分的存在下,新蚁后的分化受到抑制,由此可知,由白蚁卵和蚁后释放出的挥发性成分会抑制白蚁的生长。这些成分与上述引诱成分相同。因此,本发明的又一方式中,提供一种白蚁生长抑制剂,其含有由白蚁卵和蚁后释放出的挥发性成分作为有效成分。作为本发明的白蚁生长抑制剂的有效成分,可以列举:选自由丁醇及其酯、酮、醚、羧酸及其盐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分,优选为选自由1-丁醇、2-丁醇、1-丁醇的丁酸酯、异丁醇的丁酸酯和2-甲基-1-丁醇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分,更优选为选自由丁酸丁酯和2-甲基-1-丁醇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分。
以下示出实施例具体且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只不过是对本发明进行例示说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实施例1:模拟卵的制备和卵召集信息素活性的确认
实验中使用的模拟卵如下制作。将杏仁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产品编号:G0395-5KU,批号:047K4037,SIGMA-ALDRICH)1.0mg、和使用透析膜SnakeSkin(7000MWCO,产品编号:68700,PIERCE)脱盐后的鸡蛋清溶菌酶(产品编号:L7651-10G,批号:056K16901,SIGMA-ALDRICH)1.0mg溶解在10μL的50%甘油水溶液中,制成人工卵识别信息素溶液。将2.0μL人工卵识别信息素溶液添加到100个直径0.5mm的玻璃珠中并充分混合,在玻璃珠表面上包覆溶液。
在实验之前,为了使白蚁的巢固定在平皿内,进行如下的准备。如图1所示,在直径90mm的平皿内设置将赤松褐色枯朽材料粉末和纤维素粉末压缩成型而成的直径30mm、厚度7mm的白蚁培养基,向其中放入200个工蚁个体并静置一周,在培养基内形成巢。
如图1所示,在平皿内的白蚁巢的相反侧设置直径1em的不锈钢金属丝网的圆筒,向其中放入100个白蚁卵。在圆筒上部盖上塑料制的盖以使工蚁无法侵入丝网圆筒的内部。在金属丝网圆筒的周缘铺设宽度裁切为5mm的100%木浆的无纺布,并用蒸馏水将其适度湿润。但是,在金属丝网的周缘部铺设的湿润的无纺布,不与金属丝网内的卵接触,卵表面的水溶性成分不会漏出到金属丝网外。另外,白蚁无法从金属丝网的外侧与卵接触。
在该无纺布上,将20个按照上述步骤得到的模拟卵放置在金属丝网的周缘部,在25℃下静置,考察实验开始起24小时后模拟卵向巢内的运送率。作为对照区,设置在金属丝网圆筒中未放置卵的处理区。对照区中,除了未放置白蚁卵以外,进行均与存在卵的处理区相同的处理。
对各处理区重复进行5次实验。对运送率进行反正弦平方根转换,并通过双侧T检验进行与对照区的统计比较。包覆有各试验样品的模拟卵在24小时后向卵块中的运送率示于图2中。
通过使金属丝网内存在卵,可极强地引诱侦察工蚁,并且,使工蚁的卵运送行为活化,从而使在金属丝网的周缘部配置的模拟卵的运送率显著提高(T=3.95、P<0.01、双侧T检验)。
实施例2
实施例2:卵的挥发性召集信息素的GC-MS分析
取0.47g散白蚁卵至顶空管中并进行称量。本分析中使用日本电子制造的GC-MS装置JMS-700(加速电压:5kV、质量测定范围:m/z10~300)。电离电压设定为70eV,电离电流设定为100μA,电离室温度设定为220℃。在如下的GC条件下进行:色谱柱:ZB-160m*0.32mm*3μm、进样口模式:分流(1/15)、不分流模式、He流量:1.5ml/分钟、进样口温度:150℃、恒温箱温度:40℃(5分钟)-10℃/分钟-250℃、进样量:2ml。
首先,以外周大气作为空白试样进行测定,然后,取1ml储留在装有0.47g卵的顶空管的空间部的气体,在分流的条件下进行分析。将色谱进行比较时,可以确认存在两种成分。由于该谱图的s/n差,因此在无分流的条件下进行测定,结果得到清楚的谱图。进行谱库检索的结果是,第一峰可以评价为丁酸的正丁酯(丁酸丁酯)或丁酸的异丁酯(丁酸2-丁酯)。另外,第二峰可以评价为2-甲基-1-丁醇。为了再次确认而对0.64g试样进行了测定,结果得到同样的谱图。
实施例3
实施例3:卵召集信息素的样品试验
将2.0mg蛋清溶菌酶和1.0mgβ-葡萄糖苷酶溶解于50%甘油水溶液中(蛋清溶菌酶与β-葡萄糖苷酶的混合物)。向该基准信息素溶液中添加下述各挥发性成分样品的10%水溶液,对增强模拟卵的运送活性的效果进行试验。添加的样品为丁酸丁酯、1-丁醇、丁酸2-丁酯、2-丁醇、2-甲基-1-丁醇、乙酸正丁酯。由GC-MS分析显示的挥发性召集信息素的成分为丁酸的酯,但通常在水分的存在下会水解而形成丁酸和醇(1-丁醇或2-丁醇)。因此,除了酯以外,对1-丁醇和2-丁醇也进行了试验。但是,预实验的结果是,丁酸不具有提高运送活性的效果。
向100个直径0.5mm的玻璃珠中等量地添加2.0μL上述基准信息素溶液和2.0μL各试验样品溶液并充分混合,在玻璃珠表面包覆试验样品。将仅用50%甘油水溶液包覆的玻璃珠作为对照区。
在直径30mm的平皿上随机地放置10个白蚁卵和20个按照上述步骤得到的模拟卵,向其中放入10个散白蚁的工蚁个体并在25℃的恒温室内静置,考察实验开始起24小时后模拟卵向卵块中的运送率(对各试验样品按照相同的步骤进行实验)。对各处理区重复进行3次实验。对运送率进行反正弦平方根转换,通过方差分析和Tukey-Kramer HSD检验进行统计比较。工蚁将散在于平皿上的卵集中以形成卵块,并显示出保护行为。包覆有各试验样品的模拟卵在24小时后向卵块中的运送率示于图6至图11中。
通过分别添加1-丁醇、2-丁醇、2-甲基-1-丁醇,卵识别活性显著增强,与24小时后的仅添加有溶菌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处理区相比,添加有上述挥发性成分的处理区的卵识别活性显著提高(参考图7、图9和图10:P<0.05、Tukey-Kramer HSD检验)。丁酸丁酯和丁酸2-丁酯虽然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但观察到使模拟卵的运送活性增强的倾向(图6和图8)。另一方面,乙酸正丁酯没有使模拟卵的运送活性增强的效果(图11)。
实施例4
实施例4:蚁后的挥发性信息素的GC-MS分析
取0.7克(相当于100只)散白蚁的蚁后至顶空管中并进行称量。本分析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首先,以外周大气作为空白试样进行测定,然后,取1ml储留在装有蚁后的顶空管的空间部的气体,在无分流的条件下进行分析。将色谱进行比较时,可以确认存在两种成分,得到清楚的谱图。进行谱库检索的结果是,第一峰可以评价为丁酸的正丁酯(丁酸丁酯)或丁酸的异丁酯(丁酸2-丁酯)。另外,第二峰可以评价为2-甲基-1-丁醇。上述成分与实施例2的卵的挥发性召集信息素的成分完全一致(图12)。
实施例5
实施例5:蚁后的挥发性信息素的样品的新蚁后分化抑制效果试验
在直径30mm的塑料小平皿的底部铺设100%木浆的无纺布,用蒸馏水适度湿润,并放入100个散白蚁的工蚁个体。将7个各装有100个工蚁个体的小平皿放入直径14cm的大平皿中,在大平皿的中央设置含有挥发性信息素的直径7mm的素蛋饼。小平皿的盖上开有直径1mm的孔,以使由素蛋饼挥发出的信息素进入内部(图13)。每天向素蛋饼中滴加5μL丁酸丁酯和2.5μL的2-甲基-1-丁醇,使其吸收并缓慢释放出来。平皿在25度下静置,在实验开始起第25天回收全部个体,计数存活工蚁和由工蚁分化成的蚁后(工蚁型补充生殖型雌蚁)的数量。对各处理区重复进行7次实验。通过方差分析和Tukey-Kramer HSD检验进行统计比较。但是,未观察到因施用信息素成分而导致的生存率的显著降低。
将以相同的频率提供等量的蒸馏水来代替信息素成分的实验区作为对照区1,将提供5μL乙酸丁酯的实验区作为对照区2。
通过施用丁酸丁酯和2-甲基-1-丁醇的混合信息素,显著地抑制了新蚁后的分化(参考图14:P<0.05、Tukey-Kramer HSD检验)。乙酸丁酯未观察到抑制新蚁后分化的效果(图14)。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提供有效的害虫驱除和防治、特别是白蚁的有效的驱除和防治,能够应用于杀虫剂制造领域、害虫驱除产业领域、建筑业领域、园艺业领域等。

Claims (14)

1.一种白蚁引诱剂,其含有选自由丁醇及其酯、酮、醚、羧酸及其盐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
2.一种白蚁引诱剂,其含有选自由1-丁醇、2-丁醇、1-丁醇的丁酸酯、异丁醇的丁酸酯和2-甲基-1-丁醇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
3.一种白蚁引诱剂,其含有选自由1-丁醇、2-丁醇或2-甲基-1-丁醇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
4.一种白蚁模拟卵,其在模拟了白蚁卵的基材中含有卵识别信息素和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白蚁引诱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蚁模拟卵,其中,卵识别信息素为β-葡萄糖苷酶和/或溶菌酶。
6.一种白蚁模拟卵,其在模拟了白蚁卵的基材中含有作为卵识别信息素的β-葡萄糖苷酶和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白蚁引诱剂。
7.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模拟卵,其还含有选自由杀虫活性成分、孵化抑制物质、繁殖抑制物质、生长抑制活性成分或昆虫病原菌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分。
8.一种白蚁的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白蚁提供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拟卵,利用卵运送行为使白蚁将模拟卵运送到巢内。
9.一种白蚁的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模拟卵的周围设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白蚁引诱剂,利用卵运送行为使白蚁将模拟卵运送到巢内,所述模拟卵在模拟了白蚁卵的基材中含有卵识别信息素以及选自由杀虫活性成分、孵化抑制物质、繁殖抑制物质、生长抑制活性成分或昆虫病原菌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分。
10.一种白蚁的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白蚁引诱剂引诱白蚁,然后,驱除被引诱的白蚁。
11.一种白蚁行为扰乱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白蚁提供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白蚁引诱剂来扰乱白蚁的行为。
12.一种白蚁生长抑制剂,其含有选自由丁醇及其酯、酮、醚、羧酸及其盐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
13.一种白蚁生长抑制剂,其含有选自由1-丁醇、2-丁醇、1-丁醇的丁酸酯、异丁醇的丁酸酯和2-甲基-1-丁醇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
14.一种白蚁生长抑制剂,其含有选自由丁酸丁酯和2-甲基-1-丁醇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
CN2010800609753A 2009-11-13 2010-11-12 利用白蚁卵的挥发性召集信息素和蚁后信息素的驱除技术 Pending CN1027406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59938 2009-11-13
JP2009259938 2009-11-13
PCT/JP2010/070187 WO2011059054A1 (ja) 2009-11-13 2010-11-12 シロアリの卵の揮発性コーリングフェロモンおよび女王フェロモンを利用した駆除技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40688A true CN102740688A (zh) 2012-10-17

Family

ID=43991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09753A Pending CN102740688A (zh) 2009-11-13 2010-11-12 利用白蚁卵的挥发性召集信息素和蚁后信息素的驱除技术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20120282214A1 (zh)
EP (1) EP2499910A4 (zh)
JP (1) JP5754812B2 (zh)
CN (1) CN102740688A (zh)
AU (1) AU2010319082B2 (zh)
TW (1) TW201127297A (zh)
WO (1) WO2011059054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5650A (zh) * 2014-10-15 2016-08-24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精准定向、高效的防治白蚁的杀虫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CN106028803A (zh) * 2013-10-04 2016-10-12 森下仁丹株式会社 用于驱除害虫的无缝胶囊
CN109310085A (zh) * 2016-06-20 2019-02-05 理研香料控股株式会社 飞翔害虫引诱剂
CN111066736A (zh) * 2020-01-10 2020-04-28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白蚁胚胎发育研究方法
CN114190376A (zh) * 2021-12-14 2022-03-18 浙江大学 一种白蚁取食刺激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35765B2 (ja) * 2010-12-17 2013-11-06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フェロモン物質としてカルボン酸を有する害虫用徐放性フェロモン製剤
ES2629377T3 (es) * 2011-11-16 2017-08-09 Morishita Jintan Co., Ltd. Repelente de plagas de insectos
CN102986740A (zh) * 2012-11-21 2013-03-27 北海市白蚁防治所 一种白蚁引诱剂
JP6189169B2 (ja) * 2013-10-16 2017-08-30 住化エンバイロメンタルサイエンス株式会社 シロアリ駆除剤の有効成分評価方法
JP6189207B2 (ja) * 2013-12-25 2017-08-30 住化エンバイロメンタルサイエンス株式会社 シロアリ駆除剤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66538B1 (en) * 1992-04-16 1996-06-26 Sandoz Ag Synergistic fly attractant composition
US5756114A (en) * 1995-09-29 1998-05-26 Peterson; James E. Method and composition for termite control
US6083498A (en) * 1998-03-10 2000-07-0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Agriculture Chemical attractants for yellowjackets and paper wasps
JP2000342149A (ja) * 1999-06-04 2000-12-12 Kenji Matsuura 擬似卵運搬による害虫駆除法
JP2008194007A (ja) * 2007-02-15 2008-08-28 Okayama Univ 卵認識フェロモンとしてリゾチーム、その塩、その生物学的フラグメントまたは関連ペプチドを用いる害虫駆除
JP4258785B1 (ja) * 2008-06-02 2009-04-30 国立大学法人 岡山大学 シロアリの卵認識フェロモンの構成成分としてβ−グルコシダーゼを用いた擬似卵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シロアリ駆除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50735B2 (ja) * 1988-12-27 1998-05-1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イエシロアリ及び/又はヤマトシロアリの捕虫検知及び防除方法並びにこの方法で使用する道標べ組成物
JPH04258785A (ja) * 1991-02-14 1992-09-14 Seiko Electronic Components Ltd 腕時計用超硬ケースの加工方法
JP2919280B2 (ja) * 1994-11-02 1999-07-12 武田薬品工業株式会社 木材害虫防除剤
JP2004168693A (ja) * 2002-11-19 2004-06-17 Sumika Life Tech Co Ltd シロアリ駆除用毒餌剤
US9005644B2 (en) * 2008-04-11 2015-04-14 Basf Corporation Pesticidal composition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66538B1 (en) * 1992-04-16 1996-06-26 Sandoz Ag Synergistic fly attractant composition
US5756114A (en) * 1995-09-29 1998-05-26 Peterson; James E. Method and composition for termite control
US6083498A (en) * 1998-03-10 2000-07-0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Agriculture Chemical attractants for yellowjackets and paper wasps
JP2000342149A (ja) * 1999-06-04 2000-12-12 Kenji Matsuura 擬似卵運搬による害虫駆除法
JP2008194007A (ja) * 2007-02-15 2008-08-28 Okayama Univ 卵認識フェロモンとしてリゾチーム、その塩、その生物学的フラグメントまたは関連ペプチドを用いる害虫駆除
JP4258785B1 (ja) * 2008-06-02 2009-04-30 国立大学法人 岡山大学 シロアリの卵認識フェロモンの構成成分としてβ−グルコシダーゼを用いた擬似卵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シロアリ駆除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ENJI MATSUURA等: "The Antibacterial Protein Lysozyme Identified as the Termite Egg Recognition Pheromone", 《PLOS ONE》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8803A (zh) * 2013-10-04 2016-10-12 森下仁丹株式会社 用于驱除害虫的无缝胶囊
CN106028803B (zh) * 2013-10-04 2019-02-05 森下仁丹株式会社 用于驱除害虫的无缝胶囊
CN105875650A (zh) * 2014-10-15 2016-08-24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精准定向、高效的防治白蚁的杀虫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CN109310085A (zh) * 2016-06-20 2019-02-05 理研香料控股株式会社 飞翔害虫引诱剂
CN111066736A (zh) * 2020-01-10 2020-04-28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白蚁胚胎发育研究方法
CN114190376A (zh) * 2021-12-14 2022-03-18 浙江大学 一种白蚁取食刺激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82214A1 (en) 2012-11-08
EP2499910A1 (en) 2012-09-19
EP2499910A4 (en) 2014-02-26
TW201127297A (en) 2011-08-16
US20140259881A1 (en) 2014-09-18
AU2010319082A1 (en) 2012-07-05
JP5754812B2 (ja) 2015-07-29
JPWO2011059054A1 (ja) 2013-04-04
AU2010319082B2 (en) 2014-12-04
WO2011059054A1 (ja) 2011-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40688A (zh) 利用白蚁卵的挥发性召集信息素和蚁后信息素的驱除技术
US8691218B2 (en) Vermin extermination using lysozyme, salt or biological fragment thereof, or lysozyme-related peptide as an egg recognition pheromone
CN1257651A (zh) 控制害虫的自招引方法和材料
US4279895A (en) Insecticidal natural bait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102105051B (zh) 具有β-葡萄糖苷酶作为白蚁卵识别信息素的人工白蚁卵及用其控制白蚁
Prokopy et al. Attracticidal spheres for controlling apple maggot flies: commercial‐orchard trials
Lin et al. Efficacy of wax‐based bait stations for controlling Bactrocera dorsalis (Diptera: Tephritidae)
MXPA06011754A (es) Metodo para combatir las moscas de la fruta.
TWI610623B (zh) 害蟲驅除劑
WO2015050255A1 (ja) 害虫駆除用シームレスカプセル
KR101918269B1 (ko) 갈색날개매미충 방제용 조성물
RU2710732C2 (ru) Композиция для борьбы с насекомыми, содержащая альдегид
JP2000342149A (ja) 擬似卵運搬による害虫駆除法
US20090214462A1 (en) Cockcroach jelly bait
Ting et al. FORMULATION OF ENTOMOPATHOGEN 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r. anisopliae BAIT TO CONTROL SUBTERRANEAN TERMITE, Coptotermes curvignathus HOLMGREN (BLATTODEA: RHINOTERMITIDAE)
EP3732964A1 (en) Method for effectively controlling coccoidea insect pes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