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67391A - 板式热交换器及热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板式热交换器及热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67391A
CN102667391A CN2010800521780A CN201080052178A CN102667391A CN 102667391 A CN102667391 A CN 102667391A CN 2010800521780 A CN2010800521780 A CN 2010800521780A CN 201080052178 A CN201080052178 A CN 201080052178A CN 102667391 A CN102667391 A CN 1026673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plate
long limit
outer peripheral
peripheral edg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217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67391B (zh
Inventor
伊东大辅
林毅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4059597&utm_sourc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2667391(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67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7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673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73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 F28F3/04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the means being integral with the element
    • F28F3/04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the means being integral with the element in the form of local deformations of the element
    • F28F3/046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the means being integral with the element in the form of local deformations of the element the deformations being linear, e.g. corrug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031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 F28D9/004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circulation of at least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from one conduit to another
    • F28D9/00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circulation of at least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from one conduit to an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75/00Fastening; Joining
    • F28F2275/04Fastening; Joining by braz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由简易的构成,提供流体的压力损失少的、热变换效率良好的板式热交换器。邻接的上侧传热板(2)、下侧传热板(3)被进行在层叠方向变位的波形的加工。该板彼此在从层叠方向观看的场合,表示上侧传热板(2)的波底部并且在与长边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的多条底部棱线(21)同表示下侧传热板(3)的波顶部并且在与长边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的多条顶部棱线(22)交叉而形成交点,用各底部棱线表示的波底部与用各顶部棱线表示的波顶部在交点接触而形成连接点。上侧传热板(2)和下侧传热板(3)的与存在于底部棱线(21)上的交点中的、最接近沿长边的外周缘部(2-3)的端部的交点(23)对应的接合点(11)形成在与沿长边的外周缘部大致一致的位置。

Description

板式热交换器及热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式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以往的板式热交换器具有在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垄状棱、对上下板进行支承的板式热交换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存在使上下板的V形波部的顶点对齐的板式热交换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03888号公报(第4页、图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07074号公报(第6~8页、图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以往,板式热交换器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为了提高流体的传热效果而增大流速所带来的压力损失增大;第二,压力损失增大导致的沉淀物、尘粒堵塞。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虽然可采取专利文献1的解决办法,但由于流体仅流入由长轴方向的垄状棱形成了的流路中,所以,流体朝向短轴方向的扩展变差。另外,作为板式热交换器的一般的问题,如按专利文献2那样在上下板使V形波的顶点对齐,则存在由于外周侧的波的端部变得不对齐使得上下板接合部的钎焊面积变大,流路变窄,压力损失增加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由简易的构成提供一种流体的压力损失少、热变换效率良好的板式热交换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板式热交换器按长边彼此、短边彼此、外周缘部彼此重叠的方式层叠多个具有长边、短边、形成对流体进行密封的空间的外周缘部的矩形的板,
各板被进行在层叠方向变位的波形的加工,
邻接的板彼此在从层叠方向观看的场合,表示一方的板的波底部并且在与前述长边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的多条底部棱线与表示另一方的板的波顶部并且在与前述长边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的多条顶部棱线交叉而形成交点,
由各前述底部棱线表示的波底部与由各前述顶部棱线表示的波顶部在前述交点接触而形成接触部;
其特征在于:
前述邻接的板彼此的与存在于一根前述底部棱线上的前述交点中的、最接近沿前述长边的前述外周缘部的端部的前述交点对应的前述接触部,形成在与沿前述长边的前述外周缘部大致一致的位置。
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板式热交换器,能够减少流体的压力损失,另外,能够提高热交换率。另外,通过压力损失的减少及热效率的提高,能够使板式热交换器小型化(省容积化)。另外,随着热效率的提高,消耗电力减少,能够减少CO2的排出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1的板式热交换器100的图。
图2为表示实施方式1的相互邻接的板的图。
图3为表示实施方式2的尺寸b的图。
图4为说明实施方式3的区域c的图。
图5为说明实施方式4的区域d的图。
图6为说明实施方式5的每隔1波缩短了波的棱线的状态的图。
图7为说明实施方式6的间隙尺寸e的图。
图8为表示板式热交换器100中的板的各截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1的板式热交换器100的图。
(1)图1(a)为板式热交换器100的侧视图。
(2)图1(b)为正视图(X向视)。图1(a)的箭头X方向为板的层叠方向。图1(b)的加强用侧板1位于最外侧,具备流体出入口管。加强用侧板1具备第一流体的流入管5、第二流体的流入管6、第一流体的流出管7、第二流体的流出管8。
(3)图1(c)表示构成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流路的上侧传热板2。(4)图1(d)表示按波形与上侧传热板2面对的方式放置、构成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流路的下侧传热板3。通过使上侧传热板2与下侧传热板3交替地排列,交替地重复形成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的流路。
(5)图1(e)表示位于最外侧的加强用侧板4。
(6)图1(f)为表示使上侧传热板2与下侧传热板3重合了的状态的图。图1(f)在将两者重叠了的状态下,在按图1(a)的X方向观看的场合,用实线表示现实可看见的上侧传热板2的形状,用点线表示实际上看不见的下侧传热板3的波形。用断续线表示的范围Y的放大图为图2。
而且,在图8中,表示了截面AA′(图1(c))、截面BB′~截面DD′(图2)。
(构成说明)
如图1所示,在板式热交换器100中,多个具有短边(上侧传热板2的短边2-1、下侧传热板3的短边3-1)、长边(上侧传热板2的长边2-2、下侧传热板3的长边3-2)、以及形成对流体进行密封的空间的外周缘部(上侧传热板2的外周缘部2-3、下侧传热板3的外周缘部3-3)的矩形板按长边彼此、短边彼此、外周缘部彼此重叠的方式层叠。各板被实施在层叠方向(X方向)变位的波形的加工。
图2为传热板的正视图。图2为图1(f)的范围Y的放大图。在图2中,上侧传热板2的波的谷部(底部)的端部9与下侧板的山部的端部10,形成从外周缘部2-3起在短轴方向(Z方向)处于最短尺寸的、上下板(上侧传热板2与下侧传热板3)的接合点11(接触部)。这样,能够缩短图中尺寸a(从外周缘部12朝向短轴方向(Z方向)的尺寸)为特征。尺寸a为从外周缘部2-3朝向短轴方向(Z方向)的尺寸。
而且,在短轴方向(Z方向)处于最短尺寸的接合点指从外周缘部2-3在短轴方向前进了的场合最先出现的接合点。
下面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在图2中,上侧传热板2的表面的实线表示波形,点线表示处于上侧传热板2的下侧的下侧传热板3的波形。用断续线框围住了的范围32表示上侧传热板2的波的截面形状。点线x1、y1、z1依次表示山、谷、山。用断续线框围住了的范围33表示下侧传热板3的波的截面形状。点线x2、y2、z2依次表示谷、山、谷。在图2(层叠方向的向视)中,作为相互邻接的板的上侧传热板2和下侧传热板3的、表示上侧传热板2的波底部并且在与长边2-2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的多条底部棱线21等与表示下侧传热板3的波顶部并且在与长边3-2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的多条顶部棱线22等交叉,形成交点23。于是,由各底部棱线表示的波底部与由各顶部棱线表示的波顶部在交点23接合(接触)而形成接合点(接触部)。在此构成中,上侧传热板2与下侧传热板3的与存在于某一根底部棱线例如底部棱线21上的交点中的、最接近沿长边2-2的外周缘部2-3的端部的交点23对应的接合点11,形成在与沿长边2-2的外周缘部2-3大致一致的位置。
图3相对于图2,表示与尺寸a对应的尺寸b比尺寸a长的场合。即,在图3的场合,与存在于底部棱线21上的交点中的、最接近沿长边2-2的外周缘部2-3的端部的交点23对应的接合点11,在从沿长边2-2的外周缘部2-3向内侧(Z方向)离开了的位置离开尺寸b地形成。在此尺寸b如图2的尺寸a那样短的场合,流路展宽,为此,流过同一流量时的流速下降,压力损失减少。另外,在尺寸a短的场合,能够减少钎料的滞留量,为此,有效传热面积增加,热交换性能提高。通过这样地缩短尺寸a,能够对压力损失增加进行抑制,并且还能够提高热交换性能。因此,能够使相对于空调机的必要能力的板式热交换器的必要板片数为最小限度,而且,能够对板式热交换器内的冷冻机油、尘粒等异物的滞留进行抑制,所以,能够提供抑制了成本而且可靠性高的板式热交换器。若为板式热交换器100,则还可使用碳氢化合物、低GWP制冷剂这样的压力损失大的流体。
由实施方式1的板式热交换器100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1)压损:板式热交换器100能够有效地使流体的压力损失减少。形成为相对于板的长轴方向的外周缘部在短轴方向处于最短尺寸的上下板的接合点与长轴方向的外周缘部大致一致的波的配置。这样,相对于外周缘部在短轴方向处于最短尺寸的上下板的接合点的距离(尺寸a)变短,所以,能够减少在外周缘部形成的钎料的滞留量,扩大流路,为此,能够减少压力损失。
(2)效率:另外,由于流路扩大,所以,传热有效面积也增加,能够提供具有优良的热交换效率的板式热交器。
(3)小型化:这样地提高板间的传热、减少了压力损失的板式热交换器可减少层叠的板的片数,能够大幅度地削减材料费、加工费等制造成本。
(4)CO2排出减少:按照装载了此板式热交换器的空调设备,廉价,而且消耗电力量得到抑制,CO2排出量也能够减少。此外,压力损失的减少能够对滞留在热交换器中的冷冻机油、淤渣、尘粒堵塞等进行抑制,其可靠性也提高。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1中,板式热交换器由在四角设置了成为流体的出入口的通路孔的多片板层叠而构成,在该板式热交换器中,说明按相对于板的长轴方向的外周缘部在短轴方向处于最短尺寸的上下板的接合点与长轴方向的外周缘部大致一致的方式配置波地进行了接合的板式热交换器。
实施方式2.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1中,通过使上侧传热板2的波谷部的端点9(底部棱线的终端)与下侧传热板3的山部的端点10(顶部棱线的终端)一致,使板的外周缘部2-3与在短轴方向(Z方向)处于最短尺寸的上下板的接合点11的距离为最小。即,使此接合点11与外周缘部2-3大致一致。这样,使得压力损失减少。下面,在实施方式2中,表示板的长轴方向的外周缘部(沿长边的外周缘部)与在短轴方向(Z方向)处于最短尺寸的上下板的接合点具有特定的距离(后述的特定尺寸b)的场合。
再次参照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了的图3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尺寸b短到尺寸a的程度的场合对压力损失的减少有效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2中,说明即使尺寸b没有小到尺寸a的程度,若处在规定的范围内,则流路得到确保的、适当的场合。
若板的外周缘部与在短轴方向(Z方向)处于最短尺寸的上下板的接合点11的尺寸b过小,即,尺寸b不是小到尺寸a程度,而是小到不能获得尺寸a的效果那样的不彻底的程度,则存在以下的问题。钎焊时在外周缘部的与钎料的接合点的钎料汇集,钎料在尺寸b间滞留,流路变窄。另一方面,若尺寸b过宽,则上下板的接合点11与接合点11的旁边的接合点13(在顶部棱线22上,仅次于接合点11第二接近外周缘部)的尺寸变短,接合点11与接合点13的钎料集聚,钎料在这些接合点间滞留,流路变窄。在实施方式2的板中,将尺寸b设定为钎料不滞留的规定的大小。这样,尺寸b的区域也作为流体的流路起作用。若为具有这样的构造的板式热交换器,则压力损失减少和传热面积扩大成为可能。
例如,当板的短轴方向的尺寸为70mm时,尺寸b最好为3~4.5mm。尺寸b可相应于板的短轴方向的尺寸、波角度θ、波节距、流体的物性、使用条件进行调整。例如在图3中,当尺寸b为3~4.5mm时,最好波角度θ(上侧传热板2的波角度θ1、下侧传热板3的波角度θ2)为60度以上~70度以下左右。若为62.5度~67.5度的范围则更理想。
如以上那样,上侧传热板2与下侧传热板3彼此的与存在于一根底部棱线上的交点中的、最接近沿长边的外周缘部的端部的交点对应的接合点(接触部),相应于底部棱线的延伸的方向(由波角度θ1决定的底部棱线的方向)和顶部棱线的延伸的方向(由波角度θ2决定的顶部棱线的方向),形成在从沿长边的外周缘部在短边方向(Z方向)离开了规定的距离(3~4.5mm)的位置。
而且,上侧传热板2与下侧传热板3的底部棱线的方向与顶部棱线的方向越接近与长边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则接合部形成在从沿长边的外周缘部离开越远的位置。即,最好波角度θ1及波角度θ2越接近90度,则尺寸b越从“3~4.5mm”左右增大。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2中,板式热交换器由在四角设置了成为流体的出入口的通路孔的多片板层叠而构成,在该板式热交换器中,说明了板的长轴方向的外周缘部与在短轴方向处于最短尺寸的上下板的接合点离开了规定的尺寸b的板式热交换器。
实施方式3.
下面参照图4说明实施方式3。在以上的实施方式1、2中,为涉及上下板的接合点与外周缘部之间的尺寸(距离)的场合。下面,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缩短了上下板的一方的板的波的棱线的场合。
图4为实施方式3的板的正视图。与图2同样地表现上侧传热板2和下侧传热板3。例如图4所示,缩短上侧传热板2的波的棱线,使波的端部9(底部棱线的终端)相比下侧板的端部10(顶部棱线的终端)形成在板内侧。这样,在图4中形成用断续线围住的区域c的流路。
通过将这样的流路c形成在外周缘部侧,能够避免钎料往外周缘部与“在短轴方向处于最短尺寸的上下板的接合点”之间的汇集导致流路宽度缩小。另外,一方的板由于为波形,所以,能够在维持着由流动的搅拌作用产生的传热促进效果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压力损失。另外,在2种以上的流体沿板流动的场合,也可按压力损失大的流体侧为波的棱线短的板、压力损失小的流体侧为波的棱线长的板的方式组合板,构成热交换器。图4在板的短轴方向的两外周侧形成区域c,但也可相应于流体的出入口方向使板内的差压分布变得均匀地仅在一方的外周侧设置区域c。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3中,板式热交换器由在四角设置了成为流体的出入口的通路孔的多片板层叠而构成,在该板式热交换器中,说明了缩短了上下板的一方的板的波的棱线的板式热交换器。
实施方式4.
下面参照图5说明实施方式4。在前述实施方式3中,说明了缩短了上下板的一方的板的波的棱线的场合。在本实施方式4中,对缩短了上下板两方的波的棱线的场合进行说明。
图5为实施方式4的传热板的正视图。若缩短上下板两方的波的棱线,则形成图中用断续线围住的区域d的流路。在外周缘部侧形成这样的流路,防止钎料的汇集导致的流路宽度缩小。包含垢、纤维质的流体容易在上下板的接合点成为流路闭塞的起点,但若为图5的构成,则垢、纤维质从区域d的流路流动,因而有效。另外,即使在制冷剂等高压流体由于流路的闭塞而出现压力上升、以往有可能发展到配管破裂那样的场合,冷冻机油积存在热交换器中使得向压缩机的回油延迟、以往有可能使压缩机破损那样的场合,图5的区域d的流路成为旁通流路,能够防止上述场合。
如在以上的实施方式3、4中说明了的那样,作为邻接的板的上侧传热板2和下侧传热板3中的至少任一方的板,具有按从沿长边的外周缘部2-3向另一长边去的方向(Z方向)的规定的距离W(图4、图5)的范围和从一短边向另一短边去的方向的尺寸L(图4、图5)未加工波形的区域c或区域d。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4中,板式热交换器由在四角设置了成为流体的出入口的通路孔的多片板层叠而构成,在该板式热交换器中,说明了缩短上下板两方的波的棱线、形成了流路的板式热交换器。
实施方式5.
下面参照图6说明实施方式5。在前述实施方式4中,说明了缩短了上下板两方的波的棱线的场合。在本实施方式5中,说明每隔1波缩短了至少任一方的板的波的棱线的场合。图6为实施方式5的传热板的正视图。在图6中,上侧传热板2、下侧传热板3的波的棱线每隔1波被缩短。这样,未形成相对于外周缘部2-3在短轴方向(Z方向)处于最短尺寸的上下板的接合点11。即,在会发生钎料汇集的不适当的大约尺寸b(实施方式1中的尺寸b)的位置不形成接合点。为此,在外周缘部2-3与上下板的接合点之间不发生钎料的汇集,每隔1波棱线尺寸不同,为此,由短轴方向的流动的搅拌效果促进传热。若为图6的构成,则能够提供对压力损失的增大进行抑制并且提高了传热性能的板式热交换器。而且,虽然图6每隔1波缩短棱线尺寸,但即使相应于传热、压力损失等设计条件、流体的流动形式使棱线的尺寸变化,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这样在实施方式5中,例如上侧传热板2的多条底部棱线的方向朝向沿长边的外周缘部2-3。于是,多条底部棱线的相对于“沿长边的外周缘部2-3”的各端部交替地形成在紧靠“沿长边的外周缘部2-3”的位置T、相比紧靠的位置T远离外周缘部2-3且位于位置T跟前的位置S。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5中,板式热交换器由在四角设置了成为流体的出入口的通路孔的多片板层叠而构成,在该板式热交换器中,说明了在流体的流动方向每隔1波缩短了板的波的棱线的板式热交换器。
实施方式6.
下面参照图7说明实施方式6。在前述实施方式5中,说明了每隔1波缩短了板的波的棱线的场合。在本实施方式6中,说明在相对于上下板的外周缘部在短轴方向(Z方向)处于最短尺寸的上下板的接合点相当部(不接合,存在间隙)的点,在上侧传热板2的波的谷(底部)与下侧传热板3的波的山部(顶部)之间设置了0.2mm以上的间隙的场合。
图7为与传热板的截面图相当的示意化了的图。图7为用于对后述的间隙尺寸e进行说明的适当的图。设相对于板的外周缘部2-3在短轴方向(Z方向)处于最短尺寸的上下板接合点(如前述那样存在间隙,所以,准确地说为与接合点相当的接合点相当部)的尺寸b(与图3同样)的上板的波部与下板的山部之间的间隙为尺寸e。设尺寸e在0.2mm以上,消除上下板的接合,防止外周缘部2-3与上下板的接合点引起的钎料的汇集。作为其结果,与实施方式1~5同样,能够提供一并具有抑制压力损失的增大和提高传热性能的效果的板式热交换器。
这样在实施方式6中,邻接的上侧传热板2、下侧传热板3彼此在上侧传热板2的一根底部棱线上的交点中的、最接近“沿长边的外周缘部”的端部的交点,在用前述底部棱线表示的波底部与用下侧传热板3的顶部棱线表示的波顶部之间形成间隙。另外,在前述端部的交点以外的交点,用底部棱线表示的波底部与用顶部棱线表示的波顶部接触。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6中,热交换器由在四角设置了成为流体的出入口的通路孔的多片板层叠而构成,在该板式热交换器中,说明了在相对于上下板的外周缘部在短轴方向处于最短尺寸的上下板的接合点相当部,在板的波的谷部与山部设置了0.2mm以上的间隙的板式热交换器。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1~6中说明了的传热板可用于空调、发电、食品的加热杀菌处理设备等装载了板式热交换器的许多的产业、家用设备。例如,可用于用配管连接压缩机、散热器、膨胀机构、蒸发器而成的热泵装置的前述散热器或蒸发器、或它们两者。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加强用侧板,2上侧传热板,2-1、3-1短边,2-2、3-2长边,2-3、3-3外周缘部,3下侧传热板,4加强用侧板,5第一流体的流入管,6第二流体的流入管,7第一流体的流出管,8第二流体的流出管,9上侧传热板的波的谷部的端点,10下侧传热板的波的山部的端点,11从外周缘部起在短轴方向处于最短尺寸的上下板的接合点,12板的外周缘部,13从外周缘部起在短轴方向处于第二短的上下板的接合点,100板式热交换器。

Claims (9)

1.一种板式热交换器,按长边彼此、短边彼此、外周缘部彼此重叠的方式层叠多个具有长边、短边、形成对流体进行密封的空间的外周缘部的矩形的板,
各板被进行在层叠方向变位的波形的加工,
邻接的板彼此在从层叠方向观看的场合,表示一方的板的波底部并且在与前述长边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的多条底部棱线与表示另一方的板的波顶部并且在与前述长边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的多条顶部棱线交叉而形成交点,
由各前述底部棱线表示的波底部与由各前述顶部棱线表示的波顶部在前述交点接触而形成接触部;
其特征在于:
前述邻接的板彼此的与存在于一根前述底部棱线上的前述交点中的、最接近沿前述长边的前述外周缘部的端部的前述交点对应的前述接触部,形成在与沿前述长边的前述外周缘部大致一致的位置。
2.一种板式热交换器,按长边彼此、短边彼此、外周缘部彼此重叠的方式层叠多个具有长边、短边、形成对流体进行密封的空间的外周缘部的矩形的板,
各板被进行在层叠方向变位的波形的加工,
邻接的板彼此在从层叠方向观看的场合,表示一方的板的波底部并且在与前述长边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的多条底部棱线与表示另一方的板的波顶部并且在与前述长边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的多条顶部棱线交叉而形成交点,
由各前述底部棱线表示的波底部与由各前述顶部棱线表示的波顶部在前述交点接触而形成接触部;
其特征在于:
前述邻接的板彼此的与存在于一根前述底部棱线上的前述交点中的、最接近沿前述长边的前述外周缘部的端部的前述交点对应的前述接触部,相应于前述底部棱线延伸的方向和前述顶部棱线延伸的方向,形成在从沿前述长边的前述外周缘部在短边方向离开了规定的距离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邻接的板彼此的前述底部棱线的方向和前述顶部棱线的方向越接近与前述长边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前述接触部形成在从沿前述长边的前述外周缘部离开越远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与存在于一根前述底部棱线上的前述交点中的、最接近沿前述长边的前述外周缘部的端部的前述交点对应的前述接触部,在前述底部棱线的方向相对于前述长边的方向处于62.5度以上且67.5度以下的范围的场合,从沿前述长边的前述外周缘部朝向前述短边方向形成在3mm以上且4.5mm以下的范围。
5.一种板式热交换器,按长边彼此、短边彼此、外周缘部彼此重叠的方式层叠多个具有长边、短边、形成对流体进行密封的空间的外周缘部的矩形的板,
各板被进行在层叠方向变位的波形的加工,
邻接的板彼此在从层叠方向观看的场合,表示一方的板的波底部并且在与前述长边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的多条底部棱线与表示另一方的板的波顶部并且在与前述长边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的多条顶部棱线交叉而形成交点,
由各前述底部棱线表示的波底部与由各前述顶部棱线表示的波顶部在前述交点接触而形成接触部;
其特征在于:
前述邻接的板中的、至少任一方的板按从沿前述长边的前述外周缘部向另一长边去的方向的规定的距离范围在从一短边到一短边的方向未被加工前述波形。
6.一种板式热交换器,按长边彼此、短边彼此、外周缘部彼此重叠的方式层叠多个具有长边、短边、形成对流体进行密封的空间的外周缘部的矩形的板,
各板被进行在层叠方向变位的波形的加工,
邻接的板彼此在从层叠方向观看的场合,表示一方的板的波底部并且在与前述长边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的多条底部棱线与表示另一方的板的波顶部并且在与前述长边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的多条顶部棱线交叉而形成交点,
由各前述底部棱线表示的波底部与由各前述顶部棱线表示的波顶部在前述交点接触而形成接触部;
其特征在于:
前述一方的板的多个前述底部棱线的方向朝向沿前述长边的前述外周缘部,
多个前述底部棱线的相对于沿前述长边的前述外周缘部的各端部交替地形成在紧靠沿前述长边的前述外周缘部的位置、相比前述紧靠的位置远离前述外周缘部且位于前述紧靠的位置跟前的位置。
7.一种板式热交换器,按长边彼此、短边彼此、外周缘部彼此重叠的方式层叠多个具有长边、短边、形成对流体进行密封的空间的外周缘部的矩形的板,
各板被进行在层叠方向变位的波形的加工,
邻接的板彼此在从层叠方向观看的场合,表示一方的板的波底部并且在与前述长边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的多条底部棱线与表示另一方的板的波顶部并且在与前述长边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的多条顶部棱线交叉而形成交点;
其特征在于:
前述邻接的板彼此在一根前述底部棱线上的前述交点中的、最接近沿前述长边的前述外周缘部的端部的前述交点,在用前述底部棱线表示的波底部与用前述顶部棱线表示的波顶部之间形成间隙,在前述端部的交点以外的前述交点,用前述底部棱线表示的波底部与用前述顶部棱线表示的波顶部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间隙在层叠方向为0.2mm以上。
9.一种热泵装置,用配管连接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膨胀机构、第二热交换器而成;其特征在于:
作为前述第一热交换器、前述第二热交换器中的至少任一个热交换器,是板式热交换器,
该板式热交换器按长边彼此、短边彼此、外周缘部彼此重叠的方式层叠多个具有长边、短边、形成对流体进行密封的空间的外周缘部的矩形的板,
各板被进行在层叠方向变位的波形的加工,
邻接的板彼此在从层叠方向观看的场合,表示一方的板的波底部并且在与前述长边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的多条底部棱线与表示另一方的板的波顶部并且在与前述长边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的多条顶部棱线交叉而形成交点,
由各前述底部棱线表示的波底部与由各前述顶部棱线表示的波顶部在前述交点接触而形成接触部;
前述邻接的板彼此的与存在于一根前述底部棱线上的前述交点中的、最接近沿前述长边的前述外周缘部的端部的前述交点对应的前述接触部,形成在与沿前述长边的前述外周缘部大致一致的位置。
CN201080052178.0A 2009-11-19 2010-11-12 板式热交换器及热泵装置 Active CN1026673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63598A JP2011106764A (ja) 2009-11-19 2009-11-19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及び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JP2009-263598 2009-11-19
PCT/JP2010/070192 WO2011062118A1 (ja) 2009-11-19 2010-11-12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及び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7391A true CN102667391A (zh) 2012-09-12
CN102667391B CN102667391B (zh) 2016-03-02

Family

ID=44059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2178.0A Active CN102667391B (zh) 2009-11-19 2010-11-12 板式热交换器及热泵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27438A1 (zh)
EP (1) EP2503277B1 (zh)
JP (1) JP2011106764A (zh)
CN (1) CN102667391B (zh)
HK (1) HK1172080A1 (zh)
WO (1) WO20110621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44294B2 (en) * 2011-07-11 2013-10-01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Plate-based adsorption chiller subassembly
US10690421B2 (en) 2012-03-28 2020-06-23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cooling a flow of heated air
EP2657636B1 (de) * 2012-04-23 2015-09-09 GEA Ecoflex GmbH Plattenwärmetauscher
CN105793661B (zh) * 2013-12-05 2019-03-15 舒瑞普国际股份公司 板式热交换器
JP6947314B2 (ja) * 2018-12-28 2021-10-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および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EP4166880A1 (en) * 2021-10-12 2023-04-19 Valeo Autosystemy SP. Z.O.O. A plate for a heat exachanger
RS20221182A1 (sr) 2022-12-26 2024-06-28 Euro Heat Doo Izmenjivač toplote sa zavarenim unutrašnjim izmenjivačkim pločama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07074A (ja) * 2000-09-29 2002-04-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プレート型熱交換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ヒートポンプ給湯機
CN1833153A (zh) * 2003-08-01 2006-09-13 贝洱两合公司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08039255A (ja) * 2006-08-03 2008-02-21 Toshiba Corp 熱交換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9123517A1 (en) * 2008-04-04 2009-10-08 Alfa Laval Corporate Ab A plate heat exchang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356123B (zh) 1971-10-08 1973-05-14 Alfa Laval Ab
JPS6218867Y2 (zh) * 1981-03-20 1987-05-14
JPS6060592U (ja) * 1983-09-27 1985-04-26 株式会社日阪製作所 プレ−ト式熱交換器
JPS6183882A (ja) * 1984-09-29 1986-04-28 Hisaka Works Ltd プレ−ト式熱交換器
SE458884B (sv) * 1987-05-29 1989-05-16 Alfa Laval Thermal Ab Permanent sammanfogad plattvaermevaexlare med sammanhaallande organ vid portarna
FR2705445B1 (fr) * 1993-05-18 1995-07-07 Vicarb Sa Echangeur de chaleur à plaques.
DE4431413C2 (de) * 1994-08-24 2002-10-10 Rehberg Michael Plattenwärmetauscher für flüssige und gasförmige Medien
SE504868C2 (sv) 1995-10-23 1997-05-20 Swep International Ab Plattvärmeväxlare med ändplatta med pressat mönster
JP3682343B2 (ja) 1996-09-30 2005-08-10 株式会社日阪製作所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JP3094979B2 (ja) * 1997-12-10 2000-10-0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DE10348803B4 (de) * 2003-10-21 2024-03-14 Modine Manufacturing Co. Gehäuseloser Plattenwärmetauscher
SE528879C2 (sv) * 2005-07-04 2007-03-06 Alfa Laval Corp Ab Värmeväxlarplatta, par av två värmeväxlarplattor samt plattpaket för plattvärmeväxlare
JP2009036468A (ja) * 2007-08-02 2009-02-19 Denso Corp ハウジングレス式熱交換器
JP5261572B2 (ja) * 2008-04-04 2013-08-14 アルファ ラヴァル コーポレイト アクチボラゲット プレート熱交換器
TR201809058T4 (tr) * 2009-06-26 2018-07-23 Swep Int Ab Asimetrik ısı değiştirici.
WO2013008320A1 (ja) * 2011-07-13 2013-01-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及び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DE102014226479A1 (de) * 2014-12-18 2016-06-23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Wärmeübertrag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07074A (ja) * 2000-09-29 2002-04-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プレート型熱交換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ヒートポンプ給湯機
CN1833153A (zh) * 2003-08-01 2006-09-13 贝洱两合公司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08039255A (ja) * 2006-08-03 2008-02-21 Toshiba Corp 熱交換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9123517A1 (en) * 2008-04-04 2009-10-08 Alfa Laval Corporate Ab A plate heat exchang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62118A1 (ja) 2011-05-26
EP2503277A1 (en) 2012-09-26
EP2503277B1 (en) 2019-09-04
EP2503277A4 (en) 2014-08-13
CN102667391B (zh) 2016-03-02
US20120227438A1 (en) 2012-09-13
JP2011106764A (ja) 2011-06-02
HK1172080A1 (zh) 2013-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7391A (zh) 板式热交换器及热泵装置
US10473403B2 (en) Heat exchanger
CN102047064B (zh) 热交换器
CN103429982B (zh) 具有泡沫翅片的换热器
EP2369285B1 (en) Heat exchanger
EP2410278B1 (en) Plate-type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ng air-conditioning device
US20120125583A1 (en) Heat exchanger
CN102985780A (zh) 热交换器板和板式热交换器
CN100356131C (zh) 汽车换热器
EP2372282A1 (en) Heat exchanger
JP4827905B2 (ja)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空気調和機
EP3492854A1 (en) Multi-process detachable heat exchanger and dedicated heat exchange plate thereof
CN102455087A (zh) 集管单元和具有该集管单元的热交换器
CN104034189B (zh) 点波图案的衬垫式热交换器
CN105371684A (zh) 一种换热器板片结构
CN105387741A (zh) 一种新型非对称通道结构的换热器板片组
JP5538344B2 (ja)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及び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EP2370771B1 (en) Brazed heat exchanger
CN105333757A (zh) 一种不等容积通道结构的换热器
CN211451981U (zh) 板式换热器
KR100511380B1 (ko) 험프형플레이트핀열교환기
JP2010145005A (ja)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CN100387927C (zh) 具有介质均分器的肋板式换热器
CN112762741A (zh) 板式换热器
CN219200161U (zh) 换热板、板式换热器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208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208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