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6749B - 电连接器组装体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组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6749B
CN102656749B CN201080059050.7A CN201080059050A CN102656749B CN 102656749 B CN102656749 B CN 102656749B CN 201080059050 A CN201080059050 A CN 201080059050A CN 102656749 B CN102656749 B CN 1026567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ocket
casing
plug
electric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90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6749A (zh
Inventor
小林胜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56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67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67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67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02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01R4/023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between cables or wires and terminal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低高度化成为可能且同时将充分的机械强度提供至插头壳体的将电线和电路基板连接的电连接器组装体。电连接器组装体(1)中的插头壳体(20)具有薄壁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平板状部(21)。插头接触件(30)具备***成形于平板状部(21)并增强平板状部(21)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大致平板状的增强部(31)、从增强部(31)以沿着平板状部(21)的表面的方式延伸的焊接有电线(W)的平板状的电线连接部(32)以及插座接触件(60)所接触的接触部(33)。插座接触件(60)具备从基部(62)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接触臂(63)和从基部(62)延伸并焊接于电路基板(PCB)上的基板连接部(64)。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组装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将手机等小型电子设备中的电线和电路基板或母基板和子基板电连接时使用的电连接器组装体。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在将所涉及的手机等小型电子设备中的母基板和子基板电连接时,将与子基板侧连接的电线和母基板经由电连接器组装体而连接。作为这样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例如图1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参照专利文献1)。
图1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装体100由插头连接器110和与插头连接器110嵌合的插座连接器120构成。
插头连接器110具备插头壳体111和安装于插头壳体111的多个压接接触件112。压接接触件112具备从固定于插头壳体111的固定部延伸的接触部114和从固定部延伸的电线连接部113。
另外,插座连接器120具备插座壳体121和多个插座接触件124,插座壳体121具有容纳插头连接器110的连接器容纳凹部122,多个插座接触件124安装于插座壳体121的侧壁123。插座接触件124具备从固定于侧壁123的固定部延伸的弯曲的接触臂125和从固定部延伸的焊接于电路基板(图中未显示)上的基板连接部126。
另外,作为手机等小型电子设备所使用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在现有技术中,还已知图12所示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参照专利文献2)。
图12所示的电连接器组装体200由插头连接器210和与插头连接器210嵌合的插座连接器220构成。
插头连接器210具备插头壳体211和安装于插头壳体211的多个接触件212。接触件212具备从固定于插头壳体211的固定部延伸的接触部213。
另外,插座连接器220具备插座壳体221和多个插座接触件224,插座壳体221具有容纳插头连接器210的连接器容纳凹部222,多个插座接触件224安装于插座壳体221。插座接触件224具备固定于插座壳体221的固定部225、从固定部225延伸的接触臂226以及从固定部225延伸的焊接于电路基板PCB上的基板连接部227。在插座接触件224的基板连接部227和接触臂226之间,设有抵接于电路基板PCB的增强突起228。该增强突起228从形成于插座壳体221的开口223向着电路基板PCB突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5548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342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可是,在手机等小型电子设备中,一直以来要求薄型化,在这些小型电子设备所使用的电连接器组装体中,也伴随着小型电子设备的薄型化而要求进一步的低高度化。
然而,在图11和图12所示的现有的电连接器组装体100、200,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即,在图1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装体100的情况下,由于插座接触件124,尤其是具有弹性的接触臂125沿上下方向延伸,因而难以实现进一步的低高度化。另一方面,即使能够使电连接器组装体100低高度化,也存在着插头壳体111和插座壳体121薄型化且它们的机械强度变弱的问题。尤其是,在插头壳体111薄型化的情况下,与插座壳体121薄型化的情况相比,由于未安装在电路基板上,因而插头壳体111的机械强度下降的问题变得显著。
另外,在图12所示的电连接器200的情况下,同样地,由于插座接触件224的接触臂226沿上下方向延伸,因而难以实现进一步的低高度化。
所以,本发明是鉴于这些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低高度化成为可能且同时将充分的机械强度提供至插头壳体的、将电线和电路基板连接的电连接器组装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某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组装体,由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构成,该插头连接器具备插头壳体和安装于该插头壳体的插头接触件,该插座连接器具备插座壳体和安装于该插座壳体的插座接触件,该插座壳体具有容纳该插头连接器的连接器容纳凹部,其中,所述插头壳体具有薄壁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平板状部,所述插头接触件具备***成形于所述平板状部并增强所述平板状部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大致平板状的增强部、从该增强部以沿着所述平板状部的表面的方式延伸的焊接有电线的平板状的电线连接部以及所述插座接触件所接触的接触部,所述插座接触件具备固定于所述插座壳体的固定部、从该固定部延伸的基部、从该基部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与所述插头接触件的接触部接触的接触臂以及从所述基部延伸并焊接于电路基板上的基板连接部。
另外,优选,在所述插头壳体的所述平板状部,设有从该平板状部***并增强所述平板状部的***部,所述插头接触件的所述接触部配置成从所述增强部延伸,并以U形状弯曲而形成且覆盖所述***部,所述插座接触件的接触臂由与以U形状弯曲的所述接触部的两侧面接触的1对接触臂构成。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部由绝缘材料形成,所述插头接触件的所述接触部的最外侧的角落部以被所述***部的绝缘材料覆盖的方式被切口。
再者,也可以是,所述接触臂具有在位移时被所述插座壳体的壁支撑的支撑部。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插座接触件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裁和弯曲加工而形成,所述支撑部具备从自所述基部延伸的所述接触臂的臂部分的前端延伸至下方的下方延伸部分、从该下方延伸部分的下端沿水平方向弯折的弯折部分以及从该弯折部分向上立起的向上立起部分,所述弯折部分的按压面被所述插座壳体的壁支撑。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接触臂在前端部分具有接点,所述支撑部设在接近所述接点的位置。
另外,也可以是,在所述插座接触件的所述基部形成有开口,在所述插座壳体,设有进入所述开口并支撑所述插座接触件的突起。
发明的效果
依照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组装体,能够一种提供能够使低高度化成为可能且同时将充分的机械强度提供至插头壳体的将电线和电路基板连接的电连接器组装体。
即,插头壳体的平板状部为薄壁,机械强度弱,但由***成形于平板状部的插头接触件的增强部增强平板状部。由此,能够充分确保插头壳体的机械强度。另外,插头接触件的增强部***成形于平板状部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电线连接部从增强部以沿着平板状部的表面的方式延伸,另一方面,插座接触件的接触臂从基部沿水平方向延伸。因此,能够使电连接器组装体的低高度化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组装体的立体图。但是,同时显示电线。
图2是从背面侧观看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装体中的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但是,同时显示电线。
图3是夹物模压连接电线之前的图2所示的插头接触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2所示的插头连接器中的1对插头接触件的立体图。
图5显示图4的1对插头接触件中的一方的插头接触件,(A)是平面图,(B)是正面图,(C)是左侧面图,(D)是右侧面图。
图6是从表面侧观看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装体中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7是沿着图6中的7-7线的插座连接器的剖面立体图。
图8是沿着图6中的7-7线的插座连接器的剖面立体图,比图7更稍微从下方侧观看。
图9是图6所示的插座连接器中的插座接触件的立体图。
图10是显示插头连接器的***部的角落部与电路基板碰撞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11是现有示例的电连接器组装体的剖面图。
图12是现有的另一示例的电连接器组装体的一部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图1乃至图9而说明。
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装体1,在将手机等小型电子设备中的电路基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参照图10)和电线或电路基板PCB和子基板(图中未显示)电连接时使用。
在此,电连接器组装体1由插头连接器10和与该插头连接器10嵌合的插座连接器40构成。电线W与子基板侧连接,插头连接器10与电线W连接。另一方面,插座连接器40安装于电路基板PCB上。通过将插头连接器10嵌合于插座连接器40,从而将电线和电路基板PCB或将子基板和电路基板PCB电连接。
如图2所示,插头连接器10具备插头壳体20和安装于该插头壳体20的1对插头接触件30。
如图2所示,插头壳体20具备薄壁的沿水平方向(图10中的电路基板PCB的表面延伸的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方形的平板状部21。插头壳体20通过对绝缘性的树脂进行成形而形成。插头壳体20的平板状部21,如图1所示,在插头连接器10与插座连接器40嵌合时,容纳于形成在插座壳体50的顶面的后述的凹部52。在平板状部21的背面(在图2中使背面向上),竖立设置有在中央具有焊接用开口22e的四边形状的壁部22。壁部22具备沿平板状部21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前壁22a、相对于前壁22a而平行地延伸的后壁22b、沿相对于前壁22a和后壁22b而正交的方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壁22c和右壁22d。另外,在平板状部21的背面,在平板状部21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间部,设有从左壁22c和右壁22d的各个沿左右方向突出的1对***部23。各***部23从平板状部21的背面***至比左壁22c和右壁22d稍高的位置。1对***部23从前后方向同一位置沿左右方向以一条直线状延伸,相对于平板状部21而起到像梁那样的功能,增强平板状部21的机械强度。壁部22和1对***部23,在插头连接器10与插座连接器40嵌合时,容纳于形成在插座壳体50的后述的连接器容纳凹部51。
而且,在左壁22c和右壁22d,如图2所示,设有2对卡合突起24。设在左壁22c的卡合突起24在左壁22c的前后端分离设置,另外,设在右壁22d的卡合突起24也在右壁22d的前后端分离设置。而且,在后壁22b,1对电线***贯通用孔25形成为沿前后方向贯通。 1对电线***贯通用孔25以互相连通的方式被切口。
接着,如图3和图4所示,1对插头接触件30沿平板状部21的宽度方向并排而安装于插头壳体20。安装于平板状部21的宽度方向一侧(图4中的上侧)的插头接触件30和安装于宽度方向另一侧(图4中的下侧)的插头接触件30,如图4所良好地显示的,成为左右对称形状。
如图4以及图5(A)、(B)、(C)、(D)所示,各插头接触件30具备增强部31、电线连接部32以及接触部33。各插头接触件30通过对导电性金属板进行冲裁和弯曲加工而形成。增强部31形成为沿水平方向(电路基板PCB的表面延伸的方向)延伸的大致平板状,由设在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的接触部33沿前后分割。后侧的增强部31a从接触部33的根端延伸至后侧,在其后端设有***部31aa。***部31aa以从后侧的增强部31a稍微下降的方式弯折形成,如图2和图3所示,***成形于插头壳体20的平板状部21。由此,增强了薄壁的平板状部21。另外,前侧的增强部31b从接触部33的根端延伸至前侧,在其侧部(在宽度方向一侧的插头接触件的情况下为右侧部,在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插头接触件的情况下为左侧部)设有***部31bb。***部31bb以从前侧的增强部31b稍微下降的方式形成,如图2和图3所示,***成形于插头壳体20的平板状部21。由此,增强了薄壁的平板状部21。
另外,各插头接触件30的电线连接部32经由联接部34而延伸,该联接部34从前侧的增强部31b的侧部(在宽度方向一侧的插头接触件的情况下为左侧部,在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插头接触件的情况下为右侧部)延伸。电线连接部32形成为平板状,从联接部34以沿着平板状部21的表面的方式与增强部31平行且向着后方延伸。如图2至图4所示,联接部34和电线连接部32的一部分***成形于插头壳体20的平板状部21。由此,增强了薄壁的平板状部21。而且,如图2和图3所示,电线连接部32的剩余部分位于插头壳体20的焊接用开口22e的位置。而且,在电线连接部32上,如图2所示,焊接有电线W的芯线W1。
另外,如前所述,各插头接触件30的接触部33设在增强部31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前侧的根端联接至前侧的增强部31b,后侧的根端连接至后侧的增强部31a。接触部33在前侧的增强部31b和后侧的增强部31a之间以U形状弯曲而形成。接触部33从前侧的增强部31b起在前侧的根端弯折而向上立起,在U形状的顶面弯曲而向下立起,在后侧的根端弯折而到达后侧的增强部31a。各插头接触件30的接触部33配置成覆盖各***部23。但是,各接触部33的最外侧(在宽度方向一侧的插头接触件的情况下为最右侧,在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插头接触件的情况下为最左侧)的角落部以被***部23的绝缘材料覆盖的方式形成有切口33a。而且,后述的插座接触件60的1对接触臂63与以U形状弯曲的各接触部33的两侧面(前面和后面)接触。
接着,如图6至图8所示,插座连接器40具备插座壳体50和安装于该插座壳体50的1对插座接触件60。
在此,插座壳体50通过将绝缘性的树脂成形为大致矩形形状而形成。在插座壳体50,连接器容纳凹部51形成为在插座壳体50的顶面开口。连接器容纳凹部51容纳插头连接器10的壁部22、***部23以及插头接触件30的接触部33。另外,在插座壳体50的顶面,形成有容纳插头连接器10的平板状部21的凹部52。而且,在插座壳体50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图6中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形成有1对插座接触件压入槽54。在各插座接触件压入槽54的下方,设有从插座接触件压入槽54的入口沿宽度方向突出的突起53。另外,在插座壳体50的连接器容纳凹部51的底壁51a,在所嵌合的插头连接器10的1对***部23所位于的部分,形成有1对贯通孔56。为了使电连接器组装体1低高度且同时充分地确保插头接触件30和插座接触件60的嵌合长度而形成这些贯通孔56。另外,在连接器容纳凹部51的壳体前壁和后壁,设有将插头连接器10的卡止突起24卡止的2对卡止突部55。
另外,如图6至图8所示,1对插座接触件60设置在插座壳体50的宽度方向两端。设置在插座壳体50的宽度方向一端的插座接触件60和设置在宽度方向另一端的插座接触件60成为左右对称形状,并且,是同一形状。
如图6至图9所示,各插座接触件60具备固定部61、基部62、1对接触臂63以及基板连接部64,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裁和弯曲加工而形成。各插座接触件60的基部62形成为大致平板状并沿上下方向延伸。另外,固定部61以从基部62的上端延伸至水平方向前方(图6、图9中的左方)的方式弯折形成。固定部61形成为大致矩形平板状,压入固定于插座壳体50的插座接触件压入槽54。在固定部61的左右两侧缘,如图9所示,设有压入固定于插座接触件压入槽54的倒钩(barb)61a。另外,基板连接部64以从基部62的下端延伸至水平方向后方的方式弯折形成。基板连接部64形成为大致矩形平板状,焊接于电路基板PCB上。
另外,如图9所示,1对接触臂63以从基部62的左右两侧缘延伸至水平方向前方的方式弯折形成。各接触臂63具备臂部分63a、支撑部63b以及接点63c。臂部分63a从基部62的左右两侧缘延伸至水平方向前方。支撑部63b设在臂部分63a的前端。接点63c设在支撑部63b的前端。在此,支撑部63b具备从臂部分63a的前端延伸至下方的下方延伸部分63ba、从下方延伸部分63ba的下端弯折至水平方向内侧(相对的接触臂侧)的弯折部分63bb以及从弯折部分63bb向上立起的向上立起部分63bc。弯折部分63bb的按压面,在接触臂63位移至下方时,***座壳体50的连接器容纳凹部51的底壁51a支撑。另外,接点63c位于支撑部63b的向上立起部分63bc的上端,设在接触臂63的前端部分。支撑部63b接近接点63c而设置。1对接触臂63的接点63c在其剪切面接触于插头接触件30的以U形状弯曲的各接触部33的两侧面。
再者,在各插座接触件60的基部62,以跨越基板连接部64的方式形成有开口65。如图6所示,插座壳体50的突起53进入该开口65。由此,支撑插座接触件60。
这样,在电连接器组装体1中,构成插头连接器10的插头壳体20的平板状部21为薄壁,机械强度弱。可是,由***成形于平板状部21的插头接触件30的增强部31增强平板状部21。因此,能够充分确保插头壳体20的机械强度。另外,插头接触件30的增强部31***成形于平板状部21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电线连接部32从增强部31以沿着平板状部21的表面的方式延伸。另一方面,插座接触件60的接触臂63从基部62沿水平方向延伸。因此,能够使电连接器组装体1的低高度化成为可能。所以,依照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组装体1,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使低高度化成为可能且同时将充分的机械强度提供至插头壳体20的、将电线W和电路基板PCB连接的电连接器组装体1。
另外,在插头壳体20的平板状部21,设有从平板状部21***并增强平板状部21的***部23。因此,能够由***部23更进一步地提高插头壳体20的机械强度。而且,插头接触件30的接触部33配置成从增强部31延伸,并以U形状弯曲而形成且覆盖***部23。因此,由金属制的接触部33覆盖***部23,能够进一步提高插头壳体20的机械强度。而且,插座接触件60的各接触臂63,由与以U形状弯曲的接触部33的两侧面接触的1对接触臂63构成。因此,在实现低高度化的方面,能够达成2点接触,能够提高接触的可靠性。
接着,对电连接器组装体1的组装方法和插头连接器10与插座连接器40的嵌合方法进行说明。图10显示在将插头连接器10和插座连接器40嵌合时,插头连接器10的***部23的角落部23a与电路基板PCB碰撞的状态。
首先,将构成插座连接器40的插头接触件60的基板连接部64焊接于电路基板PCB上。由此,将插座连接器40安装于电路基板PCB上。
接着,如图2所示,从插头连接器10的电线***贯通孔25使2根电线W的一端位于电线连接部32上,从焊接用开口22e将这些电线W的芯线W1焊接至电线连接部32。然后,将插头连接器10的壁部22、***部23以及插头接触件30的接触部33如图1所示地***插座连接器40的连接器容纳凹部51内。由此,插头连接器10的卡止突起24卡止于插座连接器40的卡止突部55,插头连接器10和插座连接器40嵌合。
如果插头连接器10和插座连接器40嵌合,那么,插头接触件30的各接触部33的U形状两侧面与插座接触件60的1对接触臂63的接点63c之间接触。由此,将与电线W连接的子基板和电路基板PCB电连接。
在此,在插头接触件30的各接触部33与插座接触件60的接点63c之间接触时,1对接触臂63在接点63c处被左右按压扩展,同时,以从基部62延伸的根端部分为中心而向下方位移。即,各接点63c被接触部33拉拽,由此,1对接触臂63以从基部62延伸的根端部分为中心而向下方位移。此时,各接触臂63的支撑部63b与插座壳体50的底壁51a接触而被支撑。由此,能够防止各接触臂63的压曲。尤其是,由于支撑部63b设在接近接点63c的位置,因而接点63c和支撑部63b之间的距离短,能够准确地防止这些接点63c和支撑部63b之间的压曲。
另外,支撑部63b具备从臂部分63a的前端向下方延伸的下方延伸部分63ba、从下方延伸部分63ba的下端沿水平方向弯折的弯折部分63bb以及从弯折部分63bb向上立起的向上立起部分6363bc。而且,在支撑部63b与插座壳体50的底壁51a接触而被支撑时,弯折部分63bb的按压面被底壁51a支撑。因此,支撑部63b不成为进行将1对接触臂63在接点63c处左右按压扩展的动作时的障碍。即,在1对接触臂63的按压扩展动作时,弯折部分63bb的按压面在底壁51a上顺利地移动。与此相对的是,如果支撑部63bb在金属板的冲裁加工所导致的剪切面被底壁51a支撑,则对1对接触臂63的按压扩展动作带来障碍。
另外,在将插头连接器10和插座连接器40嵌合时,如图10所示,有时候将插头连接器10倾斜地***插座连接器40的连接器容纳凹部51。如果将插头连接器10倾斜地***,则插头连接器10的***部23的角落部23a有时候与电路基板PCB碰撞。这是因为,为了低高度化而在插座壳体50的底壁51a形成有贯通孔56,该角落部23a有时候通过该贯通孔56。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该角落部23a由绝缘材料形成,因而能够避免插头连接器10侧的金属制插头接触件30相对于电路基板PCB上的电路而短路的可能性。即,因为***部23由绝缘材料形成,插头接触件30的接触部33的最外侧的角落部以被***部23的绝缘材料(该角落部23a)覆盖的方式形成有切口33a。
与此相对的是,在现有技术所示的图12所示的电连接器200的情况下,插座接触件224的增强突起228从形成于插座壳体221的开口223向着电路基板PCB突出,抵接于电路基板PCB。因此,在电路形成于开口223下的电路基板PCB上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短路等。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组装体1的情况下,在插座接触件60的基部62形成有开口65。而且,在插座壳体50,设有进入开口65并支撑插座接触件60的突起53。通过具备这些构成,从而起到以下的3个效果。
首先,第一,在将插头连接器10从插座连接器40拆卸时,向上方拉拽的力作用于插座接触件60,过大的力作用于固定部61和基板连接部64。此时,由于插座壳体50的突起53支撑插座接触件60,因而能够降低作用于这些固定部61和基板连接部64的力。尤其是,由于开口65以跨越基板连接部64的方式设在基部62,因而突起53的位置接近被焊接的基板连接部64。因此,作用于基板连接部64的力的降低效果大。
第二,通过设置突起53,从而能够提高插座壳体50自身的机械强度。
第三,通过设置突起53,在基板连接部64附近的基部62形成开口65,从而由于开口65作为焊料积存处而起作用,因而能够防止焊料上升。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改良。
例如,插头接触件30和插座接触件60各设置2个,但数量不限于此,也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另外,不一定必须在插头壳体20的平板状部21设置***部23,另外,插头接触件30的接触部33也可以不一定以U形状弯曲而形成且覆盖***部23。
而且,在未在插座壳体50的底壁51a形成贯通孔56的情况等下,不一定必须在插头接触件30的接触部33的最外侧的角落部以被***部23的绝缘材料覆盖的方式形成切口33a。
另外,在接触臂63,在接触臂63不可能发生压曲的情况下,不一定必须设置支撑部63b。另外,即使在设有支撑部63b的情况下,也不限于图9所示的形状,即具备下方延伸部分63ba、弯折部分63bb以及向上立起部分63ba的形状。
另外,不一定必须在插座接触件60形成开口65,另外,不一定必须在插座壳体50设置突起53。
而且,在插座壳体50的顶面形成有凹部52,但也可以使顶面的高度全部成为凹部52的底面的高度。即,也可以不存在划分凹部52的台阶部。
符号说明
1    电连接器组装体
10    插头连接器
20    插头壳体
21    平板状部
23    ***部
30    插头接触件
31    增强部
32    电线连接部
33    接触部
33a    切口
40    插座连接器
50    插座壳体
51    连接器容纳凹部
51a    底壁(壁)
53    突起
60    插座接触件
61    固定部
62    基部
63    接触臂
63a    臂部分
63b    支撑部
63ba    下方延伸部分
63bb    弯折部分
63bc    向上立起部分
64    基板连接部
65    开口
PCB    电路基板

Claims (12)

1.一种电连接器组装体,由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构成,该插头连接器具备插头壳体和安装于该插头壳体的插头接触件,该插座连接器具备插座壳体和安装于该插座壳体的插座接触件,该插座壳体具有容纳该插头连接器的连接器容纳凹部,其中,
所述插头壳体具有薄壁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平板状部,
所述插头接触件具备***成形于所述平板状部并增强所述平板状部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大致平板状的增强部、从所述增强部以沿着所述平板状部的表面的方式延伸的焊接有电线的平板状的电线连接部以及所述插座接触件所接触的接触部,
所述插座接触件具备固定于所述插座壳体的固定部、从该固定部延伸的基部、从该基部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与所述插头接触件的接触部接触的接触臂以及从所述基部延伸并焊接于电路基板上的基板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头壳体的所述平板状部上,设有从该平板状部***并增强所述平板状部的***部,所述插头接触件的所述接触部配置成从所述增强部延伸,并以U形状弯曲而形成且覆盖所述***部,所述插座接触件的接触臂由与以U形状弯曲的所述接触部的两侧面接触的1对接触臂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部由绝缘材料形成,所述插头接触件的所述接触部的最外侧的角落部以被所述***部的绝缘材料覆盖的方式被切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臂具有在位移时被所述插座壳体的壁支撑的支撑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接触件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裁和弯曲加工而形成,所述支撑部具备从自所述基部延伸的所述接触臂的臂部分的前端延伸至下方的下方延伸部分、从该下方延伸部分的下端沿水平方向弯折的弯折部分以及从该弯折部分向上立起的向上立起部分,所述弯折部分的按压面被所述插座壳体的壁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臂在前端部分具有接点,所述支撑部设在接近所述接点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臂在前端部分具有接点,所述支撑部设在接近所述接点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座接触件的所述基部形成有开口,在所述插座壳体,设有进入所述开口并支撑所述插座接触件的突起。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座接触件的所述基部形成有开口,在所述插座壳体,设有进入所述开口并支撑所述插座接触件的突起。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座接触件的所述基部形成有开口,在所述插座壳体,设有进入所述开口并支撑所述插座接触件的突起。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座接触件的所述基部形成有开口,在所述插座壳体,设有进入所述开口并支撑所述插座接触件的突起。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座接触件的所述基部形成有开口,在所述插座壳体,设有进入所述开口并支撑所述插座接触件的突起。
CN201080059050.7A 2009-12-22 2010-11-29 电连接器组装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567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90410 2009-12-22
JP2009290410A JP5351005B2 (ja) 2009-12-22 2009-12-22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PCT/JP2010/006954 WO2011077643A1 (ja) 2009-12-22 2010-11-29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6749A CN102656749A (zh) 2012-09-05
CN102656749B true CN102656749B (zh) 2014-10-29

Family

ID=44195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905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56749B (zh) 2009-12-22 2010-11-29 电连接器组装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351005B2 (zh)
CN (1) CN102656749B (zh)
WO (1) WO20110776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60935A4 (en) * 2010-12-28 2014-12-10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RECEPTACLE AND CONNECTOR
JP6251500B2 (ja) * 2013-06-27 2017-12-20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8063875A (ja) * 2016-10-13 2018-04-19 原田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小型コネクタ
JP6701526B2 (ja) * 2016-12-09 2020-05-2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基板用コネクタのハウジング、基板用コネクタ及びケース付き基板用コネクタ
JP7202937B2 (ja) 2018-12-19 2023-01-12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9244A (zh) * 2002-07-24 2004-04-14 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接线盒装置、插塞式连接器及插座式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97513B2 (ja) * 2002-11-27 2008-06-11 京セラエル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6172738A (ja) * 2004-12-13 2006-06-29 Kyocera Elco Corp プラグコネクタ、プラグコンタクト、及びプラグ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9244A (zh) * 2002-07-24 2004-04-14 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接线盒装置、插塞式连接器及插座式连接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178960A 2004.06.24
JP特开2006-172738A 2006.06.2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34461A (ja) 2011-07-07
WO2011077643A1 (ja) 2011-06-30
CN102656749A (zh) 2012-09-05
JP5351005B2 (ja) 2013-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6840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3121388U (ja) プラグ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立
CN201160164Y (zh) 电连接器
CN104836046B (zh) 连接器端子
US737781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896786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3122673U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US8021187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CN105633673A (zh) 电连接器组装体、插塞式连接器以及插座式连接器
CN102656749B (zh) 电连接器组装体
CN100375339C (zh) 插座型电气连接器
JP4758104B2 (ja) コネクタアッセンブリ
CN103378449B (zh) 连接器
US9263829B2 (en) Durable plug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CN105189209A (zh) 电子元件的装配构造及电气接线箱
CN101911391A (zh) 连接器
CN211480341U (zh) 一种连接器
EP1811607A1 (en) Multipolar conncector, and portable radio terminal or small-size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multipolar connector
JP2019117692A (ja) 回路基板用l型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914330B2 (en) Card connector with a metal shell
CN201266731Y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103078209A (zh) 连接器
CN107465011A (zh) 电子卡连接器及其组件
CN101373880B (zh)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2906945B (zh) 电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Termination date: 2016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