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32787B - 平衡悬架***、工程车辆及缓冲缸 - Google Patents

平衡悬架***、工程车辆及缓冲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32787B
CN102632787B CN201210046282.XA CN201210046282A CN102632787B CN 102632787 B CN102632787 B CN 102632787B CN 201210046282 A CN201210046282 A CN 201210046282A CN 102632787 B CN102632787 B CN 1026327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ridge
suspension system
vehicle fram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462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32787A (zh
Inventor
夏浩文
梁慎思
邓云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4628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327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32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2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32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27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平衡悬架***,用于支撑工程车辆的车架(1),包括第一桥(21)、第二桥(22)、支撑于所述第一桥(21)与所述车架(1)之间的第一缓冲缸(3)及支撑于所述第二桥(22)与所述车架(1)之间的第二缓冲缸(4);在上述结构中,第一有杆腔(32)与第二有杆腔(42)进一步连通;所述液压平衡悬架***还包括动力泵(51)和换向阀,该动力泵(51)通过该换向阀可使得两个无杆腔、两个有杆腔交替进油和回油。该液压平衡悬架***的结构设计能够显著提高车架下降的效率和敏感性,进而能够适应不同的路面工况。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液压平衡悬架***的工程车辆和缓冲缸。

Description

平衡悬架***、工程车辆及缓冲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衡悬架***。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平衡悬架***的工程车辆。再者,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缓冲缸。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120051694.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平衡悬架***;具体地,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平衡悬架***的液压原理图。
在该现有技术中,平衡悬架***,用于支撑工程车辆的车架,包括第一桥(比如中后桥)和第二桥(比如后桥);所述平衡悬架***还包括两个第一缓冲油缸1′和两个第二缓冲油缸2′,第一桥通过第一缓冲油缸1′对车架进行缓冲支撑,第二桥通过第二缓冲油缸2′对车架进行缓冲支撑。如图1所示,第一缓冲油缸1′包括第一无杆腔,第二缓冲油缸2′包括第二无杆腔,并两个无杆腔通过高压油管连通;此外,该平衡悬架***还包括油箱3′、油泵4′、第一换向阀5′、第二换向阀6′及两个电磁阀7′。
当需要举升车架时,如图1所示,油泵4′工作,将高压油通过第一换向阀5′、第二换向阀6′和电磁阀7′冲入第一无杆腔和第二无杆腔中,使得活塞杆伸出,从而实现举升车架的目的。当需要降低车架时,如图1所示,油泵4′不工作,第一换向阀5′和第二换向阀6′换位,在车辆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活塞杆收缩,第一无杆腔和第二无杆腔中的高压油被迫流入油箱3′中,从而实现降低车架的目的。
然而,在降低车架的过程中,由于是在车辆自身的重力的作用下,挤压第一无杆腔和第二无杆腔中的高压油流出,车架下降的效率与车辆自身的重力有关,在车辆自身重力一定的前提下,车架下降的效率是一个定值,因而不能根据不同的路面工况,提高车架下降的效率。此外,由于车架下降是由于车辆自身重力的作用而被迫实现的,因而车架下降的敏感性也不是太好。
此外,如图1所示,第一缓冲油缸1′和第二缓冲油缸2′的下端进一步通过板簧8′支撑于第一桥和第二桥上,该板簧8′裸露于外部环境中,因而易于受到外部环境的侵蚀而发生损坏。此外,该板簧8′伸缩时,在竖直方向上由于无导向,因而易于发生偏斜,因而在竖直方向上力的传递效果并不是太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平衡悬架***,该平衡悬架***的结构设计能够显著提高车架下降的效率和敏感性,进而能够适应不同的路面工况。此外,本发明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平衡悬架***的工程车辆。
再者,本发明又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缓冲缸,该缓冲油缸的结构设计能够防止其弹性部件受到外部环境的侵蚀,并且在竖直方向上具有良好的导向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平衡悬架***,用于支撑工程车辆的车架,包括第一桥、第二桥、支撑于所述第一桥与所述车架之间的第一缓冲缸及支撑于所述第二桥与所述车架之间的第二缓冲缸;所述第一缓冲缸包括第一无杆腔和第一有杆腔,所述第二缓冲缸包括第二无杆腔和第二有杆腔,并所述第一无杆腔与所述第二无杆腔连通;
所述第一有杆腔与所述第二有杆腔连通;所述平衡悬架***还包括动力泵和换向阀,该动力泵通过该换向阀可使得所述第一缓冲缸和所述第二缓冲缸同时伸长和回缩。
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缸为第一缓冲油缸,所述第二缓冲缸为第二缓冲油缸;
所述换向阀为三位四通换向阀,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包括使得所述第一有杆腔和所述第二有杆腔进油、并同时使得所述第一无杆腔和所述第二无杆腔回油的第一阀位,及使得所述第一无杆腔和所述第二无杆腔进油、并同时使得所述第一有杆腔和所述第二有杆腔回油的第二阀位,及中断连通的中间阀位。
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油缸的第一活塞杆与车架连接,并其第一缸筒支撑连接于所述第一桥上;所述第二缓冲油缸的第二活塞杆与车架连接,并其第二缸筒支撑连接于所述第二桥上。
优选地,所述平衡悬架***还包括第一上推力杆和第二上推力杆,所述第一上推力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桥上,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车架在所述第一桥与所述第二桥之间的中间位置上;
所述第二上推力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桥上,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车架在所述第一桥与所述第二桥之间的中间位置上。
优选地,所述平衡悬架***还包括设于第一上推力杆下方的第一下推力杆、和设于第二上推力杆的下方第二下推力杆;
所述第一下推力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桥上,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车架在所述第一桥与所述第二桥之间的中间位置上;
所述第二下推力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桥上,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车架在所述第一桥与所述第二桥之间的中间位置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油缸的第一缸筒的外部滑动套装有缸壳,所述缸壳的内部设有弹性部件,所述第一缸筒通过该弹性部件支撑于所述缸壳的底壁内侧;所述缸壳的底壁外侧支撑连接于所述第一桥上。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为气弹簧;所述气弹簧为柔性壁围成的封闭腔体,并该封闭腔体连接有充气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缸筒的底壁上进一步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第一缸筒通过该支撑杆支撑于所述弹性部件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油缸的第一活塞杆上开设有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所述第一油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无杆腔连通,其另一端可通过油管与所述第二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二油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有杆腔连通,其另一端可通过油管与所述第二有杆腔连通。
此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工程车辆,包括车架;所述工程车辆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平衡悬架***,所述车架通过第一缓冲缸支撑于第一桥上,并通过第二缓冲缸支撑于第二桥上。具体地,该第一缓冲缸可以为第一缓冲油缸,第二缓冲缸可以为第二缓冲油缸;当然,第一缓冲缸和第二缓冲缸也可以为气缸。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发明所提供的平衡悬架***的第一缓冲油缸的第一有杆腔与第二缓冲油缸的第二有杆腔进一步连通;所述平衡悬架***还包括动力泵和换向阀,该动力泵通过该换向阀可使得所述第一无杆腔和所述第二无杆腔、与所述第一有杆腔和所述第二有杆腔交替进油和回油。
当降低车架时,除去车辆自身重力的因素外,第一有杆腔和第二有杆腔冲入高压油,同时第一无杆腔和第二无杆腔回油,在第一有杆腔和第二有杆腔中的高压油的作用下,车架能够快速地降低,从而提高车架下降的效率。并且,由于油泵对油压的调节作用,第一有杆腔和第二有杆腔中冲入的高压油的油压可以进行改变,从而能够获得不同的车架下降效率,以适应不同的路面工况。此外,在本发明中,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车架在车辆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被动下降的结构设计,本发明通过向第一有杆腔和第二有杆腔中冲入高压油,从而能够主动实现降低车架的目的,因而车架下降的敏感性得到了提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平衡悬架***能够显著提高车架下降的效率和敏感性,进而能够适应不同的路面工况。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包括上述平衡悬架***的工程车辆,其技术效果与上述技术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再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缓冲缸,包括缸筒、活塞杆、无杆腔和有杆腔;所述缸筒的外部还滑动套装有缸壳,所述缸壳的内部设有弹性部件,所述缸筒通过该弹性部件支撑于所述缸壳的底壁内侧。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为气弹簧;所述气弹簧为柔性壁围成的封闭腔体,并该封闭腔体连接有充气管。
优选地,所述缸筒的底壁上进一步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缸筒通过该支撑杆支撑于所述弹性部件上。
优选地,所述活塞杆上开设有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所述第一油道的一端与所述无杆腔连通,其另一端贯通至所述活塞杆的头端;所述第二油道的一端与所述有杆腔连通,其另一端贯通至所述活塞杆的头端。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发明所提供的缓冲缸的缸筒的外部还滑动套装有缸壳,所述缸壳的内部设有弹性部件,所述缸筒通过该弹性部件支撑于所述缸壳的底壁内侧。工作时,弹性部件始终处于缸壳的内部,因而不会受到外部环境的侵蚀而发生破坏。此外,由于缸壳滑动套装于缸筒的外部,该缸壳在竖直方向上能够起到导向作用,因而保证了竖直方向上的力的传递。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缓冲缸能够防止其弹性部件受到外部环境的侵蚀,并且在竖直方向上具有良好的导向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平衡悬架***的液压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平衡悬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平衡悬架***的液压原理图;
图4为图2中平衡悬架***的俯视图;
图5为图2中第一缓冲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缓冲缸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第一缓冲油缸;2′第二缓冲油缸;3′油箱;4′油泵;5′第一换向阀;6′第二换向阀;7′电磁阀;8′板簧。
图2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车架;
21第一桥;22第二桥;
3第一缓冲油缸;31第一无杆腔;32第一有杆腔;33第一活塞杆;331第一油道;332第二油道;34第一缸筒;35缸壳;36气弹簧;361充气管;37支撑杆;
4第二缓冲油缸;41第二无杆腔;42第二有杆腔;43第二活塞杆;44第二缸筒;
51动力泵;52油箱;
6三位四通换向阀;61第一油管;62第二油管;
71第一上推力杆;72第二上推力杆;
81第一下推力杆;82第二下推力杆;
9缓冲缸;91无杆腔;92有杆腔;93活塞杆;94缸筒;95缸壳;96气弹簧;961充气管;97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为提供一种平衡悬架***,该平衡悬架***的结构设计能够显著提高车架下降的效率和敏感性,进而能够适应不同的路面工况。此外,本发明另一个核心为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平衡悬架***的工程车辆。
再者,本发明又一个核心为提供一种缓冲缸,该缓冲缸的结构设计能够防止其弹性部件受到外部环境的侵蚀,并且在竖直方向上具有良好的导向性能。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和图3,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平衡悬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平衡悬架***的液压原理图。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平衡悬架***,用于支撑工程车辆的车架1,包括第一桥21、第二桥22、支撑于第一桥21与车架1之间的第一缓冲缸及支撑于第二桥22与车架1之间的第二缓冲缸;第一缓冲缸包括第一无杆腔31和第一有杆腔32,第二缓冲缸包括第二无杆腔41和第二有杆腔42,并第一无杆腔31与第二无杆腔41连通。具体地,该第一缓冲缸可以为第一缓冲油缸3,第二缓冲缸可以为第二缓冲油缸4;当然,第一缓冲缸和第二缓冲缸也可以为气缸。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如图3,第一有杆腔32与第二有杆腔42进一步连通;平衡悬架***还包括动力泵51和换向阀,该动力泵51通过该换向阀可使得第一无杆腔31和第二无杆腔41、与第一有杆腔32和第二有杆腔42交替进油和回油。
当降低车架1时,除去车辆自身重力的因素外,第一有杆腔32和第二有杆腔42冲入高压油,同时第一无杆腔31和第二无杆腔41回油进入油箱52,在第一有杆腔32和第二有杆腔42中的高压油的作用下,车架1能够快速地降低,从而提高车架1下降的效率。并且,由于动力泵51对油压的调节作用,第一有杆腔32和第二有杆腔42中冲入的高压油的油压可以进行改变,从而能够获得不同的车架1下降效率,以适应不同的路面工况。此外,在本发明中,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车架1在车辆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被动下降的结构设计,本发明通过向第一有杆腔32和第二有杆腔42中冲入高压油,从而能够主动实现降低车架1的目的,因而车架1下降的敏感性得到了提高。
当举升车架1时,换向阀换向,从而使得第一无杆腔31和第二无杆腔41冲入高压油,同时第一有杆腔32和第二有杆腔42回油,使得第一活塞杆33和第二活塞杆43伸出,从而实现举升车架1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桥21可以为车架1上的中后桥,第二桥22可以为车架1上的后桥,但是并不限于此;在车架1上任意两个相邻的桥均可以用上述第一桥21和第二桥22代替。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桥21上的第一缓冲油缸3的数量为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用于分别支撑车架1的两侧。同理,第二桥22上的第二缓冲油缸4的数量为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用于分别支撑车架1的两侧。
如图3所示,换向阀为三位四通换向阀6,三位四通换向阀6包括使得第一有杆腔32和第二有杆腔42进油、并同时使得第一无杆腔31和第二无杆腔41回油的第一阀位,及使得第一无杆腔31和第二无杆腔41进油、并同时使得第一有杆腔32和第二有杆腔42回油的第二阀位,及中断连通的中间阀位。
如图3所示,当三位四通换向阀6处于第一阀位时,第一有杆腔32和第二有杆腔42进油、并同时使得第一无杆腔31和第二无杆腔41回油,此时,车架1进行降低操作;当三位四通换向阀6处于第二阀位时,第一无杆腔31和第二无杆腔41进油、并同时使得第一有杆腔32和第二有杆腔42回油,此时车架1进行举升操作。当三位四通换向阀6处于中间阀位时,第一缓冲油缸3和第二缓冲油缸4进行保压操作,车架1高度不变。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无杆腔31和第二无杆腔41通过第一油管61实现连接,第一有杆腔32和第二有杆腔42通过第二油管62实现连接。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缓冲油缸3的第一活塞杆33与车架1连接,并其第一缸筒34支撑连接于第一桥21上;第二缓冲油缸4的第二活塞杆43与车架1连接,并其第二缸筒44支撑连接于第二桥22上。该种结构设计结构比较简单,加工制造成本较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进一步改进。具体地,请同时参考图2和图4,图4为图2中平衡悬架***的俯视图。
如图2和图4所示,平衡悬架***还包括第一上推力杆71和第二上推力杆72,第一上推力杆71的一端铰接于第一桥21上,其另一端铰接于车架1在第一桥21与第二桥22之间的中间位置上;第二上推力杆72的一端铰接于第二桥22上,其另一端铰接于车架1在第一桥21与第二桥22之间的中间位置上。该种结构设计具有对车架1较好的支撑性能。
并且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4所示,平衡悬架***还包括设于第一上推力杆71下方的第一下推力杆81、和设于第二上推力杆72的下方第二下推力杆82;第一下推力杆81的一端铰接于第一桥21上,其另一端铰接于车架1在第一桥21与第二桥22之间的中间位置上;第二下推力杆82的一端铰接于第二桥22上,其另一端铰接于车架1在第一桥21与第二桥22之间的中间位置上。该种结构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车架1的支撑性能。
在上述结构设计中,如图2所示,当第一桥21受到路面激励而向上运动时,第一桥21带动第一上推力杆71和第一下推力杆81绕着与车架1的铰接点作顺时针转动,此时第一缓冲油缸3向上运动,第一缓冲油缸3的第一活塞杆33相对于第一缓冲油缸3向下运动,则第一无杆腔31中的高压油通过第一油管61进入第二无杆腔41中,第二无杆腔41中的油压增大,推动第二活塞杆43向上运动,从而举升第二桥22,亦即提高车架1后端高度,从而能够提高整车的纵向通过性。当第二桥22受到地面激励向上运动时,其原理与前文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对第一缓冲油缸3和第二缓冲油缸4的结构作出具体设计,由于第一缓冲油缸3和第二缓冲油缸4的结构相同,因而仅对第一缓冲油缸3作出介绍。具体地,请参考图5,图5为图2中第一缓冲油缸3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第一缓冲油缸3的第一缸筒34的外部滑动套装有缸壳35,缸壳35的内部设有弹性部件,第一缸筒34通过该弹性部件支撑于缸壳35的底壁内侧;缸壳35的底壁外侧支撑连接于第一桥21上。
在上述结构设计中,工作时,弹性部件始终处于缸壳35的内部,因而不会受到外部环境的侵蚀而发生破坏。此外,由于缸壳35滑动套装于第一缸筒34的外部,该缸壳35在竖直方向上能够起到导向作用,因而保证了竖直方向上的力的传递。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弹性部件可以为气弹簧36,该气弹簧36连接有充气管361,通过该充气管361可以对气弹簧36进行充气,从而实现其弹性性能。由于充气的压力是可以调节的,因而该气弹簧36的弹性性能是可以调节的,从而能够提供不同范围的缓冲性能,以适应不同的工况。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一缸筒34的底壁上进一步连接有支撑杆37,缸筒通过该支撑杆37支撑于弹性部件上。该支撑杆37由于与气弹簧36的接触面积小,因而能够更有利于气弹簧36弹性性能的发挥。
此外,如图5所示,第一缓冲油缸3的第一活塞杆33上开设有第一油道331和第二油道332,第一油道331的一端与第一无杆腔31连通,其另一端可通过油管与第二无杆腔41连通;第二油道332的一端与第一有杆腔32连通,其另一端可通过油管与第二有杆腔42连通。在活塞杆上开设油道,可以充分利用活塞杆的空间,从而省却了在其他位置开设接口所导致的麻烦和不便。
当然,第二缓冲油缸也同样包括缸壳、气弹簧和支撑杆以及第一油道331和第二油道332的设计,在图2中,为了避免重复标记,这些部件在第二缓冲油缸上并未标记。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工程车辆,包括车架1;工程车辆还包括上述任一种技术方案中的平衡悬架***,车架1通过第一缓冲油缸3支撑于第一桥21上,并通过第二缓冲油缸4支撑于第二桥22上。该工程车辆的其他部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本文不再展开。
再者,本发明再一个主题还提供一种缓冲缸,具体地,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缓冲缸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发明中,该缓冲缸9的结构与图5中第一缓冲油缸3的结构相同。具体地,该缓冲缸9包括缸筒94、活塞杆93、无杆腔91和有杆腔92;缸筒94的外部还滑动套装有缸壳95,缸壳95的内部设有弹性部件,缸筒94通过该弹性部件支撑于缸壳95的底壁内侧。进一步地,弹性部件为气弹簧96,该气弹簧为由柔性壁围成的封闭腔体,并该封闭腔体连接有充气管961;缸筒94的底壁上进一步连接有支撑杆97,缸筒94通过该支撑杆97支撑于弹性部件上。此外,活塞杆93上开设有第一油道931和第二油道932,第一油道931的一端与无杆腔91连通,其另一端贯通至活塞杆93的头端;第二油道932的一端与有杆腔92连通,其另一端贯通至活塞杆93的头端。
上述缓冲缸9的技术效果与图5中第一缓冲油缸的技术效果相同,因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平衡悬架***、工程车辆及缓冲缸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平衡悬架***,用于支撑工程车辆的车架(1),包括第一桥(21)、第二桥(22)、支撑于所述第一桥(21)与所述车架(1)之间的第一缓冲缸及支撑于所述第二桥(22)与所述车架(1)之间的第二缓冲缸;所述第一缓冲缸包括第一无杆腔(31)和第一有杆腔(32),所述第二缓冲缸包括第二无杆腔(41)和第二有杆腔(42),并所述第一无杆腔(31)与所述第二无杆腔(41)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有杆腔(32)与所述第二有杆腔(42)连通;所述平衡悬架***还包括动力泵(51)和换向阀,该动力泵(51)通过该换向阀可使得所述第一缓冲缸和所述第二缓冲缸同时伸长和回缩;
所述第一缓冲油缸(3)的第一缸筒(34)的外部滑动套装有缸壳(35),所述缸壳(35)的内部设有弹性部件,所述第一缸筒(34)通过该弹性部件支撑于所述缸壳(35)的底壁内侧;所述缸壳(35)的底壁外侧支撑连接于所述第一桥(2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缸为第一缓冲油缸(3),所述第二缓冲缸为第二缓冲油缸(4);
所述换向阀为三位四通换向阀(6),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6)包括使得所述第一有杆腔(32)和所述第二有杆腔(42)进油、并同时使得所述第一无杆腔(31)和所述第二无杆腔(41)回油的第一阀位,及使得所述第一无杆腔(31)和所述第二无杆腔(41)进油、并同时使得所述第一有杆腔(32)和所述第二有杆腔(42)回油的第二阀位,及中断连通的中间阀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油缸(3)的第一活塞杆(33)与车架(1)连接,并其第一缸筒(34)支撑连接于所述第一桥(21)上;所述第二缓冲油缸(4)的第二活塞杆(43)与车架(1)连接,并其第二缸筒(44)支撑连接于所述第二桥(22)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悬架***还包括第一上推力杆(71)和第二上推力杆(72),所述第一上推力杆(71)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桥(21)上,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车架(1)在所述第一桥(21)与所述第二桥(22)之间的中间位置上;
所述第二上推力杆(72)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桥(22)上,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车架(1)在所述第一桥(21)与所述第二桥(22)之间的中间位置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悬架***还包括设于第一上推力杆(71)下方的第一下推力杆(81)、和设于第二上推力杆(72)的下方第二下推力杆(82);
所述第一下推力杆(81)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桥(21)上,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车架(1)在所述第一桥(21)与所述第二桥(22)之间的中间位置上;
所述第二下推力杆(82)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桥(22)上,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车架(1)在所述第一桥(21)与所述第二桥(22)之间的中间位置上。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气弹簧(36);所述气弹簧(36)为柔性壁围成的封闭腔体,并该封闭腔体连接有充气管(361)。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筒(34)的底壁上进一步连接有支撑杆(37),所述第一缸筒(34)通过该支撑杆(37)支撑于所述弹性部件上。
8.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油缸(3)的第一活塞杆(33)上开设有第一油道(331)和第二油道(332),所述第一油道(3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无杆腔(31)连通,其另一端可通过油管与所述第二无杆腔(41)连通;所述第二油道(3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有杆腔(32)连通,其另一端可通过油管与所述第二有杆腔(42)连通。
9.一种工程车辆,包括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车辆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平衡悬架***,所述车架(1)通过第一缓冲油缸(3)支撑于第一桥(21)上,并通过第二缓冲油缸(4)支撑于第二桥(22)上。
10.一种缓冲缸,包括缸筒(94)、活塞杆(93)、无杆腔(91)和有杆腔(92);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94)的外部还滑动套装有缸壳(95),所述缸壳(95)的内部设有弹性部件,所述缸筒(94)通过该弹性部件支撑于所述缸壳(95)的底壁内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缓冲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气弹簧(96);所述气弹簧(96)为柔性壁围成的封闭腔体,并该封闭腔体连接有充气管(961)。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缓冲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94)的底壁上进一步连接有支撑杆(97),所述缸筒(94)通过该支撑杆(97)支撑于所述弹性部件上。
13.如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缓冲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93)上开设有第一油道(931)和第二油道(932),所述第一油道(931)的一端与所述无杆腔(91)连通,其另一端贯通至所述活塞杆(93)的头端;所述第二油道(932)的一端与所述有杆腔(92)连通,其另一端贯通至所述活塞杆(93)的头端。
CN201210046282.XA 2012-02-27 2012-02-27 平衡悬架***、工程车辆及缓冲缸 Active CN1026327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46282.XA CN102632787B (zh) 2012-02-27 2012-02-27 平衡悬架***、工程车辆及缓冲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46282.XA CN102632787B (zh) 2012-02-27 2012-02-27 平衡悬架***、工程车辆及缓冲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2787A CN102632787A (zh) 2012-08-15
CN102632787B true CN102632787B (zh) 2014-09-10

Family

ID=46617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46282.XA Active CN102632787B (zh) 2012-02-27 2012-02-27 平衡悬架***、工程车辆及缓冲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327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0596A (zh) * 2014-01-06 2014-05-07 管中林 可升降左右倾斜的越野车底盘结构
CN104343880B (zh) * 2014-10-27 2016-08-24 伊卡路斯(苏州)车辆***有限公司 实现力平衡输出的液压缓冲***
CN106183685B (zh) * 2016-08-18 2018-09-18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悬挂***、车身稳定***及汽车
CN107264219B (zh) * 2017-07-12 2023-11-10 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车后悬架总成
CN112092558A (zh) * 2019-06-17 2020-12-18 优软(上海)汽车悬架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轴式油气悬架机构、悬架液压***及车辆
CN110435378B (zh) * 2019-08-26 2024-02-09 吉林大学 一种特种车辆使用的油气悬架高度自动平衡机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80188A (en) * 1991-07-02 1996-01-02 Kinetic Limited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CN2854204Y (zh) * 2005-10-17 2007-01-03 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 重型越野汽车油气弹簧
CN2898435Y (zh) * 2006-03-09 2007-05-09 张炳庚 气、液压互动气囊式汽车、沙滩车减振器
CN201300690Y (zh) * 2008-11-28 2009-09-02 陕西同力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悬架的结构
CN101618669A (zh) * 2008-06-30 2010-01-06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油气悬架控制回路、多轴车辆油气悬架***及起重机
CN102039792A (zh) * 2010-08-26 2011-05-04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悬挂阀、油气悬架***及工程车辆
CN201970815U (zh) * 2011-01-07 2011-09-14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车辆和双前桥联动前悬***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80188A (en) * 1991-07-02 1996-01-02 Kinetic Limited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CN2854204Y (zh) * 2005-10-17 2007-01-03 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 重型越野汽车油气弹簧
CN2898435Y (zh) * 2006-03-09 2007-05-09 张炳庚 气、液压互动气囊式汽车、沙滩车减振器
CN101618669A (zh) * 2008-06-30 2010-01-06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油气悬架控制回路、多轴车辆油气悬架***及起重机
CN201300690Y (zh) * 2008-11-28 2009-09-02 陕西同力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悬架的结构
CN102039792A (zh) * 2010-08-26 2011-05-04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悬挂阀、油气悬架***及工程车辆
CN201970815U (zh) * 2011-01-07 2011-09-14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车辆和双前桥联动前悬***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2787A (zh) 2012-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2787B (zh) 平衡悬架***、工程车辆及缓冲缸
CN104903128B (zh) 具有能量使用优化的被动和主动悬架
CN102979772B (zh) 油缸锁紧装置、双缸液控***及起重设备
CN203549294U (zh) 减震型隔膜压缩机机座
CN208686865U (zh) 一种双向阻尼的液力减震器
CN103626057B (zh) 起重机及其液压***
CN103711827A (zh) 一种惯容器与阻尼器并联的油气弹簧装置
CN103906930A (zh) 使用液压致动器的液压控制装置
JP2007246087A (ja) 懸架システム
CN103452091B (zh) 用于强夯机的减震***及具有其的强夯机
CN104691266A (zh) 一种用于多桥车辆底盘的油气悬架控制***
CN103879257A (zh) 悬架阀、油气悬架控制***及工程车辆
CN201970815U (zh) 工程车辆和双前桥联动前悬***
CN202790289U (zh) 汽车减震器
CN206830563U (zh) 液压缸主缸缸体
CN203945937U (zh) 油气悬挂液压***及具有该***的轮式车辆
CN101898495A (zh) 汽车节能减振器
CN102889252B (zh) 增压装置和增压缸
CN103769511B (zh) 液压联动液压对击锤
CN102019834A (zh) 一种轮式起重机及其悬架液压***
CN106884923B (zh) 一种核电站液压阻尼器真空注油***及方法
CN114575272A (zh) 一种独柱墩横桥向抗倾覆加固限位装置
CN2861612Y (zh) 液压阻尼器
CN209192090U (zh) 一种适用多工况的麦克纳姆轮车
CN217340430U (zh) 一种高强度的高压滤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NYI HEAVY INDUST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90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905

Address after: 410100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City, the 31 industrial city

Applicant after: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0100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City, the 31 industrial city

Applicant before: Sanyi Heavy Industr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15

Assignee: Hunan Sany Kuaierju Residential Industries Co., Ltd.

Assignor: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5430000040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Balance suspension system, engineering vehicle and buffer cylinde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0518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