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5361B - 数据分流方法及基站、数据分流接入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分流方法及基站、数据分流接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25361B
CN102625361B CN201210059398.7A CN201210059398A CN102625361B CN 102625361 B CN102625361 B CN 102625361B CN 201210059398 A CN201210059398 A CN 201210059398A CN 102625361 B CN102625361 B CN 1026253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istribution
subscrib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593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25361A (zh
Inventor
刘郑
黄敏
丁书建
龚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5939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253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25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53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253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53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数据分流方法及基站、数据分流接入设备。本发明的基站通过获得用户设备经由无线接入链路发送的该用户设备的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以及获得数据分流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和上述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实现了绑定无线接入链路与数据分流接入链路,从而使得基站对上述用户设备的数据,能够通过绑定的上述无线接入链路与上述数据分流接入链路进行传输,能够满足不断增加的移动带宽需求,同时降低基站空口传输带宽。

Description

数据分流方法及基站、数据分流接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数据分流方法及基站、数据分流接入设备。
背景技术
在移动蜂窝网络,例如:演进分组***(EvolvedPacketSystem,简称EPS)中,空口通过部署演进型基站(EvolvedNodeB,简称eNB)来实现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简称LTE)技术。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移动带宽需求,弥补LTE空口传输带宽不足的缺憾,可以将需要在LTE空口传输的数据分流到其他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设备即数据分流接入设备,例如:该数据分流接入设备可以是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LocalAreaNetwork,简称WLAN)中的无线保真接入点(WirelessFidelityAccessPoint,简称WiFiAP)。
然而,现有技术中没有给出基站如何通过上述两种无线接入技术传输上述用户设备的分流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数据分流方法及基站、数据分流接入设备,用以实现基站能够通过至少两种无线接入技术传输上述用户设备的分流数据。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包括:
基站获得用户设备通过无线接入链路发送的该用户设备的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
基站获得数据分流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和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
基站绑定无线接入链路与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对应的数据分流接入链路,以使得对用户设备的数据,通过绑定的无线接入链路与数据分流接入链路进行传输。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包括:
数据分流接入设备获得用户设备通过数据分流接入链路发送的该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标识信息;
数据分流接入设备向基站发送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和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标识信息,以使得基站绑定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标识信息对应的无线接入链路与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对应的数据分流接入链路,以使得对用户设备的数据,通过绑定的无线接入链路与数据分流接入链路进行传输。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用户设备通过无线接入链路发送的该用户设备的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
第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数据分流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和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
绑定单元,用于绑定无线接入链路与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对应的数据分流接入链路,以使得对用户设备的数据,通过绑定的无线接入链路与数据分流接入链路进行传输。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分流接入设备,包括:
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用户设备通过数据分流接入链路发送的该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标识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向基站发送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和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标识信息,以使得基站绑定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标识信息对应的无线接入链路与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对应的数据分流接入链路,以使得对用户设备的数据,通过绑定的无线接入链路与数据分流接入链路进行传输。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基站通过获得用户设备经由无线接入链路发送的该用户设备的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以及获得数据分流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和上述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实现了绑定无线接入链路与数据分流接入链路,从而使得基站对上述用户设备的数据,能够通过绑定的上述无线接入链路与上述数据分流接入链路进行传输,能够满足不断增加的移动带宽需求,同时降低基站空口传输带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适用的数据分流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适用的数据分流架构图。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移动蜂窝网络,例如:全球移动通信***(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简称GSM)网络、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简称GPRS)网络、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简称CDMA)网络、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简称WCDMA)网络、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Division-Synchronous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简称TD-SCDMA)网络或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简称LTE)网络等。
例如:其中基站可以是GSM网络、GPRS网络或CDMA网络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WCDMA网络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网络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NodeB,简称eNB或eNodeB)。
例如:其中的数据分流接入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WIFIAP,还可以是家庭网络中的家庭基站(HomeNodeB,简称HNB)或家庭演进型基站(HomeEvolvedNodeB,简称HeNB)。
例如:其中的网关设备可以是GPRS网络或CDMA网络中的网关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简称GPRS)支持节点(GatewayGPRSSupportingNode,简称GGSN),还可以是LTE网络中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DataNetworkGateway,简称PGW)。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数据分流方法可以包括:
201、基站获得用户设备通过无线接入链路发送的上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
可选地,上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可以为上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例如:数据分流接入设备为上述用户设备分配的IP地址。
可选地,上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还可以为上述用户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AccessControl,简称MAC)地址,例如:上述用户设备中的数据分流接入模块的MAC地址。
202、上述基站获得数据分流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和上述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
203、上述基站绑定上述无线接入链路与上述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对应的数据分流接入链路,以使得对上述用户设备的数据,通过绑定的上述无线接入链路与上述数据分流接入链路进行传输。
其中涉及的基站绑定无线接入链路与数据分流接入链路,可以理解为基站将无线接入链路与数据分流接入链路一一对应,建立一个对应关系,用以进行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上述基站与上述数据分流接入设备可以独立设置,或者还可以一体化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本实施例中,基站通过获得用户设备经由无线接入链路发送的该用户设备的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以及获得数据分流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和上述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实现了绑定无线接入链路与数据分流接入链路,从而使得基站对上述用户设备的数据,能够通过绑定的上述无线接入链路与上述数据分流接入链路进行传输,能够满足不断增加的移动带宽需求,同时降低基站空口传输带宽。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数据分流方法可以包括:
301、数据分流接入设备获得用户设备通过数据分流接入链路发送的上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标识信息;
可选地,上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标识信息可以为上述用户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RadioNetworkTemporaryIdentifier,简称C-RNTI)。
302、上述数据分流接入设备向基站发送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和上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标识信息,以使得上述基站绑定上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标识信息对应的无线接入链路与上述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对应的数据分流接入链路,以使得对上述用户设备的数据,通过绑定的上述无线接入链路与上述数据分流接入链路进行传输。
其中涉及的基站绑定无线接入链路与数据分流接入链路,可以理解为基站将无线接入链路与数据分流接入链路一一对应,建立一个对应关系,用以进行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上述基站与上述数据分流接入设备可以独立设置,或者还可以一体化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本实施例中,数据分流接入设备通过获得用户设备通过数据分流接入链路发送的上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标识信息,并向基站发送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和上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标识信息,实现了基站绑定无线接入链路与数据分流接入链路,从而使得基站对上述用户设备的数据,能够通过绑定的上述无线接入链路与上述数据分流接入链路进行传输,能够满足不断增加的移动带宽需求,同时降低基站空口传输带宽。
为使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更加清楚,下面将以WLAN网络作为LTE网络空口传输的数据分流接入技术的举例。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数据分流方法可以包括:
401、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UE)与eNodeB进行交互,建立LTE网络无线接入链路,并获得WLAN信息;
例如:UE与eNodeB进行交互,建立LTE网络无线接入链路,并通过该无线接入链路获得eNodeB覆盖下的WIFIAP标识。
402、UE根据获得的WLAN信息,与对应的WIFIAP进行交互,建立WLAN数据分流接入链路,并获得WIFIAP为UE分配的IP地址;
例如:UE可以根据WLAN信息所标识的WIFIAP,根据指定策略选择一个WIFIAP,与选择的WIFIAP进行交互。
403、UE通过LTE网络无线接入链路,向eNodeB发送WIFIAP为UE分配的IP地址;
404、WIFIAP向eNodeB发送WLAN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和WIFIAP为UE分配的IP地址;
上述403与404的执行可以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405、eNodeB利用获得的WIFIAP为UE分配的IP地址,绑定LTE网络无线接入链路与WLAN数据分流接入链路。
至此,eNodeB对上述UE的数据,能够通过绑定的上述LTE网络无线接入链路与上述WLAN数据分流接入链路进行传输。
本实施例中,eNodeB通过获得UE经由LTE网络无线接入链路发送的WIFIAP为UE分配的IP地址,以及获得WIFIAP发送的WLAN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和WIFIAP为UE分配的IP地址,实现了绑定LTE网络无线接入链路与WLAN数据分流接入链路,从而使得eNodeB对上述UE的数据,能够通过绑定的上述LTE网络无线接入链路与上述WLAN数据分流接入链路进行传输,能够满足不断增加的移动带宽需求,同时降低基站空口传输带宽。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数据分流方法可以包括:
501、UE与eNodeB进行交互,建立LTE网络无线接入链路,并获得WLAN信息和eNodeB为UE分配的C-RNTI;
例如:UE与eNodeB进行交互,建立LTE网络无线接入链路,并通过该无线接入链路获得eNodeB覆盖下的WIFIAP标识和eNodeB为UE分配的C-RNTI。
502、UE根据获得的WLAN信息,与对应的WIFIAP进行交互,建立WLAN数据分流接入链路,并通过WLAN数据分流接入链路向WIFIAP发送eNodeB为UE分配的C-RNTI;
例如:UE可以根据WLAN信息所标识的WIFIAP,根据指定策略选择一个WIFIAP,与选择的WIFIAP进行交互。
503、WIFIAP向eNodeB发送WLAN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和获得的eNodeB为UE分配的C-RNTI;
504、eNodeB利用eNodeB为UE分配的C-RNTI,绑定LTE网络无线接入链路与WLAN数据分流接入链路。
至此,eNodeB对上述UE的数据,能够通过绑定的上述LTE网络无线接入链路与上述WLAN数据分流接入链路进行传输。
本实施例中,WIFIAP通过获得UE经由WLAN数据分流接入链路发送的eNodeB为UE分配的C-RNTI,并向eNodeB发送WLAN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和eNodeB为UE分配的C-RNTI,实现了eNodeB绑定LTE网络无线接入链路与WLAN数据分流接入链路,从而使得eNodeB对上述UE的数据,能够通过绑定的上述LTE网络无线接入链路与上述WLAN数据分流接入链路进行传输,能够满足不断增加的移动带宽需求,同时降低基站空口传输带宽。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基站可以包括第一获得单元61、第二获得单元62和绑定单元63。其中,第一获得单元61用于获得用户设备通过无线接入链路发送的上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第二获得单元62用于获得数据分流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和上述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绑定单元63用于绑定上述无线接入链路与上述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对应的数据分流接入链路,以使得对上述用户设备的数据,通过绑定的上述无线接入链路与上述数据分流接入链路进行传输。
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基站、图4和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eNodeB功能均可以由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实现。
可选地,上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可以为上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例如:数据分流接入设备为上述用户设备分配的IP地址。
可选地,上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还可以为上述用户设备的MAC地址,例如:上述用户设备中的数据分流接入模块的MAC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上述基站与上述数据分流接入设备可以独立设置,或者还可以一体化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本实施例中,基站通过第一获得单元获得用户设备经由无线接入链路发送的该用户设备的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以及第二获得单元获得数据分流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和上述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使得绑定单元实现了绑定无线接入链路与数据分流接入链路,从而使得基站对上述用户设备的数据,能够通过绑定的上述无线接入链路与上述数据分流接入链路进行传输,能够满足不断增加的移动带宽需求,同时降低基站空口传输带宽。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数据分流接入设备可以包括获得单元71和发送单元72。其中,获得单元71用于获得用户设备通过数据分流接入链路发送的上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标识信息;发送单元72用于向基站发送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和上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标识信息,以使得上述基站绑定上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标识信息对应的无线接入链路与上述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对应的数据分流接入链路,以使得对上述用户设备的数据,通过绑定的上述无线接入链路与上述数据分流接入链路进行传输。
上述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数据分流接入设备、图4和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WIFIAP功能均可以由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接入设备实现。
可选地,上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标识信息可以为上述用户设备的C-RNTI。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上述基站与上述数据分流接入设备可以独立设置,或者还可以一体化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本实施例中,数据分流接入设备通过获得单元获得用户设备经由数据分流接入链路发送的上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标识信息,并由发送单元向基站发送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和上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标识信息,实现了基站绑定无线接入链路与数据分流接入链路,从而使得基站对上述用户设备的数据,能够通过绑定的上述无线接入链路与上述数据分流接入链路进行传输,能够满足不断增加的移动带宽需求,同时降低基站空口传输带宽。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获得用户设备通过无线接入链路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所述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是数据分流接入设备为用户设备分配的;
所述基站获得数据分流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和所述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绑定所述无线接入链路与所述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对应的数据分流接入链路,以使得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通过绑定的所述无线接入链路与所述数据分流接入链路进行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或MAC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与所述数据分流接入设备独立设置或者一体化设置。
4.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分流接入设备获得用户设备通过数据分流接入链路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标识信息,所述无线接入标识信息是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
所述数据分流接入设备向基站发送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和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标识信息,以使得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无线接入标识信息绑定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标识信息对应的无线接入链路与所述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对应的数据分流接入链路,以使得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通过绑定的所述无线接入链路与所述数据分流接入链路进行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C-RNTI。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与所述数据分流接入设备独立设置或者一体化设置。
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用户设备通过无线接入链路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所述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是数据分流接入设备为用户设备分配的;
第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数据分流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和所述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
绑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绑定所述无线接入链路与所述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对应的数据分流接入链路,以使得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通过绑定的所述无线接入链路与所述数据分流接入链路进行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分流接入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或MAC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与所述数据分流接入设备独立设置或者一体化设置。
10.一种数据分流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用户设备通过数据分流接入链路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标识信息,所述无线接入标识信息是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
发送单元,用于向基站发送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和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标识信息,以使得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无线接入标识信息绑定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标识信息对应的无线接入链路与所述数据分流接入链路标识对应的数据分流接入链路,以使得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通过绑定的所述无线接入链路与所述数据分流接入链路进行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分流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C-RNTI。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数据分流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与所述数据分流接入设备独立设置或者一体化设置。
CN201210059398.7A 2012-03-08 2012-03-08 数据分流方法及基站、数据分流接入设备 Active CN1026253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59398.7A CN102625361B (zh) 2012-03-08 2012-03-08 数据分流方法及基站、数据分流接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59398.7A CN102625361B (zh) 2012-03-08 2012-03-08 数据分流方法及基站、数据分流接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5361A CN102625361A (zh) 2012-08-01
CN102625361B true CN102625361B (zh) 2015-12-09

Family

ID=46565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59398.7A Active CN102625361B (zh) 2012-03-08 2012-03-08 数据分流方法及基站、数据分流接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253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1449A (zh) * 2014-12-18 2016-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用户面地址绑定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07696A (zh) * 2015-04-24 2018-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连接蜂窝网络和wlan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72612B (zh) * 2015-07-15 2019-06-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认证接入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8615A (zh) * 2006-04-25 2006-09-27 ***通信集团公司 媒体流分流***及媒体流分流方法
EP2249541A1 (en) * 2009-05-07 2010-11-10 France Telecom Distribution of communication flows between two nodes linked by different network paths
CN102215530A (zh) * 2011-05-27 2011-10-1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2355694A (zh) * 2011-09-29 2012-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异构网络中数据分流方法、设备和无线网络控制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8615A (zh) * 2006-04-25 2006-09-27 ***通信集团公司 媒体流分流***及媒体流分流方法
EP2249541A1 (en) * 2009-05-07 2010-11-10 France Telecom Distribution of communication flows between two nodes linked by different network paths
CN102215530A (zh) * 2011-05-27 2011-10-1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2355694A (zh) * 2011-09-29 2012-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异构网络中数据分流方法、设备和无线网络控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5361A (zh) 2012-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7560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ferring control of a remote radio head between base-band unit (bbu) processing pools
CN102378394A (zh)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和***
CN103139911A (zh) 实现载波聚合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JP2015513265A5 (zh)
CN102378302A (zh) 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和***
EP2800430B1 (en) System information updating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CN103167558A (zh) 接入方法及***、用户设备与网络侧设备
CN102612067A (zh) 数据分流控制方法及设备、用户设备
WO2019029421A1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2711236B (zh) 一种能力同步方法、设备及通信***
CN103428868A (zh) 上行发射方法和用户设备
JP2020520575A (ja) 信号を伝送する方法、ネットワーク機器及び端末機器
CN103229554A (zh) 基于重定向的电路域回落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3428768A (zh) 一种接入方法、基站、接入点和用户设备
CN106576331B (zh) 用于设备到设备(d2d)发现的资源分配技术
KR101646636B1 (ko) 참조 신호 시퀀스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2625361B (zh) 数据分流方法及基站、数据分流接入设备
CN104885536A (zh) 设备对设备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EP3185632A1 (en) Comp jt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JP6579624B2 (ja) 情報を伝達するための方法、基地局、及びユーザ機器
CN102740402A (zh) 上行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2761936A (zh) 一种基站上报ue能力的方法、基站及***
CN101572861B (zh) 基于s1统一接口的上下文管理方法、装置及***
CN103987029A (zh) 业务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EP3478001B1 (en) S1ap signaling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2

Address after: 450046 Floor 9, building 1, Zhengshang Boya Plaza, Longzihu wisdom Island, Zhengdong New Area,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per fu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