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4428B - 一种选择通信对象的***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选择通信对象的***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24428B
CN102624428B CN201110031592.XA CN201110031592A CN102624428B CN 102624428 B CN102624428 B CN 102624428B CN 201110031592 A CN201110031592 A CN 201110031592A CN 102624428 B CN102624428 B CN 1026244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originating party
recipient
communication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15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24428A (zh
Inventor
张翌维
陈少伟
陈佳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11003159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244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24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4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24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44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通信对象的***及方法,用于在近距离范围内选择需要通信的受方通信终端,该***包括至少一个发方通信终端,发方通信终端用于在单个径向方向上通过第一信道发送通信邀请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处于该径向方向上的受方通信终端接收邀请后返回的响应信息,确认与受方通信终端通过第二信道进行无线通信。其中,第一信道为超声波信道,或者红外线信道;第二信道为无线电波信道。应用本发明,采用人的直觉操作方式,使得发方通信终端可以选择处于径向方向上的受方通信终端进行无线通信,进而使得近距离范围内处于同一个网络上的两个或多个用户之间能够进行无线通信,既而增进通信终端之间信息交互的友好程度,使用体验更加人性化。

Description

一种选择通信对象的***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选择通信对象的***及方法。
背景技术
3G的发展风生水起,蜂窝移动通信满足了人们长距离、随时随地的通信需求,迅速提高的普及率说明了它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而另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在近几年来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它就是近身通信技术。
现有技术中,近身通信技术的通信范围一般在10m左右。近身通信技术指的是处于同一个无线网络内的通信终端之间可以通过组成临时局域网的形式,实现通信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例如,利用手机等通信终端进行近身通信时,其传输数据的过程是:发方通信终端在整个无线局域网内通过人工配置,进行通信对象的搜索,以查找受方通信终端的身份识别信息。此时,在近距离范围内,发方通信终端可能会搜索到多个具有近距离通信功能的受方通信终端,若发方通信终端只想把数据发送给其中的某一个受方通信终端,那么发方通信终端和受方通信终端则会通过互相验证身份的方式来选择其中的一个受方通信终端进行数据的传送。如此,则增加了发方通信终端与受方通信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选择通信对象的***及方法,能够采用人的直觉操作方式进行通信对象的选择,从而增进了通信终端之间信息交互的友好程度,使用体验更加人性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选择通信对象的***,用于在近距离范围内选择需要通信的受方通信终端,所述***包括至少一个发方通信终端,所述发方通信终端用于在单个径向方向上通过第一信道发送通信邀请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处于该径向方向上的受方通信终端接收邀请后返回的响应信息,确认与所述受方通信终端通过第二信道进行无线通信;其中,所述第一信道为超声波信道,或者红外线信道;所述第二信道为无线电波信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方通信终端包括:发方波收发模块,发方网络接入模块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发方波收发模块与发方网络接入模块正常运行的发方选择控制模块;所述发方波收发模块用于通过第一信道发送通信邀请信息以及接收所述受方通信终端接收邀请后返回的响应信息;所述发方网络接入模块用于通过第二信道接入无线网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受方通信终端包括:受方波收发模块、受方网络接入模块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受方波收发模块与受方网络接入模块正常运行的受方选择控制模块;所述受方波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方通信终端发来的通信邀请信息,并返回响应信息给所述发方波收发模块,所述受方网络接入模块用于通过第二信道接入无线网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方选择控制模块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受方通信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显示所述发方通信终端与所述受方通信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方选择控制模块还包括选择单元,当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在单个径向方向上有多个受方通信终端时,所述选择单元用于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受方通信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方波收发模块安装在所述发方通信终端内,或者通过接口形式集成在所述发方通信终端上,且所述发方波收发模块的波束发射头外露于所述发方通信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方通信终端还包括身份鉴别模块,所述身份鉴别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受方通信终端返回的响应信息,对所述受方通信终端的身份进行鉴别。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受方通信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选择通信对象的方法,用于在近距离范围内选择需要通信的受方通信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发方通信终端在单个径向方向上通过第一信道发送通信邀请信息;
所述发方通信终端接收处于该径向方向上的受方通信终端接收邀请后返回的响应信息;
所述发方通信终端与所述受方通信终端通过第二信道建立无线通信连接,进行无线通信;
其中,所述第一信道为超声波信道,或者红外线信道;所述第二信道为无线电波信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方通信终端包括:发方波收发模块,发方网络接入模块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发方波收发模块与发方网络接入模块正常运行的发方选择控制模块;所述发方波收发模块用于通过第一信道发送通信邀请信息以及接收所述受方通信终端接收邀请后返回的响应信息;所述发方网络接入模块用于通过第二信道接入无线网络。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发方通信终端在单个径向方向上通过第一信道(超声波信道或者红外线信道)发送通信邀请信息,以及根据接收到的处于该径向方向上的受方通信终端接收邀请后返回的响应信息后,确认与受方通信终端通过第二信道(无线电波信道)建立无线网络连接的设计,利用人的直觉操作方式,使得发方通信终端可以选择处于径向方向上的受方通信终端进行无线通信。如此,使得近距离范围内处于同一个网络上的两个或多个用户能够即时组网以进行无线通信,既而增进了通信终端之间信息交互的友好程度,使用体验也更加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发方通信终端的配置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方法交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生活中更愿意凭直觉来操作设备或者通信,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演进促使了相关技术的达成。例如通过重力传感来调整屏幕对用户的方向,利用手势来控制PC和手机等等,这种趋势将继续触发了一系列的技术变革。
现有技术中,当多个近距离范围内的通信终端同时接入某种网络时,且其中的某一个通信终端要与网络内的另一个通信终端进行即时通信时,需要双方进行手动配置以建立无线通信连接,进行近身通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通信终端之间信息交互的复杂度。
试想,如果发方通信终端能够从众多的受方通信终端中凭人的直觉选择需要进行通信的对象,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通信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友好程度。基于此,本发明的主要构思是:利用人的直觉操作方式,将近距离范围内的发方通信终端与受方通信终端径向相对,发方通信终端向受方通信终端发送通信邀请信息并触发通信,通信的触发使得发方通信终端能够更加透明和直觉化地选择受方通信终端(即发方通信终端的通信对象)。而此时处于其他方向上的通信终端(即非受邀方)由于没有收到发方通信终端发送的通信邀请信息,将自然的被排除出此次通信连接。进一步地,通信邀请信息可以为超声波邀请信息,或者红外线邀请信息,利用超声波以及红外线的直线传输特性,使得只有在径向方向上的受方通信终端才能够接收到通信邀请信息,进而进行后续的近身无线通信。
根据上述发明构思,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通信对象的***,用于在近距离范围内选择需要通信的受方通信终端。该***包括至少一个发方通信终端,该发方通信终端用于在单个径向方向上通过第一信道发送通信邀请信息。而处于该径向方向上的受方通信终端接收到该通信邀请信息后,会接受发方通信终端的邀请,并通过第一信道返回一个响应信息。发方通信终端根据接收到的返回的响应信息,确认与受方通信终端通过第二信道建立无线连接,进行无线通信,其中,所述第一信道为超声波信道,或者红外线信道;所述第二信道为无线电波信道。
通过发方通信终端在单个径向方向上发送通信邀请信息,并根据处于该径向方向上的受方通信终端返回的响应信息触发通信,建立无线通信连接,进行近身通信。如此,就能够以人的直觉操作方式选择需要进行通信的受方通信终端,即通信对象,一方面简化了在近距离通信(近身通信)中选择通信对象的过程,另一方面也使得近距离范围内通信对象的选择变得更加透明和直觉化。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发方通信终端在单个径向方向上发送通信邀请信息,指的是发方通信终端在同一时刻只需要在一个特定的径向方向上发送邀请信息,而不是说该发方通信终端只能在一个径向方向上发送通信邀请信息。实际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更改发方通信终端发送通信邀请信息的方向,使得发方通信终端可以在任意径向方向上发送通信邀请信息,既而与不同的受方通信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需要说明的另一点是,本发明公开的在近距离范围内选择通信对象的方法,该近距离指的通信距离在10m左右,通常将在该通信距离范围内的通信叫近身通信。
需要说明的最后一点是,发方通信终端在径向方向上第一信道为超声波信道,或者红外线信道,也就是说,发方通信终端发送的通信邀请信息可以是超声波邀请信息,也可以是红外线邀请信息。所述第二信道为无线电波信道。
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约等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具有以下特点:超声波在传播时,方向性强,能量易于集中;超声波能在各种不同媒质中传播,且可传播足够远的距离,但在真空中无法传输,由于不存在介质;超声波与传声媒质的相互作用适中,易于携带有关传声媒质状态的信息。超声波的一个特点是容易形成细声束,可用于模拟或数字通信,遇见物体形成反射或散射,可用于搜索前方有没有障碍物,以及判断障碍物的距离。
因此,发方通信终端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的直线传播特性,采用人的直觉方式,在某个径向方向上通过超声波信道发送超声波邀请信息时,使得只有在有超声波邀请信息传输方向上的受方通信终端才能够接收到该邀请信息。而对于没有在超声波邀请信息传输方向上的通信终端,即非受邀方则自然地被排除在外了。对于红外线,它的频率范围在1012Hz~5×1014Hz,其特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公知的,在此不再详细地叙述。同样地,也可以利用红外线的直线传播特性,通过人的直觉方式选择需要通信的通信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发方通信终端包括:发方波收发模块,发方网络接入模块以及用于控制发方波收发模块与发方网络接入模块正常运行的发方选择控制模块;其中,发方波收发模块用于通过第一信道发送通信邀请信息以及接收受方通信终端接收邀请后返回的响应信息;发方网络接入模块用于通过第二信道接入无线网络,以及在波收发模块接收到响应信息后,与受方通信终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受方通信终端包括:受方波收发模块,受方网络接入模块以及用于控制受方波收发模块与受方网络接入模块正常运行的受方选择控制模块;受方波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发方通信终端发来的通信邀请信息,并返回响应信息给发方波收发模块,受方网络接入模块用于通过第二信道接入无线网络。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发方通信终端和受方通信终端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在近距离范围内的无线网络中,发方通信终端可以充当受方通信终端,受方通信终端也可以充当发方通信终端。一般,将发出通信邀请信息的通信终端定义为发方通信终端,将接收通信邀请信息的通信终端定义为受方通信终端。发方通信终端和受方通信终端均有发送/接收通信邀请信息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另一点是,在向受方通信终端发送通信邀请信息之前,即触发通信前,发方通信终端可以通过发方网络接入模块接入无线网络;发方通信终端也可以在接收到受方通信终端的响应信息以后(即触发通信后),在发方选择控制模块的作用下,通过发方网络接入模块以手动方式或自动方式接入无线网络。同样地,受方通信终端可以在触发通信前,通过受方网络接入模块接入无线网络;受方通信终端也可以在触发通信后,在受方选择控制模块的作用下,通过受方网络接入模块以手动方式或自动方式接入无线网络。也就是说,发方网络接入模块和受方网络接入模块均负责通信终端之间的局域网络的接入。就目前相关标准的发展状态,发方网络接入模块和受方网络接入模块均是通过第二信道接入无线网络。具体地,第二信道可以为无线电波信道,服从WIFI、HomeRF等标准,不失一般性,发方网络接入模块和受方网络接入模块接入的无线网络也可指internet互联网以及各种非标准网络。也就是说,第二信道可以为WIFI信道,HomeRF信道或者其它internet互联网信道等。
需要说明的第三点是,受方通信终端返回的响应信息为能够标识受方通信终端身份标识的信息。发方通信终端接收到受方通信终端返回的响应信息后,确认受方通信终端已经接受邀请。在发方控制控制模块的控制作用下,利用网络接入模块,通过第二信道,与受方通信终端之间建立无线连接,进行无线通信。如此,发方通信终端和受方通信终端之间即可组成临时网络,进而可自动地进行数据传输等业务。
需要说明的最后一点是,发方通信终端和受方通信终端均可以为移动终端,个人PDA,PC机,或者平板电脑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发方选择控制模块包括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受方通信终端的标识,以及显示发方通信终端与受方通信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换句话说,该显示单元实际上是提供了发方通信终端上的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可以显示受方通信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显示在发起通信邀请前,邀请中以及邀请后,发方通信终端与受方通信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通过显示单元的设置,使得用户在选择通信对象的过程中,能够及时知晓双方的连接信息,并对连接进度进行相应地控制。
同时,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发方选择控制模块还包括选择单元,当显示单元显示在单个径向方向上有多个受方通信终端时,选择单元即用于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受方通信终端进行无线通信。通过选择单元的设置,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地选择一个或多个受方通信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发方波收发模块可以安装在发方通信终端内,或者通过接口形式集成在发方通信终端上,且发方波收发模块的波束发射头外露于发方通信终端。其中,发方波收发模块可通过MicroSD接口、USB接口或者其它专用接口集成在发方通信终端上。而将波束发射头外露于发方通信终端外,主要是为了避免发射头被其它非空气的介质遮挡而不能进行通信邀请信息的发送以及响应信息的接收。
在实际使用中,发方通信终端还包括身份鉴别模块,该身份鉴别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受方通信终端返回的响应信息,对受方通信终端的身份信息进行鉴别。实际上,设置身份鉴别模块主要是为了保证无线通信的安全。发方通信终端接收到受方通信终端的响应信息后,利用身份鉴别模块对受方通信终端的身份进行确认,当确认当前受方通信终端是需要进行通信的受方通信终端后,再进行通信。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分析。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选择通信对象的***示意图。当多个通信终端处在近距离范围时,某个通信终端(发方通信终端)需要与另一个通信终端(受方通信终端)进行通信,只有当发方通信终端与受方通信终端径向相对时,利用超声波信道(第一信道)触发通信,然后利用无线电波信道(第二信道)建立两个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
如图2所示,利用超声波选择通信对象的***附着在一个通信终端上,在此,称该通信终端为发方通信终端,包括:发方波收发模块、发方选择控制模块和发方网络接入模块。各模块的位置和功能如下:
发方波收发模块安装在通信终端内,或通过通信终端提供的接口(如MicroSD、USB、专用接口)连接在通信终端上;该波收发模块的波束发射头部分必须暴露于通信终端外部,以避免被非空气的其他介质遮挡。
一方面,发方选择控制模块为安装在通信终端上的软件,可用于显示用户的选择状态,以及控制发方波收发模块的工作,并决定收发的数据;同时,发方选择控制模块也控制发方网络接入模块与受方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网络的接入。
另一发面,发方网络接入模块包括软、硬件部分,硬件部分为服从相应标准的网络接入硬件部分;软件部分指发方通信终端软件操作***中控制硬件部分的软件,以及软件API接口。
利用本发明公开的选择通信对象的***,具体按照如下方式进行通信对象的选择:
1)多个近距离范围内的通信终端通过对应的网络接入模块接入某无线局域网络;
2)某个通信终端(发方通信终端)与另一个通信终端(受方通信终端)互相径向相对时,发方通信终端操作发方选择控制模块,控制发方波收发模块通过第一信道发出通信邀请信息,该信息为载有数字信息的超声波已调制信号;
3)受方通信终端的受方波收发模块解调该通信邀请信信息,然后将自己的身份标识信息通过受方波收发模块通过第一信道返回给发方通信终端。
4)发方通信终端解调该身份标识信息得到受方通信终端的身份标识,确认要与受方通信终端的连接;发方网络接入模块与受方接入模块通过第二信道建立无线连接,进行正常通信。
其中,第一信道可以选择超声波信道,或者红外线信道;第二信道可以选择无线电波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是建立在通信终端能够接入某网络的基础上的,通过超声波信道或红外线信道触发通信,使得发方通信终端与受方通信终端在网络上建立通信信道,具有以下优点:首先,采用人体的直觉操作方式,以通信终端之间的方向性径向相对来触发通信,解决了网络上的两个或多个用户的即时组网问题,增进了通信终端之间信息交互的友好程度,使用体验更加人性化;其次,用该触发通信的接入方式代替现有的手动搜索等网络配置,大大加快了通信终端双方或多方的接入时间,避免了手动配置的繁琐;最后,该触发通信方式并不限制常规通信方式的标准或类型,可移植在不同种类的通信终端上,推广方便。由此可见,本发明为用户带来了方便的人性化使用体验,节省了通信终端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接入时间,促进了开放式互联网时代下感知应用的发展。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选择通信对象的方法,用于在近距离范围内选择需要通信的受方通信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发方通信终端在单个径向方向上通过第一信道发送通信邀请信息;
发方通信终端接收处于该径向方向上的受方通信终端在接收邀请后返回的响应信息;
发方通信终端与受方通信终端通过第二信道建立无线通信连接,进行无线通信。
其中,所述第一信道为超声波信道,或者红外线信道;所述第二信道为无线电波信道。
如图3、4所示,是利用本发明公开的选择通信对象的方法进行受方通信终端的选择的具体流程:
S1、多个近距离范围内的通信终端接入某无线局域网络;
S2、某个通信终端(发方通信终端)与另一个通信终端(受方通信终端)互相径向相对;
S3、发方通信终端通过第一信道向受方通信终端发出通信邀请信息,该信息为载有数字信息的超声波已调制信号;
S4、受方通信终端接收并解调该通信邀请信信息,
S5、受方通信终端将自己的身份标识信息通过第一信道返回给发方通信终端;
S6、发方通信终端接收并解调该身份标识信息得到受方通信终端的身份标识,确认与受方通信终端通过第二信道建立无线通信连接,进行正常无线通信。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选择通信对象的方法,能够根据人的直觉方式,选择进行通信的对象。如此,使得近距离范围内处于同一个网络上的两个或多个用户能够临时组网,进行近身通信,既而增进了通信终端之间信息交互的友好程度,使用体验也更加人性化。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选择通信对象的***,用于在近距离范围内选择需要通信的受方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至少一个发方通信终端,所述发方通信终端用于在单个径向方向上通过第一信道发送通信邀请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处于该径向方向上的受方通信终端接收邀请后返回的响应信息,确认与所述受方通信终端通过第二信道进行无线通信;其中,所述第一信道为超声波信道,或者红外线信道;所述第二信道为无线电波信道;
所述发方通信终端还用于通过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受方通信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发方通信终端还用于当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在单个径向方向上有多个受方通信终端时,通过选择单元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受方通信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方通信终端包括:发方波收发模块,发方网络接入模块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发方波收发模块与发方网络接入模块正常运行的发方选择控制模块;所述发方波收发模块用于通过第一信道发送通信邀请信息以及接收所述受方通信终端接收邀请后返回的响应信息;所述发方网络接入模块用于通过第二信道接入无线网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方通信终端包括:受方波收发模块,受方网络接入模块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受方波收发模块与受方网络接入模块正常运行的受方选择控制模块;所述受方波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方通信终端发来的通信邀请信息,并返回响应信息给所述发方波收发模块,所述受方网络接入模块用于通过第二信道接入无线网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方选择控制模块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受方通信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显示所述发方通信终端与所述受方通信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方选择控制模块还包括选择单元,当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在单个径向方向上有多个受方通信终端时,所述选择单元用于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受方通信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方波收发模块安装在所述发方通信终端内,或者通过接口形式集成在所述发方通信终端上,且所述发方波收发模块的波束发射头外露于所述发方通信终端。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方通信终端还包括身份鉴别模块,所述身份鉴别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受方通信终端返回的响应信息,对所述受方通信终端的身份进行鉴别。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信息为所述受方通信终端的身份标识信息。
9.一种选择通信对象的方法,用于在近距离范围内选择需要通信的受方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方通信终端在单个径向方向上通过第一信道发送通信邀请信息;
所述发方通信终端接收处于该径向方向上的受方通信终端接收邀请后返回的响应信息;显示所述受方通信终端的标识信息;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受方通信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所述发方通信终端与所选择的受方通信终端通过第二信道建立无线通信连接,进行无线通信;
其中,所述第一信道为超声波信道,或者红外线信道;所述第二信道为无线电波信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方通信终端包括:发方波收发模块,发方网络接入模块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发方波收发模块与发方网络接入模块正常运行的发方选择控制模块;所述发方波收发模块用于通过第一信道发送通信邀请信息以及接收所述受方通信终端接收邀请后返回的响应信息;所述发方网络接入模块用于通过第二信道接入无线网络。
CN201110031592.XA 2011-01-28 2011-01-28 一种选择通信对象的***及方法 Active CN1026244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31592.XA CN102624428B (zh) 2011-01-28 2011-01-28 一种选择通信对象的***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31592.XA CN102624428B (zh) 2011-01-28 2011-01-28 一种选择通信对象的***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4428A CN102624428A (zh) 2012-08-01
CN102624428B true CN102624428B (zh) 2015-01-21

Family

ID=46564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31592.XA Active CN102624428B (zh) 2011-01-28 2011-01-28 一种选择通信对象的***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244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5084A (zh) * 2013-04-15 2014-10-15 王方淇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终端及信息交互***
CN103607538A (zh) 2013-11-07 2014-02-26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及拍摄装置
CN103605701A (zh) 2013-11-07 2014-02-26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通信对象的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
CN105144597B (zh) * 2013-11-15 2017-06-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近距离终端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EP2887701A1 (en) * 2013-12-20 2015-06-24 GN Store Nord A/S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anonymous calls
CN105472768B (zh) * 2014-09-10 2019-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US9648654B2 (en) * 2015-09-08 2017-05-09 Nxp B.V. Acoustic pairing
WO2018040005A1 (zh) 2016-08-31 2018-03-0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方法、装置及***
CN113434900A (zh) * 2021-06-25 2021-09-24 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设备、电子终端及就诊信息的传输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7437A (zh) * 2005-09-21 2007-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法及其通信终端
CN101286265A (zh) * 2007-04-10 2008-10-15 索尼株式会社 遥控器、电子装置和遥控***
CN101441536A (zh) * 2007-11-20 2009-05-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装置识别方法和设备、装置信息提供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14298B2 (en) * 2008-02-26 2012-07-03 Rfinity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wireless financial transaction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7437A (zh) * 2005-09-21 2007-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法及其通信终端
CN101286265A (zh) * 2007-04-10 2008-10-15 索尼株式会社 遥控器、电子装置和遥控***
CN101441536A (zh) * 2007-11-20 2009-05-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装置识别方法和设备、装置信息提供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4428A (zh) 2012-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4428B (zh) 一种选择通信对象的***及方法
CN104618440B (zh)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US726036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d hoc group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2832975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具有触摸显示屏的终端
CN103781187A (zh) 一种控制文件传输的方法及终端
CN107580105A (zh) 一种屏幕分享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930073A (zh) 用于支持电子设备中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TW201242281A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proximity network system and connecting method thereof
CN106375179A (zh) 一种显示即时通信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68175A (zh) 即时通讯中的消息群发方法及终端
CN106714103B (zh) 一种网络定位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3347003B (zh) 一种语音互联方法、装置及***
CN104699973A (zh) 一种问卷逻辑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294833A (zh) 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及终端
CN106059894A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475364A (zh) 一种非周期跟踪参考信号的接收方法及终端
CN108664475A (zh) 翻译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5681161A (zh) 一种添加好友账户的方法、装置和***
CN106488391B (zh)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7483320A (zh) 一种群组创建的方法及服务器
CN108345422A (zh) 应用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3369158A (zh) 多方通话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
CN106934607A (zh) 一种支付方法、支付***服务端以及支付设备
CN108958576A (zh) 内容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EP407893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audio feedbac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