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11997A - 基于叠加码的高能效单播与多播混合业务的机会多播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叠加码的高能效单播与多播混合业务的机会多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11997A
CN102611997A CN2012100386718A CN201210038671A CN102611997A CN 102611997 A CN102611997 A CN 102611997A CN 2012100386718 A CN2012100386718 A CN 2012100386718A CN 201210038671 A CN201210038671 A CN 201210038671A CN 102611997 A CN102611997 A CN 1026119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cast
business
transmission
tim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386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11997B (zh
Inventor
胡春静
张兴
李秦梓
王文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121003867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119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11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19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119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19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叠加码的高能效单播与多播混合业务的机会多播方法,是先引入混合单播和多播的软实时业务的传输场景模型,并采用叠加码的编码方式将单播和多播的业务数据进行叠加,提高功率和频谱的资源利用率;再以机会多播方式传输叠加后的数据,满足该两种业务QoS要求;而且,对于用户请求的软实时业务,采用先进行短时间缓存后,再通过广播为该缓存时间内请求相同业务的用户提供服务的传输方法,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通过计算获得叠加码中增强层业务的最优选择方案,使得该多播传输方法的能量效率达到最佳。本发明能有效保证各种业务服务质量,显著提高***传输效率和***吞吐量,其适用于多种无线通信网络,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基于叠加码的高能效单播与多播混合业务的机会多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叠加码的高能效单播与多播混合业务的机会多播传输方法,属于无线网络能效优化与规划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无线广播组播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无线频谱的利用率,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在传统广播过程中,发射功率和发送速率都是决定于最差的用户信道,对于信道状况较好的用户,这种现象无疑白白浪费资源。
参见图1,介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技术-基于多媒体业务的分层信源编码。其原理是将原始的视频数据编码为基本流和增强流:基本流是面向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用户,以保证信道最差的用户(例如离基站BS最远的用户U2)也能获得基本的视频观赏效果;增强流是面向信道状况较好的用户,只有这些用户(例如离基站BS较近的用户U1)才能正确解码,以获得更精细的视频享受。这样就对不同用户实现了不同的服务等级,充分利用不同信道状况的资源。
申请人的发明专利申请《一种无线广播组播传输方法》(申请号为201010606067.0,申请日2010年12月27日)将一种称为机会多播的传输方法应用到分层信源编码方法中。所谓机会多播传输方法是为了实现多个用户接收相同信源的目标,采用既不同于广播传输:只需发送一次、但发射功率和传输速率受限于最差用户信道状况;也不同于单播传输:发射功率和传输速率最优,但必需发送多次:其数量等同于用户数量。机会多播传输方法是每次发送只选择设定比例p(0<p<100%)的用户,这样发射功率和传输速率就会受限于设定比例的用户中最差的用户信道状况;但是其数值肯定远远大于广播传输方案中的最差用户信道状况,且发送次数也将远远小于单播方案中的用户数。
现在全球兴起低碳经济大潮,环保、低碳已经成为通信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构建低碳的通信网络已成为产业的新目标。面对这一发展趋势,通信产业的从业人员正以调整企业战略和积极行动做出回应。其中,电信运营商、***设备商和动力能源等多家企业都及时做出响应,打造绿色网络、构建低碳经济之需,不断创造符合产业发展的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和相应解决方案,助力通信产业进行绿色转型,为全面构建低碳通信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如何以高能效传输为目标来提高传输效率,并努力尽量降低基本流的传输时延和增大增强流的吞吐量,已经成为业内科技人员关注的主要目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叠加码的高能效单播与多播混合业务的机会多播传输方法,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和满足绿色通信的多项需求,并实现下述目标:
A、建立混合多种单播与多播业务的无线网络模型,以使简化的单播与多播混合业务采用叠加码编码,并用机会多播方法的模型参数描述无线网络编码传输特征,使得本发明方法能够适用于所有无线网络,无需考虑具体网络的限制。
B、引入机会多播的传输方法,并将其与叠加码编码方法相结合,使得本发明不仅在传统广播组播服务基础上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还能够保证用户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C、运用***容量(Capacity)和能量效率(Energy Efficiency)的工程计算公式计算能够实现***能效最优化的增强层信道增益门限值,并进一步获得此时***能量效率的计算公式。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叠加码的高能效单播与多播混合业务机会多播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引入一种混合单播和多播的软实时业务的传输场景模型,并采用叠加码的编码方式将单播业务和多播业务的数据进行叠加,以提高功率和频谱的资源利用率;再以机会多播的传输方式传输叠加后的信息,满足该两种业务服务质量QoS要求;而且,对于用户请求的软实时业务,采用先进行短时间缓存后,再通过广播为该缓存时间内请求相同业务的用户提供服务的传输方法,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通过计算获得叠加码中增强层业务的最优选择方案,使得该多播传输方法的能量效率达到最佳。
本发明基于叠加码的高能效单播与多播混合业务机会多播方法的优点是:
本发明方法能够在有效保证业务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传输效率,采用机会多播方法确保各种业务的服务质量,还运用叠加码来提升***吞吐量。由于本发明方法应用场景是采用单小区的简化无线网络,使得该方法立足于无线传输过程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本发明方法的推广和普及。
此外,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传输时延和***容量的工程计算公式,计算简便,能有效降低***传输时延,并得到可靠的增强层业务选择门限值,从而大幅度提升***能效。总之,本发明方法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叠加码传输技术中多用户小区的分层传输模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叠加码的高能效单播与多播混合业务的机会多播方法操作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机会多播和传统广播方式的***传输时延比较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叠加码与传统编码传输方法的***吞吐量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基于叠加码的高能效单播与多播混合业务机会多播方法,是先引入一种混合单播和多播的软实时业务的传输场景模型,并采用叠加码的编码方式将单播业务和多播业务的数据进行叠加,以提高功率和频谱的资源利用率;再以机会多播的传输方式传输叠加后的信息,满足该两种业务服务质量QoS要求;而且,对于用户请求的软实时业务(即时延要求不高、既能够对每个用户的请求单独产生响应、又能同时被多个用户接入的、包括网页浏览、视频点播与文件下载的数据业务),采用先进行短时间缓存后,再通过广播为该缓存时间内请求相同业务的用户提供服务的传输方法,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通过计算获得叠加码中增强层业务的最优选择方案,使得该多播传输方法的能量效率达到最佳。
本发明方法适用的无线网络是采用单小区的、包含无线网络的共同特征参数:小区半径rc、瑞利衰落信道和***传输带宽B而不考虑传输技术具体差异的简化无线网络,以便能够给出最优的增强层业务数据的选择门限计算公式。
参见图2,介绍本发明方法的下列具体操作步骤:
步骤1,根据广播组播***的传输场景,针对多种单播和多播混合的软实时业务特征及其QoS要求建立通过叠加码编码并使用机会多播传输方法的业务模型,并按照下述公式计算确定该模型下***传输时延
Figure BDA0000136394440000041
式中,S为每次发送的基本层数据字节,B为***传输带宽,Rbi为每次发送的基本层数据传输速率,其数值取决于每次发送所选择的设定比例用户中最差用户信道状况、即其计算公式为 R bi = log 2 ( r c m - ρ 0 × ln p bi r c m - ( 1 - λ ) × ρ 0 × ln p bi ) ; 式中,rc为小区半径,m为路损指数,综合因子
Figure BDA0000136394440000043
中的G为综合考虑路损、天线增益与其高度多因素影响的系数,P为总功率,N为高斯白噪声,pbi为基本层用户的选择比例,λ为基本层功率分配因子,其数值取决于pbi的传输次数i的最大值
Figure BDA0000136394440000044
pb为中断概率。该步骤包含下列操作内容:
(11)确定缓存时间,并将缓存时间内的所有软实时业务及其用户信息制成统计信息表,再按照业务种类数和定制相应业务的用户数差距确定热点业务和非热点业务的门限值:
(12)确定混合单播和多播业务通过叠加码编码并使用机会多播传输方法的传输模型:发送端将热点业务作为基本层,非热点业务作为增强层并采用叠加码的编码方法将其数据叠加于热点业务上,再采用机会多播方法进行发送,即每次根据用户的信道状况分别决定每次发送时的用户选择比例;如此执行多次发送,就能实现所有用户均能成功接收相同信息的目标;
(13)计算上述传输模型下的***传输时延:在叠加码编码方法中,***传输时延决定于基本层数据的传输时延,故经过多次发送实现所有用户均能成功接收相同信息的目标所需的***传输时延 K B ( p bi ) = Σ i S B × R bi .
本发明中的缓存时间是在不影响用户体验质量QoE(Quality of Experience)基础上设置的尽可能长的时长,以便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但是,其以牺牲用户等待时间为代价。因此,若缓存时间过短,缓存期内的同种业务数量有限,无法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若缓存时间过长,则导致用户QoS下降。
统计信息表是在缓存期内由用户定制请求的所有业务种类和所有业务请求中每种业务的用户信息所组成的表格,其中所有业务都按照定制请求或被点击的用户数量降序排列,并将业务按照被点击的次数分为热点业务和非热点业务:热点业务是请求该业务的用户数量较多的业务,非热点业务是请求该业务的用户数量较少的业务。其中,热点业务在叠加码中作为基本层数据,非热点业务作为增强层数据,***传输时延决定于基本层的数据量及其相应的传输速率。
参见图3,介绍部分名单实施例情况:在设定覆盖范围的单小区内,基站给多个用户提供服务,其中的U1、U2、...、U7分别是在选定某段时间内接受服务的7个用户。基站在该段时间内缓存所有的软实时业务,并对业务种类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用户定制业务的统计信息表。在该段缓存时间内共有26次用户请求的服务,用户共定制了8种业务,以点击量超过4次为门限值,A、B、C和D这四种业务为热点业务,E、F、G和H为非热点业务。
由于本发明将热点业务作为基本层数据,将非热点业务作为增强层数据叠加于基本层数据之上进行发送;这样就将基本层的部分功率分配给了增强层,造成传统的广播方式无法保证传输质量和时延要求,因此,本发明通过使用机会多播方法-即用多次高速率发送实现多个用户共同接收,就能够有效保证用户服务质量。
在图3中,非热点业务E、F、G和H的数据叠加至热点业务A、B、C和D之上,这样的***传输时延是以基本层热点业务数据的传输时延表示的。以A业务传输过程为例,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在无线通信中,设用户均匀分布在小区内,则每个用户到基站的距离概率分布函数为:0<r≤rc,其中,rc为小区半径,r为基站与用户间距离。接收端的SNR为:
Figure BDA0000136394440000062
其中,P为源端发送功率,信道增益
Figure BDA0000136394440000063
表征路损和小尺度衰落的影响,m为路损指数,N为源端到接收端的高斯噪声,G为综合路损、天线增益、天线高度与其他因素影响的设定常数。
使用叠加码进行传输的基本层最大传输速率为
Figure BDA0000136394440000064
其中,λ为基本层功率分配因子,N1为基本层信道的白高斯噪声功率。增强层最大传输速率为其中,N2为增强层信道的白高斯噪声功率。相应的基本层接收端的信噪比为: z b = α 2 r m λρ 0 / ( α 2 r m ( 1 - λ ) ρ 0 + 1 ) , 增强层接收端的信噪比为: z e = α 2 r m ( 1 - λ ) ρ 0 , 其中 ρ 0 = GP N .
步骤2,根据***传输时延KB和拉格朗日定律的计算公式,在已知叠加码中基本层功率分配因子λ时,根据下述公式计算确定最优用户的选择比例 p bi opt = 1 + Σ i = 1 ∞ ( ln p bi ) i ( mi 2 + 1 ) × i ! . 该步骤2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21)利用拉格朗日定律对步骤(13)中的完成一次消息发送所需的***传输时延
Figure BDA00001363944400000610
的计算公式中的用户选择比例pbi进行求导,得到公式
Figure BDA00001363944400000611
再设置该公式
Figure BDA00001363944400000612
就能得到传输时延最小时的用户选择比例的数值;
(22)根据***传输时延KB的计算公式和步骤(21)中传输时延最小时的最优用户选择比例的计算方法,按照下述公式,计算得到满足***传输时延最小时的基本层用户选择比例 p bi opt = 1 + Σ i = 1 ∞ ( ln p bi ) i ( mi 2 + 1 ) × i ! .
步骤3,根据步骤1中的业务模型,利用下述公式计算确定该***吞吐量 C sys ( λ ) = Σ i [ log 2 ( 1 + λρ 0 | h bi | 2 ( 1 - λ ) ρ 0 | h bi | 2 + 1 ) × p bi opt + log 2 ( 1 + ( 1 - λ ) ρ 0 | h ei | 2 ) × p ei ] , 式中,|hbi|2为基本层信道增益,其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0136394440000073
|hei|2为增强层信道增益。该步骤3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31)根据步骤(13)中的业务传输模型和步骤(22)中的基本层用户选择比例按照下述公式计算确定每次传输过程中增强层的用户选择比例: p ei = 1 - F | h | 2 ( | h | 2 ≤ ( 2 R ei - 1 ) ( 1 - λ ) × ρ 0 ) ≥ p bi opt ; 式中,Rei为每次发送时增强层数据传输速率,其计算公式为Rei=log2(1+(1-λ)ρ0|hei|2),|hei|2为每次发送中增强层用户的信道增益;
(32)根据步骤(22)中的基本层用户的选择比例步骤(13)中的发送速率Rbi和步骤(31)中增强层数据的用户选择比例pei及其传输速率Rei,按照下述公式计算确定每一次完成信息发送时的***吞吐量:
C sys ( λ ) = Σ i [ log 2 ( 1 + λρ 0 | h bi | 2 ( 1 - λ ) ρ 0 | h bi | 2 + 1 ) × p bi opt + log 2 ( 1 + ( 1 - λ ) ρ 0 | h ei | 2 ) × p ei ] ; 式中,传输次数i是pbi的函数;由于基本层用户选择比例
Figure BDA0000136394440000078
增强层用户选择比例pei、基本层数据发送速率Rbi和增强层数据速率Rei均为基本层功率分配因子λ作为变量的函数,因此该***吞吐量的计算公式也是变量λ的函数。
步骤4,根据步骤3中的***吞吐量Csys和步骤1中的***传输时延KB,得到***能量效率EE(Energy Efficiency)的计算公式,再利用拉格朗日定律公式计算得到增强层最优信道增益门限
Figure BDA0000136394440000081
| h e opt | 2 = [ 2 p e opt mr c 2 γ ( 2 m , r c m | h e opt | 2 ) ] m / 2 . 该步骤4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41)根据步骤(13)中的基本层数据的***传输时延KB(pbi)和步骤(32)中的***吞吐量Csys(λ),在满足该软实时数据业务QoS的前提下,按照下述公式计算***能效
Figure BDA0000136394440000083
式中,P为发送端完成一次信息传输所需的发射功率;
(42)利用拉格朗日定律和步骤(41)中的***能效公式,按照下述公式进行计算得到满足最优能效情况下的增强层数据业务的选择门限: | h ei opt | 2 = [ 2 p e mr c 2 × γ × ( 2 m , r c m × | h ei opt | 2 ) ] m / 2 ; 然后,选择能够满足该信道增益门限值的业务作为叠加至基本层的增强层业务类型,从而使得单播和多播业务通过叠加码编码并使用机会多播方案进行传输的方法能够实现能效最优化的目标。
本发明方法已经进行了多次实施试验,下面参见图4和图5介绍本发明方法进行仿真实施试验的实验结果。
参见图4,介绍使用MATLAB仿真软件搭建模拟实际的无线通信***进行仿真实施试验后的结果曲线图,图中为本发明机会多播方案和传统广播方式下***时延的两条比较曲线,从图可以看出,在通常的发射功率范围内,本发明机会多播方法的***传输时延明显小于传统广播的***传输时延。但是,随着发射功率的增大,本发明机会多播方法的***传输时延逐渐趋向于传统广播的***传输时延,这是由于当发射功率增大,机会多播方式将趋向于服务所有广播用户的结果。关于仿真实施试验***中参数的设置如下表所示:
  参数   数值
  信道带宽   10[MHz]
  噪声功率   -174[dBm/Hz]
  路损模型   L=G/rn,r单位m,G=0.023568,n=4
  小区半径   1000[m]
  用户数   100
  基本层信息长度   1000[bits]
  增强层信息长度   100[bits]
  时隙长度   0.01[s]
参见图5,介绍使用MATLAB仿真软件搭建模拟实际的无线通信***进行仿真实施试验后的结果曲线图,图中为本发明叠加码方案和传统广播方式下***吞吐量的三条比较曲线,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使用QPSK、16QAM调制方式下的TDM方案和使用本发明在QPSK调制下的叠加方案的吞吐量,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叠加的方案其接收端的吞吐量大约是使用QPSK调制方式下的TDM方案的两倍,也比使用16QAM调制方式下的吞吐量要大。
综上所述,本发明叠加方案比传统的使用QPSK调制方式下的TDM方案,虽然在BER性能上略有恶化,但是其吞吐量有大幅度提高;尤其是与传统的使用16QAM调制方式下的TDM方案相比较,不仅BER性能有所改善,而且吞吐量也有所增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叠加码的高能效单播与多播混合业务的机会多播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引入一种混合单播和多播的软实时业务的传输场景模型,并采用叠加码的编码方式将单播业务和多播业务的数据进行叠加,以提高功率和频谱的资源利用率;再以机会多播的传输方式传输叠加后的数据,满足该两种业务服务质量QoS要求;而且,对于用户请求的软实时业务,采用先进行短时间缓存后,再通过广播为该缓存时间内请求相同业务的用户提供服务的传输方法,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通过计算获得叠加码中增强层业务的最优选择方案,使得该多播传输方法的能量效率达到最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是采用单小区和包含无线网络的共同特征参数:小区半径rc、瑞利衰落信道和***传输带宽B而不考虑传输技术具体差异的简化无线网络,以便能够给出最优的增强层业务数据的选择门限计算公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实时业务是时延要求不高、既能够对每个用户的请求单独产生响应、又能同时被多个用户接入的、包括网页浏览、视频点播与文件下载的数据业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操作步骤:
(1)根据广播组播***的传输场景,针对多种单播和多播混合的软实时业务特征及其QoS要求建立通过叠加码编码并使用机会多播传输方法的业务模型,并按照下述公式计算确定该模型下的***传输时延式中,S为每次发送的基本层数据字节,B为***传输带宽,自然数i为发送次数序号;Rbi为第i次发送的基本层数据传输速率,其数值取决于每次发送过程所选择的设定比例用户中最差用户信道状况、即其计算公式为 R bi = log 2 ( r c m - ρ 0 × ln p bi r c m - ( 1 - λ ) × ρ 0 × ln p bi ) ; 式中,rc为小区半径,m为路损指数,综合因子中的G为综合考虑路损、天线增益与其高度多因素影响的系数,P为总功率,N为高斯白噪声,λ为基本层功率分配因子,其数值取决于基本层用户选择比例pbi的第i次发送传输的最大值
Figure FDA0000136394430000021
式中,pb为基本层数据传输的中断概率;
(2)根据***传输时延KB和拉格朗日定律的计算公式,在已知叠加码中基本层功率分配因子λ时,根据下述公式计算确定最优用户的选择比例
p bi opt = 1 + Σ i = 1 ∞ ( ln p bi ) i ( mi 2 + 1 ) × i ! ;
(3)根据步骤(1)中的业务模型,利用下述公式计算确定该***吞吐量 C sys ( λ ) = Σ i [ log 2 ( 1 + λ ρ 0 | h bi | 2 ( 1 - λ ) ρ 0 | h bi | 2 ) × p bi opt + log 2 ( 1 + ( 1 - λ ) ρ 0 | h ei | 2 ) p ei ] , 式中,|hbi|2为第i次发送的基本层数据的信道增益,其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0136394430000024
|hei|2为第i次发送的增强层数据的信道增益;
(4)根据步骤(3)中的***吞吐量Csys和步骤(1)中的***传输时延KB,以及***能量效率EE的计算公式,利用拉格朗日定律公式计算得到增强层最优信道增益门限
Figure FDA0000136394430000025
| h e opt | 2 = [ 2 p e opt mr c 2 γ ( 2 m , r c m | h e opt | 2 ) ] m / 2 ; 式中,
Figure FDA0000136394430000027
为第i次发送增强层数据时的最优用户选择比例,其数值是根据下述循环迭代公式计算得到的: p ei opt = ( 1 + ( 1 - λ ) ρ 0 | h ei | 2 ) × log ( 1 + ( 1 - λ ) ρ 0 | h ei | 2 ) × ln 2 ( 1 - λ ) ρ 0 × dp ei opt d | h ei | 2 ; γ(p,q)为非完全gamma函数: γ ( p , q ) = ∫ 0 q t p - 1 exp ( - t ) dt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含下列操作内容:
(11)确定缓存时间,并将缓存时间内的所有软实时业务及其用户信息制成统计信息表,再按照业务种类数和定制相应业务的用户数差距确定热点业务和非热点业务的门限值:
(12)确定混合单播和多播业务通过叠加码编码并使用机会多播传输方法的传输模型:发送端将热点业务作为基本层数据,非热点业务作为增强层数据并采用叠加码的编码方法将其数据叠加于热点业务数据上,再采用机会多播方法进行发送,即每次根据用户的信道状况分别决定每次发送时的用户选择比例;如此执行多次发送,就能实现所有用户均能成功接收相同信息的目标;
(13)计算上述传输模型下的***传输时延:在叠加码编码方法中,***传输时延决定于基本层数据的传输时延,故经过多次发送实现所有用户均能成功接收相同信息的目标所需的***传输时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时间是在不影响用户体验质量QoE基础上设置的尽可能长的时长;所述统计信息表是由用户定制请求的所有业务种类和所有业务请求中每种业务的用户信息所组成的表格,其中的所有业务按照定制请求的用户数量降序排列:热点业务是请求该业务的用户数量较多的业务,非热点业务是请求该业务的用户数量较少的业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21)利用拉格朗日定律对步骤(13)中的完成一次消息发送所需的***传输时延
Figure FDA0000136394430000032
的计算公式中的第i次发送的基本层用户选择比例pbi进行求导,得到公式
Figure FDA0000136394430000033
再设置该公式
Figure FDA0000136394430000034
就能得到传输时延最小时的用户选择比例
Figure FDA0000136394430000035
的数值;
(22)根据***传输时延KB的计算公式和步骤(21)中传输时延最小时的最优用户选择比例的计算方法,按照下述公式,计算得到满足***传输时延最小时的基本层用户选择比例 p bi opt = 1 + Σ i = 1 ∞ ( ln p bi ) i ( mi 2 + 1 ) × i !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31)根据步骤(13)中的业务传输模型和步骤(22)中的基本层用户选择比例按照下述公式计算确定每次传输过程中增强层的用户选择比例: p ei = 1 - F | h | 2 ( | h | 2 ≤ ( 2 R ei - 1 ) ( 1 - λ ) ρ 0 ) ≥ p bi opt ; 式中,Rei为第i次发送时增强层数据传输速率,其计算公式为Rei=log2(1+(1-λ)ρ0|hei|2);
(32)根据步骤(22)中的第i次发送基本层数据的用户选择比例
Figure FDA0000136394430000043
与步骤(13)中的其传输速率Rbi和步骤(31)中第i次发送增强层数据的用户选择比例pei及其传输速率Rei,按照下述公式计算确定每一次完成信息发送时的***吞吐量: C sys ( λ ) = Σ i [ log 2 ( 1 + λ ρ 0 | h bi | 2 ( 1 - λ ) ρ 0 | h bi | 2 + 1 ) × p bi opt + log 2 ( 1 + ( 1 - λ ) ρ 0 | h ei | 2 ) × p ei ] .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41)根据步骤(13)中的第i次发送基本层数据的***传输时延KB(pbi)和步骤(32)中的***吞吐量Csys(λ),在满足该软实时数据业务QoS的前提下,按照下述公式计算***能效
Figure FDA0000136394430000045
式中,P为发送端完成一次信息传输所需的发射功率;
(42)根据拉格朗日定律和步骤(41)中的***能效公式,按照下述公式进行计算得到在满足最优能效情况下的增强层数据业务的选择门限: | h ei opt | 2 = [ 2 p e mr c 2 × γ × ( 2 m , r c m × | h ei opt | 2 ) ] m / 2 ; 然后,选择能够满足该信道增益门限值的业务作为叠加至基本层的增强层业务类型,从而使得单播和多播的混合业务通过叠加码编码,并使用机会多播方案进行传输,实现能效最优化。
CN201210038671.8A 2012-02-17 2012-02-17 基于叠加码的高能效单播与多播混合业务的机会多播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119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38671.8A CN102611997B (zh) 2012-02-17 2012-02-17 基于叠加码的高能效单播与多播混合业务的机会多播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38671.8A CN102611997B (zh) 2012-02-17 2012-02-17 基于叠加码的高能效单播与多播混合业务的机会多播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1997A true CN102611997A (zh) 2012-07-25
CN102611997B CN102611997B (zh) 2014-06-25

Family

ID=46529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867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11997B (zh) 2012-02-17 2012-02-17 基于叠加码的高能效单播与多播混合业务的机会多播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1199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7700A (zh) * 2013-11-07 2014-02-26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时间窗口的高能效单播与多播混合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4135722A (zh) * 2014-08-22 2014-11-0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站多用户广播发送数据的方法
CN105122764A (zh) * 2014-02-22 2015-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8513314A (zh) * 2017-02-28 2018-09-07 大唐高鸿信息通信研究院(义乌)有限公司 5g网络的非正交多址接入跨层功率分配优化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52061A1 (en) * 2006-12-22 2008-06-26 Kozat Ulas 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portunistic multicasting with coded schedul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2256301A (zh) * 2011-07-15 2011-11-2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同时满足单播及多播业务的用户选择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52061A1 (en) * 2006-12-22 2008-06-26 Kozat Ulas 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portunistic multicasting with coded schedul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2256301A (zh) * 2011-07-15 2011-11-2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同时满足单播及多播业务的用户选择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QINZI LI, ETC.: "performace analysis of superposition coding for mixed unicast and broadcast transmission using opportunistic multicast scheduling scheme in LTE-A system",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ICCTA 2011), IET INTERNATIONAL》 *
刘洋: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5 December 2011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7700A (zh) * 2013-11-07 2014-02-26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时间窗口的高能效单播与多播混合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5122764A (zh) * 2014-02-22 2015-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5122764B (zh) * 2014-02-22 2018-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US10205668B2 (en) 2014-02-22 2019-02-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Video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04135722A (zh) * 2014-08-22 2014-11-0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站多用户广播发送数据的方法
CN104135722B (zh) * 2014-08-22 2017-08-0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站多用户广播发送数据的方法
CN108513314A (zh) * 2017-02-28 2018-09-07 大唐高鸿信息通信研究院(义乌)有限公司 5g网络的非正交多址接入跨层功率分配优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1997B (zh) 2014-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7256B (zh)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协作多播传输方法
CN103249007B (zh) Imt-a***中的d2d多播通信建立与其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CN102833691B (zh) 基于波束成形和喷泉码的d2d多媒体广播和组播方法
Almowuena et al. Energy-aware and bandwidth-efficient hybrid video streaming over mobile networks
CN104284407A (zh) 嵌入d2d的蜂窝网络中基于全双工中继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04717755A (zh) 一种蜂窝网络中引入d2d技术的下行频谱资源分配方法
Ruan et al. Power allocation in cognitive satellite-vehicular networks from energy-spectral efficiency tradeoff perspective
CN105187849B (zh) 一种基于d2d和蜂窝网络的可伸缩视频多播资源分配的方法
Rinaldi et al. Broadcasting services over 5G NR enabled multi-beam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CN102611997B (zh) 基于叠加码的高能效单播与多播混合业务的机会多播方法
US1197402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l-time transmission of a panoramic video
CN109729499A (zh) Lte集群通信***的语音组呼处理方法及***
CN101711033A (zh) 适合于感知无线电网络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法及***
CN101296016A (zh) WiMax&WiBro中继***中多播数据的传输方法
CN101888595B (zh) 组播广播单频网中的多小区信号的选择与软合并方法
CN102917465A (zh) 蜂窝网络实现吞吐率最大化的d2d多播机会调度方法
CN108900263B (zh) 用于下行noma通信***设计的安全单播速率模型的获得方法
CN102271308B (zh)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02256301A (zh) 一种同时满足单播及多播业务的用户选择方法
CN102355699A (zh) 一种自适应的多小区单频网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3916223A (zh)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d2d协作重传方法
CN110337111B (zh)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功率分配方法
CN105657672B (zh)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多媒体通信协作多播传输方法
CN104010341A (zh) 一种用于高效协同组播通信中的中继选择和功率控制方法
CN104023400A (zh) 针对ofdm基站***的下行信道按需分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Termination date: 2017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