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5366A - 汇流条构造 - Google Patents

汇流条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5366A
CN102575366A CN2010800475833A CN201080047583A CN102575366A CN 102575366 A CN102575366 A CN 102575366A CN 2010800475833 A CN2010800475833 A CN 2010800475833A CN 201080047583 A CN201080047583 A CN 201080047583A CN 102575366 A CN102575366 A CN 1025753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support element
essential
bar configuration
bus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475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5366B (zh
Inventor
L·帕尔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tso Minerals Ltd
Outotec Finland Oy
Metso Finland Oy
Original Assignee
Outokumpu Technology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utokumpu Technology Oyj filed Critical Outokumpu Technology Oyj
Publication of CN102575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53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53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53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C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RECOVERY OR REFINING OF 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C7/00Constructional par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of cells; Servicing or operating of cells
    • C25C7/02Electrodes; Connections thereof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解回收金属的第一和第二电解槽(A,B)之间的汇流条构造(6),所述汇流条构造(6)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电解槽(A,B)之间的侧壁(5)的顶部上,所述第一和第二电解槽(A,B)包括电极,诸如阳极(1)和/或阴极(2),所述电极具有第一支架构件(3a,4a)和第二支架构件(3b,4b),所述电极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架构件(3a,3b,4a,4b)被支撑到所述汇流条构造(6),所述汇流条构造(6)包括主汇流条(8)以及第一支撑构件(9)和第二支撑构件(10)。

Description

汇流条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解回收金属的电解槽的汇流条构造,该槽被设计成使得电极的支架构件可以具有相同的长度或几乎相同的长度。本发明的目的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的用于电解回收金属的第一和第二电解槽之间的汇流条构造,所述汇流条构造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电解槽之间的侧壁的顶部上,所述第一和第二电解槽包括电极,诸如阳极和/或阴极,所述电极具有第一支架构件和第二支架构件,并且所述电极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架构件被支撑在所述汇流条构造上,所述汇流条构造包括主汇流条以及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
背景技术
典型地,用于诸如铜、镍和锌的金属的电解回收的电解设备包括大量电解槽,该电解槽成组串联连接,使得在前的槽的阳极通过汇流条电连接到后面的槽的阴极,该汇流条在槽之间的壁上并且该汇流条是高度传导性的并且通常由铜制成。
专利说明书FI 104839公开了用于电解回收金属的电解槽的汇流条构造,其中高度传导性的主汇流条放置在电解槽的侧壁的顶部上,将在前的槽的阳极与后面的槽的阴极彼此电连接。主汇流条包括不同高度的并且沿汇流条的纵向连续的侧部突出部分,使得槽中的一些电极低于另一些电极。支撑构件也放置在电解槽的侧边缘上的顶部上,支撑不与主汇流条接触的电极的侧部。支撑构件与主汇流条绝缘并且它们由电传导性材料组成,由此它们平衡槽中的相同符号的电极之间的电势。在这种已知的汇流条构造中,主汇流条的下突出部分和下支撑构件放置成较靠近槽壁的边缘部分,由此放置成较低的电极的支架构件制成短于放置成较高的电极的支架构件,为此上突出部分和支架构件放置成靠近槽壁的中心部分。放置成较高的电极的支撑构件在主汇流条的突出部分之间放置在主汇流条的顶部上。在主汇流条的外侧,紧邻着槽的侧边缘的顶部上的主汇流条的较高侧突出部分和绝缘材料,放置下电极的支撑构件。实际上,阴极或阳极放置在较低或较高突出部分上是无关紧要的。在该说明书中公开的汇流条构造中,主汇流条、支撑构件和绝缘材料沿槽的纵向连续,意味着该材料在整个槽的长度上具有基本上相等的强度。
该说明书中公开的方案的一个问题是,主汇流条和支撑构件,即所谓的电势平衡条是重叠的,由此存在短路的危险,如在电解中,诸如酸雾的酸溶液、电极的洗涤水、从电极滴下的电解液、其它杂质和垃圾可能能够滴落和达到条的顶部,由此在主汇流条和电势条之间产生短路,损害效率和破坏汇流条和绝缘体。在该说明书中公开的方案中,必须采用不同长度的支架构件用于阳极和阴极,使得放置在布置在主汇流条的突出部分之间的支撑构件上的电极的支架构件长于放置在布置在主汇流条的外侧的支撑构件上的电极的支架构件。
发明内容
在这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汇流条构造,该汇流条构造避免前述构造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由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的汇流条构造实现。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被公开。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案中,第一和第二电解槽之间的汇流条构造布置在电解槽的侧边缘的顶部上或相邻的电解槽的侧边缘的顶部上,使得高度传导性的主汇流条将在前的槽的阳极与后面的槽的阴极彼此电连接,由此以已知的方式提供槽的串联连接。根据本发明的汇流条构造布置成使得电极的支撑构件(诸如电势平衡条)放置在主汇流条的侧部上,而不是如前述已知方案中那样放置在顶部上。电极的支撑构件(诸如电势平衡条)优选地在主汇流条的两侧上位于主汇流条的侧部上。根据本发明的汇流条构造使电极的支架构件能够几乎一样长或者甚至具有相同长度。根据优选方案,被支撑在汇流条构造上的电极的支架构件具有相等的长度。
在本发明中,绝缘体布置在第一和第二电解槽之间的侧壁的顶部上,该绝缘体可以由例如玻璃纤维、树脂、树脂玻璃纤维混合物或其它绝缘材料构成。在该绝缘体中,设置有用于主汇流条和电极的支撑构件(诸如电势平衡条)的空间,优选地使得主汇流条和支撑构件可以放置在绝缘体的顶部上。因此,汇流条构造包括用来将主汇流条与支撑构件绝缘的绝缘体。绝缘体的形状优选地为这样一种形状,其也用作电极的支撑构件(诸如电势平衡条)和主汇流条之间的绝缘体。绝缘体优选地包括用于电极的支撑构件的凹槽,并且在这些凹槽之间包括用于主汇流条的空间。
绝缘体优选地通过模铸被制造,由此一个或更多个突出部分可以设置在绝缘体中,通过这些突出部分,主汇流条和/或电极的支撑构件可以被锁定在适当位置。在那种情况下,主汇流条和/或电极的支撑构件应当在相应的位置中具有可适应突出部分的一个或更多个凹口,所述凹口可以例如通过机加工被制造。这个所谓的锁定节结(nodule)优选地在一位置中形成在绝缘体中,主汇流条的底部和/或电极的支撑构件放置在该位置中,并且以这种方式,主汇流条和/或电极的支撑构件可以被锁定在适当位置中而不发生错误位置中的运动。换句话说,诸如锁定节结和/或锁定凹口的锁定装置布置在绝缘体和主汇流条和/或支撑构件中。因此,一个或更多个锁定节结布置在绝缘体中并且一个或更多个锁定凹口布置在主汇流条中,绝缘体的锁定节结装配在锁定凹口中,以沿电极槽的纵向将绝缘体和主汇流条相对彼此锁定在适当位置。为了将支撑构件保持在适当位置,一个或更多个锁定节结布置在绝缘体中并且一个或更多个锁定凹口布置在支撑构件中,绝缘体的锁定节结装配在锁定凹口中,以沿电极槽的纵向将绝缘体和支撑构件相对彼此锁定在适当位置。锁定节结和锁定凹口也可以以相反的方式被制造,即,一个或更多个锁定凹口布置在绝缘体中,主汇流条和/或支撑构件中的一个或更多个锁定节结装配在该凹口中,以沿电极槽的纵向将绝缘体和主汇流条和/或绝缘体和支撑构件相对彼此锁定在适当位置。主汇流条和/或电极的支撑构件也可以被锁定在绝缘体中的适当位置中,例如,使得锁定节结或类似的锁定装置在一位置在绝缘体的两个端部布置在绝缘体中,主汇流条和/或电极的支撑构件在该位置开始或结束。绝缘体可以在槽侧壁的整个长度上是连续的或者它可以由多个部分组装。
该绝缘体也可以是如下的一种绝缘体,这种绝缘体包括用于阳极的支架构件和阴极的支架构件的位置,使得在阳极和阴极的支架构件之间保留一块绝缘体,通过这块绝缘体,不允许支架构件彼此接触,并且同时,支架构件沿主汇流条的纵向保持在适当位置。根据优选实施例,支架构件在绝缘体中的位置是这样的,其中支架构件安放在其顶部的该位置优选地分别与支撑构件应当接触的主汇流条或支撑构件的部位在相同高度上。换句话说,绝缘体可以在电极的支架构件之间包括分配梳,将电极的支架构件保持在沿主汇流条的纵向的正确的位置中。
在绝缘体的顶部上,优选地在绝缘体中的凹槽中,布置电极的支撑构件(诸如电势平衡条)。电势平衡条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并且它们的形状对于本发明来说不是重要的。但是,电势平衡条位于主汇流条的侧部上,使得在主汇流条和电势平衡条之间保留一块绝缘体。
主汇流条沿电解槽的纵向设置有一个或更多个第一突出部分,并且设置有一个或更多个第二突出部分,电极的支架构件可以支撑在第一突出部分和第二突出部分上,使得电流可以在主汇流条和电极之间流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极(即阴极和阳极)交替地布置在电解槽中,并且它们通过它们的支架构件“悬挂”在电解槽中,接触布置在电解槽的侧壁的顶部上的汇流条构造。电极是相对于它们的中心线对称的或几乎对称的,可能的偏差至多是30mm;通常沿电极的横向小于20mm或甚至小于5mm。当支架构件在一些情况下比正常情况略微远地延伸时,根据本发明的汇流条构造使得电极的可能不对称无关紧要。按照常规,电极对称地布置在槽中,使得当从汇流条构造的纵向观察时,阳极和阳极与阴极和阴极总是并排地在汇流条构造中。电极也可以不对称地布置,使得阳极和阴极并排。一个电极的支架构件与不同的汇流条构造接触。电极的第二支架构件与第一汇流条构造的主汇流条接触,并且第二支架构件与第二汇流条构造的电势平衡条接触。换句话说,当电极的第一支架构件被支撑在汇流条构造的主汇流条上时,电极的第二支架构件被支撑在第二后续汇流条构造的支撑构件上。在该实施例中,紧邻着电解槽中的阳极的第一支架构件,凹口布置在第一汇流条构造中的阴极的电势平衡条中,使得阳极的支架构件被允许越过阴极的电势平衡条而不接触该电势平衡条,并且在主汇流条的顶部上延伸,使得在阳极的支架构件和主汇流条之间提供接触。第二汇流条构造中的阳极的第二支架构件安放在阳极的电势平衡条的顶部上,并且凹口优选地通过机加工或以另一方式布置在紧邻着阳极的支架构件的主汇流条上,以便长的支架构件装配在适当位置中而不接触主汇流条。紧邻着电解槽中的阳极的阴极的第一支架构件安放在第一汇流条构造中的阴极的电势平衡条的顶部上,由此凹口优选地通过机加工或以另一方式布置在紧邻着阴极的支架构件的主汇流条,以便长的支架构件装配在适当位置中而不接触主汇流条。紧邻着第二汇流条构造中的阴极的第二支架构件,凹口布置在阳极的电势平衡条中,使得阴极的支架构件被允许越过阳极的电势平衡条而不接触该电势平衡条,并且在主汇流条的顶部上延伸,使得在主汇流条和阴极的支架构件之间提供接触。因此,主汇流条的第一突出部分和/或第二突出部分被设计尺寸且/或成形使得当支架构件与支撑构件接触时,支架构件在离主汇流条的所述支撑构件侧上的第一或第二突出部分一定距离处。支撑构件也被设计尺寸且/或成形使得,在支架构件放置成与主汇流条接触的情况下,在主汇流条和电解槽之间的部分的位置处支架构件离支撑构件一定距离。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造汇流条构造使得电极的支撑构件(诸如电势平衡条)优选地位于主汇流条的左和右侧上,即,在主汇流条的侧部上。这种构造实现较小的主汇流条构造,该较小的主汇流条构造又减小所需的材料,并且因此减小主汇流条的价格。同时,可以仅仅使用一个绝缘体,该绝缘体包括用于支撑构件和主汇流条的空间。根据本发明的汇流条构造也可以使用具有一样长的或几乎一样长的支架构件的电极。由于主汇流条的顶部上的支撑构件必须与主汇流条绝缘,因此在先前已知的方案中使用两个绝缘体。本发明的构造也实现较大的公差,诸如电极条的长度差和汇流条构造和电解槽的安装公差,而不削弱或中断汇流条构造的作用。通常,新的构造在设计尺寸和安装中实现较大的公差。通过减小特别地在阴极电势条和主汇流条之间的短路的危险,本发明的构造提高该工艺的效率,该阴极电势条和主汇流条在现有技术说明书FI 104839中是重叠的。现在,由于溶液不留在主汇流条的两个触点之间的绝缘体的顶部上,因此可以显著减少盐桥的产生。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案中,该工艺中对维护的需要较小,并且该构造不需要经常洗涤。
附图说明
在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解槽的汇流条构造;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汇流条构造的优选实施例;
图3示出如紧邻着阳极的支架构件观察的根据本发明的汇流条构造的实施例;
图4示出如紧邻着阴极的支架构件观察的根据本发明的汇流条构造的实施例;并且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汇流条构造的第二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阳极1和阴极2如何下降到电解槽A、B中。根据该图,阳极1和阴极2交替地放置在电解槽A、B中,并且在该例中,在稍微不同的高度上,阳极1稍微低于阴极2。阳极1和阴极2可以放置在电解槽A、B中的相同的或不同的高度上。阳极1和阴极2通过它们的支架构件3、4被支撑在根据本发明的汇流条构造6上,该汇流条构造放置在第一电解槽A和第二电解槽B之间的侧壁5的顶部上。当然,阳极1和阴极2的支架构件3、4也可以在相同的或不同的高度上。侧壁5指的是两个相邻的电解槽A、B的侧壁5,该侧壁由一个或更多个相邻部分形成。汇流条构造6又包括绝缘体7,主汇流条8和电势平衡条9、10放置在该绝缘体的顶部上。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汇流条构造6,该汇流条构造布置在两个电解槽之间,并且其中主汇流条8放置在绝缘体7的顶部上。电势平衡条9、10位于主汇流条8的两侧,使得主汇流条8和电势平衡条9、10之间留有一块绝缘体7。在这个例子中,在电势平衡条9、10的两个侧部上还存在由绝缘体7形成的优选类似的边缘,但这对于本发明来说不是必要的,只要电势平衡条9、10在汇流条构造6中保持在适当位置中。阳极1和阴极2(未示出)交替地放置在电解槽A、B(未示出)中,由此它们的支架构件3、4也交替地安放在汇流条构造6中。因此,该图示出两个不同电解槽的电极的支架构件。如图中示出的,阳极和阴极的支架构件优选地具有相同的或几乎相同的长度。在根据该图的布置中,阳极的支架构件3和阴极的支架构件4优选地位于略微不同的高度上,但它们也可以位于相同的高度上。附图标记3A、3B、4A、4B代表电解槽A和电解槽B中的电极的支架构件3、4。
紧邻着电解槽A中的阳极的支架构件3A,从主汇流条8的、在主汇流条的阳极的电势平衡条9侧上机加工掉一块,使得阳极的支架构件3A在该侧上将不碰到主汇流条8,而是将安放在阳极的电势平衡条9的顶部上。第二电解槽B中的阳极的支架构件3B安放在主汇流条8的顶部上,并且从紧邻着阳极支架构件3B的阴极的电势平衡条10机加工掉或以另一方式去掉一块。
电解槽A中的阴极的支架构件4A安放在主汇流条8的顶部上,由此在紧邻着阴极的支架构件4A的阳极的电势平衡条9中存在用于阴极的支架构件4A的凹口,以便阴极的支架构件4A不接触阳极的电势平衡条9。第二电解槽B中的阴极的支架构件4B安放在阴极的电势平衡条10的顶部上,并且从紧邻着阴极的支架构件4B的主汇流条8机加工掉或以另一方式去掉一块。
在绝缘体7中,部位7.3、7.4布置用于阳极的支架构件3A、3B和阴极的支架构件4A、4B,使得在阳极和阴极的支架构件之间留有一块绝缘体7,通过这块绝缘体,不允许支架构件彼此接触,并且同时,支架构件保持在沿主汇流条8的纵向的适当位置。换句话说,绝缘体7包括在阳极和阴极的支架构件3a、3b、4a、4b之间的分配梳,使阳极和阴极的支架构件保持在沿主汇流条的纵向的正确位置中。
图3示出紧邻着阳极1(未示出)的支架构件3A、3B观察的根据本发明的汇流条构造6。这个图没有示出阳极的支架构件后面的任何部件,即使它们将因为它们的尺寸而可能是可见的,即,现在仅集中在紧邻着阳极的支架构件3的结构上。在该图中,支架构件3A、3B是位于相邻的电解槽A、B(未示出)中的两个不同阳极的支架构件3。在该图中示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绝缘体7布置在两个相邻的电解槽的侧壁(未示出)的顶部上,主汇流条8放置在该绝缘体的顶部上。主汇流条紧邻着阳极的支架构件3A、3B具有的形状使得当另一侧上(在这个例子中,在右侧上)的阳极的支架构件3B放置在主汇流条8的顶部上时,支架构件3B与主汇流条8接触。在另一侧上(在这个例子中,在左侧上)的阳极的支架构件3A根本不接触主汇流条8,而是在主汇流条8中获得(例如,通过机加工或以另一方式)用于阳极的左支架构件3A的空间,阳极的支架构件3A不接触主汇流条8。然而,电势平衡条9、10布置在主汇流条8的两侧上,使得一块绝缘体7保留在主汇流条8和电势平衡条9、10之间。在这个例子中,紧邻着汇流条构造6中的阳极,右阳极1的支架构件3B放置成与主汇流条8接触,由此不希望与阴极的电势平衡条10的接触。在那种情况下,通过机加工或以另一方式从紧邻着阳极的支架构件3B的阴极的电势平衡条10去除一块,以防止其间的接触。因此,右支架构件3B仅安放在主汇流条8的顶部上。至于阳极的左支架构件3A,由于在那侧上不希望与主汇流条8接触,情况是不同的,由此凹口通过机加工或以另一方式被制造在主汇流条8中,由于该凹口,左支架构件3A将不接触主汇流条8。替代地,在阳极的左支架构件3A和阳极的电势平衡条9之间希望接触,由此支架构件3A放置在电势平衡条9顶部上。
换句话说,当第一电解槽A的阳极1的第一支架构件3a被支撑在汇流条构造6的支撑构件9上时,该阳极1的第二支架构件3b被支撑在第二后续汇流条构造6的主汇流条8的第二突出部分8b上。
图4示出从紧邻着阴极2(未示出)的支架构件4A、4B观察的根据本发明的汇流条构造6。放置在绝缘体7的顶部上的主汇流条8紧邻着阴极的支架构件4A、4B具有一形状,其中另一侧上(在这个例子中,在左侧上)的阴极的支架构件4A放置在主汇流条8的顶部上,使得在支架构件4A和主汇流条8之间形成接触。与图3对比,因此,与阳极的支架构件3B与主汇流条8的接触相比,阴极的支架构件4A与主汇流条8的接触在主汇流条8的相对侧上。在另一侧上(在这个例子中,在右侧上)的阴极的支架构件4B根本不接触主汇流条8,而是在主汇流条8中获得(例如,通过机加工或以另一方式)用于阴极的右支架构件4B的空间,而在主汇流条8和阴极的支架构件4B之间不形成接触。在这个例子中,阳极的电势平衡条9在主汇流条8的左侧上,并且阴极的电势平衡条10在其右侧上,使得在主汇流条8和电势平衡条9、10之间存在一块绝缘体7。右阳极的支架构件4B放置成与阴极的电势平衡条10接触,由此不希望与主汇流条8的接触。在那种情况中,凹口通过机加工或以另一方式被制造在主汇流条8中用于阴极的支架构件4B,以便防止接触。因此,右支架构件4B仅安放在阴极的电势平衡条10的顶部上。至于左阴极的支架构件4A,由于希望在那侧上与主汇流条8接触,情况是不同的。因此,凹口通过机加工或以另一方式被制造在阳极的电势平衡条9中,以防止阴极的左支架构件4A与阳极的电势平衡条9的接触。替代地,左阴极的支架构件4A安放在主汇流条8的顶部上,由此提供其间的接触。
换句话说,当第一电解槽A的阴极2的第一支架构件4a被支撑在汇流条构造6的主汇流条8的第一突出部分8a上时,该阴极的第二支架构件4b被支撑在第二后续汇流条构造6的支撑构件10上。
前述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汇流条构造6的实施例,其中汇流条构造6包括绝缘体7、主汇流条8、阳极的电势平衡条9和阴极的电势平衡条10。在汇流条构造6的顶部上,阳极的支架构件3和阴极的支架构件4被放置成优选地沿汇流条构造6的纵向交替。前述图示出,阳极和阳极或阴极和阴极总是彼此紧邻着。根据本发明的汇流条构造也可以用于阳极和阴极彼此紧邻着的情况。汇流条构造6也可以具有其它辅助部件,诸如辅助绝缘体。辅助绝缘体可以是例如主汇流条8的沿纵向的壁,该壁使主汇流条8的不同侧部上的阳极或阴极的支架构件3、4分开,使得它们不在它们的端部彼此接触。
图5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汇流条构造6包括在主汇流条8的顶部上的辅助绝缘体11,用以防止相邻的电解槽的电极的支架构件3、4彼此接触。在这个实施例中,该辅助绝缘体11还防止电解槽中的相继的电极的支架构件3、4彼此接触。在该图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实现电极的支架构件3、4的彼此接触,使得电极(诸如阳极)的支架构件3A、3B在它们的端部安置在辅助绝缘体上,该辅助绝缘体放置在主汇流条8的顶部上,并且其形状优选地为这样一种形状,其中辅助绝缘体的底部安放在主汇流条8的顶部上,在主汇流条的第一和第二突出部分之间,并且一壁沿主汇流条8的纵向在支架构件3A、3B之间从辅助绝缘体11的底部突出,将支架构件3A、3B的端部彼此分离。阴极的支架构件4A、4B的实现是类似的。辅助绝缘体11还包括沿主汇流条8的横向的壁,以将电解槽中的相继电极的支架构件3、4保持在沿主汇流条8的纵向的适当位置。辅助绝缘体11还可以具有不同于这个例子中描述的形状,诸如均匀厚度的细长件。主汇流条8的形状也可以不同于前述图中示出的形状。
对于具有相互对称的支架构件的汇流条构造,本发明是非常有利的方案。然而,本汇流条构造6也可以用于这样的电极,该电极的支架构件具有不同的长度使得阳极和阴极的支架构件的长度彼此不同或电极的不同侧部上的支架构件的长度彼此不同。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然的是,随着技术改进,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以各种方式被实现。因此,本发明及其实施例不限于上述例子,而是它们可以在权利要求内变化。

Claims (11)

1.一种在用于电解回收金属的第一和第二电解槽(A,B)之间的汇流条构造(6),所述汇流条构造(6)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电解槽(A,B)之间的侧壁(5)的顶部上,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电解槽(A,B)包括电极,诸如阳极(1)和/或阴极(2),所述电极包括第一支架构件(3a,4a)和第二支架构件(3b,4b),所述电极通过所述第一支架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架构件(3a,3b,4a,4b)被支撑到所述汇流条构造(6),所述汇流条构造(6)包括主汇流条(8)以及第一支撑构件(9)和第二支撑构件(10),所述支撑构件(9,10)被布置在所述主汇流条(8)的侧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汇流条(8)设置有沿所述电解槽(A,B)的纵向的一个或更多个第一突出部分(8a),并且所述主汇流条设置有一个或更多个第二突出部分(8b),所述电极的支架构件(3,4)能够被支撑到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和第二突出部分上,使得电流能够在所述主汇流条(8)和所述电极之间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汇流条构造(6),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构造(6)包括绝缘体(7),所述绝缘体用来使所述主汇流条(8)与所述支撑构件(9,10)绝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汇流条构造(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汇流条(8)的所述第一突出部分(8a)和/或所述第二突出部分(8b)被设计尺寸和/或成形,使得当所述支架构件(3,4)与所述支撑构件(9,10)接触时,所述支架构件(3,4)离所述主汇流条(8)的、在所述支撑构件(9,10)侧上的所述第一或第二突出部分(8a,8b)一定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权利要求的汇流条构造(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9,10)被设计尺寸且/或成形,使得所述支架构件(3,4)在所述主汇流条(8)和所述电极槽(A,B)之间的部分的位置处离所述支撑构件(9,10)一定距离,其中所述支架构件(3,4)放置成与所述主汇流条(8)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权利要求的汇流条构造(6),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极的第一支撑构件(3,4)被所述汇流条构造(6)的主汇流条(8)支撑时,所述电极的第二支架构件(3,4)被第二后续汇流条构造(6)的支撑构件(9,10)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权利要求的汇流条构造(6),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解槽(A)的阴极(2)的第一支架构件(4a)被所述汇流条构造(6)的主汇流条(8)的第一突出部分(8a)支撑时,所述阴极的第二支架构件(4b)被第二后续汇流条构造(6)的支撑构件(10)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权利要求的汇流条构造(6),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解槽(A)的阳极(1)的第一支架构件(3a)被所述汇流条构造(6)的支撑构件(9)支撑时,所述阳极(1)的第二支架构件(3b)被第二后续汇流条构造(6)的主汇流条(8)的第二突出部分(8b)支撑。
8.根据权利要求1-7的任一权利要求的汇流条构造(6),其特征在于,诸如锁定节结和/或锁定凹口的锁定装置布置在所述绝缘体(7)以及所述主汇流条(8)和/或所述支撑构件(9,10)中。
9.根据权利要求1-8的任一权利要求的汇流条构造(6),其特征在于,一个或更多个锁定节结布置在所述绝缘体(7)上,并且一个或更多个锁定凹口布置在所述主汇流条(8)中,所述绝缘体(7)的锁定节结装配在所述锁定凹口中,以沿所述电极槽(A,B)的纵向将所述绝缘体(7)和所述主汇流条(8)相对彼此锁定在适当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的任一权利要求的汇流条构造(6),其特征在于,一个或更多个锁定节结布置在所述绝缘体(7)上,并且一个或更多个锁定凹口布置在所述支撑构件(9,10)中,所述绝缘体(7)的锁定节结装配在所述锁定凹口中,以沿所述电极槽(A,B)的纵向将所述绝缘体(7)和所述支撑构件(9,10)相对彼此锁定在适当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10的任一权利要求的汇流条构造(6),其特征在于,一个或更多个锁定凹口布置在所述绝缘体(7)中,所述主汇流条(8)和/或所述支撑构件(9,10)上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锁定节结装配在所述锁定凹口中,以沿所述电极槽(A,B)的纵向将所述绝缘体(7)与所述主汇流条(8)和/或所述绝缘体(7)与所述支撑构件(9,10)相对彼此锁定在适当位置。
CN201080047583.3A 2009-10-22 2010-10-15 汇流条构造 Active CN1025753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20096091A FI121886B (fi) 2009-10-22 2009-10-22 Virtakiskorakenne
FI20096091 2009-10-22
PCT/FI2010/050802 WO2011048260A1 (en) 2009-10-22 2010-10-15 Busbar construc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5366A true CN102575366A (zh) 2012-07-11
CN102575366B CN102575366B (zh) 2014-11-26

Family

ID=41263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7583.3A Active CN102575366B (zh) 2009-10-22 2010-10-15 汇流条构造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EP (1) EP2491165B1 (zh)
CN (1) CN102575366B (zh)
AU (1) AU2010309726B2 (zh)
BR (1) BR112012009459A2 (zh)
CA (1) CA2777559C (zh)
CL (1) CL2012001009A1 (zh)
EA (1) EA021254B1 (zh)
ES (1) ES2660747T3 (zh)
FI (1) FI121886B (zh)
MX (1) MX343937B (zh)
PE (1) PE20121677A1 (zh)
WO (1) WO2011048260A1 (zh)
ZA (1) ZA2012028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21701B2 (en) 2012-09-04 2014-12-30 General Electric Copany Modular insulator for busbar support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CA2982863C (en) 2015-04-17 2022-10-18 Pultrusion Technique Inc. Components, assemblie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ing electrical current in an electrolytic cell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82809A (en) * 1970-02-24 1972-08-08 Kennecott Copper Corp Electrolytic cell constructed for high circulation and uniform flow of electrolyte
CN1299421A (zh) * 1998-05-06 2001-06-13 奥托库姆普联合股份公司 用于电解槽的汇电板结构
CN1703538A (zh) * 2002-11-07 2005-11-30 奥托库姆普联合股份公司 用于获得电解槽汇流排上良好接触表面的方法和汇流排
WO2009062005A1 (en) * 2007-11-07 2009-05-14 Freeport-Mcmoran Corporation Double contact bar insulator assembly for electrowinning of a metal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703605A1 (ru) * 1978-06-15 1979-12-15 Специаль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тяжелых цветных металлов при Институте "Гинцветмет" Токоподвод к электродам электролизера
JP3160556B2 (ja) * 1997-06-20 2001-04-25 日鉱金属株式会社 電解槽の電気的接触部の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82809A (en) * 1970-02-24 1972-08-08 Kennecott Copper Corp Electrolytic cell constructed for high circulation and uniform flow of electrolyte
CN1299421A (zh) * 1998-05-06 2001-06-13 奥托库姆普联合股份公司 用于电解槽的汇电板结构
CN1703538A (zh) * 2002-11-07 2005-11-30 奥托库姆普联合股份公司 用于获得电解槽汇流排上良好接触表面的方法和汇流排
WO2009062005A1 (en) * 2007-11-07 2009-05-14 Freeport-Mcmoran Corporation Double contact bar insulator assembly for electrowinning of a metal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0309726A1 (en) 2012-05-03
FI20096091A (fi) 2011-04-23
AU2010309726B2 (en) 2016-05-19
CN102575366B (zh) 2014-11-26
EP2491165A1 (en) 2012-08-29
MX343937B (es) 2016-11-29
EP2491165B1 (en) 2017-12-06
MX2012004511A (es) 2012-05-29
EP2491165A4 (en) 2016-11-09
PE20121677A1 (es) 2012-12-11
ES2660747T3 (es) 2018-03-26
BR112012009459A2 (pt) 2018-03-20
EA201290216A1 (ru) 2012-12-28
FI121886B (fi) 2011-05-31
CA2777559C (en) 2017-11-28
EA021254B1 (ru) 2015-05-29
CA2777559A1 (en) 2011-04-28
FI20096091A0 (fi) 2009-10-22
ZA201202810B (en) 2012-12-27
CL2012001009A1 (es) 2012-11-16
WO2011048260A1 (en) 2011-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29711C (en) Busbar construction for electrolytic cell
US9150974B2 (en) Anode assembly, system including th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105529188A (zh) 薄膜电容器
CN102575366B (zh) 汇流条构造
ES2858558T3 (es) Cátodo y procedimiento de fabricación
AU2011318202B2 (en) Electrolytic cathode assemblies with hollow hanger bar
CN106567107B (zh) 一种生箔机电源一体化结构及铜箔生产设备
CA2982863C (en) Components, assemblie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ing electrical current in an electrolytic cell
RU2168564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компенсации
AU2013302191B2 (en) Electrolytic cathode assembly with protective covering and injected seal
RU99109373A (ru) Ошиновка электролизера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алюминия
CN201538823U (zh) 钛铜棒悬挂式钛阴极板
CN202766636U (zh) 一种600kA级电解槽
CN202766635U (zh) 一种700kA级电解槽
RU2151221C1 (ru) Ошиновка электролизера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металла
JP3220094B2 (ja) 電解槽導体の接続方法
CN106894048A (zh) 混合电解法的专用阳极
IN2014CN03393A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ampere

Patentee after: Metso ottotai Finland

Address before: Tampere

Patentee before: Metso Minerals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1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OUTOTEC (FINLAND) OY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OUTOTEC OY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1

Address after: Tampere

Patentee after: Metso Minerals Ltd.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OUTOTEC (FINLAND) O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