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69725B - 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69725B
CN102569725B CN201010591507.0A CN201010591507A CN102569725B CN 102569725 B CN102569725 B CN 102569725B CN 201010591507 A CN201010591507 A CN 201010591507A CN 102569725 B CN102569725 B CN 1025697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ene
composite material
preparation
acid vanadium
fluorophosphor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915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69725A (zh
Inventor
周明杰
潘军
王要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ceans King Light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ceans King Light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ceans King Light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9150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697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69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69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69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69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石墨烯;将所述石墨烯与五氧化二钒、氟盐、磷酸盐、锂盐混合,形成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在无氧环境中煅烧,冷却,得到所述的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该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无污染,适合工业化生产。由该方法制备得到的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稳定,电导率高,将其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或/和电容器正极材料时,其功率密度大。

Description

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化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自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K·海姆(Andre K.Geim)等在2004年制备出石墨烯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光电性质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单层石墨由于其大的比表面积,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和低的热膨胀系数而被认为是理想的材料。如:1,高强度,杨氏摩尔量,(1,100GPa),断裂强度:(125GPa);2,高热导率,(5,000W/mK);3,高导电性,载流子传输率,(200,000cm2/V*s);4,高的比表面积,(理论计算值:2,630m2/g)。尤其是其高导电性质、大的比表面性质和其单分子层二维的纳米尺度的结构性质,可以广泛的应用于电极材料。
氟化石墨作为高能锂离子电池的活性物质,已引起新型化学电源研究者们的极大兴趣和重视,并已开发成功相应的高能电池。氟化石墨-锂电池具有诸多优点,如电压、能量密度高、利用率高、电压平稳等。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氟化石墨材料导电率和稳定性低,从而导致电池大电流性能较差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以及,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一种电导率高、功率密度大、结构性能稳定的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或/和电容器中的正极材料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石墨烯;
将所述石墨烯与五氧化二钒、氟盐、磷酸盐、锂盐混合,形成混合物;
将所述混合物在无氧环境中煅烧,冷却,得到所述的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
以及,一种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该材料由上述方法制备而成。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或/和电容器中的正极材料的应用。
上述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将石墨烯、氟磷酸钒锂与氟盐混合并煅烧即可得产物,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无污染,适合工业化生产。由该方法制备得到的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中含有的氟磷酸钒锂与氟化石墨烯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使得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稳定,其中,氟化石墨烯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与电解液具有很好相容性的特性,与氟磷酸钒锂协同作用,赋予了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高的电导率性能和大的功率密度。将其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或/和电容器的正极材料时,锂离子电池或/和电容器功率密度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是含有利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制备的正极片的锂离子电池在电压范围为2.5~5.0V,电流为1C(156mA/g)的条件下的首次充放电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该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工艺流程请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石墨烯;
S2:将所述石墨烯与五氧化二钒、氟盐、磷酸盐、锂盐混合,形成混合物;
S3:将所述混合物在无氧环境中煅烧,冷却,得到所述的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
具体地,上述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S1步骤中,石墨烯获取方法优选如下:
SA1:氧化石墨烯的制备: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具体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1中的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SA2:石墨烯的制备:将SA1步骤中制备氧化石墨烯配制成溶液,并振荡进行单层剥离处理,然后加入还原剂在20~150℃下进行还原反应24~48h,固液分离,洗涤,干燥,得到所述石墨烯。
上述SA2步骤中,振荡的方式优选为超声振荡的方式。还原剂优选为水合肼、乙二胺、NaBH4中的至少一种。对还原反应后的产物进行固液分离可以采用过滤或离心实现固液分离,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本领域其他方式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后收集固体。对固体洗涤的方式优选先用水洗涤,再用醇洗涤。洗涤的目的以除去混杂在固体中的离子等杂物。其中,醇优选甲醇。
上述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S2步骤中,五氧化二钒、磷酸盐、锂盐优选按照LiVPO4F中的元素化学计量比进行混料,氟盐与石墨烯的质量比优选为1~100∶1,石墨烯与氟磷酸钒锂(LiVPO4F)的质量比优选为1~99∶1。进一步地,该氟盐与石墨烯的质量比优选为10∶1,石墨烯与氟磷酸钒锂(LiVPO4F)的质量比优选为10∶1。该优选的配比组分,能进一步提高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的结构稳定性能、电导性能和功率密度。其中,氟盐优选为氟化铵、聚偏氟乙烯、KF、NaF中至少一种;锂盐优选为醋酸锂、碳酸锂、氢氧化锂中的至少一种;磷酸盐优选为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磷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S3步骤中,无氧环境优选为充满惰性气体的无氧环境。该惰性气体可以是常用的惰性气体,如Ar等。无氧环境也可以是真空状态的无氧环境。将混合物煅烧的温度优选为400~800℃,时间为2~24h,进一步地,混合物煅烧的温度优选为500~700,时间优选为7~15h。
上述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将石墨烯、氟磷酸钒锂与氟盐混合并煅烧即可得产物,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无污染,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该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由上述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所制备而成。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中含有的氟磷酸钒锂与氟化石墨烯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使得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稳定,其中,氟化石墨烯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与电解液具有很好相容性的特性,与氟磷酸钒锂协同作用,赋予了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高的电导率性能和大的功率密度。
正是由于上述氟化石墨烯和氟磷酸钒锂材料具有上述的优良性能,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还提供了上述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或/和电容器中的正极材料的应用。将该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或/和电容器中的正极材料时,锂离子电池或/和电容器功率密度大。
以下通过多个实施例来举例说明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的不同组成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性能等方面。
实施例1
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的制备,其方法工艺流程如下:
S11:石墨烯的制备: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石墨烯;
S111:氧化石墨: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其具体步骤为:将20g石墨粉(50目)、10g过硫酸钾和10g五氧化二磷加入到80℃的浓硫酸中,搅拌均匀,冷却6h以上,再过滤、洗涤至中性,干燥,并将干燥后的样品加入0℃、230ml的浓硫酸中,接着加入60g高锰酸钾,并将温度保持在20℃以下,然后在35℃的油浴中保持2h后,缓慢加入920ml去离子水,15min后,继续加入2.8L去离子水(其中含有50ml浓度为30%的双氧水),之后混合物颜色变为亮黄色,趁热抽滤,最后用5L浓度为10%的盐酸进行洗涤、抽滤,备用;
S112:石墨烯的制备:将S11步骤制备的氧化石墨烯100mg和去离子水100ml加入到250ml的圆底烧瓶中,此时溶液为棕黄色的悬浊液,再将悬浊液用150W的超声波超声分散,接着向其中加入水合肼(1ml,98%)并加热到100℃反应24-48h,然后过滤,并依次用水300ml和甲醇300ml洗涤,在80℃下真空干燥箱中干燥48h,得到石墨烯;
S12:氟化石墨烯与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的制备:取0.1mol的V2O5粉末,0.2mol的LiAC,0.2mol的NH4H2PO4,10g的石墨烯和17.4g的NH4F混合均匀后,在氩气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700℃煅烧10h,自然冷却后,得到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用于正极片的制备,制备方法如下:
极片的制备:称取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4.5g、乙炔黑0.25g、PVDF0.25g,滴加NMP使上述混合物变为浆状,充分搅拌使之混合均匀后涂覆到金属铝箔上,涂覆厚度为200μm,然后真空100℃干燥12h后取出,形成所述极片;
辊压:将极片用辊轧机进行滚压,辊压后的厚度为165μm;
裁片:将辊压过的极片用打孔器打成直径为10mm的圆形极片,准确称重;
锂离子电池的组装:在手套箱中将极片,隔膜及电解液按照电池制作工艺组装成超级电容器,其中隔膜为celgard2000,1mol/L的LiPF6的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二甲酯(DMC)(体积比1∶1)的混合液为电解液,组装完成后静置一天。
性能检测:将含有本实施例1制得的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制备的正极片的锂离子电池在电压范围为2.5~5.0V,电流为1C(156mA/g)的条件下进行首次恒流充放电经测试,其测试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制备正极片的锂离子电池功率密度大、电流恒定。该充放电曲线在4.2V附近,有一平稳的充放电平台,在1C(156mA/g)的条件下放电容量为141mAh/g,说明本实施例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制具有较优的大倍率性能。
实施例2
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的制备,其方法工艺流程如下:
S21:石墨烯的制备: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石墨烯;
S211:氧化石墨:参见实施例1中的S111步骤;
S212:石墨烯的制备:将S21步骤制备的氧化石墨烯100mg和去离子水100ml加入到250ml的圆底烧瓶中,此时溶液为棕黄色的悬浊液,再将悬浊液用150W的超声波超声分散,接着向其中加入乙二胺(1ml,98%)并加热到100℃反应24-48h,然后过滤,并依次用水300ml和甲醇300ml洗涤,在80℃下真空干燥箱中干燥48h,得到石墨烯;
S22:氟化石墨烯与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的制备:取0.095mol的V2O5粉末,0.2mol的LiAC,0.2mol的NH4H2PO4,20g的石墨烯和18g的KF混合均匀后,在氩气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600℃煅烧20h,自然冷却后,得到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
将本实施例制得的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用于正极片的制备。该正极片制备方法包括极片的制备、辊压、裁片,其具体制备步骤与含有该正极片的锂离子电池的组装等步骤请参见实施例1。该锂离子电池性能检测结果与实施例1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测试结果类似。
实施例3
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的制备,其方法工艺流程如下:
S11:石墨烯的制备: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石墨烯;
S111:氧化石墨: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其具体步骤为:将20g石墨粉(50目)、10g过硫酸钾和10g五氧化二磷加入到80℃的浓硫酸中,搅拌均匀,冷却6h以上,再过滤、洗涤至中性,干燥,并将干燥后的样品加入0℃、230ml的浓硫酸中,接着加入60g高锰酸钾,并将温度保持在20℃以下,然后在35℃的油浴中保持2h后,缓慢加入920ml去离子水,15min后,继续加入2.8L去离子水(其中含有50ml浓度为30%的双氧水),之后混合物颜色变为亮黄色,趁热抽滤,最后用5L浓度为10%的盐酸进行洗涤、抽滤,备用;
S112:石墨烯的制备:将S11步骤制备的氧化石墨烯100mg和去离子水100ml加入到250ml的圆底烧瓶中,此时溶液为棕黄色的悬浊液,再将悬浊液用150W的超声波超声分散,接着向其中加入NaBH4(1ml,98%)并加热到150℃反应24-48h,然后过滤,并依次用水300ml和甲醇300ml洗涤,在80℃下真空干燥箱中干燥48h,得到石墨烯;
S12:氟化石墨烯与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按照LiVPO4F中的元素化学计量比称取V2O5、碳酸锂、磷酸铵,其中,V2O5粉末0.1mol,以及20g的石墨烯和20g的聚偏氟乙烯混合均匀后,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800℃煅烧2h,自然冷却后,得到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
实施例4
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的制备,其方法工艺流程如下:
S11:石墨烯的制备: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石墨烯;
S111:氧化石墨: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其具体步骤为:将20g石墨粉(50目)、10g过硫酸钾和10g五氧化二磷加入到80℃的浓硫酸中,搅拌均匀,冷却6h以上,再过滤、洗涤至中性,干燥,并将干燥后的样品加入0℃、230ml的浓硫酸中,接着加入60g高锰酸钾,并将温度保持在20℃以下,然后在35℃的油浴中保持2h后,缓慢加入920ml去离子水,15min后,继续加入2.8L去离子水(其中含有50ml浓度为30%的双氧水),之后混合物颜色变为亮黄色,趁热抽滤,最后用5L浓度为10%的盐酸进行洗涤、抽滤,备用;
S112:石墨烯的制备:将S11步骤制备的氧化石墨烯100mg和去离子水100ml加入到250ml的圆底烧瓶中,此时溶液为棕黄色的悬浊液,再将悬浊液用150W的超声波超声分散,接着向其中加入NaBH4(1ml,98%)并加热到150℃反应24-48h,然后过滤,并依次用水300ml和甲醇300ml洗涤,在80℃下真空干燥箱中干燥48h,得到石墨烯;
S12:氟化石墨烯与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按照LiVPO4F中的元素化学计量比称取V2O5、氢氧化锂、磷酸氢二铵混合均匀,其中,V2O5粉末0.1mol,以及20g的石墨烯和200g的NaF混合均匀后,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400℃煅烧24h,自然冷却后,得到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石墨烯;
将所述石墨烯与五氧化二钒、氟盐、磷酸盐、锂盐混合,形成混合物;
其中,所述五氧化二钒、磷酸盐、锂盐按照LiVPO4F中元素化学计量比进行混合,所述氟盐与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100:1,所述石墨烯与氟磷酸钒锂的质量比为1~99:1;所述氟盐为氟化铵、聚偏氟乙烯、KF、NaF中至少一种;
将所述混合物在无氧环境中煅烧,冷却,得到所述的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盐与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1,所述石墨烯与氟磷酸钒锂的质量比为10:1。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锂盐为醋酸锂、碳酸锂、氢氧化锂中的至少一种;
磷酸盐为磷酸二氢铵、磷酸铵、磷酸氢二铵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的温度为400~800℃,时间为2~24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氧环境为充满惰性气体的无氧环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石墨烯包括如下步骤:
制取氧化石墨烯;
将所述氧化石墨烯配制成溶液,通过振荡进行单层剥离处理,然后加入还原剂在20~150℃下进行还原反应24~48h,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述石墨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水合肼、乙二胺、NaBH4中至少一种。
8.一种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是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CN201010591507.0A 2010-12-16 2010-12-16 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025697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91507.0A CN102569725B (zh) 2010-12-16 2010-12-16 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91507.0A CN102569725B (zh) 2010-12-16 2010-12-16 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69725A CN102569725A (zh) 2012-07-11
CN102569725B true CN102569725B (zh) 2014-09-17

Family

ID=46414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91507.0A Active CN102569725B (zh) 2010-12-16 2010-12-16 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6972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9754A (zh) * 2017-10-31 2018-03-13 湖南国盛石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氟磷酸钒锂/氟化石墨烯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9227B (zh) * 2014-05-16 2016-06-22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LiVPO4F/纳米孔石墨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577120B (zh) * 2015-01-04 2016-09-14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磷酸钒锂和氟化磷酸钒锂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993145A (zh) * 2015-05-29 2015-10-21 深圳好电科技有限公司 以氟化石墨烯为导电剂的电极及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05226275A (zh) * 2015-07-15 2016-01-06 徐茂龙 一种改性氟磷酸钒锂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83783A (zh) * 2016-04-05 2016-08-24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5977465A (zh) * 2016-06-29 2016-09-28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石墨烯/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845507A (zh) * 2017-12-22 2018-03-27 株洲市智汇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氟磷酸钒锂/氟化石墨烯复合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容器中的应用
CN109671910A (zh) * 2018-12-20 2019-04-23 漳州旗滨玻璃有限公司 导电正极、电池及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13346077B (zh) * 2021-05-17 2022-10-14 上海超碳石墨烯产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磷修饰氟化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0986A (zh) * 2007-04-18 2008-10-22 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Li3V2(PO4)3/C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制得的正极材料
CN101857221A (zh) * 2010-05-21 2010-10-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高效率制备石墨烯复合物或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方法
CN101877405A (zh) * 2010-04-20 2010-11-03 华南理工大学 钛酸锂-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882480A (zh) * 2010-06-18 2010-11-10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聚吡咯/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0808A (zh) * 2008-07-14 2008-12-10 桂林工学院 一步固相反应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氟磷酸钒锂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0986A (zh) * 2007-04-18 2008-10-22 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Li3V2(PO4)3/C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制得的正极材料
CN101877405A (zh) * 2010-04-20 2010-11-03 华南理工大学 钛酸锂-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857221A (zh) * 2010-05-21 2010-10-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高效率制备石墨烯复合物或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方法
CN101882480A (zh) * 2010-06-18 2010-11-10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聚吡咯/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9754A (zh) * 2017-10-31 2018-03-13 湖南国盛石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氟磷酸钒锂/氟化石墨烯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69725A (zh) 2012-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69725B (zh) 氟化石墨烯-氟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EP3128585B1 (en) Composite cathode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athode pole piece of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CN105140477B (zh) 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Han et al. Nitrogen-doping of chemically reduced mesocarbon microbead oxide for the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CN103700859B (zh) 锂硫电池正极用石墨烯基氮掺杂多级孔碳纳米片/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Bakenov et al.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nanocomposite LiMnPO4/C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batteries
CN102412065B (zh) 基于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CN103201216B (zh) 一种碳包覆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568855B (zh) 碳材料负载二氧化锰纳米线阵列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85779A (zh) 兼顾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锂离子电池电极片及制备方法
CN102569736B (zh) 碳包覆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Tong et al. Unveiling Zn substitution and carbon nanotubes enwrapping in Na3V2 (PO4) 3 with high performance for sodium ion batteries: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y
Su et al. Lithium poly-acrylic acid as a fast Li+ transport media and a highly stable aqueous binder for Li 3 V 2 (PO 4) 3 cathode electrodes
CN104362316B (zh) 一种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185147B (zh) 纳米磷酸铁空心球/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24497A (zh) 一种石墨烯负载碳包覆锡锑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Yu et al. Facile synthesis of Li 2 C 8 H 4 O 4–graphene composites as high-rate and sustainable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CN109755489A (zh) 一种氟磷酸钒钠/碳复合物的制备及复合物的应用
Zhang et al. Preparation of a porous graphite felt electrode for advance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ies
CN105140471A (zh) 一种MoS2/C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37942B (zh) 一种磷酸铁锂电池用集流体及正极片的制备方法
CN105655561A (zh) 一种磷酸锰锂纳米片的合成方法
Kim et al. Three-dimensional electric micro-grid networks for high-energy-density lithium-ion battery cathodes
Huang et al. Layer-stacked Sb@ graphene micro/nanocomposite with decent Na-storage, full-cell and low-temperature performances
CN103682277A (zh) 氮掺杂碳层包裹的空心多孔氧化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