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4936A - 空气调节***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4936A
CN102444936A CN201110021194XA CN201110021194A CN102444936A CN 102444936 A CN102444936 A CN 102444936A CN 201110021194X A CN201110021194X A CN 201110021194XA CN 201110021194 A CN201110021194 A CN 201110021194A CN 102444936 A CN102444936 A CN 1024449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regulator
air regulator
reception room
condition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2119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44936B (zh
Inventor
黄星镇
赵正来
朴洙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444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49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449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49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4Arrangements for portabil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包括:第一空气调节器,其用于将空气吸入到空调室进行调节之后排出,在空调室的外部形成收容室,并形成有连通空调室和收容室的连通口;和第二空气调节器,其从上述收容室的外部吸入空气并对该空气进行调节之后排出,或者,其被***到上述收容室并吸入空气并对该空气进行调节之后,通过连通口排出,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具有在将第二空气调节器***到收容室的状态下第一空气调节器和第二空气调节器能够以多级对室内的空气进行调节,并且第二空气调节器拉出到收容室外部并与第一空气调节器一同循环室内的空气而对室内空气进行空气调节的优点。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特别是涉及包括分别对室内的空气进行调节的多个空气调节器且多个空气调节器中的任一个空气调节器可***到另一个空气调节器的空气调节***。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空气调节器作为将室内空气维持为舒适的状态的装置,包括对室内进行制冷的制冷器、对室内进行制热的制热器、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的制冷制热器、对室内进行除湿的除湿器、对室内进行加湿的加湿器、净化室内的净化器等。
空气调节器可定位地设置在室内或者可移动地构成,根据用户的选择,在一个室内可同时使用制冷器、制热器、制冷制热器、除湿器、加湿器、净化器等。
空气调节器中,制冷器、制热器或制冷制热器等可用作在多个室内中的特定室内定位设置而使用的定位型空气调节器,除湿器、加湿器或净化器等可用作移动到多个室内使用的移动型空气调节器。
移动型空气调节器可在设置有定位型空气调节器的室内与定位型空气调节器一同运转,并可在未设置定位型空气调节器的其他室内独自运转。
以往在室内置有多个空气调节器时,由于各个空气调节器占据空间,因此出现室内的空间利用度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该空气调节***可提高室内的空间利用度,并且在将多个空气调节器中的任一个空气调节器***到另一个空气调节器的状态下,多个空气调节器依次对室内空气进行调节而排出,由此可提高空调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增大空气调节器的空气吸入量快速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的空气调节***。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空气调节器,其用于将空气吸入到空调室并对该空气进行调节之后排出,在上述空调室的外部形成有收容室,并形成有用于连通上述空调室和收容室的连通口,和第二空气调节器,其从上述收容室的外部吸入空气并对该空气进行调节之后排出,或者,其被***到上述收容室内,吸入空气并对该空气进行调节之后通过上述连通口排出。
上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在下部形成上述收容室,并在上述收容室的上侧形成上述空调室。
上述第二空气调节器形成有朝向上侧排出空气的空气排出口,在上述第二空气调节器被***到上述收容室内时,通过上述第二空气调节器的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经由上述连通口和空调室之后排出到外部。
上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形成有用于划分上述空调室和收容室的划分板部,上述连通口以开口方式形成在上述划分板部上。
上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在上述空调室的左侧形成有左侧空气吸入口,并在上述空调室的右侧形成有右侧空气吸入口,上述连通口形成为使其空气吸入方向与上述左侧空气吸入口的空气吸入方向及上述右侧空气吸入口的空气吸入方向相垂直。
上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包括用于将空气吸入到上述空调室之后排出的第一送风单元,当上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停止而上述第二空气调节器运转时,上述第一送风单元旋转。
上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形成有用于排出上述空调室的空气的空气排出口,并且设置有用于开闭空气排出口的排出口开闭机构,当上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停止而上述第二空气调节器运转时,上述第一空气调节器的上述排出口开闭机构开放上述空气排出口。
上述第一空气调节器还包括:连通口门,其配置成能开闭上述连通口,和门驱动机构,其使上述连通口门进行开闭动作。
上述第二空气调节器当位于上述收容室的外部时,在其与第一空气调节器之间循环空气的同时对室内的空气进行调节。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还包括:信号接收部,其设置在上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和第二空气调节器中一方上,和远程操纵器,其设置有向上述信号接收部发送信号的信号发送部,用于对上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和第二空气调节器进行远程操纵。
上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包括:底座,其前面和背面开放,在其内侧具备用于形成上述收容室的空间,在其上部以开口方式形成有上述连通口,主机壳,其遮挡上述底座的背面,在其与上述底座之间形成上述收容室;吸入面板,其设置在上述底座的上侧,并形成有空气吸入口,和排出面板,其设置在上述主机壳的上部前方,并形成有空气排出口。
根据如上构成的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由于使在第二空气调节器中经过调节的空气在第一空气调节器中再次经过调节之后排出到室内,因此具有第一空气调节器和第二空气调节器能排出经过最佳调节的空气的优点。
另外,由于在第二空气调节器中经过调节的空气通过位于比收容室高的位置的空调室的空气排出口排出,因此具有与将在第二空气调节器中经过调节的空气朝向收容室的前方排出的情况相比可更加宽阔地分散经过调节的空气的优点。
另外,当第二空气调节器位于收容室的外部并运转第一空气调节器时,由于使室内的空气不仅通过形成在空调室的空气吸入口吸入到空调室,还通过收容室及连通口吸入到空调室,因此具有可增大第一空气调节器的吸入量,使室内的空气快速吸入到第一空气调节器并进行调节的优点。
另外,由于第一空气调节器使空气吸入到空调室的三面,因此具有使室内的空气快速吸入到第一空气调节器进行调节的优点。
另外,当运转第二空气调节器,停止第一空气调节器时,根据第一空气调节器的送风单元的驱动,可增大吸入到第二空气调节器的吸入量,具有使室内的空气被第二空气调节器快速吸入并进行调节的优点。
另外,当停止第一空气调节器,运转第二空气调节器时,由于第一空气调节器的排出口开闭机构开放第一空气调节器的空气排出口,因此具有第一排出口开闭机构不阻碍在第二空气调节器中流动的空气的排出,并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的优点。
另外,由于连通口被连通口门关闭,因此具有在不使用第一空气调节器时可防止灰尘等异物通过连通口入侵到空调室的优点。
另外,由于增大基于第一空气调节器和第二空气调节器的室内空气的循环,因此具有可有效地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的优点。
另外,具有使远程操纵器和信号接收部的个数最少化的同时可操作第一空气调节器和第二空气调节器的优点。
另外,由于主机壳与底座一同形成收容室的同时支撑排出面板,因此具有使部件数最少化的同时强度高的优点。
通过后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和参照附图,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优点,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图1及图2中所示的第二空气调节器在第一空气调节器的外部与第一空气调节器一同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时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第二空气调节器在第一空气调节器的外部与第一空气调节器一同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时的剖视图;
图6是图1至图3中所示的第一空气调节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图1至图3中所示的第二空气调节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一实施例的控制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另一实施例的停止运转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能够具体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各实施例。
在本说明书中,针对方向的定义,以空气调节***作为基准,将空气调节***的左侧(纸面右侧)定义为“左侧”,将空气调节***的右侧(纸面左侧)定义为“右侧”,将空气调节***的上侧(纸面上侧)定义为“上侧”,将空气调节***的下侧(纸面下侧)定义为“下侧”。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图1及图2中所示的第二空气调节器在第一空气调节器的外部与第一空气调节器一同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时的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所示的第二空气调节器在第一空气调节器的外部与第一空气调节器一同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时的剖视图,图6是图1至图3中所示的第一空气调节器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图1至图3中所示的第二空气调节器的分解立体图。
通过参照图1至图7进行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包括第一空调器1和第二空调器2。
第一空气调节器1将空气吸入到空调室4进行调节之后排出,并在空调室4外部形成有收容室6。
第一空气调节器1形成有连通空调室4和收容室6的连通口8。
第二空气调节器2从收容室6的外部吸入空气并对该空气进行调节之后排出,或者***到收容室6吸入空气并对该空气进行调节之后通过连通口8排出。
第一空气调节器1和第二空气调节器2可以单独运转而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也可以一同运转而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
第一空气调节器1和第二空气调节器2分别包括:空调单元,其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和送风单元,其通过送风使室内空气流动到空调单元。
当第二空气调节器2位于收容室6的外部时,与第一空气调节器1循环空气的同时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当第二空气调节器2位于收容室6的内部时,吸入收容室6外部的空气并对其进行调节之后排出到空调室4。
第一空气调节器1和第二空气调节器2可分别由对室内进行制冷的制冷器、对室内进行制热的制热器、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的制冷制热器、对室内进行除湿的除湿器、对室内进行加湿的加湿器、净化室内的净化器中至少一个构成。
第一空气调节器1和第二空气调节器2也可以分别由对室内进行制冷的同时净化室内的复合机构成或者对室内进行除湿的同时净化室内的复合机等构成。
第一空气调节器1和第二空气调节器2根据分别设置在其内部的空调单元的种类和个数以多种组合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优选在第一空气调节器1和第二空气调节器2上分别设置多个空调单元而使两者分别执行多种空调功能。
当空气调节***的第一空气调节器1和第二空气调节器2由制冷器、制热器、制冷制热器或除湿器构成时,第一空气调节器1和第二空气调节器2当中的一个空气调节器可构成为由室内机和室外机构成的分离型空气调节器,另一个空气调节器可构成为一体型空气调节器。
空气调节***也可以是第一空气调节器1构成为制冷器、制热器、制冷制热器等的定位型空气调节器,第二空气调节器2构成为除湿器、加湿器、净化器等的移动型空气调节器。
空气调节***也可以是第一空气调节器1由对室内进行制冷的制冷器或制冷制热器构成,第二空气调节器2由对室内进行除湿的除湿器构成,在该情况下,第二空气调节器2与第一空气调节器1一同运转而第一空气调节器1和第二空气调节器2一同对室内进行除湿。
当空气调节***在第一空气调节器1由制冷器或制冷制热器构成,第二空气调节器2由除湿器构成时,第一空气调节器1制冷运转时可能会不能充分地对室内进行除湿,当第二空气调节器2与第一空气调节器1一同驱动时,可补充第一空气调节器1的除湿性能弱的情况。即,当第一空气调节器1和第二空气调节器2同时运转时,第一空气调节器1和第二空气调节器2可有效地对室内进行制冷的同时进行除湿,从而更加舒适地维持室内空气。
优选的是,第一空气调节器1在下部形成收容室6,在收容室6的上侧形成空调室4。
第二空气调节器2优选形成朝向上侧排出空气的空气排出口102,当在收容室6的上侧形成空调室4时,通过空气调节器2的空气排出口102排出的空气经由连通口8之后流入到空调室4,之后经由空调室4排出到空调室4的外部。
第一空气调节器1当其收容室6位于空调室4的上侧时,不容易***及拉出第二空气调节器2,相反,当空调室4位于收容室6的上侧时,容易***及拉出第二空气调节器2。
第一空气调节器1可开放收容室6的前、后、左、右侧面中的多个面,也可以仅开放一面。
第一空气调节器1形成有排出空调室4的空气的空气排出口16、18、20,并形成有将空气吸入到空调室4的空气吸入口22、24。
第一空气调节器1在空调室4的左侧形成有左侧空气排出口16,在空调室4的右侧形成有右侧空气排出口18,在空调室4的上侧形成有上侧空气排出口20。
第一空气调节器1在空调室4的左侧形成有左侧空气吸入口22,并在空调室4的右侧形成有右侧空气吸入口24。
第一空气调节器1的左侧空气吸入口22形成在左侧空气排出口16的下侧,右侧空气吸入口24形成在右侧空气排出口18的下侧。
第一空气调节器1形成有划分空调室4和收容室6的划分板部25,连通口8以开口方式形成在划分板部25上。
即,第一空气调节器1使收容室6的空气通过连通口8吸入到空调室4,连通口8形成为将其空气吸入方向与左侧空气吸入口22的空气吸入方向及右侧空气吸入口24的空气吸入方向垂直。
即,第一空气调节器1的左侧空气吸入口22及右侧空气吸入口24沿左右方向以开口方式形成,连通口8沿上下方向以开口方式形成,空调室4外部的空气通过空调室4的左侧面、右侧面、下侧面的三面吸入到空调室4。
第一空气调节器1包括:第一空调单元26、28,其对空调室4内部的空气进行调节;和第一送风单元30,其将空气吸入到空调室4之后排出。
第一空调单元26、28包括设在空调室4上的室内热交换器26,使得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
第一空气调节器1当构成为具有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分离型空气调节器时,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设在室外机上,室内热交换器26设在室内机上,膨胀机构设置在室外机和室内机中的至少一个上,下面,以构成为分离型空气调节器为例进行说明。
室内热交换器26优选设置在第一送风单元30的上侧,使得从第一送风单元30吹送的空气在朝向空气排出口16、18、20吹送的过程中与该室内热交换器26接触。
第一空调单元26、28还包括设在空调室4上的第一净化单元28,以便净化吸入到空调室4的空气。
第一净化单元28作为过滤或去除空气中的异物的至少一种过滤器,优选设置在第一送风单元30的前方,使得吸入到空气吸入口22、24的空气在被吸入到第一送风单元30之前通过该第一净化单元28。
当第一空气调节器1停止,第二空气调节器2运转时,第一送风单元30停止,当第一空气调节器1和第二空气调节器2运转时,第一送风单元30被驱动,当第一空气调节器1运转,而第二空气调节器2停止时,第一送风单元30被驱动,当第一空气调节器1停止,而第二空气调节器2运转时,第一送风单元30被驱动。
第一空气调节器1当停止第一空气调节器1而运转第二空气调节器2运转时,如果驱动第一送风单元30,则更加快速地对室内的空气进行调节。
当第二空气调节器2位于收容室6外部的状态下运转,第一空气调节器1停止时,如驱动第一送风单元30,在第二空气调节器2中经过调节而排出到室内的空气,其一部分则通过收容室6吸入到空调室4之后排出,第二空气调节器2和第一空气调节器1循环室内空气的同时更加快速且有效地对室内的空气进行调节。
当第二空气调节器2位于收容室6内部并运转,第一空气调节器1停止时,如果驱动第一送风单元30,从第二空气调节器2朝向连通口8排出之后吸入到空调室4的空气,则被第二送风单元30送风而排出到第一空气调节器1的空调室4外部,室内的空气更加快速地循环。
第一送风单元30包括:风扇32,其旋转时产生送风力;马达34,其与风扇32连接,以使风扇32旋转;风扇罩36,其保护风扇32;和孔板38,其形成吸入到风扇罩36的空气的流路。
风扇罩36优选在前面形成空气吸入孔的同时在上表面形成空气排出孔,孔板38优选设置在风扇罩36的前面。
第一空气调节器1包括形成外观并形成空调室4和收容室6的主外壳40,主外壳40包括底座42、主机壳44、吸入面板46、48以及排出面板50。
底座42开放前面和背面,在其内侧具备形成收容室6的空间,并在其上部以开口方式形成连通口8。
主机壳44遮挡底座42的背面,在其与底座42之间形成收容室6。
吸入面板46、48设置在底座42的上侧,并形成有空气吸入口22、24。
排出面板50设置在主机壳44的上部前方,并形成有空气排出口16、18。
第一空气调节器1的底座42包括划分板部25,底座42和主机壳44形成收容室6,底座42、主机壳44、吸入面板46、48以及排出面板50形成空调室4。
底座42分别开放左、右侧面的后方部和背面,其开放面被主机壳44遮盖。
底座42包括:前方左、右板部60、62,其朝向下侧方向垂直地形成在划分板部25中前方部的左、右两侧;和下板部64,其水平地形成在前方左、右板部60、62的下端,划分板部25的下面构成收容室6的内侧上面,下板部64的上面构成收容室6的内侧下面。
底座42还包括与主机壳44连接的机壳连接部66,机壳连接部66沿着下板部64的后方部边缘朝向上侧垂直地形成。
主机壳44用于形成第一空气调节器的后方部左、右侧外观和背面外观,其下端放置于机壳连接部66的同时通过螺栓等连接部件与机壳连接部66相连接。
主机壳44形成为以多级弯曲的形状,以便围绕底座42的后方部左、右侧面和背面。
吸入面板46、48放置在底座42的划分板部25上,并安装在底座42的划分板部25上。
在底座42的划分板部25和吸入面板46、48中任一个形成有突出部,而另一个形成有***突出部而被限制的突出部***凹槽部,通过突出部***到突出部***凹槽部,吸入面板46、48固定在底座42上。
吸入面板46、48包括:左侧吸入面板46,其设置成位于主机壳44左侧的前方,形成有左侧空气吸入口22;和右侧吸入面板48,其设置成位于主机壳44右侧的前方,形成有右侧空气吸入口24。左侧吸入面板46和右侧吸入面板48沿左右方向分隔。
左侧吸入面板46安装在底座42的划分板部25中前方部左侧,右侧吸入面板48安装在底座42的划分板部25中前方部右侧。
排出面板50包括前板部80、左侧板部82以及右侧板部84,在左侧板部82形成有左侧空气排出口16,在右侧板部84形成有右侧空气排出口18。
排出面板50形成为上面、下面以及背面开放的形状,在其与主机壳44之间形成可设置室内热交换器26的空间。
第一空气调节器1还包括:移动排出口单元86,其形成有上侧空气排出口20;和移动导向器88,其引导移动排出口单元86的移动。
移动排出口单元86开放其下面的同时在其前面形成有上侧空气排出口20,由此使从空调室4吹上来的空气通过上空气排出口20朝向移动排出口单元86的前方排出。
第一空气调节器1还包括开闭底座42的机壳连接部66和排出面板50的上端之间的前面板90。
优选的是,前面板90可旋转地与排出面板50和底座42相连接。
第一空气调节器1设置有开闭空气排出口16、18、20的排出口开闭机构91、92、93。
当第一空气调节器1停止,第二空气调节器2运转时,第一空气调节器1的排出口开闭机构91、92、93开放空气排出口16、18、20。
排出口开闭机构91、92、93包括:左侧排出口开闭机构91,其开闭左侧空气排出口16;和右侧排出口开闭机构92,其开闭右侧空气排出口18。
左侧排出口开闭机构91包括:左侧面板94,其旋转或移动地配置在主外壳40的左侧,以便开闭左侧空气排出口16;左侧面板驱动机构95,其设置在主外壳40的左侧,使左侧面板94旋转或移动。
右侧排出口开闭机构92包括:右侧面板96,其旋转或移动地配置在主外壳40右侧,以便开闭右侧空气排出口18;和右侧面板驱动机构97,其设置在主外壳40的右侧,使右侧面板94旋转或移动。
在此,左侧面板94以一同开闭左侧空气吸入口22和左侧空气排出口16的大小形成,右侧面板96以一同开闭右侧空气排出口24和右侧空气排出口18的大小形成。
左侧面板驱动机构95和右侧面板驱动机构97包括:连杆,其与左侧面板94或右侧面板96相连接;和马达,其使连杆旋转。
排出口开闭机构91、92、93还包括使移动排出口单元86进行移动动作而开闭上侧空气排出口20的上侧排出口开闭机构93。
上侧排出口开闭机构93包括:齿条,其设置在移动排出口单元86和移动导向器88中的一个上;小齿轮,其与齿条啮合;和马达等驱动源,其使小齿轮旋转。
上侧排出口开闭机构93当其驱动源设置在移动排出口单元86上时,齿条设置在移动导向器88上,当驱动源进行驱动时,驱动源与移动排出口单元86一同上升或下降,当驱动源设置在移动导向器88上时,齿条设置在移动排出口单元86上,当驱动源进行驱动时,齿条与移动排出口单元86一同上升或下降。
针对第二空气调节器2,当第一空气调节器1停止,第二空气调节器2运转时,能同时以开放模式驱动左侧排出口开闭机构91、右侧排出口开闭机构92以及上侧排出口开闭机构93,也能以密闭模式驱动左侧排出口开闭机构91和右侧排出口开闭机构92,以开放模式仅驱动上侧排出口开闭机构93。
第二空气调节器2在其上面形成空气排出口102,除了上面以外的其他区域形成空气吸入口103。
第二空气调节器2在前面、左侧面、背面以及右侧面中的至少一面上形成空气吸入口103。
优选的是,在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前面形成空气吸入口103,使得第二空气调节器2***到收容室6的状态下快速吸入收容室6外部的空气。
第二空气调节器2包括第二空调单元104、106、108、109和第二送风单元110。
第二空调单元104、106、108、109设置在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内部,使室内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由此进行除湿,第二空气单元104、106、108、109包括:压缩机104,其压缩制冷剂;冷凝器106,其使在压缩机104中被压缩的制冷剂冷凝的同时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膨胀机构(未图示),其使在冷凝器106中被冷凝的制冷剂膨胀;和蒸发器108,其使在膨胀机构中被膨胀的制冷剂蒸发的同时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
第二空调单元104、106、108、109由制冷剂配管连接压缩机104、冷凝器106、膨胀机构以及蒸发器108,使得在压缩机104中被压缩的制冷剂依次经由冷凝器106、膨胀机构以及蒸发器108之后回收到压缩机104,从而第二空气调节器2构成为一种一体型空气调节器。
蒸发器108和冷凝器106设置成位于空气吸入口103和第二送风单元110之间。
第二空调单元104、106、108、109还包括净化吸入到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空气的第二净化单元109。
第二净化单元109作为过滤或去除空气中的异物的过滤器,优选设置在蒸发器108的前方,使得吸入到空气吸入口103的空气在被吸入到蒸发器108之前通过该第二净化单元109。
第二净化单元109设置成进出第二空气调节器2。
第二送风单元110设置在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内部,使室内的空气经由第二空调单元104、106、108、109的至少一部分之后排出到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外部。
第二送风单元110包括:风扇112,其旋转时产生送风力;马达114,其与风扇112连接,以使风扇112旋转;风扇罩116,其保护风扇112;和孔板118,其形成吸入到风扇罩116的空气的流路。
风扇罩116优选在前面形成空气吸入孔的同时在上面形成空气排出孔,孔板118优选设置在风扇罩116的前面。
第二送风单元110优选设置成位于冷凝器106和空气排出口102之间。
第二空气调节器2还包括:阻挡部120,其划分驱动第二送风单元110时的空气经由的空间和空气不经由的空间;和接水盘122,其装入在蒸发器108的表面产生并掉落的冷凝水。
第二空气调节器2中,优选的是,蒸发器108、冷凝器106以及第二送风单元110放置而设置在阻挡部120上,其压缩机104和接水盘122设置在阻挡部120的下侧。
在阻挡部120上形成排水孔121,该排水孔121位于接水盘122的上侧位置,以便接到在蒸发器108的表面产生的冷凝水之后使之掉落到接水盘122,其将冷凝水排放到接水盘122。
接水盘122是上面开放的箱体,设置成能进出第二空气调节器2。
第二空气调节器2形成有使第二净化单元109进出的净化单元进出口123,并形成有使接水盘122进出的接水盘进出口124。
净化单元进出口123和接水盘进出口124形成在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前面、左侧面、背面以及右侧面中的至少一面上。
净化单元进出口123和接水盘进出口124优选设置在当第二空气调节器2***到收容室6时被第一空气调节器1遮挡的一面上,并且净化单元进出口123和接水盘进出口124优选沿左右方向开口地形成在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中的一侧上。
在接水盘122配置有遮盖接水盘122的上面的接水盘盖125,在接水盘盖125形成有使掉落到排水孔121的冷凝水经由的冷凝水孔126。
第二空气调节器2包括:底座132;机壳134,其设置在底座132的上侧;前盖136,其配置在机壳134的前方;和顶盖138,其配置在机壳134的上侧。
第二空气调节器2中,底座132、机壳134、前盖136以及顶盖138构成形成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外观的辅助外壳。
底座132用于形成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底面外观,其突出形成有引导接水盘122的***及拉出的滑动导向器133。
机壳134用于形成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左、右侧面和背面外观,其在左侧面和右侧面中的一侧形成有净化单元进出口123和接水盘进出口124。
第二空气调节器2由于在前面形成空气吸入口103,并在上面形成空气排出口102,因此可在前盖136形成空气吸入口103,并在顶盖138形成空气排出口102。
在前盖136的背面突出形成有净化单元装拆部140,第二净化单元109可在净化单元装拆部140上滑动地进行装拆。
净化单元装拆部140开放其左、右中一侧面。
第二空气调节器2还包括调节通过空气排出口102排出的空气的风向的风向调节机构144。
风向调节机构144包括:上下风向调节部件146,其以水平轴为中心上下旋转地配置在第二送风单元110的上部;和风向调节马达148,其使上下风向调节部件146旋转。
第二空气调节器2在底面设置有脚轮150。
脚轮150设置在底座112上,用于补助第二空气调节器2容易移动,当把第二空气调节器2***到收容室6时,该脚轮150与第一空气调节器1的底座42尤其是收容室6的内侧下面接触。
第二空气调节器2还包括可移动地配置在前盖136的前方的移动面板160。
移动面板160形成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前面外观,其作为吸入口面板,以遮挡空气吸入口103,使得该空气吸入口103从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前方看不到,并且当其与前盖136分隔地移动时,在其与前盖136之间形成吸入空气的吸入通路S,当其与前盖136紧贴地移动时,阻断异物等入侵到前盖136和移动面板160之间。
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左右宽度小于上述收容室6的内侧左面和内侧右面之间的左右宽度,而其高度低于收容室6的内侧上面和内侧下面之间的高度,以能***到收容室6内。
第二空气调节器2中,上下风向调节部件146可朝向顶盖138的上侧旋转,上下风向调节部件146即使旋转到最高,也具有与收容室6的内侧上面分隔的高度,从而上下风向调节部件146不会与收容室6的内侧上面发生干涉。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一实施例的控制框图。
空气调节***还包括:信号接收部200,其设置在第一空气调节器1和第二空气调节器2中一方上;和远程操纵器210,其设置有向信号接收部200发送信号的信号发送部202,并对第一空气调节器1和第二空气调节器2进行远程操纵。
即,空气调节***利用一个远程操纵器210能够同时操纵第一空气调节器1和第二空气调节器2。
远程操纵器210一同设置操纵第一空气调节器1的第一空气调节器操纵部212和操纵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第二空气调节器操纵部214。
第一空气调节器1和第二空气调节器2优选由RF通信等的无线通信部220、222相连接。
第一空气调节器1设置有第一无线通信部220,第二空气调节器2设置有与第一无线通信部220进行无线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部222。
当信号接收部200设置在第一空气调节器1上时,如果信号接收部200接收到从远程操纵器210发送的信号并且信号接收部200所接收到的信号为针对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操纵的信号,第一空气调节器1则通过无线通信部220、222向第二空气调节器2发送信号,第二空气调节器2根据从第一空气调节器1发送的信号进行运转。
下面,对上述构成的空气调节***的动作进行的说明如下所述。
首先,如果用户在将第二空气调节器2***到第一空气调节器1的收容室6的状态下运转第一空气调节器1和第二空气调节器2,第一空气调节器1和第二空气调节器2则一同运转。
第一空气调节器1驱动室外机的压缩机的同时驱动第一送风单元30,第二空气调节器2驱动压缩机104的同时驱动第二送风单元110。
当驱动第一空气调节器1的压缩机时,在压缩机中驱动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中被冷凝之后在膨胀机构中被膨胀,之后经由室内热交换器26。
当驱动第一空气调节器1的第一送风单元30时,室内的空气中空调室4左、右侧的空气通过左侧空气吸入口22和右侧空气吸入口24吸入到空调室4,之后经由第一净化单元28的同时被净化。在第一净化单元28中被净化的空气经由第一送风单元30与室内热交换器26接触,并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在室内热交换器26中被冷却的空气通过左侧空气排出口16、右侧空气排出口18以及上侧空气排出口20排出到室内。
当驱动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压缩机104时,在压缩机104中被压缩的制冷剂经由冷凝器106的同时被冷凝之后在膨胀机构中膨胀,之后经由蒸发器108。
当驱动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第二送风单元110时,室内的空气中收容室6前方的空气通过空气吸入口103吸入到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内部,之后经由第二净化单元109的同时被净化。在第二净化单元109中被净化的空气经由蒸发器108的同时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空气中的水分冷凝在蒸发器108表面。与蒸发器108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经由冷凝器106的同时使制冷剂冷凝,之后经由第二送风单元110,并通过空气排出口102排出到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上侧。
排出到第二空气调节器2上侧的空气经由连通口8吸入到空调室4,之后与通过空调室4的左侧空气吸入口22和右侧空气吸入口24吸入到空调室4的空气混合之后,经由第二净化单元109的同时被净化,并与室内热交换器26接触而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6再次经过除湿之后通过左侧空气排出口16、右侧空气排出口18以及上侧空气排出口20排出到室内。
即,吸入到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空气在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内部经过第一次除湿,在空调室4的内部经过第二次除湿之后排出到室内,从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左侧空气排出口16、右侧空气排出口18以及上侧空气排出口20中排出经过多次除湿的干燥空气。
另一方面,如果用户在将第二空气调节器2***到第一空气调节器1的收容室6的状态下仅运转第一空气调节器1,第一送风单元30则被驱动,空调室4左侧的空气通过左侧空气吸入口22吸入到空调室4,空调室4的右侧的空气通过右侧空气吸入口24吸入到空调室4,收容室6前方的空气吸入到收容室6内侧面和第二空气调节器2之间后通过连通口8吸入到空调室4。
通过连通口8吸入到空调室4的空气与通过左侧空气吸入口22和右侧空气吸入口24吸入到空调室4的空气混合之后经由第二净化单元109的同时被净化,并与室内热交换器26接触而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根据室内热交换器26再次经过除湿之后通过左侧空气排出口16、右侧空气排出口18以及上侧空气排出口20排出到室内。
即,第一空气调节器1当驱动第一送风单元30时,从空调室4的左侧和右侧以及下侧吸入室内空气进行调节,第一空气调节器1与未形成连通口8情况相比,能更加快速地对室内的空气进行调节。
相反,如果用户在将第二空气调节器2***到第一空气调节器1的收容室6的状态下仅运转第二空气调节器2,第二空气调节器2则运转,并驱动第一空气调节器1的第一送风单元30,排出口开闭机构91、92、93开放空气排出口16、18、20,室内的空气通过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运转和第一送风单元30的驱动而吸入到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空气吸入口103。
吸入到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空气吸入口103的空气经由第二净化单元109的同时被净化,并经由蒸发器108的同时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空气中的水分冷凝在蒸发器108表面。与蒸发器108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经由冷凝器106的同时使制冷剂冷凝,经由第二送风单元110之后通过空气排出口102排出到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上侧。
排出到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上侧的空气经由连通口8吸入到空调室4,之后经由第二净化单元109的同时被净化,不经过热交换地经由室内热交换器26,并通过左侧空气排出口16、右侧空气排出口18以及上侧空气排出口20排出到室内。
即,吸入到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空气在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内部被除湿,通过高度高于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左侧空气排出口16、右侧空气排出口18以及上侧空气排出口20排出到室内,通过左侧空气排出口16、右侧空气排出口18以及上侧空气排出口20排出的空气快速而广阔地扩散到室内。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如果用户在将第二空气调节器2从第一空气调节器1的收容室6中拉出并使之位于收容室6外部的状态下运转第一空气调节器1和第二空气调节器2,第一空气调节器1和第二空气调节器2则一同运转。
第一空气调节器1将室内空气通过左侧空气吸入口22、右侧空气吸入口24和连通口8吸入到空调室4进行调节之后通过左、右、上侧空气排出口16、18、20排出,第二空气调节器2在与第一空气调节器1分隔的状态下将室内空气吸入到内部进行调节之后通过空气排出口102排出。
通过第一空气调节器1的左、右、上侧空气排出口16、18、20排出的空气分散到室内之后,被吸入到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空气吸入口103并进行调节之后排出到室内,通过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空气排出口102排出的空气分散到室内之后,被吸入到第一空气调节器1的左、右侧空气吸入口22、24和连通口8并进行调节之后排出到室内。
即,第一空气调节器1和第二空气调节器2循环室内空气的同时对室内均匀地进行空气调节。
另一方面,如果用户在将第二空气调节器2拉出到第一空气调节器1的收容室6外部的状态下仅运转第一空气调节器1,则仅有第一空气调节器1运转,室内的空气吸入到第一空气调节器1的左、右侧空气吸入口22、24和连通口8并进行调节之后通过左、右、上侧排出口16、18、20排出。
相反,如果用户在将第二空气调节器2拉出到第一空气调节器1的收容室6外部的状态下仅运转第二空气调节器2,第二空气调节器2则在与第一空气调节器1分隔的状态下将室内空气吸入到内部进行调节之后通过空气排出口102排出。此时,第一空气调节器1的第一送风单元30被驱动,排出口开闭机构91、92、93开放空气排出口16、18、20,室内的空气通过第一送风单元30的驱动吸入到第一空气调节器1的左、右侧空气吸入口22、24及连通口8。吸入到第一空气调节器1的空气经由空调室4之后通过左、右、上侧空气排出口16、18、20排出,第一空气调节器1更加活跃地进行室内空气的循环。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另一实施例的停止运转时的剖视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其第一空气调节器还包括:连通口门300,其配置成开闭连通口8;和门驱动机构310,使连通口门300进行开闭操作。除了连通口门300和门驱动机构310以外的其他结构及作用与本发明一实施例相同,因此使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连通口门300以可密闭连通口8的大小形成,并滑动或旋转地配置在底座42。
门驱动机构310使连通口门300滑动时包括:马达等驱动源;小齿轮,其通过驱动源进行旋转;和齿条,其与小齿轮啮合,用于使连通口门滑动。
门驱动机构310当使连通口门300旋转时,马达等驱动源直接与连通口门300连接,由此马达等驱动源可直接使连通口门300正转、反转,马达等驱动源与驱动齿轮连接,与驱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与连通口门300连接,由此马达等驱动源、驱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使连通口门300旋转。
根据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当第一空气调节器1停止,第二空气调节器2停止时,以密闭模式驱动门驱动机构310,使连通口门300滑动或旋转到关闭连通口8的位置。
另一方面,针对空气调节***,如果用户通过远程操纵器等输入第一空气调节器1和第二空气调节器2的独立运转指令,则以密闭模式驱动门驱动机构310,由此使连通口门300关闭连通口8,在该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内,可固然执行多种实施方式。

Claims (11)

1.一种空气调节***,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空气调节器,其用于将空气吸入到空调室并对该空气进行调节之后排出,在所述空调室的外部形成有收容室,并形成有用于连通所述空调室和收容室的连通口,和
第二空气调节器,其从所述收容室的外部吸入空气并对该空气进行调节之后排出,或者,其被***到所述收容室内,吸入空气并对该空气进行调节之后通过所述连通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在下部形成所述收容室,并在所述收容室的上侧形成所述空调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气调节器形成有朝向上侧排出空气的空气排出口,在所述第二空气调节器被***到所述收容室内时,通过所述第二空气调节器的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经由所述连通口和空调室之后排出到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形成有用于划分所述空调室和收容室的划分板部,
所述连通口以开口方式形成在所述划分板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在所述空调室的左侧形成有左侧空气吸入口,并在所述空调室的右侧形成有右侧空气吸入口,
所述连通口形成为使其空气吸入方向与所述左侧空气吸入口的空气吸入方向及所述右侧空气吸入口的空气吸入方向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包括用于将空气吸入到所述空调室之后排出的第一送风单元,
当所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停止而所述第二空气调节器运转时,所述第一送风单元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空气调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形成有用于排出所述空调室的空气的空气排出口,并且设置有用于开闭空气排出口的排出口开闭机构,
当所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停止而所述第二空气调节器运转时,所述第一空气调节器的所述排出口开闭机构开放所述空气排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调节器还包括:
连通口门,其配置成能开闭所述连通口,和
门驱动机构,其使所述连通口门进行开闭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气调节器当位于所述收容室的外部时,在其与第一空气调节器之间循环空气的同时对室内的空气进行调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信号接收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和第二空气调节器中一方上,和
远程操纵器,其设置有向所述信号接收部发送信号的信号发送部,用于对所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和第二空气调节器进行远程操纵。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包括:
底座,其前面和背面开放,在其内侧具备用于形成所述收容室的空间,在其上部以开口方式形成有所述连通口,
主机壳,其遮挡所述底座的背面,在其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所述收容室;
吸入面板,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侧,并形成有空气吸入口,和
排出面板,其设置在所述主机壳的上部前方,并形成有空气排出口。
CN201110021194.XA 2010-10-07 2011-01-14 空气调节***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449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97854 2010-10-07
KR1020100097854A KR101820377B1 (ko) 2010-10-07 2010-10-07 공기조화시스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4936A true CN102444936A (zh) 2012-05-09
CN102444936B CN102444936B (zh) 2016-02-10

Family

ID=46007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119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44936B (zh) 2010-10-07 2011-01-14 空气调节***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820377B1 (zh)
CN (1) CN10244493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3120A (zh) * 2016-03-29 2016-07-20 佛山市金星徽电器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08211A (zh) * 2017-10-20 2019-05-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净化功能的空调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1307B (zh) * 2015-07-30 2019-07-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基座
CN105091139B (zh) * 2015-07-30 2019-05-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送风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4747A (ja) * 1995-06-30 1997-01-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組込み式空気調和装置
CN2557850Y (zh) * 2002-07-04 2003-06-25 王赞杰 模块式空调装置及该空调装置用的加湿器
KR20040025269A (ko) * 2002-09-19 2004-03-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1766432A (zh) * 2004-10-22 2006-05-03 维尼亚万都株式会社 具有独立制冷和净化路径的空调器
KR20080052886A (ko) * 2006-12-08 2008-06-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101326319A (zh) * 2005-12-13 2008-12-17 Lg电子株式会社 利用空调***冷凝热的烘干机和具有烘干机的空调***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4747A (ja) * 1995-06-30 1997-01-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組込み式空気調和装置
CN2557850Y (zh) * 2002-07-04 2003-06-25 王赞杰 模块式空调装置及该空调装置用的加湿器
KR20040025269A (ko) * 2002-09-19 2004-03-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1766432A (zh) * 2004-10-22 2006-05-03 维尼亚万都株式会社 具有独立制冷和净化路径的空调器
CN101326319A (zh) * 2005-12-13 2008-12-17 Lg电子株式会社 利用空调***冷凝热的烘干机和具有烘干机的空调***
KR20080052886A (ko) * 2006-12-08 2008-06-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3120A (zh) * 2016-03-29 2016-07-20 佛山市金星徽电器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5783120B (zh) * 2016-03-29 2018-12-07 佛山市金星徽电器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08211A (zh) * 2017-10-20 2019-05-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净化功能的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4936B (zh) 2016-02-10
KR20120036140A (ko) 2012-04-17
KR101820377B1 (ko) 2018-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4938B (zh) 空气调节***
US6253559B1 (en) Heating and cooling unit
KR101811206B1 (ko) 공기조화시스템
KR20180127223A (ko) 공기조화기
CA2682821A1 (en) Total room air purification system with air conditioning, filtration and ventilation
US20180274798A1 (en) Air conditioner
KR101457948B1 (ko) 개인용 에어컨
CN101839525A (zh) 一种兼有移动空调功能的除湿机
KR102662868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02444936A (zh) 空气调节***
CN105526638A (zh) 除湿机
US8261571B2 (en) Multifunctional ventilating fan
CN102374630A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
CN104089341B (zh) 室内空调设备
CN204128072U (zh) 室内空调设备
CN101581472A (zh) 空调器
CN100387906C (zh) 空调机
JP2006234289A (ja) 一体型空気調和機
CN111692679A (zh) 厨房空调一体机
CN212869974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4786756U (zh) 空调柜机
KR101738084B1 (ko) 공기조화시스템
CN220892411U (zh) 除湿装置
CN111692680A (zh) 厨房空调一体机
CN216868674U (zh)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