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7548A - 下行harq反馈方法以及相应的基站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下行harq反馈方法以及相应的基站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7548A
CN102377548A CN2010102555707A CN201010255570A CN102377548A CN 102377548 A CN102377548 A CN 102377548A CN 2010102555707 A CN2010102555707 A CN 2010102555707A CN 201010255570 A CN201010255570 A CN 201010255570A CN 102377548 A CN102377548 A CN 1023775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cend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pdcch
harq feedback
descending harq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555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曾
刘仁茂
梁永明
张应余
丁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25557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775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77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75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LTE Rel-10及后续版本***TDD模式下的符合标准化确立的下行HARQ反馈方式框架的具体的下行HARQ反馈方法以及相应的基站和用户设备。所述下行HARQ反馈方法包括:对于每一个CC,将该CC上的所有下行分配的所***字对应的下行HARQ状态进行空域和时域捆绑,产生一个总体下行HARQ状态;对于每一个CC,对该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和能够反映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进行联合编码,从而产生预定比特数量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以及传输所有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

Description

下行HARQ反馈方法以及相应的基站和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采用了载波聚合技术的LTE-Advanced以及4G***中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法和相应的基站与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TDD)模式中,由于上下行配比的设置,可能存在上行时隙数目小于下行时隙数目的情况,这时为了减少数据的传输时延,需要在一个上行时隙里对多个下行时隙的数据进行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信息反馈,即ACK/NACK反馈。为满足该需要,存在捆绑(Bundling)和ACK/NACK复用(ACK/NACK Multiplexing)两种可能的方式。以下分别对这两种方式进行描述。
1)捆绑
捆绑是使用一个ACK/NAK完成对之前若干个下行数据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的反馈。针对相应的码字(codeword),对多个下行子帧(DL subframe)的接收结果(正确/错误)进行逻辑与(AND)操作,并在一个上行子帧(UL subframe)中用1比特反馈逻辑与操作的结果。如果有2个码字就用2个比特反馈。
在采用捆绑的情况下,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于传输“捆绑ACK/N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PUCCH)的资源指示由捆绑窗口内的最后一个动态分配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所对应的PDCCH的最小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 channel elements,CCE)的序号和下行子帧序号唯一确定。
在采用捆绑的情况下,下行分配信息PDCCH,即下行分配(DLassignment)有可能发生丢失,如果只是最后一个下行分配丢失,UE将根据最后一个正确接收的PDSCH对应的PDCCH确定的PUCCH资源来反馈ACK/NACK,这时基站(Base Station,BS,又称为eNB)侦听最后一个下行分配对应的PUCCH信道,如未检测到将判断为非连续发送(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DTX),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为NACK。但如果捆绑窗口中间的一个下行分配丢失,但其它未丢失的PDCCH调度的PDSCH都被正确接收,UE将在最后一个下行分配对应的PUCCH信道上反馈ACK/NACK,这时eNB将得不到关于错误下行帧的DTX或NACK信息。LTE标准中在TDD模式下的下行分配PDCCH中添加一个类似计数器的字段将关于捆绑窗口内的下行分配数量的信息在基站和终端之间进行交换,定义为下行分配指示(Downlink AssignmentIndication,DAI)。
捆绑的缺点是eNB不知道捆绑窗口中哪个下行分配被错误接收,如一个下行分配错误,那么就要重传所有的下行分配,所以捆绑不适合下行覆盖受限的情况。
2)ACK/NACK复用
ACK/NACK复用是在一个上行子帧里反馈多个ACK/NACK,即对多个下行分配中的每一个反馈相应的ACK/NACK信息。ACK/NACK复用是将多个下行子帧的接收结果在一个上行子帧中用多个比特反馈,其中,每个下行子帧的多个码字对应的接收结果通过逻辑与变成一个比特(这一方法又称为空域捆绑)。ACK/NACK复用利用对应多个下行分配的PDCCH中CCE的信息计算出的多个ACK/NACK的备选反馈资源,结合2比特的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调制进行反馈。eNB接收下行HARQ反馈信息后根据反馈的调制符号对应的信息值和反馈所用的资源查表得到每个下行资源的反馈信息。
ACK/NACK复用又称为信道选择(channel selection),因为该方法还将在多个备选反馈资源中选择一个进行实际反馈这一自由度用于反映ACK/NACK反馈信息。ACK/NACK复用反馈方式与LTE协议的默认的捆绑反馈方式之间通过1比特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由基站进行配置。
LTE-Advanced***(又称为LTE Rel-10)中引入了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技术,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聚合以支持大于20MHz的上下行传输带宽。
LTE Rel-10目前的标准化规定一个UE专有(UE specific)的上行CC被半静态地配置为承载该UE的PUCCH ACK/NACK(参见非专利参考文献1)。图1示出了LTE Rel-10***的TDD模式下的下行分配与上行ACK/NACK反馈的一个例子,其中上下行配比为1∶4,eNB在下行方向上给UE配置了5个CC,在上行方向是给UE配置了4个CC,并将UE第3个上行CC配置为传输PUCCH ACK/NACK的上行CC。如图1可见,eNB在下行连续四个子帧上都有调度,每个子帧上分别调度了若干个下行CC上的PDSCH,这些PDSCH对应的HARQ反馈信息将采用LTE Rel-10标准规定的下行HARQ反馈方式以一定的HARQ时序关系在上行子帧的第3个上行CC上进行反馈。
LTE Rel-10目前的标准化又规定了以下下行反馈传输方式同时对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和TDD有效(见非专利参考文献2):
·对支持至多4比特的ACK/NACK的UE,下行HARQ反馈采用基于PUCCH格式1b的信道选择方式;
·对支持大于4比特的ACK/NACK的UE,下行HARQ反馈采用基于离散付立叶变换扩频正交频分复用(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信号的方式。
尽管标准化已经确立了TDD的下行反馈方式的大致框架,但是反馈方法很多具体的细节还是没有确定,比如ACK/NACK反馈信息比特的具体含义,与下行分配HARQ状态之间的具体映射关系,在表示TDD全部HARQ状态所需的比特数多于上述传输方式可支持的最大比特数时所需要采用的压缩手段等。因此,需要以标准化确定的下行反馈方式框架为基础,研究和开发LTE Rel-10***中TDD模式下具体的下行HARQ反馈方法。
现有技术中能够找到的与上述问题有关的内容如非专利参考文献3所述:
如图2所示,非专利参考文献3提出了一种具体的LTE Rel-10***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馈方法。这种反馈方式以每一个下行CC为单位进行处理产生5个HARQ状态。具体而言,首先将每一个下行CC的每一个下行子帧上的下行分配(如果有的话)的HARQ状态作空域捆绑,然后结合DAI检测,确定该下行CC的第一个下行分配的HARQ状态,如果是DTX或NACK,则该下行CC的整个(包括所有有下行分配的子帧)HARQ状态为NACK;如果是ACK,则从该下行分配开始计算连续ACK的数量。这将可能产生以下4种状态:4个连续ACK、3个连续ACK、2个连续ACK和1个ACK。如图2(a)中为2个连续ACK,图2(b)中为1个ACK,图2(c)中为2个连续ACK。于是每个CC对应5种状态,5个CC就有5^5=3125种状态,这3125种状态联合编码需要
Figure BSA00000232400700041
个HARQ反馈信息比特。类似地,2个CC需要5个HARQ反馈信息比特。这些反馈信息比特需要用下行HARQ反馈传输方式传输给eNB。
结合标准化已经规定的下行HARQ反馈方式框架,这一方案存在以下缺点:
1)按照非专利参考文献3的方案,即使对于最低端的支持2个下行CC的LTE Rel-10UE,需要传输的HARQ反馈信息比特数也会达到5个,因此无法适用于下行HARQ反馈方式框架中对应于支持至多4比特ACK/NACK的UE的反馈传输方式;
2)按照非专利参考文献3的方案,如果某个UE支持5个CC,需要传输的反馈信息比特数为12。考虑到基于DFT-S-OFDM信号的下行HARQ反馈传输方式将采用的反馈信息比特编码方式为LTE中已经定义的Reed Muller码(32,O),该码最大只支持11比特的信息比特,因此除非再定义一种新的编码方式,否则也无法适用于下行HARQ反馈方式框架中对应于支持大于4比特ACK/NACK的UE的反馈传输方式;
3)按照非专利参考文献3的方案,由于每个CC的反馈信息对应5个状态,因此必然会有2个CC的HARQ状态与某一个反馈信息比特有关。因此如果该比特发生错误,必然会影响到2个CC的HARQ状态,这将对HARQ性能造成较大影响。
参考文献列表
非专利参考文献1:3GPP RAN1,Draft Report of 3GPP TSG RANWG1#60v0.1.0,2010;
非专利参考文献2:3GPP RAN1,Draft Report of 3GPP TSG RANWG1#61bis v1.0.0,2010;
非专利参考文献3:Samsung,Discussion on ACK/NACK transmissionmethod for LTE-A TDD,R1-103640,3GPP RAN1 WG1 #61bis,2010。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在LTE Rel-10及后续版本***TDD模式下的具体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的反馈方法以及对应的基站和用户设备,其既符合标准化所确立的下行HARQ反馈方式的框架,又能够适用于该框架下目前针对不同能力的UE规定的反馈传输方式,并且具有良好的HARQ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馈方法,包括:对于每一个CC,将该CC上的所有下行分配的所***字对应的下行HARQ状态进行空域和时域捆绑,产生一个总体下行HARQ状态;对于每一个CC,对该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和能够反映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进行联合编码,从而产生预定比特数量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以及传输所有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包括:接收所有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对于每一个CC,对该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进行联合解码,得到该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和能够反映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以及根据每一个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和能够反映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确定该CC上是否有下行分配PDCCH发生传输错误或丢失。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总体下行HARQ状态产生单元,用于对于每一个CC,将该CC上的所有下行分配的所***字对应的下行HARQ状态进行空域和时域捆绑,产生一个总体下行HARQ状态;联合编码单元,用于对于每一个CC,对该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和能够反映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进行联合编码,从而产生预定比特数量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以及传输单元,用于传输所有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基站,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有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联合解码单元,用于对于每一个CC,对该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进行联合解码,得到该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和能够反映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以及下行分配PDCCH传输错误或丢失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一个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和能够反映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确定该CC上是否有下行分配PDCCH发生传输错误或丢失。
这样,本专利提出了LTE Rel-10***及后续版本TDD模式下以标准化所确立的下行反馈方式框架为基础的具体的下行HARQ反馈方法,填补了标准化目前的空白。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使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了LTE Rel-10***的TDD模式下的下行分配与上行ACK/NACK反馈的一个例子;
图2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具体的LTE Rel-10***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馈方法;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下行HARQ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在TDD上下行配比为1∶4时eNB为一个半静态地配置了5个下行CC的UE进行下行调度的调度结果的例子;
图5示出了在TDD上下行配比为1∶4时一个半静态地配置了4个下行CC的UE的下行HARQ状态处理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为支持至多4比特ACK/NACK的UE设计的基于PUCCH格式1b的信道选择方式;
图7示出了为支持大于4比特ACK/NACK的UE设计的基于DFT-S-OFDM信号的方式;
图8示出了采用常规循环前缀时一个时隙中的DFT-S-OFDM信号的结构图;
图9示出了采用常规循环前缀时PUCCH格式1b的结构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下行HARQ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户设备的硬件功能方框图;以及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基站的硬件功能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清楚详细地阐述本发明的实现步骤,下面给出了一些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适用于支持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尤其是LTE-Advanced蜂窝移动通信***。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应用,而是可适用于更多其它相关的无线通信***。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描述过程中省略了对于本发明来说是不必要的细节和功能,以防止对本发明的理解造成混淆。
实施例1:
下面结合图3对本发明的下行HARQ反馈方法进行阐述。在阐述过程中,仅以TDD上下行配比是1∶4的情况为例。然而,该上下行配比仅仅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轻易地将这本发明的所描述的实施例推广至其他上下行配比场景。
在进行下行HARQ反馈前,eNB事先应进行下行调度。在实施例1中,eNB在进行下行调度时,将每个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字段设置为对相应CC上的下行分配进行计数。
图4示出了在TDD上下行配比为1∶4时eNB为一个半静态地配置了5个下行CC的UE进行下行调度的结果的例子。由图可见,eNB为该UE在5个CC上分别调度了3,3,2,2,2个下行分配。每个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字段用于指示本CC上下行分配的计数。如CC1上的下行分配被调度在前3个下行子帧(n-k1,n-k2,n-k3)上,其各自的PDCCH中的DAI字段分别为0,1,2,分别指示各自的下行分配为CC1上的第1,2,3个下行分配,其余CC同理。
当UE接收到来自eNB的下行数据时,将执行如图3所示的下行HARQ反馈。下行HARQ反馈起始于步骤S301,在该步骤中,对于每一个CC,UE首先将该CC上的每一个下行分配的多个码字对应的下行HARQ状态进行空域捆绑(bundling),然后再对多个下行分配的空域捆绑结果进行时域捆绑,最后产生一个总体下行HARQ状态。当然,也可以先进行时域捆绑再进行空域捆绑,或者联合执行空域和时域捆绑。
图5示出了在TDD上下行配比为1∶4时一个半静态地配置了4个下行CC的UE的下行HARQ状态处理的示意图。在某个CC上,UE有若干个下行分配,如果其中有的下行分配有2个或更多个码字,则UE先将这些下行分配的不同码字对应的下行HARQ状态进行空域捆绑(即做与操作),然后再将该CC上所有下行分配对应的下行HARQ状态进行时域捆绑(即做与操作)。最终UE将获得该CC的一个HARQ状态:ACK或NACK(此处将该HARQ状态称为该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如果UE没有检测到下行分配PDCCH丢失,并且所有下行分配(包括每个下行分配中的每一个码字)对应的下行HARQ状态都为ACK,则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ACK;否则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NACK。
应当注意的是,UE可以利用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字段检测是否有下行分配PDCCH丢失。具体而言,如果发现所接收的第一个下行分配DAI字段并非从计数起始点(如0)开始计数,或连续两个下行分配PDCCH的DAI字段的计数不连续,则可以判断有下行分配PDCCH丢失。
接着,在步骤S303中,对于每一个CC,UE对该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和指示在该CC上UE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DAI字段的值进行联合编码,从而产生2比特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
表1为每个CC上下行HARQ反馈联合编码的示意表。注意到,表1中每个CC上UE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是由UE在该CC上收到的最后一个下行分配PDCCH中DAI的值来指示的。其合理性在于:如果某个CC在步骤S302中产生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ACK,那么UE在该CC上收到的最后一个下行分配PDCCH中DAI的值必然与该CC上UE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对应(注意到DAI从0开始编号,UE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应该等于最后一个下行分配PDCCH中DAI的值加1),因为DAI本身就对下行分配PDCCH进行计数。
当TDD模式的上下行配比为1∶4时,DAI的值0,1,2,3分别代表对应的下行分配PDCCH为第1,2,3,4个下行分配PDCCH。当上下行配比进一步减小时,DAI的值将进行模4操作,以适应DAI数据域2比特的限制。如当上下行配比为1∶9时,对应于第1,2,3,4,5,6,7,8,9个下行分配PDCCH的DAI值分别为0,1,2,3,0,1,2,3,0。此时,最后一个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值仍然能够指示出该CC上UE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可能取值范围。并且,只要满足UE不会连续丢失最后3个或更多的下行分配PDCCH这一前提,eNB还是可以通过将DAI值所指示的总数取值为可能取值范围中的最大值,并将该值与其自身调度的下行分配PDCCH进行比较,判断得出最后一个下行分配PDCCH是否丢失。当然,UE连续丢失最后3个或更多的下行分配PDCCH的可能性较小,因而满足这一前提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表1每个CC上下行HARQ反馈的联合编码
Figure BSA00000232400700101
如表1所示,如果某个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NACK,则反馈(0,0);如果某个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ACK,则根据该CC上UE收到的最后一个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值,决定反馈状态为(0,1),(1,0),(1,1)中的一个。将每个CC上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与该CC上UE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或该CC上UE收到的最后一个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值)联合编码的作用如下:因为DAI连续计数,通过它能够成功地确定连续两个下行分配之间有没有下行分配PDCCH的丢失,但是它对于判断最后一个下行分配PDCCH是否丢失无能为力。当采用如表1所示的联合编码方法后,当eNB收到这个反馈时,结合eNB已知的下行分配调度结果,eNB可以轻易地判断最后一个下行分配PDCCH是否丢失,从而确定最后一个下行分配的下行HARQ状态。表1中DAI为0或3对应于相同的HARQ反馈,因而在eNB端不可区分,但正如前面说过的,只要满足UE不会连续丢失最后3个或更多的下行分配PDCCH这一前提,eNB还是可以判断得出最后一个下行分配PDCCH是否丢失。当然,UE连续丢失最后3个或更多的下行分配PDCCH的可能性较小,因而满足这一前提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最后,在步骤S304中,UE将所有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传输给eNB。
当前LTE Rel-10标准化为不同能力的UE设计了不同的下行HARQ反馈传输方式。图6示出了为支持至多4比特ACK/NACK的UE设计的基于PUCCH格式1b的信道选择方式,图7示出了为支持大于4比特ACK/NACK的UE设计的基于DFT-S-OFDM信号的方式。
如图6所示,基于PUCCH格式1b的信道选择方式与LTE Rel-8TDD模式下采用的信道选择的方式相同,根据所分配的备选PUCCH格式1b的资源的数量不同支持不同的下行HARQ反馈比特数。为支持4比特,需要的备选PUCCH格式1b的资源数量为4个。支持至多4比特ACK/NACK这一能力是针对比较低端的LTE Rel-10UE而提出的,在FDD模式下,eNB一般最多为对应这一能力的UE半静态地配置2个下行CC,因为在不考虑DTX的情况下每个CC最多需要2个ACK/NACK比特(在该CC配置的传输模式为MIMO时)。考虑到FDD模式与TDD模式的统一(这一点在标准化设计下行HARQ反馈方式框架时就已经考虑到),在TDD模式下,基于PUCCH格式1b的信道选择方式也应支持最多2个下行CC。经过上面的阐述可以看出,支持至多4比特ACK/NACK能力的LTE Rel-10UE在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馈比特数可以选择为固定的4比特,采用基于PUCCH格式1b的信道选择方式来进行传输,其中,针对每个CC的下行HARQ反馈对应于4比特下行HARQ反馈中的2个比特,并按照步骤S303来产生。
如图7的基于DFT-S-OFDM信号的方式为支持大于4比特ACK/NACK的UE设计的。图8示出了采用常规循环前缀时一个时隙中的DFT-S-OFDM信号的结构图。如图8所示,下行HARQ反馈比特首先通过前向纠错码(这里的前向纠错码可以是LTE Rel-8中已定义的Reed Muller码(32,O),O为下行HARQ反馈比特数,O小于等于11)编码产生32比特,然后经过速率匹配(rate match)产生48个比特;随后这些编码后比特经过扰码处理后星座图映射为24个QPSK调制符号,每12个调制符号经过正交码(Orthogonal Cover Code,OCC)扩展到每个时隙的频域上占一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的5个DFT-S-OFDM符号(S0、S2、S3、S4、S6)上去。该结构中的2个参考信号(ReferenceSignal,RS)分别占用第2个(S1)和第6个(S5)DFT-S-OFDM符号。DFT-S-OFDM信号方式中的前向纠错码支持的源信息比特数小于等于11(注意到如果前向纠错码使用LTE Rel-8中已定义的Reed Muller码(20,A),则支持的源信息比特数可以达到13个,即可以支持更大的反馈信息比特数)。考虑到一个LTE Rel-10的UE最多会被eNB半静态地配置5个下行CC,按照步骤S303的处理,最多需要10个比特,多余的1个比特可以用来传输其他信息。由上面的阐述可以看出,支持大于4比特ACK/NACK能力的LTE Rel-10UE在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馈比特数可以选择为固定的10比特或者与eNB半静态地配置的UE的下行CC数成正比的一个数,采用基于DFT-S-OFDM信号的方式来进行传输,其中,针对每个CC的下行HARQ反馈对应于4比特下行HARQ反馈中的2个比特,并按照步骤S303来产生。
注意到,步骤S303产生反馈比特时并未涉及有关DTX的反馈。如果需要向eNB传输关于DTX的信息,可以采用DTX压缩方法,即使用额外的1比特来指示在UE本次反馈的下行HARQ反馈所对应的下行分配PDCCH中UE是否检测到DTX。如果UE在eNB本次下行调度的多个CC上的多个下行子帧上的下行分配PDCCH中没有检测到DTX,UE将该比特置为一种状态,如置0;反之则置为另外一种状态,如置1。eNB检测该比特,如果发现该比特被UE置0,并且如果eNB根据自己掌握的下行分配结果也没有发现UE有DTX的话,则eNB可以确认所有对应下行HARQ反馈为NACK的下行分配PDCCH都已被接收到,只是由于检测错误或捆绑等原因而反馈NACK,因此eNB在重传这些下行分配时可以把UE端的重传合并操作考虑在内;如果该比特被UE置0,eNB根据自己掌握的下行分配结果发现UE有DTX的话,eNB可以确认除与所发现的DTX相关的下行分配(一般是某一个CC的最后一个下行分配)外,其余所有对应下行HARQ反馈为NACK的下行分配PDCCH都已被接收到;如果该比特UE置1,则eNB只能判断对应下行HARQ反馈为NACK的下行分配PDCCH没有全部被接收到,eNB在重传这些下行分配时不可以把UE端的重传合并操作考虑在内。
以上所述的1比特的DTX指示比特需要通过下行HARQ反馈方式(即基于PUCCH格式1b的信道选择或基于DFT-S-OFDM信号的传输方式)传输给eNB,下面针对其在两种不同传输方式下与下行HARQ反馈信息的复用传输进行详述。在描述中,以常规循环前缀为例说明了如何进行复用传输,但对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也可在采用扩展循环前缀的***中进行复用传输。
对于基于PUCCH格式1b的信道选择方式,图9示出了常规循环前缀下PUCCH格式1b的结构图。如图可见,代表下行HARQ反馈信息中的2比特的QPSK符号d通过OCC序列(s1,s2,s3,s4)作时域扩展。在LTE Rel-8中这个OCC序列对应如下三个选择:[+1 +1 +1 +1],[+1 -1 +1 -1],[+1 -1 -1 +1];还有一个选择[1 1 -1 -1]没有使用。这个冗余序列可以用于传输额外的1比特DTX。具体方法是:当该比特为0时,UE使用LTE Rel-8已定义的三个OCC序列;当该比特为1时,UE使用冗余OCC序列。当eNB进行检测时,同时检测已定义的和冗余序列,当检测到冗余序列时,则判断该比特为1,否则判断该比特为0。
对于基于DFT-S-OFDM信号的传输方式,该比特可以与下行HARQ反馈信息一起通过(32,O)(或通过(20,A))编码后以基于DFT-S-OFDM信号的方式进行传输。该比特也可以在映射为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Phase Shift Keying,BPSK)符号后调制到如图8所示DFT-S-OFDM信号结构中的第2个RS上,通过同一个时隙内两个RS之间的差异来传递所述比特的信息。所述比特也可以与同样为1比特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信息通过基于DFT-S-OFDM信号的传输方式一起传输。例如,可以将所述比特、SR比特与下行HARQ反馈比特一起通过(20,A)编码后以基于DFT-S-OFDM信号的方式进行传输,或者将所述比特与SR比特一起映射为QPSK符号后调制到如图8所示DFT-S-OFDM信号结构中的第2个RS上,通过同一个时隙内两个RS之间的差异来传递所述比特与SR比特的信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利用DAI字段对相应CC上的下行分配进行计数。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UE可以根据该字段的数值直接确定下行分配的总数,并利用该字段的值检测是否有下行分配PDCCH丢失。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考虑到节省DAI比特所带来的下行控制信令效率增加或DAI比特留作他用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可能不希望使用DAI比特来对下行分配进行计数。
为此,在另一实施例中,不定义每个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字段,其所占的2个比特可以留作他用或不必存在。由于该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1的基本步骤相同,此处仅对两者的区别加以描述。
具体而言,由于不再定义DAI字段,上述表1相应地改变为如下的表2:
表2每个CC上下行HARQ反馈联合编码
UE按照表2将所获得的每个CC上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与该CC上UE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考虑到上下行配比可能存在1:9的情况)联合编码。注意到,实施例1中考虑到某个CC上UE收到的最后一个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与该CC上UE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之间的等效性,因此将DAI代替该CC上UE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来与该CC上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进行联合编码,本实施例中由于不存在DAI字段,故只能将该CC上UE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与总体下行HARQ状态进行联合编码。
采用表2所示的联合编码方式依旧能够完成发明内容部分指出的本发明的在TDD模式下进行下行HARQ反馈的目的。如果某个CC上某一下行分配或某一下行分配中的某一个码字对应的HARQ状态为NACK,则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NACK;如果所有下行分配对应的HARQ状态都为ACK,则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ACK,如果这之中某下行分配PDCCH没有被UE检测到,不管这个下行分配PDCCH丢失出现在哪一个下行帧上,eNB一定可以通过将UE反馈的下行分配总数与自己掌握的下行调度结果之间的比较获知发生了丢失。
表2与表1的区别在于,表2无法区分下行分配PDCCH的丢失是出现在两个下行分配之间还是出现在最后一个下行分配,从而将大量的判断留给了eNB,而表1可以清楚地指示出前者,从而可以在这些情况下直接将总体下行HARQ状态置为NACK。这一区别导致某些因联合编码比特数限制而造成的eNB端不可区分的状态(如上下行配比为1∶4时,(0,1)可以同时指示总分配个数为1或4)之间的混淆,导致eNB与UE判断不一致,影响下行HARQ反馈的性能。
虽然会有上述的问题,但是如果经过综合考虑节省DAI比特所带来的下行控制信令效率增加或DAI比特留作他用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后发现这一方案仍有优势的话,那么也不失为一种折衷的下行HARQ反馈实现方法。
显而易见,除了将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和指示在该CC上UE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DAI字段的值进行联合编码,以及将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和在该CC上UE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值进行联合编码之外,还可以将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和能够反映在该CC上UE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任何信息进行联合编码。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和2中,对于每一个CC,将该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和指示在该CC上UE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DAI字段的值或在该CC上UE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联合编码为2比特。将联合编码结果限制为2比特主要是为了适应极端情况下的下行HARQ反馈传输。比如,对于最低端的支持2个下行CC的LTE Rel-10UE,为了适用于下行HARQ反馈方式框架中对应于支持至多4比特ACK/NACK的UE的反馈传输方式,针对每个CC至多只能反馈2比特。再比如,对于一个支持5个CC的UE,考虑到基于DFT-S-OFDM信号的下行HARQ反馈传输方式将采用的反馈信息比特编码方式为LTE中已经定义的Reed Muller码(32,O),该码最大只支持11比特的信息比特,因此为了沿用该编码方式,针对每个CC至多也只能反馈2比特。
如果不考虑这些极端情况,则可以突破对联合编码结果为2比特的限制,根据需要产生适当数量的联合编码比特结果。表3给出了将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和在该CC上UE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联合编码为3比特时一种可能的编码方式。当UE支持的CC数不超过3时,该编码方式适用于基于DFT-S-OFDM信号的下行HARQ反馈传输方式。
表3每个CC上下行HARQ反馈联合编码
Figure BSA00000232400700161
比较表1和表3,可以看到,表3中所有下行分配总数都对应不同的下行HARQ反馈。因此,eNB可以准确地根据下行HARQ反馈确定出最后一个下行分配PDCCH是否丢失。将实施例3进行进一步推广,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在UE所使用的CC数量不多,下行HARQ反馈传输方法足以支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以下行控制信令效率为代价,获得更为详细准确的反馈信息。
显而易见,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利用其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还可以根据需要,将联合编码结果为编码为更多的比特,并根据需要规定编码逻辑(即联合编码结果与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和在该CC上UE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图10示出了采用上述联合编码方式的下行HARQ反馈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该方法起始于步骤S1001,在该步骤中,对于每一个CC,将该CC上的所有下行分配的所***字对应的下行HARQ状态进行空域和时域捆绑,产生一个总体下行HARQ状态。接着,在步骤S1002中,对于每一个CC,对该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和能够反映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进行联合编码,从而产生预定比特数量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最后,在步骤S1003中,传输所有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
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该方法也可以与实施例1中所描述的、将额外的1比特信息与下行HARQ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的方式相结合。
实施例4:
以上,主要从UE的角度描述了下行HARQ反馈方法,即下行HARQ反馈信息的产生以及传输方式。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描述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确定针对UE所采用的各种下行HARQ反馈方法,eNB相应地应当如何对接收到的UE端产生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进行处理。然而此处,为清楚起见,特别从eNB的角度,给出对接收到的UE端产生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进行处理的示例。
图11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eNB对接收到的UE端产生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在执行该方法前,eNB首先进行下行调度,获得下行调度结果。接着,根据下行调度方案,向UE发送下行数据。当接收到来自UE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时,开始对其进行处理,执行图11所示的方法。具体地,如图11所示,在步骤S 1101中,接收所有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接着,在步骤S 1102中,对于每一个CC,对该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进行联合解码,得到该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和能够反映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最后,在步骤S1103中,根据每一个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和能够反映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确定该CC上是否有下行分配PDCCH发生传输错误或丢失。
以下仅以示例方式,给出了一种通用的判断方式。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该方式进行各种修改和改进。如果该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NACK,确定该CC上有下行分配PDCCH发生传输错误;如果该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ACK,将由能够反映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确定的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与根据自身调度结果得到的在该CC上发送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等,确定在该CC上没有下行分配PDCCH丢失;如果两者不相等,确定在该CC上有下行分配PDCCH发生丢失。
作为对上述判断方式的一种改进。当采用如实施例1中的、以DAI字段指示相应CC上的下行分配的总数时。eNB可以根据UE所反馈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得到更详细的有关下行分配PDCCH丢失的信息。比如,捆绑窗口中间的下行分配丢失。从而,在重传时,eNB可以考虑不重传所有的下行分配,而从所确定丢失的捆绑窗口中间的下行分配起,进行重传。这将进一步提高下行分配重传的效率。
对应于上述在UE端将下行HARQ反馈信息与额外的1比特信息复用后进行传输的情形,eNB还可以接收下行复用反馈信息;对所述下行复用反馈信息进行解复用,分别得到所有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与额外的1比特信息。
【硬件功能实现】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户设备1200的硬件功能方框图。
如图12所示,用户设备1200包括:总体下行HARQ状态产生单元1210,用于对于每一个CC,将该CC上的所有下行分配的所***字对应的下行HARQ状态进行空域和时域捆绑,产生一个总体下行HARQ状态;联合编码单元1220,用于对于每一个CC,对该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和能够反映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进行联合编码,从而产生预定比特数量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以及传输单元1230,用于传输所有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
图12中还以虚线框示出了用户设备1200的可选组件。具体而言,所述用户设备1200还可以包括:计数器1240,用于对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计数;并且所述能够反映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是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本身。所述用户设备1200还可以在传输单元1230中包括:复用单元1250,用于将所有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与额外的1比特信息进行复用,以形成下行复用反馈信息;并且此时所述传输单元1230还适于传输所述下行复用反馈信息。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基站1300的硬件功能方框图。
如图13所示,基站1300包括:接收单元1310,用于接收所有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联合解码单元1320,用于对于每一个CC,对该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进行联合解码,得到该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和能够反映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以及下行分配PDCCH传输错误或丢失确定单元1330,用于根据每一个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和能够反映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确定该CC上是否有下行分配PDCCH发生传输错误或丢失。
图13中还以虚线框示出了基站1300的可选组件。具体而言,所述基站1300还可以包括:解复用单元1340,用于对所述下行复用反馈信息进行解复用,分别得到所有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与额外的1比特信息。并且此时,所述接收单元还适于接收下行复用反馈信息,其中,所述下行复用反馈信息是由所有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与额外的1比特信息复用而成的。
在以上的描述中,针对各个步骤,列举了多个实例,虽然发明人尽可能地标示出彼此关联的实例,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实例必然按照相应的标号存在对应关系。只要所选择的实例所给定的条件间不存在矛盾,可以在不同的步骤中,选择标号并不对应的实例来构成相应的技术方案,这样的技术方案也应视为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应当注意的是,在以上的描述中,仅以示例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局限于上述步骤和单元结构。在可能的情形下,可以根据需要对步骤和单元结构进行调整和取舍。因此,某些步骤和单元并非实施本发明的总体发明思想所必需的元素。因此,本发明所必需的技术特征仅受限于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总体发明思想的最低要求,而不受以上具体实例的限制。
至此已经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其它的改变、替换和添加。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例,而应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

Claims (26)

1.一种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馈方法,包括:
对于每一个CC,将该CC上的所有下行分配的所***字对应的下行HARQ状态进行空域和时域捆绑,产生一个总体下行HARQ状态;
对于每一个CC,对该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和能够反映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进行联合编码,从而产生预定比特数量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以及
传输所有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馈方法,其中,对于每一个CC,联合编码产生2个比特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馈方法,其中,所述能够反映在所述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是: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本身。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馈方法,其中
所述能够反映在所述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是:接收到的最后一个下行分配PDCCH的DAI字段的值;
所述下行分配PDCCH的DAI字段对相应CC上的下行分配进行计数;并且
当连续接收到的两个下行分配PDCCH的DAI字段的值不连续时,总体下行HARQ状态被设置为NACK。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馈方法,其中,当对于每一个CC联合编码产生2个比特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2个比特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指示以下四种状态:
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NACK,所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为任意值;
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ACK,所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为1或4或7;
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ACK,所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为2或5或8;
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ACK,所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为3或6或9。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馈方法,其中,当对于每一个CC联合编码产生2个比特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2个比特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指示以下四种状态:
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NACK,最后一个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为任意值;
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ACK,最后一个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值为0或3;
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ACK,最后一个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值为1;
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ACK,最后一个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值为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馈方法,其中,传输所有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的步骤包括:
将所有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与额外的1比特信息进行复用,以形成下行复用反馈信息;以及
传输所述下行复用反馈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馈方法,其中,所述额外的1比特信息指示:在所传输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所对应的下行分配PDCCH中是否存在DTX。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馈方法,其中,
如果下行HARQ反馈信息的传输方式为基于PDCCH格式1b的信道选择方式,利用PDCCH格式1b冗余的OCC序列将额外的1比特信息与下行HARQ反馈信息进行复用;
如果下行HARQ反馈信息的传输方式为基于DFT-S-OFDM信号的传输方式,利用联合编码的方式将额外的1比特信息与下行HARQ反馈信息进行复用。
10.一种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所有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
对于每一个CC,对该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进行联合解码,得到该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和能够反映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以及
根据每一个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和能够反映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确定该CC上是否有下行分配PDCCH发生传输错误或丢失。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其中,确定每一个CC上是否有下行分配PDCCH发生传输错误或丢失的步骤包括:
如果该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NACK,确定该CC上有下行分配PDCCH发生传输错误;
如果该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ACK,将由能够反映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确定的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与根据调度结果得到的在该CC上发送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进行比较
如果两者相等,确定在该CC上没有下行分配PDCCH丢失,
如果两者不相等,确定在该CC上有下行分配PDCCH发生丢失。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其中,接收所有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的步骤包括:
接收下行复用反馈信息,所述下行复用反馈信息是由所有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与额外的1比特信息复用而成的;
对所述下行复用反馈信息进行解复用,分别得到所有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与额外的1比特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额外的1比特信息指示:在所传输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所对应的下行分配PDCCH中是否存在DTX。
14.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总体下行HARQ状态产生单元,用于对于每一个CC,将该CC上的所有下行分配的所***字对应的下行HARQ状态进行空域和时域捆绑,产生一个总体下行HARQ状态;
联合编码单元,用于对于每一个CC,对该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和能够反映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进行联合编码,从而产生预定比特数量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以及
传输单元,用于传输所有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对于每一个CC,联合编码产生2个比特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计数器,用于对在所述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计数;并且
所述能够反映在所述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是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本身。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
所述能够反映在所述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是:接收到的最后一个下行分配PDCCH的DAI字段的值;
所述下行分配PDCCH的DAI字段对相应CC上的下行分配进行计数;并且
所述总体下行HARQ状态产生单元适于,在连续接收到的两个下行分配PDCCH的DAI字段的值不连续时,将总体下行HARQ状态设置为NACK。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当对于每一个CC联合编码产生2个比特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2个比特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指示以下四种状态:
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NACK,所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为任意值;
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ACK,所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为1或4或7;
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ACK,所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为2或5或8;
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ACK,所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为3或6或9。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当对于每一个CC联合编码产生2个比特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时,所述2个比特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指示以下四种状态:
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NACK,最后一个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为任意值;
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ACK,最后一个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值为0或3;
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ACK,最后一个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值为1;
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ACK,最后一个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值为2。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传输单元还包括:
复用单元,用于将所有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与额外的1比特信息进行复用,以形成下行复用反馈信息;并且
所述传输单元还适于传输所述下行复用反馈信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额外的1比特信息指示:在所传输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所对应的下行分配PDCCH中是否存在DTX。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
如果下行HARQ反馈信息的传输方式为基于PDCCH格式1b的信道选择方式,所述复用单元利用PDCCH格式1b冗余的OCC序列将额外的1比特信息与下行HARQ反馈信息进行复用;
如果下行HARQ反馈信息的传输方式为基于DFT-S-OFDM信号的传输方式,所述复用单元利用联合编码的方式将额外的1比特信息与下行HARQ反馈信息进行复用。
23.一种基站,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有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
联合解码单元,用于对于每一个CC,对该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进行联合解码,得到该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和能够反映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以及
下行分配PDCCH传输错误或丢失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一个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和能够反映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确定该CC上是否有下行分配PDCCH发生传输错误或丢失。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下行分配PDCCH传输错误或丢失确定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
针对每一个CC,如果该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NACK,确定该CC上有下行分配PDCCH发生传输错误;
如果该CC的总体下行HARQ状态为ACK,将由能够反映在该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的信息确定的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与根据自身调度结果得到的在该CC上发送的下行分配PDCCH的总数进行比较
如果两者相等,确定在该CC上没有下行分配PDCCH丢失,
如果两者不相等,确定在该CC上有下行分配PDCCH发生丢失。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接收单元还适于接收下行复用反馈信息,所述下行复用反馈信息是由所有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与额外的1比特信息复用而成的,并且
所述接收单元还包括:解复用单元,用于对所述下行复用反馈信息进行解复用,分别得到所有CC对应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与额外的1比特信息。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额外的1比特信息指示:在所传输的下行HARQ反馈信息所对应的下行分配PDCCH中是否存在DTX。
CN2010102555707A 2010-08-16 2010-08-16 下行harq反馈方法以及相应的基站和用户设备 Pending CN1023775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555707A CN102377548A (zh) 2010-08-16 2010-08-16 下行harq反馈方法以及相应的基站和用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555707A CN102377548A (zh) 2010-08-16 2010-08-16 下行harq反馈方法以及相应的基站和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7548A true CN102377548A (zh) 2012-03-14

Family

ID=45795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555707A Pending CN102377548A (zh) 2010-08-16 2010-08-16 下行harq反馈方法以及相应的基站和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77548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0823A (zh) * 2012-08-02 2014-02-1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上行harq反馈的方法
WO2014186952A1 (zh) * 2013-05-21 2014-11-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515734A (zh) * 2014-09-26 2016-04-20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促进上行链路传输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的方法和设备
CN107612663A (zh) * 2012-05-10 2018-01-1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针对载波聚合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令的方法和设备
WO2018058679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波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925911A (zh) * 2015-08-13 2018-04-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8055111A (zh) * 2013-02-07 2018-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289015A (zh) * 2017-01-09 2018-07-1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发送harq-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及下行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9412775A (zh) * 2012-06-27 2019-03-0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TWI814588B (zh) * 2021-09-27 2023-09-01 芬蘭商諾基亞科技公司 用以多工處理僅負確認混合自動重複請求回授之裝置、方法及電腦可讀媒體
US11991007B2 (en) 2017-01-09 2024-05-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HARQ-ACK/N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2663B (zh) * 2012-05-10 2021-01-2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针对载波聚合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令的方法和设备
CN107612663A (zh) * 2012-05-10 2018-01-1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针对载波聚合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令的方法和设备
CN109412775B (zh) * 2012-06-27 2021-08-0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CN109412775A (zh) * 2012-06-27 2019-03-0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CN103580823A (zh) * 2012-08-02 2014-02-1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上行harq反馈的方法
CN103580823B (zh) * 2012-08-02 2017-05-0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上行harq反馈的方法
CN108055111A (zh) * 2013-02-07 2018-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9432166B2 (en) 2013-05-21 2016-08-30 Huawei Devic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dicator information
WO2014186952A1 (zh) * 2013-05-21 2014-11-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515734B (zh) * 2014-09-26 2018-12-28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促进上行链路传输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的方法和设备
CN105515734A (zh) * 2014-09-26 2016-04-20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促进上行链路传输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的方法和设备
CN107925911A (zh) * 2015-08-13 2018-04-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8058679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波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050428A (zh) * 2016-09-30 2019-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波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8289015A (zh) * 2017-01-09 2018-07-1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发送harq-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及下行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8289015B (zh) * 2017-01-09 2023-04-0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发送harq-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及下行传输方法和设备
US11831446B2 (en) 2017-01-09 2023-11-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HARQ-ACK/N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991007B2 (en) 2017-01-09 2024-05-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HARQ-ACK/N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814588B (zh) * 2021-09-27 2023-09-01 芬蘭商諾基亞科技公司 用以多工處理僅負確認混合自動重複請求回授之裝置、方法及電腦可讀媒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7548A (zh) 下行harq反馈方法以及相应的基站和用户设备
US9516638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6533638B (zh) 用于载波聚合***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1447687B (zh) 一种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和反馈信息发送和接收方法
CN101383683B (zh) 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4412684A (zh) 在无线通信***中用于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设备
CN102223219A (zh) Harq-ack的反馈处理方法及***
CN101924624B (zh) 正确错误应答消息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的发送方法及终端
CN101478379A (zh)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4641577A (zh) 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34691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
CN103873212A (zh) 一种上行ack/nack绑定传输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3650393A (zh)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5227277A (zh) 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72634A (zh) 移动通信***及其信道发送/接收方法
CN104137460A (zh) 用于收发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1378307B (zh) 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
CN103563322A (zh) 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2651678A (zh)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
CN102164029B (zh)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136896A (zh) Ack/nack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045144A (zh) 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58777A (zh) 正确/错误应答消息发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796926A (zh) 资源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1997659A (zh) 配置上行控制资源以及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