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8568A - 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 Google Patents

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48568A
CN102348568A CN2010800117015A CN201080011701A CN102348568A CN 102348568 A CN102348568 A CN 102348568A CN 2010800117015 A CN2010800117015 A CN 2010800117015A CN 201080011701 A CN201080011701 A CN 201080011701A CN 102348568 A CN102348568 A CN 1023485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key element
power
rotation key
out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17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48568B (zh
Inventor
小野村贯浩
藤本真二
大日方二朗
矢次拓
久保胜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48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85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485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85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1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with means for synchronisation not incorporated in the clutches
    • F16H3/126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with means for synchronisation not incorporated in the clutches using an electric dr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6/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 B60K6/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 B60K6/2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s
    • B60K6/3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line clutches
    • B60K6/383One-way clutches or freewheel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6/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 B60K6/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 B60K6/4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 B60K6/48Parallel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5/00Methods, circuits, or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ction-motor speed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5/20Methods, circuits, or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ction-motor speed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control of the vehicle or its driving motor to achieve a desired performance, e.g. speed, torque, programmed variation of sp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5/00Methods, circuits, or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ction-motor speed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5/20Methods, circuits, or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ction-motor speed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control of the vehicle or its driving motor to achieve a desired performance, e.g. speed, torque, programmed variation of speed
    • B60L15/2054Methods, circuits, or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ction-motor speed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control of the vehicle or its driving motor to achieve a desired performance, e.g. speed, torque, programmed variation of speed by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s or clut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1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engine-driven generators, e.g. generators driven by combustion engines
    • B60L50/16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engine-driven generators, e.g. generators driven by combustion engines with provision for separate direct mechanical propul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12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responding to state of charge [So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7/00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7/10Dynamic electric regenerative braking
    • B60L7/18Controlling the braking effe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6/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 B60K6/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 B60K6/4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 B60K6/48Parallel type
    • B60K2006/4833Step up or reduction gearing driving generator, e.g. to operate generator in most efficient speed ran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42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electric machines
    • B60L2240/421Sp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42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electric machines
    • B60L2240/423Torqu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44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combustion engines
    • B60L2240/441Sp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48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transmissions
    • B60L2240/486Operating parame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5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clutches
    • B60L2240/507Operating parame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087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 F16H3/093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with two or more countershafts
    • F16H2003/093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with two or more countershafts with multiple gears on the input shaft directly meshing with respective gears on the output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34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two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4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four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087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 F16H3/089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all of the meshing gears being supported by a pair of parallel shafts, one being the input shaft and the other the output shaft, there being no countershaft involv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087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 F16H3/093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with two or more countershaf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014Plural prime movers selectively coupled to common outp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具备:通过主离合器(CM)有选择地与发动机(2)的输出轴(2a)连结的主输入轴(11);与主输入轴(11)同轴心地配置、并分别由离合器(C1、C2)有选择地与主输入轴(11)连结的第一、第二副输入轴(12、13);与第一、第二副输入轴(12、13)分别经齿轮对(15、16)结合,并经中间轴(17)向驱动轮(4、4)输出动力的输出轴(14);构成为能够使连接于主输入轴(11)及电动机(3)的太阳齿轮(8s)、环齿轮(8r)及连接于第一副输入轴(12)的轮架(8c)相互差动旋转,并经轮架(8c)向输出轴(14)传递动力的减速机构(8)。在环齿轮(8r)连接能够锁定环齿轮(8r)的制动器(B)。

Description

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内燃机和电动机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有一种在内燃机的输出上合成电动机的输出并可传递给驱动轮,并且可对内燃机的输出进行分配并由电动机进行再生运转的装置。作为这种装置,目前公知一种将从内燃机的输出输入的动力经与内燃机的输出轴同轴心配置的多个轴,有选择地与该多个轴连接,并从与内燃机的输出轴平行的输出轴输出的方式。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与内燃机的输出轴同轴心地配置有三根轴。其中一根轴(以下,称为第一轴)在端部经离合器连接有内燃机。另一根轴(以下,称为第二轴)经齿轮对结合于输出轴,并在端部连接有电动机。余下的一根轴(以下,称为第三轴)经多个齿轮对有选择地与输出轴连接。并且,设有将第二轴或第三轴有选择地连结于第一轴的同步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2-114063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中,为了合成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动力并传递给输出轴,需要使同步装置以连接第二轴和第一轴的方式动作,因此,存在传递效率差的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背景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内燃机和电动机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中,该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能够高效率地将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被驱动部。
本发明是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具备内燃机和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
内燃机输出轴,其从所述内燃机输入动力;
第一主输入轴,其与所述内燃机输出轴平行配置,并在主断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该内燃机输出轴连结;
第一副输入轴,其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同轴心配置,并在第一断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连结;
第二副输入轴,其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同轴心配置,并在第二断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连结;
输出轴,其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平行配置,分别经齿轮对与所述第一副输入轴及所述第二副输入轴结合,并经中间轴向被驱动部输出动力;以及
减速机构,其构成为能够使第一旋转要素、第二旋转要素及第三旋转要素相互差动旋转,
所述第一旋转要素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及所述电动机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要素与所述第一副输入轴连接,
所述第三旋转要素与能够锁定该第三旋转要素的锁定机构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要素对从所述第一旋转要素传递的动力和从所述第三旋转要素传递的动力进行减速,并经所述第一副输入轴传递给所述输出轴(第1发明)。
根据第1发明,在对构成为能够使第一旋转要素、第二旋转要素及第三旋转要素相互差动旋转的减速机构输入从连接于内燃机及电动机的第一旋转要素传递的动力和从经第一副输入轴连接于内燃机的第二旋转要素传递的动力时,从第二旋转要素经第一副输入轴从输出轴向被驱动部减速输出动力。因此,与专利文献1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那样经同步装置传递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动力的情况相比,能够以高效率将动力传递给被驱动部。
进而,也可以由主断接装置在内燃机输出轴连结第一主输入轴,并且由第一断接装置在该第一主输入轴连结第一副输入轴,并且在通过锁定机构锁定了第三旋转要素的状态下,对从内燃机及电动机传递给第一旋转要素的动力进行减速,并经第二旋转要素向被驱动部传递动力。另外,可以一边在电动机进行再生运转,一边行驶。
另外,在第1发明中,优选所述第一断接装置和所述第二断接装置是在轴心方向上与所述主输入轴相邻配置的湿式离合器。
此时,第一断接装置和第二断接装置通过共有其接合面,从而可以使动力传递装置小型化。另外,通过共有第一断接装置和第二断接装置的驱动源,从而可以使动力传递装置小型化,实现低成本化。进而,能够在动力的传递不中断的情况下切换第一主输入轴与第一副输入轴或与第二副输入轴的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因此,可以在第一断接装置和第二断接装置之间迅速不断续地切换。
另外,在第1发明中,优选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
第二主输入轴,其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平行配置,并始终与该第一主输入轴连接;
第三副输入轴,其与所述第二主输入轴同轴心配置,并在第三断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该第二主输入轴连结;以及
第四副输入轴,其与所述第二主输入轴同轴心配置,并在第四断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该第二主输入轴连结,
固定于所述输出轴的多个齿轮与固定于所述第三副输入轴及所述第四副输入轴的齿轮分别啮合。
此时,可以在抑制第一主输入轴的轴心方向的动力传递装置的长度的同时,增加变速档。
另外,在第1发明中,优选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
输入传递轴,其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平行配置,并始终与该第一主输入轴连接;以及
后退齿轮,其在同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所述输入传递轴连结,
所述后退齿轮与固定于所述输出轴的齿轮啮合。
此时,可以在实现第一主输入轴方向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紧凑化的同时,设置后退档。
另外,在第1发明中,优选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在同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副输入轴连结的后退齿轮,所述后退齿轮与固定于所述输出轴的齿轮啮合。
此时,可以在实现与第一主输入轴直行的方向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紧凑化的同时,设置后退档。
另外,在第1发明中,优选在所述第一主输入轴连结辅机,该辅机可由所述第一主输入轴的驱动力驱动。
此时,若内燃机或电动机的某一者运转,则经第一主输入轴就能够始终驱动辅机。
另外,在第1发明中,优选所述减速机构是行星齿轮装置,作为三个旋转要素,该行星齿轮装置同轴心地具备太阳齿轮、环齿轮和轮架,其中所述轮架对在所述太阳齿轮及所述环齿轮之间啮合于该两齿轮的多个行星齿轮进行支承且使其旋转自如,所述第一旋转要素是所述轮架,所述第二旋转要素是所述太阳齿轮,所述第三旋转要素是所述环齿轮。
此时,可以使减速机构为简易的构成,可以实现紧凑化、低成本化。进而,还可以合成、分配内燃机及电动机的动力。另外,可以使动力传递效率高效化。
另外,在第1发明中,优选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对所述输出轴所要求的要求动力进行设定的要求动力设定机构;以及对应于该要求动力设定机构设定的要求动力,进行所述内燃机及所述电动机的运转的控制机构。
此时,可以通过控制机构适当进行内燃机及电动机的运转,从输出轴输出所要求的要求动力。
另外,在第1发明中,优选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电动机的运转,使得所述内燃机在从失速区域到最高旋转的范围内进行运转。
此时,由于内燃机仅在从失速区域到最高旋转的范围内进行运转,因此能够适当使用内燃机,内燃机的燃料消耗、寿命等良好。但是,在不进行电动机的运转而只进行内燃机的运转的情况下,不是该限制。
另外,在第1发明中,优选所述控制机构进行控制,使得在所述内燃机的适当运转区域内进行所述内燃机的运转,对从所述第一旋转要素传递给所述第二旋转要素的所述内燃机的动力与所述要求动力进行比较,在所述内燃机的动力不满足所述要求动力时,所述电动机进行牵引运转,在所述内燃机的动力超过所述要求动力时,所述电动机进行再生运转。
此时,由于内燃机在适当运转区域内进行运转,因此可以适当使用内燃机,内燃机的燃料消耗、寿命等良好。进而,由于对应于内燃机的动力和要求动力的差量的正负,电动机进行牵引运转或再生运转,因此能够始终从输出轴输出要求动力。
另外,在第1发明中,优选所述内燃机输出轴的轴线和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的轴线相同。
此时,能够在第一主输入轴方向上使动力传递装置紧凑化。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具备内燃机和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
内燃机输出轴,其从所述内燃机输入动力;
第一主输入轴,其与所述内燃机输出轴平行配置,并在主断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该内燃机输出轴连结;
第一副输入轴,其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同轴心配置;
第一齿轮组,其由配置在所述第一副输入轴上、经第一同步装置与该第一副输入轴有选择性地连结的多个齿轮构成;
输出轴,其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平行配置,经中间轴向被驱动部输出动力;
第二齿轮组,其由固定于所述输出轴、并与所述第一齿轮组的齿轮啮合的多个齿轮构成;以及
减速机构,其构成为能够使第一旋转要素、第二旋转要素及第三旋转要素相互差动旋转,
所述第一旋转要素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及所述电动机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要素与所述第一副输入轴连接,
所述第三旋转要素与能够锁定该第三旋转要素的锁定机构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要素对从所述第一旋转要素传递的动力和从所述第三旋转要素传递的动力进行减速,并经所述第一副输入轴传递给所述输出轴(第2发明)。
根据第2发明,与第1发明同样,在对构成为能够使第一旋转要素、第二旋转要素及第三旋转要素相互差动旋转的减速机构输入从连接于内燃机及电动机的第一旋转要素传递的动力和从经第一副输入轴连接于内燃机的第二旋转要素传递的动力时,从第二旋转要素经第一副输入轴从输出轴向被驱动部减速传递动力。因此,与专利文献1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那样经同步装置传递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动力的情况相比,能够以高效率将动力传递给被驱动部。
进而,也可以由主断接装置在内燃机输出轴连结第一主输入轴,并且由第一断接装置在该第一主输入轴连结第一副输入轴,并且在通过锁定机构锁定了第三旋转要素的状态下,对从内燃机及电动机传递给第一旋转要素的动力进行减速,并经第二旋转要素向被驱动部输出动力。另外,可以一边在电动机进行再生运转,一边行驶。
另外,在第2发明中,优选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
第二主输入轴,其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平行配置,并始终与该第一主输入轴连接;
第三副输入轴,其与所述第二主输入轴同轴心配置;以及
第三齿轮组,其由配置在所述第三副输入轴上、经第二同步装置与该第三副输入轴有选择性地连结的多个齿轮构成,
构成所述第二齿轮组的齿轮与构成所述第三齿轮组的齿轮啮合。
此时,可以在抑制第一主输入轴的轴心方向的动力传递装置的长度的同时,增加变速档。
另外,在第2发明中,优选所述减速机构是行星齿轮装置,作为三个旋转要素,该行星齿轮装置同轴心地具备太阳齿轮、环齿轮和轮架,其中所述轮架对在所述太阳齿轮及所述环齿轮之间啮合于该两齿轮的多个行星齿轮进行支承且使其旋转自如,所述第一旋转要素是所述轮架,所述第二旋转要素是所述太阳齿轮,所述第三旋转要素是所述环齿轮。
此时,可以使减速机构为简易的构成,可以实现紧凑化、低成本化。进而,还可以合成、分配内燃机及电动机的动力。另外,可以使动力传递效率高效化。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具备内燃机和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
内燃机输出轴,其从所述内燃机输入动力;
第一主输入轴,其与所述内燃机输出轴平行配置,并在主断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该内燃机输出轴连结;
中间输入轴,其与所述内燃机输出轴同轴心地配置;
第一副输入轴,其与所述中间输入轴同轴心配置,并在第一断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所述中间输入轴连结;
第二副输入轴,其与所述中间输入轴同轴心配置,并在第二断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所述中间输入轴连结;
输出轴,其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平行配置,分别经齿轮对与所述第一副输入轴及所述第二副输入轴连结,并经中间轴向被驱动部输出动力;以及
减速机构,其构成为能够使第一旋转要素、第二旋转要素及第三旋转要素相互差动旋转,
所述第一旋转要素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及所述电动机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要素与所述中间输入轴连接,并在第三断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连结,
所述第三旋转要素与能够锁定该第三旋转要素的锁定机构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要素对从所述第一旋转要素传递的动力和从所述第三旋转要素传递的动力进行减速,并经所述中间输入轴传递给所述输出轴(第3发明)。
根据第3发明,与第1发明及第2发明同样,在对构成为能够使第一旋转要素、第二旋转要素及第三旋转要素相互差动旋转的减速机构输入从连接于内燃机及电动机的第一旋转要素传递的动力和从经第一副输入轴连接于内燃机的第二旋转要素传递的动力时,从第二旋转要素经第一副输入轴从输出轴向被驱动部减速传递动力。因此,与专利文献1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那样经同步装置传递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动力的情况相比,能够以高效率将动力传递给被驱动部。
进而,也可以由主断接装置在内燃机输出轴连结第一主输入轴,并且由第一断接装置在该第一主输入轴连结第一副输入轴,并且在通过锁定机构锁定了第三旋转要素的状态下,对从内燃机及电动机传递给第一旋转要素的动力进行减速,并经第二旋转要素向被驱动部输出动力。另外,可以一边在电动机进行再生运转,一边行驶。
另外,在第3发明中,优选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
后退驱动齿轮,其固定在所述中间输入轴上;
后退中间齿轮,其固定在与所述中间输入轴平行配置的后退中间轴上,并与所述后退驱动齿轮啮合;
第一齿轮,其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与固定于所述第一副输入轴的齿轮啮合;以及
后退从动齿轮,其配置在所述输出轴上,并经同步装置有选择性地连结于该输出轴,并啮合于第二齿轮及固定于所述后退中间轴的所述后退中间齿轮,其中所述第二齿轮与固定于所述第二副输入轴的齿轮啮合。
此时,可以在实现第一主输入轴方向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紧凑化的同时,设置后退档。
另外,在第3发明中,优选所述减速机构是行星齿轮装置,作为三个旋转要素,该行星齿轮装置同轴心地具备太阳齿轮、环齿轮和轮架,其中所述轮架对在所述太阳齿轮及所述环齿轮之间啮合于该两齿轮的多个行星齿轮进行支承且使其旋转自如,所述第一旋转要素是所述轮架,所述第二旋转要素是所述太阳齿轮,所述第三旋转要素是所述环齿轮。
此时,可以使减速机构为简易的构成,可以实现紧凑化、低成本化。进而,还可以合成、分配内燃机及电动机的动力。另外,可以使动力传递效率高效化。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具备内燃机和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
内燃机输出轴,其从所述内燃机输入动力;
第一主输入轴,其与所述内燃机输出轴平行配置,并在主断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该内燃机输出轴连结;
中间输入轴,其与所述内燃机输出轴同轴心地配置;
齿轮组,其由配置在所述中间输入轴上、经同步装置与该中间输入轴有选择性地连结的多个齿轮构成;
输出轴,其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平行配置,经中间轴向被驱动部输出动力;
第二齿轮组,其由连结于所述输出轴、并与所述第一齿轮组的齿轮啮合的多个齿轮构成;以及
减速机构,其构成为能够使第一旋转要素、第二旋转要素及第三旋转要素相互差动旋转,
所述第一旋转要素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及所述电动机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要素与所述中间输入轴连接,并在断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连结,
所述第三旋转要素与能够锁定该第三旋转要素的锁定机构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要素对从所述第一旋转要素传递的动力和从所述第三旋转要素传递的动力进行减速,并经所述中间输入轴传递给所述输出轴(第4发明)。
根据第4发明,与第1发明乃至第3发明同样,在对构成为能够使第一旋转要素、第二旋转要素及第三旋转要素相互差动旋转的减速机构输入从连接于内燃机及电动机的第一旋转要素传递的动力和从经第一副输入轴连接于内燃机的第二旋转要素传递的动力时,从第二旋转要素经第一副输入轴从输出轴向被驱动部减速传递动力。因此,与专利文献1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那样经同步装置传递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动力的情况相比,能够以高效率将动力传递给被驱动部。
进而,也可以由主断接装置在内燃机输出轴连结第一主输入轴,并且由第一断接装置在该第一主输入轴连结第一副输入轴,并且在通过锁定机构锁定了第三旋转要素的状态下,对从内燃机及电动机传递给第一旋转要素的动力进行减速,并经第二旋转要素向被驱动部输出动力。另外,可以一边在电动机进行再生运转,一边行驶。
另外,在第4发明中,优选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
后退驱动齿轮,其固定在所述中间输入轴上;
后退中间齿轮,其固定在与所述中间输入轴平行配置的后退中间轴上,并与所述后退驱动齿轮啮合;
第一从动齿轮,其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与构成所述第一齿轮组的第一驱动齿轮啮合;以及
后退从动齿轮,其配置在所述输出轴上,并经同步装置有选择性地连结于该输出轴,并啮合于第二从动齿轮及所述后退中间齿轮,其中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构成所述第一齿轮组的第二驱动齿轮啮合,
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及所述第二从动齿轮。
此时,可以在实现第一主输入轴方向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紧凑化的同时,设置后退档。
另外,在第4发明中,优选所述减速机构是行星齿轮装置,作为三个旋转要素,该行星齿轮装置同轴心地具备太阳齿轮、环齿轮和轮架,其中所述轮架对在所述太阳齿轮及所述环齿轮之间啮合于该两齿轮的多个行星齿轮进行支承且使其旋转自如,所述第一旋转要素是所述轮架,所述第二旋转要素是所述太阳齿轮,所述第三旋转要素是所述环齿轮。
此时,可以使减速机构为简易的构成,可以实现紧凑化、低成本化。进而,还可以合成、分配内燃机及电动机的动力。另外,可以使动力传递效率高效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车辆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概略地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车辆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3是概略地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车辆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4是概略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发动机模式的低速档的动力传递状态的图。
图5是概略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EV模式的低速档的动力传递状态的图。
图6是概略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发动机模式的3速档的动力传递状态的图。
图7是概略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EV模式的3速档的动力传递状态的图。
图8是概略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HEV模式的3速档的动力传递状态的图。
图9是概略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发动机模式的5速档的动力传递状态的图。
图10是概略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EV模式的5速档的动力传递状态的图。
图11是概略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HEV模式的5速档的动力传递状态的图。
图12是概略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发动机模式的后退档的动力传递状态的图。
图13是概略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EV模式的后退档的动力传递状态的图。
图14是概略地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车辆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15是概略地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车辆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16是概略地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车辆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17是概略地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车辆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18是概略地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车辆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19是概略地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发动机模式的1速档的动力传递状态的图。
图20是概略地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EV模式的1速档的动力传递状态的图。
图21是概略地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HEV模式的1速档的动力传递状态的图。
图22是概略地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发动机模式的2速档的动力传递状态的图。
图23是概略地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EV模式的2速档的动力传递状态的图。
图24是概略地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HEV模式的2速档的动力传递状态的图。
图25是概略地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发动机模式的3速档的动力传递状态的图。
图26是概略地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EV模式的3速档的动力传递状态的图。
图27是概略地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HEV模式的3速档的动力传递状态的图。
图28是概略地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发动机模式的4速档的动力传递状态的图。
图29是概略地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EV模式的4速档的动力传递状态的图。
图30是概略地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HEV模式的4速档的动力传递状态的图。
图31是概略地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发动机模式的后退档的动力传递状态的图。
图32是概略地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EV模式的后退档的动力传递状态的图。
图33是概略地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HEV模式的后退档的动力传递状态的图。
图34是概略地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车辆的整体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考图1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1。
首先,说明动力传递装置1的构成。动力传递装置1搭载在混合动力车辆上,作为动力产生源具备作为内燃机的发动机2以及电动机(电动发动机)3。动力传递装置1被构成为将发动机2以及/或者电动机3的动力(驱动力)传递给作为被驱动部的一对驱动轮4、4,并可以驱动该驱动轮4、4。
发动机2是通过使汽油、轻油、乙醇等燃料燃烧而产生动力(转矩)的内燃机,并具有用来将产生的动力输出到外部的输出轴2a。该发动机2与通常的汽车的发动机同样,通过控制在未图示的吸气路具备的节流阀的开度(控制发动机2的吸入空气量),来调整该发动机2经输出轴2a输出的动力。
电动机3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三相的DC无刷电动机,并具备被旋转自如地支承在电动机3的外壳(图示省略)内的中空的转子(旋转体)3a以及在该转子3a的周围被固定于外壳的定子(固定件)3b。在转子3a上装配有多个永磁铁,在定子3b上装配有三相的线圈(电枢绕组)3ba。此外,电动机3的定子3b被固定设置在动力传递装置1的外装壳体等相对于车身静止的不动部上设置的外壳上。
该电动机3的线圈3ba经包括转换器电路在内的驱动电路即动力驱动单元(power drive unit)(以下,称为PDU)5而电连接于作为直流电源的蓄电池(二次电池)6。另外,PDU5电连接于电子控制单元(以下,称为ECU)7。
除PDU5以外,虽未图示,ECU7还电连接于发动机2等,从而进行包括发动机2的动力传递装置1的动作控制。ECU7作为根据车速或发动机2的转速等设定传递给驱动轴4、4所要求的动力的要求动力设定机构起作用,并且作为对应于设定了该要求动力设定机构的要求动力,使发动机2或电动机3驱动的控制机构起作用。
通过ECU7控制经PDU5流向线圈3ba的电流,由此调整电动机3从转子3a输出的动力(转矩)。此时,通过控制PDU5,电动机3在从蓄电池6供给的电力的作用下进行在转子3a产生牵引转矩的牵引运转,从而作为电动机起作用。即,供应给定子3b的电力被转换为动力,并输出给转子3a。另外,通过控制PDU5,电动机3在从外部提供给转子3a的旋转能量的作用下发电,将其发电能量给蓄电池6充电,同时进行在转子3a产生再生转矩的再生运转,从而作为发电机起作用。即,输入给转子3a的动力由定子3b转换为电力。
此外,ECU7是包括CPU、RAM、ROM、接口电路等在内的电子电路单元,通过预先安装的程序进行规定的控制处理,从而进行动力传递装置1的动作控制。此时,作为通过ECU7的控制处理实现的功能,除了经PDU5控制电动机3的运转的功能以外,还包括:经未图示的节流阀用的促动器等发动机控制用的促动器对发动机2的运转进行控制的功能;经未图示的促动器或驱动电路控制后述的各种离合器、各种同步装置的套筒(sleeve)的动作的功能;以及经驱动电路等控制后述的制动器B的功能。
动力传递装置1具备减速机构即行星齿轮装置8,其作为将发动机2的动力和电动机3的动力进行合成并将发动机2的动力分配给电动机3的合成分配机构。
在发动机2的输出轴2a连结有主输入轴(第一主输入轴)11,其与该输出轴2a平行配置,且经主离合器(主断接装置)CM输入来自发动机2的动力。主输入轴11从发动机2一侧延伸到电动机3一侧。通过主离合器CM使主输入轴11与发动机2的输出轴2a连结、断开。
主离合器CM是在ECU7的控制之下,以发动机2的输出轴2a和主输入轴11连接或断开的方式进行动作的离合器机构(能够有选择地进行动作而成为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的离合器机构)。当使主离合器CM动作为连接状态时,主输入轴11和输出轴2a结合,可从输出轴2a向主输入轴11传递动力。另外,当使主离合器CM动作为断开状态时,主输入轴11和输出轴2a的连接被切断,从输出轴2a向主输入轴11的动力传递被切断。
相对于主输入轴11分别同轴心配置两根副轴、即第一副输入轴12及第二副输入轴13。而且,主输入轴11和第一副输入轴12经第一离合器(第一断接装置)C1连结,或者经行星齿轮8p传递动力。另外,主输入轴11和第二副输入轴13经第二离合器(第二断接装置)C2连结。此外,主输入轴11的发动机2侧部和第一副输入轴12的电动机3侧部分别被未图示的轴承支承而旋转自如。
第一离合器C1是在ECU7的控制之下,以主输入轴11和第一副输入轴12连接或断开的方式进行动作的离合器机构。第二离合器C2是在ECU7的控制之下,以主输入轴11和第二副输入轴13连接或断开的方式进行动作的离合器机构。
当使第一离合器C1动作为连接状态时,第一副输入轴12与主输入轴11连接。在该状态下,只能从主输入轴11向第一副输入轴12传递动力,从主输入轴11向第二副输入轴13的动力传递被切断。另外,当使第二离合器C2动作为连接状态时,第二副输入轴13与主输入轴11连接。在该状态下,能够从主输入轴11向第二副输入轴13传递动力,从主输入轴11向第一副输入轴12的动力传递被切断。此外,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不会都动作为连接状态,只是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中的任一个有选择地动作为连接状态。
相对于主输入轴11平行地配置输出轴14。而且,输出轴14和第一副输入轴12经3速齿轮对15结合。该3速齿轮对15是固定于输出轴14上的低速齿轮14a与固定于第一副输入轴12上的3速齿轮12a啮合而构成的。另外,输出轴14和第二副输入轴13经5速齿轮对16结合。该5速齿轮对16是固定于输出轴14上的高速齿轮14b与固定于第二副输入轴13上的5速齿轮13a啮合而构成的。而且,在输出轴14上固定有主传动齿轮14c。此外,输出轴14的两端部分别被未图示的轴承支承而旋转自如。
减速机构8被设置于电动机3的内侧。此外,通过将构成电动机3的转子3a、定子3b及线圈3ba的一部分或全部配置成在与主输入轴11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周方向)上与减速机构8重合,由此可实现动力传递装置1的小型化,所以优选。
减速机构8由能够使第一旋转要素、第二旋转要素及第三旋转要素相互差动旋转的差动装置构成。构成减速机构8的差动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单小齿轮型的行星齿轮机构,作为三个旋转要素,同轴心地具备:太阳齿轮(第一旋转要素)8s;环齿轮(第三旋转要素)8r;以及轮架(carrier)(第二旋转要素)8c。轮架8c对在所述太阳齿轮8s及环齿轮8r之间且啮合于该两齿轮8s、8r的多个行星齿轮8p进行支承而使其旋转自如。所述三个旋转要素8s、8r、8c如公知的那样,在相互间可以传递动力,并且在将各自的转速(旋转速度)之间的关系保持为一定的共线关系的同时旋转。
太阳齿轮8s被固定于主输入轴11的电动机3侧的一端部,并与该主输入轴11连结,以与主输入轴11连动而旋转。进而,太阳齿轮8s在发动机2侧的相反侧与转子3a固定,并与该转子3a连结,以与电动机3的转子3a连动而旋转。由此,太阳齿轮8s、主输入轴11及转子3a连动而旋转。
在环齿轮8r配置有作为锁定机构的制动器B。制动器B卡合环齿轮8r从而自如切换如下两个状态,其一是环齿轮8r相对于不动部即外壳固定而阻止其旋转的状态(以下,称为锁定状态),其二是解除其固定的状态(以下,称为解放状态)。制动器B优选是双向离合器(two way clutch)。双向离合器可以有选择地切换阻止环齿轮8r的旋转(正转、逆转)中的一方的方向的旋转而仅允许向另一方向的旋转。但是,制动器B也可以有选择地切换阻止环齿轮8r的双向的旋转的状态和允许双向的旋转的状态。
轮架8c被固定于第一副输入轴12的电动机3侧的一端部,并与该第一副输入轴12连结,以与第一副输入轴12连动而旋转。
此外,作为主传动齿轮14c以后的构成,例如相对于输出轴14平行配置有中间轴(counter shaft)17。而且,输出轴14和中间轴17经副轴齿轮(counter gear)对18结合。该副轴齿轮对18是固定在输出轴14上的主传动齿轮14c与固定在中间轴17上的齿轮17a啮合而构成的。
中间轴17经驱动轮4、4间的差动齿轮单元19而与该驱动轮4、4连结。差动齿轮单元19具备齿轮箱19a和固定于该齿轮箱19a的外周的齿轮19b,齿轮箱19a内置有未图示的侧齿轮(side gear),所述侧齿轮分别经车轴20、20连结于驱动轮4、4。而且,在该差动齿轮单元19的齿轮19b上啮合有固定在中间轴17上的齿轮17b。由此,中间轴17经差动齿轮单元19连结于驱动轮4、4,以与驱动轮4、4连动而旋转。
在中间轴17上还固定有与未图示的驻车机构的齿轮啮合的驻车齿轮17c。此外,中间轴17的两端部分别被未图示的轴承支承而旋转自如。
相对于主输入轴11平行配置输入传递轴21。而且,主输入轴11和输入传递轴21经齿轮对22始终结合。该齿轮对22是固定在主输入轴11上的齿轮11a与固定在输入传递轴21上的齿轮21a啮合而构成的。
进而,在输入传递轴21上设有后退齿轮21b,后退齿轮21b在该输入传递轴21上旋转自如。输入传递轴21和输出轴14经后退齿轮对23结合。该后退齿轮对23是后退齿轮21b与固定在输出轴14上的齿轮14d啮合而构成的。
在输入传递轴21上设有可以切换后退齿轮21b与输入传递轴21的连结、切断的后退同步装置(选择装置、选择器)SR。后退同步装置SR是公知技术,利用未图示的促动器及轴叉(shaft fork)使套筒在输入传递轴21的轴向移动,由此进行后退齿轮21b与输出传递轴21的连结、切断。在套筒存在于图1所示的位置的状态(以下,称为中立状态)下,后退齿轮21b与输入传递轴21被切断。在套筒向图1中左侧移动的状态下,后退齿轮21b与输入传递轴21被连结。
在以上那样构成的动力传递装置1中,从发动机2的输出轴2a输出的动力,在主离合器CM位于连接状态(以下,称为接通状态)时,经由与第一、第二离合器C1、C2的状态相应的动力传递路径,被传递给输出轴14。由此,动力传递装置1确保前进3档后退1档的变速。
具体地说,在设定第一离合器C1及第二离合器C2为断开状态,设定制动器B为锁定状态,设定后退同步装置SR的套筒为中立状态的情况下,从发动机2或电动机3输出的动力从太阳齿轮8s经轮架8c、第一副输入轴12、3速齿轮对15等被传递给输出轴14,确立低速档(1速档)。
在设定第一离合器C1为接通状态,设定第二离合器C2为断开状态,设定制动器B为锁定状态,设定后退同步装置SR的套筒为中立状态的情况下,从发动机2或电动机3输出的动力从太阳齿轮8s经第一副输入轴12、3速齿轮对15等被传递给输出轴14,确立3速档。
在设定第一离合器C1为断开状态,设定第二离合器C2为接通状态,设定制动器B为锁定状态,设定后退同步装置SR的套筒为中立状态的情况下,从发动机2或电动机3输出的动力从太阳齿轮8s经第二副输入轴13、5速齿轮对16等被传递给输出轴14,确立5速档。
进而,在设定第一离合器C1及第二离合器C2为断开状态,设定制动器B为解放状态,设定后退同步装置SR的套筒为位于图中左侧的状态的情况下,从发动机2或电动机3输出的动力从太阳齿轮8s经齿轮对22、后退齿轮对23等被传递给输出轴14,确立后退档。
进而,在主离合器CM位于接通状态时,从发动机2的输出轴2a输出的动力经主输入轴11从太阳齿轮8s被输入给减速机构8。另外,从电动机3输出的动力也从太阳齿轮8s输入给减速机构8。如此,发动机2及电动机3的动力都输入给太阳齿轮8s。因此,发动机2及电动机3的动力不管其他的动力的有无或其方向,都能从太阳齿轮8s输入给减速机构8。因此,例如能够从使电动机3旋转而车辆停止的空转状态起动发动机2。
而且,通过制动器B阻止环齿轮8r的旋转,由此,与输入给太阳齿轮8s的动力相应的动力从轮架8c输出,并经第一副输出轴12及3速齿轮对15被传递给输出轴14。从该减速机构8输出的动力还进行从发动机2不经减速机构8而传递给输出轴14的动力的辅助(assist)。另外,不是发动机2驱动,而仅由电动机3的动力,也可以从减速机构8输出动力。此外,在太阳齿轮8s的旋转方向和在电动机3产生的转矩的方向不同的情况下,在电动机3进行再生旋转。
另外,当通过后退同步装置SR连结后退齿轮21b和输入传递轴21时,在发动机2的驱动时输出轴2a旋转的方向(以下,称为正转方向)旋转(以下,称为正转)的主输入轴11的旋转被反转,并被传递给中间轴17,该中间轴17向与正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以下,称为逆转方向)旋转(以下,称为逆转)。因此,当通过后退同步装置SR连结后退齿轮21b和输入传递轴21时,在发动机2的输出轴2a正转的情况下,电动机3的转子3a不管是正转还是反转,只要主输入轴11正转,则车轴20、20逆转,驱动轮4、4向使车辆后退的方向旋转。另一方面,当后退齿轮21b和输入传递轴21的连结被断开时,在主输入轴11正转的情况下,车轴20、20正转,驱动轮4、4向使车辆前进的方向旋转。因此,例如能够从使电动机3旋转而车辆停止的空转状态起动发动机2进行后退。
下面,对于动力传递装置1具有的动作模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车辆的主要的模式有仅以发动机2为车辆的动力产生源的发动机模式;仅以电动机3为车辆的动力产生源的EV模式;使发动机2和电动机3双方运转的HEV模式。HEV模式中有在发动机2的输出合成电动机3的输出的辅助模式和将发动机2的输出分配给电动机3从而电动机3进行再生运转的再生模式。在再生模式中,通过电动机3的再生运转进行蓄电池6的充电。在EV模式中,消耗蓄电池6蓄积的电能,电动机3输出动力。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ECU7根据车辆的油门操作量或车速等使用规定的位图等设定车辆的要求动力(要求驱动力),对应于该要求动力,选择各模式或变速档。进而,ECU7对应于选择的模式或变速档等,控制动力传递装置1。
例如,当使发动机2在适当运转区域、例如燃料利用率良好的区域运转时,从该发动机2输出并输入给减速机构8的动力(以下,称为适当运转动力)不满足要求动力时,ECU7选择辅助模式。此时,ECU7以从蓄电池6供给电力的方式控制相对于要求动力的不足量。但是,为了补足不足量,在超过额定输出或最高转速而需要使电动机3运转的情况下,使电动机3以额定输出或最高转速运转,增加发动机2的输出。另外,ECU7在适当运转动力超过要求动力时选择再生模式,用将齿轮等造成的传递损失除去后的差量的动力(能量)给蓄电池6充电。在蓄电池6的充电等级(SOC)小的时候,为了促进蓄电池6的充电,ECU7也选择再生模式,增加发动机2的输出。
【第二实施方式】
参考图2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31。此外,中间轴14以后的构成由于与图1相同,所以在图2中省略。
动力传递装置31由于与动力传递装置1类似,因此仅对于不同的构成进行说明。动力传递装置31与动力传递装置1同样,确保前进3档、后退1档的变速。
动力传递装置31具备同步装置(第一同步装置)S以取代动力传递装置1所具备的第一、第二离合器C1、C2。
在发动机2的输出轴2a连结有经主离合器CM输入来自发动机2的动力的主输入轴(第一主输入轴)32。
相对于主输入轴32,副输入轴(第一副输入轴)33同轴心配置。主输入轴32和副输入轴33经同步装置S连接。同步装置S设置于副输入轴33,并构成为能够切换3速齿轮(低速齿轮)33a或5速齿轮(高速齿轮)33b与主输入轴32的连接、切断。
同步装置S是同步离合器等公知的装置,通过未图示的促动器及轴叉使套筒在副输入轴33的轴向移动,由此有选择地将3速齿轮33a或5速齿轮33b与主输入轴32连结。在套筒向图中左侧移动的情况下,连结3速齿轮33a和主输入轴32。另一方面,在套筒向图中右侧移动的情况下,连结5速齿轮33b和主输入轴32。
而且,副输入轴33和输出轴14经3速齿轮对(齿轮对)34结合。该3速齿轮对34是3速齿轮33a与固定在输出输入轴14上的低速齿轮14a啮合而构成的。进而,副输入轴33和输出轴14经5速齿轮对35结合。该5速齿轮对35是高速齿轮33b与固定在输出输入轴14上的高速齿轮14b啮合而构成的。
在主输入轴32的电动机3侧的一端部固定有太阳齿轮8s,太阳齿轮8s与主输入轴32及转子3a连动而旋转。
在以上那样构成的动力传递装置31中,从发动机2的输出轴2a输出的动力在主离合器CM位于接通状态时经由与同步装置S的状态对应的动力传递路径而被传递给输出轴14。
进而,在主离合器CM位于接通状态时,从发动机2的输出轴2a输出的动力经主输入轴32从太阳齿轮8s输入给减速机构8。另外,从电动机3输出的动力也从太阳齿轮8s输入给减速机构8。如此,发动机2及电动机3的动力都输入给太阳齿轮8s。因此,发动机2及电动机3的动力不管其他的动力的有无或其方向,都能从太阳齿轮8s输入给减速机构8。因此,例如能够从使电动机3旋转而车辆停止的空转状态起动发动机2。
而且,通过制动器B阻止环齿轮8r的旋转,由此,与输入给太阳齿轮8s的动力相应的动力从轮架8c输出,并经副输出轴33及第三齿轮对34被传递给输出轴14。从该减速机构8输出的动力还进行从发动机2不经减速机构8而传递给输出轴14的动力的辅助(assist)。另外,不是发动机2驱动,而仅由电动机3的动力,也可以从减速机构8输出动力。此外,在太阳齿轮8s的旋转方向和在电动机3产生的转矩的方向不同的情况下,在电动机3进行再生旋转。
此外,动力传递装置31的动作模式及变速档与动力传递装置1同样,因此省略其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
参考图3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41。动力传递装置41由于与动力传递装置1类似,因此仅对于不同的构成进行说明。此外,中间轴14以后的构成由于与图1相同,所以在图3中省略。
动力传递装置41将后退同步装置SR设置于与主输入轴11平行的输入传递轴21,但动力传递装置41将后退同步装置SR与主输入轴(第一主输入轴)42同轴设置。
进而,动力传递装置41将发动机2以及/或者电动机3的动力不仅传递给驱动轮4、4,还传递给搭载于车辆上的辅机53、56,从而可驱动该辅机53、56。辅机53、56例如是空调的压缩机、水泵、油泵等。
在发动机2的输出轴2a上连结有与该输出轴2a平行配置的主输入轴42,经主离合器CM给主输入轴42输入来自发动机2的动力。
相对于主输入轴42,分别同轴心地配置有三根副轴,即第一副输入轴43、第二副输入轴44及第三副输入轴45。而且,主输入轴42和第一副输入轴43经第一离合器C连结,或经行星齿轮8p传递动力。另外,主输入轴42和第二副输入轴44经第二离合器C2连结。
在主输入轴42的电动机3侧的一端部固定有太阳齿轮8s,太阳齿轮8s与主输入轴42及转子3a连动而旋转。
而且,相对于主输入轴42平行地配置输出轴46。输出轴46和第一副输入轴43经3速齿轮对47结合。该3速齿轮对47是固定于输出轴46上的低速齿轮46a与固定于第一副输入轴43上的3速齿轮43a啮合而构成的。另外,输出轴46和第二副输入轴44经5速齿轮对48结合。该5速齿轮对48是固定于输出轴46上的高速齿轮46b与固定于第二副输入轴44上的5速齿轮44a啮合而构成的。而且,在输出轴46上固定有主传动齿轮46c。
相对于主输入轴42同轴地配置有后退轴49。在后退轴49上设有被固定在该后退轴49上的后退齿轮49a。
设有可以切换第一副输入轴43和第三副输入轴45的连结、切断及第三副输入轴45和后退轴49的连结、切断的后退同步装置SR。后退同步装置SR是公知技术,利用未图示的促动器及轴叉使套筒在后退轴46的轴向移动,由此进行连结、切断。在套筒存在于图3所示的中立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副输入轴43和第三副输入轴45及第三副输入轴45和后退轴49被切断。在套筒向图中右侧移动的情况下,第一副输入轴43和第三副输入轴45被连结。在套筒向图中左侧移动的情况下,第三副输入轴45和后退轴49被连结。如此,第一副输入轴43经后退同步装置SR及第三副输入轴45连接于轮架8c。
另外,相对于主输入轴42平行地配置后退中间轴50。后退轴49和后退中间轴50经后退齿轮对51结合。该后退齿轮对51是固定于后退轴49上的后退齿轮49a与固定于后退中间轴50上的齿轮50a啮合而构成的。后退中间轴50和输出轴46经后退齿轮对52结合。该后退齿轮对52是固定于后退中间轴50上的齿轮50a与固定于输出轴46上的齿轮46d啮合而构成的。
进而,相对于主输入轴42平行地配置辅机53的输入轴53a。而且,主输入轴42和辅机53的输入轴53a经传递机构54结合。该传递机构54是固定于主离合器CM上的齿轮42a与固定于输入轴53a上的齿轮53b经带54a连结而构成的。而且,传递机构54也可以是齿轮42a和齿轮53b经链条等连结而构成的。在辅机53的输入轴53a上夹装有辅机用离合器55,齿轮53b和辅机53的输入轴53a经辅机用离合器55连结成同轴心。
另外,相对于主输入轴42平行地配置辅机56的输入轴56a。而且,主输入轴42和辅机56的输入轴56a经传递机构57结合。该传递机构57是齿轮42c与固定于输入轴56a上的齿轮56b经带57a连结而构成的,其中,齿轮42c是在主输入轴42的太阳齿轮8s的发动机2侧的相反侧的外侧固定的齿轮。而且,传递机构57也可以是齿轮42c和齿轮56b经链条等连结而构成的。在辅机56的输入轴56a上夹装有辅机用离合器58,齿轮56b和辅机56的输入轴56a经辅机用离合器58连结成同轴心。
辅机用离合器55、58是在ECU7的控制下进行动作以连接或断开齿轮53b、56b与辅机53、56的输入轴53a、56a之间的离合器。此时,当使辅机用离合器55、58动作为连接状态时,齿轮53b、56b与辅机53、56的输入轴53a、56a经辅机用离合器55、58结合,以相互一体旋转。另外,在存在不驱动空调等的状态时,当使辅机用离合器55、58动作为断开状态时,解除基于该辅机用离合器55、58的对齿轮53b、56b与辅机53、56的输入轴53a、56a之间的结合。在该状态下,切断向主输入轴42和辅机53、56的输入轴53a、56a的动力传递。另外,虽未图示,但若预先在蓄压装置蓄压,即使是不能驱动的情况下,也可以作为油泵起作用。
在后退档时,若通过后退同步装置SR连结第三副输入轴45和后退轴49,并且锁定制动器B而阻止环齿轮8r的旋转,则正转的主输入轴42的旋转反转,并传递给中间轴46,该中间轴46逆转。因此,当通过后退同步装置SR连结第三副输入轴45和后退轴49时,在发动机2的输出轴2a正转的情况下,不管电动机3的转子3a是正转还是逆转,只要主输入轴42正转,则车轴20、20逆转,驱动轮4、4向使车辆后退的方向旋转。另一方面,当后退齿轮46a和第一副输入轴43的连结被断开时,在主输入轴42正转的情况下,车轴20、20正转,驱动轮4、4向使车辆前进的方向旋转。因此,例如能够从电动机3运转而车辆停止的空转状态起动发动机2进行后退。
固定在主离合器CM上的齿轮42a不管主离合器CM的连接状态如何,在发动机2的输出轴2a旋转时,始终旋转。另一方面,固定在主输入轴42上的齿轮42c只要主输入轴42旋转,不管输出轴2a的旋转的有无,始终旋转。因此,即使是车辆停止时,在发动机2动作时也可以驱动辅机53。另外,即使发动机2停止,通过运转电动机3,也可以驱动辅机56。
进而,在车辆停止时,当使发动机2动作,将主离合器CM设为接通状态时,可以通过电动机3的再生运转来进行蓄电池6的充电。
以下,对于动力传递装置41的动作模式的变速档进行说明。
动力传递装置41在发动机模式、EV模式及HEV模式这三个动作模式中,分别确保前进3档、后退1档的变速。
【发动机模式、低速档】
图4表示发动机模式的低速档(1速档)的动力传递装置41的动力传递状态。在发动机模式的低速档,ECU7设定主离合器CM为接通状态,设定第一离合器C1及第二离合器C2为断开状态,设定制动器B为锁定状态,设定后退同步装置SR为套筒向图中右侧移动的状态,设定发动机2为运转状态,设定电动机3为停止状态。
此时,来自发动机2的输出轴2a的动力经主离合器CM、主输入轴42、太阳齿轮8s、轮架8c、第三副输入轴45、第一副输入轴43、3速齿轮对47、输出轴46等被传递给驱动轮4、4。由此,仅在发动机2的动力的作用下,以低速档的前进状态,驱动轮4、4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旋转。而且,此时,伴随着主输入轴42,由于太阳齿轮8s正转,因此转子3a正转。因此,通过在电动机3进行再生运转,以在使转子3a逆转的方向上产生转矩,从而再生模式也变得可能。
【EV模式、低速档】
图5表示EV模式的低速档的动力传递装置41的动力传递状态。在EV模式的低速档,ECU7设定主离合器CM、第一离合器C1及第二离合器C2为断开状态,设定制动器B为锁定状态,设定后退同步装置SR为套筒向图中右侧移动的状态,设定发动机2为停止状态,设定电动机3为转子3a正转的状态。
此时,来自电动机3的动力经太阳齿轮8s、轮架8c、第三副输入轴45、第一副输入轴43、3速齿轮对47、输出轴46等被传递给驱动轮4、4。由此,仅在电动机3的动力的作用下,以低速档的前进状态,驱动轮4、4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旋转。
【发动机模式、3速档】
图6表示发动机模式的3速档的动力传递装置41的动力传递状态。在发动机模式的3速档,ECU7设定主离合器CM及第一离合器C1为接通状态,设定第二离合器C2为断开状态,设定制动器B为解放状态,设定后退同步装置SR为中立状态,设定发动机2为运转状态,设定电动机3为停止状态。
此时,来自发动机2的输出轴2a的动力经主离合器CM、主输入轴42、第一离合器C1、第一副输入轴43、3速齿轮对47、输出轴46等被传递给驱动轮4、4。由此,仅在发动机2的动力的作用下,以3速档的前进状态,驱动轮4、4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旋转。而且,此时,伴随着主输入轴42,由于太阳齿轮8s正转,因此转子3a正转。因此,在使转子3a逆转的方向上电动机3产生转矩,在电动机3进行再生运转的再生模式也变得可能。
【EV模式、3速档】
图7表示EV模式的3速档的动力传递装置41的动力传递状态。在EV模式的3速档,ECU7设定第一离合器C1为接通状态,设定主离合器CM及第二离合器C2为断开状态,设定制动器B为解放状态,设定后退同步装置SR为中立状态,设定发动机2为停止状态,设定电动机3为转子3a正转的运转状态。
此时,来自电动机3的动力经太阳齿轮8s、主输入轴42、第一离合器C1、第一副输入轴43、3速齿轮对47、输出轴46等被传递给驱动轮4、4。由此,仅在电动机3的动力的作用下,以3速档的前进状态,驱动轮4、4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旋转。
【HEV模式,3速档(模拟2速档)】
图8表示HEV模式的3速档的动力传递装置41的动力传递状态。在HEV模式的3速档,ECU7设定主离合器CM及第一离合器C1为接通状态,设定第二离合器C2为断开状态,设定制动器B为解放状态,设定后退同步装置SR为中立状态,设定发动机2为运转状态,设定电动机3为转子3a正转的运转状态。
此时,来自发动机2的输出轴2a的动力经主离合器CM及主输入轴42被传递给太阳齿轮8s。然后,来自电动机3的动力也传递给太阳齿轮8s。因此,在太阳齿轮8s对来自发动机2的动力和来自电动机3的动力进行合成。而且,该合成后的动力经主输入轴42、第一离合器C1、第一副输入轴43、3速齿轮对47、输出轴46等被传递给驱动轮4、4。由此,在发动机2及电动机3的动力的作用下,以3速档的前进状态,驱动轮4、4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旋转。此时,虽然变速档是3速档,但是电动机3的动力被辅助增加到发动机2的动力上,可以说是变速档为2速档。
【发动机模式,5速档】
图9表示发动机模式的5速档的动力传递装置41的动力传递状态。在发动机模式的5速档,ECU7设定主离合器CM及第二离合器C2为接通状态,设定第一离合器C1为断开状态,设定制动器B为解放状态,设定后退同步装置SR为中立状态,设定发动机2为运转状态,设定电动机3为停止状态。
此时,来自发动机2的输出轴2a的动力经主离合器CM、主输入轴42、第二离合器C2、第二副输入轴44、5速齿轮对48、输出轴46等被传递给驱动轮4、4。由此,仅在发动机2的动力的作用下,以5速档的前进状态,驱动轮4、4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旋转。而且,此时,伴随着主输入轴42,由于太阳齿轮8s正转,因此转子3a正转。因此,在使转子3a逆转的方向上电动机3产生转矩,在电动机3进行再生运转的再生模式也变得可能。
【EV模式,5速档】
图10表示EV模式的5速档的动力传递装置41的动力传递状态。在EV模式的5速档,ECU7设定第二离合器C2为接通状态,设定主离合器CM及第一离合器C1为断开状态,设定制动器B为解放状态,设定后退同步装置SR为中立状态,设定发动机2为停止状态,设定电动机3为转子3a正转的运转状态。
此时,来自电动机3的动力经太阳齿轮8s、主输入轴42、第二离合器C2、第二副输入轴44、5速齿轮对48、输出轴46等被传递给驱动轮4、4。由此,仅在电动机3的动力的作用下,以5速档的前进状态,驱动轮4、4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旋转。
【HEV模式,5速档(模拟4速档)】
图11表示HEV模式的5速档的动力传递装置41的动力传递状态。在HEV模式的5速档,ECU7设定主离合器CM及第二离合器C2为接通状态,设定第一离合器C1为断开状态,设定制动器B为解放状态,设定后退同步装置SR为中立状态,设定发动机2为运转状态,设定电动机3为转子3a正转的运转状态。
此时,来自发动机2的输出轴2a的动力经主离合器CM及主输入轴42被传递给太阳齿轮8s。然后,来自电动机3的动力也传递给太阳齿轮8s。因此,在太阳齿轮8s对来自发动机2的动力和来自电动机3的动力进行合成。而且,该合成后的动力经主输入轴42、第二离合器C2、第二副输入轴44、5速齿轮对48、输出轴46等被传递给驱动轮4、4。由此,在发动机2及电动机3的动力的作用下,以5速档的前进状态,驱动轮4、4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旋转。此时,虽然变速档是5速档,但是电动机3的动力被辅助增加到发动机2的动力上,可以说是变速档为4速档。
【发动机模式,后退档】
图12表示发动机模式的后退档的动力传递装置41的动力传递状态。在发动机模式的后退档,ECU7设定主离合器CM为接通状态,设定第一离合器C1及第二离合器C2为断开状态,设定制动器B为解放状态,设定后退同步装置SR为套筒向图中左侧移动的状态,设定发动机2为运转状态,设定电动机3为停止状态。
此时,来自发动机2的输出轴2a的动力经主离合器CM、主输入轴42、太阳齿轮8s、轮架8c、第三副输入轴45、后退齿轮对51、后退齿轮对52、输出轴46等被传递给驱动轮4、4。由此,仅在发动机2的动力的作用下,驱动轮4、4向车辆的后退方向旋转。而且,此时,伴随着主输入轴11,由于太阳齿轮8s正转,因此转子3a正转。因此,通过在电动机3进行再生运转,以在使转子3a逆转的方向上产生转矩,从而再生模式也变得可能。
【EV模式,后退档】
图13表示EV模式的后退档的动力传递装置41的动力传递状态。在EV模式的后退档,ECU7设定主离合器CM、第一离合器C1及第二离合器C2为断开状态,设定制动器B为锁定状态,设定后退同步装置SR为套筒向图中左侧移动的状态,设定发动机2为停止状态,设定电动机3为转子3a正转的运转状态。
此时,来自电动机3的动力经太阳齿轮8s、轮架8c、第三副输入轴45、后退齿轮对51、后退齿轮对52、输出轴46等被传递给驱动轮4、4。由此,仅在电动机3的动力的作用下,驱动轮4、4向车辆的后退方向旋转。
【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
参考图14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41A。此外,中间轴14以后的构成由于与图1相同,因此在图14中省略。
动力传递装置41A由于与动力传递装置41类似,因此仅对不同的构成进行说明。在动力传递装置41中,分散设置辅机53、56,并分别通过不同的输入轴53a、56a进行驱动。相对于此,在动力传递装置41A中,将辅机61总合设于一处,由共用的输入轴61a驱动。
因此,动力传递装置41A与齿轮42a相邻,并在主输入轴42设有辅机61驱动用的齿轮42b。具体地说,齿轮42b在齿轮42a和第二副输入轴44之间被固定在主输入轴42上。
而且,主输入轴42和辅机61的输入轴61a经传递机构62结合。该传递机构62是齿轮42a与固定在输入轴61a上的带单向离合器齿轮61b经带62a连结而构成的。进而,主输入轴42和辅机61的输入轴61a还经传递机构63结合。该传递机构63是齿轮42b与固定在输入轴61a上的带单向离合器齿轮61c经带63a连结而构成的。通过带62a、63a的转矩驱动辅机61,但带62a、63a不会通过输入轴61a的旋转而驱动。此外,传递机构62、63也可以具有链条等以取代带62a、63a。
由此,即使在车辆停止时,在发动机2驱动时,也可以通过齿轮42a、带62a及带单向离合器齿轮61b驱动辅机61。另外,即使发动机2停止,通过运转电动机3,也可以驱动辅机61。
进而,在车辆停止时,若使发动机2动作,设主离合器CM为接通状态,则通过电动机3的再生运转可以进行蓄电池6的充电。
此外,动力传递装置41A的动作模式及变速档由于与动力传递装置41同样,因此省略其说明。
【第四实施方式】
参考图15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71。动力传递装置71由于与动力传递装置1类似,因此仅对不同的构成进行说明。而且,中间轴17以后的构成由于与图1相同,所以在图15中省略。
动力传递装置71相对于确保前进3档后退1档的变速档的动力传递装置1,仅在发动机模式中追加了前进2档的变速档。动力传递装置71在动力传递装置1中追加而具备第三主输入轴72及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等。
相对于输入传递轴21平行地配置第三主输入轴72。而且,第三主输入轴72和输入传递轴21经齿轮对77始终结合。该齿轮对77是固定在第三主输入轴72上的齿轮72a和固定在输入传递轴21上的齿轮21a啮合而构成的。
相对于第三主输入轴72,分别同轴心相邻配置两根副输入轴、即第三副输入轴73及第四副输入轴74。而且,第三主输入轴72和第三副输入轴73经第三离合器(第三断接装置)C3连结,或者被配置成能够经行星齿轮8p传递动力。另外,第三主输入轴72和第四副输入轴74经第四离合器(第四断接装置)C4连结。第三离合器C3和第四离合器C4与第三主输入轴72在轴心方向相邻配置。
第三离合器C3是在ECU7的控制下进行动作,使得第三主输入轴72与第三副输入轴73连接或断开的离合器。第四离合器C4是在ECU7的控制下进行动作,使得第三主输入轴72与第四副输入轴74连接或断开的离合器。
当使第三离合器C3动作为连接状态时,第三副输入轴73与第三主输入轴72连接。在该状态下,仅能够进行从第三主输入轴72向第三副输入轴73的动力传递,从第三主输入轴72向第四副输入轴74的动力传递被切断。另外,当使第四离合器C4动作为连接状态时,第四副输入轴74与第三主输入轴72连接。在该状态下,能够从第三主输入轴72向第四副输入轴74传递动力,从第三主输入轴72向第三副输入轴73的动力传递被断开。此外,第三离合器C3和第四离合器C4不会都动作为连接状态,仅第三离合器C3和第四离合器C4中的任一方有选择地动作为连接状态。
而且,输出轴14和第三副输入轴73经2速齿轮对75结合。该2速齿轮对75是固定在输出轴14上的低速齿轮14a和固定在第三副输入轴73上的2速齿轮73a啮合而构成的。另外,输出轴14和第四副输入轴74经4速齿轮对76结合。该4速齿轮对76是固定在输出轴14上的高速齿轮14b和固定在第四副输入轴74上的4速齿轮74a啮合而构成的。
在以上那样构成的动力传递装置71中,从发动机2的输出轴2a输出的动力在主离合器CM处于接通状态时,经由与第一乃至第四离合器C1~C4的状态相应的动力传递路径,被传递给输出轴14。具体地说,在第三离合器C3处于接通状态时,从主输入轴11经齿轮对22、输入传递轴21、齿轮对77、第三主输入轴及2速齿轮对75传递给输出轴14,确立2速档。在第一离合器C1处于接通状态时,从主输入轴11经3速齿轮对15传递给输出轴15,确立3速档。在第四离合器C3处于接通状态时,从主输入轴11经齿轮对22、输入传递轴21、齿轮对77、第三主输入轴72及4速齿轮对76传递给输出轴14,确立4速档。在第二离合器C2处于接通状态时,从主输入轴11经5速齿轮对16传递给输出轴14,确立5速档。
进而,在主离合器CM处于接通状态时,从发动机2的输出轴2a输出的动力经主输入轴11从太阳齿轮8s输入给减速机构8。另外,从电动机3输出的动力也从太阳齿轮8s输入给减速机构8。如此,发动机2及电动机3的动力都输入给太阳齿轮8s。因此,发动机2及电动机3的动力不管其他的动力的有无或其方向,都能从太阳齿轮8s输入给减速机构8。因此,例如能够从电动机3在旋转状态下车辆停止的空转状态起动发动机2。
而且,通过制动器B阻止环齿轮8r的旋转,由此,与输入给太阳齿轮8s的动力相应的动力从轮架8c输出,并经第一副输出轴12及第3齿轮对15被传递给输出轴14。从该减速机构8输出的动力还进行从发动机2不经减速机构8而传递给输出轴19的动力的辅助(assist)。另外,不是发动机2驱动,而仅由电动机3的动力,也可以从减速机构8输出动力。此外,在太阳齿轮8s的旋转方向和在电动机3产生的转矩的方向不同的情况下,在电动机3进行再生旋转。
尤其,在主离合器CM及第一离合器C1设定为接通状态,且设定制动器B以阻止环齿轮8r的旋转时,从发动机2输出的动力,除从主输入轴11经副输入轴12直接从3速齿轮对15传递给输出轴14的动力以外,从主输入轴11经太阳齿轮8s、从轮架8c经副输入轴12从3速齿轮对给输出轴14传递逆转方向的动力。此时,可以得到减速比比2速档时的减速比大的模拟1速档。由此,包括模拟1速档在内的合计5档的潜心前进行驶能够仅以发动机2为驱动源。
另外,当通过后退同步装置SR连结后退齿轮21b和输入传递轴21时,与动力传递装置1同样,可以后退。
此外,动力传递装置71的动作模式由于与动力传递装置1的动作模式同样,因此省略其说明。
【第五实施方式】
参考图16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81。动力传递装置81由于与动力传递装置31类似,因此仅对不同的构成进行说明。而且,输出轴14以后的构成由于与图1相同,所以在图16中省略。
动力传递装置81相对于确保前进3档后退1档的变速的动力传递装置31,仅在发动机模式中追加了前进2档的变速。动力传递装置81在动力传递装置31中追加而具备第三主输入轴82及第二同步装置S2等。
相对于输入传递轴21平行地配置第三主输入轴82。而且,第三主输入轴82和输入传递轴21经齿轮对86始终结合。该齿轮对86是固定在第三主输入轴82上的齿轮82a和固定在输入传递轴21上的齿轮21a啮合而构成的。
相对于第三主输入轴82,同轴心地配置第三副输入轴83。而且,第三主输入轴82和第三副输入轴83经第二同步装置S2连接。第二同步装置S2设置于第三副输入轴83,构成为能够切换2速齿轮(低速齿轮)83a或4速齿轮(高速齿轮)83b与第三主输入轴82的连接、断开。
第二同步装置S2是同步离合器等公知的装置,通过未图示的促动器及轴叉使套筒在第三副输入轴83的轴向移动,由此有选择地将2速齿轮83a或4速齿轮83b与第三主输入轴82连结。在套筒向图中左侧移动的情况下,连结2速齿轮83a和第三主输入轴82。另一方面,在套筒向图中右侧移动的情况下,连结4速齿轮83b和第三主输入轴82。
而且,输出轴14和第三副输入轴83经2速齿轮对84及4速齿轮对85结合。2速齿轮对84是固定在输出轴14上的低速齿轮14a和2速齿轮83a啮合而构成的。4速齿轮对85是固定在输出轴14上的高速齿轮14b与4速齿轮83b啮合而构成的。
此外,动力传递装置81的动作模式及变速档由于与动力传递装置71近似,因此省略其说明。
【第六实施方式】
参考图17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91。动力传递装置91由于与动力传递装置71类似,因此仅对不同的构成进行说明。而且,中间轴14以后的构成由于与图1相同,所以在图17中省略。
动力传递装置71在主输入轴11的一端固定太阳齿轮8s及转子3a,并在第一副输入轴12的一端固定轮架8c,但动力传递装置91中,在第二主输入轴72的一端固定太阳齿轮8s及转子3a,在第三副输入轴73的一端固定轮架8c。
由此,动力传递装置91可以进行与动力传递装置71同样的动作。而且,动力传递装置91与动力传递装置71相比,可以使主输入轴11短轴化,因此,可以缩短整体的主输入轴12方向的轴长。
【第七实施方式】
参考图18说明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101。动力传递装置101由于与动力传递装置1类似,因此仅对不同的构成进行说明。而且,中间轴14以后的构成由于与图1相同,所以在图18中省略。
在发动机2的输出轴2a上连结有主输入轴(第一主输入轴)102,其与该输出轴2a平行配置,且经主离合器CM向主输入轴102输入来自发动机2的动力。在主输入轴102的电动机3侧的一端部固定有太阳齿轮8s,太阳齿轮8s与主输入轴102及转子3a连动而旋转。
相对于主输入轴102,同轴心地配置中间输入轴103。在中间输入轴103的电动机3侧的一端部固定有轮架8c,轮架8c与中间输入轴103及行星齿轮8p连动而旋转。
轮架8c与主输入轴102经行星离合器CP连结。行星离合器CP是在ECU7的控制下进行动作使得轮架8c与主输入轴102连接或断开的离合器机构。当使行星离合器CP动作为连接状态时,轮架8c与主输入轴102连接,太阳齿轮8a和行星齿轮8p以相对固定的状态旋转。
在环齿轮8r配置有环离合器CR。环离合器CR是进行动作以将环齿轮8r与作为不动部的外壳连接或断开的离合器机构。当使环离合器CR动作为连接状态时,阻止环齿轮8r的旋转。此外,也可以取代环离合器CR,使用可以选择性地切换阻止环齿轮8r的双方向的旋转的状态与允许双方向的旋转的状态的制动器或同步啮合装置。
而且,相对于中间输入轴103,分别同轴心地配置两根副轴、即第一副输入轴104及第二副输入轴105。而且,中间输入轴103和第一副输入轴104经第一离合器(第一断接装置)C1连结。另外,中间输入轴103与第二副输入轴105经第二离合器(第二断接装置)C2连结。
相对于主输入轴102平行配置输出轴106。而且,输出轴106和第一副输入轴104经低速齿轮对107结合。该低速齿轮对107是固定在输出轴106上的低速齿轮(从动齿轮)106a和固定在第一副输入轴104上的低速齿轮(驱动齿轮)104a啮合而构成的。
另外,相对于输出轴106同轴心地配置副输出轴108。输出轴106和副输出轴108经同步装置SDR连接。同步装置SDR设置于副输出轴108,并构成为可以切换高速齿轮(从动齿轮)108a或后退齿轮(后退从动齿轮)108b与输出输入轴106的连接、切断。
同步装置SDR是同步离合器等公知的装置,通过未图示的促动器及轴叉使套筒在副输出轴108的轴向移动,由此有选择地将高速齿轮108a或后退齿轮108b与输出轴106连结。在套筒向图中左侧移动的情况下,连结高速齿轮108a和输出轴106。另一方面,在套筒向图中右侧移动的情况下,连结后退齿轮108b与输出轴106。
而且,副输出轴108和第二副输入轴105经高速齿轮对109结合。该高速齿轮对109是高速齿轮108a与固定在第二副输入轴105上的低速齿轮(驱动齿轮)105a啮合而构成的。
与中间轴103相对平行地配置后退空转轴110。而且,中间轴103和后退空转轴110经后退齿轮对111结合。该后退齿轮对111是固定在中间轴103上的后退齿轮(后退驱动齿轮)103a与固定在后退空转轴110上的后退齿轮(后退中间齿轮)110a啮合而构成的。而且,副输出轴108和后退空转轴110经后退齿轮对112结合。该后退齿轮对112是后退齿轮108b与后退齿轮110a啮合而构成的。
进而,与固定在输出轴14上的主传动齿轮14c啮合的主传动齿轮106b被固定在输出轴106上。
以下,对于动力传递装置101的动作模式的变速档进行说明。动力传递装置101在发动机模式、EV模式及HEV模式这三个动作模式中,分别确保前进4档、后退1档的变速档。
【发动机模式,1速档】
图19表示发动机模式的1速档的动力传递装置101的动力传递状态。在发动机模式的1速档,ECU7设定主离合器CM、环离合器CR及第一离合器C1为接通状态,设定行星离合器CP及第二离合器C2为断开状态,设定同步装置SDR为套筒向图中左侧移动的状态,设定发动机2为运转状态,设定电动机3为停止状态。
此时,来自发动机2的输出轴2a的动力经主离合器CM及主输入轴102被输入给太阳齿轮8s。然后,该动力被减速机构8减速而从轮架8c输出,经中间输入轴103、第一离合器C1、第一副输入轴104、低速齿轮对107、输出轴106等被传递给驱动轮4、4。由此,仅在发动机2的动力的作用下,以1速档的前进状态,驱动轮4、4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旋转。而且,此时,伴随着主输入轴106,由于太阳齿轮8s正转,因此转子3a正转。因此,在使转子3a逆转的方向上电动机3产生转矩,在电动机3进行再生运转的再生模式也变得可能。
【EV模式,1速档】
图20表示EV模式的1速档的动力传递装置101的动力传递状态。在EV模式的1速档,ECU7设定环离合器CR及第一离合器C1为接通状态,设定主离合器CM、行星离合器CP及第二离合器C2为断开状态,设定同步装置SDR为套筒向图中左侧移动的状态,设定发动机2为停止状态,设定电动机3为转子3a正转的运转状态。
此时,来自电动机3的动力被输入给太阳齿轮8s。然后,该动力被减速机构8减速并从轮架8c输出,经中间输入轴103、第一离合器C1、第一副输入轴104、低速齿轮对107、输出轴106等被传递给驱动轮4、4。由此,仅在电动机3的动力的作用下,以1速档的前进状态,驱动轮4、4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旋转。
【HEV模式,1速档】
图21表示HEV模式的1速档的动力传递装置101的动力传递状态。在HEV模式的1速档,ECU7设定主离合器CM、环离合器CR及第一离合器C1为接通状态,设定行星离合器CP及第二离合器C2为断开状态,设定同步装置SDR为套筒向图中左侧移动的状态,设定发动机2为运转状态,设定电动机3为转子3a正转的运转状态。
此时,来自发动机2的输出轴2a的动力经主离合器CM及主输入轴42被传递给太阳齿轮8s。然后,来自电动机3的动力也传递给太阳齿轮8s。这些输入太阳齿轮8s的动力被减速机构8减速而从轮架8c输出,经中间输入轴103、第一离合器C1、第一副输入轴104、低速齿轮对107、输出轴106等被传递给驱动轮4、4。由此,在发动机2及电动机3的动力的作用下,以1速档的前进状态,驱动轮4、4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旋转。
【发动机模式,2速档】
图22表示发动机模式的2速档的动力传递装置101的动力传递状态。在发动机模式的2速档,ECU7设定主离合器CM、环离合器CR及第二离合器C2为接通状态,设定行星离合器CP及第一离合器C1为断开状态,设定同步装置SDR为套筒向图中左侧移动的状态,设定发动机2为运转状态,设定电动机3为停止状态。
此时,来自发动机2的输出轴2a的动力经主离合器CM及主输入轴102被输入给太阳齿轮8s。然后,该动力被减速机构8减速而从轮架8c输出,经中间输入轴103、第二离合器C2、第二副输入轴105、高速齿轮对109、副输出轴108、输出轴106等被传递给驱动轮4、4。由此,仅在发动机2的动力的作用下,以2速档的前进状态,驱动轮4、4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旋转。而且,此时,伴随着主输入轴106,由于太阳齿轮8s正转,因此转子3a正转。因此,在使转子3a逆转的方向上电动机3产生转矩,在电动机3进行再生运转的再生模式也变得可能。
【EV模式,2速档】
图23表示EV模式的2速档的动力传递装置101的动力传递状态。在EV模式的2速档,ECU7设定环离合器CR及第二离合器C2为接通状态,设定主离合器CM、行星离合器CP及第一离合器C1为断开状态,设定同步装置SDR为套筒向图中左侧移动的状态,设定发动机2为停止状态,设定电动机3为转子3a正转的运转状态。
此时,来自电动机3的动力被输入给太阳齿轮8s。然后,该动力被减速机构8减速并从轮架8c输出,经中间输入轴103、第二离合器C2、第二副输入轴105、高速齿轮对109、副输出轴108、输出轴106等被传递给驱动轮4、4。由此,仅在电动机3的动力的作用下,以2速档的前进状态,驱动轮4、4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旋转。
【HEV模式,2速档】
图24表示HEV模式的2速档的动力传递装置101的动力传递状态。在HEV模式的2速档,ECU7设定主离合器CM、环离合器CR及第二离合器C2为接通状态,设定行星离合器CP及第一离合器C1为断开状态,设定同步装置SDR为套筒向图中左侧移动的状态,设定发动机2为运转状态,设定电动机3为转子3a正转的运转状态。
此时,来自发动机2的输出轴2a的动力经主离合器CM及主输入轴42被传递给太阳齿轮8s。然后,来自电动机3的动力也传递给太阳齿轮8s。这些输入太阳齿轮8s的动力被减速机构8减速而从轮架8c输出,经中间输入轴103、第二离合器C2、第二副输入轴105、高速齿轮对109、副输出轴108、输出轴106等被传递给驱动轮4、4。由此,在发动机2及电动机3的动力的作用下,以2速档的前进状态,驱动轮4、4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旋转。
【发动机模式,3速档】
图25表示发动机模式的3速档的动力传递装置101的动力传递状态。在发动机模式的3速档,ECU7设定主离合器CM、CR、行星离合器CP及第一离合器C1为接通状态,设定环离合器CR及第二离合器C2为断开状态,设定同步装置SDR为套筒向图中左侧移动的状态,设定发动机2为运转状态,设定电动机3为停止状态。
此时,来自发动机2的输出轴2a的动力经主离合器CM及主输入轴102被输入给太阳齿轮8s。然后,该动力从与太阳齿轮8s连动的轮架8c输出,经中间输入轴103、第一离合器C2、第一副输入轴104、低速齿轮对107、输出轴106等被传递给驱动轮4、4。由此,仅在发动机2的动力的作用下,以3速档的前进状态,驱动轮4、4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旋转。而且,此时,伴随着主输入轴106,由于太阳齿轮8s正转,因此转子3a正转。因此,在使转子3a逆转的方向上电动机3产生转矩,在电动机3进行再生运转的再生模式也变得可能。
【EV模式,3速档】
图26表示EV模式的3速档的动力传递装置101的动力传递状态。在EV模式的3速档,ECU7设定行星离合器CP及第一离合器C1为接通状态,设定主离合器CM、环离合器CR及第二离合器C2为断开状态,设定同步装置SDR为套筒向图中左侧移动的状态,设定发动机2为停止状态,设定电动机3为转子3a正转的运转状态。
此时,来自电动机3的动力被输入给太阳齿轮8s。然后,该动力从与太阳齿轮8s连动的轮架8c输出,经中间输入轴103、第一离合器C1、第一副输入轴104、低速齿轮对107、输出轴106等被传递给驱动轮4、4。由此,仅在电动机3的动力的作用下,以3速档的前进状态,驱动轮4、4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旋转。
【HEV模式,3速档】
图27表示HEV模式的3速档的动力传递装置101的动力传递状态。在HEV模式的3速档,ECU7设定主离合器CM、行星离合器CP及第一离合器C1为接通状态,设定环离合器CR及第二离合器C2为断开状态,设定同步装置SDR为套筒向图中左侧移动的状态,设定发动机2为运转状态,设定电动机3为转子3a正转的运转状态。
此时,来自发动机2的输出轴2a的动力经主离合器CM及主输入轴42被传递给太阳齿轮8s。然后,来自电动机3的动力也传递给太阳齿轮8s。这些输入太阳齿轮8s的动力从与太阳齿轮8s连动的轮架8c输出,经中间输入轴103、第一离合器C1、第一副输入轴104、低速齿轮对107、输出轴106等被传递给驱动轮4、4。由此,在发动机2及电动机3的动力的作用下,以3速档的前进状态,驱动轮4、4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旋转。
【发动机模式,4速档】
图28表示发动机模式的4速档的动力传递装置101的动力传递状态。在发动机模式的4速档,ECU7设定主离合器CM、CR、行星离合器CP及第二离合器C2为接通状态,设定环离合器及第一离合器C1为断开状态,设定同步装置SDR为套筒向图中左侧移动的状态,设定发动机2为运转状态,设定电动机3为停止状态。
此时,来自发动机2的输出轴2a的动力经主离合器CM及主输入轴102被输入给太阳齿轮8s。然后,该动力从与太阳齿轮8s连动的轮架8c输出,经中间输入轴103、第二离合器C2、第二副输入轴105、高速齿轮对109、副输出轴108、输出轴106等被传递给驱动轮4、4。由此,仅在发动机2的动力的作用下,以4速档的前进状态,驱动轮4、4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旋转。而且,此时,伴随着主输入轴106,由于太阳齿轮8s正转,因此转子3a正转。因此,在使转子3a逆转的方向上电动机3产生转矩,在电动机3进行再生运转的再生模式也变得可能。
【EV模式,4速档】
图29表示EV模式的4速档的动力传递装置101的动力传递状态。在EV模式的4速档,ECU7设定行星离合器CP及第二离合器C2为接通状态,设定主离合器CM、环离合器CR及第一离合器C1为断开状态,设定同步装置SDR为套筒向图中左侧移动的状态,设定发动机2为停止状态,设定电动机3为转子3a正转的运转状态。
此时,来自电动机3的动力被输入给太阳齿轮8s。然后,该动力从与太阳齿轮8s连动的轮架8c输出,经中间输入轴103、第二离合器C2、第二副输入轴105、高速齿轮对109、副输出轴108、输出轴106等被传递给驱动轮4、4。由此,仅在电动机3的动力的作用下,以4速档的前进状态,驱动轮4、4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旋转。
【HEV模式,4速档】
图30表示HEV模式的4速档的动力传递装置101的动力传递状态。在HEV模式的4速档,ECU7设定主离合器CM、行星离合器CP及第二离合器C2为接通状态,设定环离合器CR及第一离合器C1为断开状态,设定同步装置SDR为套筒向图中左侧移动的状态,设定发动机2为运转状态,设定电动机3为转子3a正转的运转状态。
此时,来自发动机2的输出轴2a的动力经主离合器CM及主输入轴42被传递给太阳齿轮8s。然后,来自电动机3的动力也传递给太阳齿轮8s。这些输入太阳齿轮8s的动力从与太阳齿轮8s连动的轮架8c输出,经中间输入轴103、第二离合器C2、第二副输入轴105、高速齿轮对109、副输入轴108、输出轴106等被传递给驱动轮4、4。由此,在发动机2及电动机3的动力的作用下,以4速档的前进状态,驱动轮4、4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旋转。
【发动机模式,后退档】
图31表示发动机模式的后退档的动力传递装置101的动力传递状态。在发动机模式的后退档,ECU7设定主离合器CM、环离合器CR为接通状态,设定行星离合器CP、第一离合器C1及第二离合器C2为断开状态,设定同步装置SDR为套筒向图中右侧移动的状态,设定发动机2为运转状态,设定电动机3为停止状态。
此时,来自发动机2的输出轴2a的动力经主离合器CM及主输入轴102被输入给太阳齿轮8s。然后,该动力被减速机构8减速并从轮架8c输出,经中间输入轴103、后退齿轮对111、后退齿轮对112、输出轴106等被传递给驱动轮4、4。由此,仅在发动机2的动力的作用下,驱动轮4、4向车辆的后退方向旋转。而且,此时,伴随着主输入轴106,由于太阳齿轮8s正转,因此转子3a正转。因此,通过在使转子3a逆转的方向上电动机3产生转矩,在电动机3进行再生运转的再生模式也变得可能。
【EV模式,后退档】
图32表示EV模式的后退档的动力传递装置101的动力传递状态。在EV模式的后退档,ECU7设定环离合器CR为接通状态,设定主离合器CM、行星离合器CP、第一离合器C1及第二离合器C2为断开状态,设定同步装置SDR为套筒向图中左侧移动的状态,设定发动机2为停止状态,设定电动机3为转子3a正转的运转状态。
此时,来自电动机3的动力被输入给太阳齿轮8s。然后,该动力被减速机构8减速并从轮架8c输出,经中间输入轴103、后退齿轮对111、后退齿轮对112、输出轴106等被传递给驱动轮4、4。由此,仅在电动机3的动力的作用下,驱动轮4、4向车辆的后退方向旋转。
【HEV模式,后退档】
图33表示HEV模式的后退档的动力传递装置101的动力传递状态。在HEV模式的后退档,ECU7设定主离合器CM、环离合器CR为接通状态,设定行星离合器CP、第一离合器C1及第二离合器C2为断开状态,设定同步装置SDR为套筒向图中左侧移动的状态,设定发动机2为运转状态,设定电动机3为转子3a正转的运转状态。
此时,来自发动机2的输出轴2a的动力经主离合器CM及主输入轴42传递给太阳齿轮8s。而且,来自电动机3的动力也被输入给太阳齿轮8s。这些输入太阳齿轮8s的动力被减速机构8减速并从轮架8c输出,经中间输入轴103、后退齿轮对111、后退齿轮对112、输出轴106等被传递给驱动轮4、4。由此,在发动机2及电动机3的动力的作用下,驱动轮4、4向车辆的后退方向旋转。
【第八实施方式】
参考图34说明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121。而且,中间轴14以后的构成由于与图1相同,所以在图34中省略。
动力传递装置121由于与动力传递装置101类似,因此仅对于不同的构成进行说明。动力传递装置121与动力传递装置101同样,确保前进4档、后退1档的变速。
动力传递装置121具备同步装置S,以取代动力传递装置101所具备的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
相对于中间轴103,副输入轴122同轴心配置。中间轴103和副输入轴122经同步装置S连接。同步装置S设置于副输入轴122,并构成为能够切换低速齿轮122a或高速齿轮122b与中间轴103的连接、切断。
同步装置S是同步离合器等公知的装置,通过未图示的促动器及轴叉使套筒在副输入轴122的轴向移动,由此有选择地将低速齿轮122a或高速齿轮122b与中间轴103连结。在套筒向图中左侧移动的情况下,连结低速齿轮122a和中间轴103。另一方面,在套筒向图中右侧移动的情况下,连结高速齿轮122b和中间轴103。
而且,副输入轴103和输出轴106经低速齿轮对(齿轮对)123结合。该低速齿轮对123是低速齿轮122a与固定在输出输入轴106上的低速齿轮106a啮合而构成的。进而,副输入轴122和副输出轴108经高速齿轮对(齿轮对)124结合。该高速齿轮对124是高速齿轮122b与经同步装置SDR连接于副输出轴108的高速齿轮108a啮合而构成的。
以上那样构成的动力传递装置121的动作模式及变速档由于与动力传递装置101同样,因此省略其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不限于上述内容,例如可以适当组合所述各实施方式。
另外,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于在第一副输入轴12、33、43、104配置低速齿轮12a、43a、104a,在第二副输入轴13、44、105配置高速齿轮13a、44a、105a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第一副输入轴12、43、104配置高速齿轮,在第二副输入轴13、44、105配置低速齿轮。
另外,在所述第四乃至第六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第一副输入轴12、33和在第二副输入轴13配置奇数档用的齿轮12a、13a、33a、33b,在第三副输入轴73、83和在第四副输入轴74配置偶数档用的齿轮73a、74a、83a、83b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在第一副输入轴12、33和在第二副输入轴13配置偶数档用的齿轮,在第三副输入轴73、83和在第四副输入轴74配置奇数档用的齿轮。
另外,对于减速机构8由单小齿轮型的行星齿轮装置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用行星齿轮装置以外的差动装置。例如,减速机构8也可以由双小齿轮型的行星齿轮装置或电磁离合器式的差动装置构成。另外,对于在太阳齿轮8s连接主输入轴11、32、102或第一主输入轴42,在轮架9c连接副输入轴12、33、103或第一副输入轴43,在环齿轮8r连接制动器B或离合器环CR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连接不限定于此,可以改变其连接。

Claims (20)

1.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具备内燃机和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
内燃机输出轴,其从所述内燃机输入动力;
第一主输入轴,其与所述内燃机输出轴平行配置,并在主断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该内燃机输出轴连结;
第一副输入轴,其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同轴心配置,并在第一断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连结;
第二副输入轴,其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同轴心配置,并在第二断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连结;
输出轴,其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平行配置,分别经齿轮对与所述第一副输入轴及所述第二副输入轴结合,并经中间轴向被驱动部输出动力;以及
减速机构,其构成为能够使第一旋转要素、第二旋转要素及第三旋转要素相互差动旋转,
所述第一旋转要素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及所述电动机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要素与所述第一副输入轴连接,
所述第三旋转要素与能够锁定该第三旋转要素的锁定机构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要素对从所述第一旋转要素传递的动力和从所述第三旋转要素传递的动力进行减速,并经所述第一副输入轴传递给所述输出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断接装置和所述第二断接装置是在轴心方向上与所述主输入轴相邻配置的湿式离合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
第二主输入轴,其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平行配置,并始终与该第一主输入轴连接;
第三副输入轴,其与所述第二主输入轴同轴心配置,并在第三断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该第二主输入轴连结;以及
第四副输入轴,其与所述第二主输入轴同轴心配置,并在第四断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该第二主输入轴连结,
固定于所述输出轴的多个齿轮与固定于所述第三副输入轴及所述第四副输入轴的齿轮分别啮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
输入传递轴,其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平行配置,并始终与该第一主输入轴连接;以及
后退齿轮,其在同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所述输入传递轴连结,
所述后退齿轮与固定于所述输出轴的齿轮啮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在同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副输入轴连结的后退齿轮,
所述后退齿轮与固定于所述输出轴的齿轮啮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主输入轴连结辅机,该辅机可由所述第一主输入轴的驱动力驱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速机构是行星齿轮装置,作为三个旋转要素,该行星齿轮装置同轴心地具备太阳齿轮、环齿轮和轮架,其中所述轮架对在所述太阳齿轮及所述环齿轮之间啮合于该两齿轮的多个行星齿轮进行支承且使其旋转自如,
所述第一旋转要素是所述轮架,所述第二旋转要素是所述太阳齿轮,所述第三旋转要素是所述环齿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对所述输出轴所要求的要求动力进行设定的要求动力设定机构;以及对应于该要求动力设定机构设定的要求动力,进行所述内燃机及所述电动机的运转的控制机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电动机的运转,使得所述内燃机在从失速区域到最高旋转的范围内进行运转。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机构进行控制,使得在所述内燃机的适当运转区域内进行所述内燃机的运转,
对从所述第一旋转要素传递给所述第二旋转要素的所述内燃机的动力与所述要求动力进行比较,在所述内燃机的动力不满足所述要求动力时,所述电动机进行牵引运转,在所述内燃机的动力超过所述要求动力时,所述电动机进行再生运转。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燃机输出轴的轴线和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的轴线相同。
12.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具备内燃机和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
内燃机输出轴,其从所述内燃机输入动力;
第一主输入轴,其与所述内燃机输出轴平行配置,并在主断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该内燃机输出轴连结;
第一副输入轴,其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同轴心配置;
第一齿轮组,其由配置在所述第一副输入轴上、经第一同步装置与该第一副输入轴有选择性地连结的多个齿轮构成;
输出轴,其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平行配置,经中间轴向被驱动部输出动力;
第二齿轮组,其由固定于所述输出轴、并与所述第一齿轮组的齿轮啮合的多个齿轮构成;以及
减速机构,其构成为能够使第一旋转要素、第二旋转要素及第三旋转要素相互差动旋转,
所述第一旋转要素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及所述电动机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要素与所述第一副输入轴连接,
所述第三旋转要素与能够锁定该第三旋转要素的锁定机构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要素对从所述第一旋转要素传递的动力和从所述第三旋转要素传递的动力进行减速,并经所述第一副输入轴传递给所述输出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
第二主输入轴,其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平行配置,并始终与该第一主输入轴连接;
第三副输入轴,其与所述第二主输入轴同轴心配置;以及
第三齿轮组,其由配置在所述第三副输入轴上、经第二同步装置与该第三副输入轴有选择性地连结的多个齿轮构成,
构成所述第二齿轮组的齿轮与构成所述第三齿轮组的齿轮啮合。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速机构是行星齿轮装置,作为三个旋转要素,该行星齿轮装置同轴心地具备太阳齿轮、环齿轮和轮架,其中所述轮架对在所述太阳齿轮及所述环齿轮之间啮合于该两齿轮的多个行星齿轮进行支承且使其旋转自如,
所述第一旋转要素是所述轮架,所述第二旋转要素是所述太阳齿轮,所述第三旋转要素是所述环齿轮。
15.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具备内燃机和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
内燃机输出轴,其从所述内燃机输入动力;
第一主输入轴,其与所述内燃机输出轴平行配置,并在主断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该内燃机输出轴连结;
中间输入轴,其与所述内燃机输出轴同轴心地配置;
第一副输入轴,其与所述中间输入轴同轴心配置,并在第一断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所述中间输入轴连结;
第二副输入轴,其与所述中间输入轴同轴心配置,并在第二断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所述中间输入轴连结;
输出轴,其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平行配置,分别经齿轮对与所述第一副输入轴及所述第二副输入轴连结,并经中间轴向被驱动部输出动力;以及
减速机构,其构成为能够使第一旋转要素、第二旋转要素及第三旋转要素相互差动旋转,
所述第一旋转要素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及所述电动机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要素与所述中间输入轴连接,并在第三断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连结,
所述第三旋转要素与能够锁定该第三旋转要素的锁定机构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要素对从所述第一旋转要素传递的动力和从所述第三旋转要素传递的动力进行减速,并经所述中间输入轴传递给所述输出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
后退驱动齿轮,其固定在所述中间输入轴上;
后退中间齿轮,其固定在与所述中间输入轴平行配置的后退中间轴上,并与所述后退驱动齿轮啮合;
第一齿轮,其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与固定于所述第一副输入轴的齿轮啮合;以及
后退从动齿轮,其配置在所述输出轴上,并经同步装置有选择性地连结于该输出轴,并啮合于第二齿轮及固定于所述后退中间轴的所述后退中间齿轮,其中所述第二齿轮与固定于所述第二副输入轴的齿轮啮合。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速机构是行星齿轮装置,作为三个旋转要素,该行星齿轮装置同轴心地具备太阳齿轮、环齿轮和轮架,其中所述轮架对在所述太阳齿轮及所述环齿轮之间啮合于该两齿轮的多个行星齿轮进行支承且使其旋转自如,
所述第一旋转要素是所述轮架,所述第二旋转要素是所述太阳齿轮,所述第三旋转要素是所述环齿轮。
18.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具备内燃机和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
内燃机输出轴,其从所述内燃机输入动力;
第一主输入轴,其与所述内燃机输出轴平行配置,并在主断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该内燃机输出轴连结;
中间输入轴,其与所述内燃机输出轴同轴心地配置;
齿轮组,其由配置在所述中间输入轴上、经同步装置与该中间输入轴有选择性地连结的多个齿轮构成;
输出轴,其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平行配置,经中间轴向被驱动部输出动力;
第二齿轮组,其由连结于所述输出轴、并与所述第一齿轮组的齿轮啮合的多个齿轮构成;以及
减速机构,其构成为能够使第一旋转要素、第二旋转要素及第三旋转要素相互差动旋转,
所述第一旋转要素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及所述电动机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要素与所述中间输入轴连接,并在断接装置的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主输入轴连结,
所述第三旋转要素与能够锁定该第三旋转要素的锁定机构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要素对从所述第一旋转要素传递的动力和从所述第三旋转要素传递的动力进行减速,并经所述中间输入轴传递给所述输出轴。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
后退驱动齿轮,其固定在所述中间输入轴上;
后退中间齿轮,其固定在与所述中间输入轴平行配置的后退中间轴上,并与所述后退驱动齿轮啮合;
第一从动齿轮,其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与构成所述第一齿轮组的第一驱动齿轮啮合;以及
后退从动齿轮,其配置在所述输出轴上,并经同步装置有选择性地连结于该输出轴,并啮合于第二从动齿轮及所述后退中间齿轮,其中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构成所述第一齿轮组的第二驱动齿轮啮合,
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及所述第二从动齿轮。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速机构是行星齿轮装置,作为三个旋转要素,该行星齿轮装置同轴心地具备太阳齿轮、环齿轮和轮架,其中所述轮架对在所述太阳齿轮及所述环齿轮之间啮合于该两齿轮的多个行星齿轮进行支承且使其旋转自如,
所述第一旋转要素是所述轮架,所述第二旋转要素是所述太阳齿轮,所述第三旋转要素是所述环齿轮。
CN201080011701.5A 2009-03-30 2010-03-01 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485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82177 2009-03-30
JP2009-082177 2009-03-30
PCT/JP2010/053210 WO2010116818A1 (ja) 2009-03-30 2010-03-01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8568A true CN102348568A (zh) 2012-02-08
CN102348568B CN102348568B (zh) 2014-06-25

Family

ID=42936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170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48568B (zh) 2009-03-30 2010-03-01 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47265B2 (zh)
JP (1) JPWO2010116818A1 (zh)
CN (1) CN102348568B (zh)
WO (1) WO2010116818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5568A (zh) * 2013-12-25 2014-05-07 郑浩 一种双从动轴混合动力变速器
CN104364109A (zh) * 2012-05-31 2015-02-1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双速传动装置和电动车辆
CN104487304A (zh) * 2012-06-27 2015-04-01 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 用于同时控制来自混合动力车辆中的燃式发动机和电机的转矩的方法
CN104728363A (zh) * 2013-12-18 2015-06-2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混合电动车辆的动力传输装置
CN105465296A (zh) * 2014-07-28 2016-04-06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电动无级变速器
CN107662486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车的控制装置
CN109973632A (zh) * 2017-12-27 2019-07-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机用减速装置
CN110873163A (zh) * 2018-08-31 2020-03-10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电动车辆的动力传动***
WO2020202196A1 (en) * 2019-03-30 2020-10-08 Tvs Motor Company Limited A transmission assembly
CN113294502A (zh) * 2021-05-06 2021-08-24 东风鼎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性换挡减速器及汽车
CN114364559A (zh) * 2019-09-16 2022-04-15 Gkn汽车有限公司 具有换挡传动装置的混合驱动组件,驱动链组件以及用于控制这种驱动链组件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25377B2 (en) * 2010-04-27 2013-04-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ultiple-mode power split hybrid powertrain
FR2962379B1 (fr) * 2010-07-08 2012-07-13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Dispositif de transmission de vitesse pour un vehicule automobile de type hybride
AT511722B1 (de) 2011-09-08 2013-02-15 Avl List Gmbh Antriebseinheit für ein hybridfahrzeug
JP2014084000A (ja) * 2012-10-24 2014-05-12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駆動装置
CA2837414C (en) 2012-12-14 2022-12-13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Transactive control and coordination framework and associated toolkit functions
US9762060B2 (en) 2012-12-31 2017-09-12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Distributed hierarchical control architecture for integrating smart grid assets during normal and disrupted operations
CN103223860B (zh) * 2013-04-18 2015-11-25 吉林大学 针对家用轿车的插电式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US20150076949A1 (en) * 2013-09-16 2015-03-19 Abuanthony Abdul Alim First open thermodynamic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s : that use the kinetic energy of any vehicle for electric production
KR101551004B1 (ko) * 2013-12-13 2015-09-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하이브리드 변속기
FR3016319B1 (fr) * 2014-01-16 2017-05-12 Renault Sas Transmission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a propulsion hybride et procede de commande associe
WO2015113412A1 (en) 2014-01-30 2015-08-06 Byd Company Limited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vehicle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US9568082B2 (en) 2014-01-30 2017-02-14 Byd Company Limited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vehicle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4279311B (zh) 2014-01-30 2015-11-2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中同步器的控制方法及车辆
WO2015113411A1 (en) 2014-01-30 2015-08-06 Byd Company Limited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vehicle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US9568081B2 (en) 2014-01-30 2017-02-14 Byd Company Limited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vehicle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4276031B (zh) 2014-01-30 2016-01-1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驱动控制方法
US9944165B2 (en) * 2014-01-30 2018-04-17 Byd Company Limited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vehicle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US20150379542A1 (en) * 2014-06-30 2015-12-31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Transactive control framework for heterogeneous devices
WO2016037470A1 (en) 2014-09-10 2016-03-17 Byd Company Limited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US9568065B2 (en) 2014-09-10 2017-02-14 Byd Company Limited Transmission unit,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US9568066B2 (en) 2014-09-10 2017-02-14 Byd Company Limited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4608760B (zh) 2014-10-20 2016-05-2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换挡控制方法、动力传动***
US10166973B2 (en) 2014-10-20 2019-01-01 Byd Company Limited Vehicle and shifting control method and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thereof
CN105644335B (zh) * 2014-11-14 2020-02-28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双电机动力***和双电机混合动力***
WO2016112655A1 (en) 2015-01-16 2016-07-21 Byd Company Limited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US9889733B2 (en) 2015-01-16 2018-02-13 Byd Company Limited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4773063B (zh) 2015-01-16 2015-12-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动力传动***和车辆
US10166853B2 (en) 2015-01-16 2019-01-01 Byd Company Limited Transmission unit,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JP2017065505A (ja) * 2015-09-30 2017-04-0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用駆動装置
US10293804B2 (en) * 2016-05-19 2019-05-2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ybrid vehicle engine starter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505415B2 (en) 2016-05-19 2019-12-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ermanent magnet electric machine
US10184442B2 (en) 2016-05-19 2019-01-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ermanent magnet electric machine
DE102016216991A1 (de) * 2016-09-07 2018-03-0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Hybridantriebsstrang mit Zwischengang
KR101916073B1 (ko) * 2016-10-21 2018-11-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하이브리드 전기자동차의 동력전달장치
KR101807151B1 (ko) 2016-12-07 2017-12-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하이브리드 전기자동차의 동력전달장치
KR101846919B1 (ko) 2016-12-07 2018-04-09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하이브리드 전기자동차의 동력전달장치
CN106864228A (zh) * 2017-02-24 2017-06-20 重庆康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驱动的底盘传动结构
DE102017203335A1 (de) 2017-03-01 2018-09-06 Audi Ag Antriebs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10605217B2 (en) * 2017-03-07 2020-03-3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engine starter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NL2018735B1 (en) * 2017-04-18 2018-10-29 Punch Powertrain Nv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US11159044B2 (en) 2017-07-14 2021-10-26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Hierarchal framework for integrating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into distribution systems
DE102017128430B4 (de) 2017-11-30 2021-10-14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Antriebsanordnung für ein Hybridfahrzeug
US10480476B2 (en) 2018-04-24 2019-11-1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tarter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
US10436167B1 (en) 2018-04-24 2019-10-0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tarter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
DE102019212145A1 (de) * 2019-08-13 2021-02-18 Zf Friedrichshafen Ag Getriebeanordnung, Hybrid-Getriebeanordnung, Hybrid-Antriebsstrang sowie Kraftfahrzeug
US11207976B2 (en) * 2019-10-07 2021-12-28 Arvinmeritor Technology, Llc Axle assembly having a multi-speed countershaft transmission
US11718381B2 (en) * 2020-04-02 2023-08-08 Ockerman Automation Consulting, Inc. Transmission for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
CN112477580B (zh) * 2020-12-04 2021-11-16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动力总成及车辆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36725A1 (de) * 2000-07-28 2002-02-14 Aisin Seiki Leistungsübertra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Hybridfahrzeug
JP2002114063A (ja) * 2000-07-28 2002-04-16 Aisin Seiki Co Ltd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US20020065168A1 (en) * 2000-11-24 2002-05-30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JP2003072403A (ja) * 2001-08-31 2003-03-12 Honda Motor Co Ltd ハイブリッド型車両の動力伝達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4182034A (ja) * 2002-12-02 2004-07-02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CN2652701Y (zh) * 2003-10-13 2004-11-03 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轻微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
WO2007142129A1 (ja) * 2006-06-06 2007-12-13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ハイブリッド駆動装置
CN101395024A (zh) * 2006-03-29 2009-03-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驱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9904911A (pt) 1998-03-27 2000-06-20 Bosch Gmbh Robert Conjunto de acionamento para um veìculo automotor
US7282003B2 (en) * 2004-07-29 2007-10-1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Powertrain including input disconnect and accessory drive system for an electrical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DE102005001527A1 (de) * 2005-01-13 2006-07-27 Zf Friedrichshafen Ag Getriebevorrichtung
DE102005010447A1 (de) * 2005-03-08 2006-10-05 Zf Friedrichshafen Ag Getriebevorrichtung eines Fahrzeugs
US7621839B2 (en) * 2007-02-05 2009-11-24 Eaton Corporation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with multiple range gearing
JP4466685B2 (ja) 2007-06-19 2010-05-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JP4274268B2 (ja) * 2007-06-19 2009-06-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JP5188783B2 (ja) * 2007-11-14 2013-04-24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車両駆動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36725A1 (de) * 2000-07-28 2002-02-14 Aisin Seiki Leistungsübertra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Hybridfahrzeug
JP2002114063A (ja) * 2000-07-28 2002-04-16 Aisin Seiki Co Ltd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US20020065168A1 (en) * 2000-11-24 2002-05-30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JP2003072403A (ja) * 2001-08-31 2003-03-12 Honda Motor Co Ltd ハイブリッド型車両の動力伝達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4182034A (ja) * 2002-12-02 2004-07-02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CN2652701Y (zh) * 2003-10-13 2004-11-03 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轻微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
CN101395024A (zh) * 2006-03-29 2009-03-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驱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WO2007142129A1 (ja) * 2006-06-06 2007-12-13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ハイブリッド駆動装置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4109A (zh) * 2012-05-31 2015-02-1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双速传动装置和电动车辆
CN104487304A (zh) * 2012-06-27 2015-04-01 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 用于同时控制来自混合动力车辆中的燃式发动机和电机的转矩的方法
CN104728363A (zh) * 2013-12-18 2015-06-2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混合电动车辆的动力传输装置
US9919592B2 (en) 2013-12-18 2018-03-20 Hyundai Motor Company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N104728363B (zh) * 2013-12-18 2018-09-1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混合电动车辆的动力传输装置
CN103775568A (zh) * 2013-12-25 2014-05-07 郑浩 一种双从动轴混合动力变速器
CN105465296A (zh) * 2014-07-28 2016-04-06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电动无级变速器
CN107662486B (zh) * 2016-07-29 2020-03-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车的控制装置
CN107662486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车的控制装置
CN109973632A (zh) * 2017-12-27 2019-07-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机用减速装置
CN109973632B (zh) * 2017-12-27 2021-07-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机用减速装置
CN110873163A (zh) * 2018-08-31 2020-03-10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电动车辆的动力传动***
WO2020202196A1 (en) * 2019-03-30 2020-10-08 Tvs Motor Company Limited A transmission assembly
CN113631836A (zh) * 2019-03-30 2021-11-09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组件
CN113631836B (zh) * 2019-03-30 2024-03-29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组件
CN114364559A (zh) * 2019-09-16 2022-04-15 Gkn汽车有限公司 具有换挡传动装置的混合驱动组件,驱动链组件以及用于控制这种驱动链组件的方法
CN113294502A (zh) * 2021-05-06 2021-08-24 东风鼎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性换挡减速器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747265B2 (en) 2014-06-10
WO2010116818A1 (ja) 2010-10-14
CN102348568B (zh) 2014-06-25
JPWO2010116818A1 (ja) 2012-10-18
US20120053011A1 (en) 201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8568B (zh) 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CN102307744B (zh) 动力传递装置
CN102348567B (zh) 动力传递装置
CN100476253C (zh) 多模式混合动力汽车传动***
CN101450609B (zh) 混合动力驱动***及其驱动方法
CN103210239B (zh) 多速驱动单元
CN106347097B (zh) 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
CN102085795A (zh) 一种车用离合器动力藕合同步器换档混合动力驱动***
CN102259580B (zh) 混合动力传动***
WO2012074726A2 (en) Reconfigurable hybrid gear train
CN108116218B (zh) 基于行星轮系的多档位混联驱动***
CN103402804A (zh) 变速器单元
CN111319449A (zh) 混合动力耦合***及车辆
CN105015318A (zh) 一种双转子电机行星轮式混合动力***及工作模式切换方法
CN108944412A (zh) 用于车辆的混合动力模块
CN108016277A (zh) 动力传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2248882A (zh) 一种混联混合动力耦合装置
WO2019196010A1 (zh) 混合动力变速器和混合动力车辆
CN214822577U (zh) 一种混合动力耦合***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4537126A (zh) 车辆的动力***
CN102808943B (zh) 电驱动汽车集成化自动变速器
CN108944410B (zh) 混合动力耦合装置、混合动力驱动***和混合动力车辆
CN111216538A (zh) 一种混合动力***及车辆
CN221233466U (zh) 动力传动***和车辆
CN221233469U (zh) 动力传动***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Termination date: 201603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