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4584B - 一种蓄电池组容量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电池组容量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24584B
CN102324584B CN2011102712577A CN201110271257A CN102324584B CN 102324584 B CN102324584 B CN 102324584B CN 2011102712577 A CN2011102712577 A CN 2011102712577A CN 201110271257 A CN201110271257 A CN 201110271257A CN 102324584 B CN102324584 B CN 1023245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battery
discharge
batteries
capacity
hou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712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24584A (zh
Inventor
***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 HUIAN
SHAANXI HENGTA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 HUIAN
SHAANXI HENGTA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 HUIAN, SHAANXI HENGTA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 HUIAN
Priority to CN2011102712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245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24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45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245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45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池组容量修复的方法,先运用6~10小时放电率对蓄电池组进行核对性放电,再将蓄电池组和基站组合式开关电源连接,运用均充方式对蓄电池组充电24小时和浮充方式对蓄电池组充电20小时;然后再运用10小时放电率对蓄电池组进行核对性放电,放完电后,如果放电时间达到10小时或放电容量达到标称容量,说明该蓄电池组容量修复成功。其有益效果是,修复后蓄电池容量稳定,下降慢,延长电池使用寿命,修复后的电池容量可以达到标称容量。在充分利用现有的蓄电池资源,既能解决影响基站小区退服率居高不下的电源问题,又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工作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蓄电池组容量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组容量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蓄电池在通信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必备的后备贮能设施,移动通信基站无论大小均配置有后备蓄电池组。在市电中断情况下,既能保证通信设备不立即中断,又能为应急发电、设备抢修提供一定的时间缓冲。
从目前基站蓄电池维护情况来看,普遍存在蓄电池容量下降过快,使用寿命缩短,报废数量较多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蓄电池因容量不足而报废的数量将会逐年增加,因使用年限不足导致固定资产减值计提金额巨大。新增蓄电池投资成本巨大,报废更新过程漫长,亦使基站通信设备维护成本剧增。现有的对电池的修复方法主要为强电修复法,强电修复法就是采取充电时的持久高电压或大电流修复蓄电池的方法,多在脉冲修复法效果不明显时采用。其一、高电压修复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采取电池标称电压的1.3-1.5倍的充电电压修复电池,如36V蓄电池在充电电流不变或接近的条件下,采用48V的充电器进行充电,充电时间要掌握分寸,不易过长,否则电池会因析气发热;此方法对短路、极板软化程度不高的蓄电池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但使用不当,对电池极板压点也会造成伤害。其二、大电流修复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采取高于平时充电电流1.5-2.0倍的充电电流来修复蓄电池,如20AH的蓄电池使用3 ~4A的充电器进行充电,利弊与“高电压修复法”一样。况且,现有的电池修复方法只能使修复后蓄电池容量恢复到标称容量的40%左右,且修复后蓄电池容量不稳定,下降快,修复后对蓄电池极板损害严重,电池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电池组容量修复方法,以克服现有的电池修复方法不能将电池容量恢复完整的不足。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蓄电池组容量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
将需进行容量恢复的蓄电池组和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或智能假负载正确连接,运用6~10小时放电率对蓄电池组进行核对性放电,在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或智能假负载上设置五组参数,分别为:放电电流0.17C10~0.1C10,放电时间2~10小时,组端电压下限0V~10V,单体电压0.001V及放电容量,设置的放电容量小于或等于蓄电池的标称容量即可; 
所述需进行容量恢复的蓄电池组由24只2V单只蓄电池组成;
步骤2,
放电结束后,如果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等于或高于45V,先将蓄电池组和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或智能假负载脱离,再与基站组合式开关电源连接,运用均充方式对蓄电池组充电24小时,控制单只蓄电池的均充电压2.35V,限流点0.15C10,使得单只蓄电池的组端电压上升到2.0V ~2.1V;然后利用浮充方式对蓄电池组充电20小时,控制单只蓄电池的浮充电压2.25V,限流点0.1C10,使得单只蓄电池的组端电压上升到2.1~2.2V,并连续两小时稳定不变;
放电结束后,如果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低于45V,先将蓄电池组和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或智能假负载脱离,让蓄电池组静置使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自动恢复至45V或45V以上,再与基站组合式开关电源连接,运用均充方式对蓄电池组充电24小时,控制单只蓄电池的均充电压2.35V,限流点0.15C10,使得单只蓄电池的组端电压上升到2.0V ~2.1V ;再利用浮充方式对蓄电池组充电20小时,控制单只蓄电池的浮充电压2.25V,限流点0.1C10,使得单只蓄电池的组端电压可上升到2.1~2.2V,并连续两小时稳定不变;
步骤3,
充电完成后,再将蓄电池组和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或智能假负载正确连接,在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或智能假负载上,运用10小时放电率对蓄电池组进行核对性放电,在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或智能假负载上设置五组参数:放电电流为0.1C10,组端电压下限为45V,单体电压为1.85V,放电时间为10小时,放电容量设置为标称容量;
步骤4,
蓄电池组放完电后,如果放电时间达到10小时或放电容量达到标称容量,说明该蓄电池组容量修复成功;如果放电时间未达到10小时或放电容量未达到标称容量,继续重复步骤1~3,对该蓄电池组重新进行修复,直到该蓄电池组的放电时间达到10小时或放电容量达到标称容量,说明该蓄电池组容量修复成功;
其中,C代表标称容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修复后蓄电池容量稳定,下降慢,延长电池使用寿命,修复后的电池容量可以达到标称容量。在充分利用现有的蓄电池资源,既能解决影响基站小区退服率居高不下的电源问题,又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工作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蓄电池组在第一次核对性放电过程中,在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上显示的在放电时间内蓄电池组的放电电流走势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蓄电池组在第一次核对性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在放电时间内的走势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蓄电池组在第一次核对性放电后,24只单只蓄电池容量剩余的情况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蓄电池组在第二次核对性放电过程中,在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上显示的在放电时间内蓄电池组的放电电流走势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蓄电池组在第二次核对性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在放电时间内的走势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蓄电池组在第二次核对性放电后,24只单只蓄电池容量剩余的情况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蓄电池组在第一次核对性放电过程中,在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上显示的在放电时间内蓄电池组的放电电流走势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蓄电池组在第一次核对性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在放电时间内的走势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蓄电池组在第一次核对性放电后,24只单只蓄电池容量剩余的情况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蓄电池组在第二次核对性放电过程中,在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上显示的在放电时间内蓄电池组的放电电流走势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蓄电池组在第二次核对性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在放电时间内的走势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蓄电池组在第二次核对性放电后,24只单只蓄电池容量剩余的情况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蓄电池组在第一次核对性放电过程中,在智能假负载上显示的在放电时间内蓄电池组的放电电流走势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蓄电池组在第一次核对性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在放电时间内的走势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蓄电池组在第一次核对性放电后,24只单只蓄电池容量剩余的情况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蓄电池组在第二次核对性放电过程中,在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上显示的在放电时间内蓄电池组的放电电流走势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蓄电池组在第二次核对性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在放电时间内的走势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蓄电池组在第二次核对性放电后,24只单只蓄电池容量剩余的情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现对24只电池的蓄电池组进行容量修复,其中,单只蓄电池电压为2V,标称容量为500AH,其具体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
将需进行容量恢复的蓄电池组和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正确连接,运用10小时放电率对蓄电池组进行核对性放电,在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上设置五组参数,分别为:放电电流为0.1C10(50A),放电时间为2小时,组端电压下限10V,单体电压0.001V及放电容量100AH; 
步骤2,
放电结束后,如图2所示,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高于45V,先将蓄电池组和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脱离,再与基站组合式开关电源连接,运用均充方式对蓄电池组充电24小时,控制单只蓄电池的均充电压2.35V,限流点0.15C10(75A),使得单只蓄电池的组端电压上升到2.0V ~2.1V;然后利用浮充方式对蓄电池组充电20小时,控制单只蓄电池的浮充电压2.25V,限流点0.1C10(50A),使得单只蓄电池的组端电压上升到2.1~2.2V,并连续两小时稳定不变;
步骤3,
充电完成后,再将蓄电池组和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正确连接,在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上,运用10小时放电率对蓄电池组进行核对性放电,在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上设置五组参数:放电电流为0.1C10(50A),组端电压下限为45V,单体电压为1.85V,放电时间为10小时,放电容量设置为标称容量500AH;
步骤4,
蓄电池组放完电后,其放电时间达到10小时,放电容量也达到标称容量,说明该蓄电池组容量修复成功。
最后对修复成功后的蓄电池组与基站组合式开关电源连接,运用均充方式对蓄电池组充电24小时,控制单只蓄电池的均充电压2.35V,限流点0.15C10(75A),使得单只蓄电池的组端电压上升到2.0V ~2.1V;再利用浮充方式对蓄电池组充电20小时,控制单只蓄电池的浮充电压2.25V,限流点0.1C10(50A),使得单只蓄电池的组端电压可上升到2.1~2.2V,并连续两小时稳定不变;充完电后即可正常使用。
如图1所示,在步骤1对蓄电池组的核对性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组在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上显示的在2小时放电时间内,其放电电流一直保持在-50A。
如图2所示,在步骤1对蓄电池组的核对性放电过程中,在24个单只蓄电池串联的情况下的组端电压在放电2小时内的走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在慢慢下降,这是由于蓄电池组容量固定,当蓄电池组放出一定容量后,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就会慢慢下降,在2小时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在50V及以下,但在45V以上。
如图3所示,在步骤1中,对蓄电池组的核对性放电100AH后,24只单只蓄电池容量剩余的情况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放电2小时后每一个单只蓄电池放电的剩余容量。
如图4所示,在步骤3中对蓄电池组的第二次核对性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组在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上显示的10小时放电时间内,其放电电流一直保持在-50A。
如图5所示,在步骤3中对蓄电池组的第二次核对性放电过程中,在24个单只蓄电池串联的情况下的组端电压在放电10小时的走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在慢慢下降,这是由于蓄电池组容量固定,当蓄电池组放出一定容量后,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就会慢慢下降,在放电10小时过程中,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始终保持在50V以上。从图2和图5的比较可以发现,蓄电池组在经过步骤2的修复后,其放电效果比修复前的放电效果好许多,其蓄电池的组端电压比修复前提高了2V,这样就延长了蓄电池组的放电时间及使用寿命。
如图6所示,在步骤3中,对蓄电池组的第二次核对性放电500AH后,24只单只蓄电池容量剩余的情况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放电10小时后每一个单只蓄电池放电的剩余为0AH,表示每一个单只蓄电池容量放完,从而说明电池容量恢复成功。
由于蓄电池组是由24块单只蓄电池串联组成的,因此组端电压的高低就由单只蓄电池的电压决定了,所以蓄电池组组端电压的稳定从而就说明了单只蓄电池电压的稳定,就能保证蓄电池组的放电时间及使用寿命。
另外,由于蓄电池的电池容量=电池的放电电流×电池的放电时间,本实施例步骤3中的放电电流是50A,放电时间为10小时,那么,本实施例修复后的蓄电池组的容量为500 AH,说明修复后的电池容量达到标称容量。 
实施例2
现对24只电池的蓄电池组进行容量修复,其中,单只蓄电池电压为2V,标称容量为300AH,其具体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
将需进行容量恢复的蓄电池组和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正确连接,运用6小时放电率对蓄电池组进行核对性放电,在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上设置五组参数,分别为:放电电流为0.17C10(51A),放电时间为5小时,组端电压下限10V,单体电压0.001V及放电容量300AH;
步骤2,
放电结束后,如图8所示,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高于45V,先将蓄电池组和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脱离,再与基站组合式开关电源连接,运用均充方式对蓄电池组充电24小时,控制单只蓄电池的均充电压2.35V,限流点0.15C10(45A),使得单只蓄电池的组端电压上升到2.0V ~2.1V;然后利用浮充方式对蓄电池组充电20小时,控制单只蓄电池的浮充电压2.25V,限流点0.1C10(30A),使得单只蓄电池的组端电压上升到2.1~2.2V,并连续两小时稳定不变;
步骤3,
充电完成后,再将蓄电池组和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正确连接,在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上,运用10小时放电率对蓄电池组进行核对性放电,在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上设置五组参数:放电电流为0.1C10(30A),组端电压下限为45V,单体电压为1.85V,放电时间为10小时,放电容量设置为300AH;
步骤4,
蓄电池组放完电后,其放电时间达到10小时,放电容量也达到标称容量,说明该蓄电池组容量修复成功。
最后对修复成功后的蓄电池组与基站组合式开关电源连接,运用均充方式对蓄电池组充电24小时,控制单只蓄电池的均充电压2.35V,限流点0.15C10(45A),使得单只蓄电池的组端电压上升到2.0V ~2.1V;再利用浮充方式对蓄电池组充电20小时,控制单只蓄电池的浮充电压2.25V,限流点0.1C10(30A),使得单只蓄电池的组端电压可上升到2.1~2.2V,并连续两小时稳定不变;充完电后即可正常使用。
如图7所示,在步骤1对蓄电池组的核对性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组在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上显示的在5小时放电时间内,其放电电流一直保持在-51A。
如图8所示,在步骤1对蓄电池组的核对性放电过程中,在24个单只蓄电池串联的情况下的组端电压在放电5小时内的走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在慢慢下降,这是由于蓄电池组容量固定,当蓄电池组放出一定容量后,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就会慢慢下降,在放电5小时过程中,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在50V及以下,但在45V以上。
如图9所示,在步骤1对蓄电池组的核对性放电300AH后,24只单只蓄电池容量剩余的情况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放电5小时后每一个单只蓄电池放电的剩余容量为0AH,表示每一个单只蓄电池容量放完。
如图10所示,在步骤3中对蓄电池组的第二次核对性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组在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上显示的在10小时放电时间内,其放电电流一直保持在-30A。
如图11所示,在步骤3中对蓄电池组的第二次核对性放电过程中,在24个单只蓄电池串联的情况下的组端电压在放电10小时的走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在慢慢下降,这是由于蓄电池组容量固定,当蓄电池组放出一定容量后,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就会慢慢下降,在放电10个小时过程,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保持在50V以上。从图8和图11的比较可以发现,蓄电池组在经过步骤2的修复后,其放电效果比修复前的放电效果好许多,其蓄电池的组端电压比修复前提高了2V,这样就延长了蓄电池组的放电时间及使用寿命。
如图12所示,在步骤3中,对蓄电池组的第二次核对性放电300AH后,24只单只蓄电池容量剩余的情况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放电10小时后每一个单只蓄电池放电的剩余为0AH,表示每一个单只蓄电池容量放完,从而说明电池容量恢复成功。
由于蓄电池组是由24块单只蓄电池串联组成的,因此组端电压的高低就由单只蓄电池的电压决定了,所以蓄电池组组端电压的稳定从而就说明了单只蓄电池电压的稳定,就能保证蓄电池组的放电时间及使用寿命。
另外,蓄电池的电池容量=电池的放电电流×电池的放电时间,本实施例步骤3中的放电电流是30A,放电时间为10小时,那么,修复后的蓄电池组的容量为300 AH,说明修复后的电池容量达到标称容量。 
实施例3
现对24只电池的蓄电池组进行容量修复,其中,单只蓄电池电压为2V,标称容量为600AH,其具体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
将需进行容量恢复的蓄电池组和智能假负载正确连接,运用10小时放电率对蓄电池组进行核对性放电,在智能假负载上设置五组参数,分别为:放电电流为0.10C10(60A),放电时间为2小时,组端电压下限10V,单体电压0.001V及放电容量120AH;
步骤2,
放电2小时后,如图14所示,蓄电池组的端电压低于45V,先将蓄电池组和智能假负载脱离,让蓄电池组静置5小时使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自动恢复至45V,再与基站组合式开关电源连接,运用均充方式对蓄电池组充电24小时,控制单只蓄电池的均充电压2.35V,限流点0.15C10(90A),使得单只蓄电池的组端电压上升到2.0V ~2.1V ;再利用浮充方式对蓄电池组充电20小时,控制单只蓄电池的浮充电压2.25V,限流点0.1C10(60A),使得单只蓄电池的组端电压可上升到2.1~2.2V,并连续两小时稳定不变;
步骤3,
充电完成后,再将蓄电池组和智能假负载正确连接,在智能假负载上,运用10小时放电率对蓄电池组进行核对性放电,在智能假负载上设置五组参数:放电电流为0.1C10(60A),组端电压下限为45V,单体电压为1.85V,放电时间为10小时,放电容量设置为标称容量600AH;
步骤4,
蓄电池组放完电后,其放电时间达到10小时,放电容量也达到标称容量,说明该蓄电池组容量修复成功。
最后对修复成功后的蓄电池组与基站组合式开关电源连接,运用均充方式对蓄电池组充电24小时,控制单只蓄电池的均充电压2.35V,限流点0.15C10(90A),使得单只蓄电池的组端电压上升到2.0V ~2.1V;再利用浮充方式对蓄电池组充电20小时,控制单只蓄电池的浮充电压2.25V,限流点0.1C10(60A),使得单只蓄电池的组端电压可上升到2.1~2.2V,并连续两小时稳定不变;充完电后即可正常使用。
如图13所示,在步骤1对蓄电池组的核对性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组在智能假负载显示的在2小时放电时间内,其放电电流一直保持在-60A。
如图14所示,在步骤1对蓄电池组的核对性放电过程中,在24个单只蓄电池串联的情况下的组端电压在放电2小时的走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在慢慢下降,这是由于蓄电池组容量固定,当蓄电池组放出一定容量后,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就会慢慢下降,在2小时放电过程,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在50V以下,且放完电后,其组端电压低于45V。
如图15所示,在步骤1对蓄电池组的核对性放电120AH后,24只单只蓄电池容量剩余的情况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放电2小时后每一个单只蓄电池放电的剩余容量。
如图16所示,在步骤3中对蓄电池组的第二次核对性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组在智能假负载上显示的在10小时放电时间内,其放电电流一直保持在-60A。
如图17所示,在步骤3中对蓄电池组的第二次核对性放电过程中,在24个单只蓄电池串联的情况下的组端电压在放电10小时的走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在慢慢下降,这是由于蓄电池组容量固定,当蓄电池组放出一定容量后,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就会慢慢下降,在放电10小时过程中,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始终保持在50V以上。从图14和图17的比较可以发现,蓄电池组再经过步骤2的修复后,其放电效果比修复前的放电效果好许多,其蓄电池的组端电压比修复前提高了2V,这样就延长了蓄电池组的放电时间及使用寿命。
如图18所示,在步骤3对蓄电池组的第二次核对性放电600AH后,24只单只蓄电池容量剩余的情况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放电10小时后每一个单只蓄电池放电的剩余为0AH,表示每一个单只蓄电池容量放完,从而说明电池容量恢复成功。
由于蓄电池组是由24块单只蓄电池串联组成的,因此组端电压的高低就由单只蓄电池的电压决定了,所以蓄电池组组端电压的稳定从而就说明了单只蓄电池电压的稳定,就能保证蓄电池组的放电时间及使用寿命。
另外,蓄电池的电池容量=电池的放电电流×电池的放电时间,本实施例步骤3中的放电电流是60A,放电时间为10小时,那么,修复后的蓄电池组的容量为600 AH,说明修复后的电池容量达到标称容量。

Claims (1)

1.一种蓄电池组容量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
将需进行容量恢复的蓄电池组和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或智能假负载正确连接,运用6~10小时放电率对蓄电池组进行核对性放电,在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或智能假负载上设置五组参数,分别为:放电电流0.17C10~0.1C10,放电时间2~10小时,组端电压下限0V~10V,单体电压0.001V及放电容量,设置的放电容量小于或等于蓄电池的标称容量即可;
所述需进行容量恢复的蓄电池组由24只2V单只蓄电池组成;
步骤2,
放电结束后,如果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等于或高于45V,先将蓄电池组和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或智能假负载脱离,再与基站组合式开关电源连接,运用均充方式对蓄电池组充电24小时,控制单只蓄电池的均充电压2.35V,限流点0.15C10,使得单只蓄电池的组端电压上升到2.0V~2.1V;然后利用浮充方式对蓄电池组充电20小时,控制单只蓄电池的浮充电压2.25V,限流点0.1C10,使得单只蓄电池的组端电压上升到2.1~2.2V,并连续两小时稳定不变;
放电结束后,如果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低于45V,先将蓄电池组和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或智能假负载脱离,让蓄电池组静置使蓄电池组的组端电压自动恢复至45V或45V以上,再与基站组合式开关电源连接,运用均充方式对蓄电池组充电24小时,控制单只蓄电池的均充电压2.35V,限流点0.15C10,使得单只蓄电池的组端电压上升到2.0V~2.1V;再利用浮充方式对蓄电池组充电20小时,控制单只蓄电池的浮充电压2.25V,限流点0.1C10,使得单只蓄电池的组端电压可上升到2.1~2.2V,并连续两小时稳定不变;
步骤3,
充电完成后,再将蓄电池组和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或智能假负载正确连接,在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或智能假负载上,运用10小时放电率对蓄电池组进行核对性放电,在蓄电池在线充放电仪或智能假负载上设置五组参数:放电电流为0.1C10,组端电压下限为45V,单体电压为1.85V,放电时间为10小时,放电容量设置为标称容量;
步骤4,
蓄电池组放完电后,如果放电时间达到10小时或放电容量达到标称容量,说明该蓄电池组容量修复成功;如果放电时间未达到10小时或放电容量未达到标称容量,继续重复步骤1~3,对该蓄电池组重新进行修复,直到该蓄电池组的放电时间达到10小时或放电容量达到标称容量,说明该蓄电池组容量修复成功;
其中,C代表标称容量。
CN2011102712577A 2011-09-14 2011-09-14 一种蓄电池组容量修复方法 Active CN1023245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12577A CN102324584B (zh) 2011-09-14 2011-09-14 一种蓄电池组容量修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12577A CN102324584B (zh) 2011-09-14 2011-09-14 一种蓄电池组容量修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4584A CN102324584A (zh) 2012-01-18
CN102324584B true CN102324584B (zh) 2013-12-18

Family

ID=45452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712577A Active CN102324584B (zh) 2011-09-14 2011-09-14 一种蓄电池组容量修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245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6093B (zh) * 2012-07-24 2016-04-20 南京捷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放电数据记录仪及其放电数据记录使用方法
CN105206885B (zh) * 2015-09-09 2017-05-17 张家港智电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储能电站的电池组可用容量修复方法
CN107017382A (zh) * 2017-05-25 2017-08-0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一种简化蓄电池核对性放电接线的转换装置
CN108281718B (zh) * 2017-12-28 2019-11-05 浙江赫克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铅酸蓄电池的修复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12571A (en) * 1996-04-24 1997-10-29 Fuji Heavy Ind Ltd Charging series connected batteries
CN102117941A (zh) * 2010-01-05 2011-07-06 ***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蓄电池故障监控维护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12571A (en) * 1996-04-24 1997-10-29 Fuji Heavy Ind Ltd Charging series connected batteries
CN102117941A (zh) * 2010-01-05 2011-07-06 ***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蓄电池故障监控维护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4584A (zh) 201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9703B (zh) 一种电池组充电方法及***
CN101938154B (zh) 一种终端充电方法、装置及***
CN101908775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充电控制方法及***
CN103700901A (zh) 一种多段式智能充电方法
CN102222949A (zh) 电池管理装置及方法
CN102324584B (zh) 一种蓄电池组容量修复方法
CN101599559A (zh) 电池去硫恢复工艺
CN103066671A (zh) 锂电池组均充方法和装置
WO2013120337A1 (zh) 用于通讯基站的储能***及储能方法
CN102868211A (zh) 供电方法和供电***
CN102820678B (zh) 一种新型的磷酸铁锂电池充电管理方法
CN207884316U (zh) 一种延长基站蓄电池放电时间的设备
CN101834321A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硫化修复工艺
CN206099437U (zh) 通信电源***
CN105428732B (zh) 一种在线维护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装置及方法
WO2016090852A1 (zh) 终端电池及其充放电的控制方法
CN103312001A (zh) 包含超级电容器的储能***中电池的充电方法及***
CN110920425A (zh) 一种叉车用快速充电方法
CN201918746U (zh) 一种变电站直流电源***
CN208445340U (zh) 一种锂电储能备电***
CN204271668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充放电控制装置
CN105161773A (zh) 一种正负脉冲铅酸电池化成设备
CN204947027U (zh) 一种正负脉冲铅酸电池化成设备
CN205178602U (zh) 在线式储能***的充放电控制电路
CN102709614B (zh) 锂二次电池的充电和放电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