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2756A - 显示装置和安装于显示装置上的框架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和安装于显示装置上的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2756A
CN102292756A CN2009801550792A CN200980155079A CN102292756A CN 102292756 A CN102292756 A CN 102292756A CN 2009801550792 A CN2009801550792 A CN 2009801550792A CN 200980155079 A CN200980155079 A CN 200980155079A CN 102292756 A CN102292756 A CN 1022927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ramework
adjustment component
clearance adjustment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50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志茂胜则
原孝文
若林绘理子
南保沙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92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27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7Intermediate frames, e.g. between backlight housing and front fram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25Assembling proces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28Segmented fram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在构成框架(30)的多条边中的相对的一对边上分别附设有余隙调整部件(54、64),该余隙调整部件(54、64)用于调整凸部(52、62)与配置于该内周侧面板配置部的显示面板(10)之间的余隙,该余隙调整部件(54、64)为至少一部分向内周侧面板配置部伸出的状态,一方余隙调整部件(54)的向内周侧面板配置部伸出的部分的伸出方向的厚度、与另一方余隙调整部件(64)的向内周侧面板配置部伸出的部分的伸出方向的厚度彼此不同。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和安装于显示装置上的框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和装配于该显示装置上的框架(框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电视机、个人计算机等的显示装置(显示器),具备矩形形状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被广泛使用。
在这种显示装置中,在上述显示面板的前面侧配置有作为框体的外框(表框),在该面板的背面侧,在该面板和作为其光源的背光源装置之间配置有框架(例如树脂制的框架,也被称为P底座。)。该外框和框架分别形成为将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中央的显示区域(有源区)围成矩形形状的边框形状。并且,该外框和框架从该显示面板的前后两侧夹持该面板的矩形形状的周缘部。
作为上述框架的一个方式,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框架。在该框架的与液晶显示面板相对的面的内周部分形成有面板配置区。并且,在该框架的至少一个边部,在比该面板配置区靠外周的部分,形成有能与载置于该面板配置区(内周部分)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侧面抵接的由肋或者台阶形成的凸部。
在使用这样的状态的框架的情况下,当在上述面板配置区载置液晶显示面板时,能将上述凸部使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定位。即,使面板的侧面与上述凸部抵接,由此决定液晶显示面板相对于框架的配置位置。并且,在该定位的状态下盖上外框,能在该位置(即,预先设定的正确位置)上在框架与外框之间夹持面板。典型地,预先决定了该凸部的形成位置,使得在面板侧面与上述凸部抵接的状态(即,定位的状态)时该液晶显示面板不会偏向框架的任一个边侧而能配置于框架的中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8-1792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近年来,伴随液晶显示面板的大型化,框架也正在大型化。将这样的大型框架成型为一个部件不是有效的。因此,如下进行:将边框状框架分断为几个,将这种形状的多个框架构成部件成型,在构建液晶显示装置时使这些多个框架构成部件彼此连接,由此形成框架。在该情况下,为了构建一个框架而使用的框架构成部件的种类越少则越有效。因此,使用了如下框架构成部件:其以使框架构成部件彼此连接而构建的框架相对于其中心点实现点对称的方式被确定了形状。典型地,在为矩形形状框架的情况下,使用在构建框架时实现点对称的一种
Figure BPA00001406810100021
字状框架构成部件,或者使用在构建框架时实现点对称的两种(或者,如果是表里相同的形状则为一种)L字状框架。
但是,在使用这样的实现点对称的框架构成部件的情况下,难以形成上述的利用上述凸部对液晶显示面板的定位。即,在实现点对称的框架构成部件上形成上述凸部的情况下,在所构建的框架中,在与该凸部成为点对称的位置上也配置与该凸部相同的凸部。因此,这两个凸部成为对在这些凸部之间所形成的上述面板配置区的大小进行限制的存在。
更具体地进行说明,若以在面板侧面与任一个凸部抵接的状态时该面板能配置于框架中央的方式形成凸部,则处于点对称位置的另一个凸部也存在于与在框架中央配置的面板的相反侧的侧面抵接的位置。这意味着两凸部间的面板配置区的尺寸与液晶显示面板的两侧面间的尺相同,意味着在面板配置载置液晶显示面板时的余隙完全不存在。在这样的状态下,彼此处于点对称位置的两个凸部成为障壁,液晶显示面板向面板配置区的载置显著变难。
另一方面,当在能确保上述余隙的位置上设置凸部时,与处于点对称位置的另一个凸部之间、即两凸部间的面板配置区的尺寸比液晶显示面板的两侧面间的尺寸宽得过多。这意味着在使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面与两凸部中的一个凸部抵接的状态下,该面板不能配置于框架中央。因此,液晶显示面板在框架上的定位变得困难。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方面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是提供具备如下机构的液晶显示装置和其它的显示装置:该机构即使是使用如上所述实现点对称的几个框架构成部件的情况也能正确地定位显示面板。另外,其它目的在于提供具备那样的机构的显示装置用框架。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具备:矩形形状的显示面板;边框状的框架,其配置于该显示面板的背面侧;以及边框状的外框,其配置于上述显示面板的前面侧。并且,上述面板被夹持在上述框架与外框之间。上述框架的与上述面板相对的面具有:内周侧面板配置部,其配置该面板的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凸部,其形成于比该内周侧面板配置部更靠外周侧。在此,在构成上述框架的多条边中的相对的任意一对边上分别形成有上述凸部。(在上述一对边上)分别附设有余隙调整部件,该余隙调整部件用于调整该凸部与配置于上述内周侧面板配置部的显示面板之间的余隙,该余隙调整部件为至少一部分向该内周侧面板配置部伸出的状态。并且,其特征在于,在该一对边之间余隙调整部件的形状按如下方式彼此不同:设于上述一对边中的一条边上的余隙调整部件的向上述内周侧面板配置部伸出的部分的该伸出方向的厚度、与设于该一对边中的另一条边上的余隙调整部件的向上述内周侧面板配置部伸出的部分的该伸出方向的厚度彼此不同。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在该显示装置具备的框架中,设有上述余隙调整部件。由此,在各凸部与上述显示面板之间确保的余隙的大小被调整,能使具备该余隙调整部件的状态下的上述两凸部间的面板配置区的尺寸与上述显示面板的两侧面间的尺寸近似。因此,上述显示面板配置于这样的框架的中央部极附近,能适当地进行该显示面板的定位。在此,预先决定将上述余隙调整部件中的哪一方作为定位部件,使上述显示面板与该部件抵接,就能在上述框架的中央部配置显示面板,因此优选。
另外,在分别设于上述一对边上的余隙调整部件中,上述伸出方向的厚度彼此不同。由此,例如,当使显示面板一边与能作为上述定位部件执行功能的(典型地,上述厚度较大的一侧的)余隙调整部件抵接一边配置于框架上时,在另一方(典型地,上述厚度较小的一侧)余隙调整部件(的侧面)与上述液晶面板的侧面之间产生微小的间隙。即,因为这样的间隙能成为余隙,所以能使上述显示面板不受上述凸部、上述余隙调整部件干扰而容易地配置于框架上。
因此,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优选的显示装置,其实现了:适当地进行针对框架的定位,并且容易配置显示面板。
在此公开的显示装置的优选的一个方式中,其特征在于,设于上述一对边中的一条边上的余隙调整部件的厚度比设于该一对边中的另一条边上的余隙调整部件的厚度形成得厚。
在这样的构成的显示装置中,优选上述一对余隙调整部件的整体形状为长方体形状或者圆柱(或者圆筒)形状。这样的余隙调整部件中的一方余隙调整部件的厚度在整体上比另一方的厚度形成得厚,由此能容易实现使两余隙调整部件的上述伸出方向的厚度不同。
在此公开的显示装置的别的优选的一个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厚度不同的设于上述一对边中的一条边上的余隙调整部件和设于该一对边中的另一条边上的余隙调整部件中,对至少一方的余隙调整部件施加着色或者标识,使得能通过视觉识别两余隙调整部件。
在这样的构成的显示装置中,能通过视觉识别上述余隙调整部件。由此,能容易识别例如作为定位部件被设定的一侧的余隙调整部件,所以能高效地进行液晶面板相对于框架的定位。
在此公开的显示装置的更优选的一个方式中,其特征在于,上述余隙调整部件由弹性体形成。
在这样的构成的显示装置中,上述余隙调整部件例如由橡胶材料或者弹性材料等弹性体形成。由此,起到下面的效果。首先,在使显示面板一边与上述余隙调整部件抵接一边配置于框架上时,将该显示面板按压到上述一方余隙调整部件对该部件进行压缩,减小该部件的上述伸出方向的厚度,由此能增大在另一方余隙调整部件与显示面板的侧面部之间形成的间隙(余隙)。由此,能容易进行显示面板向框架上的配置。
另外,当配置了上述显示面板时,上述压缩了的余隙调整部件能复原,所以在这样的复原后,上述显示面板被配置于上述框架上的正确位置。
而且,余隙调整部件能作为缓冲材料执行功能。例如在将显示面板配置于框架上时、在搬运所构建的显示装置时等对该显示面板施加的冲击、激烈的振动得以缓和,能大幅减轻与框架的接触。由此,能防止由与这样的框架接触而引起的显示面板的损伤。
在此公开的显示装置的别的优选的一个方式中,上述框架是多个框架构成部件彼此连接而构建的。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框架构成部件形成为如下形状:该多个框架构成部件彼此连接而构建的框架相对于其中心点实现点对称。
根据这样的构成的显示装置,即使是使用包括多个框架构成部件的框架、且是形成为实现上述点对称的形状的框架的情况下,也能适当地进行针对这样的框架的定位,并且能容易配置显示面板。
本发明作为其它方面,提供在此公开的显示装置所具备的框架。这样的框架是在具备矩形形状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中配置于该显示面板的背面侧的边框状的框架。这样的框架中的在构建显示装置时与上述面板相对的面具有:内周侧面板配置部,其配置该面板的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凸部,其形成于比该内周侧面板配置部更靠外周侧。在此,在构成框架的多条边中的相对的任意一对边上分别形成有上述凸部。(在上述一对边上)分别附设有余隙调整部件,上述余隙调整部件用于调整该凸部与配置于上述内周侧面板配置部的显示面板之间的余隙,上述余隙调整部件为至少一部分向该内周侧面板配置部伸出的状态。并且,其特征在于,在该一对边之间余隙调整部件的形状按如下方式彼此不同:设于上述一对边中的一条边上的余隙调整部件的向内周侧面板配置部伸出的部分的该伸出方向的厚度、与设于该一对边中的另一条边上的余隙调整部件的向内周侧面板配置部伸出的部分的该伸出方向的厚度彼此不同。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框架中,设有上述一对余隙调整部件。因此,可提供如下优选的显示装置:通过使用这样的框架,实现了适当地进行针对该框架的定位、并且容易配置显示面板。
在此公开的显示装置用框架的优选的一个方式中,其特征在于,设于上述一对边中的一条边上的余隙调整部件的厚度比设于该一对边中的另一条边上的余隙调整部件的厚度形成得厚。
在这样的构成的显示装置用框架中,余隙调整部件中的一方余隙调整部件的厚度在整体上比另一方的厚度形成得厚。因此,可提供如下显示装置:通过使用这样的框架,能容易实现使两余隙调整部件的上述伸出方向的厚度不同。
在此公开的显示装置用框架的别的优选的一个方式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厚度不同的设于上述一对边中的一条边上的余隙调整部件和设于该一对边中的另一条边上的余隙调整部件中,对至少一方的余隙调整部件施加着色或者标识,使得能通过视觉识别两余隙调整部件。
在这样的构成的显示装置用框架中,能通过视觉识别上述余隙调整部件。因此,可提供如下显示装置:通过使用这样的框架,可实现例如容易识别作为定位部件被设定的一侧的余隙调整部件、高效地进行上述液晶面板的定位。
在此公开的显示装置用框架的更优选的一个方式中,其特征在于,上述余隙调整部件由弹性体形成。
可提供如下显示装置:通过使用这样的构成的显示装置用框架,能容易地将显示面板配置于框架上、能将显示面板配置于框架上的正确位置、以及能防止由与该框架接触引起的显示面板的损伤,这些目的均可实现。
在此公开的显示装置用框架的别的优选的一个方式中,是多个框架构成部件彼此连接而构建的。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框架构成部件形成为如下形状:该多个框架构成部件彼此连接而构建的框架相对于其中心点实现点对称。
可提供如下显示装置:即使是使用这样的构成的显示装置用框架的情况下,也实现了适当地进行针对该框架的定位、并且容易配置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的框架的整体立体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的框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3的V部分的放大图,是示出一对余隙调整部件中的一方配置于框架上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图3的VI部分的放大图,是示出一对余隙调整部件中的另一方配置于框架上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将液晶面板配置于具备余隙调整部件的框架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液晶面板配置于框架上的状态下的框架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几个实施方式。此外,对于在本说明书中特别提及的事项(例如,框架的构成)以外的情况、而且是实施本发明所需的情况(例如,液晶面板的构成、构建方法、装配于液晶显示装置上的光源的构成、该光源的驱动方式所涉及的电路等),作为基于该领域中的现有技术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设计事项而能被掌握。基于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和本领域中的技术常识能实施本发明。
下面,参照图1~图8,针对本发明的优选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以具备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面板10的有源矩阵方式(TFT型)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为例进行说明。此外,在下面的附图中,对起到相同作用的部件、部位标注相同附图标记,有时省略或者简化重复的说明。另外,各图中的尺寸关系(长度、宽度、厚度等)未必准确地反映实际尺寸关系。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所谓“前面”或者“表侧”指液晶显示装置100中的面向观众的一侧(即液晶面板侧),所谓“后面”、“背面”或者“里侧”指液晶显示装置100中的不面向观众的一侧(即,背光源装置侧)。
参照图1和图2对液晶显示装置100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0具备:液晶面板10;以及作为外部光源的背光源装置70,其配置于该液晶面板10的后面侧(图1中的下侧)。这样的液晶面板10和背光源装置70利用外框20等进行组装,由此保持为一体。
如图1和图2所示,液晶面板10一般具有整体上为矩形的形状。另外,这样的液晶面板10在其中央区域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10a,该显示区域10a是形成有像素的区域。这样的液晶面板10具有由彼此相对的一对透光性的玻璃基板11、12和被封入到该基板之间的液晶层13构成的夹层结构。这样的基板11、12分别使用在制造工序中从被称为母玻璃的大型母材上切取的基板。在上述一对基板11、12中,表侧为彩色滤光片基板(CF基板)12,里侧为阵列基板11。此外,在基板11和12的周缘部(液晶面板10中的周缘部),以包围上述显示区域10a的周围的方式设有密封材料15。这样的密封材料15密封液晶层13。液晶层13包括包含液晶分子的液晶材料。这样的液晶材料伴随着基板11、12之间的电场施加,液晶分子的取向***作,光学特性发生变化。在液晶层13中,典型地在多个部位配置有用于确保这样的层13的厚度(空隙)的间隔物(未图示)。另外,在两基板11、12中的彼此相对的一侧(内侧)的面上分别形成有决定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的取向膜(未图示),在不相对的一侧(外侧)的面上分别贴附有偏光板16和17。
在此公开的液晶面板10中,在阵列基板11的表侧(与液晶层13相对的一侧)排列着用于显示图像的像素(具体为子像素)。另外,在这样的阵列基板11的表侧,以形成格子状图案的方式形成有用于驱动各像素(子像素)的多条未图示的源极配线和栅极配线。在被这样的配线包围的各格子区域设有(子)像素电极和作为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TFT)。像素电极典型地包含作为透明的导电材料的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与图像相应的电压通过上述源极配线和薄膜晶体管在规定的定时被提供到这些像素电极。
另一方面,在CF基板12上,R(红)、G(绿)、B(蓝)中的任一个彩色滤光片与上述阵列基板11的一个像素电极相对。另外,在这样的CF基板12上,设有对该各颜色的彩色滤光片进行划分的黑矩阵,进一步设有在该彩色滤光片和黑矩阵的表面上一样地形成的共用电极(透明电极)。
另外,如图1所示,上述源极配线和栅极配线典型地连接到能提供图像信号等的外部驱动电路14,该外部驱动电路14是设于液晶面板10的周边的外部驱动电路(驱动器IC)14。
此外,上述的像素的构成、电极的配线自身可以与制造现有的液晶面板的情况同样,并未对本发明赋予特征。因此,省略在此之上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配置于上述液晶面板10的后面侧(里侧)的背光源装置70由多条线状的光源(例如荧光管、典型地为冷阴极荧光管)72和收纳光源72的外壳(底座)74构成。外壳74具有朝向表侧开口的箱形形状。在外壳74内平行地排列着光源72。在外壳74与光源72之间配置有反射部件76,该反射部件76用于将光源72的光有效地反射到观众侧。
另外,在上述外壳74的开口部,层叠着多个片状的光学部件78,并以覆盖该开口部的方式配置。作为光学部件78的构成,例如从背光源装置70侧朝向液晶面板10侧按顺序包括扩散板、扩散片、透镜片、以及增亮片,但是不限定于该组合和顺序。而且,为了使光学部件78被外壳74夹着而得以保持,在外壳74上设有大致框状的框架30。此外,在上述外壳74的里侧设有用于搭载逆变电路的未图示的逆变电路基板、和对各光源72提供电力的作为升压电路的未图示的逆变变压器。这些并未对本发明赋予特征,所以省略说明。
如上所述,在背光源装置70的前面侧配置有光学部件78。液晶面板10的相当于显示区域10a的部分开口的框架30以与背光源装置70夹持上述光学部件78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光学部件78的前面侧。在框架30的前面侧,在该框架30的前面部30a(参照图3)上载置液晶面板10。而且,在该液晶面板10的前面侧安装有框状的外框20。这样的液晶面板10典型地配置于上述外框20与框架30彼此之间。并且,这样的液晶面板10典型地隔着例如包含橡胶材料、弹性材料等弹性体的缓冲材料(未图示)被上述外框20和框架30夹持。
具备如上构成的液晶面板10、背光源装置70等的液晶显示装置100通过施加被阵列基板11和CF基板12控制的电压来操作液晶层13中的液晶分子,使来自背光源装置70的光在液晶面板10中通过或者将光遮挡。另外,液晶显示装置100也控制背光源装置70的亮度等,并且在上述液晶面板10的显示区域10a显示期望的图像。
接着,参照图3~图8对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框架30的构成进行更详细说明。在此,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00具备的框架30的整体立体图。图4示意性地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00具备的框架30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图3的V部分的放大图,是示出一对余隙调整部件54、64中的一方54配置于框架30上的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图3的VI部分的放大图,是示出一对余隙调整部件54、64中的另一方64配置于框架30上的状态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将液晶面板10配置于具备余隙调整部件54、64的框架30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液晶面板10配置于框架30上的状态下的框架30的主要部分(框架角部45的周边)的平面图。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框架30配置于液晶面板10的后面侧。该框架30是以将上述液晶面板10的中央的显示区域10a围成矩形形状的方式形成的俯视时为框形状的部件。另外,这样的框架30是与上述外框20一起保持上述显示区域10a的周缘部(矩形形状周缘部)的构成,上述外框20在液晶面板10的前面以将上述显示区域10a围成矩形形状的方式配置。这样的框架30具备:前面部30a,其载置液晶面板10,与该面板10的里侧面接触;以及侧面部30b,其从该前面部30a垂直地伸长,覆盖上述矩形形状周缘部(即,将显示区域10a围成矩形形状的四边)中的长边的侧面部分。这样的整体构成的框架30包括对上述矩形形状周缘部进行四分割的共四个框架构成部件32、42。即,这四个框架构成部件32、42彼此连接,由此形成了上述的框形状的框架30。
如图4所示,框架构成部件32、42为将构成上述矩形形状的框架30的四边中的各边的大致中央部分切断而对上述框架30进行四分割的形状,形成为各包含上述框架30的四角的一个角部30c的俯视时的L字状。另外,这样的框架构成部件32、42具备:框架前面部33、43,其构成上述框架30的前面部30a;框架侧面部34、44,其构成上述框架30的侧面部30b;以及框架角部35、45,其构成上述框架30的角部30c。在此,虽然未图示,但这样的框架前面部33、43和框架侧面部34、44为了例如提高当驱动液晶面板10时产生的热的释放效率和/或削减材料费,也可以具备以规定间隔排列的多个开口部(例如矩形形状开口部)。
如上所述,框架构成部件32具有俯视时为L字状的形状。该框架构成部件32构成框架30的四边中的长边(严格地说是该长边的一半)和上述四边中的短边(严格地说是该短边的一半)。作为该长边部分和该短边部分的正交部的框架角部35形成上述框架30的四角中的一个角部30c。在这样的框架角部35中的框架前面部33上,形成有在搭载液晶面板10时配置该面板10的角部的面板配置结构50。这样的面板配置结构50在构建框架30时在上述长边方向上与后述的面板配置结构60相对。另外,框架构成部件32的两端部38、39成为具备用于与框架构成部件42的端部48、49连接的连接结构的连接部38、39。
另一方面,框架构成部件42与上述框架构成部件32同样,具有俯视时为L字状的形状。该框架构成部件42构成框架30的四边中的长边(严格地说是该长边的一半)和上述四边中的短边(严格地说是该短边的一半)。作为该长边部分和该短边部分的正交部的框架角部45形成上述框架30的四角中的一个角部30c。在这样的框架角部45的框架前面部43上,形成有在搭载液晶面板10时配置该面板10的角部的面板配置结构60。这样的面板配置结构60在构建框架30时在上述长边方向上与上述面板配置结构50相对。另外,框架构成部件42的两端部48、49成为具备用于与框架构成部件32的端部38、39连接的连接结构的连接部48、49。此外,上述连接结构不限定于图4所示的形式,只要能可靠地实现框架构成部件32、42之间的连接就不受限制。
这样的形状的两个框架构成部件32和两个框架构成部件42以相同框架构成部件之间在对角相对的方式配置,形成矩形形状。并且,各框架构成部件32、42的端部上的连接部38和48、以及连接部39和49彼此连接,由此构成了框架30。由此,这样的框架30相对于该框架30的中心点实现了点对称。
接着,参照图5对上述框架构成部件32的框架角部35的形成于框架前面部33上的面板配置结构50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框架构成部件32的框架角部35上形成的面板配置结构50具备:肋状的凸部52,其从框架前面部33朝向上方以规定高度突出;以及余隙调整部件54,其与该凸部52相邻地配置。这样的凸部52以沿着上述框架角部35的直角形状的方式形成(典型地,与框架构成部件32一体成型)为俯视时呈大致L字状。框架前面部33上的与上述凸部52相比的内周侧成为液晶面板10的周缘部(上述矩形形状周缘部)所配置的内周侧面板配置部36。在此,在上述框架30上,在配置成对角的两个框架构成部件32上分别形成的凸部52的内侧形成的矩形形状区域成为配置上述液晶面板10的面板配置区30d。优选上述凸部52的形成位置以这样的面板配置区30d比上述液晶面板10的实际大小稍大的方式设定于上述框架前面部33上。
俯视时呈大致L字状的上述凸部52的、沿着上述框架30的短边方向的一侧的一部分相对于框架30的内周缘(向外周缘侧)凹陷,形成凹部52a。在这样的凹部52a附设有余隙调整部件54。这样的余隙调整部件54典型地包含橡胶材料或者弹性材料等弹性体,形成为扁平的长方体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的长方体形状的余隙调整部件54中的一方的长边侧的侧面部55以比上述凸部52中的沿着上述短边方向的部分、且是除上述凹部52a以外的部分更向上述内周缘侧稍微伸出的方式配置(附设)。即,这样的余隙调整部件54的一部分向上述内周侧面板配置部36伸出了W1的厚度的量。当在上述凸部52形成有上述凹部52a时,容易确定余隙调整部件54的附设位置,所以优选,但是上述凹部52a是否需要,则没有特别限定。另外,对于上述凸部52的平面形状,只要上述余隙调整部件54以比该凸部52更向上述内周侧面板配置部36伸出的方式配置,则没有特别限制。
在具备上述余隙调整部件54的上述框架30上,当在上述面板配置区30d配置有上述液晶面板10时,这样的液晶面板10的四角的角部之一以沿着上述大致L字状的凸部52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内周侧面板配置部36上。此时,上述液晶面板10的余隙调整部件54的上述伸出的侧面部55成为能与该液晶面板10的侧面部的一部分抵接的抵接面部55。余隙调整部件54只要附设于在框架30的配置成对角状的两个框架构成部件32中的两个框架角部35设置的凸部52中的任一方即可。
在此,优选在使该液晶面板10与上述抵接面部55抵接并配置于上述面板配置区30d时,自动地配置于正确的位置(典型地,框架30的中央部和液晶面板10的中央部一致的位置)。为了实现该情况,优选上述余隙调整部件54的上述伸出方向的厚度(即上述长方体形状的短边方向的长度)被调整(即上述抵接面部55的位置被调整)。由此,这样的余隙调整部件54能作为液晶面板10的定位部件执行功能。此外,在图5中,附图标记56是形成于上述凸部52的外周侧、用于对框架30和配置于该框架30上方的外框20进行固定的嵌合部。
接着,参照图6对上述框架构成部件42的框架角部45处的形成于框架前面部43上的面板配置结构60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在框架构成部件42的框架角部45形成的面板配置结构60可以是与上述面板配置结构50同样的构成。即,具备:肋状的凸部62,其从框架前面部43朝向上方以规定高度突出;以及余隙调整部件64,其与该凸部62相邻地配置。这样的凸部62以沿着上述框架角部45的直角形状的方式形成为(典型地与框架构成部件42一体成型)俯视时呈大致L字状。与这样的凸部62相比的内周侧的框架前面部43与上述内周侧面板配置部36相同,成为内周侧面板配置部46。
俯视时为大致L字状的上述凸部62,与上述凸部52同样,沿着上述框架30的短边方向的一侧的一部分相对于框架30的内周缘(向外周缘侧)凹陷,形成凹部62a。在这样的凹部62a附设有余隙调整部件64。这样的余隙调整部件64典型地包含橡胶材料或者弹性材料等弹性体,形成为扁平的长方体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的长方体形状的一方的长边侧的侧面部65以比上述凸部62中的沿着上述短边方向的一侧的除上述凹部62a以外的部分朝向上述内周缘稍微伸出的方式配置(附设)。即,这样的余隙调整部件64的一部分向上述内周侧面板配置部46伸出W2的厚度的量。这样的余隙调整部件64与上述余隙调整部件54同样,只要附设于在框架30的配置成对角状的两个框架构成部件42的各框架角部45设置的凸部62中的任一方即可。但是,在包含两个架构成部件32和两个框架构成部件42的框架30中,在各附设一个余隙调整部件54、64的情况下,如本实施方式的图3、图4以及图7所示,优选上述一个余隙调整部件54和上述一个余隙调整部件64以在上述框架30的长边方向彼此相对的方式附设。
在此,在这样的余隙调整部件64中与上述余隙调整部件54不同之处在于:这样的余隙调整部件64中的向上述内周侧面板配置部46伸出的部分的伸出方向的厚度W2比上述余隙调整部件54的向上述内周侧面板配置部36伸出的部分的伸出方向的厚度W1小。对于这样的伸出方向的厚度W1、W2的不同,通过使余隙调整部件54的厚度比余隙调整部件64的厚度形成得厚,能容易实现。作为这样的厚度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余隙调整部件54的上述厚度W1为3.0mm,上述余隙调整部件64的上述厚度W2为2.5mm。余隙调整部件64的上述厚度W2较薄,因而当在内周侧面板配置部46上配置有液晶面板10时,上述抵接面部55和液晶面板10的侧面部分处于抵接状态,另一方面,在上述长边侧的侧面部65与液晶面板10的侧面部分之间产生微小的间隙67(参照图8)。另外,优选上述余隙调整部件64以容易在视觉上识别的方式被着色成与上述余隙调整部件54不同的颜色,或者被施加标识,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余隙调整部件54、64被着色成不同的颜色。此外,在图6中,附图标记66是形成于上述凸部62的外周侧、用于固定框架30和配置于该框架30上方的外框20的嵌合部。
当在上述的构成的框架30上配置液晶面板10时,例如按照如下进行。如图7所示,首先,以该面板10(的里面)和框架30的前面部30a彼此相对、且位于面板配置区30d上方的方式配置这样的液晶面板10。接着,相对于形成有具备能作为定位部件执行功能的余隙调整部件54的面板配置结构50的框架角部35(框架30的角部30c),使液晶面板10中的与上述框架角部35对应的角部10b靠近。并且,以该角部10b与上述框架角部35的大致L字状的凸部52中的角部(严格地说是配置有余隙调整部件54的状态下的内周侧面板配置部36的角部分或者内角部分)抵接的方式,且以使上述液晶面板10相对于框架30倾斜的方式进行配置。此时,使液晶面板10的侧面部分与余隙调整部件54的抵接面部55抵接。
接着,沿着上述倾斜方向按压液晶面板10,通过上述抵接面部55稍微压缩包含弹性体的余隙调整部件54。并且,以这样的余隙调整部件54和液晶面板10的接触(按压)部分为中心使液晶面板10转动,将该液晶面板10的与上述角部10b在长边方向相对的角部10c配置于具备上述余隙调整部件64的面板配置结构60的凸部62。
在此,如图8所示,上述面板配置结构60构成为在上述余隙调整部件64与液晶面板10的侧面部分之间形成有间隙67。因此,这样的间隙67成为余隙,能容易进行上述液晶面板10向框架30的配置。另外,因为上述余隙调整部件54包含弹性体,所以上述压缩量和上述间隙67的总和能成为余隙,上述面板10的配置更进一步变得容易。
如上所述,能容易实现将上述液晶面板10定位于正确的位置、并且容易配置于框架30。
此外,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构建方法,也可以与现有的构建方法同样,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如上所述,在将液晶面板10定位于正确的位置并且配置于框架30之后,在该框架30的更背面侧安装光学部件78、以及收纳于外壳74中的背光源装置70。并且,在液晶面板10的前面侧配置外框20,由此与框架30夹持上述液晶面板10,并且组装该液晶面板10、框架30、以及背光源装置70整体。这样,能构建液晶显示装置100。
以上利用优选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这样的记述不是限定事项,当然能进行各种改变。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框架30是被四分割、两种框架构成部件32、42各使用两个的构成,但是也可以是例如利用两个
Figure BPA00001406810100161
字状的框架构成部件进行二分割的构成的框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两个余隙调整部件54、64以能在视觉上识别的方式被着色成彼此不同的颜色,但是也可以取代这样的着色而施加标识(例如,对一方打印Right(右),对另一方打印Left(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显示装置的典型例对液晶显示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能应用于具备同样的面板配置结构的各种显示装置。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如下优选的显示装置:其实现了高效、适当地进行显示面板相对于框架的定位、并且容易配置该显示面板。
附图标记说明
W1、W2 伸出方向的厚度
10 液晶面板
10a 显示区域
11 阵列基板
12 彩色滤光片(CF)基板
13 液晶层
20 外框
30 框架
32 框架构成部件
36 内周侧面板配置部
42 框架构成部件
46 内周侧面板配置部
50 面板配置结构
52 凸部
54 余隙调整部件
60 面板配置结构
62 凸部
64 余隙调整部件
70 背光源装置
100 液晶显示装置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矩形形状的显示面板;
边框状的框架,其配置于上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侧;以及
边框状的外框,其配置于上述显示面板的前面侧,
上述面板被夹持在上述框架与外框之间,
上述框架的与上述面板相对的面具有:内周侧面板配置部,其配置该面板的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凸部,其形成于比该内周侧面板配置部更靠外周侧,
在此,在构成上述框架的多条边中的相对的任意一对边上分别形成有上述凸部,并且在构成上述框架的多条边中的相对的任意一对边上分别附设有余隙调整部件,上述余隙调整部件用于调整该凸部与配置于上述内周侧面板配置部的显示面板之间的余隙,上述余隙调整部件为至少一部分向该内周侧面板配置部伸出的状态,
在该一对边之间余隙调整部件的形状按如下方式彼此不同:设于上述一对边中的一条边上的余隙调整部件中的向上述内周侧面板配置部伸出的部分的该伸出方向的厚度、与设于该一对边中的另一条边上的余隙调整部件中的向上述内周侧面板配置部伸出的部分的该伸出方向的厚度彼此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设于上述一对边中的一条边上的余隙调整部件的厚度比设于该一对边中的另一条边上的余隙调整部件的厚度形成得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厚度不同的设于上述一对边中的一条边上的余隙调整部件和设于该一对边中的另一条边上的余隙调整部件中,对至少一方的余隙调整部件施加着色或者标识,使得能通过视觉识别两余隙调整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余隙调整部件由弹性体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框架是多个框架构成部件彼此连接而构建的,
上述多个框架构成部件形成为如下形状:该多个框架构成部件彼此连接而构建的框架相对于其中心点实现点对称。
6.一种显示装置用框架,其特征在于,是在具备矩形形状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中配置于该显示面板的背面侧的边框状的框架,
在构建显示装置时与上述面板相对的面具有:内周侧面板配置部,其配置该面板的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凸部,其形成于比该内周侧面板配置部更靠外周侧,
在此,在构成框架的多条边中的相对的任意一对边上分别形成有上述凸部,并且在构成框架的多条边中的相对的任意一对边上分别附设有余隙调整部件,上述余隙调整部件用于调整该凸部与配置于上述内周侧面板配置部的显示面板之间的余隙,上述余隙调整部件为至少一部分向该内周侧面板配置部伸出的状态,
在该一对边之间余隙调整部件的形状按如下方式彼此不同:设于上述一对边中的一条边上的余隙调整部件的向内周侧面板配置部伸出的部分的该伸出方向的厚度、与设于该一对边中的另一条边上的余隙调整部件的向内周侧面板配置部伸出的部分的该伸出方向的厚度彼此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设于上述一对边中的一条边上的余隙调整部件的厚度比设于该一对边中的另一条边上的余隙调整部件的厚度形成得厚。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厚度不同的设于上述一对边中的一条边上的余隙调整部件和设于该一对边中的另一条边上的余隙调整部件中,对至少一方的余隙调整部件施加着色或者标识,使得能通过视觉识别两余隙调整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上述余隙调整部件由弹性体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上述框架是多个框架构成部件彼此连接而构建的,
上述多个框架构成部件形成为如下形状:该多个框架构成部件彼此连接而构建的框架相对于其中心点实现点对称。
CN2009801550792A 2009-01-23 2009-10-30 显示装置和安装于显示装置上的框架 Pending CN1022927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12603 2009-01-23
JP2009-012603 2009-01-23
PCT/JP2009/068701 WO2010084653A1 (ja) 2009-01-23 2009-10-30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に装着されるフレー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2756A true CN102292756A (zh) 2011-12-21

Family

ID=42355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50792A Pending CN102292756A (zh) 2009-01-23 2009-10-30 显示装置和安装于显示装置上的框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67751A1 (zh)
CN (1) CN102292756A (zh)
WO (1) WO20100846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20005U (zh) * 2011-06-17 2012-01-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胶框、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2867461B (zh) * 2011-07-05 2015-03-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平板型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20130019597A (ko) * 2011-08-17 2013-02-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패널조립체 및 그를 구비한 액정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201311101A (zh) * 2011-08-22 2013-03-01 Wistron Corp 具有背蓋更換功能之可攜式電子模組
CN103076843A (zh) * 2011-10-26 2013-05-01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粘合结构及采用该粘合结构的电子装置
US20130128513A1 (en) * 2011-11-18 2013-05-23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Mold for Back Frame and Bracing Pie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ack Frame, and Backlight System
WO2013099765A1 (ja) * 2011-12-26 2013-07-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枠部材
KR101945948B1 (ko) * 2011-12-30 2019-02-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30185898A1 (en) * 2012-01-23 2013-07-25 Ting-Hung SU Hinge structure for assembly of a display module
WO2021229811A1 (ja) * 2020-05-15 2021-11-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表示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40246A (ja) * 2005-11-21 2007-06-07 Hitachi Displays Ltd 表示装置
CN101136256A (zh) * 2007-10-16 2008-03-0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模框、框架组合结构与包含此框架组合结构的液晶显示器
CN101261387A (zh) * 2007-03-07 2008-09-10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和应用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装置及组装方法
CN201174004Y (zh) * 2008-03-21 2008-12-31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框体和液晶显示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82788A (ja) * 1994-09-14 1996-03-26 Sharp Corp 表示体の枠体構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H11249113A (ja) * 1998-03-05 1999-09-17 Advanced Display Inc 液晶表示装置
US6976781B2 (en) * 2002-10-25 2005-12-20 Au Optronics Corp. Frame and bezel structure for backlight unit
TWM314866U (en) * 2006-12-29 2007-07-01 Innolux Display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034535B2 (ja) * 2007-02-08 2012-09-26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40246A (ja) * 2005-11-21 2007-06-07 Hitachi Displays Ltd 表示装置
CN101261387A (zh) * 2007-03-07 2008-09-10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和应用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装置及组装方法
CN101136256A (zh) * 2007-10-16 2008-03-0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模框、框架组合结构与包含此框架组合结构的液晶显示器
CN201174004Y (zh) * 2008-03-21 2008-12-31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框体和液晶显示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67751A1 (en) 2011-11-03
WO2010084653A1 (ja) 2010-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2756A (zh) 显示装置和安装于显示装置上的框架
US9599859B2 (en) Liquid crystal lens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389359B2 (en) Backlight module of curv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curv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2205419B1 (ko) 커브드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커브드 표시장치
JP4772804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ジョン受信機
WO2018010251A1 (zh) 折叠式液晶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US9405140B2 (en) Curved fram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4428828A (zh) 显示装置
KR101646783B1 (ko) 휴대용 컴퓨터
CN103810942A (zh) 弯曲的显示设备
KR102189010B1 (ko) 곡면 액정표시장치
CN102272662A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用框架
KR20120097146A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20180284516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5511138A (zh) 具有窄边框区的平板显示器
KR102159949B1 (ko) 커브드 표시장치
CN102272668B (zh) 显示装置和背光源装置
KR19980027418A (ko) 구부러진 판 형상의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US20110304791A1 (en) Display device
US9280025B2 (en)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50001155A (ko) 액정표시소자
CN10699711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940513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frame surrounding and holding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and a backlight
US20110304809A1 (en)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KR102078020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