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2613A - 光信息记录介质、光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信息记录介质、光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82613A
CN102282613A CN2010800046838A CN201080004683A CN102282613A CN 102282613 A CN102282613 A CN 102282613A CN 2010800046838 A CN2010800046838 A CN 2010800046838A CN 201080004683 A CN201080004683 A CN 201080004683A CN 102282613 A CN102282613 A CN 1022826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recording medium
re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46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岛秀春
前田茂己
足立佳久
林哲也
荣藤淳
奥村哲也
中野郁雄
有本孝
岩田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82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26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3Layer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35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038Multiple laminated recording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36Auxiliary data, e.g. lead-in, lead-out, Power Calibration Area [PCA], Burst Cutting Area [BCA], control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Abstract

光信息记录介质(1)在基板(50)上具有:ROM层(20)及RE层(40)、将ROM层(20)及RE层(40)分离的中间层(30)、设置在离基板(50)最远的位置的罩层(10)。此外,RE层(40)是设置在离罩层(10)最远的位置的信息记录层,并且还是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个体识别编号的记录层,所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个体识别编号能够以比在通过光照射仅能够读出信息的层中使用的信息记录形式更容易进行判定的方式被记录。因此,能够容易确认记录再生装置中的数据盘类型,能够以一个记录再生装置与其他种类的光盘共用化,并且使数据盘的生产变得容易。此外,通过向RE层记录在能够连接网络时获得的更新数据,从而能够实现可置换ROM层的旧数据的光信息记录介质。

Description

光信息记录介质、光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信息记录介质及光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要求使用组合数据盘(由ROM(再生专用;只读存储器)层和RE(记录再生;可重写)层构成的多层光盘混合存在的数据盘)。其理由例如可列举出以下的情况。在汽车导航软件中,其并非能够始终与互联网连接,由于下载全部的地图信息需要花费时间,所以期望配置价格低廉的ROM。另一方面,由于地图信息每天都有变化,所以期望能够从网络重新进行更新。因此,期望获得一种能够解决这二者问题的组合数据盘,其将在能够与互联网连接时得到的更新数据向RE层记录,从而可置换ROM层的旧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组合数据盘,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对于来自位于离再生光入射面最远的位置的信息记录层(以下,称为“L0层”)的返回光而言,由于因其他信息记录层的存在而产生损失,所以一般情况下可以想到优选设置反射率比RE层高的ROM层。
另外,在光盘的一种规格中,具有ROM、R、RW、RE等种类,并且为了提高记录容量,还具有将信息记录层形成为双层等的各种版本(数据盘类型)。此外,例如,若假定通过上述那样的汽车导航进行使用,则在不使用汽车导航时,由于期望能够利用一个记录再生装置来再生出租电影软件(ROM)或录制有在自家录制的电视剧的数据盘(R、RW、RE),因此,当在上述记录再生装置中装有数据盘时,需要能够尽量容易地判别数据盘的类型的机构。
作为判别上述数据盘类型的机构,也可以考虑在信息记录区域外印刷条形码等方式等,但是由于存在后述的理由,所以优选在信息附加后无法修正、以数据盘完成后的状态来进行记录。因此,实质上优选BCA(Burstcutting area:烧录剪切区域)记录(利用YAG激光等向信息记录层照射脉冲激光束形成例如宽度为约10μm左右、长度为数百μm的条带(如条形码那样),从而记录信息)这样的利用光照射向数据盘内部的记录。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从再生光入射面起依次由透明基板、RE层、中间层、ROM层、保护树脂膜构成的组合数据盘(combination disc)。
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为了实现组合数据盘,对于来自位于离再生光入射面最远的位置的信息记录层(L0)的返回光而言,由于因其他信息记录层的存在而产生损失,所以一般情况下优先设置反射率比RE层高的ROM层。
另外,在非专利文献中,作为判断数据盘类型的方法,记载有虽然光束扩展器的值、聚焦、跟踪(tracking)的状态不是最佳但能够利用可进行判定的大小的记录标记来记录信息(BCA)的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9-106546号公报(1997年4月22日公开)”
非专利文献1:(Standard ECMA-267,-382,-384)
然而,在非专利文献(DVD规格)记载的技术中,存在根据数据盘的类型而BCA记录的位置各式各样的问题。例如,DVD-ROM设置在离光入射面远的基板上设置的信息记录层上,双层的DVD-R、-RW设置在离光入射面近的基板上设置的信息记录层上。即,记录再生装置无法预先设定在数据盘的哪个层设置BCA,在再生BCA的情况下,为了确定所记录的层,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聚焦搜索。
另外,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在位于离再生光入射面最远的位置的信息记录层(L0)中,在设置有ROM层的组合数据盘中,由于存在后述的理由而存在如下问题,即,在向离再生光入射面最远的层进行BCA记录方面存在困难。
在比DVD类型更容易实现容量提高的BD(Blu-ray Disc(蓝光盘):注册商标)形式的多层数据盘中,由于记录有上述信息的层在BD类型的多层数据盘中为单板光盘,所以在基板上必须设置信息记录层。
这是因为,在将DVD这样的两片基板贴合的多板光盘中,无论在哪个基板表面具有信息记录层都不会使成本等产生差别,所以在单板光盘中,为了使信息记录层形成双层化,需要在设置在基板上的信息记录层上设置中间层而设置新的信息记录层。因此,出于成本的角度考虑在基板上未设置信息记录层,从而实质上是不可能设置中间层的。
即,在BD类型的光盘的规格中,由于在基板上必须设置信息记录层,所以用于再生记录在上述信息记录层上的信息的记录再生装置容易假定记录的场所,能够预先进行BCA再生的设定。因此,在一个记录再生装置中,容易共用相同规格内的各个种类的介质(包括识别数据盘类型的介质)。
然而,为了实现上述内容,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组合数据盘在如下方面存在问题。
首先,BCA记录(通过YAG激光等向信息记录层照射脉冲激光束,形成例如宽度为约10μm左右、长度为数百μm的条带(如条形码那样),从而记录信息),优选记录在容易再生的特定位置。而且,在采用BD形式的情况下,由于存在后述的理由而优选记录在L0的位置。
另外,在进行BCA记录时,从降低成本的目的考虑,优选也同时记录能够防止向RE层进行不正当的复制等的数据盘的个体识别编号。
而且,在记录个体识别编号的情况下,基于制造上的管理的观点考虑,优选在数据盘完成的状态下进行记录。即,实质上BCA记录需要在数据盘完成的状态下进行记录。
另外,在BCA记录中,对于向ROM层的记录和向RE层的记录而言,二者在记录时所需的激光的输出存在较大的差异,对此将在后面详细描述。存在差异的理由在于,若为RE层,则与进行通常的信息记录的情况同样,只要使记录标记的状态向结晶状态和无定形状态进行相变化即可,而在ROM层的情况下,因为出于成本的考虑仅设置通常金属反射膜,所以无法使其进行相变化,由于通过使金属膜成为烧断那样的状态来进行记录,所以需要使用大输出的激光。
另一方面,在双层RE数据盘中,在向L0进行BCA记录的情况下,有时至少在正上的RE层(L1)上也通过向L0层透过的高输出激光所产生的热量来引起相变化。
因此,在至少L0层为ROM层的组合数据盘中,由于L0层在信息记录层中设置在离光入射面最远的位置,所以在进行BCA记录时,光束一定通过其他信息记录层,所以光束通过必然存在于其中途的任意层的RE层。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与ROM层相比RE层更容易吸收光,所以产生RE层的温度上升且因该热量导致罩层和RE层剥离的现象,对此在后面进行详细描述。若产生这种现象,则无法在L0层上进行聚焦,从而无法正确再生在L0层上BCA记录的信息。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及光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其能够共用同一规格内的其他的各个种类(R、RE、R或层数不同的介质)的介质和记录再生装置,并且能够以低廉地价格配布大容量信息,而且能够随时利用更新数据进行数据更新。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在基板上具有:多个信息记录层,其能够通过再生光读出信息;中间层,其将上述多个信息记录层分别分离;透光层,其设置在离上述基板最远的位置,上述多个信息记录层由仅能够读出信息的层和包括能够重写信息的区域的重写层构成,设置在离上述透光层最远的位置的信息记录层是包括能够重写信息的区域的重写层,并且还是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个体识别编号的记录层,所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个体识别编号以比在通过光照射仅能够读出信息的层中使用的信息记录形式更能够容易进行检测的方式被记录。
在此,上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是指,用于识别数据盘类型的信息。即,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是指,表示设置在数据盘上的信息记录层的数量、所设置的信息记录层的种类(ROM、R、RE等)、或者表示上述多个信息记录层中的仅能够读出上述信息的层(以下,称为“ROM层”)和包括能够重写上述信息的区域的重写层(以下,称为“RE层”)的配置位置的信息,即用于识别光信息记录介质的种类的信息。
另外,上述个体识别编号是指,用于识别光信息记录介质的个体的编号,在进行BCA记录时,优选一并向光信息记录介质记录。通过适当使用上述个体识别编号,能够防止向RE层的不正当的复制等。
根据上述结构,上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上述个体识别信息记录在设置在离上述透光层最远的位置的信息记录层(以下,称为“L0层”)。
因此,能够在再生上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上述个体识别信息的再生装置中预先设定上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上述个体识别信息记录在上述多个信息记录层中的哪个层。由此,能够缩短用于使上述再生装置确定上述多个信息记录层中的记录有上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上述个体识别信息的层的时间。而且,能够以相同的再生装置容易地实现各种各样的数据盘类型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共用化。
另外,根据上述结构,设置在离上述透光层最远的位置的信息记录层为RE层。即,根据上述结构,作为L0层而配置有RE层。
因此,能够防止在将ROM层作为L0层配置的情况下产生的、向上述ROM层记录BCA时的上述RE层与在该RE层的上层或下层配置的中间层或透光层等剥离的情况。因此,能够使再生装置等正确地再生向L0层进行BCA记录的上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和上述个体识别编号等。
这样,上述结构为比DVD类型更容易提高记录容量的BD形式的多层数据盘,并且在组合数据盘中,具有以能够比用户所利用的信息记录形式更容易判定的方式向相对于光入射面较远的信息记录层(L0)记录的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个体识别编号(BCA记录时所记录的信息),并且配置有RE层。
根据上述结构,可容易地确认记录再生装置中的数据盘类型,能够利用一个记录再生装置实现与其他种类的光盘的共用化,并且能够使数据盘的生产变得容易。此外,通过向RE层记录在能够连接互联网时获得的更新数据,能够获得可置换ROM层的旧数据的光信息记录介质。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在基板上具有:多个信息记录层,其能够通过再生光读出信息;中间层,其将上述多个信息记录层分别分离;透光层,其设置在离上述基板最远的位置,上述多个信息记录层由仅能够读出信息的层和包括能够重写信息的区域的重写层构成,设置在离上述透光层最远的位置的信息记录层是包括能够重写信息的区域的重写层,并且还是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个体识别编号的记录层,所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个体识别编号以比在通过光照射仅能够读出信息的层中使用的信息记录形式更能够容易进行判定的方式被记录。
因此,容易确认记录再生装置中的数据盘类型,能够利用一个记录再生装置实现与其他种类的光盘的共用化,并且使数据盘的生产变得容易。此外,通过向RE层记录能够连接网络时得到的更新数据,从而可实现能够置换ROM层的旧数据的光信息记录介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结构的简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3(a)是表示L0层及L1层均为ROM层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结构的简图,(b)是表示L0层及L1层均为RE层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结构的简图,(c)是表示L0层为RE层、L1层为ROM层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结构的简图。
图4是表示向图3的(a)所示的光信息记录介质进行BCA记录的部位的表面的形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5是表示对作为图4所示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表面的罩层的厚度进行测定后的结果的曲线图。
图6是说明凹坑记录形式的ROM层的简图。
图7是说明凸槽记录形式的RE层的简图。
图8是说明凸坑记录形式的ROM层的简图。
图9(a)(b)是相反磁道轨迹(track pass)的说明图,(a)是从光入射面观察到的L0层的磁道轨迹方向的说明图,(b)是从光入射面观察到的L1层的磁道轨迹方向的说明图。
图10(a)(b)是平行磁道轨迹的说明图,(a)是表示从光入射面观察到的L0层的磁道轨迹方向的说明图,(b)是表示从光入射面观察到的L1层的磁道轨迹方向的说明图。
图11(a)是说明相反磁道轨迹的情况下的信息的记录再生的形态的图,(b)是说明平行磁道轨迹的情况下的信息的记录再生的形态的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的简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BCA的一例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光信息记录介质1的简要结构)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介质1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光信息记录介质1的结构的简图。
如图1所示,光信息记录介质1在基板50上具有:作为通过再生光能够读出信息的多个信息记录层的ROM层20及RE层40;将ROM层20及RE层40分离的中间层30;设置在离基板50最远的位置的罩层10。配置有罩层10的一侧为再生光的入射侧。
另外,ROM层20为仅能够读出信息的层。此外,RE层40为包括能够重写信息的区域的重写层。RE层40为设置在离罩层10最远的位置的信息记录层,并且也是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个体识别编号的记录层,该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个体识别编号通过比在利用光照射仅能够读出信息的层中使用的信息记录形式更能够容易进行判定的方式被记录。
罩层10由例如厚度为75μm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在再生光波长405nm中折射率为1.50)构成。罩层10的材料只要是再生光的波长中的透射率高的材料即可。即,罩层10可以由例如聚碳酸脂膜和透明粘合剂形成。另外,可以在罩层10的表面设置表面保护用的涂层。而且,罩层10的厚度可以根据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再生装置(驱动装置)所具有的光学***而变更。具体而言,罩层10可以为例如0.6mm的聚碳酸脂基板。
ROM层20例如由厚度为9nm的APC(AgPdCu)构成,并通过溅射法在中间层30的表面成膜。ROM层20的厚度及材料不局限于此,作为ROM层20,只要具有必要的再生光波长中的透射率和反射率即可。
中间层30例如由厚度为25μm的透明紫外线硬化树脂(在再生光波长中折射率为1.50)构成。中间层30的材料不局限于此,只要是再生光的波长中的透射率高的材料即可。另外,中间层30的厚度也不局限于此,只要是能够将各信息记录层(在此,为ROM层20及RE层40)分离且不产生层间串扰的问题的适当的厚度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层间串扰是指,再生中的来自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的干扰。而且,中间层30可以是多层结构。另外,在该中间层30的ROM层20侧的面通过2P法(光致聚合(photo polymarization)法)设置有预制坑,该预制坑形成为ROM层20的形状且由与所记录的信息对应的凹凸构成。
在此,2P法是指如下的手法,即,在平板与原盘之间填充紫外线硬化树脂,在通过照射紫外线而使紫外线硬化树脂硬化后剥离原盘,由此在平板上转印原盘的凹凸。
RE层(L0层)40例如通过溅射法等层叠七层的薄膜而形成。具体的而言,该七层的薄膜从再生光的入射侧依次层叠有:第1保护膜41(厚度为35nm的ZnS-SiO2)、第2保护膜42(厚度为5nm的ZrO2)、记录层43(厚度为10nm的GeTe-Sb2Te3)、第3保护膜44(厚度为5nm的ZrO2)、第4保护膜45(厚度为35nm的ZnS-SiO2)、第5保护膜46(厚度为5nm的ZrO2)及反射膜47(厚度为20nm的APC(AgPdCu))。需要说明的是,RE层40的材料、厚度及层数不局限于此,只要能够作为RE层而发挥作用即可。
基板50例如由直径为120mm、厚度为1.1mm的、具有槽的聚碳酸脂的圆盘状基板构成。基板50的材料及厚度不局限于此,只要在表面上设置有槽、并且能够作为上述基板使用这种程度的规定强度即可。具体而言,基板50可以由例如聚烯烃树脂、金属等构成。而且,基板50可以是多层结构。
图2是表示光信息记录介质1的简要结构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配置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上的BCA的一例的简图。
如图2所示,光信息记录介质1包括:作为用于进行通常的信息的记录再生的区域的区域A(内容记录区域)和作为用于记录再生BCA的区域的区域B。
区域A是用于进行供用户使用的内容信息等的记录再生的区域。
区域B是用于记录BCA的BCA记录区域,其设置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的内周侧。BCA设置在基板50的正上的L0层。
BCA是通过能够比在ROM层20使用的信息记录形式更容易判定的方式来记录的。另外,BCA包括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个体识别编号。BCA的一例如图13所示。在图13中箭头a表示长度,而箭头b表示宽度。
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中,上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上述个体识别信息记录在L0层上,该L0层为在离上述透光层最远的位置设置的信息记录层。
因此,能够向再生上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上述个体识别信息的再生装置预先设定上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上述个体识别信息记录在上述多个信息记录层中的哪个层。由此,能够缩短用于在上述再生装置中确定上述多个信息记录层中的、上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上述个体识别信息所记录的层的时间,而且,通过利用相同的再生装置容易地实现各种各样的数据盘类型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共有化。
另外,根据上述结构,在离罩层10最远的位置设置的信息记录层为,RE层。根据上述结构,作为L0层配置有RE层40。
因此,能够防止在将ROM层作为L0层配置的情况下产生的、向ROM层记录BCA时的RE层与在该RE层的上层或下层配置的中间层或透光层等剥离的情况。因此,能够使再生装置等正确地再生向L0层进行BCA记录的上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和上述个体识别编号等(详细内容见后述)。
这样,光信息记录介质1为比DVD类型更容易实现记录容量提高的BD形式的多层数据盘,并且在组合数据盘中,在L0层具有能够以比用户所利用的信息记录形式更容易判定的方式进行记录的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个体识别编号,并且还配置有RE层40。
根据上述结构,容易确认光信息记录介质1的记录再生装置中的数据盘类型,能够利用一个记录再生装置实现与其他种类的光盘的共用化,并且使数据盘的生产变得容易。此外,能够实现通过向RE层记录在能够连接网络时得到的更新数据来置换ROM层的旧数据的组合数据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介质不限于上述情况,也可以是进一步设置有RE层或ROM层的三层以上的信息记录介质,在这种情况下,罩层和中间层的厚度可以与上述情况不同。
BCA通过脉冲激光束照射作为L0层的RE层40,从而在RE层40上形成宽度为μm单位的条带。由此,BCA形成在RE层40上。BCA是宽度为μm单位、长度为数百μm的条带,所以其比在ROM层20形成的预制坑等大。因此,即使因再生BCA的再生装置的聚焦稍偏离而无法进行跟踪,也能够利用上述再生装置进行读取。因此,BCA以比在ROM层使用的预制坑更容易判别的方式记录在作为L0层的RE层40中。
另外,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中,区域B配置在比区域A靠内周处。即,BCA配置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的内周附近。因此,与BCA配置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的外周附近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记录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上的BCA的记录量。因此,能够缩短向光信息记录介质1记录BCA的时间。
另外,RE层40(重写层)的地址通过使设置在RE层40上的槽沿基板面方向蜿蜒行进而被记录,而ROM层20的地址通过设置在ROM层20上的凹凸所构成的预制坑而被记录。
在此,为了在进行信息记录时使沿半径方向邻接的记录标记彼此不干涉,或者为了以良好的精度进行再生,通常在RE层40上设置有槽。因此,为了记录地址信息,通过使设置在上述重写层上的槽沿基板面方向蜿蜒行进而进行记录(以下,称为“滚转(wobble)”)的方式是最容易的。另一方面,在槽上设置预制坑或在槽的中途设置预制坑的方式导致作业复杂,从而使制作成本增加。
同样,由于在ROM层20上通过一般由凹凸构成的预制坑进行信息记录,所以基于与上述同样的理由可知,为了记录地址信息,通过设置预制坑能够防止制作成本的增加。
(以往的问题点)
接下来,使用图3的(a)~(c)并利用以下所示的两种介质中的BCA记录结果对记录以往的组合数据盘中的BCA时的问题点进行说明。
图3(a)是表示L0层及L1层均为ROM层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结构的简图,(b)是表示L0层及L1层均为RE层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结构的简图,(c)是表示L0层为RE层、而L1层为ROM层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结构的简图。即,图3的(c)表示光信息记录介质1的结构。
图3的(a)所示,光信息记录介质110为从再生光的入射面侧起依次层叠有罩层10、ROM层120、中间层30、ROM层140及基板50的结构。
罩层10由厚度为75μm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在再生光波长405nm中折射率为1.50)构成。
ROM层120由厚度为9nm的APC(AgPdCu)构成。形成ROM层120的APC通过溅射法在中间层30的表面成膜。
中间层30由厚度为25μm的透明紫外线硬化树脂(在再生光波长中折射率为1.50)构成。另外,在该中间层30的ROM层120侧的面上通过2P法形成有预制坑,该预制坑形成为ROM层120的形状并由与所记录的信息对应的凹凸构成。
ROM层140由厚度为17nm的APC(AgPdCu)构成。形成ROM层140的APC通过溅射法在基板50的表面成膜。
在基板50上使用直径为120mm、厚度为1.1mm的、具有槽的聚碳酸脂的圆盘状基板。
如图3的(b)所示,光信息记录介质200采用从再生光入射面侧起依次层叠有罩层10、RE层(L1层)220、中间层30、RE层(L0层)240及基板50的结构。
罩层10由厚度为75μm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在再生光波长中折射率为1.50)构成。
RE层(L1层)220由六层的薄膜构成。虽然没有进行图示,该六层的薄膜从再生光入射侧起依次层叠有:第1保护膜(厚度为35nm的ZnS-SiO2)、第2保护膜(厚度为5nm的ZrO2)、记录层(厚度为6nm的GeTe-Sb2Te3)、第3保护膜(厚度为5nm的ZrO2)、半透明膜(厚度为10nm的APC(AgPdCu))及透射率调整膜(厚度为19nm的TiO2)。
中间层30由厚度为25μm的透明紫外线硬化树脂(在再生光波长中折射率为1.50)构成。另外,在该中间层30的RE层(L1层)220侧的面上通过2P法设置有槽。
RE层(L0层)240通过溅射法而形成有七层的薄膜。虽然没有进行图示,具体而言,该七层的薄膜从再生光入射侧起依次层叠有:第1保护膜(厚度为35nm的ZnS-SiO2)、第2保护膜(厚度为5nm的ZrO2)、记录层(厚度为10nm的GeTe-Sb2Te3)、第3保护膜(厚度为5nm的ZrO2)、第4保护膜(厚度为35nm的ZnS-SiO2)、第5保护膜(厚度为5nm的ZrO2)、及反射膜(厚度为20nm的APC(AgPdCu))。
对于基板50而言,使用直径为120mm而厚度为1.1mm的、具有槽的聚碳酸脂的圆盘状基板。
此外,为了利用光信息记录介质110测定向L0层为ROM层140的双层介质中的LO层进行BCA记录所需的功率,利用作为记录再生装置的能够射出波长为808nm的激光束的具有半导体激光的BD-RE用BCA记录装置(脉冲科技(pulse tec)公司制ODI-1000),边变更激光功率边向光信息记录介质110的ROM层140进行BCA记录。
然而,即使上述的BD-RE用BCA记录装置的最大输出为2W(进行BCA记录时的线速度为3m/s)的情况下,也无法向作为光信息记录介质110的L0层的ROM层140记录BCA。
接下来,利用上述BD-RE用BCA记录装置,以最大输出为2W(BCA记录时的线速度为3m/s)的输出向作为光信息记录介质200的L0层的RE层240进行BCA记录,从而通过目视能够确认光信息记录介质200的表面。其结果如图4所示。
图4是表示向光信息记录介质200进行BCA记录后的实验结果的形态的说明图。另外,图5是表示沿在图4所示的测定部位示出的箭头对作为光信息记录介质200的表面的罩层10的厚度进行测定后的结果的曲线图。
关于图4的表示测定部位的箭头,朝向纸面的左侧方向为光信息记录介质200的内径方向,而朝向纸面向的右侧方向为光信息记录介质200的外周方向。此外,在图5中,横轴表示光信息记录介质200上的测定位置,而纵轴表示作为光信息记录介质200表面的罩层10的厚度。
另外,图4的表示原点的位置表示图5的横轴的测定位置为“0”的位置。此外,图4的表示测定部位的箭头的内径方向对于图5的测定位置而言表示负的方向。另外,图3的表示测定部位的箭头的外周方向对于图5的测定位置表示正的方向。
如图4所示,能够通过目视确认出向光信息记录介质200进行了BCA记录的BCA记录部位发生变色。
另外,如图5所示,可知在测定位置“-1”附近罩层10的厚度变厚。这样,根据图4、图5的结果明显可知,在光信息记录介质200的进行了BCA记录的半径位置,罩层10有所增大。
该增大可以想到是在L1层因RE层220与罩层10剥离而产生的。
另外,为了进行确认,在利用作为BD用评价机的脉冲科技公司制ODU-1000向上述半径位置的L0层尝试聚焦搜索时,明确了不能聚焦这一情况。
导致这种不能聚焦的原因可以认为是上述的罩层10的剥离阻碍向作为L0层的RE层240的聚焦。即,当罩层10剥离时,则变得无法再生L0层的信息。
因此,无法在罩层不剥离的情况下对L0层为ROM层、而L1层为RE层的双层的光信息记录介质进行BCA记录。因此,实质上无法对L0层为ROM层、而L1层为RE层的双层的光信息记录介质进行BCA记录。
而且,若为更多层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则需要以更高的激光功率进行向ROM层的BCA记录,所以,上述结果示出:在RE层和ROM层混合存在的BD类型的组合数据盘中,为了实现与其他种类的介质的共用化,在对L0层进行BCA记录的情况下,L0层不能为ROM层。
需要说明的是,RE层(L1层)220为一般在双层的BD-RE的L1层使用的结构。另外,即使将RE层(L1层)220的结构形成为其他的结构,由于在吸收光而发热这一点上没有大的差别,所以结果不变。
即,在RE层和ROM层混合存在的BD类型的组合数据盘中,L0层需要必须为RE层。
另外,如图3的(c)所示,制作光信息记录介质1来作为在L0层设置RE层40、在L1层设置ROM层20的BD类型的组合数据盘。此外,当对作为L0层的RE层40进行BCA记录时,确认了能够没有问题地进行BCA记录。即,确认出如下事实,即,如光信息记录介质1那样,通过在L0层设置RE层40、在L1层设置ROM层20,则进行了BCA记录的部位的罩层不会产生剥离等的问题。
(预制坑的记录形式)
接下来,对在信息记录层(ROM层及RE层)形成的预制坑或记录标记的形式进行说明。
图6是说明凹坑记录形式的ROM层的简图。图7是说明凸槽记录形式的RE层的简图。图8是说明凸坑记录形式的ROM层的简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以预制坑21形成为相对于ROM层20的光(再生光)入射面凹入的凹坑形式对光信息记录介质1的ROM层20记录信息。由此,由于存在以下的理由,所以能够防止作为组合数据盘的光信息记录介质1中的ROM层20的损伤。
为了说明能够通过在ROM层20形成基于凹坑形式的预制坑21来防止ROM层20的损伤的理由,首先,说明最初在上述以外的结构(即,在ROM层形成有基于凸坑形式的预制坑的组合数据盘的结构)中产生ROM层的损伤的情况。
如图8所示的ROM层120那样,在形成有基于凸坑形式的预制坑的ROM层中,预制坑121形成为相对于ROM层120的光(再生光)入射面凸出。
通常,在光盘的一个规格中,表示信息的记录位置的地址信息无论是ROM、R、RW、RE等哪一种类都使用相同的信息格式,从而使用于对光盘记录再生信息的记录再生装置的机构得到简化。
在此,光信息记录介质1的记录再生装置是指,包括进行记录及再生双方的装置、仅进行记录的装置、仅进行再生性的装置的装置。
例如,在BD-RE中,为了提高地址信息的检测速度,当通过记录标记记录信息时,同时也通过记录标记来记录地址信息。因此,在组合数据盘的RE层(重写层)中也是同样,沿用同样的形式能够使组合数据盘的记录再生装置的机构得到简化。
而且,在组合数据盘中,为了消减成本,优选ROM层的母盘(stamper)能够与ROM数据盘(信息记录层仅由ROM层构成的光盘)用母盘共用化。
因此,在优选的组合数据盘中,在向RE层记录有信息(记录标记)的状态下,在ROM层与RE层这双方存在相同的地址信息。对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介质1中也是同样,在ROM层20与RE层40这双方存在相同的地址信息。
在此,在RE层40上,在作为凸部的多个槽48与作为凹部的多个槽48之间的槽48上形成有作为信息的记录标记49。
例如,如BD-RE那样,在RE层的槽间的间距为例如0.32μm这样较窄的情况下,对于入射光而言,在凸部(槽上)和凹部(槽间)并非是等效的,当向凹部记录记录标记时,入射光超过凸部和凹部的壁而到达相邻的凸部,而这成为信号重叠(cross light)的原因。
因此,在具有必然比上述更窄的轨道间距的RE层,必须在槽成为凸部这种配置(在凸部配置记录标记的结构)的凸槽进行记录再生。
因此,在作为组合数据盘的光信息记录介质1中,也可以假定RE层40是同样的。即,如图7所示,在RE层40,在槽48成为凸部这种配置(在凸部配置记录标记49的结构)的凸槽进行记录再生。
这样,在组合数据盘的再生装置中,在再生RE层的地址信息的情况下,通过进行凸槽记录这种设定来进行信息的再生。
在此,在组合数据盘中,当从ROM层向以上述的方式记录有记录标记的RE层进行跳层时,不能保证一定在RE层聚焦。
然而,在ROM层如图8所示的ROM层120那样为凸坑形式的情况下,即使当以上述方式向记录有信息的RE层进行跳层而错误地在ROM层120聚焦时,利用通常的RE层用的跟踪手法即DPP也能在ROM层20进行跟踪。
这是因为,通常的RE层用的跟踪手法即DPP的推挽的极性为正,通过凸槽记录有记录标记的RE层和形成有基于凸坑形式的预制坑的ROM层本身都能够通过推挽的极性为正的跟踪手法来执行信息的记录再生。
因此,仅通过再生对ROM层20和RE层40记录有相同的地址信息的光信息记录介质1等的组合数据盘的地址信息,则不能明确是向ROM层20和RE层40中的哪一个记录的地址信息。因此,对于具备通过凸槽记录有记录标记的RE层和形成有基于凸坑形式的预制坑的ROM层的组合数据盘而言,对该组合数据盘进行记录再生的记录再生装置不能明确在ROM层和RE层中的哪一层聚焦。
因此,例如,在上述记录再生装置中,实际上,无论是否在组合数据盘的ROM层聚焦,都有可能错误地判断为在RE层聚焦而执行ROM层的信息的重写。
一般情况下,记录再生装置中的记录功率(用于记录信息的激光束的功率)与再生功率(用于再生信息的激光束的功率)相比非常大。
因此,要向再生专用的ROM层照射预想之外的高功率的激光。因此,对于在ROM层120那样以凸坑形式记录有信息的组合数据盘而言,ROM层损伤的可能性变高。这样,对于ROM层而言,可以假定在未以凹坑形式记录信息的上述组合数据盘中产生ROM层的损伤。
接下来,对利用光信息记录介质1能够防止ROM层20的损伤的理由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介质1中,ROM层20的预制坑21通过凹坑形式形成。这样,通过凹坑形式形成的预制坑21能够通过推挽的极性为负的跟踪手法来进行信息的读取。
即,通过再生设置在ROM层20的信息时所得到的推挽信号的极性为负的记录形式,能够表现为利用预制坑21在ROM层20记录信息。
因此,在对光信息记录介质1的信息进行记录再生的记录再生装置中,当以与在RE层40的凸槽的信息记录对应的推挽的极性(正)跟踪ROM层20时,由于ROM层20的预制坑的记录形式为凹坑,所以无法进行ROM层20的地址信息的再生。
即,不能在ROM层20进行错误信息的重写,即使在错误地在ROM层20聚焦的情况下,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结构,也能够防止ROM层20的损伤。
需要说明的是,推挽信号的极性为负是指,再生信号的受光部二分为内周和外周,在通过从外周侧的受光部获得的电压减去从内周侧的受光部获得的电压而算出推挽信号的再生机中,在从再生预制坑的信息的轨道跳到内周的情况下,以推挽信号的电平成为0、负、0、正、0的顺序得到输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这是一般性的表现。
(磁道轨迹)
接下来,对光信息记录介质1的磁道轨迹进行说明。
图9的(a)(b)是相反磁道轨迹的说明图,图9的(a)是表示从光入射面观察到的L0层的磁道轨迹方向的说明图,图9的(b)是表示从光入射面观察到的L1层的磁道轨迹方向的说明图。
另外,图10的(a)(b)是平行磁道轨迹的说明图,图10的(a)是表示从光入射面观察到的L0层的磁道轨迹方向的说明图,图10的(b)是从光入射面观察到的L1层的磁道轨迹方向的说明图。
图11的(a)是说明相反磁道轨迹的情况下的信息的记录再生的形态的说明图,图11的(b)是说明平行磁道轨迹的情况下的信息的记录再生的形态的说明图。
一般而言,在记录型的双层光信息记录介质中采用相反磁道轨迹。这是因为,例如,在连续记录大量的信息的情况下,从L0层的内周开始记录,当记录到同层的最外周而结束时,接下来开始向L1层进行记录,在这种情况下,对于L1层的磁道轨迹方向为从外周朝向内周的相反磁道轨迹而言,能够在拾波器(pick-up)几乎没有半径方向的移动的状态下向L1层跳层,从而能够连续进行记录。
另一方面,对于平行磁道轨迹而言,从L0层的内周开始记录,当记录到同层的最外周而结束时,接下来开始向L1层的记录,L1层的磁道轨迹方向为从内周朝向外周的方向。对于平行磁道轨迹而言,需要伴随着相拾波器的半径方向的较大的移动。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与平行磁道轨迹相比,相反磁道轨迹更能够缩短记录时间。
另外,由于可以说再生专用的双层光信息记录介质也存在同样的情况,一般而言,在再生专用的双层光信息记录介质中也采用相反磁道轨迹。
另一方面,在L0层为RE层、而L1层为ROM层的组合数据盘中,RE层和ROM层优选为平行磁道轨迹。
即,对于光信息记录介质1而言,作为L0层的RE层40的磁道轨迹方向为从内周朝向外周的方向,并且,ROM层20的磁道轨迹为平行磁道轨迹。
另外,光信息记录介质1的ROM层20的引入区域优选比记录有内容等的区域A(参照图2)靠内周部设置。
其理由在于,在考虑到以如下方式使用光信息记录介质1的情况下,当再生在ROM层20记录的信息时,适时地使用RE层40的补充信息,所述方式是指,在连续记录时信息未记录到L1层且对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记录的信息进行再生时,也向RE层40记录在能够连接网络时获得的更新数据,从而置换前述的ROM层20的旧数据。因此,光信息记录介质1本来就无法以从ROM层20向RE层40连续再生的方式使用。
而且,在ROM层20中,首先,内容的容量不可能与ROM层20的最大容量一致,通常,内容的容量比ROM层20的最大容量小。
在这种情况下,当L1层的ROM层20的磁道轨迹方向从外周朝向内周时(相反磁道轨迹的情况),由于能够在再生记录在引入区域的信息后直接在内容上进行再生,用来获得用于再生ROM层20的信息的引入区域应当位于磁道轨迹方向的最上游。因此,对于相反磁道轨迹而言,在ROM层20中,引入区域设置在外周部,而内周侧成为空白。
在此,在引入区域主要记录有介质种类信息、再生条件信息、记录条件信息及区段最终编号信息等关于光信息记录介质的介质信息。
介质种类信息是指,与R、RE,ROM(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ROM层与RE层的组合)等种类的信息和层数相关的信息。再生条件信息是指推荐再生激光功率、线速度等的信息。记录条件信息是指,推荐记录功率、推荐记录策略(strategy)等的信息。另外,区段最终编号信息是指表示ROM层的进行记录的区域的信息。
另一方面,一般情况下,在记录再生装置访问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引入区域的情况下,因为基于伺服电动机的拾波器的移动精度存在极限,所以若在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引入区域沿半径方向没有一定程度的宽度,则无法进行访问。
另外,应当在引入区域记录的数据盘信息被较少地重复记录,从而无论在一周中的哪个位置开始再生都能够快速地再生信息。因此,在设置相同的半径方向的宽度的引入区域情况下,与内周部相比,外周部的数据盘信息的记录的重复数特别多。
即,当记录相同容量的信息时,与以磁道轨迹方向从内周朝向外周的方式制成母盘的情况相比,以从外周朝向内周的方式制成的母盘要花费更多的制作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当前的用于BD-ROM的信息坑的大小非常小,所以DVD水平的切割无法适应,从而需要使用EBR等的切割,这使得制作母盘需花费非常长的时间。
一般而言,在通过EBR(电子射线曝光)来进行母盘制作的情况下,由于使用电子射线向对应的保护膜曝光,所以需要向在原盘上涂布的保护膜照射充足的电子射线。因此,需要使用于切割的线速度非常缓慢,例如为了制作BD用25GB容量的ROM用母盘,需要花费两天的作业时间。这样,在通过EBR进行母盘制作的情况下,需要花费与以往的母盘制作无法相比的长时间的作业时间。
即,当以磁道轨迹方向从外周朝向内周的方式制作母盘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从而ROM层的制作成本变得非常高。
另一方面,很多的L0层的磁道轨迹方向从内周朝向外周,BCA为了与其他介质共用化而设置在内周,因此能够假定在BCA再生后直接向RE层访问而记录信息的情况,从而L0层的磁道轨迹方向优选从内周朝向外周。
因此,在RE层和ROM层混合存在的BD类型的组合数据盘中,优选RE层和ROM层成为平行磁道轨迹。
即,如光信息记录介质1那样,优选作为L0层的RE层40的磁道轨迹方向为从内周朝向外周的方向,并且,ROM层20的磁道轨迹成为平行磁道轨迹。
而且,在RE层和ROM层进一步较多地混合存在的情况下,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多个ROM层的中的设置在离罩层最远的位置的ROM层优选与设置在光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层的中的离罩层最远的位置的RE层的磁道轨迹方向成为平行的关系。
(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接下来,使用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如图12所示,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光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70是对光信息记录介质1进行信息的记录及再生的装置。
如图12所示,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70包括:控制部72、切换机构(切换单元)73、地址判定机构74、拾波器控制部75、数据再生电路76、拾波器71。
如图12所示,在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70中,使拾波器71向旋转的光信息记录介质1的未图示的轨道移动。
控制部72经由激光驱动电路(未图示)设定记录条件或再生条件,通过从拾波器71向光信息记录介质1的记录再生部位照射记录再生用的激光光束,从而进行光信息记录介质1的地址信息的再生。
另外,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70具有切换机构73,该切换机构73能够对再生光信息记录介质1的RE层40的地址信息的方法(以下,称为“RE层地址信息再生方法”)和再生ROM层20的地址信息的方法(以下,称为“ROM层地址信息再生方法”)进行切换。
切换机构73包含在控制部72中,其根据控制部内的指示对向地址判定机构的输入信号进行切换。
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70具有切换机构73,由此,对于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那样的相同的光信息记录介质中混合存在有RE层和ROM层且抑制了成本的组合数据盘,也能够对RE层和ROM层的地址信息进行再生。因此,能够良好地记录RE层和ROM层的地址信息,从而能够进行再生。
另外,利用切换机构73对RE层地址信息再生方法与ROM层再生方法进行的切换是以如下方式进行的,即,在变更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70对光信息记录介质1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生的层时,根据目的层的种类而来进行切换。
这样,当变更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70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生的层(进行跳层)时,通过切换地址信息再生方法,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70能够快速确认地址信息,从而具有能够确认当前位置的效果。而且,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70还具有能够在地址信息无法再生的情况下快速判断无法跳层到目的层的效果。
而且,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70还能够以可良好地再生记录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的RE层40的信息的激光功率对记录在ROM层20的信息进行再生。
一般而言,与ROM层相比,RE层因构成层的材料的理由在提高反射率方面存在困难,所以难以获得基于记录的调制度。因此,在例如双层的RE数据盘中,尤其是为了改善L0层的信号特性,以比双层的ROM层高的再生激光功率进行再生。
并非是本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介质1的结构,对于在L0层具有ROM层的双层的组合数据盘中,由于存在于L1层的RE层没有光的损失,所以即使以再生ROM层这种程度的激光功率也能够获得良好的再生特性。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介质1这种结构的组合数据盘中一定产生光的损失,所以如果不以比再生ROM层20的激光功率高的激光功率再生RE层40,则无法获得良好的再生特性。
因此,设置在L0层的RE层40需要设定成比再生通常的ROM层20的激光功率高。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因跳层等切换激光功率的动作对记录再生装置的负担大,所以需要使其相同。
因此,如上所述,通过以能够良好再生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的RE层40记录的信息的激光功率来再生记录在ROM层20的信息,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70能够改善L0层的再生特性,从而也能够产生降低装置本身的负担这一效果。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能够做出各种变更,通过对不同的实施方式分别公开的技术机构进行适当组合所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其在基板上具有:能够利用再生光读出信息的多个信息记录层;将上述多个信息记录层分别分离的中间层;设置在离上述基板最远的位置的透光层,上述多个信息记录层由仅能读出信息的层和包括能够重写信息的区域的重写层构成,设置在离上述透光层最远的位置的信息记录层是包括能够重写信息的区域的重写层,并且还是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个体识别编号的记录层,所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个体识别编号以比在通过光照射仅能够读出信息的层中使用的信息记录形式更能够容易进行判定的方式被记录。
在此,上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是指用于识别数据盘类型的信息。即,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是指,表示设置在数据盘上的信息记录层的数量、所设置的信息记录层的种类(ROM、R、RE等)、或者表示上述多个信息记录层中的仅能够读出上述信息的层(以下,称为“ROM层”)和包括能够重写上述信息的区域的重写层(以下,称为“RE层”)的配置位置的信息,即用于识别光信息记录介质的种类的信息。
另外,上述个体识别编号是指,用于识别光信息记录介质的个体的编号,在进行BCA记录时,优选一并向光信息记录介质记录。通过适当使用上述个体识别编号,能够防止向RE层的不正当的复制等。
根据上述结构,上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上述个体识别信息记录在设置在离上述透光层最远的位置的信息记录层(以下,称为“L0层”)。
因此,能够在再生上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上述个体识别信息的再生装置预先设定上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上述个体识别信息记录在上述多个信息记录层中的哪个层。由此,能够缩短用于使上述再生装置确定上述多个信息记录层中的记录有上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上述个体识别信息的层的时间。而且,能够以相同的再生装置容易地实现各种各样的数据盘类型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共用化。
另外,根据上述结构,设置在离上述透光层最远的位置的信息记录层为RE层。即,根据上述结构,作为L0层而配置有RE层。
因此,能够防止作为L0层而配置ROM层的情况下产生的、向上述ROM层记录BCA时的上述RE层与在该RE层的上层或下层配置的中间层或透光层等发生剥离。因此,能够使再生装置等正确地再生在L0层BCA记录的上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和上述个体识别编号等。
这样,上述结构为比DVD类型更容易提高记录容量的BD形式的多层数据盘,并且在组合数据盘中,具有以能够比用户所利用的信息记录形式更容易判定的方式向相对于光入射面较远的信息记录层(L0)记录的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个体识别编号(BCA记录时所记录的信息),并且配置有RE层。
根据上述结构,记录再生装置中的数据盘类型的确认变得容易,在能够以一个记录再生装置实现与其他种类的光盘共用化的同时,还能够使数据盘的生产变得容易。此外,通过向RE层记录在能够连接互联网时获得的更新数据,还能够实现可置换ROM层的旧数据的光信息记录介质。
而且,对于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而言,优选上述能够进行判定的方式是,通过向信息记录层照射脉冲激光束而形成宽度为μm单位的条带从而记录信息的方式。
根据上述结构,在用于读取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个体识别编号的再生装置进行再生时,即使聚焦或再生光照射的半径方向位置稍偏离,利用上述再生装置也能够读取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个体识别编号。
而且,对于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而言,在对记录有上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上述个体识别编号的信息进行再生时无须跟踪的区域B的半径位置,优选位于比再生信息时需要跟踪的信息记录区域A靠内周处。
根据上述结构,上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上述个体识别编号配置在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内周附近。因此,与将上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上述个体识别编号配置在比信息记录区域靠外周侧、即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外周附近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用于向光信息记录介质记录上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上述个体识别编号的时间,从而能够增大信息记录容量。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而言,在离上述透光层最远的位置设置的信息记录层的磁道轨迹方向为从内周朝向外周的方向,并且,设置在仅能够读出上述信息的层中的离上述透光层最远的位置的仅能够读出上述信息的层的磁道轨迹成为平行磁道轨迹。
根据上述结构,在制作仅能够读出上述信息的层的中的、设置在离上述透光层最远的位置的仅能够读出上述信息的层的制作所需的母盘时,能够从内周附近开始切割,所以,除了向信息记录区域A整面记录信息的情况以外,与从外周部附近开始切割相比,能够更容易地在具有精度的面进行切割,从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优选仅能够读出上述信息的层的引入区域比内容记录区域靠内周部设置。
根据上述结构,记录在上述引入区域的介质信息(介质种类信息、再生条件信息、区段最终编号信息等信息)配置在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内周附近。因此,与上述介质信息配置在比信息记录区域A靠外周侧、即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外周附近的情况相比,由于在制作仅能够读出上述信息的层的制作所需的母盘时能够向内周附近记录上述介质信息,所以能够降低制造母盘的时间,甚至能够降低制造成本,进而能够增大信息记录容量。
其原因在于,在再生记录在上述信息区域A的内容信息的情况下需要上述介质信息,从而需要快速地进行再生,因此优选能够在不进行地址的确认等的情况下进行再生,在沿半径方向具有一定的宽度(由使拾波器沿半径方向移动的伺服电动机等的精度决定,例如数百μm单位的宽度)的区域,为了能够在一周的哪个位置开始再生都能够直接再生信息,所以重复记录相同的信息,因此,若设置在外周附近,则需要更广阔的区域,需要记录更多的信息。
优选: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上述重写层的地址通过使设置在上述重写层的槽沿基板面方向蜿蜒行进而被记录,仅能够读出上述信息的层的地址通过由在仅能够读出该信息的层上设置的凹凸构成的预制坑而被记录。
在此,为了在进行信息记录时使沿半径方向邻接的记录标记彼此不干涉,或者为了以良好的精度进行再生,通常在RE层上设置有槽。因此,为了记录地址信息,通过使设置在上述重写层上的槽沿基板面方向蜿蜒行进而进行记录(以下,称为“滚转”)的方式是最容易的。另一方面,在槽上设置预制坑或在槽的中途设置预制坑的方式导致作业复杂,从而使制作成本增加。
同样,一般情况下,通过由凹凸构成的预制坑在ROM层进行信息记录,所以基于与上述同样的理由,与为了记录地址信息而在槽上设置预制坑或在槽的中途设置预制坑的情况相比,能够防止制作成本的增加。
另外,优选:在仅能够读出上述信息的层,以预制坑形成为相对于光入射面凹入的凹坑形式记录有信息。
在此,当RE层的槽的间距变窄的情况下,对于入射光而言在凸和凹处不是等效的,当向凹部记录时,入射光超过凸部和凹部的壁而到达相邻的凸部,从而成为导致信号重叠的原因,因此,在必然具有狭窄的轨道间距的RE层,需要在槽成为凸部这种配置的凸槽进行记录再生。
此外,在从ROM层向RE层进行了跳层的情况下,存在错误地在ROM层聚焦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当以与在RE层的凸槽的信息记录对应的推挽的极性(正)来跟踪ROM层时,由于ROM层的预制坑的记录形式为凹坑,所以ROM层的地址无法再生。
即,不能进行ROM层中的错误信息的重写,即使在错误地在ROM层聚焦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上述本发明的结构防止ROM层的损伤。
这样,对于上述结构而言,能够防止组合数据盘中的仅能够读出信息的层的损伤。
另外,优选:以当对设置在仅能够读出上述信息的层的信息进行再生时所获得的推挽信号的极性为负的记录形式,通过预制坑记录信息。
在此,在RE层的槽成为凸部这种配置的凸槽进行记录再生的情况下,与该RE层的信息记录相对应的推挽的极性为正。
此外,根据上述结构,以在再生信息的情况下获得的推挽信号的极性为负的记录形式,通过上述预制坑向ROM层记录信息。
因此,在从ROM层向RE层进行跳层的情况下,即使错误地在ROM层聚焦的情况下,利用与在RE层的凸槽的信息记录对应的推挽的极性(正),ROM层的地址也无法再生。
即,无法进行ROM层中的错误信息的重写,即使在错误地在ROM层聚焦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本发明的结构,也能够防止ROM层的损伤。
这样,对于上述结构而言,能够防止组合数据盘中的仅能够读出信息的层的损伤。
需要说明的是,推挽信号的极性为负是指,再生信号的受光部二分为内周和外周,在通过从外周侧的受光部获得的电压减去从内周侧的受光部获得的电压而算出推挽信号的再生机中,在从再生预制坑的信息的轨道跳到内周的情况下,以推挽信号的电平成为0、负、0、正、0的顺序得到输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这是一般性的表现。
优选: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对上述光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并且具有切换机构,该切换机构在再生上述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地址的情况下能够对上述重写层的地址信息的再生手法和仅能够读出上述信息的层的地址信息再生手法进行切换。
在此,光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记录再生装置)是指,包括进行记录及再生这双方的装置、仅进行记录的装置、仅进行再生的装置的装置。
通过具有上述切换机构,对于上述光信息记录介质那样的、在相同的光信息记录介质混合存在有RE层和ROM层且抑制了成本的组合数据盘也能够再生地址信息。因此,能够良好地分别记录再生上述RE层和上述ROM层的地址信息。
利用上述切换机构进行的地址信息的再生手法的切换优选是在变更记录再生中的层时根据目的层的种类而进行的切换。
根据上述结构,在变更进行上述信息的记录或再生的层(跳层)时,光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切换地址再生手法,由此,光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能够快速地确认地址,从而能够获得确认当前位置的效果。另外,光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还具有在地址无法再生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地判断无法向目的层跳层的效果。
优选:上述光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通过能够对在设置在离上述透光层最远的位置设置的信息记录层记录的信息进行良好地再生的激光功率、即对在设置在离上述透光层最远的位置的信息记录层记录的信息进行再生的激光功率,也能再生仅能够读出信息的层的信息。
在此,一般而言,与ROM层相比,RE层因构成层的材料的理由在提高反射率方面存在困难,所以难以获得基于记录的调制度。因此,在例如双层的RE数据盘中,尤其是为了改善L0层的信号特性,要以比双层的ROM层高的再生激光功率进行再生。
在并非本申请的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在L0层具有ROM层的双层的组合数据盘中,由于存在于L1层的RE层没有光的损失,所以即使以再生ROM层这种程度的激光功率也能够获得良好的再生特性。然而,由于在本申请的发明的上述光信息记录介质中必然产生光的损失,所以若不以比再生ROM层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激光功率高的激光功率进行再生,则无法获得良好的再生特性。
因此,设置在L0层的RE层需要设定成比再生通常的ROM层的激光功率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因跳层等切换激光功率的动作对于装置的负担大,所以需要使其相同。
因此,通过形成为上述结构,能够获得可改善L0层的再生特性并降低装置负担的效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适用于组合数据盘或该组合数据盘的信息的记录再生装置。
附图标号说明
1  光信息记录介质
10  罩层(透光层)
20  ROM层
21  预制坑
30  中间层
40  RE层(重写层)
48  槽
49  记录标记
50  基板
70  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光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
71  拾波器
72  控制部
73  切换机构

Claims (11)

1.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基板上具有:多个信息记录层,其能够通过再生光读出信息;中间层,其将所述多个信息记录层分别分离;透光层,其设置在离所述基板最远的位置,所述多个信息记录层由仅能够读出信息的层和包括能够重写信息的区域的重写层构成,
设置在离所述透光层最远的位置的信息记录层是包括能够重写信息的区域的重写层,并且还是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个体识别编号的记录层,所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个体识别编号以比在通过光照射仅能够读出信息的层中使用的信息记录形式更能够容易进行检测的方式被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能够容易进行判定的方式是,向信息记录层照射脉冲激光束而形成宽度为μm单位、长度为μm单位至mm单位的条带并记录信息的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记录有所述数据盘类型识别信息及所述个体识别编号的半径位置位于比信息的再生需要跟踪的信息记录区域靠内周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离所述透光层最远的位置的信息记录层的磁道轨迹方向为从内周朝向外周的方向,且设置在离所述透光层最远的位置的仅能够读出所述信息的层的磁道轨迹成为相对于所述磁道轨迹方向的平行磁道轨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仅能够读出所述信息的层的引入区域设置在比内容记录区域靠内周部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写层的地址通过使设置在所述重写层的槽沿基板面方向蜿蜒行进而被记录,仅能够读出所述信息的层的地址通过设置在仅能够读出该信息的层的凹凸所构成的预制坑而被记录。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仅能够读出所述信息的层中以预制坑形成为相对于光入射面凹入的凹坑形式记录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通过预制坑以在对设置在仅能够读出所述信息的层的信息进行再生时所获得的推挽信号的极性为负的记录形式记录信息。
9.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其能够对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其特征在于,
具有切换机构,在再生所述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地址的情况下,所述切换机构能够对所述重写层的地址信息的再生机构和仅能够读出所述信息的层的地址信息再生机构进行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切换机构进行的地址信息的再生机构的切换是在变更记录再生中的层之际与目的层的种类匹配而进行的切换。
11.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其能够对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其特征在于,
通过能够对在设置在离所述透光层最远的位置的信息记录层中记录的信息进行良好再生的激光功率、即对在设置在离所述透光层最远的位置的信息记录层中记录的信息进行再生的激光功率,也可再生仅能够读出信息的层的信息。
CN2010800046838A 2009-01-16 2010-01-18 光信息记录介质、光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 Pending CN1022826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08256 2009-01-16
JP2009008256 2009-01-16
PCT/JP2010/000238 WO2010082505A1 (ja) 2009-01-16 2010-01-18 光情報記録媒体、光情報記録媒体記録再生装置
JP2010-008057 2010-01-18
JP2010008057A JP4567807B2 (ja) 2009-01-16 2010-01-18 光情報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2613A true CN102282613A (zh) 2011-12-14

Family

ID=42339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46838A Pending CN102282613A (zh) 2009-01-16 2010-01-18 光信息记录介质、光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73970A1 (zh)
EP (1) EP2385526A1 (zh)
JP (1) JP4567807B2 (zh)
CN (1) CN102282613A (zh)
WO (1) WO20100825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37243B2 (en) 2009-07-17 2013-05-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3990A (zh) * 2003-06-06 2005-02-02 夏普株式会社 光信息记录介质、采用该介质的记录方法、重放方法、光信息记录装置、及光信息重放装置
CN1816860A (zh) * 2003-07-03 2006-08-09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多叠层光学数据存储介质和对此介质的使用
CN1901074A (zh) * 2005-07-21 2007-01-24 株式会社东芝 信息存储介质、记录方法以及再现方法和设备
CN1938766A (zh) * 2004-03-29 2007-03-28 日本先锋公司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EP1930887A1 (en) * 2005-09-30 2008-06-11 NEC Corporatio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bca information recorder, and bca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CN101308680A (zh) * 2007-04-19 2008-11-19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光信息记录媒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76230B2 (ja) 1995-10-13 2000-08-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
EP1168322A4 (en) * 1999-12-28 2002-05-02 Mitsubishi Chem Corp PHASE CHANGE REWRITE OPTICAL DISC PARTIALLY WITH ROM REGION AND DATA RECORDING AND ERASING METHODS FOR OPTICAL DISCS
ATE484824T1 (de) * 2002-02-18 2010-10-15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Optisches aufzeichnungsmedium und dessen wiedergabeverfahren
KR20040099801A (ko) * 2003-05-20 2004-1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디스크
JP4063713B2 (ja) * 2003-05-26 2008-03-1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再生装置及び情報再生方法
JP2006031907A (ja) * 2004-04-08 2006-02-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光ディスク、および光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2008117470A (ja) * 2006-11-02 2008-05-22 Sony Corp 光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BCA(BurstCuttingArea)マーキング方法
JP4640378B2 (ja) * 2007-06-01 2011-03-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多層光ディスク
JP2009003993A (ja) * 2007-06-19 2009-01-08 Sony Corp 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用原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234831A (ja) * 2008-05-26 2008-10-02 Toshiba Corp 書き替え型記録媒体
JP2008217991A (ja) * 2008-06-16 2008-09-18 Toshiba Corp 情報記憶媒体及びディス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3990A (zh) * 2003-06-06 2005-02-02 夏普株式会社 光信息记录介质、采用该介质的记录方法、重放方法、光信息记录装置、及光信息重放装置
CN1816860A (zh) * 2003-07-03 2006-08-09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多叠层光学数据存储介质和对此介质的使用
CN1938766A (zh) * 2004-03-29 2007-03-28 日本先锋公司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901074A (zh) * 2005-07-21 2007-01-24 株式会社东芝 信息存储介质、记录方法以及再现方法和设备
EP1930887A1 (en) * 2005-09-30 2008-06-11 NEC Corporatio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bca information recorder, and bca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CN101308680A (zh) * 2007-04-19 2008-11-19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光信息记录媒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186531A (ja) 2010-08-26
US20110273970A1 (en) 2011-11-10
EP2385526A1 (en) 2011-11-09
JP4567807B2 (ja) 2010-10-20
WO2010082505A1 (ja) 2010-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50012704A (ko) 다층정보기록매체 및 정보기록재생장치
US8630159B2 (en) Optical disc and optical disc device
CN101395665A (zh)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及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US8213290B2 (en) Optical disc and optical disc device
US8254240B2 (en) Optical disc and optical disc device
JP2002216391A (ja) 片面2層ディスクおよび2面4層ディスク
US20080068976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2010272203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
JP4729125B2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
CN102282613A (zh) 光信息记录介质、光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
US10381037B2 (en) Optical disc and optical disc device
US20070230309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2008010079A (ja) 追記型多層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再生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