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71056A - 激活聚合体选择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激活聚合体选择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71056A
CN102271056A CN2011102072710A CN201110207271A CN102271056A CN 102271056 A CN102271056 A CN 102271056A CN 2011102072710 A CN2011102072710 A CN 2011102072710A CN 201110207271 A CN201110207271 A CN 201110207271A CN 102271056 A CN102271056 A CN 102271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ate
lag
optimum
condition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072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洪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20727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71056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71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10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活聚合体选择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当前激活聚合体不满足预设的最优聚合体条件;在LAG中选择并激活符合最优聚合体条件的聚合体。采用本发明能够解决对接两端聚合端口协议状态不一致,应用聚合端口的上层业务出现异常以及限制了不同厂商设备对接的问题。

Description

激活聚合体选择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激活聚合体选择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汇聚控制协议)能够将两个或更多物理链路虚拟成一个逻辑链路,对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客户端Client呈现单一的、标准IEEE802.3接口,透明地呈现给上层应用,逻辑链路的带宽是激活链路的带宽和。绑定到同一个逻辑链路的物理端口应该具备相同的以太网链路层特性,例如端口速率、双工、端口状态等,这样做的好处是,当其中某一条物理链路呈现不可用down状态的时候,该物理链路承载的业务可以通过其他物理链路负荷分担,只要逻辑链路中存在一定数量可以工作的物理链路就不会影响到上层业务。即,采用LACP技术能够增加链路的带宽,实现了链路级别的冗余备份。
标准的链路汇聚控制协议包含运行在物理端口上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五个协议状态机。
现有LACP协议包括以下状态机,其功能及相互关系描述如下:
接收(RX)状态机(Receive Machine):该状态机解析从Partner(对端)接收到的LACPDU(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链路汇聚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记录其中的信息并按照LACP设置的超时使用短超时或长超时使之超时,RX状态机评估从Partner来的信息,确定Actor(本端)和对端是否已经同意交换的协议信息一定程度上用于端口和其它端口聚合或成为独立端口,否则RX状态机产生NTT以发送新的协议信息到Partner,如果Partner的协议信息超时,RX状态机设置默认的参数值以供其它状态机使用。
周期发送状态机(Periodic Transmission Machine):确定Actor及其Partner的聚合模式,以及为了维持聚合是否周期地交换LACPDU(如果任意一端或者两端都配置为Active,定期LACPDU交互发生)。
选择逻辑状态机(Selection Logic Machine):负责选择与该端口属性一致的Aggregator(聚合体),并决策多个Aggregator中哪个Aggregator处于激活状态。
MUX状态机(Mux Machine):负责按照当前协议信息的要求将端口的collecting和distributing打开或关闭。
发送(TX)状态机(Transmit Machine):处理在其它状态机的要求下或者基于定期的LACPDU的发送。
当LAG(Link Aggregation Group,聚合组)内存在激活链路,聚合端口报协议可用up,上层业务就可以正常使用该聚合端口。如果业务对聚合端口中激活链路数有要求,即当聚合端口激活链路数大于等于某一值时,聚合端口才能输出协议up,业务才能正常使用该聚合端口;当聚合端口激活链路数小于某一值时,即使该聚合组内存在激活链路,聚合端口也要输出协议down,这就是通常的LACP最小成员数功能。
如图1所示,设备A和设备B三条物理链路对接,采用标准的LACP协议交互。三条物理链路协商成功均为激活状态,两端聚合端口报协议up;LAG_A配置最小成员数MiniMem_A为3,LAG_B配置最小成员数MiniMem_B为3,两端LAG对等最小成员数配置,当其中某条物理链路故障,链路变迁到非激活状态时,LAG_A激活成员链路数小于MiniMem_A(当前配置是3),LAG_A报聚合端口协议down,同理LAG_B聚合端口报协议down,此时两端聚合端口协议状态一致。
进一步,如图2所示,LAG_A和LAG_B不对等最小成员数配置,如MiniMem_A配置为3,MiniMem_B配置为2,当其中某条物理为非激活状态,根据现有最小成员数功能,LAG_A端会报聚合端口协议down,而LAG_B端聚合端口协议仍然是up,这样导致对接两端聚合端口协议状态不一致,使用聚合端口的业务收发会有异常。
由此可见,现有LAG最小成员数功能中,当LAG中激活链路数小于最小成员数时,只是聚合端口报协议down,并不影响物理链路正常协商,也就是说,聚合端口协议down,LAG中仍然存在激活链路,只是激活链路数小于最小成员数。
如图3所示,当前CE(Customer Edge,客户边缘)端选择与PE1(Provider Edge,运营商边缘)对接链路,CE端最小激活链路数满足最小成员数,聚合端口协议up,PE1端不满足最小成员数,聚合端口协议down,LACP对接的两端聚合端口协议状态不一致。
所以,通常各个厂商设备要求两端LAG的最小成员数是对等配置,也就是说,如果LAG_CE配置了最小成员数MiniMember,则必须LAG_PE1要配置最小成员数为MiniMember,基于图3组网,同时要求LAG_PE2也要配置最小成员数为MiniMember。
由此可见,现有LACP最小成员数功能有很大的缺陷,对接两端聚合端口协议状态不一致,应用聚合端口的上层业务出现异常;配置限制对用户也是很不友好,限制了不同厂商设备对接,配置异常及时发现需要靠网络管理人员的成熟度。
针对相关技术中对接两端聚合端口协议状态不一致,应用聚合端口的上层业务出现异常以及限制了不同厂商设备对接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活聚合体选择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对接两端聚合端口协议状态不一致,应用聚合端口的上层业务出现异常以及限制了不同厂商设备对接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激活聚合体选择方法,包括:确定当前激活聚合体不满足预设的最优聚合体条件;在聚合组LAG中选择并激活符合所述最优聚合体条件的聚合体。
优选的,所述最优聚合体条件包括下列至少之一:所述聚合体关联端口是全双工模式;所述聚合体处于收包状态;所述聚合体关联端口数不小于配置的最小成员数。
优选的,所述在聚合组LAG中激活符合所述最优聚合体条件的聚合体,包括:设置所述当前激活聚合体为非激活状态,设置所述当前激活聚合体的关联端口为未选择状态;设置选择的聚合体为激活状态,设置所述选择的聚合体的关联端口为被选择状态。
优选的,在所述LAG中不存在符合所述最优聚合体条件的聚合体时,还包括:不激活所述LAG中的任何聚合体,置所述LAG中的所有聚合体的所有关联端口为未选择状态,置所述LAG的聚合端口协议为不可用down。
优选的,在所述LAG中不存在符合所述最优聚合体条件的聚合体时,还包括:提示或通知用户无满足所述最优聚合体条件的聚合体。
优选的,当所述LAG中配置的最小成员数变化,或者所述LAG产生接口事件,还包括:重新确定当前激活聚合体是否满足最优聚合体条件。
优选的,所述方法由链路汇聚控制协议LACP选择逻辑状态机执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激活聚合体选择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当前激活聚合体不满足预设的最优聚合体条件;选择模块,用于在聚合组LAG中选择并激活符合所述最优聚合体条件的聚合体。
优选的,所述选择模块还包括:第一设置子模块,用于设置所述当前激活聚合体为非激活状态,设置所述当前激活聚合体的关联端口为未选择状态;第二设置子模块,用于设置选择的聚合体为激活状态,设置所述选择的聚合体的关联端口为被选择状态。
优选的,所述选择模块还包括:第三设置子模块,用于不激活所述LAG中的任何聚合体,置所述LAG中的所有聚合体的所有关联端口为未选择状态,置所述LAG的聚合端口协议为不可用down。
优选的,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当所述LAG中配置的最小成员数变化,或者所述LAG产生接口事件,重新确定当前激活聚合体是否满足最优聚合体条件。
优选的,所述激活聚合体选择装置设置在链路汇聚控制协议LACP选择逻辑状态机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当前激活聚合体不满足预设的最优聚合体条件,在LAG中选择并激活符合最优聚合体条件的聚合体。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接两端聚合端口协议状态不一致,即确定当前激活聚合体不满足预设的最优聚合体条件,就在LAG中重新选择符合最优聚合体条件的聚合体并进行激活,克服LACP不对等最小成员数配置产生两端聚合端口协议状态不一致问题,避免应用聚合端口的上层业务出现异常。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设备A和设备B三条物理链路对接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设备A和设备B三条物理链路,且LAG_A和LAG_B不对等最小成员数配置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当前CE端选择与PE1对接链路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激活聚合体选择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二的具体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激活聚合体选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选择模块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选择模块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相关技术中提到,现有LACP最小成员数功能有很大的缺陷,对接两端聚合端口协议状态不一致,应用聚合端口的上层业务出现异常;配置限制对用户也是很不友好,限制了不同厂商设备对接,配置异常及时发现需要靠网络管理人员的成熟度。
通常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关联第三方检测协议。LACP通告上层协议两端LAG最小成员数配置变化,第三方检测协议进行报文交互,LACP响应上层协议LAG最小成员数配置变化,LACP协议对配置变化进行处理,如果发现最小成员数不对等配置,发出告警提示用户配置异常。
但是,关联第三方检测协议的解决方案增加了***以及LACP协议处理复杂度,增加了额外成本和不稳定性,操作和实现上有一定的难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外一种解决方法,需要通过LACP自身协议来解决这种缺陷,不关联第三方检测协议,降低了LACP协议实现难度和复杂度,更加关键的是兼容了标准的LACP协议,不影响不同厂商设备对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活聚合体选择方法,其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S402、确定当前激活聚合体不满足预设的最优聚合体条件;
步骤S404、在聚合组LAG中选择并激活符合最优聚合体条件的聚合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当前激活聚合体不满足预设的最优聚合体条件,在LAG中选择并激活符合最优聚合体条件的聚合体。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接两端聚合端口协议状态不一致,即确定当前激活聚合体不满足预设的最优聚合体条件,就在LAG中重新选择符合最优聚合体条件的聚合体并进行激活,克服LACP不对等最小成员数配置产生两端聚合端口协议状态不一致问题,避免应用聚合端口的上层业务出现异常。
实施时,最优聚合体条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包括多种条件,例如,关联端口的数量、关联端口的工作模式、配置的最小成员数量等等,优选的,最优聚合体条件可以包括下列至少之一:聚合体的关联端口是全双工模式;聚合体处于收包状态;聚合体的关联端口数不小于配置的最小成员数。实施时,三个条件均满足的聚合体最能够体现最优聚合体的特性。
实施时,如步骤S404所示,在聚合组LAG中激活符合最优聚合体条件的聚合体,可以通过设置聚合体的状态实现,具体的,包括:
设置当前激活聚合体为非激活状态,设置当前激活聚合体的关联端口为未选择状态;
设置选择的聚合体为激活状态,设置选择的聚合体的关联端口为被选择状态。
实施时,在LAG中不存在符合最优聚合体条件的聚合体时,不激活LAG中的任何聚合体,置LAG中的所有聚合体的所有关联端口为未选择状态,置LAG的聚合端口协议为不可用down。除执行状态更改或设置操作外,在LAG中不存在符合最优聚合体条件的聚合体时,还可以提示或通知用户无满足最优聚合体条件的聚合体。
当然,实施时,若当LAG中配置的最小成员数变化,或者LAG产生接口事件,需要重新确定当前激活聚合体是否满足最优聚合体条件。在不满足的情况下,继续执行图4所示的流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由链路汇聚控制协议LACP选择逻辑状态机执行。通过LACP自身协议来解决这种缺陷,不关联第三方检测协议,降低了LACP协议实现难度和复杂度,更加关键的是兼容了标准的LACP协议,不影响不同厂商设备对接。
现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第一步,运行选择逻辑状态机,触发源通常是定时器,接口事件,LAG的配置变化,LACPDU报文;
第二步,当前激活聚合体Aggregator(Active状态)是否满足最优聚合体条件;
进一步地,最优聚合体需要至少满足如下三个关键条件:
聚合体满足基本LACP协议要求,即关联端口是全双工模式;
聚合体处于收包状态,即关联端口接收状态机为Current状态;
聚合体关联端口数满足配置的最小成员数;
第三步,如果当前激活Aggregator(Active状态)不满足最优聚合体条件,重新获取当前LAG中最优聚合体;
第四步,如果LAG中存在最优聚合体,则置当前激活聚合体非激活(Inactive状态)状态,置关联端口为未选择状态(Selected=FALSE);
第五步,将最优聚合体置为激活聚合体,置关联端口为被选择状态(Selected=TRUE);
第六步,如果LAG中不存在最优聚合体,则置当前激活聚合体非激活(Inactive)状态,置关联端口为未选择状态(Selected=FALSE);
第七步,当前LAG中不存在最优聚合体,则不会激活(Active)任何聚合体,所有端口处于未选择状态(Selected=FALSE),物理链路不会被激活,聚合端口协议状态是down的;提示用户最小成员数配置大于当前可激活链路数;
进一步,如图2所示,由于LAG_A不存在激活聚合体,物理链路非被选择状态(Selected=FALSE),端口发送OUT_OF_SYNC状态LACPDU报文,LAG_B物理链路收到LAG_A端OUT_OF_SYNC状态报文,端口变迁到非激活状态,经过报文交互,LAG_A和LAG_B端原激活链路均变迁到非激活状态,两端聚合端口协议状态均报down,聚合端口协议状态一致。
如图2所示,LAG_A配置MiniMem_A为3,LAG_B配置MiniMem_B为2,两者最小成员数不对等配置,其中gei_3/1协商不成功,LAG_A端不满足最小成员数,聚合端口协议报down,提示用户,通过LACPDU报文交互,LAG_B端激活链路变迁到非激活状态,聚合端口报协议down,LACP对接两端聚合端口协议状态保持一致。
第八步,当LAG最小成员数配置变化,或产生接口事件,选择逻辑状态机会重新激活聚合体,重新协商,当两端均存在符合MiniMem配置的聚合体,两端正常协商成功。
由实施例一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不需要增加额外成本,操作简单,易于实现,运行稳定;扩展了LACP选择逻辑状态机(Selection Logic Machine)功能,有效地消除了最小成员数不对等配置引起的两端聚合端口协议状态不一致的异常。同时可以保证原有LACP的标准状态机的正常运行,保证不同厂商设备正常对接不会受到影响。
实施例二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最小成员数不对等配置处理流程图,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502,开始;具体的,最小成员数配置变化,或接口变化事件,或定时器,或LACPDU触发运行选择逻辑状态机;
步骤S504,运行选择逻辑状态机;
步骤S506,得到当前LAG激活聚合体(Active状态);
步骤S508,得到激活聚合体关联端口数(可激活链路数);
步骤S510,得到当前LAG最小成员数(需要激活链路数);
步骤S512,当前激活聚合体是否满足最优聚合体条件,若是,执行步骤S536,若否,执行步骤S514;
步骤S514,当前激活聚合体不满足最优聚合体条件,重新逻辑选择最优聚合体;
步骤S516,判断是否存在最优聚合体条件,若是,执行步骤S530,若否,执行步骤S518至步骤S528;
步骤S518,不存在最优聚合体,置原激活聚合体为非激活状态(Inactive状态);
步骤S520,提示用户不存在满足条件的聚合体;
步骤S522,置当前激活聚合体关联端口为未选择状态(Selected=FALSE),置端口为OUT_OF_SYNC状态;
步骤S524,当前激活聚合体关联端口变迁到非激活状态,聚合端口报协议down;
步骤S526,端口发送包含OUT_OF_SYNC的报文给对端;
步骤S528,收到包含OUT_OF_SYNC状态的报文,对端激活端口变迁到非激活状态,同样聚合端口报协议down;
步骤S530,步骤S516中如果存在最优聚合体,则置原激活聚合体为非激活状态(Inactive状态),同步骤S522到步骤S528;
步骤S532,激活新的满足条件的最优聚合体;
步骤S534,置新激活聚合体关联端口为被选择状态(Selected=TRUE);
步骤S536,结束。
基于以上步骤对LACP协议选择逻辑状态机的扩展,使得没有符合最小成员数的LAG不存在激活物理链路,聚合端口报协议状态down。
在LACP对接的两端,其中一端LAG不存在满足最小成员数的聚合体,则该LAG不存在激活聚合体,通过LACPDU报文交互,对端物理链路也会变迁到非激活状态,从而保证对接两端聚合端口协议状态一致。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在遵循LACP标准协议状态机的基础上,通过扩展LACP协议选择逻辑状态机,有效地消除了不对等最小成员数配置引起的两端聚合端口协议状态不一致的异常。
当然,针对LACP标准协议选择逻辑状态机,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组合,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活聚合体选择装置,其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
确定模块601,用于确定当前激活聚合体不满足预设的最优聚合体条件;
选择模块602,与确定模块601相连接,用于在聚合组LAG中选择并激活符合最优聚合体条件的聚合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选择模块601还可以包括:
第一设置子模块701,用于设置当前激活聚合体为非激活状态,设置当前激活聚合体的关联端口为未选择状态;
第二设置子模块702,与第一设置子模块701相连,用于设置选择的聚合体为激活状态,设置选择的聚合体的关联端口为被选择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选择模块601还可以包括:
第三设置子模块801,与第二设置子模块702相连,用于不激活LAG中的任何聚合体,置LAG的所有关联端口为未选择状态,置LAG中的所有聚合体的聚合端口协议为不可用down。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602还可以用于当LAG中配置的最小成员数变化,或者LAG产生接口事件,重新确定当前激活聚合体是否不满足最优聚合体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激活聚合体选择装置设置在链路汇聚控制协议LACP选择逻辑状态机中。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当前激活聚合体不满足预设的最优聚合体条件,在LAG中选择并激活符合最优聚合体条件的聚合体。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接两端聚合端口协议状态不一致,即确定当前激活聚合体不满足预设的最优聚合体条件,就在LAG中重新选择符合最优聚合体条件的聚合体并进行激活,克服LACP不对等最小成员数配置产生两端聚合端口协议状态不一致问题,避免应用聚合端口的上层业务出现异常。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激活聚合体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当前激活聚合体不满足预设的最优聚合体条件;
在聚合组LAG中选择并激活符合所述最优聚合体条件的聚合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优聚合体条件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所述聚合体的关联端口是全双工模式;
所述聚合体处于收包状态;
所述聚合体的关联端口数不小于配置的最小成员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聚合组LAG中激活符合所述最优聚合体条件的聚合体,包括:
设置所述当前激活聚合体为非激活状态,设置所述当前激活聚合体的关联端口为未选择状态;
设置选择的聚合体为激活状态,设置所述选择的聚合体的关联端口为被选择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LAG中不存在符合所述最优聚合体条件的聚合体时,还包括:不激活所述LAG中的任何聚合体,置所述LAG中的所有聚合体的所有关联端口为未选择状态,置所述LAG的聚合端口协议为不可用dow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LAG中不存在符合所述最优聚合体条件的聚合体时,还包括:提示或通知用户无满足所述最优聚合体条件的聚合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LAG中配置的最小成员数变化,或者所述LAG产生接口事件,还包括:重新确定当前激活聚合体是否满足最优聚合体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链路汇聚控制协议LACP选择逻辑状态机执行。
8.一种激活聚合体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当前激活聚合体不满足预设的最优聚合体条件;
选择模块,用于在聚合组LAG中选择并激活符合所述最优聚合体条件的聚合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还包括:
第一设置子模块,用于设置所述当前激活聚合体为非激活状态,设置所述当前激活聚合体的关联端口为未选择状态;
第二设置子模块,用于设置选择的聚合体为激活状态,设置所述选择的聚合体的关联端口为被选择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还包括:
第三设置子模块,用于不激活所述LAG中的任何聚合体,置所述LAG中的所有聚合体的所有关联端口为未选择状态,置所述LAG的聚合端口协议为不可用down。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当所述LAG中配置的最小成员数变化,或者所述LAG产生接口事件,重新确定当前激活聚合体是否满足最优聚合体条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聚合体选择装置设置在链路汇聚控制协议LACP选择逻辑状态机中。
CN2011102072710A 2011-07-22 2011-07-22 激活聚合体选择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22710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072710A CN102271056A (zh) 2011-07-22 2011-07-22 激活聚合体选择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072710A CN102271056A (zh) 2011-07-22 2011-07-22 激活聚合体选择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71056A true CN102271056A (zh) 2011-12-07

Family

ID=45053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072710A Pending CN102271056A (zh) 2011-07-22 2011-07-22 激活聚合体选择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7105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4696A (zh) * 2012-03-08 2012-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网络设备链路聚合组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24564A (zh) * 2012-03-13 2012-08-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端口状态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13034015A1 (zh) * 2011-09-09 2013-03-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聚合体优先级策略的聚合体逻辑选择的方法、***及终端
CN103248502A (zh) * 2012-02-02 2013-08-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链路聚合组拓扑发现、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312429A (zh) * 2013-06-08 2013-09-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8228A (zh) * 2006-12-22 2007-08-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端口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02077521A (zh) * 2008-06-27 2011-05-25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链路汇聚的方法和***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8228A (zh) * 2006-12-22 2007-08-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端口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02077521A (zh) * 2008-06-27 2011-05-25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链路汇聚的方法和***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34015A1 (zh) * 2011-09-09 2013-03-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聚合体优先级策略的聚合体逻辑选择的方法、***及终端
CN103248502A (zh) * 2012-02-02 2013-08-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链路聚合组拓扑发现、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248502B (zh) * 2012-02-02 2018-08-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链路聚合组拓扑发现、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594696A (zh) * 2012-03-08 2012-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网络设备链路聚合组的方法及装置
CN102594696B (zh) * 2012-03-08 2016-09-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网络设备链路聚合组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24564A (zh) * 2012-03-13 2012-08-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端口状态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2624564B (zh) * 2012-03-13 2018-05-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端口状态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3312429A (zh) * 2013-06-08 2013-09-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3312429B (zh) * 2013-06-08 2015-11-2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8244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recovering from virtual switch link failures
CN101478434B (zh) 一种配置堆叠端口的方法和交换设备
CN100391191C (zh) 由于故障链路的检测而重新路由业务的交换机以及方法
CN102315975B (zh) 一种基于irf***的故障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CN103001799B (zh) 基于链状网络的冗余实现方法及节点
US2009023215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ggregating ports
CN101984606A (zh) 基于lacp的设备级冗余保护方法及***
CN102271056A (zh) 激活聚合体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3152210B (zh) 修复生成树协议转发状态异常的方法及堆叠设备
CN101378333B (zh) 实现连续性检查消息报文收发的***、装置及方法
US9246751B2 (en) Ethernet ring protection switch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CN108632099B (zh) 一种链路聚合的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07121633A1 (fr) Procédé de réacheminement rapide en cas de partage de liaisons de transmission par de multiples ports
CN101984573A (zh) 分布式实现lacp标准状态机的方法及***
CN101179453A (zh) 一种链路状态检测方法和***
CN101355466A (zh) 连续性检查消息报文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1197733A (zh) 网络连通性的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JP2004523979A (ja) リング・トポロジーに対する選択的保護
CN102598601A (zh) 节点、用于节点的监测管理方法、以及使用节点的传送***、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
CN103780419B (zh) 一种分布式链路聚合组业务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3607293A (zh) 一种流量保护方法及设备
CN105915383A (zh) 远程路由器配置方法
JP4093999B2 (ja) トラフィック過負荷状態の間のスパニングツリーループを防止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4104596B (zh) 一种irf***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2437967B (zh) 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