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4664A - 含有雾化钢渣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含有雾化钢渣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64664A
CN102264664A CN200880131048.9A CN200880131048A CN102264664A CN 102264664 A CN102264664 A CN 102264664A CN 200880131048 A CN200880131048 A CN 200880131048A CN 102264664 A CN102264664 A CN 102264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concrete
slag
resin
thermosetting resin
materi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310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振晚
黄义焕
郭殷求
金载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of Kongju Nation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of Kongju Nation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of Kongju Nation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of Kongju National University
Publication of CN102264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46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6/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only organic binders, e.g. polymer or resin concrete
    • C04B26/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26/1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4B26/14Polyep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6/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only organic binders, e.g. polymer or resin concrete
    • C04B26/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26/1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4B26/16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6/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only organic binders, e.g. polymer or resin concrete
    • C04B26/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26/1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4B26/18Polyesters; Polycarbon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有雾化钢渣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及其制造方法。该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中包括集料及结合集料用的热固性树脂,由具有高固体体积和高密度且形状呈球状的雾化钢渣取代集料中的细及/或粗的集料,可增大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的流动性、减少热固性树脂的量并增加每单位体积的集料的量,结果可增大包含压缩强度及流动性的聚合物混凝土产物的工程特性,并产生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含有雾化钢渣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雾化钢渣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含有雾化钢渣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该雾化钢渣是作为集料而含于包括热固性树脂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中,由此可增大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的流动性,而且该雾化钢渣的形状几近球状,由此可减少热固性树脂的量,最终可产生经济效益并增大混凝土产物的压缩与弯曲强度,以及涉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是将主要由水泥、水与集料构成(视需求进一步含有掺合物)的营建与工程用混凝土现场倒入或以下述方式应用:当需要进行预铸时,在改变水与水泥的比例的情况下混合混凝土组成物;使其历经一使用振动挤压和离心的成形过程;及固化来制得混凝土产物单元。然而,此类型的常用混凝土存在以下问题:钢筋条的耐久性会因腐蚀、中和、海风和水造成的损坏等而减弱。为解决此现象而采用通过化学树脂如环氧树脂、胺基甲酸酯、硅酮、不饱和聚酯等或使用涂料涂布钢筋条的方法,但其缺点与耐久性、经济效益和粘着性息息相关。尤其是作为一典型营建材料的波特兰(Portland)水泥混凝土虽具有经济效益和结构特性方面的优点,但具有以下缺点:因粘结剂为水泥水合物而造成硬化减慢、拉伸强度降低、干燥收缩量增大及抗化学腐蚀性恶化。
为解决所述问题,在制造混凝土时,非使用水泥而是使用液态树脂如热固性或热塑性树脂作为粘结剂来结合集料,以产生聚合物混凝土。相较于所述水泥混凝土的防水性、耐久性、抗化学腐蚀性、弯曲/拉伸/压缩强度及抗震性,此聚合物混凝土具有较优良的所述特性。该聚合物混凝土虽具此方面的优异性能,但缺点在于其是由昂贵的有机聚合物集料与填料制成,故相较于该水泥混凝土具较低的经济效益,结果导致该聚合物混凝土其最终用途不得不受限。
更且,消耗大量材料和能源的钢铁工业会产生大量作为造船、炼钢、轧制(rolling)及其它复杂生产过程的副产物的钢渣。所述钢渣是在转炉或电弧炉中对炼钢材料,如生铁或废铁进行精炼时所产生的工业废料。若此钢渣在未回收的情况下丢弃时,将会因粉尘散播或渗出水而导致各种环境问题,而且须建造大规模的废弃物工厂而无济于经济效益。因此,对所述钢渣的用途既进行通盘研究。该钢渣较铁为轻,故可因比重差异分离,又其几乎不含重金属,对环境的伤害可降至最低,于是便积极进行将所述钢渣用作工业营建材料的研究。但是,由于钢渣中包括游离氧化钙(f-CaO),故其可能因接触水所引发的化学反应导致体积膨胀。于是,将所述钢渣用于铺路材料或混凝土时会产生裂痕,因此,已提出对钢渣实施一后处理过程如熟化以使其可于化学稳定态下使用的方法,但此方法的可靠性不高且其实际应用受限。
近来已开发有以下方法:在熔融状态下使用高速空气急速冷却钢渣,以控制所产生的游离氧化钙的量。由于藉此获得的钢渣其形状呈球状,故其称为“雾化钢渣(AAS)”,而由急速冷却获得的钢渣则称为“急速冷却钢渣(RCSS)”。所述雾化钢渣因存有游离氧化钙而较无膨胀裂开的忧虑,更且,由于雾化钢渣的形状与细的集料相近,几近球状,故将该钢渣用作混凝土的营建材料时可展现出球轴承效果而增大其流动性。然而,该雾化钢渣具有高于其它材料的密度而导致材料离析,使得最终难以将该雾化钢渣应用在除用于特殊用途的混凝土以外的领域。
韩国未审查专利公开第10-2007-0095706号(标题:具有高强度的超轻或超高重量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其制备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造聚合物混凝土产物的方法)揭露将通过粉碎和压碎而化成粉末状态的钢渣用作粉末材料、将雾化钢渣用作集料的一部分的取代物,并采用铁纤维和钢纤维来达到极高重量以制造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但所得的产物的强度不佳地低于常用聚合物混凝土的强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有鉴于相关技术中发生的所述问题而作出。本发明提供含有雾化钢渣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及其制造方法,其中将雾化钢渣用作传统聚合物混凝土的细及/或粗的集料的取代物,相较于传统聚合物混凝土,藉此可回收作为工业废料的钢渣、减少昂贵聚合物混凝土树脂的使用以产生经济效益,并且改善质量和加工性。
本发明的一内容提供一种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其包括集料及结合集料用的热固性树脂,其中集料中的细的集料的一部分或全部是由雾化钢渣取代。
本发明的另一内容提供一种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其包括集料及结合集料用的热固性树脂,其中集料中的粗的集料和细的集料均是由雾化钢渣取代。
该雾化钢渣为急速冷却后的钢渣,是由以下方式获得:将含于炼铁厂的炼钢过程所产生的液相中的钢渣导入到锅中;使钢渣流向喷洒混有水的高压气体的区域,以使钢渣接受混有水的高压气体的动能;因表面张力使钢渣碎裂成呈球状的大量细微颗粒;并使用水或空气急速冷却该细微颗粒。
将由此获得的雾化钢渣的形状示于图1,并将其物理特性提供于下表1。
表1雾化钢渣和沙的物理特性
  类型   密度(g/cm3)   固体体积(%)
  沙   2.62   55.9
  雾化钢渣   3.54   62.7
雾化钢渣的密度为3.54g/cm3,高于沙的密度。而且雾化钢渣的形状几近球状,故其固体体积为62.7%,高于沙的固体体积约7%。
因此,由于雾化钢渣的形状几近球状,故当将此钢渣回收作为混凝土组成物中的细的集料及/或粗的集料时,可增大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压缩强度。相较于传统聚合物混凝土中的细的集料及/或粗的集料,该雾化钢渣具有较高的固体体积,故可减少欲添加的热固性树脂的量而产生经济效益。
具体上,根据将雾化钢渣用作全部细的集料的取代物的本发明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包括10vol%~30vol%的热固性树脂、30vol%~50vol%的粗的集料、15vol%~25vol%的雾化钢渣、2vol%~6vol%的减缩剂、10vol%~20vol%的填料及0.1vol%~0.5vol%的引发剂。
热固性树脂可为环氧树脂或胺基甲酸酯树脂,但优选使用不饱和聚酯树脂。该热固性树脂可使用基于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总量的10vol%~30vol%的量,若热固性树脂的量少于10vol%,将难以混合聚合物混凝土的组成物,反之,若热固性树脂的量超过30vol%,则会发生聚合物混凝土的变形及材料的离析。不饱和聚酯树脂是将必需成分α-β不饱和多元酸(如马来酐)、或酸酐(选择性地共有饱和多元酸,如邻苯二甲酸酐)与多元醇(如丙二醇)进行酯化而制得的树脂,由此制备不饱和聚酯后,将其溶于可与不饱和聚酯聚合的单体(如苯乙烯)中。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硬化反应是经由自由基聚合反应发生,该自由基聚合反应则是由分解、引发、增长、终止、链转移及硬化工序构成。
粗的集料是在水含量为0.05%或更低的干燥状态下使用。粗的集料的一典型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混凝土中使用的河砾,且粗的集料能够以基于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总量的30vol%~50vol%的量来使用。若粗的集料的量少于30vol%,可能会不佳地增加聚合物树脂的量,反之,若粗的集料的量超过50vol%,则会减少填充率而使得混凝土强度降低。
雾化钢渣可具有密度3.5g/cm3~3.6g/cm3、固体体积60%~70%、粒径0.1mm~5mm,以增强因具有最紧密堆积而产生的强度并减少热固性树脂的量。雾化钢渣能够以基于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总量的15vol%~25vol%的量来使用。若雾化钢渣的量少于15vol%,其用作天然集料的取代物时的物理特性将无法令人满意,反之,若雾化钢渣的量超过25vol%,则会增加聚合物树脂的量。
引发剂扮演引发热固性树脂(如不饱和聚酯树脂,其一实例包括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的聚缩合反应的触媒的角色。引发剂能够以基于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总量的0.1vol%~0.5vol%的量来使用。若引发剂的量少于0.1vol%,将会延长进行硬化过程所需的时段而不佳地减少产率,反之,若引发剂的量超过0.5vol%,则会缩短进行硬化过程所需的时段,而使得包括混凝土倒入工序的生产过程所需的最短处理时间变得不充分。
减缩剂的一实例包括聚苯乙烯树脂,其是用以防止聚合物混凝土因热固性树脂体积过量减少(此可能因为在使聚合物混凝土硬化的过程中发生聚合反应而于硬化时减少其体积)而裂开,并用以保持空间稳定度及控制过量收缩。减缩剂能够以基于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总量的2vol%~6vol%的量来使用。若减缩剂的量少于2vol%,可能会导致热固性树脂的体积过量减少,反之,若减缩剂的量超过6vol%,则其强度可能会降低。因此,热固性树脂(如不饱和聚酯树脂)和减缩剂(如聚苯乙烯树脂)可用体积比4∶1混合。
填料是一种用来减少热固性树脂的量并增大黏度、强度和耐久性的惰性材料。填料的实例包括具粒径1μm~30μm的研磨碳酸钙(Groundcalcium carbonate,CaCO3)、氧化硅粉末及飞灰。填料能够以基于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总量的10vol%~20vol%的量来使用。若填料的量少于10vol%,粘着力将会减弱而使得其黏度降低,反之,若填料的量超过20vol%,则无法达到所需的填充特性和流动性。
又,根据将雾化钢渣用作一部分细的集料的取代物的本发明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包括10vol%~30vol%的热固性树脂、30vol%~50vol%的粗的集料、4.75vol%~15.75vol%的细的集料、4.75vol%~15.75vol%的雾化钢渣、2vol%~6vol%的减缩剂、10vol%~20vol%的填料及0.1vol%~0.5vol%的引发剂。
热固性树脂可为环氧树脂或胺基甲酸酯树脂,但优选使用不饱和聚酯树脂。该热固性树脂可使用基于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总量的10vol%~30vol%的量,若热固性树脂的量低于10vol%,将难以混合聚合物混凝土的组成物,反之,若热固性树脂的量超过30vol%,则会发生聚合物混凝土的变形及材料的离析。不饱和聚酯树脂是将必需成分α-β不饱和多元酸(如马来酐)、或酸酐(选择性地共有饱和多元酸,如邻苯二甲酸酐)与多元醇(如丙二醇)进行酯化制得的树脂,由此制备不饱和聚酯后,将其溶于可与不饱和聚酯聚合的单体(如苯乙烯)中。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硬化反应是经由自由基聚合反应发生,该自由基聚合反应则是由分解、引发、增长、终止、链转移及硬化工序构成。
粗的集料是在水含量为0.05%或更低的干燥状态下使用。粗的集料的一典型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混凝土中使用的河砾,且粗的集料能够以基于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总量的30vol%~50vol%的量来使用。若粗的集料的量少于30vol%,可能会不佳地增加聚合物树脂的量,反之,若粗的集料的量超过50vol%,则会减少填充率而使得强度降低。
细的集料是在水含量为1%或更低的干燥状态下使用。细的集料的一典型实例包括,但未限于混凝土中使用的河砾,且细的集料能够以基于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总量的4.75vol%~15.75vol%的量来使用。若细的集料的量少于4.75vol%,可能会不佳地降低聚合物混凝土的强度,反之,若粗的集料的量超过15.75vol%,则会减少聚合物混凝土的流动性而使得加工性降低。
雾化钢渣可具有密度3.5g/cm3~3.6g/cm3、固体体积60%~70%、粒径0.1mm~5mm,以增强因具有最紧密堆积而产生的强度并减少热固性树脂的量。雾化钢渣能够以基于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总量的4.75vol%~15.75vol%的量来使用。若雾化钢渣的量少于4.75vol%,可能会不佳地降低聚合物混凝土的强度,反之,若雾化钢渣的量超过15.75vol%,则会减少聚合物混凝土的流动性而使得加工性降低。
引发剂是充当引发热固性树脂(如不饱和聚酯树脂,其一实例包括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的聚缩合反应的触媒。引发剂能够以基于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总量的0.1vol%~0.5vol%的量来使用。若引发剂的量少于0.1vol%,将会延长进行硬化过程所需的时段而不佳地减少产率,反之,若引发剂的量超过0.5vol%,则会缩短进行硬化过程所需的时段,而使得包括混凝土倒入工序的生产过程所需的最短处理时间变得不充分。
减缩剂的一实例包括聚苯乙烯树脂,其是用以防止聚合物混凝土因热固性树脂体积过量减少(此可能因为在使聚合物混凝土硬化的过程中发生聚合反应而于硬化时减少其体积)而裂开,并用以保持空间稳定度及控制过量收缩。减缩剂能够以基于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总量的2vol%~6vol%的量来使用。若减缩剂的量少于2vol%,可能会导致热固性树脂的体积过量减少,反之,若减缩剂的量超过6vol%,则其强度可能会降低。因此,热固性树脂(如不饱和聚酯树脂)和减缩剂(如聚苯乙烯树脂)可用体积比4∶1混合。
填料是一种用来减少热固性树脂的量并增大黏度、强度和耐久性的惰性材料。填料的实例包括具粒径1μm~30μm的研磨碳酸钙(CaCO3)、氧化硅粉末及飞灰。填料能够以基于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总量的10vol%~20vol%的量来使用。若填料的量少于10vol%,聚合物混凝土的粘着力将会减弱而使其黏度降低,反之,若填料的量超过20vol%,则无法达到所需的填充特性和流动性。
又,根据将雾化钢渣用作粗的集料和细的集料兩者的取代物的本发明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包括4vol%~10vol%的热固性树脂、45vol%~75vol%的雾化钢渣、0.85vol%~2vol%的减缩剂、15vol%~20vol%的填料及0.13vol%~0.16vol%的引发剂。
热固性树脂可为环氧树脂或胺基甲酸酯树脂,但优选使用不饱和聚酯树脂。该热固性树脂可使用基于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总量的4vol%~10vol%的量,若热固性树脂的量低于4vol%,将难以混合聚合物混凝土的组成物,反之,若热固性树脂的量超过10vol%,则会发生聚合物混凝土的变形及材料的离析。不饱和聚酯树脂是将必需成分α-β不饱和多元酸(如马来酐)、或酸酐(选择性地共有饱和多元酸,如邻苯二甲酸酐)与多元醇(如丙二醇)进行酯化制得的树脂,由此制备不饱和聚酯后,将其溶于可与不饱和聚酯聚合的单体(如苯乙烯)中。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硬化反应是经由自由基聚合反应发生,该自由基聚合反应则是由分解、引发、增长、终止、链转移及硬化工序构成。
雾化钢渣可具有密度3.5g/cm3~3.6g/cm3、固体体积60%~70%、粒径0.1mm~5mm,以增强因具有最紧密堆积而产生的强度并减少热固性树脂的量。雾化钢渣能够以基于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总量的45vol%~75vol%的量来使用。若雾化钢渣的量少于45vol%,聚合物混凝土增加过量而无济于经济效益,反之,若雾化钢渣的量超过75vol%,则聚合物混凝土的量减少而不佳地使得聚合物混凝土碎裂。
引发剂是充当引发热固性树脂(如不饱和聚酯树脂,其一实例包括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的聚缩合反应的触媒。引发剂能够以基于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总量的0.13vol%~0.16vol%的量来使用。若引发剂的量少于0.13vol%,将会延长进行硬化过程所需的时段而不佳地减少产率,反之,若引发剂的量超过0.16vol%,则会缩短进行硬化过程所需的时段,而使得包括混凝土倒入工序的生产过程所需的最短处理时间变得不充分。
减缩剂的一实例包括聚苯乙烯树脂,其是用以防止聚合物混凝土因热固性树脂体积过量减少(此可能因为在使聚合物混凝土硬化的过程中发生聚合反应而于硬化时减少其体积)而裂开,并用以保持空间稳定度及控制过量收缩。减缩剂能够以基于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总量的0.85vol%~2vol%的量来使用。若减缩剂的量少于0.85vol%,可能会引起热固性树脂的体积过量减少,反之,若减缩剂的量超过2vol%,则其强度可能会降低。因此,热固性树脂(如不饱和聚酯树脂)和减缩剂(如聚苯乙烯树脂)可用体积比4∶1混合。
填料是一种用来减少热固性树脂的量并增大黏度、强度和耐久性的惰性材料。填料的实例包括具粒径1μm~30μm的研磨碳酸钙(CaCO3)、氧化硅粉末及飞灰。填料能够以基于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总量的15vol%~20vol%的量来使用。若填料的量少于15vol%,聚合物混凝土的粘着力将会减弱而使其黏度降低,反之,若填料的量超过20vol%,则无法达到所需的填充特性和流动性。
此外,本发明的又一內容提供一种制造将雾化钢渣用作全部细的集料的取代物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的方法,包括:(a)混合热固性树脂和减缩剂;(b)混合填料、粗的集料和雾化钢渣;(c)混合(a)所获得的树脂混合物(其指“聚合物树脂”)和(b)所获得的粉末混合物;以及(d)添加引发剂至(c)所获得的混合物中。
又,本发明的又一內容提供一种制造将雾化钢渣用作一部分细的集料的取代物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的方法,包括:(a)混合热固性树脂和减缩剂;(b)混合填料、细的集料、粗的集料和雾化钢渣;(c)混合(a)所获得的树脂混合物和(b)所获得的粉末混合物;以及(d)添加引发剂至(c)所获得的混合物中。
又,本发明的又一內容提供一种制造将雾化钢渣用作粗的集料和细的集料两者的取代物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的方法,包括:(a)混合热固性树脂和减缩剂;(b)混合填料和雾化钢渣;(c)混合(a)所获得的树脂混合物和(b)所获得的粉末混合物;以及(d)添加引发剂至(c)所获得的混合物中。
如此,(a)中,热固性树脂可为不饱和聚酯树脂、减缩剂可为聚苯乙烯树脂,且不饱和聚酯树脂和聚苯乙烯树脂可用体积比4∶1混合。(b)中,雾化钢渣可具有密度3.4g/cm3~3.6g/cm3、固体体积60%~70%及粒径0.1mm~5mm、填料可为研磨碳酸钙。(d)中,引发剂可为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根据本发明,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包括取代传统细的集料及/或粗的集料的雾化钢渣,藉此可回收作为工业炉渣的钢渣而使聚合物混凝土更为环保。更且,由于钢渣的形状呈球状,可改善聚合物混凝土的流动性而减少热固性树脂的量,因此可产生经济效益。同时可增强压缩强度并增加密度。将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用于修复包括涵洞或排水管的结构物时,可防止结构物裂散破坏。
又,将钢渣用于取代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中的传统细的集料及/或传统粗的集料时,可缩短倒入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产物所需的时段,并且可因雾化钢渣的高固体体积而减少振动压实时间,由此展现出优良的营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雾化钢渣的照片;
图2是显示雾化钢渣的取代率对聚合物混凝土的密度变化的图;
图3是显示雾化钢渣的取代率对聚合物混凝土的坍落度变化的图;
图4是显示雾化钢渣的取代率对聚合物混凝土的压缩强度变化的图;
图5是显示雾化钢渣的取代率和热固性树脂的量对聚合物混凝土的坍落度变化的图;
图6是显示根据L型箱试验,雾化钢渣的取代率和热固性树脂的量对聚合物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化的图;以及
图7是显示根据维勃试验,雾化钢渣的取代率和热固性树脂的量对聚合物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化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例可获得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所述实例用来阐述说明但并不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
<实例1>
根据本发明的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将雾化钢渣用作25%的传统细的集料的取代物,同时改变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量来制造。
1-1:聚合物树脂的量为15vol%的场合
(a)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混合12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和3vol%的聚苯乙烯树脂。
(b)使用强制式搅拌机,分别将16.85vol%的研磨碳酸钙、47vol%的粗的集料、15.75vol%的细的集料及5.25vol%的雾化钢渣共同混合。
(c)共同混合工序(a)所获得的聚合物树脂和工序(b)所获得的粉末混合物,添加0.15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后,再使用强制式搅拌机充分混合,由此制造出包含雾化钢渣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
(d)搅拌由此制造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5min,然后将其载入至模子中。
(e)对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实施振动压实4min,在室温下使其自然固化60min~90min后,再将其从由液压收缩的模子中脱模。
(f)在室温下使所得的产物自然固化,由此使之硬化而制造出包含雾化钢渣的聚合物混凝土产物。
1-2:聚合物树脂的量为17vol%的场合
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采用与实例1-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除此之外使用:13.6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3.4vol%的聚苯乙烯树脂、46vol%的粗的集料、15.37vol%的细的集料、5.13vol%的雾化钢渣、16.33vol%的研磨碳酸钙及0.17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1-3:聚合物树脂的量为19vol%的场合
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采用与实例1-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除此之外使用:15.2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3.8vol%的聚苯乙烯树脂、45vol%的粗的集料、15vol%的细的集料、5vol%的雾化钢渣、15.81vol%的研磨碳酸钙及0.19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1-4:聚合物树脂的量为21vol%的场合
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采用与实例1-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除此之外使用:16.8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4.2vol%的聚苯乙烯树脂、44vol%的粗的集料、14.62vol%的细的集料、4.86vol%的雾化钢渣、15.29vol%的研磨碳酸钙及0.21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1-5:聚合物树脂的量为23vol%的场合
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采用与实例1-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除此之外使用:18.4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4.6vol%的聚苯乙烯树脂、43vol%的粗的集料、14.25vol%的细的集料、4.75vol%的雾化钢渣、14.77vol%的研磨碳酸钙及0.23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实例2>
根据本发明的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将雾化钢渣用作50%的传统细的集料的取代物,同时改变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量来制造。
2-1:聚合物树脂的量为15vol%的场合
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采用与实例1-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除此之外使用:12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3vol%的聚苯乙烯树脂、47vol%的粗的集料、10.05vol%的细的集料、10.05vol%的雾化钢渣、16.85vol%的研磨碳酸钙及0.15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2-2:聚合物树脂的量为17vol%的场合
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采用与实例1-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除此之外使用:13.6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3.4vol%的聚苯乙烯树脂、46vol%的粗的集料、10.25vol%的细的集料、10.25vol%的雾化钢渣、16.33vol%的研磨碳酸钙及0.17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2-3:聚合物树脂的量为19vol%的场合
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采用与实例1-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除此之外使用:15.2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3.8vol%的聚苯乙烯树脂、45vol%的粗的集料、10vol%的细的集料、10vol%的雾化钢渣、15.81vol%的研磨碳酸钙及0.19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2-4:聚合物树脂的量为21vol%的场合
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采用与实例1-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除此之外使用:16.8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4.2vol%的聚苯乙烯树脂、44vol%的粗的集料、9.75vol%的细的集料、9.75vol%的雾化钢渣、15.29vol%的研磨碳酸钙及0.21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2-5:聚合物树脂的量为23vol%的场合
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采用与实例1-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除此之外使用:18.4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4.6vol%的聚苯乙烯树脂、43vol%的粗的集料、9.5vol%的细的集料、9.5vol%的雾化钢渣、14.77vol%的研磨碳酸钙及0.23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实例3>
根据本发明的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将雾化钢渣用作75%的传统细的集料的取代物,同时改变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量来制造。
3-1:聚合物树脂的量为15vol%的场合
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采用与实例1-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除此之外使用:12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3vol%的聚苯乙烯树脂、47vol%的粗的集料、5.25vol%的细的集料、15.75vol%的雾化钢渣、16.85vol%的研磨碳酸钙及0.15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3-2:聚合物树脂的量为17vol%的场合
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采用与实例1-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除此之外使用:13.6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3.4vol%的聚苯乙烯树脂、46vol%的粗的集料、5.13vol%的细的集料、15.37vol%的雾化钢渣、16.33vol%的研磨碳酸钙及0.17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3-3:聚合物树脂的量为19vol%的场合
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采用与实例1-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除此之外使用:15.2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3.8vol%的聚苯乙烯树脂、45vol%的粗的集料、5vol%的细的集料、15vol%的雾化钢渣、15.81vol%的研磨碳酸钙及0.19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3-4:聚合物树脂的量为21vol%的场合
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采用与实例1-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除此之外使用:16.8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4.2vol%的聚苯乙烯树脂、44vol%的粗的集料、4.86vol%的细的集料、14.62vol%的雾化钢渣、15.29vol%的研磨碳酸钙及0.21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3-5:聚合物树脂的量为23vol%的场合
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采用与实例1-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除此之外使用:18.4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4.6vol%的聚苯乙烯树脂、43vol%的粗的集料、4.75vol%的细的集料、14.25vol%的雾化钢渣、14.77vol%的研磨碳酸钙及0.23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实例4>
根据本发明的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将雾化钢渣用作全部传统细的集料的取代物,同时改变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量来制造。
4-1:聚合物树脂的量为15vol%的场合
(a)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混合12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和3vol%的聚苯乙烯树脂。
(b)使用强制式搅拌机,分别将16.85vol%的研磨碳酸钙、47vol%的粗的集料及21vol%的雾化钢渣共同混合。
(c)共同混合工序(a)所获得的聚合物树脂和工序(b)所获得的粉末混合物,添加0.15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后,再使用强制式搅拌机充分混合,由此制造出包含雾化钢渣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
(d)搅拌由此制造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5min,然后将其载入至模子中。
(e)对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实施振动压实4min,在室温下使其自然固化60min~90min后,再将其从由液压收缩的模子中脱模。
(f)在室温下使所得的产物自然固化,由此使之硬化而制造出包含雾化钢渣的聚合物混凝土产物。
4-2:聚合物树脂的量为17vol%的场合
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采用与实例4-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除此之外使用:13.6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3.4vol%的聚苯乙烯树脂、46vol%的粗的集料、20.5vol%的雾化钢渣、16.33vol%的研磨碳酸钙及0.17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4-3:聚合物树脂的量为19vol%的场合
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采用与实例4-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除此之外使用:15.2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3.8vol%的聚苯乙烯树脂、45vol%的粗的集料、20vol%的雾化钢渣、15.81vol%的研磨碳酸钙及0.19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4-4:聚合物树脂的量为21vol%的场合
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采用与实例4-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除此之外使用:16.8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4.2vol%的聚苯乙烯树脂、44vol%的粗的集料、19.5vol%的雾化钢渣、15.29vol%的研磨碳酸钙及0.21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4-5:聚合物树脂的量为23vol%的场合
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采用与实例4-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除此之外使用:18.4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4.6vol%的聚苯乙烯树脂、43vol%的粗的集料、19vol%的雾化钢渣、14.77vol%的研磨碳酸钙及0.23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实例5>
根据本发明的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将雾化钢渣用作全部传统集料(含細的集料和粗的集料兩者)的取代物,同时改变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量来制造。
5-1:聚合物树脂的量为5vol%的场合
(a)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混合4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和1vol%的聚苯乙烯树脂。
(b)使用强制式搅拌机,分别混合19.87vol%的研磨碳酸钙和75vol%的雾化钢渣。
(c)共同混合工序(a)所获得的聚合物树脂和工序(b)所获得的粉末混合物,添加0.13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后,再使用强制式搅拌机充分混合,由此制造出包含雾化钢渣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
(d)搅拌由此制造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5min,然后将其载入至模子中。
(e)对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实施振动压实4min,在室温下使其自然固化60min~90min后,再将其从由液压收缩的模子中脱模。
(f)在室温下使所得的产物自然固化,由此使之硬化而制造出包含雾化钢渣的聚合物混凝土产物。
5-2:聚合物树脂的量为10vol%的场合
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采用与实例5-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除此之外使用:8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2vol%的聚苯乙烯树脂、74.84vol%的雾化钢渣、15vol%的研磨碳酸钙及0.16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比较例1>
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采用传统细和粗的集料同时改变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量来制造。
1-1:聚合物树脂的量为15vol%的场合
(a)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混合12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和3vol%的聚苯乙烯树脂。
(b)使用强制式搅拌机,分别将16.85vol%的研磨碳酸钙、47vol%的粗的集料及21vol%的细的集料共同混合。
(c)共同混合工序(a)所获得的聚合物树脂和工序(b)所获得的粉末混合物,添加0.15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后,再使用强制式搅拌机充分混合,由此制造出包含雾化钢渣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
(d)搅拌由此制造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5min,然后将其载入至模子中。
(e)对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实施振动压实4min,在室温下使其自然固化60min~90min后,再将其从由液压收缩的模子中脱模。
(f)在室温下使所得的产物自然固化,由此使之硬化而制造出包含雾化钢渣的聚合物混凝土产物。
1-2:聚合物树脂的量为17vol%的场合
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采用与实例1-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除此之外使用:13.6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3.4vol%的聚苯乙烯树脂、46vol%的粗的集料、20.5vol%的细的集料、16.33vol%的研磨碳酸钙及0.17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1-3:聚合物树脂的量为19vol%的场合
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采用与实例1-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除此之外使用:15.2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45vol%的粗的集料、20vol%的细的集料、15.81vol%的研磨碳酸钙、0.19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及3.8vol%的聚苯乙烯树脂。
1-4:聚合物树脂的量为21vol%的场合
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采用与实例1-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除此之外使用:16.8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4.2vol%的聚苯乙烯树脂、44vol%的粗的集料、19.5vol%的细的集料、15.29vol%的研磨碳酸钙及0.21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1-5:聚合物树脂的量为23vol%的场合
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是采用与实例1-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除此之外使用:18.4vol%的不饱和聚酯树脂、4.6vol%的聚苯乙烯树脂、43vol%的粗的集料、19vol%的细的集料、14.77vol%的研磨碳酸钙及0.23vol%的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试验例1>
根据使用雾化钢渣的聚合物混凝土产物强度
材料的离析及密度变化
将实例1-1、2-1、3-1、4-1、5-1、5-2及比较例1-1的每个聚合物混凝土产物的10×20圆柱形试件水平地分成三部分,例如上部、中间部分及下部,对其个别的密度进行测量后,评估材料的离析是否根据密度差异产生。依据韩国标准F 2419(测量聚酯树脂混凝土强度用的试件的制备方法)来制备试件。
结果示于图2。
如图2所示,由于根据本发明的试件是具有高黏度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硬稠性混凝土,故在所有取代率之下,其上部、中间部分及下部的标准差为0.01或更低。因此,未观察到因雾化钢渣的密度差异造成的沉降,故无材料的离析。
相较于未采用雾化钢渣的比较例1的聚合物混凝土产物的密度变化,实例4-1、5-1及5-2的聚合物混凝土产物的密度特别可观察到分别增大约9%、11%及13%。
坍落度
在底部内径为15cm、表面内径为10cm及高度为15cm的坍落度筒中,通过捣固25次以双层组态填充实例1-1、2-1、3-1、4-1、5-1、5-2及比较例1-1的每个聚合物混凝土产物,将坍落度筒垂直提起并测量坍落度。
结果示于图3。
如图3所示,由雾化钢渣取代细的集料的取代率为0%(比较例1-1)时,坍落度测量值为0mm。随着雾化钢渣的量增加,坍落度也成比例地增加。具体上,取代率为25%(实例1-1)时,坍落度测量值为20mm;取代率为50%(实例2-1)时,坍落度测量值为53mm;取代率为75%(实例3-1)和100%(实例4-1)时的坍落度测量值则是几乎相等于取代率为50%(实例2-1)时的坍落度值。特别是在由钢渣取代全部集料的实例5-1中,坍落度测量值是被视为偏低的25mm,但是在实例5-2中,坍落度测量值却是被视为最高的54mm。
此认为是因为雾化钢渣的形状呈球状,可减少集料之间的摩擦阻力,又因为雾化钢渣具有小于沙的比表面积的比表面积,从而相对地增加树脂的比例。因此,使用雾化钢渣可大为增加坍落度。结果,将雾化钢渣回收为细的集料时可显著增加流动性。
压缩强度
依据韩国标准F 2481(聚酯树脂混凝土的压缩强度试验方法),在倒入实例1-1、2-1、3-1、4-1、5-1、5-2及比较例1-1的每个聚合物混凝土产物的三天后测量压缩强度。
结果示于图4。
如图4所示,由雾化钢渣取代细的集料的取代率为0%(比较例1-1)时,强度测量值为117MPa。取代率为50%(实例2-1)时,强度测量值增至126MPa,但是当取代率为75%(实例3-1)时,强度测量值却些许减至119MPa。取代率为100%时的强度测量值为129Mpa,其相较于取代率为0%(比较例1-1)时的强度增加约10Mpa。在由钢渣取代全部集料的实例5-1及5-2中,其强度与实例4-1的强度相近。
虽然在根据雾化钢渣的取代率的压缩强度上无显著差异,但使用雾化钢渣时的强度几乎是相等或略高于未使用雾化钢渣的场合。此认为是因为使用球状雾化钢渣有助于更紧密地压实集料,并防止其在荷重之下产生裂开。由此,将雾化钢渣回收为细的集料时可增大强度。
<试验例2>
根据使用雾化钢渣的聚合物混凝土产物流动性
坍落度
依据韩国标准F 2402(混凝土的坍落度试验方法),在底部内径为20cm、表面内径为10cm及高度为15cm的坍落度筒中,通过捣固25次填充实例1到5及比较例1的每个聚合物混凝土产物至一半高度,将坍落度筒垂直提起后,过5min测量坍落度。
结果示于图5。
如图5所示,随着雾化钢渣的取代率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量增加,坍落度也增加。再者,当不饱和树脂的量较小(硬稠性)时,根据使用雾化钢渣的流动性增大效果变大甚多。在由雾化钢渣取代100%细的集料的实例4中,相较于仅使用传统细的集料取代雾化钢渣的比较例1,可观察到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量减少约4vol%。而在由雾化钢渣取代全部集料的实例5中,则可观察到在相同坍落度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量减少约15vol%。
L型箱试验
对L型箱装置的竖箱填入实例1到5及比较例1的每个聚合物混凝土产物。在其底部的闸门呈开启的状态下,测量在振动条件下,由上部移动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到下端点(30cm)所需的时段。
结果示于图6。
如图6所示,随着雾化钢渣的取代率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量增加,流动性也增加。特别是当不饱和树脂的量较小(硬稠生)时,根据使用雾化钢渣的流动性增大效果变大甚多。在由雾化钢渣取代100%细的集料的实例4中,相较于仅使用传统细的集料取代雾化钢渣的比较例1,可观察到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量减少约3vol%。
在由雾化钢渣取代全部集料的实例5中,则可观察到基于相同L型箱时间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量减少约12vol%。
维勃试验
依据韩国标准F 2427(未硬化混凝土的揉制试验方法),将表面内径为10cm、底部内径为15cm及高度为20cm的坍落度筒置入内径为24cm及高度为20cm的容器中,接着填充实例1到5及比较例1的每个聚合物混凝土产物,对其进行捣固后将坍落度筒垂直提起。此后,将直径为23cm及质量为2.75kg的圆盘载置于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上,对其施加振动10sec并测量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的沉缩深度。
结果示于图7。
如图7所示,随着雾化钢渣的取代率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量增加,流动性也增加。特别是当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量较小(硬稠性)时,根据使用雾化钢渣的流动性增大效果变大甚多。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其特征在于,包含热固性树脂、粗的集料、雾化钢渣、减缩剂、填料及引发剂。
2.一种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其特征在于,包含热固性树脂、粗的集料、细的集料、雾化钢渣、减缩剂、填料及引发剂。
3.一种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其特征在于,包含热固性树脂、雾化钢渣、减缩剂、填料及引发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包含10vol%~30vol%的该热固性树脂、30vol%~50vol%的该粗的集料、15vol%~25vol%的该雾化钢渣、2vol%~6vol%的该减缩剂、10vol%~20vol%的该填料及0.1vol%~0.5vol%的该引发剂。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包含10vol%~30vol%的该热固性树脂、30vol%~50vol%的该粗的集料、4.75vol%~15.75vol%的该细的集料、4.75vol%~15.75vol%的该雾化钢渣、2vol%~6vol%的该减缩剂、10vol%~20vol%的填料及0.1vol%~0.5vol%的该引发剂。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包含4vol%~10vol%的该热固性树脂、45vol%~75vol%的该雾化钢渣、0.85vol%~2vol%的该减缩剂、15vol%~20vol%的该填料及0.13vol%~0.16vol%的该引发剂。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其特征在于,该热固性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
该雾化钢渣具有密度3.3g/cm3~3.8g/cm3、固体体积60%~70%及粒径0.3mm~5mm;
该引发剂为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该减缩剂为聚苯乙烯树脂;以及
该填料为研磨碳酸钙。
8.一种制造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
(a)混合热固性树脂和减缩剂;
(b)混合填料、粗的集料和雾化钢渣;
(c)混合(a)所获得的树脂混合物和b)所获得的粉末混合物;以及
(d)添加引发剂至(c)所获得的混合物中。
9.一种制造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
(a)混合热固性树脂和减缩剂;
(b)混合填料、细的集料、粗的集料和雾化钢渣;
(c)混合(a)所获得的树脂混合物和(b)所获得的粉末混合物;以及
(d)添加引发剂至(c)所获得的混合物中。
10.一种制造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
(a)混合热固性树脂和减缩剂;
(b)混合填料和雾化钢渣;
(c)混合(a)所获得的树脂混合物和(b)所获得的粉末混合物;以及
(d)添加引发剂至(c)所获得的混合物中。
11.如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中,该热固性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该减缩剂为聚苯乙烯树脂,且该不饱和聚酯树脂和该聚苯乙烯树脂可用体积比4∶1混合;
(b)中,该雾化钢渣具有密度3.4g/cm3~3.6g/cm3、固体体积60%~70%及粒径0.3mm~5mm且该填料为研磨碳酸钙;以及
(d)中,该引发剂为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Claims (13)

1.一种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包含集料及结合集料用的热固性树脂,其特征在于,集料中的细的集料的一部分或全部是由雾化钢渣取代。
2.一种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包含集料及结合集料用的热固性树脂,其特征在于,集料中的粗的集料和细的集料均是由雾化钢渣取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包含该热固性树脂、粗的集料、该雾化钢渣、减缩剂、填料及引发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包含该热固性树脂、粗的集料、该细的集料、该雾化钢渣、减缩剂、填料及引发剂。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包含该热固性树脂、该雾化钢渣、减缩剂、填料及引发剂。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包含10vol%~30vol%的该热固性树脂、30vol%~50vol%的该粗的集料、15vol%~25vol%的该雾化钢渣、2vol%~6vol%的该减缩剂、10vol%~20vol%的该填料及0.1vol%~0.5vol%的该引发剂。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包含10vol%~30vol%的该热固性树脂、30vol%~50vol%的该粗的集料、4.75vol%~15.75vol%的该细的集料、4.75vol%~15.75vol%的该雾化钢渣、2vol%~6vol%的该减缩剂、10vol%~20vol%的填料及0.1vol%~0.5vol%的该引发剂。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包含4vol%~10vol%的该热固性树脂、45vol%~75vol%的该雾化钢渣、0.85vol%~2vol%的该减缩剂、15vol%~20vol%的该填料及0.13vol%~0.16vol%的该引发剂。
9.如权利要求3至8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其特征在于,该热固性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
该雾化钢渣具有密度3.3g/cm3~3.8g/cm3、固体体积60%~70%及粒径0.3mm~5mm;
该引发剂为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该减缩剂为聚苯乙烯树脂;以及
该填料为研磨碳酸钙。
10.一种制造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
(a)混合热固性树脂和减缩剂;
(b)混合填料、粗的集料和雾化钢渣;
(c)混合(a)所获得的树脂混合物和(b)所获得的粉末混合物;以及
(d)添加引发剂至(c)所获得的混合物中。
11.一种制造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
(a)混合热固性树脂和减缩剂;
(b)混合填料、细的集料、粗的集料和雾化钢渣;
(c)混合(a)所获得的树脂混合物和(b)所获得的粉末混合物;以及
(d)添加引发剂至(c)所获得的混合物中。
12.一种制造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
(a)混合热固性树脂和减缩剂;
(b)混合填料和雾化钢渣;
(c)混合(a)所获得的树脂混合物和(b)所获得的粉末混合物;以及
(d)添加引发剂至(c)所获得的混合物中。
13.如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中,该热固性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该减缩剂为聚苯乙烯树脂,且该不饱和聚酯树脂和该聚苯乙烯树脂可用体积比4∶1混合;
(b)中,该雾化钢渣具有密度3.4g/cm3~3.6g/cm3、固体体积60%~70%及粒径0.3mm~5mm且该填料为研磨碳酸钙;以及
(d)中,该引发剂为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
CN200880131048.9A 2008-09-10 2008-09-10 含有雾化钢渣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22646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KR2008/005343 WO2010030048A1 (en) 2008-09-10 2008-09-10 The polymer concret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tomizing steel slag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4664A true CN102264664A (zh) 2011-11-30

Family

ID=42005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31048.9A Pending CN102264664A (zh) 2008-09-10 2008-09-10 含有雾化钢渣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825949B2 (zh)
CN (1) CN102264664A (zh)
WO (1) WO201003004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1296A (zh) * 2015-12-01 2016-04-13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轻质高强度环保型树脂混凝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34787B1 (ko) * 2010-11-10 2013-02-20 주식회사 에코마이스터 환원 슬래그 분말을 이용한 초속경성 수경결합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257845B1 (ko) 2012-09-18 2013-04-29 (주)대원콘크리트 지금분쇄슬래그를 이용한 레진콘크리트 몰탈 조성물 및 레진콘크리트 원심력관
EP3744702A1 (de) 2019-05-28 2020-12-02 Sika Technology Ag Schlacke-haltiger polymerbeton und vergussmörtel
EP4005996A1 (de) 2020-11-26 2022-06-01 Sika Technology Ag Polyurethan-basierte polymerbetone und vergussmörtel mit kontrollierter dichte
CN113563010B (zh) * 2021-08-13 2022-10-28 长安大学 一种钢渣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PL443367A1 (pl) * 2022-12-30 2024-01-29 Główny Instytut Górnictwa Polimerobeton oraz sposób jego otrzymywania
PL443366A1 (pl) * 2022-12-30 2023-09-25 Główny Instytut Górnictwa Sposób otrzymywania polimerobetonu oraz polimerobeton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79A (zh) * 1988-08-30 1990-03-28 孔宪明 聚合物混凝土制品及应用
CN1101785A (zh) * 1993-01-26 1995-04-19 “霍尔德班克”财政家格拉卢斯有限公司 由冶金炉渣制造水泥的方法
JPH10310460A (ja) * 1997-05-07 1998-11-24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高強度樹脂モルタル
JP2002173355A (ja) * 2000-12-07 2002-06-21 Sumitomo Heavy Ind Ltd スラグの利用方法及びスラグを利用した成形品
CN101104551A (zh) * 2007-03-20 2008-01-16 首钢总公司 钢渣保温抹面砂浆
CN101180244A (zh) * 2005-05-20 2008-05-14 株式会社艾克玛斯特 含有雾化炼钢炉渣的混凝土组合物以及利用该混凝土组合物的混凝土砖
CN101182139A (zh) * 2007-11-12 2008-05-2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较高强度和保水性的砌筑水泥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320247A (ja) * 1988-06-22 1989-12-26 Chiko Fujishima レジンコンクリート系組成物
JP2000178453A (ja) * 1998-12-17 2000-06-27 Hoshino Sansho:Kk 配合物
KR100314792B1 (ko) * 1999-05-10 2001-11-23 오상윤 고강도 콘크리트조성물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79A (zh) * 1988-08-30 1990-03-28 孔宪明 聚合物混凝土制品及应用
CN1101785A (zh) * 1993-01-26 1995-04-19 “霍尔德班克”财政家格拉卢斯有限公司 由冶金炉渣制造水泥的方法
JPH10310460A (ja) * 1997-05-07 1998-11-24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高強度樹脂モルタル
JP2002173355A (ja) * 2000-12-07 2002-06-21 Sumitomo Heavy Ind Ltd スラグの利用方法及びスラグを利用した成形品
CN101180244A (zh) * 2005-05-20 2008-05-14 株式会社艾克玛斯特 含有雾化炼钢炉渣的混凝土组合物以及利用该混凝土组合物的混凝土砖
CN101104551A (zh) * 2007-03-20 2008-01-16 首钢总公司 钢渣保温抹面砂浆
CN101182139A (zh) * 2007-11-12 2008-05-2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较高强度和保水性的砌筑水泥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1296A (zh) * 2015-12-01 2016-04-13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轻质高强度环保型树脂混凝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524321A (ja) 2011-09-01
JP4825949B2 (ja) 2011-11-30
WO2010030048A1 (en) 2010-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4664A (zh) 含有雾化钢渣的聚合物混凝土组成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2906188B (zh) 环境友好的水性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3739235B (zh) 一种抗裂石英石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Yan et al. Preparation and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of nylon-12 coated metal powders and post processing
JP4747181B2 (ja) 超高強度無収縮グラウト材及び超高強度無収縮グラウト材硬化体
CN102173693A (zh) 一种粘土浆固化剂
KR101214936B1 (ko) 플라이 애쉬와 급냉 제강슬래그를 포함하는 폴리머 콘크리트 조성물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13185214A (zh) 一种基于超声震荡技术的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KR100892884B1 (ko) 아토마이징 처리된 제강슬래그를 포함하는 폴리머 콘크리트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0420648C (zh) 用铸造废砂生产的彩瓦及其生产方法
CN106180542A (zh) 呋喃树脂砂生产风电球铁件用表面防渗硫涂料
KR101870874B1 (ko) 항만구조물 형성용 고비중 콘크리트 조성물 및 고비중 콘크리트 제조 방법
JPS60500442A (ja) フルフリルアルコ−ル樹脂を含有するポリマ−コンクリ−ト
CN1065285A (zh) 可振动的树脂粘合的耐火组合物
JP6292409B2 (ja) 水和固化体の製造方法
KR101567346B1 (ko) 전기로 산화슬래그 미분말과 래들로 환원슬래그를 충전재와 골재로 사용한 폴리머 콘크리트 조성물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2000072523A (ja) 硫黄コンクリート製品
US3702771A (en) Hard pitch binders
KR101567347B1 (ko) 아토마이징 래들로 제강 환원슬래그를 골재로 사용한 폴리머 콘크리트 조성물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1288024B1 (ko) 급냉 제강슬래그를 충전재와 잔골재로 사용한 폴리머 콘크리트 조성물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2006037611A (ja) ポリマーセメントモルタル製マンホール
CN105111499A (zh) 一种能够增强塑胶强度的改性碳酸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0281425A (ja) 硫黄組成物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3101129B2 (ja) 重量コンクリ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10083698A (ja) セメント硬化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セメント硬化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ECOMAISTER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90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905

Address after: Chungnam City, the New South Korea Gongju Guan Dong 182 GA Kongju National University School

Applicant after: Kongju National University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Applicant after: Master of AIKE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Chungnam, South Korea

Applicant before: Kongju National University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