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5790A - 拥塞控制信息的通知方法和*** - Google Patents

拥塞控制信息的通知方法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5790A
CN102255790A CN2010101844447A CN201010184444A CN102255790A CN 102255790 A CN102255790 A CN 102255790A CN 2010101844447 A CN2010101844447 A CN 2010101844447A CN 201010184444 A CN201010184444 A CN 201010184444A CN 102255790 A CN102255790 A CN 1022557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gestion
core network
control information
causes
notification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844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晓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18444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5579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1652 priority patent/WO201114396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255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57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拥塞控制信息的通知方法和***,其中,该拥塞控制信息的通知方法包括:分层网络架构的边缘核心网设备接收拥塞通知消息,其中,上述拥塞通知消息携带有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和拥塞控制信息,上述边缘核心网设备为核心网络边缘的设备;上述边缘核心网设备从上述拥塞通知消息中获取上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和上述拥塞控制信息;上述边缘核心网设备根据上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将上述拥塞控制信息发送给上述导致拥塞的终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拥塞控制信息无法发送给导致拥塞的终端的问题,从而消除网络中的拥塞。

Description

拥塞控制信息的通知方法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拥塞控制信息的通知方法和***。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中业务流量越来越大,用户对于网络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网络的拥塞、延时、丢包等问题也日趋凸显,高速、低延时、无丢包的包转发对于海量数据传输的以太网,尤其是对应用于数据中心的以太网来讲是极具挑战性的。
为使以太网成为一种带有拥塞管理和流量控制功能的低时延、“无损”传输技术。国际多个标准组织对此研究并制定系列以太网优化的解决方法,其中后向拥塞通知即为针对数据中心环境拥塞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该方案的主要思路是:当配置了拥塞检测的核心网络实体通过对出端口队列的监视检测到拥塞,则创建拥塞通知消息,通过该消息将网络的拥塞程度告知导致拥塞的上游网络实体,令其降低自身数据传送速率,以此缓解核心网络实体的拥塞。该方案的应用可以有针对性的应对拥塞情况,通过组建以导致拥塞数据的源地址为后向拥塞通知消息(即CNM消息)的目的地址,进而通知导致拥塞的“罪源”降低数据传送速率。
然而在一些分层网络架构,如PBB(Provider Backbone Bridge)中,数据通过该网络时,会对数据帧进行重新封装,那么检测到拥塞的核心网络实体所产生的后向拥塞通知消息(即CNM消息)的目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一定是封装后的数据帧源MAC地址(即网络BEB(Backbone Edge Bridge)的MAC地址),而不是真正的数据帧的源地址,这样会导致无法将后向拥塞通知消息(CNM消息)准确送到导致拥塞的PBB域外“罪源”。
图1为正常802.1Q网络中数据帧以及CNM消息传输路径及帧格式。正常情况下,左侧各终端网络实体通过核心网向终端网络实体2发送数据,与终端网络实体2直连的核心网络实体设置拥塞检测功能,若检测判断拥塞由终端网络实体1导致,则该实体根据终端网络实体1发送的数据帧组建CNM消息通知终端网络实体1调整速率。CNM消息的目的地址为终端实体1的MAC地址,从数据帧的源地址提取即图中源MAC1,CNM的源地址为具有拥塞检测功能的核心网络实体MAC地址,VLAN-TAG和CN-TAG直接从源数据帧中提取,CNM PDU单元用于携带用于指示导致拥塞的终端实体1调整速率的信息。CNM消息组建后通过核心网后向反压到导致拥塞的终端实体1,通知其降低数据传送速率。
图2为该技术应用于PBB网络的情况。终端网络实体发出的数据帧如图1中数据帧,当该帧到达PBB网络边缘BEB设备,BEB设备对其进行重新封装,封装后帧格式如图2中数据帧所示,其源地址为BEB设备MAC地址,目的地址为PBB网络边缘设备地址,VLAN-TAG和I-tag为PBB网络专用信息字段,其后才是真正的源数据帧内容。当具有拥塞检测功能的核心网络实体检测到拥塞,按照CNM消息创建规则,CNM的目的地址为提取数据帧的源地址,即边缘BEB的地址,源地址为其自身,VLAN TAG为PBB专用的VLAN TAG,CN-TAG的提取也会有问题,如图可能为I-TAG。这样其创建的CNM消息将被发送至PBB边缘BEB设备,而不能找到真正的导致拥塞的终端网络实体,进而导致网络拥塞问题如法解决,出现严重的丢包,延时等问题,这是数据中心网络所无法接受的。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拥塞控制信息无法发送给导致拥塞的终端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拥塞控制信息的通知方法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拥塞控制信息的通知方法,其包括:分层网络架构的边缘核心网设备接收拥塞通知消息,其中,上述拥塞通知消息携带有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和拥塞控制信息,上述边缘核心网设备为核心网络边缘的设备;上述边缘核心网设备从上述拥塞通知消息中获取上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和上述拥塞控制信息;上述边缘核心网设备根据上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将上述拥塞控制信息发送给上述导致拥塞的终端。
进一步地,上述边缘核心网设备接收拥塞通知消息之前,还包括:上述拥塞检测实体接收由上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经上述边缘核心网设备发送的源数据帧;上述拥塞检测实体检测到网络出现拥塞;上述拥塞检测实体根据上述源数据帧生成上述拥塞通知消息;上述拥塞检测实体将上述拥塞通知消息发送给边缘核心网设备。
进一步地,上述拥塞检测实体根据上述源数据帧生成上述拥塞通知消息包括:上述拥塞检测实体将上述源数据帧中的前N个字节填入到上述拥塞通知消息中的MSDU字段中,其中,上述N个字节包含上述源数据帧中的CN-TAG字段。
进一步地,上述拥塞检测实体设置在上述边缘核心网设备上。
进一步地,上述边缘核心网设备从上述拥塞通知消息中获取上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和上述拥塞控制信息包括:上述边缘核心网设备获取上述拥塞通知消息中的MSDU字段中的源地址参数和拥塞控制信息参数,其中,上述源地址参数为上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
进一步地,上述边缘核心网设备根据上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将上述拥塞控制信息发送给上述导致拥塞的终端包括:上述边缘核心网设备通过消息将上述拥塞控制信息参数发送给上述导致拥塞的终端,其中,上述消息的目的地址为上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拥塞控制信息的通知***,其包括:分层网络架构中的边缘核心网设备、拥塞检测实体和导致拥塞的终端,其中,上述边缘核心网设备为核心网络边缘的设备,上述边缘核心网设备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拥塞检测实体的拥塞通知消息,其中,上述拥塞通知消息携带有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和拥塞控制信息;获取模块,用于从上述拥塞通知消息中获取上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和上述拥塞控制信息;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上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将上述拥塞控制信息发送给上述导致拥塞的终端。
进一步地,上述获取模块包括: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上述拥塞通知消息中的MSDU字段中的源地址参数和拥塞控制信息参数,其中,上述源地址参数为上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消息生成子模块,用于生成由上述第一发送模块发送给上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消息,其中,上述消息的目的地址为上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上述消息中的数据字段包括拥塞控制信息参数。
进一步地,上述拥塞检测实体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由上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经上述边缘核心网设备发送的源数据帧;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实体检测到网络出现拥塞;生成模块,用于将上述源数据帧中的前N个字节填入到上述拥塞通知消息中的MSDU字段中,其中,上述N个字节包含上述源数据帧中的CN-TAG字段;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上述拥塞通知消息发送给边缘核心网设备。
进一步地,上述拥塞检测实体设置在上述边缘核心网设备上。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边缘核心网设备通过对拥塞通知消息进行提取,获得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和拥塞控制信息,从而可以根据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与导致拥塞的终端建立连接,并将拥塞控制信息发送给该导致拥塞的终端,这样,导致拥塞的终端可以根据拥塞控制信息来调整传输速率,以便消除网络中的拥塞。
2)本发明还可以将用于检测拥塞的拥塞检测实体设置在边缘核心网设备,这样,不需要在拥塞检测实体与边缘核心网设备之间传递拥塞通知消息,而可以直接根据终端发送的源数据帧在边缘核心网设备与终端之间建立通信链路,从而优化了流程,使得可以方便地将拥塞控制信息发送给导致拥塞的终端。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802.1Q网络中数据帧以及CNM消息传输路径及帧格式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PBB网络中数据帧以及CNM消息传输路径及帧格式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拥塞控制信息的通知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重新组建CNM消息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拥塞控制信息的通知方法的优选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拥塞控制信息的通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拥塞控制信息的通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拥塞控制信息的通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02,分层网络架构的边缘核心网设备接收拥塞通知消息,其中,上述拥塞通知消息携带有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和拥塞控制信息,上述边缘核心网设备为核心网络边缘的设备;
S304,上述边缘核心网设备从上述拥塞通知消息中获取上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和上述拥塞控制信息;
S306,上述边缘核心网设备根据上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将上述拥塞控制信息发送给上述导致拥塞的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边缘核心网设备通过对拥塞通知消息进行提取,获得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和拥塞控制信息,从而可以根据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与导致拥塞的终端建立连接,并将拥塞控制信息发送给该导致拥塞的终端。这样,导致拥塞的终端可以根据拥塞控制信息来调整传输速率,以便消除网络中的拥塞。
优选的,所述边缘核心网设备接收拥塞通知消息之前,还包括:所述拥塞检测实体接收由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经所述边缘核心网设备发送的源数据帧;所述拥塞检测实体检测到网络出现拥塞;所述拥塞检测实体根据所述源数据帧生成所述拥塞通知消息;所述拥塞检测实体将所述拥塞通知消息发送给边缘核心网设备。
优选的,所述拥塞检测实体根据所述源数据帧生成所述拥塞通知消息包括:所述拥塞检测实体将所述源数据帧中的前N个字节填入到所述拥塞通知消息中的MSDU字段中,其中,所述N个字节包含所述源数据帧中的CN-TAG字段。
如上所述,将所述源数据帧中的前N个字节填入到所述拥塞通知消息中的MSDU字段中,这样,便于边缘核心网设备提取获取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以及相应的控制信息。
优选的,所述拥塞检测实体设置在所述边缘核心网设备上。
通过将用于检测拥塞的拥塞检测实体设置在边缘核心网设备,使得不需要在拥塞检测实体与边缘核心网设备之间传递拥塞通知消息,而可以直接根据终端发送的源数据帧在边缘核心网设备与终端之间建立通信链路,从而优化了流程,使得可以更方便地将拥塞控制信息发送给导致拥塞的终端。
优选的,所述边缘核心网设备从所述拥塞通知消息中获取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和所述拥塞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边缘核心网设备获取所述拥塞通知消息中的MSDU字段中的源地址参数和拥塞控制信息参数,其中,所述源地址参数为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
优选的,所述边缘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将所述拥塞控制信息发送给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包括:所述边缘核心网设备通过消息将所述拥塞控制信息参数发送给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其中,所述消息的目的地址为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重新组建CNM消息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核心网络中的拥塞检测实体检测到拥塞后,生成拥塞通知消息。在组建后向拥塞通知消息(也称为CNM消息,或者,原始CNM消息)时,将导致拥塞的终端经核心网络设备发送的源数据帧(如图4所示的数据帧的格式)中数据单元的前N个字节填充到CNM PDU中封装(Encapsulation)MSDU字段中,其中,前N个字节应至少包含源数据帧中的CN-TAG字段。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中所示,封装MSDU字段包括:从源数据帧中的I-Tag(6个字节)、C-DA(6个字节)到载荷以太网类型(PayloadEthertype)、数据载荷(Data Payload),其中,包括CN-Tag字段。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此时的封装MSDU位于CNM消息中的CNM载荷(CNM Payload)中,具体的,封装MSDU为CNM载荷中的“采样数据帧的前64个字节(First 64 Bytes of the Sampled DataFrame)”字段。
优选的,CNM消息的Flow identifier(包含于CN-TAG)以0填充。如图4中的虚线以上部分所示,源数据帧从I-TAG字段开始被提取复制到CNM消息的封装MSDU字段。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后续CNM消息的重建提供必要的有用信息。
当核心网网络实体产生的后向拥塞通知消息CNM到达具有拥塞通知互通功能的边缘核心网络设备(如图5中的核心网络设备F),该边缘核心网络设备从封装MSDU中提取源地址参数和拥塞控制信息参数,然后根据所提取的参数重新组建CNM消息(如图4中的虚线以下部分所示),并将该重新组建的CNM消息发送给导致拥塞的终端。重新组建CNM消息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对于改变原数据帧MAC地址的网络(如PBB网络):原始后向拥塞通知消息CNM的目的地址为边缘核心网络设备的MAC地址(BEB地址)。这样,在原始CNM消息到达该边缘核心网络设备后,边缘核心网络设备提取原始CNM消息中的封装MSDU字段中的源地址参数作为新组建的CNM消息的目的MAC地址,将具有该边缘核心网络设备的MAC地址作为新组建的CNM消息的源地址(例如,如图4中所示的,DA=C-SA,SA=MAC of switch withinterworking function)。
对于不改变原数据帧MAC地址的其他网络(如PB网络):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参数不变。
2)新组建的CNM消息的vlan_identifier(如图4所示的vlan-id)从接收到的原始CNM中的封装MSDU字段中提取(如图4中所示的,vlan-id=c-vlan-id);
3)优先级参数是该功能端口上为核心网络设备拥塞检测实体配置的优先级(如图4所示的“priority=prio configured for cp”);
4)封装优先级字段从接收到的原始CNM中封装MSDU中提取,如没有则保持原值不变。
如果能够在接收到的原始CNM消息中的封装MSDU字段中找到CN-TAG,将其中Flow identifier(如图4所示的Flow id)值提取至新产生CNM消息的CN-TAG,否则以0填充(如图4所示的,CN-Tag(Flow id=C-CN-Tag/0));
5)将接收到原始CNM消息中的CNM载荷中的数据复制到新组建的CNM消息中的CNM载荷中。然后,将新组建的CNM消息中的CNM载荷中的封装MSDU字段中的I-Tag字段到CN-TAG字段删除,剩余部分充填为新的对应字段,并相应的减小CN-TAG字段中的封装帧的长度(Encapsulated Frame Length)。这样,新组建的CNM消息中的CNM载荷中的“the Sampled Data Frame”字段包括:载荷以太网类型(Payload Ethertype)(2个字节)和数据载荷(Data Payload)(38个字节)。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拥塞控制信息的通知方法的优选示意图。图中A,B,C,D四个终端设备均通过PBB向E设备发送数据,PBB网络中的设备I具有拥塞检测功能,设备F具有本发明所述的拥塞通知互通功能。本实施例中假设拥塞由终端设备A导致。设备A与I之间数据帧和CNM帧格式如图所示:1)设备A发出正常数据帧;2)该数据帧在进入PBB网络时,被网络边缘设备重新封装;3)核心网络设备I检测到拥塞组建CNM消息用以通知A降低发送速率,该消息中携带了由A发出的原始数据帧中相关有用信息,如源地址、目的地址,VLAN TAG CN-tag等;4)设备I发送的CNM消息到达设备F后,通过拥塞通知互通功能,提取其携带的相关信息,重新组建以设备A为目的地址的CNM消息,用以通知设备A调整速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以适用于上述通知方法的拥塞控制信息的通知***,如图6所示,该拥塞控制信息的通知***包括:分层网络架构中的边缘核心网设备602、拥塞检测实体604和导致拥塞的终端606,其中,所述边缘核心网设备602为核心网络边缘的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边缘核心网设备602包括:第一接收模块6021、获取模块6022、第一发送模块6023。
在工作状态下,第一接收模块6021接收来自拥塞检测实体的拥塞通知消息,其中,所述拥塞通知消息携带有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和拥塞控制信息;然后,获取模块6022从所述拥塞通知消息中获取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和所述拥塞控制信息;然后,第一发送模块6023根据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将所述拥塞控制信息发送给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606。
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边缘核心网设备通过对拥塞通知消息进行提取,获得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和拥塞控制信息,从而可以根据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与导致拥塞的终端建立连接,并将拥塞控制信息发送给该导致拥塞的终端。这样,导致拥塞的终端可以根据拥塞控制信息来调整传输速率,以便消除网络中的拥塞。
优选的,上述获取模块6022包括: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拥塞通知消息中的MSDU字段中的源地址参数和拥塞控制信息参数,其中,所述源地址参数为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消息生成子模块,用于生成由所述第一发送模块6023发送给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消息,其中,所述消息的目的地址为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所述消息中的数据字段包括拥塞控制信息参数。
优选的,所述拥塞检测实体604包括:第二接收模块6041,用于由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经所述边缘核心网设备发送的源数据帧;检测模块6042,用于检测实体检测到网络出现拥塞;生成模块6043,用于将所述源数据帧中的前N个字节填入到所述拥塞通知消息中的MSDU字段中,其中,所述N个字节包含所述源数据帧中的CN-TAG字段;第二发送模块6044,用于将所述拥塞通知消息发送给边缘核心网设备。
如上所述,将所述源数据帧中的前N个字节填入到所述拥塞通知消息中的MSDU字段中,这样,便于边缘核心网设备提取获取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以及相应的控制信息。
优选的,所述拥塞检测实体604设置在所述边缘核心网设备602上。
通过将用于检测拥塞的拥塞检测实体设置在边缘核心网设备,使得不需要在拥塞检测实体与边缘核心网设备之间传递拥塞通知消息,而可以直接根据终端发送的源数据帧在边缘核心网设备与终端之间建立通信链路,从而优化了流程,使得可以更方便地将拥塞控制信息发送给导致拥塞的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拥塞控制信息的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层网络架构的边缘核心网设备接收拥塞通知消息,其中,所述拥塞通知消息携带有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和拥塞控制信息,所述边缘核心网设备为核心网络边缘的设备;
所述边缘核心网设备从所述拥塞通知消息中获取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和所述拥塞控制信息;
所述边缘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将所述拥塞控制信息发送给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核心网设备接收拥塞通知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拥塞检测实体接收由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经所述边缘核心网设备发送的源数据帧;
所述拥塞检测实体检测到网络出现拥塞;
所述拥塞检测实体根据所述源数据帧生成所述拥塞通知消息;
所述拥塞检测实体将所述拥塞通知消息发送给边缘核心网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拥塞检测实体根据所述源数据帧生成所述拥塞通知消息包括:
所述拥塞检测实体将所述源数据帧中的前N个字节填入到所述拥塞通知消息中的MSDU字段中,其中,所述N个字节包含所述源数据帧中的CN-TAG字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拥塞检测实体设置在所述边缘核心网设备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核心网设备从所述拥塞通知消息中获取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和所述拥塞控制信息包括:
所述边缘核心网设备获取所述拥塞通知消息中的MSDU字段中的源地址参数和拥塞控制信息参数,其中,所述源地址参数为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将所述拥塞控制信息发送给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包括:
所述边缘核心网设备通过消息将所述拥塞控制信息参数发送给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其中,所述消息的目的地址为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
7.一种拥塞控制信息的通知***,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层网络架构中的边缘核心网设备、拥塞检测实体和导致拥塞的终端,其中,所述边缘核心网设备为核心网络边缘的设备,所述边缘核心网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拥塞检测实体的拥塞通知消息,其中,所述拥塞通知消息携带有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和拥塞控制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拥塞通知消息中获取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和所述拥塞控制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将所述拥塞控制信息发送给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拥塞通知消息中的MSDU字段中的源地址参数和拥塞控制信息参数,其中,所述源地址参数为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
消息生成子模块,用于生成由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发送给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消息,其中,所述消息的目的地址为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的地址,所述消息中的数据字段包括拥塞控制信息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拥塞检测实体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由所述导致拥塞的终端经所述边缘核心网设备发送的源数据帧;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实体检测到网络出现拥塞;
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源数据帧中的前N个字节填入到所述拥塞通知消息中的MSDU字段中,其中,所述N个字节包含所述源数据帧中的CN-TAG字段;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拥塞通知消息发送给边缘核心网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拥塞检测实体设置在所述边缘核心网设备上。
CN2010101844447A 2010-05-18 2010-05-18 拥塞控制信息的通知方法和*** Pending CN1022557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844447A CN102255790A (zh) 2010-05-18 2010-05-18 拥塞控制信息的通知方法和***
PCT/CN2011/071652 WO2011143968A1 (zh) 2010-05-18 2011-03-09 拥塞控制信息的通知方法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844447A CN102255790A (zh) 2010-05-18 2010-05-18 拥塞控制信息的通知方法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5790A true CN102255790A (zh) 2011-11-23

Family

ID=44982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844447A Pending CN102255790A (zh) 2010-05-18 2010-05-18 拥塞控制信息的通知方法和***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55790A (zh)
WO (1) WO2011143968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4676A (zh) * 2012-02-13 2012-07-18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桥端口扩展网络及其拥塞控制方法、端口扩展器和控制桥
CN102891803A (zh) * 2012-10-10 2013-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拥塞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3078964A (zh) * 2012-12-21 2013-05-01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使nvc设备与nvt设备建立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033742A1 (zh) * 2014-09-02 2016-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6330742A (zh) * 2015-06-23 2017-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控制的方法及网络控制器
CN107493238A (zh) * 2016-06-13 2017-1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拥塞控制方法、设备及***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4351A (zh) * 2006-01-26 2006-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自动拥塞控制的方法
CN101253729A (zh) * 2005-10-11 2008-08-27 思科技术公司 后向拥塞通知的方法和设备
US20090052326A1 (en) * 2007-08-21 2009-02-26 Cisco Technology, Inc., A Corporation Of California Backward congestion notification
CN101491028A (zh) * 2006-07-12 2009-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拥塞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78218B2 (ja) * 1999-12-27 2003-12-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エッジノード交換機と交換機
US20100322073A1 (en) * 2006-12-08 2010-12-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JP2008172517A (ja) * 2007-01-11 2008-07-24 Nec Corp 輻輳制御システム、輻輳制御方法、輻輳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CN100518148C (zh) * 2007-04-13 2009-07-22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基于令牌的互联网流量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3729A (zh) * 2005-10-11 2008-08-27 思科技术公司 后向拥塞通知的方法和设备
CN1874351A (zh) * 2006-01-26 2006-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自动拥塞控制的方法
CN101491028A (zh) * 2006-07-12 2009-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拥塞的方法
US20090052326A1 (en) * 2007-08-21 2009-02-26 Cisco Technology, Inc., A Corporation Of California Backward congestion notific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AN/MAN STANDARDS COMMITTEE OF THE IEEE COMPUTER SOCIETY: "IEEE Standard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Virtual Bridged Local Area Networks Amendment 7: Provider Backbone Bridges", 《IEEE》 *
庞斌等: "TPDCM-一种新型的分布式拥塞管理方案",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庞斌等: "基于状态反馈的网络分布式拥塞管理方案", 《高技术通讯》 *
杨剑等: "一种新的支持区分服务的动态队列管理方案", 《计算机与现代化》 *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4676A (zh) * 2012-02-13 2012-07-18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桥端口扩展网络及其拥塞控制方法、端口扩展器和控制桥
CN102594676B (zh) * 2012-02-13 2015-06-17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桥端口扩展网络及其拥塞控制方法、端口扩展器和控制桥
CN102891803A (zh) * 2012-10-10 2013-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拥塞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2891803B (zh) * 2012-10-10 2015-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拥塞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3078964A (zh) * 2012-12-21 2013-05-01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使nvc设备与nvt设备建立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US10798605B2 (en) 2014-09-02 2020-10-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900377A (zh) * 2014-09-02 2016-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10278583A (zh) * 2014-09-02 2019-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5900377B (zh) * 2014-09-02 2019-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10708257A (zh) * 2014-09-02 2020-0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WO2016033742A1 (zh) * 2014-09-02 2016-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10278583B (zh) * 2014-09-02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10708257B (zh) * 2014-09-02 2023-0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US11627488B2 (en) 2014-09-02 2023-04-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330742A (zh) * 2015-06-23 2017-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控制的方法及网络控制器
CN107493238A (zh) * 2016-06-13 2017-1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拥塞控制方法、设备及***
US11115339B2 (en) 2016-06-13 2021-09-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etwork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43968A1 (zh) 2011-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73244B2 (en)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and using public path, M2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s thereof
CN102263697B (zh) 一种聚合链路流量分担方法和装置
CN102724118B (zh) 标签分发方法及设备
CN100505673C (zh) 检测路径最大传输单元的方法和***
US9225594B2 (en) Ethernet local management interface (E-LMI)
US11356294B2 (en)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EP2434697A1 (en) Method for interconnectin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network and ethernet, thereof device and system
CN102255790A (zh) 拥塞控制信息的通知方法和***
CN102056227B (zh) 主演进节点b、中继节点及其通讯方法
AU201131451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transmitting packet data units of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s over a network interface in a long term evolution network
CN109120540B (zh) 传输报文的方法、代理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3149587A1 (zh) 一种压缩和解压缩以太网报文的方法及网元设备
CN100464519C (zh) 捆绑链路状态的管理方法
US8619797B2 (en) Using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six (IPv6) tunnel for access identifier transport
US8645551B2 (en)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negotiating type of service and aggregation apparatus therefor
JP2017532875A (ja) データ交換方法、ベースバンド処理ユニット、無線リモートユニット及びリレーユニット
EP2760173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EP2600569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a tunnel packet
CN113438182A (zh) 一种基于信用的流量控制***和流量控制方法
WO2015096512A1 (zh) 一种基于trill网络的报文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11079635A1 (zh) 一种实现时分复用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18356A (zh)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和发送装置
CN104468386A (zh) 一种以太网虚拟化互联网络中的流量均衡方法和装置
WO2011015058A1 (zh) 一种分组数据传输***和方法
CN101877691A (zh) Eoc网络中物理层帧的封装与解封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