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5751A - 一种堆叠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堆叠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5751A
CN102255751A CN2011101810568A CN201110181056A CN102255751A CN 102255751 A CN102255751 A CN 102255751A CN 2011101810568 A CN2011101810568 A CN 2011101810568A CN 201110181056 A CN201110181056 A CN 201110181056A CN 102255751 A CN102255751 A CN 1022557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pile system
port
pile
network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8105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明辉
张鸿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8105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557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55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57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叠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在堆叠***发生***时,***后的各堆叠***的主设备交互各自所属的堆叠***当前的端口状态信息,选择端口状态更优的堆叠***继续工作,从而,可以使具有更多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的堆叠***继续工作,使被选择继续工作的堆叠***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更丰富的业务端口选择余地,并避免由于选择存在链路故障的堆叠***继续工作,而导致业务质量受到影响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堆叠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堆叠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堆叠***是指将多台堆叠成员设备堆叠成一台堆叠设备。其中,IRF(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智能弹性架构)是一种已有的堆叠技术,如图1所示,是将多台设备通过IRF链路连接在一起,进行必要的配置后,虚拟化成一台设备,一般称为IRF设备,使用这种虚拟化技术可以实现多台设备的协同工作、统一管理和不间断维护。
在实际的应用中,IRF设备既具有盒式设备的低成本优点,又具有框式分布式设备的扩展性以及高可靠性优点。
以两台设备为例,当两台设备工作在IRF模式下,通过IRF链路相连,进行必要的配置,会合并成一台IRF设备,这个过程称为IRF合并,该过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
反之,当一个IRF形成后,由于IRF链路故障,导致IRF中两相邻成员设备物理上不连通,一个IRF变成两个IRF,这个过程称为IRF***(split),具体如图3所示。
***后的两个IRF拥有相同的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互联协议)地址等三层配置,会引起地址冲突,导致故障在网络中扩大。为了提高***的可用性,当IRF***时我们就需要一种机制,能够检测出网络中同时存在多个IRF,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尽量降低IRF***对业务的影响。MAD(Multi-ActiveDetection,多Active检测)就是这样一种检测和处理机制。
该机制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检测网络中是否存在多个IRF,当检测到网络中存在多个IRF时,让Master(主)成员编号最小的IRF继续正常工作,即维持Active(激活)状态,其它IRF会迁移到Recovery(收回)状态,即表示IRF处于禁用状态,并关闭Recovery状态IRF中所有成员设备上除保留端口以外的其它所有物理端口(通常为业务接口),以保证该IRF不能再转发业务报文。IRF链路修复后,***的IRF会重新合并,Recovery状态IRF会自动恢复到Active状态,被关闭的物理端口将自动恢复转发能力。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显示出这种冲突处理机制有不合理的一面,如图4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IRF的一种常见组网方式的示意图,下行设备通过聚合链路与IRF中的每个成员相连,上行设备也通过聚合链路与IRF中的每个成员相连。这样可以保障当IRF中的任何一个成员故障(如设备异常重启或版本升级重启)时,上下行流量不中断,从而,更好地保障客户的业务不间断。
但如果IRF中的一台设备某条上行链路中断了,而恰在此时IRF链路中断,堆叠***。MAD冲突检测会选择成员编号最小的IRF继续正常工作,如果上行链路中断的设备的成员编号比较小,则其被选择继续工作,另外一个成员被禁用。这样***中的许多上行业务将不通,严重影响客户业务,大大降低了IRF的高可靠性性能。
IRF的堆叠链路需要使用万兆链路,而上行链路一般也要求使用万兆端口,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比较可靠的组网方式是将堆叠链路和上行链路分开配置在不同单板上。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万兆单板较贵重,一些客户出于成本考虑,只采购一块万兆单板,将堆叠端口和上行链路都配置在同一块单板上,这样如果这块单板发生异常,就会出现上行链路故障和IRF链路故障同时出现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堆叠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按照现有MAD冲突处理策略可能导致堆叠******后的激活堆叠成员设备的链路故障影响业务质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堆叠冲突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主设备接收其他主设备发送的多激活检测MAD报文,其中,所述MAD报文中至少包含其他主设备所属的其他堆叠***当前的端口状态信息;
所述主设备将接收的所述端口状态信息所对应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进行比较;
所述主设备确定任一接收的其他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大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则关闭本设备的业务端口和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其他设备的业务端口;或者,当所述主设备确定接收的各其他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均小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则维持本设备所属的堆叠***正常工作。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可作为堆叠成员设备与对端堆叠成员设备通过堆叠口连接组成堆叠***,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其他主设备发送的MAD报文,其中,所述MAD报文中至少包含其他主设备所属的其他堆叠***当前的端口状态信息;
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通信模块接收的所述端口状态信息所对应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进行比较;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为任一接收的其他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大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时,则关闭所述网络设备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的其他设备的业务端口,或在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为接收的各其他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均小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时,维持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正常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堆叠***发生***时,***后的各堆叠***的主设备交互各自所属的堆叠***当前的端口状态信息,选择端口状态更优的堆叠***继续工作,从而,可以使具有更多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的堆叠***继续工作,使被选择继续工作的堆叠***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更丰富的业务端口选择余地,并避免由于选择存在链路故障的堆叠***继续工作,而导致业务质量受到影响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存在IRF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IRF设备合并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IRF设备***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IRF的一种常见组网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堆叠冲突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如图6所示的具体应用场景的堆叠冲突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IRF技术中MAD冲突检测机制中仅依据成员编号进行继续工作的设备的选择的处理方案无法识别各设备的链路状态,可能会因为选择了存在链路故障的小成员编号的设备所属的堆叠***继续工作,进而导致业务无法实现,或业务质量受到影响。
本发明正是基于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堆叠***的堆叠冲突的处理方法,由各堆叠成员设备进行端口状态的监控,并在堆叠***的时候,***后的各堆叠***的主设备交互各自所属的堆叠***的端口状态信息,优先选择具有更好的端口状态的堆叠***继续正常工作。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堆叠冲突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主设备接收其他主设备发送的MAD报文,其中,MAD报文中至少包含其他主设备所属的其他堆叠***当前的端口状态信息。
本步骤实际为***后的各堆叠***的主设备之间所进行的各自所属的堆叠***当前的端口状态信息的交互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处理:
一个***后的堆叠***的主设备向其他***后的其他堆叠***中的其他主设备发送包含自身所属的堆叠***当前的端口状态信息的MAD报文。
该主设备接收其他主设备发送的包含其他主设备所属的其他堆叠***当前的端口状态信息的MAD报文。
通过这样的方式,***后的各堆叠***的主设备之间实现了各自所属的堆叠***当前的端口状态信息的交互。
为了实现上述的端口状态信息的交互,在本步骤之前,需要配置***前的堆叠***的各堆叠成员设备分别监控自身的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所对应的端口状态。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本步骤的处理过程具体包括:
(1)根据配置的信息,堆叠成员设备确定需要监控的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
在此过程中,主要是对监控方向的确定,相应的配置信息可以是人工配置到该堆叠成员设备中的信息,也可以是通过向该堆叠成员设备发送相应的配置消息来实现相应的监控对象的配置。
无论具体的监控方向的内容如何,在堆叠***中,各堆叠成员设备之间的监控方向必须保持一致,可以配置该堆叠成员设备只对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中的一个类型的链路进行监控,也可以是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都进行监控,这主要取决于实际应用场景中的需要,以及对相应的传输方向的侧重点,这样的变化同样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堆叠成员设备监控上行链路所对应的端口和/或下行链路所对应的端口的状态变化情况。
在确定了相应的监控方向后,本过程进一步确定了具体的监控对象,即以基于监控方向(上行和/或下行方向)的链路所对应的端口作为具体的监控对象。
相应的监控内容为端口的状态变化情况,例如:link(链路)的启用或关闭状态的切换,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管理和维护)功能的开启或管理等。
(3)堆叠成员设备根据监控到的状态变化信息,确定相应的端口状态信息。
通过对相应端口的状态变化情况的监控,该堆叠成员设备实际上可以准确的确定相应的链路的状态信息,当然,为了确定状态信息与链路的对应关系,在进行相应的端口状态信息的记录时,相应的标识信息也会一同进行记录,例如:端口号、是否是上行链路等。
步骤S502、主设备将接收的端口状态信息所对应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进行比较。
其中,业务端口具体包括上行端口和下行端口两种类型。
当主设备确定任一接收的其他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大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时,即主设备确定其他堆叠***的正常上行端口数量大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正常上行端口的数量,或,主设备确定的其他堆叠***的正常下行端口的数量大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正常上行端口的数量时,则执行步骤S503;
当主设备确定接收的各其他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均小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时,即所述主设备确定各其他堆叠***的正常上行端口的数量均小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正常上行端口数量,或,所述主设备确定各其他堆叠***的正常下行端口的数量均小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正常下行端口数量时,则执行步骤S504。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可以具体参照前述步骤中监控方向的配置,选择其中一种类型的业务端口,进行正常业务端口数量的比较,也可以将两种类型的业务端口组合进行比较。
当然,在进行组合情况下,可以具体的配置优先进行比较的顺序,如果优先比较的类型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已经存在多少的差别,则直接根据这样的比较结果确定本设备所属的堆叠***是否继续正常工作,而如果优先比较的类型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相同,则进一步比较另一个类型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并根据相应的比较结果,确定本设备所属的堆叠***是否继续正常工作。
步骤S503、主设备关闭本设备的业务端口和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其他设备的业务端口。
步骤S504、主设备维持本设备所属的堆叠***正常工作。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无论是上述的哪种比较方案,如果步骤S502中的比较结果为接收的各其他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相同,那么需要根据具体的策略进行进一步比较。
(1)根据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进行选择。
在此种情况下,步骤S501中所交互的MAD报文中进一步还需要包含其他主设备所属的其他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相应的处理过程如下:
当主设备确定接收的各其他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相同时,主设备将接收的其他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进行比较。
如果主设备确定任一接收的其他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大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则执行步骤S503,关闭本设备的业务端口和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其他设备的业务端口。
如果主设备确定接收的其他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均小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则执行步骤S504,维持本设备所属的堆叠***正常工作。
(2)根据主设备的设备编号进行选择。
在此种情况下,步骤S501中所交互的MAD报文中进一步还需要包含其他主设备的设备编号,相应的处理过程如下:
主设备确定接收的各其他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相同,则将接收的其他主设备的设备编号与本设备的设备编号进行比较。
进一步的,根据比较规则的差异,可以优先选择最小设备编号或最大设备编号的主设备所对应的堆叠***继续工作,具体的选择规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具体的比较规则下,根据相应的比较结果进行处理的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的处理过程,主设备可以确定自身所属的堆叠***是否继续工作,由于其他主设备也根据同样的端口状态信息,按照相同的策略进行了相应的比较处理,因此,相应的比较结果也应该是一致的,经过上述的处理后,具有最多正常业务端口数量的堆叠***继续正常工作,而其他的各主设备的业务端口及其所属的堆叠***的其他设备的业务端口被关闭,由此,在堆叠******后,网络中不会出现具有相同地址配置的设备共同工作的情况,避免了堆叠冲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堆叠***发生***时,***后的各堆叠***的主设备交互各自所属的堆叠***当前的端口状态信息,选择端口状态更优的堆叠***继续工作,从而,可以使具有更多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的堆叠***继续工作,使被选择继续工作的堆叠***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更丰富的业务端口选择余地,并避免由于选择存在链路故障的堆叠***继续工作,而导致业务质量受到影响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现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为了描述方便,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以IRF设备作为堆叠***的一种具体示例,对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具体堆叠***类型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处理策略中,IRF设备的各成员设备分别对自身的上行/下行链路所对应的端口状态进行监控,将这些端口状态变化及时记录,此后,在堆叠***的时候,***后的各IRF设备的主设备交互各自所属的IRF设备的端口状态信息,优先选择上行/下行链路所对应的端口状态更好的主设备所属的IRF设备继续正常工作。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的示意图,中间三台设备(IRF1、IRF2和IRF3)组网一个IRF设备(堆叠***),其中,IRF1将一个上行链路(链路A)和IRF链路(堆叠链路)放在同一块接口板上。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如图6所示的具体应用场景的堆叠冲突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01、在IRF1、IRF2和IRF3中分别建立链路监控组。
具体的建立方式可以是手工配置,或者通过向其发送配置信令来完成。
在本实施例中,配置IRF1、IRF2和IRF3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同时监控。
其中,如图6所示,IRF1监控2条上行链路和3条下行链路,其中,链路A为IRF1所监控的一条上行链路,IRF2监控1条上行链路和2条下行链路,IRF3监控1条上行链路和1条下行链路。
步骤S702、IRF1、IRF2和IRF3分别根据链路监控组的配置结果确定需要监控的端口,并记录端口和各链路的对应关系。
即在IRF1、IRF2和IRF3中分别通过监控端口实现对相应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监控,其中,IRF1中记录端口A和链路A的对应关系,并通过监控端口A实现对链路A的监控,其他端口以此类推,不再一一列举。
步骤S703、IRF1、IRF2和IRF3分别对所确定的端口进行监控,并记录相对应的端口状态信息。
IRF设备的各个IRF成员设备(IRF1、IRF2和IRF3),各自监控属于本IRF成员设备的链路监控组中的端口,如果某端口状态变化(包括link up,linkdown,OAM up,OAM down等),将相应的变化信息(包括端口号,状态信息,是否上行链路等)进行记录,从而,实现对相应被监控的端口状态信息的记录。
某一时刻,上述的IRF1中的接口板异常重启,则放在该接口板上的链路A以及IRF链路中断,由于IRF链路的中断,IRF设备发生***,成为两个独立的设备:
IRF1自己所组成的IRF设备,以及IRF2和IRF3所组成的IRF设备,其中,IRF1和IRF2分别为两个IRF设备的主设备,IRF3为从设备。
此时,执行步骤S704。
步骤S704、IRF1和IRF2分别将自身所属的IRF设备的当前端口状态信息携带在MAD报文中发送给对方。
相对于上述的应用场景,IRF1向IRF2发送的当前端口状态信息为:端口A故障,余下的1个上行链路的端口和3个下行链路的端口可用。而IRF2向IRF1发送的当前端口状态信息为:所有2个上行链路的端口(IRF2和IRF3中各一个上行链路的端口)和3个下行链路的端口(IRF2的两个下行链路的端口,以及IRF3的一个下行链路的端口)均可用(IRF2作为主设备,负责将其所属的IRF设备当前的端口状态信息发送给另一个IRF设备的主设备IRF1,而IRF3作为从设备,只会继续进行端口状态的监控,而不会与其他IRF设备的主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步骤S705、IRF1和IRF2分别判断自身所属的IRF设备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是否大于接收到的其他IRF设备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
由于IRF1和IRF2均对两个方向的链路进行了监控,所以,需要确定进行端口状态比较的方向顺序,即确定前述的步骤S601~步骤S605的处理过程中的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
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例中分为两种场景进行描述:
场景一、上行链路为第一链路,下行链路为第二链路。
IRF1和IRF2中分别对其所属的IRF设备在上行链路方向的当前正常业务端口数量进行比较,经过比较,IRF1所属的IRF设备当前的可用上行链路的端口数量为1个,而IRF2所属的IRF设备则为2个,所以,IRF2所属的IRF设备当前的可用第一链路端口数量更多,IRF1所属的IRF设备被禁用,IRF2所属的IRF设备继续工作,完成了IRF1和IRF2所属的IRF设备之间的MAC冲突处理。
场景二、下行链路为第一链路,上行链路为第二链路。
IRF1和IRF2中分别对其所属的IRF设备在下行链路方向的当前正常业务端口数量进行比较,经过比较,IRF1和IRF2所属的IRF设备的下行链路方向的当前正常业务端口数量相同(均为3个),无法据此确定继续工作的IRF设备,所以,进一步比较其所属的IRF设备在上行链路方向的当前正常业务端口数量。
经过比较,IRF1所属的IRF设备当前的可用上行链路的端口数量为1个,而IRF2所属的IRF设备则为2个,所以,在当前的可用第一链路端口数量相同的情况下,IRF2所属的IRF设备当前的可用第二链路端口数量更多,IRF1所属的IRF设备被禁用,IRF2所属的IRF设备继续工作,完成了IRF1和IRF2所属的IRF设备之间的MAC冲突处理。
当然,在其他的应用场景中,如果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的状态均一致,那么,各主设备将按照前述的IRF设备(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和/或主设备的设备编号进行继续工作的IRF设备的选择。
如果根据IRF设备的成员设备数量来进行选择,那么,假设图7所示的场景中的端口A的端口状态为可用,则IRF1和IRF2所属的IRF设备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的比较结果为相同(可用上行链路的端口数量均为2个,可用下行链路的端口数量均为3个),在此情况下,进一步比较IRF设备的成员设备数量,IRF1所属的IRF设备的成员设备数量为1,IRF2所属的IRF设备的成员设备数量为2,IRF2所属的IRF设备具有更大的成员设备数量,所以,IRF1所属的IRF设备被禁用,IRF2所属的IRF设备继续工作。
如果根据主设备的设备编号来进行选择,那么,同样假设图7所示的场景中的端口A的端口状态为可用,则IRF1和IRF2所属的IRF设备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的比较结果为相同(可用上行链路的端口数量均为2个,可用下行链路的端口数量均为3个),在此情况下,进一步比较主设备的设备编号,假设IRF1的设备编号为1,IRF2的设备编号为2。
如果选择的规则是优先选择最小设备编号的主设备所对应的堆叠***继续工作,则IRF1所属的IRF设备继续工作,IRF2所属的IRF设备被禁用。
如果选择的规则是优先选择最大设备编号的主设备所对应的堆叠***继续工作,则IRF1所属的IRF设备被禁用,IRF2所属的IRF设备继续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堆叠***发生***时,***后的各堆叠***的主设备交互各自所属的堆叠***当前的端口状态信息,选择端口状态更优的堆叠***继续工作,从而,可以使具有更多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的堆叠***继续工作,使被选择继续工作的堆叠***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更丰富的业务端口选择余地,并避免由于选择存在链路故障的堆叠***继续工作,而导致业务质量受到影响的情况。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前述的说明,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作为堆叠成员设备与对端堆叠成员设备通过堆叠口连接组成堆叠***,该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具体包括:
通信模块81,用于在所述堆叠***发生***,且所述网络设备成为***后的堆叠***的主设备时,接收其他主设备发送的MAD报文,其中,所述MAD报文中至少包含其他主设备所属的其他堆叠***当前的端口状态信息;
比较模块82,用于将所述通信模块81接收的所述端口状态信息所对应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进行比较;
处理模块83,用于在所述比较模块82的比较结果为任一接收的所属的其他堆叠***正常业务端口数量大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时,则关闭所述网络设备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的其他设备的业务端口,或在所述比较模块82的比较结果为接收的各其他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均小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时,维持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正常工作。
在具体的实施场景中,业务端口包括:上行端口和下行端口;
所述处理模块83,具体用于:
在所述比较模块82确定其他堆叠***的正常上行端口数量大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正常上行端口的数量,或其他堆叠***的正常下行端口的数量大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正常上行端口的数量时,关闭所述网络设备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的其他设备的业务端口;或,
在所述比较模块82确定各其他堆叠***的正常上行端口的数量均小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正常上行端口数量,或各其他堆叠***的正常下行端口的数量均小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正常下行端口数量时,维持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正常工作。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所述通信模块81所接收到的MAD报文中还进一步包含其他主设备所属的其他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
所述比较模块82,还用于在确定接收的各其他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相同时,将所述通信模块81接收的其他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进行比较;
所述处理模块83,还用于在所述比较模块82确定任一接收的其他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大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时,关闭所述网络设备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的其他设备的业务端口,或在所述比较模块82确定接收的其他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均小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时,维持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模块81所接收到的MAD报文中还进一步包含其他主设备的设备编号;
所述比较模块82,还用于在确定接收的各其他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相同时,将所述通信模块81接收的所述其他主设备的设备编号与所述网络设备的设备编号进行比较;
所述处理模块83,还用于在所述比较模块82确定所述其他主设备的设备编号是最小设备编号时,关闭所述网络设备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的其他设备的业务端口;或者,在所述比较模块82确定所述网络设备的设备编号是最小设备编号时,维持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正常工作。
另一方面,所述通信模块81所接收到的MAD报文中还进一步包含其他主设备的设备编号;
所述比较模块82,还用于在确定接收的各其他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相同时,将所述通信模块81接收的所述其他主设备的设备编号与所述网络设备的设备编号进行比较;
所述处理模块83,还用于在所述比较模块82确定所述其他主设备的设备编号是最大设备编号时,关闭所述网络设备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的其他设备的业务端口;或者,在所述比较模块82确定所述网络设备的设备编号是最大设备编号时,维持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正常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堆叠***发生***时,***后的各堆叠***的主设备交互各自所属的堆叠***当前的端口状态信息,选择端口状态更优的堆叠***继续工作,从而,可以使具有更多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的堆叠***继续工作,使被选择继续工作的堆叠***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更丰富的业务端口选择余地,并避免由于选择存在链路故障的堆叠***继续工作,而导致业务质量受到影响的情况。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堆叠冲突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主设备接收其他主设备发送的多激活检测MAD报文,其中,所述MAD报文中至少包含其他主设备所属的其他堆叠***当前的端口状态信息;
所述主设备将接收的所述端口状态信息所对应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进行比较;
所述主设备确定任一接收的其他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大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则关闭本设备的业务端口和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其他设备的业务端口;或者,当所述主设备确定接收的各其他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均小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则维持本设备所属的堆叠***正常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业务端口包括:上行端口和下行端口;
所述主设备确定其他堆叠***的正常上行端口数量大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正常上行端口的数量,则关闭本设备的业务端口和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其他成员设备的业务端口;所述主设备确定各其他堆叠***的正常上行端口的数量均小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正常上行端口数量,则维持本设备所属的堆叠***正常工作;或者
所述主设备确定的其他堆叠***的正常下行端口的数量大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正常下行端口的数量,则关闭本设备的业务端口和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其他成员设备的业务端口;所述主设备确定各其他堆叠***的正常下行端口的数量均小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正常下行端口数量,则维持本设备所属的堆叠***正常工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MAD报文进一步包含其他主设备所属的其他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
所述主设备确定接收的各其他堆叠***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正常业务端口数量相同,则将接收的其他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进行比较;
所述主设备确定任一接收的其他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大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则关闭本设备的业务端口和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其他设备的业务端口;或者所述主设备确定接收的其他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均小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则维持本设备所属的堆叠***正常工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AD报文进一步包含其他主设备的设备编号;
所述主设备确定接收的各其他堆叠***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相同,则将接收的所述其他主设备的设备编号与本设备的设备编号进行比较;
所述主设备确定所述其他主设备的设备编号是最小设备编号,则关闭本设备的业务端口和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其他设备的业务端口;或者,所述主设备确定本设备的设备编号是最小设备编号,则维持本设备所属的堆叠***正常工作。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AD报文进一步包含其他主设备的设备编号;
所述主设备确定接收的各其他堆叠***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与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相同,则将接收的所述其他主设备的设备编号与本设备的设备编号进行比较;
所述主设备确定所述其他主设备的设备编号是最大设备编号,则关闭本设备的业务端口和本设备所属的堆叠***的其他设备的业务端口;或者,所述主设备确定本设备的设备编号是最大设备编号,则维持本设备所属的堆叠***正常工作。
6.一种网络设备,可作为堆叠成员设备与对端堆叠成员设备通过堆叠口连接组成堆叠***,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其他主设备发送的MAD报文,其中,所述MAD报文中至少包含其他主设备所属的其他堆叠***当前的端口状态信息;
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通信模块接收的所述端口状态信息所对应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进行比较;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为任一接收的其他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大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时,则关闭所述网络设备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的其他设备的业务端口,或在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为接收的各其他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均小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时,维持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正常工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业务端口包括:上行端口和下行端口;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比较模确定其他堆叠***的正常上行端口数量大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正常上行端口的数量,或其他堆叠***的正常下行端口的数量大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正常上行端口的数量时,关闭所述网络设备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的其他设备的业务端口;或,
在所述比较模块确定各其他堆叠***的正常上行端口的数量均小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正常上行端口数量,或各其他堆叠***的正常下行端口的数量均小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正常下行端口数量时,维持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正常工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所接收到的MAD报文中还进一步包含其他主设备所属的其他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
所述比较模块,还用于在确定接收的各其他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相同时,将所述通信模块接收的其他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进行比较;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比较模块确定任一接收的其他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大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时,关闭所述网络设备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的其他设备的业务端口,或在所述比较模块确定接收的其他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均小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的成员设备数量时,维持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正常工作。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所接收到的MAD报文中还进一步包含其他主设备的设备编号;
所述比较模块,还用于在确定接收的各其他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相同时,将所述通信模块接收的所述其他主设备的设备编号与所述网络设备的设备编号进行比较;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比较模块确定所述其他主设备的设备编号是最小设备编号时,关闭所述网络设备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的其他设备的业务端口;或者,在所述比较模块确定所述网络设备的设备编号是最小设备编号时,维持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正常工作。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所接收到的MAD报文中还进一步包含其他主设备的设备编号;
所述比较模块,还用于在确定接收的各其他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与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当前的正常业务端口数量相同时,将所述通信模块接收的所述其他主设备的设备编号与所述网络设备的设备编号进行比较;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比较模块确定所述其他主设备的设备编号是最大设备编号时,关闭所述网络设备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的其他设备的业务端口;或者,在所述比较模块确定所述网络设备的设备编号是最大设备编号时,维持所述网络设备所属的堆叠***正常工作。
CN2011101810568A 2011-06-30 2011-06-30 一种堆叠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022557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10568A CN102255751A (zh) 2011-06-30 2011-06-30 一种堆叠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10568A CN102255751A (zh) 2011-06-30 2011-06-30 一种堆叠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5751A true CN102255751A (zh) 2011-11-23

Family

ID=44982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10568A Pending CN102255751A (zh) 2011-06-30 2011-06-30 一种堆叠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55751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4172A (zh) * 2011-12-21 2012-04-0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激活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02780582A (zh) * 2012-07-23 2012-11-14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堆叠拓扑成员设备的复位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WO2014079383A1 (zh) * 2012-11-23 2014-05-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故障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和堆叠***
CN103973560A (zh) * 2013-02-04 2014-08-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rf***中堆叠链路故障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94017A (zh) * 2014-11-26 2015-03-0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堆叠***的选举方法及主设备
CN106209476A (zh) * 2016-08-29 2016-12-07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冗余备份的方法及装置
CN103731303B (zh) * 2013-12-20 2017-08-1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纵向融合架构接口实现多活性实体检测的方法及设备
CN109756383A (zh) * 2019-02-28 2019-05-1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冲突堆叠***的选举方法及装置
CN110224950A (zh) * 2019-06-21 2019-09-10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堆叠***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17658A (zh) * 2019-07-11 2021-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堆叠***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910734A (zh) * 2021-01-29 2021-06-0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链路聚合组的方法及***
CN115396385A (zh) * 2021-05-19 2022-11-25 ***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堆叠交换机快速恢复业务的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34181A1 (en) * 2004-08-16 2006-02-16 Fujitsu Limited Network system and supervisory server control method
CN101159883A (zh) * 2007-11-29 2008-04-09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堆叠交换机***及堆叠交换机***的保活方法
CN101621407A (zh) * 2009-08-11 2010-01-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软件版本不一致的处理方法和堆叠***中的成员设备
CN101714932A (zh) * 2009-12-03 2010-05-2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irf堆叠设备的mad检测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34181A1 (en) * 2004-08-16 2006-02-16 Fujitsu Limited Network system and supervisory server control method
CN101159883A (zh) * 2007-11-29 2008-04-09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堆叠交换机***及堆叠交换机***的保活方法
CN101621407A (zh) * 2009-08-11 2010-01-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软件版本不一致的处理方法和堆叠***中的成员设备
CN101714932A (zh) * 2009-12-03 2010-05-2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irf堆叠设备的mad检测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4172A (zh) * 2011-12-21 2012-04-0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激活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02780582A (zh) * 2012-07-23 2012-11-14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堆叠拓扑成员设备的复位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CN102780582B (zh) * 2012-07-23 2014-12-24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堆叠拓扑成员设备的复位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US9632885B2 (en) 2012-11-23 2017-04-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ault detec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nd stack system
WO2014079383A1 (zh) * 2012-11-23 2014-05-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故障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和堆叠***
CN103840959A (zh) * 2012-11-23 2014-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故障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和堆叠***
CN103973560B (zh) * 2013-02-04 2018-01-1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rf***中堆叠链路故障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73560A (zh) * 2013-02-04 2014-08-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rf***中堆叠链路故障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31303B (zh) * 2013-12-20 2017-08-1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纵向融合架构接口实现多活性实体检测的方法及设备
CN104394017A (zh) * 2014-11-26 2015-03-0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堆叠***的选举方法及主设备
CN106209476A (zh) * 2016-08-29 2016-12-07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冗余备份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56383B (zh) * 2019-02-28 2022-07-0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冲突堆叠***的选举方法及装置
CN109756383A (zh) * 2019-02-28 2019-05-1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冲突堆叠***的选举方法及装置
CN110224950A (zh) * 2019-06-21 2019-09-10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堆叠***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24950B (zh) * 2019-06-21 2022-01-21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堆叠***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17658A (zh) * 2019-07-11 2021-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堆叠***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217658B (zh) * 2019-07-11 2024-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堆叠***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910734A (zh) * 2021-01-29 2021-06-0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链路聚合组的方法及***
CN112910734B (zh) * 2021-01-29 2022-07-1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链路聚合组的方法及***
CN115396385A (zh) * 2021-05-19 2022-11-25 ***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堆叠交换机快速恢复业务的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15396385B (zh) * 2021-05-19 2023-07-21 ***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堆叠交换机快速恢复业务的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5751A (zh) 一种堆叠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2347867B (zh) 一种堆叠***检测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EP3627767B1 (en) Fault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nodes in cluster
EP198244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recovering from virtual switch link failures
CN102315975B (zh) 一种基于irf***的故障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US10764119B2 (en) Link handover method for service in storage system, and storage device
CN102223258B (zh) 一种防止bfd会话中断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99846B (zh) 一种bfd报文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231682B (zh) 一种堆叠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1674208B (zh) 一种lacp mad检测的方法及设备
US10666554B2 (en) Inter-chassis link failure management system
CN103973560A (zh) 一种irf***中堆叠链路故障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83732A (zh) 负载平衡联网环境中的智能故障恢复
CN112491700A (zh) 网络路径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533736A (zh) 一种网络设备重启方法和装置
CN101588305A (zh) 一种携带多层标签的报文处理方法和交换机
CN111030877A (zh) 主备设备切换方法和装置
US11258666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MUX machine
CN101335716B (zh) 一种堆叠交换机分离或复合的方法及设备
CN102209008A (zh) 一种用于智能弹性架构的多激活检测方法和设备
WO2017000096A1 (zh) 一种链路恢复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3220189A (zh) 一种mad检测备份方法和设备
US10819628B1 (en) Virtual link trunking control of 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 master designation
CN101599906B (zh) 端口状态设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57436B (zh) 一种基于irf网络的流量传输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