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5640B - 基于近距离通信技术的数据交换方法和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基于近距离通信技术的数据交换方法和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5640B
CN102255640B CN201110195583.4A CN201110195583A CN102255640B CN 102255640 B CN102255640 B CN 102255640B CN 201110195583 A CN201110195583 A CN 201110195583A CN 102255640 B CN102255640 B CN 1022556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ata
mode
mobile termina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955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55640A (zh
Inventor
饶文剑
张光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9558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556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55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56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556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56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近距离通信技术的数据交换方法,包括:获取预设的数据交换方式;根据所述预设的数据交换方式,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分别确定对应的工作模式;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的工作模式进行数据交换。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实现了基于近距离通信技术的数据交换。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解决了移动终端互传数据需要繁琐的操作步骤,需要较长时间传送信息及效率不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近距离通信技术的数据交换方法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近距离通信技术的数据交换方法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网络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正在成为关注的焦点。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包括了蓝牙、802.11(Wi-Fi)、ZigBee、红外(IrDA)、超宽频(UWB)、近距离无线通信(NFC,NearField Communication)等。
其中,NFC技术是在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和互联技术二者整合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只要任意两个设备靠近而不需要线缆接插,就可以实现相互间的通信,可以用于设备互联、服务搜寻以及移动商务等广泛的领域。
NFC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标准。其在单一芯片上集成了非接触式读卡器、非接触式智能卡和点对点的功能,基于ISO14443协议,运行在13.56MHz的频率范围内,能在大约10cm范围内建立设备之间的链接,传输速率可为106kbit/s、212kbit/s、424kbit/s,未来可提高到848kbit/s以上。
目前,在传统的近距离通信技术的应用中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交换数据:用户通过蓝牙来交换数据(例如电子名片);用户通过红外来交换数据;用户通过射频SIM卡来交换数据。通过蓝牙、红外来交换数据,需要查找、配对、连接等步骤,操作麻烦且效率不高。而通过射频SIM卡来交换数据受到信号强弱的影响较大。
鉴于上述原因,需要一种使用NFC技术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和移动终端,从而解决移动终端互传数据时需要繁琐的操作步骤以及传送信息的时间较长及效率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近距离通信技术的数据交换方法,包括:获取预设的数据交换方式;根据所述预设的数据交换方式,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分别确定对应的工作模式;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的工作模式进行数据交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预设的数据交换方式包括异步交换方式和同步交换方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所述预设的数据交换方式为异步交换方式时,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数据读取请求;所述第二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读取请求后,将所述第二终端的工作模式设置为被动模式;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第二终端读取数据,并在完成数据读取之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通知;所述第二终端在接收到所述通知之后,将所述第二终端本身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主动模式,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数据请求;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请求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工作模式设置为被动模式;以及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第一终端读取数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所述预设的数据交换方式为同步交换方式时,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分别将各自工作模式设置为双向模式;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同时向对方发送数据请求;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到来自对方的所述数据请求,并分别向对方发送响应;当接收到对方的所述响应之后,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同步读取对方数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解析接收到的数据并对解析后的数据进行存储;以及所述第二终端解析接收到的数据并对解析后的数据进行存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移动终端的数据交换方式,并根据所述数据交换方式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工作模式;数据读取模块,连接到所述设置模块,根据所述设置的工作模式,基于近距离通信技术读取其他移动终端的数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数据读取请求或数据读取完成响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过所述设置模块设置所述移动终端的数据交换方式为异步交换方式且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来自其他移动终端的数据读取请求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的工作模式设置为被动模式;以及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来自其他移动终端的数据接收完成的响应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主动模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过所述设置模块设置所述移动终端的数据交换方式为同步交换方式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的工作模式设置为双向模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进一步包括:解析模块,连接到所述数据读取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读取模块读取到的数据解析为所述移动终端可识别的数据;以及存储模块,连接到所述解析模块,用于存储所述解析模块提供的数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解析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可识别的数据进行加密。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数据交换方法,通过改变采用NFC技术的终端的工作模式,可以实现基于近距离通信技术的数据的双向交换,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操作繁琐、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不仅操作简单快捷且有一定的趣味性。同理,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也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基于近距离通信技术的数据交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交换方法在数据交换方式为异步交换方式时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数据交换方法在数据交换方式为异步交换方式时的流程图;以及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数据交换方法在数据交换方式为同步交换方式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基于近距离通信技术的数据交换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近距离通信技术的数据交换方法,包括:步骤102,获取预设的数据交换方式;步骤104,根据预设的数据交换方式,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分别确定对应的工作模式;以及步骤106,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根据工作模式进行数据交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预设的数据交换方式包括异步交换方式和同步交换方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预设的数据交换方式为异步交换方式时,包括: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数据读取请求;第二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数据读取请求后,将第二终端的工作模式设置为被动模式;第一终端从第二终端读取数据,并在完成数据读取之后,向第二终端发送通知;第二终端在接收到通知之后,将第二终端本身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主动模式,并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数据请求;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第二数据请求后,将第一终端的工作模式设置为被动模式;以及第二终端从第一终端读取数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预设的数据交换方式为同步交换方式时,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分别将各自工作模式设置为双向模式;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同时向对方发送数据请求;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接收到来自对方的数据请求,并分别向对方发送响应;当接收到对方的响应之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同步读取对方数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进一步包括:第一终端解析接收到的数据并对解析后的数据进行存储;以及第二终端解析接收到的数据并对解析后的数据进行存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数据的大小可以小于1024k。数据可以例如是电子名片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交换方法,通过利用NFC技术的特点设置终端的工作方式,实现终端之间的双向的数据传递,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框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200,包括:设置模块202,用于设置移动终端200的数据交换方式,并根据数据交换方式确定移动终端200的工作模式;数据读取模块204,连接到设置模块202,根据设置的工作模式,基于近距离通信技术读取其他移动终端的数据;检测模块206,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数据读取请求或数据读取完成响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过设置模块202设置移动终端200的数据交换方式为异步交换方式,且检测模块206检测到来自其他移动终端的数据读取请求时,将移动终端200的工作模式设置为被动模式;以及检测模块206检测到来自其他移动终端的数据接收完成的响应时,将移动终端200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主动模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过设置模块202设置移动终端200的数据交换方式为同步交换方式时,将移动终端200的工作模式设置为双向模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进一步包括:解析模块208,连接到数据读取模块204,用于将数据读取模块204读取到的数据解析为移动终端200可识别的数据;以及存储模块210,连接到解析模块208,用于存储解析模块208提供的数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解析模块208还用于对可识别的数据进行加密。
在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电话、PDA、便携式计算机、平板电脑(例如iPad)等。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交换方法在数据交换方式为异步交换方式时的流程图。
在图3中,终端A和终端B都是基于NFC技术的如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基于NFC技术的NFC移动终端A和B都具有三种工作模式:
主动模式,NFC终端作为一个读卡器,主动发出自己的射频场去识别和读/写别的NFC设备;
被动模式,NFC终端可以模拟成一个卡被读/写,只在其他设备发出的射频场中被动响应;以及
双向模式,两个NFC移动终端都主动发出射频场来建立点对点的通信,从而能够同时实现RFID数据存储以及对其他NFC移动终端的RFID数据的读取等功能。
在该实施例中,假定NFC移动终端A和NFC移动终端B进行的数据交换是电子名片交换。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根据NFC技术的特点,对于数据大小小于1024k的任何数据,都可以使用本发明的数据交换方法来进行交换。
此时,NFC移动终端A和NFC移动终端B被设置为满足相互间信息交互所需的条件,如开通交互权限,处于一定的距离范围内,产生一定的触发动作(如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通过NFC移动终端A和NFC移动终端B各自的设置模块分别将NFC移动终端A和NFC移动终端B的数据交换方式被设置为异步交换方式。假设NFC移动终端A和B默认设置为:是否交换参数S为否,是否主动请求参数R为是,是否双向交互T为否。在NFC移动终端A和B需要交换名片的时候,通过设置模块将是否交换参数S设置为是。
参考图3,NFC移动终端A和B彼此靠近对方的时候,任意一方,在该实施例中假设为NFC移动终端A的收发模块先向NFC移动终端B发送数据请求(步骤302),NFC移动终端B的检测模块检测到请求,立即通知设置模块将其本身设置为被动模式,NFC移动终端A的读取模块读取NFC移动终端B的电子名片数据(步骤304),NFC移动终端A的解析模块把NFC移动终端B的电子名片数据解析出来,并由NFC移动终端A的存储模块把解析后的数据存到通讯录数据库中(步骤306),完成后NFC移动终端A的收发模块发送通知到NFC移动终端B(步骤308)。
NFC移动终端B的数据被读取完成后,NFC移动终端B的设置模块将其本身设置为主动模式,收发模块向NFC移动终端A发送数据请求(步骤310)。当NFC移动终端A的检测模块检测到该请求,立即通知本身的设置模块设置为被动模式。NFC移动终端B的读取模块读取NFC移动终端A的电子名片数据(步骤312),NFC移动终端B的解析模块把NFC移动终端A的电子名片数据解析出来,并由NFC移动终端B的存储模块把解析后的数据存到通讯录数据库中,或者加密存储到文件中(步骤314)。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数据交换方法在数据交换方式为异步交换方式时的流程图。图4中所示的实施例与图3中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该实施例中,假设为NFC移动终端B的收发模块先向NFC移动终端A发送数据请求(步骤402),NFC移动终端A与NFC移动终端B之间的其他的数据交换过程都类似于图3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数据交换方法在数据交换方式为同步交换方式时的流程图。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通过NFC移动终端A和NFC移动终端B各自的设置模块分别将NFC移动终端A和NFC移动终端B的数据交换方式被设置为同步交换方式。假设NFC移动终端A和B默认设置为:是否交换参数S为否,是否双向交互T为是(步骤502)。
在NFC移动终端A和NFC移动终端B需要交换名片的时候,通过设置界面将是否交换参数S设置为是(步骤504)。
参考图5,NFC移动终端A和B彼此靠近对方的时候,NFC移动终端A向NFC移动终端B发送数据请求(步骤506A),NFC移动终端B的检测模块检测到请求,向NFC移动终端A立即返回响应(步骤508A),得到响应后NFC移动终端A读取NFC移动终端B的电子名片数据(步骤510A),NFC移动终端A的解析模块把NFC移动终端B的电子名片数据解析出来(步骤512A),并由NFC移动终端A的存储模块把解析后的数据存到通讯录数据库中,或者加密存储到文件中(步骤514A)。
由于将NFC移动终端A和NFC移动终端B的数据交换方式被设置为同步交换方式,所以在执行上述步骤506A至步骤514A的同时,NFC移动终端B向NFC移动终端A发送数据请求(步骤506B),NFC移动终端A的检测模块检测到请求,向B立即返回响应(步骤508B),得到响应后NFC移动终端B读取NFC移动终端A的电子名片数据(步骤510B),NFC移动终端B的解析模块把NFC移动终端A的电子名片数据解析出来(步骤512B),NFC移动终端B的存储模块把解析后的数据存储到通讯录数据库中,或者加密存储到文件中(步骤514B)。
通过参考图1至图5的详细描述,可以清楚地理解本发明提出的基于NFC技术的数据交换方法和装置,以及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基于近距离通信技术的数据交换装置的移动终端,根据本发明,通过利用NFC技术的特点,通过设置工作模式来有效解决移动终端互传电子名片等数据时操作繁琐、传送信息的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的优点,并且有一定的趣味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近距离通信技术的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的数据交换方式;
根据所述预设的数据交换方式,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分别确定对应的工作模式,
其中,当所述预设的数据交换方式为异步交换方式时,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分别将各自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主动模式或被动模式;
当所述预设的数据交换方式为同步交换方式时,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分别将各自的工作模式设置为双向模式;
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的工作模式进行数据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设的数据交换方式为异步交换方式时,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数据读取请求;
所述第二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读取请求后,将所述第二终端的工作模式设置为被动模式;
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第二终端读取数据,并在完成数据读取之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通知;
所述第二终端在接收到所述通知之后,将所述第二终端本身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主动模式,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数据请求;
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请求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工作模式设置为被动模式;以及
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第一终端读取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设的数据交换方式为同步交换方式时,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分别将各自工作模式设置为双向模式;
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同时向对方发送数据请求;
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到来自对方的所述数据请求,并分别向对方发送响应;
当接收到对方的所述响应之后,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同步读取对方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解析接收到的数据并对解析后的数据进行存储;以及
所述第二终端解析接收到的数据并对解析后的数据进行存储。
5.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移动终端的数据交换方式,并根据所述数据交换方式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工作模式,其中,当所述移动终端的数据交换方式为异步交换方式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的工作模式设置为被动模式或主动模式,当所述移动终端的数据交换方式为同步交换方式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的工作模式设置为双向模式;
数据读取模块,连接到所述设置模块,根据所述设置的工作模式,基于近距离通信技术读取其他移动终端的数据;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数据读取请求或数据读取完成响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设置模块设置所述移动终端的数据交换方式为异步交换方式且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来自其他移动终端的数据读取请求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的工作模式设置为被动模式;以及
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来自其他移动终端的数据接收完成的响应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主动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解析模块,连接到所述数据读取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读取模块读取到的数据解析为所述移动终端可识别的数据;以及
存储模块,连接到所述解析模块,用于存储所述解析模块提供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可识别的数据进行加密。
CN201110195583.4A 2011-07-13 2011-07-13 基于近距离通信技术的数据交换方法和移动终端 Active CN1022556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95583.4A CN102255640B (zh) 2011-07-13 2011-07-13 基于近距离通信技术的数据交换方法和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95583.4A CN102255640B (zh) 2011-07-13 2011-07-13 基于近距离通信技术的数据交换方法和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5640A CN102255640A (zh) 2011-11-23
CN102255640B true CN102255640B (zh) 2014-08-20

Family

ID=44982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95583.4A Active CN102255640B (zh) 2011-07-13 2011-07-13 基于近距离通信技术的数据交换方法和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556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4291B (zh) * 2012-05-02 2016-03-30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nfc的情景模式设置方法及***
CN103457639A (zh) * 2012-05-30 2013-1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及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2916729B (zh) * 2012-09-04 2014-12-10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终端的近场通信方法、***及触摸屏终端
CN103218586A (zh) * 2013-03-26 2013-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读卡器以及用于数据存储的方法
CN104243156A (zh) * 2013-06-20 2014-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近场通信的点对点通信方法及近场通信终端
CN104156066B (zh) * 2014-07-29 2019-02-12 杨松 智能移动终端无线接收上传数据的方法、装置和***
CN104184500B (zh) * 2014-08-14 2017-01-25 北京橙鑫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名片信息交换方法和装置
CN104360873A (zh) * 2014-10-20 2015-02-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设备初始化方法和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639611A (zh) * 2014-12-31 2015-05-20 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792490B (zh) * 2017-02-28 2019-11-05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近场通讯方法和终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9049A (zh) * 2005-01-31 2008-02-20 索尼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和程序
CN101790183A (zh) * 2010-01-25 2010-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模式选择方法、移动终端及***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9049A (zh) * 2005-01-31 2008-02-20 索尼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和程序
CN101790183A (zh) * 2010-01-25 2010-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模式选择方法、移动终端及***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Interface and Protocol(NFCIP)";ISO/IEC;《ISO/IEC 18092》;20040401;正文34页及图22、24、25 *
ISO/IE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Interface and Protocol(NFCIP)".《ISO/IEC 18092》.2004,正文34页及图22、24、2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5640A (zh) 201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5640B (zh) 基于近距离通信技术的数据交换方法和移动终端
KR101533941B1 (ko) Rfid 카드를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단말
CN104253634B (zh) 双频多协议多功能近场通信集成***和应用方法
KR101002042B1 (ko) Rfid기술 기반 통신 환경에서 공유되는 안테나의동작을 위한 기기, 모듈 및 방법
CN102832976A (zh) Nfc通信方法及装置
TW201301798A (zh) 用於協商在第一裝置與第二裝置之間的通訊連結的系統、設備及方法
CN102802156B (zh) 一种鉴权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3491655A (zh) 一种终端设备间多模式通讯***及方法
CN102214311A (zh) 一种rfid读写装置和rfid信息验证***以及rfid信息验证方法
CN104065399A (zh) 协商工作模式的方法、设备及***
CN106488531B (zh) 一种快速连接无线局域网的方法
CN203250329U (zh) 一卡通手机卡及其读卡器
Kolev Designing a NFC system
CN201465163U (zh) 一种rf移动通信卡
CN103987129A (zh)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装置及***
CN202916871U (zh) 一种nfc***
CN104239945A (zh) 一种万能卡
Patel et al.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the future technology for an interactive world
CN201741178U (zh) 带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智能卡
CN102724642B (zh) 业务消息处理方法、智能卡以及终端设备
CN203466832U (zh) 一种基于nfc的动态令牌***
CN103826324B (zh) 基于蓝牙捕捉移动智能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的***及方法
CN102130472A (zh) 移动装置的电池模块和传收模块
CN201514651U (zh) 一种手机通信卡
CN111222864A (zh) 车联网安全支付方法、***、存储介质及车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22

Address after: 518057 Des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9789 Shennan Avenue,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17th Floor (15th Floor of Natural Floor) 1702-1703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coustic Cmi Holdings Ltd

Address before: 518040 8th Floor, Block B, Inno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za, Tian'an Digital City, Chegongmiao,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ulong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Sci. & Tech. (Shenzhe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