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3669A - 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互联网协议的方法及*** - Google Patents

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互联网协议的方法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3669A
CN102223669A CN2011101746788A CN201110174678A CN102223669A CN 102223669 A CN102223669 A CN 102223669A CN 2011101746788 A CN2011101746788 A CN 2011101746788A CN 201110174678 A CN201110174678 A CN 201110174678A CN 102223669 A CN102223669 A CN 1022236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
pass
request message
message
core 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746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23669B (zh
Inventor
彭聪
司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17467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2366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9742 priority patent/WO201217479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223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3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23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36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04W36/023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H04W36/0235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by transmitting sequence numbers, e.g. SN status transfe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IP的方法及***,上述方法中,在执行S1切换过程中,目标基站接收来自于核心网的切换请求消息,其中,核心网将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第一标识携带在切换请求消息中;目标基站按照第一标识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并分配IP。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保证S1切换时数据反传正常进行,避免出现切换时的数据丢包和业务中断情况。

Description

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互联网协议的方法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无线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LTE无线通信领域中的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IP的方法及***。
背景技术
移动性管理是移动通信***的一个重要属性,而切换就是移动性管理的关键内容,合理的切换操作可以减少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掉话的可能性,减少业务数据中断,提高***稳定性和用户感受。
在长期演进(LTE)***中,用户终端(UE)的状态分为连接态(RRC_CONNECTED)和空闲态(RRC_IDLE)两种。当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下的UE从服务小区移动到了另一个小区时,就会触发越区切换(handover),以保证业务的不中断。
当UE从一个基站(eNB)的小区切换到另一个eNB的小区时,就会触发跨基站的切换。如果切换源基站和切换目标基站之间存在X2接口(X2 Interface)并且与同一MME相连时,根据现有技术(3GPP协议,23.401),源eNB将会发起经过X2接口的切换(X2 InterfaceHandover),否则将发起经过S1接口的切换(S1 Interface Handover)。
为了减少S1切换过程中业务数据的中断,3GPP引入了数据反传技术(data forwarding),即源eNB在切换执行时将还未来得及下发给UE的下行数据和UE上发的还未能按序投递到核心网的AM模式上行数据反传到目标eNB,并将PDCP序列号信息通过信令传给目标eNB,由目标eNB对反传过来的上下行数据包进行投递。源eNB根据切换UE已建立的各个业务的业务属性来决定是否需要对该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反传并将该信息通过信令带给核心网和目标eNB。
如果源eNB与目标eNB之间存在X2偶联,则进行直接路径反传,即源eNB直接将反传数据发送到目标eNB,否则进行非直接路径反传,即源eNB将反传数据发送到核心网,再由核心网将反传数据转发给目标eNB。反传路径由源eNB决定,并通过S1口信令中的直接路径反传标志带给核心网,核心网根据直接路径反传标志来决定是否需要实施非直接路径反传。
为了接收反传数据,目标eNB需要为切入UE需要数据反传的每个业务(ERAB)分配反传路径IP,并将IP通过S1口信令传给核心网。如果进行直接路径反传,核心网将目标eNB的IP直接发送给源eNB,源eNB直接将反传数据发送到目标eNB;如果进行非直接路径反传,核心网将目标eNB的IP保存,并在核心网侧给需要反传的业务分配反传IP,将该IP发送给源eNB,源eNB将反传数据发送到核心网,核心网将反传数据转发给目标eNB。
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为VLAN)技术是指在传输网络中,将物理上的一个传输网络分成多个虚拟局域网,各个虚拟局域网之间进行隔离,不能相互访问。从而避免网络中出现的广播风暴,同时起到各个虚拟局域网之间的数据安全和保密作用。
eNodeB在接收到带有VLAN标签的数据报文后,根据VLAN ID判断该报文属于那个子接口。报文被送出网元时,根据路由查询后,确定出网元的接口号,此时会封装该子接口所对应的VLAN ID。通过对收发报文打标签,根据标签的VLAN ID不同,进行报文的区分,达到通过一个实接口收发多种报文的目的。
LTE eNodeB存在S1/MP/X2连接。考虑到分组交换核心网(Packet Switched Core,简称为PS Core)PS Core(简称EPC)与操作维护中心(Operation Management Center,简称为OMC)网络部署上大多数情况下都部署在一个机房中,故考虑S1/MP单独划分一个VLAN,对X2口单独划分另一个VLAN,使得处于同一个L2传输网络的基站之间通信的报文不用上L3进行路由转发。
在S1口和X2口划分为不同VLAN的情况下,eNB的S1口和X2口之间不能相互访问,相当于虚拟的两个不同的网络。因此,如果eNB在X2口分配了IP并在X2口上建立通道等待接收数据,而数据从S1接口上传入eNB,则eNB将接收不到。
然而,相关技术中并未涉及目标eNB如何得知切换时数据反传的路径是直接反传还是非直接反传,因此目标eNB无法确定通过S1口还是X2口建立数据反传通道,也无法确定反传通道的IP是分配S1口的VLAN中的IP还是X2口的VLAN中的IP。这将会导致S1切换时数据反传无法正常进行,引起切换时的数据丢包和业务中断。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S1切换时数据反传无法正常进行,引起切换时的数据丢包和业务中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IP的方法及***,以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IP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IP分配方法包括:在执行S1切换过程中,目标基站接收来自于核心网的切换请求消息,其中,所述核心网将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第一标识携带在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目标基站按照第一标识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并分配IP。
在上述目标基站接收来自于核心网的切换请求消息之前,还包括:源基站确定执行S1切换后,所述核心网接收来自于所述源基站的切换需求消息,其中,所述切换需求消息携带有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第二标识;所述核心网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将所述第一标识携带在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发送。
上述核心网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将所述第一标识携带在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发送包括:如果所述核心网中的MME不需要改变,则该MME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在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增加所述第一标识,并将增加所述第一标识后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如果所述核心网中的MME需要改变,则源MME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在前转切换请求消息中增加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第三标识,并将增加所述第三标识后的所述前转切换请求消息发送至目标MME,所述目标MME根据所述第三标识在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增加所述第一标识,并将增加所述第一标识后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
通过以下之一方式在上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增加所述第一标识或在所述前转切换请求消息中增加所述第三标识:增加承载所述第一标识或所述第三标识的信元;使用当前信元中的保留字段来承载所述第一标识或第三标识。
上述目标基站按照所述第一标识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并分配IP包括:如果所述第一标识指示是直接路径反传,则通过X2口建立数据反传通道,并为反传数据分配X2口VLAN的IP;如果所述第一标识指示不是直接路径反传,则通过S1口建立数据反传通道,并为反传数据分配S1口VLAN的IP。
上述目标基站按照所述标识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并分配IP之后,还包括: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其中,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有所述分配的IP。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IP的***。
根据本发明的IP分配***包括:核心网,包括:扩展模块,用于在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第一标识;目标基站;目标基站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执行S1切换过程中,接收来自于核心网的切换请求消息,其中,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第一标识;处理模块,用于按照第一标识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并分配IP。
上述***还包括:源基站,包括:判决模块,用于判决是否需要执行S1切换;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切换需求消息,其中,所述切换需求消息携带有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第二标识;则所述核心网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在源基站确定执行S1切换后,接收来自于所述源基站的所述切换需求消息;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将所述第一标识携带在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发送。
上述处理模块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标识是否指示直接路径反传;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输出为是时,通过X2口建立数据反传通道,并为反传数据分配X2口VLAN的IP;在所述判断单元输出为否时,通过S1口建立数据反传通道,并为反传数据分配S1口VLAN的IP。
上述目标基站还包括;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其中,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有所述分配的IP。
通过本发明,核心网将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标识携带在切换请求消息中发送给目标基站,目标基站按照该标识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并分配IP。解决了相关技术中S1切换时数据反传无法正常进行,引起切换时的数据丢包和业务中断的问题,进而可以保证S1切换时数据反传正常进行,避免出现切换时的数据丢包和业务中断情况。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IP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IP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发生S1切换的UE、切换源eNB、目标eNB、MME和S-GW的接口关系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二的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IP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二的发生跨MME的S1切换(S-GW不改变)的UE、切换源eNB、目标eNB、切换源MME、目标MME和S-GW的接口关系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IP的***的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IP的***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IP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IP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S102:在执行S1切换过程中,目标基站接收来自于核心网的切换请求消息,其中,核心网将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第一标识携带在切换请求消息中;
步骤S104:目标基站按照第一标识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并分配IP。
相关技术中并未涉及目标eNB如何得知切换时数据反传的路径是直接反传还是非直接反传,因此目标eNB无法确定通过S1口还是X2口建立数据反传通道,也无法确定反传通道的IP是分配S1口的VLAN中的IP还是X2口的VLAN中的IP。这将会导致S1切换时数据反传无法正常进行,引起切换时的数据丢包和业务中断。图1所示的方法中,核心网将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标识携带在切换请求消息中发送给目标基站,目标基站按照该标识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并分配IP。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进而可以保证S1切换时数据反传正常进行,避免出现切换时的数据丢包和业务中断情况。
优选地,在执行步骤S102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处理:
(1)源基站确定执行S1切换后,核心网接收来自于源基站的切换需求消息,其中,切换需求消息携带有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第二标识;
(2)核心网根据第二标识将第一标识携带在切换请求消息中发送。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源基站(源eNB)判决需要进行S1切换,通过S1口给核心网发送切换需求(Handover Required)消息,该切换需求消息包括但不限于移动性触发的切换。Handover Required消息中包括但不限于UE的RRC上下文、UE能力以及直接路径反传标志(Direct Forwarding Path Availability)。
优选地,上述核心网根据第二标识将第一标识携带在切换请求消息中发送包括以下处理:
如果核心网中的MME不需要改变,则该MME根据第二标识在切换请求消息中增加第一标识,并将增加第一标识后的切换请求消息发送至目标基站;
如果核心网中的MME需要改变,则源MME根据第二标识在前转切换请求消息中增加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第三标识,并将增加第三标识后的前转切换请求消息发送至目标MME,目标MME根据第三标识在切换请求消息中增加第一标识,并将增加第一标识后的切换请求消息发送至目标基站。
优选地,可以通过以下之一方式在切换请求消息中增加上述第一标识或在前转切换请求消息中增加上述第三标识:
(1)增加承载第一标识或第三标识的信元;
(2)使用当前信元中的保留字段来承载第一标识或第三标识。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核心网可以根据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ired)消息中的信元填写Handover Request消息,具体可以分两种情况:(1)如果MME不需要改变,MME根据Handover Required消息中的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标识填写Handover Request消息中的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标识,将Handover Request消息通过S1口发送给目标eNB。(2)如果MME需要改变,源MME根据Handover Required消息中的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标识填写Forward Relocation Request消息中的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标识,将Forward RelocationRequest消息通过S10口发送给目标MME,目标MME根据Forward Relocation Request消息中的直接路径反传标识填写Handover Request消息中的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标识,将Handover Request消息通过S1口发送给目标eNB。
其中,可以在Handover Request消息或Forward Relocation Request消息中增加直接路径反传标识信元,或者使用现有的信元(即上述当前信元)中的保留字段来承载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标识。
优选地,上述步骤S104可以进一步包括:
(1)如果第一标识指示是直接路径反传,则通过X2口建立数据反传通道,并为反传数据分配X2口VLAN的IP;
(2)如果第一标识指示不是直接路径反传,则通过S1口建立数据反传通道,并为反传数据分配S1口VLAN的IP。
优选地,在目标基站按照标识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并分配IP之后,目标基站需要向核心网发送切换响应消息,其中,切换响应消息中携带有分配的IP。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目标eNB根据Handover Request消息为即将切入的UE分配资源,准备无线资源信息,等待UE接入。目标eNB根据Handover Request消息中的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标识和业务是否反传标识为上下行反传数据创建传输通道,分配IP,如果上述标识指示为直接路径反传,则为反传数据分配X2口VLAN的IP,否则为反传数据分配S1口VLAN的IP,然后组建切换请求确认(Handover RequestAcknowledge)消息发送给核心网,其中,该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含需要反传的业务的反传通道目的IP以及目标eNB通过核心网和源eNB转发给UE的包含移动性信息的重配消息(即切换命令)。
之后,核心网根据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组建切换命令(HandoverCommand)消息,如果是直接路径反传,核心网将目标eNB发过来的业务反传目的IP填入Handover Command消息中,如果是非直接路径反传,核心网保存目标eNB传来的目的IP,并对需要反传的业务创建上下行数据反传通道,为反传通道分配目的IP,将分配的IP填入Handover Command消息,然后通过S1口发送给源eNB。
源eNB接收到Handover Command消息,解码得到其中的切换命令,发送给UE,并将各业务的上下行反传数据发送到Handover Command消息中携带的相应IP上,如果为直接路径反传,反传数据通过X2口直接发送到了目标eNB;如果为非直接路径反传,反传数据通过S1口发送到核心网,再由核心网通过S1口发送到目标eNB。
UE接入到目标eNB,给目标eNB发送重配完成消息,目标eNB给核心网发送HandoverNotify消息通知核心网切换完成,核心网给源eNB发送上下文释放命令,开始给目标eNB发送下行数据并开始接收上行数据,目标eNB将上行反传数据发给核心网,将下行反传数据发给UE,并开始正常处理上下行数据,切换完成。
经过上述处理,经过S1接口的切换在目标eNB的S1口和X2口划分为不同VLAN的情况下目标eNB能够正确创建反传通道,分配反传IP,使反传数据能够正常接收。
以下结合图2和图3描述核心网中的MME不需要改变时S1切换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IP分配方法的流程图。其中,同一个MME下进行S1切换的UE、eNB、MME、S-GW的连接关系图如图3所示,两个eNB均与同一个MME之间存在S1口偶联,两eNB之间无X2口,两eNB与同一S-GW相连,与切换前UE与eNB1存在UU口,即空口,切换后UE与eNB1的UU口断,与eNB2建立起UU口。需要注意的是,图2中将核心网的MME和S-GW画在同一框图内。如图2所示,该IP分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S202:由于UE上发测量报告或者负荷均衡等原因,触发源eNB判决处于RRC连接态的UE需要进行站间切换,且由于没有可用的X2口,判决需要进行S1切换,数据反传类型为非直接路径反传,UE的所有业务均为AM模式,需要进行下行反传。
步骤S204:源eNB组建切换需求(Handover Required)消息通过S1口发送给MME,Handover Required消息中包括但不限于UE的RRC上下文、UE能力以及直接路径反传标志(是否直接路径反传的标识为FALSE)。
步骤S206:核心网的MME根据Handover Required消息中的信元填写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消息,该消息中包含但不限于UE的RRC上下文、UE能力、需要目标eNB建立的业务列表。
步骤S208:MME根据Handover Required消息中的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标识,将Handover Request消息中的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标识信元或协议规定的作为直接路径反传标识的保留字段置为FALSE,
步骤S210:将Handover Request消息通过S1口发送给目标eNB。
步骤S212:目标eNB根据Handover Request消息为即将切入的UE分配资源,准备无线资源信息,等待UE接入。
步骤S214:目标eNB根据Handover Request消息中的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标识为FALSE,判断反传路径为非直接路径反传,为反传数据分配S1口VLAN的IP;
步骤S216:目标eNB组建切换请求确认(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发送给MME,其中包含但不限于需要反传的业务的上下行反传数据通道目的IP以及目标eNB通过核心网和源eNB转发给UE的包含移动性信息的重配消息(即切换命令)。
步骤S218:MME根据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组建Handover Command消息。由于是非直接路径反传,MME通知S-GW对切换UE的所有业务创建上下行反传通道,将目标eNB分配的目的IP带给S-GW。W-GS为反传通道分配目的IP并发给MME,MME将S-GW分配的目的IP填入Handover Command消息,然后通过S1口发送给源eNB。
步骤S220:源eNB收到Handover Command消息,解码得到其中的切换命令,发送给UE;将各业务的上下行反传数据发送到Handover Command消息中携带的S-GW分配的目的IP上,反传数据通过S1口发送到核心网的S-GW,再由S-GW通过S1口发送到目标eNB分配的目的IP上,目标eNB接收到上下行反传数据。
步骤S222:UE接入到目标eNB,给目标eNB发送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S224:目标eNB给MME发送Handover Notify消息通知MME切换完成;
步骤S226:MME给源eNB发送上下文释放命令,并通知S-GW切换路径,S-GW停止给源eNB发送下行数据,开始给目标eNB发送下行数据和接收目标eNB的上行数据,目标eNB将上行反传数据按序投递给核心网,将下行反传数据发给UE,并开始正常处理上下行数据,切换完成。
以下结合图4和图5描述核心网中的MME不需要改变时S1切换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二的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IP的方法的流程图。其中,不同MME下进行S1切换的UE、eNB、MME、S-GW的连接关系图如图5所示,eNB1与MME1之间存在S1偶联,eNB2与MME2之间存在S1偶联,eNB1、eNB2、MME1、MME2均与同一个S-GW相连,两个eNB之间存在X2口偶联,切换前UE与eNB1存在UU口,即空口,切换后UE与eNB1的UU口断,与eNB2建立起UU口。如图5所示,该IP分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S402:由于UE上发测量报告或者负荷均衡等原因,触发源eNB判决处于RRC连接态的UE需要进行站间切换。由于源eNB与目标eNB与不同的MME相连,源eNB判决需要进行S1切换。由于源eNB与目标eNB之间有X2口,源eNB判决数据反传类型为直接路径反传。切换UE的所有业务均为AM模式,且需要进行下行反传;
步骤S404:源eNB组建Handover Required消息通过S1口发送给源MME,HandoverRequired消息中包括但不限于UE的RRC上下文、UE能力以及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标识(例如,直接路径反传标志为TRUE);
步骤S406:源MME根据Handover Required消息中的信元填写Forward RelocationRequest;
步骤S408:源MME根据Handover Required消息中的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标识为TRUE,填写Forward Relocation Request消息中的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标识为TRUE;
步骤S410:源MME选择目标MME,并将填写了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标识的ForwardRelocation Request消息发送给目标MME;
步骤S412:目标MME收到Forward Relocation Request,根据该消息中的信元填写Handover Request消息,其中,该消息中包含但不限于UE的RRC上下文、UE能力、需要目标eNB建立的业务列表;
步骤S414:目标MME根据Handover Required消息中的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标识,填写Handover Request消息中的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标识信元或协议规定的作为直接路径反传标识的保留字段为TRUE,将Handover Request消息通过S1口发送给目标eNB;
步骤S416:目标eNB根据Handover Request消息为即将切入的UE分配资源,准备无线资源信息,等待UE接入。
步骤S418:目标eNB根据Handover Request消息中的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标识为TRUE,判断反传路径为直接路径反传,为反传数据分配X2口VLAN的IP;
步骤S420:目标eNB组建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发送给MME,其中,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包含但不限于需要反传的业务的上下行反传数据通道目的IP以及目标eNB通过核心网和源eNB转发给UE的包含移动性信息的重配消息(即切换命令)。
步骤S422:目标MME根据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组建ForwardRelocation Response消息,发送给源MME。
由于是直接路径反传,目标MME直接将目标eNB分配的反传路径IP填写到ForwardRelocation Response消息中。
步骤S424:源MME根据Forward Relocation Response消息组建Handover Command消息,并将Forward Relocation Response消息中的反传目的IP填入Handover Command消息,然后通过S1口发送给源eNB。
步骤S426:源eNB收到Handover Command消息,解码得到其中的切换命令,发送给UE,并将各业务的上下行反传数据发送到Handover Command消息中携带的反传目的IP,即目标eNB分配的反传目的IP上,目标eNB接收到上下行反传数据。
步骤S428:UE接入到目标eNB,给目标eNB发送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S430:目标eNB给目标MME发送Handover Notify消息通知切换完成。
步骤S432:目标MME给S-GW发送业务修改请求(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
步骤S434:目标MME给源MME发送Forward Relocation Complete Notification消息;
步骤S436:源MME给源eNB发送上下文释放命令,源eNB释放本地的UE资源。S-GW切换路径到目标eNB,在给源eNB发送End Marker包后停止给源eNB发送下行数据,开始处理目标eNB上的上下行数据。源eNB将End Marker包反传给目标eNB,目标eNB收到End Marker包后将上行反传数据按序投递给核心网,将下行反传数据发给UE,并开始正常处理上下行数据,切换完成。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IP的***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该IP分配***主要包括:核心网10和目标基站20;所述核心网10包括:扩展模块100,用于将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第一标识携带在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目标基站2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接收模块200,用于在执行S1切换过程中,接收来自于核心网的切换请求消息,其中,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第一标识;处理模块202,用于按照第一标识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并分配IP。
优选地,如图7所示,上述***还可以包括;还包括:源基站30;其中,源基站30包括:判决模块300,用于判决是否需要执行S1切换;第一发送模块302,用于发送切换需求消息,其中,切换需求消息携带有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第二标识;核心网10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102,用于在源基站确定执行S1切换后,接收来自于源基站的切换需求消息;第二发送模块104,用于根据第二标识将第一标识携带在切换请求消息中发送。
优选地,如图7所示,处理模块202可以进一步包括:判断单元(图7未示出),用于判断第一标识是否指示直接路径反传;处理单元(图7未示出),用于在判断单元输出为是时,通过X2口建立数据反传通道,并为反传数据分配X2口VLAN的IP;在判断单元输出为否时,通过S1口建立数据反传通道,并为反传数据分配S1口VLAN的IP。
优选地,如图7所示,目标基站20还包括;第三发送模块204,用于向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其中,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有分配的IP。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目标基站、源基站和核心网中的各模块、各单元相互结合的优选实施方式具体可以参见图1至图5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在现有LTE技术的基础上,有效地解决了S1切换时划分VLAN的目标eNB由于无法知道切换的反传路径而导致无法正确建立反传通道来接收反传数据,以及无法正确按照VALN的划分来分配反传通道IP的问题,保证了S1切换的数据反传成功,减小了切换过程的数据丢失和业务中断,极大地提高了LTE***性能和用户感受。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互联网协议IP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执行S1切换过程中,目标基站接收来自于核心网的切换请求消息,其中,所述核心网将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第一标识携带在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
所述目标基站按照所述第一标识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并分配I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来自于核心网的切换请求消息之前,还包括:
源基站确定执行S1切换后,所述核心网接收来自于所述源基站的切换需求消息,其中,所述切换需求消息携带有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第二标识;
所述核心网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将所述第一标识携带在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将所述第一标识携带在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发送包括:
如果所述核心网中的MME不需要改变,则该MME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在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增加所述第一标识,并将增加所述第一标识后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
如果所述核心网中的MME需要改变,则源MME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在前转切换请求消息中增加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第三标识,并将增加所述第三标识后的所述前转切换请求消息发送至目标MME,所述目标MME根据所述第三标识在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增加所述第一标识,并将增加所述第一标识后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之一方式在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增加所述第一标识或在所述前转切换请求消息中增加所述第三标识:
增加承载所述第一标识或所述第三标识的信元;
使用当前信元中的保留字段来承载所述第一标识或第三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基站按照所述第一标识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并分配IP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标识指示是直接路径反传,则通过X2口建立数据反传通道,并为反传数据分配X2口VLAN的IP;
如果所述第一标识指示不是直接路径反传,则通过S1口建立数据反传通道,并为反传数据分配S1口VLAN的IP。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基站按照所述标识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并分配IP之后,还包括: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其中,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有所述分配的IP。
7.一种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互联网协议IP的***,其特征在于,包括:核心网和目标基站;
所述核心网包括:
扩展模块,用于将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第一标识携带在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
所述目标基站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执行S1切换过程中,接收来自于所述核心网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处理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第一标识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并分配IP。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源基站,所述源基站包括:
判决模块,用于判决是否需要执行S1切换;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切换需求消息,其中,所述切换需求消息携带有是否是直接路径反传的第二标识;
则所述核心网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在源基站确定执行S1切换后,接收来自于所述源基站的所述切换需求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将所述第一标识携带在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发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标识是否指示直接路径反传;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输出为是时,通过X2口建立数据反传通道,并为反传数据分配X2口VLAN的IP;在所述判断单元输出为否时,通过S1口建立数据反传通道,并为反传数据分配S1口VLAN的IP。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基站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其中,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有所述分配的IP。
CN201110174678.8A 2011-06-24 2011-06-24 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互联网协议的方法及*** Active CN1022236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74678.8A CN102223669B (zh) 2011-06-24 2011-06-24 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互联网协议的方法及***
PCT/CN2011/079742 WO2012174798A1 (zh) 2011-06-24 2011-09-16 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互联网协议的方法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74678.8A CN102223669B (zh) 2011-06-24 2011-06-24 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互联网协议的方法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3669A true CN102223669A (zh) 2011-10-19
CN102223669B CN102223669B (zh) 2018-06-12

Family

ID=44780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74678.8A Active CN102223669B (zh) 2011-06-24 2011-06-24 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互联网协议的方法及***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23669B (zh)
WO (1) WO2012174798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32288A1 (zh) * 2012-08-31 2014-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7005906A (zh) * 2015-08-07 201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和接入网络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8027947A1 (zh) * 2016-08-12 2018-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9526252A (zh) * 2016-08-10 2019-03-2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接入网节点、无线终端、核心网节点及其方法
CN109565732A (zh) * 2016-08-10 2019-04-0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接入网节点、无线终端、核心网节点及其方法
CN110995773A (zh) * 2016-05-24 2020-04-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QoS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1935745A (zh) * 2020-08-12 2020-11-13 上海共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终端跨基站移动性能优化的方法
CN112514450A (zh) * 2018-11-29 2021-03-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330492B2 (en) 2016-08-10 2022-05-10 Nec Corpo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radio terminal, and method therefor
US11343679B2 (en) 2016-08-10 2022-05-24 Nec Corpo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radio terminal, core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theref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6992A (zh) * 2008-08-19 2010-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释放方法和***、基站、服务网关和移动性管理网元
CN101656990B (zh) * 2008-08-20 2014-10-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中支持切换的方法
CN101754304B (zh) * 2008-12-09 2012-1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跨基站切换的用户面数据反传方法
CN101730032A (zh) * 2010-01-18 2010-06-09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数据前转的方法和一种施主基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enhancements for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access(Release 10)", 《3GPP TS 23.401 V10.3.0》 *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6283A (zh) * 2012-08-31 2014-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14032288A1 (zh) * 2012-08-31 2014-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4106283B (zh) * 2012-08-31 2018-08-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7005906A (zh) * 2015-08-07 201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和接入网络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005906B (zh) * 2015-08-07 2020-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和接入网络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995773A (zh) * 2016-05-24 2020-04-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QoS控制方法及设备
US11240724B2 (en) 2016-05-24 2022-02-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handover
US11765635B2 (en) 2016-08-10 2023-09-19 Nec Corpo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radio terminal, core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therefor
US11765636B2 (en) 2016-08-10 2023-09-19 Nec Corpo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radio terminal, core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9565732A (zh) * 2016-08-10 2019-04-0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接入网节点、无线终端、核心网节点及其方法
US11979787B2 (en) 2016-08-10 2024-05-07 Nec Corpo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radio terminal, and method therefor
US11910258B2 (en) 2016-08-10 2024-02-20 Nec Corpo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radio terminal, core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therefor
US11800420B2 (en) 2016-08-10 2023-10-24 Nec Corpo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radio terminal,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9526252A (zh) * 2016-08-10 2019-03-2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接入网节点、无线终端、核心网节点及其方法
US11330492B2 (en) 2016-08-10 2022-05-10 Nec Corpo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radio terminal, and method therefor
US11343679B2 (en) 2016-08-10 2022-05-24 Nec Corpo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radio terminal, core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therefor
US11356854B2 (en) 2016-08-10 2022-06-07 Nec Corpo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radio terminal, core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therefor
CN111314973B (zh) * 2016-08-12 2021-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WO2018027947A1 (zh) * 2016-08-12 2018-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1314973A (zh) * 2016-08-12 2020-06-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2514450B (zh) * 2018-11-29 2024-01-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14450A (zh) * 2018-11-29 2021-03-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35745B (zh) * 2020-08-12 2024-04-12 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 实现终端跨基站移动性能优化的方法
CN111935745A (zh) * 2020-08-12 2020-11-13 上海共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终端跨基站移动性能优化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3669B (zh) 2018-06-12
WO2012174798A1 (zh) 201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3669A (zh) 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互联网协议的方法及***
CN102123460B (zh) 集群移动通信***中实现组呼业务切换的方法
CN105981434B (zh) 软件定义联网中的切换
CN1889785B (zh) 分组切换过程中对切换失败进行处理的方法、***和网络
CN102271373A (zh) X2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2098711B (zh) 一种优化切换的方法与基站设备
CN103945537A (zh) 无线资源管理方法、装置及***
CN103563440A (zh) 移动通信网络和方法
CN102238668A (zh) 一种通过网关进行x2切换的方法
CN102843716B (zh) 一种移动中继网络中的切换方法、***和设备
CN103313325A (zh) 切换方法及装置、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828481B (zh) 数据传输设备、通信***及通信方法
CN105338513A (zh) 设备到设备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114927A (zh)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及方法
US20200153658A1 (en) Tunnel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980980A (zh)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CN101651536A (zh) 控制序列号的同步实现方法和***
CN102131251A (zh) 一种进行数据前转的方法
CN10464016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
CN103517357A (zh)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04244194A (zh) 集群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2333352A (zh) 一种长期演进lte***中减少切换时延的方法
CN105530667A (zh) 终端的业务连续性处理方法及装置
EP289020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creasing gateway capacity in lte mode femto cell system
CN102695290A (zh) 数据传递方法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