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4782B - 动盖式微压锅具 - Google Patents

动盖式微压锅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4782B
CN102204782B CN 201110143300 CN201110143300A CN102204782B CN 102204782 B CN102204782 B CN 102204782B CN 201110143300 CN201110143300 CN 201110143300 CN 201110143300 A CN201110143300 A CN 201110143300A CN 102204782 B CN102204782 B CN 1022047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spool
cover
inner cap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14330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4782A (zh
Inventor
简伟文
邹邦明
李孜宇
韦兴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A General Aviation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lecpro Electric Appliance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lecpro Electric Appliance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lecpro Electric Appliance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14330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047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04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4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4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4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动盖式微压锅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内设置有内锅,所述锅盖与所述内锅之间设置有内锅密封圈,在所述锅体或锅盖上设置有可以传感所述锅盖上下移动信号的信号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锅盖上设置有低压泄气阀;在所述锅盖上设置第一盖孔,在所述第一盖孔中设置所述低压泄气阀,所述低压泄气阀包括可以在所述第一盖孔中上下活动的第一泄气阀芯,所述第一泄气阀芯与所述锅盖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泄气阀芯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锅盖之间具有间隙。本发明大大减少了能量的消耗,控温精确又能使锅盖在开启和闭合操作中顺畅。由于具有上述特点,可以应用微压锅具如电饭锅、煲汤锅、慢炖锅等厨房用器具中。

Description

动盖式微压锅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热锅具,特别涉及在微压工作状态下工作的电热锅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饭锅其盖体上设置有直通外面空气的通气孔,锅内基本上没有任何压力,锅内沸腾的水会带走大量的热量,使这种传统的电饭锅的能耗非常高;其次为了维持锅内水沸腾所需热量,必须将发热器的功率和体积适当做大。压力锅特别是最近几年开始发展起来的电压力锅,虽然在能耗方面大大降低,但锅内高压不仅对锅内食物形成破坏,而且要求锅体的结构强度高,否则非常容易发生***,因此高压锅的制造成本高,始终存在安全隐患。
对于微压锅具,其基本的原理在于始终维持锅内的水温接近沸腾的临界点但极少超过沸腾点,这样不仅可以使锅内的食物可以在接近沸腾点温度范围内煮沸,但又不会有大量的水被蒸发而损耗热量,使锅具的能耗不仅小于高压锅而且远远小于普通传统的电饭锅。我们知道从水变为蒸汽将消耗大量的能量,而这些能量消耗后全部排出到锅外,不仅消耗了能量而且使室内温度升高。为此就如何准确地控制锅内食物的温度是该种微压锅具的实施难点。如果全部采用电子式检测控制方法,制造成本不仅非常高,而且由于检测元件的参数漂移,极难控制准确。
现有技术方案中,比较典型的是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820005938.2,名称为“一种汽动电热蒸煮器具”的技术方案,其披露了一种汽动电热蒸煮器具,它属于厨房用电热蒸煮器具,是利用蒸汽动力控制温度在常压下工作的电饭锅产品技术。它包括锅盖、内锅、电热器;内锅设置在电热器上;它还包括一个动力控制装置,该装置包含固定结构件、开关、动力传递件,其中的开关与电热器串联接入电源。该发明虽然也提及了一种低压电饭锅的结构和原理,但该发明的实质性特点还是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620007791.1专利技术的一种翻版,其借用压力锅的原理,利用锅盖本身的变形或位移,或者利用内锅的位移来传递锅内压力,从而仍然必须使锅内的压力比较高。在此种结构的微压锅具中,由于其内锅是密封状态下工作的,不管是开盖或合盖的情况,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对锅内出现的正压状态或负压状态予以处理;其次由于内锅内的水接近沸点前也会有大量的空气溢出,而这些空气也需要及时排出,但排出空气时并不需要电热器关断电源。然而上述技术方案并未考虑上述问题,使其产品不仅开、合盖困难而且在排出低压空气过程中会使开关误动作,这样大大延缓了煮饭的时间。
其次,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18284.3,名称为“一种动盖控制装置”的发明专利,披露了一种动盖控制装置,它属于厨房用电热烹饪器具领域,是采用压力控制方式,工作在常压范围的一种动盖控制装置。它包括锅盖部件、锅体部件、内锅、电热盘;在锅盖部件与锅体部件相接处的一侧设置一个控制机构,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传递件和开关,用于传递锅盖部件的位移力或重力的传递件与开关呈上下对应设置;在所述的锅盖部件与锅体部件相接处的另一侧设置一个支点机构,所述的支点机构,包括设置在锅盖部件和锅体部件上的固定件和扣插件,固定件和扣插件相互结合,锅盖部件以二者的结合点为支点作开合位移。根据该发明的权利要求7、权利要求8及说明书的记载,其已经关注到需要顺利地开合盖的问题,采用一个推杆11将锅盖上密封圈予以强行地挤压变形从而内锅内的气压与外部平衡。但不仅仍然未考虑空气的排出问题而且该推杆11机构非常复杂,也会损坏密封圈。
发明内容
微压锅具,是一种始终维持锅内的水温接近沸腾的临界点【内锅的温度误差范围最好控制在±0.2°~±0.5°(摄氏度)】但极少超过沸腾点,这样不仅可以使锅内的食物可以在接近沸腾点温度范围内煮沸,但又不会有大量的水被蒸发而汽化损耗热量,使锅具的能耗不仅小于高压锅而且远远小于普通传统的电饭锅。由于其工作温度比较恒定,如果通过电子控制方式可以实现恒温工作,不仅要求其探测器件比较稳定而且比较精准,控制***本身的稳定性要求也非常高,为此采用电子控制方式将使制造成本比较高。其次微压锅具的内锅一般是在密闭的环境下工作,为此还要考虑其因密闭环境而导致的安全问题。本发明试图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动盖式微压锅的结构予以进一步改进,使炊具在未工作时容易开盖和合盖,而且能够及时排出水沸腾前溢出的空气,对内锅的水温予以更加准确地调节。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动盖式微压锅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内设置有内锅,所述锅盖与所述内锅之间设置有内锅密封装置,在所述锅体或锅盖上设置有传感所述锅盖移动信号的信号开关;所述锅盖是双层的结构包括所述内盖和外壳体,所述内盖与所述外壳体之间通过弹性密封件连接起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锅盖的内盖上设置有低压泄气阀;所述信号开关与所述锅盖的内盖之间设置可以转动的传动臂;当所述锅盖的内盖上移时,所述传动臂驱动所述信号开关动作。
所述动盖式微压锅具,是指其锅盖在一定的微压驱动下可以向上移动或绕其铰链翻动的锅具,当其锅盖移动时不仅可以立即排出已经汽化的水蒸气而且可以切断加热器的电源,从而防止水温继续升高或者防止锅内的水进一步吸收热量而继续汽化。
所述锅体是所述微压锅具的主要承载部,其内设置有内锅、加热器及所述微压锅具的电控***;所述锅盖位于所述锅体的上面并与所述内锅之间设置内锅密封装置,从而通过所述内锅密封圈不仅可以积聚锅内的蒸汽压力而且可以使所述内锅内的食物在密封的情况下烹饪。由于所述微压锅具的内部压力非常小,为此采用所述密封装置可以采用内锅密封圈结构,在该种锅具的基本工作原理的启发下还可以采用将所述锅盖与所述内锅的锅沿之间通过平面密封(利用两个相对良好地接触的平面及位于该接触面上的水实现密封)、环槽与凸筋配合(利用凸筋***环槽并且利用在环槽中残存的水实现密封)等任何在所述锅盖与所述内锅之间实现相对密封的方案,都是一些等同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首选内锅密封圈方案,是出于对制造成本、传统成熟技术等因素的考虑而做出的选择。
所述锅体或锅盖上设置有可以传感所述锅盖的移动信号的信号开关,是指所述锅盖在内锅内的压力驱动移动时,所述信号开关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拾取所述锅盖移动的位移信号。所述信号开关是一种电器控制件,例如单稳态的微动开关、接近开关或光电传感开关等,它可以在拾取所述锅盖的上移信号后切断加热器的电源或通过所述微压锅具的控制***切断加热器的电源。当所述锅盖失去驱动力下移时,所述信号开关复位使所述加热器又恢复工作。为了使所述微压锅具工作具有一定的智能功能,最好在所述微压锅具的控制***中再设置自动计时功能,即在所述信号开关复位后所述控制***可以根据锅内温度、压力等参数自动确定再次加热的时间节奏。
所述锅盖可以是单层的结构,也可以是双层的结构。在所述锅盖是双层结构的情况下,所述低压泄气阀也可以直接设置在所述锅盖的内盖上,所述内盖与所述锅盖的外壳体之间可以是刚性连接从而在所述内盖受压时可以将整个锅盖顶起翻动;也可以是通过弹性密封件如硅橡胶将所述内盖与所述锅盖的外壳体之间连接起来,所述内盖受压时仅仅只是所述内盖整体上移或单边上移而所述锅盖的其它部分并不移动,所述内盖上移时驱动所述信号开关动作;而从所述低压泄气阀释放的蒸汽或空气可以通过其他通道穿过所述锅盖的外壳体释放到外面。
所述低压泄气阀是一种当内锅内的水未沸腾而锅内压力处于比较低的状态时,可以保持所述内锅与外部之间空气畅通,维持内外压力平衡并可以自然地排出内锅内的低压空气及微量水蒸气的阀体。因为在所述内锅内的水达到沸点前不可避免地会有大量的空气从水和食物中溢出而积聚在内锅内,同时在所述内锅内的水达到沸点前,总会有极微量的水因局部受热过快而汽化;在所述动盖式微压锅具中,由于所述锅盖或所述内盖的重量一般都比较轻,如果不及时排出就会导致所述内锅内的汽压上升,所述锅盖或所述内盖就会在内锅内的水达到沸点以前移动进而导致所述信号开关过早地动作,而过早地动作不仅属于误动作。其次由于所述低压泄气阀可以在低压的情况下保持所述内锅与外部之间空气畅通,自然地排出内锅内的低压空气,当然也可以在开、合所述锅盖的瞬间消除内锅内的负压或正压从而使开合盖容易。但是由于水汽化时,其体积膨胀增大将近1600倍左右,为此当所述内锅内的水接近或达到沸点时,而且由于加热的惯性,会使所述内锅内的水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从微量汽化过渡到少量汽化甚至快速过渡到大量汽化的现象,此时所述内锅内的汽压急剧上升,导致所述低压泄气阀关闭,所述锅盖或所述内盖也随之移动,推动所述信号开关动作而切断电源,停止对加热器的工作。为此恰当地设置所述低压泄气阀的受压面积及动作压力值(或者说设置所述低压泄气阀承受压强的最高值),最好将所述低压泄气阀的动作压力值控制在水在从微量汽化过渡到少量汽化的过程中,就可以与所述锅盖配合,调节所述内锅内的水温的范围,也能减少水的汽化量。
与现有技术对比,所述低压泄气阀不仅可以排出或吸收空气维持锅内外的压力平衡,有利于开合盖动作,也能防止所述锅盖或所述信号开关在锅内的水达到沸点附近前误动作,又可以与所述锅盖(或所述内盖)配合,共同调节所述内锅内的水温上升的范围及减少水的汽化量,从而使所述动盖式微压锅具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锅盖的内盖上设置第一盖孔,在所述第一盖孔中设置所述低压泄气阀,所述低压泄气阀包括可以在所述第一盖孔中上下活动的第一泄气阀芯,所述第一泄气阀芯与所述内盖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泄气阀芯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内盖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第一泄气阀芯至少具有杆体部,即所述第一泄气阀芯可以是呈“I”字形、“T”字形、“工”字形等形状。所述第一泄气阀芯可以自由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盖孔内,并且所述第一泄气阀芯与所述内盖之间具有间隙(即所述第一泄气阀芯的杆体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盖孔的内径)从而让所述内锅内的蒸汽或空气可以穿过。所述第一泄气阀芯的定位方式也有多种设计方案,主要是根据所述第一泄气阀芯的具体结构进行选择。在第一泄气阀芯的杆体部的下部设置第一密封圈。为了恰当地设置所述第一泄气阀芯的重量大小,还可以在所述第一泄气阀芯的中心部位设置盲孔,根据不同的盲孔大小来适配所述第一泄气阀芯的重量。
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内盖之间具有间隙,是指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上表面与所述内盖的下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从而在所述第一泄气阀芯未上移时所述内锅内的空气或蒸汽可以通过该间隙、所述第一泄气阀芯与所述内盖之间的间隙释放出去,而当所述第一泄气阀芯上移时,所述第一密封圈可以堵住上述间隙所组成的出气通道。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圈的横截面可以呈O形或U形,从而使所述第一密封圈可以在所述第一泄气阀芯上移时形成一种缓冲。
为了使所述内锅内的空气或蒸汽溢出顺畅,在所述第一泄气阀芯呈“T”字形或“工”字形的情况下,最好是在所述内盖与所述第一泄气阀芯的上部凸出边之间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凸台或粗糙面,即可以在所述内盖上表面设置凸台或粗糙面,也可以在所述第一泄气阀芯的上部凸出边的下表面设置凸台或粗糙面,从而便于空气或蒸汽可以穿过这些凸台或粗糙面所形成的空隙溢出。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当加热器工作使所述内锅的水温上升,在接近沸点前就会有大量的空气溢出,而空气在溢出时由于其可以从容地从所述第一盖孔中溢出而在所述内锅内不会迅速形成压力,所述第一泄气阀芯不会上移;当所述内锅的水温上升接近沸点时,少量的水分子汽化急剧膨胀(体积膨胀的比率大约为1600倍)而溢出水面,迅速在所述内锅的水面上形成一定的气压,该气压可以立即推动所述第一泄气阀芯上移而封闭所述第一盖孔,并能够推动所述锅盖或所述锅盖的内盖移动进而驱动所述信号开关动作,切断加热器的电源使其立即停止加热,阻止所述内锅内的水进一步汽化。当所述内锅内的温度下降蒸汽压力降低时,所述第一泄气阀芯落下,所述锅盖或内盖、所述信号开关也复位,加热器再次开始加热。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发现,当所述内锅内的蒸汽压强下降,所述信号开关复位的时间点即所述第一泄气阀芯复位时间点对控制所述内锅内的水温下降幅度也非常重要,即如果在水温明显降低而所述内锅内的气压而未明显降低时,如果所述第一泄气阀芯仍然未复位,则造成水温下降幅度过大,延缓了煮熟食物的时间。为此恰当地控制所述第一泄气阀芯复位时间点是必要的。为此,本发明作出了进一步作出如下改进方案:
(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可以驱动所述传动臂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连接在所述锅盖的外壳体与所述传动臂之间。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外壳体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传动臂上,这样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通过所述传动臂的传递,可以给所述第一泄气阀芯增加上升阻力,也可以施加复位的回弹力,提早打开所述第一泄气阀芯使其及早释放残余的蒸汽,也使所述信号开关及早复位;其次所述复位弹簧也可以对所述传动臂予以定位不至于在锅盖上晃动。
(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调压弹簧,所述调压弹簧压在所述第一泄气阀芯上。根据该方案,实际上就是在所述锅盖的外壳体与所述第一泄气阀芯之间设置限压用的阻尼弹簧,即在所述第一泄气阀芯上升过程中增加所述第一泄气阀芯上升阻力,在所述第一泄气阀芯复位过程中增加所述第一泄气阀芯的复位弹力,这样可以提早打开所述第一泄气阀芯使其及早释放残余的蒸汽,也使所述信号开关及早复位。
上述方案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所述微压锅具的内锅的容腔是在基本密封的状态下工作,为此还可以是:
(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第一泄气阀芯的中心设置有连通所述内锅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设置可以上下活动的第二泄气阀芯;所述第二泄气阀芯与所述第一泄气阀芯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泄气阀芯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当所述第二泄气阀芯上移时,所述第二密封圈可以开启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泄气阀芯比所述第二泄气阀芯耐压能力小。实际上,所述第二泄气阀芯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泄气阀芯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它们各自的密封圈设置的位置颠倒,并且它们可以承受的压强大小不一致,很显然所述第二泄气阀芯应当设计为承受锅内压强的能力大一些。根据该方案,所述第一泄气阀芯比所述第二泄气阀芯耐压能力小,是指在所述内锅压力上升过程中,所述第一泄气阀芯首先上移,只有当所述内锅内的压强继续上升到一个更大的压力值时,所述第二泄气阀芯才往上移,强制释放所述内锅内的高压蒸汽,此点功能类似于高压锅的安全阀;反之在所述内锅内的压强下降时,所述第二泄气阀芯首先下移保持所述内锅内的蒸汽具有一定的压力,只有当所述内锅内的蒸汽给予的推力不能抵消所述第一泄气阀芯的复位回弹力时,所述第一泄气阀芯才往下移。其次,所述第二泄气阀芯还可以释放由于快速合盖而导致的锅内出现的正压气体,从而可以实现快速合盖。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将所述第一泄气阀芯与所述第二泄气阀芯的设置位置调反过来,即将所述第一泄气阀芯设置在所述第二泄气阀芯的第二通孔中,而所述第二泄气阀芯设置在所述第一盖孔中。
(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锅盖的内盖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内锅的第二盖孔,所述第二盖孔中设置可以上下活动的第二泄气阀芯;所述第二泄气阀芯与所述内盖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泄气阀芯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泄气阀芯比所述第二泄气阀芯耐压能力小;当所述第二泄气阀芯上移时,所述第二密封圈可以开启所述第二盖孔。该方案与上述第(3)方案对比,不同点在于所述第二泄气阀芯与所述第一泄气阀芯分开设置,但功能和效果基本一致。
另一种形成所述低压泄气阀的结构是,在所述锅盖的内盖上设置第一盖孔,所述低压泄气阀包括设置在所述内盖的下面并固连在所述第一盖孔侧边位置的弹性臂和设置在所述弹性臂上的堵塞,所述堵塞正对所述第一盖孔并且所述堵塞与所述内盖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弹性臂是一种自身具有弹性的部件,不仅可以支撑所述堵塞而且可以还可以使所述堵塞复位。所述堵塞是一种能够将所述第一盖孔予以封闭的部件,在锅内压力上升到一定的压力值时,所述堵塞在锅内压力推动下上移,封闭所述第一盖孔;随后所述锅盖或所述锅盖的内盖在锅内压力推动下上移。为此所述堵塞上移的压力点,或者说所述锅盖上移切断加热器电源的压力点,关键取决于所述堵塞的受压面积及所述弹性臂固有弹性力。合理地地确定所述堵塞的受压面积及所述弹性臂固有弹性力,就可以将所述内锅的温度控制比较精准的范围。
所述堵塞正对所述第一盖孔,是指所述堵塞的顶端部可以是完全位于所述第一盖孔外面,也可以是部分所述堵塞预先塞入所述第一盖孔中,但预先塞入所述第一盖孔中的部分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开孔的内径,从而使它们之间具有排气间隙。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锅盖的内盖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内锅的第二盖孔,所述第二盖孔中设置可以上下活动的第二泄气阀芯;所述第二泄气阀芯与所述内盖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泄气阀芯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当所述第二泄气阀芯上移时,所述第二密封圈可以开启所述第二盖孔;所述堵塞比所述第二泄气阀芯耐压能力小。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当加热器工作使所述内锅的水温上升,在接近沸点前就会有大量的空气溢出,而空气在溢出时由于其可以从容地从所述第一盖孔中溢出而在所述内锅内不会迅速形成压力,所述堵塞不会上移;当所述内锅的水温上升接近沸点时,少量的水分子汽化急剧膨胀(体积膨胀的比率大约为1600倍)而溢出水面,迅速在所述内锅的水面上形成一定的气压,该气压可以立即推动所述堵塞上移而封闭所述第一盖孔,并能够推动所述锅盖或所述锅盖的内盖上移进而驱动所述信号开关动作,切断加热器的电源使其立即停止加热,阻止所述内锅内的水进一步汽化。如果所述内锅内的汽压过高,就可以再次启动所述第二泄气阀芯使其上移,通过所述第二泄气阀芯强制泄压。当所述内锅内的温度下降蒸汽压力降低时,所述堵塞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复位,所述锅盖或内盖、所述信号开关也复位,加热器再次开始加热。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技术方案不仅大大减少了能量的消耗,而且精确控制温度,又能使锅盖在开启和闭合操作中顺畅,还能及时地排出锅内的空气。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可以应用在微压锅具如电饭锅、煲汤锅、慢炖锅等厨房用器具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第一种实施例中的所述低压泄气阀5与所述第一盖孔14组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第三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第四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第五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第六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第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泄气阀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第七种实施例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动盖式微压锅具,包括锅盖1、锅体2、内锅3和加热器21,其中所述锅体2是所述微压锅具的主要承载部,其内设置所述内锅3、加热器21及所述微压锅具的电控***,所述锅盖1位于所述锅体2的上部并与所述内锅3之间设置有内锅密封圈31,在所述锅体2上设置有信号开关4。
其中所述锅盖1包括外壳体12和内盖11,所述内盖11通过弹性硅橡胶120连接在所述外壳体12内,所述锅盖1通过其外壳体12与所述锅体2之间设置的铰接装置13铰接连接起来可以翻动。所述内锅3设置在所述锅体2内,所述内锅3的***(侧部或/和底部)设置有加热器21,所述加热器21可以贴合在所述内锅3的外表,也可以在所述锅体2内设置了外锅23的情况下贴合在外锅23的外表面上。所述加热器21与所述微压锅具的控制***电连接。
所述信号开关4设置在所述锅体2的上部,在所述信号开关4与所述锅盖1的内盖11之间设置传动臂6,所述传动臂6的顶端转弯臂61顶在所述锅盖1的内盖11上表面,所述信号开关4与所述传动臂6之间设置有避水罩7。所述传动臂6通过铰接器62铰接在所述外壳体12上延伸出来的的支撑臂111上,这样当所述内盖11上移时能够驱动所述传动臂6绕所述支撑臂111转动。其次在所述铰接器62的右侧设置复位弹簧63,所述复位弹簧63的一端固连在所述锅盖1的外壳体12上,另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臂6,从而所述复位弹簧63不仅可以增加所述传动臂6的转动力,而且又可以对所述传动臂6予以定位防止其晃动。
如图2所示,所述避水罩7呈山字形,其中所述避水罩7的两侧臂72上设置有倒钩73并可上下移动地卡接在所述锅体2的外壁上,所述避水罩7的中间臂体71顶压在所述信号开关4的按钮上;所述避水罩7的两侧臂72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壁73,所述锅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壁73适配的竖立壁22,所述竖立壁22***所述环形壁73中。这样所述避水罩7可以在所述竖立壁22上滑动但不会脱出,外部的污染物也不会进入到所述锅体2内;其次所述信号开关4的信号线也可以不用连接到所述锅盖1上。另外还可以在所述竖立壁22与所述避水罩7之间设置复位用的弹簧(图中未画出),防止所述避水罩7的自重导致所述信号开关4误动作,又可以协助所述传动臂6复位。
作为一种等同的方案,还可以是去掉所述传动臂6,利用所述锅盖1的边缘直接盖压在所述避水罩7的上面,所述内盖11与所述外壳体12之间刚性连接起来,当所述内盖11受压时使整个所述锅盖1也随之翻动,从而所述锅盖1的边缘可以驱动所述信号开关4的断开与闭合,所述锅盖1翻动起来后也能排出已经汽化的水蒸气。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所述锅盖1的内盖11上设置有第一盖孔14,所述第一盖孔14周边卷曲具有卷曲部110,从而提高所述第一盖孔14的结构强度及第一密封圈51与所述内盖11之间的密封效果。所述低压泄气阀5包括第一泄气阀芯50及第一密封圈51;所述第一泄气阀芯50呈“T”字形的杆体,中间杆体穿过所述第一盖孔14并与所述内盖1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泄气阀芯50的上部具有凸出边52,下部固定有第一密封圈51,所述第一密封圈51的横截面呈“U”字形,当然也可以为中空的或实心的O形。所述第一密封圈51的上表面与所述内盖11下表面之间也具有间隙。所述低压泄气阀5的杆体通过所述凸出边52悬挂在所述第一盖孔14中,所述凸出边52的下表面还设置小凸台53,从而便利于空气从所述凸出边52与所述内锅12之间的的接触面所具有的间隙排出。
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泄气阀芯50的下部固定的所述第一密封圈51呈向上弯曲的弧形,这样积聚在所述第一密封圈51上的水可以在开盖时直接流走。
如图10所示,所述内盖11的左边被支点121予以限定,所述内盖11可以绕所述支点121单边移动;在所述外壳体12的中部下面还设置有导柱122,所述内盖11的中部设置孔并穿套在所述导柱122中,在所述导柱122与所述内盖11之间设置密封圈55,防止锅内的压力汽体从该孔泄露。这样当所述内盖11单边移动时可以触动所述信号开关4。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合理确定所述第一泄气阀芯50、所述第一密封圈51的重量及其底面积,就可以确定所述第一泄气阀芯50上移的起点特定压力。在本装置未工作前需要将所述锅盖1合盖时,所述第一密封圈51的上表面与所述锅盖1的内盖11之间的间隙可以排出锅内的因合盖而形成的正压空气而顺利合盖,当然也可以在快速开启所述锅盖1时消除所述内锅3容腔内的负压,使开盖变得顺利;当所述加热器21将锅内的食物进行加热的过程中,食物及水中积聚的空气会首先溢出,这些溢出的空气也可以顺着所述第一盖孔14、所述第一密封圈51与所述锅盖1的内盖11之间的间隙排出,而不会使所述第一泄气阀芯50上移,防止所述信号开关4在水温达到沸点前误动作;从所述低压泄气阀5中排出的空气或水蒸汽在从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2上排气孔(图中未画出)中排出。当所述加热器21将锅内的食物予以加热到接近水的沸点时,由于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环境下从液态变为汽态体积膨胀约1600倍,也即锅内首先达到沸点的少量水汽化后立即将锅内空间的压强提高并推动所述第一泄气阀芯50上移,随之所述第一密封圈51也封闭所述第一盖孔15。此时虽然仍然有少量的水会汽化使锅内的压力继续升高,但所述内盖11被迫上移,通过所述传动臂6立即触动所述信号开关4切断所述加热器21,使水的汽化过程停止下来,从而使锅内的温度不会明显地、整体地超过沸点。当锅内的水及汽体温度下降压力也会随之降低,所述第一泄气阀芯50下移复位,所述信号开关4接通所述加热器21再次开始加热,如此循环。由此可以看出,锅内的汽体排出量非常少,从而使热量散发也少;其次通过设定所述低压泄气阀5的动作值,也可以与所述内盖11配合调节温控精度。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信号开关4设置在所述锅盖1内,并且所述信号开关4通过支架固连在所述锅盖1内。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不同的是,在所述低压泄气阀5的中心设置有连通所述内锅3的第一通孔54,所述第一通孔54中设置可以上下活动的第二泄气阀芯80;所述第二泄气阀芯80与所述第一泄气阀芯50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泄气阀芯80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81,所述第二泄气阀芯80的下部具有凸出边82,在所述凸出边82的上表面上设置小凸台83;当所述第二泄气阀芯80上移时,所述第二密封圈81可以开启所述第一通孔54;所述第一泄气阀芯50比所述第二泄气阀芯80耐压能力小。实际上,所述第二泄气阀芯80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泄气阀芯5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它们各自的密封圈设置的位置颠倒,并且它们可以承受的压强大小不一致,很显然所述第二泄气阀芯80应当设计为承受锅内压强的能力大一些,在所述内锅3压力上升过程中,所述第一泄气阀芯50首先上移,只有当所述内锅3内的压强继续上升到一个更大的压力值时,所述第二泄气阀芯80才往上移,释放所述内锅3内的高压蒸汽,防止过高的蒸汽损坏所述内锅3和锅盖1,此点功能类似于高压锅的安全阀;反之在所述内锅3内的压强下降时,所述第二泄气阀芯80首先下移保持所述内锅3内的蒸汽具有一定的压力,只有当所述内锅3内的蒸汽给予的推力不能抵消所述第一泄气阀芯50的复位回弹力时,所述第一泄气阀芯50才往下移。其次,所述第二泄气阀芯80还可以释放由于快速合盖而导致的锅内出现的正压气体,从而可以实现快速合盖。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三不同的是,将所述第一泄气阀芯50与所述第二泄气阀芯80的设置位置调反过来,即将所述第一泄气阀芯50设置在所述第二泄气阀芯80的第二通孔84中,而所述第二泄气阀芯80设置在所述第一盖孔14中。
实施例五
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所述内盖11上设置第二盖孔15,所述第二盖孔15中设置可以上下活动的第二泄气阀芯80;所述第二泄气阀芯80呈倒T字形,所述第二泄气阀芯80的杆体上部设置第二密封圈81,所述第二泄气阀芯80承压能力远远大于所述第一泄气阀芯50的承压能力,这样当所述内锅3内出现极端高压时,所述第二泄气阀芯80上移时,所述第二密封圈80可以开启所述第二盖孔15而释放锅内高压。根据该结构,所述第二泄气阀芯80也可以缓解快速合盖而导致内锅3内的聚增正气压;其次在所述内锅3受热增压而使所述第一泄气阀芯50上移将关闭后,所述内锅3内压力继续上升,则开启所述第二泄气阀芯80,确保所述微压锅具的使用安全。
在所述第一泄气阀芯50与所述外壳体12之间设置调压弹簧91,在所述第二泄气阀芯80与所述外壳体12之间设置调压弹簧92。所述调压弹簧(91、92)不仅可以调节所述第一泄气阀芯50或所述第二泄气阀芯80上移所需的压力,也可以帮助所述第一泄气阀芯50及早下移从而使所述信号开关4及早复位,从而使温度调节更加精确。所述调压弹簧(91、92)的弹性压力,可以是固定设置不变的,也还可以通过一个专门的调节机构予以调节。
实施例六
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五不同的是,取消所述第一泄气阀芯50及其第一密封圈51,在所述内盖11的下面设置有堵塞85、弹性臂86和支撑所述弹性臂86的固定座87,所述堵塞85的上部伸入所述第一盖孔14并且所述堵塞85的上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盖孔14的内径约5毫米左右;其中所述堵塞85、弹性臂86是耐温硅橡胶制造。为了提高所述弹性臂86的刚度或弹性力,还可以在所述弹性臂86中隐藏一个弹性金属片或塑料片。这样当所述堵塞85受压时可以封闭所述第一盖孔14,如果锅内的汽压继续上升,则可以启动所述第二泄气阀芯80上移强制释放锅内的高压蒸汽。
实施例七
如图10所示,与实施例二的主要不同的是,所述内盖11的左边被支点121予以限定,所述内盖11可以绕所述支点121单边移动;在所述外壳体12的中部下面还设置有导柱122,所述内盖11的中部设置孔并穿套在所述导柱122中,在所述导柱122与所述内盖11之间设置密封圈55,防止锅内的压力汽体从该孔泄露。这样当所述内盖11的右边上移时可以触动所述信号开关4。

Claims (9)

1.动盖式微压锅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内设置有内锅,所述锅盖与所述内锅之间设置有内锅密封装置,在所述锅体或锅盖上设置有传感所述锅盖移动信号的信号开关;所述锅盖是双层的结构包括内盖和外壳体,所述内盖与所述外壳体之间通过弹性密封件连接起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锅盖的内盖上设置有低压泄气阀;所述信号开关与所述锅盖的内盖之间设置可以转动的传动臂;当所述锅盖的内盖上移时,所述传动臂驱动所述信号开关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盖式微压锅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所述传动臂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连接在所述锅盖的外壳体与所述传动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盖式微压锅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锅盖的内盖上设置第一盖孔,所述低压泄气阀包括在所述第一盖孔中上下活动的第一泄气阀芯,所述第一泄气阀芯与所述内盖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泄气阀芯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内盖之间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盖式微压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泄气阀芯呈“T”字形或“工”字形,所述锅盖的内盖与所述第一泄气阀芯的上部凸出边之间的接触面上具有小凸台、凹槽或粗糙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盖式微压锅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泄气阀芯的中心设置有连通所述内锅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设置上下活动的第二泄气阀芯;所述第二泄气阀芯与所述第一泄气阀芯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泄气阀芯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当所述第二泄气阀芯上移时,所述第二密封圈开启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泄气阀芯比所述第二泄气阀芯耐压能力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盖式微压锅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锅盖的内盖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内锅的第二盖孔,所述第二盖孔中设置可以上下活动的第二泄气阀芯;所述第二泄气阀芯与所述内盖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泄气阀芯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当所述第二泄气阀芯上移时,所述第二密封圈开启所述第二盖孔;所述第一泄气阀芯比所述第二泄气阀芯耐压能力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盖式微压锅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压弹簧,所述调压弹簧压在所述第一泄气阀芯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盖式微压锅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锅盖的内盖上设置第一盖孔,所述低压泄气阀包括设置在所述内盖的下面并固连在所述第一盖孔侧边位置的弹性臂和设置在所述弹性臂上的堵塞,所述堵塞正对所述第一盖孔并且所述堵塞与所述内盖之间具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盖式微压锅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锅盖的内盖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内锅的第二盖孔,所述第二盖孔中设置上下活动的第二泄气阀芯;所述第二泄气阀芯与所述内盖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泄气阀芯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当所述第二泄气阀芯上移时,所述第二密封圈开启所述第二盖孔;所述堵塞比所述第二泄气阀芯耐压能力小。
CN 201110143300 2011-05-25 2011-05-25 动盖式微压锅具 Active CN1022047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43300 CN102204782B (zh) 2011-05-25 2011-05-25 动盖式微压锅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43300 CN102204782B (zh) 2011-05-25 2011-05-25 动盖式微压锅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4782A CN102204782A (zh) 2011-10-05
CN102204782B true CN102204782B (zh) 2013-09-04

Family

ID=44694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143300 Active CN102204782B (zh) 2011-05-25 2011-05-25 动盖式微压锅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047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6398B (zh) * 2013-04-28 2016-10-19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锅
CN103211514B (zh) * 2013-05-13 2016-08-10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电饭煲
CN108261064A (zh) * 2016-12-31 2018-07-10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食物制备器具
CN108261058B (zh) * 2016-12-31 2024-01-26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食物制备器具
CN106909103B (zh) * 2017-02-03 2019-12-24 中山市千帕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传感数据进行电脑智能烹饪控制的方法
CN109330360B (zh) * 2018-11-30 2024-04-02 汕头市天际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微压隔水炖锅
CN110025214B (zh) * 2019-04-10 2021-06-04 饭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压力式加热烹饪器
CN112806827B (zh) * 2019-11-18 2022-04-0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69550B (zh) * 2019-11-30 2022-01-2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装置、烹饪器具和存储介质
CN114431702B (zh) * 2020-11-04 2023-05-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压力烹饪器具和存储介质
CN113273891B (zh) * 2021-04-25 2022-03-22 淮北博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锅的泄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6562U (zh) * 1990-08-01 1991-10-16 王永光 全密封自动压力锅
CN2529585Y (zh) * 2001-07-04 2003-01-08 广东银港集团有限公司 防爆快速泄压阀
CN2638604Y (zh) * 2003-07-18 2004-09-08 徐步明 压力锅安全阀
CN201239010Y (zh) * 2008-07-22 2009-05-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压力的压力煲
CN201312734Y (zh) * 2008-11-28 2009-09-23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压力式电饭煲的溢压安全装置
CN201551181U (zh) * 2009-11-05 2010-08-18 杨彪 汤粥煲盖
CN101862129B (zh) * 2010-06-20 2013-12-11 王永光 一种动盖控制装置
CN202051512U (zh) * 2011-05-25 2011-11-30 广东伊立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动盖式微压锅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4782A (zh) 2011-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4782B (zh) 动盖式微压锅具
CN102178443B (zh) 微压锅具
US9345358B2 (en) Electric steam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485538B (zh) 具空气溢流室的低压快锅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73480B (zh) 按钮开合可立盖微压锅
CN108606627A (zh) 控压燃气压力锅
CN102240165A (zh) 微压锅具
CN203016735U (zh) 煎烤腔高度可调的煎烤机
CN201189085Y (zh)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
CN102204784A (zh) 电炊具的进排气阀
CN206037145U (zh) 防干烧装置及燃气灶
CN202051512U (zh) 动盖式微压锅具
JP4953664B2 (ja) 調理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ガス炊飯器
CN102813455A (zh) 保温电热开水瓶
CN201542414U (zh) 压力锅自动闭气装置
CN103445668A (zh) 一种限压阀及电压力锅
CN202044092U (zh) 自重力控压节能电饭煲
CN207131851U (zh) 密封环及烹饪器具
CN201591833U (zh) 一种自动电中药煲
CN202096036U (zh) 电炊具的进排气阀
CN208941763U (zh) 控压燃气压力锅
CN201445329U (zh) 微电脑多功能遥控自动电饭锅
CN114190757A (zh) 一种洁净性好的家用自动防溢电饭锅
CN211354967U (zh) 一种升降锅体及烹饪器具
CN203458208U (zh) 一种限压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8200 Foshan, China, Nanhai District, Songgang Industrial Park, Industrial Park Road West

Patentee after: DEA GENERAL AVI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234 Foshan, China, Nanhai District, Songgang Industrial Park, Industrial Park Road West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Elecpro Electric Appliance Hold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