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9787B - 喷墨打印装置和墨罐 - Google Patents

喷墨打印装置和墨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89787B
CN102189787B CN201110064467.9A CN201110064467A CN102189787B CN 102189787 B CN102189787 B CN 102189787B CN 201110064467 A CN201110064467 A CN 201110064467A CN 102189787 B CN102189787 B CN 1021897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nk tank
emitting component
luminous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44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89787A (zh
Inventor
谷口卓
渡边显二郎
小川将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189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9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89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97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46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electronically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喷墨打印装置和墨罐。提供一种喷墨打印装置,该喷墨打印装置在光接收部分中接收来自墨罐的发光部分的光;基于光接收的结果,确定墨罐的附接位置;并且控制来自发光部分的光以通知墨罐状态,其中,发光部分具有可分别发射具有不同的峰值发光波长的光的多个发光元件。光接收部分的峰值灵敏度波长在不小于760nm且不大于1100nm的范围中;多个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在不小于760nm的范围中具有峰值发光波长,并且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在400~760nm的范围中具有峰值发光波长。

Description

喷墨打印装置和墨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打印装置和用于喷墨打印装置中的墨罐(inktank)。
背景技术
在诸如喷墨打印机的喷墨型的打印装置中,例如,为了执行彩色打印,使用多个墨罐。这多个墨罐可被配置为可被单独地附接到诸如滑架的罐附接部分。此外,在该配置中,所谓的不正确附接可能出现,其中墨罐被附接于不正确的附接位置。因此,优选的是提供用于确定墨罐的附接位置是否正确的确定功能。
日本专利公开No.2006-181717描述了:作为用于确定墨罐的附接位置是否正确的处理,设置在墨罐上的发光部分和设置在打印机主体侧的光接收部分被使用以执行光学检查处理。此外,光学检查处理使得能够确定墨罐的不正确附接。
如日本专利公开No.2006-181717所述,当墨罐被附接于打印机的滑架时,设置在墨罐上的发光部分和设置在打印机中的光接收部分被主体盖子覆盖。但是,根据打印机的使用环境,外部光可从诸如馈送托盘或排出托盘侧的盖子的间隙进入。如果在这种有外部光进入的环境中、在外部光的量大的情况下执行上述光学检查处理,那么光接收部分检测到较强烈的光,这会导致确定错误。此外,在光学检查处理被配置为在主体盖子被打开的状态下被执行的情况下,认为还可能出现由外部光导致的确定错误。因此,优选的是,在光学检查处理中减少外部光的影响。
还优选的是,在这种打印机中简单地向用户通知关于墨罐的状态(例如墨罐中的墨的剩余量和通过光学检查处理进行的正确/不正确附接位置的确定的结果)的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如下的喷墨打印装置和墨罐:所述喷墨打印装置和墨罐使得能够减少在正确/不正确附接位置的确定中由于外部光导致的确定错误并向用户简单地通知关于墨罐的状态信息。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一种喷墨打印装置,该喷墨打印装置包括:至少具有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的墨罐;可拆卸地附接多个墨罐的滑架;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发光元件的光的光接收部分;被配置为基于光接收部分的光接收状态来确定墨罐的附接位置是否正确的确定单元,其中,从附接于滑架上的墨罐的第一发光元件向光接收部分发射光;以及被配置为通过来自第二发光元件的光来提供涉及墨罐的状态的信息的通知单元,其中,光接收部分的峰值灵敏度波长范围处于不小于760nm且不大于1100nm的范围中,第一发光元件的峰值发光波长处于不小于760nm的范围中,并且,第二发光元件的峰值发光波长处于不小于400nm且不大于760nm的范围中。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一种喷墨打印装置,该喷墨打印装置包括:各具有发光部分和驱动控制部分的多个墨罐,所述发光部分具有多个发光元件,所述驱动控制部分用于控制发光部分的驱动;以及具有通过共用布线与驱动控制部分中的每一个电连接的装置侧控制部分的打印装置主体,其中,墨罐具有用于存储表示包含于墨罐中的墨的类型的墨信息的存储器部分,并且,打印装置主体包含:滑架,该滑架具有可拆卸地附接墨罐的用于每种类型的墨的附接部分并且沿布置多个附接部分的方向以往复方式移动;光接收部分,该光接收部分被布置为使得光接收部分与多个附接部分中的每一个的位置关系根据滑架的移动而改变并且适于接收来自发光部分的光;以及用于检测墨罐中的墨剩余量的墨剩余量检测单元,其中,多个墨罐中的每一个的驱动控制部分在驱动控制部分从装置侧控制部分接收规定由存储于存储器部分中的墨信息表示的墨的类型的点亮命令的情况下使发光部分的发光元件发光,并且,装置侧控制部分向共用布线发送对于包含与滑架的位置相应地被规定的类型的墨的墨罐的驱动控制部分的点亮命令,并且与发送点亮命令相关联地使附接位置确定单元基于光接收部分的光接收结果确定包含由点亮命令规定的类型的墨的墨罐是否被附接于正确的附接部分,并且使通过控制来自发光部分的光的点亮来提供信息的墨罐状态通知单元基于附接位置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和墨剩余量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提供信息,其中,光接收部分的峰值灵敏度波长范围处于不小于760nm且不大于1100nm的范围中,多个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峰值发光波长处于不小于760nm的范围中,并且,多个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峰值发光波长处于不小于400nm且不大于760nm的范围中。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提供一种附接于喷墨打印装置主体的滑架的墨罐,该喷墨打印装置主体具有可拆卸地附接多个墨罐的滑架,墨罐至少包含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其中,喷墨打印装置主体包含: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发光元件的光的光接收部分;被配置为基于光接收部分的光接收状态来确定墨罐的附接位置是否正确的确定单元,其中,从附接于滑架的墨罐的第一发光元件向光接收部分发射光;以及被配置为通过来自第二发光元件的光来提供涉及墨罐的状态的信息的通知单元,并且其中,光接收部分的峰值灵敏度波长范围处于不小于760nm且不大于1100nm的范围中,第一发光元件的峰值发光波长处于不小于760nm的范围中,并且,第二发光元件的峰值发光波长处于不小于400nm且不大于760nm的范围中。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提供一种被附接于喷墨打印装置主体的滑架的墨罐,该喷墨打印装置主体具有滑架,该滑架具有可拆卸地附接墨罐的用于每种类型的墨的附接部分并且沿布置多个附接部分的方向以往复的方式移动,墨罐包含:具有多个发光元件的发光部分;用于控制发光部分的驱动的驱动控制部分;以及存储表示墨罐中包含的墨的类型的墨信息的存储器部分,其中,喷墨打印装置主体包含:通过共用布线与驱动控制部分中的每一个电连接的装置侧控制部分;以及光接收部分,该光接收部分被配置为使得光接收部分与多个附接部分中的每一个的位置关系根据滑架的移动而改变并且适于接收来自发光部分的光,其中,驱动控制部分在驱动控制部分从装置侧控制部分接收规定由存储于存储器部分中的墨信息表示的墨的类型的点亮命令的情况下使发光部分的发光元件发光,并且,装置侧控制部分向共用布线发送对于包含与滑架的位置对应地规定的类型的墨的墨罐的驱动控制部分的点亮命令,并且与发送点亮命令相关联地使附接位置确定单元基于光接收部分的光接收结果来确定包含由点亮命令规定的类型的墨的墨罐是否被附接于正确的附接部分,并且使通过控制来自发光部分的光的点亮来提供信息的墨罐状态通知单元基于附接位置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和墨剩余量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提供信息,并且其中,光接收部分的峰值灵敏度波长范围处于不小于760nm且不大于1100nm的范围中,多个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峰值发光波长处于不小760nm的范围中,并且,多个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峰值发光波长处于不小于400nm且不大于760nm的范围中。
根据以上配置,可以减少在附接位置的正确/不正确确定中由于外部光导致的确定错误,并且,还可向用户简单地通知关于墨罐的状态信息。
通过(参照附图)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和图1C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墨罐的侧视图、正视图和底视图;
图2A和图2B是用于解释被放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墨罐上的基板的功能的概要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A和图3B分别是图2A和图2B中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和放大图中沿IIIb方向的箭头图(arrow view);
图4A、图4B和图4C分别是示出附接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罐的控制基板的例子的侧视图和正视图,图4D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基板的正视图;
图5是示出具有附接有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罐的保持器(holder)的打印头单元的例子的透视图;
图6A和图6B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罐附接部分的另一例子的透视图;
图7A是示出附接有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墨罐以执行打印的喷墨打印机的外观的示图,并且,图7B是示出去除图7A所示的主体盖子201的喷墨打印机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上述喷墨打印机的控制配置的框图;
图9是示出用于在上述喷墨打印机的控制电路300与墨罐之间进行信号连接的信号布线的配置的示图;
图10A是示出具有上述控制电路103的基板100的细节的电路图,并且,图10B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基板100的细节的电路图;
图11是示出图10A所示的基板的配置的变形的电路图;
图12A是用于解释关于上述基板的存储器阵列的数据写入和读取操作的时序图,并且,图12B是用于解释发光部分101的点亮和熄灭操作的时序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墨罐附接/拆卸的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图13中的墨罐附接/拆卸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
图15A是示出用作外部光的荧光灯的发光波长范围和峰值发光波长的示图,图15B是示出峰值灵敏度波长处于可见光范围中的光接收元件的光接收灵敏度特性的示图,并且,图15C是图15A所示的荧光灯的波长范围和图15B所示的光接收元件的波长范围被叠加地示出的示图;
图16A是示出适用于本发明的光接收元件的光接收灵敏度特性的示图,并且,图16B是图16A所示的光接收元件的波长范围被叠加地示出的示图;
图17A是示出适用于本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特性的示图,并且,图17B是图15A所示的荧光灯的波长范围、图15B所示的光接收元件的波长范围、以及图17A所示的发光部分的波长范围被叠加地示出的示图;
图18A是示出适用于本发明的另一光接收元件的光接收灵敏度特性的示图,并且,图18B是图15A所示的荧光灯的波长范围和图18A所示的光接收元件的波长范围被叠加地示出的示图;
图19A是示出适用于本发明的另一发光元件的发光特性的示图,并且,图19B是图19A所示的第一发光元件的波长范围以被叠加在图18B所示的重叠波长范围上的方式被示出的示图;
图20A是示出适用于本实施例的发光特性的示图,并且,图20B是图20A所示的发光元件、图16A所示的光接收元件、和图17A所示的发光元件的波长范围被叠加地示出的示图;
图21是示出光学检查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22A~22K是用于解释对于所有的附接部分附接有正确的墨罐的情况的光学检查处理的操作的示图;
图23A~23C示出在图21的S11中的附接罐正确/不正确处理中使用的表;
图24是示出通过使用图23A~23C中的表而执行的附接罐正确/不正确确定的序列的流程图;
图25A~25K是用于解释对于附接部分附接有不正确的墨罐的情况的光学检查处理的操作的示图;
图26A~26F是用于解释图21的S13中的错误检查处理的操作的示图;
图27是示出图26A~26F中的错误检查处理的流程图;
图28是示出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打印处理的流程图;
图29A~29N是用于解释对于第二实施例中所有附接部分附接有正确的墨罐的情况的光检查处理的操作的示图;
图30A~30C示出在第二实施例中的附接罐正确/不正确确定处理中使用的表;
图31A~31N是用于解释对于第二实施例中附接部分附接有不正确的墨罐的情况的光学检查处理的操作的示图;
图32A~32D是用于解释第二实施例中的错误检查处理的操作的示图;
图33A是示出第五实施例中的具有控制电路103的基板100的细节的电路图,并且,图33B示出与图12A中的控制代码对应的第五实施例中的数据;
图34A是在第五实施例中,发光部分的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特性以及光接收部分的光接收特性关于波长范围被叠加地示出的示图,图34B是第五实施例中的发光部分的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特性以及光接收元件的光接收特性对于光接收部分使用图16A所示的光接收元件的情况关于波长范围被叠加地示出的示图,并且,图34C是光接收元件的灵敏度波长范围和发光部分的特性对于***了第五实施例中的滤光器的情况被叠加地示出的示图;
图35是适用于本发明的墨罐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6是适用于本发明的另一墨罐的侧视图;
图37是适用于本发明的又一墨罐的侧视图;
图38A是用于解释另一实施例中的被设置有发光部分的墨罐的使用方面的侧视图,并且,图38B是示出另一实施例中的具有控制电路103的基板100的细节的电路图;
图39A是在又一实施例中三个发光部分的发光波长范围被叠加地示出的示图,图39B是示出又一实施例中的具有控制电路103等的基板100的细节的电路图,并且,图39C是示出与图12A的控制代码对应的又一实施例中的数据的示图;
图4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具有控制电路103等的基板100的细节的电路图;
图41是根据图40中的实施例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以下,根据下面描述的章节次序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1.机械配置
1.1墨罐
1.2墨罐附接部分
1.3打印装置(打印机)主体
2.控制***的配置
2.1总体配置
2.2连接部分的配置
2.3控制过程
<1.机械配置>
<1.1墨罐>
图1A、图1B和图1C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作液体存储容器的墨罐的侧视图、正视图和底视图。注意,在这里的描述中,墨罐的正面指的是在设置当用户附接/拆卸墨罐时使用的操作杆(以下,称为“支撑部件”)的一侧的面,并且,信息(发光部分的发光)可被提供给用户。
在图1A、图1B和图1C中,本实施例的墨罐1具有被正面侧的下部支撑的支撑部件3。支撑部件3与墨罐1的外壳一体化地由树脂形成,并被配置为当执行附接后述的罐保持器/从后述罐保持器拆卸的操作或其它的操作时能够围绕支撑部分位移。在墨罐1的背面侧和正面侧,分别设置可与罐保持器侧的锁定部分接合的第一接合部分5和第二接合部分6(在本实施例中,与支撑部件3一体化),并且,基于它们的接合,确保墨罐1对于罐保持器的附接状态。在墨罐1的底面上,设置墨供给端口7,墨供给端口7用于在附接到罐保持器时、在与后述打印头的墨引入端口连接的情况下供给墨。在底面和正面之间进行连接的部分中(在本例子中,为在斜面上),设置基体。基体的形状可以为片状或板状;但是,在下面,基体被描述为基板100。
墨罐1的内部被分为:位于设置了支撑部件3和基板100的正面侧的墨存储室;和位于背面侧并且与墨供给端口7连通的负压(negative pressure)产生部件容纳室,并且两者通过连通端口彼此连通。在墨存储室内,墨被直接地存储,而在负压产生部件容纳室中,设置浸渍并保持墨的诸如海绵或纤维组件的墨吸收体(以下,称为多孔部件)。此外,可通过制备布置有上述基板的墨罐1的主体并然后注入墨来制造墨罐1。例如,可在墨存储室11的上面上形成用于实施该过程的墨注入端口。然后,在墨注入之后,可通过密封部件(未示出)密封注入端口。注意,墨罐1的内部配置不限于这种将用于多孔部件的容纳室和直接存储墨的存储室分离的配置。例如,墨罐的内部空间可基本上充满多孔部件。此外,作为负压产生单元,不使用多孔部件,而被配置为在由沿体积膨胀的方向产生张力的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形成的袋状部件中直接填充墨并且利用由袋状部件产生的张力来使负压作用于内部墨的单元也是可以的。此外,负压产生单元可以是如下的单元,该单元被配置为:使用柔性部件来形成墨存储空间的至少一部分;仅在该空间的该部分中存储墨;以及使弹簧力(springforce)作用于该柔性部件以产生负压。即使在任一种情况下,也可通过上述的墨注入来制造墨罐。此外,即使在任一种情况下,也设置空气连通部分,该空气连通部分用于为了释放随着墨被供给至打印头而增大的墨存储空间中的负压并使该负压保持在优选的预定范围内而将外部空气引入到墨存储空间中。空气连通部分也可被用于注入墨。
墨存储室的底部在如下的部位具有检测目标(未示出),该部位可在墨罐1被附接于打印机主体(喷墨打印装置主体)时面对设置在主体侧的墨剩余量检测传感器(要在后面描述)。在本实施例中,墨剩余量检测传感器214(参见图8)是通过将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进行组合而被配置的光学传感器。此外,检测目标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并且为具有斜部的棱镜形状,该斜部的形状和角度等被设定为使得当没有存储墨时,来自发光部分的光可被适当地反射并返回光接收部分(要在后面描述)。
参照图2A~4D,描述基板100的配置和功能。这里,图2A和图2B是用于解释被布置在适用于本发明的墨罐上的基板的功能的概要的示意性侧视图。图3A和图3B分别是图2A和图2B中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以及沿该放大图中的IVb方向的断面的箭头图。图4A~4C分别是示出附接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罐的基板100的例子的侧视图、正视图和后视图。图4D是作为具有后述的两个发光部分的例子的附接到墨罐的基板100的后视图。
如图2A和图2B所示,墨罐1的第一接合部分5和第二接合部分6分别与保持器150的第一锁定部分155和第二锁定部分156接合,其中保持器150与具有打印头105′的打印头单元105一体化。基于此,墨罐1被附接和固定到保持器150上。另外,此时,设置在保持器150中并用作打印机主体侧接触点的连接器152和设置在墨罐1上并用作基板100的罐侧接触点的电极焊盘102(图4B)相互接触,由此可形成电连接。
在与设置电极焊盘102的面相对的背面上,设置发光部分101和控制发光部分101的控制电路103。用作罐侧控制部分的控制电路103根据通过焊盘102从连接器152供给的电信号来执行对于发光部分101的发光/熄灭的控制。如图4A~4C所示,关于发光部分101,在一个封装发光部分101中,设置分别具有不同的峰值发光波长的多个发光元件,具体而言,设置第一发光元件1101a和第二发光元件1101b。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发光元件的类型,以LED(发光二极管)为例进行描述;但是,类型不限于此,而是可以使用诸如LD(激光二极管)的任何发光体。
注意,图4A示出了控制电路103被安装于基板100上并然后被保护密封剂覆盖的状态。此外,当在基板100上安装用于存储诸如指示存储于墨罐中的墨的类型的墨信息和墨量信息(指示墨使用量或墨剩余量的信息)的各种信息的存储器元件的情况下,存储器元件也可被安装于同一位置并被密封剂覆盖。注意,墨的类型基于颜色差异的区分;但是,例如,对于具有相同的颜色但具有不同的材料或成分等的墨,可基于颜料与染料之间或亮度与浓度之间的差异或者其它的差异进一步地进行区分。
如上所述,基板100被设置于在墨罐1的底面和正面之间进行连接的部分中(在斜面上)。因此,如图3A所示,当发光部分101发光时,从墨罐1的正面侧沿斜面向外发射光的一部分。
通过使用具有这种布置的基板100,如后面将详细描述的那样,通过使用发光部分101,不仅可向打印机(并且因此向与打印机连接的诸如计算机的主机设备)、而且甚至也可向用户呈现与墨罐1相关的各种预定信息。此外,在光接收部分210中接收从发光部分101发射的光。光接收部分210位于打印机主体侧的滑架扫描范围内的端部处,并且如图3A所示,被配置在可接收沿右上方向发射的光的位置处。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如后面将参照图7B来描述的那样,光接收部分210在打印机中的布置位置在滑架扫描范围的端部处;但是,光接收部分210的布置位置不限于此。例如,光接收部分210可被配置在滑架扫描范围的中心附近。
此外,如图3A和图3B所示,在墨罐1的面向基板100的设置有发光部分101和控制电路103的面的部分中,为了使得由发光部分101发射的光可有效地到达光接收部分210或用户的视场,可沿光轴(箭头)至少形成空间1A。此外,出于同一目的,可通过适当地设定支撑部件3的设置位置和形状来防止光轴被阻挡。此外,保持器150具有用于确保光轴的孔(或光透射部分)150H。
<1.2墨罐附接部分>
图5是示出了被配置为可相对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罐被附接/拆卸的打印头单元的例子的透视图。在本实施例中,打印机主体的滑架具有打印头单元以便可被附接/拆卸,并且,打印头单元可拆卸地附接有相应的墨罐。
打印头单元105大致包含:单独地可拆卸地保持多个墨罐的保持器150;和被布置在保持器的底侧的打印头105′(在图5中未示出)。保持器150具有用于相应的墨类型的墨罐附接部分,并且,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具有分别用于染料黑(以下,也称为K)、颜料黑(以下,也称为PGK)、黄色(以下,也称为Y)、品红色(以下,也称为M)、以及青色(以下,也称为C)的五类墨罐的附接部分。墨罐1各自被附接到保持器150,由此位于保持器底部的打印头侧的墨引入端口107和墨罐侧的墨供给端口7相互连接以在它们之间形成墨连通路径。
打印头105′在构成喷嘴的液体路径中具有电热变换(transducing)元件;将用作打印信号的电脉冲提供给元件以向墨提供热能;并且,利用在通过墨的相变(phase change)而产生的发泡(沸腾)时的压力来喷射墨。以通过设置在打印头单元中的布线部分158向打印头105′的驱动电路传送打印信号的方式驱动该打印头的电热变换元件。即,打印头单元105具有:与设置在后述的滑架203中的用于信号传送的电接触部分(未示出)连接的电接触部分157;和在打印头的驱动电路与电接触部分之间进行连接的上述布线部分158。此外,从电接触部分157,还设置到达连接器152的延长布线部分159。
当墨罐1被附接于打印头单元105时,墨罐1在保持器150之上被处置,并被设置在保持器的底面上,其中设置在墨罐背面侧的突起状第一接合部分5被***到设置在保持器背面侧的通孔状第一锁定部分155中。当墨罐1的上面的正面侧边缘以这种状态被向下加压时,墨罐1通过使用第一接合部分5与第一锁定部分155之间的接合部分作为旋转移动支撑点来旋转移动,并且,墨罐1的正面侧向下位移。在该过程中,通过使设置在墨罐1的正面侧的支撑部件3上的第二接合部分6的侧面被设置在保持器正面侧的第二锁定部分156加压,支撑部件3也沿图1A中的逆时针方向位移。然后,当第二接合部分6的上面到达第二锁定部分156下方时,支撑部件3通过其弹性力沿作为相反方向的图1A中的顺时针方向位移,并且,第二接合部分6被第二锁定部分156锁定。在这种状态下,第二锁定部分156通过支撑部件3沿水平方向对墨罐1弹性地施加偏压,由此,墨罐1的背面与保持器150的背面邻接接触。此外,墨罐1的向上位移被与第一接合部分5接合的第一锁定部分155和与第二接合部分6接合的第二锁定部分156抑制。这是墨罐1的附接完成状态,并且此时,墨供给端口7和墨引入端口107以及焊盘102和连接器152分别处于连接状态中。
根据本发明的墨罐附接部分的配置不限于图5所示的配置。参照图6A和图6B来描述这一点。图6A是从墨罐接收墨的供给以执行打印操作的打印头单元处于分离状态中的滑架的透视图,并且,图6B是示出打印头单元被附接的状态中的滑架的透视图。根据本例子的打印头单元405与以上例子中的固定和保持整个墨罐的保持器150不同,并且如图6A所示,不具有与墨罐正面侧对应的保持器部分和被设置在保持器部分中的第二锁定部分和连接器等。其它方面与以上例子中的几乎相同,其中,在底面上,在背面侧,以及在背面侧的背面上,分别存在与墨供给端口7连接的墨引入端口107、第一锁定部分155和用于信号传送的电接触部分(未示出)。另一方面,可沿轴417移动的滑架415具有替换后述的滑架205的配置,并且如图6A和图6B所示,除了用于附接和固定打印头单元405的杆419和与打印头侧电接触部分连接的电接触部分418之外,还在滑架主体415中设置与墨罐1的正面侧对应的保持器部分。即,第二锁定部分156、连接器152和对于连接器的布线部分159被置于滑架侧。在这种配置中,在如图6B所示的那样附接打印头单元405的状态中,在滑架415中配置对于墨罐1的整个附接部分。在图6A和图6B所示的例子中,如图6B所示,从图中左侧依次配置用于K、PGK、Y、M和C的相应墨罐附接部分。此外,通过与图5的配置中的附接操作相同的附接操作,实现在墨供给端口7与墨引入端口107之间以及在焊盘102与连接器152之间的连接以完成附接操作。
<1.3打印装置(打印机)主体>
图7A是示出附接有上述墨罐1以执行打印的喷墨打印机200的外观的示图,并且,图7B是示出打开图7A所示的主体盖子201等的状态的透视图。
如图7A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打印机200中,诸如其中安装有打印头和墨罐的滑架为进行扫描而移动以执行打印的机构的打印机的主要部分具有:被主体盖子201和其它壳体部分覆盖的打印机主体;分别设置在打印机主体的正面侧和背面侧的排出托盘203;和自动片材馈送器(ASF)202。此外,设置操作部分213,操作部分213具有:用于显示关闭和打开主体盖子的两个状态中的打印机的状态的指示器;电源开关;和复位开关。
主体盖子201被可打开/可关闭地设置以便在滑架205的移动范围上覆盖滑架205。在打开主体盖子201的状态下,如图7B所示,用户可观察安装有打印头105以及墨罐1K、1PGK、1Y、1M和1C(以下,在共同称呼它们的情况下,这些墨罐可由同一符号“1”表示)的滑架205的移动范围和该范围的周边。实际上,执行当打开主体盖子201时滑架205自动移动到图中所示的大致中心位置(以下,也称为“罐替换位置”)的序列,并且,用户可在罐替换位置处执行对于墨罐中的每一个的替换操作。
如上所述,在滑架205中,打印头单元105具有与各颜色墨对应的芯片形态(chip-formed)的打印头(未示出)。此外,各颜色的打印头可基于滑架205的移动来扫描诸如一张纸的打印介质,以在扫描期间在用于打印的打印介质上喷射墨。即,滑架205可滑动地与沿其移动方向延伸的引导轴207接合,并且可通过滑架马达和该马达的驱动力传送机构执行上述的往复运动。注意,在本实施例中,沿一个方向排列用于墨罐1K、1PGK、1Y、1M和1C的相应附接部分,并且,排列方向与滑架205的往复运动方向相同。
在打印操作中,通过以上的移动来执行打印头的扫描;在扫描期间,从相应的打印头在打印介质上喷射墨以在具有与打印头的喷射端口对应的宽度的区域中执行打印;并且,在该扫描和下一扫描之间,通过由上述纸张馈送机构执行与上述宽度对应的预定量的纸张馈送,依次执行在打印介质上的一系列打印。此外,在通过以上的滑架移动的打印头的移动范围的端部处,设置诸如覆盖被设置了打印头的喷射端口的面的帽子的用于每一个打印头的恢复(recovery)单元(未示出)。基于此,打印头以预定的时间间隔移动到设置有恢复单元的位置,并然后执行包含初步喷射和吸引恢复等的恢复处理。
在滑架205的移动范围中,在与设置上述恢复单元的位置相反的侧的端部附近,设置具有光接收元件的光接收部分210。光接收部分210包含例如光电晶体管,但是,可包含另一类型的光接收体。光接收部分210被布置在滑架205的移动方向的横向位置。尤其,在本实施例中,光接收部分210被固定地布置为使得通过滑架205的移动,改变与以上多个附接部分中的每一个的相对位置关系。基于以上配置,如后面将详细描述的那样,在光接收部分210中接收来自发光部分101的光,并且,基于光接收的结果,可以确定墨罐是否被附接在正确的位置(光学检查处理)。本实施例被配置为使得发光部分101直接向光接收部分210发光;但是,如后面将参照图36和图37描述的那样,实施例可被配置为使得通过光引导部件等间接地向光接收部分210发光。
<2.控制***的配置>
<2.1总体配置>
图8是示出上述喷墨打印机的控制***的配置例子的框图,并且主要示出与下述内容相关的配置:设置在打印机主体中的PCB(印刷电路板)形式的控制电路300(打印机侧控制部分);以及被控制电路300控制并被设置在墨罐1中的每一个上的控制电路103和发光部分101的发光等。
在图8中,控制电路300执行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数据处理和操作控制。特别地,根据存储于ROM 303中的程序,CPU 301执行要在后面参照图13~28等来描述的处理等。此外,当CPU 301执行处理时,RAM 302被用作工作区。
如图8示意性地示出的那样,滑架205的打印头单元105具有用于喷射染料黑(K)、颜料黑(PGK)、黄色(Y)、品红色(M)和青色(C)的相应墨的打印头105K、105PGK、105Y、105M和105C。此外,打印头单元105的保持器可拆卸地安装有与打印头对应的墨罐1K、1PGK、1Y、1M和1C。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颜料黑墨罐1PGK的形状(大小)比其它墨罐1K、1Y、1M和1C的大,因此,颜料黑墨罐1PGK不能被附接于用于KYCM的相应附接部分中的任一个。另一方面,墨罐1K、1Y、1M和1C具有相同的形状,因此,墨罐1K、1Y、1M和1C中的每一个可被附接于用于KYCM的相应附接部分中的任一个。出于这种原因,在墨罐1K、1Y、1M和1C中,可能出现不正确的附接。
如上所述,墨罐1中的每一个附接有基板100,基板100具有发光部分101、用于发光部分101的控制电路103、以及用作接触端子的焊盘102等。此外,当墨罐1被正确地附接于打印头单元105时,上述基板100上的焊盘102与设置在打印头单元105中的连接器152接触。此外,设置在滑架205中的连接器(未示出)和主体侧控制电路300通过柔性电缆206相互电连接。此外,打印头单元105被附接到滑架205的主体,由此滑架205的主体的上述连接器和打印头单元105的上述连接器152相互电连接。
基于上述连接配置,主体侧控制电路300和墨罐1中的每一个的控制电路103相互电连接,并可由此在它们之间传递信号。基于此,用作打印机主体侧控制部分的控制电路300和用作罐侧控制部分的控制电路103可根据图13或图27等所示的序列执行点亮或熄灭控制。此外,也可通过来自控制电路300的打印信号和驱动控制信号来控制打印头105K、105PGK、105Y、105M和105C中的每一个中的墨喷射。
设置在滑架205的移动范围的一个端部附近的光接收部分210接收来自墨罐1的发光部分101的发光,并且将与发光对应的信号输出到控制电路300。如后面将描述的那样,控制电路300可基于该信号来确定是否将正确的墨罐附接到滑架205的附接部分。此外,沿滑架205的移动路径设置编码器标尺(scale)209,并且,滑架205还具有编码器传感器211。该传感器的检测信号通过柔性电缆206被输入到控制电路300,并且,控制电路300可根据输入的检测信号感测滑架205的移动位置。关于移动位置的信息被用于打印头中的每一个的喷射控制,并且还如后面将参照图13等描述的那样被用于确定墨罐的附接位置是否正确的光学检查处理中。
此外,通过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的组合来配置被设置在滑架205的移动范围内的预定位置附近的墨剩余量检测传感器214。该传感器被用于由此检测向墨罐1发射的发光元件的光是否返回到光接收元件,并且,关于安装在滑架205上的墨罐1中的每一个的墨剩余量的信号被输出到控制电路300。基于该信号,控制电路300可检测墨剩余量或墨消耗。
<2.2连接部分的配置>
图9是基于与各墨罐的基板100的关系、示出包含柔性电缆206的用于在主体侧控制电路300与罐侧控制电路103之间进行电连接的信号布线的配置的示图。
如图9所示,用于墨罐1的信号布线包含四个信号线,这四个信号线是五个墨罐1共同的信号布线(所谓的总线连接)。即,用于墨罐1中的每一个的信号布线包含电源信号线“VDD”和接地信号线“GND”,电源信号线“VDD”和接地信号线“GND”用于为发光部分101的发光和驱动发光部分101并执行其它操作的功能元件组103的操作等供电。此外,如后面将描述的那样,信号布线包括包含信号线“DATA”和用于信号线“DATA”的时钟信号线“CLK”的四个信号线,其中,所述信号线“DATA”用于从控制电路300传送关于发光部分101的诸如点亮或闪烁等的处理的控制信号(控制数据)。本实施例描述这四个信号线;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例如,可通过另一信号线实现接地信号线以由此省略“GND”线。此外,用于“CLK”和“DATA”的信号线可被共享以实现一线配置。
另一方面,墨罐1中的每一个的基板100具有:通过四个信号线的信号来进行操作的控制部分103;和通过控制部分103来进行操作的发光部分101。
图10A是示出基板100的细节的电路图。如该图所示,控制部分103被配置为具有输入/输出控制电路(I/O CTRL)103A、存储器阵列103B、以及两个发光元件驱动器103Ca和103Cb。此外,发光部分101在与分别具有不同的峰值发光波长的两个发光元件相同的封装中具有第一发光元件1101a和第二发光元件1101b,并且,这些发光元件分别被上述对应的发光元件驱动器驱动。特别地,发光元件中的每一个是三端子二峰值波长LED。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来自发光部分101的发光,执行后述的光学检查处理和墨罐状态通知处理;但是,在光学检查处理时,只有第一发光元件1101a的发光被控制,而在墨罐状态通知处理时,只有第二发光元件1101b的发光被控制。将在后面描述发光部分的这些类型的处理和特性的细节。
输入/输出控制电路103A用作驱动控制部分,该驱动控制部分响应从主体侧控制电路300传送的控制数据来分别通过发光元件驱动器103Ca和103Cb控制第一发光元件1101a和第二发光元件1101b的驱动。此外,伴随这一点,输入/输出控制电路103A控制向/从存储器阵列103B的数据写入/读取。
存储器阵列103B在本实施例中为EEPROM形式;但是,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存储器件。存储器阵列103B可用作存储关于墨罐1的个体信息的存储部分。个体信息包括例如指示罐中包含的墨的类型的墨信息、指示墨罐的特定号码的ID信息、以及指示罐的制造日期和制造批号的制造信息等。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存储器阵列103B至少存储墨信息。
墨信息可在传输或制造墨罐时被写入与包含于罐中的墨的类型对应的存储器阵列103B的预定地址中。例如,如参照图12A和图12B将描述的那样,墨信息被用作用于识别墨罐的信息。这使得能够识别墨罐以执行向存储器阵列103B的数据写入或从存储器阵列103B的数据读取,并控制墨罐的发光部分101的点亮/熄灭。写入到存储器阵列103B或从其中读取的数据可包含例如指示罐的墨剩余量或墨消耗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除了光学检测的墨剩余量以外,控制电路300还基于喷射数据对打印头中的每一个的喷射次数计数,并基于此获得墨罐中的每一个的墨剩余量或墨消耗。然后,执行向相应的墨罐的存储器阵列103B写入或从其中读取关于剩余量或消耗等的墨量信息的处理。这使得存储器阵列103B能够保持此时的墨量信息。信息可被用于例如使用上述棱镜与光学墨量检测相结合而执行的具有更高精度的剩余量检测,或者用于确定附接的墨罐是新的还是曾经被使用并被重新附接的等。
当从输入/输出控制电路103A输出的用于发光元件驱动器103Ca(103Cb)的驱动信号为“开”时,发光元件驱动器103Ca(103Cb)进行操作以向第一发光元件1101a(第二发光元件1101b)施加电源电压。这使得第一发光元件1101a(第二发光元件1101b)发光。另一方面,当从输入/输出控制电路103A输出的信号为“关”时,发光元件驱动器103Ca(103Cb)进行操作以不向第一发光元件1101a(第二发光元件1101b)施加电源电压。这能够使得第一发光元件1101a(第二发光元件1101b)熄灭。因此,当从输入/输出控制电路103A输出的发光元件驱动器103Ca(103Cb)信号处于“开”状态时,第一发光元件1101a(第二发光元件1101b)保持点亮状态,而当上述信号处于“关”状态时,第一发光元件1101a(第二发光元件1101b)保持熄灭状态。113a(113b)代表用于连接第一发光元件1101a(第二发光元件1101b)的阳极侧与发光元件驱动器103Ca(103Cb)的端子。此外,115表示用于连接第一发光元件1101a和第二发光元件1101b的阴极侧与地线的端子。114a和114b分别表示被***在发光元件驱动器103的输出与发光部分101的阳极之间的限制电阻器(limiting resistor),所述限制电阻器确定导引向第一发光元件1101a和第二发光元件1101b的电流。
图11是示出图10A所示的基板100的配置的变型的电路图。该变型与图10A所示的例子的不同点在于,在向发光部分101的发光元件施加电源电压的配置中,从设置在墨罐的基板100内的VDD电源图案来供给电力。一般在半导体基体上一体化地制作控制部分103,并且,控制部分103具有半导体基体上的连接端子仅是LED连接端子的配置。减少连接端子的数量大大影响半导体基体的占有面积,并因此可以降低半导体基体的成本。
图12A是用于解释上述的对于存储器阵列103B的数据写入和读取操作的时序图。此外,图12B是用于解释第一发光元件1101a和第二发光元件1101b的点亮和熄灭操作的时序图。当主体侧控制电路300向罐侧控制电路103传送指令时,控制电路300通过使用墨信息来识别墨的类型以由此识别指令对象墨罐。
如图12A所示,在向存储器阵列103B的写入中,从主体侧控制电路300向罐侧控制电路103中的输入/输出控制电路103A,与时钟信号CLK同步地通过信号线DATA(图9)依次传送用于“开始代码+墨信息”、“控制代码”、“地址代码”和“数据代码”的相应数据信号。“开始代码+墨信息”意味着通过其“开始代码”信号开始一系列数据信号,并且通过其“墨信息”信号识别用作一系列数据信号的目标的墨罐1。
如该图所示,“墨信息”具有与墨“K”、“PGK”、“C”、“M”和“Y”的类型中的任一种对应的代码,并且,只有在作为对于由代码指示的墨信息和存储于存储器阵列103B中的墨信息进行相互比较的结果两者相互一致时,输入/输出控制电路103A才执行基于随后的数据信号的处理,而如果两者相互不一致,那么不执行基于随后的数据信号的处理。
基于此,即使通过图9所示的共用信号线“DATA”从主体侧控制电路300向各墨罐1共同地传送数据信号,也可通过在数据信号中包含上述墨信息来识别墨罐1,并且,可仅对于所识别的墨罐执行诸如写入、读取、以及第一发光元件1101a和第二发光元件1101b的点亮和熄灭等的基于随后的数据信号的处理。另外,从以上描述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种使用共用数据信号线的配置可以是相同的,而不限于墨罐的数量。
本实施例的“控制代码”指示来自控制电路300的指令的内容。如图12A所示,“控制代码”具有与分别被用于发光部分101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和第二发光元件1101b中的每一个的点亮控制和熄灭控制的“ON”(开)和“OFF”(关)对应的代码。“控制代码”还具有:与分别指示对于存储器阵列的读取和写入的“READ”(读)和“WRITE”(写)对应的代码;以及用于使得主体侧控制电路300检查墨罐1的有无的“CALL”代码。在写入操作中,“WRITE”代码跟随在上述的用于识别墨罐1的“墨信息”之后。随后的“地址代码”指示用作写入目的地的存储器阵列的地址,并且,最后的“数据代码”代表写入内容(例如,指示墨消耗的数据)。
另外,应当理解,由“控制代码”代表的内容不限于以上的例子,并且,例如,“控制代码”可被添加有关于验证命令或连续读取命令等的控制代码而被使用。
在读取中,数据信号的配置与上述写入情况的相同,并且,也以与上述写入情况相同的方式、通过所有墨罐的输入/输出控制电路103A来取得与“开始代码+颜色信息”对应的代码,而仅通过“颜色信息”与该代码中的“颜色信息”一致的墨罐的输入/输出控制电路103A来取得随后的数据信号。不同点在于,在由地址代码规定了地址之后,与第一时钟(图12A中的第十三时钟)的上升同步地输出读取数据。即使在多个墨罐的数据信号端子与这种共用(一个)数据信号线连接的情况下,输入/输出控制电路103A也介入以使得读取数据与其它的输入信号不冲突。
在发光部分101的点亮或熄灭中,如图12B所示,与以上类似,首先,通过信号线DATA从主体侧向输入/输出控制电路103A传送与“开始代码+颜色信息”对应的数据信号。如上所述,通过“颜色信息”来识别墨罐,并且,仅对于所识别的墨罐执行基于要在随后被传送的“控制代码”的发光部分101的发光元件的“点亮或熄灭”。如上面参照图12A描述的那样,涉及点亮或熄灭的“控制代码”对于第一发光元件1101a和第二发光元件1101b中的每一个包含与“ON(100,110)”或“OFF(000,010)”对应的代码。基于此,可针对点亮和熄灭来个别地独立地控制发光部分101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和第二发光元件1101b。当与第一发光元件1101a或第二发光元件1101b对应的控制代码为“ON”时,如上面参照图11描述的那样,输入/输出控制电路103A向相应的发光元件驱动器103C输出开信号,并然后还保持输出状态。另一方面,当控制代码为“OFF”时,输入/输出控制电路103A向相应的发光元件驱动器输出关信号,并然后还保持输出状态。注意,发光部分101中的发光元件的点亮或熄灭的实际执行定时对于图12B所示的数据信号中的每一个与时钟CLK的第7个或随后的时钟对应。
在图12B所示的例子中,在出现在图的最左侧的第一数据信号中,“墨信息”是规定颜料黑墨PGK的信息(000),并且,“控制代码”是指示第一发光元件1101a的点亮的代码(100)。作为结果,颜料黑墨罐1PGK被识别以点亮颜料黑墨罐1PGK的发光部分101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然后,在第二数据信号中,“墨信息”是规定品红色墨M的信息(010),并且,“控制代码”是指示第一发光元件1101a的点亮的代码(100)。作为结果,颜料黑墨罐1PGK的发光部分101保持点亮,并且,品红色墨罐1M的发光部分101中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也被点亮。随后,在第三数据信号中,“墨信息”是规定颜料黑墨PGK的信息(000),并且,“控制代码”是指示第一发光元件1101a的熄灭的代码。作为结果,只有颜料黑墨罐1PGK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熄灭。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以如下的方式使得LED的闪烁控制变得可能:在规定对应的墨罐之后,主体侧控制电路300传送分别包含与点亮和熄灭对应的“控制代码”的数据信号。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定传送信号的时段,可以控制闪烁时段。
下面描述与图12A中的“CALL”对应的代码。“CALL”代码是主体侧控制电路300向罐侧控制电路103传送的控制代码中的一个,并且典型地被用于图14所示的墨罐附接/拆卸处理。首先,具有“开始代码+墨信息”和“控制代码”(包含“CALL代码”)的数据信号通过信号线DATA从主体侧控制电路300被传送到控制电路103的输入/输出控制电路103A。接收到“CALL”代码的输入/输出控制电路103A检查包含于所传送的数据信号中的“墨信息”和存储于存储器阵列103B中的“墨信息”是否相互一致。如果检查出两者相互一致,那么控制电路103B向控制电路300传送应答。另一方面,如果检查出两者相互不一致,那么控制电路103B不向控制电路300传送应答。基于此,例如,如果墨信息是规定青色墨C的信息,那么控制电路300可检查青色墨罐是否被附接。
<2.3控制过程>
图13是示出基于本实施例的上述配置的墨罐附接/拆卸的控制过程的流程图。该流程图是特别示出由主体侧控制电路300和罐侧控制电路103对于墨罐1中的每一个的发光部分101中的发光元件的点亮/熄灭的控制的流程图。
当用户打开打印机的主体盖子201时,由设置在打印机主体中并且检测主体盖子201的打开/关闭状态的未示出的传感器感测盖子打开(S101)。图13所示的处理是通过感测盖子打开而被激活的处理。当盖子打开被感测到时,在S102中,滑架开始向设定于滑架移动范围的中心附近的“罐替换位置”移动,并且,在S105中,执行墨罐附接/拆卸处理。
图14是示出墨罐附接/拆卸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在S201中,在墨罐1K、1PGK、1Y、1M和1C之中,选择要被处理的墨罐1。然后,在S202中,执行检查处理步骤。在检查处理步骤中,首先,如上所述,控制电路300向罐侧控制电路103传送包含与在S201中选择的墨罐1对应的“墨信息”和“CALL”代码的数据信号。罐侧控制电路103中的每一个检查包含于所传送的数据信号中的“墨信息”与存储在对应的存储器阵列103B中的墨信息是否相互一致。如果检查出两者相互一致,那么控制电路103向控制电路300传送应答。另一方面,如果检查出两者相互不一致,那么控制电路103不向控制电路300传送应答。
在S203中,控制电路300检查来自控制电路103的应答。如果控制电路300没能检查到来自控制电路103的应答,那么确定在S201中选择的墨罐1没有被附接到滑架205上,流程前进到S204。将在后面描述S204中的处理步骤的内容。
如果控制电路检查到来自控制电路103的应答,那么确定在S201中选择的墨罐1被附接到滑架205上,流程前进到S205,在S205中,如后面将描述的那样,执行与墨罐的附接相关的处理步骤。然后,在S206中,执行第二发光元件1101b的发光控制(例如,点亮),以向用户通知罐的正确附接。
在S204和S205中的处理步骤之后,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完成。重复执行包含这样的处理步骤的墨罐附接/拆卸处理,直到在图13的S106中,上述传感器感测到该主体盖子201被关闭。在重复的处理期间,在S201中依次选择各墨罐1。
下面,描述S204和S205中的处理步骤的各内容。在S204中,作为关于在S201中选择的墨罐1的信息,指示墨罐1没有被附接(非附接状态)的信息被存储于打印机的RAM 302中。此外,参照存储于RAM 302中的墨罐1的先前墨罐附接/拆卸处理的结果来确定附接状态是否已变为非附接状态。如果附接状态已变为非附接状态,那么开始墨罐1的非附接时间的时段的时间计数。另外,当在墨罐1的第一墨罐附接/拆卸处理中,在S203中确定没有应答从而执行S204中的处理步骤的情况下,即,在从开始就确定为非附接状态的情况下,也开始非附接时间的时段的时间计数。
另一方面,在S205中,作为关于在S201中选择的墨罐1的信息,指示墨罐1被附接(在附接状态中)的信息被存储于打印机的RAM 302中。此外,参照存储于RAM 302中的墨罐1的先前墨罐附接/拆卸处理的结果来确定非附接状态是否已变为附接状态。如果非附接状态已变为附接状态,那么墨罐1的非附接时间的时段的时间计数完成,以在RAM 302中存储时间计数的结果。另外,当在非附接时间的时段的时间计数期间,在图13的S106中由上述传感器感测到主体盖子201的关闭从而完成墨罐附接/拆卸处理的情况下,非附接时间的时段的时间计数也同时完成。
然后,确定在盖子关闭时是否存在非附接时间的时段超过预定时间时段的任何墨罐1,并且,如果超过了预定时间时段,那么在RAM302的预定区域中作恢复标记。然后,只有在图13的后述S110中确定光学检查处理已正常结束,才基于恢复标记执行使用恢复单元的吸引恢复处理。
再次参照图13,如果在S106中感测到主体盖子201被关闭,那么在S107中执行用于检查墨罐附接是否正确的处理(附接检查处理)。在附接检查处理中,基于与在图14的S202中的检查处理中描述的方法类似的处理,检查与要安装于滑架上的墨罐对应的各墨信息是否均被准备。即,在本实施例中,检查五类墨罐(1K、1PGK、1Y、1M和1C)是否被附接于滑架。
更具体而言,控制电路300依次改变与五类墨罐对应的“墨信息”,并且同时传送包含“墨信息”和“CALL”代码的数据信号以检查来自控制电路103的应答。如果控制电路300可从五类墨罐的控制电路103中的每一个获得“墨信息”(即,可获得所有的五类墨信息),那么确定附接正确,流程前进到S109中的光检查处理。另一方面,如果控制电路300不能获得五类墨信息,那么确定为不正确附接,流程前进到S108。作为不能获得五类墨信息的情况,例如,存在包含同一类型(颜色)墨的多个墨罐被附接于滑架的情况。如果确定为不正确附接,那么流程前进到S108,在S108中,作出不正确附接指示,其中,使操作部分213的指示器以橙色进行闪烁。
<光学检查处理>
下面,描述S109中的光学检查处理。光学检查处理是在光接收部分210中接收来自发光部分101的光的确定处理,并且,基于光接收的结果,确定墨罐是否被附接在正确位置。
在光学检查处理中,在发光部分101的具有不同峰值发光波长的两个光接收元件中,只有第一发光元件1101a(图10A中的1101a)被驱动以发光。即,执行不使第二发光元件1101b发光的控制。
光学检查处理基于这样的原理,即,在墨罐1被附接到正确附接部分的情况与墨罐1没有被附接到正确附接部分的情况之间,当使得墨罐1的发光部分101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发光时,虽然滑架201的位置相同,但是由光接收部分210进行的光接收的结果不同。
例如,当滑架205在预定位置时,控制电路300可识别墨的类型以向共用布线传送点亮指令,并且使用光接收部分210接收第一发光元件1101a基于点亮指令的发光的结果来确定包含由点亮指令识别的类型的墨的墨罐1是否被附接于正确的附接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可与滑架205的位置对应地预先确定经受点亮指令的墨的类型。作为这种情况的一种配置,以下配置是可能的:在该配置中,向滑架205的多个位置中的每一个分配经受点亮指令的一种类型的墨(进行分配,例如,对于墨罐1Y的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的位置,分配黄色墨,对于墨罐1M的附接部分面向发光部分的位置,分配品红色墨,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在上述多个位置中的每一个处,使经受上述点亮指令的一个墨罐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发光,并且,可以使用在此时由光接收部分210检测的接收光量(与多个位置中的每一个处的发光相关的光接收结果)来确定墨罐是否被附接于正确位置。
此外,作为另一配置,以下配置是可能的:在该配置中,向滑架205的多个位置中的每一个分配经受点亮指令的两种或更多种类型的墨(进行分配,例如,对于墨罐1Y的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的位置,分配黄色墨;对于墨罐1M的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的位置,分配品红色墨;青色墨;和黄色墨)。在这种情况下,在上述多个位置中的每一个处,使经受上述点亮指令的多个墨罐的发光部分101的第一发光元件依次发光,并且,可以使用在此时由光接收部分210检测的接收光量(与分别在多个位置的依次的发光相关的光接收结果)来确定墨罐是否被附接于正确位置。
此外,对于滑架205的一个位置,可依次改变经受点亮指令的墨的类型,以确定墨罐是否被附接于正确位置。例如,滑架205移动并且停止,使得墨罐1Y的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210,并且,依次改变诸如Y、M和C的经受点亮指令的墨的类型,以使发光部分中的发光元件发光。如果当传送以Y为目标的点亮指令时光接收部分210的接收光量最强,那么可确定墨罐1Y的附接部分附接有墨罐1Y。
如所述的那样,光学检查处理的具体内容可具有各种配置,并且,它们可被一起使用,或者,根据墨的类型,可以采用不同的配置。此外,可对所有类型的墨罐或一些墨罐执行光学检查处理。
<墨罐状态通知处理>
下面描述墨罐状态通知处理。在墨罐状态通知处理中向用户通知的内容包含由上述光学检查处理确定的附接位置的适当/不适当结果(不正确的罐指示处理)、墨剩余量(墨不存在指示处理)、以及在墨罐的附接/拆卸时的正确附接通知(罐附接/拆卸指示处理)。此外,用于处理的方法是如下的方法:如图2B所示,当用户为了墨罐替换而打开盖子时,通过点亮、闪烁或熄灭等控制发光部分101的发光,并且通过视觉地检查发光状态来向用户通知墨罐状态。注意,当实施本发明时,作为墨罐状态通知处理,可以不执行所有的上述的不正确罐指示处理、墨不存在指示处理、以及罐附接/拆卸指示处理。例如,可以执行它们中的一个或者可组合地执行它们中的两个。
上述通知处理使得用户能够在罐替换时获知错误内容或者哪个墨罐错误或被正确附接,并因此可执行错误很少的平稳的墨罐替换。还将在后面在上面描述的图14中的罐附接/拆卸指示处理和图13中的不正确罐指示处理、以及图28中的墨不存在指示处理中描述处理的细节。在本实施例中,在墨罐状态通知处理中,在具有不同发光波长的两个发光元件中,只有第二发光元件1101b(图10A中的1101b)被驱动以发光。即,此时,执行不使第一发光元件1101a发光的控制。
<适于光学检查处理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和光接收部分210的特性>
描述用于光学检查处理的发光部分101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和光接收部分210的特性。根据打印机的使用环境或用户对于打印机的使用情况等,外部光可能在光学检查处理时进入打印机200。如果在进入的外部光的光量大的环境中执行光学检查处理,那么光接收部分检测到强烈的外部光,这会导致确定错误。例如,即使在关闭主体盖子201的情况下,强烈的外部光也可从ASF侧或排出托盘侧的间隙进入。此外,当在光学检查处理期间(在发光或光接收时)主体盖子201被打开的情况下,或者,如后面关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将描述的那样,当在盖子打开状态下执行光学检查处理的情况下,进入打印机的外部光的光量可能在光学检查处理时增多。
图15A是示出作为外部光的典型例子的荧光灯的发光波长范围和峰值发光波长的示图。如该图所示,荧光灯的发光波长范围不小于400nm且不大于750nm,并且,峰值发光波长为约600nm。
另一方面,图15B是示出峰值灵敏度波长处于可见光范围内的光接收元件的特性的示图,并且,如该图所示,光接收元件的光接收波长范围不小于400nm且不大于700nm,并且,峰值灵敏度波长为约580nm。图15C是图15A所示的荧光灯的波长范围和图15B所示的可见光接收元件的波长范围被叠加地示出的示图。从图15C可以清楚地看出,如图15B中的光接收元件那样的光接收元件相对于作为外部光的荧光灯的波长范围和强度(灵敏度)具有大的重叠区域。作为结果,在可见光范围中具有这种峰值灵敏度波长的光接收元件对于外部光(荧光灯)的相对灵敏度增大,因此,由于外部光的影响而可能导致基于外部光的确定错误。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光接收部分210使用峰值灵敏度波长范围处于与红外范围对应的不小于760nm且不大于1100nm的范围内的光接收元件。考虑进一步消除外部光的影响,光接收部分210中的光接收元件的峰值灵敏度波长优选处于不小于780nm且不大于950nm的范围内,并且更优选处于不小于850nm且不大于940nm的范围内。
图16A是示出适于用作光接收部分210的光接收元件的光接收灵敏度特性的示图。在本例子中,光接收元件的灵敏度波长范围不小于400nm且不大于1100nm,并且,峰值灵敏度波长为800nm。图16B是图15C所示的荧光灯和可见光接收元件的波长范围与图16A所示的本实施例的光接收元件的波长范围被叠加地示出的示图。
从图16B可以清楚地看出,图16A所示的本实施例的光接收元件的峰值灵敏度波长处于荧光灯的发光波长范围之外。此外,与图15B所示的光接收元件的峰值灵敏度波长相比,图16A所示的本实施例的光接收元件的峰值灵敏度波长更多地从荧光灯的峰值发光波长位移。此外,与图15B所示的光接收元件相比,图16A所示的本实施例的光接收元件具有在荧光灯的峰值发光波长周围的更低的光接收灵敏度。出于这种原因,不是使用图15B所示的光接收元件,而是使用具有图16A所示的红外范围中的峰值灵敏度波长的光接收元件,从而使得能够减少基于外部光的确定错误。
对于本实施例的这种光接收元件,作为发光部分101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使用在可由光接收部分210接收的红外区域(不小于760nm、优选地不小于760nm且不大于1100nm的范围)中具有峰值发光波长的发光元件(例如,红外LED)。即,使用具有这种发光特性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的原因是,光接收部分210中的光接收元件的峰值灵敏度波长处于红外范围内,并且,可见光范围中的光接收元件的灵敏度低。
如所述的那样,本实施例使用具有较接近光接收部分210中的光接收元件的峰值灵敏度波长的峰值发光波长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基于此,与使用具有相对远离光接收元件的峰值灵敏度波长的峰值发光波长的第一发光元件的情况相比,为了获得相同水平的光接收灵敏度,可以降低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并因此可以减少功耗。从以上各点,本实施例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的峰值发光波长优选处于不小于760nm且不大于1100nm的范围中。更优选地,第一发光元件1101a的峰值发光波长处于不小于780nm且不大于950nm的范围中。
作为这种发光元件的例子,具有例如图17A所示的发光特性的红外LED是优选的。图17A是示出适用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的发光特性的示图。如该图所示,第一发光元件1101a的发光波长范围不小于780nm且不大于960nm,并且,发光部分的峰值发光波长为870nm。
图17B是图15A所示的荧光灯的波长范围、图16A所示的光接收元件的波长范围、以及图17A所示的第一发光元件的波长范围被叠加地示出的示图。从图17B可以清楚地看出,通过使用在红外范围中具有峰值灵敏度波长的光接收元件和在红外范围中具有峰值发光波长的第一发光元件,可以减少外部光(荧光灯)的影响以执行光学检查处理。
图18A是示出适用于本实施例中的光接收元件的另一例子(与图16A中的光接收元件不同的光接收元件)的光接收灵敏度特性的示图。如图18A所示,该光接收元件具有不小于760nm且不大于1000nm的灵敏度波长范围和850nm的峰值灵敏度波长。图18B是图15A所示的荧光灯的波长范围和图18A所示的光接收元件的波长范围被叠加地示出的示图。从图18B可以清楚地看出,图18A所示的光接收元件的灵敏度波长范围在荧光灯的发光波长范围之外,因此,使用图18A所示的光接收元件而不是使用图16A所示的光接收元件,可以进一步减少基于外部光(例如,荧光灯)的确定错误。
作为与图18A所示的光接收元件组合使用的第一发光元件,具有760nm或更大的峰值发光波长的一个是适用的;但是,作为优选的元件,可以举出具有图19A所示的发光特性的发光元件。图19A是示出适用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发光元件的另一例子(与图17A中的发光元件不同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特性的示图。该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范围不小于810nm并且不大于970nm,并且峰值发光波长为890nm。
图19B是图19A所示的第一发光元件的波长范围与图18B所示的特性被叠加地示出的示图。从图19B可以清楚地看出,基于图19A所示的第一发光元件和图18A所示的光接收元件的组合而不是图16A所示的光接收元件和图17A所示的第一发光元件的组合,可以在进一步减少外部光的影响的情况下执行光学检查处理。
注意,图19A中的第一发光元件和图16A中的光接收元件也可被组合使用,或者,图17A中的第一发光元件和图18A中的光接收元件也可被组合使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第一发光元件具有可在光接收部分中接收的760nm或更大的峰值发光波长,那么任何第一发光元件是适用的,并且,除了图17A和图19A所示的第一发光元件之外,具有例如900nm、940nm或950nm等的峰值发光波长的任何红外LED也是适用的。
<适于墨罐状态通知处理的第二发光元件的特性>
描述用于执行墨罐状态通知处理的发光部分101的第二发光元件1101b。在本实施例中,发光部分101具备具有不同的峰值发光波长的两个发光元件。在墨罐状态通知处理中,只有第二发光元件1101b适合于被驱动以发光,而第一发光元件1101a适合于不发光。如所述的那样,在本实施例中,发光部分101被配置为单独地驱动适于光学检查处理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和适于墨罐状态通知处理的第二发光元件1101b。基于此,可以减少光学检查处理中的上述的基于外部光的错误,并且,也可通过增强墨罐状态通知的自由度来提高可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部分101的第二发光元件1101b仅被用于墨罐状态通知,因此,如果发光波长范围处于可见范围中,那么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地任意地选择发光元件。优选地,峰值发光波长处于与可见光范围对应的不小于400nm且不大于760nm的范围中。作为这种第二发光元件1101b的例子,例如,具有图20A所示的发光特性的LED是优选的。图20A是示出适用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发光元件1101b的发光特性的示图。如该图所示,第二发光元件1101b是具有不小于440nm且不大于500nm的发光波长范围和470nm的发光部分的峰值发光波长的蓝光LED。
图20B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图20A所示的第二发光元件、图16A所示的本实施例的光接收元件、以及图17A所示的第一发光元件的波长范围被叠加地示出的示图。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光接收元件的光学检查处理中,第二发光元件适合于不发光,因此,基本上不需要考虑第二发光元件与光接收元件之间的波长范围的重叠或者峰值发光波长与峰值灵敏度波长之间的接近性(closeness)。但是,例如,即使在以下的配置中,也仅在光接收元件的光接收灵敏度极低的范围中存在第二发光元件的波长范围:在该配置中,在光学检查处理中,第二发光元件与第一发光元件一起发光。出于这种原因,第二发光元件对于光学检查处理的影响小,并且,通过与具有相对接近光接收元件的峰值灵敏度波长的峰值发光波长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的使用组合,可以提高光学检查处理的精度。
对于使得在墨罐状态通知处理中发光的第二发光元件1101b,如果在本实施例中其峰值发光波长在可见光范围中,那么它是适用的。例如,除了图20A所示的第二发光元件1101b之外,也可使用具有760nm或660nm的峰值发光波长的红光LED、具有530nm的峰值发光波长的绿光LED、或具有400nm的峰值发光波长的紫光LED等。
<光学检查处理和墨罐状态通知处理的具体例子>
下面,描述光学检查处理和墨罐状态通知处理的具体处理例子。图21是示出图13的S109所示的光学检查处理的流程图。图22A~25K是用于解释图21的S11中的附接罐正确/不正确确定处理的示图。此外,图26A~26F是用于解释图21的S13中的错误检查处理中的操作的示图。
注意,在图22A~22K、图25A~25K、以及图26A~26F中,在滑架205中表示的“K、PGK、Y、M、C”分别代表要与染料黑墨罐1K、颜料黑墨罐1PGK、黄色墨罐1Y、品红色墨罐1M和青色墨罐1C附接的附接部分的位置。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从左依次排列用于染料黑墨罐附接的附接部分(称为“K附接部分”)、用于颜料黑墨罐附接的附接部分(称为“PGK附接部分”)、用于黄色墨罐附接的附接部分(称为“Y附接部分”)、用于品红色墨罐附接的附接部分(称为“M附接部分”)、以及用于青色墨罐附接的附接部分(称为“C附接部分”)。此外,本实施例被配置为使得由于滑架205的移动范围与光接收部分210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导致最右端的C附接部分不能面向光接收部分210。
当开始图13的S109中的光学检查处理时,首先,在图21的S11中,执行用于确定五个墨罐附接部分是否分别附接有正确墨罐的处理(附接罐正确/不正确处理)。
图22A~22K是对于所有附接部分被附接有正确墨罐的情况的操作的说明图。当滑架205处于原位置(home position)时,用作墨罐1的发光部分的发光部分101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以下,可被简述为第一发光元件1101a)处于熄灭状态。首先,如图22A所示,图中未示出的在最右端的原位置处的滑架205开始向面向光接收部分210的位置移动。
然后,如图22B所示,在滑架205到达面向光接收部分210的位置之前,应被附接于最左端的K附接部分的染料黑墨罐1K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点亮。随后,随着染料黑墨罐1K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点亮,滑架205从图22B中的位置移动到图22C中的位置,以如图22C所示的那样使K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210。
注意,按以下方式执行染料黑墨罐1K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的点亮(发光)。首先,主体侧控制电路300向共用布线传送包含了规定染料黑墨的“墨信息”和指示点亮的“控制代码”的数据信号。该数据信号通过共用布线被输入到五个墨罐(1K、1PGK、1Y、1M和1C)的控制电路103。然后,五个墨罐的控制电路103中的每一个将包含于通过共用布线从主体侧控制电路300传送的数据信号中的“墨信息”与存储于其存储器中的“墨信息”相比较。如果相比较的各墨信息相互一致,那么执行用于点亮第一发光元件1101a的控制,而如果相比较的各墨信息相互不一致,那么不执行用于点亮第一发光元件1101a的控制。在图22B的情况下,包含于数据信号中的“墨信息”是规定染料黑墨的信息,因此,只有设置在染料黑墨罐1K上的控制电路103执行用于点亮设置在同一罐上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的控制。另一方面,设置在其它的墨罐(1PGK、1Y、1M和1C)上的控制电路103不执行用于点亮第一发光元件1101a的控制。基于此,即使在从主体侧控制电路300向各墨罐1共同地传送数据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仅使得一个规定的墨罐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发光。以上,描述了使得染料黑墨罐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发光的情况;但是,应当理解,对于使得其它墨罐中的任一个的发光部分发光的机构同样成立。
随后,在点亮染料黑墨罐1K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时的光接收部分210的接收光量(1)被检测,并且,接收光量(1)的信息作为“K/中心”被存储于RAM 302中。如果K附接部分附接有染料黑墨罐1K,那么,在关于罐1K的接收光量(“K/中心”和“K/右”)之间,接收光量“K/中心”最大。
在染料黑墨罐1K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熄灭之后,作为背景光量(10)获得该位置处的接收光量,并且,关于背景光量(10)的信息作为“K/BG”被存储。注意,背景光量与来自外部的光(外部光)的光量对应。在后面将描述获得上述背景光量的原因。
然后,在不改变滑架205的位置的情况下,如图22D所示,应被附接于除了PGK附接部分以外的邻近K附接部分的Y附接部分的黄色墨罐1Y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点亮。此外,在点亮黄色墨罐1Y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时的光接收部分210的接收光量(2)被检测,并且,关于接收光量(2)的信息作为“Y/左”被存储于RAM 302中。
随后,随着黄色墨罐1Y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点亮,滑架205从图22D中的位置移动到图22E中的位置,以如图22E所示的那样使Y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210。此外,在点亮黄色墨罐1Y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时的光接收部分的接收光量(3)被检测,并且,关于接收光量(3)的信息作为“Y/中心”被存储于RAM 302中。如果Y附接部分附接有黄色墨罐1Y,那么,在关于罐1Y的接收光量(“Y/中心”、“Y/左”和“Y/右”)之中,接收光量“Y/中心”最大。然后,在黄色墨罐1Y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熄灭之后,作为背景光量(11)获得该位置处的接收光量,并且,关于背景光量(11)的信息作为“Y/BG”被存储于RAM 302中。
然后,在不改变滑架205的位置的情况下,如图22F所示,染料黑墨罐1K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点亮。此外,在点亮染料黑墨罐1K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时的光接收部分的接收光量(4)被检测,并且,关于接收光量(4)的信息作为“K/右”被存储于RAM 302中。
随后,在不改变滑架205的位置的情况下,在染料黑墨罐1K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熄灭之后,如图22G所示,应被附接于邻近Y附接部分的M附接部分的品红色墨罐1M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点亮。此外,在点亮品红色墨罐1M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时的光接收部分的接收光量(5)被检测,并且,关于接收光量(5)的信息作为“M/左”被存储于RAM 302中。
然后,随着品红色墨罐1M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点亮,滑架205从图22G中的位置移动到图22H中的位置,以如图22H所示的那样使M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210。此外,在点亮品红色墨罐1M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时的光接收部分的接收光量(6)被检测,并且,关于接收光量(6)的信息作为“M/中心”被存储于RAM 302中。如果M附接部分附接有品红色墨罐1M,那么,在关于罐1M的接收光量(“M/中心”和“M/左”)之间,接收光量“M/中心”最大。
然后,在品红色墨罐1M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熄灭之后,作为背景光量(12)获得该位置处的接收光量,并且,关于背景光量(12)的信息作为“M/BG”被存储于RAM 302中。随后,在不改变滑架205的位置的情况下,如图22I所示,黄色墨罐1Y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点亮。此外,在点亮黄色墨罐1Y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时的光接收部分210的接收光量(7)被检测,并且,关于接收光量(7)的信息作为“Y/右”被存储于RAM 302中。
随后,在不改变滑架205的位置的情况下,在黄色墨罐1Y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熄灭之后,如图22J所示,应被附接于邻近M附接部分的C附接部分的青色墨罐1C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点亮。此外,在点亮青色墨罐1C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时的光接收部分210的接收光量(8)被检测,并且,关于接收光量(8)的信息作为“C/左”被存储于RAM 302中。然后,青色墨罐1C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熄灭。
最后,滑架205从图22J中的位置移动到图22K中的位置,以使PGK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210。此外,在该位置处,使颜料黑墨罐1PGK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发光以检测此时的光接收部分210的接收光量(9),并且,关于接收光量(9)的信息作为“PGK/中心”被存储于RAM 302中。
然后,在颜料黑墨罐1PGK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熄灭之后,作为背景光量(13)获得该位置处的接收光量,并且,关于背景光量(13)的信息作为“PGK/BG”被存储于RAM 302中。
通过按以上方式重复根据滑架205的位置识别的墨罐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的发光和光接收部分210的光接收,获得关于接收光量(1)~(9)的各信息和关于背景光量(10)~(13)的各信息。关于接收光量(1)~(9)的各信息作为图23A所示的表1被存储于RAM 302中,并且,关于背景光量(10)~(13)的各信息作为图23B所示的表2也被存储于RAM 302中。然后,打印机的CPU 301从表1中的接收光量减去表2中的背景光量,以获得去除了背景光量的影响的校正光量,并且,关于校正光量的各信息作为图23C所示的表3被存储于RAM 302中。
这里描述创建表3的原因。如上所述,根据打印机的使用环境,外部光从ASF 202侧或排出托盘203侧进入,从而,即使墨罐1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中的任一个不被点亮,光接收部分210也可检测到外部光。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作为构成光接收部分210的光接收元件,使用以下的红外光接收元件(例如,图16A所示的光接收元件):该红外光接收元件在存在作为外部光的典型例子的荧光灯的峰值发光波长的可见光范围中具有低的光接收灵敏度,并且具有760nm~1100nm的红外范围内的峰值灵敏度波长。
据此,可减少外部光的影响以降低在光学检查处理中出现确定错误的可能性。但是,由于这种光接收元件不仅在红外范围中而且在可见光范围中具有光接收灵敏度,因此即使这种光接收元件也不是根本不受作为可见光的外部光影响。当在外部光进入的状况下、墨罐1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点亮的情况下,此时的接收光量等于(第一发光元件1101a的光量+外部光的光量)。因此,在光学检查处理时,优选的是,从通过光接收部分210接收的接收光量中去除外部光的光量(背景光量),以执行罐附接位置确定处理。
因此,调整本实施例,使得通过从光接收部分210的对应的接收光量中减去背景光量来获得校正光量,并且,根据校正光量,执行光学检查处理。出于这种目的,创建上述图23C所示的表3。如描述的那样,通过使用图23C中的表来执行罐附接位置正确/不正确确定处理,可进一步提高确定精度。
然后,主体侧控制电路300使用图23C中的表3来确定附接部分中的每一个是否以K、Y、M、C和PGK的序列附接有正确的墨罐。图24是示出该确定的序列的流程图。
首先,在图24的S40中,确定是否出现基于外部光的错误。特别地,确定在图23B的表2中列出的背景光量(BG)中的每一个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定值。如果所述背景光量中的任一个相当大,那么(第一发光元件1101a的光量+外部光的光量)超过可被光接收部分210接收的光量的上限,因此,来自光接收部分210的输出值饱和。如果这样,那么通过从接收光量减去背景光量而获得的值(校正光量)并不指示第一发光元件1101a的光量,这会导致错误感测。
出于这种原因,背景光量超过预定值的情况被视为“基于外部光的错误”,并且,在不执行S41中的处理步骤和随后的步骤的情况下,完成图24中的处理以完成图21的S11中的处理步骤。随后,流程前进到图21的S12,在S12中,确定是否不存在“位置错误”,并且如果不存在“位置错误”,则完成图21中的处理。
基于此,完成图13中的光学检查处理(S109)。随后,在S110中,确定是否正常完成光学检查处理,并且如果没有正常完成光学检查处理,则在S112中,作出不正确指示。在“基于外部光的错误”的情况下,使操作部分213的指示器以例如橙色闪烁。此外,当在操作部分213中设置了显示板或者打印机与PC连接的情况下,显示错误消息“打印机故障。请复位电源”。如果故障没有被解决,那么在显示板或PC监视器上显示“参见操作说明书”以完成流程。
另一方面,在图24中的S40中,如果确定没有出现“基于外部光的错误”,那么在图24的S41中,确定K附接部分是否附接有正确的墨罐(染料黑墨罐1K)。出于这种目的,确定是否满足以下条件(I)。
[条件(I)]
(1)“K/中心”的校正光量(1)-(10)≥阈值,并且,
(2)“K/中心”的校正光量(1)-(10)>“K/右”的校正光量(4)-(11)。
如果满足条件(I),那么确定K附接部分附接有正确墨罐(染料黑墨罐1K)。另一方面,如果不满足条件(I),那么确定K附接部分没有附接正确墨罐,从而针对K附接部分作出“位置错误”的标记。
然后,在图24的S42中,确定Y附接部分是否附接有正确墨罐(黄色墨罐1Y)。出于这种目的,确定是否满足以下条件(II)。
[条件(II)]
(1)“Y/中心”的校正光量(3)-(11)≥阈值,
(2)“Y/中心”的校正光量(3)-(11)>“Y/右”的校正光量(7)-(12),以及
(3)“Y/中心”的校正光量(3)-(11)>“Y/左”的校正光量(2)-(10)。
如果满足条件(II),那么确定Y附接部分附接有正确墨罐(黄色墨罐1Y)。另一方面,如果不满足条件(II),那么确定Y附接部分没有附接正确墨罐,从而针对Y附接部分作出“位置错误”的标记。
然后,在图24的S43中,确定M附接部分是否附接有正确墨罐(品红色墨罐1M)。出于这种目的,确定是否满足以下条件(III)。
[条件(III)]
(1)“M/中心”的校正光量(6)-(12)≥阈值,
(2)“M/中心”的校正光量(6)-(12)>“M/左”的校正光量(5)-(11),以及
(3)“M/中心”的校正光量(6)-(12)>“C/左”的校正光量(8)-(12)。
如果满足条件(III),那么确定M附接部分附接有正确墨罐(品红色墨罐1M)。另一方面,如果不满足条件(III),那么确定M附接部分没有附接有正确墨罐,从而针对M附接部分作出“位置错误”的标记。
然后,在图24的S44中,确定C附接部分是否附接有正确墨罐(青色墨罐1C)。出于这种目的,确定是否满足以下条件(IV)。
[条件(IV)]
(1)在图24的S41~S43中的处理步骤中,不升起(hoist)“位置错误”标记。
如果不升起“位置错误”标记,那么确定C附接部分附接有正确墨罐(青色墨罐1C)。即,如果在图13的S107中检查出布置了用于KYMC的墨罐的条件下,在上述S41~S43中检查出墨罐1C、1Y和1K被正常附接,那么附接于C附接部分的罐不可避免地为青色墨罐1C。如上所述,颜料黑墨罐1PGK比其它墨罐1大,从而不能被附接到C附接部分,因此,如果满足条件(IV),那么识别出附接到C附接部分的罐是青色墨罐1C。另一方面,如果存在至少一个“位置错误”标记,那么不能识别出附接到C附接部分的罐是青色墨罐1C,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针对C附接部分作出“位置错误”标记。
最后,在图24的S45中,确定PGK附接部分是否附接有正确墨罐(颜料黑墨罐1PGK)。出于这种目的,确定是否满足以下条件(V)。
[条件(V)]
“PGK/中心”的校正光量(9)-(13)≥阈值
如果满足条件(V),那么确定PGK附接部分附接有正确墨罐(颜料黑墨罐1PGK)。另一方面,如果不满足条件(V),那么确定附接到PGK附接部分(或控制电路300的另一部分)的颜料黑墨罐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出现故障,并且,在这种情况下,针对PGK附接部分作出“LED错误”的标记。
按以上方式,完成图24中的附接罐正确/不正确确定处理,即,完成图21中的S11。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不仅使用当使得应被附接于面向光接收部分210的附接部分的墨罐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发光时获得的接收光量(中心光量),而且使用当使得第一发光元件1101a在不面向光接收部分210的位置处发光时获得的接收光量(左侧光量和右侧光量),来确定墨罐是否被附接于正确的位置。其原因如下。
为了确定墨罐的附接位置是否正确,仅使用中心光量的配置是可能的。例如,如果中心光量大于或等于阈值,那么确定罐附接位置正确,而如果中心光量小于阈值,那么确定罐附接位置不正确。即使以这样的处理,也可确定罐附接位置是否正确。但是,如本实施例那样,在使用LED作为第一发光元件1101a的情况下,由于制造变化而出现发光量的变化。如果发光量的变化的允许范围减小,并且只使用发光量差异小的LED,那么即使仅使用中心光量,也能够以高精度进行附接位置正确/不正确确定。
但是,考虑到制造成本,不可避免地允许一定程度的发光量变化。例如,在允许使用发光量差异为几倍量级的LED的情况下,仅使用中心光量可能不能进行高度精确的附接位置正确/不正确确定。通过例示不正确地附接墨罐1Y的情况来描述这一点。考虑墨罐1Y被不正确地附接到邻近Y附接部分的M附接部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Y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的位置处,使得附接于M附接位置的墨罐1Y的LED发光,并且,此时的接收光量与“Y/中心”光量对应。如果墨罐1Y的LED的发光量大,那么“Y/中心”光量会超过阈值。即,即使出现位置错误,也出现满足条件(II)中的(1)的情况。
因此,调整本实施例,使得为了提高墨罐附接位置正确/不正确确定的精度,不仅使用中心光量,而且使用左侧光量和右侧光量。特别地,关于Y附接部分,可检测左侧光量和右侧光量,因此,使用的是中心光量、左侧光量和右侧光量。此外,关于K附接部分,不检测左侧光量,但可检测右侧光量,因此,使用的是中心光量和右侧光量。此外,关于M附接部分,不检测右侧光量,但可检测左侧光量,因此,使用的是中心光量和左侧光量。
另外,关于M附接部分,仅通过使用中心光量和左侧光量,可能不能确定为不正确附接,因此,还使用C/左光量。即,考虑不正确地附接到C附接部分的品红色墨罐1M的LED(第一发光元件1101a)的发光量大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M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210的位置处使得附接于C附接部分的品红色墨罐1M的LED(第一发光元件1101a)发光时的接收光量与“M/中心”光量对应;但是,如果品红色墨罐1M的LED(第一发光元件1101a)的发光量大,那么M/中心光量变得大于或等于阈值。即,满足条件(III)中的(1)。
此外,在Y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210的位置处使得附接于C附接部分的品红色墨罐1M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发光时的接收光量与“M/左”光量对应。接收“M/左”光量时的光接收部分210与墨罐之间的距离大于接收“M/中心”光量时的光接收部分210与墨罐之间的距离。出于这种原因,M/左光量小于M/中心光量,因此,满足条件(III)中的(2)。
因此,进行在条件(III)的(3)中提出的使用C/左光量的确定。在M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的位置处使得附接于M附接部分的青色墨罐1C的LED(第一发光元件1101a)发光时的接收光量与“C/左”光量对应,使得通过包含条件(III)的(3),确定C/左光量>M/中心光量,并且,作为结果,也可确定上述的不正确附接。
再次参照图21,在S11之后,在S12中,确定在S11的处理步骤中是否出现任何位置错误。如果确定没有出现位置错误,那么图21所示的光学检查处理完成,流程前进到图13中的S110。例如,在上述图22A~22K的情况下,所有的附接部分附接有正确的墨罐,即,确定不存在错误,因此在该点完成光学检查处理。另一方面,在图21的S12中,确定出现了位置错误,流程前进到执行错误检查处理的S13。
如果在附接罐正确/不正确确定处理(S11)中出现位置错误,那么进行向错误检查处理(S13)的转移。因此,首先,使用图25A~25K来描述出现“位置错误”的情况,然后使用图26A~26F来描述错误检查处理。
图25A~25K是对于反接染料黑墨罐1K和黄色墨罐1Y的情况(即,对于Y附接部分附接有染料黑墨罐1K并且K附接部分附接有黄色墨罐1Y的情况)的操作的说明图。在该时间点处,打印机不能辨认出不正确的附接出现,因此,如图22A~22K那样,重复以下操作:该操作使根据滑架205的位置识别的墨罐的LED(第一发光元件1101a)发光并通过光接收部分接收光。基于此,创建关于接收光量(1)~(9)的表1和关于背景光量(10)~(13)的表2,并进一步从表1和表2创建表3。然后,以与上述方式相同的方式,使用表3来执行图24的S41~S45中的处理步骤。
从图22A~22K与图25A~25K之间的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图22B~22K和图25B~25K所示的所有定时,被点亮的墨罐相同。这是因为各墨罐的点亮定时是根据滑架205的位置和该位置处的多个墨罐的点亮序列来控制的。但是,在图22A~22K和图25A~25K之间,染料黑墨罐1K和黄色墨罐1Y的点亮位置不同,并且,由于该不同,导致接收光量在一些位置不同。
例如,在相互比较图22C和图25C的状态的情况下,在图22C中,在面向光接收部分210的位置处,染料黑墨罐的LED(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点亮,而在图25C中,在不面向光接收部分210的位置处,染料黑墨罐的LED(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点亮。出于这种原因,在图25C中获得的“K/中心”接收光量比在图22C中获得的“K/中心”接收光量小。类似地,在相互比较示图的图22E与图25E所示的状态的情况下,在图25E中获得的“Y/中心”接收光量比在图22E中获得的“Y/中心”接收光量小。
另一方面,在比较图22D和图25D的状态的情况下,在图22D中,在不面向光接收部分210的位置处,黄色墨罐1Y被点亮,而在图25D中,在面向光接收部分210的位置处,黄色墨罐1Y的LED(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点亮。出于这种原因,在图25D中获得的“Y/左”接收光量比在图22D中获得的“Y/左”接收光量大。类似地,在相互比较示图的图22F与图25F所示的状态的情况下,在图25F中获得的“K/右”接收光量比在图22F中获得的“K/右”接收光量大。
如所述的那样,在正确附接的情况(图22A~22K)和不正确附接的情况(图25A~25K)之间,出现接收光量的差异。作为结果,在如图25A~25K那样的不正确附接的情况下,出现在如图22A~22K那样的正确附接的情况下不出现的“位置错误”。在图25A~25K的情况下,图24的S41~S45中的处理步骤的结果如下。
首先,在图24的S41中,确定不满足条件(I)。
例如,确定:
(1)“K/中心”的校正光量(1)-(10)<阈值,以及
(2)“K/中心”的校正光量(1)-(10)<“K/右”的校正光量(4)-(11)。
基于此,针对K附接部分升起“位置错误”标记。
随后,在图24的S42中,确定不满足条件(II)。例如,确定:
(1)“Y/中心”的校正光量(3)-(11)<阈值,
(2)“Y/中心”的校正光量(3)-(11)<“Y/右”的校正光量(7)-(12),以及
(3)“Y/中心”的校正光量(3)-(11)>“Y/左”的校正光量(2)-(10)。
基于此,针对Y附接部分升起“位置错误”标记。
然后,在图24的S43中,确定满足条件(III)。因此,不升起“位置错误”标记。在图25A~25K的情况下,以与图22A~22K的情况相同的方式,M附接部分附接有品红色墨罐1M,导致与图22A~22K的情况相同的确定结果。
随后,在图24的S44中,确定不满足条件(IV)。这是由于关于K和Y附接部分出现了“位置错误”,因此,不能识别在C附接部分附接的墨罐。因此,针对C附接部分升起“位置错误”标记。
最后,在图24的S45中,确定满足条件(V)。这是由于在附接于PGK附接部分的颜料黑墨罐1PGK的LED(第一发光元件1101a)中没有出现故障。如所述的那样,在图25A~25K的情况下,在图24的处理(图21的S11中的处理步骤)中,针对K和Y附接部分出现“位置错误”。因此,在图21的S12中,确定存在位置错误,流程前进到错误检查处理(S13)。
在错误检查处理中,当在S11的处理步骤中出现“位置错误”的情况下,除了确定什么颜色的墨罐被安装于出现位置错误的附接部分上之外,还组合地确定附接于出现位置错误的附接部分(除了C附接部分)的墨罐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是否处于故障中。然后,在作为随后的步骤的图13的S112中,作出用于进行这种错误指示的标记。
图26A~26F是错误检查处理中的操作的说明图,并且,图27是错误检查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在图27的S21中,从出现“位置错误”的附接部分选择一个附接部分(注意,排除不能面向光接收部分的C附接部分)。然后,在S22中,使得选择的一个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210。随后,在S23中,应被附接于出现“位置错误”的相应附接部分的墨罐被依次点亮/熄灭,以依次获得依次点亮/熄灭时的接收光量。在图26A~26C中示出这种状况。
首先,如图26A所示,随着使得从出现“位置错误”的附接部分中选择的K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210,染料黑墨罐1K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点亮以获得此时的接收光量。然后,染料黑墨罐1K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熄灭。随后,如图26B所示,随着使得K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210,黄色墨罐1Y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点亮以获得此时的接收光量。然后,黄色墨罐1Y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熄灭。最后,如图26C所示,随着使得K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210,青色墨罐1C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点亮以获得此时的接收光量。然后,青色墨罐1C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熄灭。
随后,在图27的S24中,从在S23中获得的接收光量中识别最大接收光量。然后,在S25中,确定最大接收光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阈值。如果确定最大接收光量大于或等于阈值,那么,在S26中,在获得最大接收光量时点亮的墨罐被识别为附接到K附接部分的墨罐。
在图26A~26F的情况下,在被附接于K附接部分的黄色墨罐1Y被点亮时获得的接收光量为最大接收光量,因此,确定K附接部分附接的是黄色墨罐1Y。另一方面,在S25中,确定最大接收光量不大于或等于阈值,确定附接于面向光接收部分的附接部分的墨罐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处于故障中,因此,给出LED错误。在这种情况下,给出附接于K附接部分的墨罐的LED错误。
随后,流程前进到S28,在S28中,确定出现位置错误的所有附接部分(不包括C附接部分)是否已被选择,并且,如果所有的附接部分已被选择,那么流程前进到S29。另一方面,如果不是所有的附接部分已被选择,那么流程前进到S21,并且,对于没被选择的附接部分重复S21中的处理步骤和随后的步骤。
在图26A~26F的情况下,除了K附接部分之外,还在Y附接部分中出现位置错误,因此,以与K附接部分相同的方式,对于Y附接部分也执行S21中的处理步骤和随后的步骤。在图26D~26F中示出这种状况。首先,如图26D所示,随着使得Y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染料黑墨罐1K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点亮以获得此时的接收光量。然后,染料黑墨罐1K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熄灭。
随后,如图26E所示,随着使得Y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210,黄色墨罐1Y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点亮以获得此时的接收光量。然后,黄色墨罐1Y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熄灭。最后,如图26F所示,随着使得Y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210,青色墨罐1C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点亮以获得此时的接收光量。然后,青色墨罐1C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熄灭。
随后,执行图27中的S24中的处理步骤和随后的步骤。在图26A~26F的情况下,当附接于Y附接部分的染料黑墨罐1K被点亮时获得的接收光量为最大接收光量,因此,确定Y附接部分附接的是染料黑墨罐1K。
然后,在图27的S29中,确定LED错误的有无。如果在S29中,确定不存在LED错误,那么流程前进到S30,在S30中,识别附接于C附接部分的墨罐。在S30的时间点处,已在S26中识别了附接于C附接部分的墨罐以外的墨罐。例如,在图26A~26F的情况下,在S26中,已识别出K附接部分附接有黄色墨罐1Y并且Y附接部分附接有染料黑墨罐1K,并因此识别出C附接部分附接有青色墨罐。
另一方面,在S29中,如果确定存在LED错误,那么不能识别附接于C附接部分的墨罐,并因此直接完成处理流程。基于此,图21中的错误检查处理(S13)完成,并且,图21中的光学检查处理也完成。
注意,在光学检查处理期间,可以打开主体盖子201。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直接继续光学检查处理(S109)。如果在完成光学检查处理之前感测到盖子关闭,那么进行随后的正确附接指示(S111)或不正确附接指示(S112),然后,滑架移动到“罐替换位置”(S103)。另一方面,如果在完成光学检查处理之前没有感测到盖子关闭,即,如果继续盖子打开状态,那么通过操作部分213的指示器、显示板或PC监视器等将盖子打开状态通知给用户。随同这一点,如果光学检查处理没有正常完成,那么在S112中进行后面描述的那样的不正确附接指示。
再次参照图13,当完成S109中的上述光学检查处理时,在S110中,确定光学检查处理是否正常完成。在S110中,确定是否存在对于“基于外部光的错误”、“位置错误”或“LED错误”的任何标记,并且,如果不存在错误,那么确定为正常完成,而如果存在任何错误,那么确定不是正常完成。此外,在出现任何错误的情况下,控制电路300执行以下控制:只要不消除错误,就不执行基于在该时间点输入或者将在随后输入的打印开始指令的打印。通过这样做,例如,可防止在出现墨罐的附接位置错误的状态下执行打印,并且,可避免在打印头的墨室中出现严重的混色。
在S110中,如果确定为正常完成,那么流程前进到例如以绿色点亮操作部分213的指示器的S111以完成本处理。另一方面,在S110中,如果确定不是正常完成,那么流程前进到S112。在S112中,使操作部分213的指示器以例如橙色闪烁。此时,通过根据在S109中识别的错误改变闪烁的次数,可将错误的内容通知给用户。
此外,在操作部分213具有显示板或者打印机与PC连接的情况下,在显示板或PC监视器上,设置以下显示。在“LED错误”的情况下,显示指示“墨罐中出现错误。打开打印机的盖子以替换附接于○附接部分的墨罐”的错误消息。在“位置错误”的情况下,显示指示“某个墨罐未被附接于正确的位置。请检查是否在附接到△附接部分的墨罐的附接位置处附接了正确的墨罐”的错误消息。在“基于外部光的错误”的情况下,如上面描述的那样提供显示。基于此,可以向用户通知墨罐中出现错误。
此外,在S113中,如果确定为“基于外部光的错误”以外的错误,即,在“LED错误”或“位置错误”的情况下,除了上述显示以外,还执行墨罐状态通知处理。在该步骤中的通知处理中,在S114中,执行基于出现错误的墨罐的第二发光元件1101b的熄灭、闪烁或点亮的不正确罐指示处理。例如,在“LED错误”的情况下,在步骤S109中识别的出现错误的墨罐的第二发光元件1101b熄灭,并且,正确墨罐的第二发光元件1101b被点亮。此外,在“位置错误”的情况下,在步骤S109中识别的并且没有被附接于原正确位置的墨罐的发光部分101的第二发光元件1101b例如缓慢地闪烁。基于此,在步骤S114中,当用户打开主体盖子201时,他/她可获知未在原正确位置附接的墨罐,以提示在正确位置处重新附接它。
图28是示出根据图13中的处理的正常完成和对于打印机的打印开始信号的输入而开始的打印处理的流程图。在该处理中,首先,在S401中,执行墨剩余量检查处理步骤。该处理步骤是这样的步骤:该步骤从打印数据获得从现在开始要打印的作业的打印量,并且比较该量与相应墨罐的剩余量,以检查是否有足以打印上述作业的量。注意,在该处理步骤中,关于上述墨剩余量,可以使用此时在控制电路300中获得的墨剩余量作为剩余量。
在S402中,基于上述检查处理步骤确定是否有打印所需的墨量。如果有足够的墨量,那么在S403中执行打印操作,并且,在S404中,也以绿色点亮操作部分213的指示器以正常完成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402中,如果确定没有足够的墨量,那么在步骤S405中使操作部分213的指示器以橙色闪烁,并且,在步骤S406中,也执行墨罐状态通知处理以异常地完成处理。执行该步骤中的墨罐通知处理,使得当用户为了墨罐替换而打开主体盖子201时,例如迅速闪烁墨剩余量不足的墨罐的发光部分101。注意,如果控制打印机的主机PC与打印机连接,那么,在S405中,也可通过PC监视器提供墨剩余量显示。
<第一实施例的变型>
关于第一实施例参照图4A~4C和图10A所描述的发光部分101由在一个封装中的作为具有不同的峰值发光波长的两个发光元件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和第二发光元件1101b构成。适用于本发明的发光部分不限于该配置。例如,也可使用以下的配置:在该配置中,如图4D或图10B所示,单独封装的第一发光部分101a和第二发光部分101b中的每一个具有一个发光元件。即,也可使用以下的配置:在该配置中,第一发光部分101a和第二发光部分101b分别具备具有不同的峰值发光波长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和第二发光元件1101b。此外,这两个发光部分被设置为在基板100上相互邻近。
在本发明中,这种配置也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而能够适用,并且,可根据所需的规范等被任意选择。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了对于与最右端的附接部分对应的C墨罐附接部分不能面向光接收部分210的情况的光学检查处理;但是,在第二实施例中,描述对于与最右端的附接部分对应的C墨罐附接部分可面向光接收部分210的情况的光学检查处理。除了这一点之外,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以下仅描述不同点。
在第二实施例中,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根据图21中的流程图执行光学检查处理。但是,在第二实施例中,关于M和C附接部分的确定处理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不同。出于这种原因,在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之间,图21的S11或S13中的处理内容不同,并且,由于该不同,图22A~图27所示的操作内容和处理内容也不同。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大的不同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在使得与最右端的附接部分对应的C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210的位置处,使得青色墨罐1C发光以检测此时的接收光量(21);此外,在该位置处,使得品红色墨1M发光以检测此时的接收光量(22);并且,对于附接罐正确/不正确确定使用接收光量(21)和(22)。以下参照图29A~32D来描述第二实施例中的光学检查处理。
图29A~29K是对于所有附接部分附接有正确墨罐的情况的第二实施例中的操作的说明图。图29A~29K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图22A~22K对应,并且,图29A~29J和图29K与图22A~22J和图22K相同。另一方面,在图22A~22K中不存在图29L~29N中的状态,这是图29A~29N与图22A~22K之间的不同点。在第二实施例的附接罐正确/不正确确定处理(图21中的S11)中,在图29C~29J中,以在图22C~22J中描述的方式获得接收光量(1)~(8)和背景光量(10)~(12)。然后,随着青色墨罐1C的发光部分101被点亮,滑架205从图29J中的位置移动,以如图29L所示的那样使得与最右端的附接部分对应的C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210。此外,在图29L中的位置处,检测在点亮青色墨罐1C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时的接收光量(21),并且,关于接收光量(21)的信息作为[C/中心]被存储于RAM 302中。
然后,在如图29M所示的那样青色墨罐1C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熄灭之后,作为背景光量(14)获得该位置处的接收光量,并且,关于背景光量(14)的信息作为“C/BG”被存储于RAM 302中。然后,在不改变滑架205的位置的情况下,如图29N所示,品红色墨罐1M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点亮。此外,检测在点亮品红色墨罐1M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时的接收光量(22),并且,关于接收光量(22)的信息作为“M/右”被存储于RAM 302中。随后,滑架205移动到图29K中的位置,在该位置处,以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方式获得接收光量(9)和背景光量(13)。
按以上方式,除了接收光量(1)~(9)和背景光量(10)~(13)之外,还获得接收光量(21)和(22)以及背景光量(14)。然后,创建表1′,在该表1′中,在图23A的表1中的关于[C/中心]和[M/右]的栏中,写入关于接收光量(21)和(22)的信息。图30A是示出表1′的示图。此外,创建表2′,在该表2′中,在图23B的表2中的关于[C/BG]的栏中,写入关于背景光量(14)的各信息。图30B示出表2′。此外,创建表3′,在该表3′中,在表3中的关于[C/中心]的栏中,写入关于(21)-(14)的信息作为校正光量,并且,在对于[M/右]的栏中,写入关于(22)-(14)的信息作为校正光量。图30C示出表3′。
在第二实施例中,使用图30C所示的表3′来执行附接罐正确/不正确处理(图24)。图24的S41~S42和S45中的处理步骤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以下描述S43和S44中的处理步骤。
从以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关于M附接部分,如Y附接部分的情况那样获得关于中心、左和右的各信息。因此,在图24的S43中的确定处理中,除了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关于[M/中心]和[M/左]的各信息之外,还使用关于[M/右]的各信息。特别地,确定是否满足以下条件(III′)。
(条件III′)
(1)“M/中心”的校正光量(6)-(12)≥阈值,
(2)“M/中心”的校正光量(6)-(12)>“M/左”的校正光量(5)-(11),以及
(3)“M/中心”的校正光量(6)-(12)>“M/右”的校正光量(22)-(14)。
如果满足条件(III′),那么确定M附接部分附接有正确墨罐(品红色墨罐1M)。另一方面,如果不满足条件(III′),那么确定M附接部分没有附接有正确墨罐,从而针对M附接部分作出“位置错误”的标记。
下面描述对于C附接部分的确定处理(S44)。关于C附接部分,如K附接部分的情况那样,除了关于中心的信息之外,还获得关于另一位置的信息(在K附接部分的情况下,为关于右的信息;但是,在C附接部分的情况下,为关于左的信息)。特别地,确定是否满足以下条件(IV′)。
[条件(IV′)]
(1)“C/中心”的校正光量(21)-(14)≥阈值,以及
(2)“C/中心”的校正光量(21)-(14)>“C/左”的校正光量(8)-(12)。
如果满足条件(IV′),那么确定C附接部分附接有正确墨罐(青色墨罐1C)。另一方面,如果不满足条件(IV′),那么确定C附接部分没有附接有正确墨罐,从而针对C附接部分作出“位置错误”的标记。
按以上方式,完成图24中的附接罐正确/不正确确定处理,这完成图21中的S11。随后,图21的S12中的判断准则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关于S13中的错误检查处理,操作内容和处理内容在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之间不同。不同如下。
第一实施例中的错误检查处理(S13)如图27的流程图所示;但是,在该流程图的S21和S28中,C附接部分不能面向光接收部分(不能执行S22),并因此在排除C附接部分的情况下执行处理。此外,在S21和S28中,在排除C附接部分的情况下执行处理步骤,并因此包括S29和S30中的处理步骤。
另一方面,在第二实施例中,C附接部分可面向光接收部分,因此,在图27中的流程图的S21和S28中,在不排除C附接部分的情况下执行处理步骤。因此,如果在C附接部分中出现“位置错误”,那么可在S21中选择C附接部分。如果选择了C附接部分,那么使得C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S22),并且,在该状态下,应被附接于出现“位置错误”的附接部分的墨罐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依次点亮/熄灭,以依次获得此时的接收光量(S23)。
然后,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执行S24~S27,然后,流程前进到S28。在S28中,在不排除C附接部分的情况下进行确定,并且,在所有具有位置错误的附接部分已被选择的情况下,完成处理,而不执行S29和S30中的处理步骤。如所述的那样,在第二实施例中,在S21和S28中在不排除C附接部分的情况下进行确定的点以及不执行S29和S30中的处理步骤的点是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这里考虑以下情况:如图31A~31K所示的那样,青色墨罐1C被附接于M附接部分,并且品红色墨罐1M被附接于C附接部分。此外,假定青色墨罐1C和品红色墨罐1M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中的任一个没有处于故障中。在这种情况下,在图21的S11(附接罐正确/不正确确定处理)中,如图31A~31K所示,使得各罐中的每一个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发光,并且,在光接收部分中接收光。作为结果,在M附接部分和C附接部分中出现“位置错误”。因此,在与图21的S13(错误检查处理)对应的图27中,从出现“位置错误”的附接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为M附接部分和C附接部分)中,选择一个附接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为M附接部分)(S21)。
然后,如图32A所示,使得M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210(S22)。随后,随着使得M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210,品红色墨罐1M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点亮以获得此时的接收光量,然后,品红色墨罐1M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熄灭(S23)。然后,如图32B所示,随着使得M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210,青色墨罐1C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点亮以获得此时的接收光量,然后,青色墨罐1C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熄灭(S23)。
随后,从在S23中获得的接收光量中识别出最大接收光量(S24)。在这种情况下,当点亮青色墨罐1C时获得的接收光量比在点亮品红色墨罐1M时获得的接收光量大,因此,前者用作最大接收光量。然后,确定最大接收光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阈值(S25)。如果确定最大接收光量大于或等于阈值,那么将在获得最大接收光量时点亮的墨罐识别为附接于M附接部分的墨罐。在这种情况下,确定M附接部分附接的是青色墨罐1C。另一方面,在S25中,如果确定最大接收光量不大于或等于阈值,那么,如第一实施例那样,确定附接于面向光接收部分210的附接部分的墨罐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处于故障中,并且,给出LED错误。
然后,流程前进到S28,在S28中,确定是否出现位置错误的所有附接部分已被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在C附接部分中也出现“位置错误”,因此,以与M附接部分相同的方式,对于C附接部分也执行S21中的处理步骤和随后的步骤。即,作为出现“位置错误”的附接部分,选择C附接部分(S21),并然后使得C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210(S22)。
随后,如图32C所示,随着使得C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210,品红色墨罐1M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点亮以获得此时的接收光量,然后,品红色墨罐1M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熄灭(S23)。然后,随着使得C附接部分面向光接收部分210,青色墨罐1C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被点亮以获得此时的接收光量,然后,青色墨罐1C的第一发光元件1101a熄灭(S23)。
随后,从在S23中获得的接收光量中识别最大接收光量(S24)。在这种情况下,当点亮品红色墨罐1M时获得的接收光量比当点亮青色墨罐1C时获得的接收光量大,因此,前者用作最大接收光量。然后,确定最大接收光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阈值(S25)。如果确定最大接收光量大于或等于阈值,那么将当获得最大接收光量时点亮的墨罐识别为附接于C附接部分的墨罐。在这种情况下,确定C附接部分附接的是品红色墨罐1M。然后,流程前进到再次进行确定的S28,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不再有出现“位置错误”的附接部分,因此,处理直接完成。
如所述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可以高精度地感测位置错误和LED错误。
<第三实施例>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描述了包含形状(大小)与其它墨罐的形状(大小)不同的颜料黑墨罐1PGK的配置;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可具有不包含这种不同形状的墨罐的配置。
第三实施例具有以下配置:该配置使用通过从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五个墨罐中去除颜料黑墨罐1PGK而得到的四个墨罐1K、1Y、1M和1C。在该配置中,四个墨罐中的每一个可被附接于任何附接部分,因此,如上述实施例那样,可能出现不正确附接。
在第三实施例中,在将PGK附接部分的处理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光学检查处理中去除的情况下执行光学检查处理。其它的点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省略其描述。基于此,对于所有墨罐具有相同形状的情况的光学检查处理成为可能。
<第四实施例>
在第一到第三实施例中,除了在光学检查处理期间用户打开主体盖子201之外,基本上在盖子关闭状态下执行光学检查处理。但是,如果满足预定条件,那么可以在盖子打开状态中执行光学检查处理。在第四实施例中,虽然基于第一到第三实施例中的光学检查处理,但是,描述在盖子打开状态中向光学检查处理转移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在图13中的流程图的S112中进行不正确附接指示以完成图13中的处理时,用户为了墨罐替换而打开盖子。然后,在图13中的流程图的S101中,由传感器感测到盖子打开,并且,在S102中,滑架移动到“罐替换位置”。在罐替换位置处,用户参照S112中的先前不正确附接指示或S114中的不正确罐指示处理来替换罐。
另一方面,调整第四实施例,使得在图13中的处理期间测量不将打印头的喷射端口面盖上盖(cap)的时间时段(非盖上盖时间),并且,如果非盖上盖时间超过预定的时间时段,那么喷射端口面被盖上盖。然后,如果喷射端口面在从在图13的S112中进行不正确附接指示时的时间点到在S101中再次打开盖子时的时间点的时间时段期间被盖上盖,那么,在滑架205在盖子打开之后(S101)的滑架移动(S102)中停在“罐替换位置”处之前,执行与在S109中执行的光学检查处理相同的光学检查处理。以下,描述其序列。
伴随图13的S102中的滑架移动的开始,被盖上盖的打印头的喷射端口面被开盖(uncap)。然后,开始自去除盖的经过时间(非盖上盖时间)的测量。通过图13所示的一些处理步骤,在S112中,进行不正确附接指示,然后,以上述方式,确定测量的经过时间是否超过预定的时间时段。如果它不超过预定的时间时段,那么使得滑架205在滑架205的移动范围的端部处的原位置附近等待。注意,原位置存在于设置恢复单元的一侧,并位于与设置光接收部分210的一侧相对的一侧。如果经过时间超过预定的时间时段,那么滑架移动到面向恢复单元的位置,并且,通过使用恢复单元的盖,将打印头的喷射端口面盖上盖。
如果用户在自从在S112中进行不正确附接指示起没有经过长的时间之前打开盖子(S101),那么上述经过时间不超过预定的时间时段,因此,在不执行盖上盖操作的情况下,原位置附近的滑架直接移动到罐替换位置(S102)。另一方面,如果用户在自从在S112中进行不正确附接指示起经过长的时间之后打开盖子(S101),那么上述经过时间超过预定的时间时段,使得,首先,盖上盖的打印头的喷射端口面被开盖以执行光学检查处理,然后,滑架205移动到罐替换位置(S102)。
在如上面描述的那样使得盖上盖操作介入的情况下,出于以下原因以防万一而执行光学检查处理。如上所述,在非盖上盖时间超过预定时间时段的情况下,或者,在从不正确附接指示处理(S112)到盖子打开(S101)的时间时段长的情况下,执行盖上盖操作。在如描述的那样经过长的时间的情况下,由于在执行打印机的搬运等时或者其它原因对打印机造成冲击以及在一些情况下光学检查处理的结果从RAM 302中被擦除,因此不能说没有出现某些故障的可能性。出于这种原因,这种长时间的放置(unhandled)状态是罕见的情况;但是,对于这种罕见的情况,以防万一而在盖子打开之后执行光学检查处理。这样做花费时间,但是,可向用户给出正确的信息。
如上所述,在第四实施例中,不仅在盖子关闭状态下,而且,即使在盖子打开状态下,也执行光学检查处理。因此,与第一到第三实施例相比,更可能出现在外部光的光量大的状况下执行光学检查处理的情况。但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具有上述特性的光接收部分210和第一发光元件1101a,即使在外部光的光量大的状况下,也可以减少光学检查处理中的基于外部光的确定错误。
<第五实施例>
在上述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发光部分101具有以下配置:在该配置中,如图10A、图10B和图11所示的那样,两个发光元件(即,第一发光元件1101a和第二发光元件1101b)分别与发光元件驱动器103Ca和103Cb连接,并且通过传送如图12A所示的控制代码,第一发光元件1101a和第二发光元件1101b单独地被输入/输出控制电路103A驱动。作为另一配置,以下配置也是适用的:在该配置中,如图33A所示的那样,发光部分101具有一个发光元件驱动器和一个连接端子113,并且两个发光元件(第一和第二发光元件)恒定地被同时驱动。在这种情况下,与图12A中的控制代码对应的数据是图33B所示的数据,并且,第一和第二发光元件的开/关(ON/OFF)被共用信号控制。与图11所示的配置类似的配置也是适用的。基于此,可以减少和简化在控制代码中使用的传送比特的数量以及发光元件驱动器103C和连接端子113的数量,因此,可以获得成本降低等效果。适用于发光部分101的发光元件具有与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条件相同的条件,其中,第一发光元件1101a是在红外范围中具有峰值发光波长的发光元件,并且,第二发光元件1101b是在可见光范围中具有发光波长的发光元件。此外,对于光接收部分210的光接收元件,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在红外范围中具有峰值灵敏度波长的光接收元件是适用的。
图34A是作为第五实施例中的例子、第一发光元件1101a和第二发光元件1101b的发光特性以及光接收部分210的光接收特性关于波长范围被叠加地示出的示图。注意,第一发光元件1101a是也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图17A中示出的红外LED,并且,具有不小于780nm且不大于960nm的发光波长范围和870nm的峰值发光波长。第二发光元件1101b是具有不小于630nm且不大于690nm的发光波长范围和660nm的峰值发光波长的红外LED。光接收部分使用图18A所示的光接收元件,并且具有不小于760nm且不大于1000nm的灵敏度波长范围和850nm的峰值灵敏度波长。
在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在光学检查处理中,只有第一发光元件1101a(图10A中的1101a)被驱动来发光。在本第五实施例中,发光部分恒定地同时驱动第一发光元件1101a和第二发光元件1101b,因此,即使在光学检查处理中,也从发光部分101照射具有如图34A所示的两个峰值发光波长的光。此时,从图34A可以清楚地看出,光接收元件的灵敏度波长范围在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范围之外,因此,光接收元件几乎不受从第二发光元件1101b照射的可见范围光影响。另一方面,第一发光元件1101a的峰值发光波长较接近光接收部分210的峰值灵敏度波长,因此,光接收部分210可以高灵敏度地接收来自第一发光元件1101a的光。因此,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使用在红外范围中具有峰值灵敏度波长的光接收元件和来自在红外范围中具有峰值发光波长的发光元件的光,因此,可以减少外部光(荧光)的影响以执行光学检查处理。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墨罐状态通知处理中,只有第二发光元件1101b被驱动来发光。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发光部分101恒定地同时驱动第一发光元件1101a和第二发光元件1101b,因此,即使在墨罐状态通知处理中,也从发光部分101照射具有如图34A所示的两个峰值发光波长的光,并且,用户识别该光。此时,从第一发光元件1101a照射的光是具有红外范围波长的光,因此,用户的眼睛不能识别,所以,用户仅识别来自第二发光元件1101b的光。
此外,图34B示出本第五实施例中的另一例子,其中,对于光接收部分210使用第一实施例中的图16A所示的光接收元件并且具有不小于400nm且不大于1100nm的灵敏度波长范围和800nm的峰值灵敏度波长的情况,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的波长范围被叠加地示出。在这种情况下,光接收元件的灵敏度波长范围延伸到可见范围,因此,在光学检查处理时,除了第一发光元件1101a的照射光之外,还感测第二发光元件1101b的照射光。但是,构成发光部分101的发光元件(在本实施例中,为LED)具有稳定的发光特性,并且,与诸如外部光的不稳定噪声光不同,其照射恒定的稳定光,使得在光接收部分中感测的光强度也极其稳定,因此,发光元件对于确定错误具有很小的影响。因此,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效果。
此外,即使在本实施例中,关于第二发光元件1101b,如果峰值发光波长处于可见光范围内,具有任何波长的光也是适用的,从而可以一起实现光学检查处理中的基于外部光的错误的减少和由墨罐状态通知的自由度的提高而导致的可用性的改善。此外,在使用如图34B(图16A)所示的那样、在可见和红外范围中具有宽的灵敏度波长范围的光接收元件的情况下,可以在光接收部分的光接收元件与发光部分101之间设置阻挡可见范围中的光并透射红外区域中的光的滤光器。图34C是对于作为其例子、***了用于阻挡具有780nm或更小的波长的光并透射具有780nm或更大的波长的光的滤光器(可见光截止滤光器)的情况,发光元件的灵敏度波长范围和特性被叠加地示出的示图。基于此,可进一步减少以不小的度量出现的第二发光元件1101b的变化和外部光(荧光灯)的影响以执行光学检查处理。
<其它的实施例>
(罐的变型)
上述第一到第五实施例被配置为使得墨罐的背面侧的第一接合部分5被***到保持器的深度侧的第一锁定部分155中,并且,通过使墨罐的正面侧被下压、并且使用***部分作为旋转运动支撑点来使墨罐1旋转地运动,执行附接操作。如上所述,对于这点来说优选的基板100的设置位置在离开旋转移动支撑点的正面侧,并且,与其一起,用于向光接收部分210和用户的眼睛发光的发光部分101也被配置为与基板100一体化。
但是,对于基板优选的设置位置和发光部分所需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墨罐和该墨罐的附接部分的配置而不同,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基板和发光部分也可分别被设置在适当的位置。
适用于本发明的墨罐不限于图1A~5所示的那些中的任一个,而是也可使用例如图35、图36、图37和图38A所示的罐中的任一个。设置在罐中的任一个上的发光部分101具有以下配置:如上述图4C或图10A中所示,具有不同的峰值发光波长的两个发光元件被设置在一个发光部分101中,或者,如图4D或图10B所示,两个发光部分101a和101b分别被安装有具有不同的单个峰值发光波长的发光元件。即,关于两个发光元件,设置单个发光部分101,或者,两个发光部分(即,第一发光部分101a和第二发光部分101b)被设置为彼此相邻,并且,在光检查处理时和在墨罐状态处理时的发光位置基本上是相同的从其中发射光的位置。以下,描述罐的变型。
(罐的第一变型)
图35是适用于本发明的墨罐(第一变型中的罐)的示意性侧视图和正视图,并且示出在图1A~5所示的墨罐中、基板100和发光部分101分别被设置在其它位置处的例子。
在本例子中,在墨罐1的正面上侧,设置发光部分101和安装有发光部分101的基板100-2。此外,通过经由布线部分159-2在基板100与基板100-2或发光部分101之间进行连接,传递电信号,其中,对于与滑架侧连接器152的良好电连接和墨保护优选的是,与上面类似地,所述基板100设置在斜部中。另外,3H(未示出)代表设置在支撑部件3的基部中以沿墨罐外壳设置布线部分159-2的孔。
在本例子中,当发光部分101发光时,沿由图中的箭头指示的方向(向正面侧)发光。此外,在光学检查处理时,光接收部分210存在于滑架的扫描范围的端部处,并且被布置在它可接收从发光部分101发射的光的位置处。此外,如上述实施例中的每一个中描述的那样,当滑架205移动到面向光接收部分210的位置或接近面向光接收部分210的位置的位置时,它可从关于发光部分101的发光信息来识别墨罐1是否被附接于正确的位置处。此外,在墨罐状态通知处理时,发光部分101的发光状态被眼睛观察到并由此被通知给用户。注意,在图35的配置中,通过使用柔性印刷电缆(FPC),基板、布线部分159-2和基板100-2也可被形成为一体化的部件。
(罐的第二变型)
图36是示出适用于本发明的另一墨罐(第二变型中的罐)的侧视图。基板100被布置在墨罐1的正面和底面彼此相交的位置附近的部分中(在斜面上),以相对于正面和底面倾斜。在基板100上,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设置发光部分101、控制发光部分101的控制电路103、未示出的存储器、以及用作罐侧接触点的电极焊盘。此外,根据通过电极焊盘从用作打印机主体侧接触点的连接器供给的电信号,控制电路103控制发光部分101的发光。
此外,在墨罐1中,设置用于引导来自发光部分101的光的光引导部分121。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光引导部分121以分别相距墨罐外壳的正面侧壁面和支撑部件3的一定的间隔被直立安装在该正面侧壁面和支撑部件3之间。在光引导部分121的下端,设置光入射面123,并且,光入射面123被布置在发光部分101附近。这种布置关系的原因是为了抑制当向光引导部分121发射由发光部分101发射的光时的光量被衰减。从光引导部分121的上端122和该上端122与下端之间的一些位置向外发射从光入射面123入射的光。从光引导部分121向外发射的光在上述光学检查处理时被光接收部分210接收,或者在墨罐状态通知处理时发射到用户的视场。
如所述的那样,通过在墨罐1中设置光引导部分121,由发光部分101发射的光可在不被保持器等阻挡的情况下到达光接收部分210。基于此,在光学检查处理或墨罐状态通知处理时,可能能够向光接收部分发射所需的光量,并且,也可提高发光部分101的布置的自由度。
(罐的第三变型)
图37是示出适用于本发明的又一墨罐(第三变型中的罐)的侧视图。图37所示的罐以与图26A~26F所示的罐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具有光引导部分121;但是,该光引导部分121的布置与图36中的布置不同。以下,描述图37中的罐。注意,图37的罐中的基板100、控制电路103和发光部分101等的配置与图36中的相同,因此,它们的描述被省略。
墨罐1的支撑部件3与墨罐1的外壳部件一体化地由树脂形成,并且,与外壳部件连接的部分234用作弹性位移时的支撑点部分(基部)。此外,在支撑部件3内的面上(在面向罐正面侧壁面的一侧的面上),设置光引导部分121。光引导部分121被配置为从支撑部件3的内侧面向罐正面侧壁面突出,并且,光引导部分121的下端处的光入射面123被设置在支撑部件3的基部234附近。由发光部分101发射的光从光入射面123入射,并且,入射光从光引导部分121的前端122等向外发射。从光引导部分121发射的光在光学检查处理时被未示出的光接收部分210接收,或者,在墨罐状态通知处理时发射到用户的视场。注意,光引导部分121可与支撑部件3一体化成型,或者,单独成型的光引导部分121可被固定到支撑部件3。
(基板的第一变型)
上述实施例中的每一个中的发光部分101具有以下配置:在该配置中,如图4C或图10A所示的那样,具有不同的峰值发光波长的两个发光元件被设置在一个发光部分101中,或者,如图4D或图10B所示的那样,两个发光部分101a和101b分别安装有第一发光元件1101a和第二发光元件1101b。即,关于两个发光元件,设置单个发光部分101,或者,两个发光部分(即,第一发光部分101a和第二发光部分101b)被设置为彼此相邻,并且,光检查处理时和墨罐状态处理时的发光位置基本上是相同的从其中发光的位置。但是,在光学检查处理时和在墨罐状态通知处理时所需的发光位置可能不同,并且,包含发光元件的两个发光部分可分别被置于适当的位置。即,两者可能不一定被一体化或彼此相邻。
图38A和图38B是示出与以上对应的变型的示图。图38A是用于解释被设置有具有这种配置的发光部分的墨罐的使用方面的侧视图,并且,图38B是示出本例子中的基板100的细节的电路图,该电路图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图10A对应。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相分离地,第一发光元件101a被置于图38A中的墨罐的右下部,而第二发光部分101b位于图38A中的墨罐的右上部。第一发光部分101a具有第一发光元件1101a,并且如图38B所示的那样被安装在基板100上。基板100被布置在墨罐的右下部中的斜部中,由此,由第一发光部分101a发射的光从基板100的面沿右下方向发射。因此,通过沿右下方向在光轴上布置光接收部分210,打印机侧可接收关于墨罐1的预定信息以执行光学检查处理。另一方面,第二发光部分101b具有第二发光元件1101b,并且被安装和设置在处于图38A中的墨罐的右上部分(从用户观察,在墨罐的正面上部)和图38B所示的基板100-2上。此外,通过经由布线部分159-2和端子113c~f连接上述基板100和基板100-2或第二发光部分101b,传递电信号。此外,通过把滑架设置在扫描范围的中心中以控制第二发光部分101b的发光,用户可用眼睛容易地观察对应的发光状态以执行墨罐状态通知处理。注意,关于第一发光元件1101a和第二发光元件1101b的发光特性和发光控制等,与在第一到第五实施例中的任一个中描述的那些相同的方面是适用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的每一个中,描述了本发明被应用于以下配置的情况:在该配置中,在供给***被配置为向打印头恒定、实质上连续地供给具有与喷射墨量对应的量的墨的***(以下,称为连续墨供给***)中,使用被配置为可拆卸地附接到安装于滑架等上的打印头以往复移动(执行主扫描)的墨罐。但是,本发明也适用于使用一体化地不可分地附接到打印头的墨罐的配置。这是由于,可以认为,即使在这种配置中,在不同的附接位置的情况下,也接收关于不同颜色的数据,或者,颜色重叠序列与所设计的不同,并由此不能获得希望的打印质量。
(基板的第二变型)
上述实施例中的每一个具有发光部分一对一地具备红外范围和可见范围发光元件(即,总共具有两个发光元件)的配置。但是,不限于此,三个或更多个发光元件,例如,发光部分可被配置为具有一个红外发光元件和两个或更多个可见范围发光元件。应当理解,发光部分可被配置为使得如上面描述的那样,多个发光元件被设置在一个封装或多个封装中。基于此,可以在墨罐信息通知处理时发射的颜色的数量可增多,由此,用户可更详细地获知错误内容等。
图39A是作为本变型的例子三个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范围被叠加地示出的示图。在图39A中,第一发光元件1101a是也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图17A中示出的红外LED;第二发光元件1101b是也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图20A中示出的蓝光LED;并且,第三发光元件1101c是也在第五实施例中的图34A中示出的红光LED。
图39B是示出具有控制电路103等的基板100的细节的电路图,其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图10A的不同在于,用于墨罐通知处理的可见光发射元件的数量为两个,即,第二发光元件1101b和第三发光元件1101c,并且,随同这点,分别加入和设置发光元件驱动器103C、端子113和限制电阻器114。
图39C示出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图12A的控制代码对应的本实施例中的数据,其中,控制代码为4比特代码,并且,发光元件中的每一个的开/关由单独的信号控制。此外,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图11所示的配置类似的配置也是适用的。本变型中的光学检查处理与在第一到第五实施例中描述的处理相同。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墨罐信息通知处理中,可根据墨罐状态选择性地发射三个颜色光,即,当只有第二发光元件1101b发光时的蓝光、只有第三发光元件1101c发光时的红光、以及当第二发光元件1101b和第三发光元件1101c同时发光时的红紫光。例如,在图13的S105中的墨罐附接/拆卸处理中,以蓝色点亮正确墨罐的发光部分;使具有附接位置错误的墨罐的发光部分以红色闪烁;使具有缺墨错误的墨罐的发光部分以红紫色闪烁,等等,即,根据情况,可改变发光颜色。基于此,可不仅从发光模式而且从光颜色的变化来进行正确/不正确墨罐的辨别和错误内容的辨别,因此,可以更加直观地向用户通知很多的信息。此外,在设置四个发光元件(例如,红外光和三个可见光)的情况下,可以发射更多颜色光,因此,应当理解,可以通知更多的信息。
(基板的第三变型)
图40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基板的变型的基板100的细节的电路图。如该图所示,控制电路103被配置为具有输入/输出控制电路(I/OCTRL)103A和包括发光驱动器103Ca和103Cb的发光元件驱动器103C。
输入/输出控制电路103A根据通过柔性电缆206从主体侧控制电路300传送的控制数据而通过发光驱动器103C控制发光部分101的驱动。发光元件驱动器103C进行操作以当从输入/输出控制电路103A输出的信号为开(on)时向发光部分施加电源电压,并且,基于此,使得发光部分101发光。因此,当从输入/输出控制电路103A输出的信号为开时,发光部分101处于点亮状态,而当上述信号为关时,发光部分101处于熄灭状态。
本实施例与图10A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没有存储器阵列103B。以下通过参照图41所示的时序图来描述用于即使在没有存储于存储器阵列中的各单独的信息(诸如墨信息)的情况下也识别墨罐并且控制墨罐的发光部分101的点亮/熄灭的方法。
从用作主体侧控制部分的控制电路300向用作罐侧控制部分的控制电路中的输入/输出控制电路103A,通过信号线DATA(图9),与时钟信号CLK同步地传送“开始代码+墨信息”和“控制代码”。输入/输出控制电路103A被配置为在内部具有命令识别部分103D,该命令识别部分103D将“墨信息”+“控制代码”统一识别为“命令”并且确定对于发光元件驱动器103C的输出信号的开/关。
各类型K、PGK、Y、M和C的墨罐被安装有分别具有不同的命令识别部分103D的控制电路103,并且,如图41所示的那样配置用于控制各墨类型的点亮/熄灭的命令。即,命令识别部分103D中的每一个被配置为在内部包含墨类型中的每一个的单独的信息(墨信息),并且为了识别,将其与所输入的“命令”的“墨信息”部分相比较以控制各种类型的操作。基于此,可以执行以下控制:其中,当主体与开始代码一起传送例如点亮墨罐1K的“K-ON”墨信息+控制代码“111100”时,只有墨罐1K的命令识别部分103D识别它们,并且只有墨罐1K被点亮。本实施例需要对于墨类型中的每一种单独地配置控制电路103,但具有不需要安装存储器阵列103B的优点。
此外,命令识别部分103D可具有识别诸如图41所示的多个命令(不仅用于墨类型中的每一种的发光部分101的点亮/熄灭的命令,而且用于点亮/熄灭所有类型的墨的发光部分101的命令“ALL-ON”/“ALL-OFF”,以及用于规定墨的类型以输出来自控制电路103的响应信号的“CALL”命令)的功能。
此外,作为另一例子,从主体侧控制电路300向墨罐1传送的包含墨信息+控制代码的命令不直接与墨罐内的墨信息(单独的信息)进行比较的情况也是适用的。即,它可被配置为:在控制电路103中转换(计算)上述输入的命令;将从该转换得到的值与保存在存储器阵列103B或命令识别部分103D中的预定值相比较;并且,如果比较的结果与预定的关系对应,那么控制点亮/熄灭等。
此外,除了上述例子之外,它还可被配置为:在控制电路103中转换(计算)从主体侧传送的信号;还在控制电路103中转换(计算)保存在存储器阵列103B或命令识别部分103D中的值;将转换后的值进行相互比较;并且,如果比较的结果与预定的关系对应,那么控制点亮/熄灭等。
(使用的墨的类型)
在上述实施例中的每一个中,描述了使用五类墨(K、PGK、Y、C和M)或四类墨(K、Y、C和M)的情况;但是,适用于本发明的墨类型不限于这种情况。除了上述的四种或五种墨类型之外,本发明还适用于使用明度(lightness)比这些墨高的浅色墨(例如,浅青色(Lc)、浅品红色(Lm)和灰色(GY))的配置、或者使用可表现不能由上述四种或五种墨类型的组合表现的明度或饱和度的特定墨(例如,红色(R)、蓝色(B)和绿色(G))的配置。这些配置可包含诸如使用六种墨类型(K、Y、C、M、Lc和Lm)的配置、使用七种墨类型(K、PGK、Y、C、M、Lc和Lm)的配置、以及使用八种墨类型(K、Y、C、M、Lc、Lm、R和G)的配置的各种配置。此外,本发明适用于使用Y、C和M的三种墨类型的配置。
虽然已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的变更方式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3)

1.一种喷墨打印装置,包括:
墨罐,至少具有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
滑架,多个所述墨罐可拆卸地附接于所述滑架;
光接收部分,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光;
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光接收部分的光接收状态来确定墨罐的附接位置是否正确,其中,从附接于所述滑架的所述墨罐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向所述光接收部分发射光;以及
通知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来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光来提供有关所述墨罐的状态的信息,
其中,所述光接收部分的峰值灵敏度波长范围在不小于760nm且不大于1100nm的范围内,
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峰值发光波长在不小于760nm的范围内,以及
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峰值发光波长在不小于400nm且不大于760nm的范围内,
其中,在光学检查处理中,只有第一发光元件被驱动以发光,而在墨罐状态通知处理中,只有第二发光元件被驱动以发光。
2.一种喷墨打印装置,包括:
多个墨罐,每个所述墨罐具备具有多个发光元件的发光部分和用于控制所述发光部分的驱动的驱动控制部分;以及
打印装置主体,具备通过共用布线与所述驱动控制部分中的每一个电连接的装置侧控制部分,
其中,所述墨罐具备存储器部分,所述存储器部分存储表示包含于所述墨罐中的墨的类型的墨信息,以及
所述打印装置主体包含:
滑架,具有用于每种类型的墨的附接部分并且沿布置多个附接部分的方向以往复方式移动,所述墨罐可拆卸地附接于所述附接部分;
光接收部分,被布置为使得所述光接收部分与所述多个附接部分中的每一个的位置关系根据所述滑架的移动而改变,并且适于接收来自所述发光部分的光;以及
墨剩余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墨罐中的墨剩余量,其中,所述多个墨罐中的每一个的驱动控制部分:
在驱动控制部分从所述装置侧控制部分接收到用于规定由存储于所述存储器部分中的墨信息表示的墨的类型的点亮命令的情况下,使所述发光部分的发光元件发光,以及所述装置侧控制部分:
向所述共用布线发送对于包含与滑架的位置对应地规定的墨的类型的墨罐的驱动控制部分的点亮命令,并且与发送所述点亮命令相关联地使附接位置确定单元基于所述光接收部分的光接收结果来确定包含由所述点亮命令规定的墨的类型的墨罐是否被附接于正确的附接部分,以及
使通过控制来自所述发光部分的光的点亮来提供信息的墨罐状态通知单元基于所述附接位置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和所述墨剩余量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提供信息,其中,所述光接收部分的峰值灵敏度波长范围在不小于760nm且不大于1100nm的范围内,
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峰值发光波长在不小于760nm的范围内,并且,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峰值发光波长在不小于400nm且不大于760nm的范围内,
其中,所述驱动控制部分能够单独地和分别地控制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并且当通过附接位置确定单元进行确定时,控制具有在不小于760nm的范围中的峰值发光波长的发光元件的点亮的驱动,并且当通过墨罐状态通知单元进行提供信息时控制具有在不小于400nm且不大于760nm的范围中的峰值发光波长的发光元件的点亮的驱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打印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是通过包含具有在不小于760nm的范围中的峰值发光波长的一个发光元件和具有在不小于400nm且不大于760nm的范围中的峰值发光波长的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元件来制作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打印装置,其中,所述光接收部分的峰值灵敏度波长范围在不小于780nm且不大于950nm的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打印装置,其中,发光元件具有在不小于760nm且不大于1100nm的范围中的峰值发光波长,其中当通过所述附接位置确定单元进行确定时发光元件的驱动被控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打印装置,其中,发光元件具有在不小于780nm且不大于950nm的范围中的峰值发光波长,其中当通过所述附接位置确定单元进行确定时发光元件的驱动被控制。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打印装置,其中,发光元件具有在不小于470nm且不大于660nm的范围中的峰值发光波长,其中当通过墨罐状态通知单元进行提供信息时发光元件的驱动被控制。
8.一种附接于喷墨打印装置主体的滑架的墨罐,所述喷墨打印装置主体具备滑架,多个墨罐可拆卸地附接于所述滑架,所述墨罐至少包含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
其中,所述喷墨打印装置主体包含:光接收部分,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光;
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光接收部分的光接收状态来确定所述墨罐的附接位置是否正确,其中,从附接于所述滑架的所述墨罐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向所述光接收部分发射光;以及
通知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来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光提供有关所述墨罐的状态的信息,以及
其中,所述光接收部分的峰值灵敏度波长范围在不小于760nm且不大于1100nm的范围内,
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峰值发光波长在不小于760nm的范围内,以及
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峰值发光波长在不小于400nm且不大于760nm的范围内,
其中,在光学检查处理中,只有第一发光元件被驱动以发光,而在墨罐状态通知处理中,只有第二发光元件被驱动以发光。
9.一种被附接于喷墨打印装置主体的滑架的墨罐,所述喷墨打印装置主体具备所述滑架,所述滑架具备用于每种类型的墨的附接部分并且沿布置多个附接部分的方向以往复的方式移动,所述墨罐可拆卸地附接于所述附接部分,所述墨罐包含:
发光部分,具有多个发光元件;
驱动控制部分,用于控制所述发光部分的驱动;以及
存储器部分,存储表示包含于所述墨罐中的墨的类型的墨信息,
其中,所述喷墨打印装置主体包含:
装置侧控制部分,通过共用布线与所述驱动控制部分中的每一个电连接;以及
光接收部分,被布置为使得所述光接收部分与所述多个附接部分中的每一个的位置关系根据所述滑架的移动而改变,并且适于接收来自所述发光部分的光,
其中,在所述驱动控制部分从所述装置侧控制部分接收到用于规定由存储于所述存储器部分中的墨信息表示的墨的类型的点亮命令的情况下,所述驱动控制部分使所述发光部分的发光元件发光,以及
所述装置侧控制部分:
向共用布线发送对于包含与所述滑架的位置对应地规定的墨的类型的墨罐的驱动控制部分的点亮命令,并且与发送所述点亮命令相关联地使附接位置确定单元基于所述光接收部分的光接收结果来确定包含由所述点亮命令规定的墨的类型的墨罐是否被附接于正确的附接部分,以及
使得用于通过控制来自所述发光部分的光的点亮来提供信息的墨罐状态通知单元基于所述附接位置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和墨剩余量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提供信息,以及其中,所述光接收部分的峰值灵敏度波长范围在不小于760nm且不大于1100nm的范围内,
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峰值发光波长在不小于760nm的范围内,并且,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峰值发光波长在不小于400nm且不大于760nm的范围内,
其中,所述驱动控制部分能够单独地和分别地控制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并且当通过所述附接位置确定单元进行确定时控制具有在不小于760nm的范围中的峰值发光波长的发光元件的点亮的驱动,并且当通过所述墨罐状态通知单元进行提供信息时控制具有在不小于400nm且不大于760nm的范围中的峰值发光波长的发光元件的点亮的驱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罐,其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是通过包含具有在不小于760nm的范围中的峰值发光波长的一个发光元件和具有在不小于400nm且不大于760nm的范围中的峰值发光波长的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元件来制作的。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罐,其中,发光元件具有在不小于760nm且不大于1100nm的范围中的峰值发光波长,其中当通过所述附接位置确定单元进行确定时发光元件的驱动被控制。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罐,其中,发光元件具有在不小于780nm且不大于950nm的范围中的峰值发光波长,其中当通过所述附接位置确定单元进行确定时发光元件的驱动被控制。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罐,其中,发光元件具有在不小于470nm且不大于660nm的范围中的峰值发光波长,其中当通过所述墨罐状态通知单元进行提供信息时发光元件的驱动被控制。
CN201110064467.9A 2010-03-17 2011-03-17 喷墨打印装置和墨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897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61148A JP5634088B2 (ja) 2010-03-17 2010-03-17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タンク
JP2010-061148 2010-03-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9787A CN102189787A (zh) 2011-09-21
CN102189787B true CN102189787B (zh) 2014-08-06

Family

ID=44599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446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89787B (zh) 2010-03-17 2011-03-17 喷墨打印装置和墨罐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40220B2 (zh)
JP (1) JP5634088B2 (zh)
CN (1) CN1021897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64349B2 (ja) * 2011-02-23 2015-08-19 エステー産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13049169A (ja) 2011-08-30 2013-03-14 Brother Industries Ltd 印刷流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装置
JP5974439B2 (ja) 2011-08-30 2016-08-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流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装置
ES2530070T3 (es) 2011-09-05 2015-02-26 ALLTEC Angewandte Laserlicht Technologie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Aparato de marcado con una pluralidad de láseres y conjuntos ajustables individualmente de medios de desviación
EP2565996B1 (en) * 2011-09-05 2013-12-11 ALLTEC Angewandte Laserlicht Technologie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Laser device with a laser unit, and a fluid container for a cooling means of said laser unit
DK2565673T3 (da) 2011-09-05 2014-01-06 Alltec Angewandte Laserlicht Technologie Gmbh Indretning og fremgangsmåde til markering af et objekt ved hjælp af en laserstråle
ES2544034T3 (es) 2011-09-05 2015-08-27 ALLTEC Angewandte Laserlicht Technologie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Aparato de marcado con al menos un láser de gas y un termodisipador
ES2549507T3 (es) 2011-09-05 2015-10-28 ALLTEC Angewandte Laserlicht Technologie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Dispositivo de marcado para marcar un objeto con una luz de marcado con diferentes módulos de luz empleando diferentes tecnologías de marcado
EP2565994B1 (en) 2011-09-05 2014-02-12 ALLTEC Angewandte Laserlicht Technologie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Las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rking an object
DK2564973T3 (en) 2011-09-05 2015-01-12 Alltec Angewandte Laserlicht Technologie Ges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Marking apparatus having a plurality of lasers and a kombineringsafbøjningsindretning
EP2564974B1 (en) 2011-09-05 2015-06-17 ALLTEC Angewandte Laserlicht Technologie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Marking apparatus with a plurality of gas lasers with resonator tubes and individually adjustable deflection means
EP2564972B1 (en) 2011-09-05 2015-08-26 ALLTEC Angewandte Laserlicht Technologie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Marking apparatus with a plurality of lasers, deflection means and telescopic means for each laser beam
US8678573B2 (en) 2011-12-22 2014-03-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fluid cartridge
EP2803490B1 (en) * 2011-12-22 2018-11-0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fluid cartridge and printing apparatus
EP2910379B1 (en) * 2011-12-22 2019-09-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fluid cartridge, printing appapatus, and use of printing fluid cartridge
CN102950901B (zh) * 2011-12-30 2015-06-03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墨盒组及其装机检测方法
WO2013097703A1 (zh) 2011-12-30 2013-07-04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墨盒、墨盒组、墨盒组装机检测方法
JP2013237238A (ja) * 2012-05-17 2013-11-28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におけるエラー出力方法,処理実行方法
CN103786442B (zh) * 2012-10-26 2015-09-30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及单元、电路板、墨盒和成像设备
CN103895359B (zh) * 2012-12-27 2016-03-23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JP6164985B2 (ja) * 2013-08-29 2017-07-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残量検知方法
JP6217466B2 (ja) * 2014-03-07 2017-10-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CN106459633A (zh) * 2014-04-15 2017-02-22 爱克发印艺公司 水性树脂基喷墨油墨
JP5813201B2 (ja) * 2014-12-19 2015-11-17 エステー産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17074691A (ja) * 2015-10-14 2017-04-20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補力液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装置
EP3436274B1 (en) 2016-07-29 2022-09-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ing device,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printing metho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6741A (zh) * 2003-12-26 2005-07-13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和液体供给***
CN1883953A (zh) * 2005-06-23 2006-12-27 佳能株式会社 信令模块、液体容器、记录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01073951A (zh) * 2006-05-19 2007-11-21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装备有液体容器的液体供应***
CN101491975A (zh) * 2009-02-20 2009-07-29 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80487A (ja) 1999-04-02 2000-10-10 Oki Data Corp インクタンク装置及びインク残量検出方法
EP1100254B1 (en) * 1999-11-12 2008-07-16 Noritsu Koki Co., Ltd. Apparatus for reading images from photographic film
JP2003063027A (ja) * 2001-08-29 2003-03-05 Brother Ind Ltd 記録装置
US6619776B2 (en) * 2001-03-30 2003-09-1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device capable of detecting existence of ink and ink cartridge with high accuracy
JP4118040B2 (ja) * 2001-09-18 2008-07-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情報検出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7299991B2 (en) * 2003-04-08 2007-11-27 Avago Technologies Ecbu Ip (Singapore) Pte. Ltd. Reflective members for use in encoder systems
JP2005088284A (ja) 2003-09-16 2005-04-07 Brother Ind Ltd 記録装置
JP2006181717A (ja) 2004-12-24 2006-07-13 Canon Inc 液体収納容器、該容器を用いる液体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記録装置、前記容器用回路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基板、並びに液体収納カートリッジ
JP4673144B2 (ja) * 2005-06-23 2011-04-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の発光部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
JP4659530B2 (ja) * 2005-06-24 2011-03-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ホルダ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
JP2007022032A (ja) * 2005-07-21 2007-02-01 Canon Inc インク残量の検出器
JP2009006482A (ja) * 2007-06-26 2009-01-15 Brother Ind Ltd プリンタ
JP2009006680A (ja) 2007-06-29 2009-01-15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タンクの装着エラー検出方法
JP2009113437A (ja) * 2007-11-09 2009-05-28 Canon Inc 記録装置
US8160473B2 (en) * 2008-12-08 2012-04-17 Static Control Components, Inc.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6741A (zh) * 2003-12-26 2005-07-13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和液体供给***
CN1883953A (zh) * 2005-06-23 2006-12-27 佳能株式会社 信令模块、液体容器、记录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01073951A (zh) * 2006-05-19 2007-11-21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装备有液体容器的液体供应***
CN101491975A (zh) * 2009-02-20 2009-07-29 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34088B2 (ja) 2014-12-03
JP2011194608A (ja) 2011-10-06
CN102189787A (zh) 2011-09-21
US8840220B2 (en) 2014-09-23
US20110227972A1 (en) 2011-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9787B (zh) 喷墨打印装置和墨罐
JP4942161B2 (ja) 液体収納容器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AU2004242555C1 (en)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supplying system
AU2006253278B2 (en) Liquid container, liquid supplying system and circuit board for liquid container
US7527344B2 (en) Ink tank holder and ink jet printing head cartridge
JP429862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0469582C (zh) 液体存放容器、液体供给***、记录装置及电路板
CN101947885B (zh) 打印机
JP5791307B2 (ja) プリンタおよびインクタンク
CN101654018A (zh) 墨盒、记录装置、墨水供给***及确认墨盒安装的方法
JP201118378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タンク
JP4411297B2 (ja) 記録装置
CN201506074U (zh) 墨盒、记录装置及墨水供给***
JP5225334B2 (ja) プリンタおよび液体収納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