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7154B - 飞机翼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飞机翼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7154B
CN102167154B CN201110059442.XA CN201110059442A CN102167154B CN 102167154 B CN102167154 B CN 102167154B CN 201110059442 A CN201110059442 A CN 201110059442A CN 102167154 B CN102167154 B CN 1021671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wing tip
interconnecting gangway
chord length
airplane wingt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5944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67154A (zh
Inventor
张淼
陈迎春
张美红
刘铁军
薛飞
于哲慧
汪君红
马涂亮
张冬云
周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ircraft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5944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671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67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7154A/zh
Priority to EP12757583.5A priority patent/EP2684797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2/072188 priority patent/WO201212292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67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71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飞机翼尖装置,其包括过渡部和翼尖部,过渡部的内侧端部与飞机机翼的远端连接,过渡部的外侧端部与所述翼尖部的连接,所述翼尖部包括多个翼尖段,每个翼尖段都分别包括翼尖和翼根,第一个翼尖段的翼根与所述过渡部的外侧端部连接,并且其设置在所述过渡部外侧端部的前缘和后缘之间,第n+1个翼尖段的翼根位于第n个翼尖段的翼尖上,并且第n+1个翼尖段的翼根弦长小于等于第n个翼尖段的翼尖弦长,其中n>0。由于本发明的翼尖装置呈阶梯状设置,所以其翼尖上增加了一个以上的间断面,使翼尖诱导出的翼尖涡互相抑制,减弱了涡流强度,达到了减阻效果,另外,本发明的翼根弯矩增量较小,减轻了飞机的结构重量,对颤振特性影响也较小。

Description

飞机翼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机翼的翼尖装置。
背景技术
飞机维持正常飞行时所需的升力是靠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产生的,由于上下表面压差的存在,翼尖附近机翼下表面空气会绕流到上表面,形成翼尖涡,致使翼尖附近区域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差降低,从而导致这一区域产生的升力降低。
针对上述问题,通常在飞机机翼翼尖上再设置翼尖小翼(winglet),该小翼的主要作用是在不增大机翼展长的前提下,提高有效的展弦比。这样机翼的二维效应增强,诱导阻力减小,升力增加,升阻比提高。其次,翼梢小翼还能耗散翼尖涡,减少对尾随飞行的小飞机的威胁。
然而,飞机机翼一旦加装了翼尖小翼,增加了翼尖小翼的重量。机翼翼端结构为了组装翼尖小翼会变得比较复杂,也会增加一些额外的重量。翼尖小翼使机翼翼根弯矩和剪切载荷增大,还要导致机翼结构重量的增加。而且,翼尖小翼设计得不好,飞机的分离特性、颤振特性也会随之变差。
根据翼尖装置的形状,目前国际上有几类:一种是翼尖帆,或称上反式翼尖小翼。这种式样的翼尖小翼一般具有三段式的结构,即具有安装段、圆弧过渡段和直板段,这种翼尖装置有比较明显的弯曲翼片,在实际应用中,波音公司(Boeing)生产的747-400型飞机和空中客车(AIRBUS)的A330和A340系列飞机都使用了这样的翼尖装置。另外在如波音727、波音757和波音767飞机进行改装时,也会安装这种翼尖装置。
另一种是三角形翼尖帆,这种形式的翼尖帆在空中客车A320系列、A310和A380中运用,这种类型的翼尖装置也可说是空中客车飞机的标准形式。
另外,波音新设计的客机如波音777、波音787、波音747-8都以特殊的鲨鱼鳍式翼尖装置(raked winglet)来代替翼尖帆。
虽然上反式翼尖小翼和翼尖帆都有明显的减阻效果,但是无论是翼尖小翼还是翼尖帆,它们翼根的弯矩都较大,这就增加了其自身的结构重量,并对飞机的颤振特性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人们希望能在保持翼尖装置气动特性的同时,减少翼尖装置的重量,降低因安装翼尖装置所带来的弯矩重量增加和对颤振特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翼尖装置,其能够在在保持翼尖装置气动特性的同时,减少翼尖装置的重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飞机翼尖装置,所述飞机翼尖装置包括过渡部和翼尖部,所述过渡部的内侧端部与飞机机翼的远端连接,所述过渡部的外侧端部与所述翼尖部的连接,其中,所述翼尖部包括多个翼尖段,每个翼尖段都分别包括翼尖和翼根,所述第一个翼尖段的翼根与所述过渡部的外侧端部连接,并且其设置在所述过渡部外侧端部的前缘和后缘之间,所述第n+1个翼尖段的翼根位于第n个翼尖段的翼尖上,并且所述第n+1个翼尖段的翼根弦长短于第n个翼尖段的翼尖弦长,其中n>0。
在本发明中,将飞机每个翼尖段中的顶部称作为“翼尖”,将飞机每个翼尖段的底部称作为“翼根”。
特别地,所述第n+1个翼尖段的厚度薄于所述第n个翼尖段。
特别地,所述每个翼尖段的翼尖的弦长都小于其翼根的弦长。更特别地,所述每个翼尖段都为弦长渐缩的翼尖段。
特别地,所述第一个翼尖段的翼根的弦长小于等于所述过渡部的外侧端部的弦长。
特别地,所述过渡部的内侧端部弦长大于所述过渡部的外侧端部弦长。
特别地,所述过渡部为弦长渐缩的过渡部。
特别地,所述过渡部的上曲面和下曲面为光滑曲面。
特别地,所述过渡部与所述飞机机翼的远端光滑连接。
特别地,所述飞机翼尖装置与所述飞机机翼一体成型。
特别地,所述翼尖部的后缘线和所述过渡部的后缘线对齐。
特别地,所述翼尖装置的过渡部的起始端位于所述机翼沿展向的展长的85%-100%。
特别地,所述翼尖部的第一段翼根的弦长为所述过渡部外侧端部弦长的10%-100%。
特别地,所述翼尖部的每个翼尖段的前缘线和后缘线分别是圆锥曲线线段、样条线、直线或折线段。特别地,所述每个翼尖段的前缘线是圆锥曲线段,所述后缘线是直线。更特别地,所述圆锥曲线线段是抛物线、双曲线或椭圆。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飞机翼尖装置,所述飞机翼尖装置包括过渡部和翼尖部,所述过渡部的内侧端部与飞机机翼的远端连接,所述过渡部的外侧端部与所述翼尖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尖部包括翼根和翼尖,所述翼尖部的翼根与所述过渡部的外侧端面连接,并且其设置在所述过渡部外侧端部的前缘和后缘之间,所述翼根的弦长小于所述过渡部外侧端面的弦长。
特别地,所述翼尖部的厚度薄于所述过渡部。
特别地,所述翼尖部的翼尖弦长小于其翼根弦长。更特别地,所述翼尖部为弦长渐缩的翼尖部。
特别地,所述过渡部的内侧端部弦长大于所述过渡部的外侧端部弦长。更特别地,所述过渡部为弦长渐缩的过渡部。
特比地,所述过渡部的上曲面和下曲面为光滑曲面。
特别地,所述过渡部与所述飞机机翼的远端光滑连接。
特别地,所述飞机翼尖装置与所述飞机机翼一体成型。
特别地,所述翼尖部的后缘线和所述过渡部的后缘线对齐。
特别地,所述翼尖装置的过渡部的起始端位于所述机翼沿展向的展长的85%-100%。
特别地,所述翼尖部的翼根的弦长为所述过渡部外侧端部弦长的10%-100%。
特别地,所述翼尖部的前缘线和后缘线分别是是圆锥曲线线段、样条线、直线或折线段。更特别地,所述每个翼尖部的前缘线是圆锥曲线段,所述后缘线是直线。更特别地,所述圆锥曲线线段是抛物线、双曲线或椭圆。
由于本发明的翼尖装置呈阶梯状设置,所以其翼尖上增加了一个以上的间断面,从而使翼尖诱导出的翼尖涡互相抑制,减弱了涡流强度,从而达到了减阻效果,另外,本发明的翼根弯矩增量较小,从而减轻了飞机的结构重量,对颤振特性影响也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后缘对齐的小翼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后缘对齐小翼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前缘对齐的小翼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前缘对齐的小翼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小翼实施例的主视图,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阶梯状翼尖部设置在中间;
图6是如图5所示的小翼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后缘对齐小翼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第n+1个翼尖段的翼根弦长和第n个翼尖段的翼尖弦长相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飞机翼尖装置呈多阶梯形状,其包括过渡部1和翼尖部2,所述过渡部1的内侧端部与飞机机翼6的远端连接,所述过渡部1的外侧端部与所述翼尖部2的连接,其中,所述翼尖部包括多个翼尖段3n,每个翼尖段都分别包括翼尖4n和翼根5n,所述第一个翼尖段31的翼根51与所述过渡部1的外侧端部连接,并且与所述过渡部1外侧端部的后缘对齐,所述第n+1个翼尖段3n+1的翼根51位于第n个翼尖段3n的翼尖4n上,并且所述第n+1个翼尖段3n+1的翼根51弦长小于第n个翼尖段3n的翼尖4n弦长,其中n>0。另外,如图1所示,所述翼尖部2的后缘线和所述过渡部1的后缘线对齐。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n+1个翼尖部3n+1的厚度薄于所述第n个翼尖部3n。所述每个翼尖段3的翼尖4的弦长都小于其翼根5的弦长,并形成弦长渐缩的翼尖段3。所述第一个翼尖段31的翼根51的弦长小于等于所述过渡部1的外侧端部的弦长。所述过渡部1的内侧端部弦长大于所述过渡部1的外侧端部弦长,并形成弦长渐缩的过渡部1。所述过渡部1的上曲面和下曲面为光滑曲面。所述过渡部1与所述飞机机翼的远端光滑连接。所述飞机翼尖装置与所述飞机机翼一体成型。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翼尖装置的过渡部1的起始端位于所述机翼沿展向的展长的85%-100%,所述翼尖部2的第一段翼根51的弦长为所述过渡部1的外侧端部弦长的10%-100%。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翼尖装置也可以呈单阶梯形状,包括过渡部1和翼尖部2,所述过渡部1的内侧端部与飞机机翼6的远端连接,所述过渡部1的外侧端部与所述翼尖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尖部2包括翼根5和翼尖4,所述翼尖部2的翼根5与所述过渡部1的外侧端面连接,并且与所述过渡部1外侧端部的后缘对齐,并且所述翼根5的弦长小于所述过渡部1外侧端面的弦长。
另外,所述翼尖部2的每个翼尖段3的前缘线是圆锥曲线线段、样条线、直线或折线段。更特别地,所述圆锥曲线线段是抛物线、双曲线或椭圆。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翼尖部2每个翼尖段3的前缘是圆锥曲线线段。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个翼尖段31的翼根51还可以与所述过渡部1外侧端部的前缘对齐。此时,所述翼尖部2的前缘线和所述过渡部1的前缘线对齐。
另外,所述翼尖部2的每个翼尖段3的后缘线是圆锥曲线线段、样条线、直线或折线段。更特别地,所述圆锥曲线线段是抛物线、双曲线或椭圆。而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翼尖部2的每个翼尖段3的后缘线是直线。
另外,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翼尖部2可以设置在所述过渡部1外侧端部的中间,即所述第一个翼尖段31的翼根51既不与所述过渡部1外侧端部的前缘对齐,也不与所述过渡部1外侧端部的后缘对齐。
此时,所述翼尖部2的每个翼尖段的前缘线和后缘线可以分别是圆锥曲线线段、样条线、直线或折线段,更特别地,所述圆锥曲线线段是抛物线、双曲线或椭圆。所述前缘线和后缘线可以采用同一种类型的线段,也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线段。而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翼尖部2的翼尖段3的后缘线是直线,前缘线是圆锥曲线段。
上述如图3-6所述的设置方式也可以用于单阶梯状的小翼,其设置方法与上述多阶梯状小翼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n+1个翼尖段3n+1的翼根5n+1弦长和第n个翼尖段3n的翼尖4n弦长相等,在这种情况中,在每个翼尖段的连接处将弦长切割,所以其还是可以产生阶梯的形状。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创作思想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结构作各种变化和改进,但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是例示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所确定。

Claims (29)

1.一种飞机翼尖装置,所述飞机翼尖装置包括过渡部和翼尖部,所述过渡部的内侧端部与飞机机翼的远端连接,所述过渡部的外侧端部与所述翼尖部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尖部包括多个翼尖段,每个翼尖段都分别包括翼尖和翼根,所述第一个翼尖段的翼根与所述过渡部的外侧端部连接,并且其设置在所述过渡部外侧端部的前缘和后缘之间,所述第n+1个翼尖段的翼根位于第n个翼尖段的翼尖上,并且所述第n+1个翼尖段的翼根弦长小于第n个翼尖段的翼尖弦长,其中n>0,使得所述飞机翼尖装置沿飞机机翼的展向方向呈阶梯状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1个翼尖段的厚度薄于所述第n个翼尖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翼尖段的翼尖的弦长都小于其翼根的弦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翼尖段都为弦长渐缩的翼尖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个翼尖段的翼根的弦长小于等于所述过渡部的外侧端部的弦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的内侧端部弦长大于所述过渡部的外侧端部弦长。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为弦长渐缩的过渡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的上曲面和下曲面为光滑曲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与所述飞机机翼的远端光滑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机翼尖装置与所述飞机机翼一体成型。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尖装置的过渡部的起始端位于所述机翼沿展向的展长的85%-100%。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尖部的第一个翼尖段的翼根的弦长为所述过渡部外侧端部弦长的10%-100%。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尖部每个翼尖段的前缘线和后缘线分别是圆锥曲线线段、样条线、直线或折线段。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翼尖段的前缘线是圆锥曲线段,所述后缘线是直线。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曲线线段是抛物线、双曲线或椭圆。
16.一种飞机翼尖装置,所述飞机翼尖装置包括过渡部和翼尖部,所述过渡部的内侧端部与飞机机翼的远端连接,所述过渡部的外侧端部与所述翼尖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尖部包括翼根和翼尖,所述翼尖部的翼根与所述过渡部的外侧端面连接,并且其设置在所述过渡部外侧端部的前缘和后缘之间,并且所述翼根的弦长小于所述过渡部外侧端面的弦长,使得所述飞机翼尖装置沿飞机机翼的展向方向呈阶梯状设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尖部的厚度薄于所述过渡部。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尖部的翼尖弦长小于其翼根弦长。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尖部为弦长渐缩的翼尖部。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的内侧端部弦长大于所述过渡部的外侧端部弦长。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为弦长渐缩的过渡部。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的上曲面和下曲面为光滑曲面。
23.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与所述飞机机翼的远端光滑连接。
24.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机翼尖装置与所述飞机机翼一体成型。
25.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尖装置的过渡部的起始端位于所述机翼沿展向的展长的85%-100%。
26.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尖部的翼根的弦长为所述过渡部外侧端部弦长的10%-100%。
2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尖部的前缘线和后缘线分别是圆锥曲线线段、样条线、直线或折线段。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翼尖部的前缘线是圆锥曲线段,所述后缘线是直线。
29.如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飞机翼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曲线线段是抛物线、双曲线或椭圆。
CN201110059442.XA 2011-03-11 2011-03-11 飞机翼尖装置 Active CN1021671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59442.XA CN102167154B (zh) 2011-03-11 2011-03-11 飞机翼尖装置
EP12757583.5A EP2684797B1 (en) 2011-03-11 2012-03-12 Airplane wingtip device
PCT/CN2012/072188 WO2012122925A1 (zh) 2011-03-11 2012-03-12 飞机翼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59442.XA CN102167154B (zh) 2011-03-11 2011-03-11 飞机翼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7154A CN102167154A (zh) 2011-08-31
CN102167154B true CN102167154B (zh) 2014-04-16

Family

ID=44488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59442.XA Active CN102167154B (zh) 2011-03-11 2011-03-11 飞机翼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671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84797B1 (en) * 2011-03-11 2019-06-26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oration Of China Ltd Airplane wingtip device
CN108100225B (zh) * 2017-11-20 2021-10-2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梯形机翼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8798B1 (en) * 2002-04-08 2003-06-17 Faruk Dizdarevic Airlifting surface division
CN101228067A (zh) * 2005-07-21 2008-07-23 波音公司 用于喷气式运输机和其他类型飞行器的集成的翼端延伸部
CN101716995A (zh) * 2009-10-12 2010-06-02 章成谊 波形翼与物体的波形表面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75853B2 (en) * 2002-06-21 2009-01-13 Darko Segota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gulating external fluid flow over an object's surface, and particularly a wing and diffuser
DE102009019542A1 (de) * 2009-04-30 2010-11-11 Airbus Deutschland Gmbh Nicht-planares Flügelendstück für Tragflügel von Flugzeugen sowie Tragflügel mit einem solchen Flügelendstück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8798B1 (en) * 2002-04-08 2003-06-17 Faruk Dizdarevic Airlifting surface division
CN101228067A (zh) * 2005-07-21 2008-07-23 波音公司 用于喷气式运输机和其他类型飞行器的集成的翼端延伸部
CN101716995A (zh) * 2009-10-12 2010-06-02 章成谊 波形翼与物体的波形表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7154A (zh) 201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88100B2 (en) Wing tip device
EP0122790B1 (en) Aircraft wing and winglet arrangement
CN103359277B (zh) 性能增强的小翼***和方法
US20070262205A1 (en) Retractable multiple winglet
US10899434B2 (en) Wingtip device
EP3269636A1 (en) Airplane wing
EP2490934B1 (en) Aircraft horizontal stabiliser fitted with leading-edge strake
CN202320772U (zh) 一种双通道大型客机的高升力装置
CN203593160U (zh) 一种机翼结构
CN107757871A (zh) 一种轻小型固定翼无人机用翼型
CN102167152B (zh) 前缘对齐的飞机翼尖装置
CN103693187A (zh) 一种机翼结构
US11738857B2 (en) Wing tip device
CN110891857A (zh) 具有至少两个小翼的飞机机翼
CN102167154B (zh) 飞机翼尖装置
CN102167153B (zh) 后缘对齐的飞机翼尖装置
CN202541831U (zh) 一种飞机小翼
CN103171758A (zh) 一种飞翼型飞机的增升方法
CN104192294A (zh) 机翼结构及飞机
CN115924059A (zh) 一种单后掠飞翼平尾融合气动布局飞机
CN102358417B (zh) 一种民用客机的机翼环形翼梢小翼
KR20100072668A (ko) 소형 제트기용 자연층류 익형
CN205366050U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飞行器
CN207482179U (zh) 一种轻小型固定翼无人机用翼型
CN208647149U (zh) 一种无人机气动布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12

Address after: No. 25 Zhangyang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Co-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ircraft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atentee after: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oration of China, Ltd.

Address before: 200120 Zhang Yang Roa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No. 25

Co-patentee before: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oration of China, Ltd. Shanghai Aircraft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Patentee before: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oration of China,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