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4385A - 切换方法和中继节点 - Google Patents

切换方法和中继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4385A
CN102164385A CN2010101122192A CN201010112219A CN102164385A CN 102164385 A CN102164385 A CN 102164385A CN 2010101122192 A CN2010101122192 A CN 2010101122192A CN 201010112219 A CN201010112219 A CN 201010112219A CN 102164385 A CN102164385 A CN 1021643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link
target access
base station
carrying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122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64385B (zh
Inventor
刘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1221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6438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1112 priority patent/WO201110089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164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4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643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43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切换方法和中继节点。该方法包括:中继节点RN接收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包括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和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RN根据所述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建立中继链路承载;RN根据所述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将所述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经过所述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用户设备在中继节点与基站之间的切换。

Description

切换方法和中继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切换方法和中继节点。
背景技术
切换是移动通信领域的关键技术,是未来移动终端在众多移动通信***或者移动小区之间建立可靠移动通信的基础。切换可以在移动终端处于移动状态下时保障业务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以下简称:QoS),并且使移动终端在改变网络接入点时仍然可保持其正在进行的连接。通常触发切换的原因包括无线环境原因和业务变化原因。其中,无线环境原因包括无线链路质量、接收信号强度和出现更好的小区等,业务原因包括业务种类、业务量和负载控制等。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以下简称:LTE)中,基站之间是通过X2接口进行信息交互,以实现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以下简称:UE)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的过程。
目前,当LTE中引入类型一中继节点(type 1 relay node)后,type 1 RN与该RN附着的基站之间无法进行有效切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方法和中继节点,用以实现用户设备在中继节点与基站之间的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包括:
中继节点RN接收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包括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和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
RN根据所述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建立中继链路承载;
RN根据所述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将所述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经过所述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包括:
中继节点RN向基站发送切换请求;
所述RN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
所述RN将所述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继节点,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包括中继链路承载配置信息和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建立中继链路承载;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经过所述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继节点,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基站发送切换请求以及将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RN将基站或者RN生成的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发送给UE,从而实现了UE在RN与eNB之间的切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中继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中继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RN接收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包括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和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
本实施例中,目标接入链路为UE与RN之间的链路。
步骤102、RN根据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建立中继链路承载。
步骤103、RN根据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将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经过基站发送给UE。
本实施例中,UE在接收到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后,可根据该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完成目标接入链路承载的建立。本实施例中,UE从基站切换入RN后,可通过建立的中继链路承载和目标接入链路承载立即与网络侧进行通信。
本实施例中,步骤103还可以为位于步骤102之前。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RN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后,根据切换请求中的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建立中继链路承载,根据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并将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经过基站发送给UE,从而使UE从基站切换入RN。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UE向基站上报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
UE可以通过测量报告向基站上报当前所在小区以及相邻小区的测量结果。
步骤202、基站根据测量报告进行切换判决。
基站可根据测量报告和相邻小区对应的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Management,以下简称:RRM)信息进行切换判决;或者基站可根据测量报告、相邻小区对应的RRM信息和相邻小区对应的中继链路信道质量信息进行切换判决。
由于本实施例中,需要实现UE在RN与该RN附着的基站之间进行切换,因此采用相邻小区的中继链路信道质量信息进行切换判断,会使切换判决结果更加准确。
基站根据上述切换判决信息从测量报告中的相邻小区中确定出目标小区。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小区为RN的小区,即UE从附着的基站向RN进行切换。
步骤203、基站向RN发送切换请求(blHandoverRequest),该切换请求包括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和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
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和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由基站为UE所支持业务分配的。
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可用于RN进行UE业务是否支持的判决,并进行所接受业务在接入链路的承载配置。
其中,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服务类别指示(QoS Class Indicator,以下简称:QCI)、分配优先权(Allocation Retention Priority,以下简称:ARP)、最大比特率(Maximum BitRate,以下简称:MBR)和保证比特率(Guaranted Bit Rate,以下简称:GBR)、UE在源小区所支持业务对应的汇聚最大比特率(Aggregate Maximum BitRate,以下简称:AMBR)。
本实施例中,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还包括目标接入链路上对应的分组时延预算(Packet Delay Budget,以下简称:PDB)或切换请求中还包括中继链路上对应的PDB。
其中,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基站为UE所支持业务分配的在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参数。
步骤204、RN根据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建立中继链路承载。
在切换准备的过程中,RN就可以根据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建立起中继链路承载,使得切换完成后,UE可以立即通过中继链路承载与网络侧进行通信,避免了长时间的时延,提高了用户体验。
步骤205、RN根据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包括目标接入链路上对应的PDB时,RN可直接根据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
或者,本实施例中,当切换请求中还包括中继链路上对应的PDB时,RN可根据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和中继链路上对应的PDB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具体地,RN可根据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中的QCI获知源接入链路上对应的PDB,将源接入链路上对应的PDB与中继链路上对应的PDB相减生成目标接入链路上对应的PDB,并根据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和目标接入链路上对应的PDB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其中,源接入链路为UE与基站之间的链路。
本实施例中,由于基站采用集中控制分布执行的方式对两跳链路(包括目标接入链路和中继链路)上的业务执行QoS建立和维护,并且两跳链路的业务承载配置不同于单跳链路的业务承载配置,因此,步骤203中基站发送给RN的切换请求中可以携带目标接入链路承载对应的QoS信息和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步骤206中RN是根据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等生成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
步骤206、RN向基站发送切换应答消息(blHandoverResponse)。
该切换应答消息携带的信息可以包括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本实施例中,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可以包含在切换应答消息中的目标到源透传容器(The Target To The Source Transparent Container)中。
进一步地,该切换应答消息携带的信息还可以包括:
1)E-RAB ID
该E-RAB ID为目标小区所接受业务对应的EPS承载标识。
2)E-RAB拒绝业务列表(E-RAB Not Admitted List)
该E-RAB Not Admitted List为目标小区所拒绝业务对应的EPS承载,具体包括EPS承载标识符以及拒绝该EPS承载接入的原因。
步骤207、基站向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该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包括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
本步骤中,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将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透传给UE,从而使得UE可以根据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与RN之间建立目标接入链路承载。
步骤208、UE随机接入RN。
步骤209、UE向RN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
执行步骤208和步骤209后,UE完成切换。
本实施例中,步骤205还可以为位于步骤204之前。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基站发送给RN的切换请求中可以携带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和目标接入链路承载对应的QoS信息,因此,在UE从基站切换到RN过程中,可以根据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建立中继链路承载,以及RN需要根据目标接入链路承载对应的QoS信息等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从而保证了UE从基站切换到RN过程中承载业务的建立。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本实施例为UE从源RN切换到目标RN的场景,其中源RN附着于源基站下,目标RN附着于目标基站下。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UE向源RN上报测量报告。
步骤302、源RN根据测量报告进行切换判决。
步骤303、源RN通过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向目标RN发送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包括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和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
步骤304、目标RN根据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建立中继链路承载,根据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
步骤305、目标RN将通过目标基站和源基站向源RN发送切换应答消息。
具体地,该切换应答消息可以包括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
步骤306、源RN向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该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包括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
UE可以根据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与目标RN之间建立接入链路承载,接入目标RN。
步骤307、UE从源RN去附着,并与目标RN进行同步。
步骤308、源RN向目标RN发送序列号状态报告。
步骤309、源RN向源基站转发用户面数据。
步骤310、源基站接收源RN转发的用户面数据,并对源RN转发的用户面数据进行缓存。
步骤311、UE随机接入目标RN。
步骤312、源基站向目标RN转发用户面数据。
本实施例中,步骤312还可以为位于步骤311之前。
步骤313、UE向目标RN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
从而UE完成从源RN到目标RN的切换过程。
步骤314、目标RN向目标eNB发送切换确认消息(blHandoverConfirm)。
步骤315、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UE上下文释放消息。
步骤316、源基站释放缓存的用户面数据。
步骤317、源基站向源RN发送UE上下文释放消息。
步骤318、源RN释放资源。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源基站将接收到的源RN转发的用户面数据进行缓存,并在UE从源RN切换到目标RN过程中,进一步将缓存的用户面数据通过目标基站转发给目标RN。当UE成功从源RN切换到目标RN时,源基站再释放缓存的用户面数据,避免了在切换过程中UE未能成功切换到目标RN时,源RN需要再通过Un接口将用户面数据回传给源基站,并通过源基站转发给源RN,导致的用户面数据在Un接口上传输了两次的问题,从而节约了Un接口上的空口资源。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RN向基站发送切换请求。
步骤402、RN接收基站发送的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目标接入链路为UE与基站之间的链路。
步骤403、RN将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发送给UE。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RN向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后,接收基站发送的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并将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发送给UE,从而使UE从RN切换入基站。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RN向基站发送切换请求。
步骤502、RN接收基站发送的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该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由基站根据预先获知的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生成。
本实施例中,目标接入链路为UE与基站之间的链路。
步骤503、RN将该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发送给UE。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RN向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后,基站根据预先获知的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并通过RN将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发送给UE,从而使UE从RN切换入基站。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UE向RN上报测量报告。
UE可以通过测量报告向RN上报当前所在小区以及相邻小区的测量结果。
步骤602、RN向基站发送切换请求(blHandoverRequire),该切换请求中包括测量报告。
步骤603、基站根据测量报告进行切换判决。
具体地,基站可根据测量报告和相邻小区对应的RRM信息进行切换判决;或者基站可根据测量报告、相邻小区对应的RRM信息和相邻小区对应的中继链路信道质量信息进行切换判决。
由于本实施例中,需要实现UE在RN与该RN附着的基站之间进行切换,因此采用相邻小区的中继链路信道质量信息进行切换判断,会使切换判决结果更加准确。
步骤604、基站根据预先获知的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QCI、ARP、MBR、GBR和AMBR。
本实施例中,由于基站采用集中控制分布执行的方式对两跳链路上的业务进行QoS建立和维护,因此当附着到RN的UE接入到网络时,基站就可以预先获知该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也就是说基站可以预先获知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所需的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因此,本实施例步骤602中RN向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中无需携带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
步骤605、基站向RN发送切换命令(blHandoverCommand),该切换命令包括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
具体地,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为目标小区所接受业务重新配置的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相关参数。
步骤606、RN向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该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包括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
具体地,UE可以根据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与基站之间建立目标接入链路承载。
步骤607、UE随机接入基站。
步骤608、UE向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
执行步骤607和步骤608后,UE完成切换。
本实施例中,步骤601之后和步骤602之前还可以包括:RN根据UE上报的测量结果进行初步判决,当RN查询出测量报告中存在服务质量比源小区更好的小区时,判定进行切换。再执行步骤602和步骤603,在步骤603中由基站根据测量报告进行最终判决。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基站采用集中控制分布执行的方式对两跳链路上的业务进行QoS建立和维护,因此当附着到RN的UE接入到网络时,基站就可以预先获知该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无需RN再通过Un接口向基站发送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从而节约了Un接口的空口资源。此外,由于基站还可以预先获知用户安全相关的上下文信息,该用户安全相关的上下文信息可包括用户所支持的加密/完整性保护算法等,因此无需RN再通过Un接口向基站发送用户安全相关的上下文信息,从而进一步节约了Un接口的空口资源。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701、UE向RN上报测量报告。
UE可以通过测量报告向RN上报当前所在小区以及相邻小区的测量结果。
步骤702、RN根据测量报告进行切换判决。
步骤703、RN向基站发送切换请求(blHandoverRequire)。
步骤704至步骤708可参见图6的实施例中的步骤604至步骤608,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步骤701之后和步骤702之前还可以包括:RN根据UE上报的测量结果进行初步切换判决,当RN查询出测量报告中存在服务质量比源小区更好的小区时,判定进行切换。再执行步骤702和步骤703,在步骤703中由基站根据切换判决信息测量报告进行最终判决。
本实施例中,由RN根据测量报告进行切换判决,无需RN通过过Un接口向基站发送测量报告,从而节约了Un接口的空口资源。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801、RN向基站发送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包括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QoS信息、源接入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和源接入链路上对应的PDB。
本实施例中,源接入链路为UE与RN之间的链路。
步骤802、RN接收基站发送的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该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由基站根据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QoS信息和源接入链路上对应的PDB确定对源接入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进行重配置后,根据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QoS信息生成。
本实施例中,目标接入链路为UE与基站之间的链路。
步骤803、RN将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RN向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后,基站根据切换请求中的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并通过RN将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发送给UE,从而使UE从RN切换入基站。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901、UE向RN上报测量报告。
步骤902、RN向基站发送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包括测量报告、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QoS信息、源接入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和源接入链路上对应的PDB。
步骤903、基站根据测量报告进行切换判决。
步骤904、基站根据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QoS信息和源接入链路上对应的PDB判断是否对源接入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进行重配置,如果是,则执行步骤905;如果否,则执行步骤908。
步骤905、基站根据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
步骤906、基站向RN发送切换命令,该切换命令包括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
步骤907、RN向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该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包括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并执行步骤910。
步骤908、基站向RN发送切换命令。
步骤909、RN向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并执行步骤910。
本步骤中,UE在接收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后,获知继续采用源接入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
步骤910、UE随机接入基站。
步骤911、UE向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
本实施例中,步骤901之后和步骤902之前还可以包括:RN根据UE上报的测量结果进行初步判决,当RN查询出测量报告中存在服务质量比源小区更好的小区时,判定进行切换。再执行步骤902和步骤903,在步骤903中由基站根据测量报告进行最终判决。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当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切换请求中包括的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QoS信息和源接入链路上对应的PDB确定对源接入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进行重配置后,根据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并将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通过RN发送给UE,从而使UE从RN切换入基站。当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切换请求中包括的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QoS信息和源接入链路上对应的PDB判断出无需对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进行重配置时,可通过RN直接向UE返回切换应答,使UE根据源接入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接入基站,从而使UE从RN切换入基站。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01、UE向RN上报测量报告。
UE可以通过测量报告向RN上报当前所在小区以及相邻小区的测量结果。
步骤1002、RN根据测量报告进行切换判决。
步骤1003、RN向基站发送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包括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QoS信息、源接入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和源接入链路上对应的PDB。
步骤1004至步骤1011可参见图9的实施例中的步骤904至步骤911。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由RN根据测量报告进行切换判决,无需RN通过过Un接口向基站发送测量报告,从而节约了Un接口的空口资源。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中继节点包括第一接收模块11、第一建立模块12、第一生成模块13和第一发送模块14。
第一接收模块11接收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包括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和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第一建立模块12根据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建立中继链路承载。第一生成模块13根据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第一发送模块14将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经过基站发送给UE。
进一步地,当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包括目标接入链路上对应的PDB时,第一生成模块13可直接根据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
进一步地,当第一接收模块11发送的切换请求中包括中继链路上对应的PDB时,第一生成模块13可根据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和中继链路上对应的PDB,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的中继节点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后,根据切换请求中的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建立中继链路承载,根据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并将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经过基站发送给UE,从而使UE从基站切换入中继节点。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中继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中继节点包括:第二发送模块21和第二接收模块22。
第二发送模块21向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第二接收模块22接收基站发送的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第二发送模块21将第二接收模块22接收的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发送给UE。
本实施例的中继节点向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后,接收基站发送的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中继节点将接收到的基站发送的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发送给UE,从而使UE从中继节点切换入基站。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中继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中继节点包括:第二发送模块21和第二接收模块22。
第二发送模块21向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第二接收模块22接收基站发送的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该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由基站根据预先获知的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第二发送模块21将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发送给UE。
进一步地,第二接收模块22还可接收UE上报的测量报告,第二发送模块21向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还可以包括UE上报的测量报告,以供基站根据测量报告进行切换判决。
进一步地,中继节点还可以包括第一切换判决模块23。第一切换判决模块23可以根据第二接收模块22接收的测量报告进行切换判决。第一切换判决模块23进行的切换判决可以为初步切换判决,在第一切换判决模块23进行初步切换判决后,由第二发送模块21向基站发送包括测量报告的切换请求,以供基站根据测量报告进行最终切换判决。
本实施例的中继节点向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后,基站根据预先获知的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中继节点将接收到的基站发送的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发送给UE,从而使UE从中继节点切换入基站。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发送模块21向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可以包括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QoS信息、源接入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和源接入链路上对应的PDB。第二接收模块22可以接收基站发送的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该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由基站根据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QoS信息和源接入链路上对应的PDB确定对源接入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进行重配置后,根据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第二发送模块21将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发送给UE。
本实施例的中继节点向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后,基站根据切换请求中的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中继节点将接收到的基站发送的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发送给UE,从而使UE从RN切换入基站。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基站包括:第四发送模块41和第四接收模块42。
第四发送模块41向RN发送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包括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和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以供RN根据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建立中继链路承载以及根据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并将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发送给第四接收模块42。第四接收模块42接收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第四发送模块41将第四接收模块42接收的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发送给UE。
本实施例中的RN可以采用图11的实施例中的RN。
本实施例的基站向中继节点发送切换请求,以供中继节点根据切换请求中的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建立中继链路承载,根据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基站将接收到的中继节点发送的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发送给UE,从而使UE从基站切换入中继节点。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基站包括:第五接收模块51、第二生成模块52和第五发送模块53。
第五接收模块51接收RN发送的切换请求。第二生成模块52在第五接收模块51接收到RN发送的切换请求后,根据预先获知的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第五发送模块53将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经过RN发送给UE。
本实施例中的RN可采用图13所示实施例中的RN。
本实施例的基站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切换请求后,根据预先获知的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并将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经过RN发送给UE,从而使UE从RN切换入基站。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该基站包括:第六接收模块61、第一判断模块62、第三生成模块63和第六发送模块64。
第六接收模块61接收RN发送的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包括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QoS信息、源接入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和源接入链路上对应的PDB。第一判断模块62根据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QoS信息和源接入链路上对应的PDB判断是否对源接入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进行重配置。第三生成模块63当第一判断模块62根据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QoS信息和源接入链路上对应的PDB确定对源接入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进行重配置后,根据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第六发送模块64将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经过RN发送给UE。
本实施例中的RN可采用图13所示实施例中的RN。
本实施例的基站接收RN发送的切换请求后,根据切换请求中的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并将接收到的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经过RN发送给UE,从而使UE从RN切换入基站。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该切换***包括中继节点1和基站2。
中继节点1可采用图11的实施例中的中继节点,基站2可采用图14的实施例中的基站。
或者,中继节点1可采用图13所示实施例中的中继节点,基站2可采用图15的实施例中的基站。
或者,中继节点1可采用图13所示实施例中的中继节点,基站2可采用图16的实施例中的基站。
本实施例中的切换***可实现UE在中继节点与基站之间的切换。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继节点RN接收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包括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和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服务质量QoS信息;
RN根据所述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建立中继链路承载;
RN根据所述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将所述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经过所述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包括目标接入链路上对应的分组延时预算PD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还包括中继链路上对应的PDB;
所述RN根据所述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包括:所述RN根据所述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和所述中继链路上对应的PDB,生成所述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N包括目标RN;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RN接收源RN附着的源基站缓存并发送的用户面数据。
5.一种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继节点RN向基站发送切换请求;
所述RN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
所述RN将所述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由所述基站根据预先获知的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服务质量QoS信息生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包括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QoS信息、源接入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和源接入链路上对应的分组延时预算PDB;
所述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QoS信息和所述源接入链路上对应的PDB确定对所述源接入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进行重配置后,根据所述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QoS信息生成。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还包括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所述RN向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进行切换判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N向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RN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
所述RN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进行初步切换判决。
10.一种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包括中继链路承载配置信息和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服务质量QoS信息;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中继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建立中继链路承载;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生成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经过所述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包括目标接入链路上对应的分组延时预算PDB。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还包括中继链路上对应的PDB;
所述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QoS信息和所述中继链路上对应的PDB,生成所述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
13.一种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基站发送切换请求以及将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由所述基站根据预先获知的目标接入链路对应的服务质量QoS信息生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切换请求包括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QoS信息、源接入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和源接入链路上对应的分组延时预算PDB;
所述目标接入链路的承载重配置信息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QoS信息和所述源接入链路上对应的PDB确定对所述源接入链路的承载配置信息进行重配置后,根据所述UE所支持业务对应的QoS信息生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所述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则所述切换请求还包括所述测量报告,以供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进行切换判决。
CN201010112219.2A 2010-02-21 2010-02-21 切换方法和中继节点 Active CN1021643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12219.2A CN102164385B (zh) 2010-02-21 2010-02-21 切换方法和中继节点
PCT/CN2011/071112 WO2011100894A1 (zh) 2010-02-21 2011-02-21 切换方法和中继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12219.2A CN102164385B (zh) 2010-02-21 2010-02-21 切换方法和中继节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4385A true CN102164385A (zh) 2011-08-24
CN102164385B CN102164385B (zh) 2015-01-07

Family

ID=44465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2219.2A Active CN102164385B (zh) 2010-02-21 2010-02-21 切换方法和中继节点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64385B (zh)
WO (1) WO2011100894A1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6400A (zh) * 2011-10-28 2013-05-08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中的切换控制方法
CN103369614A (zh) * 2013-07-17 2013-10-23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LTE-Advanced移动中继的切换***
WO2014101096A1 (en) * 2012-12-28 2014-07-03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improv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CN104937963A (zh) * 2013-10-28 2015-09-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鲁棒移动性的用于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138798A1 (zh) * 2015-03-05 2016-09-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切换程序中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
WO2019201245A1 (zh) * 2018-04-19 2019-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800820A (zh) * 2019-08-21 2020-10-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侧链路中继处理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21120163A1 (en) * 2019-12-20 2021-06-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based relay node switch
CN113453291A (zh) * 2020-03-25 2021-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节点切换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3630817A (zh) * 2020-05-08 2021-11-0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远程ue及其数据传输方法、中继ue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WO2022083478A1 (zh) * 2020-10-22 2022-04-2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WO2022126599A1 (en) * 2020-12-18 2022-06-23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th switc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5214A (zh) * 2007-10-15 2009-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中的切换协商方法和设备
WO2009106615A1 (en) * 2008-02-29 2009-09-0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procedure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relay extension
CN101621788A (zh) * 2008-06-30 2010-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演进分组数据网络***承载服务质量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62091B2 (en) * 2008-03-14 2011-06-14 Intel Corpor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techniques for relay-based wireless networks
CN101394667B (zh) * 2008-09-19 2012-03-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紧急会话切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5214A (zh) * 2007-10-15 2009-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中的切换协商方法和设备
WO2009106615A1 (en) * 2008-02-29 2009-09-0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procedure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relay extension
CN101621788A (zh) * 2008-06-30 2010-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演进分组数据网络***承载服务质量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6400B (zh) * 2011-10-28 2015-11-18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中的切换控制方法
CN103096400A (zh) * 2011-10-28 2013-05-08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中的切换控制方法
WO2014101096A1 (en) * 2012-12-28 2014-07-03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improv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CN104885522A (zh) * 2012-12-28 2015-09-02 美国博通公司 改善移动通信的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US9642053B2 (en) 2012-12-28 2017-05-02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improv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CN104885522B (zh) * 2012-12-28 2019-10-22 安华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改善移动通信的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3369614A (zh) * 2013-07-17 2013-10-23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LTE-Advanced移动中继的切换***
CN103369614B (zh) * 2013-07-17 2016-10-05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LTE-Advanced移动中继的切换***
US10560876B2 (en) 2013-10-28 2020-02-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group communication, having robust mobility
CN104937963A (zh) * 2013-10-28 2015-09-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鲁棒移动性的用于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138798A1 (zh) * 2015-03-05 2016-09-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切换程序中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
WO2019201245A1 (zh) * 2018-04-19 2019-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399316B2 (en) 2018-04-19 2022-07-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support resource sharing between an access link and a backhaul link
CN111800820A (zh) * 2019-08-21 2020-10-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侧链路中继处理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1800820B (zh) * 2019-08-21 2023-06-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侧链路中继处理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21120163A1 (en) * 2019-12-20 2021-06-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based relay node switch
CN113453291A (zh) * 2020-03-25 2021-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节点切换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3630817A (zh) * 2020-05-08 2021-11-0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远程ue及其数据传输方法、中继ue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WO2022083478A1 (zh) * 2020-10-22 2022-04-2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WO2022126599A1 (en) * 2020-12-18 2022-06-23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th switc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4385B (zh) 2015-01-07
WO2011100894A1 (zh) 2011-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4385B (zh) 切换方法和中继节点
CN101132640B (zh) 移动通信***、核心网络节点选择方法、基站和移动站
US8054782B2 (en) Delivering ser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199218B (zh) 移动通信***中的信号传送方法
CN101203034B (zh) 下行双载/多载传输技术下分组交换的切换方法***及设备
CN109788517B (zh) 一种Pcell或PScell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4378793A (zh) 一种切换方法、主控基站及受控基站
CN102469557A (zh) 接入基站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JP2006222845A (ja) 基地局制御装置、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近隣セルリストフィルタリング方法
CN102348256A (zh) 多个无线接入网聚合***及其实现方法和接入网网元
CN104980980A (zh)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CN105338513A (zh) 设备到设备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740386A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和基站
CN102056160A (zh) 一种密钥生成的方法、装置和***
EP2966898A1 (en)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macro base station, and low-power node
JP2012530426A (ja) 基地局間の切り替え方法及び装置
CN103517357A (zh)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01772093A (zh) 用户上下行不同步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72090B (zh) 终端间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2149147A (zh) 无线承载的更新方法及中继站
CN112449374B (zh) 确定目标主基站以及关联目标辅基站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94610A (zh) 跟踪会话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1742578A (zh) 一种lte网络中实现信息跟踪激活的方法、装置
EP3099134B1 (en) Access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RU2632930C1 (ru) Способы, беспрово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азовая радиостанция и второй сетевой узел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однонаправленным eps-канало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