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2983A - 显示装置及投射型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投射型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2983A
CN102162983A CN2011100394989A CN201110039498A CN102162983A CN 102162983 A CN102162983 A CN 102162983A CN 2011100394989 A CN2011100394989 A CN 2011100394989A CN 201110039498 A CN201110039498 A CN 201110039498A CN 102162983 A CN102162983 A CN 1021629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display window
guide section
light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94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本祐介
桥场祐治
猿渡俊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62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29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05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of the fibre type
    • G02B6/0008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of the fibre type the light being emitted at the end of the fib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8Homogenising, shaping of the illumination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4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by shapi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46Tapered light guide, e.g. wedge-shaped light gui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来自发光体的光充分地向显示窗引导的显示装置及投射型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具备:第一显示窗(123a)、第二显示窗(123b)及第三显示窗(123c);与各显示窗(123a、123b、123c)具有规定的距离分别配置的第一LED(804)、第LED(805)及第三LED(806);分别配设在各显示窗(123a、123b、123c)与各LED(804、805、806)之间、并将从各LED(804、805、806)发出的光向对应的显示窗引导的第一导光部(141)、第二导光部(142)及第三导光部(143)。各导光部(141、142、143)包括:位于显示窗侧的前端面(141d、142d、143d);位于LED侧、且具有比前端面的面积大的面积的基端面(141e、142e、143e)。在各导光部(141、142、143)上设有锥形部(141c、142c、143c)。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投射型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来自发光体的光使显示窗点亮的显示装置及具备所述显示装置的投射型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投射型显示装置(以下称为“投影仪”)中,设有用于显示运转状态等与设备相关的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显示装置可以构成为设置在主体壳体上的多个显示窗通过来自配设在主体壳体内部的LED等发光体的光点亮的结构。
在形成为上述结构时,在发光体与显示窗之间配设由透明树脂构成的导光体(光导设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导光体由从显示窗侧的前端面直至发光体侧的基端面具有同样的截面积的柱状的部件形成。从发光体发出的光在导光体的内部传播,被向显示窗引导。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70717号公报
通常,根据主体壳体的设计而决定显示窗的形状、尺寸。例如,存在显示窗形成为比较小的尺寸而在主体壳体中不显眼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若与显示窗对应而减小导光体的截面积,则从发光体向导光体取入的光量下降。由此,来自显示窗的发光量下降,从而使用者有可能难以识别显示窗的点亮。
尤其是当显示窗与发光体相距较大地配置时,由于导光体的导光路径变长,因此显示窗的发光量下降,容易成为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来自发光体的光充分地向显示窗引导的显示装置及投射型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本方案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窗;与所述显示窗具有规定的距离配置的发光部;配置在所述显示窗与所述发光部之间、并将从所述发光部发出的光向所述显示窗引导的导光部。
这里,所述导光部包括:位于所述显示窗侧的前端面;位于所述发光源侧、且具有比所述前端面的面积大的面积的基端面。另外,从所述基端面朝向所述前端面而截面积逐渐减小的锥形部设置在所述导光部的至少一部分上。
根据第一方案的显示装置,由于导光部的基端面的面积比前端面的面积大,因此能够将来自发光部的光较多地取入到导光部内。而且,在导光部的至少一部分上设有锥形部,从基端面朝向前端面而截面积逐渐缩小。因此,从基端面取入的光的大部分不会在导光部的中途向外部漏出,而被向面积比基端面的面积小的前端面引导。由此,能够将来自发光部的光充分地向显示窗引导。
第一方案的显示装置可以构成为,所述显示窗设置多个,并且,对应于各显示窗,所述导光部和所述发光部设置多个。进而,显示装置可以构成为,在与所述导光部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将全部的所述导光部连结的连结部与所述导光部一体形成。这种情况下,可以构成为,所述连结部通过比直线连结相邻的所述导光部的路径更长的路径将相邻的所述导光部连结。
若形成为此种结构,由于通过连结部将全部的导光部连结,因此能够一体处理多个导光部。而且,由于连结部通过比直线连结相邻的导光部的路径更长的路径将相邻的导光部连结,因此即使从导光部向连结部漏光,漏出的光也在连结部中传播而难以到达相邻的导光部。由此,能够抑制光从未点亮的显示窗漏出的情况。
第一方案的显示装置可以构成为,在相邻的所述导光部之间还配设有遮光壁。这种情况下,可以构成为,所述连结部形成为绕开所述遮光壁的外侧的形状。
若形成为此种结构,则能够防止从发光部发出的光向与相邻的发光部对应的导光部或显示窗漏出并从相邻的显示窗射出的情况。而且,由于连结部绕开遮光壁而构成,因此能够不受遮光壁干扰地设置导光部,而且,即使光在导光部的绕开部分漏出,也能够通过遮光壁遮光。
在第一方案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发光部配置在从所述显示窗的正面方向观察时与所述显示窗错开的位置上。这种情况下,可以构成为,所述导光部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显示窗的配置位置向所述发光部的配置位置倾斜延伸。
若形成为此种结构,则即使在发光部配置在从显示窗的正面方向观察时与显示窗错开的位置上,也能够良好地将来自发光部的光向显示窗引导。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涉及一种投射型显示装置。本方案的投射型显示装置具备:第一方案的显示装置;主体壳体;面向所述主体壳体的电路基板。这里,所述显示窗设置在所述主体壳体上,所述发光部配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投射型显示装置,与第一方案同样地,能够将来自发光部的光充分地向显示窗引导。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将来自发光部的光充分地向显示窗引导的显示装置及投射型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效果及意义根据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得以更加明确。但是,以下的实施方式仅是实施本发明时的一个示例,本发明完全不受以下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的任何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仪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仪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引擎及投射透镜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路基板的各LED与导光部件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光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光部件向上部壳体的安装结构的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过第一导光部将来自第一LED的光向第一显示窗引导的情况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与实施方式相对的比较例的导光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导光部件的变更例的图。
符号说明:
10  主体壳体
123  指示器部
123a  第一显示窗(显示窗、显示装置)
123b  第二显示窗(显示窗、显示装置)
123c  第三显示窗(显示窗、显示装置)
14  导光部件
141  第一导光部(导光部、显示装置)
142  第二导光部(导光部、显示装置)
143  第三导光部(导光部、显示装置)
144b  第二连结部(连结部、显示装置)
153、154  遮蔽肋(遮光壁、显示装置)
801  电路基板
804  第一LED(发光部、显示装置)
805  第LED(发光部、显示装置)
806  第三LED(发光部、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投影仪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图1(a)是从前方观察到的投影仪的立体图,图1(b)是从后方观察到的投影仪的立体图。
参照图1,投影仪具备主体壳体10。主体壳体10包括下部壳体11和从上方覆盖下部壳体11的上部壳体12。
下部壳体11形成为上表面打开的浅底的箱状。下部壳体11形成为其前表面11F比左右的侧面11L、11R及后表面11B高。左右的侧面11L、11R在前端部分平缓地变高,与前表面11F相连。
在下部壳体11的前表面11F形成有吸气口111。吸气口111由多个狭缝状的孔构成。并且,在下部壳体11的前表面11F形成有出声口112。在投射时从出声口112输出与影像对应的声音。
上部壳体12形成为下表面打开的箱状。上部壳体12的前部在整个左右平缓地向上方翘曲,其前表面12F略微朝向斜上方。上部壳体12的前表面12F从横向观察时,平缓地弯曲并且比下部壳体11的前表面11F更向斜上方突出。
在上部壳体12的前表面12F的比中央靠左侧面侧的位置形成有四方形状的投射口121。在投射口121的内部形成有收容投射透镜单元30的前端部分的透镜311的收容部122。
在上部壳体12的上表面12U上设置有指示器部123。指示器部123包括第一显示窗123a、第二显示窗123b及第三显示窗123c。通过后述的导光结构将从对应的LED发出的光导向各显示窗123a、123b、123c。
第一显示窗123a主要进行有关投影仪的运转状态的显示。当投影仪处于待机状态时,第一显示窗123a以红色点亮,当处于运转状态时,第一显示窗123a以绿色点亮。第二显示窗123b主要进行有关投影仪的温度异常的显示。当由于投影仪内部的温度异常上升而检测出温度异常时,第二显示窗123b以红色进行闪烁。第三显示窗123c主要进行有关光源灯的更换的显示。当光源灯劣化而到达更换的时间时,第三显示窗123c以红色点亮。
另外,在上部壳体12的上表面12U上设置有操作部124。在操作部124上配置有多个操作键。在上部壳体12的左侧面12L上设置有AV端子部125,各种AV端子面向外部。通过AV端子部125向投影仪输入输出AV(Audio Visual)信号。
上部壳体12的后表面12B由能够装卸的后面罩126构成。在后面罩126设置有吸气口127。吸气口127由多个狭缝状的孔构成。并且,在上部壳体12的右侧面12R设置有排气口128。排气口128由多个狭缝状的孔构成。从吸气口127或下部壳体11的吸气口111取入到主体壳体10内的外部气体对液晶面板、光源灯等主体壳体10内的发热部件进行冷却后,被从排气口128排出。
图2是表示投影仪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2(a)是表示从投影仪的后方观察取下上部壳体12及控制电路单元80后的状态而得到的立体图。另外,图2(b)是表示从投影仪的后方观察安装有控制电路单元80且仅取下上部壳体12的状态而得到的立体图。
参照图2(a),在下部壳体11上配设有光学引擎20、投射透镜单元30、主电源单元40、辅助电源单元50、冷却单元60及排气风扇单元70。
光学引擎20具备具有光源灯的光源部21、对来自光源部21的光进行调制而生成影像光的光学***22,光学引擎20配置在下部壳体11的比中央略靠后侧的位置。光学***22具有从光源部21至投射透镜单元30的L字状。
投射透镜单元30位于光学***22的前方,配置在下部壳体11的比中央略靠左侧面的位置。投射透镜单元30经由透镜支架31固定于下部壳体11。
图3是表示光学引擎20及投射透镜单元30的结构的图。
从光源灯201射出的白色光通过聚光透镜202、复眼积分器203、PBS阵列204。复眼积分器203使照射到液晶面板(后述)的各色光的光量分布均匀化,PBS阵列204使朝向分色镜206的光的偏振方向一致成一个方向。
通过了PBS阵列204的光通过聚光透镜205而向分色镜206入射。
分色镜206仅反射入射的光中蓝色波长带的光(以下,称为“B光”),使绿色波长带的光(以下,称为“G光”)和红色波长带的光(以下,称为“R光”)透过。
被分色镜206反射的B光通过聚光透镜205、207的透镜作用和反射镜208的反射,以适当的照射状态向蓝色用的液晶面板209照射。液晶面板209根据蓝色用的影像信号而被驱动,根据该驱动状态对B光进行调制。此外,在液晶面板209的入射侧配置有一张入射侧偏振板210,经由入射侧偏振板210向液晶面板209照射B光。并且,在液晶面板209的出射侧配置有两张出射侧偏振板211,从液晶面板209射出的B光向出射侧偏振板211入射。
透过了分色镜206的G光及R光向分色镜212入射。分色镜212反射G光并使R光透过。
被分色镜212反射的G光通过聚光透镜205、213的透镜作用,以适当的照射状态向绿色用的液晶面板214照射。液晶面板214根据绿色用的影像信号而被驱动,根据该驱动状态对G光进行调制。此外,在液晶面板214的入射侧配置有一张入射侧偏振板215,经由入射侧偏振板215向液晶面板214照射G光。并且,在液晶面板214的出射侧配置有两张出射侧偏振板216,从液晶面板214射出的G光向出射侧偏振板216入射。
透过了分色镜212的R光通过聚光透镜205、217及中继透镜218、219的透镜作用和反射镜220、221的反射,以适当的照射状态向红色用的液晶面板222照射。液晶面板222根据红色用的影像信号而被驱动,根据该驱动状态对R光进行调制。此外,在液晶面板222的入射侧配置有一张入射侧偏振板223,经由入射侧偏振板223向液晶面板222照射R光。并且,在液晶面板222的出射侧配置有一张出射侧偏振板224,从液晶面板222射出的R光向出射侧偏振板224入射。
被液晶面板209、214、222调制后的B光、G光、R光通过出射侧偏振板211、216、224向分色棱镜225入射。分色棱镜225反射B光、G光及R光中的B光和R光,并使G光透过,由此,对B光、G光、R光进行颜色合成。这样,颜色合成后的影像光从分色棱镜225向投射透镜单元30射出。
投射透镜单元30具备多个透镜,将入射的影像光放大而向屏幕投射。投射透镜单元30为短焦距类型的透镜,在前端部具有大的透镜311。影像光从透镜311略微朝向斜上方射出。
另外,在投射透镜单元30上设置有聚焦环312。在聚焦环312上形成有聚焦杆313。当操作聚焦杆313时,聚焦环312转动,伴随于此,投射透镜单元30内部的聚焦透镜(未图示)移动。这样,通过操作聚焦杆313,能够调整投射图像的焦点。
返回图2(a)进行说明,在投射透镜单元30的右方配置有主电源单元40,在左方配置有辅助电源单元50。主电源单元40在外壳401内具备电源电路,对投影仪的各电装部件进行电源供给。在外壳401的投影透镜单元30侧的侧面形成有由多个孔构成的通气口402。此外,在相反侧的侧面也形成有未图示的通气口。
辅助电源单元50包括噪声滤波器和平滑电路等,从输入的商用交流电源中除去噪声而向主电源单元40供给。
在光学引擎20的后方配置有冷却单元60。冷却单元60包括多个吸气风扇。在下部壳体11的后端部配置有冷却单元60的吸气口部601。在吸气口部601配置有能够装卸的过滤器单元90。过滤器单元90具有网眼粗细不同的多个过滤器,将从吸气口127取入的外部气体中的灰尘或尘埃根据其尺寸而由各过滤器阶段性地除去。
冷却单元60将从主体壳体10的吸气口127取入的外部气体向液晶面板209、214、222等光学引擎20的主要发热部件供给,从而冷却这些发热部件。
在主电源单元40的右方且下部壳体11的右侧端部配置有排气风扇单元70。排气风扇单元70由第一排气风扇701、第二排气风扇702、用于将上述排气风扇701、702固定于下部壳体11的风扇支架703构成。
第一排气风扇701的吸气面比主体壳体10的左侧面更略微朝向斜后方。第一排气风扇701将因冷却光学引擎20内的发热部件(液晶面板209、214、222或光源灯201)而升温的空气向外部排出。并且,将从吸气口111取入且因冷却投射透镜单元30而升温的空气向外部排出。
第二排气风扇702的吸气面朝向主电源单元40。第二排气风扇702将因冷却主电源单元40而升温的空气向外部排出。
接下来,参照图2(b),在下部壳体11的左侧面侧配置有控制电路单元80。控制电路单元80包括电路基板801和安装在电路基板801左端部的AV端子基板802。
电路基板801具有前后成为长度方向的长方形状。在电路基板801上配置有用于控制液晶面板209、214、222、光源灯201等各种驱动部件的控制电路。电路基板801以覆盖投射透镜单元30、光学引擎20及冷却单元60的一部分的方式与投射透镜单元30、光学引擎20及冷却单元60隔开比较小的间隙配置。
在AV端子基板802上安装有各种AV端子803。如上所述,在上部壳体12安装在下部壳体11上时,各种AV端子803在AV端子部125中面向外部。
图4是表示配置在电路基板801上的各LED804、805、806与导光部件14的配置关系。在图4中,为了便于说明,仅图示了控制电路单元80、导光部件14及三个显示窗123a、123b、123c,而未图示其他结构。
在电路基板801上配置有第一LED804、第二LED805及第三LED806。第一LED804位于第一显示窗123a的正下方。第二LED805位于比第二显示窗123b的正下方位置稍靠后方的位置。第三LED806位于比第三显示窗123c的正下方位置稍靠左方的位置。所述LED803、804、805是能够发出红色、绿色等多种颜色的光的类型的LED。
在各LED804、805、806与各显示窗123a、123b、123c之间配置有导光部件14。导光部件14一体具备第一导光部141、第二导光部142、第三导光部143、以及将所述三个导光部141、142、143连结的两个连结部(第一连结部144a、第二连结部144b)。导光部件14由丙烯酸树脂等透明树脂材料制作。
第一导光部141将从第一LED804发出的光向第一显示窗123a引导。第二导光部142将从第二LED805发出的光向第二显示窗123b引导。第三导光部143将从第三LED806发出的光向第三显示窗123c引导。
图5是表示导光部件14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5,各导光部141、142、143包括:***到各显示窗123a、123b、123c内的上柱状部141a、142a、143a;从各LED804、805、806取入光而向上柱状部141a、142a、143a侧引导的下柱状部141b、142b、143b;将上柱状部141a、142a、143a和下柱状部141b、142b、143b连结,并将来自下柱状部141b、142b、143b的光向上柱状部141a、142a、143a引导的锥形部141c、142c、143c。
各上柱状部141a、142a、143a都是具有与各显示窗123a、123b、123c的形状同样的截面形状的柱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显示窗123a、123b、123c为圆形,对应于此,各上柱状部141a、142a、143a形成为圆柱状。而且,各上柱状部141a、142a、143a的高度与上部壳体12的上表面12U的壁厚大致相等。需要说明的是,各上柱状部141a、142a、143a的上端面成为各导光部141、142、143的前端面141d、142d、143d。
各下柱状部141b、142b、143b都具有圆柱状,其截面积大于各上柱状部141a、142a、143a的截面积。第一导光部141的下柱状部141b的截面为正圆形,与上柱状部141a同样地,笔直地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导光部142的下柱状部142b的截面为前后稍长的椭圆形。如上所述,由于第二LED805位于比第二显示窗123b的正下方位置稍靠后方的位置,因此下柱状部142b相对于上柱状部142a稍向后斜方向延伸。第三导光部143的下柱状部143b的截面为左右稍长的椭圆形。如上所述,由于第三LED806位于比第三显示窗123c的正下方位置稍靠左方的位置,因此下柱状部143b相对于上柱状部143a稍向左斜方向延伸。需要说明的是,各下柱状部141b、142b、143b的下端面成为各导光部141、142、143的基端面141e、142e、143e。
各锥形部141c、142c、143c以随着从各下柱状部141b、142b、143b侧朝向各上柱状部141a、142a、143a侧而截面积逐渐(连续)减小的方式具有锥形形状(圆锥形形状)。
第一连结部144a及第二连结部144b在锥形部141c、142c、143c的根部分将各导光部141、142、143连结。所述连结部144a、144b与各导光部141、142、143一体形成。
第一连结部144a将第一导光部141和第三导光部143连结。第二连结部144b将第一导光部141、第二导光部142及第三导光部143这三者连结。
第一连结部144a从第一导光部141向后方延伸,然后向右方弯曲而延伸到第三导光部143的后方位置,进而向前方弯曲而与第三导光部143连结。
第二连结部144b从第一导光部141向前方延伸,然后弯曲而向右方暂时延伸,然后弯曲而再次向前方延伸,进而向右方弯曲而延伸到第二导光部142的前方位置,然后向后方弯曲而与第二导光部142连结。进而,第二连结部144b在从前方向第二导光部142延伸的部位的中途分支而向右方延伸,然后弯曲而向前方延伸,进而向右方弯曲而延伸到第三导光部143的前方位置,然后向后方弯曲而与第三导光部143连结。
如图5的单点划线所示,第二连结部144b通过形成为将三个导光部141、142、143直线连结的结构而得到最简单的结构。然而,形成为此种结构时,例如从导光部向第二连结部144b漏出的光容易经由第二连结部144b传播到相邻的导光部。由此,有可能从未点亮的显示窗漏出光。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连结部144b不是通过直线路径将相邻的导光部连结,而是通过绕开的路径将相邻的导光部连结。由此,能够延长光传播的路程,因此从导光部向第二连结部144b漏出的光在连结部144b中传播期间发生衰减或向外部漏出,从而难以向相邻的导光部传播。
在第一连结部144a的两个部位上形成有圆形的凹部145。而且,在第二连结部144b的一个部位上形成有圆形的凹部145。在各凹部145的底部形成有小孔145a。
导光部件14安装在上部壳体12的上表面12U的里面。上部壳体12覆盖在下部壳体11上时,导光部件14和三个LED804、805、806成为图4所示的配置关系。
图6是用于说明导光部件14向上部壳体12的安装结构的图。图6(a)是从里侧观察上部壳体12而得到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6(b)是图6(a)的A-A’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b)中,上部壳体12侧为上方。
参照图6(a),在上部壳体12的上表面12U的里侧安装有金属制的屏蔽板13。屏蔽板13将从主体壳体10内的电子部件产生并向外部泄漏的电磁波屏蔽。
导光部件14隔着屏蔽板13固定在与指示器部123对应的固定位置15上。
在固定位置15上从上部壳体的里面形成有三个爪部151、三个凸台152、两个遮蔽肋153、154。爪部151、凸台152及遮蔽肋153、154都从对应于它们而形成在屏蔽板13上的开口向屏蔽板13的表侧露出。
三个爪部151在其与屏蔽板13之间夹入导光部件14的连结部144a、144b。三个凸台152在上表面具有突起152a,并嵌入到导光部件14的三个凹部。此时,突起152a***到小孔145a中。如此,通过三个爪部151和凸台152而将导光部件14固定于上部壳体12。
遮蔽肋153配置在第一导光部141与第二导光部142之间。而且,遮蔽肋154配置在第二导光部142与第三导光部143之间。所述遮蔽肋153、154防止从LED发出的光向与相邻的LED对应的导光部或显示窗漏出而从相邻的显示窗射出的情况。
在此,连结部144的第一连结部144a及第二连结部144b构成为绕开两个遮蔽肋153、154的结构。由此,三个导光部141、142、143能够不受遮蔽肋153、154干扰地设置,而且即使光在导光部的绕开部分漏出也能通过遮蔽肋153、154进行遮光。
如图6(b)所示,在导光部件14安装于上部壳体12的状态下,各导光部141、142、143的锥形部141c、142c、143c贯通形成在屏蔽板13上的开口131,并且上柱状部141a、142a、143a***到所对应的显示窗123a、123b、123c中。各导光部141、142、143的前端面141d、142d、143d通过各显示窗123a、123b、123c而面向外部,所述前端面141d、142d、143d成为各显示窗123a、123b、123c的发光面。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通过第一导光部141将来自第一LED804的光向第一显示窗123a引导的情况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二导光部142及第三导光部143的导光的情况与图7相同。
参照图7,从第一LED804发出的光向导光部141的入射面即下柱状部141b的下端面入射。此时,由于下柱状部141b的截面积大于上柱状部141a的截面积,因此来自第一LED804的光的入射面变宽。由此,能够将来自第一LED804的大部分光取入到第一导光部141内。
入射到下柱状部141b的光在下柱状部141b内传播而到达锥形部141c。在此,锥形部141c形成为锥形形状,如图中箭头所示,碰触到其周面的大部分光以浅的角度与周面碰触而反射。反射后的光朝向上柱状部141a。从锥形部141c向上柱状部141a引导的光从上柱状部141a的上端面即导光部141的前端面141d向外部射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指示器部123设置在上部壳体12的翘起的前部。因此,从电路基板801的各LED804、805、806到各显示窗123a、123b、123c的距离变长,因此,光难以到达各显示窗123a、123b、123c。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光部件14的各导光部141、142、143的基端面比前端面大,将来自各LED804、805、806的大部分光取入到各导光部141、142、143内。而且,各导光部141、142、143的截面积在从基端面到前端面的路径中逐渐减小。因此,如上所述,取入到各导光部141、142、143内的光的大部分不会向外部漏出而被向各显示窗123a、123b、123c引导。
因此,即使从电路基板801的各LED804、805、806到各显示窗123a、123b、123c的距离变长,也能够以充分的亮度使各显示窗123a、123b、123c(各导光部141、142、143的前端面141d、142d、143d)发光。
此外,如图8(a)所示,在仅考虑从各LED804、805、806取入较多的光、而仅由上柱状部141a和下柱状部141b构成各导光部141、142、143的情况下,截面积在两个柱状部141a、141b的连接部分急剧减小。因此,当形成为此种结构时,如图8(b)所示,大部分的光容易在两个柱状部141a、141b的连接部分向外部漏出。因此,光无法充分地到达上柱状部141a的上端面,而无法以充分的亮度使各显示窗123a、123b、123c发光。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于设有锥形形状的锥形部141c,因此能够抑制从各LED804、805、806入射的光的漏出并高效率地将其向各显示窗123a、123b、123c引导。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导光部142及第三导光部143构成为如下结构:下柱状部142b、143b分别从第二显示窗123b及第三显示窗123c的正里面位置向第二LED805及第三LED806的配置位置倾斜延伸。因此,从上方观察时,即使第二LED805及第三LED806分别配置在与第二显示窗123b及第三显示窗123c错开的位置上,也能够良好地将来自第二LED805及第三LED806的光向第二显示窗123b及第三显示窗123c引导。
以上,说明了本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制,而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以外还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导光部件14的各导光部141、142、143构成为,在截面积小的圆柱状的上柱状部141a、142a、143a与截面积大的圆柱状的下柱状部141b、142b、143b之间形成有圆锥状的锥形部141c、142c、143c。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如图9所示,各导光部141、142、143也可以由圆柱状的上柱状部141a、142a、143a和下端面比上柱状部141a、142a、143a的截面积大的圆锥状的下柱状部141b、142b、143b构成。即使形成为此种结构,各导光部141、142、143也能够从较宽形成的下端面(入射面)取入大部分的光,极力避免向外部漏出光而将其向各显示窗123a、123b、123c引导。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上方观察时,由于第二LED805与第二显示窗123b的位置及第三LED806与第三显示窗123c的位置错开,因此在第二导光部142及第三导光部143中,下柱状部142b、143b倾斜形成。然而,若没有此种位置错开,则能够将第二导光部142和第三导光部143形成为与第一导光部141相同的形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锥形部141c、142c、143c的截面积线性地减小。然而,并不局限于此。锥形部141c、142c、143c的截面积可以逐渐减小,也可以稍微非线性地减小。需要说明的是,各导光部141、142、143的基端面141e、142e、143e优选形成为凹曲面。这样,来自各LED804、805、806的光的相对于基端面141e、142e、143e的入射角度变深,因此容易向各导光部141、142、143取入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指示器部123设置在上部壳体12的翘起的前部,但指示器部123的配置位置并不局限于此。其中,在像上述实施方式那样为了配置短焦距类型的大的透镜311而在翘起的部分配置指示器部123时,从电路基板801的各LED804、805、806到各显示窗123a、123b、123c的距离变长,因此,光难以从各LED804、805、806到达各显示窗123a、123b、123c。如此,本实施方式的导光部件14尤其优选使用于在主体壳体翘起而距发光部的距离增大这样的位置上配置指示器部的情况。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技术方案所示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适当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5)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显示窗;
与所述显示窗具有规定的距离配置的发光部;
配置在所述显示窗与所述发光部之间、并将从所述发光部发出的光向所述显示窗引导的导光部,
所述导光部包括:位于所述显示窗侧的前端面;位于所述发光源侧、且具有比所述前端面的面积大的面积的基端面,
从所述基端面朝向所述前端面而截面积逐渐减小的锥形部设置在所述导光部的至少一部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窗设置多个,并且,
对应于各显示窗,所述导光部和所述发光部设置多个,
而且,在与所述导光部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将全部的所述导光部连结的连结部与所述导光部一体形成,
所述连结部通过比直线连结相邻的所述导光部的路径更长的路径将相邻的所述导光部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相邻的所述导光部之间还配设有遮光壁,
所述连结部形成为绕开所述遮光壁的外侧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部配置在从所述显示窗的正面方向观察时与所述显示窗错开的位置上,
所述导光部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显示窗的配置位置向所述发光部的配置位置倾斜延伸。
5.一种投射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主体壳体;
面向所述主体壳体的电路基板,
所述显示窗设置在所述主体壳体上,
所述发光部配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
CN2011100394989A 2010-02-15 2011-02-15 显示装置及投射型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21629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30161A JP2011165608A (ja) 2010-02-15 2010-02-15 表示装置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10-030161 2010-02-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2983A true CN102162983A (zh) 2011-08-24

Family

ID=44369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394989A Pending CN102162983A (zh) 2010-02-15 2011-02-15 显示装置及投射型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99584A1 (zh)
JP (1) JP2011165608A (zh)
CN (1) CN10216298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0603A (zh) * 2016-03-07 2017-09-15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具备显示装置的操作开关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24052A1 (ja) * 2011-03-15 2012-09-20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装置及び電子装置における導光方法
JP5999296B2 (ja) * 2011-08-30 2016-09-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機器
CN212515324U (zh) * 2020-07-22 2021-02-09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散热***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85A (zh) * 1992-03-09 1993-09-15 张洪波 无焦距光线传导聚集器
JP2002231101A (ja) * 2001-02-07 2002-08-16 Kojima Press Co Ltd ロータリースイッチの照明構造
CN2599717Y (zh) * 2003-01-28 2004-01-14 逸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机器专用指示灯导光座
JP2004111568A (ja) * 2002-09-17 2004-04-08 Yamaha Corp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表示器取付方法
CN101114041A (zh) * 2006-06-05 2008-01-30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用于投影仪的投影透镜和投影仪
JP2009170717A (ja) * 2008-01-17 2009-07-30 Teac Corp 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8823A (en) * 1992-12-01 1993-12-0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Light transmission apparatus for electro-optically coupling to a display panel for an electronic instrument
US5988842A (en) * 1996-10-04 1999-11-23 Johnsen; Roger T. Apparatus for showing light at a distance from a light sour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85A (zh) * 1992-03-09 1993-09-15 张洪波 无焦距光线传导聚集器
JP2002231101A (ja) * 2001-02-07 2002-08-16 Kojima Press Co Ltd ロータリースイッチの照明構造
JP2004111568A (ja) * 2002-09-17 2004-04-08 Yamaha Corp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表示器取付方法
CN2599717Y (zh) * 2003-01-28 2004-01-14 逸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机器专用指示灯导光座
CN101114041A (zh) * 2006-06-05 2008-01-30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用于投影仪的投影透镜和投影仪
JP2009170717A (ja) * 2008-01-17 2009-07-30 Teac Corp 表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0603A (zh) * 2016-03-07 2017-09-15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具备显示装置的操作开关
CN107170603B (zh) * 2016-03-07 2019-10-01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具备显示装置的操作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65608A (ja) 2011-08-25
US20110199584A1 (en) 2011-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4591C (zh) 光源装置和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
KR100739797B1 (ko) 외부광을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9901327A (zh)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CN106444237B (zh) 投影装置
US20030169385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for a col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1937166A (zh) 光源中使用了激光的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TW200823568A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CN101101437A (zh) 投影***
CN103324014A (zh) 光源装置和投影仪
KR20060051118A (ko) 프로젝터 장치
US20050152028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for a microscope
CN101281354B (zh) 光学部件冷却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
CN102162983A (zh) 显示装置及投射型显示装置
CN103676408A (zh) 电子装置
CN102207665A (zh) 投影仪
CN102253579A (zh) 投射型显示装置
US7014347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for a col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S359223A1 (es) Un endoscopio para la iluminacion y mision simultaneas de un area de una cavidad.
CN100472319C (zh) 光源和具备该光源的投影机
CN102162984B (zh) 投射型显示装置、端子罩及罩单元
JP2005099743A (ja) 画像表示ユニットおよび遊技機
CN102135716B (zh) 投射型显示装置
CN110193666B (zh) 激光焊接机
CN101281350B (zh) 光源灯冷却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
KR20120112494A (ko) 조명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