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0412A - 移动通信***、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0412A
CN102160412A CN2009801361220A CN200980136122A CN102160412A CN 102160412 A CN102160412 A CN 102160412A CN 2009801361220 A CN2009801361220 A CN 2009801361220A CN 200980136122 A CN200980136122 A CN 200980136122A CN 102160412 A CN102160412 A CN 1021604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apparatus
base station
carrier wave
carrier
mobil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61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相羽立志
山田升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60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04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在使用由载波成分构成的宽频带的***频带进行通信时,灵活地使用所有载波成分,进行高效的HARQ处理。本发明提供一种由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构成的移动通信***,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在各个载波成分中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收发;在由所述多个载波成分构成的频带内,使用统一的HARQ进程编号,进行各个载波成分中的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发请求)处理。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构成的移动通信***以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是进行以发展W-CDMA(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路接入)和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的网络为基础的移动通信***的标准的研讨、制定的计划。在3GPP中,W-CDMA方式作为第三代蜂窝式移动通信方式得到标准化,并相继开始服务。另外,进一步提高了通信速度的HSDPA(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连接)也得到标准化,并开始服务。在3GPP中,第三代无线接入技术的演化(以下称作“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化)”或“EUTRA(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演化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以及利用更宽的***频带实现更高速的数据收发的移动通信***(以下称作“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高级长期演化)”或“Advanced-EUTRA(高级EUTRA)”)的相关研讨正在进行。
作为LTE中的通信方式,研讨使用相互垂直的子载波进行用户多路化的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路接入)方式以及SC-FDMA(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omai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域多路接入)方式。即,在下行链路中提出作为多载波通信方式的OFDMA方式,在上行链路中提出作为单载波通信方式的SC-FDMA方式。
另一方面,作为LTE-A中的通信方式,除了在下行链路中提出OFDMA方式,在上行链路中提出作为单载波通信方式的SC-FDMA方式之外,还提出导入作为多载波通信方式的OFDMA方式、Clustered-SC-FDMA(也称作Clustered-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omain Multiple Access(集群单载波频域多路接入)、DFT-s-OFDM with Spectrum Division Control(具有分频控制的DFT-s-OFDM))方式(非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2)。此处,在LTE和LTE-A中,作为上行链路的通信方式提出的SC-FDMA方式具有能够将发送数据时的PAPR(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峰值功率对平均功率比)抑制得较低的特征。
另外,一般的移动通信***中使用的频带是连续的,与此相对,在LTE-A中,提出复合地使用连续/不连续的多个频带(以下称作“载波成分(Carrier Component)”或“成分载波(Component Carrier)”),作为一个***频带(宽频带的***频带)进行运用(也称作频带聚合:Spectrum aggregation,Carrier aggregation,Frequency aggregation等)。另外,为了使基站装置及移动站装置更加灵活地使用***频带进行通信,还提出下行链路通信中使用的频带和上行链路通信中使用的频带采用不同的频带宽度(非专利文献3)。
另外,在LTE-A中,对于来自基站装置的下行链路发送,提出在构成宽频带的***频带的各个载波成分中适用移动站装置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的ACK/NACK(肯定应答:Positive Acknowledgement/否定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ement,ACK信号或NACK信号)(非专利文献4)。即,提出在各个载波成分中发送通过下行链路的传输信道收发的数据(的单位)(以下称作“传输块”),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在各个载波成分中独立进行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处理。
另外,在非专利文献4中,还提出在宽频带的***频带中仅发送一个下行链路传输块,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进行对发送的一个传输块的HARQ处理。
接着,说明LTE中的HARQ处理。所谓HARQ,是指通过合成重发的信息和上次发送的信息,提高重发时的接收成功率的方法。在HARQ中,作为合成重发的信息和上次发送的信息的方法,有发送(重发)与上次发送的信息相同的信息并在接收侧合成功率的跟踪合成(Chase combine),和追加上次未发送的信息进行发送(重发)的增量冗余(Incremental Redundancy)这两种方法。在跟踪合成、增量冗余这两种合成方法中,都从相同的传输块生成初始发送数据和重发数据。
此处,通过在从相同的传输块生成的初始发送数据和多个重发数据(重发进行多次,直到传输块的解码成功为止)中分别标注冗余版本信息(以下也称作“RV(Redundancy Version)”),从基站装置向移动站装置通知冗余版本,移动站装置能够进行初始发送数据和重发数据的合成。
另外,对于对一个传输块的HARQ处理(HARQ进程),标注一个HARQ进程编号(以下也称作“HARQ-PN(HARQ-Process Number)”),多个HARQ处理能够并行工作。即,在标注了某个进程编号的HARQ处理结束之前,能够开始标注了其他进程编号的HARQ处理,使各个HARQ处理并行工作。
对下行链路的HARQ处理是非同步HARQ(称作“A-synchronous HARQ”),因此各个HARQ处理并不依赖于初始发送数据的发送时间,只要是在往返(round trip)时间以后,在任一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任一子帧中都能进行。不过,一个TTI内(一个子帧内)能够发送的传输块为一个,因此在一个TTI内(一个子帧内)无法同时使多个HARQ处理工作。
另外,在对下行链路的HARQ处理中,移动站装置根据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以下称作“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在后面进行信道的说明)中包含的HARQ进程编号,进行HARQ处理的确定。
接着,说明对下行链路的HARQ处理的动作。移动站装置根据来自基站装置的PDCCH中包含的新数据指示符信息(以下也称作“NDI(New Data Indicator)”)是否发生反转(toggle),判断是否是初始发送数据的发送。例如,根据NDI是否从0切换为1或者从1切换为0,判断是否是初始发送数据的发送。
在发送初始发送数据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进一步根据PDCCH中包含的资源分配信息和MCS信息(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确定传输块的大小(传输块大小),将基站装置使用物理下行链路共用信道(以下称作“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在后面进行信道的说明)发送的传输块取入缓冲器中。接着,移动站装置对缓冲器的数据进行接收的传输块的CRC(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校验,判断接收的传输块的解码的成功/失败。
在发送重发数据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进一步确定PDCCH中包含的冗余版本信息(RV),按照RV进行跟踪合成和/或增量冗余合成,将传输块取入缓冲器中,对合成后的缓冲器的数据进行传输块的CRC校验,由此判断接收的传输块的解码的成功/失败。
此处,来自基站装置的PDCCH中包含的RV例如作为2比特的信息,HARQ进程编号例如作为3比特的信息,NDI例如作为1比特的信息,发送到移动站装置。
非专利文献1:″UL Access Scheme for LTE-Advanced″,3GPP TSG RAN WG1 Meeting#53-bis,R1-082365,June 30-July 4,2008.
非专利文献2:″Consideration on Multicarrier Transmission scheme for LTE Adv uplink″,3GPP TSG RAN WG1 Meeting#53-bis,R1-082398,June 30-July 4,2008.
非专利文献3:″Proposals for LTE-Advanced Technologies″,3GPP TSG RAN WG1 Meeting#53-bis,R1-082575,June 30-July 4,2008.
非专利文献4:″Carrier aggregation in LTE-Advanced″,3GPP TSG RAN WG1 Meeting#53-bis,R1-082468,June 30-July 4,2008.
但是,在以往技术中,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对构成宽频带的***频带的每个载波成分配置一个下行链路传输块,在各个载波成分中独立地进行HARQ处理,因此只能在对应的一个载波成分内(对应的载波成分内)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重发。即,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虽然具有能够使用宽频带的***频带进行通信的能力,却无法灵活地使用宽频带的***频带重发下行链路传输块。
另外,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对宽频带的***频带配置一个下行链路传输块,进行HARQ处理,因此在每次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重发时,必须发送(能够使用宽频带的***频带发送的)大小非常大的传输块。即,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必须经常收发大小较大的传输块,无法高效地使用宽频带的***频带重发下行链路传输块。
图11是说明以往技术的图,表示上行链路及下行链路的***频带。在图11中,关于下行链路,作为例子,表示具有100MHz的带宽的***频带。以下将该频带称作“DL***频带”。在图11中,DL***频带由具有20MHz的带宽的5个载波成分(DL-1、DL-2、DL-3、DL-4、DL-5)构成。另一方面,关于上行链路,作为例子,表示具有100MHz的带宽的***频带。以下将该频带称作“UL***频带”。在图11中,UL***频带由具有20MHz的带宽的5个载波成分(UL-1、UL-2、UL-3、UL-4、UL-5)构成。
如图11所示,在以往技术中,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使下行链路的载波成分与上行链路的载波成分对应地进行通信,在对应的一个载波成分内(对应的载波成分内)进行HARQ处理。在图11中,作为具体例子,表示使DL-1与UL-1、DL-2与UL-2、DL-3与UL-3、DL-4与UL-4、DL-5与UL-5对应地进行通信的情形。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对对应的每个载波成分配置一个下行链路传输块(TB1、TB2、TB3、TB4、TB5),独立地进行HARQ处理。即,在DL-1与UL-1中进行对TB 1的HARQ处理,同样,在DL-2与UL-2中进行对TB2的HARQ处理,在DL-3与UL-3中进行对TB3的HARQ处理,在DL-4与UL-4中进行对TB4的HARQ处理,在DL-5与UL-5中进行对TB5的HARQ处理。
这样,在以往技术中,在对应的各个载波成分中独立地进行HARQ处理,因此只能在对应的一个载波成分内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重发。例如,在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进行对TB2的HARQ处理的情况下,只能使用DL-2与UL-2。即,在以往技术中,无法灵活地使用宽频带的***频带进行下行链路的传输块的发送。
图12是说明以往技术的图,表示上行链路及下行链路的***频带。关于图12所示的移动通信***,作为例子,DL***频带具有100MHz带宽,UL***频带具有100MHz带宽。如图12所示,在以往技术中,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对DL***频带和UL***频带配置一个下行链路传输块(TB1),进行HARQ处理。此处,DL***频带和UL***频带的频带宽度较宽(此处表示分别具有100MHz频带宽度的***频带),能够收发大小非常大的传输块。即,在以往技术中,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对大小非常大的传输块(TB1),进行HARQ处理,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在对大小较大的传输块(TB1)的重发每次发生时,都必须进行该大小较大的传输块(TB1)的收发。
这样,在以往技术中,对于宽频带的***频带(DL***频带、UL***频带)配置一个下行链路传输块,进行HARQ处理,因此在对大小较大的传输块(TB1)的重发每次发生时,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都必须收发该大小较大的传输块(TB1),无法高效地使用宽频带的***频带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在使用由载波成分和/或载波成分组构成的宽频带的***频带进行通信时,能够灵活地使用所有载波成分和/或载波成分组,进行高效的HARQ处理的移动通信***、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手段。即,本发明的移动通信***是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聚合多个成分载波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和所述移动站装置在各个成分载波中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收发;在由所述多个成分载波构成的频带内,使用统一的HARQ进程编号,进行各个成分载波中的HARQ处理。
(2)另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是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聚合多个成分载波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中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移动站装置在各个成分载波中收发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单元;在由所述多个成分载波构成的频带内,使用统一的HARQ进程编号,进行所述各个成分载波中的HARQ处理。
(3)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是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聚合多个成分载波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中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基站装置在各个成分载波中收发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单元;在由所述多个成分载波构成的频带内,使用统一的HARQ进程编号,进行所述各个成分载波中的HARQ处理。
(4)另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是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聚合多个成分载波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中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移动站装置在各个成分载波中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收发;在由所述多个成分载波构成的频带内,使用统一的HARQ进程编号,进行所述各个成分载波中的HARQ处理。
(5)另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是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聚合多个成分载波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中的移动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基站装置在各个成分载波中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收发;在由所述多个成分载波构成的频带内,使用统一的HARQ进程编号,进行所述各个成分载波中的HARQ处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在各个成分载波中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收发;在由多个成分载波构成的频带内,使用统一的HARQ进程编号,进行各个成分载波中的HARQ处理,因此能够灵活地使用所有载波成分,进行高效的HARQ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下行链路的信道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上行链路的信道的图。
图3是在概念上表示物理信道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基站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模块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站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模块图。
图6是表示能够适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的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能够适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的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能够适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的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的处理过程的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站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以往技术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另一以往技术的图。
符号说明
100基站装置
101数据控制部
102发送数据调制部
103无线部
104调度部
105信道估计部
106接收数据解调部
107数据提取部
108上层
109天线
110无线资源控制部
200移动站装置
201数据控制部
202发送数据调制部
203无线部
204调度部
205信道估计部
206接收数据解调部
207数据提取部
208上层
209天线
210无线资源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图1及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信道的一个结构例的图。作为例子,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信道分类为逻辑信道、传输信道、物理信道,各信道以图1及图2所示的方式进行映射。图1表示下行链路的信道,图2表示上行链路的信道。逻辑信道定义在媒体访问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收发的数据发送服务的种类。传输信道定义使用无线接口发送的数据具有怎样的特性、该数据如何发送。物理信道是运送传输信道的物理信道。
逻辑信道中包含广播控制信道(BCCH: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寻呼控制信道(PCCH:Paging Control Channel)、共用控制信道(CCCH:Common Control Channel)、专用控制信道(DCCH: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专用传输信道(DTCH:Dedicated Traffic Channel)、组播控制信道(MCCH:Multicast Control Channel)、组播业务信道(MTCH:Multicast Traffic Channel)。
传输信道中包含广播信道(BCH:Broadcast Channel)、寻呼信道(PCH:Paging Channel)、下行链路共用信道(DL-SCH:Downlink Shared Channel)、组播信道(MCH:Multicast Channel)、上行链路共用信道(UL-SCH:Uplink Shared Channel)、随机访问信道(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
下行链路的物理信道由物理广播信道(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组播信道(PMCH: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混合自动重发请求指示信道(PHICH: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构成。上行链路的物理信道由物理上行链路共用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随机访问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构成。
图3是在概念上表示物理信道的结构的图。这些信道在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之间收发。物理广播信道(PBCH)以40毫秒为间隔映射广播信道(BCH)。40毫秒的时间通过盲检测(blind detection)得出。即,不进行用于时间提示的明示的信号指示。另外,包含物理广播信道(PBCH)的子帧能够仅通过该子帧解码(能够自我解码:self-decodable)。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是用于向移动站装置通知物理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的资源分配、对下行链路数据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信息、以及作为物理上行链路共用信道(PUSCH)的资源分配的上行链路发送许可而使用的信道。
移动站装置在PDCCH中包含物理下行链路共用信道的资源分配的情况下,根据来自基站装置的通过PDCCH指示的资源分配,使用物理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接收数据(下行链路数据和/或下行链路控制数据)。即,该PDCCH是进行对下行链路的资源分配的信号(以下称做“下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或“下行链路许可”)。另外,移动站装置在PDCCH中包含物理上行链路共用信道的资源分配的情况下,根据来自基站装置的通过PDCCH指示的资源分配,使用物理上行链路共用信道(PUSCH)发送数据(上行链路数据和/或上行链路控制数据)。即,该PDCCH是许可对上行链路的数据发送的信号(以下称做“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或“上行链路许可”)。
物理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是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数据(下行链路共用信道:DL-SCH)或寻呼信息(寻呼信道:PCH)的信道。物理组播信道(PMCH)是用于发送组播信道(MCH)的信道,分别配置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和物理下行链路同步信号。
此处,下行链路数据(DL-SCH)例如表示用户数据的发送,DL-SCH是传输信道。在DL-SCH中,支持HARQ、动态适应无线资源控制,另外能够利用波束形成(beam forming)。DL-SCH支持动态资源分配和准静态资源分配。
物理上行链路共用信道(PUSCH)是主要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上行链路共用信道:UL-SCH)的信道。另外,基站装置在调度了移动站装置的情况下,还使用PUSCH发送下面说明的控制数据。该控制数据中包含信道状态信息,例如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等级指示符RI(Rank Indicator),以及对下行链路发送的HARQ的ACK/NACK等。
此处,上行链路数据(UL-SCH)例如表示用户数据的发送,UL-SCH是传输信道。在UL-SCH中,支持HARQ、动态适应无线资源控制,另外能够利用波束形成。UL-SCH支持动态资源分配和准静态资源分配。
另外,在上行链路数据(UL-SCH)和下行链路数据(DL-SCH)中,也可以包含在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之间交换的无线资源控制信号(以下称做“RRC信令:Radio Resource Control Signaling,无线资源控制信令”)、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控制组分等。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是用于发送控制数据的信道。此处,控制数据例如包含从移动站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CQI、PMI、RI),移动站装置请求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资源分配(请求通过US-SCH的发送)的调度请求(SR:Scheduling Request),对下行链路发送的HARQ的ACK/NACK等。
对从移动站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CQI、PMI、RI)进行说明。基站装置根据各移动站装置的信道质量(接收质量),切换纠错方式、纠错编码率、数据调制阶数等无线传输参数(以下称作“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适应性调制和编码)模式”),由此能够实现高效的通信。CQI(也称作信道质量信息,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是表示为了切换AMC,从各移动站装置反馈的信道质量(接收质量)的信息,移动站装置将表示从基站装置接收的信号的质量的信道质量(接收质量)作为CQI向基站装置反馈。
另外,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通过使用利用了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的SDM(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空间多路复用技术)、SFBC(Space-Frequency Block Coding,空频分组编码)、CCD(Cycle Delay Diversity,循环延时分集)这样的发送分集,能够增大通信路径的容量。MIMO是多输入、多输出***或技术的总称,特征是在发送侧、接收侧使用多根天线,电波的输入输出的分支数采用多个进行传送。能够利用MIMO方式进行空间多路发送的信号序列的单位称作流(stream),MIMO通信时移动站装置请求的流的数目作为RI(Rank Indicator),从移动站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反馈)。另外,在利用下行链路中的SDM时,为了正确分离从各天线发送的多个流的信息,预先对发送信号序列进行事先处理(将其称作“预编码,Precoding”)。该预编码的信息能够基于移动站装置估计的信道状况进行计算,作为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从移动站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反馈)。
这样,为了实现最佳质量的通信,各移动站装置使用PUCCH向基站装置发送(反馈)信道状态信息(CQI、PMI、RI)。例如,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PUCCH周期性地向基站装置发送(反馈)信道状态信息。另外,如前所述,在基站装置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使用PUSCH向基站装置发送信道状态信息。例如,移动站装置能够通过基站装置的调度,使用PUSCH非周期性地发送(反馈)信道状态信息。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是用于向移动站装置通知用于PDCCH的OFDM码元数的信道,在各子载波中发送。物理混合自动重发请求指示信道(PHICH)是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HARQ中使用的ACK/NACK的信道。物理随机访问信道(PRACH)是用于发送随机访问前导码的信道,具有保护时间。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由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构成。
[基站装置的结构]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基站装置100的概略结构的模块图。基站装置100包含数据控制部101、发送数据调制部102、无线部103、调度部104、信道估计部105、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数据提取部107、上层108和天线109而构成。另外,由无线部103、调度部104、信道估计部105、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数据提取部107、上层108和天线109构成接收部,由数据控制部101、发送数据调制部102、无线部103、调度部104、上层108和天线109构成发送部。
通过天线109、无线部103、信道估计部105、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数据提取部107进行上行链路的物理层的处理。通过天线109、无线部103、发送数据调制部102、数据控制部101进行下行链路的物理层的处理。
数据控制部101从调度部104接收传输信道。数据控制部101基于从调度部104输入的调度信息,将传输信道和物理层生成的信号及信道映射到物理信道。以上述方式映射的各数据向发送数据调制部102输出。
发送数据调制部102将发送数据调制为OFDM方式。发送数据调制部102对于从数据控制部101输入的数据,基于来自调度部104的调度信息和与各PRB对应的调制方式及编码方式,进行数据调制、编码、输入信号的串联/并联变换、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逆快速傅立叶变换)处理、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以及滤波等信号处理,生成发送数据并向无线部103输出。此处,调度信息中包含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分配信息,例如由频率、时间构成的物理资源块位置信息,与各PRB对应的调制方式及编码方式中包含例如调制方式:16QAM,编码率:2/3编码率等信息。
无线部103将从发送数据调制部102输入的调制数据上变频(up convert)为无线频率并生成无线信号,经由天线109发送给移动站装置200。另外,无线部103经由天线109接收来自移动站装置200的上行链路的无线信号,下变频(down convert)为基带信号,并将接收数据输出到信道估计部105和接收数据解调部106。
调度部104进行媒体访问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的处理。调度部104进行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的映射、下行链路及上行链路的调度(HARQ处理、传输格式的选择等)等。为了由调度部104统合各物理层的处理部进行控制,存在调度部104、天线109、无线部103、信道估计部105、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数据控制部101、发送数据调制部102以及数据提取部107之间的接口(但未图示)。
调度部104在下行链路的调度中,基于从移动站装置200接收的反馈信息(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QI、PMI、RI)、对下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信息等)、各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的PRB的信息、缓冲状况、从上层108输入的调度信息等,进行用于调制各数据的下行链路的传输格式(发送形式,即,物理资源块的分配、调制方式、及编码方式等)的选择处理、HARQ中的重发控制、以及下行链路中使用的调度信息的生成。这些下行链路的调度中使用的调度信息被输出到数据控制部101。
另外,调度部104在上行链路的调度中,基于信道估计部105输出的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无线传播路径状态)的估计结果、来自移动站装置200的资源分配请求、各移动站装置200能够使用的PRB的信息、从上层108输入的调度信息等,进行用于调制各数据的上行链路的传输格式(发送形式,即,物理资源块的分配、调制方式、及编码方式等)的选择处理、以及上行链路的调度中使用的调度信息的生成。这些上行链路的调度中使用的调度信息被输出到数据控制部101。
另外,调度部104将从上层108输入的下行链路的逻辑信道映射到传输信道,并向数据控制部101输出。另外,调度部104将从数据提取部107输入的在上行链路中取得的控制数据和传输信道根据需要进行处理后,映射到上行链路的逻辑信道,并向上层108输出。
为了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解调,信道估计部105根据上行链路解调用参考信号(D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估计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将该估计结果输出到接收数据解调部106。另外,为了进行上行链路的调度,根据上行链路测量用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估计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将该估计结果输出到调度部104。
接收数据解调部106兼用作对调制为OFDM方式和/或SC-FDMA方式的接收数据进行解调的OFDM解调部和/或DFT-Spread-OFDM(DFT-S-OFDM)解调部。接收数据解调部106基于从信道估计部105输入的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估计结果,对从无线部103输入的调制数据进行DFT变换、子载波映射、IFFT变换、滤波等信号处理,实施解调处理,并输出到数据提取部107。
数据提取部107对由接收数据解调部106输入的数据确认正误,并且将确认结果(肯定信号ACK/否定信号NACK)输出到调度部104。另外,数据提取部107从由接收数据解调部106输入的数据中分离传输信道和物理层的控制数据,并输出到调度部104。分离的控制数据中包含从移动站装置200通知的信道状态信息(CQI、PMI、RI)、ACK/NACK信息、调度请求等。
上层108进行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层、无线链路控制(RLC:Radio Link Control)层、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层的处理。为了由上层108统合下层的处理部进行控制,存在上层108、调度部104、天线109、无线部103、信道估计部105、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数据控制部101、发送数据调制部102以及数据提取部107之间的接口(但未图示)。
上层108具有无线资源控制部110(也称作控制部)。另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10进行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信息的管理、寻呼控制、各移动站装置的通信状态的管理、切换等移动管理、每个移动站装置的缓冲状况的管理、单播及组播承载的连接设定的管理、移动站标识符(UEID)的管理等。上层108进行至其它基站装置的信息以及至上层节点的信息的收发。
[移动站装置的结构]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站装置200的概略结构的模块图。移动站装置200包含数据控制部201、发送数据调制部202、无线部203、调度部204、信道估计部205、接收数据解调部206、数据提取部207、上层208和天线209而构成。另外,由数据控制部201、发送数据调制部202、无线部203、调度部204、上层208和天线209构成发送部,由无线部203、调度部204、信道估计部205、接收数据解调部206、数据提取部207、上层208和天线209构成接收部。
通过数据控制部201、发送数据调制部202、无线部203进行上行链路的物理层的处理。通过无线部203、信道估计部205、接收数据解调部206、数据提取部207进行下行链路的物理层的处理。
数据控制部201从调度部204接收传输信道。基于从调度部204输入的调度信息,将传输信道和物理层生成的信号及信道映射到物理信道。以上述方式映射的各数据向发送数据调制部202输出。
发送数据调制部202将发送数据调制为OFDM方式和/或SC-FDMA方式。发送数据调制部202对于从数据控制部201输入的数据,进行数据调制、DFT(离散傅立叶变换)处理、子载波映射、IFFT(逆快速傅立叶变换)处理、CP***、滤波等信号处理,生成发送数据并向无线部203输出。
无线部203将从发送数据调制部202输入的调制数据上变频为无线频率并生成无线信号,经由天线209发送给基站装置100。另外,无线部203经由天线209接收由来自基站装置100的下行链路数据调制的无线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并将接收数据输出到信道估计部205和接收数据解调部206。
调度部204进行媒体访问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的处理。调度部204进行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的映射、下行链路及上行链路的调度(HARQ处理、传输格式的选择等)等。为了由调度部204统合各物理层的处理部进行控制,存在调度部204、天线部209、数据控制部201、发送数据调制部202、信道估计部205、接收数据解调部206、数据提取部207、以及无线部203之间的接口(但未图示)。
调度部204在下行链路的调度中,基于来自基站装置100、上层208的调度信息(传输格式、HARQ重发信息)等,进行传输信道、物理信号、以及物理信道的接收控制、HARQ重发控制、以及下行链路的调度中使用的调度信息的生成。这些下行链路的调度中使用的调度信息被输出到数据控制部201。
调度部204在上行链路的调度中,基于从上层208输入的上行链路的缓冲状况、从数据提取部207输入的来自基站装置100的上行链路的调度信息(传输格式、HARQ重发信息等)、以及从上层208输入的调度信息等,进行用于将从上层208输入的上行链路的逻辑信道映射到传输信道的调度处理、以及上行链路的调度中使用的调度信息的生成。此外,关于上行链路的传输格式,利用从基站装置100通知的信息。这些调度信息被输出到数据控制部201。
另外,调度部204将从上层208输入的上行链路的逻辑信道映射到传输信道,并向数据控制部201输出。另外,调度部204将从信道估计部205输入的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QI、PMI、RI)、从数据提取部207输入的CRC校验的确认结果也输出到数据控制部201。另外,调度部204将从数据提取部207输入的在下行链路中取得的控制数据和传输信道根据需要进行处理后,映射到下行链路的逻辑信道,并向上层208输出。
为了进行下行链路数据的解调,信道估计部205根据下行链路参考信号(RS)估计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将该估计结果输出到接收数据解调部206。另外,为了向基站装置100通知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无线传播路径状态)的估计结果,信道估计部205根据下行链路参考信号(RS)估计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将该估计结果转换为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QI、PMI、RI等),并输出到调度部204。
接收数据解调部206对调制为OFDM方式的接收数据进行解调。接收数据解调部206基于从信道估计部205输入的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估计结果,对从无线部203输入的调制数据实施解调处理,并输出到数据提取部207。
数据提取部207对由接收数据解调部206输入的数据进行CRC校验,确认正误,并且将确认结果(肯定信号ACK/否定信号NACK)输出到调度部204。另外,数据提取部207从由接收数据解调部206输入的数据中分离传输信道和物理层的控制数据,并输出到调度部204。分离的控制数据中包含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上行链路的HARQ控制信息等调度信息。
上层208进行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层、无线链路控制(RLC:Radio Link Control)层、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层的处理。为了由上层208统合下层的处理部进行控制,存在上层208与调度部204、天线部209、数据控制部201、发送数据调制部202、信道估计部205、接收数据解调部206、数据提取部207、以及无线部203之间的接口(但未图示)。
上层208具有无线资源控制部210(也称作控制部)。无线资源控制部210进行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信息的管理、寻呼控制、本站的通信状态的管理、切换等移动管理、缓冲状况的管理、单播及组播承载的连接设定的管理、移动站标识符(UEID)的管理。
(第一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使用基站装置100及移动站装置200的移动通信***中的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中,能够在整个***频带中管理对构成宽频带的***频带的各个载波成分中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处理。即,基站装置在具有作为可使用频带的***频带中的一部分带宽的多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的每个中,对移动站装置发送传输块,进而,能够在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的任一个中,进行对发送的传输块的HARQ处理。移动站装置在与基站装置发送下行链路传输块的载波成分对应的各个上行链路载波成分中,进行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处理。此时,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能够在***频带内使用统一的HARQ进程编号进行HARQ处理,基站装置能够使用与初始发送(传输块的第一次发送)中使用的载波成分相同或不同的载波成分,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重发,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与重发下行链路传输块的载波成分对应的上行链路的载波成分,进行对重发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处理。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中,对由多个载波成分构成的各个载波成分组中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处理也能在整个***频带中进行管理。即,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中包含具有作为可使用频带的***频带中的一部分带宽的多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基站装置在多个上述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的每个中,对移动站装置发送传输块,进而,能够在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的任一个中,进行对发送的传输块的HARQ处理。移动站装置在与基站装置发送下行链路传输块的载波成分组对应的各个上行链路载波成分中,进行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处理。此时,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能够在***频带内使用统一的HARQ进程编号进行HARQ处理,基站装置能够使用与初始发送(传输块的第一次发送)中使用的载波成分组相同或不同的载波成分组,重发下行链路传输块,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与重发下行链路传输块的载波成分组对应的上行链路的载波成分,进行对重发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处理。
以下,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频带通过带宽(Hz)定义,但也可以通过由频率和时间构成的资源块(RB)的数目定义。本实施方式中的载波成分表示在具有(宽频带的)***频带的移动通信***中,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时使用的(窄频带的)频带。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能够通过聚合(也称作频带聚合:Spectrum aggregation,Carrier aggregation,Frequency aggregation等)多个载波成分(例如,具有20MHz带宽的5个频带),构成(宽频带的)***频带(例如,具有100MHz带宽的***频带),实现高速通信(信息的收发)。载波成分表示构成该(宽频带的)***频带(例如,具有100MHz带宽的***频带)的各个(窄频带的)频带(例如,具有20MHz带宽的频带)。即,下行链路的载波成分具有基站装置可使用的频带中的一部分带宽,上行链路的载波成分具有移动站装置可使用的频带中的一部分带宽。另外,载波成分也可以定义为构成某个特定的物理信道(例如,PDCCH、PUCCH等)的单位。
另外,构成该宽频带的频带的载波成分本身也可以进一步由多个载波成分构成。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由多个载波成分(群)构成的载波成分称作载波成分组。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由两个载波成分组(例如,具有40MHz带宽的载波成分组和具有60MHz带宽的载波成分组)构成宽频带的***频带(例如,具有100MHz带宽的***频带),由多个载波成分分别构成这两个载波成分组。例如,通过聚合2个具有20MHz带宽的载波成分能够构成具有40MHz带宽的载波成分组,通过聚合3个具有20MHz带宽的载波成分能够构成具有60MHz带宽的载波成分组。
另外,载波成分和/或载波成分组可以配置在连续的频带中,也可以配置在不连续的频带中,通过聚合作为连续和/或不连续的频带的多个载波成分和/或载波成分组,能够构成宽频带的***频带。另外,由载波成分和/或载波成分组构成的下行链路的***频带和上行链路的***频带不必为相同带宽。即使下行链路的***频带和上行链路的***频带为不同的带宽,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也能使用这些***频带进行通信。
图6、图7及图8是表示能够适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的例子的图。作为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例子,图6表示下行链路的***频带,即聚合了***内的下行链路的载波成分的频带。此处作为例子,表示具有100MHz带宽的***带宽。以下将该频带称作“DL***频带”。图6中表示DL***频带由5个载波成分构成。具体而言,在图6中表示作为DL-1、DL-2、DL-3、DL-4、DL-5的、作为例子分别具有20MHz带宽的载波成分。
另外,图6表示上行链路的***频带,即聚合了***内的上行链路的载波成分的频带。此处作为例子,表示具有100MHz带宽的***带宽。以下将该频带称作“UL***频带”。图6中表示UL***频带由5个载波成分构成。具体而言,在图6中表示作为UL-1、UL-2、UL-3、UL-4、UL-5的、作为例子分别具有20MHz带宽的载波成分。
此处,DL***频带由DL-1、DL-2、DL-3、DL-4、DL-5构成也可以解释为能够将DL***频带分割为DL-1、DL-2、DL-3、DL-4、DL-5。另外,UL***频带由UL-1、UL-2、UL-3、UL-4、UL-5构成也可以解释为能够将UL***频带分割为UL-1、UL-2、UL-3、UL-4、UL-5。
图6中,将下行链路的载波成分(DL-1、DL-2、DL-3、DL-4、DL-5)中的每个的(分别配置的)物理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记作DL-1PDSCH、DL-2PDSCH、DL-3PDSCH、DL-4PDSCH、DL-5PDSCH。
如图6所示,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使构成下行链路***频带的5个载波成分(DL-1、DL-2、DL-3、DL-4、DL-5)与构成上行链路***频带的5个载波成分(UL-1、UL-2、UL-3、UL-4、UL-5)相对应,在对应的载波成分组合的每个中进行通信。图6中,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使DL-1与UL-1、DL-2与UL-2、DL-3与UL-3、DL-4与UL-4、DL-5与UL-5对应地进行通信,例如,表示移动站装置使用UL-1发送对基站装置使用DL-1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
此处,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能够通过标准等事先定义如何使下行链路载波成分与上行链路载波成分对应地进行通信。图6中,表示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事先通过标准等定义使DL-1与UL-1、DL-2与UL-2、DL-3与UL-3、DL-4与UL-4、DL-5与UL-5对应地进行通信(以频率增加的方向使下行链路载波成分与上行链路载波成分对应地进行通信)。此处,为了使说明易于理解,采用了这种对应,但以任何方式使下行链路载波成分与上行链路载波成分对应都是可以的。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中,能够在整个***频带内管理对构成宽频带的***频带的各个载波成分中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处理。图6中,作为例子,表示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使HARQ处理(HARQ进程)并列8个(8个进程)工作,表示将3比特的HARQ进程编号(表示8个进程的从000到111的进程编号)作为整个***频带中共同的统一编号使用和管理。此处,作为例子,用3比特(8个进程)表示HARQ进程编号,但HARQ进程编号可以用任意比特表示。
如上所述,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能够在整个***频带中管理对各个载波成分中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处理,作为整个***频带中共同的统一编号使用HARQ进程编号。即,基站装置能够使用与初始发送中使用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相同或不同的载波成分,进行发送到移动站装置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重发。例如,对于基站装置使用DL-1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移动站装置使用UL-1发送NACK,在此情况下基站装置能够再次使用DL-1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重发,或者使用与DL-1不同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DL-2、DL-3、DL-4、DL-5中的任一个)重发下行链路传输块。
移动站装置使用与重发下行链路传输块的载波成分对应的上行链路载波成分(UL-2、UL-3、UL-4、UL-5中的任一个),向基站装置发送对重发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关于随后的HARQ处理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重发,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同样能够使用与初始发送、第二次重发使用的载波成分相同或不同的载波成分进行。
这样,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使各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与各个上行链路载波成分对应地进行通信,在整个***频带中管理对各个对应载波成分中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处理,由此能够有效地使用整个***频带,灵活地收发其大小能够在各个载波成分中发送的传输块。基站装置能够在整个***频带中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初始发送和重发,根据传播路径的状况选择合适的载波成分发送传输块,能够进行对传播路径的频率变化具有耐受性的传输块发送。例如,能够使用DL-1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初始发送,根据传播路径的状况(DL-1的传播路径状况变差时),使用DL-5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重发。
此处,也可以将图6所示的移动通信***解释为与构成上行链路***频带的载波成分的数目(5个)对应地将下行链路***频带分割为多个载波成分(由多个载波成分构成)的移动通信***。通过由与构成上行链路***频带的载波成分的数目具有相同数目的载波成分构成下行链路***频带,能够简化下行链路与上行链路的载波成分的对应,能够高效地进行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的通信。
即,图6所示的移动通信***也可以说是与构成上行链路***频带的载波成分的数目(5个)对应地将下行链路***频带分割为多个载波成分,使各个载波成分对应地发送下行链路传输块,并且在整个***频带中管理对各个对应载波成分中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处理,作为整个***频带中共同的统一编号使用HARQ进程编号的移动通信***。
另外,如上述所说明的那样,图6所示的移动通信***使各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DL-1、DL-2、DL-3、DL-4、DL-5)与各个上行链路载波成分(UL-1、UL-2、UL-3、UL-4、UL-5)对应地发送下行链路传输块。即,在一个子帧内(一个TTI内),最多能够发送数目为构成***频带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的数目(5个)的下行链路传输块。例如,若一个子帧(一个TTI)为1ms,则在图6所示的移动通信***中,1ms内最多可以同时发送5个下行链路传输块。
图7表示能够适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的例子。图7中,作为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例子,表示DL***频带(作为例子表示具有100MHz带宽的***频带)由2个载波成分组(DL-1、DL-2,作为例子表示具有40MHz、60MHz带宽的载波成分组)构成。进而,表示具有40MHz带宽的载波成分组(DL-1)由2个载波成分(DL-1-1、DL-1-2,作为例子表示分别具有20MHz带宽的载波成分)构成,具有60MHz带宽的载波成分组(DL-2)由3个载波成分(DL-2-1、DL-2-2、DL-2-3,作为例子表示分别具有20MHz带宽的载波成分)构成。在图7中,各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DL-1、DL-2)的(分别配置的)物理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记作DL-1PDSCH、DL-2PDSCH。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由多个载波成分(群)构成的(包含多个载波成分(群))载波成分称作载波成分组。
另外,图7表示UL***频带(作为例子表示具有40MHz带宽的***频带)由2个载波成分(UL-1、UL-2,作为例子表示分别具有20MHz带宽的载波成分)构成。此处,DL***频带由DL-1、DL-2构成也可以解释为能够将DL***频带分割为DL-1、DL-2。另外,UL***频带由UL-1、UL-2构成也可以解释为能够将UL***频带分割为UL-1、UL-2。
如图7所示,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使包含多个载波成分的2个载波成分组(DL-1、DL-2)与上行链路的两个载波成分(UL-1、UL-2)相对应,在各个对应的载波成分组与载波成分的组合中进行通信。图7中,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使DL-1与UL-1、DL-2与UL-2对应地进行通信,例如,表示移动站装置使用UL-1发送对基站装置使用DL-1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
此处,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通过标准等事先定义如何使下行链路载波成分与上行链路载波成分对应地进行通信。图7中,作为例子,表示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事先通过标准等定义使DL-1与UL-1、DL-2与UL-2对应地进行通信(以频率增加的方向使下行链路载波成分与上行链路载波成分对应地进行通信)。此处,为了使说明易于理解,采用了这种对应,但以任何方式使下行链路载波成分与上行链路载波成分对应都是可以的。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中,能够在整个***频带内管理对各个对应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与上行链路载波成分的组合中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处理。图7中,作为例子,表示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使HARQ处理(HARQ进程)并列8个(8个进程)工作,表示将3比特的HARQ进程编号(表示8个进程的从000到111的进程编号)作为整个***频带中共同的统一编号使用和管理。此处,作为例子,用3比特(8个进程)表示通过PDCCH指示的HARQ进程编号,但HARQ进程编号可以用任意比特表示。
如上所述,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在整个***频带中管理对各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与上行链路载波成分的组合中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处理,作为整个***频带中共同的统一编号使用HARQ进程编号。即,基站装置能够使用与初始发送中使用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相同或不同的载波成分组,进行发送到移动站装置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重发。例如,对于基站装置使用DL-1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移动站装置使用UL-1发送NACK,在此情况下基站装置能够再次使用DL-1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重发,或者使用与DL-1不同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DL-2)重发下行链路传输块。
移动站装置使用与重发下行链路传输块的载波成分组对应的上行链路载波成分(UL-2),向基站装置发送对重发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关于随后的HARQ处理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重发,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同样能够使用与初始发送、第二次重发使用的载波成分组相同或不同的载波成分组进行。
这样,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使各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与各个上行链路载波成分对应地进行通信,在整个***频带中管理对各个对应的载波成分组与载波成分的组合中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处理,由此能够有效地使用整个***频带,灵活地收发其大小能够在各个载波成分组与载波成分的组合中发送的传输块。基站装置能够在整个***频带中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初始发送和重发,根据传播路径的状况选择合适的载波成分组发送传输块,能够进行对传播路径的频率变化具有耐受性的传输块发送。例如,能够使用DL-1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初始发送,根据传播路径的状况(DL-1的传播路径状况变差时),使用DL-2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重发。
此处,也可以将图7所示的移动通信***解释为与构成上行链路***频带的载波成分的数目(2个)对应地将下行链路***频带分割为多个载波成分组(由多个载波成分组构成)的移动通信***。通过由与构成上行链路***频带的载波成分的数目具有相同数目的载波成分组构成下行链路***频带,能够简化下行链路的载波成分组与上行链路的载波成分的对应,能够高效地进行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的通信。
即,图7所示的移动通信***也可以说是与构成上行链路***频带的载波成分的数目(2个)对应地将下行链路***频带分割为多个载波成分组,使载波成分组与载波成分对应地发送下行链路传输块,并且在整个***频带中管理对各个对应的载波成分组与载波成分的组合中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处理,作为整个***频带中共同的统一编号使用HARQ进程编号的移动通信***。
另外,如上述所说明的那样,图7所示的移动通信***使各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DL-1、DL-2)与各个上行链路载波成分(UL-1、UL-2)对应地发送下行链路传输块。即,在一个子帧内(一个TTI内),最多能够发送数目为构成***频带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的数目(2个)的下行链路传输块。例如,若一个子帧(一个TTI)为1ms,则在图7所示的移动通信***中,1ms内最多可以同时发送2个下行链路传输块。
图8表示能够适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的例子。图8中,作为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例子,表示DL***频带(作为例子表示具有80MHz带宽的***频带)由2个载波成分(DL-1、DL-2,作为例子表示分别具有20MHz带宽的载波成分)和1个载波成分组(DL-3,作为例子表示具有40MHz带宽的载波成分组)构成。进而,表示具有40MHz带宽的载波成分组(DL-3)由2个载波成分(DL-3-1、DL-3-2,作为例子表示分别具有20MHz带宽的载波成分)构成。在图8中,各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和载波成分组(DL-1、DL-2、DL-3)的(分别配置的)物理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记作DL-1PDSCH、DL-2PDSCH、DL-3PDSCH。
另外,图8表示UL***频带(作为例子表示具有60MHz带宽的***频带)由3个载波成分(UL-1、UL-2、UL-3,作为例子表示分别具有20MHz带宽的载波成分)构成。此处,DL***频带由DL-1、DL-2、DL-3构成也可以解释为能够将DL***频带分割为DL-1、DL-2、DL-3。另外,UL***频带由UL-1、UL-2、UL-3构成也可以解释为能够将UL***频带分割为UL-1、UL-2、UL-3。
如图8所示,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使下行链路的载波成分及载波成分组(DL-1、DL-2、DL-3)与上行链路的载波成分(UL-1、UL-2、UL-3)相对应,在各个对应的下行链路的载波成分及载波成分组与上行链路的载波成分的组合中进行通信。图8中,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使DL-1与UL-1、DL-2与UL-2、DL-3与UL-3对应地进行通信,例如,表示移动站装置使用UL-1发送对基站装置使用DL-1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
此处,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通过标准等事先定义如何使下行链路载波成分及载波成分组与上行链路载波成分对应地进行通信。图8中,作为例子,表示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事先通过标准等定义使DL-1与UL-1、DL-2与UL-2、DL-3与UL-3对应地进行通信(以频率增加的方向使下行链路载波成分及载波成分组与上行链路载波成分对应地进行通信)。此处,为了使说明易于理解,采用了这种对应,但以任何方式使下行链路载波成分及载波成分组与上行链路载波成分对应都是可以的。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中,能够在整个***频带内管理对各个对应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及载波成分组与上行链路载波成分的组合中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处理。图8中,作为例子,表示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使HARQ处理(HARQ进程)并列8个(8个进程)工作,表示将3比特的HARQ进程编号(表示8个进程的从000到111的进程编号)作为整个***频带中共同的统一编号使用和管理。此处,作为例子,用3比特(8个进程)表示通过PDCCH指示的HARQ进程编号,但HARQ进程编号可以用任意比特表示。
如上所述,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在整个***频带中管理对各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及载波成分组与上行链路载波成分的组合中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处理,作为整个***频带中共同的统一编号使用HARQ进程编号。即,基站装置能够使用与初始发送中使用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及载波成分组相同或不同的载波成分及载波成分组,进行发送到移动站装置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重发。
例如,对于基站装置使用DL-1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移动站装置使用UL-1发送NACK,在此情况下基站装置能够再次使用DL-1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重发,或者使用与DL-1不同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及载波成分组(DL-2、DL-3中的任一个)重发下行链路传输块。移动站装置使用与重发下行链路传输块的载波成分及载波成分组对应的上行链路载波成分(UL-2、UL-3中的任一个),向基站装置发送对重发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关于随后的HARQ处理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重发,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同样能够使用与初始发送、第二次重发使用的载波成分及载波成分组相同或不同的载波成分及载波成分组进行。
这样,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使各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及载波成分组与各个上行链路载波成分对应地进行通信,在整个***频带中管理对各个对应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及载波成分组与上行链路载波成分的组合中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处理,由此能够有效地使用整个***频带,灵活地收发其大小能够在各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及载波成分组与上行链路载波成分的组合中发送的传输块。基站装置在整个***频带中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初始发送和重发,由此能够根据传播路径的状况选择合适的载波成分组,能够进行对传播路径的频率变化具有耐受性的传输块发送。例如,能够使用DL-1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初始发送,根据传播路径的状况(DL-1的传播路径状况变差时),使用DL-3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重发。
此处,也可以将图8所示的移动通信***解释为与构成上行链路***频带的载波成分的数目(3个)对应地将下行链路***频带分割为多个载波成分及载波成分组(由多个载波成分及载波成分组构成)的移动通信***。通过由与构成上行链路***频带的载波成分的数目具有相同数目的载波成分及载波成分组构成下行链路***频带,能够简化下行链路的载波成分及载波成分组与上行链路的载波成分的对应,能够高效地进行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的通信。
即,图8所示的移动通信***也可以说是与构成上行链路***频带的载波成分的数目(3个)对应地将下行链路***频带分割为多个载波成分及载波成分组,使下行链路的载波成分及载波成分组与上行链路的载波成分对应地发送下行链路传输块,并且在整个***频带中管理对各个对应的下行链路的载波成分及载波成分组与上行链路的载波成分的组合中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处理,作为整个***频带中共同的统一编号使用HARQ进程编号的移动通信***。
另外,如上述所说明的那样,图8所示的移动通信***使各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及载波成分组(DL-1、DL-2、DL-3)与各个上行链路载波成分(UL-1、UL-2、UL-3)对应地发送下行链路传输块。即,在一个子帧内(一个TTI内),最多能够发送数目为构成***频带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及载波成分组的数目(3个)的下行链路传输块。例如,若一个子帧(一个TTI)为1ms,则在图8所示的移动通信***中,1ms内最多可以同时发送3个下行链路传输块。
如上述所说明的那样,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站通信***中,在整个***频带中管理对各个构成宽频带的***频带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和/或载波成分组与上行链路载波成分的组合中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处理,作为整个***频带中共同的统一编号使用HARQ进程编号,由此,基站装置能够使用与初始发送中使用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和/或载波成分组相同或不同的载波成分和/或载波成分组,重发下行链路传输块,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能够进行有效使用宽频带的***带宽的灵活通信。
另外,能够在各个对应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和/或载波成分组与上行链路载波成分的组合中发送下行链路传输块,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无须在每次重发时收发大小较大的传输块,能够高效地使用宽频带的***频带进行通信。
此处,为了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作为例子,举出图6、图7及图8所示的3个移动通信***进行了说明,但适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并不限定在此范围中,能够适用于由载波成分和/或载波成分组构成宽频带的***频带的所有移动通信***。即,只要是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的***频带由载波成分和/或载波成分组构成的移动通信***便可,***频带具有怎样的带宽都是可以的,另外,构成***频带的载波成分和/或载波成分组具有怎样的带宽都是可以的。另外,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的载波成分和/或载波成分组以任何方式对应地进行通信都是可以的。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能够适用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的***频带由载波成分和/或载波成分组构成,在整个***频带中管理对各个载波成分和/或载波成分组中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处理的移动通信***、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站装置。此处,作为例子说明图7所示的移动通信***,但第二实施方式能够适用于第一实施方式可适用的所有移动通信***、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站装置。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说明较为明确,表达为下行链路的***频带由包含多个载波成分的(由多个载波成分构成的)载波成分组构成,但在将第二实施方式适用于图6所示的移动通信***时,表达为下行链路的***频带由载波成分构成。
如上面所说明的那样,在图7所示的移动通信***中,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使构成下行链路***频带的载波成分组与构成上行链路***频带的载波成分对应地进行通信,在整个***频带内管理对各个对应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与上行链路载波成分的组合中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处理,作为整个***频带中共同的统一编号使用HARQ进程编号。图7中,表示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使HARQ处理(HARQ进程)并列8个(8个进程)工作,表示将3比特的HARQ进程编号(表示8个进程的从000到111的进程编号)作为整个***频带中共同的统一编号使用和管理。
以下,说明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的动作。在图7中,基站装置对移动站装置使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以下称作“PDCCH”)发送控制信息(资源分配信息、MCS信息、HARQ处理信息等),该控制信息用于使用各个由多个载波成分构成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DL-1、DL-2)的物理下行链路共用信道(以下称作“PDSCH”)发送下行链路传输块;基站装置对移动站装置使用PDSCH发送下行链路传输块。在图7中,各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DL-1、DL-2)的(分别配置的)PDSCH记作DL-1PDSCH、DL-2PDSCH。
此处,从基站装置在各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DL-1、DL-2)中发送的PDCCH中,包含冗余版本信息(以下称作“RV”)、HARQ进程编号、新数据指示符(以下称作“NDI”)等。根据NDI的值是否发生反转(NDI是否从0切换为1或者从1切换为0),判断基站装置是否在发送新数据(初始发送数据)。
从基站装置接收了上述信息的移动站装置进行对使用PDSCH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处理。具体而言,移动站装置进行接收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CRC校验,根据下行链路传输块的解码的成功/失败,使用与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DL-1、DL-2)分别对应的各个上行链路载波成分(UL-1、UL-2)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向基站装置发送HARQ的ACK/NACK。即,移动站装置使用对应的UL-1的PUCCH发送对使用DL-1的PDSCH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使用对应的UL-2的PUCCH发送对使用DL-2的PDSCH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
基站装置根据来自移动站装置的ACK/NACK,进行新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新数据的初始发送),或者进行(上次)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重发。此处,基站装置在重发下行链路传输块时,能够使用与初始发送(上次的发送)使用的载波成分组(DL-1、DL-2)相同或不同的载波成分组来进行重发。即,在图7所示的移动通信***中,基站装置能够再次使用DL-1的PDSCH重发已使用DL-1的PDSCH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再次使用DL-2重发已使用DL-2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或者,基站装置能够使用DL-2的PDSCH重发已使用DL-1的PDSCH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使用DL-1重发已使用DL-2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即,从基站装置向移动站装置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使用各个载波成分组(DL-1、DL-2)中配置的PDSCH发送。
在与初始发送使用的载波成分组相同或不同的载波成分组中从基站装置接收了下行链路传输块的重发的移动站装置使用与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对应的上行链路载波成分,发送对重发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即,移动站装置使用UL-1的PUCCH发送对使用DL-1重发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使用UL-2的PUCCH发送对使用DL-2重发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
图9是表示图7所示的移动通信***中的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的处理过程的例子的图。如上面所说明的那样,对下行链路的HARQ处理为非同步HARQ(称作A-synchronous HARQ),因此各个HARQ处理并不依赖于初始发送数据的发送时间,只要是在往返时间以后,在任一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任一子帧中都能进行。在图9中,为了使说明易于理解,表示基站装置每8个TTI进行一次下行链路传输块的重发。
以下,使用图9说明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的处理过程的例子。在子帧#n中,基站装置使用各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DL-1、DL-2)的PDSCH(DL-1PDSCH、DL-2PDSCH)向移动站装置发送下行链路传输块。即,基站装置能够在同一子帧(子帧#n)中,发送与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数目相同的传输块(能够进行传输块的初始发送)。此时,从基站装置使用DL-1发送的PDCCH中含有RV=0、HARQ进程编号000、存在NDI反转(或者缺省值)。另外,在使用DL-2发送的PDCCH中含有RV=0、HARQ进程编号001、存在NDI反转(或者缺省值)。
如图9的右侧所示,从基站装置接收了这些信息的移动站装置在子帧#n+4中,分别使用与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DL-1、DL-2)对应的上行链路载波成分(UL-1、UL-2),发送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即,移动站装置能够在同一子帧(子帧#n+4)中,发送与上行链路载波成分数目相同的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图9中表示移动站装置对分别使用DL-1、DL-2发送的传输块的解码均失败,使用与DL-1对应的UL-1的PUCCH向基站装置发送NACK,使用与DL-2对应的UL-2的PUCCH向基站装置发送NACK。
接收了从移动站装置分别使用UL-1、UL-2发送的NACK的基站装置在子帧#n+8中进行(上次)发送的传输块的重发。即,基站装置能够在同一子帧(子帧#n+8)中,发送与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数目相同的传输块。图9中表示基站装置使用DL-2的PDSCH进行已使用DL-1的PDSCH发送的传输块的重发,使用DL-1的PDSCH进行已使用DL-2的PDSCH发送的传输块的重发。此时,从基站装置使用DL-1发送的PDCCH中含有不存在NDI反转、RV=1、HARQ进程编号001。另外,在使用DL-2发送的PDCCH中含有不存在NDI反转、RV=1、HARQ进程编号000。
如图9的右侧所示,从基站装置接收了这些信息的移动站装置在子帧#n+12中,分别使用与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DL-1、DL-2)对应的上行链路载波成分(UL-1、UL-2),发送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图9中表示移动站装置对使用DL-1发送的传输块的解码失败,使用与DL-1对应的UL-1的PUCCH向基站装置发送NACK,对使用DL-2发送的传输块的解码成功,使用与DL-2对应的UL-2的PUCCH向基站装置发送ACK。
从移动站装置使用UL-1接收了NACK、使用UL-2接收了ACK的基站装置在子帧#n+16中进行(上次)发送的传输块的重发和新的传输块的发送(新数据的初始发送)。即,基站装置能够在同一子帧(子帧#n+16)中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重发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初始发送。图9中表示基站装置再次使用DL-1进行已使用DL-1的PDSCH发送的传输块的重发,使用DL-2进行新的传输块的发送(新数据的初始发送)。此时,从基站装置使用DL-1发送的PDCCH中含有不存在NDI反转、RV=2、HARQ进程编号001。另外,在使用DL-2发送的PDCCH中含有存在NDI反转、RV=0、HARQ进程编号000。
如图9的右侧所示,从基站装置接收了这些信息的移动站装置在子帧#n+20中,分别使用与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DL-1、DL-2)对应的上行链路载波成分(UL-1、UL-2),发送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图9中表示移动站装置对使用DL-1发送的传输块的解码成功,使用与DL-1对应的UL-1的PUCCH向基站装置发送ACK,对使用DL-2发送的传输块的解码失败,使用与DL-2对应的UL-2的PUCCH向基站装置发送NACK。
从移动站装置使用UL-1接收了ACK、使用UL-2接收了NACK的基站装置在子帧#n+24中进行新的传输块的发送(新数据的初始发送)和(上次)发送的传输块的重发。图9中表示基站装置使用DL-1的PDSCH进行已使用DL-2的PDSCH发送的传输块的重发,使用DL-2进行新的传输块的发送(新数据的初始发送)。此时,从基站装置使用DL-1发送的PDCCH中含有不存在NDI反转、RV=1、HARQ进程编号000。另外,在使用DL-2发送的PDCCH中含有存在NDI反转、RV=0、HARQ进程编号001。
如图9的右侧所示,从基站装置接收了这些信息的移动站装置在子帧#n+28中,分别使用与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DL-1、DL-2)对应的上行链路载波成分(UL-1、UL-2),发送对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图9中表示移动站装置对使用DL-1发送的传输块的解码成功,使用与DL-1对应的UL-1的PUCCH向基站装置发送ACK,对使用DL-2发送的传输块的解码成功,使用与DL-2对应的UL-2的PUCCH向基站装置发送ACK。
从移动站装置使用UL-1接收了ACK、使用UL-2接收了ACK的基站装置在子帧#n+32中使用各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DL-1、DL-2)的PDSCH进行新的传输块的发送(新数据的初始发送)。此时,从基站装置使用DL-1发送的PDCCH中含有存在NDI反转、RV=0、HARQ进程编号001。另外,在使用DL-2发送的PDCCH中含有存在NDI反转、RV=0、HARQ进程编号000。
此处,使用图10说明移动站装置使用上行链路载波成分(UL-1、UL-2)以何种方式发送对基站装置使用各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DL-1、DL-2)的PDSCH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UL***频带的图。如图10所示,在图7所示的移动通信***中,在从移动站装置向基站装置的上行链路通信所使用的UL***频带中,配置用斜线表示的物理上行链路共用信道(以下称作“PUSCH”)和用虚线表示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以下称作“PUCCH”)。此处,PUSCH和PUCCH对于构成UL***频带的各个载波成分(UL-1和UL-2)配置,PUCCH分散配置于各个载波成分的两端部分(边缘部分)。在图10中,为了使说明便于理解,在各个上行链路载波成分(UL-1、UL-2)中分别记载了一个PUCCH,但作为***整体,PUCCH分散配置于各个上行链路载波成分的两端部分(边缘部分)。图10表示某个时隙中某个移动站装置的上行链路。
如上述所说明的那样,移动站装置使用对应的各个上行链路载波成分(UL-1、UL-2)的PUCCH向基站装置发送对基站装置使用各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DL-1、DL-2)的PDSCH发送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即,使用对应的UL-1的PUCCH发送对使用DL-1的PDSCH发送的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使用对应的UL-2的PUCCH发送对使用DL-2的PDSCH发送的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
使用图10进一步说明此时基站装置进行对UL-1和/或UL-2的PUSCH的资源分配时的动作。移动站装置要发送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时(在与要发送HARQ的ACK/NACK的子帧相同的子帧中),在存在通过基站装置对对应载波成分(UL-1和/或UL-2)的PUSCH的资源的分配的情况下,使用分配的PUSCH的资源发送ACK/NACK。
即,移动站装置在与要使用UL-1的PUCCH发送ACK/NACK的子帧相同的子帧中,在通过基站装置指示了使用UL-1的PUSCH的发送的情况下,使用分配的UL-1的PUSCH的资源发送ACK/NACK。此时,不发送使用UL-1的PUCCH的ACK/NACK。同样,移动站装置在与要使用UL-2的PUCCH发送ACK/NACK的子帧相同的子帧中,在通过基站装置指示了使用UL-2的PUSCH的发送的情况下,使用分配的UL-2的PUSCH的资源发送ACK/NACK。同样,此时,不发送使用UL-2的PUCCH的ACK/NACK。
图10中记载的从PUCCH向PUSCH延伸的箭头表示,移动站装置要使用与各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DL-1、DL-2)对应的各个上行链路载波成分(UL-1、UL-2)的PUCCH的资源,发送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时(在与要发送的子帧相同的子帧中),通过基站装置进行PUSCH的资源分配,使用与配置要发送ACK/NACK的PUCCH的上行链路载波成分相同的上行链路载波成分内配置的PUSCH的资源,向基站装置发送ACK/NACK。
如上述所说明的那样,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站通信***中,基站装置使用下行链路载波成分和/或载波成分组的PDSCH发送下行链路传输块,移动站装置使用与各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和/或载波成分组对应的各个上行链路载波成分的PUCCH或PUSCH,发送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此时,通过在整个***频带中管理HARQ处理,基站装置能够使用与初始发送中使用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和/或载波成分组不同的载波成分和/或载波成分组,重发下行链路传输块,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能够进行有效使用宽频带的***带宽的灵活通信。
另外,能够在各个对应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和/或载波成分组与上行链路载波成分的组合中发送下行链路传输块,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无须在每次重发时收发大小较大的传输块,能够高效地使用宽频带的***频带进行通信。
此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一种由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构成的移动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在具有作为可使用频带的***频带中的一部分带宽的多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的每个中,对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传输块,在所述载波成分的任一个中,进行对所述发送的传输块的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发请求)处理。
这样,基站装置在各个载波成分中对移动站装置发送传输块,在任一个载波成分中进行对发送的传输块的HARQ处理,因此能够灵活地使用所有载波成分,进行高效的HARQ处理。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是一种由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构成的移动通信***,其特征在于: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中包含具有作为可使用频带的***频带中的一部分带宽的多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基站装置在多个所述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的每个中,对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传输块,在所述载波成分组的任一个中,进行对所述发送的传输块的HARQ处理。
这样,基站装置在各个载波成分组中对移动站装置发送传输块,在任一个载波成分组中进行对发送的传输块的HARQ处理,因此能够灵活地使用所有载波成分组,进行高效的HARQ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在所述***频带内,使用统一的HARQ进程编号进行HARQ处理。
这样,基站装置在***频带内,使用统一的HARQ进程编号进行HARQ处理,因此能够使用***频带内的任意的载波成分或载波成分组。据此,能够灵活地使用所有载波成分组,进行高效的HARQ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在一个子帧内,最多能够发送数目为所述载波成分的数目的下行链路传输块。
这样,基站装置在一个子帧内,最多能够发送数目为载波成分的数目的下行链路传输块,因此能够灵活地使用所有载波成分发送传输块。其结果是能够进行高效的HARQ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在一个子帧内,最多能够发送数目为所述载波成分组的数目的下行链路传输块。
这样,基站装置在一个子帧内,最多能够发送数目为载波成分组的数目的下行链路传输块,因此能够灵活地使用所有载波成分组发送传输块。其结果是能够进行高效的HARQ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在各个所述下行链路载波成分中,对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传输块,所述移动站装置在与各个所述下行链路载波成分对应的各个上行链路载波成分中,发送对所述传输块的HARQ的ACK(Positive Acknowledgement,肯定应答)/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否定应答)。
这样,基站装置在各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中,对移动站装置发送传输块,移动站装置在与各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对应的各个上行链路载波成分中,发送对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因此能够灵活地使用所有载波成分发送传输块并发送HARQ的ACK/NACK。其结果是能够进行高效的HARQ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在与上次发送传输块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相同或不同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中,对所述移动站装置重发传输块,所述移动站装置在与用于所述传输块的重发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对应的上行链路载波成分中,发送对所述重发的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
这样,基站装置在与上次发送传输块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相同或不同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中,对移动站装置重发传输块,移动站装置在与用于传输块的重发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对应的上行链路载波成分中,发送对重发的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因此能够灵活地使用所有载波成分发送传输块并发送HARQ的ACK/NACK。其结果是能够进行高效的HARQ处理。例如,在某个载波成分的传播路径特性不太好的情况下,基站装置能够使用传播路径特性良好的其他载波成分重发传输块,移动站装置使用对应的载波成分发送对重发的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据此,能够进行对传播路径的频率变化具有耐受性的传输块发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在各个所述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中,对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传输块,所述移动站装置在与各个所述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对应的各个上行链路载波成分中,发送对所述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
这样,基站装置在各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中,对移动站装置发送传输块,移动站装置在与各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对应的各个上行链路载波成分中,发送对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因此能够灵活地使用所有载波成分组发送传输块并发送HARQ的ACK/NACK。其结果是能够进行高效的HARQ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在与上次发送传输块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相同或不同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中,对所述移动站装置重发传输块,所述移动站装置在与用于所述传输块的重发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对应的上行链路载波成分中,发送对所述重发的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
这样,基站装置在与上次发送传输块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相同或不同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中,对移动站装置重发传输块,移动站装置在与用于传输块的重发的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对应的上行链路载波成分中,发送对重发的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因此能够灵活地使用所有载波成分组发送传输块并发送HARQ的ACK/NACK。其结果是能够进行高效的HARQ处理。例如,在某个载波成分组的传播路径特性不太好的情况下,基站装置能够使用传播路径特性良好的其他载波成分组重发传输块,移动站装置使用与载波成分组对应的载波成分发送对重发的传输块的HARQ的ACK/NACK。据此,能够进行对传播路径的频率变化具有耐受性的传输块发送。
另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通信方法是一种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在具有作为可使用频带的***频带中的一部分带宽的多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或包含多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的多个下行链路载波成分组的每个中,对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传输块,在所述载波成分或所述载波成分组的任一个中,进行对所述发送的传输块的HARQ处理。
这样,基站装置在各个载波成分或载波成分组中对移动站装置发送传输块,在任一个载波成分或载波成分组中进行对发送的传输块的HARQ处理,因此能够灵活地使用所有载波成分或载波成分组,进行高效的HARQ处理。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用于实现基站装置内的各功能、移动站装置内的各功能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上,使计算机***读入该记录媒体中记录的程序并执行,据此进行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的控制。此外,此处所说的“计算机***”包含OS、***设备等硬件。
另外,所谓“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是指软盘、磁光盘、ROM、CD-ROM等可移动媒体、计算机***内置的硬盘等记录装置。另外,所谓“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也包含如经由因特网等网络或电话线等通信线路发送程序时的通信线这样的在短时间内动态保持程序的装置,和如此时成为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计算机***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这样的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程序的装置。另外,上述程序也可以是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还可以是能够通过与计算机***中已经记录的程序的组合来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的设计等也包含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5)

1.一种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聚合多个成分载波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装置和所述移动站装置在各个成分载波中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收发;
在由所述多个成分载波构成的频带内,使用统一的HARQ进程编号,进行各个成分载波中的HARQ处理。
2.一种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聚合多个成分载波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中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与所述移动站装置在各个成分载波中收发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单元;
在由所述多个成分载波构成的频带内,使用统一的HARQ进程编号,进行所述各个成分载波中的HARQ处理。
3.一种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聚合多个成分载波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中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与所述基站装置在各个成分载波中收发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单元;
在由所述多个成分载波构成的频带内,使用统一的HARQ进程编号,进行所述各个成分载波中的HARQ处理。
4.一种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聚合多个成分载波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中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移动站装置在各个成分载波中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收发;
在由所述多个成分载波构成的频带内,使用统一的HARQ进程编号,进行所述各个成分载波中的HARQ处理。
5.一种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聚合多个成分载波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中的移动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基站装置在各个成分载波中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块的收发;
在由所述多个成分载波构成的频带内,使用统一的HARQ进程编号,进行所述各个成分载波中的HARQ处理。
CN2009801361220A 2008-09-17 2009-09-14 移动通信***、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Pending CN1021604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38675 2008-09-17
JP2008-238675 2008-09-17
PCT/JP2009/066044 WO2010032714A1 (ja) 2008-09-17 2009-09-14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0412A true CN102160412A (zh) 2011-08-17

Family

ID=42039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61220A Pending CN102160412A (zh) 2008-09-17 2009-09-14 移动通信***、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94499A1 (zh)
EP (1) EP2334115A1 (zh)
JP (1) JPWO2010032714A1 (zh)
CN (1) CN102160412A (zh)
WO (1) WO201003271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45655A1 (zh) * 2015-03-19 2016-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管理的方法、装置及***
CN107534894A (zh) * 2015-04-09 2018-01-0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21089050A1 (zh) * 2019-11-08 2021-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指示方法、通信节点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1129B (zh) * 2007-09-26 2019-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站装置
US8412222B2 (en) * 2008-06-27 2013-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Broadcast-multicast transmission with rate adaption
US8767651B2 (en) 2009-05-26 2014-07-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KR101334536B1 (ko) * 2009-10-26 2013-11-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수신 확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2714580B (zh) * 2009-11-09 2015-02-25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支持多天线传输技术的有效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KR20110052418A (ko) * 2009-11-11 2011-05-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불연속 수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1857652B1 (ko) 2010-03-29 2018-06-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다중 안테나 전송을 지원하기 위한 효율적인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2014432B (zh) * 2010-11-18 2015-07-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链接的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
US20130021987A1 (en) * 2011-07-19 2013-01-24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Performing Retransmissions by Using Different Resources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30021969A1 (en) * 2011-07-19 2013-01-24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Performing Retransmissions via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oints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30051277A1 (en) * 2011-08-30 2013-02-28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CN104968056B (zh) * 2011-11-07 2019-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US9515781B2 (en) * 2012-08-09 2016-12-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cknowledgement
US9929833B2 (en) * 2013-03-08 2018-03-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HARQ feedback and device therefor
TWI663857B (zh) 2013-08-06 2019-06-21 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傳遞資料的用戶裝置及方法
WO2015103244A2 (en) 2013-12-30 2015-07-09 Photosonix Medical, Inc. Flextensional transducer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6575996B (zh) 2014-09-25 2019-10-15 英特尔Ip公司 通过减小的带宽传输针对机器型通信(mtc)用户设备的通用控制消息
CN105991246B (zh) * 2015-02-10 2019-04-02 ***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
US10911286B2 (en) * 2017-03-31 2021-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multi-carrier provision of 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in LTE
WO2020029253A1 (en) * 2018-08-10 2020-02-13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transport blocks
CN111181704B (zh) * 2018-11-13 2021-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JP7105213B2 (ja) * 2019-04-09 2022-07-22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0227A (zh) * 2003-12-19 2005-06-22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中具有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数据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03462B2 (ja) * 2006-03-29 2011-06-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バッファ管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090086657A1 (en) * 2007-10-01 2009-04-02 Comsys Communication & Signal Processing Lt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buffer flushing mechanism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0227A (zh) * 2003-12-19 2005-06-22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中具有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数据传输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QUALCOMM EUROPE: "《3GPP TSG RAN WG1 #54,R1-083193》", 22 August 2008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45655A1 (zh) * 2015-03-19 2016-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管理的方法、装置及***
CN107409388A (zh) * 2015-03-19 2017-1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管理的方法、装置及***
CN107534894A (zh) * 2015-04-09 2018-01-0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21089050A1 (zh) * 2019-11-08 2021-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指示方法、通信节点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94731A (zh) * 2019-11-08 2023-0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指示方法、通信节点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94731B (zh) * 2019-11-08 2023-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指示方法、通信节点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34115A1 (en) 2011-06-15
US20110194499A1 (en) 2011-08-11
JPWO2010032714A1 (ja) 2012-02-09
WO2010032714A1 (ja) 2010-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0412A (zh) 移动通信***、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2144424B (zh) 移动通信***、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
CN102474856B (zh) 移动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US9148884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US8374143B2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789851B (zh) 一种多载波***及其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发送方法
CN102754473B (zh) 通信方法、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以及移动通信***
CN101953214B (zh) 使用码点指示调度模式的控制信道信令
CN102598822B (zh) 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终端装置
CN102474865B (zh) 无线通信控制方法、无线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终端装置
CN102792749B (zh) 移动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3380639B (zh) 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方法、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
CN102870480B (zh) 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2804896A (zh) 移动通信***、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和移动通信方法
CN102860074A (zh) 移动通信***、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2907160A (zh) 移动通信***、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KR20090017450A (ko) Phich 전송 자원 영역 정보 획득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pdcch 수신 방법
CN102656831A (zh) 多载波***中的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3141146A (zh) 移动通信***、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CN102845099A (zh) 通信方法、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及移动通信***
CN102265537A (zh) 移动通信***中的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CN102648656A (zh) 移动通信***、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2845115A (zh) 移动通信***、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移动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CN103918302A (zh) 无线通信***、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918337A (zh) 无线通信***、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