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3053B - 水平分解的多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性能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平分解的多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性能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23053B
CN102123053B CN201110080155.7A CN201110080155A CN102123053B CN 102123053 B CN102123053 B CN 102123053B CN 201110080155 A CN201110080155 A CN 201110080155A CN 102123053 B CN102123053 B CN 1021230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quest
model
rightarrow
service centre
cl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801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23053A (zh
Inventor
尹建伟
陈韩玮
卢兴见
邓水光
李莹
吴朝晖
吴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11008015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230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23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30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230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30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平分解的多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模型性能分析方法,通过对模型中的每类包含分叉-汇集操作的模型进行水平分解使得计算机能通过对排队网络模型性能的快速精确分析,进而得到实际***性能的可分析参数,提高了计算机对***性能分析的效率。

Description

水平分解的多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性能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队网络模型性能分析领域,主要是一种基于水平分解的多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模型性能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排队网络(Queueing Network)模型是一种经典的***性能分析方法,它用一个服务中心(Service Center)来描述一个软硬件资源,整个***可以看成是有若干个服务中心按照一定关系组合而成的网络。服务中心可分为队列型和延时型两种类型:队列型服务中心由一个队列和若干个服务器组成,服务器用于执行操作,队列则用于缓存等待服务的请求;而延时型服务中心主要用于模拟延时操作。队列网络模型根据负载类型不同,又可分为开放式模型和闭合式模型。
排队网络模型在复杂度和精确度之间具有较好的均衡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机软硬件***的性能分析中。然而,随着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等技术的出现,简单的排队网络模型无法适用于此类大规模复杂***的性能分析。一种包含分叉-汇集(Fork-Join)操作的排队网络模型被广泛地应用于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和流程管理等***的性能分析。分叉-汇集操作可以用于描述并行处理场景:一个请求(或称为任务)到达分叉操作节点后将被分解成若干子任务,这些子任务可以由不同的服务中心并行处理;而汇集操作节点必须等待相关的子任务都执行完成后,将它们的结果聚合成一个新的请求发送给下一个服务中心。分叉-汇集操作使该类排队网络模型无法使用乘积形式(Product-Form)的方式计算,从而增加了该类模型分析的难度,特别是对于闭合类型的网络。
目前,关于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模型的精确算法只有基于马尔可夫链(Markov Chains)的分析方法,但是该类算法只适用于规模较小的模型。因此,对于大规模的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模型通常采用近似的分析方法。而大多数方法都是利用一种层次分解(Hierarchical Decomposition)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大型的排队网络模型分解成多层次的子网络,每个子网络在其上层网络中用一个负载相关的服务中心表示,然后自底向上分别求解每个子网络模型。如果一个包含N个请求的单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模型通过层次分解方法分成L层,每层包含1个子网络,则对于每个子网络需要求解N次(请求数从1到N的情况),而整个网络至少需要求解N L 个闭合排队网络模型。因此,对于大规模的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模型使用基于层次分解的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复杂度。
例如,当使用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模型对于业务流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BPM)***进行建模时,通常需要考虑同时部署的多个流程。因此,对于该类型的软件***进行性能分析时,需要使用多类(Multi-Class)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模型进行***性能分析。但是由于求解复杂度较高,现有技术中计算机基本只能针对单类型(Single-Class)的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尚无法对多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模型性能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平分解(Horizontal Decomposition)的多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模型性能分析方法,使得计算机能通过对排队网络模型性能的快速精确分析,进而得到实际***性能的可分析参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水平分解的多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性能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计算机中对包含多类请求和分叉-汇集操作的***建立多类闭合排队网络模型,其中在所述模型中每个计算资源对应一个服务中心,分析该模型所需的两个输入参数分别为请求数                                                
Figure 118689DEST_PATH_IMAGE001
 和每个服务中心i针对不同请求c的服务时间Dc,i
所述C为请求种类总数,所述Nc为请求c的数目,所述请求数
Figure 234413DEST_PATH_IMAGE002
根据所述***实际的负载规模设定,所述服务中心的服务时间Dc,i从对应计算资源的历史记录中获得;
2)所述计算机对所述多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模型中的每类包含分叉-汇集操作的模型进行水平分解,从而所述计算机得到若干个主干及其与之相对应分支的乘积类型混合排队网络模型,同时,所述计算机确定该混合排队网络模型的依赖关系;
3)所述计算机判断步骤2)中所述混合排队网络模型,如果所述混合排队网络模型属于非循环依赖,则根据依赖关系的相反方向逐个求解模型;否则,使用递归收敛算法求解所述循环依赖模型;
4)所述计算机根据步骤2)计算所得的每个服务中心的响应时间,重新计算所述每个单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模型中的主干及其各个分支中的每个服务中心响应时间;
5)判断步骤4)的计算结果,如果在步骤2)中选择的所有主干都具有最长的响应时间,则说明之前的选择是正确的,求解流程结束;否则,将响应时间最长的分支选择为主干,并重新分解原有的每类模型,然后返回步骤3)重新执行,直到每类模型选择的主干都具有最长的响应时间。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循环依赖模型中开放模型和闭合模型是交替出现在依赖环上的;所述开放模型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323461DEST_PATH_IMAGE003
                   (1)
所述是请求c对应的***吞吐率、
Figure 424458DEST_PATH_IMAGE005
是请求c的到达率,
Figure 15976DEST_PATH_IMAGE006
是请求c在服务中心i的资源利用率;
所述闭合模型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772579DEST_PATH_IMAGE007
                       (2)
所述
Figure 689720DEST_PATH_IMAGE008
是将请求c-1换算成请求c后,请求c在服务中心i的服务时间、
Figure 358922DEST_PATH_IMAGE009
是请求c在服务中心i的平均队列长度、
Figure 754132DEST_PATH_IMAGE010
是请求c到达服务中心i时刻的队列长度、
Figure 630821DEST_PATH_IMAGE011
是请求c在服务中心i的响应时间、
Figure 453283DEST_PATH_IMAGE012
是发送请求c的间隔时间。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循环依赖混合排队网络模型可以表示为
Figure 782633DEST_PATH_IMAGE013
                                                  (3)
所述函数f o 表示所述公式(1)。用f c 表示所述公式(2)。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循环依赖混合排队网络模型的求解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计算机为所述每个闭合模型的服务中心的平均队列长度
Figure 981534DEST_PATH_IMAGE014
提供一个初始值
Figure 712729DEST_PATH_IMAGE015
2)所述计算机根据提供的初始值,根据所述公式(3)求解,得到每个服务中心的响应时间和每类模型的吞吐量;
3)所述计算机根据步骤2)计算结果,重新计算每个服务中心的平均队列长度
4)所述计算机判断所计算的结果,如果所有
Figure 522739DEST_PATH_IMAGE017
Figure 259751DEST_PATH_IMAGE018
的相对误差都小于用户设定的可接受误差数τ,则停止计算;否则,使用
Figure 845453DEST_PATH_IMAGE019
返回步骤2)重新计算,直到所有平均队列长度的相对误差都小于τ。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
1)     计算机通过水平分解,可以将多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模型分解成若干个乘积类型等闭合和开放模型组成的混合排队网络模型,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计算机能快速精确计算多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模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性能分析方法,提高了计算机对***性能分析的效率。
2)     对于具有非循环依赖关系的混合排队网络模型,可以按照依赖关系的相反方向逐个求解模型。
3)     对于具有循环依赖关系的混合排队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递归收敛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求解该类模型。
附图说明
图1非循环依赖的混合排队网络模型实例;
图2循环依赖的混合排队网络模型实例;
图3基于水平分解的多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模型求解流程;
图4循环依赖混合排队网络模型的拓扑结构;
图5循环依赖混合排队网络模型的求解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介绍:
本发明针对多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模型,通过计算机使用水平分解方法将每类包含分叉-闭合操作的非乘积型排队网络模型分解成一个闭合和若干开放的乘积型排队网络模型。水平分解方法是将分叉-汇集之间并行处理的N B 子任务分成一个主干和
Figure 275298DEST_PATH_IMAGE020
个分支,其中主干的确定方法是为每个服务中心的平均队列长度提供一个合理的初始值(例如
Figure 579240DEST_PATH_IMAGE021
N为闭合排队网络模型中请求的总数,K为闭合排队网络模型中服务中心的总数),从而估算出每个子任务的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并将响应时间最长的子任务执行路径设定为主干。
多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模型通过水平分解可以得到一组具有依赖关系的混合排队网络模型。产生依赖关系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水平分解方法,其要求开放模型使用闭合模型的吞吐量作为输入条件(请求到达率);另一个是混合模型算法,该算法使用开放模型中服务中心的利用率来放大闭合模型中服务中心的服务时间,从而可以屏蔽开放模型对闭合模型的影响。根据依赖关系的结构,可以将水平分解后得到的混合排队网络模型分成两种类型:非循环依赖和循环依赖。
图1是一个非循环依赖混合模型的实例,该混合模型是由一个两类C1和C2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模型经过水平分解而来,包括2个闭合模型C1、C22和1个开放模型C21。其中,C21需要C22的吞吐量作为输入条件,因此,C21依赖C22。此外,由于C1和C2共同包含了同一个服务中心A,在求解C22前需要获得C1中A的利用率,即C22依赖于C1
图2是一个循环依赖混合模型的实例。该混合模型是由一个两类C3和C4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模型经过水平分解而来,包括2个闭合模型C31、C32和2个开放模型C42、C41。其中,C3和C4都包含分叉-汇集操作,且都共同包含了服务中心B和C。由于上述依赖关系产生的原因,该混合模型包含了一个依赖循环,即C31依赖C41,C41依赖C42,C42依赖C32,C32又依赖C31
图3描述了基于水平分解的多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模型求解流程:
1)在计算机中对包含多类请求和分叉-汇集操作的***建立多类闭合排队网络模型,其中在所述模型中每个计算资源对应一个服务中心,分析该模型所需的两个输入参数分别为请求数
Figure 854363DEST_PATH_IMAGE022
 和每个服务中心i针对不同请求c的服务时间Dc,i;
所述C为请求种类总数、所述Nc为请求c的数目,所述请求数
Figure 560151DEST_PATH_IMAGE002
根据所述***实际的负载规模设定,所述服务中心的服务时间Dc,i从对应计算资源的历史记录中获得;
2)所述计算机对所述多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模型中的每类包含分叉-汇集操作的模型进行水平分解,从而所述计算机得到若干个主干及其与之相对应分支的乘积类型混合排队网络模型,同时,所述计算机确定该混合排队网络模型的依赖关系;
6)所述计算机判断步骤2)中所述混合排队网络模型,如果所述混合排队网络模型属于非循环依赖,则根据依赖关系的相反方向逐个求解模型,详细求解方法见 (Gunter Bolch, Stefan Greiner, Hermann de Meer, and Kishor S. Trivedi. Queueing Networks and Markov Chains: 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with Computer Science Applications, Second Edition. Wiley-Interscience, 2006, pp.422-427);否则,使用递归收敛算法求解所述循环依赖模型;
7)所述计算机根据步骤2)计算所得的每个服务中心的响应时间,重新计算所述每个单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模型中的主干及其各个分支中的每个服务中心响应时间;
8)判断步骤4)的计算结果,如果在步骤2)中选择的所有主干都具有最长的响应时间,则说明之前的选择是正确的,求解流程结束;否则,分别将响应时间最长的分支选择为主干,并重新分解原有的每类模型,然后返回步骤3)重新执行,直到每类模型选择的主干都具有最长的响应时间。
通过对依赖关系形成原因的分析,可以发现循环依赖混合排队网络模型具有图4的拓扑结果:开放模型和闭合模型是交替出现在依赖环上的。因此,可以将这些模型按照图4的方式排序,即开放模型位于奇数位置例如1,2n-1,闭合模型位于偶数位置例如2,2n。对于开放模型,可以用公式(1)计算:
                                               (1)
其中,
Figure 689486DEST_PATH_IMAGE004
是请求c对应的***吞吐率,
Figure 768300DEST_PATH_IMAGE024
是请求c的到达率,
Figure 328595DEST_PATH_IMAGE025
是请求c在服务中心i的资源利用率。
而闭合模型可以用公式(2)计算:
                                      
Figure 100242DEST_PATH_IMAGE026
                           (2)
其中,
Figure 113197DEST_PATH_IMAGE027
是将请求c-1换算成请求c后,请求c在服务中心i的服务时间,是请求c在服务中心i的平均队列长度,
Figure 410503DEST_PATH_IMAGE029
是请求c到达服务中心i时刻的队列长度,
Figure 353051DEST_PATH_IMAGE030
是请求c在服务中心i的响应时间,
Figure 853303DEST_PATH_IMAGE031
是发送请求c的间隔时间。
为了简便,我们使用函数f o 表示公式(1)。用f c 表示公式(2)。因此,循环依赖混合排队网络模型可以表示为:
                                                
Figure 273920DEST_PATH_IMAGE032
                                     (3)
图5描述了循环依赖混合排队网络模型的求解流程。由于方程组(3)中的是未知数,我们采用一种递归收敛算法进行求解,具体步骤如下:
1)所述计算机为所述每个闭合模型的服务中心的平均队列长度
Figure 984573DEST_PATH_IMAGE034
提供一个初始值
Figure 972120DEST_PATH_IMAGE035
2)所述计算机根据提供的初始值,根据所述公式(3)求解,得到每个服务中心的响应时间和每类模型的吞吐量;
3)所述计算机根据步骤2)的计算结果,重新计算每个服务中心的平均队列长度
Figure 196428DEST_PATH_IMAGE036
4)所述计算机判断所计算的结果,如果所有
Figure 323172DEST_PATH_IMAGE037
Figure 607523DEST_PATH_IMAGE038
的相对误差都小于用户设定的可接受误差数τ,则停止计算;否则,使用返回步骤2)重新计算,直到所有平均队列长度的相对误差都小于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水平分解的多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性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计算机中对包含多类请求和分叉-汇集操作的***建立多类闭合排队网络模型,其中在所述模型中每个计算资源对应一个服务中心,分析该模型所需的两个输入参数分别为请求数
Figure FDA0000386173180000011
和每个服务中心i针对不同请求c的服务时间Dc,i;
所述C为请求种类总数、所述Nc为请求c的数目,所述请求数
Figure FDA0000386173180000012
根据所述***实际的负载规模设定,所述服务中心的服务时间Dc,i从对应计算资源的历史记录中获得;
2)所述计算机对多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模型中的每类包含分叉-汇集操作的模型进行水平分解,从而所述计算机得到若干个主干及其与之相对应分支的乘积类型混合排队网络模型,同时,所述计算机确定该混合排队网络模型的依赖关系;
3)所述计算机判断步骤2)中混合排队网络模型,如果所述混合排队网络模型属于非循环依赖,则根据依赖关系的相反方向逐个求解模型;否则,使用递归收敛算法求解循环依赖模型;
4)所述计算机根据步骤2)计算所得的每个服务中心的响应时间,重新计算每个单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模型中的主干及其各个分支中的每个服务中心响应时间;
判断步骤4)的计算结果,如果在步骤2)中选择的所有主干都具有最长的响应时间,则说明之前的选择是正确的,求解流程结束;否则,分别将响应时间最长的分支选择为主干,并重新分解原有的每类模型,然后返回步骤3)重新执行,直到每类模型选择的主干都具有最长的响应时间,循环依赖模型中开放模型和闭合模型是交替出现在依赖环上的;所述开放模型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U c , i = &lambda; c D c , i = X 2 n ( N &RightArrow; ) D c , i ( c = 1 ) X c - 1 ( N &RightArrow; ) D c , i ( c = 2 j - 1,1 < j &le; n ) - - - ( 1 )
Figure FDA0000386173180000022
是请求c对应的***吞吐率、λc是请求c的到达率、Uc,i是请求c在服务中心i的资源利用率;
所述闭合模型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D c , i * = D c , i 1 - U c - 1 , i A c , i ( N &RightArrow; ) = Q i ( N - 1 c &RightArrow; ) &ap; [ N c - 1 N c Q c , i ( N &RightArrow; ) ] + &Sigma; j = 1 j &NotEqual; c / 2 n Q 2 j , i ( N &RightArrow; ) R c , i ( N &RightArrow; ) = D c , i * [ 1 + A c , i ( N &RightArrow; ) ] X c ( N &RightArrow; ) = N c Z c + &Sigma; i = 1 K c R c , i ( N &RightArrow; ) c = 2 j , 1 &le; j &le; n - - - ( 2 )
所述是将请求c-1换算成请求c后,请求c在服务中心i的服务时间、
Figure FDA0000386173180000025
是请求c在服务中心i的平均队列长度、是请求c到达服务中心i时刻的队列长度、
Figure FDA0000386173180000027
是请求c在服务中心i的响应时间、Zc是发送请求c的间隔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分解的多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性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循环依赖混合排队网络模型可以表示为
U 1 , i = f o ( X 2 n ( N &RightArrow; ) ) X 2 ( N &RightArrow; ) = f c ( U 1 , i , Q 2 , i ( N &RightArrow; ) ) . . . U 2 n - 1 , i = f o ( X 2 n - 1 ( N &RightArrow; ) ) X 2 n ( N &RightArrow; ) = f c ( U 2 n - 1 , i , Q 2 n , i ( N &RightArrow; ) ) - - - ( 3 )
所述函数fo表示所述公式(1),用fc表示所述公式(2)。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水平分解的多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性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循环依赖混合排队网络模型的求解包括以下步骤:
31)所述计算机为所述每个闭合模型的服务中心的平均队列长度
Figure FDA0000386173180000032
提供一个初始值N2c/K2c
32)所述计算机根据提供的初始值,根据所述公式(3)求解,得到每个服务中心的响应时间和每类模型的吞吐量;
33)所述计算机根据步骤32)的计算结果,重新计算每个服务中心的平均队列长度
Figure FDA0000386173180000034
34)所述计算机判断所计算的结果,如果所有
Figure FDA0000386173180000035
Figure FDA0000386173180000036
的相对误差都小于用户设定的可接受误差数τ,则停止计算;否则,使用
Figure FDA0000386173180000037
返回步骤32)重新计算,直到所有平均队列长度的相对误差都小于τ。
CN201110080155.7A 2011-03-31 2011-03-31 水平分解的多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性能分析方法 Active CN1021230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80155.7A CN102123053B (zh) 2011-03-31 2011-03-31 水平分解的多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性能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80155.7A CN102123053B (zh) 2011-03-31 2011-03-31 水平分解的多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性能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3053A CN102123053A (zh) 2011-07-13
CN102123053B true CN102123053B (zh) 2014-01-01

Family

ID=44251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0155.7A Active CN102123053B (zh) 2011-03-31 2011-03-31 水平分解的多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性能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230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7232B (zh) * 2014-04-15 2017-08-0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 ***处理方法
CN106953756B (zh) * 2017-03-17 2020-04-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的模拟延时方法以及服务器
CN112579293B (zh) * 2020-12-24 2023-03-14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分布计算***的综合验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83902C (zh) * 2007-08-24 2010-01-20 清华大学 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下优化综合指标的混合策略方法
CN101557608B (zh) * 2009-05-14 2011-05-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消息延时条件传输的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身份保护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3053A (zh) 201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áceres et al. Multicast-based inference of network-internal loss characteristics
CN102281290A (zh) 一种PaaS云平台的仿真***及方法
CN112948123B (zh) 一种基于Spark的网格水文模型分布式计算方法
CN102123053B (zh) 水平分解的多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性能分析方法
CN102263676A (zh) 网络瓶颈检测方法
Bender et al. Online delay management on a single train line: beyond competitive analysis
CN104301241A (zh) 一种soa动态负载分发方法与***
CN106936905A (zh) 基于openstack的Nova组件虚拟机的调度方法及其调度***
Zhu et al. Sensors scheduling for remote state estimation over an unslotted CSMA/CA channel
Singh et al. Decentralised scheduling with confidentiality protection
CN100356726C (zh) 用于设计数据网络的方法和设备
CN112001571B (zh) 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链的区块链性能分析方法及装置
Barad Timed Petri nets as a verification tool
CN102158357A (zh) 水平分解的单类闭合分叉汇集排队网络性能的分析方法
CN112953747A (zh) 一种联盟链的性能分析方法、***及终端设备
Garcia et al. Asynchronous peer-to-peer distributed computing for financial applications
Schmitz et al. Markov models for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railway networks
Morohosi et al. Hypercube simulation analysis for a large-scale ambulance service system
Duan et al. Accelerating DAG-Style Job Execution via Optimizing Resource Pipeline Scheduling
Xiang-Wei et al. A virtual network embedding algorithm incorporating biogeography based optimization
Thoppian et al. Improving performance of parallel simulation kernel for wireless network simulations
Baas et al. Predicting virality on networks using local graphlet frequency distribution
CN108154530B (zh) 一种分布式计算有向图围长的方法
Abdelli et al. Time Petri Nets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omposite web services architectures
McGlohon et al. Fit Fly: A Case Study on Interconnect Innovation through Parallel Simul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